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83292A - 一种端子机震动上料盘的改向轨道及改向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端子机震动上料盘的改向轨道及改向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83292A
CN110683292A CN201911015516.2A CN201911015516A CN110683292A CN 110683292 A CN110683292 A CN 110683292A CN 201911015516 A CN201911015516 A CN 201911015516A CN 110683292 A CN110683292 A CN 1106832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ip
feeding channel
overturning
terminal
tur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1551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泽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Leishang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Leisha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Leishang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Leisha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1551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8329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6832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832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7/00Jigging conveyors
    • B65G27/02Jigging conveyors comprising helical or spiral channels or conduits for elevation of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22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 B65G47/24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orientating the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22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 B65G47/26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arranging the articles, e.g. varying spacing between individual art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Jigging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端子机震动上料盘的改向轨道及改向方法,所述端子机震动上料盘包括振动盘、第一螺旋上料道、第二螺旋上料道、改向轨道;所述第一螺旋上料道及第二螺旋上料道均为向外扩张的螺旋结构;所述第一螺旋上料道的入料端与振动盘的边缘连通;所述第二螺旋上料道的入料端架设在第一螺旋上料道的出料端;所述改向轨道设置在第二螺旋上料道的出料端,所述改向轨道能够将背面朝上的端子外包壳翻面;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实现了端子外包壳的零耗能翻面。

Description

一种端子机震动上料盘的改向轨道及改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端子外包壳的上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端子机震动上料盘的改向轨道及改向方法。
背景技术
震动上料盘在对其内部的物品进行上料时,通过离心力将待上料件甩到上料盘内部边缘处,然后从螺旋上料道与内边缘的连接处上料到上料通道上,再在螺旋通道的旋转下,进行缓慢上料。
大多数的震动上料盘都含有筛分装置,对与所需位置相同的待上料件进行上料,而不符合所需位置的待上料件则用筛分装置筛除,也有的震动上料盘能够改变待上料件的位置方向,但是大多数的改向装置使用的是推动件来推动待上料件改变位置方向,如公开号为CN201822239161.2的对比文件,公开了端子机自动上料装置,其使用了推杆来改变五金头的方向,然而震动上料盘内的待上料件普遍较多,数量多达几百乃至几千件,上料过程中,需要多次对待上料件进行推动变向,能耗大,其次,电动推杆的结构复杂,成本高昂,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耗低及结构简单的端子机震动上料盘的改向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端子机震动上料盘的改向轨道及改向方法,所述端子机震动上料盘包括振动盘、第一螺旋上料道、第二螺旋上料道、限数装置、变向筛选装置;所述第一螺旋上料道及第二螺旋上料道均为向外扩张的螺旋结构;所述第一螺旋上料道的入料端与振动盘的边缘连通;所述第二螺旋上料道的入料端架设在第一螺旋上料道的出料端;所述第一螺旋上料道与第二螺旋上料道的换料处设置有限制单个端子外包壳通过的限数装置;所述第二螺旋上料道上还设置有将筛选合格的端子外包壳调换度的变向筛选装置;所述改向轨道设置在第二螺旋上料道的出料端,所述改向轨道能够将背面朝上的端子外包壳翻面;
端子外包壳在振动盘的离心力作用下,堆积到振动盘的边缘处,并沿着第一螺旋上料道进行螺旋上料,再在限数装置的作用下,单个单个的通过第一螺旋上料道的出料端,并进入到第二螺旋上料道内,之后在经过第二螺旋上料道上的变向筛选装置,位置正确的端子外包壳由贴着第二螺旋上料道边缘转换成垂直于第二螺旋上料道边缘的状态,位置不正确的筛选走,最后端子外包壳从第二螺旋上料道的出口端进入到改向轨道内,并在改向轨道的改向下,由背面朝上翻转为背面朝下,方便端子机处操作人员的操作,该端子机震动上料装置,适用于高压阻尼线端子外包壳的使用,同时,震动上料盘巧妙地利用了重力,轨道轨迹变化来实现端子外包壳的整齐上料,结构简单,耗能少,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所述改向轨道还包括侧支架、第一翻转条、第二翻转条、第三翻转条、第四翻转条,所述第二螺旋上料道的末端端面上焊接有第三翻转条;与所述第一翻转条的位置相比,所述第三翻转条的起始端远离振动盘;所述第三翻转条与第一翻转条的高度相等;所述第二螺旋上料道末端的上方设置有第二翻转条固定架;所述第二翻转条固定架上固定有第二翻转条;所述第二螺旋外包板外固定有侧支架;所述第一翻转条、第二翻转条及第三翻转条穿过侧支架;所述第四翻转条的起始端固定在侧支架上,并位于第三翻转条的正上方;所述第一翻转条、第二翻转条及第三翻转条的初始位置为:所述第一翻转条位于第二翻转条的正下方,且所述第一翻转条、第二翻转条较第三翻转条更靠近振动盘,在侧支架处的位置为:所述第二翻转条位于第三翻转条的正上方,所述第一翻转条位于第四翻转条的正下方,且第一翻转条和第四翻转条较第二翻转条和第三翻转条更靠近振动盘;所述第一翻转条、第二翻转条及第三翻转条初始位置到侧支架处的位置形成连续不断的运动轨道。
端子外包壳沿着第一翻转条运动到第二螺旋上料道的末端后,端子外包壳上的第一凹槽正好卡合到第三翻转条上,在端子外包壳运动到第二翻转条固定架处时,第二翻转条正好卡在端子外包壳的背部,保证其运动的稳定性,然后端子外包壳沿着第一翻转条、第二翻转条及第三翻转条的运动轨迹运动到侧支架处,端子外包壳的背面从朝上变为朝下,同时,第四翻转条承接在端子外包壳的背面,此时,端子外包壳的背面由第三翻转条及第四翻转条承载,端子外包壳正面的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分别由第一翻转条和第二翻转条承载,端子外包壳沿着四条轨道向端子机进行上料,端子外包壳方向一致,排布整齐。
优选地,所述第一翻转条、第二翻转条、第三翻转条、第四翻转条为软质的金属条,在施加外力后,翻转条的形状发生改变,在翻转条的末端设置多个储存装置,翻转条改变形状来对接不同的储存装置。通过改变翻转条的形状,来改变改向轨道的轨迹,进而对接不同的储存装置,防止单个储存装置溢满后,振动盘上料工作停止,保证了上料工作的持续性。
优选地,所述第一螺旋上料道、第二螺旋上料道的末端及由四个翻转条组成的轨道上均设置有辅助吹动端子外包壳前进的吹气管。
优选地,所述第一翻转条、第二翻转条、第三翻转条、第四翻转条均包括一段圆弧条及一段连接在圆弧条后方的直线条组成。
优选地,所述圆弧条的起始端比与直线条连接的末端高5-10mm,所述直线条水平设置。利用高度差及重力,来使得端子外包壳前进,节约能源。
优选地,四条直线条的末端设有计数装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翻转条焊接在第二螺旋上料道上。
一种端子机震动上料盘的改向轨道的改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端子外包壳在振动盘的震动上料作用下,运动到第二螺旋上料道上,并进入到第一翻转条处,第二凹槽与第一翻转条卡合;
S2端子外包壳沿着第一翻转条运动到第二螺旋上料道的末端;
S2端子外包壳上的第一凹槽卡合到第三翻转条上;
S3在端子外包壳运动到第二翻转条固定架处时,第二翻转条抵住端子外包壳的背部;
S4端子外包壳沿着第一翻转条、第二翻转条及第三翻转条的运动轨迹运动到侧支架处,端子外包壳的背面从朝上变为朝下;
S5端子外包壳沿着四条轨道向端子机进行上料。
优选地,所述S5中,第四翻转条承接在端子外包壳的背面,端子外包壳的背面由第三翻转条及第四翻转条承载,端子外包壳正面的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分别由第一翻转条和第二翻转条承载。
将端子外包壳倒入振动盘内,并启动震动上料盘;端子外包壳在振动盘的离心力作用下,甩到振动盘边缘处,并进入到第一螺旋上料道上;端子外包壳沿第一螺旋上料道的螺旋方向运动,在经过限数装置时,并排多个端子外包壳中的一部分被推回到振动盘内,进行重新上料,单个的端子外包壳经过限数装置后,从其上脱落至第二螺旋上料道上;第二螺旋上料道远离振动盘的一侧低于靠近振动盘的一侧,且换向条的直径小于第三凸起部高度,在端子外包壳流到此处时,若其背面朝下时,因端子外包壳的背部平整,端子外包壳背部与第二螺旋上料道完全接触,换向条阻挡端子外包壳向着远离振动盘的方向运动;若其正面朝下,第三凸起部的高度高于换向条,端子外包壳本体的尾部(指远离第一凸起部的一端)不与第二螺旋上料道的板面接触,其尾部开始倾斜,并向着远离振动盘的一侧运动,直至端子外包壳本体两侧第三凸起部与换向条接触时,端子外包壳本体转向完毕;不合正确位置的端子外包壳本体掉落至收集槽内,合格的端子外包壳转向完毕后,第二限位条限制端子外包壳顶端沿端子外包壳的长度方向运动,并使得端子外包壳上的第二凹槽卡合到第一翻转条上,在沿着第一翻转条的弯曲轨迹运动;端子外包壳沿着第一翻转条运动到第二螺旋上料道的末端后,端子外包壳上的第一凹槽正好卡合到第三翻转条上,在端子外包壳运动到第二翻转条固定架处时,第二翻转条正好卡在端子外包壳的背部,保证其运动的稳定性,然后端子外包壳沿着第一翻转条、第二翻转条及第三翻转条的运动轨迹运动到侧支架处,端子外包壳的背面从朝上变为朝下,同时,第四翻转条承接在端子外包壳的背面;端子外包壳的背面由第三翻转条及第四翻转条承载,端子外包壳正面的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分别由第一翻转条和第二翻转条承载,端子外包壳沿着四条轨道向端子机进行上料。该震动上料盘将第二螺旋轨道的内边设置的比外边高,形成一个倾斜的坡度,再巧妙地利用了重力及轨道轨迹变化来实现端子外包壳的转向,对于不符合所需位置的端子外包壳,则不进行转向,而是直接导入到收集槽内,该震动上料盘,排布整齐,该震动上料盘的改向轨道,结构简单,无耗能,便于制造,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震动上料盘将第二螺旋轨道的内边设置的比外边高,形成一个倾斜的坡度,再巧妙地利用了重力及轨道轨迹变化来实现端子外包壳的转向,对于不符合所需位置的端子外包壳,则不进行转向,而是直接导入到收集槽内,该震动上料盘,排布整齐,该震动上料盘的改向轨道,结构简单,无耗能,便于制造,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端子机震动上料盘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端子外包壳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侧支架的正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换向条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1中A区域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1中B区域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图1中C区域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图1中D区域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技术方案,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一
参阅图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端子机震动上料盘的改向轨道及改向方法,所述端子机震动上料盘包括振动盘11、第一螺旋上料道2、第二螺旋上料道4、限数装置13、变向筛选装置;所述第一螺旋上料道2及第二螺旋上料道4均为向外扩张的螺旋结构;所述第一螺旋上料道2的入料端与振动盘11的边缘连通;所述第二螺旋上料道4的入料端架设在第一螺旋上料道2的出料端;所述第一螺旋上料道2与第二螺旋上料道4的换料处设置有限制单个端子外包壳22通过的限数装置13;所述第二螺旋上料道4上还设置有将筛选合格的端子外包壳22调换90度的变向筛选装置;所述改向轨道设置在第二螺旋上料道4的出料端。所述改向轨道能够将背面朝上的端子外包壳22翻面。
端子外包壳22在振动盘1的离心力作用下,堆积到振动盘1的边缘处,并沿着第一螺旋上料道2进行螺旋上料,再在限数装置13的作用下,单个单个的通过第一螺旋上料道2的出料端,并进入到第二螺旋上料道4内,之后在经过第二螺旋上料道4上的变向筛选装置,位置正确的端子外包壳22由贴着第二螺旋上料道4边缘转换成垂直于第二螺旋上料道4边缘的状态,位置不正确的筛选走,最后端子外包壳22从第二螺旋上料道4的出口端进入到改向轨道内,并在改向轨道的改向下,由背面朝上翻转为背面朝下,方便端子机处操作人员的操作,该端子机震动上料装置,适用于高压阻尼线端子外包壳22外包壳的使用,同时,震动上料盘巧妙地利用了重力,轨道轨迹变化来实现端子外包壳22的整齐上料,结构简单,耗能少,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参阅图2,所述端子外包壳22包括第一凹槽22a、端子外包壳本体22b、第二凹槽22c、第一凸起部22d、第二凸起部22e及第三凸起部22f。所述端子外包壳本体22b的背面平整。所述端子外包壳本体22b的正面为内凹的弧面。所述端子外包壳本体22b正面的两长边上均依次设置第一凸起部22d、第二凸起部22e及第三凸起部22f。所述第一凹槽22a设置在第二凸起部22e及第三凸起部22f之间。所述第二凹槽22c设置在第一凸起部22d与第二凸起部22e之间。
端子外包壳22在振动盘1的离心力作用下,甩到振动盘1边缘处,并进入到第一螺旋上料道2上,然后端子外包壳22沿第一螺旋上料道2的螺旋方向运动,在经过经过挡条15后,并排多个端子外包壳22中的一部分被推回到振动盘1内,进行重新上料,单个的端子外包壳22经过限位装置后,脱落至第二螺旋上料道4上。
参阅图1及图7,所述改向轨道包括第一翻转条9,所述变向筛选装置包括换向条24、第二限位条18、挡片19及与振动盘1内部连通的收集槽20,所述第二螺旋上料道4的内边高于外边,形成一个倾斜从振动盘1内向外的方向坡度向下的倾斜坡面。所述第二螺旋外包板7的末端直径小于端面的底部设置直径小于第三凸起部22f高度的换向条24。所述换向条24、第一翻转条9及第二限位条18依照离振动盘1的距离由远及近依次设置。所述换向条24的末端位于第一翻转条9起始端的前方。所述第二限位条18的起始端位于第一翻转条9起始端的后方。所述第二限位条18的终止端位于第二螺旋上料道4末端的后方。所述第一翻转条9与换向条24的间距与第二凸起部22e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二限位条18与第一翻转条9的间距与第一凸起部22d的长度相等。所述换向条24靠外的一侧方设置有防止端子外包壳滑脱的挡片19。所述收集槽20设置在第二螺旋上料道4末端的下方。
因第二螺旋上料道4远离振动盘1的一侧低于靠近振动盘1的一侧,且换向条24的直径小于第三凸起部22f高度,在端子外包壳22流到此处时,若其背面朝下时,因端子外包壳22的背部平整,端子外包壳22背部与第二螺旋上料道4完全接触,换向条24阻挡端子外包壳22向着远离振动盘1的方向运动;若其正面朝下,第三凸起部22f的高度高于换向条24,端子外包壳本体22b的尾部(指远离第一凸起部22d的一端)不与第二螺旋上料道4的板面接触,其尾部开始倾斜,并向着远离振动盘1的一侧运动,直至端子外包壳本体22b两侧第三凸起部22f与换向条24接触时,端子外包壳本体22b转向完毕,不合正确位置的端子外包壳本体22b掉落至收集槽20内,合格的端子外包壳22转向完毕后,第二限位条18限制端子外包壳22顶端沿端子外包壳22的长度方向运动,并使得端子外包壳22上的第二凹槽22c卡合到第一翻转条9上,在沿着第一翻转条9的弯曲轨迹运动。
参阅图1及图8,所述改向轨道还包括侧支架8、第二翻转条10、第三翻转条11、第四翻转条12,所述第二螺旋上料道4的末端端面上焊接有第三翻转条11。与所述第一翻转条9的位置相比,所述第三翻转条11的起始端远离振动盘1。所述第三翻转条11与第一翻转条9的高度相等。所述第二螺旋上料道4末端的上方设置有固定在收集槽20外壁上的第二翻转条固定架25。所述第二翻转条固定架25上固定有第二翻转条10。所述第二螺旋外包板7外固定有侧支架8。所述第一翻转条9、第二翻转条10及第三翻转条11穿过侧支架8。所述第四翻转条12的起始端固定在侧支架8上,并位于第三翻转条11的正上方。所述第一翻转条9、第二翻转条10及第三翻转条11的初始位置为:所述第一翻转条9位于第二翻转条10的正下方,且所述第一翻转条9、第二翻转条10较第三翻转条11更靠近振动盘1,在侧支架8处的位置为:所述第二翻转条10位于第三翻转条11的正上方,所述第一翻转条9位于第四翻转条12的正下方,且第一翻转条9和第四翻转条12较第二翻转条10和第三翻转条11更靠近振动盘1。所述第一翻转条9、第二翻转条10及第三翻转条11初始位置到侧支架8处的位置形成连续不断的运动轨道。
端子外包壳22沿着第一翻转条9运动到第二螺旋上料道4的末端后,端子外包壳22上的第一凹槽22a正好卡合到第三翻转条11上,在端子外包壳22运动到第二翻转条固定架25处时,第二翻转条10正好卡在端子外包壳22的背部,保证其运动的稳定性,然后端子外包壳22沿着第一翻转条9、第二翻转条10及第三翻转条11的运动轨迹运动到侧支架8处,端子外包壳22的背面从朝上变为朝下,同时,第四翻转条12承接在端子外包壳22的背面,此时,端子外包壳22的背面由第三翻转条11及第四翻转条12承载,端子外包壳22正面的第一凹槽22a与第二凹槽22c分别由第一翻转条9和第二翻转条10承载,端子外包壳22沿着四条轨道向端子机进行上料,端子外包壳方向一致,排布整齐。
所述第一翻转条9焊接在第二螺旋上料道4上。
所述第一翻转条9、第二翻转条10、第三翻转条11、第四翻转条12为软质的金属条,在施加外力后,翻转条的形状发生改变。在翻转条的末端设置多个储存装置,翻转条改变形状来对接不同的储存装置。
通过改变翻转条的形状,来改变改向轨道的轨迹,进而对接不同的储存装置,防止单个储存装置溢满后,振动盘1的上料工作停止,保证了上料工作的持续性。
所述第一翻转条9、第二翻转条10、第三翻转条11、第四翻转条12均包括一段圆弧条及一段连接在圆弧条后方的直线条组成。
所述圆弧条的起始端比与直线条连接的末端高5-10mm,所述直线条水平设置。利用高度差及重力,来使得端子外包壳前进,节约能源。
四条直线条的末端设有计数装置。
参阅图7,在第二螺旋上料道4的末端,所述收集槽20的宽度大于第二螺旋上料道4的宽度。所述第二螺旋上料道4的外边缘处设置有第一螺旋外包板5。所述第一螺旋外包板5的末端位于挡片19的前方。
所述挡片19的起始端与第二螺旋外包板7的末端平齐。所述挡片19的末端位于换向条24末端与第二螺旋上料道4之间。
所述换向条24焊接在第二螺旋上料道4上。
参阅图6,所述第二螺旋外包板7的终止端面的顶部连接有防止端子外包壳飞出的防护条17。所述防护条17的长度小于换向条24的长度。
参阅图1,所述第一螺旋上料道2的螺旋圈数为一圈半。
所述第二螺旋上料道4的起始端高度比末端高度高。
参阅图7,所述第二螺旋上料道4的出料端靠近振动盘1的部分设置有观测收集槽20内端子外包壳22的观测缺口21。
参阅图1,所述第一螺旋上料道2、第二螺旋上料道4的末端及由四个翻转条组成的轨道上均设置有辅助吹动端子外包壳22前进的吹气管3。
一种端子机震动上料盘的改向轨道的改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端子外包壳在振动盘的震动上料作用下,运动到第二螺旋上料道上,并进入到第一翻转条处,第二凹槽与第一翻转条卡合;
S2端子外包壳沿着第一翻转条运动到第二螺旋上料道的末端;
S2端子外包壳上的第一凹槽卡合到第三翻转条上;
S3在端子外包壳运动到第二翻转条固定架处时,第二翻转条抵住端子外包壳的背部;
S4端子外包壳沿着第一翻转条、第二翻转条及第三翻转条的运动轨迹运动到侧支架处,端子外包壳的背面从朝上变为朝下;
S5端子外包壳沿着四条轨道向端子机进行上料。
所述S5中,第四翻转条承接在端子外包壳的背面,端子外包壳的背面由第三翻转条及第四翻转条承载,端子外包壳正面的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分别由第一翻转条和第二翻转条承载。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将端子外包壳22倒入振动盘1内,并启动震动上料盘;端子外包壳22在振动盘1的离心力作用下,甩到振动盘1边缘处,并进入到第一螺旋上料道2上;端子外包壳22沿第一螺旋上料道2的螺旋方向运动,在经过限数装置13时,并排多个端子外包壳22中的一部分被推回到振动盘1内,进行重新上料,单个的端子外包壳22经过限数装置13后,从其上脱落至第二螺旋上料道4上;第二螺旋上料道4远离振动盘1的一侧低于靠近振动盘1的一侧,且换向条24的直径小于第三凸起部22f高度,在端子外包壳22流到此处时,若其背面朝下时,因端子外包壳22的背部平整,端子外包壳22背部与第二螺旋上料道4完全接触,换向条24阻挡端子外包壳22向着远离振动盘1的方向运动;若其正面朝下,第三凸起部22f的高度高于换向条24,端子外包壳本体22b的尾部(指远离第一凸起部22d的一端)不与第二螺旋上料道4的板面接触,其尾部开始倾斜,并向着远离振动盘1的一侧运动,直至端子外包壳本体22b两侧第三凸起部22f与换向条24接触时,端子外包壳本体22b转向完毕;不合正确位置的端子外包壳本体22b掉落至收集槽20内,合格的端子外包壳22转向完毕后,第二限位条18限制端子外包壳22顶端沿端子外包壳22的长度方向运动,并使得端子外包壳22上的第二凹槽22c卡合到第一翻转条9上,在沿着第一翻转条9的弯曲轨迹运动;端子外包壳22沿着第一翻转条9运动到第二螺旋上料道4的末端后,端子外包壳22上的第一凹槽22a正好卡合到第三翻转条11上,在端子外包壳22运动到第二翻转条固定架25处时,第二翻转条10正好卡在端子外包壳22的背部,保证其运动的稳定性,然后端子外包壳22沿着第一翻转条9、第二翻转条10及第三翻转条11的运动轨迹运动到侧支架8处,端子外包壳22的背面从朝上变为朝下,同时,第四翻转条12承接在端子外包壳22的背面;端子外包壳22的背面由第三翻转条11及第四翻转条12承载,端子外包壳22正面的第一凹槽22a与第二凹槽22c分别由第一翻转条9和第二翻转条10承载,端子外包壳22沿着四条轨道向端子机进行上料。该震动上料盘将第二螺旋轨道4的内边设置的比外边高,形成一个倾斜的坡度,再巧妙地利用了重力及轨道轨迹变化来实现端子外包壳的转向,对于不符合所需位置的端子外包壳22,则不进行转向,而是直接导入到收集槽内,该震动上料盘,排布整齐,该震动上料盘的改向轨道,结构简单,无耗能,便于制造,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示发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端子机震动上料盘的改向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机震动上料盘包括振动盘、第一螺旋上料道、第二螺旋上料道、改向轨道;所述第一螺旋上料道及第二螺旋上料道均为向外扩张的螺旋结构;所述第一螺旋上料道的入料端与振动盘的边缘连通;所述第二螺旋上料道的入料端架设在第一螺旋上料道的出料端;所述改向轨道设置在第二螺旋上料道的出料端,所述改向轨道能够将背面朝上的端子外包壳翻面;
所述改向轨道包括侧支架、第一翻转条、第二翻转条、第三翻转条、第四翻转条,所述第二螺旋上料道的末端端面上焊接有第三翻转条;与所述第一翻转条的位置相比,所述第三翻转条的起始端远离振动盘;所述第三翻转条与第一翻转条的高度相等;所述第二螺旋上料道末端的上方设置有第二翻转条固定架;所述第二翻转条固定架上固定有第二翻转条;所述第二螺旋外包板外固定有侧支架;所述第一翻转条、第二翻转条及第三翻转条穿过侧支架;所述第四翻转条的起始端固定在侧支架上,并位于第三翻转条的正上方;所述第一翻转条、第二翻转条及第三翻转条的初始位置为:所述第一翻转条位于第二翻转条的正下方,且所述第一翻转条、第二翻转条较第三翻转条更靠近振动盘,在侧支架处的位置为:所述第二翻转条位于第三翻转条的正上方,所述第一翻转条位于第四翻转条的正下方,且第一翻转条和第四翻转条较第二翻转条和第三翻转条更靠近振动盘;所述第一翻转条、第二翻转条及第三翻转条初始位置到侧支架处的位置形成连续不断的运动轨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子机震动上料盘的改向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转条、第二翻转条、第三翻转条、第四翻转条为软质的金属条,在施加外力后,翻转条的形状发生改变,在翻转条的末端设置多个储存装置,翻转条改变形状来对接不同的储存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子机震动上料盘的改向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上料道、第二螺旋上料道的末端及由四个翻转条组成的轨道上均设置有辅助吹动端子外包壳前进的吹气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子机震动上料盘的改向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转条、第二翻转条、第三翻转条、第四翻转条均包括一段圆弧条及一段连接在圆弧条后方的直线条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端子机震动上料盘的改向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条的起始端比与直线条连接的末端高5-10mm,所述直线条水平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端子机震动上料盘的改向轨道,其特征在于:四条直线条的末端设有计数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子机震动上料盘的改向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转条焊接在第二螺旋上料道上。
8.一种端子机震动上料盘的改向轨道的改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端子外包壳在振动盘的震动上料作用下,运动到第二螺旋上料道上,并进入到第一翻转条处,第二凹槽与第一翻转条卡合;
S2端子外包壳沿着第一翻转条运动到第二螺旋上料道的末端;
S2端子外包壳上的第一凹槽卡合到第三翻转条上;
S3在端子外包壳运动到第二翻转条固定架处时,第二翻转条抵住端子外包壳的背部;
S4端子外包壳沿着第一翻转条、第二翻转条及第三翻转条的运动轨迹运动到侧支架处,端子外包壳的背面从朝上变为朝下;
S5端子外包壳沿着四条轨道向端子机进行上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端子机震动上料盘的改向轨道的改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第四翻转条承接在端子外包壳的背面,端子外包壳的背面由第三翻转条及第四翻转条承载,端子外包壳正面的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分别由第一翻转条和第二翻转条承载。
CN201911015516.2A 2019-10-24 2019-10-24 一种端子机震动上料盘的改向轨道及改向方法 Pending CN1106832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15516.2A CN110683292A (zh) 2019-10-24 2019-10-24 一种端子机震动上料盘的改向轨道及改向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15516.2A CN110683292A (zh) 2019-10-24 2019-10-24 一种端子机震动上料盘的改向轨道及改向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83292A true CN110683292A (zh) 2020-01-14

Family

ID=69114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15516.2A Pending CN110683292A (zh) 2019-10-24 2019-10-24 一种端子机震动上料盘的改向轨道及改向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8329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59877A (zh) * 2020-08-15 2020-11-20 杭州厚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自动化端子排列机
CN112061478A (zh) * 2020-08-24 2020-12-11 湖南艾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引线脚呈m型的铝电解电容器的装盒装置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64185A (ja) * 1994-08-25 1996-03-08 Fuji Elelctrochem Co Ltd 円筒形アルカリ電池の組立ラインにおける蓋組立部品の姿勢反転供給機構
CN202765810U (zh) * 2012-08-20 2013-03-06 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西林瓶自动排序输送装置
CN203359419U (zh) * 2013-06-14 2013-12-25 深圳市富康实业有限公司 用于产品位置状态旋转变角的流转轨道装置
CN204588006U (zh) * 2015-03-02 2015-08-26 上虞市万峰塑业有限公司 一种瓶盖机振动盘
CN105480650A (zh) * 2015-12-18 2016-04-13 重庆路格科技有限公司 振动式送料筒
CN205500092U (zh) * 2016-04-05 2016-08-24 厦门欣榕电工有限公司 一种烤箱灯座中接线端子的振动盘
JP2017210342A (ja) * 2016-05-26 2017-11-30 Tdk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の搬送方法、検査方法および製造方法
JP2018188302A (ja) * 2017-05-01 2018-11-29 青山 省司 パーツフィーダ
CN109051680A (zh) * 2018-08-23 2018-12-21 宣城市东科电器有限公司 外接线端子的输送装置
CN109230285A (zh) * 2018-09-29 2019-01-18 北海绩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上盖振动盘
CN208771884U (zh) * 2018-08-15 2019-04-23 深圳艾尔康电子元器件有限公司 一种螺栓筛选机
CN208916081U (zh) * 2018-09-13 2019-05-31 东莞市双盛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万向轮铆钉的自动进料机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64185A (ja) * 1994-08-25 1996-03-08 Fuji Elelctrochem Co Ltd 円筒形アルカリ電池の組立ラインにおける蓋組立部品の姿勢反転供給機構
CN202765810U (zh) * 2012-08-20 2013-03-06 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西林瓶自动排序输送装置
CN203359419U (zh) * 2013-06-14 2013-12-25 深圳市富康实业有限公司 用于产品位置状态旋转变角的流转轨道装置
CN204588006U (zh) * 2015-03-02 2015-08-26 上虞市万峰塑业有限公司 一种瓶盖机振动盘
CN105480650A (zh) * 2015-12-18 2016-04-13 重庆路格科技有限公司 振动式送料筒
CN205500092U (zh) * 2016-04-05 2016-08-24 厦门欣榕电工有限公司 一种烤箱灯座中接线端子的振动盘
JP2017210342A (ja) * 2016-05-26 2017-11-30 Tdk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の搬送方法、検査方法および製造方法
JP2018188302A (ja) * 2017-05-01 2018-11-29 青山 省司 パーツフィーダ
CN208771884U (zh) * 2018-08-15 2019-04-23 深圳艾尔康电子元器件有限公司 一种螺栓筛选机
CN109051680A (zh) * 2018-08-23 2018-12-21 宣城市东科电器有限公司 外接线端子的输送装置
CN208916081U (zh) * 2018-09-13 2019-05-31 东莞市双盛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万向轮铆钉的自动进料机
CN109230285A (zh) * 2018-09-29 2019-01-18 北海绩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上盖振动盘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59877A (zh) * 2020-08-15 2020-11-20 杭州厚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自动化端子排列机
CN111959877B (zh) * 2020-08-15 2021-11-23 杭州阳之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自动化端子排列机
CN112061478A (zh) * 2020-08-24 2020-12-11 湖南艾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引线脚呈m型的铝电解电容器的装盒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83292A (zh) 一种端子机震动上料盘的改向轨道及改向方法
JP2004182380A (ja) チューブ型検体容器自動供給装置
US4150751A (en) Tablet feeder for filling honeycomb-like cells of a tape
CN110683291B (zh) 改变端子外包壳排布方向的端子机震动上料盘及上料方法
CN202178156U (zh) 一种微型金属化电容器焊接编排机
CN210150188U (zh) 一种物料定位结构
CN210655053U (zh) 一种纽扣式电容套管机的输料装置
US3120888A (en) Vibrating feeder trough
ITPN970047A1 (it) Macchina lavastoviglie con un dispositivo di dosaggio
CN114655587B (zh) 一种粉粒物料运输罐
CN215754713U (zh) 一种管盖筛选送料振动盘
JP5300213B2 (ja) 搬送装置
CN210655052U (zh) 一种纽扣式电容套管机的上料系统
CN214526471U (zh) 输送设备
CN211970732U (zh) 一种支架振动盘
CN211418899U (zh) 一种新型铸造用加料车
CN211945209U (zh) 扣式电池负极壳振动分选装置
CN210762708U (zh) 一种出料轨道及带引脚弹簧的分离排列装置
CN210555746U (zh) 泡罩码瓶机
CN215753143U (zh) 一种给袋式包装机自动加料装置
CN216763184U (zh) 新型的组装上料装置
CN205114456U (zh) 一种振动盘
CN217024272U (zh) 一种用于零散元器件的供料装置
CN113783375B (zh) 一种微型振动马达组装设备及其fpc板定位装置
CN217755414U (zh) 电感工件的上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