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70732U - 一种支架振动盘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支架振动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70732U
CN211970732U CN202020452014.8U CN202020452014U CN211970732U CN 211970732 U CN211970732 U CN 211970732U CN 202020452014 U CN202020452014 U CN 202020452014U CN 211970732 U CN211970732 U CN 2119707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rail
support
disk body
guide
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5201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江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Leij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Leij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Leij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Leij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5201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707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707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707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gging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物料输送领域内的一种支架振动盘,包括外盘体、内盘体以及位于外盘体与内盘体之间的引导架,引导架呈圆弧状,引导架的截面形状呈倾斜的L型,引导架的长边朝向内盘体的中部,引导架的短边朝向外盘体,引导架的一端与内盘体连接、另一端连接有输送槽,输送槽穿设至外盘体外侧。本实用新型可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专用于针对键盘支架进行振动排列的设备,影响生产加工效率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支架振动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输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架振动盘。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通常包含若干各种类型的塑料零部件,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对零件进行表面印标或装配的时候多采用自动化的生产线进行,自动化生产线生产的前提是需要对零件进行整齐摆放后进料,这样零件在生产线的各个工序之间流转的过程不需要多次进行位置的调整,仅通过生产线的动作即可完成各加工步骤。现有技术中对于零件的整齐摆放有多种方式,传统的采用人工摆放,效率较低,后经过改进采用了输送带、振动盘等设备进行零件的输送,振动盘主要包括同轴设置的内盘体和外盘体,内盘体内侧壁上设有螺旋升降状的轨道,工件盛装在内盘体内,通过使用电磁铁对内盘体形成偏摆振动,内盘体内盛装的工件在偏摆振动作用下逐渐沿内盘体内侧壁上的轨道排列输出。现目前对于键盘支架的整理输送尚没有专用的设备,该支架为通一侧端延伸有两个支脚的矩形块,如图1所示,其外形结构使得其较为难以整齐排列,特别是支脚在手动整理过程中极易弯折,使得生产过程中对支架的摆放效率低下,急需一种高效自动化的设备实现对支架的有序整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支架振动盘,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专用于针对键盘支架进行振动排列的设备,影响生产加工效率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支架振动盘,包括外盘体、内盘体以及位于外盘体与内盘体之间的引导架,引导架呈圆弧状,引导架的截面形状呈倾斜的L型,引导架的长边朝向内盘体的中部,引导架的短边朝向外盘体,引导架的一端与内盘体连接、另一端连接有输送槽,输送槽穿设至外盘体外侧。
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实际应用时,外盘体用于承接排序过程中掉落的支架,支架盛装在内盘体中,内盘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做绕其垂直轴的扭摆振动,将支架沿内盘体内侧的轨道逐渐向外输出至引导架上,引导架对输出的支架进行进一步的有序排列,圆弧状的结构可围绕在内盘体外侧,占用空间小,且排序过程中掉落的支架可落入外盘体中便于回收,引导架的截面形状采用倾斜的L型能够对支架进行承接,同时保证支架不会滑落到内盘体或外盘体中,且支架进入引导架后集聚在角落,在扭摆振动下能够自行沿引导架震动移动,并逐渐形成统一方向的排列状态,经过引导架的排列后支架进入输送槽,进而沿输送槽整齐有序的输出到下一工序进行加工。
进一步,引导架包括依次连接的引导槽、第一导轨、第二导轨和第三导轨,引导槽与内盘体连接,引导槽与内盘体的连接处外侧设有开口朝向引导槽的第一气管,引导槽的外形尺寸大于支架的外形尺寸。作为优选引导槽、第一导轨、第二导轨和第三导轨用于对支架进行多重筛选排序,引导槽对从内盘体中输出的支架进行初步存放,第一气管将内盘体内输出的支架吹向引导槽,并使得进入引导槽的支架尽量呈倒伏在引导槽长边上的状态,以便于支架后续进入第一导轨后大部分保持贴合在第一导轨上的状态,实现初步的有序排列。
进一步,第一导轨的长边与引导槽的长边连接,第一导轨的短边与引导槽的短边连接,第一导轨的长边长度小于支架的长度,第一导轨的短边长度等于支架的厚度。作为优选这样引导槽内的支架可平稳的进入第一导轨,在第一导轨上堆叠的、侧立的支架得不到第一导轨有效的支撑,在重力作用和震动下自行掉落到外盘体中,使得经过第一导轨的支架均呈单层贴靠在第一导轨上的状态,实现对支架的进一步整理排序。
进一步,第二导轨的长边与第一导轨的长边连接,第二导轨的长边长度等于支架的长度,第二导轨的短边长度等于支架的厚度,第二导轨的长边与第一导轨的长边平齐。作为优选这样进入第二导轨的支架中支脚朝上并贴靠在第一导轨长边的支架可稳定的得到第二导轨的支撑,而第二导轨与第一导轨的短边之间形成高度差,使得在第一导轨上呈侧倒状态的支架进入第二导轨的时候在重力作用下要么摆正为支脚朝上的状态继续前进,要么呈支脚朝下的状态得不到稳定支撑从而掉落到外盘体中,要么直接掉落到外盘体中,使得进入第二导轨的支架均为支脚朝上贴靠在长边的状态,实现进一步的整齐排列。
进一步,第二导轨的长边中部开设有长条形的漏孔,漏孔的宽度大于支架的宽度。作为优选通过设置漏孔可对少量呈侧倒状态进入第二导轨的支架进行筛除,因侧倒状态的支架经过漏孔部位得不到第二导轨长边的支撑,会直接从漏孔落入外盘体中,这样可进一步保证从第二导轨进入第三导轨的支架均呈支脚朝上或支脚朝下且贴靠在第三导轨上的状态,这样进一步对支架进行有序排列。
进一步,第三导轨的长边长度小于支架的长度,第三导轨的长边外侧设有开口朝向外盘体的第二气管。作为优选这样通过第二气管向外吹气,可将少量以支脚朝下状态进入第三导轨的支架吹出第三导轨落入到外盘体中,使得第三导轨上的支架均为支脚朝上的状态,实现进一步的有序排列输送。
进一步,第三导轨与外盘体之间设有拨叉,拨叉设有上拨片和下拨片,上拨片指向第三导轨长边的边缘,下拨片指向第三导轨长边的根部,上拨片与第三导轨之间的距离等于支架支脚的厚度,下拨片与第三导轨之间的距离等于支架矩形块状部位的厚度。作为优选这样通过上拨片和下拨片可对第三导轨上的支架进行进一步的筛分,因支脚位于支架的单侧且厚度小于支架矩形块状部分的厚度,使得没有呈支脚朝上且支脚贴靠在长边状态的支架均被拨叉阻挡,被阻挡的支架同时在振动作用下被挤出第三导轨掉入外盘体中,进而使得经过拨叉后从第三导轨进入输送槽的支架均为统一的摆放状态并在振动下成排输送,实现对支架的自动有序排列。
进一步,引导槽的短边与内盘体的连接处设有拨杆,拨杆与引导槽长边之间的距离小于支架的长度。作为优选通过拨杆的设置,当支架被第一气管内的气流吹向引导槽的过程中,拨杆可将竖立状态的支架拨倒,使得进入引导槽内的支架均为倾倒状态,可对支架进行初步的整理,便于后续进入第一导轨的支架更便于后续整理。
进一步,引导槽、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三导轨相互之间为一体成型连接。作为优选采用一体成型使得引导架各部分之间过渡平滑,更便于支架受到振动作用在引导架上的输送。
进一步,引导槽的长边固定连接在内盘体上,内盘体的外侧壁上沿周向设有多个支杆,支杆支托在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三导轨的短边下方。作为优选这样使得引导架可稳定的连接在内盘体外侧,对支架的整理排序更加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轴测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轴测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外盘体1、内盘体2、引导槽3、第一导轨4、第二导轨5、第三导轨6、输送槽7、第一气管8、拨杆9、漏孔10、第二气管11、拨叉12、上拨片121、下拨片122。
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应用的产品为键盘中的零件支架,该支架如图1所示,包括上端延伸有两个支脚的矩形块状物,两个支脚均位于矩形块状物的右侧,下文记载的支架的长度指支脚顶端到矩形块状物底端的距离l,支架的宽度为图示中的d,支脚的厚度为图示中的h,支架的厚度为图示中的H。
本实施例基本如附图2所示:一种支架振动盘,包括外盘体1、内盘体2以及位于外盘体1与内盘体2之间的引导架,引导架呈圆弧状,引导架的截面形状呈倾斜的L型,下文记载的长边均指L型的长边,短边均指L型的短边。引导架的长边朝向内盘体2的中部,引导架的短边朝向外盘体1,引导架的一端与内盘体2连接、另一端连接有输送槽7,输送槽7穿设至外盘体1外侧。
引导架包括依次连接的引导槽3、第一导轨4、第二导轨5和第三导轨6,引导槽3、第一导轨4、第二导轨5、第三导轨6相互之间为一体成型连接。引导槽3的长边焊接在内盘体2上,内盘体2的外侧壁上沿周向焊接有多个支杆,支杆分别支托在第一导轨4、第二导轨5、第三导轨6的短边下方。引导槽3远离第一导轨4的端部与内盘体2的出口端焊接,引导槽3的外形尺寸大于支架的外形尺寸。第一导轨4的长边长度小于支架的长度,第一导轨4的短边长度等于支架的厚度。第二导轨5的长边与第一导轨4的长边连接,第二导轨5的长边与第一导轨4的长边平齐,第二导轨5的长边长度等于支架的长度,第二导轨5的短边长度等于支架的厚度。第二导轨5的长边中部开设有长条形的漏孔10,漏孔10的宽度大于支架的宽度。
第三导轨6的长边长度小于支架的长度,第三导轨6的长边外侧架设有开口朝向外盘体1的第二气管11。第三导轨6与外盘体1之间架设有拨叉12,拨叉12设有上拨片121和下拨片122,上拨片121指向第三导轨6长边的边缘,下拨片122指向第三导轨6长边的根部,上拨片121与第三导轨6之间的距离等于支脚的厚度,下拨片122与第三导轨6之间的距离等于支架的厚度。第一气管8和第二气管11均连接有气源,气源为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气泵或其他气源。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振动盘的振动原理为本领域常识,在此不赘述。散乱的支架放置于内盘体2中,随着振动,内盘体2中的支架沿着内盘体2内侧的螺旋上升轨道逐渐振动上升,直至移动到内盘体2与引导槽3的连接部位,支架挨个移动进入引导槽3。作为引导架的一部分,位于引导槽3内的支架在振动下集聚在L型的弯折处并不断向第一导轨4移动,由于第一导轨4的尺寸限制,使得进入第一导轨4时堆叠的、重叠的支架均掉落至外盘体1中,在第一导轨4上支架仅以单排单层排列。支架经过第一导轨4后进入第二导轨5,进入第二导轨5的过程中因为第一导轨4短边与第二导轨5短边之间存在的高度差,使得部分倒置的支架自行摆正为支脚朝上或支脚朝下的状态,在第二导轨5上移动的过程中,剩余倒置的支架经过漏孔10时侧向没有支撑,在重力作用下会自行掉落到外盘体1中,使得从第二导轨5进入第三导轨6的支架均呈支脚朝上或朝下的状态。在第三导轨6上移动过程中支脚朝下的支架经过第二气管11时,位于上方的矩形块状部分受到第二气管11中吹出的气流作用而失去稳定,使得第三导轨6上支脚朝下的支架掉落至外盘体1中,进而使得第三导轨6上仅存支脚朝上摆放的支架。支架在第三导轨6上继续移动的过程中经过拨叉12,由于拨叉12的上拨片121与下拨片122到第三导轨6的距离受到限制,使得支脚未贴靠在长边上的支架被拨叉12推挤掉落至外盘体1中,使得第三导轨6上经过拨叉12后的支架统一呈支脚朝上且贴靠在长边上的状态整体排列,并在振动作用下向前移动进入输送槽7,进而从输送槽7输送至下一工位的支架呈整齐排列,便于后续工序依次对支架进行高效加工。
实施例2,结合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引导槽3与内盘体2的连接处外侧架设有开口朝向引导槽3的第一气管8,引导槽3的短边与内盘体2的连接处焊接有拨杆9,拨杆9与引导槽3长边之间的距离小于支架的长度。本实施例中支架在进入引导槽3的时候受到持续的振动和第一气管8中气流的吹送,能够更快的进入引导槽3,而且移动过程中部分呈竖立状态的支架将被拨杆9拨倒,使得引导槽3内的支架均呈倒伏状态,这样使得支架在引导槽3中呈单排单层排列的概率增加,使得从引导槽3进入第一导轨4时符合要求的支架数量增加,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排列的效率。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支架振动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盘体、内盘体以及位于外盘体与内盘体之间的引导架,所述引导架呈圆弧状,引导架的截面形状呈倾斜的L型,引导架的长边朝向内盘体的中部,引导架的短边朝向外盘体,引导架的一端与内盘体连接、另一端连接有输送槽,输送槽穿设至外盘体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架振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架包括依次连接的引导槽、第一导轨、第二导轨和第三导轨,所述引导槽与内盘体连接,引导槽与内盘体的连接处外侧设有开口朝向引导槽的第一气管,引导槽的外形尺寸大于支架的外形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支架振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的长边与引导槽的长边连接,第一导轨的短边与引导槽的短边连接,第一导轨的长边长度小于支架的长度,第一导轨的短边长度等于支架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支架振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轨的长边与第一导轨的长边连接,第二导轨的长边长度等于支架的长度,第二导轨的短边长度等于支架的厚度,第二导轨的长边与第一导轨的长边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支架振动盘,其特征在于:第二导轨的长边中部开设有长条形的漏孔,漏孔的宽度大于支架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支架振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轨的长边长度小于支架的长度,第三导轨的长边外侧设有开口朝向外盘体的第二气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支架振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轨与所述外盘体之间设有拨叉,拨叉设有上拨片和下拨片,上拨片指向第三导轨长边的边缘,下拨片指向第三导轨长边的根部,上拨片与第三导轨之间的距离等于支架支脚的厚度,下拨片与第三导轨之间的距离等于支架矩形块状部位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支架振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槽的短边与内盘体的连接处设有拨杆,拨杆与引导槽长边之间的距离小于支架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支架振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槽、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三导轨相互之间为一体成型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支架振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槽的长边固定连接在内盘体上,所述内盘体的外侧壁上沿周向设有多个支杆,支杆支托在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三导轨的短边下方。
CN202020452014.8U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支架振动盘 Active CN2119707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52014.8U CN211970732U (zh)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支架振动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52014.8U CN211970732U (zh)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支架振动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70732U true CN211970732U (zh) 2020-11-20

Family

ID=73383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52014.8U Active CN211970732U (zh)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支架振动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7073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72385A (zh) * 2021-09-08 2021-12-10 海宁金隆电子陶瓷有限公司 贴片式陶瓷热敏电阻基片输送装置中的保序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72385A (zh) * 2021-09-08 2021-12-10 海宁金隆电子陶瓷有限公司 贴片式陶瓷热敏电阻基片输送装置中的保序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970732U (zh) 一种支架振动盘
US20050217973A1 (en) Conveyor system
JP4287328B2 (ja) 振動式部品供給装置
CN210312339U (zh) 一种紧定螺钉用筛料上料机
JP5100691B2 (ja) 選別搬送装置
JP5300213B2 (ja) 搬送装置
JP2003326219A (ja) 区分装置
CN106041439A (zh) 一种嘴形件的自动装配装置
CN214778666U (zh) 一种医疗用钛钉振动盘
CN208916079U (zh) 一种振动盘
CN210793762U (zh) 薯片前送自动分列装置
CN210655053U (zh) 一种纽扣式电容套管机的输料装置
CN209520487U (zh) 打火机批量焊接机械手设备
CN211002100U (zh) 一种杯子定向装置
JP4477839B2 (ja) 容器集合方法及び容器集合装置
JP6256826B2 (ja) 容器単列化装置
JP2006248626A (ja) 農産物用フリートレイの送出装置および農産物の選別包装装置
CN207242730U (zh) 一种振动喂料机
CN217755599U (zh) 一种分选装置
JP3689347B2 (ja) 部品供給装置
CN214242679U (zh) 一种电子烟套管上料结构
CN217024272U (zh) 一种用于零散元器件的供料装置
CN213614679U (zh) 应用于ccd定位抓取的线材上料装置
JP5300212B2 (ja) 搬送装置
CN218464683U (zh) 一种盘面与轨道垂直的出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