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06445A - 座椅锁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座椅锁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06445A
CN110406445A CN201811220173.9A CN201811220173A CN110406445A CN 110406445 A CN110406445 A CN 110406445A CN 201811220173 A CN201811220173 A CN 201811220173A CN 110406445 A CN110406445 A CN 1104064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pin
locking device
seat locking
slot
backr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2017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06445B (zh
Inventor
近藤诚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i Diamond Spec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i Diamond Spec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i Diamond Spec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i Diamond Spec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4064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064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064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064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90Details or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919Positioning and locking mechanis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座椅锁定装置,在从锁止销作用有横向负荷而受到按压力时,能够抑制变形。座椅锁定装置(10)将车辆的座椅靠背保持在锁定状态。座椅锁定装置(10)具有:钩构件(26),具备与从后方进入的锁止销(14)卡合的卡合槽(26a);旋转轴(26c),将钩构件(26)在前端附近枢轴支承成旋转自如;外侧壳体(20),固定旋转轴(26c);锁止销进入槽(20i),形成于外侧壳体(20),供锁止销(14)进入;以及多个固定部,将外侧壳体(20)固定于座椅靠背(12b)的框架(18)。固定部包含从外侧壳体(20)的后表面(20c)向内侧突出的安装片(20g)。

Description

座椅锁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座椅锁定装置,所述座椅锁定装置将构成为能够俯仰的座椅靠背保持在锁定状态。
背景技术
车辆的座椅具备作为椅面的座椅坐垫和作为靠背的座椅靠背,其中,座椅靠背能够俯仰切换为用于通常就座的竖起姿势以及为了便于载货而倒向前方的前倒姿势。在就座用的竖起姿势下,通过使设置于座椅靠背的座椅锁定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与固定在车身主体上的锁止销卡合,从而保持在锁定状态而稳定。此外,存在一种座椅锁定装置,利用座椅锁定装置的内部机构,将竖起姿势两挡切换。主要从外观设计的角度考虑时,座椅锁定装置大多被盖覆盖。
如图9所示,现有技术的座椅锁定装置500的基本结构包括:锁止销502,从后方进入;钩构件505,具备与锁止销502卡合的卡合槽504;轴构件506,将钩构件505在前端附近枢轴支承成旋转自如;以及壳体构件508,固定轴构件506。壳体构件508设有供锁止销502进入的锁止销进入槽510。在内部,钩构件505被弹性地施力而转动。而且,卡合槽504通过与锁止销502卡合而将座椅靠背锁定,利用打开操作杆512的操作来解除钩构件505与锁止销502的卡合。座椅锁定装置500由从壳体构件508的上表面进一步向上方突出的上托架514和下方的下托架516固定于座椅靠背的框架。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报第4847901号
可是,对于车辆的三人座后部座位中的中央座位的座椅安全带,从以往主流的两点式变更为采用三点式的情况越来越多。在后部中央座位采用三点式座椅安全带的情况下,要求中央座位的座椅安全带锚固于座椅靠背框架的锚固强度。
另一方面,在车辆突然减速时,有时行李舱的货物会与后部座位的座椅靠背的后表面发生碰撞,因此对座椅靠背进行了设想这种货物碰撞的行李舱隔壁强度测试。如图10所示,此时设想货物W与后部座位的大致中央发生碰撞,则座椅靠背被推向斜前方向,对此,将座椅靠背锁定的座椅锁定装置500作为反作用而被施加的负荷F大致为车辆斜后方向。座椅锁定装置500原本是将锁止销502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锁定的装置,但是考虑到即使对于车宽方向的较大的力,也需要使座椅靠背不会大幅位移,所以优选具备使锁止销502不会从钩构件505的卡合槽504脱出的足够强度。
在上述的座椅锁定装置500中,当负荷F过大时,有可能朝向后方和车宽外方向作用于座椅锁定装置500,与锁止销502卡合的钩构件505使卡合槽504的周边部在车宽方向上位移,会按压壳体构件508的锁止销进入槽510的周边部。
壳体构件508中的锁止销进入槽510的周边部是容易变形的部位。这是因为壳体构件508构成为使锁止销进入槽510在上下中央部附近加深形成至前方的轴构件506附近,且其后方敞开。而且,该部分远离作为相对于框架进行固定的固定部的上托架514。
当壳体构件508变形时,存在锁止销502从卡合槽504滑出而导致啮合解除的风险。虽然壳体构件508单纯地整体加厚就会提高强度,但是这会导致重量增加和成本上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座椅锁定装置,在从锁止销作用有横向负荷而受到按压力时,能够抑制壳体构件变形。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实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座椅锁定装置将车辆的座椅靠背保持在锁定状态,其包括:钩构件,具备与从后方进入的锁止销卡合的卡合槽;轴构件,将所述钩构件在前端附近枢轴支承成旋转自如;壳体构件,固定所述轴构件;锁止销进入槽,形成于所述壳体构件,供所述锁止销进入;以及多个固定部,将所述壳体构件固定于所述座椅靠背的框架,所述固定部包含从所述壳体构件的后表面向内侧突出的后固定部。
优选的是,所述后固定部设置在所述后表面中的比所述锁止销进入槽更靠上方的位置。
优选的是,所述固定部包含从所述壳体构件的下表面进一步向下突出的下固定部。
优选的是,具有卡合切口部,所述卡合切口部设置在所述壳体构件的上部,从上方钩住所述框架的被卡合切口部。
优选的是,具有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分别在所述锁止销进入槽的上下延伸来加强所述壳体构件,所述加强件中的至少一个加强件与一个以上的所述固定部利用连结构件共同连结于所述框架。
优选的是,所述锁止销为第一锁止销,且所述第一锁止销与分开预定距离的第二锁止销一体地联动,所述卡合槽通过与所述第一锁止销或所述第二锁止销卡合,能将所述座椅靠背锁定在两挡的倾斜角度。
本发明的座椅锁定装置具备从壳体构件的后表面向内侧突出的后固定部。在从锁止销作用有横向负荷而受到按压力时,利用后固定部有效地承接按压力产生的负荷,可以抑制壳体构件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适用座椅锁定装置的座椅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表示适用座椅锁定装置的座椅的侧面示意图。
图3是座椅框架和座椅锁定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从斜前方观察的座椅锁定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从斜后方观察的座椅锁定装置的立体图。
图6是座椅锁定装置的局部省略侧视图。
图7是固定于座椅框架的座椅锁定装置的立体图。
图8是座椅锁定装置的上部和座椅面板的立体图。
图9是现有技术的座椅锁定装置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座椅锁定装置作用有斜后方向的负荷时的动作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座椅锁定装置
12b 座椅靠背
14、14a、14b 锁止销
18 框架
18a 框架管
18b 框架面板
18ba 纵长孔(被卡合切口部)
20i、22e 锁止销进入槽
20 外侧壳体(壳体构件)
20a 外侧面
20c、22c 后表面
20g 安装片(后固定部)
20f 安装片(下固定部)
20d 上表面
20b、22b 前表面
20h 保持突起
20hb 卡合切口部
22 内侧壳体(壳体构件)
22a 内侧面
26 钩构件
26a 卡合槽
26c 旋转轴(轴构件)
26d 角部
26e 副角部
30、32 螺栓孔
50 复合功能件
50b、50c 加强件
50d 臂
50g 基座
F 负荷
Fs 横向负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具体说明实施方式的座椅锁定装置10。另外,本发明不受本实施方式的限定。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座椅锁定装置10分别适用于车辆左右的座椅12。座椅锁定装置10的一部分被盖11覆盖。座椅12具备作为椅面的座椅坐垫12a和作为靠背的座椅靠背12b。座椅靠背12b以座椅靠背旋转轴13为中心进行转动,能俯仰切换成用于通常就座的竖起姿势以及为了方便载货而倒向前方的前倒姿势。此外,竖起姿势能利用座椅锁定装置10的机构而切换为标准的第一竖起姿势和进一步加大倾斜的第二竖起姿势这两挡。图1中用实线表示座椅靠背12b的第一竖起姿势,用虚拟线表示前倒姿势和第二竖起姿势。
座椅12例如是车辆的后部座位且两个座椅12并排配置,座椅12的后方为行李舱。行李舱中装载有货物W,车辆突然减速时货物W会碰撞两个座椅12的大致中央。此时,作用于座椅锁定装置10的负荷F大致朝向车辆斜后方,不仅作用有朝向后方的负荷,而且还作用有作为车宽外侧方向的分力的横向负荷Fs。在以下的说明中,以车辆左侧的座椅12(图1的身前侧)及其内部的座椅锁定装置10为例进行说明,但是由于左右对称或大致左右对称,所以在右侧也具有同样的作用效果。
座椅锁定装置10设置在座椅靠背12b的肩部的稍下方内部,通过与固定在车身面板侧的金属制的第一锁止销14a或第二锁止销14b卡合,从而可以将座椅靠背12b锁定为两种竖起姿势。此外,通过解除座椅锁定装置10与第一锁止销14a及第二锁止销14b的卡合,从而可以将座椅靠背12b放倒为前倒姿势。
第一锁止销14a与第二锁止销14b分开预定距离并排配置,顶端相互连接而呈一方开口的矩形,其开口侧固定于锁止销基座15。也将第一锁止销14a和第二锁止销14b的任意一方作为代表,称为锁止销14。座椅锁定装置10中的未被盖11覆盖的部位由座椅靠背12b覆盖,除了供锁止销14进入的极少一部分以外,座椅锁定装置10大致整体不能被看到。由于盖11是能被看到的部件,所以整体呈略带圆角的漂亮的设计。
通过将座椅靠背12b从前倒姿势抬起,最初第一锁止销14a与座椅锁定装置10卡合而成为第一竖起姿势。接着,通过操作座椅靠背12b的肩部上设置的操作部16,解除座椅锁定装置10与第一锁止销14a的卡合,通过进一步放倒,使第二锁止销14b卡合并锁定在第二竖起姿势,或通过再次前倒而返回前倒姿势。也通过对操作部16进行操作来解除第二竖起姿势下的卡合。
座椅锁定装置10分别适用于车辆左右的座椅12。以下的说明中,以车辆左侧的座椅12(图1的身前侧)及其内部的座椅锁定装置10为例进行说明,但是由于左右对称或大致左右对称,所以在右侧也具有同样的作用效果。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方向以车辆的前后、内外、上下为基准,座椅靠背12b基本上设为第一竖起姿势。各附图中为了容易理解,分别用箭头表示前后方向X、前方X1、后方X2、车宽方向Y、内方向Y1、外方向Y2、上下方向Z、上方Z1和下方Z2。而且,关于座椅锁定装置10与锁止销14的相对动作,说明以座椅锁定装置10为基准使锁止销14位移的情况。
如图3所示,座椅锁定装置10安装于框架18。框架18是设置在座椅靠背12b内部的强度构件,具有框架管18a和框架面板18b。框架管18a由具有强度的管弯曲及接合而成,形成左右和上下边这四条边。座椅靠背旋转轴13位于框架管18a的下边的下方。
如图4和图5所示,座椅锁定装置10具有外侧壳体(壳体构件)20、内侧壳体22、复合功能件50以及与锁止销14卡合的钩构件26。钩构件26是内部机构28的一部分。外侧壳体20、内侧壳体22和复合功能件50例如为金属的冲压成形件。钩构件26具有供锁止销14卡合的卡合槽26a、松动嵌合槽26b和旋转轴(轴构件)26c。卡合槽26a设置在后端附近,松动嵌合槽26b设置在中央部,旋转轴26c设置在前端附近。卡合槽26a是前后被角部26d和副角部26e包夹的部分。复合功能件50是如后所述的那样具备盖保持功能和加强功能的部件。
外侧壳体20具有覆盖内部机构28的外侧面20a、前表面20b、后表面20c、上表面20d和下表面20e。外侧壳体20还具有:从下表面20e折返并向下方突出的安装片(下固定部)20f;从后表面20c向内侧突出的安装片(后固定部)20g;以及从上表面20d的后方部折返并向上方突出的保持突起20h。保持突起20h的一部分形成朝向内侧弯折的向内突片20ha。向内突片20ha的下端设置有朝向上方呈倒V形状的卡合切口部20hb。
外侧面20a与钩构件26之间的车宽方向间隙狭窄。外侧面20a和后表面20c设有供锁止销14进入的锁止销进入槽20i。由于座椅锁定装置10为两挡锁定式,因此如后所述,为了使第一锁止销14a一直进入到松动嵌合槽26b,相应地锁止销进入槽20i也在车长方向上较长形成。由于锁止销进入槽20i较长,相应地座椅锁定装置10大型化,进而覆盖座椅锁定装置10的盖11也大型化。锁止销进入槽20i从外侧壳体20的后端朝向前方延伸至旋转轴26c的附近并横贯后表面20c。外侧面20a枢轴支承旋转轴26c的外侧端。外侧面20a设有向内侧凸出的圆弧状鼓出部20ja、20jb。圆弧状鼓出部20ja、20jb设置成以旋转轴26c为中心,并且与钩构件26的转动范围相匹配,从而发挥抑制所述钩构件26因外力而向外侧位移的作用。圆弧状鼓出部20ja在远离旋转轴26c的位置处稍长,圆弧状鼓出部20jb在接近旋转轴26c的位置处稍短。
内侧壳体22具有覆盖内部机构28的内侧面22a(参照图6)、前表面22b(参照图4)和后表面22c(参照图5)。内侧壳体22和外侧壳体20组合而覆盖内部机构28。内部机构28的前方被前表面20b和前表面22b覆盖,后方被后表面20c和后表面22c覆盖。内侧壳体22的下方部向下方延伸到与外侧壳体20的安装片20f的下边大致相同位置。内侧壳体22的下方部和安装片20f设有同轴的前后两个螺栓孔30。螺栓孔30是车宽方向的孔。内侧壳体22的上方具有安装片22d。安装片22d与保持突起20h局部重合。
安装片20g的顶端部附近设有螺栓孔32。螺栓孔32是前后方向的孔。安装片20g的基端部设有孔20ga,通过将螺栓B插通所述孔20ga而与内侧壳体22的后表面22c螺纹连接并固定。通过将螺栓插通螺栓孔30、32并与框架18螺纹连接,从而将座椅锁定装置10固定。内侧壳体22设有供锁止销14进入的锁止销进入槽22e。内侧壳体22的锁止销进入槽22e与外侧壳体20的锁止销进入槽20i俯视时大致重合。内侧壳体22枢轴支承旋转轴26c的内侧端。
复合功能件50具有:沿着外侧面20a设置的U形部50a;与安装片20f的一部分抵接的基座50g;以及连接上述U形部50a和基座50g的连接部50f。U形部50a更准确而言是后方开口的接近矩形的形状,具有加强件50b、50c、一对臂50d和拱形部50e。加强件50b、50c在与外侧面20a抵接的状态下在前后方向延伸。加强件50b、50c在锁止销进入槽20i的上下沿着所述锁止销进入槽20i从前端附近设置到后端。上侧的加强件50b的下边与锁止销进入槽20i的上边一致。加强件50b的上下宽度随着朝向后方而扩大。下侧的加强件50c的上边与锁止销进入槽20i的下边大致一致,所述加强件50c覆盖外侧面20a中的比锁止销进入槽20i更靠下侧的部分。加强件50b、50c设有前后方向的长孔50h。
一对臂50d是从加强件50b、50c的前端进一步朝向前方延伸的长板,并且延伸至外侧面20a的前端。臂50d的宽度比加强件50b、50c的前端部的宽度窄。臂50d的后端部与加强件50b、50c一起接触外侧面20a,并且朝向前方经由两阶的弯曲部而离开外侧面20a,所述臂50d的中央部和前方部相对于外侧面20a以稍微带有间隙的方式平行。臂50d保持盖11。
拱形部50e将一对臂50d的前端部彼此在上下方向上连接,拱形部50e的中央部分向内侧凹入并与外侧面20a抵接。拱形部50e设置在不与旋转轴26c发生干扰的位置。
连接部50f连接加强件50c的下部和基座50g的上部,前方部50fa倾斜设置,后方部50fb沿着下表面20e水平设置。由此,提高了加强件50c和U形部50a相对于基座50g的连接强度。
基座50g形成为与安装片20f的后半部分抵接的形状。基座50g形成有一个螺栓孔30。所述螺栓孔30与安装片20f所具备的两个螺栓孔30中的后方的螺栓孔30一致。即,后方的螺栓孔30形成为跨越内侧壳体22、安装片20f和基座50g这三个构件。
接下来,如图6所示,内部机构28除了具有上述的钩构件26以外,还具有传感操作杆34、凸轮板36和打开操作杆38。钩构件26、传感操作杆34和凸轮板36在图6中的顺时针方向上被弹性施力,打开操作杆38在逆时针方向上被弹性施力。钩构件26配置在图6中的身前侧,凸轮板36配置在钩构件26的里侧,传感操作杆34和打开操作杆38在更里侧大致上下排列配置。
在第一锁止销14a从后方进入并上推角部26d而通过时,钩构件26利用弹性力再次向顺时针方向旋转而使第一锁止销14a卡合于卡合槽26a。由此,座椅靠背12b被锁定在第一竖起姿势。进而在操作打开操作杆38而使钩构件26临时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的状态下使第一锁止销14a沿着线L1进入,并使钩构件26返回原位置时,第一锁止销14a嵌合于松动嵌合槽26b并且第二锁止销14b卡合于卡合槽26a。由此,座椅靠背12b被锁定在第二竖起姿势。
传感操作杆34被中央的旋转轴34a枢轴支承,是通过使后端的检测部34b与锁止销14抵接或非抵接来改变角度的构件,前端的销34c使凸轮板36位移。
凸轮板36被前方上端的旋转轴36a枢轴支承。凸轮板36受到较大的外力而将要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时,通过使后方的联锁面36c阻挡钩构件26的联锁销26f而防止钩构件26过度转动。在解除锁止销14与卡合槽26a的卡合时,凸轮板36因销36d被打开操作杆38操作而略微转动。由此,联锁销26f能进入退避部36e,钩构件26能向逆时针方向转动,解除锁止销14与卡合槽26a的卡合。
打开操作杆38被上方的旋转轴38a枢轴支承,利用与连杆孔38b连接的连杆而转动。利用连杆使打开操作杆38转动时,凸轮解除操作杆面38c将销36d略微上推,进而扇形的凸轮保持曲面38d与销36d滑动接触而保持销36d的位置。由此,凸轮板36被保持在适当的解除位置。此外,当利用连杆使打开操作杆38转动时,钩解除突起38e通过上推联锁销26f而使钩构件26转动到适当的解除位置,如上所述的那样解除锁止销14与卡合槽26a的卡合。即,联锁销26f兼备解除锁止销14的钩解除销的功能。
如图7所示,通过将螺栓B从下侧两个部位的螺栓孔30和内侧一个部位的螺栓孔32螺纹连接,从而将座椅锁定装置10固定于框架面板18b。由于螺栓孔30供螺栓B在车宽方向上插通,螺栓孔32供螺栓B在车长方向上插通,所以能从两个方向稳定地固定座椅锁定装置10。两个螺栓孔30和螺栓孔32相对于在座椅锁定装置10中承受负荷最大的卡合槽26a配置在不同的方向且大致等距离配置,可以平衡良好地分担负荷。
由于安装片20g从外侧壳体20的后表面20c向内侧突出,所以容易直接固定于框架管18a。安装片20g在后表面20c、22c中的比锁止销进入槽20i、22e更靠上方设置在座椅锁定装置10的中间高度上,平衡良好。安装片20f和安装片20g以包夹锁止销进入槽20i、22e的方式上下设置,高度方向的平衡良好。
在此,说明货物W从后方碰撞座椅靠背12b(参照图1)而在车辆斜后方向上对座椅锁定装置10施加较大的负荷F时的作用。
如图7所示,此时的座椅锁定装置10尽管如箭头A所示那样将要向车辆的斜前方向位移,但是由于锁止销14被固定,所以作为反作用而在车辆斜后方向上作用有负荷F。而且,虽然后方的分力被卡合槽26a承受,但是由于还作用有横向负荷Fs,所以第一锁止销14a与第二锁止销14b的连接部14c抵接于角部26d的侧面,或者利用第一锁止销14a的摩擦力而使钩构件26的后端部开始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图7中的纸面身前侧)位移。
此时,首先钩构件26与比锁止销进入槽20i更靠上部的两个圆弧状鼓出部20ja、20jb抵接而被阻挡。当横向负荷Fs较小时,仅利用上述的圆弧状鼓出部20ja、20jb就能够限制钩构件26的横向位移。
当横向负荷Fs较大时,虽然钩构件26进一步位移,但是作为卡合槽26a的开口两端部的角部26d和副角部26e抵接并按压于外侧面20a中的锁止销进入槽20i的上下。横向负荷Fs作用于角部26d以及包夹着卡合槽26a与角部26d呈一体的副角部26e。
虽然角部26d和副角部26e作用在外侧面20a中的锁止销进入槽20i的上下,但是由于其中的上侧被加强件50b加强,在较近的位置处借助安装片20g和螺栓孔32固定于框架面板18b,所以不易变形。特别是,加强件50b朝向后方扩展,其后端顶部成为安装片20g的中央高度,按压力容易从加强件50b传递到安装片20g并被承接。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在使加强件50b进一步朝向内侧弯曲延伸并与安装片20g一起利用螺栓孔32共同连结并固定于框架面板18b时,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相比于作用有弯曲力,由于安装片20g更多地作用有拉伸力而不易弯曲、变形,容易承接负荷,提高了车宽方向的强度。由于安装片20g借助孔20ga固定于内侧壳体22的后表面22c,所以不仅外侧壳体20能够承接角部26d和副角部26e的按压力,内侧壳体22也能够承接角部26d和副角部26e的按压力,使负荷分散。安装片20g从紧靠锁止销进入槽20i的上方朝向内侧突出,螺栓孔32的位置比现有技术(参照图9)的上托架514更接近横向负荷Fs的作用点,从而容易承接负荷。
在现有技术中,上托架514设置在钩构件505的负荷作用点的上方,所述螺栓孔沿着车宽方向且横向负荷Fs指向外方向,因此壳体构件508容易弯曲。对此,在座椅锁定装置10中,尽管角部26d和副角部26e产生的按压力指向外方向,但是由于安装片20g位于横向负荷Fs的大致线上且反向延伸,所以容易承接所述横向负荷Fs。
角部26d和副角部26e作用在外侧面20a中的锁止销进入槽20i的上下,而由于其中的下侧被加强件50c加强,在较近的位置处借助连接部50f和螺栓孔30共同连结于框架面板18b,所以不易变形。
这样,在座椅锁定装置10中,能限制钩构件26位移,并防止锁止销14从卡合槽26a脱出。角部26d与外侧面20a之间不存在其他部件,在受到横向负荷Fs时上述的角部26d容易与外侧面20a抵接,容易承接横向负荷Fs。其结果,外侧壳体20在能抑制变形的状态下支承钩构件26,可以防止锁止销14脱出。即,提高了卡合槽26a与锁止销14的啮合强度。
在座椅锁定装置10中,不设置现有技术(参照图9)那样的作为螺栓固定机构的上部后方的上托架514,而在与此接近的位置处设置保持突起20h。如上所述,保持突起20h具有朝向内侧弯折的向内突片20ha,以及设置在向内突片20ha的下端的卡合切口部20hb。如图8所示,卡合切口部20hb从上方钩住框架面板18b上设置的纵长孔(被卡合切口部)18ba。纵长孔18ba形成为纵横尺寸都比向内突片20ha的纵横尺寸略大。卡合切口部20hb与纵长孔18ba的卡合可以用于座椅锁定装置10向框架18组装时的临时安装,并且组装后能够作为前后方向的强度构件发挥功能。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当然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自由变更。

Claims (6)

1.一种座椅锁定装置,将车辆的座椅靠背保持在锁定状态,所述座椅锁定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钩构件,具备与从后方进入的锁止销卡合的卡合槽;
轴构件,将所述钩构件在前端附近枢轴支承成旋转自如;
壳体构件,固定所述轴构件;
锁止销进入槽,形成于所述壳体构件,供所述锁止销进入;以及
多个固定部,将所述壳体构件固定于所述座椅靠背的框架,
所述固定部包含从所述壳体构件的后表面向内侧突出的后固定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固定部设置在所述后表面中的比所述锁止销进入槽更靠上方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座椅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含从所述壳体构件的下表面进一步向下突出的下固定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座椅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卡合切口部,所述卡合切口部设置在所述壳体构件的上部,从上方钩住所述框架的被卡合切口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座椅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分别在所述锁止销进入槽的上下延伸来加强所述壳体构件,
所述加强件中的至少一个加强件与一个以上的所述固定部利用连结构件共同连结于所述框架。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座椅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止销为第一锁止销,且所述第一锁止销与分开预定距离的第二锁止销一体地联动,
所述卡合槽通过与所述第一锁止销或所述第二锁止销卡合,能将所述座椅靠背锁定在两挡的倾斜角度。
CN201811220173.9A 2018-04-27 2018-10-19 座椅锁定装置 Active CN1104064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87013 2018-04-27
JP2018087013A JP7019902B2 (ja) 2018-04-27 2018-04-27 シートロック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06445A true CN110406445A (zh) 2019-11-05
CN110406445B CN110406445B (zh) 2022-07-12

Family

ID=68357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20173.9A Active CN110406445B (zh) 2018-04-27 2018-10-19 座椅锁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019902B2 (zh)
CN (1) CN1104064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07869B2 (ja) * 2019-02-19 2022-07-27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ロック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240U (zh) * 1988-06-20 1990-01-09
CN102574484A (zh) * 2009-10-27 2012-07-11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车辆用座椅
JP2014029077A (ja) * 2012-07-31 2014-02-13 Toyo Seat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ロック装置
CN103597158A (zh) * 2011-06-17 2014-02-19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交通工具用锁紧装置
CN104108324A (zh) * 2013-04-19 2014-10-2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座椅
JP2017159778A (ja) * 2016-03-09 2017-09-14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シートロック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33078B1 (en) * 2002-12-13 2004-05-11 Fisher Dynamics Corporation Two-position latch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240U (zh) * 1988-06-20 1990-01-09
CN102574484A (zh) * 2009-10-27 2012-07-11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车辆用座椅
CN103597158A (zh) * 2011-06-17 2014-02-19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交通工具用锁紧装置
JP2014029077A (ja) * 2012-07-31 2014-02-13 Toyo Seat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ロック装置
CN104108324A (zh) * 2013-04-19 2014-10-2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座椅
JP2017159778A (ja) * 2016-03-09 2017-09-14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シートロック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06445B (zh) 2022-07-12
JP2019189173A (ja) 2019-10-31
JP7019902B2 (ja) 2022-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35553A (en) Child safety seat
EP1854944B1 (en) Lock device
JP3741607B2 (ja) 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US6152525A (en) Child safety seat
EP2412570A2 (en) Seat back device
US4749231A (en) Back rest for a vehicle seat
CN109866659B (zh) 一种可实现双档调节的汽车座椅靠背锁
CN104395141B (zh) 用于车辆的座位设备
EP2246216A1 (en) Lock apparatus for vehicle seat
US20180111521A1 (en) Vehicle seat headrest
CN110406445A (zh) 座椅锁定装置
JP2772424B2 (ja)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US9113679B2 (en) Buckle and method for preventing the buckle from being released by an impact
US20040262973A1 (en) System for locking a first element with a second element, and a seat with such a locking system
JP3406530B2 (ja) 車両用ヒンジ付きシートのシートバック構造
CN110293888B (zh) 一种翻转头枕
KR101459664B1 (ko) 쇼크프루프 장치가 구비된 시트벨트의 버클
JP5365225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スライド構造
JP4979121B2 (ja) 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の操作レバー構造
JP2007176394A (ja) チップアップ式自動車用シート
US20180134198A1 (en) Vehicle seat headrest
JP4032871B2 (ja) シート装置
JP5385214B2 (ja) シートベルトバックル装置
CN112074435A (zh) 座椅锁定装置
CN101670800A (zh) 车辆用座椅的离合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