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70278B - 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70278B
CN110670278B CN201910570083.0A CN201910570083A CN110670278B CN 110670278 B CN110670278 B CN 110670278B CN 201910570083 A CN201910570083 A CN 201910570083A CN 110670278 B CN110670278 B CN 1106702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fabric
treatment
main body
dischar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7008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70278A (zh
Inventor
野村聪
中崎孔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aka Works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aka Work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aka Works Ltd filed Critical Hisaka Work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6702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702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702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702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BTREATING TEXTILE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 D06B3/00Passing of textile materials through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to effect treatment, e.g. washing, dyeing, bleaching, sizing, impregnating
    • D06B3/28Passing of textile materials through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to effect treatment, e.g. washing, dyeing, bleaching, sizing, impregnating of fabrics propelled by, or with the aid of, jets of the treating material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BTREATING TEXTILE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 D06B23/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pparatus or machin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eating of textile materials, not restricted to a particular kind of apparatu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D06B1/00 - D06B21/00
    • D06B23/20Arrangements of apparatus for treating processing-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e.g. purification, filtration or distillation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BTREATING TEXTILE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 D06B3/00Passing of textile materials through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to effect treatment, e.g. washing, dyeing, bleaching, sizing, impregnating
    • D06B3/10Passing of textile materials through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to effect treatment, e.g. washing, dyeing, bleaching, sizing, impregnating of fabrics
    • D06B3/12Passing of textile materials through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to effect treatment, e.g. washing, dyeing, bleaching, sizing, impregnating of fabrics in zig-zag manner over series of guiding mea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BTREATING TEXTILE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 D06B3/00Passing of textile materials through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to effect treatment, e.g. washing, dyeing, bleaching, sizing, impregnating
    • D06B3/34Driving arrangements of machines or apparatus
    • D06B3/36Drive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 Colo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高效地进行布帛处理的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其具有:具备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主体部的处理槽;连接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而形成循环路径的输送管;将主体部的处理液向第一端部或输送管供给的供液系统;对主体部中滞留的处理液的液面进行检测的液面检测部,供液系统具有:连接在主体部中在布帛的移动方向上隔开间隔的位置上且使处理液从主体部排出的多个排出部;对从各排出部排出的处理液的排出量进行调整的调整部,调整部基于由液面检测部检测的液面,对从各排出部排出的处理液的排出量进行调整,以使主体部的处理液的液面水平或第二端部侧比第一端部侧高、且与倾斜的基准面一致,该基准面是布帛在循环路径中稳定地循环时的面。

Description

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对布帛进行各种处理的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知一种用于对布帛进行染色、清洗等各种处理的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参考日本国特开2002-105842号公报)。如图2所示,该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具有:处理槽101,其具备入口部102和出口部103、且滞留有处理液W;输送管110,其连接处理槽101的入口部102与出口部103从而形成能供布帛C循环的循环路径;供液系统120,其将处理槽101的处理液W向出口部103供给。这里,处理液W为染色液、清洗液等用于对布帛进行处理的液体,是将与布帛的处理内容相应的成分用水等进行稀释后的液体。
详细地说,处理槽101为在水平方向上细长的槽,在长边方向的一端具有入口部102、且在另一端具有出口部103。出口部103具有对处理液(染色液、清洗液)W进行喷出的喷嘴104;和用于对布帛C进行输送及引导的卷轴105。
供液系统120具有多个排出部121,该多个排出部121连接于处理槽101的下部且使处理液W从该处理槽101排出,从处理槽101被排出的处理液W通过这些多个排出部121而被向出口部103的喷嘴104供给。在各排出部121中设有能够对处理液W的排出量进行调整的阀等(省略图示)。
另外,供液系统120具有将处理槽101内的处理液W向喷嘴104送出的泵125和能够对处理液W进行加热或冷却的热交换器126,能够在对处理液W进行热交换(加热或冷却)后将其向喷嘴104供给。
在该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100中,在处理布帛C时,细长的布帛C被插穿于处理槽101及输送管110,其两端被连结。由此,布帛C成为能够在由处理槽101及输送管110形成的循环路径中循环的环状。此时,布帛C在处理槽101的出口部103中被卷绕在卷轴105上。
在该状态下,在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100的处理槽101的出口部103中,卷轴105将处理液W中的布帛C向上牵引,同时喷嘴104向从卷轴105垂下的布帛C喷出处理液W,由此,处理槽101内的布帛C被依次送入输送管110。另外,在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100的输送管110中,通过在该输送管110中流通的处理液W(来自喷嘴104的处理液W)的流动,输送管110内的布帛C被依次向处理槽101的入口部102送入。另外,处理槽101中,通过保持规定的液位(液面位置),布帛C在处理槽101内的处理液W中漂浮,同时被向处理槽101的下游侧(卷轴105侧)输送。由此,在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100中,环状的布帛C在处理槽101及输送管110(循环路径)中循环。而且,在该循环中,布帛C在处理槽101内的处理液W中边滞留边通过,由此,进行染色、清洗等布帛处理。
在上述的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100中,在运转开始时,操作者从设在处理槽101的出口部103侧的观察窗106对内部的布帛C的滞留状态进行确认,同时分别对各排出部121的阀进行操作来调整来自各排出部121的处理液W的排出量,由此,使处理槽101内滞留的布帛C不会向处理槽101的入口部102侧或出口部103侧偏移。即,操作者从设在处理槽101的出口部103侧的观察窗106确认内部的布帛C的滞留状态,同时对来自各排出部121的处理液W的排出量进行调整以使布帛C在循环路径(处理槽101及输送管110内)中稳定地循环。
但是,从观察窗106仅能够观察到处理槽101内狭窄的范围,无法对整个处理槽101中布帛C的滞留状态、处理液W的状态等进行确认。因此,为了使布帛C稳定地循环而对各阀进行的调整需要技巧。因此,在缺乏技巧的操作者对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100进行运转的情况下,会减少处理的布容量、或使处理液W的液量较多来进行稳定运转,无法不出状况且高效地进行布帛处理。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与操作者的技术无关,能够进行高效的布帛处理。
本发明为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具有:
处理槽,具有第一端部、位于该第一端部相反侧的第二端部及配置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且使处理液滞留的主体部;
输送管,连接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从而形成能够供布帛循环的循环路径;
供液系统,将所述主体部的处理液向所述第一端部或所述输送管供给;以及
液面检测部,对所述主体部中滞留的处理液的液面进行检测,
所述供液系统具有:
多个排出部,连接在所述主体部的下部中在所述布帛的移动方向上隔开间隔的位置上,且使处理液从该主体部排出;以及
调整部,对从所述多个排出部排出的处理液的排出量进行调整,
所述调整部基于由所述液面检测部所检测的液面,对从所述多个排出部中的至少一个排出部排出的处理液的排出量进行调整,以使所述主体部内的处理液的液面水平或使所述液面的所述第二端部侧比所述第一端部侧高且所述液面与倾斜的基准面一致,所述倾斜的基准面是所述布帛在所述循环路径中稳定地循环时的面。
在所述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中,还可以构成为,
在布帛的性状、处理液的性状、及所述处理槽中的处理液的液量中至少一方从处理开始时的状态发生变化的状态下,所述调整部对从所述至少一个排出部排出的处理液的排出量进行调整,以使所述主体部内的处理液的液面与所述基准面一致。
另外,在所述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中,还可以构成为,
所述处理液在至少布帛软化的温度时,所述调整部对从所述至少一个排出部排出的处理液的排出量进行调整,以使所述主体部内的处理液的液面与所述基准面一致。
另外,在所述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中,还可以构成为,
所述液面检测部具有多个液面计,该多个液面计对所述主体部中在布帛的移动方向上隔开间隔的位置处的处理液的液面位置进行检测,
所述调整部基于由各液面计检测的液面位置的差,对从所述至少一个排出部排出的处理液的排出量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的概要图。
图2是以往的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的概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具有:处理槽2;连接于处理槽2的输送管3;向处理槽2或输送管3供给处理液W的供液系统4;以及对滞留在处理槽2中的处理液W的液面Ws进行检测的液面检测部5。
处理槽2为在水平方向上细长的槽。该处理槽2具有:第一端部21;位于该第一端部21的相反端侧的第二端部22;以及配置在第一端部21与第二端部22之间且使处理液W滞留的主体部23。在本实施方式的处理槽2中,第一端部21、主体部23和第二端部22连续、且内部空间连通。此外,以下,在各部件中,将水平方向的第一端部21侧的端(图1中左侧的端)称作一端,将第二端部22侧的端(图1中右侧的端)称作另一端。
主体部23具有:圆筒状的主干部231,其从另一端向一端侧前端稍向下倾斜;缩径部232,其随着从主干部231朝向第一端部21而缩径。该缩径部232,以从主干部231朝向一端侧前端向上倾斜的状态连结于主干部231的一端。
第一端部21是连接有输送管3的一端侧的端部的部位,是从处理槽2向输送管3送入布帛C的部位。具体来说,第一端部21具有:从缩径部232连续地延伸的圆筒状的第一端部主体211;以及从第一端部主体211的下部向下方延伸且连接有输送管3的连接部212。
第一端部主体211在一端具有开闭门213。该开闭门213能够在使处理槽2的一端开放的状态(开口状态)和封闭的状态(闭塞状态)之间切换。
用于对布帛C进行输送及引导的卷轴214配置在第一端部主体211的内部。该卷轴214围绕与处理槽2中的布帛C的行进方向(图1中的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正交的轴214a旋转。本实施方式的卷轴214通过未图示的电动马达被旋转驱动。
连接部212在内部具有连接有供液系统4的喷嘴215。该喷嘴215将从供液系统4向连接部212供给的处理液W以高速向连接部212内的中央斜下方喷出。本实施方式的喷嘴215使处理液W从围绕连接部212的中心的大致全周朝向连接部212的下端的中央高速地喷出。
第二端部22为连接有输送管3的另一端侧的端部的部位,是将布帛C从输送管3向处理槽2送入的部位。该第二端部22对处理槽2的另一端进行封闭。
另外,处理槽2在其内部还具有用于对布帛C进行引导的第一导向部件~第三导向部件25~27。
第一导向部件25被配置在处理槽2内部的另一端侧(详细地说为跨过第二端部22与主干部231的位置)的下部,以前端从另一端朝向一端侧向下倾斜的状态配置。另外,第二导向部件26被配置在处理槽2内部的一端侧(详细地说为跨过主干部231与缩径部232的位置)的下部,以前端从另一端朝向一端侧向上倾斜的状态配置。这些第一导向部件及第二导向部件25、26形成为板状,具有容许处理液W通过的多个贯穿孔。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导向部件及第二导向部件25、26由容许处理液W通过、同时能够阻止布帛C通过的冲孔金属、钢材构成。
第三导向部件27在处理槽2内部被配置在第一导向部件25的上方。该第三导向部件27对从第二端部22的下部向上方进入到处理槽2内的布帛C的移动方向进行矫正,并将布帛C向处理槽2内滞留的处理液W进行导向(引导)。
输送管3连接(连结)处理槽2的第一端部21与第二端部22,并与该处理槽2共同构成供布帛C循环的循环路径。具体来说,输送管3具有:在处理槽2的下方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主管部31;从主管部31的一端朝向连接部212且在前端朝上的倾斜方向上延伸的第一起立部32;以及从主管部31的另一端朝向上方延伸到第二端部22内的第二起立部33。
供液系统4将主体部23内的处理液W向第一端部21供给。该供液系统4具有:使处理液W从主体部23排出的多个(本实施方式的例中为两个)排出部41、42;对由多个排出部41、42排出的处理液W的排出量进行调整的调整部43;以及将通过多个排出部41、42从主体部23被排出的处理液W向第一端部21供给的供给部44。此外,供液系统4还可以被连接为使处理液W向输送管3(例如,输送管3中的第一端部21侧的端部)供给。
多个排出部41、42被连接于主体部23的下部中在布帛C的移动方向上(图1中左右方向)隔开间隔的位置。以下,将连接于主体部23的一端侧的排出部41称作“第一排出部”,将连接于主体部23的另一端侧的排出部42称作“第二排出部”。
第一排出部41具有:连接于主体部23下部的一端侧端部、且对主体部23和供给部44进行连接的第一排出管411;以及通过改变开度而能够对在第一排出管411中流动的处理液W的流量进行调整的第一电动阀412。第一排出管411被连接在与主体部23中的第二导向部件26对应的位置,具体来说被连接于主体部23中的第二导向部件26的下方位置,使通过第二导向部件26后的处理液W排出。这样,通过将第一排出管411连接在通过了第二导向部件26后的处理液W所流入的位置上,而能够防止在主体部23的处理液W流入第一排出管411时,布帛C与处理液W一起流入第一排出管411。
第二排出部42具有:连接于主体部23下部的另一端侧端部、且连接主体部23和供给部44的第二排出管421;以及通过改变开度而能够对在第二排出管421中流动的处理液W的流量进行调整的第二电动阀422。第二排出管421被连接在主体部23中与第一导向部件25对应的位置,具体来说,被连接在主体部23中的第一导向部件25的下方位置,使通过第一导向部件25后的处理液W排出。这样,在通过了第一导向部件25后的处理液W所流入的位置上连接第二排出管421,由此,与第一排出管411同样地,能够防止在主体部23的处理液W流入第二排出管421时,布帛C与处理液W一起流入第二排出管421。
调整部43基于由液面检测部5检测的处理槽2内的处理液W的液面Ws,以处理槽2(主体部23)内的处理液W的液面Ws水平、或与基准面一致的方式,对从多个排出部41、42中的至少一个排出的处理液W的排出量进行调整,其中,所述基准面的另一端侧(第二端部22侧)比一端侧(第一端部21侧)高。这里,基准面是指在布帛C的处理中处理槽2内的处理液W的液面Ws所要成为的(作为目标的)面,是这样一种面,即若处理液W的液面Ws成为与该基准面一致或大致一致的面,则布帛C会在循环路径中稳定地循环。该基准面是根据以往的实绩数据、模拟等求出的面。
具体来说,调整部43通过对第一电动阀412及第二电动阀422的开度进行变更(调整),来调整从各排出部41、42排出的处理液W的排出量。由此,调整部43能够对处理槽2的液面Ws的倾斜进行调整(变更)。
在本实施方式的调整部43中,使各电动阀412、422的开度为7个阶段(全开为7,全闭为1),此时设定多组开度的组(例如,第一电动阀412的开度(第一阀开度)为3、第二电动阀422的开度(第二阀开度)为7的组;第一阀开度为4、第二阀开度为7的组;第一阀开度为4、第二阀开度为6的组;)。然后,调整部43基于由液面检测部5所检测的处理槽2内的处理液W的液面Ws,以各电动阀412、422的开度成为所述多个开度的组中的某个组的开度的方式分别对第一电动阀412与第二电动阀422的开度进行变更,由此,对处理槽2内的处理液W的液面Ws的倾斜进行调整以使其与基准面的倾斜一致。该“开度的组”是基于使用与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1同样的处理装置并预先在各种条件下进行布帛C的处理从而收集到的数据(布帛C在循环路径中稳定移动时的各阀的开度的数据等)、模拟等所设定的。所述同样的处理装置为例如没有调整部43、且能够对各排出部41、42的阀(相当于第一电动阀412及第二电动阀422的阀)的开度通过手动进行变更的处理装置等。
供给部44具有:连接第一及第二排出管411、421与第一端部21的供给配管441;在供给配管441中将从第一及第二排出管411、421排出的处理液W向第一端部21排出(压送)的泵442;以及对在供给配管441中流动的处理液W的温度进行控制的温度控制部443。本实施方式的温度控制部443为热交换器,通过对供给配管441中流动的处理液W进行加热或冷却来对处理液W的温度进行控制(变更)。
液面检测部5对处理槽2内滞留的处理液W的液面Ws的倾斜进行检测。本实施方式的液面检测部5具有多个液面计51、52,该多个液面计51、52对主体部23中在布帛C的行进(移动)方向(图1中的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的位置处的处理液W的液面位置Wp进行检测。该液面检测部5基于由各液面计51、52所检测的液面位置Wp的差(垂直方向的液面位置的差)ΔH对处理液W的液面Ws的倾斜进行检测。具体来说,由于通过第一液面计51与第二液面计52检测的液面Ws的检测位置的间隔(水平方向的间隔)是确定的,因此,液面检测部5根据该间隔与所述液面位置Wp的差ΔH来检测处理槽2中的处理液W的液面Ws的倾斜。
以下,将对主体部23的一端侧的液面位置Wp进行检测的液面计51称作第一液面计,将对主体部23的另一端侧的液面位置Wp进行检测的液面计52称作第二液面计。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液面计51对布帛C的行进方向上的第一排出部41向主体部23的连接位置或其附近的液面位置Wp进行检测。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液面计52对布帛C的行进方向上的第二排出部42向主体部23的连接位置或其附近的液面位置Wp进行检测。此外,第一液面计51的液面的检测位置还可以为第二导向部件26的内侧(布帛侧)。另外,第二液面计52的液面的检测位置还可以为第一导向部件25的内侧(布帛侧)。
在以上的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1中,如以下那样进行布帛C的处理(本实施方式的例中为染色)。
细长的布帛C从开闭门213打开的开口状态的第一端部21向处理槽2内搬入。被搬入的布帛C被插穿于输送管3,连结其两端,由此成为能够在由处理槽2及输送管3形成的循环路径内循环的环状。此时,布帛C被卷绕在第一端部21的卷轴214上。
将布帛C以能够在循环路径中循环的方式配置后,开闭门213被关闭,开始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1的运转(布帛处理)。即,与泵442开始驱动同时地,卷轴214开始旋转驱动,由此,布帛C开始在循环路径中循环。此时的处理液W的温度通过温度控制部443被保持在例如30℃。
调整部43分别对第一电动阀412的开度和第二电动阀422的开度进行变更(调整),以使其与预先设定的开度的组中的第一组(例如,第一阀开度为3,第二阀开度为7的组)成为相同的开度。这里,以使布帛C稳定移动的方式对处理槽2内的液面Ws的倾斜进行调整,并将其作为基准面。
在该状态下投入药品等,液量相应地增加。伴随该变化,处理液W的液面Ws的倾斜将发生变化(即,滞留在处理槽2的处理液W中的布帛C会偏向前方(第一端部21侧)或偏向后方(第二端部22侧))。然后,在经过第一时间(根据布帛C的处理内容预先设定的时间)后,温度控制部443对处理液W进行加热,使处理液W的温度上升。例如,在聚酯染色过程中,使处理液W的温度上升到130℃。由于该处理液W的温度上升,布帛C的性状、处理液W的性状、及处理槽2内贮留的处理液W的液量中至少一方发生变化(例如,布帛C的软化、处理液W中产生泡(气泡)),伴随该变化,处理液W的液面Ws的倾斜会进一步发生变化(即,滞留在处理槽2的处理液W中的布帛C会偏向前方(第一端部21侧)或偏向后方(第二端部22侧))。
若处理槽2中液面Ws的倾斜开始出现变化,则通过液面检测部5对该变化进行检测。此时,调整部43基于由该液面检测部5检测的液面Ws的倾斜,对第一电动阀412的开度和第二电动阀422的开度进行变更,以使液面Ws维持在基准面。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1中,例如在聚酯染色时使处理液的温度上升到130℃时,调整部43对第一电动阀412的开度与第二电动阀422的开度分别进行变更,以使其成为与开度的组中的第二组(例如,第一阀开度为4,第二阀开度为7的组)为相同开度。由此,即使因温度上升导致布帛C的性状、处理液W的性状及处理槽2内的处理液W的液量中至少一方发生变化,处理槽2内的处理液W的液面Ws也会被保持在基准面,能够维持布帛C的稳定移动。
例如在聚酯染色过程中使处理液W的温度上升到130℃并经过第二时间(根据布帛C的处理内容预先设定的时间)后,接下来,温度控制部443对处理液W进行冷却,使处理液W的温度下降到80℃。因该处理液W的温度降下,伴随布帛C的性状、处理液W的性状及处理槽2内的处理液W的液量的变化等,处理液W的液面Ws的倾斜也会发生变化。在该情况下,在处理槽2中液面Ws的倾斜出现变化后,通过液面检测部5对该变化进行检测。然后,调整部43基于由该液面检测部5检测的液面Ws的倾斜,以使液面Ws维持在基准面的方式,对第一电动阀412的开度和第二电动阀422的开度进行变更。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1中,在使处理液的温度下降到80℃时,调整部43分别对第一电动阀412的开度和第二电动阀422的开度进行变更,以使其与开度的组中的第三组(例如,第一阀开度为4,第二阀开度为6的组)成为相同的开度。由此,即使因温度降下使布帛C的性状、处理液W的性状及处理槽2内的处理液W的液量等发生变化,处理槽2内的处理液W的液面Ws也能够保持在基准面,能够维持布帛C的稳定移动。
在处理液W的温度下降到80℃并经过第三时间(根据布帛C的处理内容预先设定的时间)后,布帛处理结束。
以上的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1是基于以下的发现发明出来的。
根据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中的有关处理槽内的处理液及布帛的滞留状态(动作)的多个数据(过去的实绩数据、新采集的数据等)的解析结果,在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运转中布帛稳定地循环(稳定移动)时,处理槽内滞留的处理液的液面存在以下倾向:以处理槽的入口部侧比出口部侧高(换言之,在处理槽内的布帛的行走(移动)方向上,与前方侧相比后方侧变高)的方式倾斜或成为水平。关于该布帛稳定移动时的液面的倾斜角,虽然会在处理槽的形状、大小;布帛的种类、布帛的处理内容发生变化时也发生变化,但若在使各条件(处理槽的形状、大小;布帛的种类、布帛的处理内容)相同的情况下进行布帛处理,则每次几乎都会得到相同的结果。
另外,在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的运转中,若该处理液的液面的倾斜(角度)发生变化,则布帛的移动状态发生变化。而且,在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的运转中,若使处理液的液量、温度发生变化,则伴随该液量、温度的变化,布帛、处理液的性状发生变化,伴随该变化,处理槽内滞留的处理液的液面的倾斜发生变化,布帛的移动状态发生变化。即使在该情况下,通过调整各排出部的阀等从而使所述液面的倾斜不变,也能够维持布帛的稳定移动(稳定的循环)。
因此,基于这些发现,本发明的发明者着眼于进行布帛处理时在处理槽内滞留的处理液的液面的倾斜,发明了本实施方式的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1。
根据该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1,在运转中(布帛C的处理中),通过调整部43,以处理槽2(主体部23)中滞留的处理液W的液面Ws与基准面一致的方式对从各排出部41、42排出的处理液W的排出量进行调整,因此,布帛C会稳定移动(稳定地循环)。由此,与操作者的技能无关(即,因即使操作者不具备技能也无需减少所处理的布容量且以较多的处理液W的液量进行运转),能够高效地进行布帛处理。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1中,调整部43基于由多个液面计51、52检测的液面位置Wp的差ΔH对从各排出部41、42排出的处理液W的排出量分别进行调整。这样,通过简单的结构就能够高精度地检测出处理槽2内的处理液W的液面Ws的倾斜,该简单的结构是:利用根据两点(由各液面计51、52对液面进行检测的检测位置)的水平方向的距离与高度之差能够求出包括该两点在内的直线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即设置两个液面计51、52,以便能够对布帛C的行进方向(移动方向)上隔开间隔的两处的液面位置Wp进行检测的简单的结构。
另外,在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中,若从各排出部41、42排出的处理液W的排出量不合适,则处理槽2内的处理液W的液面平衡会崩溃,由此,处理槽2内与排出部41、42的连接位置处的液面Ws会变得非常低,从而导致排出部41、42吸入空气,泵442无法正常运转,其结果为,产生布帛C无法循环的问题。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布帛处理装置1中,由于以对从排出部41、42排出的处理液W的排出量进行调整从而使液面Ws与基准面一致的方式对液面Ws的倾斜进行控制,因此,能够维持处理槽2内的液面平衡。即,能够防止处理槽2内的与排出部41、42的连接位置处的液面Ws变得过低。其结果为,能够防止排出部41、42吸入空气。
此外,本发明的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当然能够追加各种变更。例如,能够在某实施方式的结构中追加其他的实施方式的结构,另外,还能够将某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置换成其他的实施方式的结构。而且,还能够删除某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1中,从布帛处理开始到结束,调整部43一直(在处理液W的温度从低温到高温的整个范围内)基于由液面检测部5对液面Ws的检测来调整从各排出部41、42排出的处理液W的排出量,但不限于此结构。例如,还可以构成,调整部43在布帛C的性状、处理液W的性状及处理槽2内的处理液W的液量中的至少一者发生变化的状态(例如,与布帛处理开始时相比布帛C软化、或处理液W中发生气泡从而流动性提高的状态、或液量增加从而流动性提高的状态)下,以使处理槽2内的处理液W的液面Ws与基准面一致的方式分别对从各排出部41、42排出的处理液W的排出量进行调整。基于处理液W的温度,在布帛C的性状、处理液W的性状及处理槽2内的处理液W的液量中的至少一者发生变化时,由于处理液W的液面Ws的倾斜容易发生变化,因此,至少在该性状、液量变化的状态下,以处理液W的液面Ws与基准面一致的方式对液面Ws的倾斜进行控制,由此,能够容易地使布帛C稳定地循环。
另外,还可以为,处理液W在至少布帛C软化的温度时,调整部43以使处理槽2内的处理液W的液面Ws与基准面一致的方式对从各排出部41、42排出的处理液W的排出量分别进行调整。布帛C的软化(性状的变化)对处理液W的液面Ws的倾斜产生的影响最大。因此,至少在布帛C软化的状态下,以处理液W的液面Ws与基准面一致的方式对液面Ws的倾斜进行控制,由此能够容易地使布帛C更稳定地移动。这里,布帛C的软化(性状的变化)容易在布帛C的温度成为玻璃化转变点时发生。例如,在布帛C为聚酯的情况下,性状的变化发生在约70℃时,在布帛C为尼龙的情况下,性状的变化发生在约50℃时。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1中,在布帛C的处理中,各电动阀412、422的开度被进行了数次变更(调整),但不限于此结构。还可以为以下结构等:调整部43在布帛C的处理中,伴随液面Ws的倾斜的变化(即,伴随布帛C的性状、处理液W的性状、处理槽2内的处理液W的液量的变化)仅对各电动阀412、422的开度进行一次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1中,第一电动阀412及第二电动阀422的开度以7个阶段进行变更(调整),但不限于该结构。各电动阀412、422还可以对开度进行无级(连续)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1中,调整部43以各电动阀412、422的开度成为多个开度的组中某个组的开度的方式分别对第一电动阀412与第二电动阀422的开度进行变更,但不限于此结构。还可以构成为,调整部43不使用开度的组地对各电动阀412、422的开度分别进行变更。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1中,设于第一排出部41及第二排出部42的阀为电动阀412、422,但不限于该结构。设于第一排出部41及第二排出部42的阀为如气控式自动阀等那样的自动调节阀(通过电信号动作的阀)即可。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1中,对第一排出部41与第二排出部42的各自的处理液W的排出量进行调整,但不限于该结构。还可以构成为对两个排出部41、42中的至少一个排出部的处理液W的排出量进行调整。例如具体来说如下。
还可以构成为,在第二排出部42的阀422的开度为固定(例如,开度固定为4)的状态下,调整部43基于由液面检测部5所检测的处理槽2内的处理液W的液面Ws调整第一排出部41的阀412的开度(例如,使开度在1(全闭)~7(全开)之间调整),由此,对液面Ws的倾斜进行调整(控制)。另外,还可以构成为,在第一排出部41的阀412的开度为固定的状态下,调整部43基于由液面检测部5所检测的处理槽2内的处理液W的液面Ws对第二排出部42的阀422的开度进行调整,由此,对液面Ws的倾斜进行调整(控制)。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1中,液面检测部5具有两个液面计51、52,但还可以具有在布帛C的行进(移动)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三个以上的液面计。由此,能够以更高精度对液面Ws的倾斜进行检测。
另外,通过液面计51、52对液面位置Wp进行检测的具体位置没有限定。只要是能够对处理槽2内的处理液W的液面Ws的倾斜进行检测的位置即可。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液面检测部5中,通过液面计51、52对处理液W的液面位置Wp的差ΔH进行检测,但不限于该结构。例如,还可以构成为,液面检测部5通过压力传感器、压差传感器来检测液面位置Wp的差ΔH。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1中,在处理槽2内的处理液W的增减不多的情况下,存在若通过两个液面计51、52中的一个液面计51(或52)所检测的液面Ws下降则通过另一个液面计52(或51)所检测的液面Ws上升的关系。即,在处理液W的增减不多的情况下,若维持一侧的液面Ws,则另一侧的液面Ws能被确定,基准面得以维持。因此,调整部43还可以构成为,在处理槽2内的处理液W的增减不多的情况下,基于简单地通过一个液面计51或52所检测的液面Ws的高度,以液面Ws与基准面一致的方式对从各排出部41、42排出的处理液W的排出量进行调整。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1中,在进行布帛C的处理期间,维持所设定的基准面(处理液W的液面Ws的倾斜)为恒定,但不限于该结构。还可以构成为,基准面会根据时间或温度范围而发生变化(处理液W的液面Ws的倾斜发生变化)。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1中,在处理槽2中连接有两个排出部41、42,但还可以具有在布帛C的行进(移动)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连接于主体部23的三个以上的排出部。
另外,连接有排出部41、42的具体的位置没有限定。只要是能够对处理槽2内的处理液W的液面Ws的倾斜进行调整的位置即可。

Claims (4)

1.一种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具有:
处理槽,具有第一端部、位于该第一端部相反侧的第二端部及配置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且使处理液滞留的主体部,并且,在所述第一端部、所述主体部及所述第二端部的排列方向上细长;
输送管,连接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从而形成能够供布帛循环的循环路径;
供液系统,将所述主体部的处理液向所述第一端部或所述输送管供给;以及
液面检测部,对所述主体部中滞留的处理液的液面进行检测,
所述布帛在所述循环路径中循环时,在所述处理槽内从所述第二端部侧向所述第一端部侧移动,
所述供液系统具有:
至少一对排出部,连接在所述主体部的下部中在所述布帛的移动方向上隔开间隔的位置上,且使处理液从该主体部排出;以及
调整部,对从所述一对排出部排出的处理液的排出量进行调整,
在所述一对排出部中,一个排出部连接在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一端部侧的端部,而另一个排出部连接在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二端部侧的端部,
所述液面检测部对所述主体部中在所述布帛的移动方向上隔开间隔的两个位置处的处理液的液面位置进行检测,
所述两个位置中的一个位置是所述一个排出部向所述主体部的连接位置或与该连接位置相邻的位置,另一个位置是所述另一个排出部向所述主体部的连接位置或与该连接位置相邻的位置,
所述调整部基于由所述液面检测部所检测的所述两个位置处的液面位置的差,对从所述一对排出部中的至少一个排出部排出的处理液的排出量分别进行调整,以使所述主体部内的处理液的液面水平或使所述液面的所述第二端部侧比所述第一端部侧高且所述液面成为使所述布帛在所述循环路径中循环时不向所述处理槽的第一端部侧或第二端部侧偏移的相对于水平倾斜的基准面,
所述基准面根据以往的实绩数据、模拟而求出,
所述基准面相对于水平的角度能够变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其中,在布帛的性状、处理液的性状及所述处理槽中的处理液的液量中至少一方从处理开始时的状态发生变化的状态下,所述调整部对从所述至少一个排出部排出的处理液的排出量进行调整,以使所述主体部内的处理液的液面与所述基准面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处理液在至少布帛软化的温度时,所述调整部对从所述至少一个排出部排出的处理液的排出量进行调整,以使所述主体部内的处理液的液面与所述基准面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液面检测部具有多个液面计,该多个液面计对所述主体部中在布帛的移动方向上隔开间隔的位置处的处理液的液面位置进行检测,
所述调整部基于由各液面计检测的液面位置的差,对从所述至少一个排出部排出的处理液的排出量进行调整。
CN201910570083.0A 2018-07-03 2019-06-27 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 Active CN1106702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26774 2018-07-03
JP2018126774A JP6968036B2 (ja) 2018-07-03 2018-07-03 液流式布帛処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70278A CN110670278A (zh) 2020-01-10
CN110670278B true CN110670278B (zh) 2023-07-14

Family

ID=69068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70083.0A Active CN110670278B (zh) 2018-07-03 2019-06-27 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968036B2 (zh)
KR (1) KR20200004249A (zh)
CN (1) CN1106702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1619B (zh) * 2021-01-26 2023-08-11 張棋龍 飽和式超低浴比輸送帶式低溫布匹染色機
WO2022255197A1 (ja) * 2021-05-31 2022-12-08 株式会社日阪製作所 液流式布帛処理装置
CN113400781B (zh) * 2021-07-20 2022-12-30 西安航天华阳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冷转移印花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24551B2 (ja) * 1976-07-02 1983-05-21 株式会社日阪製作所 複数台の繊維処理機に対する集中液量制御装置
JPS5922150Y2 (ja) * 1979-02-24 1984-07-02 株式会社日阪製作所 傾斜角調整装置付液流処理装置
JPS6023352Y2 (ja) * 1982-05-24 1985-07-11 株式会社日阪製作所 液面調整装置を具備した繊維製品処理装置
JPH01246457A (ja) * 1988-03-24 1989-10-02 Mitsui Petrochem Ind Ltd 線状物等の処理装置
JPH01250462A (ja) * 1988-03-31 1989-10-05 Kyoto Kikai Kk 布帛の染色装置
JPH03113065A (ja) * 1989-09-21 1991-05-14 Hisaka Works Ltd 布帛の液流式処理装置
US5621937A (en) * 1994-04-04 1997-04-22 S. Sclavos, S.A. Jet dye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2758151B2 (ja) * 1995-11-21 1998-05-28 金麟 ▲トウ▼ 染色装置及び染色装置用の液体染料用ノズル
JPH09316769A (ja) * 1996-05-30 1997-12-09 Onomori Tekkosho:Kk 液流染色装置
JP2947761B2 (ja) * 1996-11-14 1999-09-13 株式会社日阪製作所 液流式処理装置及び処理方法
JP2002105842A (ja) 2000-09-29 2002-04-10 Hisaka Works Ltd 液流染色装置
JP4562484B2 (ja) * 2004-10-07 2010-10-13 株式会社日阪製作所 繊維品の洗浄方法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繊維品の処理装置
JP4551818B2 (ja) * 2005-05-25 2010-09-29 株式会社日阪製作所 繊維品の洗浄方法
JP5750401B2 (ja) * 2012-05-24 2015-07-22 株式会社日阪製作所 液流式布帛処理装置
JP6464864B2 (ja) * 2014-03-27 2019-02-06 東レ株式会社 繊維製品の処理方法
JP6162067B2 (ja) * 2014-03-27 2017-07-12 東レ株式会社 繊維製品の処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007647A (ja) 2020-01-16
CN110670278A (zh) 2020-01-10
KR20200004249A (ko) 2020-01-13
JP6968036B2 (ja) 2021-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70278B (zh) 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
US9551101B2 (en) Circulation protection device of conveyor-driven fabric dyeing machine
US8062105B2 (en) Scalding apparatus for poultry
KR101982467B1 (ko) 원단정련장치
US2006025399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eating textile goods in rope form
CN104781452B (zh) 用于处理待处理的扁平材料的装置及方法
US9664379B2 (en) Heat recovery apparatus and heat recovery system
JPWO2007049327A1 (ja) 大規模膜分離装置
SE534070C2 (sv) Metod och anordning för tömning av golvet i en sodapanna
JP5114655B2 (ja) ルーズコイルの冷却設備及び冷却方法
US3762189A (en) Apparatus for wet processing of textile fabrics
TWI577843B (zh) 紡絲浴槽
US20180105967A1 (en) Dyeing tube structure of conveyor driven fabric dyeing machine
JPS60118528A (ja) 搬送装置
JP2022175809A (ja) フィラメント3次元結合体の製造装置
JP3511182B2 (ja) 棒鋼の連続熱処理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2019529714A (ja) 均一処理装置及び酸洗装置
KR101604299B1 (ko) 내연기관용 밸브 열처리용 냉각장치
KR20210064523A (ko) 금속 열처리용 냉각장치 및 이를 갖는 금속 열처리장치
US3466996A (en)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premature flashing in a processing system
JP3359153B2 (ja) 気流処理装置における布速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JP5750401B2 (ja) 液流式布帛処理装置
KR20150087501A (ko) 염액배출구를 갖는 래피드 염색기
JP2021161582A (ja) 噴射ノズル及び該噴射ノズルを備えた液流式布帛処理装置
KR20180044395A (ko) 스트랜드형 직물 재료를 처리하기 위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