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78709B - 制冷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制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78709B
CN110678709B CN201880034233.XA CN201880034233A CN110678709B CN 110678709 B CN110678709 B CN 110678709B CN 201880034233 A CN201880034233 A CN 201880034233A CN 110678709 B CN110678709 B CN 1106787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drive source
control device
automatic transmission
tra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3423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78709A (zh
Inventor
家田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6787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787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787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787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02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 F16H61/0202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the signals being electric
    • F16H61/0204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the signals being electric for gearshift control, e.g. control functions for performing shifting or generation of shift signal
    • F16H61/0213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the signals being electric for gearshift control, e.g. control functions for performing shifting or generation of shift signal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for generating shift sign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2Cooling devices
    • B60H1/3204Cooling devices using compression
    • B60H1/3205Control means therefor
    • B60H1/3208Vehicle drive related control of the compressor drive means, e.g. for fuel saving purpos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particular sources of energ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25D11/003Transport contai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2Cooling devices
    • B60H2001/3236Cooling devices information from a variable is obtained
    • B60H2001/3266Cooling devices information from a variable is obtained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2Cooling devices
    • B60H2001/3269Cooling devices output of a control signal
    • B60H2001/327Cooling devices output of a control signal related to a compressing unit
    • B60H2001/3273Cooling devices output of a control signal related to a compressing unit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vehicle, e.g. the compressor driving torqu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9/00Control inputs to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59/36Inputs being a function of speed
    • F16H2059/366Engine or motor spe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02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 F16H61/0202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the signals being electric
    • F16H61/0204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the signals being electric for gearshift control, e.g. control functions for performing shifting or generation of shift signal
    • F16H61/0213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the signals being electric for gearshift control, e.g. control functions for performing shifting or generation of shift signal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for generating shift signals
    • F16H2061/0232Selecting ratios for bringing engine into a particular state, e.g. for fast warming up or for reducing exhaust emiss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9/00Control inputs to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59/50Inputs being a function of the status of the machine, e.g. position of doors or safety bel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27/00Refrigeration system using an engine for driving a compressor
    • F25B2327/001Refrigeration system using an engine for driving a compressor of the internal combustion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04Temperatures of an indoor room or compart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0/00Subcoolers, desuperheaters or superhea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7/00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eposits or corrosion,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 F25B47/02Defrosting cycles
    • F25B47/022Defrosting cycles hot gas defros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 Control Of Transmission Device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 Control Of Vehicle Engines Or Engines For Specific Uses (AREA)

Abstract

制冷系统(1)搭载于冷藏车辆(2),该冷藏车辆将具有发动机(5)或电动机的行驶驱动源的旋转经由自动变速器(6)向驱动轮(7)传递。制冷机(20)构成为包含与行驶驱动源联动地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压缩机(21),该制冷机利用使从压缩机(21)排出的制冷剂散热后减压膨胀时的制冷剂的蒸发潜热对冷藏车辆(2)的库内进行冷却。在从库内温度减去库内设定温度而得到的值在规定的阈值以上时,控制装置(10)使自动变速器(6)变速以使得行驶驱动源的转速变得比通常行驶时高。

Description

制冷系统
本申请基于2017年5月26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编号2017-104339号,将其记载内容作为参照而编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冷系统,该制冷系统搭载于冷藏车辆。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搭载于冷藏车辆并对其库内进行冷却的制冷系统。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制冷系统使用搭载于冷藏车辆的蓄电池或车外的商用电源来进行制冷机的自动运转。该制冷系统在使用搭载于冷藏车辆的电池来进行制冷机的自动运转时,在电池的蓄电量有富余的情况下以高效率运转,在电池的蓄电量下降的情况下以省电力运转。由此,该制冷系统能够防止在车辆行驶中电池的蓄电量下降的情况下制冷机的运转停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5737962号公报
然而,近年,开发了具有如下运转系统或运转辅助功能的冷藏车辆:自动运行控制具备车辆行驶用的发动机或电动机的行驶驱动源的动作和自动变速器的动作。一般的,在该种的冷藏车辆中,实行重视车辆的燃油经济性的自动运转控制。
在这里,在对冷藏车辆的库内进行冷却的制冷机所具有的压缩机的旋转是与行驶驱动源的旋转联动的结构的情况下,制冷机的冷却能力成为与该行驶驱动源的转速对应。在像这样的冷藏车辆,在库内温度相对于库内设定温度变高的情况下,当重视车辆的燃油经济性而发动机的转速处于低的状态时,有可能无法获得制冷机所需的用于对库内快速地进行冷却的制冷能力。
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制冷系统也是,描述了使制冷机以省电力、高效率运转的方法,而没有描述应对使库内快速地进行冷却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系统,该制冷系统能够对冷藏车辆的库内快速地进行冷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观点,制冷系统搭载于冷藏车辆,该冷藏车辆经具有车辆行驶用发动机或电动机的行驶驱动源的旋转经由自动变速器向驱动轮传递,该制冷系统具备:
制冷机,该制冷机构成为包含与行驶驱动源联动地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压缩机,该制冷机利用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散热后减压膨胀时的制冷剂的蒸发潜热对冷藏车辆的库内进行冷却;以及
控制装置,在从库内温度减去库内设定温度而得到的值在规定的阈值以上时,该控制装置使自动变速器变速以使得行驶驱动源的转速变得比通常行驶时高。
由此,当因车辆的行驶状态或存放于库内的货物的状态等而导致从库内温度减去库内设定温度而得到的值在规定的阈值以上时,通过控制装置使自动变速器变速,从而行驶驱动源的转速提高。因此,与行驶驱动源的旋转联动地压缩机的转速变高,基于压缩机的制冷剂的排出量增加,基于制冷机的冷却能力变高。因此,该制冷系统能够在车辆行驶时对冷藏车辆的库内快速地进行冷却。
此外,根据另外的观点,制冷系统搭载于冷藏车辆,该冷藏车辆将具有车辆行驶用发动机或电动机的行驶驱动源的旋转经由自动变速器向驱动轮传递,该制冷系统具备:
制冷机,该制冷机构成为包含与行驶驱动源联动地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压缩机,该制冷机利用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散热后减压膨胀时的制冷剂的蒸发潜热对冷藏车辆的库内进行冷却;以及
控制装置,在怠速运转时,当从库内温度减去库内设定温度而得到的值在规定的阈值以上时,该控制装置将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挡切换成空挡,并且使行驶驱动源的转速提高。
由此,在怠速运转时,当从库内温度减去库内设定温度而得到的值变成规定的阈值以上时,通过控制装置使行驶驱动源的转速提高,从而基于压缩机的制冷剂的排出量增加,基于制冷机的冷却能力变高。因此,该制冷系统能够在怠速运转时对库内快速地进行冷却。
此外,各结构要素等标注的带括号的参照符号表示该结构要素等和后述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具体的结构要素等的对应关系的一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搭载了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冷系统的车辆的立体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冷系统的结构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冷系统的框图。
图4是表示第一、第二实施方式的制冷系统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5A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冷系统的控制装置所具有的变速模式的一例。
图5B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冷系统的控制装置所具有的变速模式的一例。
图6是表示第一、第二实施方式的制冷系统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第三~第六实施方式的制冷系统的框图。
图8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制冷系统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制冷系统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制冷系统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制冷系统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第七~第十实施方式的制冷系统的框图。
图13是表示第七实施方式的制冷系统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第八实施方式的制冷系统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第九实施方式的制冷系统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第十实施方式的制冷系统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17是表示第十一实施方式的制冷系统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彼此中,对彼此相同或等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制冷系统1搭载于冷藏车辆2。冷藏车辆2具备供乘员乘车的客舱3和配置于该客舱3的后方的隔热结构的货厢4。制冷系统1对冷藏车辆2所具备的货厢4的内部(即库内)进行冷却。
冷藏车辆2具备作为行驶驱动源的一例的车辆行驶用发动机(以下,称作发动机5)。发动机5的旋转经由自动变速器6向驱动轮7传递。此外,冷藏车辆2中,作为行驶驱动源,也可以代替发动机5而具备电动机或同时具备发动机5和电动机。另外,作为自动变速器6,能够采用行星齿轮式,平行轴齿轮式或无级变速器等各种机构。
本实施方式的冷藏车辆2具有如下运转系统或运转辅助功能:不需要驾驶者进行油门操作或变速比的切换操作,发动机5的旋转和由自动变速器6进行的变速比的切换被自动控制。能够通过由搭载于车辆的控制装置10进行的自动运转控制、来自基地局的远程管理或车与车之间的通信等来进行该运转系统或运转辅助功能。
如图2所示,制冷系统1具备制冷机20、控制装置10以及通知部9等。
制冷机20是蒸气压缩式的制冷循环,通过配管25或制冷剂软管等连接有压缩机21、冷凝器22、膨胀阀23、蒸发器24等。此外,制冷机20所具备的冷凝器22、膨胀阀23以及蒸发器24等设置于图1所示的冷藏车辆2的封装型单元8的内侧。
如图2所示,压缩机21具有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压缩机构部211和驱动该压缩机构部211旋转的动力传递部212。压缩机构部211是例如,斜板式、涡旋或叶片式等制冷剂压缩机构。动力传递部212具有从动侧带轮。传动带52卷挂于该动力传递部212所具有的从动侧带轮和驱动侧带轮51,驱动侧带轮51与发动机5的驱动轴一起旋转。因此,发动机5的旋转经由传动带52向动力传递部212传递。当动力传递部212与发动机5联动而旋转时,压缩机21的压缩机构部211将从制冷剂吸入口213吸入的制冷剂压缩并从制冷剂排出口214排出。即,压缩机21与发动机5联动地对制冷剂进行压缩。此外,也可以在动力传递部212设置未图示的电磁式的离合器机构。
从压缩机21的制冷剂排出口214排出的制冷剂通过油分离器26而流入冷凝器22。油分离器26利用离心力等使包含于从压缩机21排出的气相制冷剂的油分离,并且将该油送回压缩机21的制冷剂吸入口213侧。
冷凝器22是使在其内侧的流路流动的制冷剂和外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在冷凝器22流动的制冷剂通过向外气散热而冷凝。此外,从将油分离器26和冷凝器22连接的配管25分支的高温的制冷剂的一部分,流经除霜回路27,被用于蒸发器24的除霜。在除霜回路27设置有对流经该回路的制冷剂的流量进行调整的阀28。
从冷凝器22流出的制冷剂经由接收器29、内部热交换器30以及膨胀阀23而流入蒸发器24。接收器29将从冷凝器22流出的制冷剂分离成气相制冷剂和液相制冷剂,仅使液相制冷剂向内部热交换器30侧流出。内部热交换器30使从接收器29流出的制冷剂和从蒸发器24流出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使从接收器29流出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变大。膨胀阀23是使从内部热交换器30流入的制冷剂减压膨胀的减压器。从膨胀阀23流出的制冷剂变成气液二相状态而向蒸发器24流动。
蒸发器24是使在其内侧的流路流动的制冷剂和在库内循环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在库内循环的空气通过在蒸发器24的内侧的流路流动的制冷剂的蒸发潜热而被冷却。从蒸发器24流出的制冷剂通过气液分离器31被分离成气相制冷剂和液相制冷剂,该气相制冷剂被吸入到压缩机21的制冷剂吸入口213。像这样,制冷机20通过利用压缩机21的驱动使制冷剂在循环内循环,从而在冷凝器22使制冷剂散热后,在膨胀阀23使制冷剂减压膨胀,通过在蒸发器24流动的制冷剂的蒸发潜热对冷藏车辆2的库内进行冷却。
控制装置10具有:执行控制处理、运算处理的处理器;包含对程序、数据等进行存储的ROM、RAM等的存储部的微型计算机以及其周边电路。此外,控制装置10的存储部包含非瞬态的实体存储介质。控制装置10基于存储于其存储部的程序,执行各种控制处理以及运算处理,对连接于输出端口的各机器的动作进行控制。
此外,控制装置10可以是将多个功能存放于一个机箱内,或者,也可以是将每个功能分开存放于多个机箱内。
如图3所示,由库内温度设定部40以及库内温度传感器41等传送的信号被输入到控制装置10的输入端口。乘员能够对库内温度设定部40进行操作来对库内温度进行设定。库内温度传感器41对库内温度进行检测。
另外,控制装置10对通过连接于输出端口侧的自动变速器6的变速比的切换操作、发动机5的转速、以及通知部9的通知动作等进行控制。
接着,参照图4对制冷系统1的动作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制冷系统1所具备的控制装置10所执行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通过控制装置10执行存储于存储部的控制程序来进行该处理。
该处理由车辆的点火开关被打开而开始。
首先,在步骤S10中,控制装置10对车辆的自动运转控制正在实施进行确认。
接着,在步骤S20中,控制装置10读取利用库内温度设定部40设定的库内设定温度和利用库内温度传感器41检测的库内温度。然后,对从库内温度减去库内设定温度而得到的值是否在规定的阈值以上进行判定。此外,规定的阈值是指,预先设定并存储于控制装置10的存储部的值。
控制装置10在从库内温度减去库内设定温度而得到的值在规定的阈值以上时,使处理转移到步骤S30。
在步骤S30中,控制装置10执行用于对库内进行快速冷却的快速冷却模式。当该快速冷却模式被执行时,控制装置10使自动变速器6变速以使得发动机5的转速变得比通常行驶时高,并且,使发动机5的转速与车速对应地提高。具体而言,控制装置10将自动变速器6的变速模式从通常变速模式切换成高速旋转变速模式。此外,通常变速模式是指,通常行驶时的变速模式。另一方面,高速旋转变速模式是指,变速比被设定为使发动机5的转速变得比通常行驶时高的变速模式。控制装置10对自动变速器6的变速模式进行切换,并使发动机5的转速与车速对应地提高以使得不向车辆施加发动机制动。
图5A表示在自动变速器6为行星齿轮式或平行轴齿轮式等的情况下的通常变速模式的一例。图5B表示自动变速器6为该情况下的高速旋转变速模式的一例。如图5A及图5B所示,当控制装置10将自动变速器6的变速模式从通常变速模式切换成高速旋转变速模式时,自动变速器6降挡。由此,发动机5的转速变得比通常行驶时高。
此外,如上所述,自动变速器6也可以采用无级变速器。在该情况下也是,控制装置10将自动变速器6的变速模式从通常变速模式切换成高速旋转变速模式,并使发动机5的转速与车速对应地提高。即,控制装置10使自动变速器6变速以使得发动机5的转速变得比通常行驶时高,并且,使发动机5的转速与车速对应地提高。
当发动机5的转速提高时,与该发动机5的旋转联动地压缩机21的转速提高。因此,基于压缩机21的制冷剂的排出量增加,基于制冷机20的冷却能力提高。因此,该制冷系统1能够在车辆行驶时,对冷藏车辆2的库内快速地进行冷却。
另一方面,在上述步骤S20中,当控制装置10判定从库内温度减去库内设定温度而得到的值比规定的阈值小时,使处理转移到步骤S40。
在步骤S40中,控制装置10执行通常运转。具体而言,控制装置10将自动变速器6的变速模式维持在通常变速模式的状态。
在这之后,直到车辆的点火开关被关闭为止,处理以规定的时间间隔被重复执行。
接着,参照图6的流程图对控制装置10所执行的通知控制处理进行说明。该处理也是通过控制装置10执行存储于存储部的控制程序来进行的。
该处理由车辆的点火开关被打开而开始。
在步骤S50中,控制装置10对在步骤S30说明了的快速冷却模式是否被执行进行判定。控制装置10在快速冷却模式被执行时使处理进入步骤S60。
在步骤S60中,控制装置10将快速冷却模式被执行的情况向通知部9通知。通知部9利用灯、蜂鸣器或显示器显示等方法向乘员或车室外的人通知如下情况:控制装置10使自动变速器6变速,并使发动机5的转速变得比通常行驶时高。由此,乘员或车室外的人能够通过知部9的通知动作认识到发动机5的转速变高并非故障,而是基于控制装置10的正常控制。
另一方面,在上述步骤S50中,当控制装置10判定快速冷却模式没有被执行时,使处理进入步骤S70。
在步骤S70中,控制装置10向通知部9通知车辆以通常模式自动运转的情况。通知部9利用灯、蜂鸣器或显示器显示等方法将车辆以通常模式自动运转的情况向乘员或车室外的人通知。或者,在步骤S70中控制装置10也可以不使通知部9利用灯、蜂鸣器或显示器显示等进行通知动作。由此,在通常模式时,当发动机5的转速变高时,乘员或车室外的人能够认识到车辆有故障或异常的可能性。
在这之后,直到车辆的点火开关被关闭为止,处理以规定的时间间隔被反复执行。
以上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冷系统1起到了如下的作用和效果。
(1)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10在从库内温度减去库内设定温度而得到的值在规定的阈值以上时使自动变速器6变速,以使得发动机5的转速变得比通常行驶时高。
由此,当由于车辆的行驶状态或存放于库内的货物的状态等而导致从内温度减去库内设定温度而得到的值变化至规定的阈值以上时,通过控制装置10使自动变速器6变速,发动机5的转速提高。因此,与发动机5的旋转联动的压缩机21的转速提高,基于压缩机21的制冷剂的排出量增加,基于制冷机20的冷却能力提高。因此,该制冷系统1能够在车辆行驶时,对冷藏车辆2的库内快速地进行冷却。
(2)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10在从库内温度减去库内设定温度而得到的值在规定的阈值以上时将自动变速器6的变速模式从通常变速模式切换至高速旋转变速模式。
由此,控制装置10通过将自动变速器6的变速模式从通常变速模式切换至高速旋转变速模式,能够使发动机5的转速提高。
(3)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制冷系统1搭载于如下的冷藏车辆2,该冷藏车辆2具有无需驾驶者对油门进行操作而使行驶驱动源的旋转和自动变速器的变速被自动控制的运转系统或运转辅助功能。控制装置10在从库内温度减去库内设定温度而得到的值在规定的阈值以上时使自动变速器6变速以使得发动机5的转速变得比通常行驶时高,并且发动机5的转速与车速对应地提高。
由此,在具有行驶驱动源的旋转和自动变速器的变速被自动控制的运转系统或运转辅助功能的冷藏车辆2中,能够在需要对库内进行快速冷却时,优先于燃油经济性地使库内快速地进行冷却。另外,在控制装置10使自动变速器6变速时,通过运转系统或运转辅助功能,抑制向车辆施加发动机制动。
(4)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制冷系统1还具备通知部9,该通知部对控制装置10使自动变速器6变速的情况进行通知。
由此,乘员或车室外的人能够根据通知部9的通知动作认识到发动机5的转速提高并非故障,而是基于控制装置10的正常控制。
(第二实施方式)
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变更了控制装置10所执行的控制处理的一部分,其他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仅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此外,第二实施方式参照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使用的图4及图6来进行说明。
关于第二实施方式的制冷系统1所执行的控制处理,图4所记载的步骤S10、S20、S40的处理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处理相同。
在步骤S30中,控制装置10在从库内温度减去库内设定温度而得到的值在规定的阈值以上时执行用于使库内快速冷却的快速冷却模式。此时,控制装置10对车辆是否处于怠速运转状态进行判定。当车辆处于怠速运转状态时,控制装置10将自动变速器6的变速挡切换至空挡,并且使发动机5的转速提高。
由此,与发动机5的旋转联动地压缩机21的转速提高。因此,基于压缩机21的制冷剂的排出量增加,基于制冷机20的冷却能力提高。因此,该制冷系统1在怠速运转时,能够将冷藏车辆2的库内快速地冷却。
此外,在车辆并非处于怠速运转状态而是处于行驶状态时,控制装置10执行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步骤S30中说明了的处理。
接着,对第二实施方式的制冷系统1所执行的通知控制处理进行说明。在该通知控制处理中,图6所记载的步骤S50、S70的处理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处理相同。
在步骤S60中,控制装置10通过通知部9来通知快速冷却模式被执行的情况。此时,通知部9利用灯、蜂鸣器或显示器显示等方法向乘员或车室外的人通知如下情况:控制装置10将自动变速器6的变速挡切换至空挡并且使发动机5的转速提高。由此,乘员或车室外的人能够通过通知部9的通知动作认识到发动机5的转速提高并非故障,而是基于控制装置10的正常控制。
以上说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制冷系统1起到如下的作用和效果。
(1)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怠速运转时,当从库内温度减去库内设定温度而得到的值在规定的阈值以上时,控制装置10将自动变速器6的变速挡切换至空挡,并且使发动机5的转速提高。
由此,在怠速运转时,当从库内温度减去库内设定温度而得到的值变化至规定的阈值以上时,控制装置10使发动机5的转速提高。由此,基于压缩机21的制冷剂的排出量增加,基于制冷机20的冷却能力提高。因此,该制冷系统1能够在怠速运转时,使库内快速地冷却。
(2)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通知部9对如下情况进行通知:控制装置10将自动变速器6的变速挡切换至空挡,并且使发动机5的转速提高。
由此,乘员或车室外的人通过通知部9的通知动作能够认识到,在怠速运转时发动机5的转速提高并非故障,而是基于控制装置10的正常控制。
(第三~第六实施方式的结构)
对第三~第六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三~第六实施方式相对于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变更了控制装置10所执行的控制处理的一部分,其他与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仅对与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除了库内温度设定部40以及库内温度传感器41之外,由水温传感器42、电压传感器43、剩余油量传感器44等传送的信号也被输入控制装置10的输入端口。水温传感器42对将发动机5冷却的冷却水的水温进行检测。电压传感器43对车辆的行驶用电池的电压进行检测。剩余油量传感器44对燃料箱的剩余油量进行检测。
另外,控制装置10除了对连接于输出端口侧的自动变速器6、发动机5以及通知部9进行控制之外,还对车室内空调装置60的动作进行控制。车室内空调装置60执行供乘员乘车的车室内的空气调和。
(第三实施方式的控制)
接着,参照图8的流程图,对第三实施方式的制冷系统1所具备的控制装置10所执行的控制处理进行说明。图8所记载的步骤S10、S20、S30、S40的处理与在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处理相同。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0中,当从库内温度减去库内设定温度而得到的值被判定为在规定的阈值以上时,处理进入步骤S21。
在步骤S21中,控制装置10对由水温传感器42检测到的发动机冷却水的水温是否比规定的水温阈值高进行判定。此外,规定的水温阈值是预先设定并存储于控制装置10的存储部的值。发动机冷却水的水温比规定的水温阈值高的情况下,当使发动机5的转速提高时,发动机5可能会过热。因此,控制装置10在发动机冷却水的水温比规定的水温阈值高的情况下使处理进入步骤S40。在步骤S40中,控制装置10将自动变速器6的变速模式维持在通常变速模式的状态。即,在发动机冷却水的水温比规定的水温阈值高的情况下,禁止控制装置10的如下控制:使自动变速器6变速而使发动机5的转速变得比通常行驶时高。
另一方面,在步骤S21中,控制装置10在发动机冷却水的水温比规定的水温阈值低的情况下使处理进入步骤S30。在步骤S30中,执行在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快速冷却模式。
(第四实施方式的控制)
接着,参照图9的流程图,对第四实施方式的制冷系统1所具备的控制装置10所执行的控制处理进行说明。图9所记载的步骤S10、S20、S30、S40的处理与在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处理相同。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0中,当判定为从库内温度减去库内设定温度而得到的值在规定的阈值以上时,处理进入步骤S22。
在步骤S22中,控制装置10对由电压传感器43检测到的电池电压是否比规定的电压阈值低进行判定。此外,规定的电压阈值是预先设定而存储于控制装置10的存储部的值。在电池电压比规定的电压阈值低的情况下,当使发动机5的转速提高时,电池的蓄电量可能会不足。因此,控制装置10在电池电压比规定的电压阈值低时使处理进入步骤S40。在步骤S40中,控制装置10将自动变速器6的变速模式维持在通常变速模式的状态。即,在电池电压比规定的电压阈值低的情况下,禁止控制装置10的如下控制:使自动变速器6变速而使发动机5的转速变得比通常行驶时高。
另一方面,在步骤S22中,控制装置10在电池电压比规定的电压阈值高的情况下使处理进入步骤S30。在步骤S30中,执行在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快速冷却模式。
(第五实施方式的控制)
接着,参照图10的流程图,对第五实施方式的制冷系统1所具备的控制装置10所执行的控制处理进行说明。图10所记载的步骤S10、S20、S30、S40的处理与在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处理相同。
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0中,当判定为从库内温度减去库内设定温度而得到的值在规定的阈值以上时,处理进入步骤S23。
在步骤S23中,控制装置10对由剩余油量传感器44检测到的燃料箱的剩余油量是否比规定的剩余油量阈值低进行判定。此外,规定的剩余油量阈值是预先设定而存储于控制装置10的存储部的值。在燃料箱的剩余油量比规定的剩余油量阈值低的情况下,当使发动机5的转速提高时,可能会导致燃料用尽。因此,控制装置10在燃料箱的剩余油量比规定的剩余油量阈值低的情况下使处理进入步骤S40。在步骤S40中,控制装置10将自动变速器6的变速模式维持在通常变速模式的状态。即,在燃料箱的剩余油量比规定的剩余油量阈值低的情况下,禁止控制装置10的如下控制:使自动变速器6变速而使发动机5的转速变得比通常行驶时高。
另一方面,在步骤S23中,控制装置10在燃料箱的剩余油量比规定的剩余油量阈值高的情况下使处理进入步骤S30。在步骤S30中,执行在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快速冷却模式。
(第六实施方式的控制)
接着,参照图11的流程图,对第六实施方式的制冷系统1所具备的控制装置10所执行的控制处理进行说明。图11所记载的步骤S10、S20、S30、S40的处理与在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处理相同。
在第六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30中,控制装置10在执行了快速冷却模式后,使处理进入步骤S31。在步骤S31中,控制装置10使车室内空调装置60的空调能力下降,或者使车室内空调装置60的动作停止。车室内空调装置60所具备的压缩机也是与发动机5联动地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结构。由此,发动机5的负载降低,因此能够使车辆的燃油经济性提高。此外,上述的步骤S30和步骤S31的处理可以同时进行,或者,也可以在步骤S31的处理之后进行步骤S30的处理。
(第七~第十一实施方式的结构)
对第七~第十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七~第十一实施方式也是相对于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变更了控制装置10所执行的控制处理的一部分,其他与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仅对与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如图12所示,除了库内温度设定部40、库内温度传感器41、水温传感器42、电压传感器43以及剩余油量传感器44之外,由时刻检测部45以及禁止开关46等传送的信号也被输入控制装置10的输入端口。时刻检测部45对当前的时刻进行检测。禁止开关46是用于禁止控制装置10执行快速冷却模式的开关,能够由乘员等来操作。
另外,控制装置10除了对连接于输出端口侧的自动变速器6、发动机5、通知部9以及车室内空调装置60进行控制之外,还对导航系统70的动作进行控制。导航系统70具有对车辆的当前位置进行检测的位置检测部71、存储地图信息的地图信息部72以及对车辆的行驶路径进行探索的路径探索部73等。
(第七实施方式的控制)
接着,参照图13的流程图,对第七实施方式的制冷系统1所具备的控制装置10所执行的控制处理进行说明。图13所记载的步骤S10、S20、S30、S40的处理与在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处理相同。
在第七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0中,当判定为库内温度减去库内设定温度而得到的值在规定的阈值以上时,处理进入步骤S24。
在步骤S24中,控制装置10对由时刻检测部45检测到的当前时刻是否为清晨或深夜进行判定。此外,符合清晨及深夜的时间带被预先存储于控制装置10的存储部。在当前时刻是清晨或深夜的情况下,当使发动机5的转速提高时,对附近居民造成的噪音可能会成为问题。因此,控制装置10在当前时刻是清晨或深夜的情况下使处理进入步骤S40。在步骤S40中,控制装置10将自动变速器6的变速模式维持在通常变速模式的状态。即,在当前时刻是清晨或深夜的情况下,禁止控制装置10的如下控制:使自动变速器6变速而使发动机5的转速变得比通常行驶时高。
另一方面,在步骤S24中,控制装置10在当前时刻不是清晨或深夜的情况下使处理进入步骤S30。在步骤S30中,执行在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快速冷却模式。
(第八实施方式的控制)
接着,参照图14的流程图,对第八实施方式的制冷系统1所具备的控制装置10所执行的控制处理进行说明。图14所记载的步骤S10、S20、S30、S40的处理与在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处理相同。
在第八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0中,当判定为库内温度减去库内设定温度而得到的值在规定的阈值以上时,处理进入步骤S25。
在步骤S25中,控制装置10对由位置检测部71检测到的车辆的当前位置是否是住宅地或生活道路进行判定。此外,符合住宅地或生活道路的地域被预先存储于地图信息部72。在车辆的当前位置是住宅地或生活道路的情况下,当使发动机5的转速提高时,对附近居民造成的噪音可能会成为问题。因此,控制装置10在车辆的当前位置是住宅地或生活道路的情况下使处理进入步骤S40。在步骤S40中,控制装置10将自动变速器6的变速模式维持在通常变速模式的状态。即,在车辆的当前位置是住宅地或生活道路的情况下,禁止控制装置10的如下控制:使自动变速器6变速而使发动机5的转速变得比通常行驶时高。
另一方面,在步骤S25中,控制装置10在当前位置不是住宅地或生活道路的情况下使处理进入步骤S30。在步骤S30中,执行在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快速冷却模式。
(第九实施方式的控制)
接着,参照图15的流程图,对第九实施方式的制冷系统1所具备的控制装置10所执行的控制处理进行说明。图15所记载的步骤S10、S20、S30、S40的处理与在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处理相同。
在第九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0中,当判定为库内温度减去库内设定温度而得到的值在规定的阈值以上时,处理进入步骤S26。
在步骤S26中,控制装置10对禁止快速冷却模式的执行的禁止开关46是否被打开进行判定。控制装置10在禁止开关46被打开的情况下使处理进入步骤S40。在步骤S40中,控制装置10将自动变速器6的变速模式维持在通常变速模式的状态。即,在禁止开关46被打开的情况下,禁止控制装置10的如下控制:使自动变速器6变速而使发动机5的转速变得比通常行驶时高。由此,乘员根据各种状况判断对禁止开关46进行操作,从而能够禁止快速冷却模式的执行。
另一方面,在步骤S26中,控制装置10在禁止开关46被关闭的情况下使处理进入步骤S30。在步骤S30中,执行在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快速冷却模式。
(第十实施方式的控制)
接着,参照图16的流程图,对第十实施方式的制冷系统1所具备的控制装置10所执行的控制处理进行说明。图16所记载的步骤S10、S20、S30、S40的处理与在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处理相同。
在第十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0中,当判定为库内温度减去库内设定温度而得到的值在规定的阈值以上时,处理进入步骤S27。
在步骤S27中,控制装置10使导航系统70对到车辆的目的地为止的行驶路径进行探索。此时,控制装置10使导航系统70优先选择除住宅密集地以外的道路、干线道路或工业地带来作为行驶路径。这是因为,当车辆在住宅密集地等行驶时使发动机5的转速提高时,则对附近居民造成的噪音有可能成为问题。此外,符合除住宅密集地以外的道路、干线道路或工业地带的地域被预先存储于地图信息部72。
步骤S27之后,处理进入步骤S30。在步骤S30中,执行在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快速冷却模式。
(第十一实施方式的控制)
接着,参照图17的流程图,对第十一实施方式的制冷系统1所具备的控制装置10所执行的控制处理进行明。图17所记载的步骤S10、S20、S30、S40的处理与在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处理相同。
在第十一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0中,当判定为库内温度减去库内设定温度而得到的值在规定的阈值以上时,处理进入步骤S28。
在步骤S28中,控制装置10进行判定使发动机5的转速上升的等级的等级判定处理。在该等级判定处理中,根据库内设定温度和库内温度的差、冷藏车辆2的当前地的环境或当前时刻来判定使发动机5的转速上升的等级。具体而言,库内设定温度和库内温度的差越大,则将使发动机5的转速上升的等级设定地越大。冷藏车辆2的当前地的环境越是住宅密集地,则将使发动机5的转速上升的等级设定地越小。当前时刻越接近午夜,则将使发动机5的转速上升的等级设定地越小。
步骤S28之后,处理进入步骤S30。在步骤S30中,执行在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快速冷却模式。此时,控制装置10基于在步骤S28中设定的使发动机5的转速上升的等级,连续地或阶段性地切换自动变速器6的变速比。另外,控制装置10基于在步骤S28中设定的使发动机5的转速上升的等级,使发动机5的转速连续地或阶段性地提高。由此,第十一实施方式的制冷系统1能够根据当前地的环境或当前时刻的状况,使库内的快速冷却和噪音的抑制同时实现。
(其他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适当地变更。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并非彼此无关,除了明显不能组合的情况之外,能够适当地组合。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构成实施方式的要素除了特别地明示是必须的情况及原理上明显认为是必须的情况等之外,毋庸置疑并非是必要的。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提到实施方式的结构要素的个数、数值、量、范围等数值的情况下,除了特别地明示是必须的情况以及原理上明显被地限定为特定的数的情况等之外,并不限定于该特定的数。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提到结构要素等的形状、位置关系等时,除了特别地明示了的情况以及原理上限定了特定的形状、位置关系等的情况等之外,并不限定于该形状、位置关系等。
(1)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具有行驶驱动源的旋转和自动变速器的变速被自动控制的运转系统或运转辅助功能的车辆作为冷藏车辆2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搭载了制冷系统的冷藏车辆2也可以是由乘员进行油门操作或变速比的切换操作的一般的车辆。
(2)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发动机5作为冷藏车辆2的行驶驱动源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搭载了制冷系统的冷藏车辆2的行驶驱动源可以是电动机,或者,也可以是发动机和电动机并用。
(总结)
根据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一部分或全部表示的第一观点,制冷系统搭载于将具有车辆行驶用发动机或电动机的行驶驱动源的旋转经由自动变速器向驱动轮传递的冷藏车辆。制冷系统具备制冷机和控制装置。制冷机构成为包含与行驶驱动源联动地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压缩机,该制冷机利用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散热后减压膨胀时的制冷剂的蒸发潜热对冷藏车辆的库内进行冷却。在从库内温度减去库内设定温度而得到的值在规定的阈值以上时,控制装置使自动变速器变速以使得行驶驱动源的转速变得比通常行驶时高。
根据第二观点,在从库内温度减去库内设定温度而得到的值在规定的阈值以上时,控制装置将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模式从通常行驶时的通常变速模式切换成高速旋转变速模式。高速旋转变速模式是指,变速比被设定为使行驶驱动源的转速比通常行驶时高的变速模式。
由此,控制装置通过将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模式从通常变速模式切换成高速旋转变速模式,从而能够使行驶驱动源的转速提高。
根据第三观点,制冷系统搭载于具有如下运转系统或运转辅助功能的冷藏车辆:无需驾驶者进行油门操作,行驶驱动源的旋转和自动变速器的变速被自动控制。在从库内温度减去库内设定温度而得到的值在规定的阈值以上时,控制装置使自动变速器变速以使得行驶驱动源的转速变得比通常行驶时高,并且使行驶驱动源的转速与车速对应地提高。
由此,在具有行驶驱动源的旋转和自动变速器的变速被自动控制的运转系统或运转辅助功能的冷藏车辆中,在需要对库内快速地进行冷却时,能够优先于燃油经济性地对库内快速地进行冷却。此外,能够在控制装置使自动变速器变速时,通过运转系统或运转辅助功能,抑制发动机制动施加于车辆。
根据第四观点,在怠速运转时,当从库内温度减去库内设定温度而得到的值在规定的阈值以上时,控制装置将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挡切换成空挡,并且使行驶驱动源的转速提高。
由此,能够在怠速运转时,优先于燃油经济性地对库内快速地进行冷却。
根据第五观点,制冷系统还具备通知部,该通知部向乘员或车室外的人通知如下情况:控制装置使自动变速器变速以使得行驶驱动源的转速变得比通常行驶时高。
由此,通知部能够使乘员或车室外的人认识到,在车辆行驶时行驶驱动源的转速变高并非故障,而是基于控制装置的正常的控制。
根据第六观点,通知部向乘员或车室外的人通知如下情况:控制装置使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挡切换成空挡,并且使行驶驱动源的转速提高。
由此,通知部能够使乘员或车室外的人认识到,在怠速运转时,行驶驱动源的转速提高并非故障,而是基于控制装置的正常的控制。
根据第七观点,在行驶驱动源的冷却水的水温比规定的水温阈值高的情况下,禁止控制装置的如下控制:使自动变速器变速而使行驶驱动源的转速变得比通常行驶时高。另外,在车辆行驶用电池的电压比规定的电压阈值低的情况、或者燃料箱的剩余油量比规定的剩余油量阈值低的情况下也是,禁止控制装置的如下控制:使自动变速器变速而使行驶驱动源的转速变得比通常行驶时高。
由此,控制装置能够防止行驶驱动源过热。或者,控制装置能够防止电池的蓄电量不足。或者,控制装置能够防止燃料不足。
根据第八观点,在冷藏车辆的当前地是住宅地或生活道路的情况、或者当前时刻是清晨或深夜的情况下,禁止控制装置的如下控制:使自动变速器变速而使行驶驱动源的转速变得比通常行驶时高。
由此,控制装置能够在冷藏车辆在住宅地或生活道路行驶时,防止噪音增大。或者控制装置能够防止在清晨或深夜车辆的噪音增大。
根据第九观点,制冷系统具备禁止开关,该禁止开关能够禁止控制装置的如下控制:使自动变速器变速而使行驶驱动源的转速变得比通常行驶时高。
由此,通过乘员对禁止开关进行操作,能够防止行驶驱动源的过热、电池的蓄电量不足、燃料用尽或者噪音的增大。
根据第十观点,制冷系统还具备导航系统,该导航系统对冷藏车辆的行驶路径进行探索。在运转开始时库内温度比规定温度高的情况下,导航系统优先选择除住宅密集地之外的道路或干线道路。
由此,能够防止在住宅密集地等噪音增大。
根据第十一观点,控制装置根据库内设定温度和库内温度的差、冷藏车辆的当前地的环境或者当前时刻,将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比连续地或阶段性地切换成行驶驱动源的转速变高的变速比。此外,控制装置将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比连续地或阶段性地切换,并且使行驶驱动源的转速连续地或阶段性地提高。
由此,能够根据当前地的环境或者当前时刻的状况,使库内的快速冷却和噪音的抑制同时成立。
根据第十二观点,控制装置在使自动变速器变速以使得行驶驱动源的转速变得比通常行驶时高时,使车室内空调装置的能力下降,该车室内空调装置进行供乘员乘车的车室内的空气调和。
由此,通过降低行驶驱动源的负载,能够使车辆的燃油经济性提高。
根据第十三观点,制冷系统搭载于冷藏车辆,该冷藏车辆将具有行驶用发动机或电动机的行驶驱动源的旋转经由自动变速器向驱动轮传递。制冷系统具备制冷机和控制装置。制冷机构成为包含与行驶驱动源联动地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压缩机,该制冷机利用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散热后减压膨胀时的制冷剂的蒸发潜热对冷藏车辆的库内进行冷却。在怠速运转时,当从库内温度减去库内设定温度而得到的值在规定的阈值以上时,控制装置将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挡切换成空挡,并且使行驶驱动源的转速提高。
由此,在怠速运转时,当从库内温度减去库内设定温度而得到的值变成规定的阈值以上时,控制装置使行驶驱动源的转速提高,从而基于压缩机的制冷剂的排出量增加,基于制冷机的冷却能力提高。因此,该制冷系统能够在怠速运转时,对库内快速地进行冷却。
根据第十四观点,制冷系统还具备通知部,该通知部向乘员或车室外的人通知如下情况:控制装置将自动变速器变速挡切换成空挡,并且使行驶驱动源的转速提高。
由此,乘员或车室外的人能够通过通知部认识到行驶驱动源的转速提高并非故障,而是基于控制装置的正常的控制。

Claims (16)

1.一种制冷系统,该制冷系统搭载于冷藏车辆(2),该冷藏车辆将具有车辆行驶用发动机(5)或电动机的行驶驱动源的旋转经由自动变速器(6)向驱动轮(7)传递,该制冷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
制冷机(20),该制冷机构成为包含与所述行驶驱动源联动地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压缩机(21),该制冷机利用使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散热后减压膨胀时的制冷剂的蒸发潜热对所述冷藏车辆的库内进行冷却;以及
控制装置(10),在从库内温度减去库内设定温度而得到的值在规定的阈值以上时,该控制装置使所述自动变速器变速以使得所述行驶驱动源的转速变得比通常行驶时高,
在怠速运转时,当从库内温度减去库内设定温度而得到的值在规定的阈值以上时,所述控制装置将所述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挡切换成空挡,并且使所述行驶驱动源的转速提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从库内温度减去库内设定温度而得到的值在规定的阈值以上时,所述控制装置将所述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模式从通常行驶时的通常变速模式切换成高速旋转变速模式,在该高速旋转变速模式中,变速比被设定为使所述行驶驱动源的转速比通常行驶时高。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系统搭载于具有如下运转系统或运转辅助功能的所述冷藏车辆:无需驾驶者进行油门操作,所述行驶驱动源的旋转和所述自动变速器的变速被自动控制,
在从库内温度减去库内设定温度而得到的值在规定的阈值以上时,所述控制装置还使所述行驶驱动源的转速与车速对应地提高。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通知部(9),该通知部向乘员或车室外的人通知如下情况:所述控制装置使所述自动变速器变速以使得所述行驶驱动源的转速变得比通常行驶时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知部向乘员或车室外的人通知如下情况:所述控制装置使所述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挡切换成空挡,并且使所述行驶驱动源的转速提高。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对所述行驶驱动源进行冷却的冷却水的水温比规定的水温阈值高的情况、车辆行驶用电池的电压比规定的电压阈值低的情况、或者燃料箱的剩余油量比规定的剩余油量阈值低的情况下,禁止所述控制装置的如下控制:使所述自动变速器变速而使所述行驶驱动源的转速变得比通常行驶时高。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冷藏车辆的当前地是住宅地或生活道路的情况、或者当前时刻是清晨或深夜的情况下,禁止所述控制装置的如下控制:使所述自动变速器变速而使所述行驶驱动源的转速变得比通常行驶时高。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禁止开关(46),该禁止开关能够禁止所述控制装置的如下控制:使所述自动变速器变速而使所述行驶驱动源的转速变得比通常行驶时高。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根据库内设定温度和库内温度的差、所述冷藏车辆的当前地的环境或者当前时刻,将所述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比连续地或阶段性地切换成所述行驶驱动源的转速变高的变速比,并且使所述行驶驱动源的转速连续地或阶段性地提高。
10.一种制冷系统,该制冷系统搭载于冷藏车辆(2),该冷藏车辆将具有车辆行驶用发动机(5)或电动机的行驶驱动源的旋转经由自动变速器(6)向驱动轮(7)传递,该制冷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
制冷机(20),该制冷机构成为包含与所述行驶驱动源联动地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压缩机(21),该制冷机利用使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散热后减压膨胀时的制冷剂的蒸发潜热对所述冷藏车辆的库内进行冷却;
控制装置(10),在从库内温度减去库内设定温度而得到的值在规定的阈值以上时,该控制装置使所述自动变速器变速以使得所述行驶驱动源的转速变得比通常行驶时高;以及
导航系统(70),该导航系统对所述冷藏车辆的行驶路径进行探索,
在运转开始时库内温度比规定温度高的情况下,所述导航系统优先选择除住宅密集地以外的道路或干线道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根据库内设定温度和库内温度的差、所述冷藏车辆的当前地的环境或者当前时刻,将所述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比连续地或阶段性地切换成所述行驶驱动源的转速变高的变速比,并且使所述行驶驱动源的转速连续地或阶段性地提高。
12.一种制冷系统,该制冷系统搭载于冷藏车辆(2),该冷藏车辆将具有车辆行驶用发动机(5)或电动机的行驶驱动源的旋转经由自动变速器(6)向驱动轮(7)传递,该制冷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
制冷机(20),该制冷机构成为包含与所述行驶驱动源联动地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压缩机(21),该制冷机利用使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散热后减压膨胀时的制冷剂的蒸发潜热对所述冷藏车辆的库内进行冷却;
控制装置(10),在从库内温度减去库内设定温度而得到的值在规定的阈值以上时,该控制装置使所述自动变速器变速以使得所述行驶驱动源的转速变得比通常行驶时高;以及
车室内空调装置(60),该车室内空调装置具备与所述行驶驱动源联动地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压缩机,并进行供乘员乘车的车室内的空气调和,
所述控制装置在使所述自动变速器变速以使得所述行驶驱动源的转速变得比通常行驶时高时,使所述车室内空调装置(60)的能力下降。
13.一种制冷系统,该制冷系统搭载于冷藏车辆,该冷藏车辆将具有车辆行驶用发动机(5)或电动机的行驶驱动源的旋转经由自动变速器(6)向驱动轮(7)传递,该制冷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
制冷机(20),该制冷机构成为包含与所述行驶驱动源联动地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压缩机(21),该制冷机利用使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散热后减压膨胀时的制冷剂的蒸发潜热对所述冷藏车辆的库内进行冷却;以及
控制装置(10),在怠速运转时,当从库内温度减去库内设定温度而得到的值在规定的阈值以上时,该控制装置将所述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挡切换成空挡,并且使所述行驶驱动源的转速提高。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通知部(9),该通知部向乘员或车室外的人通知如下情况:所述控制装置将所述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挡切换成空挡,并且使所述行驶驱动源的转速提高。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导航系统(70),该导航系统对所述冷藏车辆的行驶路径进行探索,
在运转开始时库内温度比规定温度高的情况下,所述导航系统优先选择除住宅密集地以外的道路或干线道路。
16.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在使所述自动变速器变速以使得所述行驶驱动源的转速变得比通常行驶时高时,使车室内空调装置(60)的能力下降,该车室内空调装置进行供乘员乘车的车室内的空气调和。
CN201880034233.XA 2017-05-26 2018-04-12 制冷系统 Active CN1106787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04339A JP6699621B2 (ja) 2017-05-26 2017-05-26 冷凍システム
JP2017-104339 2017-05-26
PCT/JP2018/015437 WO2018216389A1 (ja) 2017-05-26 2018-04-12 冷凍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78709A CN110678709A (zh) 2020-01-10
CN110678709B true CN110678709B (zh) 2021-10-08

Family

ID=64396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34233.XA Active CN110678709B (zh) 2017-05-26 2018-04-12 制冷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699621B2 (zh)
CN (1) CN110678709B (zh)
DE (1) DE112018002724T5 (zh)
WO (1) WO201821638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131937A (ja) * 2019-02-20 2020-08-3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10154682B (zh) * 2019-05-24 2021-04-27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空调的温度控制方法及系统
JP6980731B2 (ja) * 2019-09-03 2021-12-15 東プレ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及び冷凍装置の運転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65530B2 (ja) * 1986-02-12 1994-08-2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及びエンジンの一体制御装置
JPS62188844A (ja) * 1986-02-10 1987-08-18 Toyota Motor Corp 自動変速機の変速制御装置
US4838125A (en) * 1986-02-07 1989-06-13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System for shift control i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JP2809360B2 (ja) * 1991-09-04 1998-10-08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輸送用冷凍装置
JPH08327169A (ja) * 1994-08-31 1996-12-13 Nippondenso Co Ltd 冷凍装置
JPH1044826A (ja) * 1996-08-05 1998-02-17 Toyota Motor Corp 追従走行制御装置
JP3371724B2 (ja) * 1996-12-09 2003-01-27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追従制御方法
JPH1130326A (ja) * 1997-07-10 1999-02-02 Suzuki Motor Corp 自動変速機の切換装置
JP2001108086A (ja) * 1999-10-14 2001-04-20 Denso Corp 車両の変速制御装置
JP2007278078A (ja) * 2006-04-03 2007-10-25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の制御装置
JP5093794B2 (ja) * 2006-12-28 2012-12-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変速マップ切替制御装置
US8931299B2 (en) * 2008-02-14 2015-01-1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having integrated chiller and thermal storage
US8874290B2 (en) * 2009-05-19 2014-10-28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Control device for vehicle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US8978596B2 (en) * 2012-06-29 2015-03-1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Powertrain cooling system with cooling flow modes
JP2016056998A (ja) * 2014-09-09 2016-04-2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冷凍装置及びコンテナ用冷凍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200135A (ja) 2018-12-20
WO2018216389A1 (ja) 2018-11-29
CN110678709A (zh) 2020-01-10
DE112018002724T5 (de) 2020-03-05
JP6699621B2 (ja) 2020-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78709B (zh) 制冷系统
US9738133B2 (en)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JP5989328B2 (ja) 熱交換装置
JP5516537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5532029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EP1288032A1 (en) Car air-conditioning system
CN104919259A (zh) 用于运输制冷系统的辅助过冷却回路
JP4655893B2 (ja) 車両用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WO2020050085A1 (ja) 圧縮機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06298042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WO2019065013A1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3555404B2 (ja) 車両用ハイブリッドコンプレッサの制御装置
JP2005081960A (ja) 車両用冷房装置の運転方法
JP2018200135A5 (zh)
JP2014206301A (ja) 冷却装置
CN110234945B (zh) 车载制冷装置
JP4544022B2 (ja) 車載冷凍機用制御装置
WO2023032737A1 (ja) 車載電池管理システム
JP2014153016A (ja) 冷却装置
CN114179589B (zh) 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系统和存储介质
JP2003341334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02067676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3812087B2 (ja) 圧縮機の制御装置
JP2023035890A (ja) 車載電池管理システム
JP2005081965A (ja) 車両用空調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