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35100A - 一种基于能量利用的注塑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能量利用的注塑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35100A
CN110435100A CN201910772724.0A CN201910772724A CN110435100A CN 110435100 A CN110435100 A CN 110435100A CN 201910772724 A CN201910772724 A CN 201910772724A CN 110435100 A CN110435100 A CN 1104351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block
shell
control
opening
system ba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7272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35100B (zh
Inventor
赖会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FENQI INDUSTRIAL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赖会美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赖会美 filed Critical 赖会美
Priority to CN20191077272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351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351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351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351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351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4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B29C45/14065Positioning or centering articles in the moul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40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 B29C45/4005Ejector constructions; Ejector operating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46Means for plasticising or homogeni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or forcing it into the moul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72Heating or cooling
    • B29C45/74Heating or cooling of the injection unit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能量利用的注塑系统,包括加热机和注塑模具,经过破碎后的塑料原料进入加热机中进行加热热熔和搅拌,得到的热态塑料液进入到注塑模具中进行浇铸成型;所述加热机包括互相连通的主加热壳和预加热壳,主加热壳的侧壁开设有环形换热空间,环形换热空间的右侧连通有进水管,进水管与循环泵出口连通,循环泵入口与储水箱连通,储水箱上端与预加热壳内的螺旋换热管出口连通,螺旋换热管的入口与环形换热空间的左侧连通;主加热壳内布置有螺旋电加热管以及由电机驱动旋转的搅拌叶片。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能量利用的注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能量利用的注塑系统。
背景技术
注塑是塑料在加热料筒中加热熔化、搅拌后,由柱塞或往复螺杆注射到闭合模具的模腔中形成制品的塑料加工方法,此法能加工外形复杂、尺寸精确或带嵌件的制品,生产效率高。现有的注塑用加热机往往机壳外壁会向外界散发大量热量,造成热量损失,降低了注塑系统的整体热利用率。
除了加热机部分外,发明人还对注塑模具部分进行了改进,本发明涉及到的注塑模具为塑料预制件的模内装饰注塑模具。模内装饰注塑是一种同步完成部件塑料注塑成型与表面涂装的制程,首先将表面涂装的图案形成于一塑料底材上,然后将该完成表面涂装的塑料底材固定于一吸塑模具上,通过加热产生一立体薄壳,接着将该立体薄壳固定于母模的模穴,公模与母模合模后将塑料材料注入模具中,使塑料材料与该立体薄壳熔为一体,以形成一具有表面涂装的塑料部件。现有的注塑制程中利用模具对塑料底材的四周进行固定,且模具的活动都是由螺栓来固定,拆卸和安装时十分的繁琐,浪费工时。对于注塑模具部分,申请人于同日单独提交了发明申请进行保护,本申请主要是针对加热机、以及加热机与注塑模具共同构成的注塑系统进行的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能量利用的注塑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能量利用的注塑系统,包括加热机和注塑模具,经过破碎后的塑料原料进入加热机中进行加热热熔和搅拌,得到的热态塑料液进入到注塑模具中进行浇铸成型;所述加热机包括互相连通的主加热壳和预加热壳,主加热壳的侧壁开设有环形换热空间,环形换热空间的右侧连通有进水管,进水管与循环泵出口连通,循环泵入口与储水箱连通,储水箱上端与预加热壳内的螺旋换热管出口连通,螺旋换热管的入口与环形换热空间的左侧连通;主加热壳内布置有螺旋电加热管以及由电机驱动旋转的搅拌叶片。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加热机的结构图;
图3是注塑模具开模时的示意图;
图4是注塑模具合模时的示意图;
图5是母模的俯视图;
图6是公模的示意图;
图7是限位件的示意图;
图8是限位件的剖视图;
图9是顶出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请参见如图1-2所示的一种基于能量利用的注塑系统,包括加热机1和注塑模具2,经过破碎后的塑料原料进入加热机1中进行加热热熔和搅拌,得到的热态塑料液进入到注塑模具2中进行浇铸成型,所述加热机1包括互相连通的主加热壳3和预加热壳4,主加热壳3的侧壁开设有环形换热空间5,环形换热空间5的右侧连通有进水管6,进水管6与循环泵7出口连通,循环泵7入口与储水箱8连通,储水箱8上端与预加热壳4内的螺旋换热管9出口连通,铜制的螺旋换热管9的入口与环形换热空间5的左侧连通;主加热壳3内布置有螺旋电加热管11以及由电机12驱动旋转的搅拌叶片13。
预加热壳4的上端连通入料斗14,主加热壳3的底端连通出料管15,出料管15的物料经过柱塞螺杆16加压后进入到注塑模具2的浇道108中,电加热管11由侧部的高压电源17供电。
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该装置通过循环水系统,将主加热壳3侧壁散发的热量传递至螺旋换热管9中,螺旋换热管9通过间接换热的方式对预加热壳4内的物料进行预热,有效提高了热量利用率,从而调高了整个注塑系统的效率。
如图3-9所示,注塑模具2包括公模101、母模102、壳体104、弹性件105、夹持机构以及顶出部107。
参阅图6,公模101具有至少一个浇道108以及至少一个顶出口109。
参阅图3至图5,母模102设置有两个限位块103以及一个空腔,两个限位块103分别位于母模102的两端。
参阅图3至图5,弹性件105设置为两个以上,每个弹性件105的一端分别抵接于一个限位块103,弹性件105可以是呈压缩状态的弹簧,且每个限位块103分别与两个该弹性件105连接。
参阅图3、图5以及图7和图8,夹持机构位于两个限位件106之间,夹持机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部,每个夹持部包括第一控制块110、第二控制块111和第三控制块112。
第一控制块110与弹性件105的另一端连接,弹性件105令第一控制块110具有远离限位件106的趋势,以使两个第一控制块110具有相互靠近的趋势,第一控制块110上设置有斜面116,斜面116位于第一控制块110朝向另一个第一控制块110的一侧,当公模101与母模102合模时,公模101通过斜面116推动两个第一控制块110相互远离。
第二控制块111与母模102滑动连接,第二控制块111沿两个限位件106的连接线方向相对于母模102滑动,第一控制块110位于第二控制块111的第一端;第二控制块111上设置有第一开口113和第二开口114,第二开口114和第二开口114沿第二控制块1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第一开口113位于第二开口114和第一控制块110之间。
第三控制块112位于第二控制端的第二端,以使第三控制块112位于另一个限位件106上的第一控制块110和第三控制块112之间,当两个第一控制块110相互远离时,两个第三控制块112相互靠近以将壳体104固定。
顶出部107与母模102转动连接,顶出部107的第一端位于第一开口113内,顶出部107的第二端位于第二开口114内,当两个第一控制块110相互靠近时,第二控制块111推动顶出部107的第一端沿第二控制块111远离母模102的一侧凸出第一开口113,以使壳体104与第二控制块111分离,当两个第一控制块110相互远离时,第二控制块111推动顶出部107的第一端回到第一开口113内。
其中,第一开口113的宽度大于顶出部107的第一端的宽度,第二开口114的最小宽度大于顶出部107的第二端的宽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塑料预制件的注塑模具设计一种方便拆卸的夹持机构,在使用时,将壳体104放在第二控制块111上,此时壳体104位于两个第三控制块112之间,在公模101和母模102合模时,公模101推动两个第一控制块110相互远离,此时两个第三控制块112相互靠近并将壳体104固定,在公模101与母模102分离时,两个第一控制块110在弹性件105的作用下相互靠近,此时两个第三控制块112相互远离,松开对壳体104的固定,本实施例提供的塑料预制件的注塑模具利用公模101和母模102的合模和开模来实现对壳体104的固定的松开,无需另外的操作步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极大的节约了工时。
由于壳体104是固定在第二控制块111上,而在进行浇筑时,塑料液具有较高温度,可能会使壳体104不易与第二控制块111分离,而在第二控制块111相对于母模102移动时,第二控制块111会推动顶出部107的第一端凸出第二控制块111的表面,当顶出部107的第一端伸出第一开口113时,可以使壳体104与第二控制块111分离,与两个限位件106对应设置的顶出部107会分别作用于壳体104的两端,从而使壳体104更好的与第二控制端分离。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顶出部107呈弧形,顶出部107的内侧朝向第二控制块111设置。呈弧形的顶出部107可以方便与母模102进行安装,此时在母模102内只需开辟一个较小的空腔顶出部107就可以顺利转动,且弧形的顶出部107在与第二控制块111接触时,也更加的平滑,可以让顶出部107的转动更加的平稳,避免对壳体104造成损伤,在合模时,弧形部在自身重力和第二控制块111的推动下,可以使其第一端回到第一开口113内,避免对注塑造成影响。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开口114靠近第一开口113的侧壁设置为弧面,且弧面的形状与顶出部107的内表面相同。第二开口114内的该弧面与呈弧形的顶出部107相配合,可以进一步提升顶出部107转动的平稳性。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顶出部107的第一端的端面倾斜设置,以使两个第一控制块110相互远离至最远距离时,顶出部107的第一端的端面与母模102平行,且顶出部107的第一端的内侧设置有倒角。这样可以增大顶出部107与壳体104的接触面积,避免对壳体104造成损伤。倒角的设置可以使顶出部107与壳体104的接触更加的柔和,从而避免对壳体104造成损伤。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斜面116朝向母模102的投影的宽度小于第三控制块112的宽度。这样可以保证在壳体104完全离开母模102范围前,第一控制块110都不会接触到壳体104。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三控制块112的长度与第一控制块110的长度相等,第三控制块112上设置有通孔115,另一个限位件106上的第二控制块111穿过通孔115以将其内的第一控制块110和第三控制块112连接。第三控制块112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壳体104的宽度,两个第三控制块112分别从壳体104的两端对壳体104形成夹持力,可以避免壳体104变形。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控制块111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二控制块111沿第一控制块1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两个限位件106上的第二控制块111交错设置,可以使第二控制块111对第三控制块112的拉力更加的平稳,从而使第三控制块112对壳体104的压力更加的均匀。当然,将第二控制块111设置为两个只是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将第二控制块111设置为更多个也是可以的,第二控制块111可以设置为呈条形。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控制块110朝向第三控制块112的一侧设置有凹槽117,凹槽117沿第一控制块110的长度方向延伸。凹槽117的设置可以使第三控制块112进入到该凹槽117里,此时方便对壳体104进行安装,同时,凹槽117的凹陷深度还可以对限位件106的滑动距离进行控制。
本发明提供的注塑模具在使用时,将壳体放在第二控制块上,此时壳体位于两个第三控制块之间,在公模和母模合模时,公模推动两个第一控制块相互远离,此时两个第三控制块相互靠近并将壳体固定,在公模与母模分离时,两个第一控制块在弹性件的作用下相互靠近,此时两个第三控制块相互远离,松开对壳体的固定,本发明提供的塑料预制件的注塑模具利用公模和母模的合模和开模来实现对壳体的固定的松开,无需另外的操作步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极大的节约了工时。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能量利用的注塑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加热机和注塑模具,经过破碎后的塑料原料进入加热机中进行加热热熔和搅拌,得到的热态塑料液进入到注塑模具中进行浇铸成型;所述加热机包括互相连通的主加热壳和预加热壳,主加热壳的侧壁开设有环形换热空间,环形换热空间的右侧连通有进水管,进水管与循环泵出口连通,循环泵入口与储水箱连通,储水箱上端与预加热壳内的螺旋换热管出口连通,螺旋换热管的入口与环形换热空间的左侧连通;主加热壳内布置有螺旋电加热管以及由电机驱动旋转的搅拌叶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能量利用的注塑系统,其特征是,预加热壳的上端连通入料斗,主加热壳的底端连通出料管,电加热管由侧部的高压电源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能量利用的注塑系统,其特征是,注塑模具包括:
公模,所述公模具有至少一个浇道以及至少一个顶出口;
母模,所述母模设置有两个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分别位于所述母模的两端;
两个弹性件,每个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分别抵接于一个所述限位块;
壳体;
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位于两个所述限位件之间,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部,每个所述夹持部包括:
第一控制块,所述第一控制块与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弹性件令所述第一控制块具有远离所述限位件的趋势,以使两个所述第一控制块具有相互靠近的趋势,所述第一控制块上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位于所述第一控制块朝向另一个所述第一控制块的一侧,当所述公模与所述母模合模时,所述公模通过所述斜面推动两个所述第一控制块相互远离;
第二控制块,所述第二控制块与所述母模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块沿两个所述限位件的连接线方向相对于所述母模滑动,所述第一控制块位于所述第二控制块的第一端;以及
第三控制块,所述第三控制块位于所述第二控制端的第二端,以使所述第三控制块位于另一个所述限位件上的所述第一控制块和所述第三控制块之间,当两个所述第一控制块相互远离时,两个所述第三控制块相互靠近以将所述壳体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能量利用的注塑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控制块上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沿所述第二控制块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一控制块之间;
所述塑料预制件的注塑模具还包括:
顶出部,所述顶出部与所述母模转动连接,所述顶出部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内,所述顶出部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二开口内,当两个所述第一控制块相互靠近时,所述第二控制块推动所述顶出部的所述第一端沿所述第二控制块远离所述母模的一侧凸出所述第一开口,以使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二控制块分离,当两个所述第一控制块相互远离时,所述第二控制块推动所述顶出部的所述第一端回到所述第一开口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能量利用的注塑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顶出部呈弧形,所述顶出部的内侧朝向所述第二控制块设置;所述第二开口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侧壁设置为弧面,且所述弧面的形状与所述顶出部的内表面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能量利用的注塑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顶出部的第一端的端面倾斜设置,以使两个所述第一控制块相互远离至最远距离时,所述顶出部的第一端的端面与所述母模平行;所述顶出部的第一端的内侧设置有倒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能量利用的注塑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斜面朝向所述母模的投影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三控制块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能量利用的注塑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三控制块的长度与所述第一控制块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三控制块上设置有通孔,另一个所述限位件上的所述第二控制块穿过所述通孔以将其内的所述第一控制块和第三控制块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能量利用的注塑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控制块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控制块沿所述第一控制块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能量利用的注塑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控制块朝向所述第三控制块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第一控制块的长度方向延伸。
CN201910772724.0A 2019-08-21 2019-08-21 一种基于能量利用的注塑系统 Active CN1104351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72724.0A CN110435100B (zh) 2019-08-21 2019-08-21 一种基于能量利用的注塑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72724.0A CN110435100B (zh) 2019-08-21 2019-08-21 一种基于能量利用的注塑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35100A true CN110435100A (zh) 2019-11-12
CN110435100B CN110435100B (zh) 2020-12-29

Family

ID=68436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72724.0A Active CN110435100B (zh) 2019-08-21 2019-08-21 一种基于能量利用的注塑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35100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12530Y (zh) * 2007-03-01 2008-01-30 登俊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模内装饰注塑模具
CN201098981Y (zh) * 2007-09-10 2008-08-13 李仁福 一种注塑机
KR20150107080A (ko) * 2014-03-13 2015-09-23 전진한 사출성형용 합성수지의 원료 교체 및 원료 공급장치
JP2017113925A (ja) * 2015-12-22 2017-06-29 株式会社名機製作所 可塑化装置および可塑化装置の制御方法
CN206493516U (zh) * 2017-01-10 2017-09-15 广州维思车用部件有限公司 带有金属嵌件的注塑模具
CN207190146U (zh) * 2017-07-26 2018-04-06 南京浩宇塑业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机的进料机构
CN208197282U (zh) * 2018-05-09 2018-12-07 淄博泰康轻工制品有限公司 注塑机塑料颗粒预热装置
US20190030775A1 (en) * 2017-07-28 2019-01-31 Coretech System Co., Ltd. Molding system for preparing an in-mold decorated article
CN109664461A (zh) * 2018-12-27 2019-04-23 佛山市顺德区震旭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热能回收利用型节能注塑机
CN209350764U (zh) * 2018-12-03 2019-09-06 成都昌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型注塑机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12530Y (zh) * 2007-03-01 2008-01-30 登俊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模内装饰注塑模具
CN201098981Y (zh) * 2007-09-10 2008-08-13 李仁福 一种注塑机
KR20150107080A (ko) * 2014-03-13 2015-09-23 전진한 사출성형용 합성수지의 원료 교체 및 원료 공급장치
JP2017113925A (ja) * 2015-12-22 2017-06-29 株式会社名機製作所 可塑化装置および可塑化装置の制御方法
CN206493516U (zh) * 2017-01-10 2017-09-15 广州维思车用部件有限公司 带有金属嵌件的注塑模具
CN207190146U (zh) * 2017-07-26 2018-04-06 南京浩宇塑业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机的进料机构
US20190030775A1 (en) * 2017-07-28 2019-01-31 Coretech System Co., Ltd. Molding system for preparing an in-mold decorated article
CN208197282U (zh) * 2018-05-09 2018-12-07 淄博泰康轻工制品有限公司 注塑机塑料颗粒预热装置
CN209350764U (zh) * 2018-12-03 2019-09-06 成都昌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型注塑机
CN109664461A (zh) * 2018-12-27 2019-04-23 佛山市顺德区震旭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热能回收利用型节能注塑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归LING: "双指平行夹持器装置汇总", 《沐风网》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35100B (zh) 2020-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797984A (en) Cold sprue injection molding device with integral sprue chamber and injection nozzle
CN108995161B (zh) 一种热固性塑料注塑用料管的冷却结构
CN108381866B (zh) 过滤器外套用注塑模具
CN109605693B (zh) 一种伺服节能液压注塑机及其液控系统
CN110435100A (zh) 一种基于能量利用的注塑系统
CN104227928A (zh) 一种用于注塑机的高效注塑机构
CN210208657U (zh) 一种金属粉末注射成型模具
CN217777626U (zh) 一种能够快速脱模的注塑模具
CN214872210U (zh) 汽车电控连接组件用金属薄片嵌入成型定位注塑模具
CN206703406U (zh) 一种节能型塑料瓶坯注射成型装置
CN210308914U (zh) 一种带有热回收再利用的节能注塑机
CN211307288U (zh) 一种具有加热装置的汽车仪表板用注塑模具
CN204936115U (zh) 注塑机预热监控装置
CN105537559A (zh) 一种压铸机自动脱模机构
CN214188010U (zh) 一种具有高效热传导功能的模具
CN216760603U (zh) 一种塑料加工用环保型塑料注塑机
CN215283165U (zh) 一种多向抽芯机构
CN218083985U (zh) 一种精密塑料注射成型机
CN110962313A (zh) 一种高效环保型塑料注塑机
CN211389941U (zh) 一种注塑机用注塑模具
CN212194022U (zh) 一种能有效减少产品缩水的模具结构
CN209534028U (zh) 用于加工usb接头的模具
CN214773828U (zh) 一种注塑模具冷却机构
CN213382611U (zh) 一种节能的卧式注塑机
CN208854987U (zh) 一种循环水冷的卧式注塑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09

Address after: Room 67, 2 / F, building 8, No.1 Kangqiao East Road,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0120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FENQI INDUST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103, No.37, Zhenxing Road, Dagang Town,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Lai Huimei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