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爪式座椅靠背解锁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座椅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棘爪式座椅靠背解锁机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现目前几乎所有的汽车座椅都具有靠背倾角调节功能,以满足乘坐的舒适性和不同体型的人员乘坐。
在现有技术中,靠背的倾角调节主要依托于调角机构,调角机构可实现靠背与座椅坐框之间的角度变化,但是当调角机构不能正常工作时,则会导致靠背保持固定,无法进行转动调节,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遇紧急事故时甚至会造成乘驾人员无法逃生。
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快速普及的时代,调角机构大量采用电驱动的方式带动靠背转动,调节器因意外断电而无法工作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基于上述问题,虽然市面上已经出现了一些能够进行靠背解锁的解锁装置,但是这些解锁装置大多采用连杆机构来控制解锁,不仅不便于操控,而且在非解锁状态下还存在锁止强度低,无法保证座椅安全性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棘爪式座椅靠背解锁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靠背解锁装置不便于操作和锁止强度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棘爪式座椅靠背解锁机构,包括调角机构总成,以及能够相对调角机构总成转动的靠背支撑板,其关键在于:所述靠背支撑板上设有装配孔,调角机构总成上设有能够与装配孔正对的限位孔,靠背支撑板上转动安装有操纵部件,操纵部件一端在对应装配孔的位置设有锁止爪,另一端设有能够带动锁止爪相对装配孔运动的操纵结构,所述锁止爪与操纵部件固定连接为一体或一体成型,操纵部件与靠背支撑板之间安装有弹性元件,在锁定状态下,锁止爪的下端穿过装配孔,并由弹性元件的弹力将锁止爪下端保持在限位孔内。
采用上述结构,在锁定状态下,锁止爪限制靠背支撑板相对于调角机构总成转动,此时座椅靠背的转动仅能依靠调角机构总成自身的转动调节功能实现。在调角机构总成因意外事故或突然断电而不能正常工作时,操控所述操纵结构让锁止爪的下端离开限位孔,即可完成解锁操作,此时座椅靠背可以自由转动,可起到应急逃生的作用。
锁止爪同时插在装配孔和限位孔内,在锁止状态下具有极高的锁定强度,即便是在车辆发生碰撞等恶劣情况下,靠背支撑板也能相对调角机构总成保持固定,安全系数高。
作为优选:所述操纵部件靠近锁止爪的一端设有第一焊接平面,锁止爪上设有第二焊接平面,第二焊接平面与第一焊接平面焊接连接。采用上述结构,以便于将锁止爪固定连接在操纵部件前端。
作为优选:所述锁止爪上设有三个抓接部,分别为:一号抓接部、二号抓接部和三号抓接部;所述靠背支撑板上的装配孔的数量为三个;所述调角机构总成上的限位孔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为:一号限位孔、二号限位孔和三号限位孔。采用上述结构,在锁定状态下,一号抓接部、二号抓接部和三号抓接部同时锁定,可进一步提高锁止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装配孔和限位孔均为矩形孔,其中装配孔的宽度与各个所述抓接部的宽度相匹配。采用上述结构,以便于一号抓接部、二号抓接部和三号抓接部能够卡入对应的装配孔和限位孔。
作为优选:各个所述抓接部的下端均向内倾斜。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保证各个抓接部穿过装配孔并顺利的卡入限位孔内。
作为优选:所述二号抓接部位于一号抓接部与三号抓接部之间,一号抓接部下端在靠近二号抓接部的一侧具有第一斜面,三号抓接部下端在靠近二号抓接部的一侧具有第二斜面。采用上述结构,在锁定状态下,第一斜面抵接在一号限位孔的侧壁上,第二斜面抵接在三号限位孔的侧壁上,这样可起到消除间隙的作用,保证座椅的舒适性。
作为优选:所述调角机构总成上设有支撑环台,该支撑环台与所述二号限位孔的内端相交,二号限位孔距调角机构总成转动中心的距离小于一号限位孔和三号限位孔距调角机构总成转动中心的距离。采用上述结构,转动操纵部件使锁止爪向上运动并完成解锁后,释放对操纵部件的解锁力,然后锁止爪的二号抓接部会抵接在支撑环台上,从而使锁止爪持续保持解锁状态,即空行程状态,此时靠背支撑板可相对调角机构总成自由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靠背支撑板上固定安装有装配部件,装配部件具有两块从靠背支撑板两端分别向上延伸的侧支撑片,两块侧支撑片之间安装有第一支撑轴,所述弹性元件为扭簧,其与操纵部件均转动套装在第一支撑轴上,且扭簧的一端抵接在操纵部件上,另一端抵接在靠背支撑板上。采用上述结构,以便于安装操纵部件。
作为优选:所述操纵结构上设有挂孔,靠背支撑板上设有与挂孔正对的过孔,靠背支撑板对应过孔的位置焊接有挂耳,挂耳位于靠背支撑板远离所述操纵结构的一侧。采用上述结构,以便于在座椅靠背上安装操纵解锁的钢丝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在调角机构总成因意外事故或突然断电而不能正常工作时,操控所述操纵部件使各个抓接部解除对靠背支撑板的转动限制,座椅靠背可以自由转动,可起到应急逃生的作用。
2、在锁止状态下具有极高的锁定强度,即便是在车辆发生碰撞等恶劣情况下,靠背支撑板也能相对调角机构总成保持固定,安全系数高。
3、一号抓接部、二号抓接部和三号抓接部同时锁定在调角机构总成上,不仅能够提高锁定强度,而且还可起到消除间隙的作用,保证座椅的舒适性。
4、零部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解锁操纵方便、省力。
5、解锁机构也可以作为后排座椅锁止器以及中后排座椅的易进入功能和一键放倒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解锁机构在解锁状态下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操纵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锁止爪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2所示,一种棘爪式座椅靠背解锁机构,涉及的主要零部件有:调角机构总成1、靠背支撑板2、操纵部件3、弹性元件4和装配部件6。其中调角机构总成1安装在座椅上,在常态下用于调整座椅靠背的倾角,靠背支撑板2固定安装在座椅靠背上,调角机构总成1的端部设有环形凸台1c,靠背支撑板2的下端设有安装孔2b,安装孔2b与环形凸台1c转动配合。
靠背支撑板2上设有三个装配孔2a,调角机构总成1上设有能够与三个装配孔2a一一正对的三个限位孔1a,三个限位孔1a分别为:一号限位孔1a1、二号限位孔1a2和三号限位孔1a3。装配部件6固定安装在靠背支撑板2的外侧,装配部件6具有两块从靠背支撑板2两端分别向上延伸的侧支撑片6a,两块侧支撑片6a之间安装有第一支撑轴6b,操纵部件3转动安装在第一支撑轴6b上,操纵部件3的一端在对应装配孔2a的位置设有锁止爪3b,锁止爪3b具有三个抓接部,分别为:一号抓接部3b1、二号抓接部3b2和三号抓接部3b3,操纵部件3的另一端设有能够带动锁止爪3b的抓接部相对装配孔2a运动的操纵结构3a,操纵部件3与靠背支撑板2之间安装有弹性元件4,本实施例中弹性元件4优选设置为扭簧,扭簧转动套装在第一支撑轴6b上,且扭簧的一端抵接在操纵部件3上,另一端抵接在靠背支撑板2上。
在锁止状态下,一号抓接部3b1、二号抓接部3b2和三号抓接部3b3分别穿过三个装配孔2a,然后一号抓接部3b1的下端位于一号限位孔1a1内,二号抓接部3b2的下端位于二号限位孔1a2内,三号抓接部3b3的下端位于三号限位孔1a3内,并且此时由弹性元件4的弹力将锁止爪3b的各个抓接部保持在限位孔1a内,即:靠背支撑板2此时无法相对于调角机构总成1转动,座椅靠背的转动仅能依靠调角机构总成1自身的转动调节功能实现。
在调角机构总成1因意外事故或突然断电而不能正常工作时,操控所述操纵结构3a使操纵部件3转动,操纵部件3前端的锁止爪3b向上转动,带动三个抓接部的下端离开限位孔1a,从而完成解锁操作,此时座椅靠背可以自由转动,起到应急逃生、一键放倒靠背等作用。
如图3所示,操纵部件3的操纵结构3a上设有挂孔3a1,靠背支撑板2上设有与挂孔3a1正对的过孔2c,靠背支撑板2对应过孔2c的位置焊接有挂耳2d,挂耳2d位于靠背支撑板2远离操纵结构3a的一侧,解锁机构装配在座椅上后,用于解锁操控的钢丝绳依次穿过挂耳2d和过孔2c并连接在挂孔3a1上,用户通过靠背外部的按钮控制钢丝绳运动,钢丝绳即可克服弹性元件4的弹性阻力带动操纵部件3转动,以完成解锁操作。
用户解锁之后,在座椅靠背自由转动的过程中,二号抓接部3b2的下端抵接在调角机构总成1的支撑环台1b上,这样能够使锁止爪3b持续保持解锁状态。进一步的,靠背支撑板2持续转动的过程中,为确保二号抓接部3b2不会落入旁边的一号限位孔1a1和三号限位孔1a3内,在三组限位孔1a中,二号限位孔1a2距调角机构总成1转动中心的距离小于一号限位孔1a1和三号限位孔1a3距调角机构总成1转动中心的距离。
如图5所示,二号抓接部3b2位于一号抓接部3b1与三号抓接部3b3之间,一号抓接部3b1下端在靠近二号抓接部3b2的一侧具有第一斜面a,三号抓接部3b3下端在靠近二号抓接部3b2的一侧具有第二斜面b,在锁定状态下,第一斜面a抵接在一号限位孔1a1的侧壁上,第二斜面b抵接在三号限位孔1a3的侧壁上,如此设计,可消除锁定状态下锁止爪3b的各个抓接部与限位孔1a之间的晃动间隙,能够确保座椅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再如图4和5所示,操纵部件3靠近锁止爪3b的一端设有第一焊接平面3c,锁止爪3b上设有第二焊接平面3d,第二焊接平面3d焊接连接在第一焊接平面3c上,通过将锁止爪3b与操纵部件3固定连接为一体,可以保证锁止爪3b随操纵部件3一起转动。除此之外,锁止爪3b与操纵部件3还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设置为一体。
为方便各个抓接部穿过装配孔2a并顺利的卡入限位孔1a内,装配孔2a的宽度与各个抓接部的宽度相适应,且一号抓接部3b1、二号抓接部3b2和三号抓接部3b3的下端均向内倾斜。
再如图1所示,安装孔2b转动安装在环形凸台1c上后,环形凸台1c的外端固定安装有环状盖板7,环状盖板7与靠背支撑板2设有弹性胶圈d,如此设计,可消除靠背支撑板2与调角机构总成1之间的轴向间隙,以避免晃动,同时这样也能够进一步提升锁止强度。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发明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