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73959B - 拍摄装置 - Google Patents

拍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73959B
CN110573959B CN201880026838.4A CN201880026838A CN110573959B CN 110573959 B CN110573959 B CN 110573959B CN 201880026838 A CN201880026838 A CN 201880026838A CN 110573959 B CN110573959 B CN 1105739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heater
heat
amount
cover gl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2683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73959A (zh
Inventor
市村玲也
工藤信宽
藤崎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kai Rik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kai Rik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kai Rika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kai Rik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5739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739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739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739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2Elements optimising image sensor operation, e.g. for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 protection or temperature control by heat transfer or cooling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56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leaning other parts or devices than front windows or windscreens
    • B60S1/60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leaning other parts or devices than front windows or windscreens for signalling devices, e.g.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00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with means to keep optical surfaces clean, e.g. by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irt, stains, contamination, condens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55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provision for heating or cooling, e.g. in aircraf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1Housing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在拍摄装置(10)中,加热器(30)从外周侧加热盖玻璃(24)。这里,在加热器(30)的上侧以及下侧分别设置有第1加热区域(36)以及第2加热区域(38),第1加热区域(36)的发热密度比第2加热区域(38)的发热密度大。因此,在进行盖玻璃(24)的除霜时,能够抑制水滴残留在盖玻璃(24)的中心部分以及比中心靠上侧部分,能够抑制水滴配置于盖玻璃(24)的中心部分。

Description

拍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拍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本实用新型注册第2590569号公报中,在后方监视用相机安装有防凝露用过滤器,在防凝露用过滤器中,在玻璃与光学过滤器之间内置密封有薄型环状加热器。在薄型环状加热器中,在薄型环状薄膜设置有发热层,薄型环状加热器与后方监视用相机的透镜单元的光轴同轴地配置。
例如,当在防凝露用过滤器的表面附着有霜时,薄型环状加热器加热玻璃以及光学过滤器,从而该霜溶化而从防凝露用过滤器的表面除去。
然而,对于薄型环状加热器而言,在玻璃以及光学过滤器的外周部遍及大致整周地配置有发热层,玻璃以及光学过滤器被从外周侧朝向透镜单元的光轴部分地加热。因此,在从防凝露用过滤器的表面除去霜时,水滴容易残留于防凝露用过滤器表面的透镜单元光轴部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水滴配置于透过部件的入射光光轴部分的拍摄装置。
本发明的第1方式具有:拍摄机构,其包括透过光的透过部件以及接收透过了上述透过部件的入射光来进行拍摄的拍摄部;以及加热体,其为环状且在内部配置上述入射光的光轴,并且能够加热上述透过部件,且上述透过部件的比上述入射光的光轴靠上侧部分的加热量比上述透过部件的比上述入射光的光轴靠下侧部分的加热量大。
对于本发明的第2方式而言,在本发明的第1方式中,基于上述加热体的上述透过部件的加热量在上述加热体的上部最大。
对于本发明的第3方式而言,在本发明的第1方式或者第2方式中,具备释放部,上述释放部在上述加热体沿上述入射光的光轴的周向设置有多个,上述释放部分别释放热,并且上述释放部的热的释放量相互不同。
对于本发明的第4方式而言,在本发明的第1方式~第3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中,基于上述加热体的上述透过部件的加热量随着朝向下侧而变小。
在本发明的第1方式中,在拍摄机构中,拍摄部接收透过了透过部件的入射光来进行拍摄。另外,加热体为环状,在加热体内配置入射光的光轴,加热体能够加热透过部件。
这里,基于加热体的透过部件的比入射光光轴靠上侧部分的加热量比基于加热体的透过部件的比入射光光轴靠下侧部分的加热量大。因此,例如,在透过部件附着有霜的情况下,在加热体加热透过部件而将该霜从透过部件除去时,能够抑制水滴残留在透过部件的比入射光光轴靠上侧部分以及透过部件的入射光光轴部分,能够抑制水滴配置于透过部件的入射光光轴部分。
在本发明的第2方式中,基于加热体的透过部件的加热量在加热体的上部最大。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水滴残留在透过部件的比入射光光轴靠上侧部分。
在本发明的第3方式中,在加热体沿入射光光轴的周向设置有多个释放部,多个释放部分别释放热,并且多个释放部的热的释放量相互不同。因此,能够容易地使基于加热体的透过部件的比入射光光轴靠上侧部分的加热量比基于加热体的透过部件的比入射光光轴靠下侧部分的加热量大。
在本发明的第4方式中,基于加热体的透过部件的加热量随着朝向下侧而变小。因此,即使使基于加热体的透过部件的比入射光光轴靠下侧部分的加热量比基于加热体的透过部件的比入射光光轴靠上侧部分的加热量小,也能够抑制基于加热体的透过部件的加热量整体变小,加热体能够有效地加热透过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拍摄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剖视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加热器的示意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加热器的主视图。
图4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加热器的示意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加热器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图1中,以侧视剖视图示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拍摄装置10的主要部分。此外,在附图中,以箭头FR表示车辆前方,以箭头RH表示车辆右方,以箭头UP表示上方。
拍摄装置10在外侧设置于作为车辆的车体侧的侧门(前侧门,省略图示)的上下方向中间部分的车辆前侧端。
在拍摄装置10设置有构成拍摄机构的相机12,相机12被间接地支承于车辆的侧门。
在相机12的外周设置有长方体形箱状(也可以是大致圆筒状)的壳体14,壳体14的长边方向(轴向)与车辆前后方向平行地配置。
在壳体14的车辆后侧壁,同轴地贯穿形成有圆形的透镜孔(省略图示),在透镜孔,同轴地嵌入有前视(后视)圆形的透镜16。透镜16的车辆后侧面(表面)弯曲为凸状,透镜16从壳体14的透镜孔向车辆后侧突出并露出。透镜16是玻璃制,能够透过光,对于从车辆后侧入射至透镜16并透过透镜16的入射光而言,朝向透镜16的入射方向与从透镜16的出射方向不平行(能够由透镜16进行聚光)。
在壳体14内安装有作为拍摄部的拍摄元件(图像传感器,省略图示),对于拍摄元件而言,在透镜16的车辆前侧,中心配置于透镜16的光轴上,并且拍摄面(受光面)朝向透镜16侧。在相机12中,透过了透镜16的入射光汇聚在拍摄元件的拍摄面上,从而透镜16的车辆后侧的图像在拍摄元件的拍摄面上成像,拍摄元件能够经由透镜16拍摄车辆后侧。
在拍摄装置10设置有有底筒状的相机收纳部18。对于相机收纳部18而言,开口剖面为矩形(也可以是圆形),底壁配置于车辆前侧,并且长边方向与车辆前后方向平行地配置。另外,相机收纳部内18朝向车辆后侧开口。在相机收纳部18的车辆后侧一体地形成有筒状的扩展部20。对于扩展部20而言,剖面开口的中心与相机收纳部18的剖面开口的中心形成为相同直线状,并且外形比相机收纳部18的外形大,扩展部20的车辆后侧的剖面开口为比相机收纳部18的剖面开口大的圆形。另外,扩展部20的车辆前侧(相机收纳部18侧)的剖面开口为与相机收纳部18的剖面开口相同的形状,扩展部20内与相机收纳部18内连通。
相机12从扩展部20侧插入至相机收纳部18内。另外,在扩展部20的车辆后侧内,配置有圆板状的密封部件22。对于密封部件22而言,外径与扩展部20的车辆后侧的内径大致相同,并且同轴地贯穿形成有圆孔22A,圆孔22A使透镜16的向车辆后侧露出的部分同轴地朝向车辆后侧露出。
密封部件22在整周上安装于扩展部20的车辆后侧内的底面20A(车辆前侧面)和相机12的透镜16外侧的部分。密封部件22具有密封性,密封部件22对扩展部20的底面20A与相机12的透镜16外侧的部分之间进行密封。此外,包括扩展部20的相机收纳部18以及密封部件22的热传递性较低。
在密封部件22的车辆后侧配置有作为构成拍摄机构的透过部件的圆板状的盖玻璃24。盖玻璃24是透明玻璃制(也可以是透明树脂制),盖玻璃24的外径与扩展部20的车辆后侧的内径大致相同。盖玻璃24嵌入至扩展部20的车辆后侧内,并固定于扩展部20以及密封部件22。由此,相机12经由盖玻璃24拍摄车辆后侧。
另一方面,在盖玻璃24的车辆后侧,同轴地设置有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作为加热体的加热器30。在图2中,以从斜后侧观察到的立体图示出加热器30,在图3中,以从车辆后侧观察到的主视图示出加热器30。
如图2所示,在加热器30设置有作为基部的大致圆板状的基板32,在基板32贯穿形成有圆形的露出孔32A。露出孔32A为以基板32的中心(轴心)为中心的圆形,露出孔32A具有不缩小相机12的拍摄范围的内径。另外,基板32具有耐热性、导热性以及电绝缘性。
在基板32卷绕有作为释放部的电阻线34,电阻线34在基板32的露出孔32A侧与外周侧之间环绕。电阻线34通过通电来发热(释放热)。加热器30为使用了电阻线34的所谓的热线式。
在加热器30中,沿周向在基板32设置有作为第1加热部的第1加热区域36、以及作为第2加热部的第2加热区域38。第1加热区域36在加热器30的周向上具有角度α的范围,角度α为大致90°。第2加热区域38是在加热器30的周向上除了第1加热区域36以外的区域(角度β的范围的区域)。
在第1加热区域36中,电阻线34密集地(电阻线34的间隔较窄)且均匀地缠绕于基板32,在第2加热区域38中,与第1加热区域36相比电阻线34较稀疏地缠绕于基板32(与第1加热区域36相比电阻线34的间隔较宽)。另外,电阻线34在与第1加热区域36相反侧(第2加热区域38的中央位置)被引出,在第2加热区域38中,随着远离第1加热区域36而将电阻线34逐渐稀疏地缠绕于基板32。
由此,对于加热器30的发热密度(每单位周向长度的发热量)而言,第1加热区域36比第2加热区域38大,并且在第2加热区域38中,随着远离第1加热区域36而逐渐变小。
对于加热器30而言,卷绕有电阻线34的基板32被具有防水性以及防湿性的材料覆盖(省略图示)来使用。另外,加热器30以第1加热区域36的周向中央配置于上端的方式嵌入至扩展部20的车辆后侧内,加热器30被安装成与盖玻璃24的车辆后侧的面紧密地接触。
由此,盖玻璃24的中心P以配置于透镜16的光轴上的状态通过加热器30的露出孔32A向车辆后方侧露出,相机12通过加热器30的露出孔32A而能够拍摄车辆后方。
对于拍摄装置10而言,相机12(拍摄元件)以及加热器30(电阻线34)与设置于车辆的未图示的控制装置电连接。在控制装置电连接有作为显示机构的监视器(省略图示),通过控制装置的控制在监视器显示拍摄元件拍摄到的拍摄图像。监视器配置于车室内,车辆的乘员确认显示于监视器的相机12的拍摄图像,从而辅助乘员的车辆后侧的视觉确认。另外,在拍摄装置10中,通过从控制装置向电阻线34供给的电力而加热器30工作,盖玻璃24被从外周侧的整个区域朝向中心P侧加热。
接下来,对第1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以上结构的拍摄装置10中,相机12工作,从而拍摄元件通过透镜16以及盖玻璃24拍摄车辆后侧。
另外,在拍摄装置10中,加热器30工作,从而通过加热器30对盖玻璃24从外周侧朝向中心P侧加热。因此,能够在盖玻璃24结霜时,对盖玻璃24进行除霜(使霜溶化),并且能够在盖玻璃24起雾时,进行盖玻璃24的去雾。
这里,在加热器30中,第1加热区域36的发热密度比第2加热区域38的发热密度大(第2加热区域38的发热密度比第1加热区域36的发热密度小),基于加热器30的盖玻璃24的比中心P靠上侧部分的加热量比基于加热器30的盖玻璃24的比中心P靠下侧部分的加热量大。因此,在进行盖玻璃24的除霜时,因除霜而产生的水滴容易残留在盖玻璃24的比中心P靠下侧部分,从而能够抑制该水滴残留在盖玻璃24的中心P部分以及比中心P靠上侧部分。由此,能够抑制该水滴配置于盖玻璃24的中心P,能够抑制朝向盖玻璃24的中心P的入射光被该水滴不规则反射,能够抑制相机12的拍摄图像模糊发白。并且,该水滴能够容易地向盖玻璃24的比拍摄元件的拍摄范围靠下侧流下,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相机12的拍摄图像模糊发白。
并且,第1加热区域36的周向中央(发热密度最大的区域)配置于加热器30的上端。因此,能够有效地增大基于加热器30的盖玻璃24的比中心P靠上侧部分的加热量,能够有效地使因除霜而产生的水滴容易残留在盖玻璃24的比中心P靠下侧部分,能够有效地抑制该水滴残留在盖玻璃24的中心P部分以及比中心P靠上侧部分。
另外,在加热器30中,第2加热区域38的发热密度随着远离第1加热区域36而逐渐变小。因此,能够增大基于第2加热区域38的盖玻璃24的比中心P靠上侧部分的加热量,能够进一步使因除霜而产生的水滴容易残留在盖玻璃24的比中心P靠下侧部分,能够进一步抑制该水滴残留在盖玻璃24的中心P部分以及比中心P靠上侧部分。并且,即使使第2加热区域38的发热密度比第1加热区域36的发热密度小,也能够抑制基于加热器30的盖玻璃24的加热量整体变小,加热器30能够有效地加热盖玻璃24,能够有效地进行盖玻璃24的除霜。
〔第2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图4中,以从斜后侧观察到的立体图示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作为加热体的加热器50,在图5中,以从车辆后侧观察到的主视图示出加热器50。
在第2实施方式中,加热器50代替第1实施方式的加热器30而设置于拍摄装置10。
在基板32设置有作为释放部的多个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正温度系数)发热体52,加热器50为所谓的PTC加热器。PTC发热体52被分割为多个并沿基板32的周向排列。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基板32径向的尺寸相同而基板32周向的尺寸不同的PTC发热体52A、52B、52C、52D、52E,按照PTC发热体52A、52B、52C、52D、52E的顺序而基板32周向的尺寸变小。
在加热器50中,在PTC发热体52A的两侧按照PTC发热体52B、52C、52D、52E的顺序等分离距离地进行配置,2个PTC发热体52E的间隙比其他的长。另外,如图4所示,在基板32,一对端子54向径向外侧突出(在图5中省略图示),在基板32内设置有将一对端子54的每一个与PTC发热体52(52A~52E)的每一个电连接的电极线(电气布线,省略图示)。
在加热器50中,通过向一对端子54供给电力,各PTC发热体52(52A~52E)发热。PTC发热体52(52A~52E)的发热量根据面积而不同,面积越大发热量越大。
在加热器50中,在第1加热区域36的整个周向设置有PTC发热体52A,在第2加热区域38设置有PTC发热体52B~52E。
对于加热器50而言,随着沿周向远离第1加热区域36的PTC发热体52A,而发热量阶段性地变小,并且在最远离第1加热区域36的位置(PTC发热体52E之间的位置),发热量最小(为0)。
这里,在第2实施方式的加热器50中,也能够起到与第1实施方式的加热器30相同的效果。
并且,在第2实施方式的加热器50中,沿周向设置有多个PTC发热体52(52A~52E),多个PTC发热体52(52A~52E)的发热量相互不同。因此,能够容易地调整加热器50的发热密度,能够较容易地使第1加热区域36的发热密度比第2加热区域38的发热密度大,并且能够容易地使第2加热区域38的发热密度随着远离第1加热区域36而逐渐变小。
另外,通过调整PTC发热体52的面积来调整PTC发热体52的发热量。因此,能够容易地调整PTC发热体52的发热量,能够容易地制造加热器50。
此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加热器50沿周向阶段性地改变发热量,但加热器50并不局限于阶段性地改变发热量,也可以连续地改变发热量。
例如,也可以逐渐减小PTC发热体52的基板32径向上的尺寸,来使PTC发热体52的发热量连续地减少。
此外,在以上说明的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中,将第1加热部的范围沿透过部件的周向设为角度α的范围,并且将角度α设为大致90°。然而,第1加热部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角度α也可以比90°小,但若角度α与90°相比过小,则基于第1加热部的透过部件的上侧部分的加热量变小,因此优选角度α不大幅地小于90°。
另外,角度α也可以比180°大。然而,若角度α与180°相比过大,则基于第1加热部的透过部件的下侧部分的加热量变大,因此优选角度α不大幅地大于180°,更优选小于180°。因此,优选考虑第1加热部的发热量与第2加热部的发热量的总和、以及第1加热部的发热量与第2加热部的发热量之差来确定第1加热部的范围。
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作为释放部使用了电阻线34,在第2实施方式中,作为释放部使用了PTC发热体52。然而,对于释放部,并不局限于电阻线34以及PTC发热体52,也可以使用其他的释放热的部件。
此外,在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中,相机12能够对车辆后侧进行拍摄。然而,也可以相机12能够对其他的方向(例如下侧、上侧、车辆方向内侧、车辆方向外侧以及车辆前侧)进行拍摄。
另外,在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中,将作为透过部件的盖玻璃24的外形设为圆板状,但透过部件并不局限于圆板状,也可以为矩形等其他的形状。在将透过部件设为矩形的情况下,将扩展部20的车辆后侧的开口形成为矩形,并且代替密封部件22而设置外形为矩形的密封部件即可。对于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加热器50而言,代替基板32而设置矩形的基板,并在该基板上配置PTC发热体52即可,对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加热器30而言,在基板32与扩展部20的开口内表面之间配置隔离物,来填埋基板32与扩展部20的开口内周面之间的缝隙即可。
另外,在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中,以作为透过部件的盖玻璃24的除霜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加热体并不局限于设置于盖玻璃24,能够设置于在相机12中有产生结霜等的可能性的透过部件。例如,在透镜16暴露于外部空气的情况下,加热体也可以设置于透镜16。
并且,在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中,将拍摄装置10设置于车辆的侧门。然而,也可以将拍摄装置10设置于车辆的侧门以外的部分(车辆的外部以及内部)、或者设置于车辆以外。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当然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内容,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除了上述以外,还能够进行各种变形来实施。
在2017年4月26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7-087661号的公开的全部内容通过参照被引入至本说明书中。

Claims (5)

1.一种拍摄装置,具有:
拍摄机构,其包括透过光的透过部件以及接收透过了所述透过部件的入射光来进行拍摄的拍摄部;以及
加热体,其为环状且在内部配置所述入射光的光轴,并且能够加热所述透过部件,且所述透过部件的比所述入射光的光轴靠上侧部分的加热量比所述透过部件的比所述入射光的光轴靠下侧部分的加热量大,
所述加热体在周向上具有发热量不同的区域,并且发热量随着朝向下侧而逐渐变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装置,其中,
基于所述加热体的所述透过部件的加热量在所述加热体的上部最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拍摄装置,其中,
所述拍摄装置具备释放部,所述释放部在所述加热体沿所述入射光的光轴的周向设置有多个,所述释放部分别释放热,并且所述释放部的热的释放量相互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拍摄装置,其中,
基于所述加热体的所述透过部件的加热量随着朝向下侧而变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拍摄装置,其中,
基于所述加热体的所述透过部件的加热量随着朝向下侧而变小。
CN201880026838.4A 2017-04-26 2018-03-23 拍摄装置 Active CN1105739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87661 2017-04-26
JP2017087661A JP6723194B2 (ja) 2017-04-26 2017-04-26 撮像装置
PCT/JP2018/011929 WO2018198625A1 (ja) 2017-04-26 2018-03-23 撮像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73959A CN110573959A (zh) 2019-12-13
CN110573959B true CN110573959B (zh) 2022-07-15

Family

ID=639202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26838.4A Active CN110573959B (zh) 2017-04-26 2018-03-23 拍摄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887496B2 (zh)
JP (1) JP6723194B2 (zh)
CN (1) CN110573959B (zh)
DE (1) DE112018002216T5 (zh)
WO (1) WO201819862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80305B2 (ja) * 2018-11-19 2022-11-3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ウィンドウガラス加熱装置
JP7313883B2 (ja) * 2019-04-16 2023-07-25 株式会社 資生堂 美容健康器具および塗布具
DE102020203081A1 (de) * 2019-05-26 2020-11-26 Robert Bosch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Dichtungsanordnung zur statischen Abdichtung einer vereisungsgefährdeten Bauteilkomponente, Objektiv mit Dichtungsanordnung
EP4099051A4 (en) * 2020-01-28 2024-04-03 Pioneer Corp SENSOR DEVICE, HOUSING AND COVER PART
JP2021172321A (ja) * 2020-04-30 2021-11-01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車両用撮像装置
US11474417B2 (en) * 2020-08-07 2022-10-18 Lineage Logistics, LLC Lens heater assembly for camera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90569Y2 (ja) 1992-10-23 1999-02-17 株式会社村上開明堂 リング状ヒータ内蔵のフィルター
JPH089208A (ja) * 1994-06-23 1996-01-12 Hitachi Ltd ビデオカメラ
JP3075351U (ja) * 2000-08-01 2001-02-16 株式会社ダイワインダストリ 監視用カメラの防護装置
JP2002237371A (ja) * 2001-02-13 2002-08-23 Suzuki Motor Corp 防曇用ヒータのヒータ制御方法および防曇用ヒータ付ヘルメット
JP2004020798A (ja) * 2002-06-14 2004-01-22 Ricoh Co Ltd 防水型デジタルカメラ
JP4252959B2 (ja) * 2003-05-22 2009-04-08 フィコ ミロールス,エセ ア 車両の外部をモニタするための、加熱装置を有する画像取得ユニット
JP2007212696A (ja) * 2006-02-09 2007-08-23 Nikon Corp カメラ、及び、レンズ鏡筒
JP5235752B2 (ja) * 2009-03-30 2013-07-10 ダイキョーニシカワ株式会社 車両用ウインドパネル
TWM408051U (en) * 2011-01-04 2011-07-21 Topview Optronics Corp Defogging and defrosting device for camera protection lens
JP6539452B2 (ja) * 2015-01-26 2019-07-03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ミラー
JP2016219903A (ja) * 2015-05-15 2016-12-22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撮像装置
CN107690594B (zh) * 2015-06-03 2020-12-04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透镜镜筒和包括该透镜镜筒的相机模块
KR102354605B1 (ko) * 2015-07-09 2022-01-25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US10684444B2 (en) * 2015-08-17 2020-06-16 Lg Innotek Co., Ltd. Camera module
KR102487620B1 (ko) * 2015-09-15 2023-01-12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용 박막 히터 및 이를 갖는 카메라 모듈
KR102528490B1 (ko) * 2015-10-30 2023-05-04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렌즈의 온도 제어가 가능한 히터가 증착된 카메라 모듈
CN108153084B (zh) * 2015-12-10 2020-11-10 福州鑫图光电有限公司 具有防凝露功能且降低噪声的制冷相机
KR102556516B1 (ko) * 2016-08-11 2023-07-1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WO2018147696A1 (ko) * 2017-02-13 2018-08-16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및 자동차
EP3663224A4 (en) * 2017-07-31 2021-04-14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PHOTOGRAPHY DEVICE AND UNMANNED AIRCRAFT
US11086092B2 (en) * 2017-11-03 2021-08-10 Integrated Micro-Electronics Inc. Camera lens heat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137277A1 (en) 2020-04-30
JP2018185435A (ja) 2018-11-22
DE112018002216T5 (de) 2020-02-20
CN110573959A (zh) 2019-12-13
JP6723194B2 (ja) 2020-07-15
US10887496B2 (en) 2021-01-05
WO2018198625A1 (ja) 2018-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73959B (zh) 拍摄装置
JP6555190B2 (ja) 車両用撮影装置
CN107810444B (zh) 用于先进驾驶员辅助系统的相机加热器
KR101901056B1 (ko) 차량용 촬영 장치
JP6920330B2 (ja) 車両用センサーシステムのハイブリッドヒーター
EP2179629B1 (fr) Système de dégivrage ou de désembuage d'un instrument optique et dispositif d'acquisition d'images équipé d'un tel système
CN109991797B (zh) 加热装置及应用其的摄像器
JP6583651B2 (ja) 加熱装置
TWM408051U (en) Defogging and defrosting device for camera protection lens
CN111655554A (zh) 加热装置
JP7104820B2 (ja) ヒーターを有するモニタリングカメラ
CN101623188A (zh) 带电阻加热的内窥镜
JP2017167504A (ja) 赤外線レンズモジュール
US20160334619A1 (en) Imaging device
JP2019022029A (ja) 撮像装置
JP2021534535A (ja) 温度調節エレメントとセンサ配列
JP2018116122A (ja) 撮像装置
JP2021192499A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JP7438277B2 (ja) 霜取りレンズ装置
CN219181608U (zh) 摄影装置与摄影装置加热模块
JP2013083521A (ja) 焦電型赤外線検出素子、焦電型赤外線撮像素子および焦電型赤外線撮像装置
KR200379050Y1 (ko) 영상 검지용 카메라
CN118015744A (zh) 门禁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