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12785B - 电光装置、投射型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光装置、投射型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12785B
CN110412785B CN201910333357.4A CN201910333357A CN110412785B CN 110412785 B CN110412785 B CN 110412785B CN 201910333357 A CN201910333357 A CN 201910333357A CN 110412785 B CN110412785 B CN 1104127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electro
light
optical device
liquid cry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3335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12785A (zh
Inventor
青木透
小池亚衣
望月宏明
宫坂德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4127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27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127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27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2Heating or cooling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other than for activation, e.g. 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abilisation or uniform distribution over the cell
    • G02F1/133385Heating or cooling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other than for activation, e.g. 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abilisation or uniform distribution over the cell with cooling means, e.g. f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02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using two-dimensional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 H04N9/3105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using two-dimensional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for displaying all colours simultaneously, e.g. by using two or more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5Projectors using an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but not peculiar thereto
    • G03B21/006Projectors using an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but not peculiar thereto using LC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44Cooling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91Testing thereof
    • H04N9/3194Testing thereof including sensor feedback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2Heating or cooling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other than for activation, e.g. 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abilisation or uniform distribution over the cell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3/00Function characteristic
    • G02F2203/64Normally black display, i.e. the off state being black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001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using specific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9G3/02 - G09G3/36, e.g. using an intermediate record carrier such as a film slide; Projection systems; Display of non-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solely or in combination with 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e.g. digital display on projected diapositive as background
    • G09G3/00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using specific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9G3/02 - G09G3/36, e.g. using an intermediate record carrier such as a film slide; Projection systems; Display of non-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solely or in combination with 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e.g. digital display on projected diapositive as background to project the image of a two-dimensional display, such as an array of light emitting or modulating elements or a CR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Abstract

电光装置、投射型显示装置。能够有效地消除或减少烧屏。电光装置具有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具有夹在一对基板之间的液晶层,电光装置能够选择通常显示模式和作为特定显示模式的刷新模式,在该刷新模式中,使显示面板成为比常温高且比液晶层的Ni点低的规定温度而以在画面内明亮度均匀的显示进行通电。

Description

电光装置、投射型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光装置、具有该电光装置的投射型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电光装置的液晶装置在一对基板之间夹着作为电光元件的液晶层。作为这种液晶装置的驱动方法,由于在对液晶层持续施加同极性的直流电压时,液晶材料劣化,例如电阻率变化从而无法适当进行显示,因此,使用交流驱动,该交流驱动是使施加给液晶层的电压以一定周期、例如1个水平期间或1个场期间的周期进行极性反转。
但是,公知在交流驱动中,当正极性的电压有效值和负极性的电压有效值不同时,在像素中发生电位的极性的偏移,产生闪烁或烧屏等显示不良情况。
作为改善这种显示不良情况的手段,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如下的图像信号校正电路:液晶显示装置在数据线与像素电极之间具有根据扫描线的信号电平进行通断的开关元件,以水平扫描和垂直扫描为基准按照每个规定周期进行极性反转,经由数据线施加给像素电极,在这种液晶显示装置中,具有与校正前的图像信号的电平对应地输出校正量的校正量输出部、以及将该校正量与校正前的图像信号相加而作为校正后的图像信号进行输出的加法器。
此外,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如下的液晶显示装置,其具有光源以及使用从光源出射的光生成影像的液晶面板,液晶面板具有根据影像信号而被施加电流的像素电极以及相对于像素电极隔开间隔设置的对极电极,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具有对入射到液晶面板的光量进行控制的光量控制部以及对施加给对极电极的电压进行控制的电压控制部,电压控制部根据光量控制部对光量的控制方式,对施加给对极电极的电压进行变更。
在这些专利文献1、2中,能够改善由于入射到液晶面板的光而在作为开关元件的晶体管处于截止状态时产生漏电流而使像素中的电压保持特性恶化、交流驱动中的正极性的电压有效值与负极性的电压有效值不同而产生的闪烁和烧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8262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25206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交流驱动中的正极性的电压有效值和负极性的电压有效值不同的主要原因不一定是1个,即使应用上述专利文献1、2的手段,例如,在持续长时间显示静态图像的状态时,容易产生烧屏。因此,存在要求在产生烧屏等显示不良情况后能够改善该显示不良情况的手段和方法的课题。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申请的电光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具有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具有夹在一对基板之间的液晶层,电光装置能够选择通常显示模式和特定显示模式,该特定显示模式是使显示面板成为比常温高且比液晶层的Ni点低的规定温度而以在画面内明亮度均匀的显示进行通电。
在上述电光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使来自光源的光入射到显示面板,使显示面板成为规定温度。
此外,在上述电光装置中,电光装置也可以具有加热单元,该加热单元能够将显示面板加热到规定温度。
在上述电光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规定温度为40℃以上且90℃以下。
此外,在上述电光装置中,优选在特定显示模式中将显示的驱动电压设定成,显示面板中的像素的光的透射率相对于未通电时的透射率的变化为0.1%以下。
此外,在上述电光装置中,优选显示面板为常黑,在特定显示模式中,将显示的驱动电压设定成,显示面板中的像素的光的透射率相对于未通电时的透射率的上升为0.1%以下。
此外,在上述电光装置中,优选电光装置具有计时器,该计时器能够设定特定显示模式的通电时间。
本申请的投射型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光源;根据影像信息对来自光源的光进行调制的光调制单元;以及放大地投射由光调制单元调制后的显示光的投射光学系统,使用上述记载的任意一个电光装置作为光调制单元。
此外,在上述投射型显示装置中,优选显示能够选择特定显示模式的菜单画面。
在上述投射型显示装置中,优选在断开电源的断开过程中显示菜单画面。
优选上述投射型显示装置在电光装置中,在执行特定显示模式的期间内,与通常显示模式相比,降低光源的光量。
优选上述投射型显示装置具有能够对显示面板进行冷却的冷却单元,在电光装置中,在执行特定显示模式的期间内,停止冷却单元的冷却或降低冷却能力。
本申请的电光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具有夹在一对基板之间的液晶层,电光装置能够选择通常显示模式和特定显示模式,特定显示模式是使显示面板成为比常温高且比液晶层的Ni点低的规定温度而对位于有助于显示面板的显示的画面内的各像素施加相同的驱动电压。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照明型投影仪的概略立体图。
图2是示出照明型投影仪的光学和电气结构的框图。
图3是示出作为显示面板的液晶装置的结构的概略俯视图。
图4是示出沿着图3的H-H’线的液晶装置的构造的概略剖视图。
图5是示出液晶装置的电气结构的等效电路图。
图6是示出与刷新模式的执行有关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与刷新模式有关的菜单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8是示出计时器设定的菜单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9是示出与刷新模式的开始有关的菜单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10是示出液晶装置的施加电压与透射率的关系的VT特性曲线图。
标号说明
10:一对基板中的元件基板;20:一对基板中的对置基板;50:液晶层;100:作为显示面板的液晶装置;1000:作为投射型显示装置的照明型投影仪;1001:光源;1003:作为光调制单元的电光装置;1005:投射光学系统;1006:冷却单元;1011、1012、1013:光阀;1017:温度传感器;P:像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各图中,适当放大或缩小进行显示,以使得说明的部分成为能够识别的程度的大小。
<投射型显示装置>
首先,以照明型投影仪为例,参照图1和图2对本实施方式的投射型显示装置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照明型投影仪的概略立体图,图2是示出照明型投影仪的光学和电气结构的框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作为投射型显示装置的照明型投影仪1000的壳体例如为圆筒状,在壳体的内部具有光源、根据影像信息对来自光源的光进行调制的光调制单元、放大地投射由光调制单元调制后的显示光的投射光学系统。如图1所示,例如,这种投影仪1000从陈列室500的顶板501吊设,能够从设置在壳体的侧面的投射口向与顶板501相交的壁面502投射例如宣传用的基于影像信息的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此外,在壁面502的前方例如配置商品等对象物,如果朝向对象物投射来自光源的光,则还能够用作针对对象物的照明。此外,例如还能够在显示商品等的标志的状态下对对象物进行照明。投影仪1000的详细结构在后面叙述,但是能够进行彩色显示,因此,不仅是白色等单色,还能够动态照射多个颜色的照明光。即,照明型投影仪1000是能够针对对象物进行各种演绎的投射型显示装置。
如图2所示,投影仪1000具有光源1001、色光分离光学系统1002、作为光调制单元的电光装置1003、显示光合成光学系统1004、投射光学系统1005、冷却单元1006、操作部1007。
光源1001例如是激光光源,即使小型也能够得到高亮度的照明光。此外,构成为即使经过时间,色调也不容易变化,寿命较长。另外,光源1001不限于激光光源,例如也可以是LED或超高压汞灯。
色光分离光学系统1002是将从光源1001发出的光分离成红色光(R)、绿色光(G)、蓝色光(B)的单元,例如使用反射特定波长的光且透射其他波长的光的分光镜等构成。
电光装置1003具有能够分别对由色光分离光学系统1002分离出的红色光(R)、绿色光(G)、蓝色光(B)进行调制的3个光阀1011、1012、1013。3个光阀1011、1012、1013是电光装置1003中的一对基板之间夹着液晶层的显示面板。此外,电光装置1003具有光阀驱动部1014、控制部1015、影像信号处理部1016、温度传感器1017。电光装置1003能够选择通常显示模式和特定显示模式,在该特定显示模式中,使显示面板即3个光阀1011、1012、1013成为比常温(25℃)高、且比液晶层在光学上成为各向同性的相变温度(从向列相朝向各向同性相的转变温度:Ni点)低的规定温度,以在画面内明亮度均匀的显示(整面显示)进行通电。
影像信号处理部1016将根据影像信息从外部输入的影像信号转换为与各光阀1011、1012、1013对应的影像信号而送出到光阀驱动部1014。光阀驱动部1014通过从影像信号处理部1016送出的影像信号,分别对3个光阀1011、1012、1013进行驱动。
光阀1011根据影像信号对入射的红色光(R)进行调制,作为显示光进行射出。光阀1012根据影像信号对入射的绿色光(G)进行调制,作为显示光进行射出。光阀1013根据影像信号对入射的蓝色光(B)进行调制,作为显示光进行射出。
由3个光阀1011、1012、1013按照各色光调制后的显示光通过显示光合成光学系统1004合成为1个显示光。作为显示光合成光学系统1004,例如使用正交分色棱镜。
由显示光合成光学系统1004合成后的显示光通过投射镜头等投射光学系统1005进行放大,照射到投射对象物上。另外,投射光学系统1005包含对显示光的焦距进行调整的焦距调整单元、能够对显示光的照射范围进行调整的光圈。
温度传感器1017是检测由于色光入射而变化的光阀1011、1012、1013的温度的元件,例如能够使用热敏电阻、热电偶、IC温度传感器等。优选温度传感器1017按照每个光阀1011、1012、1013进行设置,但是,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在与其他光阀相比对明亮度造成最大影响的、绿色光(G)入射的光阀1012中设置温度传感器1017。
冷却单元1006例如是电动的风扇(FAN),构成为抽吸外部气体并经由流路进行送入,由此,能够分别对光源1001和3个光阀1011、1012、1013进行冷却。
控制部1015不仅与电光装置1003中的影像信号处理部1016、温度传感器1017电连接,还与光源1001、冷却单元1006、操作部1007电连接。该情况下,操作部1007不是安装在投影仪1000的壳体上的部件,而是使用红外线等通信手段的远程控制器(遥控器)。下面,将操作部1007称为遥控器1007。通过使用遥控器1007向控制部1015发送指示,不仅能够进行投影仪1000的电源的接通/断开,还能够进行各种设定等的操作。
除了遥控器1007的指示以外,控制部1015还能够通过内置的操作程序进行光源1001的接通/断开或光量的升降等的调整。此外,还能够进行冷却单元1006的接通/断开或冷却能力的升降等的调整。
照明型投影仪1000不限于上述结构。例如,光源1001也可以包含发出与3个光阀1011、1012、1013对应的色光的多个光源。此外,光阀不限于3个,也可以构成为通过1个光阀显示彩色图像,该情况下,不需要显示光合成光学系统1004。
<显示面板>
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的一例即光阀1011、1012、1013使用液晶装置。下面,参照图3~图5对液晶装置进行说明。图3是示出作为显示面板的液晶装置的结构的概略俯视图,图4是示出沿着图3的H-H’线的液晶装置的构造的概略剖视图,图5是示出液晶装置的电气结构的等效电路图。
如图3和图4所示,作为显示面板的液晶装置100具有液晶面板110,该液晶面板110具有对置配置的元件基板10和对置基板20、以及由这一对基板夹持的液晶层50。元件基板10的基材10s和对置基板20的基材20s分别使用透明的例如石英基板和玻璃基板。
元件基板10比对置基板20大,两个基板借助沿着对置基板20的外缘配置的密封部40而隔着间隔进行贴合。构成在呈框状配置的密封部40的内侧注入液晶的液晶层50。另外,关于在上述间隔中注入液晶的方法,例如举出如下的ODF(One Drop Fill)法:在呈框状配置的密封部40的内侧滴下液晶,在减压的条件下对元件基板10和对置基板20进行贴合。
密封部40例如能够使用热固化性或紫外线固化性的环氧树脂等粘接剂。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紫外线固化型的环氧树脂。在密封部40中混入用于将一对基板的上述间隔保持为恒定的分隔件(省略图示)。
在密封部40的内侧设置有包含呈矩阵状排列的多个像素P的显示区域E。此外,在密封部40与显示区域E之间包围显示区域E而设置有遮光性的遮挡部21。遮挡部21例如由遮光性的金属或金属化合物等构成。另外,显示区域E在有助于显示的有效像素P以外,还可以包含包围有效像素P的多个虚设像素。
在元件基板10上设置有排列了多个外部连接用端子104的端子部。在沿着该端子部的第1边部与密封部40之间设置有数据线驱动电路101。此外,在沿着与第1边部对置的第2边部的密封部40与显示区域E之间设置有检查电路103。进而,在沿着与第1边部正交且相互对置的第3边部和第4边部的密封部40与显示区域E之间设置有扫描线驱动电路102。在第2边部的密封部40与检查电路103之间设置有连接2个扫描线驱动电路102的多个布线(省略图示)。
与这些数据线驱动电路101、扫描线驱动电路102连接的布线(省略图示)与沿着第1边部排列的多个外部连接用端子104连接。另外,检查电路103的配置不限于此,也可以设置在沿着数据线驱动电路101与显示区域E之间的密封部40的内侧的位置。
下面,设沿着上述第1边部的方向为X方向,设沿着上述第3边部的方向为Y方向,设与X方向以及Y方向正交且从元件基板10朝向对置基板20的方向为Z方向进行说明。此外,将沿着Z方向从对置基板20侧观察称为“俯视观察”或“俯视时”。
如图4所示,在元件基板10的液晶层50侧形成有按照每个像素P设置的透光性的像素电极15、像素电极15的开关元件即薄膜晶体管(下面称为TFT)30、信号布线、覆盖它们的取向膜18。元件基板10包含基材10s、以及形成在基材10s上的像素电极15、作为晶体管的TFT30、信号布线、取向膜18。
与元件基板10对置配置的对置基板20包含基材20s、形成在基材20s上的遮挡部21、以覆盖该遮挡部21的方式成膜的平坦化层22、覆盖平坦化层22且在基材20s中至少设置在显示区域E的作为公共电极发挥功能的对置电极23、覆盖对置电极23的取向膜24。
如图3所示,遮挡部21包围显示区域E,并且设置在俯视时与扫描线驱动电路102、检查电路103重叠的位置。由此,对从对置基板20侧入射到这些电路的光进行遮挡,发挥防止这些电路由于光而误动作的作用。此外,进行遮挡以使得不必要的杂散光不会入射到显示区域E内,确保显示区域E的显示中的高对比度。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紫外线固化型的环氧树脂形成密封部40,因此,遮挡部21配置成在俯视观察时不与密封部40重叠。由此,考虑元件基板10与对置基板20的贴合中的位置精度和密封部40的紫外线固化性,存在微小的间隙(参照图3)。
平坦化层22例如由氧化硅等无机材料构成,具有光透射性,设置成覆盖遮挡部21。作为这种平坦化层22的形成方法,例如举出使用等离子体CVD法等进行成膜的方法。
对置电极23例如由ITO(Indium Tin Oxide)等透明导电膜构成,覆盖平坦化层22,并且,如图3所示,与设置在对置基板20的四角的上下导通部106电连接。上下导通部106与元件基板10侧的布线电连接。
根据液晶装置100的光学设计来选定覆盖像素电极15的取向膜18和覆盖对置电极23的取向膜24。取向膜18、24例如举出有机取向膜和无机取向膜,该有机取向膜是以如下方式得到的:对聚酰亚胺等有机材料进行成膜,对其表面进行研磨,由此对具有正介电各向异性的液晶分子实施大致水平取向处理,该无机取向膜是以如下方式得到的:使用气相沉积法对SiOx(氧化硅)等无机材料进行成膜,对具有负介电各向异性的液晶分子进行大致垂直取向。
这种液晶装置100为透射型,采用在电压无施加状态下像素P的透射率最大的常白、在电压无施加状态下像素P的透射率最小的常黑的光学设计。在包含元件基板10和对置基板20的液晶面板110的光的入射侧和射出侧,分别根据光学设计配置偏振元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下面,对使用所述无机取向膜和具有负介电各向异性的向列型的液晶作为取向膜18、24且应用常黑的光学设计的例子进行说明。
接着,参照图5对液晶装置100的电气结构进行说明。液晶装置100至少具有在显示区域E内相互绝缘且正交的作为信号布线的多个扫描线3和多个数据线6、以及沿着数据线6平行配置的公共电位线8。扫描线3延伸的方向为X方向,数据线6延伸的方向为Y方向。
设置有扫描线3、数据线6和公共电位线8,在由这些信号线类划分的区域内设置有像素电极15、TFT30、电容元件16,它们构成像素P的像素电路。
扫描线3与TFT30的栅极电连接,数据线6与TFT30的源极电连接。像素电极15与TFT30的漏极电连接。
数据线6与数据线驱动电路101(参照图3)连接,将从数据线驱动电路101供给的影像信号D1、D2、…、Dn供给到像素P。扫描线3与扫描线驱动电路102(参照图3)连接,将从扫描线驱动电路102供给的扫描信号SC1、SC2、…、SCm供给到像素P。
从数据线驱动电路101向数据线6供给的影像信号D1~Dn可以按照该顺序以线顺次的方式进行供给,也可以针对相互相邻的多个数据线6彼此按照每个群组进行供给。扫描线驱动电路102针对扫描线3在规定的时刻脉冲地以线顺次的方式供给扫描信号SC1~SCm。
液晶装置100构成为,开关元件即TFT30通过扫描信号SC1~SCm的输入而在一定期间内成为导通状态,由此,从数据线6供给的影像信号D1~Dn在规定的时刻写入像素电极15中。而且,在像素电极15与隔着液晶层50对置配置的对置电极23之间以一定期间保持经由像素电极15写入液晶层50中的规定电平的影像信号D1~Dn。影像信号D1~Dn的频率例如为60Hz。
为了防止所保持的影像信号D1~Dn泄漏,与形成在像素电极15和对置电极23之间的液晶电容并联连接电容元件16。电容元件16设置在TFT30的漏极与公共电位线8之间。对公共电位线8赋予与施加给对置基板20的对置电极23的公共电位(LCCOM)相同的电位。
另外,图3所示的检查电路103与数据线6连接,构成为,在液晶装置100的制造过程中,通过检测上述影像信号,能够确认液晶装置100的动作缺陷等,但是,在图5的等效电路中省略图示。
数据线驱动电路101、扫描线驱动电路102、检查电路103是与像素电路的驱动有关的周边电路。此外,周边电路也可以包含对上述影像信号进行采样而供给到数据线6的采样电路、在上述影像信号之前先对数据线6供给规定电压电平的预充电信号的预充电电路。
这种液晶装置100进行交流驱动,以使得不会产生对液晶层50施加同极性的直流电压而使液晶材料变质的不良情况。具体而言,对像素电极15施加交流信号,该交流信号以施加给对置电极23的公共电位(LCCOM)为基准使正极性的电位和负极性的电位例如以1个水平期间或1个场期间的周期进行极性反转。即使进行交流驱动,例如,受到与像素电极15的开关控制有关的TFT30的开关特性(截止泄漏)、被提供电位的像素电极15和对置电极23的工作函数的差异、取向膜18、24的电气性质等的影响,有时在交流驱动中的正极性的电压有效值和负极性的电压有效值之间也产生差异。
当在正极性的电压有效值和负极性的电压有效值之间产生差异的状态下进行交流驱动时,在像素电极15侧,在电位的极性中产生偏移,因此,伴随着时间的经过而识别到闪烁或烧屏等。特别是在可能长时间进行静态图像的显示的照明型投影仪1000中,容易引起烧屏。因此,为了消除或减少这种显示不良情况,存在对公共电位(LCCOM)的电位设定进行调整的方法,但是,实质上很难逐一观察并调整显示状态。所以,发明人开发能够消除或减少所产生的烧屏的方法,将其用于投影仪1000的电光装置1003中。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型投影仪1000中的烧屏的改善方法进行说明。
<烧屏的改善方法>
在投影仪1000的电光装置1003中,能够选择通常显示模式和特定显示模式,在该特定显示模式中,使光阀1011、1012、1013成为比常温高且比向列的液晶层50的Ni点低的规定温度,以在画面内明亮度均匀的显示(整面显示)进行通电。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能够消除或减少烧屏的特定显示模式称为刷新模式。下面,举出具体例,对刷新模式进行说明。
图6是示出与刷新模式的执行有关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6示出在断开投影仪1000的电源的断开过程中进行刷新模式的选择/不选择的例子。关于这里所说的通常显示模式,如上所述,除了显示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的状态,还包含一边进行显示一边作为照明发挥功能的状态。
如图6所示,在断开过程中,从以通常显示模式进行显示的状态起进行电源断开的操作(步骤S1)。本实施方式中的步骤S1的电源断开的操作是在使遥控器1007(参照图2)朝向投影仪1000的状态下按下遥控器1007的电源按钮的操作。进行电源断开的操作后,在被投射的画面中显示菜单画面(步骤S2)。在该状态下,电源还未断开,因此,成为色光从光源1001经由色光分离光学系统1002入射到光阀1011、1012、1013的状态,冷却单元1006也处于进行工作而继续进行冷却的状态。
当投影仪1000接通电源而成为接通状态后,光源1001开始进行点亮,同时,冷却单元1006也进行工作。入射色光,由此,光阀1011、1012、1013的温度上升,但是,同时通过冷却单元1006进行冷却,因此,当经过规定时间后,光阀1011、1012、1013的温度稳定。通过温度传感器1017检测此时的光阀1011、1012、1013的温度。能够通过光源1001的光量和冷却单元1006的冷却能力规定光阀1011、1012、1013的稳定期的温度。稳定期的温度是比常温高且比液晶层50的Ni点低的温度,但是,根据光源1001的光量对冷却单元1006的冷却能力进行调整,以使得在能够确保光阀1011、1012、1013中的显示特性的范围内成为尽可能低的温度。在冷却单元1006为电动的风扇时,以电气方式调整风量。一般而言,用作光阀1011、1012、1013的液晶装置100的液晶层50的Ni点例如为100℃左右,上述稳定期的温度为40℃~60℃左右。即,断开过程开始前的光阀1011、1012、1013的温度为是比常温(25℃)高的40℃~60℃左右。
图7是示出与刷新模式有关的菜单画面的一例的图。
如图7所示,例如,以能够选择画质、影像、设定、扩展设定、网络、信息、初始化等调整项目或操作项目的方式显示菜单(Menu)画面。当在断开过程中进行电源断开的操作后,显示图7所示的菜单画面中的初始化的操作画面。在初始化的操作画面中显示表示“刷新模式”、“全部初始化”的选择项。接着,在图6所示的刷新模式的选择/不选择的步骤S3中,用户使用遥控器1007而使刷新模式成为“不选择”并选择[Menu]:结束后,通过控制部1015自动断开投影仪1000的电源。如图7所示,当用户使用遥控器1007选择了“刷新模式”后,通过内置于控制部1015中的操作程序,如图6所示转移到计时器设定(步骤S4)。
图8是示出计时器设定的菜单画面的一例的图。另外,在图2的框图中没有示出计时器,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从内置于控制部1015中的振荡器发出的一定周期的电信号规定了计时器。
在图6的步骤S4中,设定执行刷新模式的时间。如图8所示,在示出计时器的设定的菜单画面中,例如示出“1小时”、“3小时”、“6小时”这3个选择项作为执行刷新模式的时间。当用户使用遥控器1007选择例如“1小时”后,计时器的设定结束,转移到图6所示的刷新模式(步骤S5)。
图9是示出与刷新模式的开始有关的菜单画面的一例的图。当转移到步骤S5后,如图9所示,显示与刷新模式的开始有关的菜单画面,显示之前的步骤S4中设定的时间。当用户使用遥控器1007选择并执行“开始”后,控制部1015基于操作程序而启动刷新模式,以预先设定的时间(这里为1小时)执行刷新模式。如上所述,使来自光源1001的色光入射到光阀(液晶装置100),在光阀(液晶装置100)被加热到规定温度的状态下执行刷新模式。当刷新模式的执行结束后,投影仪1000的电源自动断开。
如上所述,刷新模式是以在画面内明亮度均匀的整面显示进行通电的特定显示模式。在这种整面显示中,将驱动电压设定成,液晶装置100中的像素P的光的透射率相对于未通电时的透射率的变化为0.1%以下。刷新模式中设定的驱动电压施加给在液晶装置100中位于有助于显示的画面内的各个像素P。
本实施方式的液晶装置100在未通电时成为黑显示即常黑(normally black),因此,在整面显示中,将驱动电压设定成,液晶装置100中的像素P的光的透射率相对于未通电时的透射率的上升为0.1%以下。
图10是示出液晶装置的施加电压与透射率的关系的VT特性的曲线图。图10的曲线图中的纵轴的透射率是对数显示。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装置100中,在施加电压大约为1.0V时,透射率的上升为0.1%。即,在施加电压为1.0V左右时,透射率几乎没有变化,成为保持黑显示的状态。VT特性的曲线图中的施加电压表示施加给液晶层50的有效电压。换言之,在刷新模式中,对液晶装置100进行交流驱动,以使得电压有效值为1.0V以下。
在电压有效值为1.0V以下的交流驱动中,以公共电位(LCCOM)为基准的正极性的电压有效值和负极性的电压有效值是比通常显示模式小的值,因此,正极性的电压有效值与负极性的电压有效值之差非常小。因此,在通常显示模式中,由于正极性的电压有效值与负极性的电压有效值之差而在像素电极15侧产生的电位的极性的偏移通过执行刷新模式而被缓和。特别是在液晶层50中包含离子性物质时,在通常显示模式中,由于像素电极15侧产生的电位的极性的偏移,离子性物质被拉近进行吸附。这种离子性物质的吸附成为烧屏的主要原因。而且,在画面内的较亮显示部和较暗显示部中,液晶界面的离子性物质的吸附状况不同,因此,可以看到这种烧屏现象,但是,通过基于刷新模式的整面显示,能够使离子性物质的吸附状况在画面内均匀。此外,为了缓和离子性物质的吸附,进行加热来提高离子性物质的迁移率是有效的,优选以比常温(25℃)高且比液晶层50的Ni点低的规定温度执行刷新模式。
在断开过程中执行刷新模式的情况下,在断开电源之前,如上所述,光阀1011、1012、1013的温度成为40℃~60℃,因此,在光阀1011、1012、1013被加热到规定温度的状态下执行刷新模式。优选刷新模式中的规定温度为40℃~90℃,更加优选为60℃~80℃。
为了使规定温度成为60℃~80℃,在通过控制部1015点亮光源1001的状态下,停止冷却单元1006或降低冷却能力。这样,能够使光阀1011、1012、1013的温度迅速上升而成为60℃~80℃。
这样,在断开过程中,选择并执行刷新模式,由此,消除或减少此前的通常显示模式中产生的烧屏。因此,在下次接通电源而使投影仪1000成为显示状态时,消除或减少烧屏,此外,不容易看到闪烁等,实现外观优良的显示状态或照明状态。在断开过程中应用刷新模式取决于通常显示模式中的烧屏的状态,因此,也可以预先对是否显示菜单画面进行调度。例如,也可以在通常显示模式中以规定时间(例如8小时以上)连续进行显示后,在断开过程中自动显示菜单画面,在显示期间小于规定时间的情况下,不显示菜单画面,进入断开电源的步骤。此外,也可以考虑投影仪1000的使用年数来决定这种调度。
另外,刷新模式不限于在断开过程中执行。也可以在投影仪1000接通电源时的接通过程中执行,或者在显示或照明的中途执行。该情况下,如果使刷新模式中的规定温度比液晶层50的Ni点高,则可期待消除或减少烧屏的优良效果,但是,刷新模式结束后冷却到能够进行显示的温度花费时间,因此,如果考虑在刷新模式结束后能够立即进行显示,则优选规定温度是比Ni点低的温度。
此外,优选在执行刷新模式的期间内,与通常显示模式相比,通过控制部1015降低光源1001的光量。本实施方式的液晶装置100为常黑,因此,如上所述,在执行刷新模式时维持黑显示。但是,在使用投影仪1000作为照明的情况下,即使刷新模式中的透射率仅上升0.1%左右,可认为观察被照明的对象物的第三者也意识到刷新模式的执行。在液晶装置100为常白的情况下,也同样可能意识到透射率的变化。即,优选在执行刷新模式的期间内降低光源1001的光量,以使得在照明的演绎效果中不会意识到刷新模式。此外,出于节电的考虑,降低光源1001的光量也是有效的。
当然,当降低光源1001的光量时,光阀1011、1012、1013的温度降低,因此,在维持刷新模式中的规定温度的方面,优选控制部1015能够一并调整光源1001的光量的降低和冷却单元1006的冷却能力。
<烧屏改善的评价方法>
举出具体例对基于这种刷新模式的烧屏改善的评价方法进行说明。作为使显示状态烧屏的方法,例如,以一定时间(该情况下为20小时)进行内侧为白显示、外侧为黑显示的框状(窗框状)的显示,产生烧屏。然后,使整个画面例如成为中间调光栅显示。测定该中间调光栅显示中的之前的白显示部和黑显示部的照度,求出其照度差,将其设为烧屏率。以规定的时间执行刷新模式,调查烧屏率如何变化,由此,对基于刷新模式的烧屏的改善效果进行评价。
在将常温(25℃)下明亮度在画面内均匀的整面显示的驱动电压设定为1.0V进行通电时,即使通电时间经过12小时,相对于初始状态,烧屏率仅改善5%左右。与此相对,在设整面显示的驱动电压为1.0V、设光阀即液晶装置100的温度大约为70℃而进行1小时的刷新模式时,烧屏率的消除程度大约达到30%,当进行3小时的刷新模式时,烧屏率的消除程度大约达到70%,当进行6小时的刷新模式时,烧屏被消除到无法看到的水平。即,如果以比常温(25℃)高且比Ni点低的规定温度进行刷新模式,则能够改善烧屏。此外,还能够减少闪烁。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型投影仪1000(电光装置1003),得到以下效果。
(1)作为光调制单元的电光装置1003能够选择通常显示模式和作为特定显示模式的刷新模式,在刷新模式中,使光阀(液晶装置100)成为比常温(25℃)高且比液晶层50的Ni点低的规定温度,以在画面内明亮度均匀的显示(整面显示)进行通电,即使在通常显示模式中产生了烧屏,通过执行刷新模式,也能够消除或减少烧屏。即,可提供能够改善通常显示模式中产生的烧屏的投影仪1000(电光装置1003)。
(2)使光从光源1001入射到光阀(液晶装置100),设光阀(液晶装置100)为规定温度(40℃~90℃)而进行刷新模式,因此,与在常温(25℃)下执行刷新模式的情况相比,能够迅速改善烧屏。此外,通过从光源1001入射光来对光阀(液晶装置100)进行加热,因此,能够均匀地成为规定温度。
(3)在常黑的光阀(液晶装置100)中,将刷新模式中的整面显示的驱动电压设定成,液晶装置100中的像素P的光的透射率相对于未通电时的透射率的上升为0.1%以下。因此,即使为了改善烧屏而成为刷新模式,也成为与未通电时相同的黑显示,因此,抑制成为刷新模式时的光泄漏,不会察觉投影仪1000(电光装置1003)成为刷新模式。
(4)在断开投影仪1000的电源的断开过程中显示的菜单画面中,能够进行刷新模式的选择/不选择,能够根据与烧屏的状态、投影仪1000的使用状况对应的判断,通过计时器设定时间来执行刷新模式。在下次使用投影仪1000时,能够以不仅改善了烧屏还改善了闪烁的状态进行显示和照明。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施加各种变更和改良等。下面叙述变形例。
(变形例1)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000的电光装置1003中,不是必须具有温度传感器1017。例如,如果根据从光源1001入射到光阀(液晶装置100)的光量与冷却单元1006的冷却能力的关系,预先求出光阀(液晶装置100)中的光的照射时间与温度的关系,则能够以照射时间为基准来规定光阀(液晶装置100)的温度。即,即使没有温度传感器1017,也能够根据照射时间判断光阀(液晶装置100)是否达到规定温度,执行刷新模式。
(变形例2)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000的电光装置1003中,也可以具有能够将光阀(液晶装置100)加热到规定温度的加热单元(例如加热器等)。由此,即使环境温度为远远低于常温的状态(例如零度以下),也能够迅速对光阀(液晶装置100)进行加热,不仅能够执行通常显示模式,还能够容易地在接通电源的接通过程中实施刷新模式。
(变形例3)能够应用上述实施方式的电光装置1003的投射型显示装置不限于照明型的投影仪1000。也可以应用于大型的数字标牌(电子广告牌)、能够进行投影映射的投影仪。
下面,记载根据实施方式导出的内容。
本申请的电光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具有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具有夹在一对基板之间的液晶层,电光装置能够选择通常显示模式和特定显示模式,该特定显示模式是使显示面板成为比常温高且比液晶层的Ni点低的规定温度而以在画面内明亮度均匀的显示进行通电。
根据本申请,即使在通常显示模式中长时间显示例如静态图像而产生烧屏,通过设为使显示面板成为比常温高且比液晶层的Ni点低的规定温度而以在画面内明亮度均匀的显示进行通电的特定显示模式,也能够有效改善烧屏。换言之,可提供能够有效改善通常显示模式中产生的烧屏的电光装置。
在上述电光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使来自光源的光入射到显示面板,使显示面板成为规定温度。
由此,通过利用来自光源的光对显示面板进行加热而使其成为规定温度,因此,能够均匀地对显示面板进行加热。即,能够均匀地改善烧屏。
此外,在上述电光装置中,电光装置也可以具有加热单元,该加热单元能够将显示面板加热到规定温度。
由此,即使周围的温度低于常温,也能够迅速地将显示面板加热到规定温度。
在上述电光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规定温度为40℃以上且90℃以下。当考虑电光装置的环境性能时,优选向列相的液晶层在光学上各向同性的相变温度即Ni点尽可能高,例如设定为100℃左右。
由此,如果设规定温度为40℃以上且90℃以下而在特定显示模式中改善烧屏,则即使在改善后返回通常显示模式,也能够确保显示质量并进行显示。
此外,在上述电光装置中,优选在特定显示模式中,将显示的驱动电压设定成,显示面板中的像素的光的透射率相对于未通电时的透射率的变化为0.1%以下。
由此,即使为了改善烧屏而成为特定显示模式,也成为与未通电时相同的显示状态,因此,不容易得知成为特定显示模式。即,不会察觉电光装置成为特定显示模式。
此外,在上述电光装置中,优选显示面板为常黑,在特定显示模式中,将显示的驱动电压设定成,显示面板中的像素的光的透射率相对于未通电时的透射率的上升为0.1%以下。
由此,即使为了改善烧屏而成为特定显示模式,也成为与未通电时相同的黑显示,因此,抑制成为特定显示模式时的光泄漏,不会察觉电光装置成为特定显示模式。
此外,在上述电光装置中,优选电光装置具有计时器,该计时器能够设定特定显示模式的通电时间。
由此,能够使用计时器对特定显示模式中通电的时间进行控制。例如,在以能够改善烧屏的通电时间实施了特定显示模式后,能够进行自动断开电源这样的应对。即,利用计时器进行用于改善烧屏的特定显示模式的接通/断开,由此,便利性提高。
本申请的投射型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光源;根据影像信息对来自光源的光进行调制的光调制单元;以及放大地投射由光调制单元调制后的显示光的投射光学系统,使用上述记载的任意一个电光装置作为光调制单元。
根据本申请,可提供能够改善通常显示模式中产生的烧屏、且维持期望的显示质量的投射型显示装置。
此外,在上述投射型显示装置中,优选显示能够选择特定显示模式的菜单画面。
由此,能够通过显示菜单画面来选择特定显示模式,因此,用户容易进行特定显示模式的选择/不选择的判断和执行。
在上述投射型显示装置中,优选在断开电源的断开过程中显示菜单画面。
由此,能够在断开过程中显示菜单画面并选择特定显示模式,从而改善在断开电源之前在通常显示模式中产生的烧屏,在下次接通电源而成为通常显示模式时,能够成为改善了烧屏的显示状态。
优选上述投射型显示装置在电光装置中,在执行特定显示模式的期间内,与通常显示模式相比,降低光源的光量。
由此,对投射画面进行观察的人不容易意识到执行特定显示模式。因此,例如在包含照明在内对对象物进行投射的情况下,在执行特定显示模式的期间内,不会不必要地对对象物进行照明。换言之,能够在不使第三者察觉的情况下执行特定显示模式。
优选上述投射型显示装置具有能够对显示面板进行冷却的冷却单元,在电光装置中,在执行特定显示模式的期间内,停止冷却单元的冷却或降低冷却能力。
由此,通过对冷却单元进行控制,能够迅速地使显示面板成为规定温度来执行特定显示模式。
本申请的电光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具有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具有夹在一对基板之间的液晶层,电光装置能够选择通常显示模式和特定显示模式,特定显示模式是使显示面板成为比常温高且比液晶层的Ni点低的规定温度而对位于有助于显示面板的显示的画面内的各像素施加相同的驱动电压。
根据本申请,即使在通常显示模式中长时间显示例如静态图像而产生烧屏,通过设为使显示面板成为比常温高且比液晶层的Ni点低的规定温度而对位于有助于显示面板的显示的画面内的各像素施加相同驱动电压的特定显示模式,也能够有效改善烧屏。换言之,可提供能够有效改善通常显示模式中产生的烧屏的电光装置。

Claims (12)

1.一种电光装置,其具有显示面板和驱动部,该显示面板具有夹在一对基板之间的液晶层,该驱动部对所述显示面板进行驱动,
所述电光装置在断开所述电光装置的电源的断开过程中,提供选择特定显示模式的选项,该特定显示模式是使所述显示面板成为比常温高且比所述液晶层的Ni点低的规定温度而以在画面内明亮度均匀的显示进行通电,
所述驱动部构成为在所述特定显示模式中通过施加1.0V以下的有效电压而维持所述显示面板的变化为0.1%以下的黑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光装置,其中,
所述电光装置具有控制部,该控制部对光源的光量进行控制,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特定显示模式中对从所述光源入射到所述显示面板的光量进行控制,使所述显示面板成为所述规定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光装置,其中,
所述电光装置具有加热器,该加热器能够将所述显示面板加热到所述规定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光装置,其中,
所述规定温度为40℃以上且90℃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光装置,其中,
所述显示面板为常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光装置,其中,
所述电光装置具有计时器,该计时器能够设定所述特定显示模式的通电时间。
7.一种投射型显示装置,其具有光源;根据影像信息对来自所述光源的光进行调制的光调制单元;以及放大地投射由所述光调制单元调制后的显示光的投射光学系统,
使用权利要求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光装置作为所述光调制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射型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投射型显示装置显示能够选择所述特定显示模式的菜单画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投射型显示装置,其中,
在断开电源的断开过程中显示所述菜单画面。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射型显示装置,其中,
在所述电光装置中,在执行所述特定显示模式的期间,与通常显示模式相比,降低所述光源的光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投射型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投射型显示装置具有冷却单元,该冷却单元能够对所述显示面板进行冷却,
在所述电光装置中,在执行所述特定显示模式的期间,停止所述冷却单元的冷却或降低冷却能力。
12.一种电光装置,其具有显示面板和驱动部,该显示面板具有夹在一对基板之间的液晶层,该驱动部对所述显示面板进行驱动,
所述电光装置在断开所述电光装置的电源的断开过程中,提供选择特定显示模式的选项,该特定显示模式是使所述显示面板成为比常温高且比所述液晶层的Ni点低的规定温度而对位于有助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的画面内的各像素施加相同的驱动电压,
所述驱动部构成为在所述特定显示模式中通过施加1.0V以下的有效电压而维持所述显示面板的变化为0.1%以下的黑显示。
CN201910333357.4A 2018-04-26 2019-04-24 电光装置、投射型显示装置 Active CN1104127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84836A JP6642618B2 (ja) 2018-04-26 2018-04-26 電気光学装置、投射型表示装置
JP2018-084836 2018-04-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12785A CN110412785A (zh) 2019-11-05
CN110412785B true CN110412785B (zh) 2022-03-01

Family

ID=68291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33357.4A Active CN110412785B (zh) 2018-04-26 2019-04-24 电光装置、投射型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955696B2 (zh)
JP (1) JP6642618B2 (zh)
CN (1) CN1104127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04987B2 (ja) 2020-04-16 2023-12-2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13671702A (zh) * 2020-05-15 2021-1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焦图像生成装置、抬头显示装置、相关方法及设备
CN114077133B (zh) * 2020-08-12 2023-05-26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4705A (zh) * 2005-07-26 2007-01-31 三洋爱普生映像元器件有限公司 电光装置、其驱动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1362950A (zh) * 2008-09-26 2009-02-11 广东工业大学 存储液晶材料及使用该材料的存储型液晶投影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20863B2 (ja) 2000-10-04 2004-04-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信号補正回路、その補正方法、液晶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06349952A (ja) * 2005-06-15 2006-12-28 Sony Corp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方法
JP2008233500A (ja) 2007-03-20 2008-10-02 Sharp Corp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JP2010197806A (ja) 2009-02-26 2010-09-09 Seiko Epson Corp 液晶表示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12137602A (ja) * 2010-12-27 2012-07-19 Seiko Epson Corp 液晶装置、液晶装置の製造方法、電子機器
JP2012252062A (ja) 2011-05-31 2012-12-20 Sanyo Electric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2013235171A (ja) * 2012-05-10 2013-11-21 Seiko Epson Corp 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4705A (zh) * 2005-07-26 2007-01-31 三洋爱普生映像元器件有限公司 电光装置、其驱动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1362950A (zh) * 2008-09-26 2009-02-11 广东工业大学 存储液晶材料及使用该材料的存储型液晶投影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642618B2 (ja) 2020-02-05
JP2019191390A (ja) 2019-10-31
CN110412785A (zh) 2019-11-05
US10955696B2 (en) 2021-03-23
US20190331957A1 (en) 2019-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12785B (zh) 电光装置、投射型显示装置
TWI448795B (zh) 液晶顯示器
US8493302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ith correction voltage different from video signal applied to data line in display period
US20110199401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5266573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6023738A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JP5790256B2 (ja) 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駆動方法、電子機器、プロジェクター
US20070216837A1 (en)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8154504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apable of automatically switching to a mod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US8562148B2 (en) Control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2011048124A (ja) 液晶表示装置、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US10255842B2 (en) Displaying system having a function of sensing displaying properties
US20090102765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US8654047B2 (en) Electro-optic device
JP6572027B2 (ja) 表示装置
CN104680985A (zh) 背光单元
JP2003248209A (ja) 液晶装置および投射型表示装置
JP2008083465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WO2003014817A1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15691444A (zh) 驱动方法和显示面板
JP2021170079A (ja) 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および表示装置
US8325172B2 (en) Driver circuit, method for driving,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170054955A1 (en) Liquid crystal device and projector
TWI463473B (zh) Method of generating control signal for compression response time
JP2012042708A (ja) 制御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