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95073B - 定子、马达以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定子、马达以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95073B
CN110495073B CN201880022377.3A CN201880022377A CN110495073B CN 110495073 B CN110495073 B CN 110495073B CN 201880022377 A CN201880022377 A CN 201880022377A CN 110495073 B CN110495073 B CN 1104950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
umbrella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motor
to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2237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95073A (zh
Inventor
金城秀幸
一圆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Corp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8/009641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8180448A1/ja
Publication of CN1104950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950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950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950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 Permanent Field Magnets Of Synchronous Machinery (AREA)

Abstract

定子具有:在绕中心轴线的周向上连续的环状的定子铁芯;设置于定子铁芯的轴向的一部分,并在周向上隔着间隔而配置的多个第1齿;设置于第1齿的径向内侧的端部的第1伞状部;设置于定子铁芯的轴向上的与第1齿不同的位置处,并在周向上隔着间隔而配置的多个第2齿;以及设置于第2齿的径向内侧的端部的第2伞状部,第1伞状部和第2伞状部的周向的宽度尺寸相互不同。

Description

定子、马达以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定子、马达以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马达的转子具有与轴一同旋转的转子铁芯和在转子铁芯的周向上设置有多个的磁铁。这样的马达在工作时产生的齿槽转矩关系到马达的振动以及噪音的增大。因此,希望在马达中抑制齿槽转矩的产生。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结构:将定子的齿在轴向上分割成多段的块,使一个段的块的齿与其他段的块的齿相对于轴向倾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5949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如上述的马达中,存在线圈线的绕线工序复杂化而导致生产率下降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抑制齿槽转矩并且能够简化组装的定子、马达以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定子的一个方式具有:环状的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在绕中心轴线的周向上连续;多个第1齿,所述多个第1齿设置于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的一部分,所述多个第1齿在周向上隔着间隔而配置;第1伞状部,所述第1伞状部设置于所述第1齿的径向内侧的端部;多个第2齿,所述多个第2齿设置于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上的与所述第1齿不同的位置处,所述多个第2齿在周向上隔着间隔而配置;以及第2伞状部,所述第2伞状部设置于所述第2齿的径向内侧的端部,所述第1伞状部和所述第2伞状部的周向上的宽度尺寸相互不同。
本发明的马达的一个方式具有:上述定子;以及在径向上隔着间隙而与所述定子相对的转子。
本发明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一个方式具有上述马达。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抑制齿槽转矩并且能够简化组装的定子、马达以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方式的马达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一实施方式的马达的沿图1中的II-II线的剖视图。
图3是一实施方式的马达的沿图2中的III-III线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转子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马达的一部分的图,是图2的放大剖视图。
图6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马达的一部分的图,是图3的放大剖视图。
图7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定子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马达中的齿槽转矩的波形的图。
图9是具有一实施方式的马达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示意图。
图10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定子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1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转子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0的截面示意图。
如图1所示,马达10具有转子20和定子30。
在以下说明中,将与中心轴线J平行的方向简称为“轴向”或“上下方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周向、即绕中心轴线J的轴的方向简称为“周向”。而且,在以下说明中,“俯视观察”是指从轴向观察的状态。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将沿中心轴线J的轴向中的图1的上侧简称为“上侧”,将下侧简称为“下侧”。另外,上下方向并不表示组装于实际的设备时的位置关系以及方向。并且,在以下附图中,为了容易理解各结构,有时使实际的结构与各结构的比例尺以及数量等不同。
[转子]
转子20具有:沿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线J配置的轴21;固定于轴21的转子铁芯22;第1磁铁23以及第2磁铁24。
轴21被多个轴承15、16支承为能够绕中心轴线J旋转,该多个轴承15、16设置于马达壳体11。轴21是在沿中心轴线J的方向上延伸的圆柱状。轴21通过压入或粘接等而固定于转子铁芯22。并且,轴21也可以借助树脂部件等而固定于转子铁芯22。即,将轴21与转子铁芯22直接或间接地固定起来。另外,轴21也可以是中空状的部件,并无特别限定。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0的沿图1中的II-II线的剖视图。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马达的沿图2中的III-III线的剖视图。图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转子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马达的一部分的图,是图2的放大剖视图。图6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马达的一部分的图,是图3的放大剖视图。
如图2、图3所示,转子铁芯22是筒状的部件。从轴向观察时,转子铁芯22的外形形状是多边形。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子铁芯22的外形是八边形。换句话说,转子铁芯22是中空的大致八边形柱。另外,转子铁芯22的外形也可以是圆形等。转子铁芯22是在轴向上层叠多个电磁钢板而成的层叠钢板。转子铁芯22在俯视中央设置有使轴21通过的贯通孔22h。
如图4所示,第1磁铁23设置于转子铁芯22的轴向上侧的一部分。第1磁铁23是沿轴向延伸的板状的部件。
如图2所示,第1磁铁23在周向上隔着间隔而等间隔配置。从轴向观察时,第1磁铁23具有面向周向的一对第1侧面部23s、面向径向外侧的第1外表面部(外周面)23t以及面向径向内侧的第1内表面部23u。
一对第1侧面部23s分别从第1内表面部23u的周向两端部向径向外侧延伸。从轴向观察时,第1侧面部23s呈大致直线状。
从轴向观察时,第1内表面部23u呈大致直线状。第1内表面部23u在径向上与转子铁芯22的面向径向外侧的铁芯外周面22f相对。
第1外表面部23t的周向两侧的端部与一对第1侧面部23s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外表面部23t是向径向外侧凸出的弯曲面,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弧状。另外,第1外表面部23t并非必须是弯曲面。第1外表面部23t也可以是平面。即,从轴向观察时,第1外表面部23t的外形也可以呈直线状。
如图4所示,第2磁铁24设置于转子铁芯22的轴向上的与第1磁铁23不同的位置处。具体地说,第2磁铁24设置于转子铁芯22的轴向下侧的一部分。第2磁铁24以与第1磁铁23的下端接触的方式配置。另外,在轴向上,在第1磁铁23与第2磁铁24之间可以存在间隙,也可以存在粘接剂或其他部件等。
如图3所示,第2磁铁24在周向上隔着间隔而等间隔配置。第2磁铁24是沿轴向延伸的板状的部件。从轴向观察时,第2磁铁24具有面向周向的一对第2侧面部24s、面向径向外侧的第2外表面部(外周面)24t以及面向径向内侧的第2内表面部24u。
一对第2侧面部24s分别从第2内表面部24u的周向两端部向径向外侧延伸。从轴向观察时,第2侧面部24s呈大致直线状。
从轴向观察时,第2内表面部24u呈大致直线状。第2内表面部24u在径向上与转子铁芯22的面向径向外侧的铁芯外周面22f相对。
第2外表面部24t的周向两侧的端部与一对第2侧面部24s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外表面部24t是向径向外侧凸出的弯曲面,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弧状。第2外表面部24t的曲率半径与第1外表面部23t的曲率半径相等。另外,第2外表面部24t并非必须是弯曲面。第2外表面部24t也可以是平面。即,从轴向观察时,第2外表面部24t的外形也可以呈直线状。
上述第1磁铁23和第2磁铁24的磁通密度相同,形状相互不同。
具体地说,第1磁铁23和第2磁铁24的体积相同。并且,第1磁铁23和第2磁铁24的周向、轴向以及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径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的尺寸相互不同。
如图4所示,第1磁铁23和第2磁铁24的周向宽度W1、W2相互不同。第1磁铁23的周向宽度W1比第2磁铁24的周向宽度W2大。在从轴向观察沿轴向排列的第1磁铁23和第2磁铁24时,第1磁铁23比第2磁铁24更向周向两外侧突出。
如图5以及图6所示,第1磁铁23的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径向的厚度T1与第2磁铁24的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径向的厚度T2相互不同。在径向上,第1磁铁23的最厚部分的厚度T1比第2磁铁24的最厚部分的厚度T2大。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磁铁23的轴向长度L1与第2磁铁24的轴向长度L2相同。如上述,第1磁铁23和第2磁铁24的体积相同。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磁铁23和第2磁铁24的与轴向垂直的截面的截面面积相等。
另外,第1磁铁23的轴向长度L1也可以与第2磁铁24的轴向长度L2不同。在该情况下,第1磁铁23和第2磁铁24的与轴向垂直的截面的截面面积相互不同。作为一例,能够采用第2磁铁24的轴向长度L2比第1磁铁23的轴向长度L1大并且第1磁铁23的截面面积比第2磁铁24的截面面积大的结构。并且,作为其他例,能够采用第1磁铁23的轴向长度L1比第2磁铁24的轴向长度L2大并且第2磁铁24的截面面积比第1磁铁23的截面面积大的结构。
第1磁铁23的周向上的中心Mc1的位置与第2磁铁24的周向上的中心Mc2的位置相同。
另外,第1磁铁23的周向上的中心Mc1的位置也可以与第2磁铁24的周向上的中心Mc2的位置不同。
第1磁铁23和第2磁铁24由相同种类的磁性材料构成。第1磁铁23和第2磁铁24分别是使用钕系材料的烧结磁铁以及使用黏结磁铁、铁氧体系材料的磁铁。另外,第1磁铁23和第2磁铁24也可以由相互不同种类的磁性材料构成。
[定子]
图7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定子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定子30具有第1定子铁芯31、第2定子铁芯32、线圈30C(参照图1)以及绝缘部件30Z(参照图1)。第1定子铁芯31和第2定子铁芯32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并沿轴向排列配置。第1定子铁芯31以及第2定子铁芯32的在轴向上相对的面相互接触。
第1定子铁芯31配置于定子30中的轴向上侧的一部分。第1定子铁芯31是在轴向上层叠多个电磁钢板而成的层叠钢板。第1定子铁芯31具有环状的第1铁芯背部37和多个第1齿3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定子铁芯31是所谓的分割铁芯。第1铁芯背部37通过将多个扇形的铁芯件39A沿周向连接起来而构成。
构成第1铁芯背部37的各铁芯件39A在外侧面具有朝向径向内侧凹陷的多个第1槽39s。各第1槽39s位于各第1齿33的径向外侧。
另外,第1定子铁芯31不仅是分割铁芯,也可以是所谓的直铁芯或圆铁芯等其他种类的铁芯。
在各铁芯件39A的内周面设置有第1齿33。第1齿33从第1铁芯背部37的内侧面朝向径向外侧延伸。第1齿33在第1铁芯背部37的内侧面沿周向隔着间隔而等间隔配置。第1齿33在径向上与转子20相对。
第1齿33在第1齿33的径向内侧的端部具有第1伞状部35。第1伞状部35从第1齿33的径向内侧的端部向周向两侧延伸。在周向上相邻的第1伞状部35与第1伞状部35之间构成了间隙。在以下说明中,将该间隙称作第1齿槽40A。
第1伞状部35在径向上与第1磁铁23相对。
第2定子铁芯32配置在定子30中的轴向下侧的一部分。第2定子铁芯32与第1定子铁芯31的轴向的下端接触而配置。第2定子铁芯32通过凿紧连接等而接合于第1定子铁芯31。第2定子铁芯32是在轴向上层叠多个电磁钢板而成的层叠钢板。如图3、图6、图7所示,第2定子铁芯32具有环状的第2铁芯背部38和多个第2齿34。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定子铁芯32是所谓的分割铁芯。第2铁芯背部38通过将多个扇形的铁芯件39B沿周向连接起来而构成。构成第2铁芯背部38的各铁芯件39B在外侧面具有朝向径向内侧凹陷的多个第2槽39t。各第2槽39t位于各第2齿34的径向外侧。第2槽39t的周向上的位置与第1槽39s的周向上的位置相同。
另外,第2定子铁芯32不仅是分割铁芯,也可以是所谓的直铁芯或圆铁芯等其他种类的铁芯。
在各铁芯件39B的内周面设置有第2齿34。第2齿34从第2铁芯背部38的内侧面朝向径向外侧延伸。第2齿34在第2铁芯背部38的内侧面沿周向隔着间隔而等间隔配置。第2齿34在径向上与转子20相对。
第2齿34在第2齿34的径向内侧的端部具有第2伞状部36。第2伞状部36从第2齿34的径向内侧的端部向周向两侧延伸。在周向上相邻的第2伞状部36与第2伞状部36之间构成了间隙。在以下说明中,将该间隙称作第2齿槽41A。
第2伞状部36在径向上与第2磁铁24相对。
如图7所示,第1齿33与第2齿34在轴向上重合。第1齿33的周向上的宽度尺寸的中心Mc11与第2齿34的周向上的宽度尺寸的中心Mc12在轴向上相互重合。并且,第1齿33的周向的宽度尺寸W21与第2齿34的周向的宽度尺寸W22相同。
第1伞状部35和第2伞状部36的形状相互不同。具体地说,第1伞状部35和第2伞状部36的周向以及轴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的尺寸相互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伞状部35的周向的宽度尺寸W11与第2伞状部36的周向的宽度尺寸W12相互不同。第1伞状部35的周向上的宽度11比第2伞状部36的周向上的宽度W12大。由此,第1齿槽40A的周向宽度比第2齿槽41A的宽度窄。
第1伞状部35的轴向长度L11与在径向上相对的第1磁铁23的轴向长度L1相同。第2伞状部36的轴向长度L12与在径向上相对的第2磁铁24的轴向长度L2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伞状部35的轴向长度L11与第2伞状部36的轴向长度L12相同。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定子铁芯31的轴向尺寸与第2定子铁芯32的轴向尺寸相同。即,在轴向上,第1铁芯背部37的尺寸与第2铁芯背部38的尺寸相同。在轴向上,第1齿33的尺寸与第2齿34的尺寸相同。
绝缘部件30Z(参照图1)的材料是绝缘性树脂。线圈30C(参照图1)隔着绝缘部件30Z而卷绕于第1齿33以及第2齿34。另外,绝缘部件30Z的材料只要具有绝缘性,则并不限于树脂,也可以使用其他材料。
图8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马达中的齿槽转矩的波形的图。
在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0中,转子20以及定子30具有如上述的结构。因此,如图8所示,在第1磁铁23与第1定子铁芯31之间产生的齿槽转矩的波形的相位跟在第2磁铁24与第2定子铁芯32之间产生的齿槽转矩的波形的相位相反。马达10的齿槽转矩是将这些齿槽转矩合成而得的齿槽转矩。由此,能够减小马达10的齿槽转矩。其结果是,能够减小在马达10中产生的振动和噪音等。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0中,与以往的马达10相比,还能够降低转矩波动。
根据本实施方式,转子20的第1磁铁23和第2磁铁24的磁通密度相同,形状相互不同。这样,通过使第1磁铁23和第2磁铁24的形状相互不同,能够使在第1磁铁23与第1伞状部35之间产生的齿槽转矩的相位和在第2磁铁24与第2伞状部36之间产生的齿槽转矩的相位相互错开。由此,能够相互抵消在第1磁铁23与第1伞状部35之间产生的齿槽转矩和在第2磁铁24与第2伞状部36之间产生的齿槽转矩,减小具有转子20的马达10中的合成齿槽转矩。其结果是,这样的转子20、马达10以及后述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500能够抑制在工作时产生的振动以及噪音。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无需使第1磁铁23和第2磁铁24偏斜,因此其结果是能够简化组装工序。
根据本实施方式,第1磁铁23和第2磁铁24的体积相同。并且,第1磁铁23和第2磁铁24的周向、中心轴线J方向以及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径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的尺寸相互不同。第1磁铁23和第2磁铁24的周向的中心Mc的位置相同。并且,第1磁铁23和第2磁铁24的与轴向垂直的截面的截面面积相互不同。并且,第1磁铁23和第2磁铁24由相同种类的磁性材料构成。
这样一来,即便不使第1磁铁23和第2磁铁24偏斜,也能够容易地抑制齿槽转矩。
根据本实施方式,第1磁铁23的第1外表面部23t和第2磁铁24的第2外表面部24t的面向径向外侧的外周面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弧状,且具有相互相同的曲率半径。由此,能够使转子20与定子30之间的空隙均匀。由此,能够抑制齿槽转矩,并且使磁通的流动顺畅,增加转矩。
根据本实施方式,定子30的第1伞状部35和第2伞状部36的周向上的宽度尺寸相互不同。这样,通过使第1伞状部35和第2伞状部36的形状相互不同,能够使在第1磁铁23与第1伞状部35之间产生的齿槽转矩的相位和在第2磁铁24与第2伞状部36之间产生的齿槽转矩的相位相互错开。由此,能够相互抵消在第1磁铁23与第1伞状部35之间产生的齿槽转矩和在第2磁铁24与第2伞状部36之间产生的齿槽转矩,减小具有定子30的马达10中的合成齿槽转矩。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在马达10中产生的振动以及噪音。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无需沿轴向改变齿的周向的位置,因此其结果是能够简化绕线工序。
根据本实施方式,第1伞状部35和第2伞状部36的在周向以及轴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的尺寸相互不同。由此,能够使在第1磁铁23与第1伞状部35之间产生的齿槽转矩的相位和在第2磁铁24与第2伞状部36之间产生的齿槽转矩的相位相互错开。
根据本实施方式,第1齿33和第2齿34配置于在周向上相同的位置处,周向上的宽度尺寸相同。由此,更加容易地使在第1磁铁23与第1伞状部35之间产生的齿槽转矩的相位和在第2磁铁24与第2伞状部36之间产生的齿槽转矩的相位错开。由此,能够减小马达10中的合成齿槽转矩。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在马达10中产生的振动以及噪音。并且,由于第1齿33和第2齿34的卷绕了构成线圈30C的导线的部位的形状相同,因此即使在第1伞状部35和第2伞状部36的宽度尺寸相互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将导线卷绕于第1齿33和第2齿34而构成线圈30C。
根据本实施方式,第1伞状部35的轴向长度L11以及第2伞状部36的轴向长度L12与在径向上相对的第1磁铁23的长度L1以及第2磁铁24的长度L2相同。由此,在第1齿33以及第2齿34中,卷绕了构成线圈30C的导线的部位的形状相同。因此,即使在伞状部的形状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卷绕导线而构成线圈30C。
[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图9示意性地示出了具有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0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500。
如图9所示,电动助力转向装置500设置于汽车等车辆。电动助力转向装置500具有转向系统520以及辅助转矩机构540。
转向系统520例如具有方向盘521、转向轴522(也称作“转向柱”)、万向联轴器523A、523B、旋转轴524(也称作“小齿轮轴”或“输入轴”)、齿条齿轮机构525、齿条轴526、左右的球窝接头552A、552B、拉杆527A、527B、转向节528A、528B以及左右的转向车轮(例如左右的前轮)529A、529B。
方向盘521借助转向轴522和万向联轴器523A、523B而与旋转轴524连接。旋转轴524借助齿条齿轮机构525而与齿条轴526连接。齿条齿轮机构525具有设置于旋转轴524的小齿轮531和设置于齿条轴526的齿条532。齿条轴526的右端借助球窝接头552A、拉杆527A以及转向节528A而与右侧的转向车轮529A连接。齿条轴526的左端借助球窝接头552B、拉杆527B以及转向节528B而与左侧的转向车轮529B连接。在此,右侧以及左侧分别与从坐在驾驶座上的驾驶员观察的右侧以及左侧一致。
转向系统520通过驾驶员操作方向盘521而产生转向转矩。转向转矩经由齿条齿轮机构525而传递到左右的转向车轮529A、529B。由此,驾驶员能够操作左右的转向车轮529A、529B。
辅助转矩机构540例如具有转向转矩传感器541、ECU542、马达543、减速机构544以及电力转换装置545。辅助转矩机构540将辅助转矩提供给从方向盘521至左右的转向车轮529A、529B的转向系统520。另外,辅助转矩有时被称作“附加转矩”。
马达543相当于本实施方式中的马达10。
转向转矩传感器541检测通过方向盘521赋予的转向系统520的转向转矩。ECU542根据来自转向转矩传感器541的检测信号(以下,记作“转矩信号”)而生成用于驱动马达543的驱动信号。马达543根据驱动信号而产生与转向转矩相应的辅助转矩。辅助转矩经由减速机构544而传递到转向系统520的旋转轴524。减速机构544例如是蜗轮蜗杆机构。辅助转矩再从旋转轴524传递到齿条齿轮机构525。
按照辅助转矩被赋予至转向系统520的部位,电动助力转向装置500能够分类成小齿轮辅助型、齿条辅助型以及柱辅助型等。在图9中例示了小齿轮辅助型电动助力转向装置500。但是,电动助力转向装置500也可以是齿条辅助型、柱辅助型等。
ECU542不仅能够被输入转矩信号,例如还能够被输入车速信号。外部设备560例如是车速传感器。或者,外部设备560也可以是能够利用例如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等车内网络进行通信的其他ECU。ECU542的微控制器能够根据转矩信号或车速信号等而对马达543进行矢量控制或PWM控制。
电动助力转向装置500利用驾驶员的转向转矩加上马达543的辅助转矩而得的复合转矩,对左右的转向车轮529A、529B进行操作。
(定子的变形例)
图10是能够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的变形例的定子130的局部立体图。在本变形例中,除定子130以外的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即,定子130在径向上与上述实施方式的转子20(参照图4)相对。
如图10所示,本变形例的定子130具有在径向上与图4所示的第1磁铁23以及第2磁铁24相对的伞状部135。伞状部135以相同的宽度尺寸沿轴向延伸。
如本变形例所示,即使伞状部135的宽度尺寸沿轴向相同,也能够通过使用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转子20,使在第1磁铁23与伞状部135之间产生的齿槽转矩的相位和在第2磁铁24与伞状部135之间产生的齿槽转矩的相位相互错开。由此,能够减小具有转子20的马达10中的合成齿槽转矩。
(转子的变形例)
图11是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转子220。在本变形例中,除转子220以外的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即,转子220在径向上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定子30(参照图7)相对。
如图11所示,本变形例的转子220具有在径向上与第1伞状部35以及第2伞状部36相对的磁铁123。磁铁123以相同的宽度尺寸沿轴向延伸。
如本变形例所示,即使磁铁123的宽度尺寸沿轴向相同,也能够通过使用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定子30,使在磁铁123与第1伞状部35之间产生的齿槽转矩的相位和在磁铁123与第2伞状部36之间产生的齿槽转矩的相位相互错开。由此,能够减小具有定子30的马达10中的合成齿槽转矩。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以及其变形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的各结构以及它们的组合等是一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结构的附加、省略、置换以及其他变更。并且,本发明并不受实施方式的限定。
例如,第1定子铁芯31和第2定子铁芯32的轴向长度L1、L2也可以相互不同。即,在轴向上,第1铁芯背部37的长度L1也可以与第2铁芯背部38的长度L2不同。并且,第1伞状部35的轴向长度L11也可以与第2伞状部36的轴向长度L12不同。
并且,第1磁铁23和第2磁铁24也可以由相互不同种类的磁性材料构成。通过设成这样的结构,即使第1磁铁23和第2磁铁24由相互不同种类的磁性材料构成,也能够通过使第1磁铁23和第2磁铁24的形状相互不同,使齿槽转矩的相位相反。由此,能够相互抵消在第1磁铁23与第1伞状部35之间产生的齿槽转矩和在第2磁铁24与第2伞状部36之间产生的齿槽转矩,减小具有定子30的马达10中的合成齿槽转矩。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在马达10中产生的振动以及噪音。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具有形状相互不同并且沿轴向排列的两个磁铁(第1磁铁23以及第2磁铁24)的转子20进行了说明。但是,转子也可以具有沿轴向排列的三个以上的磁铁。在该情况下,只要沿轴向排列的三个以上的磁铁中的至少两个磁铁的形状相互不同即可。
同样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具有周向的宽度尺寸相互不同并且沿轴向排列的两个伞状部(第1伞状部35以及第2伞状部36)的定子30进行了说明。但是,定子也可以具有沿轴向排列的三个以上的伞状部。在该情况下,只要沿轴向排列的三个以上的伞状部中的至少两个伞状部的宽度尺寸相互不同即可。
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其变形例的马达10并不限于电动助力转向装置500,例如能够广泛用于吸尘器、吹风机、吊扇、洗衣机、冰箱等具有各种马达的各种设备。
符号说明
2…CL、10、543…马达、20、220…转子、21…轴、22…转子铁芯、23…第1磁铁、23t…第1外表面部(外周面)、24…第2磁铁、24t…第2外表面部(外周面)、30、130…定子、30C…线圈、31…第1定子铁芯、32…第2定子铁芯、33…第1齿、34…第2齿、35…第1伞状部、36…第2伞状部、37…第1铁芯背部、38…第2铁芯背部、123…磁铁、135…伞状部、500…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Claims (11)

1.一种马达,其具有:
环状的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在绕中心轴线的周向上连续;
多个第1齿,所述多个第1齿设置于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的一部分,所述多个第1齿在周向上隔着间隔而配置;
第1伞状部,所述第1伞状部设置于所述第1齿的径向内侧的端部;
多个第2齿,所述多个第2齿设置于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上的与所述第1齿不同的位置处,所述多个第2齿在周向上隔着间隔而配置;
第2伞状部,所述第2伞状部设置于所述第2齿的径向内侧的端部;
轴,所述轴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而旋转;
转子铁芯,所述转子铁芯固定于所述轴;
多个第1磁铁,所述多个第1磁铁设置于所述转子铁芯的轴向的一部分,所述多个第1磁铁在周向上隔着间隔而配置;以及
多个第2磁铁,所述多个第2磁铁设置于所述转子铁芯的轴向上的与所述第1磁铁不同的位置处,所述多个第2磁铁在周向上隔着间隔而配置,
所述第1伞状部在周向上的宽度比所述第2伞状部在周向上的宽度大,
所述第1磁铁和所述第2磁铁的磁通密度相同,
所述第1磁铁在周向上的宽度比所述第2磁铁在周向上的宽度大,
所述第1伞状部在径向上与所述第1磁铁相对,
所述第2伞状部在径向上与所述第2磁铁相对,
所述第1磁铁和所述第2磁铁的体积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第1齿和所述第2齿配置于在周向上的宽度尺寸的中心在轴向上相互重合的位置处,所述第1齿和所述第2齿在周向上的宽度尺寸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第1磁铁和所述第2磁铁的形状相互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第1伞状部和所述第2伞状部的轴向长度与在径向上相对的所述第1磁铁以及所述第2磁铁的轴向长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第1磁铁和所述第2磁铁的在轴向以及径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的尺寸相互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第1磁铁和所述第2磁铁的周向上的中心的位置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第1磁铁和所述第2磁铁在与轴向垂直的截面上的截面面积相互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第1磁铁和所述第2磁铁由相同种类的磁性材料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第1磁铁和所述第2磁铁由相互不同种类的磁性材料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第1磁铁和所述第2磁铁的面向径向外侧的外周面呈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弧状,且具有相互相同的曲率半径。
11.一种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其具有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
CN201880022377.3A 2017-03-31 2018-03-13 定子、马达以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Active CN1104950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479482P 2017-03-31 2017-03-31
US62/479,482 2017-03-31
JP2017176861 2017-09-14
JP2017-176861 2017-09-14
PCT/JP2018/009641 WO2018180448A1 (ja) 2017-03-31 2018-03-13 ステータ、モータ、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95073A CN110495073A (zh) 2019-11-22
CN110495073B true CN110495073B (zh) 2021-11-26

Family

ID=68545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22377.3A Active CN110495073B (zh) 2017-03-31 2018-03-13 定子、马达以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18180448A1 (zh)
CN (1) CN1104950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00595B2 (ja) * 2020-03-31 2023-12-19 ニデック株式会社 モータ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22353A (ja) * 1987-11-04 1989-05-15 Brother Ind Ltd 同期式交流サーボモータ
JP2002136003A (ja) * 2000-10-24 2002-05-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JP2009005543A (ja) * 2007-06-25 2009-01-08 Fuji Electric Systems Co Ltd 永久磁石型回転機の固定子構造
CN102474143A (zh) * 2009-08-12 2012-05-23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车辆用旋转电机
JP2013005659A (ja) * 2011-06-20 2013-01-07 Jtekt Corp 電動モー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54721A (ja) * 2001-05-29 2002-12-06 Hitachi Ltd 永久磁石式回転子を備えた回転電機
US6940198B2 (en) * 2003-07-24 2005-09-06 A. O. Smith Corporation Brushless permanent magnet machine with reduced cogging and torque ripple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DE10338453A1 (de) * 2003-08-21 2005-03-31 Robert Bosch Gmbh Hauptelement für eine elektrische Maschine
JP4569839B2 (ja) * 2007-05-25 2010-10-2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交流モータ
CN101355290B (zh) * 2008-09-11 2010-11-03 上海理工大学 双径向磁场反应式直线旋转步进电机
TWI408868B (zh) * 2008-12-19 2013-09-11 Ind Tech Res Inst 旋轉電機頓轉轉矩最小化之互補式永久磁石結構
CN101567588B (zh) * 2009-02-20 2011-08-17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圆柱型直线电机
JP2012005251A (ja) * 2010-06-17 2012-01-05 Asmo Co Ltd モータ
CN102545425B (zh) * 2010-12-28 2015-12-02 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扭斜磁条的转子组件结构
CN202405885U (zh) * 2011-12-23 2012-08-29 崔成鹏 一种电机的定子铁芯
DE102012220387A1 (de) * 2012-04-17 2013-10-17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Polschuhanordnung für ein Maschinenelement einer elektrischen Maschine
US20150028710A1 (en) * 2012-05-24 2015-01-2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Rotor for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rotor for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JP2014014231A (ja) * 2012-07-04 2014-01-23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電動モータ
US20140145525A1 (en) * 2012-11-28 2014-05-29 Pratt & Whitney Canada Corp. Reduced cogging torque permanent magnet machine
KR101385212B1 (ko) * 2012-12-17 2014-04-15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모터
JP6128419B2 (ja) * 2013-01-15 2017-05-17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CN106130291A (zh) * 2015-05-08 2016-11-16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风机及其单相外转子无刷电机
CN205265382U (zh) * 2015-08-28 2016-05-25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单相永磁电机
DE102015115347A1 (de) * 2015-09-11 2017-03-16 Beckhoff Automation Gmbh Magnetanordnung für einen elektrischen Moto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22353A (ja) * 1987-11-04 1989-05-15 Brother Ind Ltd 同期式交流サーボモータ
JP2002136003A (ja) * 2000-10-24 2002-05-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JP2009005543A (ja) * 2007-06-25 2009-01-08 Fuji Electric Systems Co Ltd 永久磁石型回転機の固定子構造
CN102474143A (zh) * 2009-08-12 2012-05-23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车辆用旋转电机
JP2013005659A (ja) * 2011-06-20 2013-01-07 Jtekt Corp 電動モー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95073A (zh) 2019-11-22
JPWO2018180448A1 (ja) 2020-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46857B (zh) 马达和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JP6349933B2 (ja) 電動機、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および車両
US10855121B2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JP5359859B2 (ja)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用ロータ、ブラシレスモータ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並びにブラシレスモータ用ロータの製造方法
JP5880793B1 (ja) 電動機、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および車両
CN105981292B (zh) 电动机控制装置、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和车辆
EP2439832A2 (en) Divided stator core of an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motor
JPWO2008050637A1 (ja)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JP2010206939A (ja)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用ロータ、ブラシレスモータ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並びにブラシレスモータ用ロータの製造方法
CN110476335B (zh) 马达和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US11218036B2 (en)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JP2013126291A (ja)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およ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KR101966620B1 (ko) 스테이터 코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터
JP2014233189A (ja) 電動機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車両
CN110495073B (zh) 定子、马达以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CN103872809A (zh) 定子和包括该定子的马达
JP2009153269A (ja)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JP5470913B2 (ja) モータコア、これを用いるモータコアユニット、ブラシレスモータ及びこれを用いる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並びにモータコア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WO2018180448A1 (ja) ステータ、モータ、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5221895B2 (ja) シンクロナスリラクタンスモータ
WO2018180637A1 (ja) ロータ、モータ、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WO2018180637A1 (ja) ロータ、モータ、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21097551A (ja)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CN110476322B (zh) 马达以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WO2020036042A1 (ja) 固定子、回転電機、自動車用電動補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