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76807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76807A
CN110376807A CN201910288321.9A CN201910288321A CN110376807A CN 110376807 A CN110376807 A CN 110376807A CN 201910288321 A CN201910288321 A CN 201910288321A CN 110376807 A CN110376807 A CN 1103768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ing
mentioned
interconnecting piece
touch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8832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76807B (zh
Inventor
吉田昌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3768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768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768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768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48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06Details
    • G02F1/1309Repairing; Test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59Repairing; Defec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86Wiring, e.g. gate line, drain lin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54Checking; Test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59Repairing; Defects
    • G02F1/136263Line defec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59Repairing; Defects
    • G02F1/136272Auxiliary lin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5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 G02F2201/506Repairing, e.g. with redundant arrangement against defective par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08Fault-tolerant or redundant circuits, or circuits in which repair of defects is prepar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能够进行信号配线的修理并且抑制开口率的下降。液晶面板(显示装置)(11)具备:像素电极(24);多个源极配线(信号配线)(27),其对像素电极(24)供应图像信号;多个触摸配线(配线)(31),其配置成至少各一部分隔着第1层间绝缘膜(绝缘膜)(36)与多个源极配线(27)重叠但与像素电极(24)不重叠;以及多个配线间连接部(41),其将多个触摸配线(31)彼此连接,在触摸配线(31)的延伸方向上隔开间隔配置。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公开对在显示装置所具备的数据线产生的缺陷进行修理的技术,已知有下述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以与数据线平行的方式在像素电极的下侧设置预备线。预备线与Cs线按每一像素通过接触部电连接,通常对预备线施加与Cs线相同的电压。在数据线发生了断线不良时,将与断线后的数据线相邻的预备线在与以夹着断线部位的方式存在的2个Cs线的各交叉部的配线方向两外侧切断,将一部分分离,并且将以夹着断线部位的方式存在的2个Cs线在与数据线和预备线的各交叉部的配线方向两外侧切断后将一部分分离,将数据线和Cs线的分离部分电连接。由此,能够维持向数据线施加电压。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平10-23241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中,利用连接到Cs线的预备线进行数据线的断线修理。但是,预备线设为与数据线不重叠的配置,是在与数据线之间在栅极线的延伸方向上隔开间隔排列的配置。而且,预备线是与像素电极重叠的配置。因此,产生开口率下降等问题,在实现高精细化等方面存在问题。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这种情况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能够进行信号配线的修理并且抑制开口率的下降。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备:像素电极;多个信号配线,其对上述像素电极供应图像信号;多个配线,其配置成至少各一部分与多个上述信号配线隔着绝缘膜重叠但与上述像素电极不重叠;以及多个配线间连接部,其将多个上述配线彼此连接,在上述配线的延伸方向上隔开间隔配置。
像素电极成为基于从信号配线供应的图像信号的电位。多个配线的至少各一部分与多个信号配线隔着绝缘膜重叠,并且通过在配线的延伸方向上隔开间隔配置的多个配线间连接部连接。根据这种构成,在任意的信号配线发生了断线的情况下,能够利用与该断线后的信号配线重叠的配线进行信号配线的断线修理。
在修理时,对与断线后的信号配线隔着绝缘膜重叠的配线中的、在其延伸方向上夹着信号配线的断线部位的2个部位进行激光照射等处理,从而使该配线与断线后的信号配线短路。另一方面,将与断线后的信号配线重叠的配线中的、在其延伸方向上夹着信号配线的断线部位的2个配线间连接部与上述配线电断开,因此,进行适当地切断上述配线或连接到该配线的配线间连接部的处理。根据以上内容,与断线后的信号配线重叠的配线的一部分以横跨断线部位的形式与信号配线短路,并且与作为基于配线间连接部的连接对象的配线电断开,所以图像信号经由上述的配线的一部分而在信号配线的断线部位迂回后提供给像素电极。原本由一部分用于信号配线的修理的配线传送的信号通过利用配线间连接部与该配线连接的配线传送。
并且,由于配线的至少一部分成为与信号配线重叠的配置,所以与假设配线以与信号配线不重叠的方式配置的情况相比,在削减配线和信号配线的配置空间并谋求开口率的提高上是优选的,除此之外配线与信号配线的短路部位的配置自由度也变高。而且,由于配线以与像素电极不重叠的方式配置,所以在为了使配线与信号配线短路而进行激光照射等处理时,该处理的影响不易波及像素电极。由此,不易产生与激光照射等处理相伴的二次缺陷。另外,在不进行断线修理的情况下,能够保持多个配线由多个配线间连接部连接的状态,因此,配线电阻变低。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进行信号配线的修理并且能够抑制开口率的下降。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所具备的液晶面板的触摸电极和触摸配线等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液晶面板的像素排列的俯视图。
图3是液晶面板的图2的A-A线截面图。
图4是表示构成液晶面板的阵列基板和CF基板的TFT附近的俯视图。
图5是阵列基板的图4的B-B线截面图。
图6是表示液晶面板的源极配线、触摸电极、触摸配线以及配线间连接部的概略性配置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在阵列基板和CF基板中夹着1个触摸电极的2个配线间连接部附近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阵列基板所具备的第3金属膜的图案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阵列基板所具备的第2透明电极膜的图案的俯视图。
图10是阵列基板的图7的C-C线截面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液晶面板的像素排列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阵列基板所具备的第3金属膜的图案的俯视图。
图13是表示阵列基板所具备的第2透明电极膜的图案的俯视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构成液晶面板的阵列基板和CF基板的配线间连接部附近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液晶面板(显示装置);24、124…像素电极;25…共用电极;26、126…栅极配线(扫描配线);27、127、227…源极配线(信号配线);27A…配线主体;27B…大宽度部;30、130、230…触摸电极(位置检测电极);31、131、231…触摸配线(配线);36…第1层间绝缘膜(绝缘膜);39…第2层间绝缘膜(绝缘膜);41、141、241…配线间连接部;41A、241A…第1连接部;41B、241B…第2连接部;42、142、242…分割触摸配线(分割配线);45、245…第1虚设连接部(虚设连接部);46…第2虚设连接部(电极重叠虚设连接部);47…分割触摸配线连接部(分割配线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通过图1至图10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具备显示功能和触摸面板功能(位置输入功能)的液晶显示装置(带位置输入功能的显示装置)10。此外,在各附图的一部分示出X轴、Y轴以及Z轴,各轴方向被描绘为成为在各附图中所示的方向。另外,以图3、图5以及图10的上侧为表侧,以该图下侧为里侧。
图1是液晶面板11的概略性俯视图。如图1所示,液晶显示装置10至少具备:液晶面板(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带位置输入功能的显示面板)11,其形成横长的方形形状,能够显示图像;以及背光源装置(照明装置),其是用于对液晶面板11照射在显示中使用的光的外部光源。在本实施方式中,液晶面板11的画面尺寸例如设为16英寸程度(具体地为16.1英寸),并且分辨率相当于“FHD”。背光源装置相对于液晶面板11配置于里侧(背面侧),具有对来自发出白色的光(白色光)的光源(例如LED等)或光源的光赋予光学作用从而将其转换为面状的光的光学部件等。此外,省略背光源装置的图示。
如图1所示,液晶面板11的画面的中央侧部分为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在图1中用单点划线包围的范围)AA。而液晶面板11的画面中的包围显示区域AA的边框状的外周侧部分为不显示图像的非显示区域NAA。液晶面板11是将一对基板20、21贴合而成的。一对基板20、21中的表侧(正面侧)为CF基板(相对基板)20,里侧(背面侧)为阵列基板(有源矩阵基板、元件基板)21。CF基板20和阵列基板21均是在玻璃基板的内面侧层叠形成各种膜而成的。此外,在两基板20、21的外表面侧,分别贴附有未图示的偏振板。CF基板20的短边尺寸比阵列基板21的短边尺寸短,而短边方向(Y轴方向)上的一个端部与基板21以对齐的方式贴合。因而,阵列基板21的短边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设为相对于CF基板20向侧方突出并与CF基板20不重叠的CF基板非重叠部21A。该CF基板非重叠部21A安装有用于供应与后述的显示功能或触摸面板功能有关的各种信号的驱动器(驱动电路部)12和挠性基板(信号传送部)13。驱动器12包括在内部具有驱动电路的LSI芯片,以COG(Chip On Glass:玻璃上芯片)方式安装于阵列基板21,处理由挠性基板13传送的各种信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液晶面板11的非显示区域NAA中,4个驱动器12沿着X轴方向隔开间隔排列配置。挠性基板13为在包括具有绝缘性和挠性的合成树脂材料(例如聚酰亚胺树脂等)的基材上形成有多个配线图案(未图示)的构成。分别是挠性基板13的一端侧连接到液晶面板11的非显示区域NAA,另一端侧连接到未图示的控制基板(信号供应源)。从控制基板供应的各种信号经由挠性基板13传送到液晶面板11,在非显示区域NAA中经过驱动器12的处理后向显示区域AA输出。另外,在阵列基板21的非显示区域NAA中,以在X轴方向上从两侧夹着显示区域AA的形式设置有一对栅极电路部GDM。栅极电路部GDM用于对后述的栅极配线26供应扫描信号。
本实施方式的液晶面板11兼具有显示图像的显示功能和基于显示的图像检测使用者输入的位置(输入位置)的触摸面板功能,将其中的用于发挥触摸面板功能的触摸面板图案实现一体化(内嵌化)。该触摸面板图案为所谓的投影型静电电容方式,其检测方式为自电容方式。如图1所示,触摸面板图案包括在液晶面板11的板面内按矩阵状排列配置的多个触摸电极(位置检测电极)30。触摸电极30配置于液晶面板11的显示区域AA。因而,液晶面板11的显示区域AA与能够检测输入位置的触摸区域(位置输入区域)大致一致,非显示区域NAA与无法检测输入位置的非触摸区域(非位置输入区域)大致一致。并且,在使用者基于看到的液晶面板11的显示区域AA的图像要进行位置输入而将作为导电体的未图示的手指(位置输入体)靠近液晶面板11的表面(显示面)时,在该手指与触摸电极30之间形成静电电容。由此,由位于手指的附近的触摸电极30检测出的静电电容随着手指靠近而发生变化,成为与位于离手指远的位置的触摸电极30不同的静电电容,因此,能够基于此来检测输入位置。触摸电极30在显示区域AA中沿着X轴方向(夹着触摸配线31的像素电极24的排列方向)和Y轴方向(触摸配线31的延伸方向)按矩阵状隔开间隔排列配置有各多个。触摸电极30俯视时形成大致方形形状,一边的尺寸为数mm(例如约2mm~6mm)程度,优选为5.1mm程度或其以上。因而,触摸电极30的俯视时的大小远远大于后述的像素部PX,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配置于涵盖各多个为一组(例如几十个左右为一组)的像素部PX的范围。对多个触摸电极30有选择地连接设置于液晶面板11的多个触摸配线(配线、位置检测配线)31。触摸配线31沿着Y轴方向延伸,与沿着Y轴方向排列的多个触摸电极30中的特定的触摸电极30有选择地连接。更详细地,在本实施方式中,触摸配线31配置成多个触摸配线31与包括沿着Y轴方向排列的多个触摸电极30的列重叠,并且各多个为一组的触摸配线31与形成该列的触摸电极30的每一个有选择连接。具体地,与1个触摸电极30重叠的触摸配线31的个数设为Y轴方向上的触摸电极30的排列数量的2倍程度,2个触摸配线31与1个触摸电极30连接而能够实现配线电阻的下降或冗长化。这种连接方式需要触摸电极30的一边的尺寸是一定尺寸以上,在如本实施方式那样的16.1英寸的画面尺寸且分辨率相当于“FHD”的液晶面板11中,需要触摸电极30的一边的尺寸是5.1mm以上。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与1个触摸电极30重叠的源极配线27和触摸配线31的个数,分别成为由触摸电极30的一边的尺寸(在本实施方式中是5.1mm)除以像素部PX的X轴方向上的排列间距(在本实施方式中是62μm)而得到的值(在本实施方式中是82个)。该值成为沿着Y轴方向排列并形成列的触摸电极30的排列数量(在本实施方式中是40个)的2倍程度。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将各2个触摸配线31与所有的触摸电极30连接的构成。此外,在图1中,用黑圆点图示出触摸配线31与触摸电极30的连接部位。而且,触摸配线31与未图示的检测电路连接。检测电路既可以设置于驱动器12,也可以经由挠性基板13设置于液晶面板11的外部。此外,图1示意性示出触摸电极30的排列,关于触摸电极30的具体的设置数量、配置、俯视平面形状等,除了图示以外,也能够适当地变更。
图2是构成液晶面板11的阵列基板21的显示区域AA的俯视图。如图2所示,在触摸电极30设置有以与触摸配线31的一部分重叠的方式配置的触摸配线重叠开口部(配线重叠开口部、位置检测配线重叠开口部)30A。触摸配线重叠开口部30A以在作为触摸配线31的延伸方向的Y轴方向上并行的形式分别延伸,俯视时为纵长形状(以触摸配线31的延伸方向为长方向的长条形状)。另外,触摸配线重叠开口部30A的宽度尺寸(在X轴方向上的尺寸)大于触摸配线31的宽度尺寸。这样,触摸配线重叠开口部30A以与触摸配线31的至少各一部分重叠的形式配置,由此能够减小在触摸配线31和与该触摸配线31不连接的触摸电极30之间可能产生的寄生电容。由此,使位置检测的灵敏度变得良好。
如图2所示,在构成液晶面板11的阵列基板21的显示区域AA的内面侧设置有TFT(薄膜晶体管、开关元件)23和像素电极24。TFT23和像素电极24沿着X轴方向和Y轴方向隔开间隔排列并按照矩阵状(行列状)设置有各多个。在这些TFT23和像素电极24的周围配设有相互正交(交叉)的栅极配线(扫描配线)26和源极配线(信号配线、数据配线)27。栅极配线26沿着大致X轴方向延伸,而源极配线27沿着大致Y轴方向延伸。栅极配线26和源极配线27分别连接到TFT23的栅极电极23A和源极电极23B,像素电极24连接到TFT23的漏极电极23C。并且,TFT23基于分别由栅极配线26和源极配线27供应的各种信号而被驱动,与该驱动相伴地控制向像素电极24供应电位。另外,TFT23相对于像素电极24(源极配线27)在X轴方向上偏置于图2所示的左右。TFT23中的相对于像素电极24(源极配线27)偏置于左侧的TFT23和相对于像素电极24(源极配线27)偏置于右侧的TFT23设为在Y轴方向上交替地重复并排的排列,俯视平面配置成锯齿状(千岛状)。像素电极24的俯视平面形状为纵长的大致方形(更详细地,长边以沿着源极配线27的方式弯曲),其短边方向与栅极配线26的延伸方向、长边方向与源极配线27的延伸方向分别一致。像素电极24在Y轴方向上被一对栅极配线26从两侧夹着,并且在X轴方向上被一对源极配线27从两侧夹着。此外,在CF基板20侧形成有在图2中用两点划线图示出的遮光部(像素间遮光部、黑矩阵)29。遮光部29以将相邻的像素电极24之间分隔开的方式而俯视平面形状形成大致格子状,在俯视时与像素电极24的大部分重叠的位置具有像素开口部29A。能够通过该像素开口部29A使像素电极24的透射光向液晶面板11的外部出光。遮光部29为与阵列基板21侧的至少栅极配线26和源极配线27(还包括触摸配线31)俯视时重叠的配置。此外,关于TFT23和像素电极24的配置等,将在后面另外说明。
图3是液晶面板11的像素部PX的中央部附近的截面图。如图3所示,液晶面板11具有配置于一对基板20、21之间并包括作为光学特性随着电场施加而变化的物质的液晶分子的液晶层(介质层)22。在构成液晶面板11的CF基板20的内面侧的显示区域AA设置有呈现蓝色(B)、绿色(G)以及红色(R)这3色的彩色滤光器28。彩色滤光器28通过相互呈现不同的颜色的彩色滤光器28沿着栅极配线26(X轴方向)重复排列多个且上述彩色滤光器28沿着源极配线27(大致Y轴方向)延伸,从而作为整体按照条纹状排列。这些彩色滤光器28设为与阵列基板21侧的各像素电极24俯视时重叠的配置。在X轴方向上相邻且呈现相互不同的颜色的彩色滤光器28设为其边界(颜色边界)与源极配线27和遮光部29重叠的配置。在该液晶面板11中,沿着X轴方向排列的R、G、B的彩色滤光器28和与各彩色滤光器28相对的3个像素电极24分别构成3色的像素部PX。并且,在该液晶面板11中,构成能够通过沿着X轴方向相邻的R、G、B这3色的像素部PX进行规定的灰度级的彩色显示的显示像素。像素部PX的X轴方向上的排列间距例如为60μm程度(具体地为62μm),Y轴方向上的排列间距例如为180μm程度(具体地为186μm)。遮光部29以将相邻的彩色滤光器28之间分隔的形式配置。在彩色滤光器28的上层侧(液晶层22侧)设置有在CF基板20的大致整个区域内按整面状配置的平坦化膜(未图示)。此外,在两基板20、21中的与液晶层22接触的最内面分别形成有用于使液晶层22所包含的液晶分子取向的取向膜(未图示)。
接下来,参照图2和图3说明共用电极25。如图2和图3所示,在阵列基板21的显示区域AA的内面侧,共用电极25以与所有的像素电极24重叠的形式形成于比像素电极24靠上层侧的位置。共用电极25被供应触摸信号(信号、位置检测信号),除了检测作为位置输入体的手指的输入位置的期间(感测期间)以外,总是被供应大致恒定的基准电位,在显示区域AA的大致整个区域内延伸。在共用电极25中的、与各像素电极24(详细地是后述的像素电极主体24A)重叠的部分开口形成有各多个沿着各像素电极24的长边方向延伸的像素重叠开口部(像素重叠狭缝、取向控制狭缝)25A。此外,像素重叠开口部25A的具体的设置个数、形状、形成范围等除了图示以外也能够适当地变更。在随着像素电极24被充电而在相互重叠的像素电极24与共用电极25之间产生了电位差时,在像素重叠开口部25A的开口边缘与像素电极24之间,除了产生沿着阵列基板21的板面的成分以外,还产生包含相对于阵列基板21的板面的法线方向的成分的边缘电场(倾斜电场)。因而,能够通过利用该边缘电场来控制液晶层22所包含的液晶分子的取向状态。即,本实施方式的液晶面板11的动作模式为FFS(Fringe Field Switching:边缘场开关)模式。并且,该共用电极25构成已述的触摸电极30。共用电极25除了具有已述的像素重叠开口部25A以外,还具有将相邻的触摸电极30之间分隔的分隔开口部(分隔狭缝)25B。分隔开口部25B包括沿着X轴方向在共用电极25的整个长度上横切的部分和沿着Y轴方向在共用电极25的整个长度上纵切的部分,作为整体俯视时形成大致格子状。共用电极25包括通过分隔开口部25B俯视时分割为棋盘格状且相互电气独立的多个触摸电极30。因而,连接到触摸电极30的触摸配线31将显示功能所涉及的共用信号(基准电位信号)和触摸功能所涉及的触摸信号按不同的定时(分时)供应到触摸电极30。其中的共用信号按照相同的定时传送到所有的触摸配线31,由此,所有的触摸电极30成为基准电位并作为共用电极25发挥功能。
参照图4详细说明TFT23和像素电极24的构成。图4是将阵列基板21的规定的TFT23附近放大后的俯视图。如图4所示,TFT23作为整体形成沿着X轴方向延伸的横长形状,设为在Y轴方向上与成为连接对象的像素电极24在图4所示的下侧相邻的配置。TFT23具有包括栅极配线26的一部分(与源极配线27等重叠的部分)的栅极电极23A。栅极电极23A形成沿着X轴方向延伸的横长形状,基于供应到栅极配线26的扫描信号来驱动TFT23,由此能够控制源极电极23B与漏极电极23C之间的电流。TFT23具有包括源极配线27的一部分(与栅极配线26重叠的部分)的源极电极23B。源极电极23B配置于TFT23的X轴方向上的一端侧,其大致整个区域与栅极电极23A重叠,并且连接到沟道部23D。TFT23具有漏极电极23C,漏极电极23C配置于在与源极电极23B之间隔开间隔的位置、即TFT23的X轴方向上的另一端侧。漏极电极23C沿着大致X轴方向延伸,其一端侧与源极电极23B形成相对状,与栅极电极23A重叠并且连接到沟道部23D,而另一端侧连接到像素电极24。
如图4所示,像素电极24包括:大致方形形状的像素电极主体24A,其与遮光部29的像素开口部29A重叠;以及接触部24B,其从像素电极主体24A沿着Y轴方向向TFT23侧突出。其中的接触部24B与漏极电极23C的另一端侧重叠配置,这些重叠部位彼此经过开口形成于第1层间绝缘膜36的像素接触孔CH1连接。此外,栅极配线26的与接触部24B和漏极电极23C双方重叠的范围被切开。该切口是为了减小栅极配线26与像素电极24之间的电容而设置的。另外,漏极电极23C的另一端与栅极配线26重叠。这是为了在制造阵列基板21时漏极电极23C相对于栅极配线26发生了位置偏离时栅极配线26与漏极电极23C(即像素电极24)之间的电容也不会变动而设置的。TFT23具有沟道部23D,沟道部23D隔着后述的栅极绝缘膜33与栅极电极23A重叠,并且连接到源极电极23B和漏极电极23C。沟道部23D与栅极电极23A重叠,并且沿着X轴方向延伸,分别是其一端侧连接到源极电极23B,另一端侧连接到漏极电极23C。并且,在TFT23基于由栅极电极23A供应的扫描信号成为导通状态时,由源极配线27供应的图像信号(数据信号)从源极电极23B经由包括半导体膜34的沟道部23D向漏极电极23C供应。其结果是,像素电极24被充电到基于图像信号的电位。此外,共用电极25的与沟道部23D重叠的范围被切开。该切口是为了在TFT23成为截止状态时抑制源极电极23B与漏极电极23C之间的漏电电流量与共用电极25(触摸电极30)的电位变动相伴地发生变动而设置的。
在此,参照图5说明层叠形成于阵列基板21的内面侧的各种膜。图5是液晶面板11的TFT23附近的截面图。如图5所示,阵列基板21从下层侧(玻璃基板侧)起按顺序层叠形成有第1金属膜32、栅极绝缘膜33、半导体膜34、第2金属膜35、第1层间绝缘膜36、第1透明电极膜37、第3金属膜38、第2层间绝缘膜39、第2透明电极膜40。第1金属膜32、第2金属膜35以及第3金属膜38分别通过设为包括从铜、钛、铝、钼、钨等中选择的1种金属材料的单层膜或包括不同种类的金属材料的层叠膜或合金从而具有导电性和遮光性。第1金属膜32构成栅极配线26或TFT23的栅极电极23A等。第2金属膜35构成源极配线27或TFT23的源极电极23B和漏极电极23C等。第3金属膜38构成触摸配线31或后述的配线间连接部41等。栅极绝缘膜33、第1层间绝缘膜36以及第2层间绝缘膜39分别包括氮化硅(SiNx)、氧化硅(SiO2)等无机材料。栅极绝缘膜33将下层侧的第1金属膜32与上层侧的半导体膜34和第2金属膜35保持为绝缘状态。第1层间绝缘膜36将下层侧的半导体膜34和第2金属膜35与上层侧的第1透明电极膜37和第3金属膜38保持为绝缘状态。第2层间绝缘膜39将下层侧的第1透明电极膜37和第3金属膜38与上层侧的第2透明电极膜40保持为绝缘状态。半导体膜34包括作为材料例如使用了氧化物半导体、非晶硅等的薄膜,在TFT23中构成连接到源极电极23B和漏极电极23C的沟道部(半导体部)23D等。第1透明电极膜37和第2透明电极膜40包括透明电极材料(例如ITO(Indium Tin Oxide:铟锡氧化物)或IZO(Indium Zinc Oxide:铟锌氧化物)等)。第1透明电极膜37构成像素电极24等。第1透明电极膜37和第3金属膜38均配置于第1层间绝缘膜36的上层侧,位于相互相同的层。因而,可以说包括第1透明电极膜37的像素电极24与包括第3金属膜38的触摸配线31和配线间连接部41等配置于相互相同的层。第2透明电极膜40构成共用电极25(触摸电极30)。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触摸配线31和配线间连接部41设为包括第3金属膜38的单层结构,但例如也能够设为第1透明电极膜37与第3金属膜38的层叠结构。
接下来,主要参照图5并适当地参照图4说明显示区域AA的触摸配线31的构成。如图5所示,触摸配线31包括第3金属膜38,配置成与包括第2金属膜35的源极配线27的大致整个区域(大部分)隔着第1层间绝缘膜36俯视时重叠。这样,若与触摸配线配置成与源极配线27不重叠的情况相比,在能够削减触摸配线31和源极配线27的配置空间并实现开口率的提高上是优选的。触摸配线31在显示区域AA中以与源极配线27并行的形式沿着大致Y轴方向延伸,设为与沿着Y轴方向排列的多个像素电极24在X轴方向上离开并且相邻的配置。即,触摸配线31和与其重叠的源极配线27均成为与像素电极24不重叠的配置。触摸配线31配置成与所有的源极配线27重叠,其设置数量与源极配线27的设置数量一致。触摸配线31具有连接到在显示区域AA中成为连接对象的触摸电极30的衬垫部31A。衬垫部31A设为从触摸配线31的侧缘沿着X轴方向局部突出、在Y轴方向上被夹在栅极配线26与像素电极24之间并且与栅极配线26的一部分重叠的配置(参照图4)。衬垫部31A与连接对象的触摸电极30的重叠部位经过开口形成于第2层间绝缘膜39的触摸配线用接触孔CH2连接。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设置有将在X轴方向(与触摸配线31的延伸方向交叉(正交)的方向)上相邻的触摸配线31彼此连接的配线间连接部41,由此能够利用触摸配线31的一部分进行源极配线27的断线修理。图6是表示源极配线27、触摸电极30、触摸配线31以及配线间连接部41的概略性配置的俯视图。在图6中,分别通过实线示出包括第2金属膜35的源极配线27,通过虚线示出包括第3金属膜38的触摸配线31和配线间连接部41,通过两点划线示出包括第2透明电极膜40的触摸电极30。配线间连接部41与在X轴方向上夹着1个像素电极24相邻的2个触摸配线31连接。配线间连接部41在Y轴方向(触摸配线31的延伸方向)上隔开间隔配置有多个,将成为连接对象的各触摸配线31在Y轴方向上隔开间隔的多个部位彼此相互连接。并且,成为配线间连接部41的连接对象的2个触摸配线31连接到共用的触摸电极30。即,连接到相同的触摸电极30的2个触摸配线31配置成在X轴方向上夹着1个像素电极24相邻,并且由多个配线间连接部41相互连接。因而,由触摸电极30供应的触摸信号或共用信号通过利用配线间连接部41连接并成为短路状态的2个触摸配线31传送,因此,能够通过低配线电阻传送,不易发生电压下降。而且,多个配线间连接部41以大部分与触摸电极30不重叠的方式分别有选择地配置于在Y轴方向上相邻的触摸电极30之间,不包括成为大部分与触摸电极30重叠的配置的配线间连接部41。因而,配线间连接部41在Y轴方向上的排列间距与触摸电极30的一边的尺寸相等。
图7是表示在CF基板20和阵列基板21中夹着1个触摸电极30的2个配线间连接部41附近的俯视图。配线间连接部41包括与触摸配线31相同的第3金属膜38,如图7所示,设为将包括第2透明电极膜40的共用电极25的分隔开口部25B中的、在Y轴方向上相邻的触摸电极30之间分隔并且大部分与沿着X轴方向延伸的部分重叠的配置。此外,配线间连接部41的整个区域不是与触摸电极30不重叠,而是极小的一部分(两侧边缘部)与触摸电极30重叠。配线间连接部41设为在Y轴方向上被夹在栅极配线26与和该栅极配线26经由TFT23连接的像素电极24相反的一侧(图7的下侧)的像素电极24之间的配置。配线间连接部41沿着X轴方向延伸,其两端部分别连接到触摸配线31,其长度尺寸与像素部PX在X轴方向上的排列间距相等。配线间连接部41包括配置于其长度方向(X轴方向)上的中央的第1连接部41A和配置于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的多个第2连接部41B。第1连接部41A配置于在Y轴方向上相邻的触摸电极30之间的中间位置,其宽度尺寸大于第2连接部41B的宽度尺寸。第2连接部41B将第1连接部41A和触摸配线31连接,其宽度尺寸小于第1连接部41A的宽度尺寸。具体地,第2连接部41B以与第1连接部41A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连接各2个方式配置有总计4个。即,可以说配线间连接部41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别分支为两股状并且连接到各触摸配线31。连接到第1连接部41A的相同的端部的2个第2连接部41B在Y轴方向上隔开间隔排列配置。
在此,使用图7说明与触摸配线31重叠的源极配线27的详细的构成。如图7所示,源极配线27包括:配线主体27A,其沿着Y轴方向延伸;以及大宽度部27B,其配置于配线主体27A的途中,宽度比配线主体27A的宽度大。大宽度部27B分别设置于配线主体27A中的、成为与像素电极24相邻的部分与横穿TFT23的部分的边界的位置。即,大宽度部27B在Y轴方向上夹着各TFT23的位置配置有各2个。在Y轴方向上夹着TFT23的2个大宽度部27B中的、相对于TFT23在Y轴方向上配置于配线间连接部41侧的大宽度部27B设为与在Y轴方向上排列的2个第2连接部41B中的离TFT23远的一侧的第2连接部41B与触摸配线31的连接部位重叠的配置。而在Y轴方向上夹着TFT23的2个大宽度部27B中的、相对于TFT23在Y轴方向上配置于与配线间连接部41侧相反的一侧的大宽度部27B,配置成比配线间连接部41侧的大宽度部27B离TFT23更近的位置。大宽度部27B俯视时形成方形形状,成为在源极配线27中宽度最大的部分。此外,配线主体27A的与像素电极24相邻的部分设为比横穿TFT23的部分稍大的宽度。
接下来,主要使用图8说明与源极配线27重叠的触摸配线31的详细构成。图8是表示阵列基板21所具备的第3金属膜38的图案的俯视图。如图8所示,触摸配线31包括以在Y轴方向上夹着配线间连接部41的方式配置的多个分割触摸配线(分割配线)42。如图2和图8所示,分割触摸配线42沿着Y轴方向延伸,其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连接到在Y轴方向上夹着触摸电极30的2个配线间连接部41。因而,分割触摸配线42的长度尺寸与配线间连接部41在Y轴方向上的排列间距或触摸电极30的一边的尺寸相等。分割触摸配线42的宽度尺寸在整个长度上大致恒定,与源极配线27的配线主体27A的将TFT23横穿的部分大致相同。因而,源极配线27的大宽度部27B的宽度比分割触摸配线42的宽度大,各一部分从分割触摸配线42的两侧缘在X轴方向上向两侧方分别突出。在Y轴方向上夹着配线间连接部41的2个分割触摸配线42分别连接到构成配置在中间的配线间连接部41并在Y轴方向上相邻的2个第2连接部41B。因而,可以说配线间连接部41除了具有将在X轴方向上相邻的2个触摸配线31彼此连接的功能以外,还具有将构成触摸配线31并在Y轴方向上相邻的2个分割触摸配线42彼此连接的功能。
下面,主要使用图9说明与上述的源极配线27和触摸配线31有关的触摸电极30的详细构成。图9是表示阵列基板21所具备的第2透明电极膜40的图案的俯视图。如图9所示,触摸电极30具有第1开口部43和第2开口部44。如图2和图9所示,第1开口部43设置成主要包围构成配线间连接部41并在Y轴方向上相邻的各2个的第2连接部41B。因而,第1开口部43以在X轴方向上的排列间距与配线间连接部41的长度尺寸相等、在Y轴方向上的排列间距与配线间连接部41在Y轴方向上的排列间距相等的方式配置有各多个。更详细地,各第1开口部43俯视时形成方形形状,在如下范围形成,该范围除了包围在Y轴方向上相邻的各2个的第2连接部41B以外,还包围在Y轴方向上夹着TFT23的2个大宽度部27B中的、相对于TFT23在Y轴方向上配置于配线间连接部41侧的大宽度部27B。各第1开口部43分别与共用电极25的分隔开口部25B的沿着X轴方向延伸的部分、以及触摸电极30与TFT23的沟道部23D重叠的切口分别连通。此外,第1开口部43包括与分隔开口部25B的沿着Y轴方向延伸的部分连通的第1开口部43和与触摸配线重叠开口部30A连通的第1开口部43。第2开口部44设置成包围在Y轴方向上夹着TFT23的2个大宽度部27B中的、相对于TFT23在Y轴方向上配置于与配线间连接部41侧相反的一侧的大宽度部27B。第2开口部44与触摸电极30的与TFT23的沟道部23D重叠的切口连通,设为在Y轴方向上与该切口在和第1开口部43侧相反的一侧相邻的配置。另外,第2开口部44也与触摸配线重叠开口部30A连通。
然而,如图2和图8所示,以在X轴方向上相邻的形式重复排列的多个触摸配线31包括通过配线间连接部41相互连接的触摸配线31、和相互不连接的触摸配线31。具体地,在X轴方向上相邻并连接到共用的触摸电极30的2个触摸配线31虽然通过配线间连接部41相互连接,但是在X轴方向上相邻但连接到不同的触摸电极30的2个触摸配线31相互不连接。该不连接的2个触摸配线31中的任意一方连接着第1虚设连接部(虚设连接部)45。第1虚设连接部45为在Y轴方向上被夹在栅极配线26和与该栅极配线26经由TFT23连接的像素电极24相反的一侧(图2和图8的下侧)的像素电极24之间的配置。即,第1虚设连接部45相对于像素电极24和栅极配线26在Y轴方向上的位置关系等同于配线间连接部41的与像素电极24和栅极配线26在Y轴方向上的位置关系。第1虚设连接部45与配线间连接部41同样地包括大宽度部分和与大宽度部分及触摸配线31连接的窄宽度部分。由此,在与栅极配线26之间夹着配线间连接部41的像素电极24和在与栅极配线26之间夹着第1虚设连接部45的像素电极24处分别产生的寄生电容变得相同,因此,不易发生显示不匀。第1虚设连接部45以在Y轴方向上与像素电极24和栅极配线26交替地重复排列的方式配置有多个。第1虚设连接部45在Y轴方向上的排列间距与像素部PX在Y轴方向上的排列间距相等,在Y轴方向上的排列数量与像素部PX或栅极配线26的设置数量大致相同。这样,由于能够最大限度地确保第1虚设连接部45的设置数量,所以更不易发生显示不匀。另外,如图2和图9所示,设置于触摸电极30的第1开口部43还包围多个第1虚设连接部45中的、配置于与配线间连接部41相同的行的第1虚设连接部45与触摸配线31的连接部位。
另一方面,如图2和图8所示,在X轴方向上相邻并连接到共用的触摸电极30的2个触摸配线31中的任意一个连接着第2虚设连接部(电极重叠虚设连接部)46。第2虚设连接部46配置于与配线间连接部41相同的列。第2虚设连接部46不同于配置成大部分与触摸电极30不重叠的配线间连接部41,整个区域配置成与触摸电极30重叠。第2虚设连接部46设为在Y轴方向上被夹在栅极配线26与和该栅极配线26经由TFT23连接的像素电极24相反的一侧(图2和图8的下侧)的像素电极24之间的配置。即,第2虚设连接部46相对于像素电极24和栅极配线26在Y轴方向上的位置关系等同于配线间连接部41和第1虚设连接部45与像素电极24和栅极配线26在Y轴方向上的各位置关系。第2虚设连接部46与配线间连接部41或第1虚设连接部45同样地,包括大宽度部分和与大宽度部分和触摸配线31连接的窄宽度部分。由此,在与栅极配线26之间夹着配线间连接部41的像素电极24、在与栅极配线26之间夹着第1虚设连接部45的像素电极24、以及在与栅极配线26之间夹着第2虚设连接部46的像素电极24处分别产生的寄生电容变得相等,因此更不易发生显示不匀。第2虚设连接部46在与触摸电极30重叠的范围(被在Y轴方向上分离开的2个配线间连接部41夹着的区域)内,以在Y轴方向上与像素电极24和栅极配线26交替地重复排列的方式配置有多个。第2虚设连接部46在Y轴方向上的排列间距与像素部PX在Y轴方向上的排列间距相等,在Y轴方向上的排列数量设为与像素部PX或栅极配线26的设置数量大致相同。这样,由于能够最大限度地确保第2虚设连接部46的设置数量,所以更不易发生显示不匀。而且,与触摸电极30重叠的第2虚设连接部46配置成被夹在栅极配线26与像素电极24之间,因此,能够遮挡在栅极配线26与像素电极24或触摸电极30之间可能产生的电场。与此同样地,与触摸电极30重叠的配置的第1虚设连接部45能够遮挡在栅极配线26与像素电极24或触摸电极30之间可能产生的电场。
根据如上所示的构成,在源极配线27产生了断线的情况下,通过利用与该断线后的源极配线27重叠的触摸配线31,能够进行源极配线27的断线修理。使用图7和图10说明具体的断线修理。图10是触摸配线31与2个配线间连接部41的连接部位附近的截面图。在沿着Y轴方向延伸的源极配线27的规定位置产生了断线的情况下,如图7和图10所示,若对断线部位进行特定,则能够从与断线后的源极配线27重叠的触摸配线31所连接的配线间连接部41中特定在Y轴方向上夹着断线部位的2个配线间连接部41。在图7和图10中,用“△”标记图示出源极配线27的断线部位。对该特定后的2个配线间连接部41所具备并连接到与断线后的源极配线27重叠的触摸配线31的总计4个第2连接部41B中的、连接到与断线部位重叠的分割触摸配线42的2个第2连接部41B照射激光。这样,被照射了激光的2个第2连接部41B被切断,由此与断线部位重叠的分割触摸配线42与上述的2个配线间连接部41和其它分割触摸配线42分别电断开。这样进行2次切断作业,由此能够使与断线部位重叠的分割触摸配线42电性孤立,因此,作业性优良。在图7中,用粗的单点划线的线段图示出基于激光照射的第2连接部41B的切断部位。通过激光的照射被切断的第2连接部41B成为比第1连接部41A窄的宽度,因此,能够作为激光照射的标记使用,并且切断作业所需的作业时间变短。由此,切断处理的作业性变得良好。而且,触摸电极30具有包围第2连接部41B的第1开口部43,因此,照射到第2连接部41B的激光经过第1开口部43,能够避免激光照射到触摸电极30。由此,能够避免发生触摸电极30自身被激光破坏或者该碎片扩散到液晶层22而使其它配线或电极短路等二次缺陷。
另一方面,对在Y轴方向上夹着发生了断线的源极配线27中的断线部位的2个大宽度部27B照射激光。这样,在激光的照射部位,介于源极配线27与触摸配线31之间的第1层间绝缘膜36的绝缘状态被破坏,因此,源极配线27和与断线部位重叠的分割触摸配线42在Y轴方向上夹着断线部位的2个部位处短路。在图7和图10中,用“×”标记图示出用于短路的激光的照射部位。根据以上内容,构成与断线后的源极配线27重叠的触摸配线31并与断线部位重叠的分割触摸配线42以横跨断线部位的形式与源极配线27短路,并且与断线后的源极配线27重叠的触摸配线31的其它分割触摸配线42(与断线部位不重叠的分割触摸配线42)电断开,所以图像信号通过经由上述的分割触摸配线42而在源极配线27的断线部位迂回后供应到像素电极24。原本由在源极配线27的修理中使用的与断线部位重叠的分割触摸配线42的触摸配线31传送的触摸信号或共用信号由通过配线间连接部41与触摸配线31连接的该触摸配线31传送。即,即使将触摸配线31的一部分用于源极配线27的断线修理,也能够维持对成为该触摸配线31的连接对象的触摸电极30供应信号。而且,触摸配线31配置成与像素电极24不重叠,所以在为了将触摸配线31和源极配线27短路而进行照射激光的处理时,能够避免激光照射到像素电极24的事态。由此,能够避免产生像素电极24自身被激光破坏或者其碎片扩散到液晶层22而使其它配线或电极短路等二次缺陷。另外,在照射用于使源极配线27和触摸配线31短路的激光时,由于源极配线27的大宽度部27B为比配线主体27A大的宽度,因此,大宽度部27B成为激光照射的标记,作业性优良。而且,触摸电极30具有包围各大宽度部27B的第1开口部43和第2开口部44,因此,照射到各大宽度部27B的激光从第1开口部43或第2开口部44通过,能够避免激光照射到触摸电极30。由此,能够避免发生触摸电极30自身被激光破坏、或者其碎片扩散到液晶层22而使其它配线或电极短路等二次缺陷。
如以上说明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液晶面板(显示装置)11具备:像素电极24;多个源极配线(信号配线)27,其对像素电极24供应图像信号;多个触摸配线(配线)31,其配置成至少各一部分隔着第1层间绝缘膜(绝缘膜)36与多个源极配线27重叠但与像素电极24不重叠;以及多个配线间连接部41,其将多个触摸配线31彼此连接并在触摸配线31的延伸方向上隔开间隔配置。
像素电极24成为基于从源极配线27供应的图像信号的电位。多个触摸配线31的至少各一部分隔着第1层间绝缘膜36与多个源极配线27重叠,并且由在触摸配线31的延伸方向上隔开间隔配置的多个配线间连接部41连接。根据这种构成,在任意的源极配线27中发生了断线的情况下,能够利用与该断线后的源极配线27重叠的触摸配线31进行源极配线27的断线修理。
在修理时,对隔着第1层间绝缘膜36与断线后的源极配线27重叠的触摸配线31中的、在其延伸方向上夹着源极配线27的断线部位的2个部位进行激光照射等处理,由此使该触摸配线31和断线后的源极配线27短路。另一方面,为了将与断线后的源极配线27重叠的触摸配线31中的、在其延伸方向上夹着源极配线27的断线部位的2个配线间连接部41与上述触摸配线31电断开,而进行将上述触摸配线31或连接到该触摸配线31的配线间连接部41适当地切断的处理。根据以上内容,与断线后的源极配线27重叠的触摸配线31的一部分以横跨断线部位的形式与源极配线27短路,并且由于与和断线后的源极配线27重叠的触摸配线31的其它部分电断开,所以图像信号通过经由上述的触摸配线31的一部分而在源极配线27的断线部位迂回后供应到像素电极24。原本通过一部分用于源极配线27的修理的触摸配线31传送的信号通过利用配线间连接部41连接的触摸配线31传送到该触摸配线31。
并且,触摸配线31成为至少一部分与源极配线27重叠的配置,所以与触摸配线配置成与源极配线27不重叠的情况相比,在削减触摸配线31和源极配线27的配置空间并实现开口率的提高上是优选的,而且触摸配线31与源极配线27的短路部位的配置自由度变高。而且,触摸配线31由于配置成与像素电极24不重叠,所以在为了将触摸配线31和源极配线27短路而进行激光照射等处理时,该处理的影响不易波及像素电极24。由此,不易产生与激光照射等处理相伴的二次缺陷。另外,在不进行断线修理的情况下,多个触摸配线31被保持为由多个配线间连接部41连接的状态,因此,配线电阻变低。
还具备:共用电极25,其配置成至少一部分隔着第2层间绝缘膜(绝缘膜)39与像素电极24重叠;以及触摸电极(位置检测电极)30,其是将共用电极25分割而成的,在与进行位置输入的位置输入体之间形成静电电容,检测位置输入体的输入位置,多个触摸配线31连接到触摸电极30,将位置检测信号和将触摸电极30设为基准电位的共用信号进行分时后供应。这样,在像素电极24和至少一部分隔着第2层间绝缘膜39与像素电极24重叠的共用电极25之间,可能产生基于从源极配线27供应到像素电极24的图像信号的电位差,利用该电位差进行图像的显示。另一方面,将共用电极25分割而成的触摸电极30能够在与进行位置输入的位置输入体之间形成静电电容,来检测位置输入体的输入位置。触摸配线31通过将位置检测信号和用于将触摸电极30设为基准电位的共用信号分时后供应到所连接的触摸电极30,从而能够发挥上述的位置检测功能和图像显示功能。
另外,多个触摸配线31中的、由多个配线间连接部41相互连接的多个触摸配线31连接到共用的触摸电极30。这样,即使多个触摸配线31所包含的触摸配线31的一部分用于源极配线27的断线修理,也能通过利用配线间连接部41连接到触摸配线31的该触摸配线31来进行对共用的触摸电极30的位置检测信号或共用信号的供应。
另外,源极配线27和触摸配线31中的至少一方包括配线主体27A、以及与配线主体27A相比宽度较大的大宽度部27B。这样,在进行源极配线27的断线修理时使触摸配线31与源极配线27短路时,能够以与配线主体27A相比宽度较大的大宽度部27B为标记进行激光照射等处理。由此,处理的作业性优良。
另外,触摸电极30以包围大宽度部27B的方式形成开口。这样,在进行源极配线27的断线修理时对大宽度部27B进行了激光照射等处理的情况下,该处理的影响不易波及触摸电极30。由此,不易产生与激光照射等处理相伴的二次缺陷。
另外,配线间连接部41包括:第1连接部41A;以及第2连接部41B,其将第1连接部41A和触摸配线31相连,与第1连接部41A相比宽度较窄。这样,在进行源极配线27的断线修理时将触摸配线31或连接到该触摸配线31的配线间连接部41切断时,能够以与第1连接部41A相比宽度较窄的第2连接部41B为标记进行激光照射等处理。而且,第2连接部41B与第1连接部41A相比宽度较窄,因此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该切断作业。根据以上内容,处理的作业性优良。
另外,触摸电极30以包围第2连接部41B的方式形成开口。这样,在进行源极配线27的断线修理时对第2连接部41B进行了激光照射等处理的情况下,该处理的影响不易波及触摸电极30。由此,不易产生与激光照射等处理相伴的二次缺陷。
另外,触摸配线31包括以在其延伸方向上夹着配线间连接部41的方式配置的多个分割触摸配线(分割配线)42,第2连接部41B以与在延伸方向上和配线间连接部41相邻的2个分割触摸配线42个别连接的方式配置多个。这样,配线间连接部41除了具有将多个触摸配线31彼此连接的功能以外,还具有将构成触摸配线31的多个分割触摸配线42彼此连接的功能。在修理源极配线27的断线时进行了将第2连接部41B切断的处理时,能够将特定的分割触摸配线42与其它分割触摸配线42电断开,并且能够将包括特定的分割触摸配线42的触摸配线31与其它触摸配线31电断开。因而,与配线间连接部41仅具有触摸配线31彼此的连接功能的情况相比,能够削减切断所涉及的处理次数。由此,处理的作业性变得更优良。
另外,触摸电极30隔开间隔排列配置有多个,多个配线间连接部41分别有选择地配置于以与触摸电极30不重叠的方式相邻的触摸电极30之间。这样,多个配线间连接部41不包含成为与触摸电极30重叠的配置的配线间连接部41,所以在修理源极配线27的断线时进行了应将配线间连接部41切断的激光照射等处理的情况下,该处理的影响不易波及触摸电极30。由此,不易产生与激光照射等处理相伴的二次缺陷。另外,为了避免上述的二次缺陷的发生,例如若使触摸电极30中的与配线间连接部41重叠的部分开口,则有可能产生触摸电极30的面积相应地减少的问题,但能够避免这种问题。
另外,具备多个栅极配线(扫描配线)26,上述多个栅极配线(扫描配线)26以与源极配线27和触摸配线31交叉的方式延伸,以在之间至少夹着像素电极24的方式在之间隔开间隔配置,多个配线间连接部41配置成被夹在像素电极24与栅极配线26之间,具备第2虚设连接部(电极重叠虚设连接部)46,上述第2虚设连接部(电极重叠虚设连接部)46连接到触摸配线31,配置成与触摸电极30重叠并且被夹在像素电极24与栅极配线26之间。这样,与配线间连接部41同样地连接到触摸配线31的第2虚设连接部46相对于栅极配线26和像素电极24的位置关系与配线间连接部41相同。由此,在与栅极配线26之间夹着配线间连接部41的像素电极24和在与栅极配线26之间夹着第2虚设连接部46的像素电极24处分别产生的寄生电容变得相等,因此不易发生显示不匀。而且,与触摸电极30重叠的第2虚设连接部46配置成被夹在栅极配线26与像素电极24之间,因此能够遮挡在栅极配线26与像素电极24或触摸电极30之间可能产生的电场。
另外,具备多个栅极配线26,上述多个栅极配线26以与源极配线27和触摸配线31交叉的方式延伸,并以在之间至少夹着像素电极24的方式在之间隔开间隔配置,多个配线间连接部41配置成被夹在像素电极24与栅极配线26之间,多个触摸配线31包括相邻配置并由配线间连接部41相互连接的触摸配线31、和相邻配置但相互不连接的触摸配线31,具备第1虚设连接部(虚设连接部)45,上述第1虚设连接部(虚设连接部)45连接到相邻配置但相互不连接的触摸配线31中的任意一个,配置成被夹在像素电极24与栅极配线26之间。这样,与配线间连接部41同样地连接到触摸配线31的第1虚设连接部45相对于栅极配线26和像素电极24的位置关系与配线间连接部41相同。由此,在与栅极配线26之间夹着配线间连接部41的像素电极24和在与栅极配线26之间夹着第1虚设连接部45的像素电极24处分别产生的寄生电容变得相等,因此,不易发生显示不匀。
另外,第1虚设连接部45以在源极配线27的延伸方向上与像素电极24和栅极配线26交替地重复排列的方式配置有多个。这样,由于能够最大限度地确保设为被夹在像素电极24与栅极配线26之间的配置的第1虚设连接部45的设置数量,所以更不易发生显示不匀。另外,多个第1虚设连接部45也可以包含与触摸电极30重叠配置的第1虚设连接部45,因此,通过这种第1虚设连接部45,能够遮挡在栅极配线26与像素电极24或触摸电极30之间可能产生的电场。
<实施方式2>
通过图11至图13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在该实施方式2中,示出将配线间连接部141的构成等变更后的内容。此外,关于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同样的结构、作用以及效果,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11和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多个配线间连接部141除了包括大部分以与触摸电极130不重叠的方式配置在相邻的触摸电极130之间的配线间连接部141以外,还包括以整个区域与触摸电极130重叠的方式配置的配线间连接部141。即,在X轴方向上相邻并连接到共用的触摸电极130的2个触摸配线131除了大部分在Y轴方向上相邻的触摸电极130之间由与触摸电极130不重叠的配线间连接部141连接以外,还由在纵切触摸电极130的途中与触摸电极130重叠的配线间连接部141连接。与触摸电极130重叠的配线间连接部141以在Y轴方向上被夹在像素电极124和栅极配线126之间、并且在Y轴方向上与像素电极124和栅极配线126交替地重复排列的方式配置有多个。与触摸电极130重叠的配线间连接部141在Y轴方向上的排列间距与像素部PX在Y轴方向上的排列间距相等,在Y轴方向上的排列数量与和触摸电极130重叠的像素部PX或栅极配线126的设置数量大致相同。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确保与触摸电极130重叠的配线间连接部141的设置数量。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省略了与如上所述设置配线间连接部141相伴地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中配置于与配线间连接部41相同的列的第2虚设连接部46(参照图2)。
在此,在如上述的实施方式1那样将配线间连接部41的配置限定为大部分与触摸电极30不重叠的情况下(参照图2),有可能发生下面的问题。即,在成为与发生了断线的源极配线27重叠的触摸配线31的连接对象的触摸电极30是与发生了断线的源极配线27重叠的配置的情况下,若与断线修理相伴地将配线间连接部41和触摸配线31电断开,则无法向触摸电极30传送信号。另外,在与配线间连接部41电断开后的触摸配线31具备与触摸电极30连接的衬垫部31A的情况下,若进行断线修理,则源极配线27与触摸电极30会发生短路。关于该点,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1和图12所示,多个配线间连接部141包含与触摸电极130重叠的配线间连接部141。这样,在成为与发生了断线的源极配线127重叠的触摸配线131的连接对象的触摸电极130为与发生了断线的源极配线127重叠的配置时,即使与断线修理相伴地将配线间连接部141和触摸配线131电断开,也能够通过与触摸电极130重叠的配线间连接部141将多个触摸配线131彼此保持为连接状态。另外,通过适当地选择配线间连接部141并将其切断,以使与配线间连接部141电断开后的触摸配线131不包含与触摸电极130连接的衬垫部31A,能够避免与断线修理相伴的源极配线127与触摸电极130的短路。由此,能够补救断线修理的缺陷的情况增加,因此,能够提高成品率。而且,由于能够最大限度地确保设为被夹在像素电极124与栅极配线126之间的配置的配线间连接部141的设置数量,所以能够将存在于触摸电极130的形成范围内的所有分割触摸配线142用于断线修理。由此,能够补救断线修理的缺陷的情况进一步增加,能够实现成品率的进一步提高。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配线间连接部141的设置数量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相比增加相伴地,如图11和图13所示,形成于触摸电极130的第1开口部143和第2开口部144的设置数量增加,因此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相比,触摸电极130的面积减少。
如以上说明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触摸电极130隔开间隔排列配置有多个,多个配线间连接部141包括配置成与触摸电极130重叠的配线间连接部141和以与触摸电极130不重叠的方式配置在相邻的触摸电极130之间的配线间连接部141。假设在将配线间连接部41的配置限定为与触摸电极30不重叠的情况下,存在如下问题:在成为与发生了断线的源极配线27重叠的触摸配线31的连接对象的触摸电极30是与发生了断线的源极配线27重叠的配置时,若与断线修理相伴地将配线间连接部41和触摸配线31电断开,则无法向触摸电极30传送信号。另外,在与配线间连接部41电断开的触摸配线31具备与触摸电极30连接的衬垫部31A的情况下,存在若进行断线修理则源极配线27与触摸电极30短路的问题。关于该点,若多个配线间连接部141包括与触摸电极130重叠的配线间连接部141,则在成为与发生了断线的源极配线127重叠的触摸配线131的连接对象的触摸电极130是与发生了断线的源极配线127重叠的配置时,即使与断线修理相伴地将配线间连接部141和触摸配线131电断开,也能够通过与触摸电极130重叠的配线间连接部141将多个触摸配线131彼此保持为连接状态。另外,通过适当地选择并切断配线间连接部141,以使与配线间连接部141电断开的触摸配线131不包含与触摸电极130连接的衬垫部31A,能够避开与断线修理相伴的源极配线127与触摸电极130的短路。由此,能够补救断线修理的缺陷的情况增加,因此能够提高成品率。
另外,具备多个栅极配线126,上述多个栅极配线126以与源极配线127和触摸配线131交叉的方式延伸,并以在之间至少夹着像素电极124的方式在之间隔开间隔配置,像素电极124在源极配线127的延伸方向上隔开间隔排列配置有多个,多个配线间连接部141配置成被夹在像素电极124与栅极配线126之间并且在延伸方向上与像素电极124和栅极配线126交替地重复排列。这样,由于能够最大限度地确保设为被夹在像素电极124与栅极配线126之间的配置的配线间连接部141的设置数量,所以能够补救断线修理的缺陷的情况进一步增加,能够实现成品率的进一步提高。
<实施方式3>
利用图14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在该实施方式3中,示出从上述的实施方式1变更触摸配线231和配线间连接部241的构成的内容。此外,关于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同样的结构、作用以及效果,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触摸配线231除了具有多个分割触摸配线242以外,还具有将相邻的分割触摸配线242彼此连接的分割触摸配线连接部(分割配线连接部)47。分割触摸配线连接部47相对于分割触摸配线242的端部在X轴方向上向与TFT223侧相反的一侧突出后沿着Y轴方向延伸。分割触摸配线连接部47的中间部分连接着构成配线间连接部241的第2连接部241B。第2连接部241B以与第1连接部241A的两端部各连接1个的形式设置。1个配线间连接部241所具备的2个第2连接部241B分别连接到与共用的触摸电极230连接的2个触摸配线231所具备的各分割触摸配线连接部47。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修理源极配线227的断线时,通过激光的照射来切断第2连接部241B,由此能够将与发生了断线的源极配线227重叠的触摸配线231与其它触摸配线231电断开。另一方面,通过激光的照射将分割触摸配线连接部47切断,从而能够将与发生了断线的源极配线227重叠的分割触摸配线242与其它分割触摸配线242电断开。因而,如上述的实施方式1那样,配线间连接部41除了具有触摸配线31彼此的连接功能以外,还兼有分割触摸配线42彼此的连接功能的情况(参照图2),与此相比,能够适当地选择在断线修理时切断的第2连接部241B和分割触摸配线连接部47,断线修理的自由度变高。在此,源极配线227在分割触摸配线连接部47在X轴方向上突出的部分向与分割触摸配线连接部47相反的方向突出。通过该构成,确保照射激光时的位置边界,作业性优良。此外,第1虚设连接部245的窄宽度部分分别连接到大宽度部分和构成触摸配线231的分割触摸配线连接部47。该构成的未图示的第2虚设连接部也是相同的。
如以上说明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触摸配线231包括:多个分割触摸配线242,其以在触摸配线231的延伸方向上夹着配线间连接部241的方式配置;以及分割触摸配线连接部(分割配线连接部)47,其将相邻的分割触摸配线242彼此连接,第2连接部241B连接到分割触摸配线连接部47。这样,在修理源极配线227的断线时,通过切断第2连接部241B,能够将特定的触摸配线231与其它触摸配线231电断开,另外,通过切断分割触摸配线连接部47,能够将特定的分割触摸配线242与其它分割触摸配线242电断开。因而,假设与配线间连接部41除了具有触摸配线31彼此的连接功能以外还兼有分割触摸配线42彼此的连接功能的情况相比,能够适当地选择在进行断线修理时切断的第2连接部241B和分割触摸配线连接部47,断线修理的自由度变高。
<其它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限于通过上述记述和附图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下面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中。
(1)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2中,虽然示出了在修理源极配线的断线时将夹着断线部位的2个配线间连接部的各第2连接部切断,而不切断触摸配线的情况,但也可以是在修理源极配线的断线时不切断夹着断线部位的2个配线间连接部,而切断夹着触摸配线的断线部位的2个部位。在该情况下,如实施方式3所示,优选使源极配线沿X轴方向突出,确保照射激光时的位置边界。
(2)在上述的实施方式2中,虽然示出了最大限度地设置与触摸电极重叠的配线间连接部的情况,但与触摸电极重叠的配线间连接部的设置数量也可以比最大限度的设置数量(与触摸电极重叠的像素部或栅极配线的设置数量)少。在该情况下,优选在未配置配线间连接部的部分配置第2虚设连接部来代替配线间连接部。
(3)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虽然例示了在源极配线的1个部位发生了断线时的修理,但当然也可以是在源极配线产生了多个断线部位的情况下进行修理。
(4)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虽然示出了对共用的触摸电极连接2个触摸配线的情况,但也可以对共用的触摸电极连接3个以上的触摸配线。在该情况下,优选采用将3个以上的触摸配线彼此通过配线间连接部相互连接的构成,但不一定限于此。
(5)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虽然例示了在16.1英寸的画面尺寸且分辨率相当于“FHD”的液晶面板中触摸电极的一边的尺寸设为5.1mm程度或其以上的大小的情况,但也能在与上述相同的条件的液晶面板中使触摸电极的一边的尺寸小于5.1mm。在该情况下,由于难以对所有的触摸电极各连接2个触摸配线,因此例如采用配置于离驱动器远的位置的触摸电极连接多个触摸配线、配置于离驱动器近的位置的触摸电极仅连接1个触摸配线这一构成,在抑制电压下降上是优选的。
(6)除了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以外,还能够适当地变更液晶面板的具体的画面尺寸或分辨率等条件。在该情况下,变更为了对所有的触摸电极各连接2个以上的触摸配线所需的触摸电极的一边的尺寸的下限值。另外,能够适当地变更液晶面板的像素部的具体的排列间距。
(7)除了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以外,还能够适当地变更构成配线间连接部的第2连接部的具体的设置数量、俯视平面形状、配置等。另外,还能够适当地变更第1连接部的俯视平面形状、配置等。
(8)除了上述的实施方式3以外,还能够适当地变更分割触摸配线连接部的具体的设置数量、俯视平面形状、配置等。
(9)除了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以外,还能够适当地变更形成于触摸电极的第1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的具体的形成范围、俯视平面形状、配置等。
(10)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虽然示出了触摸配线以与所有的源极配线重叠的方式设置与源极配线相同的数量的情况,但也可以是触摸配线不配置成与所有的源极配线重叠。在该情况下,触摸配线的设置数量少于源极配线的设置数量。
(11)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虽然例示了源极配线具有配线主体和大宽度部的构成的情况,但也可以是触摸配线具有配线主体和大宽度部的构成。还可以是源极配线和触摸配线分别具有配线主体和大宽度部的构成。
(12)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虽然示出了配线间连接部包括与触摸配线相同的第3金属膜的情况,但也能够采用配线间连接部包括配置于与触摸配线不同的层的第1金属膜或第2金属膜的构成。在该情况下,配线间连接部与触摸配线通过开口形成于介于之间的绝缘膜的接触孔连接。
(13)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虽然例示了在源极配线产生了断线时的断线修理,但除了断线以外,有时在源极配线发生与栅极配线等短路的短路不良,在该情况下,也能够进行利用触摸配线的一部分的修理。
(14)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虽然示出了在阵列基板上安装4个驱动器的情况,但也可以适当地变更阵列基板的驱动器的安装数量。
(15)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虽然示出了在阵列基板上设置有栅极电路部的情况,但也可以省略栅极电路部而在阵列基板上安装具有与栅极电路部同样的功能的栅极驱动器。另外,还可以将栅极电路部仅设置于阵列基板的单侧的边部。
(16)除了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以外,还可以适当地变更设置于共用电极的像素重叠开口部的具体的俯视平面形状。还可以将像素重叠开口部的俯视平面形状设为例如V字型或直线状等。另外,还可以适当地变更像素重叠开口部的具体的设置数量或排列间距等。
(17)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虽然示出了在阵列基板上TFT按照锯齿状进行平面配置的情况,但也可以是TFT按照矩阵状进行平面配置。
(18)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虽然示出了遮光部设置于CF基板侧的情况,但遮光部也可以设置于阵列基板侧。
(19)除了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以外,构成TFT的沟道部的半导体膜也可以是多晶硅。在该情况下,优选将TFT设为底栅型或在沟道部的下层(设置背光源装置的一侧)具备遮光膜的顶栅型。
(20)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虽然示出了触摸面板图案为自电容方式的情况,但触摸面板图案也可以是互电容方式。
(21)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虽然例示了透射型的液晶面板,但即使是反射型的液晶面板或半透射型的液晶面板,也可以应用本发明。
(22)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虽然示出了液晶显示装置(液晶面板或背光源装置)的俯视平面形状为横长的长方形的情况,但液晶显示装置的俯视平面形状也可以是纵长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半圆形、长圆形、椭圆形、梯形等。

Claims (15)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像素电极;
多个信号配线,其对上述像素电极供应图像信号;
多个配线,其配置成至少各一部分与多个上述信号配线隔着绝缘膜重叠但与上述像素电极不重叠;以及
多个配线间连接部,其将多个上述配线彼此连接,在上述配线的延伸方向上隔开间隔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具备:
共用电极,其配置成至少一部分隔着绝缘膜与上述像素电极重叠;以及
位置检测电极,其是将上述共用电极分割而成的,在与进行位置输入的位置输入体之间形成静电电容,检测上述位置输入体的输入位置,
多个上述配线连接到上述位置检测电极,分时供应位置检测信号以及将上述位置检测电极设为基准电位的共用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
多个上述配线中的、由多个上述配线间连接部相互连接的多个上述配线连接到共用的上述位置检测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
上述信号配线和上述配线中的至少一方包括配线主体、以及与上述配线主体相比宽度较大的大宽度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
上述位置检测电极按照包围上述大宽度部的方式形成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
上述配线间连接部包括:第1连接部;以及第2连接部,其将上述第1连接部和上述配线相连,与上述第1连接部相比宽度较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
上述位置检测电极按照包围上述第2连接部的方式开口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或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
上述配线包括按照在上述配线的延伸方向上夹着上述配线间连接部的方式配置的多个分割配线,
上述第2连接部按照单独地连接到在上述延伸方向上与上述配线间连接部相邻的2个上述分割配线的方式配置有多个。
9.根据权利要求6或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
上述配线包括:多个分割配线,其按照在上述配线的延伸方向上夹着上述配线间连接部的方式配置;以及分割配线连接部,其将相邻的上述分割配线彼此连接,
上述第2连接部连接到上述分割配线连接部。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
上述位置检测电极隔开间隔排列配置有多个,
多个上述配线间连接部按照与上述位置检测电极不重叠的方式分别有选择地配置于相邻的上述位置检测电极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
具备多个扫描配线,上述多个扫描配线按照与上述信号配线和上述配线交叉的方式延伸,按照在之间至少夹着上述像素电极的方式在之间隔开间隔配置,
多个上述配线间连接部配置成被夹在上述像素电极与上述扫描配线之间,
具备电极重叠虚设连接部,上述电极重叠虚设连接部连接到上述配线,配置成与上述位置检测电极重叠并且被夹在上述像素电极与上述扫描配线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
上述位置检测电极隔开间隔排列配置有多个,
多个上述配线间连接部包括:按照与上述位置检测电极重叠的方式配置的上述配线间连接部、以及按照与上述位置检测电极不重叠的方式配置在相邻的上述位置检测电极之间的上述配线间连接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
具备多个扫描配线,上述多个扫描配线按照与上述信号配线和上述配线交叉的方式延伸,按照在之间至少夹着上述像素电极的方式在之间隔开间隔配置,
上述像素电极在上述信号配线的延伸方向上隔开间隔排列配置有多个,
多个上述配线间连接部配置成,被夹在上述像素电极与上述扫描配线之间,并且在上述延伸方向上与上述像素电极和扫描配线交替地重复排列。
14.根据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
具备多个扫描配线,上述多个扫描配线按照与上述信号配线和上述配线交叉的方式延伸,按照在之间至少夹着上述像素电极的方式在之间隔开间隔配置,
多个上述配线间连接部配置成被夹在上述像素电极与上述扫描配线之间,
多个上述配线包括:相邻配置并由上述配线间连接部相互连接的上述配线、以及相邻配置但相互不连接的上述配线,
具备虚设连接部,上述虚设连接部连接到相邻配置但相互不连接的上述配线中的任意一个,配置成被夹在上述像素电极与上述扫描配线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
上述虚设连接部按照在上述信号配线的延伸方向上与上述像素电极和扫描配线交替地重复排列的方式配置多个。
CN201910288321.9A 2018-04-12 2019-04-11 显示装置 Active CN1103768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76669A JP2019184864A (ja) 2018-04-12 2018-04-12 表示装置
JP2018-076669 2018-04-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76807A true CN110376807A (zh) 2019-10-25
CN110376807B CN110376807B (zh) 2022-07-22

Family

ID=68160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88321.9A Active CN110376807B (zh) 2018-04-12 2019-04-11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852602B2 (zh)
JP (1) JP2019184864A (zh)
CN (1) CN11037680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06252A (zh) * 2021-04-07 2022-10-18 夏普显示科技株式会社 配线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15206252B (zh) * 2021-04-07 2024-05-31 夏普显示科技株式会社 配线基板和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053116A (ja) * 2017-09-13 2019-04-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位置入力機能付き表示装置
JP2019053117A (ja) * 2017-09-13 2019-04-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位置入力機能付き表示装置
JP2019185462A (ja) * 2018-04-12 2019-10-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付き表示装置、及びその修正方法
KR102628760B1 (ko) 2019-12-31 2024-01-2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12684935B (zh) * 2020-12-30 2024-03-19 深圳市康冠商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触控纠错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10083340A (ko) * 2000-02-10 2001-09-01 윤종용 액정 표시 장치용 박막 트랜지스터 기판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JP2003015146A (ja) * 2001-07-04 2003-01-15 Hitachi Ltd 液晶表示装置
KR20050010444A (ko) * 2003-07-21 2005-01-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박막 트랜지스터 표시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877429A (zh) * 2002-01-17 2006-12-1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液晶显示装置和图像显示装置
CN101000443A (zh) * 2007-01-18 2007-07-1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模块及显示装置
CN101299124A (zh) * 2008-06-25 2008-11-05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的阵列基板
KR20090033809A (ko) * 2007-10-01 2009-04-06 엡슨 이미징 디바이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
CN101876760A (zh) * 2009-11-11 2010-11-0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中用于信号线的共用修补结构
CN101889302A (zh) * 2007-12-11 2010-11-17 夏普株式会社 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和具备它的显示面板以及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的制造方法
CN102023429A (zh) * 2009-09-17 2011-04-20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Tft-lcd阵列基板及其制造和断线修复方法
CN102169267A (zh) * 2011-05-23 2011-08-3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平面显示面板及其修复方法
CN102253550A (zh) * 2003-06-02 2011-11-23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检查液晶显示器件的方法和装置
CN102331647A (zh) * 2011-08-16 2012-01-2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可修补导线的层叠结构的平面显示面板及其修补方法
TW201216231A (en) * 2010-10-08 2012-04-16 Au Optronics Corp Array substrate of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repairing the same
CN102473368A (zh) * 2009-07-16 2012-05-23 夏普株式会社 有源矩阵基板和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
CN102650916A (zh) * 2011-02-25 2012-08-2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集成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设备
CN102859430A (zh) * 2010-04-20 2013-01-02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3364983A (zh) * 2012-03-29 2013-10-23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3698951A (zh) * 2013-12-18 2014-04-02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及其修复方法
CN104020893A (zh) * 2014-05-30 2014-09-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4503110A (zh) * 2014-12-10 2015-04-0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修复方法
CN104571768A (zh) * 2015-01-30 2015-04-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内嵌式触摸屏和显示装置
CN104699340A (zh) * 2015-03-23 2015-06-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装置和触控驱动方法
CN104808858A (zh) * 2015-05-08 2015-07-2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4808376A (zh) * 2015-05-11 2015-07-2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4932161A (zh) * 2015-06-30 2015-09-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修复方法、显示装置
US20160098141A1 (en) * 2014-10-06 2016-04-07 Lg Display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ouch sensor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05739192A (zh) * 2014-12-30 2016-07-06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型液晶显示装置
TW201627846A (zh) * 2015-01-30 2016-08-01 樂金顯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顯示設備
CN105954950A (zh) * 2016-07-07 2016-09-2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阵列基板的扫描线修补方法
US20170090635A1 (en) * 2015-09-30 2017-03-30 Lg Display Co., Ltd. In-cell touch type display device
KR20170064783A (ko) * 2015-12-02 2017-06-1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인셀타입 표시패널 및 이를 이용한 인셀타입 표시장치
KR20170076187A (ko) * 2015-12-24 2017-07-0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인셀 터치 방식 표시장치
KR20170076867A (ko) * 2015-12-24 2017-07-0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KR20170079541A (ko) * 2015-12-30 2017-07-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206331215U (zh) * 2016-10-26 2017-07-1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06959784A (zh) * 2017-04-05 2017-07-1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7003769A (zh) * 2014-11-28 2017-08-01 夏普株式会社 具有位置输入功能的显示装置
CN107065369A (zh) * 2017-06-20 2017-08-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维修方法、显示装置
CN107065269A (zh) * 2017-05-27 2017-08-1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6479736U (zh) * 2017-02-28 2017-09-0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US20170269446A1 (en) * 2015-09-28 2017-09-21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pairing fault of array substrate
CN107340921A (zh) * 2017-06-08 2017-11-1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CN107407984A (zh) * 2015-02-27 2017-11-28 松下液晶显示器株式会社 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面板
CN107479290A (zh) * 2017-09-21 2017-12-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断线修复方法、显示装置
CN107491213A (zh) * 2017-08-28 2017-12-1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7608560A (zh) * 2017-10-20 2018-01-1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850963A (zh) * 2015-07-22 2018-03-27 夏普株式会社 具有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以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72625B2 (ja) 1997-02-21 2002-04-0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画素欠陥修正方法
CN105845033A (zh) * 2016-05-13 2016-08-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5788466A (zh) * 2016-05-13 2016-07-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8255354B (zh) * 2016-12-29 2021-03-12 南京瀚宇彩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
CN108255353B (zh) * 2016-12-29 2021-04-02 南京瀚宇彩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
CN108255355B (zh) * 2016-12-29 2021-01-15 南京瀚宇彩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

Patent Citations (4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10083340A (ko) * 2000-02-10 2001-09-01 윤종용 액정 표시 장치용 박막 트랜지스터 기판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JP2003015146A (ja) * 2001-07-04 2003-01-15 Hitachi Ltd 液晶表示装置
CN1877429A (zh) * 2002-01-17 2006-12-1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液晶显示装置和图像显示装置
CN102253550A (zh) * 2003-06-02 2011-11-23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检查液晶显示器件的方法和装置
KR20050010444A (ko) * 2003-07-21 2005-01-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박막 트랜지스터 표시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1000443A (zh) * 2007-01-18 2007-07-1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模块及显示装置
KR20090033809A (ko) * 2007-10-01 2009-04-06 엡슨 이미징 디바이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
CN101889302A (zh) * 2007-12-11 2010-11-17 夏普株式会社 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和具备它的显示面板以及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的制造方法
CN101299124A (zh) * 2008-06-25 2008-11-05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的阵列基板
CN102473368A (zh) * 2009-07-16 2012-05-23 夏普株式会社 有源矩阵基板和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
CN102023429A (zh) * 2009-09-17 2011-04-20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Tft-lcd阵列基板及其制造和断线修复方法
CN101876760A (zh) * 2009-11-11 2010-11-0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中用于信号线的共用修补结构
CN102859430A (zh) * 2010-04-20 2013-01-02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TW201216231A (en) * 2010-10-08 2012-04-16 Au Optronics Corp Array substrate of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repairing the same
CN102650916A (zh) * 2011-02-25 2012-08-2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集成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设备
CN102169267A (zh) * 2011-05-23 2011-08-3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平面显示面板及其修复方法
CN102331647A (zh) * 2011-08-16 2012-01-2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可修补导线的层叠结构的平面显示面板及其修补方法
CN103364983A (zh) * 2012-03-29 2013-10-23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3698951A (zh) * 2013-12-18 2014-04-02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及其修复方法
CN104020893A (zh) * 2014-05-30 2014-09-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US20160098141A1 (en) * 2014-10-06 2016-04-07 Lg Display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ouch sensor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07003769A (zh) * 2014-11-28 2017-08-01 夏普株式会社 具有位置输入功能的显示装置
CN104503110A (zh) * 2014-12-10 2015-04-0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修复方法
CN105739192A (zh) * 2014-12-30 2016-07-06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型液晶显示装置
CN104571768A (zh) * 2015-01-30 2015-04-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内嵌式触摸屏和显示装置
TW201627846A (zh) * 2015-01-30 2016-08-01 樂金顯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顯示設備
CN107407984A (zh) * 2015-02-27 2017-11-28 松下液晶显示器株式会社 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面板
CN104699340A (zh) * 2015-03-23 2015-06-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装置和触控驱动方法
CN104808858A (zh) * 2015-05-08 2015-07-2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4808376A (zh) * 2015-05-11 2015-07-2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4932161A (zh) * 2015-06-30 2015-09-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修复方法、显示装置
CN107850963A (zh) * 2015-07-22 2018-03-27 夏普株式会社 具有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以及其制造方法
US20170269446A1 (en) * 2015-09-28 2017-09-21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pairing fault of array substrate
US20170090635A1 (en) * 2015-09-30 2017-03-30 Lg Display Co., Ltd. In-cell touch type display device
KR20170064783A (ko) * 2015-12-02 2017-06-1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인셀타입 표시패널 및 이를 이용한 인셀타입 표시장치
KR20170076187A (ko) * 2015-12-24 2017-07-0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인셀 터치 방식 표시장치
KR20170076867A (ko) * 2015-12-24 2017-07-0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KR20170079541A (ko) * 2015-12-30 2017-07-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05954950A (zh) * 2016-07-07 2016-09-2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阵列基板的扫描线修补方法
CN206331215U (zh) * 2016-10-26 2017-07-1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206479736U (zh) * 2017-02-28 2017-09-0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6959784A (zh) * 2017-04-05 2017-07-1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7065269A (zh) * 2017-05-27 2017-08-1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340921A (zh) * 2017-06-08 2017-11-1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CN107065369A (zh) * 2017-06-20 2017-08-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维修方法、显示装置
CN107491213A (zh) * 2017-08-28 2017-12-1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7479290A (zh) * 2017-09-21 2017-12-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断线修复方法、显示装置
CN107608560A (zh) * 2017-10-20 2018-01-1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HABESTARI BN等: "display panel electrode defect classification-system", 《PROCEEDINGS OF THE SOCIETY OF PHOTO-OPTICAL INSTRUMENTATION ENGINEERS》 *
王谦: "机载显示组件的常见故障与修理",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06252A (zh) * 2021-04-07 2022-10-18 夏普显示科技株式会社 配线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15206252B (zh) * 2021-04-07 2024-05-31 夏普显示科技株式会社 配线基板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184864A (ja) 2019-10-24
US10852602B2 (en) 2020-12-01
US20190318702A1 (en) 2019-10-17
CN110376807B (zh) 2022-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76807A (zh) 显示装置
CN110361900A (zh) 位置输入装置
CN104885007B (zh) 显示元件和显示装置
CN110391253A (zh) 配线基板和显示装置
CN207133547U (zh) 显示装置
US11397496B2 (en)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position input function
CN109491116A (zh) 带位置输入功能的显示装置
CN110231892A (zh) 触控显示装置
CN110352452A (zh) 配线基板和显示装置
KR20070002278A (ko) 표시 기판 및 이를 구비한 표시 장치
CN109725761A (zh) 带位置输入功能的显示装置
CN101135798A (zh) 液晶显示装置
KR20140087696A (ko) 표시 장치
CN109491536B (zh) 带位置输入功能的显示装置
CN110582743B (zh) 带位置输入功能的显示装置
CN108700786A (zh) 有源矩阵基板及显示面板
KR20040062161A (ko) 다수의 어레이셀을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용 기판 및 이의제조방법
CN110347281B (zh) 带位置输入功能的显示装置
CN107664858A (zh) 显示装置
CN110187575A (zh) 阵列基板及阵列基板母板
CN110312963A (zh) 带位置输入功能的显示装置
CN107544186A (zh) 显示装置
CN112698534A (zh) 带位置输入功能的显示装置
CN109754764B (zh) 显示装置
US10955695B2 (en)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