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18247A - 粘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粘接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318247A CN110318247A CN201910243864.9A CN201910243864A CN110318247A CN 110318247 A CN110318247 A CN 110318247A CN 201910243864 A CN201910243864 A CN 201910243864A CN 110318247 A CN110318247 A CN 11031824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et material
- roller
- nozzle
- conveying
- adher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H—MARKING, INSPECTING, SEAMING OR SEVERING TEXTILE MATERIALS
- D06H5/00—Seaming textile materi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粘接装置,在该粘接装置中,下片材的端部和上片材的端部相对于喷嘴的位置关系不易偏离,且能够稳定地输送。粘接装置一边从排出口排出粘接剂并将粘接剂涂布在下片材的下特定端部,一边将下特定端部和上片材的上特定端部压接在一起并输送。上传感器部发出光,并接收来自反射板的反射光,来检测上特定端部是否位于上检测位置。反射板在比排出口靠压接点所在侧的位置固定于喷嘴的上支承部的凹部。粘接装置基于上传感器部的检测结果,使上夹持辊旋转,控制上片材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反射板位于比排出口靠压接点所在侧的位置,因此,从上检测位置到压接点的距离较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粘接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一种借助粘接剂将两张布料即片材彼此粘接起来的粘接装置。日本特许公开2011年第122262号公报的粘接装置具有喷嘴、上输送辊、带以及两缘部用引导构件。喷嘴向下片材排出粘接剂。上输送辊一边在其与带之间将上片材和涂布有粘接剂的下片材压接在一起,一边将该上片材和下片材输送。两缘部用引导构件具有下片材引导部和上片材引导部。操作者将下片材右端部插入下片材引导部来定位,将上片材左端部插入上片材引导部来定位。
在上述粘接装置中,操作者需要将输送的下片材和上片材分别保持,防止下片材右端部和上片材左端部分别相对于喷嘴在左右方向上偏离。但是,在操作者保持下片材和上片材的力过大时,有可能上片材和下片材被拉伸在左右方向上偏离,导致产生褶皱。在操作者保持下片材和上片材的力过小时,有可能下片材右端部从下片材引导部偏离,上片材左端部从上片材引导部偏离,导致下片材和上片材的重叠量不均。因此,有可能难以一边保持下片材右端部和上片材左端部分别相对于喷嘴的位置关系一边稳定地输送下片材和上片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片材的端部和上片材的端部相对于喷嘴的位置关系不易偏离且能够稳定地输送下布和上布的粘接装置。
技术方案1的粘接装置具有:下支承部,其从下侧支承下片材;喷嘴,其设于所述下片材与从上侧重叠于所述下片材的上片材之间,该喷嘴具有上支承部和排出口,该上支承部从下侧支承所述上片材,通过该排出口在所述上支承部的下方向所述下片材的粘接面排出粘接剂;供给机构,其向所述喷嘴供给所述粘接剂;输送机构,其在相对于所述喷嘴而言靠所述下片材和所述上片材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沿上下方向夹着所述上片材和附着有所述粘接剂的所述下片材地沿所述输送方向输送该上片材和下片材;以及排出输送控制部,其控制所述输送机构和所述供给机构的驱动,从而一边从所述排出口排出所述粘接剂并将所述粘接剂涂布在下特定端部,一边将所述下特定端部和上特定端部彼此压接在一起并输送,所述下特定端部是所述下片材的粘接面中的与所述输送方向和上下方向正交的特定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所述上特定端部是所述上片材中的与所述一侧相反的另一侧的端部,该粘接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具有:下夹持辊,其在相对于所述喷嘴而言靠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位置从所述下支承部向上侧突出,且能够以所述输送方向为轴向进行旋转,该下夹持辊与所述下片材相接触;上支承部,该上支承部在其与所述下夹持辊之间夹持所述下片材,且该上支承部从下侧支承所述上片材;上夹持辊,其能够以所述输送方向为轴向进行旋转,该上夹持辊在其与所述上支承部之间夹持所述上片材;下夹持马达,其驱动所述下夹持辊;上夹持马达,其驱动所述上夹持辊;下检测部,其检测所述下特定端部是否位于所述输送方向上的预定位置即下检测位置;上检测部,其检测所述上特定端部是否位于所述输送方向上的预定位置即上检测位置;以及马达控制部,其在所述排出输送控制部控制所述输送机构和所述供给机构时,控制所述下夹持马达和所述上夹持马达,所述马达控制部具有:下夹持马达控制部,其与由所述下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下特定端部是否位于所述下检测位置的检测结果相应地,控制所述下夹持辊的旋转方向,使所述下片材沿所述特定方向移动;上夹持马达控制部,其与由所述上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上特定端部是否位于所述上检测位置的检测结果相应地,控制所述上夹持辊的旋转方向,使所述上片材沿所述特定方向移动,所述下检测位置是在所述输送方向上位于所述排出口与所述下夹持辊之间的位置,所述上检测位置是在所述输送方向上位于所述输送机构夹着所述下片材和所述上片材地将所述下片材和所述上片材彼此压接的压接点与所述排出口之间的位置。
下检测部检测是否存在下片材的下特定端部的下检测位置在输送方向上位于排出口与下夹持辊之间。上检测部检测是否存在上片材的上特定端部的上检测位置在输送方向上位于压接点与排出口之间。即,上检测位置位于比排出口靠压接点所在侧的位置。因此,能够缩短从上检测位置到压接点的距离,上片材的上特定端部能够相对于下片材不向一侧或另一侧偏离地重叠在压接点。因此,在粘接装置中,下片材的端部和上片材的端部相对于喷嘴的位置关系不易偏离,且能够稳定地输送下片材和上片材。
也可以是,技术方案2的粘接装置的所述上检测部具有:发光部,其能够发光;反射部,其将所述发光部发出的光反射;以及光接收部,其接收所述反射部反射的反射光,所述反射部相对于所述上检测位置设于与所述发光部相反的那一侧。在上片材位于上检测位置时,上片材遮挡发光部发出的光,光接收部接收不到反射光。在上片材不在上检测位置时,反射部反射发光部发出的光,光接收部接收到了反射光。因此,上检测部能够通过检测光接收部是否接收到了反射光,来检测在上检测位置有无上片材的上特定端部。
也可以是,技术方案3的粘接装置的所述反射部在所述上支承部位于比所述排出口靠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所述发光部位于比所述反射部靠上方的位置。反射部在喷嘴的上支承部位于比排出口靠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因此,粘接装置能够使喷嘴靠近压接点所在侧。因此,粘接装置在下片材涂布粘接剂之后,能够在输送到压接点的输送过程中抑制下片材向特定方向偏离。
也可以是,技术方案4的粘接装置的所述输送机构具有:上辊,其在所述压接点配置于所述上片材的上侧,且能够以沿所述特定方向延伸的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该上辊与所述上片材的上表面相接触;以及下辊,其在所述下片材的下侧且与所述上辊相对配置,且能够以相对于所述上辊的所述旋转轴平行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该下辊与所述下片材的下表面相接触,所述上检测部具有一体型的光发出接收部,该一体型的光发出接收部具有所述发光部和所述光接收部,所述光发出接收部配置于与所述上辊的所述旋转轴相同的高度以下的高度位置。光发出接收部配置在与上辊的旋转轴相同的高度位置以下的高度位置,因此,能够使发光部的光轴与上辊的表面大致平行。因此,粘接装置能够将由上辊反射的反射光到达光接收部的量抑制在最小限度。到达光接收部的反射光的大部分是来自反射部的反射光,因此,能够精确地检测上片材的上特定端部。
也可以是,技术方案5的粘接装置具有支承构件,该支承构件从比所述上辊靠上方的位置向下方延伸,在下端部支承所述光发出接收部,所述支承构件具有:臂部,其沿上下方向延伸;以及固定部,其与所述臂部的下端部相连接,并将所述光发出接收部固定,在从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侧观察所述上辊时,所述臂部配置在比所述上辊靠所述特定方向侧的位置。支承构件的臂部配置于在从输送方向上游侧看上辊时比上辊靠特定方向侧的位置,因此,在操作者载置上片材时,臂部不会成为障碍。因此,容易看到上片材的上特定端部,操作性得到提高。
也可以是,技术方案6~8的粘接装置的所述上支承部具有向下方凹陷的凹部,所述反射部配置于所述凹部内。反射部配置于使上支承部向下方凹陷的凹部内,因此不会妨碍支承于上支承部的上片材的输送。因此,粘接装置能够稳定地输送上片材。
也可以是,技术方案9的粘接装置的所述反射部是能够将所述发光部发出的光回归反射的反射构件。反射部是能够将光回归反射的反射构件,因此,即使反射构件不与发光部发出的光正交,也能够沿与发光部发出的光相同的方向反射光。因此,即使在上夹持辊、喷嘴、上辊等集中地配置的狭窄的部位,上检测部也能够精确地检测上片材的上特定端部。
附图说明
图1是布料粘接装置1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表示布料粘接装置1的内部构造的整体立体图。
图3是布料粘接装置1的左视图。
图4是图3中所示的W1区域内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布料粘接装置1的左视图(省略喷嘴杆)。
图6是图5中所示的W2区域内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从左方观察喷嘴24的周边得到的放大图。
图8是布料粘接装置1的主视图。
图9是图8中所示的W3区域内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从左斜后方观察布料粘接装置1得到的整体立体图(省略上输送机构部)。
图11是图10中所示的W4区域内的局部放大图。
图12是表示布料粘接装置1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图13是主处理的流程图。
图14是粘接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以下说明使用图中由箭头所示的左右、前后、上下。图1的布料粘接装置1利用粘接剂将两张片材粘接起来。两张片材例如是上布7和下布8。上布7从上侧重叠于下布8。布料粘接装置1一边将上布7和下布8向后方输送,一边将上布7的左端部即上特定端部7A和下布8的右端部即下特定端部8A粘接起来。后方是输送方向下游侧。前方是输送方向上游侧。
参照图1~图11说明布料粘接装置1的结构。布料粘接装置1具有机座部2、支柱部3、机臂部4、头部5以及下输送装置50。机座部2为大致长方体形状,并设置于工作台。支柱部3从机座部2的上表面向上方延伸且呈柱状。机臂部4从支柱部3的上端部向左方延伸。头部5从机臂部4的左端部向左方突出。机座部2在左端部具有固定板2A。下输送装置50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固定于固定板2A的左表面。固定板2A的左表面是朝向左方且与上下方向平行的平面。下输送装置50与后述的上输送机构部10协同动作,将上布7和下布8叠合起来向后方输送。下输送装置50控制下布8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置。
下输送装置50具有从输送方向上游侧向下游侧大致水平地延伸的呈细长筒状的顶端部。例如在制作T恤衫时,操作者进行两张布料的侧部接合。侧部接合是指,将两张布料的相邻的端部彼此贴合并粘接,制作为筒状的作业。下输送装置50的顶端部呈细长筒状,因此,操作者能够将布料卷绕在下输送装置50的顶端部。因此,下输送装置50适于在将两张布料的端部彼此粘接来制作筒状的坯料的情况。
头部5具有上输送机构部10、杆摆动机构部20以及安装部30。上输送机构部10与下输送装置50协同动作,将上布7和下布8叠合起来向后方输送。杆摆动机构部20以喷嘴杆23能够沿前后方向摆动的方式支承该喷嘴杆23。喷嘴杆23沿上下方向延伸,在下端部具有喷嘴24(参照图4)。喷嘴24对上布7重叠之前的下布8排出粘接剂。安装部30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收纳粘接剂的内胆。机臂部4具有上夹持单元40、供给机构部35以及上传感器部85。上夹持单元40控制向后方输送的上布7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置。供给机构部35将安装于安装部30的内胆中的粘接剂向喷嘴24供给。
说明上输送机构部10的结构。如图2~图4所示,上输送机构部10设于头部5的下表面后方部。上输送机构部10具有支承臂11、上输送辊12、上输送马达14以及臂气缸15(参照图12)。支承臂11在头部5的下方从后方向前方延伸,然后弯曲再向前下方延伸。头部5以支承臂11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该支承臂11。上输送辊12设于支承臂11的下端部。上输送辊12以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旋转轴12A为中心进行旋转。上输送马达14设于支承臂11的后端部。上输送马达14借助设于支承臂11的内部的传递机构与上输送辊12相连结。因此,上输送辊12在上输送马达14的动力的作用下进行旋转。
臂气缸15(参照图12)设于头部5。支承臂11在臂气缸15的驱动下沿上下方向摆动。通过臂气缸15使支承臂11摆动,上输送辊12在接触位置与上方位置之间移动。上输送辊12在位于接触位置时,在其与后述的下输送辊64(参照图4)之间夹持下布8和上布7。上输送辊12在位于上方位置时,自上布7向上方退避。
说明杆摆动机构部20的结构。如图2所示,杆摆动机构部20设于头部5的内部的左侧。杆摆动机构部20具有喷嘴马达21、支承轴、喷嘴杆23以及喷嘴24(参照图4、图11)。喷嘴马达21是设于头部5的内部的左侧的部分的脉冲马达。在喷嘴马达21的输出轴固定有蜗杆。支承轴为筒状,并在蜗杆的上方沿左右方向延伸。支承轴以喷嘴杆23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该喷嘴杆23。支承轴支承与蜗杆的上端啮合的蜗轮,支承轴在喷嘴马达21的动力的作用下与蜗轮一同旋转。
喷嘴杆23设于蜗轮的左方,并从支承轴左端向下侧延伸。喷嘴杆23的下端部位于比上输送辊12靠输送方向上游侧的位置(参照图4)。喷嘴杆23在内部具有流路,并与支承轴的内部连通。喷嘴杆23在流路附近的内部具有加热器132(参照图12)。加热器132将流路加热,从而防止粘接剂成为固体,提高流动性。如图4所示,喷嘴24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于喷嘴杆23的下端部。喷嘴杆23在喷嘴马达21的驱动下摆动,喷嘴24在接近位置与远离位置之间移动。喷嘴24在位于接近位置时,接近上输送辊12。喷嘴24在位于远离位置时,向输送方向上游侧远离上输送辊12。供给机构部35供给的粘接剂在支承轴的内部流动。
如图6、图11所示,喷嘴24具有伸出部25和上支承部26。伸出部25从喷嘴杆23的下端部向后下方突出。伸出部25在内部具有流路,并与喷嘴杆23的流路连通。上支承部26设于伸出部25的下端部,上支承部26为棒状,向右方大致水平地延伸,且从左侧观察时呈大致三角形(参照图6)。上支承部26在内部具有流路261,并与伸出部25的流路连通。上支承部26的底部在输送方向上游侧的部位具有排出口27(参照图6)。排出口27具有沿左右方向排列的多个开口。多个开口与流路261连通。流经流路261的粘接剂从排出口27向下方排出。
如图7、图11所示,上支承部26在上部后侧具有斜面26A。斜面26A是从前上端部向后下方倾斜的面。上支承部26在斜面26A的左右方向中央部具有凹部26B。凹部26B是向下方凹陷的俯视呈矩形形状的部位。凹部26B的底面是大致水平面。凹部26B位于比排出口27(参照图6)靠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位置。上支承部26在凹部26B的底面固定反射板28。反射板28将后述的上传感器部85的上发光部85A(参照图12)发出的光向上传感器部85的上光接收部85B(参照图12)回归反射。
说明安装部30的结构。如图1、图2所示,安装部30设于头部5的大致中央部。安装部30具有罩31A(参照图1)、收纳部31B、盖31C(参照图2)以及加热器131(参照图12)。罩31A为大致长方体的箱状,从头部5的上表面向上方延伸。罩31A在上下方向上开口。收纳部31B设于罩31A的内部且为大致长方体的箱状,从头部5的内部延伸到罩31A的上端。收纳部31B向上方开口。收纳部31B在内部以能够装卸的方式收纳内胆。盖31C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设于收纳部31B的上侧,盖31C用于开闭收纳部31B的上部开口。内胆收纳热融性的粘接剂。当加热至预定温度时,粘接剂成为液体,在比预定温度低的温度下,粘接剂成为固体。加热器131设于收纳部31B,对收纳于收纳部31B的内胆进行加热。粘接剂在加热器131的加热下熔融并成为液体。
说明上夹持单元40的结构。如图2、图8所示,上夹持单元40设于机臂部4的下方。上夹持单元40具有上臂41、上夹持辊42、旋转轴43、上夹持马达48(参照图12)、弹簧47以及上气缸49(参照图12)。上臂41为筒状,从机臂部4的下表面右侧部向左下方延伸。机臂部4以上臂41能够以轴线P(参照图2)为中心进行转动的方式支承该上臂41的右端部。上臂41的顶端部(下端部)配置在位于接近位置的喷嘴24的输送方向上游侧。旋转轴43从上臂41的顶端部向后方突出,并以前后方向为轴向。上夹持辊42固定于旋转轴43的后端部,并能够与旋转轴43一同以前后方向为轴向地进行旋转。上夹持马达48是能够正反旋转的马达。动力传递机构具有一对带轮和环状带。一个带轮固定于上夹持马达48的输出轴,另一个带轮固定于上夹持辊42的旋转轴43。环状带架设于一对带轮之间。因此,动力传递机构能够将上夹持马达48的动力向上夹持辊42传递,使上夹持辊42沿正反方向旋转。
上臂41在上夹持位置与上解除夹持位置之间以轴线P为中心进行转动。在上臂41位于上夹持位置时,上夹持辊42的下端处于与后述的上布板90的上表面相同的高度位置。在上臂41位于上解除夹持位置时,上夹持辊42的下端在上方自上布板90的上表面隔开间隔。弹簧47始终向使上臂41以轴线P为中心从上夹持位置去向上解除夹持位置的方向即向主视时的顺时针方向对该上臂41施力。上臂41的顶端部因上臂41和上夹持辊42等的自重受到向去向上夹持位置的方向转动的作用力。弹簧47克服该作用力地向去向上解除夹持位置的转动方向对上臂41施力,从而抑制上臂41去向上夹持位置的力过度。上气缸49克服由上臂41等的自重产生的作用力,以轴线P为中心向主视时的顺时针方向驱动上臂41。上气缸49使上臂41从上夹持位置向上解除夹持位置转动。
说明供给机构部35的构造。如图2所示,供给机构部35设于机臂部4的内部。供给机构部35将收纳于收纳部31B的内胆的粘接剂向喷嘴24供给。供给机构部35具有泵马达36和齿轮泵37。泵马达36设于机臂部4的内部,并具有输出轴36A。齿轮泵37设于安装部30的前侧,并与喷嘴杆23的支承轴右端部相连接。输出轴36A借助齿轮38与齿轮泵37相连结。齿轮泵37从收纳于收纳部31B的内胆抽吸粘接剂,并将粘接剂经由支承轴内的流路和喷嘴杆23内的流路向喷嘴24供给。
说明上传感器部85及其支承构造。上传感器部85是上发光部85A和上光接收部85B(参照图12)为一体型的光学式传感器。如图6、图9、图11所示,支承臂部500和传感器支承构件81将上传感器部85支承在上输送辊12与上夹持辊42之间。支承臂部500为板状,从机臂部4的下表面以向前方成为凸部的方式弯曲然后向下方延伸。支承臂部500在下端部设有沿左右方向排列的一对固定孔501(参照图11)。传感器支承构件81利用一对螺钉88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固定于支承臂部500的下端部。
如图11所示,传感器支承构件81具有固定部82和支承部83。固定部82固定于支承臂部500的下端部前表面,固定部82为大致矩形板状,沿左右方向延伸。固定部82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长孔821。固定部82在前表面抵接金属板87,在设于金属板87的一对孔部中插入一对螺钉88,经由固定部82的长孔821紧固于支承臂部500的下端部的一对固定孔501。螺钉88的头部从前方卡定于金属板87的一对孔部的缘部。因此,固定部82借助金属板87固定于支承臂部500的下端部前表面。
支承部83具有横突出部831、臂部832以及传感器固定部833。横突出部831从固定部82的左端部向左方突出。臂部832从横突出部831的左端部向下方以大致直线状延伸。传感器固定部833从臂部832的下端部向右方延伸,将上传感器部85安装并支承。固定于传感器固定部833的上传感器部85位于与上输送辊12的旋转轴12A相同的高度位置(图6中双点划线R所示的高度位置),或者位于该旋转轴12A的高度位置以下的高度位置。上发光部85A和上光接收部85B位于相同的高度位置。上发光部85A朝向设于喷嘴24的上支承部26的凹部26B的反射板28地向后下方发光。上发光部85A发出的光被反射板28反射。上光接收部85B接收反射板28反射的反射光。
反射板28优选为能够将光回归反射的构件。这时,即使反射板28不与上发光部85A发出的光正交,反射板28也能够沿与上发光部85A发出的光相同的方向反射光。因此,即使在上夹持辊42、喷嘴24以及上输送辊12等集中地配置的狭窄的部位,上传感器部85也能够精确地检测上布7的上特定端部7A。
在上布7的上特定端部7A位于凹部26B的上方时,上特定端部7A遮挡上发光部85A发出的光。因此,上光接收部85B接收不到上发光部85A发出的光。在上特定端部7A不在凹部26B的上方时,上发光部85A发出的光被反射板28反射。上光接收部85B接收到了反射光。因此,上传感器部85能够检测上特定端部7A是否位于凹部26B的上方。凹部26B的上方的位置是上传感器部85检测上特定端部7A的上检测位置。
上发光部85A与上输送辊12的旋转轴12A位于同一高度位置,因此,能够使上发光部85A的光轴与上输送辊12的表面大致平行。因此,能够将上输送辊12反射上发光部85A发出的光并到达上光接收部85B的量抑制在最小限度。因此,到达上光接收部85B的反射光的大部分是来自反射板28的反射光,因此,能够精确地检测上布7的上特定端部7A。
本实施方式能够相对于支承臂部500沿左右方向调节传感器支承构件81的固定位置,从而调节上传感器部85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当拧松一对螺钉88时,传感器支承构件81的固定部82能够在长孔821的长度方向的范围内沿左右方向移动。操作者在确定上传感器部85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置之后拧紧一对螺钉88,由此,固定部82固定于支承臂部500的下端部,能够将上传感器部85定位。
说明下输送装置50的构造。如图1、图2所示,下输送装置50具有支承板部51、框55以及下输送机构部60。下输送机构部60与上输送机构部10协同动作,将上布7和下布8叠合起来输送。下输送机构部60能够控制下布8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置。框55是将下输送机构部60收纳于内侧的壳体。支承板部51支承框55和下输送机构部60。
如图2所示,支承板部51具有纵板52和横板53。纵板52沿上下方向延伸,在左右方向上具有面。纵板52是从左侧观察时呈横长的大致矩形形状的板构件。纵板52的右表面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固定于机座部2的固定板2A的左表面。纵板52在左表面的后侧具有斜面部54。斜面部54在主视时呈大致三角形状,并具有从上部向左下侧倾斜的斜面。斜面部54能够防止贴合上布7和下布8所形成的坯料的勾挂。横板53在俯视时呈大致字母L状(参照图10),并具有从纵板52的下端部的前侧部分向左方大致水平地延伸的部分。
如图1所示,框55沿输送方向延伸,并固定于支承板部51的纵板52的左表面的前侧部分和横板53的上表面。框55具有收纳部551和延伸部552。收纳部551上部开口,为大致箱状,收纳部551设于输送方向上游侧。收纳部551在内部收纳下输送机构部60的后述多个马达。收纳部551利用螺钉在开口的上部固定第一延伸板57。第一延伸板57是水平地延伸的板构件。延伸部552上部开口,为细长的大致四角筒状,延伸部552从收纳部551的后部向输送方向下游侧延伸。延伸部552在内部收纳下输送机构部60的顶端部分。下输送机构部60为细长状,其顶端部分向后方延伸。延伸部552利用螺钉在开口的上部固定第二延伸板58。第二延伸板58是在俯视时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呈大致矩形形状的板构件。延伸部552的后端部具有开口部553(参照图11)。下输送机构部60的顶端部分从延伸部552的开口部553向后方突出从而暴露出来。
说明下输送机构部60的构造。如图2所示,下输送机构部60具有支承框61、摆动轴62、下输送马达63、下输送辊64(参照图6、图11)、喷嘴下辊65(参照图6、图11)、输送带67、喷嘴间隙调整马达68、下夹持单元70以及下传感器部78(参照图6、图12)等。
支承框61朝上开口,从背面观察时呈大致字母U状的形状,支承框61与输送方向平行地延伸。支承框61具有右板部61A、左板部61B以及底板部61C(参照图4)。右板部61A与输送方向平行地延伸,其输送方向上游侧部分向下方弯曲,从右侧观察时呈大致字母L状。右板部61A在前端侧具有圆形的贯通孔63A。右板部61A在贯通孔63A的下方具有大致矩形形状的凸轮孔63B。下输送马达63的驱动轴插入贯通孔63A。凸轮孔63B在内侧配置后述的凸轮板69。左板部61B是从左侧观察时呈细长的大致矩形形状的板部,其前后方向上的长度比右板部61A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短。左板部61B在支承框61的顶端侧(后端侧)与右板部61A平行地延伸。底板部61C是从底面观察时呈大致矩形形状的板部,将右板部61A和左板部61B各自的下端部大致水平地连结起来。
摆动轴62在支承框61的长度方向大致中间部沿左右方向贯穿右板部61A与左板部61B之间。摆动轴62的左右两端部分别向左板部61B的左侧和右板部61A的右侧突出,并插入在框55的延伸部552的左右两壁部设置的孔部(参照图1)。因此,下输送机构部60的支承框61能够相对于框55以摆动轴62为中心进行摆动。
下输送马达63固定于支承框61的右板部61A的右表面的前端侧部分。下输送马达63的驱动轴插入设于右板部61A的贯通孔63A,并向右板部61A的左侧突出。
下输送辊64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支承框61的顶端部的内侧。下输送辊64的旋转轴64A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插入设于右板部61A和左板部61B的孔部(参照图6)。下输送辊64配置于上输送辊12的正下方,能够从下方与上输送辊12相接触。
喷嘴下辊65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支承框61的顶端部的内侧且是下输送辊64的输送方向上游侧。喷嘴下辊65的旋转轴65A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插入设于右板部61A和左板部61B的孔部(参照图6)。喷嘴下辊65配置于在喷嘴24的上支承部26的底部设置的排出口27的下方。
输送带67在支承框61的内侧架设于下输送马达63的驱动轴、旋转轴64A以及旋转轴65A之间。输送带67将下输送马达63的驱动力向下输送辊64和喷嘴下辊65传递。因此,在下输送马达63驱动时,下输送辊64和喷嘴下辊65一同旋转。
喷嘴间隙调整马达68设于支承板部51的横板53的上表面前侧部分的向左方延伸的部分。喷嘴间隙调整马达68的驱动轴68A向左方突出,并固定有大致圆形形状的凸轮板69。凸轮板69配置在设于支承框61的右板部61A的凸轮孔63B的内侧。弹簧对支承框61向使支承框61的顶端部侧向下方摆动的方向施力。因此,凸轮板69与凸轮孔63B的下缘部相接触。在凸轮板69在喷嘴间隙调整马达68的驱动下进行旋转时,支承框61与凸轮板69的旋转角度相应地以摆动轴62为中心进行摆动。喷嘴间隙调整马达68通过使下输送机构部60的顶端部进行上下运动来调整喷嘴间隙。喷嘴间隙为喷嘴24的排出口27与后述的喷嘴板59(参照图4)的间隙。
下夹持单元70是在其与后述的上布板90的下表面之间夹持下布8的状态下能够控制下布8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置的单元。如图2所示,下夹持单元70具有固定台部71、下夹持马达72、支承框部73、旋转轴75以及下夹持辊76。固定台部71为大致长方体形状,并固定于框55的收纳部551的内侧部分。固定台部71具有沿前后方向贯通的圆形形状的贯通孔。该贯通孔在内侧以旋转部717能够旋转的方式保持该旋转部717。下夹持马达72固定于旋转部717的前表面。因此,下夹持马达72能够相对于固定台部71与旋转部717一同旋转。下夹持马达72的驱动轴插入设于旋转部717的中心部的贯通孔。支承框部73配置于固定台部71的后方,并固定于旋转部717的后表面。因此,支承框部73能够与旋转部717一同旋转。支承框部73在内侧收纳与下夹持马达72的驱动轴相连结的连结轴的后端部。旋转轴75配置于支承框61的内侧,并与输送方向平行地延伸。在连结轴与旋转轴75之间架设带74。支承框部73在相对于下夹持马达72的驱动轴靠右上方的位置以旋转轴75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该旋转轴75的顶端部。下夹持辊76固定于旋转轴75的后端部,并配置于上夹持辊42的下方。在下夹持马达72驱动时,旋转轴75借助驱动轴、连结轴和带进行旋转。因此,下夹持辊76以旋转轴75为中心与旋转轴75一同旋转。
固定台部71在上表面设有下气缸711。下夹持马达72在上表面后部设有销712。销712向上方突出。下气缸711从左方抵接于销712。下夹持马达72在左表面后部固定拉伸弹簧715的一端部。拉伸弹簧715从一端部向下方延伸。拉伸弹簧715的另一端部固定于框55的收纳部551的内侧部。拉伸弹簧715始终对下夹持马达72向主视时的逆时针方向施力。在下气缸711驱动并向右方推压销712时,下夹持马达72克服拉伸弹簧715的作用力地向主视时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因此,下夹持单元70相对于固定台部71向顺时针方向旋转,下夹持辊76向下解除夹持位置移动。下夹持辊76在位于下解除夹持位置时,向下方离开后述的上布板90的下表面。
当下气缸711驱动使销712向左方移动时,下夹持马达72在拉伸弹簧715的作用力下向主视时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因此,下夹持单元70相对于固定台部71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下夹持辊76向下夹持位置移动。下夹持辊76在拉伸弹簧715的作用力下向上方移动直到抵接于上布板90的下表面为止时,位于下夹持位置。
如图11所示,下输送机构部60的支承框61的后端部开口。支承框61在后端部固定顶端板56。前端板56从上端部向后下方倾斜。顶端板56在上端部具有矩形切口状的凹部55A。支承框61在朝上开口的上部后侧部分固定喷嘴板59。喷嘴板59与输送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与喷嘴24的排出口27(参照图6)的正下方且是第二延伸板58的后方相邻。喷嘴板59在排出口27的正下方设有矩形形状的开口部59A。喷嘴下辊65配置于开口部59A的内侧。喷嘴下辊65的上部从开口部59A向上方突出。喷嘴板59在后端部具有矩形切口状的凹部59B。凹部55A与凹部59B在前后方向上相对,形成矩形形状的开口部。下输送辊64配置于该开口部的内侧。下输送辊64的上部从该开口部向上方突出。喷嘴板59在与设于支承框61的内部的下传感器部78相对应的正上方的位置设有贯通孔。
如图6、图11所示,框55的延伸部552在第二延伸板58的上表面的右后方角部利用固定轴部91以上布板90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该上布板90。上布板90是俯视时呈大致矩形形状的板构件,上布板90能够以固定轴部91为中心在工作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沿水平方向转动。上布板90在位于工作位置时,位于上夹持辊42的正下方且是下夹持辊76的正上方。上夹持辊42能够在其与上布板90的上表面之间夹持上布7。下夹持辊76能够在其与上布板90的下表面之间夹持下布8。上布板90在下表面安装有反射板95。在将上布板90定位于工作位置的状态时,反射板95位于设于喷嘴板59的贯通孔的正上方。
下传感器部78配置于支承框61的内部且是配置于在喷嘴板59设置的贯通孔的下方。下传感器部78是下发光部78A与下光接收部78B(参照图12)一体型的光学式传感器。下发光部78A和下光接收部78B彼此位于相同的高度位置。下发光部78A向喷嘴板59的贯通孔发出光。通过贯通孔的光被固定于上布板90的下表面的反射板95反射。反射板95优选为能够将光回归反射的构件。反射板95反射的反射光通过贯通孔。下光接收部78B能够接收通过贯通孔的光。
在下布8的下特定端部8A位于喷嘴板59的贯通孔的上方时,下特定端部8A遮挡下发光部78A发出的光。因此,下光接收部78B接收不到下发光部78A发出的光。在下特定端部8A不在贯通孔的上方时,下发光部78A发出的光被反射板95反射。下光接收部78B经由贯通孔接收到了反射光。因此,下传感器部78能够检测下特定端部8A是否位于贯通孔的上方。喷嘴板59的贯通孔是下传感器部78检测下特定端部8A的下检测位置。
参照图12说明布料粘接装置1的电气结构。布料粘接装置1具有控制装置100。控制装置100具有CPU101、ROM102、RAM103、存储装置104以及驱动电路105、106。CPU101统一控制布料粘接装置1的动作。CPU101与ROM102、RAM103、存储装置104、操作部19、踏板18、下传感器部78、上传感器部85、驱动电路105、驱动电路106以及加热器131、132相连接。ROM102存储用于执行各种处理的程序。RAM103临时存储各种信息。存储装置104是非易失性的装置,存储各种设定值等。
操作部19包括开关、膝控开关等。开关设于头部5的前表面下部。膝控开关设于工作台的下部,由操作者的膝部进行操作。操作者对操作部19进行操作来向布料粘接装置1输入各种指示。操作部19将表示各种指示的信息作为检测结果向CPU101输出。踏板18设于工作台的下部,由操作者的脚进行操作。操作者借助踏板18输入后述的粘接的开始指示或结束指示。踏板18将表示粘接的开始指示或结束指示的信息作为检测结果向CPU101输出。下传感器部78、上传感器部85将检测结果向CPU101输出。
CPU101通过向驱动电路105发送控制信号,来分别控制下输送马达63、上输送马达14、喷嘴马达21、泵马达36、喷嘴间隙调整马达68、下夹持马达72、上夹持马达48的驱动。CPU101通过向驱动电路106发送控制信号,来分别控制臂气缸15、下气缸711、上气缸49的驱动。CPU101驱动加热器131、132。
参照图13说明主处理。例如,操作者利用操作部19输入主处理的开始指示。CPU101从ROM102读出开始主处理的程序,来开始主处理。在开始主处理之前,布料粘接装置1处于初始状态。在布料粘接装置1处于初始状态时,喷嘴24位于接近位置,上输送辊12位于接触位置,上臂41位于上夹持位置,下夹持辊76位于下夹持位置。CPU101进行初始化处理(S10)。CPU101在初始化处理中驱动加热器131、132。
CPU101基于操作部19的检测结果来判断是否检测到了辊移动指示(S11)。辊移动指示是使上输送辊12、上夹持辊42以及下夹持辊76移动的指示。在检测到辊移动指示之前(S11:否),CPU101待机。在检测到辊移动指示时(S11:是),CPU101控制上气缸49(参照图12)的驱动,使上输送辊12从接触位置向上方位置上升(S12)。
CPU101控制下气缸711的驱动,使下夹持辊76下降(S13)。在下气缸711使销712向右方移动时,下夹持单元70向主视时的顺时针方向旋转,旋转轴75和下夹持辊76下降。因此,下夹持辊76从下夹持位置向下解除夹持位置移动。下夹持辊76在下方自上布板90的下表面隔开间隔。CPU101控制上气缸49的驱动,使上夹持辊42上升(S14)。上臂41从上夹持位置向上解除夹持位置转动。上夹持辊42在上方自上布板90的上表面隔开间隔。
CPU101基于操作部19的检测结果来判断是否检测到了喷嘴位移指示(S15)。喷嘴位移指示是使喷嘴24在接近位置与远离位置之间位移的指示。在CPU101检测到喷嘴位移指示之前(S15:否),CPU101待机。
在待机过程中,操作者使上布板90向俯视时的逆时针方向转动,使该上布板90从工作位置向退避位置移动。在操作者向操作部19输入喷嘴位移指示时(S15:是),CPU101控制喷嘴马达21的驱动来使喷嘴杆23向前侧移动,使喷嘴24从接近位置向远离位置位移(S16)。CPU101通过将预定的脉冲信号作为控制信号来向驱动电路105输入,使喷嘴24位移到远离位置。由于上布板90位于退避位置,因此,喷嘴24在不会与上布板90相接触的情况下位移到远离位置。在喷嘴24到达远离位置时,停止喷嘴马达21的驱动。
CPU101基于操作部19的检测结果来判断是否检测到了喷嘴位移指示(S17)。在CPU101检测到喷嘴位移指示之前(S17:否),CPU101待机。在待机过程中,操作者将下布8载置于喷嘴板59和第二延伸板58。载置完下布8的操作者向操作部19输入喷嘴位移指示(S17:是)。CPU101控制喷嘴马达21的驱动,使喷嘴24从远离位置位移到接近位置(S18)。CPU101通过将预定的脉冲信号作为控制信号来向驱动电路105输入,使喷嘴24位移到接近位置。排出口27从上方与下布8相对。
CPU101执行间隙调整处理(S19)。间隙调整处理是使下输送机构部60的顶端部上下运动来调整喷嘴24的排出口27与喷嘴下辊65的间隙即喷嘴间隙的处理。例如操作者向操作部19输入使喷嘴板59上升或下降的指示。CPU101与操作部19的检测结果相应地,控制喷嘴间隙调整马达68(参照图12)的驱动来使下输送机构部60摆动,使喷嘴板59进行上下运动。操作者对操作部19进行操作以使喷嘴间隙变得恰当。这时,上布板90位于退避位置,上布7未载置于喷嘴板59和第二延伸板58。因此,操作者容易用眼睛确认喷嘴板59和排出口27之间的上下方向距离。在操作者将间隙调整处理的结束指示输入到操作部19时,CPU101使处理转移到S20。
CPU101基于操作部19的检测结果来判断是否检测到了辊移动指示(S20)。在CPU101检测到辊移动指示之前(S20:否),CPU101待机。在待机过程中,操作者使上布板90向俯视时的顺时针方向转动,使该上布板90从退避位置向工作位置移动。操作者将上布7载置于喷嘴板59、喷嘴24的上支承部26、上布板90以及第二延伸板58。
如上所述,支承上传感器部85的传感器支承构件81位于上输送辊12的前侧。如图8、图9所示,在主视时,传感器支承构件81的臂部832位于比上输送辊12靠左侧的位置。因此,在操作者载置上布7时,上输送辊12的下侧部分与喷嘴板59的上表面的间隙不会被臂部832遮住,因此不会成为妨碍。因此,在上输送辊12的下侧部分容易看到上布7的上特定端部7A,载置上布7时的操作性得到提高。上布7在下输送辊64与上输送辊12之间从上侧重叠于下布8。操作者在载置完上布7之后,向操作部19输入辊移动指示。在CPU101检测到辊移动指示时(S20:是),CPU101控制臂气缸15的驱动,使上输送辊12向接触位置下降(S21)。上输送辊12在其与下输送辊64之间夹持下布8和上布7。
CPU101控制下气缸711的驱动,使下夹持辊76上升(S22)。当下气缸711使销712向左方移动时,下夹持马达72在拉伸弹簧715的作用力下向主视时的逆时针方向旋转,旋转轴75和下夹持辊76上升。因此,下夹持辊76从下解除夹持位置向下夹持位置移动。下夹持辊76在其与上布板90的下表面之间夹持下布8。CPU101控制上气缸49的驱动,使上夹持辊42下降(S23)。上臂41从上解除夹持位置向上夹持位置移动。上夹持辊42在其与上布板90的上表面之间夹持上布7。CPU101执行粘接处理(S24)。
参照图14说明粘接处理。粘接处理是利用粘接剂将下布8的下特定端部8A和上布7的上特定端部7A粘接起来的处理。CPU101判断是否检测到了开始指示(S31)。在CPU101检测到开始指示之前(S31:否),CPU101待机。开始指示是开始粘接动作的指示,操作者通过用脚操作踏板18来输入。
在操作者用脚操作踏板18输入了开始指示时(S31:是),CPU101控制上输送马达14和下输送马达63的驱动,开始对上输送辊12和下输送辊64的驱动(S32)。上输送辊12和下输送辊64协同动作,将下布8和上布7向后方输送。喷嘴下辊65与下输送辊64一同旋转,辅助性地将下布8向后方输送。
CPU101控制泵马达36的驱动,开始粘接剂的排出(S33)。供给机构部35在泵马达36的驱动下将粘接剂向喷嘴24供给。通过排出口27向位于下方的下布8的下特定端部8A排出粘接剂。通过排出口27对下特定端部8A涂布粘接剂,与此同时,上输送辊12、下输送辊64以及喷嘴下辊65将下布8和上布7向后方输送。
CPU101基于下传感器部78的检测结果来判断下特定端部8A是否位于下检测位置(S34)。在下特定端部8A位于下检测位置时(S34:是),CPU101控制下夹持马达72的驱动,驱动下夹持辊76使该下夹持辊76向第一输出方向旋转(S35)。第一输出方向是下夹持辊76的上端去向左侧的旋转方向。向第一输出方向旋转的下夹持辊76使下特定端部8A向左侧移动。这时,下特定端部8A向从下检测位置偏离的方向移动。CPU101使处理转移到S37。
在下特定端部8A不在下检测位置时(S34:否),CPU101控制下夹持马达72的驱动,驱动下夹持辊76使该下夹持辊76向第二输出方向旋转(S36)。第二输出方向是与第一输出方向相反的方向。向第二输出方向旋转的下夹持辊76使下特定端部8A向右侧移动。这时,下特定端部8A向靠近下检测位置的方向移动。CPU101使处理转移到S37。
CPU101基于上传感器部85的检测结果,来判断上特定端部7A是否位于上检测位置(S37)。反射上传感器部85的上发光部85A的光的反射板28固定于在喷嘴24的上支承部26的斜面26A设置的凹部26B内,因此,不会妨碍支承于上支承部26的上布7的输送。因此,布料粘接装置1能够更稳定地输送上布7。在上特定端部7A位于上检测位置时(S37:是),CPU101控制上夹持马达48的驱动,驱动上夹持辊42使该上夹持辊42向第三输出方向旋转(S38)。第三输出方向是上夹持辊42的下端去向右侧的旋转方向。向第三输出方向旋转的上夹持辊42使上特定端部7A向右侧移动。这时,上特定端部7A向从上检测位置偏离的方向移动。CPU101使处理转移到S40。
在上特定端部7A不在上检测位置时(S37:否),CPU101控制上夹持马达48的驱动,驱动上夹持辊42使该上夹持辊42向第四输出方向旋转(S39)。第四输出方向是与第三输出方向相反的方向。向第四输出方向旋转的上夹持辊42使上特定端部7A向左侧移动。这时,上特定端部7A向靠近上检测位置的方向移动。CPU101使处理转移到S40。
CPU101基于踏板18的检测结果,来判断是否检测到了粘接处理的结束指示(S40)。在CPU101未检测到粘接处理的结束指示时(S40:否),CPU101返回到S34,重复处理。附着粘接剂之后的下布8进入下输送辊64与上输送辊12之间。上输送辊12和下输送辊64利用粘接剂将下特定端部8A和上特定端部7A彼此压接在一起并向后方输送。因此,布料粘接装置1借助粘接剂将下特定端部8A和上特定端部7A粘接起来。
在CPU101重复执行S34~S39时,驱动下夹持辊76使该下夹持辊76向第一输出方向或第二输出方向旋转。例如,在下特定端部8A向左前侧弯曲时,伴随着下布8向后方的移动,下特定端部8A从下检测位置的左侧通过(S34:否)。CPU101驱动下夹持辊76使该下夹持辊76向第二输出方向旋转(S36)。因此,在下特定端部8A向左前侧弯曲时,布料粘接装置1能够抑制从排出口27的下方通过的下特定端部8A与排出口27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关系的偏离。
在下特定端部8A沿前后方向呈直线状延伸时,CPU101驱动下夹持辊76使该下夹持辊76交替地向第一输出方向和第二输出方向旋转(S34:是,S35、S34:否,S36)。因此,布料粘接装置1能够抑制从排出口27的下方通过的下特定端部8A与排出口27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关系的偏离。
在CPU101重复执行S34~S39时,驱动上夹持辊42使该上夹持辊42向第三输出方向或第四输出方向旋转。在上特定端部7A向右前侧弯曲时,伴随着上布7向后方移动,上特定端部7A从上检测位置的右侧通过(S37:否)。CPU101驱动上夹持辊42使该上夹持辊42向第四输出方向旋转(S39)。因此,布料粘接装置1能够抑制通过上支承部26的上特定端部7A与排出口27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关系的偏离。
在上特定端部7A沿前后方向呈直线状延伸时,CPU101驱动上夹持辊42使该上夹持辊42交替地向第三输出方向和第四输出方向旋转(S37:是,S38、S37:否,S39)。因此,布料粘接装置1能够抑制通过上支承部26的上特定端部7A与排出口27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关系的偏离。
在CPU101重复执行S34~S39时,布料粘接装置1能够调整通过喷嘴24的下特定端部8A与上特定端部7A的左右方向位置。因此,能够使与下特定端部8A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上特定端部7A的左右方向长度处于预定范围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下检测位置是设于喷嘴板59的贯通孔的位置,且在输送方向上位于排出口27与下夹持辊76之间(参照图6)。上检测位置是设于喷嘴24的上支承部26的斜面26A的凹部26B的位置。因此,上检测位置在输送方向上位于上输送辊12和下输送辊64的压接点与排出口27之间,能够位于比排出口27靠压接点所在侧的位置。因此,能够缩短从上检测位置到压接点的距离,上布7的上特定端部7A能够相对于下布8不向右方或左方偏离地重叠在压接点。
在结束粘接处理时,操作者操作踏板18输入粘接处理的结束指示。在CPU101检测到粘接处理的结束指示时(S40:是),CPU101停止上输送马达14、下输送马达63、泵马达36、下夹持马达72以及上夹持马达48的驱动(S41)。CPU101结束粘接处理,结束主处理。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布料粘接装置1具有第一延伸板57、第二延伸板58、喷嘴板59、喷嘴24、供给机构部35、上输送辊12以及下输送辊64。第一延伸板57、第二延伸板58、喷嘴板59从下侧支承下布8。喷嘴24具有上支承部26和排出口27。上支承部26设于下布8与从上侧重叠于下布8的上布7之间,并从下侧支承上布7。通过排出口27在上支承部26的下方向下布8的粘接面排出粘接剂。供给机构部35向喷嘴24供给粘接剂。上输送辊12和下输送辊64在相对于喷嘴24而言靠下布8和上布7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沿上下方向夹着上布7和附着有粘接剂的下布8地沿输送方向输送该下上布7和布8。控制装置100的CPU101控制上输送辊12、下输送辊64、供给机构部35的驱动,一边从排出口27排出粘接剂并将该粘接剂涂布在下布8的下特定端部8A,一边将下特定端部8A和上布7的上特定端部7A压接在一起并输送。布料粘接装置1具有下夹持辊76、上布板90、上夹持辊42、下夹持马达72、上夹持马达48、下传感器部78以及上传感器部85。下夹持辊76在喷嘴24的输送方向上游侧从喷嘴板59向上侧突出,能够以输送方向为轴向进行旋转,并与下布8相接触。上布板90沿左右方向和输送方向延伸,在其与下夹持辊76之间夹持下布8,且从下侧支承上布7。上夹持辊42能够以输送方向为轴向进行旋转,该上夹持辊42从上侧在其与上布板90之间夹持上布7。下夹持马达72驱动下夹持辊76。上夹持马达48驱动上夹持辊42。下传感器部78用于检测下特定端部8A是否位于输送方向上的预定位置即下检测位置。上传感器部85用于检测上特定端部7A是否位于输送方向上的预定位置即上检测位置。控制装置100的CPU101在控制上输送辊12、下输送辊64以及供给机构部35的驱动时,控制下夹持马达72和上夹持马达48。CPU101在下传感器部78检测到下特定端部8A位于下检测位置时,驱动下夹持辊76使该下夹持辊76向第一输出方向旋转,使下布8向另一侧移动。在下传感器部78检测到下特定端部8A不在下检测位置时,驱动下夹持辊76使该下夹持辊76向与第一输出方向相反的第二输出方向旋转,使下布8向一侧移动。CPU101在上传感器部85检测到上特定端部7A位于上检测位置时,驱动上夹持辊42使该上夹持辊42向第三输出方向旋转,使上布7向一侧移动。在上传感器部85检测到上特定端部7A不在上检测位置时,驱动上夹持辊42使该上夹持辊42向与第三输出方向相反的第四输出方向旋转,使上布7向另一侧移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下检测位置是设于喷嘴板59的贯通孔的位置,且是在输送方向上位于排出口27与下夹持辊76之间的位置。上检测位置是设于喷嘴24的上支承部26的斜面26A的凹部26B的位置。因此,上检测位置在输送方向上位于上输送辊12和下输送辊64的压接点与排出口27之间,能够位于比排出口27靠压接点所在侧的位置。因此,能够缩短从上检测位置到压接点的距离,因此,布料粘接装置1能够相对于下布8的下特定端部8A不向右方或左方偏离地将上布7的上特定端部7A重叠在压接点。
在以上说明中,第一延伸板57、第二延伸板58、喷嘴板59是本发明的下支承部的一例。供给机构部35是本发明的供给机构的一例。上输送辊12和下输送辊64是本发明的输送机构的一例。上输送辊12是本发明的上辊的一例,下输送辊64是本发明的下辊的一例。上布板90是本发明的支承构件的一例。执行图14的粘接处理的S32、S33时的处理的CPU101是本发明的排出输送控制部的一例。执行S34、S35、S36时的处理的CPU101是本发明的下夹持马达控制部的一例。执行S37、S38、S39时的处理的CPU101是本发明的上夹持马达控制部的一例。
本发明除了上述实施方式之外能够进行多种变更。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将除布料之外的材质的片材彼此粘接起来的粘接装置,只要是片材状即可。输送下布8的下输送装置的形状、构造也可以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
上述实施方式的上传感器部85是具有上发光部85A和上光接收部85B的一体型的光学式传感器,但也可以将上发光部85A和上光接收部85B设于不同的位置。在下传感器部78中也是同样。也可以是,上传感器部85不设于与上输送辊12的旋转轴12A相同的高度位置R,而是设于比该相同的高度低的位置。这时也能够使上发光部85A的光轴与上输送辊12的表面大致平行。因此,能够将由上输送辊12反射的反射光到达上光接收部85B的量抑制在最小限度。只要是在输送方向上位于上输送辊12和下输送辊64的压接点与排出口27之间,则反射上传感器部85的上发光部85A发出的光的反射板28例如也可以设于喷嘴24的其他部位。上支承部26优选为具有延伸到比排出口27靠输送方向下游侧的部位,在该部位固定反射板28较佳。上支承部26也可以不具有凹部26B。这时,也可以是,上支承部26设置从斜面26A向后方突出的凸部,在凸部设置反射板28。反射板28也可以设于上支承部26的斜面26A。这时,反射板28若是能够将上发光部85A发出的光回归反射的反射构件则优选。
上述实施方式的反射板28、反射板95使用能够将上发光部85A和下发光部78A发出的光回归反射的反射构件,但即使不是回归反射只要是能够反射光的构件即可。
Claims (9)
1.一种粘接装置,该粘接装置(1)具有:
下支承部(57、58、59),其从下侧支承下片材(8);
喷嘴(24),其设于所述下片材与从上侧重叠于所述下片材的上片材(7)之间,该喷嘴具有上支承部(26)和排出口(27),该上支承部从下侧支承所述上片材,通过该排出口在所述上支承部的下方向所述下片材的粘接面排出粘接剂;
供给机构(35),其向所述喷嘴供给所述粘接剂;
输送机构(10、60),其在相对于所述喷嘴而言靠所述下片材和所述上片材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沿上下方向夹着所述上片材和附着有所述粘接剂的所述下片材地沿所述输送方向输送该上片材和下片材;以及
排出输送控制部(101),其控制所述输送机构和所述供给机构的驱动,从而一边从所述排出口排出所述粘接剂并将所述粘接剂涂布在下特定端部(8A),一边将所述下特定端部和上特定端部(7A)彼此压接在一起并输送,所述下特定端部是所述下片材的粘接面中的与所述输送方向和上下方向正交的特定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所述上特定端部是所述上片材中的与所述一侧相反的另一侧的端部,
该粘接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具有:
下夹持辊(76),其在相对于所述喷嘴而言靠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位置从所述下支承部向上侧突出,且能够以所述输送方向为轴向进行旋转,该下夹持辊与所述下片材相接触;
上支承部(90),该上支承部在其与所述下夹持辊之间夹持所述下片材,且该上支承部从下侧支承所述上片材;
上夹持辊(42),其能够以所述输送方向为轴向进行旋转,该上夹持辊在其与所述上支承部之间夹持所述上片材;
下夹持马达(72),其驱动所述下夹持辊;
上夹持马达(48),其驱动所述上夹持辊;
下检测部(78),其检测所述下特定端部是否位于所述输送方向上的预定位置即下检测位置;
上检测部(85),其检测所述上特定端部是否位于所述输送方向上的预定位置即上检测位置;以及
马达控制部,其在所述排出输送控制部控制所述输送机构和所述供给机构时,控制所述下夹持马达和所述上夹持马达,
所述马达控制部具有:
下夹持马达控制部,其与由所述下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下特定端部是否位于所述下检测位置的检测结果相应地,控制所述下夹持辊的旋转方向,使所述下片材沿所述特定方向移动;
上夹持马达控制部,其与由所述上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上特定端部是否位于所述上检测位置的检测结果相应地,控制所述上夹持辊的旋转方向,使所述上片材沿所述特定方向移动,
所述下检测位置是在所述输送方向上位于所述排出口与所述下夹持辊之间的位置,
所述上检测位置是在所述输送方向上位于所述输送机构夹着所述下片材和所述上片材地将所述下片材和所述上片材彼此压接的压接点与所述排出口之间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检测部具有:
发光部(85A),其能够发光;
反射部(28),其将所述发光部发出的光反射;以及
光接收部(85B),其接收所述反射部反射的反射光,
所述反射部相对于所述上检测位置设于与所述发光部相反的那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部在所述上支承部位于比所述排出口靠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
所述发光部位于比所述反射部靠上方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机构具有:
上辊(12),其在所述压接点配置于所述上片材的上侧,且能够以沿所述特定方向延伸的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该上辊与所述上片材的上表面相接触;以及
下辊(64),其在所述下片材的下侧且与所述上辊相对配置,且能够以相对于所述上辊的所述旋转轴平行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该下辊与所述下片材的下表面相接触,
所述上检测部具有一体型的光发出接收部,该一体型的光发出接收部具有所述发光部和所述光接收部,
所述光发出接收部配置于与所述上辊的所述旋转轴相同的高度以下的高度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粘接装置具有支承构件(83),该支承构件从比所述上辊靠上方的位置向下方延伸,在下端部支承所述光发出接收部,
所述支承构件具有:
臂部(500),其沿上下方向延伸;以及
固定部(82),其与所述臂部的下端部相连接,并将所述光发出接收部固定,
在从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侧观察所述上辊时,所述臂部配置在比所述上辊靠所述特定方向侧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支承部具有向下方凹陷的凹部(26B),
所述反射部配置于所述凹部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支承部具有向下方凹陷的凹部(26B),
所述反射部配置于所述凹部内。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支承部具有向下方凹陷的凹部(26B),
所述反射部配置于所述凹部内。
9.根据权利要求3~8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部是能够将所述发光部发出的光回归反射的反射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070315 | 2018-03-30 | ||
JP2018070315A JP7056328B2 (ja) | 2018-03-30 | 2018-03-30 | 接着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318247A true CN110318247A (zh) | 2019-10-11 |
CN110318247B CN110318247B (zh) | 2022-03-22 |
Family
ID=681128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243864.9A Active CN110318247B (zh) | 2018-03-30 | 2019-03-28 | 粘接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7056328B2 (zh) |
CN (1) | CN110318247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170937A (zh) * | 2020-01-09 | 2021-07-27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粘接装置 |
CN113171932A (zh) * | 2020-01-09 | 2021-07-27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粘接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21109140A (ja) * | 2020-01-09 | 2021-08-02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接着装置 |
CN112076946A (zh) * | 2020-08-28 | 2020-12-15 | 苏州涂典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点胶机用电动开关阀及其控制系统 |
CN112337740B (zh) * | 2020-11-20 | 2022-03-01 | 诺兰特新材料(北京)有限公司 | 点胶机用卷胶设备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94348A (zh) * | 2008-06-17 | 2008-10-29 | 曹淼森 | 无纺布粘合机 |
CN101791158A (zh) * | 2009-02-04 | 2010-08-04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布粘接装置 |
CN104068550A (zh) * | 2013-03-28 | 2014-10-01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布粘接装置 |
CN104188234A (zh) * | 2014-09-24 | 2014-12-10 |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 折料装置与自动粘合系统及其粘合方法 |
CN204580012U (zh) * | 2014-03-28 | 2015-08-26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布料粘接装置 |
CN204675487U (zh) * | 2015-03-25 | 2015-09-30 | 星光印刷(深圳)有限公司 | 自动贴胶纸机 |
CN106006160A (zh) * | 2015-03-31 | 2016-10-12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布料粘接装置及布料粘接装置的控制方法 |
CN206006082U (zh) * | 2015-07-29 | 2017-03-15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粘接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141258A (ja) * | 1994-11-18 | 1996-06-04 | Brother Ind Ltd | ミシンの加工布案内方法および加工布案内装置 |
JP5434515B2 (ja) * | 2009-11-19 | 2014-03-0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布接着装置、及び接着プログラム |
JP5574682B2 (ja) * | 2009-11-30 | 2014-08-20 | Juki株式会社 | 上下送りミシン |
JP6565270B2 (ja) * | 2015-03-31 | 2019-08-2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接着装置 |
JP6686288B2 (ja) * | 2015-03-31 | 2020-04-22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接着装置 |
JP6922353B2 (ja) * | 2017-03-31 | 2021-08-1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接着装置 |
-
2018
- 2018-03-30 JP JP2018070315A patent/JP7056328B2/ja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3-28 CN CN201910243864.9A patent/CN11031824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94348A (zh) * | 2008-06-17 | 2008-10-29 | 曹淼森 | 无纺布粘合机 |
CN101791158A (zh) * | 2009-02-04 | 2010-08-04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布粘接装置 |
CN104068550A (zh) * | 2013-03-28 | 2014-10-01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布粘接装置 |
CN204580012U (zh) * | 2014-03-28 | 2015-08-26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布料粘接装置 |
CN104188234A (zh) * | 2014-09-24 | 2014-12-10 |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 折料装置与自动粘合系统及其粘合方法 |
CN204675487U (zh) * | 2015-03-25 | 2015-09-30 | 星光印刷(深圳)有限公司 | 自动贴胶纸机 |
CN106006160A (zh) * | 2015-03-31 | 2016-10-12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布料粘接装置及布料粘接装置的控制方法 |
CN206006082U (zh) * | 2015-07-29 | 2017-03-15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粘接装置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170937A (zh) * | 2020-01-09 | 2021-07-27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粘接装置 |
CN113171932A (zh) * | 2020-01-09 | 2021-07-27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粘接装置 |
CN113170937B (zh) * | 2020-01-09 | 2023-12-01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粘接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9178471A (ja) | 2019-10-17 |
JP7056328B2 (ja) | 2022-04-19 |
CN110318247B (zh) | 2022-03-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318247A (zh) | 粘接装置 | |
CN106006160B (zh) | 布料粘接装置及布料粘接装置的控制方法 | |
CN108685240B (zh) | 粘接装置 | |
CN110313669A (zh) | 粘接装置 | |
CN108116930A (zh) | 粘接装置和输送控制单元 | |
CN101809217A (zh) | 缝纫机 | |
CN208857192U (zh) | 粘接装置 | |
CN110313670A (zh) | 布料粘接装置和送布机构 | |
JP6582789B2 (ja) | 接着装置 | |
JP2016190693A (ja) | 接着装置と接着装置の制御方法 | |
CN110961315B (zh) | 粘接装置 | |
CN109319570A (zh) | 粘接装置和上输送单元 | |
CN110319085B (zh) | 粘接装置 | |
CN108926060A (zh) | 粘接装置 | |
CN108795301A (zh) | 粘接装置 | |
CN111744727A (zh) | 粘接装置 | |
CN110313671B (zh) | 布料粘接装置 | |
CN108116929B (zh) | 粘接装置和粘接装置的控制方法 | |
CN212475534U (zh) | 粘接装置 | |
CN212065822U (zh) | 粘接装置 | |
CN111071847B (zh) | 粘接装置 | |
CN113170937B (zh) | 粘接装置 | |
JP2555201B2 (ja) | ボタン供給装置 | |
JP2020164274A (ja) | 接着装置 | |
JP2020165015A (ja) | 接着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