CN110711433A - 微粒的捕获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微粒的捕获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11433A
CN110711433A CN201910166339.1A CN201910166339A CN110711433A CN 110711433 A CN110711433 A CN 110711433A CN 201910166339 A CN201910166339 A CN 201910166339A CN 110711433 A CN110711433 A CN 1107114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low path
air blowing
path space
tr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6633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11433B (zh
Inventor
野村由佳
川谷哲也
笠井康吉
石井一成
奈良亮佑
高田怜
沼崎朗
西川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16523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183637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7114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114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114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114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20Humidity or temperature control also ozone evacuation; Internal apparatus environment control
    • G03G21/206Conducting air through the machine, e.g. for cooling, filtering, removing gases like ozo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0039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with flow guiding by feed or discharge devices
    • B01D46/0041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with flow guiding by feed or discharge devices for fee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42Auxiliary equipment or operation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42Auxiliary equipment or operation thereof
    • B01D46/44Auxiliary equipment or operation thereof controlling filtr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17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fixing unit in general, e.g. cooling means, heat shielding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6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combined with press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0005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for removing solid developer or debris from th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dium
    • G03G21/0052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for removing solid developer or debris from th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dium using an air flow; Details thereof, e.g. nozzle struct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45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conducting air through the machine, e.g. cool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粒的捕获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能够一方面防止使微粒漏出至通气管的外部,一方面捕获微粒的微粒。捕获装置包括:通气管,包括流入空气的流路空间;第一送风元件,将包含微粒的空气送入至流路空间内;捕获元件,以阻断流路的状态配置于通气管的中途部分的流路空间内,捕获由第一送风元件送入的空气中所含的微粒;以及第二送风元件,收集通过捕获元件的空气并从流路空间内送出;并且第一及第二送风元件是使通气管的流路空间之中从第一送风元件到捕获元件为止的第一流路空间内的压力P1与流路空间之中从捕获元件到第二送风元件为止的第二流路空间内的压力P2保持在P2<P1≤大气压的关系而运行。

Description

微粒的捕获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粒的捕获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前,作为利用过滤器等捕获元件捕获排气中的微粒(fine particle)而进行净化之后将空气排出至大气中的技术,已经知道以下的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电气设备用的任选装置(optional device),其包括:导管(duct),用于使来自电气设备的多个排气口的排气合流并从一个出口排出至大气中;过滤器及电动风扇,内置于所述导管的出口的近前侧;空气流传感器,检测有无从多个排气口之中的一个排气口的排气;以及控制装置,基于空气流传感器的输出对电动风扇的运行进行控制;并且所述空气流传感器是配置在所述多个排气口之中排气风速最快的排气口上。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6-162759号公报(段落0002、段落0034-段落0036,图6)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一方面防止使微粒漏出至通气管的外部一方面捕获微粒的微粒的捕获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A1)的微粒的捕获装置包括:
通气管,包含流入空气的流路空间;第一送风元件,在所述通气管的一端侧将包含微粒的空气送入至所述流路空间内;捕获元件,以阻断流路的状态配置于所述通气管的中途部分的流路空间内,捕获由所述第一送风元件送入的空气中所含的微粒;以及第二送风元件,在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侧收集通过所述捕获元件的空气并从所述流路空间内送出;并且
所述第一送风元件及所述第二送风元件是使所述通气管的流路空间之中从所述第一送风元件到所述捕获元件为止的第一流路空间内的压力(P1)与所述流路空间之中从所述捕获元件到所述第二送风元件为止的第二流路空间内的压力(P2)保持在“P2<P1≤大气压”的关系而运行。
并且,本发明(A2)的微粒的捕获装置根据所述发明A1的捕获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送风元件及所述第二送风元件是使所述第一送风元件的风量(Q1)与所述第二送风元件的风量(Q2)保持在“Q1<Q2”的关系而运行。
并且,本发明(A3)的微粒的捕获装置根据所述发明A1或A2的捕获装置,其中所述通气管包括:近前流路空间部分,在所述第一流路空间之中成为所述捕获元件的近前侧的位置上沿所述捕获元件的长边方向而存在;流入口,使空气流入至所述近前流路空间部分内;以及排出口,通过所述捕获元件而将处于所述第二流路空间内的空气排出至所述第二送风元件;并且所述流入口及所述排出口是配置成偏靠所述捕获元件的长边方向上的不同的端部侧而存在。
本发明(A4)的微粒的捕获装置根据所述发明A3的捕获装置,其中所述近前流路空间部分包括存在所述流入口之侧的第一空间部分及不存在所述流入口之侧的第二空间部分,所述第二空间部分的与所述捕获元件相向的内壁面部与所述捕获元件的间隔距离处于小于所述第一空间部分的与所述捕获元件相向的内壁面部与所述捕获元件的间隔距离的关系。
本发明(A5)的微粒的捕获装置根据所述发明A1至A4中任一项的捕获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送风元件是轴流风扇。
本发明(A6)的微粒的捕获装置根据所述发明A1至A5中任一项的捕获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送风元件是多叶片式风扇(sirocco fan)。
此外,本发明(B1)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根据所述发明A1至A6中任一项的微粒的捕获装置。
本发明(B2)的图像形成装置根据所述发明B1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包括使保持未定影像的记录介质通过而使未定影像定影的定影元件,所述微粒的捕获装置是以将所述通气管的配置所述第一送风元件之侧的一端与所述定影元件相连接的方式而配置。
[发明的效果]
根据所述发明A1的捕获装置,能够一方面防止使微粒漏出至通气管的外部一方面捕获微粒。
根据所述发明A2的捕获装置,能够容易地实现P2<P1≤大气压的关系。
根据所述发明A3的捕获装置,与将流入口及排出口不配置成偏靠捕获元件的长边方向上的不同的端部侧而存在的情况相比,能够有效利用捕获元件的长边方向而进行微粒的捕获。
根据所述发明A4的捕获装置,与通气管的近前流路空间部分内的与捕获元件相向的内壁面部与捕获元件的间隔距离在整个区域内相同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捕获元件的与排出口相对的一部分捕获元件因微粒而集中从而堵塞孔眼。
根据所述发明A5的捕获装置,与第一送风元件不是轴流风扇的情况相比,能够有效率地收集包含微粒的空气而送入至通气管的流路空间内。
根据所述发明A6的捕获装置,与第二送风元件不是多叶片式风扇的情况相比,即使存在无法被捕获元件捕获的微粒,也能够使所述微粒附着在多叶片式风扇的框体的内壁上而加以捕获。
根据所述发明B1的图像形成装置,能够一方面防止使图像形成装置内所产生的微粒漏出至通气管的外部,一方面捕获微粒。
根据所述发明B2的图像形成装置,能够一方面防止使定影元件所产生的微粒漏出至通气管的外部,一方面捕获微粒。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概要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微粒的捕获装置的结构的概略立体图。
图3是以从另一方向观察图2的捕获装置时的状态表示的概略立体图。
图4是放大地表示图3的捕获装置的一部分内部的概略立体图。
图5是表示图2的捕获装置的概略剖面图。
图6是以通过另一角度的切断面而观察捕获装置的状态表示的概略剖面图。
图7是表示捕获装置中的通气管的上端部的概略俯视图。
图8是表示关于图2的捕获装置的控制的结构的框图。
图9是表示图2的捕获装置的动作例的概念图。
图10是表示图2的捕获装置的运行状态的概略剖面图。
图11是以通过另一角度的切断面而观察图10的运行状态表示的状态的概略剖面图。
图12(A)是表示变形例的捕获装置的一部分的概略立体图,图12(B)是图12(A)的捕获装置的一部分的沿B-B线的概略剖面图。
图13是以局部剖面表示图12(A)及图12(B)的捕获装置的一部分的概略俯视图。
图14是以局部剖面表示图12(A)及图12(B)的捕获装置的一部分的运行状态的概略俯视图。
[符号的说明]
1:图像形成装置
5:定影元件
6:微粒的捕获装置
9:纸张(记录介质的一例)
60:流路空间
60A:第一流路空间
60B:第二流路空间
60C:近前流路空间部分
60Ca:第一空间部分
60Cb:第二空间部分
61:通气管
62:第一送风元件
63:捕获元件
64:第二送风元件
66:流入口
67:排出口
C:捕获元件的长边方向
H1、H2:间隔距离
P1:第一压力
P2:第二压力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至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图1表示实施方式1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整体结构,图2及图3表示实施方式1的微粒的捕获装置的结构。
各附图中以符号X、符号Y、符号Z表示的箭头表示在各附图中设想的三维空间的宽度、高度及进深的各方向。并且,在图1中X方向、Y方向的箭头相交的部分的圆形标记表示Z方向朝向附图的垂直下方。
<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
图像形成装置1是通过电子照相方式将图像形成于记录介质的一例即纸张9上的装置。实施方式1的图像形成装置1例如,构成为形成与从信息终端设备等外部设备获取的图像信息相对应的图像的打印机。图像信息是构成文字、图形、花纹、相片等的图像的信息。
而且,图像形成装置1如图1所示,包括框体10,在所述框体10的内部空间主要配置有像形成元件2、中间转印元件3、供纸元件4、定影元件5、微粒的捕获装置6等。图1中所示的一点划线是在框体10的内部运送纸张9时的主要运送路径。
所述框体10是包含箱状的外观的结构物,利用各种支撑构件、外装材料等而构成。在框体10的外部,配置有操作元件12。操作元件12例如包括显示各种信息的显示部或进行选择操作、输入作业的输入部等。并且,在框体10的内部,配置有控制元件14。控制元件14是具有综合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各种动作的功能的元件。所述控制元件14例如包括运算处理电路、存储元件、输入输出元件、对这些元件进行控制的控制部等。
所述像形成元件2是利用电子照相方式形成由作为显影剂的调色剂构成的调色剂像的元件。实施方式1中的像形成元件2如图1所示,包括例如分别各别地形成黄色(yellow,Y),品红色(magenta,M),青色(cyan,C)及黑色(black,K)的四色的调色剂像的四个像形成单元20Y、像形成单元20M、像形成单元20C、像形成单元20K。
四个像形成单元20(Y、M、C、K)均包含以在由箭头A表示的方向上旋转的方式而驱动的感光体的一例即感光鼓21,在所述感光鼓21的周围配置有带电装置22、曝光装置23、显影装置24(Y、M、C、K)、一次转印装置25、第一清扫装置26等设备。在图1中,关于符号21至符号26,全部记载于像形成单元20K中,但也可以在其它颜色的像形成单元20(Y、M、C)中只记载其一部分符号而省略记载剩下的符号。
其中带电装置22是使作为感光鼓21的像形成区域的外周面部分带有所需要的电位的装置。所述带电装置22是例如包括与感光鼓21的外表面的像形成域相接触并且供给带电电流的辊等带电构件而构成。曝光装置23是对感光鼓21的带电后的外周面照射由图像信息生成的光而形成各色分量的静电潜像的装置。所述曝光装置23接收如下的图像信号而运行,所述图像信号是将从外部输入的图像信息,利用未图示的图像处理元件等而分解成所述四色(Y、M、C、K)的色分量而成。显影装置24(Y、M、C、K)是对形成于各感光鼓21上的各色分量的静电潜像提供与所述色分量相对应的颜色的调色剂而加以显影,作为所述四色(Y、M、C、K)中的任一色的调色剂像而显影化的装置。
并且,一次转印装置25是使各像形成单元20(Y、M、C、K)中的各感光鼓21上所形成的调色剂像分别一次转印至中间转印元件3的装置。所述一次转印装置25是例如包括经由后述中间转印带(belt)31与感光鼓21的外周面相接触并且被供给一次转印电流的辊等一次转印构件而构成。并且,一次转印装置25如后所述构成中间转印元件3的一部分。第一清扫装置26是去除并清扫附着在感光鼓21的外周面上的调色剂等不需要物体的装置。
所述中间转印元件3是通过一次转印而暂时保持像形成元件2中的各像形成单元20(Y、M、C、K)上所形成的调色剂像并加以运送,最后二次转印至纸张9的元件。实施方式1中的中间转印元件3如图1所示,是以使用中间转印带31的带方式而构成,所述中间转印带31是保持从像形成单元20(Y、M、C、K)的感光鼓21一次转印的调色剂像并运送至二次转印位置为止。
其中,中间转印带31是能够利用静电作用来保持调色剂像的环状带。所述中间转印带31是以依次通过进行像形成单元20(Y、M、C、K)的一次转印的各一次转印位置而进行旋转(循环移动)的方式,由多个支撑辊32a~支撑辊32e在经赋予所需的张力的状态下支撑着。并且,所述中间转印带31是以通过作为驱动辊的支撑辊32a而在由箭头B所示的方向上旋转的方式受到驱动。一次转印位置成为中间转印带31与一次转印装置25相对峙的部位。
在中间转印带31的内周面侧,配置有各像形成单元20(Y、M、C、K)中的所述一次转印装置25等。并且,在中间转印带31的外周面侧,配置有二次转印装置35、第二清扫装置36等。
二次转印装置35是使经一次转印至中间转印带31的外周面上的调色剂像二次转印至纸张9的装置。所述二次转印装置35是例如包括与支撑于作为二次转印支承辊(backuproll)的支撑辊32d上的中间转印带31的外周面部分相接触的辊等二次转印构件而构成。对支撑辊32d或二次转印构件,供给二次转印电流。第二清扫装置36是去除并清扫附着在中间转印带31的外周面上的调色剂等不需要物体的装置。
所述供纸元件4是对用于形成图像的纸张9进行收纳并且供给至进行中间转印元件3的二次转印的二次转印位置为止的元件。实施方式1中的供纸元件4如图1所示,包括纸张收纳体41、送出装置43等而构成。二次转印位置成为中间转印元件3中的中间转印带31与二次转印装置35相对峙的部位。
纸张收纳体41是例如可抽出地安装于框体10,对由所期望的尺寸、种类等构成的纸张9以层叠在未图示的积载板上的状态进行收纳的装置。送出装置43是从纸张收纳体41一张一张地送出纸张9的装置。纸张9只要是能够进行经由框体10内的运送路径的运送以及调色剂像的保持及定影的介质即可,例如,可使用普通纸、涂布纸(coat paper)、厚纸等介质。
所述定影元件5是使转印至纸张9上的未定影像即调色剂像定影至所述纸张9的元件。实施方式1中的定影元件5如图1所示,是在形成有纸张9的导入口及排出口的箱状的框体51的内部空间,配置加热用旋转体52、加压用旋转体53等而构成。
加热用旋转体52是由辊形态、带形态、带-夹持形态等构成的结构物。所述加热用旋转体52通过未图示的加热元件而加热至所需的温度而受到保持,并且以通过未图示的驱动元件而在由箭头所示的方向上旋转并且驱动的方式受到支撑。加压用旋转体53是由辊形态、带形态、带-夹持形态等构成的结构物。所述加压用旋转体53是以通过未图示的加压元件而在所需的压力下与加热用旋转体52相接触的方式而配置,并且以追随于加热用旋转体52的旋转而从动旋转的方式受到支撑。
在定影元件5中,是设为定影处理部(定影夹持部)FN,使转印有调色剂像的纸张9穿过加热用旋转体52与加压用旋转体53所接触的部位而进行加热、加压等定影处理。
并且,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如图1所示,在框体10的内部设置有以下所例示的运送路径。
例如,在供纸元件4与中间转印元件3的二次转印位置之间,设置有将从供纸元件4送出的纸张9运送至二次转印位置为止的供纸运送路径Rt1。供纸运送路径Rt1例如是配置多个运送辊45a~运送辊45d或未图示的多个运送引导构件等而构成。
并且,在定影元件5与中间转印元件3的二次转印位置之间,设置有将二次转印结束后的纸张9运送至定影元件5为止的中转运送路径Rt2。中转运送路径Rt2是例如配置带运送方式的纸张运送装置46a、纸张运送装置46b而构成。
此外,在定影元件5与框体10中的纸张排出口11之间,设置有将定影结束后的纸张9运送至纸张排出口11为止的排出运送路径Rt3。排出运送路径Rt3是配置运送辊47a、运送辊47b或未图示的运送引导构件等而构成。
根据由以上的结构构成的图像形成装置1,通过选择作为像形成元件2的四个像形成单元20(Y、M、C、K)并使其运行,可以形成(打印)以下所例示的种类的图像。
例如,通过使像形成单元20(Y、M、C、K)全部运行,可以经由中间转印元件3及定影元件5将使四色(Y、M、C、K)的调色剂组合而构成的多色图像的所谓全彩图像形成于纸张9上。并且,通过使像形成单元20(Y、M、C、K)中的任一者运行,可以经由中间转印元件3及定影元件5将由单色的调色剂构成的单色图像形成于纸张9上。此外,通过使两个或三个像形成单元20(Y、M、C、K)运行,可以同样地形成由多色的调色剂构成的全彩图像以外的多色图像。
<关于微粒的捕获装置的结构>
所述微粒的捕获装置6是捕获从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定影元件5及其周边产生的微粒的装置。
所述捕获装置6所捕获的微粒的对象例如是调色剂中所含的蜡(wax)等分量通过定影处理时的加热而挥发之后冷却而生成的粒径为1μm以下的微粒(粉尘)。并且,这时的微粒理想的是成为包含粒径为0.1μm以下或未达0.1μm的所谓超微粒(Ultra Fine Particle,UFP)的微粒。
微粒的捕获装置6如图2至图6等所示,包括通气管61、第一送风元件62、捕获元件63、第二送风元件64等。所述实施方式1的捕获装置6是以捕获由定影元件5产生的微粒的方式而构成。
其中,通气管61是具有流入空气的流路空间60的结构物。
实施方式1中的通气管61如图1或图5所示,是以其一端部与设置于定影元件5的框体51的上方的收集导管56相连接,其另一端部与第二送风元件64相连接的方式而配置。收集导管56是以从多个吸气口56a收集框体51及其周边所存在的空气的方式而撷取,所述多个吸气口56a形成于定影元件5的框体51中的比纸张9的导入口及排出口更靠上方的位置上。
并且,通气管61呈如下的形态:从定影元件5中的框体51的里侧的端部起,沿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框体10的里侧的内壁部向上方上升而延伸至设置于框体10的里侧上端角部的排气口13(图5)的近前侧的位置为止。
如果更具体地进行说明,则通气管61如图2、图3等所示,构成为包括如下构件的形状的结构物:下端放大部61A,具有以能够配置第一送风元件62的方式而放大的截棱锥状的流路空间60;上端放大部61B,具有以能够配置捕获元件63的方式而放大的长方体状的流路空间60;以及中间部61C,以将其下端放大部61A与上端放大部61B加以连接的方式而延伸,并具有横截面为矩形状的流路空间60。
在从通气管61的下端放大部61A或第一送风元件62到定影元件5为止之间,如图1、图5等所示,配置有收集连接部65,所述收集连接部65是经由收集导管56收集存在于定影元件5的框体51内或其周边部的空气而连接。
并且,通气管61的中间部61C如图2或图3所示,包括:中间下部61Ca,从下端放大部61A向上方上升;以及中间上部61Cb,从所述上升中间下部61Ca起放大而上升之后朝大致水平方向弯曲而抵达至上端放大部61B的一部分为止而连接。
此外,在通气管61的上端放大部61B,如图4至图7所示,设置有与中间部61C(中间上部61Cb)相连接而空气所流入的流入口66、以及将通过捕获元件63之后的空气排出至第二送风元件64的排出口67。
其次,第一送风元件62是在通气管61的一端侧将包含微粒的空气送入至流路空间60内的送风元件。
所述第一送风元件62优选的是具有如下性能的送风元件:与空气一并高效率地收集产生于定影元件5及其周边部的微粒,并送入至通气管61的流路空间60内。
在实施方式1中,应用轴流风扇作为第一送风元件62。并且,在实施方式1中,以使第一送风元件62存在于通气管61的下端放大部61A中的流路空间60的最宽部分的方式而配置。
作为第一送风元件62的轴流风扇例如,如图5或图6所示,包括:框部621,形成有剖面圆形的贯通部621a;轴部622,存在于框部621的贯通部621a而可旋转地受到支撑,并且内置有驱动马达(625,图8);以及多根叶片部623,立设于轴部622的周围。
其次,捕获元件63是以阻断流路的状态配置于通气管61的中途部分的流路空间60内,捕获由第一送风元件62送入的空气中所含的微粒的元件。
在实施方式1中,将捕获元件63配置成以横穿的状态存在于通气管61的上端放大部61B中的流路空间60的大致中间的位置上。这时的捕获元件63是配置成在所述横穿的一个方向上相对较长的形状(形态)。并且,这时的捕获元件63的横穿方向成为捕获元件63的长边方向C。
并且,在实施方式1中,作为捕获元件63,是应用具备能够捕获空气中所含的微粒的性能、此外还能够捕获超微粒的性能的元件。具体地说,作为捕获元件63,是应用初始压力损耗比较高(例如流速1m/s时,50Pa以上),对微粒的捕获效率为95%以上的特性的过滤器。
此外,在实施方式1中,作为捕获元件63,如图4或图5所示,应用以百褶(pleats)形式(以峰谷连续的方式而弯折的形状)安装的类型的过滤器。作为所述捕获元件63的过滤器例如,如图2或图3所示,可以借由穿过与通气管61中的上端放大部61B的安装捕获元件63的位置相对应而设置的安装口拆装来进行更换。并且,在通气管61上,设置有穿过所述安装口而进行捕获元件63的更换作业时所握持的更换握持部61D。
其次,第二送风元件64是在通气管61的另一端侧收集通过捕获元件63的空气并从流路空间60内送出的送风元件。
所述第二送风元件64优选的是具有能够将通气管61的流路空间60内设为负压的性能的送风元件。并且,第二送风元件64优选的是如下形式的送风元件:包括具有未经捕获元件63捕获的微粒可附着的内壁面的框体,并且产生与所述框体的内壁面相碰撞那样的空气的流动。作为这种第二送风元件64,例如,可应用多叶片离心风扇。
在实施方式1中,作为第二送风元件64,应用有一个多叶片离心风扇即多叶片式风扇。
并且,在实施方式1中,以与设置于通气管61的上端放大部61B的上表面部61Ba上的排出口67相对的状态配置第二送风元件64。
此外,在实施方式1中,如图2至图4所示,设置有排气引导元件69a、排气引导元件69b,所述排气引导元件69a、排气引导元件69b是以将从第二送风元件64送出的空气,引导至图像形成装置1的框体10上的排气口13为止的方式而引导。排气引导元件69a、排气引导元件69b例如是使用板状的构件而构成。
作为第二送风元件64的多叶片式风扇例如,如图5或图6所示,包括:框体641,包括在底面部设置有吸气孔641a的圆筒状的收纳空间及与收纳空间的一部分相连的排气通路部641b;轴部642,可旋转地支撑于框体641的收纳空间的顶面部并且内置有驱动马达(645,图8);以及多叶片旋转部643,安装在轴部642的周围,并且将多个叶片等间隔地配置成圆筒状而在框体641的收纳空间内旋转。
所述多叶片式风扇是以与通气管61上的排出口67相对的状态配置框体641的吸气孔641a。并且,所述多叶片式风扇中的框体641的排气通路部641b例如,如图4所示,构成为沿通气管61的上端放大部61B的上表面部61Ba排出空气的通路部,但是也可以是朝向除此以外的方向排气那样的通路部。
并且,所述捕获装置6中的第一送风元件62及第二送风元件64如图5或图6所示,以如下的方式而构成:使通气管61的流路空间60之中从第一送风元件62到捕获元件63为止的第一流路空间60A内的第一压力(P1)与流路空间60之中从捕获元件63到第二送风元件64为止的第二流路空间60B内的第二压力(P2)保持在“P2<P1≤大气压”的关系而运行。
在这里,大气压严格地说是捕获装置6正在运行时在通气管61的外部的大气压,但与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框体10的外部的大气压大致相同。并且,第一压力(P1)优选的是小于大气压的压力(负压),但也可以是与大气压相同的压力。此外,第二压力(P2)只要是小于第一压力(P1)的压力即可。
并且,第一压力(P1)是通过配置于第一流路空间60A内的第一压力测定元件71而测定。第二压力(P2)是通过配置于第二流路空间60B内的第二压力测定元件72而测定。作为所述第一压力测定元件71及第二压力测定元件72,例如,可应用还能够测定负压的内压计。
并且,所述捕获装置6中的第一送风元件62及第二送风元件64构成为使第一送风元件62的第一风量(Q1)与第二送风元件64的第二风量(Q2)保持在“Q1<Q2”的关系而运行。
在这里,第一风量(Q1)是根据第一送风元件62的旋转数而获得时的风量。并且,第二风量(Q2)是根据第二送风元件64的旋转数而获得时的风量。因此,关于第一风量(Q1)及第二风量(Q2),可以通过变更第一送风元件62的旋转数及第二送风元件64的旋转数来调整。
第一风量(Q1)及第二风量(Q2)通常是每单位时间所移动的空气的量,是作为通过风速(m/s)与通过面积(m2)的乘数而获得的数值(m3/h)。而且,关于所述捕获装置6中的第一风量(Q1)及第二风量(Q2),例如,可利用风速计等测定元件而测定。
所述捕获装置6如图8所示,包括对其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元件(控制部)70。
控制元件70是由与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控制元件14相同的结构构成,构成为与所述控制元件14独立的控制系统,或者构成为作为所述控制元件14的一部分功能而运行。控制元件70是与控制元件14独立的控制系统时,通过控制元件14来控制其动作的开始及结束。
接着,控制元件70如图8所示,与测定通气管61中的第一流路空间60A内的第一压力(P1)的第一压力测定部(测定元件)71、测定通气管61中的第二流路空间60B内的第二压力(P2)的第二压力测定部(测定元件)72、以及获取经打印的纸张9的累积张数(打印量(Print Volume,PV))的计数信息的PV信息获取部(获取元件)15等相连接,借此输入控制处理需要的信息。
作为第一压力测定部71及第二压力测定部72,是由配置于第一流路空间60A及第二流路空间60B内的所述内压计构成。PV信息获取部15是以取得经图像形成装置1的控制元件14计数并存储保持于存储部的PV信息的方式而构成。
并且,控制元件70如图8所示,与对第一送风元件62及第二送风元件64的送风动作的驱动进行控制的送风驱动控制部75相连接,借此将需要的控制信息输出至送风驱动控制部75。
送风驱动控制部75是控制送风时对第一送风元件62进行驱动的驱动马达625以及送风时对第二送风元件64进行驱动的驱动马达645的各动作,特别是还能够对驱动马达625、驱动马达645的旋转数(转速)进行控制。
此外,控制元件70如图8所示,包含存储控制需要的程序及数据、或在控制动作的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的存储部73,并且具有基于控制需要的程序及数据等进行信息的处理的以下的信息处理功能。
作为所述信息处理功能,具有计算第一压力(P1)与第二压力(P2)的压力差ΔP的计算部76、调整第一送风元件62及第二送风元件64在送风时的旋转数的调整部77、检测作为捕获元件63的过滤器已到达其预定寿命及暂定寿命的到达检测部78等。
其中,压力差ΔP的计算部76根据由第一压力测定部71获得的第一压力(P1)及由第二压力测定部72获得的第二压力(P2),计算压力差ΔP(=P1-P2)。
并且,旋转数的调整部77是以如下的方式而发挥作用:调整送风时的驱动马达625、驱动马达645的旋转数,以使由计算部76获得的压力差ΔP保持在预先设定的固定范围内。所述调整部77理想的是调整第一送风元件62及第二送风元件64的驱动马达625、驱动马达645两者的旋转数,但只要能够使压力差ΔP保持在固定的范围内,也可以如后所述构成为只调整第二送风元件64的驱动马达645的旋转数。
此外,过滤器的预定寿命及暂定寿命的到达检测部78检测由调整部77获得的旋转数已到达相当于预定的预定寿命及暂定寿命的各规定旋转数的时期。关于预定寿命,例如,是设定为过滤器的捕获效率比初始值降低了所需的比例时的时期。关于暂定寿命,例如,是设定为过滤器的捕获效率比预定寿命时的值进一步降低了所需的比例时的时期。并且,到达检测部78中所使用的预定寿命及暂定寿命的规定旋转数的数据D1是存储于存储部73中。
此外,关于捕获装置6中的通气管61,如图4至图6所示,在第一流路空间60A之中成为捕获元件63的近前侧的位置上,设置有沿捕获元件63的长边方向C而存在的近前流路空间部分60C。
在一部分所述近前流路空间部分60C内,形成有使第一流路空间60A内的空气实际流入至近前流路空间部分60C内的所述流入口66。并且,所述近前流路空间部分60C能够使空气与作为捕获元件63的过滤器的长边方向C上的整个区域均匀地接触,以虚拟增加所述过滤器的厚度的方式而发挥作用。
并且,关于捕获装置6中的通气管61,如图4至图7所示,配置成流入口66及排出口67在通气管61(的上端放大部61B)中偏靠捕获元件63的长边方向C上的不同的端部侧而存在。
在实施方式1中,设置有包含长方形的开口形状的开口部作为流入口66,并将所述流入口66,在通气管61的上端放大部61B的近前流路空间部分60C内,设置于从捕获元件63的长边方向C上的一个端部到长边方向C上的大致一半位置为止的部位。并且,在实施方式1中,设置有由圆形的开口形状构成的开口部作为排出口67,并将所述排出口67,在通气管61的上端放大部61B上靠近与捕获元件63的长边方向C上的另一个端部相接近的部位而设置。
并且,通气管61的近前流路空间部分60C如图5或图6所示,设为包括存在流入口66之侧的第一空间部分60Ca及不存在流入口66之侧的第二空间部分60Cb的流路空间。
而且,所述近前流路空间部分60C是以如下的方式而构成:所述第二空间部分60Cb的与捕获元件63相向的内壁面部68a与捕获元件63的间隔距离H2处于小于第一空间部分60Ca的与捕获元件63相向的内壁面部61Bc与捕获元件63的间隔距离H1的关系(H2<H1)。
关于在第二空间部分60Cb内的距离H2,例如,设定为2cm以下的值。
在实施方式1中,在第二空间部分60Cb内,如图4或图6所示,设置有具有平面状的内壁面部68a的底升高部68,所述平面状的内壁面部68a是在比第一空间部分60Ca的内壁面部61Bc更靠近捕获元件63的位置上沿捕获元件63的长边方向C而延伸,借此使得所述距离H1、距离H2的大小关系(H2<H1)成立。
底升高部68在成为与第一空间部分60Ca的边界的端部侧,具有斜面部68b,所述斜面部68b是以从所述第一空间部分60Ca的内壁面部61Bc向底升高部68的内壁面部68a连续地上升的方式而倾斜。
<捕获装置的动作>
由以上的结构构成的微粒的捕获装置6例如,如以下所述而运行。
所述捕获装置6在图像形成装置1至少运行的期间(时期)内,与其动作联动地运行。
具体地说,捕获装置6是通过利用控制元件70,使第一送风元件(轴流风扇)62的驱动马达625及第二送风元件(多叶片式风扇)64的驱动马达645分别驱动而运行。
在这时的捕获装置6中,通过控制元件70对第一送风元件62及第二送风元件64的旋转数进行控制,借此使通气管61的第一流路空间60A内的第一压力P1与通气管61的第二流路空间60B内的第二压力P2保持在所述特定的关系(P2<P1≤大气压)。
并且,在这时的捕获装置6中,通过控制元件70来控制第一送风元件62及第二送风元件64的旋转数,借此使第一送风元件62的风量Q1与第二送风元件64的风量Q2保持在所述特定的关系(Q1<Q2)。特别是通过第一送风元件62及第二送风元件64以保持为Q1<Q2的关系的方式运行,而使得与不在所述关系下运行的情况相比,比较容易地实现所述P2<P1≤大气压的关系。再者,关于所述风量的特定关系如图9所示,是通过维持第二送风元件64的旋转数比第一送风元件62的旋转数更高的旋转数的关系来实现。
当捕获装置6如上所述运行时,如图10或图11所示,主要通过第一送风元件62的送风作用,而将包含定影元件5所产生的微粒的空气经收集导管56收集之后,如以箭头E1所例示,通过收集连接部65而送入至通气管61的第一流路空间60A。
这时,由于第一送风元件62是轴流风扇,所以与不是轴流风扇的情况相比,能够更高效率地收集包含微粒的空气而送入至第一流通空间60A。
接着,所述空气(E1)如图10或图11所示,通过第二送风元件64的送风作用,而在通气管61的第一流通空间60A内移动并如以箭头E2、箭头E3所例示通过捕获元件63之后,如以箭头E4所例示,从第二流路空间60B通过排气口67而送出。这时的空气(E1)最后,如以箭头E5所例示,从第二送风元件64的排气通路部641b,从图像形成装置1的框体10中的排气口13排出至框体10的外部。
这时,空气中所含的微粒是在通过捕获元件63时借由捕获元件63而捕获。由此,从第二送风元件64送出时的空气成为无微粒的经浄化的空气。
再者,即便在产生有无法被捕获元件63捕获的微粒的情况下,由于第二送风元件64是多叶片式风扇,所以与不是多叶片式风扇的情况相比,所述微粒会以如下的方式而运送,即,与空气一并借由多叶片式风扇中的多叶片旋转部643的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而与框体641中的内壁面相碰撞或接触,其结果为,有时使所述微粒附着在框体641内的收纳空间的内壁面或排气通路部641b的内壁面上而捕获。
由于以上所述,根据所述捕获装置6,使通气管61中的第一流路空间60A内的第一压力P1与第二流路空间60B内的第二压力P2保持在“P2<P1≤大气压”的关系而运行,所以包含由定影元件5产生的微粒的空气会以如下方式而运送,即,在保持为难以漏出至通气管61的外部的状态之后通过捕获元件63,借由捕获元件63而捕获所述空气中所含的微粒。
并且,在所述捕获装置6中,已送入至通气管61的第一流路空间60A内的空气(E1)如图10或图11所示,如以箭头E2所例示从流入口66流入至近前流路空间部分60C之后,如以箭头E3所例示被送向捕获元件63。
这时,已流入至近前流路空间部分60C的空气(E2)在宽于流入口66的近前流路空间部分60C内抵达至捕获元件63之前,成为如图11中以箭头E3a、箭头E3b、箭头E3c所例示经大范围扩散的状态之后,成为能够遍及捕获元件63的长边方向C上的整个区域相接触的状态而移动。
由此,在所述捕获装置6中,可有效利用捕获元件63的长边方向C上的整个区域,从而可高效率地进行微粒的捕获。
并且这时,已流入至近前流路空间部分60C的空气(E2)通过排气口67而受到第二送风元件64的送风(吸气)作用,所述排气口67是在捕获元件63的长边方向C上偏靠与流入口66不同的端部侧而存在。
由此,在所述捕获装置6中,通过捕获元件63时的空气如图11中以箭头E6所例示,以在其长边方向C上倾斜地贯穿捕获元件63的状态而移动,借此也能够有效利用捕获元件63的长边方向C上的整个区域而高效率地进行微粒的捕获。
此外这时,由于在不存在流入口66的第二空间部分60Cb内设置有底升高部68,与捕获元件63之间的空间窄于存在流入口66的第一空间部分60Ca,所以与第一空间部分60Ca相比,已流入至近前流路空间部分60C的空气(E2)处于难以流入至第二空间部分60Cb的状态。
由此,在所述捕获装置6中,通过捕获元件63时的空气如图11中以箭头E6所例示,容易以倾斜地贯穿捕获元件63的状态而移动,借此也可有效利用捕获元件63的长边方向C上的整个区域而高效率地进行微粒的捕获。
此外,在所述捕获装置6中,在第二空间部分60Cb内设置有底升高部68,所以如以下所说明,可抑制局部堵塞捕获元件63。
即,即使在第二空间部分60Cb内未设置底升高部68的情况下,第二送风元件64的送风(吸气)作用也会通过靠近捕获元件63的长边方向C上的一个端部侧而存在的排气口67,较强地波及至捕获元件63的与排气口67相对的部分。因此,在捕获元件63中,空气会相对较多地通过与所述排气口67相对的部分,借由微粒集中于所述部分而加以捕获,容易成为局部堵塞的状态。
与此相对,在所述捕获装置6中,已流入至近前流路空间部分60C的空气与第一空间部分60Ca相比,相对更难以流入至具有底升高部68的第二空间部分60Cb。其结果为,通过捕获元件63的与排气口67相对的部分的空气的比例减少,从而难以产生如下现象,即,借由微粒集中于所述部分而加以捕获而成为局部堵塞的状态。
此外,在所述捕获装置6中,构成为通气管61中的第一流路空间60A的流路长度长于所述第二流路空间60B的流路长度。
由此,包含通过第一送风元件62的送风作用而送入至通气管61的第一流路空间60A内的微粒的空气,在第一流路空间60A内滞留的时间相对长于在第二流路空间60B内滞留的时间。因此,在捕获装置6中,与处于第一流路空间60A的流路长度短于所述第二流路空间60B的流路长度的关系的情况相比,所述空气中所含的微粒在通过捕获元件63之前的阶段内与第一流路空间60A的内壁面部相接触的比例增加,从而变得容易附着在所述内壁面部而加以捕获。
接着,在所述捕获装置6中,通过控制元件70对第一送风元件62及第二送风元件64的旋转数进行如下控制。
即,在捕获装置6中,利用第一压力测定元件(测定部)71及第二压力测定元件(测定部)72所分别测定的第一压力P1及第二压力P2的测定信息,通过控制元件70中的压力差ΔP的计算部76而算出压力差ΔP(=P1-P2),另一方面,通过控制元件70中的旋转数的调整部77而使第一送风元件62的旋转数及第二送风元件64的旋转数增减需要量而加以调整,以使得所述算出的压力差ΔP处于预定的固定的数值范围内。
如图9所示,捕获元件63即过滤器的捕获效率因为使用而主要向降低的方向变动,空气的捕获元件63中的通过率(空气阻力)也发生变动,受此影响,第一压力P1及第二压力P2也发生变动,因此所述控制是为了保持“P2<P1≤大气压”的关系而进行。
这时,所谓压力差ΔP的固定的数值范围,成为为了保持根据“P2<P1≤大气压”的关系而预先确定的P2<P1的大小关系中的差分值所要求的数值范围。并且这时,是对第一送风元件62及第二送风元件64两者的旋转数进行调整,但是无论在哪个的调整阶段,都以第一送风元件62的风量Q1及第二送风元件64的风量Q2保持在所述“Q1<Q2”的关系的方式进行调整。
并且,在所述捕获装置6中,由定影元件5产生的微粒处于最多产生于定影元件5的新品时期的倾向,所以配合所述时期,如图9所示,执行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的形态的“初始捕获模式”:使第一送风元件62及第二送风元件64两者以维持在比较高的值的范围的旋转数的状态而运行。
所述初始捕获模式例如,是在从开始使用新品的定影元件5起进行的打印动作的累积张数(PV)达到预定的规定张数的时点结束。所述结束时期的判断是通过在控制元件70中从PV信息获取部15获取打印的累积张数的信息而进行检测来进行。这时的规定张数例如设定为2800张。
在捕获装置6中,通过在所述初始捕获模式下受到控制,而适当捕获在定影元件5的新品时期大量产生的微粒。
并且,在所述捕获装置6中,当经过了初始捕获模式的控制时期时,就处于定影元件5中产生的微粒量开始减少的倾向,所以配合所述时期,如图9所示,执行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的形态的“捕获渐减模式”:使第一送风元件62及第二送风元件64两者一边朝使其旋转数降低的方向变更,一边运行。
所述捕获渐减模式是在预定的时期内使第一送风元件62及第二送风元件64两者的旋转数以固定的比率连续降低,或者根据PV信息阶段性地降低。并且,捕获渐减模式例如是在打印的累积张数的信息达到与初始捕获模式时的规定张数不同的规定张数的时点结束。
在捕获装置6中,通过在所述捕获渐减模式下受到控制,而进行与微粒的产生状況相对应的适当的微粒的捕获。
再者,所述捕获渐减模式也可以省略。这时,在初始捕获模式结束之后立即转入至后述静音与低电力的捕获模式。
并且,在所述捕获装置6中,当经过了捕获渐减模式(或初始捕获模式)的控制时期时,定影元件5中所产生的微粒量减少,所以配合所述时期,如图9所示,执行以如下的方式进行控制的形态的“静音与低电力的捕获模式”:使第一送风元件62及第二送风元件64两者维持在需要最低限度的比较低的旋转数而运行,所述需要最低限度的比较低的旋转数是从使静音化及低电力化优先的角度选定的。
在所述静音与低电力的捕获模式下,也同样地执行如下控制,即,对第一送风元件62及第二送风元件64的旋转数进行调整,以使压力差ΔP保持在固定的范围。所述方面在所述捕获渐减模式及后述其它捕获模式的情况下也是同样。
并且,静音与低电力的捕获模式如图9所示,是在捕获渐减模式(或初始捕获模式)结束的时点开始,另一方面在捕获元件63即过滤器到达预定寿命的时点结束。
在捕获装置6中,通过在所述静音与低电力的捕获模式下受到控制,而一方面实现静音化或低电力化,一方面进行微粒的适当捕获。
在这里,所述过滤器的预定寿命的到达是通过控制元件70中的过滤器的预定寿命及暂定寿命的到达检测部78来检测。这时,利用到达检测部78的检测如图9的上部所示,通过检测送风元件的旋转数已达到相当于预先规定的预定寿命的规定旋转数的时期来进行。
关于这时的预定寿命时的规定旋转数,例如,参考实验等的实测结果,而设定为相当于过滤器的捕获效率被预测为从初始值下降10%左右的时期的旋转数。
并且,这时的预定寿命的到达判断是通过检测第二送风元件64的旋转数已达到规定旋转数来进行。再者,关于所述预定寿命的到达判断,除此以外,例如,还可以构成为通过检测第一送风元件62的旋转数及第二送风元件64的旋转数分别已达到规定的各规定旋转数来进行。
此外,在所述捕获装置6中,当经过了静音与低电力的捕获模式的控制时期时,捕获元件63即过滤器的捕获效率开始下降,所以配合所述时期,如图9所示,执行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的形态的“预定寿命时的捕获模式”:使第一送风元件62及第二送风元件64两者一边增加其旋转数以弥补过滤器的捕获效率的下降,一边运行。
并且,预定寿命时的捕获模式如图9所示,是在捕获元件63即过滤器已到达暂定寿命的时点结束。
在捕获装置6中,通过在所述预定寿命时的捕获模式下受到控制,而一边弥补捕获元件63即过滤器的捕获效率的下降,一边进行微粒的适当捕获。
所述过滤器的暂定寿命的到达是通过控制元件70中的过滤器的预定寿命及暂定寿命的到达检测部78来检测。这时,利用到达检测部78的检测如图9的上部所示,是通过检测送风元件的旋转数已达到相当于预定的暂定寿命的规定旋转数的时期来进行。
关于这时的暂定寿命时的规定旋转数,例如,参考实验等的实测结果,而设定为相当于过滤器的捕获效率被预测为从初始值下降20%左右的时期的旋转数。
并且,关于这时的暂定寿命的到达判断,也是与所述预定寿命的到达判断的情况同样地进行。
最后,在所述捕获装置6中,当经过了预定寿命时的捕获模式的控制时期时,就是捕获元件63即过滤器的捕获效率进一步下降而接近过滤器的本来寿命的时期,所以配合所述时期,如图9所示,执行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的形态的“寿命将至之前的捕获模式”:使第一送风元件62及第二送风元件64两者在维持于比较高的值的范围的旋转数以进一步弥补过滤器的捕获效率的下降的状态下运行。
并且,寿命将至之前的捕获模式如图9所示,是在已到达相当于过滤器的捕获效率成为零的的时期的时点结束。
在捕获装置6中,通过在所述寿命将至之前的捕获模式下受到控制,而一边进一步弥补捕获元件63即过滤器的捕获效率的下降,一边进行微粒的捕获直到过滤器到达本来寿命。
此外,在所述捕获装置6中,例如,可以构成为在已达到捕获元件63即过滤器的暂定寿命的时点,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操作元件12等之中显示促使更换捕获元件63的警告。
[变形例]
本发明毫不限定于实施方式1中所例示的内容,而可进行各种变更,例如,还包括以下列举那样的变形例。
关于微粒的捕获装置6,只要能够在其运行时至少保持“P2<P1≤大气压”的关系,便也可以是应用其它形态的通气管作为通气管61(包含流路空间60),或者应用轴流风扇以外的送风元件作为第一送风元件62,或者应用多叶片式风扇以外的送风元件作为第二送风元件64,或者,应用其它过滤器作为捕获元件63而构成的捕获装置。
并且,关于捕获装置6的动作(包含控制动作),也并不限定于实施方式1中所例示的动作例,还可以采用进行其它动作的结构。
关于通气管61,例如,也可以设为如下的通气管:包含以与捕获元件63的长边方向C上的长度相同的宽度大致呈直线地延伸至第一送风元件62为止的形状的流路空间,作为第一流路空间60A。并且,通气管61也可以是不含所述近前流路空间部分60C的通气管。此外,关于通气管61,也可以构成为如下的通气管:包含在捕获元件63的长边方向C上与捕获元件63相向的内壁面部在其长边方向C上的整个区域内与捕获元件63相隔相同距离的结构的近前流路空间部分,作为所述近前流路空间部分60C。
并且,在捕获装置6中,如图12(A)及图12(B)或图13所示,也可以在配置于通气管61的上表面部61Ba的第二送风元件64即多叶片式风扇的排气通路部641b的终端口641c与排气引导元件69a之间设置开口部80。
所述开口部80如图13中所例示,可在如下的情况下设置:捕获装置6(的通气管61的上部的第二送风元件64及其排气通路)是以与图像形成装置1的框体10的内部的另一空间部分18邻接的状态而配置。这时,如后所述,可获得简单地排出所述邻接的空间部分18内的空气的功能,所以有效。图13等之中的符号18a、符号18b表示间隔壁。所谓邻接的空间部分18,例如,是指配置有产生热的构成零件的空间部分。
并且,所述开口部80如图13中以两点划线的箭头所例示,必须面向例如具有指向性而流入的空气(E5)的流路部分,以能够与所述空气的流动(气流)相接触的状态而设置。而且,关于所述开口部80,在从排气通路部641b的终端口641c到开口部80之间,也必须不存在妨碍空气(E5)的流动或使空气(E5)发生变化那样的流路的形状部分或其它零件。
图12(A)及图12(B)等所示的开口部80是在排气通路部641b的终端口641c与排气引导元件69a的一端之间,形成为在沿重力方向的铅垂方向上较长的长方形状的开口。
并且,所述开口部80是以如下方式而形成:如图13所示,将排气引导元件69a即板状的构件配置成其内壁面69ac存在于比排气通路部641b的终端口641c上的内壁641cd更偏靠外侧的位置上之后,存在于所述排气引导元件69a与排气通路部641b的终端口641c之间。
此外,所述开口部80是形成为朝向与多叶片式风扇的排气通路部641b的终端口641c上的排气的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的开口。
接着,在包含设置有所述开口部80的捕获装置6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当捕获装置6启动而使第二送风元件64即多叶片式风扇运行时,如图13或图14所示,从多叶片式风扇排出的空气通过排气通路部641b,从终端口641c,在由通气管61的上表面部61Ba及排气引导元件69a、排气引导元件69b包围的排气通路内,作为大致沿所述通路的长边方向的具有指向性的空气E5而流动。这时的空气E5是最后从框体10的排气口13(图5)排出至外部。
这时,在开口部80中,如图14所示,框体10内之中在捕获装置6的通气管61的上部的第二送风元件64及与所述排气通路邻接的其它空间部分18中所存在的空气E11被吸引,以靠近夹着开口部80而在排气通路内流动的空气E5的气流。
由此,存在于邻接的空间部分18的空气E11如图14所示,以通过开口部80而渗入至由通气管61的上表面部61Ba及排气引导元件69a、排气引导元件69b包围的排气通路内的方式移动之后,乘着所述排气通路内的空气E5的气流而作为以沿排气引导元件69a的内壁面69ac的方式流动的空气E12流动,最后与空气E5一同从排气口13(图5)排出至外部。
其结果为,当存在于邻接的空间部分18的空气E11包含多余的热时,可以不设置专用的排气装置等对策设备而简单地进行包含所述热的空气E11的排气。
并且,在实施方式1中,例示了应用微粒的捕获装置6作为捕获图像形成装置1的定影元件5中所产生的微粒的捕获装置的情况,但是捕获装置6也可以作为捕获由图像形成装置1的定影元件5以外的构成部分产生的微粒的捕获装置而应用。此外,只要需要捕获微粒,捕获装置6也可以应用于图像形成装置以外的各种装置。
此外,应用微粒的捕获装置6的图像形成装置并不限定于实施方式1中所例示的形式,还可以是使用电子照相方式的其它形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此外,关于应用捕获装置6的图像形成装置,也可以是采用电子照相方式以外的图像形成方式(例如液滴喷射方式、印刷方式等)的图像形成装置。

Claims (8)

1.一种微粒的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气管,包含流入空气的流路空间;
第一送风元件,在所述通气管的一端侧将包含微粒的空气送入至所述流路空间内;
捕获元件,以阻断流路的状态配置于所述通气管的中途部分的流路空间内,捕获由所述第一送风元件送入的空气中所含的微粒;以及
第二送风元件,在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侧收集通过所述捕获元件的空气并从所述流路空间内送出;并且
所述第一送风元件及所述第二送风元件是使所述通气管的流路空间之中从所述第一送风元件到所述捕获元件为止的第一流路空间内的压力P1与所述流路空间之中从所述捕获元件到所述第二送风元件为止的第二流路空间内的压力P2保持在如下的关系而运行,
P2<P1≤大气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粒的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送风元件及所述第二送风元件是使所述第一送风元件的风量Q1与所述第二送风元件的风量Q2保持在如下的关系而运行,
Q1<Q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粒的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气管包括:近前流路空间部分,在所述第一流路空间之中成为所述捕获元件的近前侧的位置上沿所述捕获元件的长边方向而存在;流入口,使空气流入至所述近前流路空间部分内;以及排出口,通过所述捕获元件而将处于所述第二流路空间内的空气排出至所述第二送风元件;并且
所述流入口及所述排出口是配置成偏靠所述捕获元件的长边方向上的不同的端部侧而存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粒的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近前流路空间部分包括存在所述流入口之侧的第一空间部分及不存在所述流入口之侧的第二空间部分,所述第二空间部分的与所述捕获元件相向的内壁面部与所述捕获元件的间隔距离处于小于所述第一空间部分的与所述捕获元件相向的内壁面部与所述捕获元件的间隔距离的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微粒的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送风元件是轴流风扇。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微粒的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送风元件是多叶片式风扇。
7.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微粒的捕获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影元件,使保持未定影像的记录介质通过而使未定影像定影;并且
所述微粒的捕获装置是以将所述通气管的配置所述第一送风元件之侧的一端与所述定影元件相连接的方式而配置。
CN201910166339.1A 2018-07-11 2019-03-06 微粒的捕获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107114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31223 2018-07-11
JP2018131223 2018-07-11
JP2018165236A JP7183637B2 (ja) 2018-07-11 2018-09-04 微粒子の捕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165236 2018-09-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11433A true CN110711433A (zh) 2020-01-21
CN110711433B CN110711433B (zh) 2022-12-20

Family

ID=69140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66339.1A Active CN110711433B (zh) 2018-07-11 2019-03-06 微粒的捕获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705483B2 (zh)
CN (1) CN1107114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63256B2 (ja) * 2019-09-18 2023-10-18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フィルタ、捕集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3177972A (ja) * 2022-06-03 2023-12-14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微粒子の捕集装置と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14391A (zh) * 2013-12-13 2015-06-17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排气净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16301A (ja) 2007-02-28 2008-09-18 Fuji Xerox Co Ltd 通気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536082B2 (ja) 2015-02-26 2019-07-03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電気機器用オプション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188945A (ja) * 2015-03-30 2016-11-04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冷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14391A (zh) * 2013-12-13 2015-06-17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排气净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705483B2 (en) 2020-07-07
US20200019117A1 (en) 2020-01-16
CN110711433B (zh) 2022-1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93567B1 (ko) 화상 형성 장치
JP496182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375250B2 (ja) 用紙搬送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US9031449B2 (en) Toner collecto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CN110711433B (zh) 微粒的捕获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2216207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12801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10474098B2 (en) Powder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13495468A (zh) 微粒子的捕集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US6813457B2 (en) Toner scatter prevent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CN108227434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5877414B2 (ja) 排気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251064B2 (ja) 流路構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220203277A1 (en) Particle captur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JP7183637B2 (ja) 微粒子の捕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82130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220203285A1 (en) Particulate captur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JP609768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9878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869521B2 (ja) トナー回収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347031B2 (ja)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181389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フィルター寿命予測方法
JP6565840B2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027138A (ja) 微粒子の捕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070503A (ja) 循環流路を有する捕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No. 3, chiban 9, Dingmu 7, Tokyo port, Japan

Applicant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3, chiban 9, Dingmu 7, Tokyo port, Japan

Applicant before: Fuji Xerox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