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62186A - 内燃机 - Google Patents

内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62186A
CN110462186A CN201880022970.8A CN201880022970A CN110462186A CN 110462186 A CN110462186 A CN 110462186A CN 201880022970 A CN201880022970 A CN 201880022970A CN 110462186 A CN110462186 A CN 1104621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ankcase
suspension fram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suspension
rotation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2297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62186B (zh
Inventor
岩崎崇生
内田博之
藁品拓哉
佐佐木富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Honda R&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R&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R&D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R&D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4621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621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621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621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77/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35/00Controlling engines, dependent on conditions exterior or interior to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Combined Control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该内燃机(23)具有:收纳曲轴(41)及变速齿轮轴的曲轴箱(24)、以及固定于曲轴箱(24)且检测内部的曲轴(41)的旋转变动的旋转传感器(34)。在曲轴箱(24)的前部,将使曲轴箱(24)支承于车体(12)的发动机悬架凸台(29a,29b)作为上下一对,向前方延伸而设置,在上下一对发动机悬架凸台(29a,29b)之间设置的贯通孔(81)中配置有旋转传感器(34)。由此,提供一种能够保护旋转传感器免受从路面弹起的碎石等的干扰的旋转传感器的安装结构。

Description

内燃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收纳曲轴及变速齿轮轴的曲轴箱、以及固定于曲轴箱且检测内部的曲轴的旋转变动的旋转传感器的内燃机。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一种内燃机。内燃机的曲轴从曲轴箱突出,经由减速齿轮机构,与离合器的离合器外套连接。曲轴的动力从离合器向变速器的变速齿轮轴传递。离合器及减速齿轮机构由曲轴所结合的离合器盖覆盖。在离合器盖的内侧,旋转传感器紧固在曲轴箱的外表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8-7005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37190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专利文献2公开一种内燃机的失火检测。在失火检测中要求以高精度检测曲轴的旋转变动。在正确的旋转变动的检测过程中,因为旋转传感器较大,所以这样的旋转传感器难以容纳在离合器盖的内侧。另一方面,当使旋转传感器从曲轴箱的外表面突出时,则存在相对于从路面弹起的碎石等的干扰、提高可靠性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传感器的安装结构,其可以保护旋转传感器免受路面弹起的碎石等的干扰。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侧面,提供一种内燃机,在具有收纳曲轴及变速齿轮轴的曲轴箱、以及固定在所述曲轴箱且检测内部的所述曲轴的旋转变动的旋转传感器的内燃机中,在所述曲轴箱的前部,将使所述曲轴箱支承于车体的发动机悬架凸台作为上下一对,向前方延伸设置,在车体侧视中,在所述上下一对发动机悬架凸台之间设置的贯通孔中配置有所述旋转传感器。
根据第二侧面,除了第一侧面的结构以外,所述上下一对发动机悬架凸台利用在从头管向下方延伸的下部车架的下端设置的发动机悬架,覆盖左右两侧及前方。
根据第三侧面,除了第二侧面的结构以外,所述上下一对发动机悬架凸台紧固在配置于所述下部车架的内侧且覆盖所述旋转传感器的保护部件。
根据第四侧面,除了第二或第三侧面的结构以外,所述发动机悬架与所述下部车架连续而成为一体。
根据第五侧面,除了第四侧面的结构以外,所述贯通孔偏向所述发动机悬架凸台的一方而配置,在所述旋转传感器设有在所述轴线方向上向另一方开口的插口,在所述轴线方向的另一方,在所述曲轴箱与所述发动机悬架之间形成有容许传感器电线通过的间隙。
根据第六侧面,除了第四侧面的结构以外,与所述旋转传感器连接的传感器电线在所述下部车架内被向上方引导,并与控制装置连接。
根据第七侧面,除了第四侧面的结构以外,旋转传感器具有与形成于所述曲轴箱的基座重合且由螺栓紧固于所述曲轴箱的凸缘部,所述螺栓的头部与所述发动机悬架的缘部对置配置。
发明的效果
根据第一侧面,通过利用上下一对发动机悬架凸台,能够保护旋转传感器免受从路面弹起的碎石等的干扰。
根据第二侧面,旋转传感器由原本就存在的车体配件进行保护。能够减少专用保护配件。
根据第三侧面,下部车架的下端由保护部件进行加固。并且,旋转传感器由下部车架与保护部件双重进行保护。
根据第四侧面,能够减少配件数,提高生产率。
根据第五侧面,当在插口中嵌入传感器电线的耦合器时,传感器电线能够从在曲轴箱的前表面与发动机悬架之间区划的间隙向外部引出。因此,在传感器电线维持与旋转传感器连接的状态下,发动机悬架能够与内燃机分离。
能够确保良好的维护性。
根据第六侧面,传感器电线由下部车架进行保护。下部车架提高传感器电线的抗噪性。
根据第七侧面,能够从曲轴箱及发动机悬架的间隙可见螺栓。这样,能够确认螺栓的安装。并且,发动机悬架能够作为螺栓的防脱件而发挥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概括表示机动二轮车的整体结构的侧视图。
图2是概括表示内燃机的结构的机动二轮车的部分剖视放大图。
图3是概括表示内燃机的结构的内燃机的部分剖视放大图。
图4是沿着图2的4-4线的剖视放大图。
图5是依据一个具体例而概括表示传感器电线的配置的机动二轮车的侧视放大图。
图6是依据其它的具体例概括表示传感器电线的配置的机动二轮车的侧视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鞍乘型车辆(机动二轮车);12车体(车身框架);12b下部车架;12d发动机悬架;13头管;23内燃机;24曲轴箱;29a发动机悬架凸台;29b发动机悬架凸台;33控制装置;34旋转传感器;41曲轴;57变速齿轮轴(输入轴);58变速齿轮轴(输出轴);81贯通孔;83保护部件;88插口;89传感器电线;92间隙;93基座;94螺栓;95凸缘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在此,车体的上、下、前、后、左、右是基于乘坐机动二轮车的乘员的视线规定的。
图1概括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的整体结构。机动二轮车11具有车身框架12。车身框架12具有:从头管13向后下方延伸的左右一对主框架12a、从主框架12a的下端向下方延伸的枢轴框架12c、在主框架12a的下方从头管13向下方延伸的下部车架12b、以及与下部车架12b的下端结合的发动机悬架12d。发动机悬架12d与下部车架12b的下端连续而成为一体。
头管13可转向地支承有前叉14。在前叉14,围绕车轴15旋转自如地支承有前轮WF。在前叉14,在头管13的上侧结合有操作手柄16。在车身框架12的后侧,摇臂18围绕在车宽方向上水平延伸的支轴19,摆动自如地支承在枢轴框架12c。在摇臂18的后端围绕车轴21旋转自如地支承有后轮WR。
在前轮WF及后轮WR之间,内燃机23搭载在车身框架12。内燃机23具有:曲轴箱24、与曲轴箱24结合且从曲轴箱24向上方延伸的缸体25、与缸体25结合的缸盖26、以及与缸盖26结合的盖罩27。在曲轴箱24中收纳有围绕与后轮WR的车轴21平行延伸的旋转轴线28旋转的(后面叙述的)曲轴41。曲轴41的旋转运动经由传动装置(未图示)向后轮WR传递。在曲轴箱24的前表面设有向前方延伸、且与发动机悬架12d连结的上下一对发动机悬架凸台29a、29b。在曲轴箱24的后表面设有与枢轴框架12c连结的上下一对发动机悬架凸台29c、29d。曲轴箱24由发动机悬架凸台29a~29d连结并支承在车身框架12。
在内燃机23的上方,在车身框架12搭载有燃料箱31。在燃料箱31的后方,在车身框架12搭载有乘员座椅32。从燃料箱31向内燃机23的燃料喷射装置供给燃料。在机动二轮车11的运行过程中,乘员跨骑乘员座椅32。
在燃料箱31的下方,在车身框架12支承有控制装置33。在曲轴箱24的前表面,在上下一对发动机悬架凸台29a、29b之间安装有旋转传感器(脉冲传感器)34。如后面所述,旋转传感器34以有线的形式与控制装置33连接。旋转传感器34检测曲轴41的角速度。控制装置33根据角速度的变动,检测内燃机23的失火。
如图2所示,内燃机23具有装入缸体25的活塞36。活塞36具有前倾的缸轴线,收纳在缸体25内被区划的缸37中。在此,缸体25形成有容纳单一活塞36的单一的缸37。在活塞36与缸盖26之间区划有燃烧室38。
连杆39的一端与活塞36连结。连杆39的另一端与曲轴箱24内的曲轴41连结。活塞36的轴向的线性运动通过连杆39的操作转换为曲轴41的旋转运动。
如图3所示,曲轴41具有围绕轴心旋转自如地与轴承42、43连结的轴颈41a、41b。轴颈41a、41b的轴心与旋转轴线28一致。轴承42、43的外轮嵌入曲轴箱24中。在轴承42、43的内轮分别嵌入轴颈41a、41b。在外轮与内轮之间排列有多个圆球。
曲轴41具有:从曲轴箱24向外侧一个方向突出的第一驱动轴44、以及从曲轴箱24向外侧另一方向突出的第二驱动轴45。第一驱动轴44与ACG(交流发电机)起动机47连接。ACG起动机47具有转子48及定子49。转子48与从曲轴箱24突出的第一驱动轴44相对不可旋转地进行结合。转子48具有在周向上排列的多个磁体51。转子48包围定子49的外周。在定子49卷绕有在周向上排列的多个线圈52。线圈52在转子48旋转时遵循与磁体51的轨道相向的轨道。ACG起动机47在内燃机23启动时作为自动启动曲轴41的起动机马达而发挥作用,当确认内燃机23启动时,作为交流发电机而发挥作用。
在曲轴箱24的外表面结合有箱盖53。在箱盖53与曲轴箱24之间区划有收纳气门机构的空间。定子49支承于箱盖53。在箱盖53结合有发电机盖54。转子48及定子49收纳在由发电机盖54及箱盖53区划的空间中。
在内燃机23装入有爪形离合器的多级变速器56。多级变速器56收纳在曲轴箱24内。多级变速器56具有输入轴57及输出轴58,其具有与曲轴41的轴心平行的轴心。输入轴57及输出轴58由轴承旋转自如地支承于曲轴箱24。输入轴57通过一次减速机构59,与曲轴41连接。一次减速机构59具有:与曲轴41的第二驱动轴45相对不可旋转地结合的动力传递齿轮61、以及在输出轴58上相对旋转自如地支承的从动齿轮62。从动齿轮62与动力传递齿轮61啮合。
在输出轴58结合有传动装置的驱动链轮63。在驱动链轮63卷挂有驱动链条64。驱动链条64将驱动链轮63的旋转动力向后轮WR传递。
在输入轴57上配置有四个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依次包括低档驱动齿轮65、四档驱动齿轮66、三档驱动齿轮67、五档驱动齿轮68以及二档驱动齿轮69。同样地,在输出轴58上依次配置有四个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包括低档从动齿轮71、四档从动齿轮72、三档从动齿轮73、五档从动齿轮74以及二档从动齿轮75。在多级变速器56中,可以在空档状态、一档耦合状态、二档耦合状态、三档耦合状态、四档耦合状态以及五档耦合状态中选择性地切换耦合状态。
在内燃机23中装入有摩擦式离合器76。摩擦式离合器76具有离合器外套76a以及离合器轮毂76b。离合器外套76a连结有一次减速机构59的从动齿轮62。根据离合器杆的操作,在摩擦式离合器76中,在离合器外套76a及离合器轮毂76b之间进行连结及切断的切换。
内燃机23具有环状板形状的脉冲环(被检测体)78,其与旋转轴线28同轴地与曲轴41结合,与曲轴41一体地旋转。脉冲环78配置在曲轴41的曲柄臂41c与轴承42之间。脉冲环78夹持并固定在曲柄臂41c与轴承42的内轮之间。这样,脉冲环78固定在曲轴41的轴向上。
脉冲环78具有自环状板部分地切起来的起立片78a。起立片78a容纳在曲柄臂41c的侧面形成的凹部79中。起立片78a卡合在凹部79中,在脉冲环78与曲柄臂41c之间阻止围绕旋转轴线28相对旋转。
如图2所示,旋转传感器34在上下一对发动机悬架凸台29a、29b之间,配置在曲轴箱24的前表面24b所设置的贯通孔81内。旋转传感器34从外侧插入贯通孔81。旋转传感器34利用检测磁性体的前端与曲柄室24a面对。旋转传感器34的前端与脉冲环78的环状轨道相向。旋转传感器34根据脉冲环78的动作,生成脉冲信号。
脉冲环78具有围绕旋转轴线28、环状且等间隔地排列的多个变磁阻转子78b。变磁阻转子78b例如每隔中心角10度进行配置。变磁阻转子78b例如由磁性体构成。
旋转传感器34中灵敏度最高的检测轴线34a指向旋转轴线28。检测轴线34a与旋转轴线28正交。旋转传感器34根据在脉冲环78轨道上所检测的磁性体的有无,输出电子信号。旋转传感器34输出指定曲轴41的角位置的脉冲信号。
结合图4进行参照,发动机悬架12d包括:在水平方向上夹持上下一对发动机悬架凸台29a、29b的一对侧板82a、以及连接侧板82a彼此且配置在上下一对发动机悬架凸台29a、29b的前方的前板82b。而且,在发动机悬架凸台29a、29b与发动机悬架12d之间夹持有保护部件83。保护部件83包括:第一板83a,其配置在上下一对发动机悬架凸台29a、29b及侧板82a之间,与侧板82a的内表面重合并固着;第二板83b,其连接第一板彼此,在上下一对发动机悬架凸台29a、29b及前板82b之间与上下一对发动机悬架凸台29a、29b相向。
在发动机悬架凸台29a、29b各自形成有在水平方向上贯通的凸台孔84。保护部件83的第一板83a与包括凸台孔84的开口且与凸台孔84的轴线84a正交的垂直面85重合。在凸台孔84中插入的螺栓86与螺母87结合,在发动机悬架凸台29a、29b固定有发动机悬架12d及保护部件83。
旋转传感器34的贯通孔81在发动机悬架凸台29a、29b的轴线方向上偏向一方侧板82a进行配置。在旋转传感器34设有向另一方侧板82a开口的插口88。在插口88结合有传感器电线89的耦合器91。耦合器91与发动机悬架凸台29a、29b的轴线平行地插入插口88。传感器电线89从耦合器91向另一方侧板82a延伸。在曲轴箱24的前表面24b与另一方侧板82a之间形成有容许传感器电线89通过的间隙92。
旋转传感器34具有与在曲轴箱24形成的基座93重合且由螺栓94紧固在曲轴箱24的凸缘部95。螺栓94的头部与侧板82a的缘部相向。
如图5所示,传感器电线89从侧板82a及曲轴箱24的间隙92引出,并沿着曲轴箱24的上表面。传感器电线89沿着主框架12a,与控制装置33连接。控制装置33接收旋转传感器34的输出信号。根据输出信号指定曲轴41的角速度。控制装置33根据输出信号,检测内燃机23的失火。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本实施方式的内燃机具有:旋转自如地支承在曲轴箱24的曲轴41、与曲轴41一体旋转的被检测体(脉冲环78)、从曲轴箱24的前表面24b向前方突出且与车身框架12连结的一对发动机悬架凸台29a、29b、以及在发动机悬架凸台29a、29b之间从外侧安装于曲轴箱24的旋转传感器34。即,在曲轴箱24的前部,将使曲轴箱24支承于车身框架12的发动机悬架凸台29a、29b作为上下一对,向前方延伸而设置,在上下一对发动机悬架凸台29a、29b之间设置的贯通孔81内配置有旋转传感器34。在曲轴箱24的收纳空间中,利用多级变速器56的齿轮轴(输入轴57及输出轴58)限制配置结构。因为旋转传感器34从曲轴箱24的外侧进行安装,所以旋转传感器34不会与输入轴57及输出轴58发生干涉地进行配置。能够避免曲轴箱24及箱盖大型化。并且,通过利用上下一对发动机悬架凸台29a、29b,能够保护旋转传感器34免受从路面弹起的碎石等的干扰。在发动机悬架凸台29a、29b形成有在水平方向上贯通的凸台孔84。发动机悬架凸台29a、29b在水平方向上全长的范围内,在曲轴箱24的外表面形成有凸面。
在从头管13向下方延伸的下部车架12b的下端设有发动机悬架12d。发动机悬架12d包括:与曲轴箱24连结且在水平方向上夹持上下一对发动机悬架凸台29a、29b的一对侧板82a、以及连接侧板82a彼此且配置在上下一对发动机悬架凸台29a、29b的前方的前板82b。上下一对发动机悬架凸台29a、29b利用在从头管13向下方延伸的下部车架12b的下端设置的发动机悬架12d的一部分,覆盖左右两侧及前方。这样,旋转传感器34由原本就存在的车体配件进行保护。可以舍弃专用保护配件。并且,因为发动机悬架12d与下部车架12b连续而成为一体,所以,能够减少配件数,提高生产率。
保护部件83包括:配置在上下一对发动机悬架凸台29a、29b及侧板82a之间且与侧板82a的内表面重合并固着的第一板83a、以及连接第一板83a彼此并在上下一对发动机悬架凸台29a、29b及曲轴箱24的前表面24b之间与上下一对发动机悬架凸台29a、29b相向的第二板83b。这样,在上下一对发动机悬架凸台29a、29b结合有配置在下部车架12b的内侧且覆盖旋转传感器34的保护部件83。下部车架12b的下端由保护部件83进行加固。并且,旋转传感器34由下部车架12b与保护部件83双重进行保护。
在内燃机23中,贯通孔81在发动机悬架凸台29a、29b的轴线方向上偏向一方侧板82a而配置。在旋转传感器34设有向另一方侧板82a开口的插口88。在曲轴箱24的前表面24b与另一方侧板82a之间形成有容许传感器电线89通过的间隙92。当在插口88中嵌入传感器电线89的耦合器91时,传感器电线89能够从在曲轴箱24的前表面24b与侧板82a之间区划的间隙92向外部引出。因此,在旋转传感器34维持与传感器电线89连接的状态下,发动机悬架12d能够与内燃机23分离。能够确保良好的维护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传感器34具有与形成于曲轴箱24的基座93重合且由螺栓94紧固于曲轴箱24的凸缘部95。螺栓94的头部与侧板82a的缘部对置配置。能够从曲轴箱24及发动机悬架12d的间隙92可见螺栓94。这样,能够确认螺栓94的安装。并且,发动机悬架12d能够作为螺栓94的防脱件而发挥作用。
此外,如图6所示,传感器电线89也可以不从间隙92引出,而是在下部车架12b内被向上方引导,与控制装置33连接。在该情况下,传感器电线89由下部车架12b进行保护。下部车架12b提高传感器电线89的抗噪性。

Claims (7)

1.一种内燃机,具有:收纳曲轴(41)的曲轴箱(24)、以及固定于所述曲轴箱(24)且检测内部的所述曲轴(41)的旋转变动的旋转传感器(34),该内燃机(23)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曲轴箱(24)的前部,将使所述曲轴箱(24)支承于车体(12)的发动机悬架凸台(29a、29b)作为上下一对,向前方延伸而设置,在车体侧视中,在所述上下一对发动机悬架凸台(29a、29b)之间设置的贯通孔(81)中配置有所述旋转传感器(3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下一对发动机悬架凸台(29a、29b)利用在从头管(13)向下方延伸的下部车架(12b)的下端设置的发动机悬架(12d),覆盖该上下一对发动机悬架凸台(29a、29b)的左右两侧及前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下一对发动机悬架凸台(29a、29b)紧固在配置于所述下部车架(12b)的内侧且覆盖所述旋转传感器(34)的保护部件(83)。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动机悬架(12d)与所述下部车架(12b)连续而成为一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贯通孔(81)在所述发动机悬架凸台(29a、29b)的轴线方向上偏向一方而配置,在所述旋转传感器(34)设有在所述轴线方向上向另一方开口的插口(88),在所述轴线方向的另一方,在所述曲轴箱(24)与所述发动机悬架(12d)之间形成有容许传感器电线(89)通过的间隙(92)。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旋转传感器(34)连接的传感器电线(89)在所述下部车架(12b)内被向上方引导,与控制装置(33)连接。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传感器(34)具有与形成于所述曲轴箱(24)的基座(93)重合且由螺栓(94)紧固在所述曲轴箱(24)的凸缘部(95),所述螺栓(94)的头部与所述发动机悬架(12d)的缘部对置配置。
CN201880022970.8A 2017-03-30 2018-02-20 内燃机 Active CN1104621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68895A JP6487959B2 (ja) 2017-03-30 2017-03-30 内燃機関
JP2017-068895 2017-03-30
PCT/JP2018/005957 WO2018180015A1 (ja) 2017-03-30 2018-02-20 内燃機関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62186A true CN110462186A (zh) 2019-11-15
CN110462186B CN110462186B (zh) 2022-03-22

Family

ID=63674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22970.8A Active CN110462186B (zh) 2017-03-30 2018-02-20 内燃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487959B2 (zh)
CN (1) CN110462186B (zh)
WO (1) WO201818001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18858B2 (ja) * 2019-03-15 2021-08-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クランク角検出装置
EP3992441B1 (en) * 2019-07-01 2024-05-08 Honda Motor Co., Lt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structure
JP6902072B2 (ja) * 2019-07-12 2021-07-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パワーユニット
JP7383675B2 (ja) * 2021-09-29 2023-11-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acgカバー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31681A (ja) * 1997-05-29 1998-12-15 Suzuki Motor Corp エンジンのセンシングロータ取付構造
JP2000179376A (ja) * 1998-12-17 2000-06-27 Suzuki Motor Corp クランクシャフトの回転センサ取付構造
JP2003172168A (ja) * 2001-12-04 2003-06-20 Honda Motor Co Ltd クランクシャフトの回転角度検出用のプレートの取付構造
CN1573088A (zh) * 2003-05-28 2005-02-02 伯哈特国家石油公司 发动机的传感器安装构件
CN101676539A (zh) * 2008-09-17 2010-03-24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用发动机的传感器设置结构
CN102791994A (zh) * 2010-03-19 2012-11-2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速传感器安装构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21033B2 (ja) * 1990-11-28 2000-03-15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駆動装置
JP3456903B2 (ja) * 1998-09-14 2003-10-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用内燃機関
JP3777896B2 (ja) * 1999-08-11 2006-05-24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
JP5140530B2 (ja) * 2008-09-25 2013-02-0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用エンジン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31681A (ja) * 1997-05-29 1998-12-15 Suzuki Motor Corp エンジンのセンシングロータ取付構造
JP2000179376A (ja) * 1998-12-17 2000-06-27 Suzuki Motor Corp クランクシャフトの回転センサ取付構造
JP2003172168A (ja) * 2001-12-04 2003-06-20 Honda Motor Co Ltd クランクシャフトの回転角度検出用のプレートの取付構造
CN1573088A (zh) * 2003-05-28 2005-02-02 伯哈特国家石油公司 发动机的传感器安装构件
CN101676539A (zh) * 2008-09-17 2010-03-24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用发动机的传感器设置结构
CN102791994A (zh) * 2010-03-19 2012-11-2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速传感器安装构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62186B (zh) 2022-03-22
WO2018180015A1 (ja) 2018-10-04
JP2018168826A (ja) 2018-11-01
JP6487959B2 (ja) 2019-03-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62186A (zh) 内燃机
CN100470088C (zh) V形带连续变速传动装置及踏板式车辆
CN102530172A (zh) 尤其用于两轮车的电动的驱动机构
JP5546302B2 (ja) 車速センサ取付構造
JP2011073620A (ja) ハイブリッド式車両
US8950560B2 (en) Vehicular power unit
CN108691648B (zh) 内燃机
CN111750072A (zh) 电动跨骑型车辆用动力单元
CN110475956A (zh) 内燃机
CN109642664B (zh) 跨乘式车辆
US10975787B2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214741701U (zh) 内燃机
JP6856425B2 (ja) 内燃機関
CN101987643A (zh) 车辆用动力单元的辅机配置构造
JP5951431B2 (ja)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車速センサの取付け構造
US20100050961A1 (en) Engine for vehicle
US11156255B2 (en) Power unit
JP7504166B2 (ja) 内燃機関
CN110520613A (zh) 内燃机
WO2021002236A1 (ja) 内燃機関構造
JP2012136996A (ja) 内燃機関用クランク角検出装置
JP2012136997A (ja) 内燃機関用クランク角検出装置
JP2014114729A (ja) エンジンユニットの圧力センサ配設構造
JP2019171994A (ja) パワーユニット
WO2005007495A1 (ja) 鞍乗型車両用エンジン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鞍乗型車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