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55414U - 电感工件的上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感工件的上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55414U
CN217755414U CN202221535715.3U CN202221535715U CN217755414U CN 217755414 U CN217755414 U CN 217755414U CN 202221535715 U CN202221535715 U CN 202221535715U CN 217755414 U CN217755414 U CN 2177554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iral
spiral material
inductance
material channel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3571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麟
张兵
耿伟
曹长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UDIA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UDIA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UDIA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UDIA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3571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554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554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554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gging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感工件的上料装置,用于传输电感元件,包括:振动盘、第一螺旋料道以及第二螺旋料道,振动盘具有装料槽,用于容置多个电感元件;第一螺旋料道具有螺旋上升设置的第一上料端和第一出料端,第一上料端置于装料槽底部;第二螺旋料道具有螺旋下降设置的第二上料端和第二出料端,第二螺旋料道具有与电感工件相适配的滑槽,滑槽沿第二螺旋料道的螺线方向延伸设置;第二上料端架设于第一出料端,第二出料端用于将排列好的工件输送至另一工序;第一螺旋料道和第二螺旋料道均为向外扩张的螺旋结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感元件的上料装置无需人工电感元件的位置摆正,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的同时人工成本低。

Description

电感工件的上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感工件的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空芯电感加工时,需要人工取放空芯电感,且需要人工将空芯电感的位置摆正,操作麻烦,增加了人工成本,且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取空心电感时操作麻烦且耗费的人工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感工件的上料装置,包括:
振动盘,所述振动盘具有装料槽,用于容置多个电感元件;
第一螺旋料道,具有螺旋上升设置的第一上料端和第一出料端,所述第一上料端置于所述装料槽底部;
第二螺旋料道,具有螺旋下降设置的第二上料端和第二出料端,所述第二螺旋料道具有与所述电感工件相适配的滑槽,所述滑槽沿所述第二螺旋料道的螺线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上料端架设于所述第一出料端,所述第二出料端用于将排列好的工件输送至另一工序;
所述第一螺旋料道和第二螺旋料道均为向外扩张的螺旋结构。
可选地,所述振动盘、所述第一螺旋料道以及所述第二螺旋料道同转动轴线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螺旋料道的径向宽度沿着螺旋方向逐步递增设置。
可选地,第一螺旋料道的螺旋圈数为一圈半。
可选地,所述第二螺旋料道还具有盖体,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滑槽以和所述滑槽构成一通道,所述通道单次可通过一所述电感元件,所述盖体相对于所述第二进料端而言更靠近所述第二出料端设置。
可选地,所述装料槽的外周环设有接料槽,所述接料槽的内壁与所述装料槽的外壁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螺旋料道的部分自所述接料槽延伸至所述第二螺旋料槽,所述第二螺旋料道的正投影置于所述接料槽内。
可选地,所述装料槽的外壁沿所述振动盘的轴向凸设有支撑板,所述第二螺旋料道支撑固定于多个所述支撑板。
可选地,所述支撑板为间隔设置的多块,多块所述支撑板的位置连接轨迹与所述第二螺旋料道同轴线设置。
可选地,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振动盘,所述盖板和所述振动盘配合形成避让口,所述第二螺旋料道的部分自所述避让口伸出与传送带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振动盘配合第一螺旋料道和第二螺旋料道的使用,利用振动盘的离心力、电感工件自身的重力以及第一螺旋料道和第二螺旋料道的轨道轨迹变化来实现了电感工件的整齐上料,其结构简单,上料效率高,耗费的人工少,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感工件的上料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俯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698246790000021
Figure BDA000369824679000003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针对现有技术中空心电感的上料操作麻烦且耗费的人工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感工件的上料装置。该电感工件可以是空心电感、磁芯或是其他类似空心电感的结构,在此不一一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电感元件的上料装置包括振动盘10、第一螺旋料道20以及第二螺旋料道30,第一螺旋料道20具有螺旋上升设置的第一上料端21和第一出料端22,所述第一上料端21置于所述装料槽101底部;第二螺旋料道30,具有螺旋下降设置的第二上料端和第二出料端,所述第二上料端架设于所述第一出料端22,所述第二出料端用于将排列好的工件输送至另一工序;所述第一螺旋料道20为向外扩张的螺旋结构。
可选地,振动盘10具有底板11和侧板12,底板11和侧板12围合形成用于容置电感元件的装料槽101,振动盘10的内壁朝内凸设有螺旋上升的台阶板,台阶板和侧板12形成该第一螺旋料道20,在进行上料时,启动振动盘10,电感工件在振动盘10的离心力作用下,堆积到振动盘10的边缘,且由于第一螺旋料道20为向外扩张的螺旋结构,越往上,其受到的离心力越大,因此电感工件沿着第一螺旋料道20的轨道上升过程中,其各个部位的速度不一样,越往上速度越快,使得电感工件可以单个依次自第一出料端22进入第二螺旋料道30内。结合振动盘10原理,根据产品的体积、重量、开口等调整,使得进入第二螺旋料道30内的电感元件的角度和方向均一致。而第二螺旋料道30上的滑槽33与标准件的电感工件的大小相适配,因此,当重量小于标准值的电感工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会被甩飞,重量高于标准值的电感工件会掉落在第二螺旋料道30的内侧,使得自第二螺旋料道30的第二出料口传输出去的电感工件都为合格件,且角度和排布方向均一致,不需要工人进行挑选和排布,大大提高了其上料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和生产成本。且第二螺旋料道30为螺旋下降设置,可以进一步提升其上料速度。
在一实施例中,振动盘10、所述第一螺旋料道20以及所述第二螺旋料道30同转动轴线设置。
可选地,振动盘10的转动轴线和第一螺旋料道20、第二螺旋料道30同转动轴线时,使得多个电感工件运行轨迹一致,更便于使多个电感工件的角度和排布方向一致,且第一螺旋料道20、第二螺旋料道30不会产生死角,上料速度更快。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旋料道20的径向宽度沿着螺旋方向逐步递增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若是第一螺旋料道20置于装料槽101底部的宽度较大,当振动盘10启动时,同时进入第一螺旋料道20的电感元件的数量较多,容易导致第一螺旋料道20堆积电感元件,导致堵塞。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螺旋料道20的径向宽度沿着螺旋方向逐步递增设置,使得进入第一螺旋料道20上的电感元件是一个逐步递增的过程,越往上,其可以承载的越多,不会造成堵塞现象,使得该上料装置的上料更加顺畅,且不正确位置的电感元件会自第一螺旋料道20的内侧掉入装料槽101内,重复上料。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螺旋料道20的螺旋圈数为一圈半。
经发明人反复实验验证,当第一螺旋料道20的螺旋圈数为一圈半时,能起到排布其上的电感元件,第一出料端22和第一进料端的投影之间的距离最远,此时可以保证第一出料端22的电感元件依次排序的同时,其离心力更高,相比于更多螺旋圈数而言,在能起到同样的传输排布效果的同时,其加工更加简单方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螺旋料道30还具有盖体40,所述盖体40盖设于所述滑槽33以和所述滑槽33构成一通道,所述通道单次可通过一所述电感元件,所述盖体40相对于所述第二进料端而言更靠近所述第二出料端设置。
可选地,该盖体40上具有横截面为半圆形凹槽,当盖体40盖设在第二螺旋料道30时,该半圆形凹槽可以和第二螺旋料道30表面上的滑槽33相互配合形成一个两端开口的通道,该通道依次只可以通过一个电感元件,以确保滑槽33的第二出料端单次只会出去一个电感元件。盖体40相对于所述第二进料端而言更靠近所述第二出料端设置,使得通过第二出料出去的电感元件排布更加整齐。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料槽101的外周环设有接料槽102,所述接料槽102的内壁与所述装料槽101的外壁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螺旋料道20的部分自所述接料槽102延伸至所述第二螺旋料道30,所述第二螺旋料道30的正投影置于所述接料槽102内。
可选地,振动盘10的侧板12向外凸伸,形成一环形板(图未示出),该环形板的周缘沿振动盘10的轴向向上延伸形成外板,侧板12、环形板以及外板之间形成该接料槽102,以第一螺旋料道20靠近第一出料端22的部分自侧板12的上端延伸出去置于接料槽102内,且第二螺旋料道30的正投影置于该接料槽102内,使得自第二螺旋料道30上的滑道上脱出的电感元件全部置于接料槽102内,避免其散落的到处都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料槽101的外壁沿所述振动盘10的轴向向上凸设有支撑板13,所述第二螺旋料道30支撑固定于多个所述支撑板13。
可选地,装料槽101的外壁沿所述振动盘10的轴向向上凸设有支撑板13,支撑板13和侧壁一体设置,该支撑板13可以是长条形板状,支撑板13的轨迹走向可以与第二螺旋料道30的走向一致,其使支撑板13对第二螺旋料道30的支撑效果更好,使得第二螺旋料道30的固定支撑更加简单方便。
在一实施例中,支撑板13为间隔设置的多块,多块所述支撑板13的位置连接轨迹与所述第二螺旋料道同轴线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该支撑板13可以是一整块也可以是间隔设置的多块,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块可以是间隔设置的2块、3块、4块、6块、8块或者是更多块,在此不一一限定,本实施例以支撑板13为间隔设置的4块为例,4块支撑板13的位置连接起来的轨迹曲线与第二螺旋料道30的螺线平行设置,其在可以起到支撑固定第二螺线料道的同时,耗材较小,可以降低第二螺旋料道30的安装成本。
在一实施例中,上料装置还包括盖板(图未示出),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振动盘10,所述盖板和所述振动盘10配合形成一避让口,所述第二螺旋料道30的部分自所述避让口伸出与传送带连接。
可选地,盖板盖设在振动盘10上,可以将装料槽101和接料槽102进行封闭,振动盘10和盖板之间形成一个密封腔体,由于电感元件的壳基本上由金属件组成,在振动盘10的转动离心力下,多个电感元件之间会相互发生碰撞,产生很大的噪音,若是该上料过程均在密封腔体内,可以大大降低其在上料过程中因碰撞产生的噪音。盖板可以是呈板状,也可以是呈瓶盖状等,在本实施例中,盖板呈瓶盖状,其侧壁上具有一缺口,相应的振动盘10的外板的上端具有一缺口,盖板盖设在振动盘10上时,两个缺口配合形成供第二螺旋料道30的第二出料端部分伸出的避让口,以使整个电感元件的上料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防噪效果更好。第二出料端与传送带对接,以使排布好的电感元件依次通过传送带进入下一工序,实现自动化摆放上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电感工件的上料装置,用于输送电感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振动盘,所述振动盘具有装料槽,用于容置多个所述电感元件;
第一螺旋料道,具有螺旋上升设置的第一上料端和第一出料端,所述第一上料端置于所述装料槽底部;
第二螺旋料道,具有螺旋下降设置的第二上料端和第二出料端,所述第二螺旋料道具有与所述电感工件相适配的滑槽,所述滑槽沿所述第二螺旋料道的螺线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上料端架设于所述第一出料端,所述第二出料端用于将排列好的工件输送至另一工序;
所述第一螺旋料道和第二螺旋料道均为向外扩张的螺旋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工件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盘、所述第一螺旋料道以及所述第二螺旋料道同转动轴线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工件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料道的径向宽度沿着螺旋方向逐步递增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工件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螺旋料道的螺旋圈数为一圈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工件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旋料道还具有盖体,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滑槽以和所述滑槽构成一通道,所述通道单次可通过一所述电感元件,所述盖体相对于所述第二上料端而言更靠近所述第二出料端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工件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料槽的外周环设有接料槽,所述接料槽的内壁与所述装料槽的外壁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螺旋料道的部分自所述装料槽延伸至所述接料槽,所述第二螺旋料道的正投影置于所述接料槽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感工件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料槽的外壁沿所述振动盘的轴向凸设有支撑板,所述第二螺旋料道支撑固定于多个所述支撑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感工件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为间隔设置的多块,多块所述支撑板的位置连接轨迹与所述第二螺旋料道同轴线设置。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感工件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振动盘,所述盖板和所述振动盘配合形成避让口,所述第二螺旋料道的部分自所述避让口伸出与传送带连接。
CN202221535715.3U 2022-06-16 2022-06-16 电感工件的上料装置 Active CN2177554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35715.3U CN217755414U (zh) 2022-06-16 2022-06-16 电感工件的上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35715.3U CN217755414U (zh) 2022-06-16 2022-06-16 电感工件的上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55414U true CN217755414U (zh) 2022-11-08

Family

ID=83895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35715.3U Active CN217755414U (zh) 2022-06-16 2022-06-16 电感工件的上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554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05523B1 (en) Spiral conveyor system
US7832243B2 (en) Apparatus for a shot peening treatment
CN217755414U (zh) 电感工件的上料装置
JPH09124135A (ja) 部品姿勢保持フィーダ
JP2003226419A (ja) 部品整送装置
JP3673484B2 (ja) 回転式整列供給機
EP3945045A1 (en) Modular spiral chute for conveying objects
US10766702B2 (en) Modular chute for the transport of articles
CN210546389U (zh) 一种长短轴自动分选振动盘
US20030089529A1 (en) Combination weighing apparatus
US20040182673A1 (en) Transfer chut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chute
CN214988128U (zh) 一种振动盘
CN206932717U (zh) 带有卸料装置的减碎粮仓
CN106915587B (zh) 料仓装置及分拣系统
CN214086269U (zh) 一种接头的上料装置
JPH03502442A (ja) 小型部品を蓄えて供給するための装置
US11975923B2 (en) Article retaining device and supporting body
CN212100805U (zh) 一种组合送料式振动盘
EP3396335A1 (en) Dispersive supply device and combination weighing device
CN211002100U (zh) 一种杯子定向装置
Cokayne THE WAY OF THE WORLD: A REVIEW OF CURRENT PRACTICE IN AUTOMATIC PARTS RECOGNITION, FEEDING AND ORIENTATION
JP2003201011A (ja) 供給装置
CA1088965A (en) Conveyor system
CN219669227U (zh) 振动盘及上料装置
JPS62146812A (ja) ロータリー・フィー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