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49738A - 图像打印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打印介质排出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图像打印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打印介质排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49738A
CN110549738A CN201910470726.4A CN201910470726A CN110549738A CN 110549738 A CN110549738 A CN 110549738A CN 201910470726 A CN201910470726 A CN 201910470726A CN 110549738 A CN110549738 A CN 1105497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y
printing
lever
unit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7072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49738B (zh
Inventor
樱井纪生
江本勇气
杣野聪明
山本恒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5497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497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497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497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10Sheet holders, retainers, movable guides, or stationary guides
    • B41J13/106Sheet holders, retainers, movable guides, or stationary guides for the sheet output s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95Detecting means for copy material, e.g. for detecting or sensing presence of copy material or its leading or trailing en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B41J29/393Devices for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the entire machine ;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mechanical parameters involving printing of test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9/0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 B65H29/2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by contact with rotating friction members, e.g. rollers, brushes, or cylinders
    • B65H29/22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by contact with rotating friction members, e.g. rollers, brushes, or cylinders and introducing into a p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3/00Forming counted batches in delivery pile or stream of articles
    • B65H33/06Forming counted batches in delivery pile or stream of articles by displacing articles to define batches
    • B65H33/08Displacing whole batches, e.g. forming stepped pi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打印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打印介质排出设备。所述图像打印设备包括:打印单元;托盘移动单元,用于使用于接纳沿第一方向排出的打印介质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移动;杆移动单元,用于使与所述托盘上所堆叠的打印介质接触并且根据堆叠量而能够转动的杆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所述杆能够接触到所堆叠的打印介质,以及在所述第二位置处所述杆与所堆叠的打印介质分离。在所述控制单元已使所述杆移动单元将所述杆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托盘移动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所述托盘。

Description

图像打印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打印介质排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打印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一些图像打印设备具有在对顺次排出的多个打印介质进行分页的同时将这些打印介质对齐的功能。日本特开2006-137610公开了用于通过使用于接纳所排出的打印介质的排出托盘相对于排出口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来使打印介质在排出托盘上的不同位置处对齐的排出方法。
关于图像打印设备,已知有如下的方法,该方法使用相对于排出托盘在垂直方向上可摆动的杆,以根据在该杆的末端接触排出托盘上所堆叠的最上面打印介质的表面的情况下的该杆的转动角度来检测所堆叠的打印介质的满载。
然而,在如日本特开2006-137610中所公开的、设置有杆的排出托盘水平移动的情况下,出现以下问题。例如,存在这样的情况:在杆的末端接触排出托盘上所堆叠的打印介质中的最上面打印介质的状态下,图像打印设备转变为诸如电源断开、休眠或待机等的非操作状态。此时,在用户取出打印介质堆、然后将该打印介质堆返还到与杆分开的位置的情况下,在下次排出托盘沿水平方向移动时杆可能会撞击所返还的打印介质堆的侧面,使得该侧面可能被损坏或者杆可能被损坏。即使在用户将打印介质返还到打印介质接触到杆的位置的情况下,在该位置移位的情况下,随着排出托盘沿水平方向移动,杆也可能从打印介质脱离,使得仍有可能打印介质堆的侧面将被损坏或者杆将被损坏。
此外,杆撞击打印介质堆的侧面会导致打印介质的对齐位置改变,并且在杆从打印介质堆脱离的情况下,可能无法正确地进行满载自身的检测。
还存在如下的同样担忧:除在非操作状态下之外,在图像打印设备的排出操作期间,打印介质堆也可能未对齐。另外,在杆的末端与打印介质堆的最上面表面接触的状态下排出托盘移动的情况下,最上表面附近的打印介质可能未对齐或者打印面可能被弄脏或擦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如下的图像打印设备,该图像打印设备能够在充分进行涉及排出托盘的水平移动的操作(诸如涉及分页的排出处理等)的同时,可靠地检测排出托盘的满载。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图像打印设备,包括:打印单元,其被配置为在打印介质上打印图像;托盘移动单元,其被配置为使托盘沿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移动,所述托盘用于接纳被所述打印单元打印了图像且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出的打印介质;杆移动单元,其被配置为使与所述托盘上所堆叠的打印介质接触并且根据堆叠量而能够转动的杆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所述杆能够接触到所堆叠的打印介质,以及在所述第二位置处所述杆与所堆叠的打印介质分离;以及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打印单元、所述托盘移动单元和所述杆移动单元,其中,在所述控制单元已经使所述杆移动单元将所述杆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托盘移动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所述托盘。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图像打印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图像打印设备包括:打印单元,其被配置为在打印介质上打印图像;托盘,其被配置为接纳被所述打印单元打印了图像且沿第一方向排出的打印介质;以及杆,其被配置为与所述托盘上所堆叠的打印介质接触并且根据堆叠量而能够转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在使所述杆从第一位置移动到了第二位置的状态下,使所述托盘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移动,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所述杆能够接触到所堆叠的打印介质,以及在所述第二位置处所述杆与所堆叠的打印介质分离。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打印介质排出设备,包括:托盘移动单元,其被配置为使托盘沿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移动,所述托盘用于接纳被打印了图像且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出的打印介质;以及杆移动单元,其被配置为使与所述托盘上所堆叠的打印介质接触并且根据堆叠量而能够转动的杆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所述杆能够接触到所堆叠的打印介质,以及在所述第二位置处所述杆与所堆叠的打印介质分离;以及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托盘移动单元和所述杆移动单元,其中,在所述控制单元已经使所述杆移动单元将所述杆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托盘移动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所述托盘。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更多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处于待机状态的打印设备的图;
图2是打印设备的控制结构图;
图3是示出处于打印状态的打印设备的图;
图4A~4C是示出从第一盒进给的打印介质的输送路径的图;
图5A~5C是示出从第二盒进给的打印介质的输送路径的图;
图6A~6D是示出在对打印介质的背面进行打印操作的情况下的输送路径的图;
图7是示出处于维护状态的打印设备的图;
图8是示出驱动辊和马达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图;
图9A~9C是示出排出托盘的结构和安装位置的图;
图10是第一框架930的放大立体图;
图11A和11B是用于说明用于检测满载的机构的图;
图12是在接收到打印命令时进行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13A~13C是用于说明用于移动托盘的结构的图;
图14是用于说明第一初始化操作的过程的流程图;以及
图15A和15B是用于说明第二初始化操作的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图1是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喷墨打印设备1(以下称为“打印设备1”)的内部结构图。在附图中,x方向是水平方向,y方向(与纸面垂直的方向)是在后面所述的打印头8中喷出口排列的方向,并且z方向是垂直方向。
打印设备1是包括打印单元2和扫描器单元3的多功能打印机。打印设备1可以单独地或连动地使用打印单元2和扫描器单元3,以进行与打印操作和扫描操作有关的各种处理。扫描器单元3包括自动原稿进给器(ADF)和平板扫描器(FBS),并且能够扫描ADF自动进给的原稿以及扫描用户放置在FBS的原稿板上的原稿。本实施例涉及包括打印单元2和扫描器单元3这两者的多功能打印机,但可以省略扫描器单元3。图1示出处于既不进行打印操作也不进行扫描操作的待机状态的打印设备1。
在打印单元2中,在壳体4的垂直方向的底部可拆卸地设置有用于容纳打印介质(裁切薄片)S的第一盒5A和第二盒5B。在第一盒5A中堆叠且容纳有最大为A4大小的相对较小的打印介质,并且在第二盒5B中堆叠且容纳有最大为A3大小的相对较大的打印介质。在第一盒5A附近设置有用于逐一地进给所容纳的打印介质的第一进给单元6A。同样,在第二盒5B附近设置有第二进给单元6B。在打印操作中,从这些盒中的任一个选择性地进给打印介质S。
输送辊7、排出辊12、夹紧辊7a、棘轮(spur)7b、引导件18、内引导件19和挡板11是用于沿预定方向引导打印介质S的输送机构。输送辊7是位于打印头8(台板9)的上游和下游并且由输送马达驱动的驱动辊。夹紧辊7a是在连同输送辊7一起夹持打印介质S的同时转动的从动辊。排出辊12是位于输送辊7的下游并且由排出马达驱动的驱动辊。棘轮7b连同位于打印头8(台板9)的下游的输送辊7和排出辊12一起夹持并输送打印介质S。
打印设备1设置有用于驱动这些驱动辊的多个马达,其中各个驱动辊连接至这多个马达其中之一。后面将详细说明马达和驱动辊之间的对应关系。
引导件18设置在打印介质S的输送路径中,以沿预定方向引导打印介质S。内引导件19是沿y方向延伸的构件。内引导件19具有弯曲的侧面,并且沿着该侧面引导打印介质S。挡板11是用于在双面打印操作时改变输送打印介质S的方向的构件。排出托盘13是用于接纳、堆叠和容纳经过了打印操作并由排出辊12排出的打印介质S的托盘。
本实施例的打印头8是全幅型彩色喷墨打印头。在打印头8中,沿图1中的y方向以与打印介质S的宽度相对应的方式排列有被配置为基于打印数据喷出墨的多个喷出口。在打印头8处于待机位置时,如图1所示,打印头8的喷出口面8a朝向垂直向下并且被帽单元10覆盖。在打印操作中,打印头8的朝向由后面所述的打印控制器202改变,使得喷出口面8a面向台板9。台板9包括沿y方向延伸的平板,并且从背面支撑由打印头8进行打印操作的打印介质S。后面将详细说明打印头8从待机位置向打印位置的移动。
储墨器单元14单独存储要供给至打印头8的四个颜色的墨。墨供给单元15设置在将储墨器单元14连接至打印头8的流路的中游,以将打印头8中的墨的压力和流量调整在合适范围内。本实施例采用循环型墨供给系统,其中墨供给单元15将供给至打印头8的墨的压力和从打印头8回收的墨的流量调整在合适范围内。
维护单元16包括帽单元10和擦拭单元17,并且在预定定时启动这两者以进行针对打印头8的维护操作。后面将详细说明维护操作。
图2是示出打印设备1中的控制结构的框图。该控制结构主要包括对打印单元2进行控制的打印引擎单元200、对扫描器单元3进行控制的扫描器引擎单元300、以及对整个打印设备1进行控制的控制器单元100。打印控制器202在来自控制器单元100的主控制器101的指示下控制打印引擎单元200的各种机构。扫描器引擎单元300的各种机构由控制器单元100的主控制器101控制。以下将详细说明该控制结构。
在控制器单元100中,包括CPU的主控制器101根据ROM 107中所存储的各种参数和程序,使用RAM 106作为工作区来控制整个打印设备1。例如,在经由主机I/F 102或无线I/F103从主机设备400输入打印作业时,图像处理单元108在来自主控制器101的指示下对所接收到的图像数据执行预定的图像处理。主控制器101将经过了图像处理的图像数据经由打印引擎I/F 105发送至打印引擎单元200。
打印设备1可以经由无线或有线通信从主机设备400获取图像数据,或者从连接至打印设备1的外部存储单元(诸如USB存储器等)获取图像数据。无线或有线通信所使用的通信系统不受限制。例如,作为无线通信所用的通信系统,可以使用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注册商标)和蓝牙(Bluetooth,注册商标)。作为有线通信所用的通信系统,可以使用USB(通用串行总线)等。例如,在从主机设备400输入扫描命令时,主控制器101将该命令经由扫描器引擎I/F 109发送至扫描器单元3。
操作面板104是用以使得用户能够针对打印设备1进行输入和输出的机构。用户可以经由操作面板104给出用以进行诸如复印和扫描等的操作的指示,设置打印模式,并且识别与打印设备1有关的信息。
在打印引擎单元200中,包括CPU的打印控制器202根据ROM 203中所存储的各种参数和程序,使用RAM 204作为工作区来控制打印单元2的各种机构。在经由控制器I/F 201接收到各种命令和图像数据时,打印控制器202将这些命令和图像数据暂时存储在RAM 204中。打印控制器202使得图像处理控制器205能够将所存储的图像数据转换成打印数据,使得打印头8可以将该打印数据用于打印操作。在生成打印数据之后,打印控制器202经由头I/F 206使得打印头8能够进行基于打印数据的打印操作。打印控制器202通过经由输送控制单元207驱动图1所示的进给单元6A和6B、输送辊7、排出辊12和挡板11以及(图1中未示出的)可动托盘950和满载检测所用的杆30来控制打印介质S的输送和排出。
输送控制单元207连接至用于检测打印介质S的输送状态的检测单元212、以及用于驱动多个驱动辊和排出托盘13的驱动单元211。检测单元212包括用于检测打印介质S的有无的各个检测构件20、用于检测驱动辊的转动量的输送编码器21、用于检测排出托盘13的满载的满载检测传感器50、以及用于检测排出托盘13的位置的托盘编码器71。除用于进给、输送和排出打印介质S的多个马达22~29之外,驱动单元211还包括用于驱动排出托盘13的托盘马达990和连接至马达(未示出)的杆升降构件1000。
输送控制单元207基于从检测单元212获得的检测结果,通过使用驱动单元211来控制打印介质S的输送。在输送控制单元207的控制下输送打印介质S期间,响应于来自打印控制器202的指示,进行打印操作以利用打印头8执行打印处理。另外,在打印命令(打印作业)中设置“分页排出处理”的情况下,输送控制单元207驱动托盘马达990以在排出托盘13上对所排出的打印介质进行分页。
头滑架控制单元208根据打印设备1的诸如维护状态或打印状态等的操作状态来改变打印头8的朝向和位置。墨供给控制单元209控制墨供给单元15,使得供给至打印头8的墨的压力在合适范围内。维护控制单元210在进行针对打印头8的维护操作时,控制维护单元16中的帽单元10和擦拭单元17的操作。
在扫描器引擎单元300中,主控制器101根据ROM 107中所存储的各种参数和程序,使用RAM 106作为工作区来控制扫描器控制器302的硬件资源,由此控制扫描器单元3的各种机构。例如,主控制器101经由控制器I/F 301控制扫描器控制器302中的硬件资源,以使输送控制单元304输送用户放置在ADF上的原稿并使传感器305扫描该原稿。扫描器控制器302将所扫描的图像数据存储在RAM 303中。打印控制器202可以将如上所述所获取到的图像数据转换成打印数据,以使得打印头8能够进行基于扫描器控制器302所扫描的图像数据的打印操作。
图3示出处于打印状态的打印设备1。与图1所示的待机状态相比,帽单元10与打印头8的喷出口面8a分离,并且喷出口面8a面向台板9。在本实施例中,台板9的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约45°。处于打印位置的打印头8的喷出口面8a也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约45°,以保持与台板9的距离恒定。
在使打印头8从图1所示的待机位置移动到图3所示的打印位置的情况下,打印控制器202使用维护控制单元210以使帽单元10向下移动到图3所示的退避位置,由此使帽构件10a与打印头8的喷出口面8a分离。然后,打印控制器202使用头滑架控制单元208来在调整打印头8的垂直高度的同时将打印头8转动45°,使得喷出口面8a面向台板9。在打印操作完成之后,打印控制器202反转上述过程以使打印头8从打印位置移动到待机位置。
接着,将说明打印单元2中的打印介质S的输送路径。在输入打印命令时,打印控制器202首先使用维护控制单元210和头滑架控制单元208,以将打印头8移动到图3所示的打印位置。然后,打印控制器202使用输送控制单元207,以根据打印命令驱动第一进给单元6A或第二进给单元6B并且进给打印介质S。
图4A~4C是示出在从第一盒5A进给A4大小的打印介质S的情况下的输送路径的图。第一盒5A中的打印介质堆的上面的打印介质S通过第一进给单元6A与该打印介质堆的其余部分分离,并且在被夹持在输送辊7和夹紧辊7a之间的同时向着台板9和打印头8之间的打印区域P被输送。图4A示出打印介质S的前端即将到达打印区域P的输送状态。打印介质S的移动方向在由第一进给单元6A进给以到达打印区域P时,从水平方向(x方向)改变为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了约45°的方向。
在打印区域P中,打印头8中所设置的多个喷出口向着打印介质S喷出墨。在向打印介质S施加墨的区域中,打印介质S的背面是由台板9支撑,以保持喷出口面8a和打印介质S之间的距离恒定。在将墨施加到打印介质S之后,输送辊7和棘轮7b引导打印介质S,使得打印介质S以其前端向右倾斜的状态在挡板11的左侧通过,并且沿着引导件18在打印设备1的垂直向上方向上被输送。图4B示出打印介质S的前端通过了打印区域P并且正垂直向上输送打印介质S的状态。输送辊7和棘轮7b将打印介质S的移动方向从打印区域P中的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约45°的方向的移动方向改变为垂直向上方向。
在被垂直向上输送之后,打印介质S通过排出辊12和棘轮7b被排出到排出托盘13中。图4C示出打印介质S的前端通过了排出辊12并且打印介质S正被排出到排出托盘13中的状态。所排出的打印介质S以打印头8打印了图像的面向下的状态保持在排出托盘13中。
图5A~5C是示出在从第二盒5B进给A3大小的打印介质S的情况下的输送路径的图。第二盒5B中的打印介质堆的上面的打印介质S通过第二进给单元6B与该打印介质堆的其余部分分离,并且在夹持在输送辊7和夹紧辊7a之间的同时向着台板9和打印头8之间的打印区域P被输送。
图5A示出打印介质S的前端即将到达打印区域P的输送状态。在第二进给单元5B向着打印区域P进给打印介质S的输送路径的一部分中,设置有多个输送辊7、多个夹紧辊7a和内引导件19,使得打印介质S以弯曲成S字状的状态被输送到台板9。
输送路径的其余部分与图4B和4C所示的A4大小的打印介质S的情况相同。图5B示出打印介质S的前端通过了打印区域P并且正垂直向上输送打印介质S的状态。图5C示出打印介质S的前端通过了排出辊12并且打印介质S被排出到排出托盘13中的状态。
图6A~6D示出在针对A4大小的打印介质S的背面(第二面)进行打印操作(双面打印)的情况下的输送路径。在双面打印的情况下,首先针对第一面(正面)进行打印操作,然后针对第二面(背面)进行打印操作。针对第一面的打印操作期间的输送过程与图4A~4C所示的输送过程相同,因此将省略对该输送过程的说明。以下将说明图4C之后的输送过程。
在打印头8结束针对第一面的打印操作并且打印介质S的后端通过挡板11之后,打印控制器202使输送辊7使向后转动以将打印介质S输送到打印设备1中。此时,由于挡板11由致动器(未示出)控制、使得挡板11的末端向左倾斜,因此打印介质S的前端(对应于针对第一面的打印操作期间的后端)在挡板11的右侧通过并被垂直向下输送。图6A示出打印介质S的前端(对应于针对第一面的打印操作期间的后端)正通过挡板11的右侧的状态。
然后,打印介质S沿着内引导件19的弯曲外表面被输送,然后再次被输送到打印头8和台板9之间的打印区域P。此时,打印介质S的第二面面向打印头8的喷出口面8a。图6B示出打印介质S的前端即将到达打印区域P以进行针对第二面的打印操作的输送状态。
输送路径的其余部分与图4B和4C所示的针对第一面的打印操作的情况相同。图6C示出打印介质S的前端通过了打印区域P并且正垂直向上输送打印介质S的状态。此时,挡板11由致动器(未示出)控制,使得挡板11的末端向右倾斜。图6D示出打印介质S的前端通过了排出辊12并且打印介质S正被排出到排出托盘13中的状态。
接着,将说明针对打印头8的维护操作。如参考图1所述,本实施例的维护单元16包括帽单元10和擦拭单元17,并且在预定时刻启动这两者以进行维护操作。
图7是示出处于维护状态的打印设备1的图。在使打印头8从图1所示的待机位置移动到图7所示的维护位置的情况下,打印控制器202使打印头8垂直向上移动并使帽单元10垂直向下移动。然后,打印控制器202使擦拭单元17从退避位置移动到图7中的右侧。之后,打印控制器202使打印头8垂直向下移动到可以进行维护操作的维护位置。
另一方面,在使打印头8从图3所示的打印位置移动到图7所示的维护位置的情况下,打印控制器202在使打印头8转动45°的同时使打印头8垂直向上移动。然后,打印控制器202使擦拭单元17从退避位置移动到右侧。之后,打印控制器202使打印头8垂直向下移动到可以进行维护操作的维护位置。
图8是示出打印设备1中的多个马达和驱动辊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图。第一进给马达22驱动用于从第一盒5A进给打印介质S的第一进给单元6A。第二进给马达23驱动用于从第二盒5B进给打印介质S的第二进给单元6B。第一输送马达24驱动首先输送第一进给单元6A所进给的打印介质S的第一中间辊71A。第二输送马达25驱动首先输送第二进给单元6B所进给的打印介质S的第二中间辊71B。
主输送马达26驱动配置在台板9的上游并且主要输送正在打印的打印介质S的主输送辊70。主输送马达26还驱动配置在台板9的下游并且将主输送辊70所输送的打印介质S输送到更下游的两个输送辊7。
第三输送马达27驱动向下输送第一面经过了打印的打印介质S的两个输送辊7。第三输送马达27还驱动沿着内引导件19配置并且将如下的打印介质S输送至打印头8的两个输送辊7:从第二盒5B进给的并且向着第二中间辊71B输送的打印介质S、或者第一面经过了打印并且被翻转的打印介质S。
第四输送马达28驱动向上或向下输送打印已结束的打印介质S的两个输送辊7。排出马达29驱动用于将打印已结束的打印介质S排出到排出托盘13上的排出辊12。如从以上显而易见,两个进给马达22~23、五个输送马达24~28和排出马达29各自与一个或多个驱动辊相关联。
用于检测打印介质S的有无的各个检测构件20配置在沿着输送路径的八个位置处。各检测构件20包括以夹持输送路径的方式彼此面对的传感器和反射镜;包括发光单元和受光单元的传感器配置在输送路径的一侧,并且反射镜配置在输送路径的相对侧的面向传感器的位置处。从传感器的发光单元发射的光在反射镜处被反射,并且通过受光单元是否检测到反射光来判别打印介质S的有无、即打印介质S的前端或后端的通过。
输送控制单元207基于各个检测构件20的检测结果和用于检测各驱动辊的转动量的编码器的输出值来单独驱动进给马达22~23、输送马达24~28和排出马达29,以控制整个设备的输送。
图9A至9C是用于说明排出托盘13的结构和安装位置的图。
图9A示出打印设备1中的排出托盘13的安装位置。容纳图像打印单元的打印设备1的壳体4包括正面近侧(-y方向侧)的第一侧板910和正面远侧(+y方向侧)的第二侧板920。第一侧板910和第二侧板920由金属板制成,以确保整个打印设备1的刚性。另外,也由金属板制成且具有与水平面平行的面的第一框架930和第二框架940是固定的,以使第一侧板910联接至第二侧板920。根据本实施例的排出托盘13安装在第一侧板910和第二侧板920之间,并且安装在桥接在第一侧板910和第二侧板920之间的第一框架930和第二框架940上。
图9B是示出排出托盘13的结构的图。排出托盘13包括可动托盘950、第一固定托盘960、第二固定托盘970和托盘侧面盖980。
在组装打印设备时,首先,将第一固定托盘960和第二固定托盘970以桥接设备本体的第一框架930和第二框架940的方式安装。此时,第一固定托盘960配置在近侧以固定到第一侧板910。第二固定托盘970配置在远侧以固定到第二侧板920。
接着,同样以桥接第一框架930和第二框架940的方式安装可动托盘950。此时,可动托盘950被安装成在y方向(后面要说明的宽度方向)上与第一固定托盘960和第二固定托盘970部分重叠,以填充第一固定托盘960和第二固定托盘970之间的间隙。也就是说,第一固定托盘960支撑可动托盘950的一侧的一部分,并且第二固定托盘970支撑可动托盘950的其它侧的一部分。在以上述方式安装第一固定托盘960、第二固定托盘970和可动托盘950之后,安装托盘侧面盖980,由此完成如图9C所示的排出托盘13。
打印了图像的打印介质S从该图中的+x方向沿-x方向被排出到该排出托盘13上。在下文,将该图中的x方向称为“排出方向”,并且将与x方向交叉(在本实施例中为垂直)的y方向称为“宽度方向”。另外,将+x方向侧称为“排出方向的上游侧”,并且-x方向侧称为“排出方向的下游侧”。
如图9C所示,排出托盘13倾斜,使得排出方向的上游侧变低。这是因为,位于下游的第二框架940与位于上游的第一框架930相比配置在垂直方向上的更高位置处。此外,可动托盘950在保持与第一固定托盘960和第二固定托盘970的重叠关系的同时,在宽度方向上可移动。
图10是第一框架930的放大立体图。如图10所示,第一框架930设置有接触可动托盘950的背面的支撑构件931和引导构件932。
在第一框架930的背面配置有作为用于移动托盘的驱动源的托盘马达990,并且在第一框架930的下游的侧面上设置用于将托盘马达990的驱动力传递到可动托盘950的驱动传递单元60。这样的第一框架930通过第一框架930的两侧的安装面而固定到第一侧板910(参见图9A~9C)和第二侧板920(参见图9A~9C),并且将可动托盘950作为设备本体的框架体的一部分来支撑。
图11A和11B是用于说明用于检测排出托盘13上的满载的机构的图。在从排出辊12排出的打印介质S的后端从排出辊12的夹持部释放之后,打印介质S在重力作用下靠近可动托盘950的上游侧端部,并且以打印介质S的后端与下方的打印介质的后端对齐的状态堆叠。
在排出辊12的垂直方向的上方配置有绕转动轴30a可转动的杆30。杆30倾向于根据重力而沿图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并且杆30的转动位置被设置在杆30的末端接触到排出托盘13上的打印介质堆的最上面的位置处。也就是说,在打印介质的堆叠量小的情况下,杆30的末端位于低位置,并且随着打印介质的堆叠量变大,杆30的末端移动到更高的位置。在如图所示、以杆30的末端接触到打印介质堆的状态排出新的打印介质的情况下,从排出辊12的辊隙部排出的打印介质S的前端向上推动杆30,使得打印介质S到达已堆叠的打印介质的上面。
连同杆30一起转动的遮光板31安装到杆30的转动轴30a。在遮光板31的转动路径的一部分中配置有包括光学传感器的满载检测传感器50。在排出托盘13上的打印介质的量小的情况下,杆30的末端位于低位置,并且满载检测传感器50未被遮光板31阻挡。在该状况下,输送控制单元207判断为排出托盘13未满载。在多个打印介质被排出在排出托盘13上、使得杆30的末端上升并且满载检测传感器50被遮光板31阻挡的情况下(图11A),输送控制单元207判断为排出托盘13满载。
在杆30的垂直方向的下方配置有通过作为用于移动杆30的驱动源的杆升降构件1000可转动的升降构件40。在升降构件40顺时针地转动时,升降构件40接触到杆接触部32以使杆30抵抗重力而向上提升,使得杆30的末端可以与打印介质堆分离(图11B)。
在下文,将升降构件40向上提升杆30并且杆30的末端从打印介质堆或可动托盘退避的状态称为“退避位置”。此外,将升降构件40未接触杆30并且杆30的末端接触到或可接触到打印介质堆的位置称为“检测位置”。也就是说,输送控制单元207可以通过驱动杆升降构件1000来在“检测位置”和“退避位置”之间切换。
前提是:根据本实施例的打印设备1根据打印命令的内容来在“检测位置”和“退避位置”之间切换。图12是用于说明在接收到打印命令时打印控制器202所进行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在该处理开始时,打印控制器202在S1中判断在所接收到的打印命令中是否设置了“分页排出处理”。这里所使用的“分页排出处理”是指用于通过使可动托盘950相对于排出口水平移动来使打印介质对齐在排出托盘上的不同位置处的排出处理。在设置了“分页排出处理”的情况下,打印控制器202进入S2,并且判断杆30是否在“退避位置”处。
在S2中杆30在“退避位置”处的情况下,打印控制器202进入S4,并且在杆30不在“退避位置”处的情况下,打印控制器202在S3中驱动杆升降构件1000以使杆30移动到“退避位置”,然后进入S4。
作为S4,打印控制器202在执行“分页排出处理”的同时执行打印操作。换句话说,打印控制器202经由输送控制单元207,与排出多个打印介质的定时同步地使可动托盘950移动到宽度方向上的多个排出位置。结果,从排出口排出的多个打印介质S被分页并堆叠在可动托盘950上的多个不同位置处。在一系列打印操作结束的情况下,打印控制器202进入S5并且使杆30降下到“检测位置”。
在例如要输出各自包括五个打印介质作为作业的多组打印介质的情况下,在可动托盘950在第一位置(在后部或前部)的情况下排出第一组,并且在可动托盘950在第二位置(在前部或后部)的情况下排出第二组。响应于第一命令而已打印的打印介质被排出在位于第一位置(在后部或前部)的可动托盘950上,并且在第二次命令接着到来的情况下,在可动托盘950在第二位置(在前部或后部)的状态下排出打印介质。
在S6中,打印控制器202判断排出托盘13是否满载有打印介质。也就是说,在基于满载检测传感器50的输出得出满载检测传感器50被遮光板31阻挡的情况下,打印控制器202判断为排出托盘13“满载”,并且在满载检测传感器50未被遮光板31阻挡的情况下,打印控制器202判断为排出托盘13“未满载”。在判断为排出托盘13“未满载”的情况下,该处理终止。另一方面,在判断为排出托盘13“满载”的情况下,打印控制器202进入S7以进行预定的满载处理,然后终止该处理。预定的满载处理是如下的处理:例如经由操作面板104向用户通知排出托盘13满载理,并且建议用户从排出托盘13取出打印介质。
在S1中判断为没有设置“分页排出处理”的情况下,打印控制器202进入S8并且判断杆30是否在“检测位置”处。
在S8中杆30在“检测位置”处的情况下,打印控制器202进入S10,并且在S8中杆30不在“检测位置”处的情况下,打印控制器202在S9中驱动杆升降构件1000以使杆30向上提升到“检测位置”,然后进入S10。
在S10中,打印控制器202在进行不涉及分页的正常排出处理的同时执行打印操作。换句话说,打印控制器202在不移动可动托盘的情况下排出多个打印介质。结果,连续排出的多个打印介质S沿着可动托盘950的斜面在后端对齐,并且堆叠在可动托盘950上的相同位置处。
在S10的打印操作期间,打印控制器202检测满载检测传感器50的输出值。随着排出托盘13上所堆叠的打印介质的数量增加,接触到打印介质堆的杆30沿图中的顺时针方向逐渐转动。在遮光板31到达满载检测传感器50的位置的情况下,打印控制器202判断为排出托盘13满载,停止打印操作,并且在进行预定的满载处理之后终止该处理。在直到所有的打印操作都结束为止也没有检测到满载状态的情况下,在打印操作完成的情况下终止该处理。
根据上述实施例,在打印命令中设置有涉及分页的排出处理的情况下,使杆30从排出托盘13退避,在该状态下,在可动托盘950正沿宽度方向移动的同时排出多个打印介质。结果,排出托盘13上所堆叠的多个打印介质在不会撞击杆30的情况下移动,并且对齐在排出托盘13上的多个位置处。另一方面,在打印命令中没有设置涉及分页的排出处理的情况下,可动托盘950静止,并且在杆30接触到打印介质的状态下排出多个打印介质。结果,多个打印介质对齐并堆叠在排出托盘13上的相同位置处。因此,根据本实施例,通过根据打印命令的内容来使杆30的位置在“检测位置”和“退避位置”之间切换,可以在正确地进行涉及分页的排出处理的同时可靠地检测排出托盘的满载。另外,可以避免打印介质堆和杆的末端以彼此接触的状态相对移动,由此可以阻止所堆叠的打印介质的未对齐、污迹或擦坏等。
第二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还使用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打印设备相同的打印设备1。根据本实施例的打印设备1进行初始化操作以在适当定时获取可动托盘950的原点位置,以准确地管理可动托盘950在宽度方向上的移动位置。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第一初始化操作和第二初始化操作。
在相对较短的非操作时间之后发起打印操作的情况(诸如将新的打印命令输入至处于待机状态的打印设备1的情况)下,进行第一初始化操作。在待机状态下,要求立即发起打印操作,由此需要在第一初始化操作中在相对较短的所需时间内获取到可动托盘950的原点位置。
在相对较长的非操作时间之后发起打印操作的情况(诸如在电源接通(ON)时或者在休眠状态下输入打印命令的情况等)下,进行第二初始化操作。在非操作时间变长的情况下,一些异物被放置在可动托盘950的移动路径上的可能性高。此外,在非操作时间变长的情况下,托盘马达990可能由于齿槽变化等而转动,或者诸如外力等的干扰可能作用于可动托盘950而使可动托盘950移动。因此,第二初始化操作除了获取可动托盘950的原点位置之外,还检查可动托盘950在其整个移动范围内是否可正确地移动。
图13A~13C是用于说明用于移动可动托盘950的结构和用于获取可动托盘950的原点位置的方法的图。图13A是图10所示的驱动传递单元60的放大图。作为DC马达的托盘马达990的驱动力经由带轮61和空转轮62使环形带63转动。联接至可动托盘950的背面的可动托盘联接部66附接到环形带63的直线部分。利用这样的结构,在输送控制单元207沿正方向和反向方向驱动托盘马达990时,联接至可动托盘联接部66的可动托盘950沿宽度方向(该图中的±y方向)往复移动。
在可动托盘联接部66的可移动区域的两个端部,在可动托盘联接部66可接触的位置处,配置有第一接触构件64和第二接触构件65。在本实施例中,将可动托盘联接部66接触到第一接触构件64的位置设置为可动托盘950的原点位置。
在托盘马达990的驱动期间可动托盘联接部66接触到第一接触构件64或第二接触构件65的情况下,托盘马达990的负载增加。在可动托盘950的移动路径中存在某种异物的情况下,托盘马达990的负载也增加。根据本实施例,通过检测托盘马达990的这种负载,掌握了可动托盘950的原点位置或者检测到异物的存在。应当注意,可以根据转矩、电流值或每单位时间的移动量等来测量托盘马达的负载。
如图13B所示,与托盘马达990同轴转动的码盘70安装到托盘马达990,并且编码器传感器71检测码盘70的规则标记。因此,打印控制器202可以通过对编码器传感器71检测到这些标记的次数进行计数,来检测码盘70的转动量、即可动托盘950的相对移动量。
图13C是示出托盘马达990的负载相对于相对移动量而如何改变的曲线图。在托盘马达990的驱动期间可动托盘联接部66接触到第一接触构件64或第二接触构件65的情况下,如该图所示,托盘马达990的负载增加并且超过阈值。
利用上述的结构,打印控制器202在驱动托盘马达990的同时检测马达负载,使得可动托盘联接部66向着第一接触构件64移动。然后,例如,打印控制器202将马达负载超过阈值的位置定义为原点位置(即,将标记计数值定义为“0”)。在定义了可动托盘950的原点位置之后,打印控制器202基于从原点起的计数值来控制可动托盘950的绝对位置。
在即使在上述的初始操作中杆30也在“检测位置”处的情况下,杆30可能撞击排出托盘上所放置的薄片堆,由此可能无法准确地获取到原点位置。因此,根据本实施例,即使在进行初始化操作的情况下,也使杆30在该初始化操作之前移动到“退避位置”。
图14是用于说明第一初始化操作的过程的流程图。该处理是在处于待机状态的打印设备1接收到打印命令的情况下、打印控制器202在打印操作之前执行的处理。
在该处理开始时,打印控制器202在S11中判断杆30是否在“退避位置”处。在杆30在“退避位置”处的情况下,打印控制器202进入S13。在S11中杆30不在“退避位置”处的情况下,打印控制器202进入S12并且驱动杆升降构件1000以使杆30提升到“退避位置”,然后进入S13。
在S13中,打印控制器202通过驱动托盘马达990以使可动托盘950向着第一接触构件64(-y方向)移动来检测托盘马达990的负载。此时,为了防止可动托盘950因接触而被损坏,打印控制器202使可动托盘950按比实际执行“分页排出处理”的速度慢的速度(100mm/s以下)移动。这样的移动继续,直到在S14中判断为马达负载超过阈值为止。
在S14中判断为马达负载超过阈值的情况下,打印控制器202进入S15并且执行原点处理。具体地,打印控制器202将标记计数值重置为“0”。
在S16中,打印控制器202驱动托盘马达990以使可动托盘950向着第二接触构件65移动直到预先设置的初始位置为止。在本实施例中,初始位置是从原点位置(第一接触构件64的位置)向着第二接触构件65略微移动的位置。预先存储从原点位置起直到初始位置为止的距离(计数量),使得打印控制器202使可动托盘950移动,直到计数值达到预定计数量为止。
在S17中,打印控制器202驱动杆升降构件1000以将杆30降下到“检测位置”。以上完成了该处理。上述的第一初始化操作无需使可动托盘950在整个可动区域移动,由此使得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所需时间内结束第一初始化操作,然后转变为打印操作。
在第一初始化操作之后,打印控制器202应根据参考图12所述的流程图执行打印操作。此时,在S4的打印操作中,打印控制器202与排出多个打印介质的定时同步地,使可动托盘950移动到以在上述的第一初始化操作中获取到的原点位置为基准的多个位置。这使得能够使连续排出的多个打印介质S对齐并按预定数量堆叠在多个不同位置处。
如果多次重复基于相同原点位置的可动托盘950的移动,则编码器的计数值和可动托盘950的绝对位置之间的微小误差累积,使得可能无法准确地管理可动托盘950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如下:即使在接收到打印命令时的打印设备1不是处于待机状态的情况下,也在所累积的误差超过容许值的定时进行第一初始化操作,以由此更新原点位置。
接着,将说明第二初始化操作。图15A和15B是用于说明第二初始化操作的过程的流程图。该处理是在打印设备1被供给电力(电源接通)、或者在打印设备1处于休眠状态的定时接收到打印命令的情况下、打印控制器202在打印操作之前执行的处理。
在该处理开始时,打印控制器202在S21中判断杆30是否在“退避位置”处。在杆30在“退避位置”处的情况下,打印控制器202进入S23。在S21中杆30不在“退避位置”处的情况下,打印控制器202在S22中驱动杆升降构件1000以使杆30移动到“退避位置”,然后进入S23。
在S23中,打印控制器202通过驱动托盘马达990以使可动托盘950向着第二接触构件65(+y方向)移动来检测托盘马达990的负载。此时,打印控制器202驱动托盘马达990,使得可动托盘950按比实际执行“分页排出处理”的速度慢的速度(100mm/s以下)移动。这样的移动继续,直到在S24中判断为马达负载超过阈值为止。
在S24中判断为马达负载超过阈值的情况下,打印控制器202进入S25并且获取第二基准位置。具体地,打印控制器202存储当前标记计数值C2。即使在S24中马达负载超过阈值的原因不是与第二接触构件65的接触、而是与某种异物的碰撞的情况下,在S25中也存储该异物的位置作为第二基准位置。
在S26中,打印控制器202通过驱动托盘马达990以使可动托盘950向着第一接触构件64(-y方向)移动来检测托盘马达990的负载。在S26中,与S23相同,可动托盘950以低速移动。
在S27中判断为马达负载超过阈值的情况下,打印控制器202获取第一基准位置(S28)。具体地,打印控制器202存储当前标记计数值C1。
在S29中,打印控制器202计算从第二基准位置起直到第一基准位置为止的计数量D(=C1-C2)。该计数量D对应于S28中所检测到的第一基准位置和S24中所检测到的第二基准位置之间的距离。
在S30中,打印控制器202判断计数量D是否在预定的上限阈值和预定的下限阈值之间。在计数量D不在上限阈值和下限阈值之间的情况下,假定:在作为可动托盘950的移动的预期目的地的第一接触构件64与第二接触构件65之间存在某种异物,或者编码器传感器71不能准确地检测托盘马达990的转动量。因此,打印控制器202进入S33,并且在终止该处理之前进行预定的错误处理。该预定的错误处理是如下的处理:经由例如操作面板104等,向用户通知排出托盘13发生异常并且建议检查异物等。
在S30中打印控制器202判断为计数量D在上限阈值和下限阈值之间的情况下,打印控制器202进入S31以将第一基准位置设置为原点,然后使可动托盘950移动到初始位置。具体地,打印控制器202重置第一基准位置处的标记计数值(将该标记计数值设置为“0”)。然后,打印控制器202再次驱动托盘马达990,以使可动托盘950向着第二接触构件65移动直到初始位置为止。
在S32中,打印控制器202驱动杆升降构件1000以使杆30降下到“检测位置”。以上完成了该处理。上述的第二初始化操作可以检查可动托盘950的整个可动区域(该操作花费一些时间),由此可以提高涉及排出托盘13的水平移动的后续操作的可靠性。
尽管在图15A和15B的流程图中在获取到第二基准位置之后获取第一基准位置,但该顺序可以颠倒。
根据上述实施例,在第一初始化操作以及第二初始化操作中,在使杆30退避到“退避位置”之后进行原点位置的获取和移动路径的检查。这使得可以可靠地进行初始化操作并且提高在该初始化操作之后的“分页排出处理”的可靠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尽管通过检测可动托盘联接部66接触到接触构件时的马达负载来获取原点位置,但本发明不限于这样的模式。例如,可以在作为基准的位置处设置光学传感器,使得可以在安装到可动托盘950的遮光板阻挡光学传感器的定时获取原点位置。只要可以检测到基准位置或异物,就可以采用除这样的光学方法以外的电子方法或磁性方法。
尽管以上已经描述了两个初始化操作、即第一初始化操作和第二初始化操作,但可以提供进一步的初始化操作。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尽管原点位置和初始位置是单独设置的,但可以将原点位置设置为初始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省略在进行原点处理之后将可动托盘950移动到初始位置的处理。
其它实施例
本发明不限于如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那样、紧挨在打印操作或初始化操作之前使杆30退避。在进行涉及可动托盘950的移动的操作时,应在该操作之前使杆移动到退避位置。此时,使杆30移动到退避位置的定时可以紧挨在打印设备变得非操作之前(例如,紧挨在排出完成之后、紧挨在电源断开之前、或者紧挨在转变为休眠状态之前)、以及紧挨在上述操作之前。被配置为能够进行“分页排出处理”、并且在确认了杆30在退避位置处之后进行涉及可动托盘950的移动的操作的任何图像打印设备,均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尽管已经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类修改、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17)

1.一种图像打印设备,包括:
打印单元,其被配置为在打印介质上打印图像;
托盘移动单元,其被配置为使托盘沿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移动,所述托盘用于接纳被所述打印单元打印了图像且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出的打印介质;
杆移动单元,其被配置为使与所述托盘上所堆叠的打印介质接触并且根据堆叠量而能够转动的杆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所述杆能够接触到所堆叠的打印介质,以及在所述第二位置处所述杆与所堆叠的打印介质分离;以及
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打印单元、所述托盘移动单元和所述杆移动单元,
其中,在所述控制单元已经使所述杆移动单元将所述杆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托盘移动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所述托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打印设备,还包括满载检测单元,所述满载检测单元被配置为基于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接触所堆叠的打印介质的所述杆的转动位置,来检测所述托盘上的打印介质的满载,
其中,在所述满载检测单元检测到满载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打印单元停止打印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打印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在使所述打印单元打印图像时,使所述托盘移动单元与被所述打印单元打印了图像的打印介质的排出同步地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所述托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打印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能够执行如下的模式:
第一模式,用以在所述杆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在不使所述托盘移动单元移动所述托盘的情况下,使所述打印单元打印图像;以及
第二模式,用以在所述杆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在使所述打印单元打印图像时,使所述托盘移动单元与打印介质的排出同步地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所述托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打印设备,其中,在所述第二模式中,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托盘的移动完成之后,使所述杆移动单元将所述杆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打印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单元通过使所述托盘移动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所述托盘,来进行用以获取移动区域的原点位置的初始化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打印设备,其中,所述初始化操作包括所述托盘在所述移动区域中的一部分区域移动的第一初始化操作、以及所述托盘在所述移动区域的整个区域移动的第二初始化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打印设备,其中,所述打印单元是配置在所述托盘的垂直方向上的下方并且用于根据图像数据而喷出墨的全幅型喷墨打印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打印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垂直。
10.一种图像打印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图像打印设备包括:打印单元,其被配置为在打印介质上打印图像;托盘,其被配置为接纳被所述打印单元打印了图像且沿第一方向排出的打印介质;以及杆,其被配置为与所述托盘上所堆叠的打印介质接触并且根据堆叠量而能够转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使所述杆从第一位置移动到了第二位置的状态下,使所述托盘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移动,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所述杆能够接触到所堆叠的打印介质,以及在所述第二位置处所述杆与所堆叠的打印介质分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基于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接触所堆叠的打印介质的所述杆的转动位置,来检测所述托盘上的打印介质的满载,
其中,在检测满载时检测到满载的情况下,使所述打印单元停止打印操作。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与被所述打印单元打印了图像的打印介质的排出同步地,使所述托盘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提供了如下的模式:
第一模式,用以在所述杆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在不使所述托盘移动的情况下,使所述打印单元打印图像;以及
第二模式,用以在所述杆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在使所述打印单元打印图像时,与打印介质的排出同步地使所述托盘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二模式中,在所述托盘的移动完成之后,使所述杆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通过使所述托盘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来进行用以获取移动区域的原点位置的初始化操作。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初始化操作包括所述托盘在所述移动区域中的一部分区域移动的第一初始化操作、以及所述托盘在所述移动区域的整个区域移动的第二初始化操作。
17.一种打印介质排出设备,包括:
托盘移动单元,其被配置为使托盘沿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移动,所述托盘用于接纳被打印了图像且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出的打印介质;以及
杆移动单元,其被配置为使与所述托盘上所堆叠的打印介质接触并且根据堆叠量而能够转动的杆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所述杆能够接触到所堆叠的打印介质,以及在所述第二位置处所述杆与所堆叠的打印介质分离;以及
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托盘移动单元和所述杆移动单元,
其中,在所述控制单元已经使所述杆移动单元将所述杆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托盘移动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所述托盘。
CN201910470726.4A 2018-05-31 2019-05-31 图像打印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打印介质排出设备 Active CN1105497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04693 2018-05-31
JP2018104693A JP7171242B2 (ja) 2018-05-31 2018-05-31 画像記録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49738A true CN110549738A (zh) 2019-12-10
CN110549738B CN110549738B (zh) 2022-04-08

Family

ID=68694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70726.4A Active CN110549738B (zh) 2018-05-31 2019-05-31 图像打印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打印介质排出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843493B2 (zh)
JP (1) JP7171242B2 (zh)
CN (1) CN11054973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83691A (zh) * 2020-12-25 2022-07-01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打印方法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42469A (en) * 1997-11-17 2000-11-0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heet ejecting mechanism with contact member and advance descending of tray to prevent direct return of contact member
US6378864B1 (en) * 1998-10-20 2002-04-30 Citizen Watch, Co., Ltd Stacker
JP2002167119A (ja) * 2000-12-05 2002-06-11 Sharp Corp 用紙排出検出装置
KR20030056549A (ko) * 2001-12-28 2003-07-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인쇄기의 배출용지 적재장치
US6634640B1 (en) * 1999-06-08 2003-10-21 Ricoh Company, Ltd. Attachable/detachable sheet sorting device and sheet discharging system using the sheet sorting device
JP2004210527A (ja) * 2003-01-08 2004-07-29 Sharp Corp 画像形成機の排紙検出装置
CN102190199A (zh) * 2010-03-04 2011-09-2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打印介质后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20130127108A1 (en) * 2011-11-17 2013-05-2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Paper feed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the same
US20160167914A1 (en) * 2014-03-17 2016-06-16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517A (ja) * 1992-06-19 1994-01-11 Ricoh Co Ltd コピースタック装置
JP2006137610A (ja) 1999-06-08 2006-06-01 Ricoh Co Ltd シート排紙装置
JP3877510B2 (ja) * 2000-09-11 2007-02-0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の用紙排出装置
JP2009023739A (ja) * 2007-07-17 2009-02-05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用紙集積装置、用紙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09101572A (ja) * 2007-10-23 2009-05-14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42469A (en) * 1997-11-17 2000-11-0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heet ejecting mechanism with contact member and advance descending of tray to prevent direct return of contact member
US6378864B1 (en) * 1998-10-20 2002-04-30 Citizen Watch, Co., Ltd Stacker
US6634640B1 (en) * 1999-06-08 2003-10-21 Ricoh Company, Ltd. Attachable/detachable sheet sorting device and sheet discharging system using the sheet sorting device
JP2002167119A (ja) * 2000-12-05 2002-06-11 Sharp Corp 用紙排出検出装置
KR20030056549A (ko) * 2001-12-28 2003-07-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인쇄기의 배출용지 적재장치
JP2004210527A (ja) * 2003-01-08 2004-07-29 Sharp Corp 画像形成機の排紙検出装置
CN102190199A (zh) * 2010-03-04 2011-09-2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打印介质后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20130127108A1 (en) * 2011-11-17 2013-05-2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Paper feed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the same
US20160167914A1 (en) * 2014-03-17 2016-06-16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83691A (zh) * 2020-12-25 2022-07-01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打印方法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683691B (zh) * 2020-12-25 2024-01-16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打印方法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49738B (zh) 2022-04-08
US10843493B2 (en) 2020-11-24
JP7171242B2 (ja) 2022-11-15
JP2019210066A (ja) 2019-12-12
US20190366742A1 (en) 2019-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07391B1 (en) Image recording device
US7614738B2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JP4551719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
JP593887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11001083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US20130193640A1 (en) Sheet transporting apparatus,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inting apparatus
CN110549738B (zh) 图像打印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打印介质排出设备
US10889134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US11254537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printing apparatus
US10683181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JP2006297869A (ja) 記録装置および画像通信装置
JP7086671B2 (ja)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987665B2 (ja) 搬送装置および記録装置
CN110549733B (zh) 图像打印设备
JP7271764B2 (ja) 記録装置
US10640310B2 (en) Sheet feeding device and printing apparatus
US10800189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with platen moveable for jam processing
JP7163738B2 (ja)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2404649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011818A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JP2022186009A (ja) 記録装置および搬送装置
JP2019093608A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2008068492A (ja) 記録装置
JP2004114499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