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82904B - 旋转式阻尼器 - Google Patents

旋转式阻尼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82904B
CN110382904B CN201880015531.4A CN201880015531A CN110382904B CN 110382904 B CN110382904 B CN 110382904B CN 201880015531 A CN201880015531 A CN 201880015531A CN 110382904 B CN110382904 B CN 1103829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rical chamber
rotor
bypass passage
partition
v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1553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82904A (zh
Inventor
金子亮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yles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yles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yles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Oyles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3829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829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829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829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1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using liquid only; using a fluid of which the nature is immaterial
    • F16F9/14Devices with one or more members, e.g. pistons, vanes, moving to and fro in chambers and using throttling effect
    • F16F9/145Devices with one or more members, e.g. pistons, vanes, moving to and fro in chambers and using throttling effect involving only rotary movement of the effective par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1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using liquid only; using a fluid of which the nature is immaterial
    • F16F9/14Devices with one or more members, e.g. pistons, vanes, moving to and fro in chambers and using throttling effec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4Special valve constructions; Shape or construction of throttling passa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4Special valve constructions; Shape or construction of throttling passages
    • F16F9/346Throttling passages in the form of slots arranged in cylinder wal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44Means on or in the damper for manual or non-automatic adjustment; such means combined with temperature corr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2/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spring, damper or actuator
    • B60G2202/20Type of damper
    • B60G2202/22Rotary Damp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201/00Constructional element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20Brakes; Disengaging means; Holders; Stops; Val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252Type of friction
    • E05Y2201/254Fluid or viscous friction
    • E05Y2201/256Fluid or viscous friction with pistons or va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4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different damping effects at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tro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式阻尼器,在所述旋转式阻尼器上可以自由地设定用于产生阻尼扭矩的定时。在布置在圆柱形腔室(200)的底部部分(201)上的扭矩调节板(8)的上表面(803)中形成有凹槽状旁路通道(805),在圆周方向上所述凹槽状旁路通道比叶片(501)长。当转子(5)沿第一旋转方向R1旋转时,如果叶片(501)的两个端面(508a、508b)被定位在相应的旁路通道(805)的范围内,则每个区域(218)和相对应的区域(217)都经由相对应的旁路通道(805)连通,使得粘性流体(6)能够从区域(217)运动到区域(218)。随后,如果转子(5)沿第一旋转方向R1进一步旋转并且每个叶片(501)的端面(508a、508b)中的一个或两个处于相对应的旁路通道(805)的范围之外,则每个区域(218)与相对应的区域(217)不经由相对应的旁路通道(805)连通,并且粘性流体(6)不能从每个区域(217)运动到相对应的区域(218)。

Description

旋转式阻尼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式阻尼器,并且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用于产生阻尼扭矩的可设定定时的旋转式阻尼器。
背景技术
已知的阻尼器产生反作用于所施加的旋转力的阻尼扭矩。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所谓的单向旋转式阻尼器,其能够相对于向前方向的旋转产生较大的阻尼扭矩,而相对于向后方向的旋转产生较小的阻尼扭矩。
在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旋转式阻尼器包括具有圆柱形腔室的壳体、可旋转地容纳在圆柱形腔室中的转子、填充在圆柱形腔室中的粘性流体以及附接到壳体的开口端部的盖,所述盖用于连同密封圆柱形腔室中的粘性流体一起密封转子。
转子包括转子本体和叶片,所述转子本体是基本圆柱形的形状,并且所述叶片每个都形成为从转子本体的外周表面径向向外地突出并且在圆柱形腔室的内周表面与叶片本身之间产生较窄间隙。在叶片中的每个上都形成有流动路径,从而使所述流动路径穿过相对应的叶片的在转子的旋转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处的表面。密封构件被附接到每个叶片的在转子的径向方向上的端部处的表面(即,面向圆柱形腔室的内周表面的表面),以填充所述表面与圆柱形腔室的内周表面之间的较窄间隙。这些密封构件中的每个都具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止回阀,用于打开和封闭形成在相对应的叶片上的流动路径。圆柱形腔室的内周表面设置有径向向内地突出的分隔物,使得在每个分隔物与转子本体的外周表面之间产生较窄间隙。
对于如上所述的结构而言,在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旋转式阻尼器中,当力被施加到转子以促使转子在从一个表面(在下文中被称为“第一端面”)朝向另一个表面(在下文中被称为“第二端面”)的方向上旋转离开每个叶片的在转子的旋转方向上即在向前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处的表面时,在圆柱形腔室中的粘性流体将每个止回阀加压在相对应的叶片的第二端面上以封闭相对应的流动路径并且从而使止回阀封闭相对应的流动路径。这限制了粘性流体的仅穿越在圆柱形腔室的每个分隔物与转子本体的外周表面之间的间隙以及在壳体的封闭端面(即,底表面)与每个叶片的下表面(即,面向壳体的封闭端面的表面)之间的间隙的运动,由此增大了在叶片的第二端面侧上的粘性流体上的压力。这导致了在转子开始沿向前方向旋转时产生较大的阻尼扭矩。当相反的力被施加到转子以促使转子在从每个叶片的第二端面朝向第一端面的方向(即,向后方向)上旋转时,在每个叶片的第一端面侧上的粘性流体流入相对应的流动路径中以向上推动相对应的止回阀并且打开流动路径。这允许粘性流体也运动通过形成在每个叶片中的流动路径,从而不增大叶片的第一端面侧上的粘性流体上的压力。这导致了在转子开始沿向后方向旋转时产生较小的阻尼扭矩。
引用清单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特开No.H07-301272
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对于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旋转式阻尼器而言,沿向前方向施加到转子的旋转力促使每个止回阀都立即阻隔相对应的流动路径,由此产生较大的阻尼扭矩。然而,旋转式阻尼器的某些用法会意图在将旋转力沿向前方向施加到转子之后没有立即产生较大的阻尼扭矩,而是延迟了产生较大的阻尼扭矩的定时。
已经鉴于上述情况做出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用于产生阻尼扭矩的可设定定时的旋转式阻尼器。
问题的解决方案
响应于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在圆柱形腔室的底侧或内周表面侧中的一个或两个上和/或在盖的下侧上形成有旁路通道,并且所述旁路通道包括比在转子的旋转方向上的叶片的厚度长的凹槽。当叶片的在转子的旋转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处的表面位于旁路通道的范围内时,逆着转子的旋转方向的叶片的上游和下游的区域通过旁路通道彼此连通,并且因此这使得在这些区域中的粘性流体变得可通过旁路通道运动;相反地,当叶片的在转子的旋转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处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位于旁路通道的范围之外时,旁路通道不在逆着转子的旋转方向的叶片的上游和下游的区域之间提供连通,并且因此这使得在这些区域中的粘性流体变得不可通过旁路通道运动。
例如,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式阻尼器,用于限制粘性流体的运动以产生反作用于所施加的旋转力的阻尼扭矩。所述旋转式阻尼器包括以下: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由所述粘性流体填充的圆柱形腔室;
分隔物,所述分隔物具有基本打开的风扇的形状,所述分隔物被布置在所述圆柱形腔室内并且分隔所述圆柱形腔室的内侧;
转子,所述转子具有转子本体和叶片,所述转子本体相对于所述圆柱形腔室被可旋转地容纳在所述圆柱形腔室中并且将外周表面靠近所述分隔物的内周表面布置,所述叶片沿着所述圆柱形腔室的中心线并且从转子本体的外周表面径向向外地形成,以将前端面靠近所述圆柱形腔室的内周表面布置;
盖,所述盖被附接到所述圆柱形腔室的开口段并且将所述转子连同所述粘性流体一起密封在所述圆柱形腔室内;以及
旁路通道,所述旁路通道具有比在所述转子的旋转方向上的所述叶片的厚度长的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圆柱形腔室的底侧或内周表面侧中的一个或两个上和/或位于所述盖的下侧上;
在形成所述叶片的在所述转子的旋转方向上的两个端部的面位于所述旁路通道的范围内时,逆着所述转子的旋转方向的所述叶片的上游和下游的区域在由所述叶片和所述分隔物分隔的所述圆柱形腔室中的所述区域之外通过所述旁路通道彼此连通,并且在所述上游的区域中和所述下游的区域中的所述粘性流体变得可通过所述旁路通道运动;并且
在形成所述叶片的在所述转子的旋转方向上的两个端部的所述面中的至少一个位于所述旁路通道的范围之外时,所述旁路通道不在所述叶片的所述上游的区域和所述下游的区域之间提供连通,并且在所述上游的区域中和所述下游的区域中的所述粘性流体变得不可通过所述旁路通道运动。
发明的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中,所述旁路通道包括比在所述转子的旋转方向上的所述叶片的厚度长的凹槽,所述旁路通道位于所述圆柱形腔室的底侧或内周表面侧中的一个或两个上和/或位于所述盖的下侧上;当所述叶片的在所述转子的旋转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处的所述表面位于所述旁路通道的内侧时,逆着所述转子的旋转方向在所述叶片的上游和下游的区域通过所述旁路通道彼此连通,并且在所述上游的区域中和所述下游的区域中的所述粘性流体变得可通过所述旁路通道运动,促使相对于所述转子上的旋转力不产生较大的阻尼扭矩。相反地,当形成所述叶片的在所述转子的旋转方向上的两个端部的所述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位于所述旁路通道的外侧时,所述旁路通道不在逆着所述转子的旋转方向的所述叶片的上游和下游的区域之间提供连通,并且在这些所述区域中的所述粘性流体变得不可通过所述旁路通道运动,促使相对于所述转子上的旋转力产生较大的阻尼扭矩。因此,当相对于所述转子上的旋转力产生阻尼扭矩时,对包括在所述旁路通道中的所述凹槽的长度和位置的改变允许用于任选地设定定时。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分别是外观图和局部剖视图,每个视图都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旋转式阻尼器1的示意性构型。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旋转式阻尼器1的示出的部件分解图。
图3(A)是壳体2的前视图,图3(B)是图3(A)中所示的壳体2的A-A剖视图,并且图3(C)是壳体2的后视图。
图4(A)是分隔物3的前视图,图4(B)是图4(A)中所示的分隔物3的B-B剖视图,图4(C)是分隔物3的后视图,并且图4(D)是图4(A)中所示的分隔物3的C-C剖视图(分隔块30a的俯视图)。
图5(A)至图5(C)分别是止回阀4的前视图、俯视图和仰视图。
图6(A)和图6(B)分别是转子5的前视图和侧视图,并且图6(C)是图6(A)中所示的转子5的D-D剖视图。
图7(A)至图7(C)分别是盖7的前视图、侧视图和后视图,并且图7(D)是图7(A)中所示的盖7的E-E剖视图。
图8(A)至图8(C)分别是扭矩调节板8的前视图、侧视图和后视图,并且图8(D)是图8(A)中所示的扭矩调节板8的F-F剖视图。
图9(A)和图9(B)是关于发生转子5相对于壳体2沿第一旋转方向R1的旋转的操作原理的说明图。
图10是关于发生转子5相对于壳体2沿第二旋转方向R2的旋转的操作原理的说明图。
图11(A)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旋转式阻尼器1的第一修改方案1A的示意性剖视图,并且图11(B)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旋转式阻尼器1的第二修改方案1B的示意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图1(A)和图1(B)分别是外观图和局部剖视图,每个视图都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旋转式阻尼器1的示意性构型。图2是根据本实施例的旋转式阻尼器1的示出的部件分解图。
如图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旋转式阻尼器1包括:壳体2;一对分隔物3;一对止回阀4;转子5;填充在壳体2中的粘性流体6,例如,油和硅树脂;盖7;和扭矩调节板8。
壳体2容纳一对分隔物3、转子5和扭矩调节板8以及粘性流体6,所述一对分隔物3中的每个都附接有止回阀4。
图3(A)是壳体2的前视图,图3(B)是图3(A)中所示的壳体2的A-A剖视图,并且图3(C)是壳体2的后视图。
如图所示,在壳体2的内侧形成圆柱形腔室200,所述圆柱形腔室200具有一个开口的端部(即,具有带底部的圆柱形形状的空间),并且在该圆柱形腔室200上形成有穿过内周表面203和外周表面205的插入孔208a、208b,用于待容纳在圆柱形腔室200中的每个分隔物3。插入相应的插入孔208a、208b中的固定螺栓90将分隔物3固定到圆柱形腔室200的内侧。
在圆柱形腔室200的底部部分201上从该底部部分201轴向向外地形成中空的圆柱形形状的开口部分202。当操作部分802如以下将描述那样(参见图8)插入该开口部分202中时,扭矩调节板8被容纳在圆柱形腔室200中(参见图1和图2),使得扭矩调节板8的中心线830与圆柱形腔室200的中心线220对准并且使得扭矩调节板8能够相对于壳体2旋转。在开口部分202上形成有一对螺纹孔204,以使其穿过内周表面209和外周表面210。保持固定到相应的螺纹孔204的限位螺钉91限制扭矩调节板8相对于壳体2的旋转。
在圆柱形腔室200的底部部分201与开口部分202之间的连结部分处(即,在开口部分202的轴向内端部分处)形成用于安装包括O型环的密封构件的安装部分211,并且密封构件将填充开口部分202的内周表面209与扭矩调节板8的操作部分802之间的间隙,从而防止圆柱形腔室200中的粘性流体6漏出。
在圆柱形腔室200的内周表面203的开口侧206中形成内螺纹段207,从而使内螺纹段207待拧到盖7的以下将描述的外螺纹段702(见图7)上。
分隔物3每个都是具有基本打开的风扇的形状的构件,使得所述分隔物3的外周表面300与壳体2的圆柱形腔室200的内周表面203接触,并且使得所述分隔物3的内周表面301接近容纳在壳体2的圆柱形腔室200中的转子5的下述转子本体500的外周表面504(参见图6)。沿着壳体2的圆柱形腔室200的中心线220相对于该中心轴线220轴对称的一对分隔物3布置成每个分隔物3的内周表面301都在圆柱形腔室200的径向方向上面向内,并且从而将圆柱形腔室200的内侧分隔成两个区域216a、216b(参见图9和图10)。
图4(A)是分隔物3的前视图,图4(B)是图4(A)中所示的分隔物3的B-B剖视图,图4(C)是分隔物3的后视图,并且图4(D)是图4(A)中所示的分隔物3的C-C剖视图(分隔块30a的俯视图)。
如图所示,每两个分隔块30a、30b都沿着壳体2的圆柱形腔室200的中心线220被一个堆叠在另一个之上,由此形成分隔物3。在分隔块30a、30b的外周表面300上形成有用于将相应的固定螺栓90拧入其中的螺栓孔304a、304b。
在分隔物3中的每个上都形成有流动路径303,并且该流动路径303穿过两个圆周端面305、306,以使区域216a、216b之间连通,所述区域216a、216b是由分隔物3将壳体2的圆柱形腔室200分隔而成(参见图9和图10)。逆着第一旋转方向R1(参见图9和图10)在每个流动路径303的上游侧上(即,在分隔物3的端面306侧上)形成用于防止止回阀4掉落的止挡件307。
分隔块30a、30b被一个堆叠在另一个之上,例如,形成在分隔块30a的上表面上的凹槽面对形成在分隔块30b的下表面上的凹槽,由此形成流动路径303。
例如,具有上述结构的每个分隔物3都以如下方式被容纳在壳体2的圆柱形腔室200中,即,所述方式为止回阀4被附接到所述分隔物3。首先,分隔块30a被放在壳体2的圆柱形腔室200的底部部分201上。然后,固定螺栓90通过壳体2的插入孔208a拧入形成在分隔块30a的外周表面300上的螺栓孔304a中,从而将分隔块30a固定到壳体2的圆柱形腔室200。然后,止回阀4被布置在分隔物3的端面306侧上,同时止回阀4与流动路径303的止挡件307接合。
接下来,分隔块30b被放在分隔块30a上,所述分隔块30a被布置在壳体2的圆柱形腔室200中。然后,固定螺栓90通过壳体2的插入孔208b被拧入螺栓孔304b中,所述螺栓孔304b被形成在分隔块30b的外周表面300上,从而将分隔块30b固定到壳体2的圆柱形腔室200。以如上所述的方式,使得设置有止回阀4的分隔物3布置在圆柱形腔室200中。
止回阀4中的每个都打开和封闭相对应的分隔物3的端面306侧中的流动路径303。
图5(A)至图5(C)分别是止回阀4的前视图、俯视图和仰视图。
如图所示,止回阀4每个都包括具有盘形状的阀部分400、互锁部分401和具有基本圆柱形形状的连结部分402,所述连结部分402将阀部分400和互锁部分401连结。
阀部分400具有比在相对应的分隔物3的端面306上的流动路径303的开口(逆着第一旋转方向R1的上游侧的流动路径303的开口)的直径D1(参见图4(D))大的直径D3,并且止回阀4的运动允许相对应的分隔物3的端面306上的流动路径303的开口打开和封闭。
互锁部分401是板状构件,其具有比相对应的分隔物3的端面306上的流动路径303的开口的直径D1长且比流动路径303的直径D2短的长度L1,并且具有比相对应的分隔物3的端面306上的流动路径303的开口的直径D1窄的宽度W。当阀部分400在打开相对应的分隔物3的端面306上的流动路径303的开口的方向上运动时,互锁部分401与流动路径303的止挡件307接合,以防止止回阀4从流动路径303掉落。
连结部分402是圆柱形构件,所述圆柱形构件具有比相对应的分隔物3的端面306上的流动路径303的开口的直径D1小的直径D4。止回阀4的连结部分402的长度L2被设定成对于阀部分400而言在互锁部分401与流动路径303的止挡件307接合的同时打开流动路径303是足够长,并且是较短的,使得在阀部分400封闭流动路径303的同时互锁部分401允许在不与流动路径303的侧壁接触的情况下自由运动。
具有上述结构的止回阀4被附接成将阀部分400定位在相对应的分隔物3的端面306侧上的外侧并且将互锁部分401定位在流动路径303内止挡件307后面。
转子5待被容纳在圆柱形腔室200中,从而变得相对于壳体2的圆柱形腔室200可旋转。
图6(A)和图6(B)分别是转子5的前视图和侧视图,并且图6(C)是图6(A)中所示的转子5的D-D剖视图。
如图所示,转子5包括具有基本圆柱形的形状的转子本体500,以及相对于转子本体500的旋转轴线520轴对称地形成的一对叶片(旋转叶片)501。
叶片501沿着转子5的旋转轴线520形成,从而从转子本体500的外周表面504径向向外地突出,并且将相应的前端面505布置成靠近壳体2的圆柱形腔室200的内周表面203,以分隔圆柱形腔室200。根据需要,每个叶片501都附接有滑动构件508,并且所述滑动构件508充当密封构件以用于填充相对应的叶片501的前端面505与圆柱形腔室200的内周表面203之间的间隙、在相对应的叶片501的上表面507与盖7的下表面704(参见图7)之间的间隙以及在相对应的叶片501的下表面506与扭矩调节板8的上表面803(参见图8)之间的间隙(参见图1和图2)。诸如聚酰胺树脂之类的滑动性能优异的树脂被用作滑动构件508的材料。
在转子本体500上形成通孔509,所述通孔509用于插入六角形轴(未示出)以用于将外部旋转力传递到转子5,其中旋转轴线520作为中心。转子本体500的上端部分502待被可旋转地插入盖7的开口段700(参见图7)中,并且转子本体500的下端部分503待被可旋转地插入扭矩调节板8的开口段800(参见图8)中,所述扭矩调节板8被布置在壳体2的圆柱形腔室200的底部部分201上(参见图2)。可以在转子本体500的下端部分503和扭矩调节板8的开口段800之间插置有诸如O型环的密封构件(未示出),使得粘性流体6不通过扭矩调节板8的开口段800发生外部泄漏。
盖7密封在壳体2中的一对分隔物3、转子5和扭矩调节板8以及粘性流体6,每个分隔物3都具有附接到其的止回阀4。
图7(A)至图7(C)分别是盖7的前视图、侧视图和后视图,并且图7(D)是图7(A)中所示的盖7的E-E剖视图。
如图所示,在面对形成在壳体2的圆柱形腔室200的底部部分201上的开口部分202的位置处,盖7包括开口段700,所述开口段700被形成为穿过盖7的上表面703和下表面704。转子5的转子本体500的上端部分502被插入该开口段700中。在盖7的外周表面701上形成有外螺纹段702,以使其待拧入形成在壳体2的圆柱形腔室200的内周表面203的开口侧206上的内螺纹段207中。可以在转子5的转子本体500的上端部分502与盖7的开口段700之间插置有诸如O型环的密封构件(未示出),使得粘性流体6不通过盖7的开口段700发生外部泄漏。类似地,可以在盖7的外周表面701与壳体2的圆柱形腔室200的内周表面203之间插置有诸如O型环的密封构件(未示出),使得粘性流体6不通过盖7的外螺纹段702与壳体2的圆柱形腔室200的内螺纹段207之间的螺纹啮合部分发生外部泄漏。
扭矩调节板8被布置在壳体2的圆柱形腔室200的底部部分201上,以填充圆柱形腔室200的底部部分201与转子5的叶片501之间的间隙。
图8(A)至图8(C)分别是扭矩调节板8的前视图、侧视图和后视图,并且图8(D)是图8(A)中所示的扭矩调节板8的F-F剖视图。
如图所示,扭矩调节板8包括以下:扭矩调节板本体801,其具有基本盘的形状,所述扭矩调节板本体801在中心处具有开口段800,用于插入转子5的转子本体500的下端部分503;和操作部分802,其具有基本中空的圆柱形形状,所述操作部分802连接到扭矩调节板本体801的下表面(即,面向壳体2的圆柱形腔室200的底部部分201的表面)804上的开口段800。
扭矩调节板本体801具有比壳体2的圆柱形腔室200的内径略小的外径;并且在扭矩调节板本体801的上表面803上,形成有一对旁路通道805,所述旁路通道805中的每个都具有基本凹槽的形状,所述旁路通道805中的每个都具有比在转子5的旋转方向上的叶片501厚度L4长的在圆周方向上的长度L3,使得旁路通道805相对于扭矩调节板8的中心线830轴对称地布置。
操作部分802具有比壳体2的开口部分202的长度L6长的长度L5,并且操作部分802被插入壳体2的开口部分202中,使得操作部分802的顶部部分806变得通过壳体2的开口部分202暴露(参见图1)。操作者可以通过操作该暴露的顶部部分806而使扭矩调节板本体801相对于壳体2转动,并且由此将旁路通道805布置在任何位置处。然后,限位螺钉91被拧入壳体2的开口部分202的相应的螺纹孔204中,以抵靠操作部分802加压限位螺钉91的尖端,并且这促使限制扭矩调节板本体801相对于壳体2的旋转,由此允许用于将每个旁路通道805都固定在任何位置处。
其次,将描述旋转式阻尼器1的操作原理。
图9(A)和图9(B)是关于发生转子5相对于壳体2沿第一旋转方向R1的旋转的操作原理的说明图。图10是关于发生转子5相对于壳体2沿第二旋转方向R2的旋转的操作原理的说明图。
如图9(A)和图9(B)中所示,当转子5首先相对于壳体2沿第一旋转方向R1旋转时,在转子5的叶片501与相应的分隔物3相对于第一旋转方向R1的上游侧上的端面306之间的区域217变得被压缩。
结果,止回阀4在区域217中的粘性流体6上的压力下封闭相应的流动路径303,因此不导致粘性流体6通过相应的流动路径303从区域217运动到在转子5的叶片501与分隔物3相对于第一旋转方向R1的下游侧上的端面305之间的区域218中。如图9(A)中所示,然而,当每个叶片501的在转子5的旋转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处的面508a、508b位于相对应的旁路通道805的周向范围内时,每个区域217和相对应的区域218通过相对应的旁路通道805连通,并且通过该旁路通道805引起从区域217到区域218的运动。因此,在区域217中的粘性流体6上的压力不升高到如此之高,并且因此相对于在该转子5的第一旋转方向R1上的旋转力产生较小的阻尼扭矩。
然后,当转子5相对于壳体2在第一旋转方向R1上进一步旋转以将在每个叶片501的在转子5的旋转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处的面508a、508b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相对应的旁路通道805的圆周范围之外时,如图9(B)中所示,在每个区域217与相对应的区域218之间通过相对应的旁路通道805的连通得以封闭,并且因此不导致粘性流体6通过相对应的旁路通道805从每个区域217运动到相对应的区域218。这允许粘性流体6仅通过在每个分隔物3的内周表面301与转子5的转子本体500的外周表面504之间的间隙、通过扭矩调节板8的上表面803与转子5的每个叶片501的下表面506之间的间隙以及通过盖7的下表面704与转子5的每个叶片501的上表面507之间的间隙运动,促使每个区域217中的粘性流体6上的压力增大。因此,相对于在该转子5的第一旋转方向R1上的旋转力产生较大的阻尼扭矩。
如图10中所示,当转子5相对于壳体2沿第二旋转方向R2即沿与第一旋转方向R1相反的方向旋转时,相反地,在转子5的相对应的叶片501与相对应的分隔物3相对于第二旋转方向R2的上游侧上的端面305之间的每个区域218都被压缩。
结果,在这些区域218中的粘性流体6流入相应的流动路径303中。由流入这些流动路径303中的粘性流体6所施加的力促使止回阀4打开相应的流动路径303,并且从区域218流入相应的流动路径303中的粘性流体6排放到相应的区域217中。因此,在区域218中的粘性流体6上的压力不升高到如此之高,并且因此在相对于该转子5的第二旋转方向R2上的旋转力产生较小的阻尼扭矩。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扭矩调节板8被布置在壳体2的圆柱形腔室200的底部部分201上,以填充在圆柱形腔室200的底部部分201与转子5的叶片501之间的间隙,并且在该扭矩调节板8的扭矩调节板本体801的上表面803上形成有旁路通道805,所述旁路通道805中的每个都具有基本凹槽的形状,所述旁路通道805中的每个都具有比在转子5的旋转方向上的叶片501厚度L4大的在圆周方向上的长度L3。当转子5相对于壳体2沿第一旋转方向R1旋转并且每个叶片501的在转子5的旋转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处的面508a、508b位于相对应的旁路通道805的范围内时,逆着转子5的第一旋转方向在叶片501的上游的区域218和下游的区域217通过相应的旁路通道805彼此连通,并且粘性流体6变得可通过相应的旁路通道805从区域217运动到相应的区域218。这促使相对于在转子5上的沿第一旋转方向R1的旋转力不发生较大的阻尼扭矩。
然后,当转子5相对于壳体2在第一旋转方向R1上进一步旋转以将在每个叶片501的在转子5的旋转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处的面508a、508b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旁路通道805的范围之外时,在逆着转子5的第一旋转方向R1在相对应的叶片501的上游的区域218与下游的区域217之间不提供连通,并且因此这促使粘性流体6不可通过旁路通道805从区域217运动到区域218。因此,相对于在转子5上的沿第一旋转方向R1的旋转力产生较大的阻尼扭矩。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形成每个旁路通道805的凹槽的长度和布置位置的改变允许用于任选地设定定时以用于相对于转子5上的旋转力产生较大的阻尼扭矩。
在本实施例中,扭矩调节板8设置有操作部分802,所述操作部分802具有比壳体2的开口部分202的长度L6长的长度L5,并且所述操作部分802被插入壳体2的开口部分202中,以使操作部分802的顶部部分806暴露于壳体2的开口部分202之外。因此,操作者可以通过操作该暴露的顶部部分806而使扭矩调节板本体801相对于壳体2转动,并且由此将每个旁路通道805都布置在任何位置处。然后,限位螺钉91被拧入壳体2的开口部分202的相应的螺纹孔204中,以抵靠操作部分802加压限位螺钉91的尖端,并且这促使限制扭矩调节板本体801相对于壳体2的旋转,由此允许用于将每个旁路通道805都固定在任何位置处。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滑动构件508都被附接到转子5的相对应的叶片501,使得滑动构件508可以充当密封构件以用于填充叶片501的前端面505与圆柱形腔室200的内周表面203之间、用于填充叶片501的下表面506与圆柱形腔室200的底部部分201之间以及用于填充叶片501的上表面507与盖7的下表面704之间,由此封闭其之间的间隙,而同时实现滑动性能的改善。这促使相对于转子5上的旋转力实现较大的阻尼扭矩,并且促使允许用于使六角形轴平稳旋转以用于将外部旋转力传递到转子5。
本发明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改变。
例如,本发明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其中扭矩调节板8在壳体2的圆柱形腔室200的底部部分201上的布置在圆柱形腔室200的底部部分201侧上形成旁路通道805。旁路通道可以被形成在盖7的下表面704侧上或者被形成在圆柱形腔室200的内周表面203侧上。
图11(A)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旋转式阻尼器1的第一修改方案1A的示意性剖视图。
在图11(A)中所示的旋转式阻尼器1A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旋转式阻尼器1的不同之处在于以下方面:扭矩调节板8被布置到盖7的下表面704上以填充盖7的下表面704与转子5的叶片501之间的间隙,其中操作部分802被插入盖7的开口段700中并且其中形成有旁路通道805的扭矩调节板本体801的表面是朝向圆柱形腔室200;在盖7的上表面703上形成有环形突起705以包围开口段700,所述环形突起705的包括盖7的厚度在内的总长度比扭矩调节板8的操作部分802的长度短,并且扭矩调节板8的操作部分802的顶部部分806暴露于环形突起705之外;并且在该环形突起705中形成有用于拧紧限位螺钉91的一对螺纹孔。其它部件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旋转式阻尼器1的那些类似。
同样对于本实施例,操作者可以通过操作暴露于形成在盖7的上表面703上的环形突起705之外的扭矩调节板8的操作部分802的顶部部分806而使扭矩调节板本体801相对于壳体2转动,由此将每个旁路通道805都布置在任何位置处。限位螺钉91被拧入该环形突起705的相应的螺纹孔中,以抵靠操作部分802加压限位螺钉91的尖端,并且这促使限制扭矩调节板本体801相对于壳体2的旋转,由此允许用于将每个旁路通道805都固定在任何位置处。其它优点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旋转式阻尼器1的那些优点类似。
图11(B)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旋转式阻尼器1的第二修改方案1B的示意性剖视图。
在图11(B)中所示的旋转式阻尼器1B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旋转式阻尼器1的不同之处在于以下方面:在圆柱形腔室200中容纳有附装了止回阀4的分隔物3,从而在分隔物3的外周表面300与壳体2的圆柱形腔室200的内周表面203之间形成间隙,使得分隔块30a、30b在圆柱形腔室200的底部部分201上被一个堆叠在另一个之上,并且由固定螺栓92通过位于圆柱形腔室200的底部部分201上的相应的通孔固定;设置有扭矩调节圆柱82来代替扭矩调节板8;环形突起705被形成在盖7的上表面703上,以包围开口段700;并且在该环形突起705中形成有用于拧紧限位螺钉91的一对螺纹孔。其它部件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旋转式阻尼器1的那些类似。
扭矩调节圆柱82包括以下:扭矩调节圆柱本体821,所述扭矩调节圆柱本体821具有开口的下端部和上端部,在所述上端部上形成有端面822以包括开口段820来插入转子5的转子本体500的上端部分502;以及操作部分823,所述操作部分823具有基本中空的圆柱形形状,所述操作部分823在与扭矩调节圆柱本体821的端面822相对的面824上连接到开口段820。
扭矩调节圆柱本体821具有比壳体2的圆柱形腔室200的内径略小的外径并且具有比包括分隔物3的外周表面300和转子的叶片501的前端面505在内的圆的直径略大的内径,并且扭矩调节圆柱本体821被附接到圆柱形腔室200,从而填充圆柱形腔室的内周表面203与每个分隔物3的外周表面300或每个叶片501的前端面505之间的单独间隙。在扭矩调节圆柱本体821的侧表面827上形成有一对狭缝状的旁路通道825,所述一对狭缝状的旁路通道825的圆周长度大于在转子5的旋转方向上的叶片501厚度L4,从而相对于扭矩调节圆柱82的中心线840轴对称地布置。
操作部分823的长度大于盖7的厚度和环形突起705的长度的总和,并且操作部分823被插入盖7的开口段700中以使操作部分823的顶部部分826暴露于盖7的环形突起705之外。
同样对于本实施例,操作者可以通过操作暴露于形成在盖7的上表面703上的环形突起705之外的扭矩调节圆柱82的操作部分823的顶部部分826而使扭矩调节圆柱本体821相对于壳体2转动,并且由此将每个旁路通道825都布置在任何位置处。然后,限位螺钉91被拧入该环形突起705的相应的螺纹孔中,以抵靠操作部分823加压限位螺钉91的尖端,并且这促使限制扭矩调节圆柱本体821相对于壳体2的旋转,由此允许用于将每个旁路通道805都固定在任何位置处。其它优点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旋转式阻尼器1的那些优点类似。
本发明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其中限位螺钉91限制扭矩调节板8相对于壳体2的旋转。在扭矩调节板8相对于壳体2转动而使每个旁路通道805都已经布置在任何位置处之后,诸如粘合剂之类的其它方式可以将扭矩调节板8固定到壳体2,由此限制扭矩调节板8相对于壳体2的旋转。
已经描述了上述实施例,其包括使用扭矩调节板8形成每个旁路通道805的示例;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该示例。可以在如下部分中的至少一个上直接形成一对旁路通道,所述一对旁路通道中的每个都具有基本凹槽的形状,所述一对旁路通道中的每个的圆周长度都比在转子5的旋转方向上的叶片501厚度L4长:壳体2的圆柱形腔室200的底部部分201、内周表面203和盖7的下表面704。
已经描述了上述实施例,包括其中每个流动路径303都形成在相对应的分隔物3上的示例;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该示例。流动路径可以形成在转子5的叶片501上,从而使区域217与区域218之间连通。
已经描述了上述实施例,包括其中壳体2的圆柱形腔室200设置有一对分隔物3并且转子3设置有一对叶片501的示例;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该示例。只要一个或多个分隔物3和一个或多个叶片501具有相同的数量即可,待形成的一个或多个分隔物3和一个或多个叶片501的数量各自可以是一个、或三个或更多个。在这种情况下,待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旁路通道805的数量与这些数量相同。
作为示例,上述实施例每个都已经描述了所谓的单向旋转式阻尼器,其能够在转子5沿第一旋转方向R1相对于壳体2旋转期间产生较大的阻尼扭矩,并且能够在转子5沿第二旋转方向R2即沿与第一旋转方向R1相反的方向相对于壳体2旋转期间产生较小的阻尼扭矩。然而,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所谓的双向旋转式阻尼器,其能够在转子5沿第一旋转方向R1和第二旋转方向R2中的任何一个相对于壳体2旋转期间产生较大的阻尼扭矩。
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式阻尼器可广泛地应用于具有倾斜功能的座椅,例如,如用在汽车、铁路车辆、飞机和船舶中。
参考标记列表
1、1A、1B:旋转式阻尼器,2:壳体,3:分隔物,4:止回阀,5:转子,6:粘性流体,7:盖,8:扭矩调节板,30a,30b:分隔物,82:扭矩调节圆柱,200:圆柱形腔室,201:圆柱形腔室200的底部部分,202:圆柱形腔室200的开口部分,203:圆柱形腔室200的内周表面,204:螺纹孔,205:圆柱形腔室200的外周表面,206:圆柱形腔室200的开口侧,207:圆柱形腔室200的内螺纹段,208a、208b:插入孔,209:开口部分202的内周表面,210:开口部分202的外周表面,211:安装部分,220:圆柱形腔室200的中心线,300:分隔物3的外周表面,301:分隔物3的内周表面,303:流动路径,304a、304b:螺栓孔,305、306:分隔物3的端面,307:止挡件,400:阀部分,401:互锁部分,402:连结部分,500:转子本体,501:叶片,502:转子本体500的上端部分,503:转子本体500的下端部分,504:转子本体500的外周表面,505:叶片501的前端面,506:叶片501的下表面,507:叶片501的上表面,508:密封构件,509:转子本体500上的通孔,520:转子5的旋转轴线,700:盖7的开口段,701:盖7的外周表面,702:盖7的外螺纹段,703:盖7的上表面,704:盖7的下表面,705:环形突起,800:扭矩调节板8的开口段,801:扭矩调节板本体,802:扭矩调节板8的操作部分,803:扭矩调节板本体801的上表面,804:扭矩调节板本体801的下表面,805:旁路通道,806:操作部分802的顶部部分,820:扭矩调节圆柱82的开口段,821:扭矩调节圆柱本体,822:扭矩调节圆柱82的端面,823:扭矩调节圆柱82的操作部分,824:与扭矩调节圆柱本体821的端面822相对的面,825:旁路通道,826:操作部分823的顶部部分,827:扭矩调节圆柱本体821的侧表面。

Claims (9)

1.一种旋转式阻尼器,用于限制粘性流体的运动以产生反作用于所施加的旋转力的阻尼扭矩,所述旋转式阻尼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由所述粘性流体填充的圆柱形腔室;
分隔物,所述分隔物具有基本打开的风扇的形状,所述分隔物被布置在所述圆柱形腔室中并且分隔所述圆柱形腔室的内侧;
转子,所述转子被配置为由于所述所施加的旋转力而旋转,并且所述转子包括转子本体和叶片,所述转子本体相对于所述圆柱形腔室可旋转地被容纳在所述圆柱形腔室中并且使外周表面靠近所述分隔物的内周表面布置,所述叶片沿着所述圆柱形腔室的中心线并且从转子本体的外周表面径向向外地形成,以使前端面靠近所述圆柱形腔室的内周表面布置;
盖,所述盖被附接到所述圆柱形腔室的开口段并且将所述转子连同所述粘性流体一起密封在所述圆柱形腔室内;以及
旁路通道,所述旁路通道具有比在所述转子的旋转方向上的所述叶片的厚度长的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圆柱形腔室的底侧上;
当形成所述叶片的在所述转子的旋转方向上的两个端部的面位于所述旁路通道的范围内时,逆着所述转子的旋转方向的所述叶片的上游的区域和下游的区域在由所述叶片和所述分隔物分隔的所述圆柱形腔室中的所述区域之外通过所述旁路通道彼此连通,并且在所述上游的区域中和所述下游的区域中的所述粘性流体变得能通过所述旁路通道而运动;并且
当形成所述叶片的在所述转子的旋转方向上的两个端部的所述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位于所述旁路通道的范围之外时,所述旁路通道不在所述叶片的所述上游的区域和所述下游的区域之间提供连通,并且在所述上游的区域中和所述下游的区域中的所述粘性流体变得不能通过所述旁路通道运动;
盘板,所述盘板被布置在所述圆柱形腔室的底部中并且填充所述圆柱形腔室的所述底部与所述叶片之间的间隙;并且
所述旁路通道的所述凹槽被形成在所述盘板上,其中,
所述壳体还包括插入孔,所述插入孔被形成在所述圆柱形腔室的所述底部上,并且
所述盘板包括操作部分,所述操作部分被插入所述壳体的所述插入孔中并且具有暴露于所述壳体之外的顶部部分,所述盘板被配置为通过所述操作部分的操作而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阻尼器,还包括:
流动路径,所述流动路径被设置在所述分隔物中和/或所述转子的所述叶片中,并且在由所述分隔物和所述叶片分隔的所述圆柱形腔室中的各区域之间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式阻尼器,还包括:
止回阀,所述止回阀当使所述转子相对于所述圆柱形腔室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时封闭所述流动路径,并且所述止回阀当使所述转子相对于所述圆柱形腔室沿与所述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旋转时打开所述流动路径。
4.一种旋转式阻尼器,用于限制粘性流体的运动以产生反作用于所施加的旋转力的阻尼扭矩,所述旋转式阻尼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由所述粘性流体填充的圆柱形腔室;
分隔物,所述分隔物具有基本打开的风扇的形状,所述分隔物被布置在所述圆柱形腔室中并且分隔所述圆柱形腔室的内侧;
转子,所述转子被配置为由于所述所施加的旋转力而旋转,并且所述转子包括转子本体和叶片,所述转子本体相对于所述圆柱形腔室可旋转地被容纳在所述圆柱形腔室中并且使外周表面靠近所述分隔物的内周表面布置,所述叶片沿着所述圆柱形腔室的中心线并且从转子本体的外周表面径向向外地形成,以使前端面靠近所述圆柱形腔室的内周表面布置;
盖,所述盖被附接到所述圆柱形腔室的开口段并且将所述转子连同所述粘性流体一起密封在所述圆柱形腔室内;以及
旁路通道,所述旁路通道具有比在所述转子的旋转方向上的所述叶片的厚度长的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盖的下侧上;
当形成所述叶片的在所述转子的旋转方向上的两个端部的面位于所述旁路通道的范围内时,逆着所述转子的旋转方向的所述叶片的上游的区域和下游的区域在由所述叶片和所述分隔物分隔的所述圆柱形腔室中的所述区域之外通过所述旁路通道彼此连通,并且在所述上游的区域中和所述下游的区域中的所述粘性流体变得能通过所述旁路通道而运动;并且
当形成所述叶片的在所述转子的旋转方向上的两个端部的所述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位于所述旁路通道的范围之外时,所述旁路通道不在所述叶片的所述上游的区域和所述下游的区域之间提供连通,并且在所述上游的区域中和所述下游的区域中的所述粘性流体变得不能通过所述旁路通道运动;
盘板,所述盘板被布置在所述盖的下表面上并且填充所述盖的所述下表面与所述叶片之间的间隙;并且
所述旁路通道的所述凹槽被形成在所述盘板上,其中,
所述盖还包括插入孔,所述插入孔被形成在所述盖的所述下表面上,并且
所述盘板具有操作部分,所述操作部分被插入所述盖的所述插入孔中并且具有暴露于所述盖之外的顶部部分,所述盘板被配置为通过所述操作部分的操作而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式阻尼器,还包括:
流动路径,所述流动路径被设置在所述分隔物中和/或所述转子的所述叶片中,并且在由所述分隔物和所述叶片分隔的所述圆柱形腔室中的各区域之间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式阻尼器,还包括:
止回阀,所述止回阀当使所述转子相对于所述圆柱形腔室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时封闭所述流动路径,并且所述止回阀当使所述转子相对于所述圆柱形腔室沿与所述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旋转时打开所述流动路径。
7.一种旋转式阻尼器,用于限制粘性流体的运动以产生反作用于所施加的旋转力的阻尼扭矩,所述旋转式阻尼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由所述粘性流体填充的圆柱形腔室;
分隔物,所述分隔物具有基本打开的风扇的形状,所述分隔物被布置在所述圆柱形腔室中并且分隔所述圆柱形腔室的内侧;
转子,所述转子被配置为由于所述所施加的旋转力而旋转,并且所述转子包括转子本体和叶片,所述转子本体相对于所述圆柱形腔室可旋转地被容纳在所述圆柱形腔室中并且使外周表面靠近所述分隔物的内周表面布置,所述叶片沿着所述圆柱形腔室的中心线并且从转子本体的外周表面径向向外地形成,以使前端面靠近所述圆柱形腔室的内周表面布置;
盖,所述盖被附接到所述圆柱形腔室的开口段并且将所述转子连同所述粘性流体一起密封在所述圆柱形腔室内;以及
旁路通道,所述旁路通道具有比在所述转子的旋转方向上的所述叶片的厚度长的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圆柱形腔室的内周表面侧上;
当形成所述叶片的在所述转子的旋转方向上的两个端部的面位于所述旁路通道的范围内时,逆着所述转子的旋转方向的所述叶片的上游的区域和下游的区域在由所述叶片和所述分隔物分隔的所述圆柱形腔室中的所述区域之外通过所述旁路通道彼此连通,并且在所述上游的区域中和所述下游的区域中的所述粘性流体变得能通过所述旁路通道而运动;并且
当形成所述叶片的在所述转子的旋转方向上的两个端部的所述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位于所述旁路通道的范围之外时,所述旁路通道不在所述叶片的所述上游的区域和所述下游的区域之间提供连通,并且在所述上游的区域中和所述下游的区域中的所述粘性流体变得不能通过所述旁路通道运动;
中空的圆柱,所述中空的圆柱被插入所述圆柱形腔室中并且填充在所述圆柱形腔室的内周表面与所述叶片之间的间隙以及在所述圆柱形腔室的内周表面与所述分隔物之间的间隙;并且
所述旁路通道的所述凹槽被形成在所述圆柱上;以及
插入孔,所述插入孔被形成在所述盖的下表面上;
其中所述中空的圆柱包括操作部分,所述操作部分被插入所述插入孔中并且具有暴露于所述壳体或所述盖的外侧上的顶部部分,并且所述中空的圆柱被配置为通过所述操作部分的操作而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式阻尼器,还包括:
流动路径,所述流动路径被设置在所述分隔物中和/或所述转子的所述叶片中,并且在由所述分隔物和所述叶片分隔的所述圆柱形腔室中的各区域之间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转式阻尼器,还包括:
止回阀,所述止回阀当使所述转子相对于所述圆柱形腔室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时封闭所述流动路径,并且所述止回阀当使所述转子相对于所述圆柱形腔室沿与所述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旋转时打开所述流动路径。
CN201880015531.4A 2017-03-15 2018-03-12 旋转式阻尼器 Active CN1103829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50362 2017-03-15
JP2017050362A JP6817118B2 (ja) 2017-03-15 2017-03-15 ロータリダンパ
PCT/JP2018/009557 WO2018168788A1 (ja) 2017-03-15 2018-03-12 ロータリダンパ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82904A CN110382904A (zh) 2019-10-25
CN110382904B true CN110382904B (zh) 2021-09-10

Family

ID=63523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15531.4A Active CN110382904B (zh) 2017-03-15 2018-03-12 旋转式阻尼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143262B2 (zh)
EP (1) EP3597958A4 (zh)
JP (1) JP6817118B2 (zh)
CN (1) CN110382904B (zh)
WO (1) WO201816878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64690B2 (ja) * 2016-05-23 2020-10-07 オイ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ロータリダンパ
DE102017215830A1 (de) * 2017-09-07 2019-03-07 Stabilus Gmbh Rotationsdämpfer und Sitzanordnung
US20190077211A1 (en) * 2017-09-14 2019-03-14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Variable motion-controlling damper assembly
CN111877839A (zh) * 2020-09-02 2020-11-03 马鞍山辰慕芸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液压阻尼的可自复位维修的防主塔扭力的输电塔
CN115045944B (zh) * 2022-07-19 2024-01-16 北京微动时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航天器用可调式粘滞阻尼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48384A (en) * 1965-05-01 1969-04-10 Armstrong Patents Co Ltd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vane-type hydraulic dampers
JPH0526277A (ja) * 1991-07-22 1993-02-02 Toyoda Mach Works Ltd 回転式シヨツクアブソーバ
JPH07119781A (ja) * 1993-10-27 1995-05-09 Fuji Seiki Co Ltd 回転ダンパ
JPH09177859A (ja) * 1995-12-27 1997-07-11 Fuji Seiki Co Ltd 回転ダンパ
JPH11210802A (ja) * 1998-01-21 1999-08-03 Kayaba Ind Co Ltd ロータリーダンパ
JP2000120748A (ja) * 1998-10-16 2000-04-25 Fuji Seiki Co Ltd ロータリーダンパ
CN102840264A (zh) * 2011-06-23 2012-12-26 株式会社利富高 旋转阻尼器
CN203693466U (zh) * 2014-01-24 2014-07-09 厦门瑞尔特卫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器盖板旋转阻尼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932770A (en) * 1932-03-05 1933-10-31 John M Crowe Shock absorber
US4926984A (en) * 1989-06-12 1990-05-22 Pollitt Gary M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with nonlinear properties
JP3053156B2 (ja) 1994-04-28 2000-06-19 日立粉末冶金株式会社 流体圧ダンパ
KR100202260B1 (ko) * 1997-03-04 1999-06-15 우생윤 자동도어 클로우저 유니트
US7789207B2 (en) * 2002-06-10 2010-09-07 Norman Ralph S Stabilizer
US7828127B2 (en) * 2005-10-14 2010-11-09 Austin Hardware & Supply, Inc. Rotary damper
JP6764690B2 (ja) * 2016-05-23 2020-10-07 オイ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ロータリダンパ
JP6774786B2 (ja) * 2016-05-25 2020-10-28 オイ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ロータリダンパ
DE102017215830A1 (de) * 2017-09-07 2019-03-07 Stabilus Gmbh Rotationsdämpfer und Sitzanordnung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48384A (en) * 1965-05-01 1969-04-10 Armstrong Patents Co Ltd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vane-type hydraulic dampers
JPH0526277A (ja) * 1991-07-22 1993-02-02 Toyoda Mach Works Ltd 回転式シヨツクアブソーバ
JPH07119781A (ja) * 1993-10-27 1995-05-09 Fuji Seiki Co Ltd 回転ダンパ
JPH09177859A (ja) * 1995-12-27 1997-07-11 Fuji Seiki Co Ltd 回転ダンパ
JPH11210802A (ja) * 1998-01-21 1999-08-03 Kayaba Ind Co Ltd ロータリーダンパ
JP2000120748A (ja) * 1998-10-16 2000-04-25 Fuji Seiki Co Ltd ロータリーダンパ
CN102840264A (zh) * 2011-06-23 2012-12-26 株式会社利富高 旋转阻尼器
CN203693466U (zh) * 2014-01-24 2014-07-09 厦门瑞尔特卫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器盖板旋转阻尼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018374A1 (en) 2020-01-16
JP2018155269A (ja) 2018-10-04
WO2018168788A1 (ja) 2018-09-20
EP3597958A4 (en) 2020-11-25
EP3597958A1 (en) 2020-01-22
US11143262B2 (en) 2021-10-12
CN110382904A (zh) 2019-10-25
JP6817118B2 (ja) 2021-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82904B (zh) 旋转式阻尼器
CN109154349B (zh) 旋转式阻尼器
JPH07301272A (ja) 流体圧ダンパ
JP6480155B2 (ja) ロータリダンパ
JP2012215209A (ja) ロータリダンパ
KR19990063114A (ko) 구동 휠에 대한 축의 유압식 회전각 조정 장치
CN110621903B (zh) 具备简易自立机构的旋转阻尼器
KR20090041348A (ko) 댐퍼
WO2017204022A1 (ja) ロータリダンパ
JP2021096001A (ja) ダンパ
JP6100056B2 (ja) ロータリダンパ
JP2021050756A (ja) パッキン及びロータリバルブ
US4202526A (en) Valve
JP4373764B2 (ja) ダンパー装置
JPH03219131A (ja) ロータリーダンパー
WO2022107423A1 (ja) ロータリダンパ
WO2023148849A1 (ja) ロータリーダンパ
JP5650042B2 (ja) ロータリダンパ
JP6577862B2 (ja) ロータリダンパ
JP4366176B2 (ja) ダンパー装置
CN115380177A (zh) 旋转阻尼器
JPH01224543A (ja) 回転ダンパ
SE520056C2 (sv) Anordning vid en ventilkägl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