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81393A - 一种棘爪型靠背多段锁 - Google Patents

一种棘爪型靠背多段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81393A
CN110481393A CN201910816358.4A CN201910816358A CN110481393A CN 110481393 A CN110481393 A CN 110481393A CN 201910816358 A CN201910816358 A CN 201910816358A CN 110481393 A CN110481393 A CN 1104813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multistage
lock claw
backrest
un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1635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81393B (zh
Inventor
顾磊
李永明
顾卓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feng International Seating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feng Adient Sea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feng Adient Sea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feng Adient Sea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1635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813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813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813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813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813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90Details or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919Positioning and locking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90Details or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919Positioning and locking mechanisms
    • B60N2002/952Positioning and loc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details of the locking syst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棘爪型靠背多段锁,包括:一固定在所述靠背骨架上的锁支架;一安装在所述锁支架上的多段锁单元;在所述多段锁单元具有一可翻转的锁爪组件,所述锁爪组件中具有至少一锁爪;一固定在车体上的锁闩;所述锁闩上设置有若干锁闩孔;所述锁爪落入不同的锁闩孔中,即可对靠背骨架进行不同的角度调节;一解锁机构,所述解锁机构带动所述锁爪组件进行翻转,使所述锁爪翻入或翻出所述锁闩孔,实现锁爪组件与所述锁闩之间的锁止与解锁。本发明可以实现靠背多段调节,角度调节范围可达8.4°,以满足更多用户群对靠背舒适性角度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棘爪型靠背多段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座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棘爪型靠背多段锁。
背景技术
车辆的座椅包括作为座面的座椅垫和作为背靠的座椅靠背,其中座椅靠背能够在作为通常乘坐用的立起姿势和为了装货方便而向前方放倒的平放姿势之间进行俯仰切换。在乘坐用的立起姿势下,设置于座椅靠背内的座椅锁定装置与固定于车身主体的锁止销卡合,由此稳定地保持在锁定状态。此外,对于立起姿势来说,利用座椅锁定装置的内部机构能够在两档或多档之间切换。
目前绝大部分高位锁结构的后排座椅都不具备角度调节功能。目前市场上仅有的几款两段锁,只有两个档位调节,且调节范围在5°左右。要实现座椅靠背高精度较大角度范围调节,目前只能使用双高强度调角器(因为要承受中间三点式安全带载荷),成本较高。
另外无论是现有的高位锁、两段锁,还是双高强度调角器,都需要用到精冲工艺,制造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的高位锁、两段锁、双高强度调角器所存在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角度范围大、成本低的棘爪型靠背多段锁。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棘爪型靠背多段锁,包括:
一固定在所述靠背骨架上的锁支架;
一安装在所述锁支架上的多段锁单元;在所述多段锁单元具有一可翻转的锁爪组件,所述锁爪组件中具有至少一锁爪;
一固定在车体上的锁闩;所述锁闩上设置有若干锁闩孔;所述锁爪落入不同的锁闩孔中,即可对靠背骨架进行不同的角度调节;
一解锁机构,所述解锁机构带动所述锁爪组件进行翻转,使所述锁爪翻入或翻出所述锁闩孔,实现锁爪组件与所述锁闩之间的锁止与解锁。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多段锁单元包括一内侧支架,所述内侧支架具有一底边和与所述底边左右两侧连为一体的左侧边和右侧边,在所述底边上开设有解锁窗口;所述锁爪组件通过一销轴,轴设置在所述左侧边与右侧边之间;在所述销轴上卷绕有一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作用在所述内侧支架上,另一端作用在所述锁爪组件上;所述锁爪设置在所述锁爪组件面向锁闩的一侧,在所述锁爪组件面向所述解锁机构的一侧设置有解锁板,所述解锁板穿过所述解锁窗口后与所述解锁机构驱动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多段锁单元还包括一外侧支架,所述外侧支架也具有一底板和与所述底板左右两侧连为一体的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与所述内侧支架上的左侧边固定连接,所述右侧板与所述内侧支架上的右侧边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供所述锁爪伸出的锁爪窗。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多段锁单元还包括一自动上锁机构,该自动上锁机构在多段锁单元离开所述锁闩位置时,迫使所述锁爪组件处于解锁位置;在所述多段锁单元进入到所述锁闩位置时,解除对所述锁爪组件的限制,使得所述锁爪组件在所述扭簧作用下进入锁止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自动上锁机构包括一固定在所述外侧支架上的凸轮片支架和通过凸轮片销轴,轴设置在所述凸轮片支架上的凸轮片,在所述凸轮片销轴上卷绕有一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的一端作用在所述凸轮片上,另一端作用在所述凸轮片支架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锁闩临近第一段锁闩孔的一侧设置有一段迫使所述凸轮片进行翻转的直线边缘,当处于支撑状态的凸轮片碰到所述直线边缘时,所述凸轮片翻转,失去对锁爪的支撑,所述锁爪在失去所述凸轮片的支撑后翻转,落入所述锁闩第一段锁闩孔内与锁闩进行锁止。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锁闩邻近第一段锁闩孔的一侧设置有一迫使所述锁爪组件进行翻转的斜导入面,当处于非支撑状态的锁爪组件碰到所述斜导入面时,会逐渐受到所述斜导入面的作用翻转,然后滑动到所述锁闩的第一段锁闩孔内与锁闩进行锁止。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解锁机构包括一固定在所述锁支架上的解锁臂支架、铰接在所述解锁臂支架上的解锁臂、解锁臂回位弹簧、解锁拉索和解锁手柄,所述解锁臂回位弹簧一端作用在所述解锁臂支架上,解锁臂回位弹簧的另一端作用在所述解锁臂上;所述解锁手柄安装在所述靠背骨架上,所述解锁拉索的一端与所述解锁手柄连接,解锁拉索的另一端与所述解锁臂的一端连接,所述解锁臂的另一端与所述解锁板驱动接触;解锁时,拉动解锁手柄,通过解锁拉索驱动所述解锁臂动作,解锁臂动作通过解锁板驱动所述解锁组件向解锁方向运动。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锁闩平行于所述锁爪组件翻转方向呈倒“几”字型结构,具有相互平行的锁闩弧面和锁闩底面,其中所述锁闩孔间隔设置在所述锁闩弧面上,所述斜导入面设置在所述锁闩弧面邻近第一段锁闩孔的一侧;在所述锁闩底面上对应所述锁闩孔位置设置还有一锁闩通槽。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每一锁爪的两侧面均为锥形面。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每一锁爪的侧面上设置有凹槽。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锁爪部位包覆有塑料。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解锁手柄上设置有靠背骨架处于非锁止状态指示部,在所述靠背骨架没有进入锁止状态时,所述靠背骨架处于非锁止状态指示部露出。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锁支架、多段锁单元及解锁机构安装在靠背骨架上,所述锁闩安装在所述车体上。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采用具有锁闩孔的锁闩弧面的锁闩来适应靠背骨架的旋转运动,锁爪落入锁闩弧面上不同位置的锁闩孔,实现靠背多段调节,角度调节范围可达8.4°,以满足更多用户群对靠背舒适性角度的需求。
(2)锁爪的爪型设定为锥形,以自动适应锁闩相对靠背高低位置公差(设计容差可达±3mm),且确保受力时不会发生解锁。
(3)采用自动上锁机构,可以实现未锁入时的指示功能,以及第一段自动入锁功能。同时也给用户以安全提示及操作便利。
(4)靠背处于非锁止状态时,解锁手柄上的非锁止状态指示部露出,起到安全提示作用。
(5)能满足三点式安全带、行李箱冲击的需求。
(6)解锁行程小,外形尺寸小,成本低。
(7)可以将锁支架和锁闩反装,锁闩安装在靠背骨架上,锁支架安装在车身上,则可更大程度提高角度调节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棘爪型靠背多段锁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棘爪型靠背多段锁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棘爪型靠背多段锁中的多段锁单元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棘爪型靠背多段锁中的多段锁单元的装配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棘爪型靠背多段锁中的锁闩从一个方向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棘爪型靠背多段锁中的锁闩从又一个方向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棘爪型靠背多段锁中的锁闩从再一个方向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棘爪型靠背多段锁中的锁爪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棘爪型靠背多段锁中的多段锁与锁支架装配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棘爪型靠背多段锁中的多段锁的局部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棘爪型靠背多段锁中的多段锁、锁支架、锁闩之间的配合立体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棘爪型靠背多段锁中的多段锁、锁支架、锁闩之间的配合正视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A-A剖视图。
图15为本发明棘爪型靠背多段锁中的多段锁、锁支架、锁闩之间的配合侧视示意图。
图16为图15的A-A剖视图。
图17为本发明解锁机构中的解锁臂与解锁臂支架装配后从一个方向看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解锁机构中的解锁臂与解锁臂支架装配后从另一个方向看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解锁机构驱动锁爪组件运动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锁爪组件与锁闩之间锁止状态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凸轮片支撑锁爪组件的状态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凸轮片未支撑锁爪组件的状态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多段锁单元上锁前的状态示意图(凸轮片处于支撑位置)。
图24为本发明多段锁单元上锁前的原理示意图(凸轮片处于支撑位置)。
图25为本发明多段锁单元上锁中,凸轮片刚接触锁闩临近第一段锁闩孔的一侧的直线边缘准备进行翻转的状态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多段锁单元上锁中,凸轮片刚接触锁闩临近第一段锁闩孔的一侧的直线边缘准备进行翻转的原理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多段锁单元上锁中,凸轮片接触到锁闩临近第一段锁闩孔的一侧的直线边缘已经进行翻转的状态示意图(上锁前凸轮片处于支撑位置)。
图28为本发明多段锁单元上锁中,凸轮片接触到锁闩临近第一段锁闩孔的一侧的直线边缘已经进行翻转的原理示意图。
图29为本发明多段锁单元上锁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30为本发明多段锁单元上锁后的原理示意图。
图31为本发明多段锁单元上锁前的状态示意图(上锁前凸轮片处于非支撑位置)。
图32为本发明多段锁单元上锁前的原理示意图。
图33为本发明多段锁单元上锁中,锁爪刚接触斜导入面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4为本发明多段锁单元上锁中,锁爪刚接触斜导入面时的原理示意图。
图35为本发明多段锁单元上锁中,锁爪爬上锁闩弧面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36为本发明多段锁单元上锁中,锁爪爬上锁闩弧面后的原理示意图。
图37为本发明多段锁单元上锁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38为本发明多段锁单元上锁后的原理示意图。
图39为本发明多段锁单元处于第一段锁止位置的状态示意图。
图40为本发明多段锁单元处于调整中位置的状态示意图。
图41为本发明多段锁单元处于调整后位置的状态示意图。
图42为本发明多段锁单元处于第一段锁止位置的断面示意图。
图43为本发明多段锁单元处于调整中位置的断面示意图。
图44为本发明多段锁单元处于调整中位置的原理示意图。
图45为本发明多段锁单元处于调整后且处于第三段锁止位置的断面示意图。
图46为本发明多段锁单元处于调整后且处于第三段锁止位置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
参见图1至图22,图中所示的一种棘爪型靠背多段锁,包括锁支架100、多段锁单元、锁闩400和解锁机构。
锁支架100为一钣金件,具有底板110和与底板110上、下侧连为一体的上侧板120、下侧板130以及与底板110左、右侧连为一体的左侧板140、右侧板150,这样锁支架100的强度比较高。上侧板120、下侧板130、左侧板140、右侧板150以及底板110共同围成一解锁机构容纳腔160,以便于放置解锁机构中的部分零件。上侧板120、下侧板130与靠背骨架200焊接,使得锁支架100固定在靠背骨架200上。在底板110上开设有一窗口111。
多段锁单元包括内侧支架310、外侧支架320以及锁爪组件330。
内侧支架310为一钣金件,具有一底边311和与底边311左、右两侧连为一体的左侧边312和右侧边313,这样内侧支架310的强度也比较高。另外在底边311上开设有解锁窗口311a,该解锁窗口311a与锁支架100的窗口111对齐。
内侧支架310的底边311采用三颗内侧支架固定螺栓314固定在锁支架100的底板110上,也就是说内侧支架310的底边311与锁支架100的底板110叠加固定在一起,以实现多段锁单元的固定。
外侧支架320为一钣金件,也具有一底板321和与底板321左、右两侧连为一体的左侧板322和右侧板323,左侧板322与内侧支架310上的左侧边312焊接固定连接,右侧板323与内侧支架310上的右侧边313焊接固定连接,这样外侧支架320与内侧支架310组成一个盒体,以保护锁爪组件330。在底板321上开设有供锁爪伸出的锁爪窗321a。在锁爪窗321a下方的底板321上设置有一反钩321b。
锁爪组件330为一钣金焊接件,在锁爪组件330面向锁闩400的一侧间隔设置有两个弯曲的锁爪331、333,在锁爪组件330面向内侧支架310的这一侧设置有一解锁板332。
在锁爪组件330的底面焊接有一轴套管334,同时在内侧支架310的左侧边312和右侧边313均开设有同轴的轴孔312a、313a,在外侧支架320的左侧板322和右侧板323上也开设有同轴的轴孔322a、323a,四个轴孔312a、313a、322a、323a同轴。
锁爪组件330铰接到内侧支架310和外侧支架320上的方式如下:将一根销轴340依次穿过轴孔322a、轴孔312a、衬套350、轴套管334、衬套360、轴孔313a、轴孔323a后锚固即可使锁爪组件330铰接到内侧支架310和外侧支架320上。其中轴套管334通过衬套350、衬套360可转动支撑在销轴340上。
锁爪组件330铰接到内侧支架310和外侧支架320上后,锁爪组件330上的解锁板332由解锁窗口311a和窗口111延伸到锁支架100的底板110后方,以便解锁机构驱动;锁爪组件330上两个弯曲的锁爪331、333由外侧支架320的底板321上的锁爪窗321a伸出。
两个锁爪331、333的两侧面331a、331b、333a、333b均为锥形面,这样每个锁爪331、333就被设定为锥形,以自动适应锁闩相对靠背高低位置公差(设计容差可达±3mm),且确保受力时不会发生解锁。参见图9,另外在锁爪331的侧面331a和锁爪333的侧面333b上设置有凹槽331c、333c,同时在锁爪组件330的包含两个锁爪331、333的锁爪部位包覆有塑料,以保证两个锁爪331、333更好的与锁闩孔锁止接触,减少噪声同时防止解锁。
在销轴340上卷绕有一扭簧370,扭簧370的一端作用在内侧支架310上,另一端作用在锁爪组件330上。扭簧370迫使锁爪组件330处于锁止状态。
自动上锁机构包括凸轮片支架510、凸轮片520、回位弹簧530,凸轮片支架510通过两个螺栓511和两个螺母512安装在外侧支架320的底板321内侧上部一侧;凸轮片520通过凸轮片销轴521、开口挡圈522铰接在凸轮片支架510上并位于锁爪组件330的下方;回位弹簧530卷绕在凸轮片销轴521上,回位弹簧530一端作用在凸轮片520上,另一端作用在凸轮片支架510上。回位弹簧530驱动凸轮片520立起,将锁爪组件330支撑在解锁位置。
解锁机构包括解锁臂支架610、解锁臂620、解锁臂回位弹簧630、解锁拉索640和解锁手柄650。解锁臂支架610通过两个穿过内侧支架310的底边311、锁支架100的底板110、解锁臂支架610的螺栓611和锁附在两个螺栓611上的螺母612固定在锁支架100的底板110的内侧面上。解锁臂620的中间位置通过解锁臂转轴621及开口档圈622铰接在解锁臂支架610上。解锁臂回位弹簧630卷绕在解锁臂转轴621上,解锁臂回位弹簧630一端作用在解锁臂支架610上,另一端作用在解锁臂620上。解锁臂上端压在锁爪组件330的解锁板332上,解锁臂下端与解锁拉索640的一端连接,解锁拉索640的另一端与解锁手柄650连接,解锁手柄650安装在靠背骨架200的适当位置上。
参见图17、图18,在解锁臂支架610上设置有解锁臂限位块613和解锁臂限位块614,解锁臂限位块613对解锁臂610的转动角度进行限制。
锁闩400平行于锁爪组件330翻转方向呈倒“几”字型结构,具有相互平行的锁闩弧面410和锁闩底面420,锁闩弧面410、锁闩底面420临近锁爪组件330的一端相互连接,锁闩弧面410、锁闩底面420远离锁爪组件330的一端各自设置有一翻边430、440,翻边430、440上均开设有两个通孔431、441,采用四个螺栓450分别穿过四个通孔431、441锁附在车身上,使得锁闩400固定安装在车身上。
在锁闩弧面410上间隔设置有若干锁闩孔,例如5个锁闩孔411、412、413、414、415,这其中锁闩孔411和412为第一段锁闩孔,锁闩孔412和413为第二段锁闩孔,锁闩孔413和414为第三段锁闩孔,锁闩孔414和415为第四段锁闩孔。通过采用这四段锁闩孔411、412、413、414、415对应位置,从而可以实现靠背四段调节,角度调节范围可达8.4°,当座椅空间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锁闩孔,以满足更多用户群对靠背舒适性角度的需求。
对应这四段锁闩孔411、412、413、414、415,在锁闩底面420上设置有一段锁闩通槽421。锁闩通槽421临近第一段锁闩孔411的这一端开口,锁闩通槽421临近锁闩孔411的这一端采用翻折边422封闭,翻折边422还与锁闩弧面410临近锁闩孔411的位置焊接连接,同时在锁闩底面420临近第四段锁闩孔415的这一侧也设置有翻折边423,翻折边423还与锁闩弧面410临近锁闩孔415的这一侧焊接连接,以增加整个锁闩400的强度。同时该翻折边423还与多段锁单元中的反钩321b配合,限制多段锁单元过度向后翻转。
另外在锁闩弧面410临近第一段锁闩孔411的这一侧对应第一段锁闩孔411的位置设置有一斜导入面416,以便锁爪333顺利导入到锁闩弧面410的上表面上并滑倒第一段锁闩孔锁止。
在解锁手柄650上设置有红色指示部651,靠背处于非锁止状态时,解锁手柄650上红色指示部651露出,起到安全提示作用。
对于上述结构,本发明还可以将锁支架100、多段锁单元和解锁机构安装在车体上,锁闩400安装在靠背骨架200上,则可更大程度提高角度调节范围。
以下结合其余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当凸轮片520处于支撑锁爪组件330状态时,其自动上锁过程如下:
参见图23和图24,上锁前,整个多段锁单元与锁闩400处于分开状态,其中多段锁单元位于锁闩400的前侧。由于此状态前,其锁爪组件330是在完成解锁行程后再将座椅靠背放倒的,由于锁爪组件330处于完全解锁状态,失去对凸轮片520的限制,凸轮片520在回位弹簧530作用下翻转至垂直状态,将锁爪组件330支撑在解锁状态,因此在上锁前,凸轮片520在回位弹簧530作用下依然处于垂直状态,故锁爪组件330依然被支撑在解锁状态。
参见图25至图28,当靠背向后翻转时,带动多段锁单元向锁闩400方向运动,当凸轮片520的下端碰到锁闩400的锁闩弧面410临近第一段锁闩孔411的这一侧时,锁闩弧面410临近第一段锁闩孔411的这一侧带动凸轮片520向水平方向翻转,解除对锁爪组件330的支撑,锁爪组件330在扭簧370的驱动下向锁止方向进行翻转,使得两个弯曲的锁爪331、333下落至锁闩弧面410的上表面上并同时跟随靠背向后翻转在锁闩弧面410的上表面滑动。同时外侧支架320上的反钩321b进入锁闩通槽421内反钩住锁闩底面420,以增加多段锁单元与锁闩400之间的连接强度。
参见图29和图30,两个弯曲的锁爪331、333跟随靠背向后翻转在锁闩弧面410的上表面滑动至对准第一段锁闩孔411、412位置时,锁爪组件400在扭簧370的驱动下进一步向锁止方向进行翻转,最终使得两个弯曲的锁爪331、333插入到第一段锁闩孔411、412中,从而与锁闩400锁止。
当凸轮片520处于非支撑锁爪组件330状态时,其自动上锁过程如下:
参见图31和图32,上锁前,整个多段锁单元与锁闩400处于分开状态,其中多段锁单元位于锁闩400的前侧,由于此状态前,其锁爪组件330是在没有完成解锁行程后就将座椅靠背放倒的,由于锁爪组件330处于没有完全解锁状态,此时锁爪组件330在回位弹簧530作用下没有运动到完全解锁状态,依然压制着凸轮片520,使得凸轮片520无法翻转至垂直状态,因此没有将锁爪组件330支撑到完全解锁状态,因此,锁爪组件330在上锁前处于锁止状态,只是锁爪331、333不在锁闩400的锁闩孔中。
参见图33至图37,当靠背向后翻转时,带动多段锁单元向锁闩400方向运动,当弯曲的锁爪333的下端碰到锁闩400上的斜导入面416时,弯曲的锁爪333沿斜导入面416滑动逐渐抬起,使得两个弯曲的锁爪331、333逐渐由锁闩400上的斜导入面416滑动到锁闩弧面410的上表面上。同时外侧支架320上的反钩321b进入锁闩通槽421内反钩住锁闩底面420,以增加多段锁单元与锁闩400之间的连接强度。
参见图38和图39,两个弯曲的锁爪331、333跟随靠背向后翻转在锁闩弧面410的上表面滑动至对准第一段锁闩孔411、412位置时,锁爪组件400在扭簧370的驱动下进一步向锁止方向进行翻转,最终使得两个弯曲的锁爪331、333插入到第一段锁闩孔411、412中,从而与锁闩400锁止。
如果需要对靠背的角度进行调节时,结合图1并参见图40至图46以及图38,首先上提解锁手柄650,解锁手柄650带动解锁拉索640动作,动作的解锁拉索640向上拉动解锁臂620的下端在克服解锁臂回位弹簧630的回复力后绕解锁臂转轴621向上运动,使得解锁臂620的上端绕解锁臂转轴621向下运动,压下锁爪组件330中的解锁板332,通过解锁板332带动锁爪组件330绕销轴340在克服扭簧370的阻力后翻转,使得两个弯曲的锁爪331、333从第一段锁闩孔411、412拔出进行解锁。
解锁后,两个弯曲的锁爪331、333跟随靠背向后翻转,并在锁闩弧面410的上表面滑动至对准第三段锁闩孔413、414位置时,松开解锁手臂650,释放解锁拉索640,解锁臂620的下端在解锁臂回位弹簧630的回复力作用下,按照图45中所示的箭头F方向绕解锁臂转轴621向下运动,失去对解锁板332的限制,锁爪组件400在扭簧370的驱动下进一步向锁止方向进行翻转,最终使得两个弯曲的锁爪331、333插入到第三段锁闩孔413、414中,从而与锁闩400锁止。用户可根据上面调节操作例子,将靠背调节到用户需要的靠背角度。

Claims (14)

1.一种棘爪型靠背多段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固定在所述靠背骨架上的锁支架;
一安装在所述锁支架上的多段锁单元;在所述多段锁单元具有一可翻转的锁爪组件,所述锁爪组件中具有至少一锁爪;
一固定在车体上的锁闩;所述锁闩上设置有若干锁闩孔;所述锁爪落入不同的锁闩孔中,即可对靠背骨架进行不同的角度调节;
一解锁机构,所述解锁机构带动所述锁爪组件进行翻转,使所述锁爪翻入或翻出所述锁闩孔,实现锁爪组件与所述锁闩之间的锁止与解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棘爪型靠背多段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段锁单元包括一内侧支架,所述内侧支架具有一底边和与所述底边左右两侧连为一体的左侧边和右侧边,在所述底边上开设有解锁窗口;所述锁爪组件通过一销轴,轴设在所述左侧边与右侧边之间;在所述销轴上卷绕有一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作用在所述内侧支架上,另一端作用在所述锁爪组件上;所述锁爪设置在所述锁爪组件面向锁闩的一侧,在所述锁爪组件面向所述解锁机构的一侧设置有解锁板,所述解锁板穿过所述解锁窗口后与所述解锁机构驱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棘爪型靠背多段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段锁单元还包括一外侧支架,所述外侧支架也具有一底板和与所述底板左右两侧连为一体的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与所述内侧支架上的左侧边固定连接,所述右侧板与所述内侧支架上的右侧边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供所述锁爪伸出的锁爪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棘爪型靠背多段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段锁单元还包括一自动上锁机构,该自动上锁机构在多段锁单元离开所述锁闩位置时,迫使所述锁爪组件处于解锁位置;在所述多段锁单元进入到所述锁闩位置时,脱离对所述锁爪组件的限制,使得所述锁爪组件在所述扭簧作用下进入锁止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棘爪型靠背多段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上锁机构包括一固定在所述外侧支架上的凸轮片支架和通过凸轮片销轴,轴设在所述凸轮片支架上的凸轮片,在所述凸轮片销轴上卷绕有一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的一端作用在所述凸轮片上,另一端作用在所述凸轮片支架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棘爪型靠背多段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锁闩临近第一段锁闩孔的一侧设置有一段迫使所述凸轮片进行翻转的直线边缘,当处于支撑状态的凸轮片碰到所述直线边缘时,所述凸轮片翻转,失去对锁爪的支撑,所述锁爪在失去所述凸轮片的支撑后翻转,落入所述锁闩第一段锁闩孔内与锁闩进行锁止。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棘爪型靠背多段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锁闩邻近第一段锁闩孔的一侧设置有一迫使所述锁爪组件进行翻转的斜导入面,当处于非支撑状态的锁爪组件碰到所述斜导入面时,会逐渐受到所述斜导入面的作用翻转,然后滑动到所述锁闩的第一段锁闩孔内与锁闩进行锁止。
8.如权利要求2至7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棘爪型靠背多段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机构包括一固定在所述锁支架上的解锁臂支架、铰接在所述解锁臂支架上的解锁臂、解锁臂回位弹簧、解锁拉索和解锁手柄,所述解锁臂回位弹簧一端作用在所述解锁臂支架上,解锁臂回位弹簧的另一端作用在所述解锁臂上;所述解锁手柄安装在所述靠背骨架上,所述解锁拉索的一端与所述解锁手柄连接,解锁拉索的另一端与所述解锁臂的一端连接,所述解锁臂的另一端与所述解锁板驱动接触;解锁时,拉动解锁手柄,通过解锁拉索驱动所述解锁臂动作,解锁臂动作通过解锁板驱动所述锁爪组件向解锁方向运动。
9.如权利要求2至7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棘爪型靠背多段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闩平行于所述锁爪组件翻转方向呈倒“几”字型结构,具有相互平行的锁闩弧面和锁闩底面,其中所述锁闩孔间隔设置在所述锁闩弧面上,所述斜导入面设置在所述锁闩弧面邻近第一段锁闩孔的一侧;在所述锁闩底面上对应所述锁闩孔位置还设置有一锁闩通槽。
10.如权利要求2至7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棘爪型靠背多段锁,其特征在于,每一锁爪的外侧面均为锥形面。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棘爪型靠背多段锁,其特征在于,在每一锁爪的侧面上设置有凹槽。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棘爪型靠背多段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锁爪部位包覆有塑料。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棘爪型靠背多段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解锁手柄上设置有靠背骨架处于非锁止状态指示部,在所述靠背骨架没有进入锁止状态时,所述靠背骨架处于非锁止状态指示部露出。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棘爪型靠背多段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支架、多段锁单元及解锁机构安装在靠背骨架上,所述锁闩安装在车体上。
CN201910816358.4A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棘爪型靠背多段锁 Active CN1104813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16358.4A CN110481393B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棘爪型靠背多段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16358.4A CN110481393B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棘爪型靠背多段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81393A true CN110481393A (zh) 2019-11-22
CN110481393B CN110481393B (zh) 2020-10-09

Family

ID=68555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16358.4A Active CN110481393B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棘爪型靠背多段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8139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23791A (zh) * 2020-08-18 2020-11-13 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棘爪式座椅靠背解锁机构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70240A1 (en) * 1994-02-28 1995-09-06 Hoover Universal,Inc. Vehicle seat cushion having a lateral bolster adjustment mechanism
EP1260404A1 (de) * 2001-05-21 2002-11-27 Keiper GmbH & Co. Rastbeschlag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DE102005033068B3 (de) * 2005-07-15 2007-01-04 Keiper Gmbh & Co.Kg Beschlag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CN101084134A (zh) * 2004-07-27 2007-12-05 波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汽车座靠背倾斜器和组合件
KR20100048410A (ko) * 2008-10-31 2010-05-11 (주)현대공업 자동차시트용 헤드레스트의 각도 조절 구조
CN101959442A (zh) * 2008-07-15 2011-01-26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座椅倾角调节装置
CN102239065A (zh) * 2008-10-23 2011-11-09 约翰逊控制器有限责任公司 尤其用于调整配合件并且尤其用于车辆座椅的锁定设备以及车辆座椅
CN202463618U (zh) * 2011-12-26 2012-10-03 伟速达(中国)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座椅锁装置
CN202806448U (zh) * 2012-09-21 2013-03-20 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 用于后排座椅靠背的折叠机构
CN205935988U (zh) * 2016-07-25 2017-02-08 浙江忠恒锁业有限公司 自动锁的斜舌触碰装置
CN108016338A (zh) * 2017-11-29 2018-05-11 延锋安道拓座椅有限公司 一种翻转机构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70240A1 (en) * 1994-02-28 1995-09-06 Hoover Universal,Inc. Vehicle seat cushion having a lateral bolster adjustment mechanism
EP1260404A1 (de) * 2001-05-21 2002-11-27 Keiper GmbH & Co. Rastbeschlag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CN101084134A (zh) * 2004-07-27 2007-12-05 波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汽车座靠背倾斜器和组合件
DE102005033068B3 (de) * 2005-07-15 2007-01-04 Keiper Gmbh & Co.Kg Beschlag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CN101959442A (zh) * 2008-07-15 2011-01-26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座椅倾角调节装置
CN102239065A (zh) * 2008-10-23 2011-11-09 约翰逊控制器有限责任公司 尤其用于调整配合件并且尤其用于车辆座椅的锁定设备以及车辆座椅
KR20100048410A (ko) * 2008-10-31 2010-05-11 (주)현대공업 자동차시트용 헤드레스트의 각도 조절 구조
CN202463618U (zh) * 2011-12-26 2012-10-03 伟速达(中国)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座椅锁装置
CN202806448U (zh) * 2012-09-21 2013-03-20 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 用于后排座椅靠背的折叠机构
CN205935988U (zh) * 2016-07-25 2017-02-08 浙江忠恒锁业有限公司 自动锁的斜舌触碰装置
CN108016338A (zh) * 2017-11-29 2018-05-11 延锋安道拓座椅有限公司 一种翻转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23791A (zh) * 2020-08-18 2020-11-13 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棘爪式座椅靠背解锁机构
CN111923791B (zh) * 2020-08-18 2024-01-19 安道拓(重庆)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棘爪式座椅靠背解锁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81393B (zh) 2020-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43701B2 (en) Collapsible table arrangement for vehicles
DE60301309T2 (de) Stossenergieabsorbierende Struktur für eine Kraftfahrzeug-Seitentür
US7204556B2 (en) Vehicle seat
US7134725B2 (en) Motor vehicle seat
DE102006013735B4 (de) Heckklappe für Fahrzeuge
CN106976414B (zh) 一种后排座椅易进入解锁机构
CN106394322A (zh) 一种汽车座椅前倾折叠调节装置
WO2006037470A2 (de) Verstellvorrichtung und fahrzeugsitz
US20070158955A1 (en) Decompression lock
EP1359051A2 (de) Lehnengelenkbeschlag für einen Kraftfahrzeugsitz
DE3419061A1 (de) Stellbeschlag fuer die rueckenlehne eines sitzes
EP2601073B1 (de) Befestigungsvorrichtung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und fahrzeugsitz
CN110481393A (zh) 一种棘爪型靠背多段锁
WO2013029720A1 (de) Fahrzeugsitz, insbesondere kraftfahrzeugsitz
DE10230703A1 (de) Konstruktion zum Verstauen/Lagern von Dach und Rückteil eines Cabriolet-Hardtop
EP1240048B1 (de) Einsteller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DE102007052529A1 (de) Ein Sitz und Sitzanordnung in einem Kraftfahrzeug
US20020130535A1 (en) Convertible sofa
US20060170268A1 (en) Bearing in a vehicle seat
DE102005047731A1 (de) Verriegelungseinrichtung für Kraftfahrzeugsitze
CN206049424U (zh) 一种汽车座椅前倾折叠调节装置
CN109398183A (zh) 一种汽车座椅坐垫翻转靠背折平结构
CN212529409U (zh) 一种侧翻扶手及具有其的汽车
EP0921029B1 (de) Fahrzeugsitz mit klappbarer Rückenlehne
EP1417910B1 (de) Beschlag für Sitz- bzw. Liegemöbe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1315 No. 669 Kang'an Road, Kangqiao Industrial Zone, Pudong New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Yanfeng international Seat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315 No. 669 Kang'an Road, Kangqiao Industrial Zone, Pudong New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YANFENG ADIENT SEATING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