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56407A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56407A
CN110556407A CN201910819080.6A CN201910819080A CN110556407A CN 110556407 A CN110556407 A CN 110556407A CN 201910819080 A CN201910819080 A CN 201910819080A CN 110556407 A CN110556407 A CN 1105564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layer
organic film
layer
base plate
display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1908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56407B (zh
Inventor
张国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1908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564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564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564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564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564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4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区、第一非显示区和第二非显示区,第二非显示区包括切割边缘;显示面板还包括:衬底基板;无机膜层,位于衬底基板上,且位于显示区和第一非显示区;第一有机膜层,位于衬底基板上,且位于第二非显示区,第一有机膜层在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包围无机膜层在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第二有机膜层,至少部分第二有机膜层位于第一有机膜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其中,第一有机膜层中设置有开口至少朝向第二有机膜的凹槽结构;第二有机膜层在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覆盖凹槽结构在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该显示面板可以有效防止边缘裂纹的产生,增加显示面板的耐弯折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显示领域,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OLED)显示面板由于同时具备自发光、不需要背光源、对比度高、厚度薄、可用于挠曲性面板等优点,被认为是下一代的平板显示器新兴应用技术。
然而,OLED显示面板在弯折时边缘的无机层容易产生裂纹,当裂纹延伸至显示区时,会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可以有效防止边缘裂纹的产生,增加显示面板的耐弯折性能。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包括第一非显示区和第二非显示区,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包围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二非显示区包围所述第一非显示区;所述第二非显示区包括切割边缘,所述切割边缘为所述第二非显示区远离所述第一非显示区的一侧边缘;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衬底基板;
无机膜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上,且位于所述显示区和所述第一非显示区;
第一有机膜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二非显示区,所述第一有机膜层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包围所述无机膜层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
第二有机膜层,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有机膜层位于所述第一有机膜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有机膜层中设置有开口至少朝向所述第二有机膜的凹槽结构;所述第二有机膜层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覆盖所述凹槽结构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通过在显示面板的边缘,即第二非显示区,且衬底基板上,设置第一有机膜层,通过第一有机膜层保护位于第一非显示区以及显示区的无机膜层,解决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因为弯折而导致显示面板的边缘容易产生裂纹,该裂纹延伸至显示区而影响显示的问题;同时,由于该显示面板在边缘区域设置第一有机膜层,在母板进行切割形成显示面板时,该第一有机膜层能够释放切割冲击力,进一步防止无机膜层边缘膜层受到冲击而产生裂纹向显示区扩散的问题。此外,本实施例还在第一有机膜层中设置凹槽结构,通过凹槽结构阻断裂纹的传播路径,进一步阻挡裂纹的传播;同时通过凹槽结构还可以释放弯折时产生的应力,提升显示面板耐弯折能力;同时在第一有机膜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设置第二有机膜层,通过第二有机膜层对弯折时产生的应力进行分散,进一步避免在非显示区指向显示区的方向应力集中而产生的裂纹向显示区扩散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沿Z-Z’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沿Q-Q’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沿W-W’方向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有机膜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有机膜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有机膜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有机膜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有机膜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剖视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剖视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剖视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剖视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剖视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剖视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剖视图;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剖视图;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剖视图;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剖视图;
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有机膜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有机膜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沿Z-Z’方向的剖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显示面板200’包括:显示区AA’和非显示区BB’,非显示区BB’包围显示区AA’;显示面板200’还包括:衬底基板20’、无机膜层30’和薄膜封装层120’。由于非显示区BB’的边缘仅设置无机膜层30’,所以当显示面板200’在弯折时,非显示区BB’无机膜层30’会由于弯折时产生的应力无法释放而产生裂纹,当裂纹延伸至显示区AA’时,会影响显示区AA’的显示效果。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包括第一非显示区和第二非显示区,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包围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二非显示区包围所述第一非显示区;所述第二非显示区包括切割边缘,所述切割边缘为所述第二非显示区远离所述第一非显示区的一侧边缘;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衬底基板;
无机膜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上,且位于所述显示区和所述第一非显示区;
第一有机膜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二非显示区,所述第一有机膜层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包围所述无机膜层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
第二有机膜层,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有机膜层位于所述第一有机膜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有机膜层中设置有开口至少朝向所述第二有机膜的凹槽结构;所述第二有机膜层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覆盖所述凹槽结构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第一有机膜层保护位于第一非显示区以及显示区的无机膜层,解决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因为弯折而导致显示面板的边缘容易产生裂纹,该裂纹延伸至显示区而影响显示的问题;同时,由于该显示面板在边缘区域设置第一有机膜层,在母板进行切割形成显示面板时,该第一有机膜层能够释放切割冲击力,进一步防止无机膜层边缘膜层受到冲击而产生裂纹向显示区扩散的问题。此外,本实施例还在第一有机膜层中设置凹槽结构,通过凹槽结构阻断裂纹的传播路径,进一步阻挡裂纹的传播;同时通过凹槽结构还可以释放弯折时产生的应力,提升显示面板耐弯折能力;同时在第一有机膜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设置第二有机膜层,通过第二有机膜层对弯折时产生的应力进行分散,进一步避免在非显示区指向显示区的方向应力集中而产生的裂纹向显示区扩散的问题。
以上是本发明的核心思想,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沿Q-Q’方向的剖视图。参见图3,显示面板200包括显示区AA和非显示区BB,非显示区BB包括第一非显示区AB和第二非显示区AC,第一非显示区AB包围显示区AA,第二非显示区AC包围第一非显示区AB;第二非显示区AC包括切割边缘10,切割边缘10为第二非显示区AC远离第一非显示区AB的一侧边缘;参见图4,显示面板200还包括:衬底基板20;无机膜层30,位于衬底基板20上,且位于显示区AA和第一非显示区AB;第一有机膜层40,位于衬底基板20上,且位于第二非显示区AC,第一有机膜层40在衬底基板2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包围无机膜层30在衬底基板2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第二有机膜层50,至少部分第二有机膜层50位于第一有机膜层40远离衬底基板20的一侧;其中,第一有机膜层40中设置有开口至少朝向第二有机膜50的凹槽结构60;第二有机膜层50在衬底基板2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覆盖凹槽结构60在衬底基板2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
可选的,衬底基板20例如可以包括柔性基板,衬底基板20的材料例如可以包括聚醚砜、聚丙烯酸酯、聚醚酰亚胺、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苯硫醚、聚芳酯、聚酰亚胺、聚碳酸酯和乙酸丙酸纤维素的聚合物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无机膜层30的材料可以包括硅的氧化物或者硅的氮化物,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无机膜层30可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或原子层沉积形成。第一有机膜层40的材料可以包括聚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环氧树脂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第二有机膜层50的材料可以包括聚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环氧树脂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第一有机膜层40的材料和第二有机膜层50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通过位于第二非显示区AC的第一有机膜层40对无机膜层30进行包围,例如可以通过第一有机膜层40将无机膜层30的端部覆盖,或者,第一有机膜层40在衬底基板2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与无机膜层30在衬底基板2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毗邻。因为第一有机膜层40可以释放显示面板200弯折时产生的应力,所以通过第一有机膜层40保护无机膜层30,防止无机膜层30的端部产生的裂纹延伸至显示区AA影响显示效果的问题,解决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200因为弯折产生应力而导致显示面板200的边缘容易产生裂纹,该裂纹延伸至显示区AA而影响显示的问题,增加显示面板200的耐弯折性能。同时,第一有机膜层40是通过先刻蚀掉位于第二非显示区AC的无机膜层30,然后在刻蚀区域制备得到的,由于在刻蚀第二非显示区AC的无机膜层30时,衬底基板20易被过刻,导致衬底基板20表面产生刻缝,本实施例通过在刻蚀区域制备第一有机膜层40,第一有机膜层40对无机膜层30进行包围,且第一有机膜层40远离显示区AA的边缘延伸至切割边缘10,通过第一有机膜层40对衬底基板20进行保护,可通过第一有机膜层40对过刻产生的刻缝进行填平,减少了衬底基板20上的刻缝,保护了衬底基板20。可选的,可将制备第一有机膜层40的工艺步骤设置在像素电路阵列层中制备金属层的工艺步骤(例如,栅极金属层、源漏极金属层的制备)之前,第一有机膜层40对过刻产生的刻缝进行填平的同时,进一步防止后续工艺中(例如,栅极金属层、源漏极金属层的制备)金属残留的问题。
此外,由于该显示面板200在边缘区域即第二非显示区AC设置第一有机膜层40,在母板进行切割形成显示面板200时,由于该第一有机膜层40包围无机膜层30,通过第一有机膜层40释放切割时产生的切割冲击力,进一步防止无机膜层30边缘膜层受到冲击而产生裂纹向显示区扩散的问题。
进一步的,继续参见图4,第一有机膜层40中设置有开口至少朝向第二有机膜50的凹槽结构60,通过凹槽结构60进一步释放弯折时产生的应力,防止裂纹的产生,即便第一有机膜层40产生了裂纹,凹槽结构60也可以阻断裂纹的传播路径,进一步阻挡裂纹的传播,进一步增加了显示面板200的耐弯折性能。
可选的,凹槽结构60的形状以及在第二非显示区AC的位置本实施例不进行具体限定,只要可以释放应力,防止裂纹的传播即可。示例性的,凹槽结构60可以设置在第二非显示区AC的中间区域,也可以设置在第二非显示区AC的边缘区域,与切割边缘10交叠。
进一步的,继续参见图4,在位于第一有机膜层40远离衬底基板20的一侧设置第二有机膜层50,且第二有机膜层50在衬底基板2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覆盖凹槽结构60在衬底基板2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通过第二有机膜层50对弯折时产生的应力进行分散,进一步避免在非显示区BB指向显示区AA的方向应力集中而产生的裂纹向显示区AA扩散的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显示面板200包括多个膜层,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的膜层。
综上所述,通过在显示面板200的边缘,即第二非显示区AC,且衬底基板20上,设置第一有机膜层40,通过第一有机膜层40保护位于第一非显示区AB以及显示区AA的无机膜层30,解决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200因为弯折而导致显示面板200的边缘容易产生裂纹,该裂纹延伸至显示区AA而影响显示的问题;同时,由于该显示面板200在边缘区域设置第一有机膜层40,在母板进行切割形成显示面板200时,该第一有机膜层40能够释放切割冲击力,进一步防止无机膜层30边缘膜层受到冲击而产生裂纹向显示区AA扩散的问题。此外,本实施例还在第一有机膜层40中设置凹槽结构60,通过凹槽结构60阻断裂纹的传播路径,进一步阻挡裂纹的传播;同时通过凹槽结构60还可以释放弯折时产生的应力,提升显示面板200耐弯折能力;同时在第一有机膜层40远离衬底基板20的一侧设置第二有机膜层50,通过第二有机膜层50对弯折时产生的应力进行分散,进一步避免在非显示区BB指向显示区AA的方向应力集中而产生的裂纹向显示区AA扩散的问题。
可选的,显示面板200还包括:缓冲层,位于衬底基板20上;像素电路阵列层位于缓冲层背离衬底基板20的一侧;平坦化层110,位于像素电路阵列层背离衬底基板20的一侧;有机发光结构,位于平坦化层背离衬底基板20的一侧;像素定义层120,像素定义层120的开口定义有机发光结构;支撑柱,支撑柱位于像素定义层远离衬底基板20的一侧;像素电路阵列层包括依次设置的有源层、栅极金属层、以及源漏金属层、位于有源层与栅极金属层之间的栅极绝缘层、位于栅极金属层和源漏金属层之间层间绝缘层以及位于源漏金属层远离衬底基板20一侧的钝化层;无机膜层30包括缓冲层、栅极绝缘层、层间绝缘层和钝化层;第一有机膜层40与平坦化层110、像素定义层120或支撑柱中的任意一层或多者的组合同层设置;或者,第二有机膜层50与平坦化层110、像素定义层120或支撑柱中的任意一层或多者的组合同层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发明的发明点在非显示区BB,所以本实施例仅仅示出了非显示BB的部分膜层结构,而未示出显示区AA的膜层结构。
其中,栅极金属层可以形成驱动电路中的栅极、扫描线以及存储电容的第一级;源漏金属层可以形成驱动电路中的源极、漏极、数据线以及电源信号线。有机发光单元可以包括阳极、像素定义层、有机发光层和阴极层,像素定义层包括与阳极一一对应并暴露阳极主体的像素定义层开口。
第一有机膜层40与平坦化层110、像素定义层120或支撑柱中的任意一层或多者的组合同层设置;或者,第二有机膜层50与平坦化层110、像素定义层120或支撑柱中的任意一层或多者的组合同层设置。
如此,不用增加单独制备第一有机膜层40或第二有机膜层50的工艺,可以简化制备工艺流程,节省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沿W-W’方向的剖视图。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可选的,参见图5和图6,显示面板200还包括:缺口结构70;缺口结构70在衬底基板2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覆盖至少部分切割边缘10在衬底基板2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参见图6,且缺口结构70在垂直于显示面板200的方向上贯穿第一有机膜层40并暴露衬底基板20。示例性的,第一有机膜层40边缘沿着第一方向向远离切割边缘10一侧凹陷形成缺口结构70,其中,第一方向为平行于显示面板200的方向。缺口结构70的形状包括长方体、圆柱体或者多边形体等,缺口结构70在第二非显示区AC的位置本实施例不进行具体限定。例如可以仅设置在第二非显示区AC的一个边缘,如图5。也可以沿切割边缘10间隔设置,例如,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有机膜层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7,缺口结构70沿切割边缘10间隔设置。本方案中,通过设置缺口结构70,且缺口结构70在垂直于显示面板200的方向上贯穿第一有机膜层40并暴露衬底基板20,即在显示母板进行切割形成显示面板200的切割过程中,减少切割设备与第一有机膜层40的接触面积。因为在显示母板进行切割形成显示面板200的切割过程中的温度较高,而第一有机膜层40在高温下容易变软,在切割设备进行切割时,变软的第一有机膜层40易于切割设备粘连,进而影响切割效果。本实施例通过在第二非显示区AC的边缘设置缺口结构70,且缺口结构70在衬底基板2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覆盖至少部分切割边缘10在衬底基板2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可以减少切割设备与第一有机膜层40的接触面积,进而避免了第一有机膜层40易与切割设备粘连,进而影响切割效果的问题。此外,缺口结构70也可以释放显示面板200在弯折时产生的应力,防止显示面板200因为弯折而导致显示面板200的边缘容易产生裂纹,该裂纹延伸至显示区AA而影响显示的问题。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可选的,继续参见图7,多个缺口结构70沿切割边缘10间隔设置。
其中,多个缺口结构70沿切割边缘10间隔设置。当多个缺口结构70沿切割边缘10间隔设置时,可以平衡第二非显示区AC整个边缘在弯折时产生的应力或者切割时产生的冲击力,避免单个缺口结构70时,在单个缺口结构70区域应力集中而产生裂纹的问题。如此,本实施例通过将多个缺口结构70沿切割边缘10间隔设置,一方面可以平衡第二非显示区AC整个边缘在弯折时产生的应力或者切割时产生的冲击力,避免裂纹的产生;另一方面,间隔设置的缺口结构70可以减少切割设备与第一有机膜层40的接触面积,进而避免了第一有机膜层40在进行切割时易与切割设备粘连,影响切割效果的问题。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有机膜层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可选的,参见图8,第一有机膜层40朝向切割边缘10的一侧在衬底基板2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的形成梳齿状,梳齿的齿41沿显示区AA指向切割边缘10的方向延伸至切割边缘10。
其中,第一有机膜层40朝向切割边缘10的一侧在衬底基板2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的形成梳齿状,梳齿的齿41在衬底基板2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的形状为矩形。缺口结构70通过梳齿的齿41间隔设置,且缺口结构70在衬底基板2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的形状也为矩形。继续参见图8,图8中示例性地展示凹槽结构60在第二非显示区AC间隔设置,凹槽结构60在衬底基板20上的垂直投影的形状呈矩形,且凹槽结构60在衬底基板2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与齿41在衬底基板2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重叠,如此,可以使凹槽结构60以及缺口结构70设置的更紧凑,增加凹槽结构60的面积,有效阻断裂纹的传播路径。本实施例通过将第一有机膜层40朝向切割边缘10的一侧在衬底基板2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设置为梳齿状,梳齿状的齿41沿显示区AA指向切割边缘10的方向延伸至切割边缘10,一方面可以平衡第二非显示区AC整个边缘在弯折时产生的应力或者切割时产生的冲击力,避免由于外力集中而产生裂纹的问题;另一方面,缺口结构70通过梳齿状的齿41间隔设置,如此,可以减少切割设备与第一有机膜层40的接触面积,进而避免了第一有机膜层40在进行切割时易与切割设备粘连,影响切割效果的问题。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有机膜层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9,与图8相比,图9中缺口结构70的数量增多,且形成且沿显示区AA指向非显示区BB的方向梳齿的齿41中包括多个凹槽结构60,如此,进一步平衡第二非显示区AC整个边缘在弯折时产生的应力或者切割时产生的冲击力,避免由于外力集中而产生裂纹的问题;且进一步减少切割设备与第一有机膜层40的接触面积,进而避免了第一有机膜层40在进行切割时易与切割设备粘连,影响切割效果的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有机膜层40朝向切割边缘10的一侧在衬底基板2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的形成梳齿状,梳齿的齿41在衬底基板2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的形状并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梳齿的齿41还可以为圆角矩形、梯形等,本实施例不进行具体限定。示例性的,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有机膜层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0,梳齿的齿41在衬底基板2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的形状为梯形。
可以理解的是,缺口结构70在衬底基板2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的形状也并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缺口结构70在衬底基板2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的形状还可以为圆角矩形、半圆形、梯形(参见图10)等,本实施例不进行具体限定。示例性的,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有机膜层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1,缺口结构70在衬底基板2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的形状为圆角矩形。
可以理解的是,图7、图8、图9、图10和图11中第一有机膜层40边缘的虚线表示当第一有机膜层40和衬底基板20叠层设置时,缺口结构70暴露出衬底基板20的边缘。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可选的,继续参见图4,第二有机膜层50填充凹槽结构60。
其中,当第二有机膜层50填充凹槽结构60时,不仅可以在第一有机膜层40远离衬底基板20一侧的表面分解弯折时产生的应力,同时还可以在凹槽结构60释放应力的基础上,分解凹槽结构60内部的应力,进一步防止了裂纹的产生,提高显示面板200的抗弯折性能。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剖视图。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可选的,参见图12,显示面板200还包括:第一阻挡结构80;第一阻挡结构80位于第一有机膜层40朝向第二有机膜层50一侧的表面,且第一阻挡结构80与凹槽结构60相邻设置,第二有机膜层50在衬底基板2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覆盖第一阻挡结构80在衬底基板2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
其中,第一阻挡结构80的材料包括有机材料、无机材料或金属材料中的任意一种;第一阻挡结构的弹性模量分别大于第一有机膜层的弹性模量和第二有机膜层的弹性模量。因为第一有机膜层40和第二有机膜层50的材料为有机材料,弹性模量较小,当显示面板200在进行弯折时,设置的第一有机膜层40和第二有机膜层50的第二非显示区AC容易发生翘曲;或者,在将显示面板200从玻璃承载基板上激光取下时,由于衬底基板20与玻璃承载基板接触,需要将衬底基板20从玻璃承载基板上撕下,此时分离衬底基板20与玻璃承载基板的操作也会导致第一有机膜层40和第二有机膜层50的第二非显示区AC容易在边缘产出翘曲。本实施例通过在第一有机膜层40朝向第二有机膜层50一侧的表面设置第一阻挡结构80,通过第一阻挡结构80的压应力,防止显示面板200的第二非显示区AC产生翘曲的问题。
可选的,参见图12,显示面板200还包括:位于相邻凹槽结构60之间通过第一有机膜层40形成的间隔结构61,第一阻挡结构80位于间隔结构61上。
其中,本实施例将第一阻挡结构80均匀的设置在每个相邻凹槽结构60之间通过第一有机膜层40形成的间隔结构61上,通过第一阻挡结构80对第一有机膜层40产生均匀的压应力,进一步防止显示面板200的第二非显示区AC产生翘曲的问题。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剖视图。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可选的,参见图13,显示面板20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阻挡结构90;第二阻挡结构90填充凹槽结构60;或者,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剖视图,参见图14,第二阻挡结构90位于凹槽结构60内,至少部分第二有机膜层50填充凹槽结构60,并与第二阻挡结构90接触。
其中,第二阻挡结构90的材料包括有机材料、无机材料或金属材料中的任意一种;第二阻挡结构的弹性模量分别大于第一有机膜层的弹性模量和第二有机膜层的弹性模量。本实施例将第二阻挡结构90填充凹槽结构60,或者,第二阻挡结构90位于凹槽结构60内,至少部分第二有机膜层50填充凹槽结构60,并与第二阻挡结构90接触,通过第二阻挡结构90对第一有机膜层40产生均匀的压应力,进一步防止显示面板200的第二非显示区AC产生翘曲的问题。此外,由于第二阻挡结构90的延伸方向与非显示区BB指向显示区AA的方向不同,第二阻挡结构90同样可以分解凹槽结构60内部产生的应力,避免了裂纹的产生,提高显示面板200的耐弯折性能。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剖视图。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可选的,参见图15,第二有机膜层50填充凹槽结构60和/或缺口结构70,且第二有机膜层的粘性系数η2与第一有机膜层的粘性系数η1满足η2<η1。
其中,缺口结构70可以不与凹槽结构60连通,也可以与凹槽结构60连接。当缺口结构70可以不与凹槽结构60连通时,第二有机膜层50填充凹槽结构60和缺口结构70,且第二有机膜层的粘性系数η2与第一有机膜层的粘性系数η1满足η2<η1,简化工艺步骤,避免了在第二有机膜层50填充凹槽结构60时,需要对缺口结构70进行遮挡的步骤。因为第二有机膜层的粘性系数η2与第一有机膜层的粘性系数η1满足η2<η1,同样避免了第一有机膜层40在进行切割时易与切割设备粘连,影响切割效果的问题。当缺口结构70与凹槽结构60连通时,第二有机膜层50填充凹槽结构60时,即可填充缺口结构70,因为第二有机膜层的粘性系数η2与第一有机膜层的粘性系数η1满足η2<η1,同样避免了第一有机膜层40在进行切割时易与切割设备粘连,影响切割效果的问题。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可选的,继续参见图4,凹槽结构60包括位于第一有机膜层40靠近第二有机膜层50一侧表面的开口,凹槽结构60在衬底基板20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覆盖开口在衬底基板20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
其中,本实施例中凹槽结构60至少在第一深度H1处的尺寸M1,大于其第二深度H2处的尺寸M2,第二深度H2的位置位于第一深度H1沿着垂直于显示面板200的方向,远离衬底基板20的一侧;其中,两处深度的为同一方向的尺寸,该方向平行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深度H1和第二深度H2为沿着垂直与显示面板200的方向交替的深度。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凹槽结构60至少在第一深度H1处的尺寸M1,大于其第二深度H2处的尺寸M2,将第二有机膜层50填充于凹槽结构60中,与第一有机膜层40形成相互嵌套关系,使得显示面板200在弯折时,第一有机膜层40和第二有机膜层50连接的更稳定,不易松动,避免了显示面板200在弯折时产生的应力使第一有机膜层40和第二有机膜层50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而不能更好的释放应力以及分解应力的方向的问题。
可选的,凹槽结构60的在第一截面中的形状包括:倒梯形、十字形、土字形或葫芦形中的至少一种;其中,第一截面方向垂直于衬底基板20。
示例性的,继续参见图4,图4中示例性的展示了凹槽结构60的在第一截面中的形状为倒梯形。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剖视图,参见图16,图16中示例性的展示了凹槽结构60的在第一截面中的形状为十字形。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剖视图,参见图17,图17中示例性的展示了凹槽结构60的在第一截面中的形状为土字形。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剖视图,参见图18,图18中示例性的展示了凹槽结构60的在第一截面中的形状为葫芦形。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不对凹槽结构60的在第一截面中的形状进行具体的限定,只要本实施例中凹槽结构60至少在第一深度H1处的尺寸M1,大于其第二深度H2处的尺寸M2,使第一有机膜层40与第二有机膜层50或与第二阻挡结构90形成嵌套关系即可。本方案通过设置凹槽结构60的在第一截面中的形状呈倒梯形、十字形、土字形或葫芦形中的至少一种;其中,第一截面方向垂直于衬底基板20,使得第一有机膜层40与填充至凹槽结构60中的第二有机膜层50或第二阻挡结构90形成相互嵌套关系,使得显示面板200在弯折时,第一有机膜层40和第二有机膜层50连接的更稳定,不易松动,避免了显示面板200在弯折时产生的应力使第一有机膜层40和第二有机膜层50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而不能更好的释放应力以及分解应力的方向的问题。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剖视图。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可选的,参见图19,凹槽结构60贯穿第一有机膜层40并暴露衬底基板20,第二有机膜层50通过凹槽结构60与衬底基板20接触。
其中,当凹槽结构60贯穿第一有机膜层40时,通过凹槽结构60彻底阻止了裂纹的传播方向,进一步提高耐弯折性能。进一步的,第二有机膜层50通过凹槽结构60与衬底基板20接触,当凹槽结构60贯穿第一有机膜层40时,第二有机膜层50与第一有机膜层40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提高了第二有机膜层50与第一有机膜层40之间粘附力,避免了显示面板200在弯折时产生的应力使第一有机膜层40和第二有机膜层50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而不能更好的释放应力以及分解应力的方向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200的耐弯折性能。此外,当第二有机膜层50通过凹槽结构60与衬底基板20接触时,可通过第二有机膜层50对形成凹槽结构60时过刻产生的刻缝进行填平,减少了衬底基板20上的刻缝,避免了对衬底基板20的损坏。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剖视图。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可选的,参见图20,凹槽结构60贯穿第一有机膜层40并暴露衬底基板20,第二阻挡结构90通过凹槽结构60与衬底基板20接触。
其中,当凹槽结构60贯穿第一有机膜层40时,通过凹槽结构60彻底阻止了裂纹的传播方向,进一步提高耐弯折性能。进一步的,第二阻挡结构90通过凹槽结构60与衬底基板20接触,当凹槽结构60贯穿第一有机膜层40时,第二有机膜层50与第一有机膜层40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提高了第二有机膜层50与第一有机膜层40之间嵌套关系,避免了显示面板200在弯折时产生的应力使第一有机膜层40和第二有机膜层50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而不能更好的释放应力以及分解应力的方向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200的耐弯折性能。此外,当第二阻挡结构90通过凹槽结构60与衬底基板20接触时,可通过第二阻挡结构90对形成凹槽结构60时过刻产生的刻缝进行填平,减少了衬底基板20上的刻缝,避免了对衬底基板20的损坏。同时,通过第二阻挡结构90的压应力,防止了显示面板200的第二非显示区AC出现翘曲的问题。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剖视图。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可选的,参见图21,在垂直于衬底基板2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有机膜层40的高度小于无机膜层30的高度;显示面板200还包括第三有机膜层100;第三有机膜层100在衬底基板2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覆盖无机膜层30与第一有机膜层40的相交区域在衬底基板2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
其中,当第一有机膜层40的高度小于无机膜层30的高度时,无机膜层30靠近第二非显示区AC的边缘会暴露出,而显示面板在弯折时产生的应力通过此处产生裂纹进而延伸至显示区AA,影响显示效果。本技术方案通过在无机膜层30与第一有机膜层40的相交区域设置第三有机膜层100,通过第三有机膜层100对暴露于外的无机膜层进行保护,有效防止了裂纹从无机膜层30靠近第二非显示区AC的边缘产生,进而影响显示区的显示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200的耐弯折性能。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可选的,第三有机膜层100与第二有机膜层50同层设置。
可选的,第三有机膜层100与第二有机膜层50同层设置,当第三有机膜层100与第二有机膜层50同层设置时,可以简化工艺步骤,同时提高显示面板200的耐弯折性能。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可选的,继续参见图21,显示面板200还包括:薄膜封装层140;薄膜封装层140包括无机封装层141和有机封装层142;无机封装层141包括封装边缘143;第三有机膜层100包括第一边缘102和第二边缘101,第一边缘102位于第二边缘101远离显示区AA的一侧;且第一边缘102在衬底基板2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位于封装边缘143在衬底基板2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远离显示区AA的一侧;第二边缘101被无机封装层的封装边缘覆盖。
其中,薄膜封装层对显示区AA的有机发光层进行水氧防护。当设置有第三有机膜层100时,可以使无机封装层141的封装边缘143截至于第三有机膜层100,使第一边缘102在衬底基板2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位于封装边缘143在衬底基板2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远离显示区AA的一侧;第二边缘101被无机封装层的封装边缘覆盖。本技术方案,通过第三有机膜层100对无机封装层141进行保护,防止弯折时产生的裂纹从无机封装层141的封装边缘143延伸至显示区AA,影响显示区的显示效果。
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有机膜层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可选的,参见图22,沿显示区AA指向非显示区BB的方向,凹槽结构60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子凹槽结构61;每个子凹槽61结构围绕第一非显示区AB连续设置;或者,图2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有机膜层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3,每个子凹槽结构61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凹槽单元62;多个凹槽单元62围绕第一非显示区AB依次排列。
其中,当沿显示区AA指向非显示区BB的方向,凹槽结构60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子凹槽结构61时,通过凹槽结构60阻止裂纹向显示区AA传播方向。当每个子凹槽结构61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凹槽单元62;多个凹槽单元62围绕第一非显示区AB依次排列可以平衡第二非显示区AC整个边缘在弯折时产生的应力或者切割时产生的冲击力,避免由于外力集中而产生裂纹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200的耐弯折性能。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4所示,显示装置2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具有较好的耐弯折性能。示例性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为图24所示的手机,也可以为电脑、电视、智能穿戴等电子显示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21)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包括第一非显示区和第二非显示区,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包围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二非显示区包围所述第一非显示区;所述第二非显示区包括切割边缘,所述切割边缘为所述第二非显示区远离所述第一非显示区的一侧边缘;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衬底基板;
无机膜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上,且位于所述显示区和所述第一非显示区;
第一有机膜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二非显示区,所述第一有机膜层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包围所述无机膜层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
第二有机膜层,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有机膜层位于所述第一有机膜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有机膜层中设置有开口至少朝向所述第二有机膜层的凹槽结构;所述第二有机膜层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覆盖所述凹槽结构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缺口结构;所述缺口结构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覆盖至少部分所述切割边缘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且所述缺口结构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一有机膜层并暴露所述衬底基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缺口结构沿所述切割边缘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有机膜层朝向所述切割边缘的一侧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的形成梳齿状,所述梳齿状的齿沿所述显示区指向所述切割边缘的方向延伸至所述切割边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有机膜层填充所述凹槽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阻挡结构;
所述第一阻挡结构位于所述第一有机膜层朝向所述第二有机膜层一侧的表面,且所述第一阻挡结构与所述凹槽结构相邻设置,所述第二有机膜层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覆盖所述第一阻挡结构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相邻所述凹槽结构之间通过所述第一有机膜层形成的间隔结构,所述第一阻挡结构位于所述间隔结构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阻挡结构;
所述第二阻挡结构填充所述凹槽结构;或者,
所述第二阻挡结构位于所述凹槽结构内,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有机膜层填充所述凹槽结构,并与所述第二阻挡结构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有机膜层填充所述凹槽结构或所述缺口结构,且所述第二有机膜层的粘性系数η2与所述第一有机膜层的粘性系数η1满足η2<η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结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有机膜层靠近所述第二有机膜层一侧表面的开口,所述凹槽结构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覆盖所述开口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结构在第一截面中的形状包括:倒梯形、十字形、土字形或葫芦形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第一截面方向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结构贯穿所述第一有机膜层并暴露所述衬底基板,所述第二有机膜层通过所述凹槽结构与所述衬底基板接触。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结构贯穿所述第一有机膜层并暴露所述衬底基板,所述第二阻挡结构通过所述凹槽结构与所述衬底基板接触。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有机膜层的高度小于所述无机膜层的高度;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三有机膜层;所述第三有机膜层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覆盖所述无机膜层与所述第一有机膜层的相交区域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有机膜层与所述第二有机膜层同层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薄膜封装层;所述薄膜封装层包括无机封装层和有机封装层;
所述无机封装层包括封装边缘;
所述第三有机膜层包括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位于所述第二边缘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
且所述第一边缘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封装边缘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所述第二边缘被所述无机封装层的封装边缘覆盖。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缓冲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上;
像素电路阵列层,位于所述缓冲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平坦化层,位于所述像素电路阵列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有机发光结构,位于所述平坦化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像素定义层,所述像素定义层的开口定义所述有机发光结构;
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位于所述像素定义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所述像素电路阵列层包括依次设置的有源层、栅极金属层、以及源漏金属层、位于所述有源层与所述栅极金属层之间的栅极绝缘层、位于所述栅极金属层和所述源漏金属层之间层间绝缘层以及位于所述源漏金属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钝化层;
所述无机膜层包括所述缓冲层、所述栅极绝缘层、所述层间绝缘层和所述钝化层;
所述第一有机膜层与所述平坦化层、所述像素定义层或所述支撑柱中的任意一层或多者的组合同层设置;或者,所述第二有机膜层与所述平坦化层、所述像素定义层或所述支撑柱中的任意一层或多者的组合同层设置。
1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挡结构的材料包括有机材料、无机材料或金属材料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第一阻挡结构的弹性模量分别大于所述第一有机膜层的弹性模量和所述第二有机膜层的弹性模量。
1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阻挡结构的材料包括有机材料、无机材料或金属材料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第二阻挡结构的弹性模量分别大于所述第一有机膜层的弹性模量和所述第二有机膜层的弹性模量。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显示区指向所述非显示区的方向,所述凹槽结构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子凹槽结构;
每个所述子凹槽结构围绕所述第一非显示区连续设置;或者,
每个所述子凹槽结构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凹槽单元;多个所述凹槽单元围绕所述第一非显示区依次排列。
2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1910819080.6A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05564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19080.6A CN110556407B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19080.6A CN110556407B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56407A true CN110556407A (zh) 2019-12-10
CN110556407B CN110556407B (zh) 2022-05-17

Family

ID=68738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19080.6A Active CN110556407B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56407B (zh)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92974A (zh) * 2020-01-07 2020-05-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02757A (zh) * 2020-03-23 2020-07-10 重庆京东方智慧电子系统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电子设备和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
CN111697161A (zh) * 2020-06-24 2020-09-22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186017A (zh) * 2020-09-30 2021-01-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显示设备
CN113206136A (zh) * 2021-04-29 2021-08-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CN113241343A (zh) * 2021-04-30 2021-08-1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Led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394242A (zh) * 2021-06-15 2021-09-14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486801A (zh) * 2020-08-17 2021-10-0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感测装置
WO2021218417A1 (zh) * 2020-04-29 2021-11-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面板
CN113629213A (zh) * 2021-08-06 2021-11-0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023794A (zh) * 2021-10-27 2022-02-08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14220820A (zh) * 2021-12-10 2022-03-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及oled显示面板制造方法
CN114824132A (zh) * 2022-04-19 2022-07-2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4009728A1 (ja) * 2022-07-05 2024-01-11 ソニーセミコンダクタ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13206136B (zh) * 2021-04-29 2024-05-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035404A1 (en) * 2014-12-16 2016-06-22 Nederlandse Organisatie voor toegepast- natuurwetenschappelijk onderzoek TNO Barrier foil comprising an electrical circuit
CN106898617A (zh) * 2017-03-20 2017-06-27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7464828A (zh) * 2017-07-10 2017-12-1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180062155A (ko) * 2016-11-30 2018-06-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와 그의 제조방법
CN105206618B (zh) * 2015-08-26 2018-10-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
CN208240682U (zh) * 2018-04-26 2018-12-14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基板和柔性显示面板
CN109065577A (zh) * 2018-07-25 2018-12-2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360899A (zh) * 2018-09-12 2019-02-1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190058159A1 (en) * 2016-01-06 2019-02-21 Japan Display Inc. Display device
CN109728200A (zh) * 2019-01-03 2019-05-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显示基板的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035404A1 (en) * 2014-12-16 2016-06-22 Nederlandse Organisatie voor toegepast- natuurwetenschappelijk onderzoek TNO Barrier foil comprising an electrical circuit
CN105206618B (zh) * 2015-08-26 2018-10-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
US20190058159A1 (en) * 2016-01-06 2019-02-21 Japan Display Inc. Display device
KR20180062155A (ko) * 2016-11-30 2018-06-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와 그의 제조방법
CN106898617A (zh) * 2017-03-20 2017-06-27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7464828A (zh) * 2017-07-10 2017-12-1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8240682U (zh) * 2018-04-26 2018-12-14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基板和柔性显示面板
CN109065577A (zh) * 2018-07-25 2018-12-2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360899A (zh) * 2018-09-12 2019-02-1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728200A (zh) * 2019-01-03 2019-05-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显示基板的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92974A (zh) * 2020-01-07 2020-05-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92974B (zh) * 2020-01-07 2022-07-1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02757A (zh) * 2020-03-23 2020-07-10 重庆京东方智慧电子系统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电子设备和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
WO2021218417A1 (zh) * 2020-04-29 2021-11-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面板
CN111697161A (zh) * 2020-06-24 2020-09-22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486801B (zh) * 2020-08-17 2023-05-2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感测装置
CN113486801A (zh) * 2020-08-17 2021-10-0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感测装置
CN112186017A (zh) * 2020-09-30 2021-01-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显示设备
CN113206136A (zh) * 2021-04-29 2021-08-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CN113206136B (zh) * 2021-04-29 2024-05-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CN113241343A (zh) * 2021-04-30 2021-08-1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Led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394242A (zh) * 2021-06-15 2021-09-14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629213A (zh) * 2021-08-06 2021-11-0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629213B (zh) * 2021-08-06 2024-02-0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023794A (zh) * 2021-10-27 2022-02-08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14023794B (zh) * 2021-10-27 2023-05-05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14220820A (zh) * 2021-12-10 2022-03-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及oled显示面板制造方法
CN114824132A (zh) * 2022-04-19 2022-07-2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4009728A1 (ja) * 2022-07-05 2024-01-11 ソニーセミコンダクタ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56407B (zh) 2022-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56407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707429B2 (en) Flexible display panel and flexible display apparatus
US10211416B2 (en) Flexible display panel, fabrication method, and flexible display apparatus
EP3321965B1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US11355716B2 (en) Flexible display panel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flexible display apparatus
CN110246879B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装置
KR20220035346A (ko) 표시 장치
CN105355633B (zh) 制作阵列基板的方法和阵列基板
CN111625130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7887339B (zh) 阵列基板
US9799713B2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with barrier layer
CN108598290B (zh) 柔性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JP2018018740A (ja)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9904346B (zh) 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US10996781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2242431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0071153B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11463243A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29347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1490181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3838996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KR102581675B1 (ko) 표시 장치
WO2023116549A1 (zh) 显示面板和智能设备
CN112909207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5275044A (zh) 显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