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62862B - 遮布的缝边装置 - Google Patents

遮布的缝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62862B
CN110662862B CN201780091088.4A CN201780091088A CN110662862B CN 110662862 B CN110662862 B CN 110662862B CN 201780091088 A CN201780091088 A CN 201780091088A CN 110662862 B CN110662862 B CN 1106628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mming
covering
cloth
edge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9108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62862A (zh
Inventor
梅川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K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K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Corp filed Critical YK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6628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628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628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628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35/00Work-feeding or -handling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5B35/10Edge guide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35/00Work-feeding or -handling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5B35/06Work-feeding or -handling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attaching bands, ribbons, strips, or tapes or for binding
    • D05B35/064Work-feeding or -handling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attaching bands, ribbons, strips, or tapes or for binding for attaching slide fasten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遮布的缝边装置具备:工作台(13),其载置遮布,所述遮布是将上侧的拉链(2)与下侧的遮布主体(3)叠置而成的,下侧的遮布主体(3)具备使在交叉的方向上笔直地延伸的横边(3a)和纵边(3c)由弯曲边(3b)接合而成的缘;夹料装置(20),其与所述工作台协作而夹持所述遮布;缝纫机(15),其对所述遮布主体进行缝边;以及夹料装置用的输送装置(16),其输送与所述工作台夹持所述遮布的夹料装置。夹料装置用的所述输送装置用于连续地进行缝边前用输送和缝边用输送,在缝边前用输送中,将夹持着缝边前的所述遮布的状态下的所述夹料装置朝向所述缝纫机直线地输送,在缝边用输送中,将夹持着缝边中的所述遮布的状态下的所述夹料装置以使其与所述遮布主体的缘的形状相对应的方式进行输送,缝边用输送用于与所述弯曲边的形状相对应地输送所述夹料装置。

Description

遮布的缝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对遮布(fly)的缘进行缝纫的装置、即遮布的缝边装置,该遮布是作为缝纫对象物的遮布,具备拉链和安装有拉链的作为衣料的遮布主体。此外,缝边是指,对遮布主体的缘进行缝制,以使遮布主体的缘不会绽开。
背景技术
对于遮布,在例如裤子的门襟的情况下,存在如下遮布,该遮布具备:遮布主体,其整体上是长方形状,并且,其一个角部为圆弧状;和拉链,其安装到遮布主体。并且,作为以往的遮布的缝边装置的一个例子,存在如下遮布的缝边装置,该遮布的缝边装置具备:直线供给部,其朝向作为缝纫机的缝边部直线地供给作为遮布的门襟;转动供给部,其从直线供给部接受门襟,并且转动而向缝边部供给门襟;以及缝边部(缝纫机),其一边送出门襟一边对门襟进行缝边。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705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可是,门襟那样的遮布(遮布主体)柔软,因此,由于被直线供给部、转动供给部按压而微妙地变形。另外,上述的缝边装置在将门襟从直线供给部交给转动供给部时,按压门襟的位置改变。这样一来,有时门襟的姿势在所按压的位置改变的前后微妙地改变,有时对门襟的缝边的品质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上述的缝边装置实际上未被使用。因而,在为了缝边而输送遮布时,期望的是将遮布的姿势尽可能保持在相同的状态。
另外,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中虽未被公开,但在对遮布进行缝边时,必须将拉链的两个带的一方的端部期望地与遮布主体一起进行缝纫,而不将另一方的端部与遮布主体一起进行缝纫。更详细而言,如下所述。缝纫机用于对在缝纫机压脚之下通过的衣料进行缝纫。因而,在缝边时必须使另一个(不缝纫的那个)带不与遮布主体一起在缝纫机压脚之下通过,换言之必须使另一个带在缝纫机压脚之上通过。其原因在于,若非如此,则难以进行将遮布缝于裤子的作业。此外,缝于裤子的作业是指如下作业:将遮布主体(缝纫有一个带的遮布主体)缝在裤子的两片衣料中的一片衣料,将另一个带缝在另一片衣料。
本发明是考虑上述实际情况而创作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消除上述的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本发明的遮布的缝边装置将以下的遮布作为缝纫对象物。遮布成为:使上侧的拉链与下侧的遮布主体叠置,该下侧的遮布主体具备使在交叉的方向上笔直地延伸的横边和纵边由弯曲边接合而成的缘,且该遮布使遮布主体的纵边的延伸方向与拉链的长度方向一致,并且,遮布主体中的横边的延伸方向的两端部向拉链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超出该拉链。
并且,本发明的遮布的缝边装置具备:工作台,其载置遮布;夹料装置,其与工作台协作而夹持遮布;缝纫机,其对遮布主体进行缝边,并且设置于工作台;以及夹料装置用的输送装置,其输送通过与工作台协作而夹持着遮布的状态的夹料装置。夹料装置用的输送装置连续地进行缝边前用输送和缝边用输送,在缝边前用输送中,将夹持着缝边前的遮布的状态下的夹料装置朝向缝纫机直线地输送,在缝边用输送中,将夹持着缝边过程中的遮布的状态下的夹料装置以使其与遮布主体的缘的形状相对应的方式进行输送。并且,缝边用输送与弯曲边的形状相对应地输送夹料装置。
另外,由夹料装置用的输送装置进行的缝边用输送在与弯曲边的形状相对应地输送了夹料装置之后是否进行别的输送并没有限定。不过,为了使缝边的品质良好,期望的是如下这样。
即缝边用输送与弯曲边的形状和纵边的形状相对应地连续地输送夹料装置。
另外,输送遮布的装置并不只限于夹料装置用的输送装置。作为输送遮布的具体的一个例子,存在如下装置。
即缝纫机具备输送遮布的专用的输送部。并且,在夹料装置用的输送装置与弯曲边的形状相对应地输送了夹料装置之后,专用的输送部与纵边的形状相对应地输送遮布。
另外,期望的是,夹料装置如下这样。
即夹料装置具备:保持架,其按压遮布;和保持架驱动部,其使保持架相对于工作台的上表面接近和远离。并且,保持架具备按压拉链的带的带按压部。
另外,在保持架按压着遮布时,为了使遮布的姿势稳定,期望的是,保持架如下这样。
即保持架具备按压拉链的止码的止码按压部。
另外,期望的是,止码按压部如下这样。
即止码按压部具备:上按压部,其以与工作台协作而夹持止码的方式从上方进行按压;和侧方按压部,其从宽度方向侧按压止码。
另外,上述的本发明的遮布的缝边装置是与一边按压遮布、一边输送遮布的结构相关的装置,以下的本发明的遮布的输送装置是与在缝边时遮布的带不成为障碍的结构相关的装置。
即本发明的遮布的输送装置具备:工作台,其载置遮布;缝纫机,其设置于工作台,并且对遮布进行缝边,该缝纫机具备与工作台协作来夹持遮布的缝纫机压脚;缝边前用输送装置,其将工作台上的缝边前的遮布朝向缝纫机直线地输送;缝边用输送装置,其与遮布主体的缘的形状相对应地输送缝边过程中的遮布;以及带远离装置,其使拉链的一个带中的长度方向的缝边侧的一端部向比缝纫机压脚更靠上侧的位置远离工作台上的缝边前的遮布主体。
另外,带远离装置的具体的结构是以下的1)~3)的例子。
1)带远离装置具备:插入片,其用于插入至遮布主体与带之间;和插入片驱动部,其使插入片向遮布主体与带之间的第1位置和从遮布主体与带之间离开的第2位置移动。
2)带远离装置是吸引带的吸引装置。
3)带远离装置是从上捏持带的卡盘装置。
发明效果
若本发明的遮布的缝边装置在利用夹料装置夹持着遮布的状态下连续地进行缝边前用输送和缝边用输送,则与利用各自分开的装置进行缝边前用输送和缝边用输送的装置相比,能够将遮布相对于夹料装置的姿势保持在相同的状态,能够提高遮布的缝边的品质。
另外,若遮布的缝边装置中基于夹料装置进行的缝边用输送与弯曲边的形状和纵边的形状相对应地连续地输送夹料装置,则能够在该弯曲边的部分和纵边的部分的范围内使遮布的缝边的品质提高。
另外,若遮布的缝边装置中夹料装置的保持架具备带按压部,则与按压遮布主体的装置相比,所按压的部分的遮布的厚度较厚,因此易于按压,能够在利用保持架按压时使遮布的姿势稳定。
另外,若遮布的缝边装置中保持架具备止码按压部,则与仅利用带按压部按压遮布的装置相比,按压遮布的部位增多,能够在利用保持架按压时使遮布的姿势稳定。
另外,若遮布的缝边装置中止码按压部具备上按压部和侧方按压部,则按压止码的部位增多,能够在利用保持架按压时使遮布的姿势稳定。
另外,若本发明的遮布的缝边装置具备带远离装置,则使拉链的一个带的一端部向比缝纫机压脚更靠上侧的位置远离工作台上的缝边前的遮布,因此,在缝边过程中使带的一端部在缝纫机压脚之上通过,能够使得在对遮布进行缝边时带不会成为障碍。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遮布的缝边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从上方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遮布的缝边装置中的姿势保持装置的使用状态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从下方观察姿势保持装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姿势保持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是姿势保持装置的仰视图。
图6是姿势保持装置的后视图。
图7的(A)(B)(C)是表示按压着遮布的状态和使带的一端部向上方远离后的状态的俯视图、主视图、以及表示带的一端部与缝纫机压脚之间的关系的主视图。
图8是表示姿势保持装置和姿势保持装置用的输送装置的立体图。
图9的(A)(B)是表示姿势保持装置的夹料装置的另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10的(A)(B)表示姿势保持装置的夹料装置的另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遮布的缝边装置以遮布为缝纫对象物。如图1所示,遮布1在成为缝纫对象物之前的阶段是纵长物1A的一部分。另外,纵长物1A是在其长度方向上连续地配置多个遮布1而成的。并且,通过在相邻的遮布1、1之间的位置处切断纵长物1A,从而形成遮布1。
换言之,纵长物1A具备纵长的拉链链条2A和多个遮布主体3,该多个张遮布主体3相对于拉链链条2A叠置于该拉链链条2A的下侧,并且,在其长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缝于拉链链条2A。
拉链链条2A在其长度方向上连续地配置有多个拉链2。并且,通过在相邻的拉链2、2之间的位置处切断拉链链条2A,从而形成拉链2。另外,通过如此切断,形成拉链2及其下侧的遮布主体3一体化的遮布1。
拉链2是细长的部件。因而,拉链2除了具备厚度方向之外,还具备彼此正交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另外,拉链的宽度方向的长度比拉链的长度方向的长度短。
另外,拉链2具备:一对带4、4,其在宽度方向上相对地配置;一对链牙列5、5,其固定到一对带4、4的在宽度方向上相对的侧缘部;拉头6,其能够相对于一对链牙列5、5移动地被引导,并且,使一对链牙列5、5开闭;以及第1止码7、第2止码8,其使拉头6的移动在一对链牙列5、5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停止。
一对带4、4中的一个带4通过缝线4a将宽度方向上的与相对的侧缘部相反的一侧的侧缘部沿着长度方向缝于遮布主体3,一对带4、4中的另一个带4未被缝于遮布主体3,仅与遮布主体3叠置。以后,也有时将通过缝线4a而被缝纫的带4称为缝纫侧的带4、将未被缝纫的带4称为非缝纫侧的带4而加以区别。
第1止码7用于在使拉头6向使一对链牙列5、5打开的方向移动了时与拉头6碰触。另外,第1止码7固定于一对带4、4,并将一对带4、4连结。
第2止码8用于在使拉头6向使一对链牙列5、5闭合的方向移动了时与拉头6碰触。另外,第2止码8固定于一个带4。
此外,对于链牙列5存在如下链牙列:由隔开间隔地配置成一列的多个链牙且在带的相对的侧缘部侧沿长度方向固定到该带的多个链牙构成的链牙列;由弯曲成线圈状或锯齿状的单丝且与多个链牙相当的链牙部连续的单丝构成的链牙列。
遮布主体3是柔软的衣料。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遮布主体3呈长方形状,具备在一方向上相对的两边和在另一方向上相对的两边。更详细而言,遮布主体3是细长的长方形状,具备两个长边和两个短边。另外,遮布主体3具备4个角部。并且,如图2所示,遮布主体3在被缝边(对缘进行包缝)之前将4个角部中的1个角部切断成平滑地弯曲的形状。
4个角部中的被切断的角部是在短边的延伸方向(以后,称为短边方向。)上相对于上侧的拉链2缝纫的缝纫侧的带4所在的方向侧的角部、且是在长边的延伸方向(以后,称为长边方向。)上第1止码7所在的那一侧的角部。并且,不仅遮布主体3被切断,缝纫侧的带4也与遮布主体3一起被切断。
平滑地弯曲的形状在图示的例子中是相当于圆的1/4的轨迹、也就是说圆弧状。另外,虽未图示,但在平滑地弯曲的形状中也包含相当于椭圆的1/4的轨迹、也就是说椭圆弧状。顺便说下,圆、椭圆的中心位于遮布主体侧,圆弧状、椭圆弧状的两端点的切线成为位于其两侧的长边和短边。
以后,关于遮布主体的缘的用语如下这样确定。将平滑地弯曲的形状的部分称为弯曲边3b。将作为弯曲边3b的一端点的切线的长边称为纵边3c。另外,将作为弯曲边3b的另一端点的切线的短边称为横边3a。因而,遮布主体3的缘的一部分是在交叉的方向上、更详细而言在正交的方向上笔直地延伸的横边3a和纵边3c由弯曲边3b平滑地接合而成的。另外,遮布主体3的缘由长边、短边、纵边3c、横边3a、弯曲边3b形成。
另外,遮布主体3的长边方向的长度比拉链2的长度方向的长度短,并且,遮布主体3的短边方向的长度比拉链2的宽度方向的长度长。在这样的遮布主体3的短边方向的中间部之上叠置有拉链2,因此,遮布主体3中的短边方向(横边3a的延伸方向)的两端部向拉链2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超出拉链2。另外,拉链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向遮布主体3的长边方向的两侧超出遮布主体3。顺便说下,拉链2的长度方向上的第1止码7侧的超出长度比第2止码8侧的超出长度短,所以,对于第1止码7侧,一对带4、4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与遮布主体3的长边方向的一端(横边3a侧的一端)处于大致相同的位置。另外,遮布主体3的长边方向(纵边3c的延伸方向)与拉链2的长度方向一致。其一致是在目视时能够判断为平行的程度即可,并不是严密的一致。
对以上所述的遮布1进行缝边的装置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遮布的缝边装置。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遮布的缝边装置具备:纵长物用的输送装置(未图示),其在纵长物1A的长度方向上输送纵长物1A;刀具装置11,其在相邻的遮布1、1之间的位置处切断所输送的纵长物1A;夹具装置12,其抓住并运送从纵长物1A切离的遮布1;工作台13,其载置由夹具装置12运送的遮布1;姿势保持装置14,其将工作台13上的遮布1的姿势保持为缝边用;缝纫机15,其进行遮布主体3的缝边,并且设置于工作台13;以及姿势保持装置用的输送装置16,其将姿势保持装置14与遮布1一起输送。
工作台13将上表面设为平面。另外,工作台13在俯视时呈L字状,具备在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两片板部13a、13b。并且,在两片板部13a、13b相交叉的部分设置有缝纫机15。另外,在工作台13中的设置缝纫机15的部分形成有在其板的厚度方向上贯穿的贯穿孔13c,作为输送遮布1的输送部的未图示的输送齿的一部分配置于贯穿孔13c。并且,输送齿与缝纫机15的未图示的缝纫机针的上下运动相应地输送遮布1。
以后,如以下这样确定方向。俯视工作台13时的以L字状正交的方向(两片板部13a、13b的延伸方向)是正交的两个直线方向。将其中的一个直线方向设为前后方向,将另一个直线方向设为左右方向。前后方向是图1中的上下方向。前方向是图1中的下方向,后方向是图1中的上方向。左右方向是图1中的左右方向。左方向是图1中的左方向,右方向是图1中的右方向。
缝纫机15具备:缝纫机压脚15a,其能够在工作台13的上方上下运动地被支承,该缝纫机压脚15a通过与工作台13协作来按压遮布1;上下运动的缝纫机针;输送遮布1的输送齿;以及刀具15b,其在俯视的状态下配置于缝纫机压脚15a的周围,并且用于切断遮布1。
缝纫机压脚15a是板状。另外,缝纫机压脚15a在俯视时沿工作台13的正交的方向中的一个直线方向延伸,在图示的例子中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且,将一个直线方向上的一侧部分(输送遮布1的方向上的下游侧的部分)15a1设为按压遮布的部分,将一个直线方向上的另一侧部分(输送遮布1的方向上的上游侧的部分)15a2设为向一侧部分15a1引导遮布1的部分。并且,将另一侧部分15a2设为随着趋向其另一方(上游)(随着远离一侧部分15a1)而朝向上方的形状。
如图8所示,姿势保持装置用的输送装置16是4轴的多关节机器人16。更详细而言,多关节机器人16具备:固定部16a,其固定于未图示的框架,该未图示的框架配置到工作台13的周围;第1连杆部16b,其一端部配置于固定部16a的上侧,该第1连杆部16b以能够以未图示的垂直的第1轴为支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固定部16a;第2连杆部16c,其一端部配置于第1连杆16b的另一端部的上侧,该第2连杆部16c以能够以未图示的垂直的第2轴为支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第1连杆部16b;以及杆16d,其从第2连杆部16c的另一端部垂下,该杆16d以能够以作为其中心线的未图示的垂直的第3轴为中心线旋转(能够自转)的方式被支承。另外,多关节机器人16具备用于使第1连杆部16b、第2连杆部16c以第1轴、第2轴为支点旋转的未图示的驱动部、用于使杆16d旋转的未图示的驱动部。
另外,多关节机器人16具备用于将杆16d以能够升降的方式驱动的未图示的升降用的驱动部,该升降用的驱动部利用以未图示的水平方向的第4轴为支点旋转的部分使杆16d升降。并且,杆16d和升降用的驱动部构成姿势保持装置14的一部分(随后论述的夹料装置20的驱动部)。另外,在杆16d的下端部固定有姿势保持装置14的主体部(夹料装置20的除了驱动部之外的部分)。
如图1所示,多关节机器人16连续地进行缝边前用输送和缝边用输送,在缝边前用输送中,将夹持着缝边前的遮布1的状态下的姿势保持装置14(夹料装置20)朝向缝纫机15(缝纫机压脚15a)直线地输送,在缝边用输送中,将夹持着缝边过程中的遮布1的状态下的姿势保持装置14(夹料装置20)以使其与遮布主体3的缘的形状相对应的方式进行输送。也就是说,多关节机器人16使缝边前用输送装置和缝边用输送装置成为一体。
另外,缝边前用输送是从后方向前方的直线输送,遮布1的长度方向上的第1止码7侧的端部被向缝纫机压脚15a的周围且相对于缝纫机压脚15a向上游侧(图1中的左侧)输送。
缝边用输送是用于对遮布1的缘部按照横边3a、弯曲边3b、纵边3c的顺序与它们的形状相对应地连续地进行缝边的输送。
用于与横边3a的形状相对应地进行缝边的输送和用于与纵边3c的形状相对应地进行缝边的输送是直线输送,是向图1中的左侧的输送。
用于与弯曲边3b的形状相对应地进行缝边的输送是在俯视时描绘大致半圆那样的旋转方向的输送。
如图2~图6所示,姿势保持装置14具备:夹料装置20,其与工作台13协作而夹持遮布1;和带远离装置30,其使非缝纫侧的带4中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即缝边侧(第1止码侧)的一端部向比缝纫机压脚15a靠上侧的位置远离工作台13上的缝边前的遮布1。
夹料装置20具备:作为夹料装置主体部的保持架21,其按压遮布1;和保持架驱动部,其使保持架21在带4的厚度方向(上下方向)上相对于工作台13上的遮布1接近和远离。保持架驱动部如前述这样是多关节机器人16的一部分(杆16d和使杆16d升降的升降用的驱动部)。
保持架21具备:两根带按压部22、22,其分别按压拉链2的两个带4、4;止码按压部23,其按压第1止码;保持架板24,其固定两根带按压部22、22和止码按压部23;以及连结部25,其连结保持架板24和杆16d。另外,保持架21在保持架板24的厚度方向的一面侧设置有连结部25,并且,在保持架板24的厚度方向的另一面侧设置有两根带按压部22、22和止码按压部23。并且,两根带按压部22、22隔开间隔而平行地配置,并且,在该间隔的延长线上配置有止码按压部23。
此外,以后,以保持架21按压着工作台13上的遮布1的初始状态为基准而说明方向。
连结部25具备:第1连结部25a,其连结于保持架板24的上表面;第2连结部25b,其连结于杆16d的下端部;以及接合部25c,其在下侧的第1连结部25a与上侧的第2连结部25b的上下之间接合第1连结部25a和第2连结部25b。
第1连结部25a在其内表面收容杆16d的一部分,是在上下方向上贯穿的圆筒状。
第2连结部25b是分离夹紧式机构。第2连结部25b俯视呈C字状,在口径方向的内表面侧收容杆16d的一部分。另外,第2连结部25b在C字状的圆周方向的两端部设置有在彼此的相对的方向上贯穿的贯穿孔25d、25e。并且,第2连结部25b通过利用贯穿孔25d、25e以螺纹对偶将C字状的圆周方向的两端部连结而缩窄C字状的口径,在口径方向的内表面侧紧固杆16d。螺纹对偶在图示的例中是指在单方的贯穿孔25e形成的内螺纹和与该内螺纹螺纹结合的螺栓25f。
接合部25c沿着上下将第2连结部25b中的C字状的圆周方向的中间部和第1连结部25a接合。
带按压部22是棒状(更详细而言,方棒状),将与工作台13的上表面相对的面设为下表面。并且,下表面为与工作台13的上表面平行的平面。
保持架板24将厚度方向设为上下方向,保持架板24的下表面是与工作台13的上表面相对的面。另外,若从下方观察,则保持架板24具备正交的两个面24a、24b,作为其中一个面的左侧面24a为与前后方向平行的面,作为另一个面的后面24b为与左右方向平行的面。另外,保持架板24具备:与左右方向平行的前面24c,其左右方向的长度比后面24b短;和斜面24d,其将前面24c和左侧面24a相连。斜面24d是随着趋向前方而朝向右侧的面。因而,保持架板24是对前面24c与左侧面24a相交叉的角部进行了倒角这样的形状。
保持架板24在其下表面以平行地配置有两根带按压部22、22的状态固定有两根带按压部22、22。更详细而言,保持架板24在其下表面以与正交的两个面中的一个面(左侧面24a)平行的方式配置有两根带按压部22、22,且使该左侧面24a以与1根带按压部22的左侧面位于同一平面的方式与该1根带按压部22的左侧面对齐。另外,保持架板24在其下表面使正交的两个面中的另一个面(后面24b)以与两根带按压部22、22的后面位于同一平面的方式与两根带按压部22、22的后面对齐。另外,两根带按压部22、22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不同。并且,两根带按压部22、22中的与保持架板24的侧面对齐的那根带按压部22的前后方向的长度比另一个带按压部22长,配置成使其前端部相对于另一个带按压部22向前方突出的状态。
另外,呈棒状的两根带按压部22、22在与彼此的棒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该间隔设定成,对一对带4、4中的与相对的侧缘部(链牙列5所在的侧缘部)相反的一侧的缘部进行按压。并且,在保持架板24的下表面中的相对于该间隔向前方分开的部分固定有止码按压部23。
止码按压部23具备:上按压部23a,其以与工作台13协作而夹持第1止码7的方式从上方进行按压;和侧方按压部23b,其从宽度方向侧(弯曲边3b的一侧)按压第1止码7。
另外,如图6所示,侧方按压部23b从前后方向观察时呈L字状,具备:固定片23b1,其固定于保持架板24的下表面;和垂下片23b2,其从固定片23b1的左端部(从背面观察的图6中的固定片23b1的右端部)向下方垂下。
另外,如图5所示,在从下方观察的情况下,侧方按压部23b呈非长方形状。更详细而言,侧方按压部23b具备:彼此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并且平行的前面23c和后面23d;彼此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平行的左侧面23e和右侧面23f;以及将前面23c和左侧面23e倾斜地相连的斜面23h。
该斜面23h是随着趋向前方而朝向右侧的面。另外,斜面23h跨着固定片23b1和垂下片23b2双方而形成。因而,侧方按压部23b是对前面23c与左侧面23e相交叉的角部进行了倒角这样的形状。另外,从下方观察时侧方按压部23b的斜面23h相对于保持架板24的斜面24d位于保持架板24的中央部侧且与保持架板24的斜面24d平行地配置。
上按压部23a是长方体状的块,将其下表面设为与工作台13的上表面平行的平面。另外,上按压部23a的下表面是长方形状,更详细而言,使前后方向的长度比左右方向的长度长。另外,上按压部23a的前面23a1以与保持架板24的前面24c位于同一平面的方式与保持架板24的前面24c对齐。此外,上按压部23a的下表面位于比侧方按压部23b(垂下片23b2)的下表面靠上方的位置,侧方按压部23b(垂下片23b2)的下表面位于比带按压部22的下表面靠上方的位置。
此外,关于上述的保持架21的材质,带按压部22、上按压部23a设为例如树脂制的(期望的是具备弹性的树脂制的),除此之外的部分(保持架板24、连结部25、侧方按压部23b)设为例如金属制的。
如图2~6所示,带远离装置30具备:插入片31,其用于插入至遮布1与带4之间;插入片驱动部32,其使插入片31移动,并且固定于保持架板24;以及引导件33,其将插入片31能够移动地引导,并且使插入片31的移动方向稳定。
引导件33具备呈一条直线延伸的导轨33a和能够沿导轨33a移动的移动件33b。移动件33b具备穿过导轨33a的贯穿孔33b1。该贯穿孔33b1的贯穿方向与导轨33a的延伸方向即左右方向一致。
导轨33a是保持架板24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保持架板24具备:固定板部24p,其用于固定保持架21的其他零部件(带按压部22、止码按压部23、连结部25)和插入片驱动部32;和导轨33a,其相对于固定板部24p向侧方突出。
插入片驱动部32是缸装置,如图4所示,具备:缸壳32a,其固定于保持架板24的上表面;未图示的活塞,其能够沿缸壳32a的内表面往复运动;以及活塞杆32b,其从缸壳32a的内侧向外侧突出,并且固定于活塞。此外,插入片驱动部32具备以与缸壳32a相邻的方式固定于保持架板24的上表面的块34。在该块34固定有缸壳32a,由此,缸壳32a固定于保持架板24。
活塞杆32b在向缸壳32a的外侧突出的顶端部固定有移动件33b。另外,插入片31相对于移动件33b固定,插入片31配置于保持架板24的前方。并且,插入片驱动部32使插入片31在与链牙列用的间隔的延长线的方向交叉的方向(更详细而言,正交的方向)上且以与工作台13的上表面平行的状态直线往复运动。插入片31直线往复运动时的移动范围内的一个极限位置是载置到工作台13之上的遮布1(更详细而言,被夹料装置20按压着的遮布1)中的非缝纫侧的带4与遮布主体3之间的位置,称为第1位置。另外,插入片31直线往复运动时的移动范围内的另一个极限位置是与第1位置分开的位置、即向侧方与非缝纫侧的带4与遮布主体3之间分开的位置,称为第2位置。
插入片31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将作为延伸的方向的一端部的右端部设为固定于移动件33b的固定部31a,将作为另一端部的左端部设为向非缝纫侧的带4与遮布主体3之间插入的插入部31b。此外,插入片31的顶部侧是相对于固定部侧而言的插入部31b侧。
插入部31b相对于带按压部22在前方、更详细而言相对于止码按压部23在前方沿左右方向延伸。
另外,插入部31b的上表面31b1为随着趋向顶端而朝向下方的斜面。另外,插入部31b的下表面为与工作台13的上表面平行的平面。因而,插入部31b的上下方向的厚度朝向顶端逐渐变薄。而且,如图6所示,插入片31(插入部31b)的下表面比带按压部22和移动件33b的各下表面低间隔G的量。该间隔G设定得比带4的厚度的尺寸稍短。
另外,在俯视时,插入部31b中,使保持架板侧的面即后面31b2为随着趋向活塞杆32b的突出方向即右方向而接近插入片驱动部32的斜面。
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缝边装置的缝边方法经由以下的1)~9)的工序。主要基于图1说明该缝边方法。
1)首先,纵长物1A通过未图示的纵长物用的输送装置而被沿其长度方向输送,并朝向工作台13那一方。
2)接着,刀具装置11在相邻的遮布1、1之间的位置处切断纵长物1A。
3)夹具装置12抓住从纵长物1A切离后的遮布1而向工作台13运送,将其载置于工作台13之上。详细而言,将遮布1载置于工作台13中的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板部13a的前部。此时,姿势保持装置14在相对于工作台13的前部向侧方且向上方分开的位置待机。
4)多关节机器人16使姿势保持装置14向遮布1之上移动后下降,由此,姿势保持装置14(夹料装置20)与工作台13协作而夹持遮布1。此时,遮布1的一对带4、4分别被带按压部22按压,由此,遮布主体3和带4被夹在各带按压部22与工作台13之间。另外,遮布1以如下状态配置:第1止码7被止码按压部23按压,由此,第1止码7被夹在上按压部23a与工作台13之间,第1止码7相对于侧方按压部23b在侧方(上按压部23a侧)接触。此时,姿势保持装置14(带远离装置30)的插入片31成为在相对于非缝纫侧的带4向侧方(图1中的右侧)分开的第2位置(初始位置)处载置到遮布主体3之上的状态。
5)姿势保持装置14(带远离装置30)使作为插入片驱动部32的缸驱动,如图7的(A)(B)所示,插入片31的插入部31b插入至遮布1与非缝纫侧的带4之间的第1位置。此时,如图7的(C)所示,非缝纫侧的带4中的长度方向的缝边侧的一端部、即第1止码侧的端部相对于缝边前的遮布主体3向比缝纫机压脚15a更靠上侧的位置远离。更详细而言,非缝纫侧的带4中的长度方向的缝边侧的一端部、即第1止码侧的端部,使其下表面中的宽度方向上的缝纫机压脚15a侧的一端向比缝纫机压脚15a的上端(缝纫机压脚15a中的输送遮布1的方向上的上游侧的部分15a2的上端)更靠上侧的位置远离。
6)多关节机器人16进行缝边前用输送。也就是说,多关节机器人16朝向缝纫机15直线地输送夹持着缝边前的遮布1的状态的姿势保持装置14(夹料装置20)。这样一来,遮布1朝向L字状的工作台13的交叉的部分向前方笔直地移动,在缝纫机15的缝纫机压脚15a的正下方配置遮布1的缝边侧的一端部、即第1止码侧的端部。更详细而言,遮布1的第1止码侧的一端部中的配置于缝纫机压脚15a正下方的部分是遮布主体3中的在宽度方向上超出一对带4、4的部分且是相对于缝纫侧的带4向非缝纫侧的带4那一方超出的部分。
7)缝纫机压脚15a下降而利用与工作台13协作来夹持遮布主体3。
8)缝纫机15开始驱动,缝纫机针上下运动。另外,多关节机器人16进行缝边用输送。
8-1)首先,多关节机器人16向右侧直线地输送夹持着缝边前的遮布1的状态的姿势保持装置14(夹料装置20)。这样一来,非缝纫侧的带4中的第1止码侧的一端部在缝纫机压脚15a之上通过,并且,遮布主体3被沿横边3a缝边。
8-2)接着,若俯视夹持着遮布1的状态的姿势保持装置14,则多关节机器人16以描绘大致半圆的方式移动。这样一来,缝纫机压脚15a的旁边的刀具15b将遮布主体3的上述的1个角部与缝纫侧的带4一起切断,由此,形成遮布主体3的弯曲边3b。另外,遮布主体3与缝纫侧的带4一起沿弯曲边3b被缝边。
8-3)接着,多关节机器人16使夹持着遮布1的状态的姿势保持装置14向右侧直线地移动。这样一来,遮布主体3沿纵边3c被缝边。此外,图1中的附图标记4b是被缝边后的缝线。
9)缝纫机针的上下运动停止,缝纫机压脚15a上升,多关节机器人16在使姿势保持装置14上升后返回初始位置,带远离装置30的插入片驱动部驱动而使插入片31返回作为初始位置的第2位置。反复进行以上的1)~9)的工序,从而遮布1被一个接一个地缝边。
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缝边装置具有以下的效果。
第一实施方式的缝边装置在利用夹料装置20夹持着遮布1的状态下连续地进行缝边前用输送和缝边用输送,因此,与利用各自分开的装置进行缝边前用输送和缝边用输送的缝边装置相比,能够将遮布1相对于夹料装置20的姿势保持在相同的状态,能够提高遮布1的缝边的品质。
另外,第一实施方式的缝边装置中,基于夹料装置20进行的缝边用输送与横边3a、弯曲边3b、纵边3c的各形状相对应地连续地输送夹料装置20,因此,能够在进行了缝边的范围(横边3a、弯曲边3b、纵边3c的部分的范围)内使遮布1的缝边的品质提高。
另外,第一实施方式的缝边装置中,夹料装置20的保持架21利用带按压部22按压带4,因此,与按压遮布主体3的缝边装置相比,所按压的部分的遮布1的厚度较厚,因此易于按压,能够在利用保持架21按压时使遮布1的姿势稳定。而且,第一实施方式的缝边装置中,利用一对带按压部22、22在两个带4、4处按压遮布1,因此,与利用1个带按压部按压遮布的缝边装置相比,能够在利用保持架21按压时使遮布1的姿势稳定。顺便说下,夹料装置20按压一对带4、4的部分是其长度方向上的一对链牙列5、5的侧方。
另外,第一实施方式的缝边装置中,保持架21具备止码按压部23,因此,与仅利用带按压部22按压遮布的缝边装置相比,按压遮布1的部位增多,能够在利用保持架21按压时使遮布1的姿势稳定。
另外,第一实施方式的缝边装置中,止码按压部23具备上按压部23a和侧方按压部23b,因此,按压第1止码7的部位增多,能够在利用保持架21按压时使遮布1的姿势稳定。另外,在为了对弯曲边3b进行缝边而多关节机器人16进行大致半圆状的旋转运动时,侧方按压部23b配置于该旋转运动的半径方向的外侧,第1止码7由于离心力而要向旋转运动的半径方向的外侧移动。不过,侧方按压部23b阻止其移动,因此,能够使缝纫过程中的遮布1的姿势稳定。
另外,第1实施方式的缝边装置为对保持架板24、上按压部23a进行倒角这样的形状,因此,在进行旋转运动时,保持架板24、上按压部23a难以与缝纫机压脚15a接触。
另外,第一实施方式的缝边装置具备带远离装置30,利用带远离装置30使非缝纫侧的带4中的第1止码侧的一端部相对于工作台13上的缝边前的遮布1向比缝纫机压脚15a更靠上侧的位置远离,因此,在缝边过程中使非缝纫侧的带4的一端部在缝纫机压脚15a之上通过,在对遮布1进行缝边时不对非缝纫侧的带4进行缝纫就足矣,非缝纫侧的带4不成为障碍。顺便说下,在利用夹料装置20按压着遮布1的情况下,非缝纫侧的带4中的长度方向上的第1止码侧的端部未被带按压部22、止码按压部23按压,能够在带4的厚度方向(上下方向)上自由移位,因此,能够利用带远离装置30使其向上侧移位。
另外,第一实施方式的缝边装置中,使插入片31(插入部31b)的下表面比带按压部22的下表面低,因此,插入部31b易于向非缝纫侧的带4与遮布主体3之间插入。
另外,第一实施方式的缝边装置中,姿势保持装置14具备夹料装置20和带远离装置30,因此,能够统一进行缝边前输送和缝边用输送。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的缝边装置在姿势保持装置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缝边装置不同。更详细而言,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姿势保持装置14是使带远离装置30和夹料装置20一体化而成的,但第二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姿势保持装置中使带远离装置和夹料装置分别分离。
在例如图9中示出有第二实施方式的缝边装置的带远离装置30A。带远离装置30A是从工作台的上方吸引带4的吸引装置。更详细而言,带远离装置30A具备从顶端吸引非缝纫侧的带4的管35和与管35的另一端连接的未图示的鼓风机。鼓风机用于将从管侧吸入的空气向外部排出。另外,第二实施方式的缝边装置具备与夹料装置一起对带远离装置30A的管35进行缝边前用输送和缝边用输送的专用的输送装置。
另外,在图10中示出有第三实施方式的带远离装置30B。带远离装置30B是从上方捏持带4的卡盘装置。更详细而言,带远离装置30B具备:一对爪部36、36,其配置于工作台13的上方,利用彼此的下端部捏持非缝纫侧的带4;支承部37,其将一对爪部36、36在彼此的上端部以能够开闭的方式支承;以及未图示的驱动部,其使一对爪部36、36开闭。另外,第三实施方式的缝边装置也具备与夹料装置一起对带远离装置30B进行缝边前用输送和缝边用输送的专用的输送装置。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改变。例如作为缝纫对象物的遮布主体3并不限于纵边3c和横边3a在正交的方向延伸的遮布主体,也可以是在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遮布主体。另外,遮布主体3的在宽度方向上与纵边3c相对的边(长边)也可以不与纵边3c平行。同样地遮布主体3的在长度方向上与横边3a相对的边(短边)也可以不与横边3a平行。
另外,姿势保持装置用的输送装置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是多关节机器人16,但在本发明中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具备例如配置到工作台周围的轨道和沿该轨道驱动姿势保持装置的驱动装置的装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关节机器人16进行缝边用输送,但在本发明中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缝纫机15的未图示的输送齿进行缝边用输送。在该情况下,输送齿成为输送遮布1的专用的输送部。并且,在输送齿输送遮布1时,多关节机器人16使姿势保持装置14成为与遮布1分开的状态。
附图标记说明
1A 纵长物
1 遮布
2A 拉链链条
2 拉链
3 遮布主体
3a 横边
3b 弯曲边
3c 纵边
4 带
4a 缝线
4b 缝线
5 链牙列
6 拉头
7 第1止码
8 第2止码
11 刀具装置
12 夹具装置
13 工作台
13a 板部
13b 板部
13c 贯穿孔
14 姿势保持装置
15 缝纫机
15a 缝纫机压脚
15a1 一侧部分
15a2 另一侧部分
15b 刀具
16 输送装置(多关节机器人)
16a 固定部
16b 第1连杆部
16c 第2连杆部
16d 杆
20 夹料装置
21 保持架
22 带按压部
23 止码按压部
23a 上按压部
23a1 前面
23b 侧方按压部
23b1 固定片
23b2 垂下片
23c 前面
23d 后面
23e 左侧面
23f 右侧面
23h 斜面
24 保持架板
24a 左侧面
24b 后面
24c 前面
24d 斜面
24p 固定板部
25 连结部
25a 第1连结部
25b 第2连结部
25c 接合部
25d 贯穿孔
25e 贯穿孔
25f 螺栓
30、30A、30B 带远离装置
31 插入片
31a 固定部
31b 插入部
31b1 上表面
31b2 后面
32 插入片驱动部
32a 缸壳
32b 活塞杆
33 引导件
33a 导轨
33b 移动件
33b1 贯穿孔
34 块
35 管
36 爪部
37 支承部
G 间隔

Claims (10)

1.一种遮布(1)的缝边装置,
该遮布(1)的缝边装置以遮布(1)为缝纫对象物,所述遮布(1)成为:使上侧的拉链(2)与下侧的遮布主体(3)叠置,所述下侧的遮布主体(3)具备使在交叉的方向上笔直地延伸的横边(3a)和纵边(3c)由弯曲边(3b)接合而成的缘,并且所述遮布(1)使所述纵边(3c)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拉链(2)的长度方向一致,并且,所述遮布主体(3)中的所述横边(3a)的延伸方向的两端部向所述拉链(2)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超出所述拉链(2),
该遮布(1)的缝边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工作台(13),其载置所述遮布(1);
夹料装置(20),其与所述工作台(13)协作而夹持所述遮布(1);
缝纫机(15),其对所述遮布主体(3)的所述缘进行缝边,并且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3);
刀具(15b),其设于所述缝纫机(15),以将所述弯曲边(3b)形成于所述遮布主体(3)的所述缘的方式切断所述遮布主体(3);以及
夹料装置用的输送装置(16),其输送通过与所述工作台(13)协作而夹持着所述遮布(1)的状态下的夹料装置(20),
夹料装置用的所述输送装置(16)连续地进行缝边前用输送和缝边用输送,在所述缝边前用输送中,将夹持着缝边前的所述遮布(1)的状态下的所述夹料装置(20)朝向所述缝纫机(15)直线地输送,在所述缝边用输送中,将夹持着缝边过程中的所述遮布(1)的状态下的所述夹料装置(20)进行输送,
在所述缝边用输送中,所述输送装置(16)与通过所述刀具(15b)而形成的所述弯曲边(3b)的形状相对应地输送所述夹料装置(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布(1)的缝边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缝边用输送中,与所述弯曲边(3b)的形状和所述纵边(3c)的形状相对应地连续地输送所述夹料装置(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遮布(1)的缝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缝纫机(15)具备输送所述遮布(1)的专用的输送部,
在夹料装置用的所述输送装置(16)与所述弯曲边(3b)的形状相对应地输送了所述夹料装置(20)之后,所述专用的输送部与所述纵边(3c)的形状相对应地输送所述遮布(1)。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遮布(1)的缝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料装置(20)具备:保持架(21),其按压所述遮布(1);和保持架驱动部,其使所述保持架(21)相对于所述工作台(13)的上表面接近和远离,
所述保持架(21)具备按压所述拉链(2)的带(4)的带按压部(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遮布(1)的缝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架(21)具备按压所述拉链(2)的止码(7)的止码按压部(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遮布(1)的缝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码按压部(23)具备:上按压部(23a),其以与所述工作台(13)协作而夹持所述止码(7)的方式从上方进行按压;和侧方按压部(23b),其从所述宽度方向侧按压所述止码(7)。
7.一种遮布(1)的缝边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遮布(1)的缝边装置以遮布(1)为缝纫对象物,所述遮布(1)成为:上侧的拉链(2)与下侧的遮布主体(3)叠置,该下侧的遮布主体(3)具备使在交叉的方向上笔直地延伸的横边(3a)和纵边(3c)由弯曲边(3b)接合而成的缘,并且所述遮布(1)使所述纵边(3c)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拉链(2)的长度方向一致,并且,所述遮布主体(3)中的所述横边(3a)的延伸方向的两端部向所述拉链(2)宽度方向的两侧超出所述拉链(2),
该遮布(1)的缝边装置具备:
工作台(13),其载置所述遮布(1);
缝纫机(15),其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3),并且对所述遮布(1)进行缝边,该缝纫机(15)具备通过与所述工作台(13)协作来夹持所述遮布(1)的缝纫机压脚(15a);
缝边前用输送装置,其将所述工作台(13)上的缝边前的所述遮布(1)朝向所述缝纫机(15)直线地输送;
缝边用输送装置,其与所述遮布主体(3)的缘的形状相对应地输送缝边过程中的所述遮布(1);以及
带远离装置(30、30A、30B),其使所述拉链(2)的一个带(4)中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即缝边侧的一端部向比所述缝纫机压脚(15a)更靠上侧的位置远离所述工作台(13)上的缝边前的所述遮布主体(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遮布(1)的缝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远离装置(30)具备:插入片(31),其用于插入至所述遮布主体(3)与所述带(4)之间;和插入片驱动部(32),其使所述插入片(31)向所述遮布主体(3)与所述带(4)之间的第1位置以及从所述遮布主体(3)与所述带(4)之间离开的第2位置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遮布(1)的缝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远离装置(30A)是吸引所述带(4)的吸引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遮布(1)的缝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远离装置(30B)是从上方捏持所述带(4)的卡盘装置。
CN201780091088.4A 2017-05-22 2017-05-22 遮布的缝边装置 Active CN1106628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7/018996 WO2018216061A1 (ja) 2017-05-22 2017-05-22 フライの縁縫い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62862A CN110662862A (zh) 2020-01-07
CN110662862B true CN110662862B (zh) 2021-10-26

Family

ID=643954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91088.4A Active CN110662862B (zh) 2017-05-22 2017-05-22 遮布的缝边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066768B2 (zh)
JP (1) JP6802920B2 (zh)
CN (1) CN110662862B (zh)
MX (1) MX2019013971A (zh)
TW (1) TWI653373B (zh)
WO (1) WO201821606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00270B (zh) * 2020-07-28 2023-06-13 Ykk株式会社 带拉链的遮布的缝边装置用的夹料系统
CN113293531B (zh) * 2021-05-18 2023-08-01 温州大学 一种智能缝纫机双片布缝合用的夹持定位机构
CN113529507B (zh) * 2021-07-22 2022-09-27 孔超 铁路绝缘接头肥边切割机
DE112021008117T5 (de) * 2021-08-16 2024-05-29 Ykk Corporation Fixierteil, Nähmaschine und Nähverfahren
CN116356501A (zh) * 2021-12-28 2023-06-30 Ykk株式会社 缝制装置
WO2023127074A1 (ja) * 2021-12-28 2023-07-06 Ykk株式会社 縫製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85471A (en) * 1970-09-28 1972-08-22 Textron Inc Automatic trouser fly fabric feeding machine and method
US4638557A (en) * 1986-01-24 1987-01-27 Talon, Inc. Semi-automatic apparatus for attaching flypieces to a slide fastener chain
US5161474A (en) * 1991-09-18 1992-11-10 Yoshida Kogyo K.K. Method of serging trouser-fly piece with slide fastener stringer attached thereto
JPH07289764A (ja) * 1994-04-22 1995-11-07 Kyushu M I Shii:Kk 生地の連続プレス・サージング方法
CN1786314A (zh) * 2004-12-08 2006-06-14 Ykk株式会社 遮布缝纫机
CN101187114A (zh) * 2006-11-21 2008-05-28 Ykk株式会社 曲线边缘缝制系统
CN103201420A (zh) * 2010-09-08 2013-07-10 Ykk株式会社 遮布包边缝纫装置
CN103269612A (zh) * 2010-12-16 2013-08-28 Ykk株式会社 遮布供给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69148A (en) * 1990-09-07 1991-12-03 Yoshida Kogyo K. K. Trouser-fly piece serging apparatus
JPH0728970B2 (ja) * 1990-09-10 1995-04-05 ジューキ株式会社 ミシンにおける布の縁縫い装置
JP2000070579A (ja) 1998-08-31 2000-03-07 Ykk Corp ズボン用前立の縁縫加工装置
JP2007014556A (ja) * 2005-07-07 2007-01-25 Ykk Corp 生地片の縁縫装置
MX2012014599A (es) * 2010-06-16 2013-02-21 Ykk Corp Maquina de coser para cierres.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85471A (en) * 1970-09-28 1972-08-22 Textron Inc Automatic trouser fly fabric feeding machine and method
US4638557A (en) * 1986-01-24 1987-01-27 Talon, Inc. Semi-automatic apparatus for attaching flypieces to a slide fastener chain
US5161474A (en) * 1991-09-18 1992-11-10 Yoshida Kogyo K.K. Method of serging trouser-fly piece with slide fastener stringer attached thereto
JPH07289764A (ja) * 1994-04-22 1995-11-07 Kyushu M I Shii:Kk 生地の連続プレス・サージング方法
CN1786314A (zh) * 2004-12-08 2006-06-14 Ykk株式会社 遮布缝纫机
CN101187114A (zh) * 2006-11-21 2008-05-28 Ykk株式会社 曲线边缘缝制系统
CN103201420A (zh) * 2010-09-08 2013-07-10 Ykk株式会社 遮布包边缝纫装置
CN103269612A (zh) * 2010-12-16 2013-08-28 Ykk株式会社 遮布供给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066768B2 (en) 2021-07-20
JP6802920B2 (ja) 2020-12-23
MX2019013971A (es) 2020-01-23
US20200109501A1 (en) 2020-04-09
TWI653373B (zh) 2019-03-11
CN110662862A (zh) 2020-01-07
WO2018216061A1 (ja) 2018-11-29
TW201900972A (zh) 2019-01-01
JPWO2018216061A1 (ja) 2020-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62862B (zh) 遮布的缝边装置
CN110158242B (zh) 缝制装置
CN107829223A (zh) 一种自动包缝四边机
JP2012120730A (ja) ベルトループ付けミシン及びベルトループの折り返し方法
JP5808969B2 (ja) ベルトループ付けミシン
TWI703250B (zh) 縫紉機及縫製裝置、以及縫製方法
CN114000270A (zh) 带拉链的遮布的缝边装置用的夹料系统
CN111836923B (zh) 遮布缝制机
EP0353208A1 (en) Industrial sewing machine for simultaneously performing a plurality of improved seaming lines
CN210657461U (zh) 具有折带导向装置的电脑针车
EP0494052B1 (en) Industrial sewing machine for simultaneously making different seaming patterns
CN110965217A (zh) 裤襻上料机构、缝纫设备以及裤襻上料方法
JP7496039B2 (ja) 固定部材、ミシン、及び縫製方法
CN210420417U (zh) 一种缝纫机的压料机构
US5269241A (en) Industrial sewing machine for simultaneously making different seaming patterns
JP2004147794A (ja) ジグザグ縫いミシン
TWI502109B (zh) Cloth cutting device
JP4273192B2 (ja) 縫製機
JP2676172B2 (ja) 自動縫製装置
JPH02261488A (ja) 縫製方法
CN110777482A (zh) 一种风管拉链组合机
JPS6028387Y2 (ja) ミシンの被縫物案内具
JPH08309056A (ja) 股上縫製機におけるパンティストッキング生地の自動位置決め方法と装置
JPH088784Y2 (ja) 縫製装置
GB2300107A (en) A knitted garment production proces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