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13671B - 布料粘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布料粘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13671B
CN110313671B CN201910243603.7A CN201910243603A CN110313671B CN 110313671 B CN110313671 B CN 110313671B CN 201910243603 A CN201910243603 A CN 201910243603A CN 110313671 B CN110313671 B CN 1103136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cloth
holding
nozzle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4360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13671A (zh
Inventor
柴田到
岩越弘恭
仓桥俊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3136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36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136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36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HAPPLIANCES OR METHODS FOR MAKING CLOTHES, e.g. FOR DRESS-MAKING OR FOR TAIL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41H43/00Other methods, machines or appliances
    • A41H43/04Joining garment parts or blanks by gluing or welding ; Gluing pre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防止粘接质量降低的布料粘接装置。布料粘接装置具有上输送辊、下输送辊、筒状部和保持部。上输送辊和下输送辊能够向输送方向下游侧输送上布和下布。筒状部沿着输送方向延伸,在筒状部的输送方向上的一端部具有下输送辊。保持部位于筒状部的上方,且能够上下运动。保持部能够在保持位置与解除位置之间移动,该保持位置是保持部将下布保持在其与筒状部之间时所处的位置,该解除位置是保持部解除对下布的保持时所处的比保持位置靠上方的位置。

Description

布料粘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布料粘接装置。
背景技术
日本特许公开2015年第190075号所述的布料粘接装置具有喷嘴、上辊、下辊、辊支承部和驱动马达。喷嘴位于下布与上布之间,喷嘴能够向下布涂布粘接剂。辊支承部呈筒状,且沿水平方向延伸,其从输送方向上游侧以使下辊呈大致水平的方式支承该下辊。下辊配置在上辊的下侧。驱动马达能够驱动下辊。布料粘接装置将上布和涂布有粘接剂的下布夹在下辊与上辊之间,来输送该上布和下布。
在对两块布料进行粘接时,存在使粘接后的布料呈筒形状的粘接工序。该粘接工序中,将粘接剂涂布在布料的一端部并使该一端部处于下侧,然后,使布料的另一端部从上侧与该一端部贴合,来进行粘接。因此,在进行粘接工序之前,在向呈筒状的辊支承部配置布料时,操作者在配置完下布之后,配置上布。由于辊支承部呈筒状,因此,在配置完下布之后,因布料重量等导致下布容易发生错位。因此,下布和上布错位,粘接质量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粘接质量降低的布料粘接装置。
技术方案1的布料粘接装置具有:喷嘴,其位于沿输送方向移动的下布与从上侧重叠于所述下布的上布之间,该喷嘴具有排出口,能够从该排出口排出粘接剂;第一输送辊,其设在比所述喷嘴靠所述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位置;第二输送辊,其设在所述第一输送辊的下方,该第二输送辊与所述第一输送辊协同动作,沿所述输送方向输送所述上布和所述下布;及筒状部,其沿着所述输送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输送辊设在该筒状部中的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一端部,该布料粘接装置的特征在于,该布料粘接装置具有保持部,该保持部位于所述筒状部的上方,且能够上下运动,该保持部能够在保持位置与解除位置之间移动,该保持位置是该保持部将所述下布保持在其与所述筒状部之间时所处的位置,该解除位置是该保持部解除对所述下布的保持时所处的比所述保持位置靠上方的位置。
在该情况下,布料粘接装置能够利用保持部保持下布,且能够解除保持部对下布的保持。由于能够保持下布,因此,能够防止在将下布配置于筒状部之后因布料重量等导致下布错位。因此,布料粘接装置能够防止下布和上布错位,从而能够防止粘接质量降低。
也可以是,技术方案2的布料粘接装置中,所述保持部设在比所述喷嘴靠所述输送方向上游侧的位置。因此,保持部能够防止下布的、处于比喷嘴靠输送方向上游侧的部分因布料重量等导致错位。因此,布料粘接装置能够防止下布和上布错位,从而能够防止粘接质量降低。由于保持部处于比喷嘴靠输送方向上游侧的位置,因此,对操作者而言,较容易通过目视确认保持部对下布的保持状态。
也可以是,技术方案3的布料粘接装置中,所述保持部设在比所述喷嘴靠所述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位置。因此,保持部能够防止下布的、处于比喷嘴靠输送方向下游侧的部分因布料重量等导致错位。因此,布料粘接装置能够防止下布和上布错位,从而能够防止粘接质量降低。
也可以是,技术方案4的布料粘接装置具有:喷嘴杆,其沿上下方向延伸,在其下端部装配有所述喷嘴,该喷嘴杆以所述喷嘴能够在接近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支承所述喷嘴,该接近位置是所述喷嘴较接近于所述第一输送辊时所处的位置,该退避位置比所述接近位置靠所述输送方向上游侧;及保持部驱动部,其能够使所述保持部在所述保持位置与所述解除位置之间移动,所述保持部驱动部设于所述喷嘴杆。因此,即使喷嘴在接近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移动,保持部也不会与喷嘴相互干扰。布料粘接装置能够简化驱动部的安装构造。
也可以是,技术方案5的布料粘接装置中,所述保持部驱动部为具有向下方延伸且能够沿上下方向进退的杆的气缸,所述保持部设在所述杆的下端部,在所述杆向下方前进时,所述保持部位于所述保持位置,在所述杆向上方退回时,所述保持部位于所述解除位置。在该情况下,对布料粘接装置而言,能够缩小保持部和保持部驱动部的结构。
也可以是,技术方案6的布料粘接装置具有:保持部驱动部,其能够使所述保持部在所述保持位置与所述解除位置之间移动;保持部控制部,其能够利用所述保持部驱动部,控制所述保持部使其移动到所述保持位置或所述解除位置;及指示部,能够利用该指示部来输入利用所述保持部控制部控制所述保持部移动的指示。在该情况下,布料粘接装置能够按照指示部的指示使保持部移动。因此,对操作者而言,能够在任意时机进行指示,使保持部保持下布,或解除保持部对下布的保持。
也可以是,技术方案7的布料粘接装置具有:驱动部,其是所述第一输送辊和所述第二输送辊的动力源;及输送控制部,其能够控制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第一输送辊和所述第二输送辊,沿所述输送方向输送所述上布和所述下布,在所述保持部处于所述保持位置且向所述指示部输入了指示时,所述保持部控制部控制所述保持部使其移动到所述解除位置,在所述保持部控制部使所述保持部移动到所述解除位置之后,所述输送控制部沿所述输送方向输送所述上布和所述下布。在该情况下,在存在对上布和下布的输送的指示时,能够在解除保持部对下布的保持之后,输送上布和下布。因此,操作者无需为了在解除保持部对下布的保持之后输送上布和下布进行其他操作,因此,作业效率得到提高。
也可以是,技术方案8、9的布料粘接装置具有:延伸部,其在所述筒状部的内侧沿所述输送方向延伸;支点部,其设于所述筒状部,该支点部以所述延伸部能够以沿与所述输送方向和上下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延伸的摆动轴为中心摆动的方式支承所述延伸部;辊支承部,其设在所述延伸部的比所述支点部靠所述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位置,该辊支承部支承所述第二输送辊;及辊上下运动部,其设在所述延伸部的比所述支点部靠所述输送方向上游侧的位置,该辊上下运动部通过使所述延伸部以所述支点部为中心摆动,来使所述第二输送辊在辊接触位置与辊退避位置之间上下运动,该辊接触位置是所述第二输送辊能够与所述第一输送辊接触时所处的位置,该辊退避位置是所述第二输送辊从所述辊接触位置向下方退避后所处的位置,在所述辊上下运动部使所述第二输送辊从所述辊退避位置移动到所述辊接触位置时,所述保持部控制部控制所述保持部使其移动到所述保持位置。在辊上下机构部使第二输送辊移动到辊接触位置时,保持部移动到保持位置。因此,能够在第二输送辊将布料夹在其与第一输送辊之间时,利用保持部保持下布,因此,操作者无需为了使保持部对下布进行保持实施单独的操作,因此,作业效率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布料粘接装置1的立体图。
图2是布料粘接装置1的主视图。
图3是布料粘接装置1的内部构造的立体图。
图4是布料粘接装置1的左视图。
图5是表示上布6和下布8的粘接动作的左视图。
图6是布料粘接装置1的内部构造的左视图。
图7是喷嘴11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上支承部314处于第一位置时的送布机构701的立体图。
图9是送布机构701的内部构造的立体图。
图10是送布机构701的内部构造的另一立体图。
图11是送布机构701的内部机构的立体图。
图12是上支承部314处于第二位置时的送布机构701的立体图。
图13是上支承部314处于第二位置时的送布机构701的俯视图。
图14是第一支承板831向上方移动之后的延伸机构801等的左视图。
图15是第一支承板831向下方移动之后的延伸机构801等的左视图。
图16是辊调整机构部901的俯视图。
图17是下夹持辊909处于上方位置时的辊调整机构部901的立体图。
图18是下夹持辊909处于下方位置时的辊调整机构部901的立体图。
图19是上支承部314处于第一位置时的送布机构701的俯视图。
图20是上支承部314的立体图。
图21是上支承部314的另一立体图。
图22是保持部971和保持部981处于解除位置时的左视图。
图23是保持部971和保持部981处于保持位置时的左视图。
图24是布料粘接装置1的电气框图。
图25是主处理的流程图。
图26是粘接处理的流程图。
图27是主处理的变形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下面的说明使用附图中用箭头表示的左右、前后和上下。布料粘接装置1利用粘接剂Z将上布6下布8粘接在一起,并向后方输送该上布6和下布8(参照图5)。上布6从上侧重叠于下布8。下布8和上布6例如是具有挠性的布料。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将呈筒状的布料200的一端侧的部分作为上布6,将该布料的另一端侧的部分作为下布8(参照图8)。上布6和下布8也可以是不同的布料。本实施方式的布料粘接装置1利用粘接剂Z,将下布8的右端部即下布特定端部8A和上布6的左端部即上布特定端部6A粘接在一起(参照图5和图8)。本实施方式中,后侧为输送方向下游侧,前侧为输送方向上游侧。与输送方向和上下方向正交的左右方向为正交方向。
参照图1~图23,说明布料粘接装置1的机械结构。如图1~图4所示,布料粘接装置1具有底座部2、支柱部3、机臂部4和机头部5。底座部2呈长方体状,固定于工作台。支柱部3从底座部2的上表面向上方延伸。机臂部4从支柱部3的上端部向左方延伸。机头部5从机臂部4的左端部向左方突出。
底座部2支承有固定部32。固定部32呈矩形板状,且固定在底座部2的左表面。固定部32的前部延伸到比底座部2的前端靠前侧的位置。在固定部32的左表面的后部设有斜面部799。斜面部799从固定部32的左表面的上部向左下方延伸。
固定部32的左表面的前部支承有送布机构701。送布机构701具有基座部704、收纳部702和筒状部708。基座部704从固定部32的左表面向左方延伸。收纳部702是位于基座部704的左方的部位。收纳部702的上端比基座部704的上端靠上侧。收纳部702中收纳有驱动部800(参照图3)。收纳部702的前部702A呈箱状。收纳部702的后部702B从前部702A的左后部向后方延伸。后部702B的底面702D比前部702A的底面702C靠上侧。底面702D的后部向后上方延伸(参照图4)。支承板705设在收纳部702的上端。
筒状部708设在收纳部702的后部702B的后侧,且沿输送方向延伸。筒状部708在作为输送方向上的一端部的后部具有下输送辊270和喷嘴下辊275。第二支承板714设在筒状部708的框710的上端,其从支承板705的后端部向后方延伸。筒状部708具有框710和第二支承板714。
如图1、图8~图10所示,框710具有左壁部711、右壁部712、底壁部713和开口部719。底壁部713从收纳部702的后部702B的底面702D向后方延伸。底壁部713处于比收纳部702的前部702A的底面702C靠上方的位置且是处于第二支承板714的下方。左壁部711从底壁部713的左端部向上方延伸。右壁部712从底壁部713的右端部向上方延伸。如图4所示,框710的上端的、从中央部向后方延伸的部位710A处于比框710的上端的后部710B稍靠下侧的位置。在框710的上端中,部位710A与后部710B之间借助斜面部710C连接起来。
如图1所示,开口部719设在框710的后端,其由左壁部711的后端、右壁部712的后端、底壁部713的后端和第二支承板714的后端形成。左壁部711的后端和右壁部712的后端向前上方延伸。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机头部5支承有上输送机构70。上输送机构70具有支承臂16、上输送辊12、臂气缸122(参照图24)和上输送马达112。支承臂16在机头部5的下方从后方向前方延伸,然后,向前下方弯折并延伸。支承臂16以能够摆动的方式被机头部5所支承。支承臂16的下端部以上输送辊12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该上输送辊12。上输送辊12能够以左右方向为轴线方向进行旋转。臂气缸122以沿着上下方向的姿势设于机头部5。臂气缸122具有杆,臂气缸122的杆与支承臂16的后端部相连结。支承臂16在臂气缸122的驱动下沿上下方向摆动。上输送马达112设于支承臂16。上输送马达112借助支承臂16的内部的传递机构,与上输送辊12相连结。上输送辊12借助上输送马达112的动力进行旋转。
臂气缸122通过使支承臂16摆动,来使上输送辊12在夹持位置与上退避位置之间移动。图5中,用实线表示处于夹持位置时的上输送辊12,用双点划线表示处于上退避位置时的上输送辊12。处于夹持位置时的上输送辊12将下布8和上布6夹在其与下输送辊270之间。上输送辊12处于比喷嘴11靠后侧的位置。下输送辊270处于上输送辊12的下方。上输送辊12和下输送辊270协同动作,沿输送方向输送上布6和附着有粘接剂Z的下布8。处于上退避位置时的上输送辊12呈自上布6向上方退避的状态。
如图3、图4和图6所示,机头部5(参照图1)具有喷嘴移动机构22。喷嘴移动机构22能够使喷嘴11在接近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移动,接近位置是喷嘴11较接近于上输送辊12时所处的位置,退避位置比接近位置靠前侧。
喷嘴移动机构22具有喷嘴马达113、支承轴和喷嘴杆18(参照图4)。喷嘴马达113设在机头部5的内部中的左侧,为脉冲马达,其具有固定有螺旋齿轮的输出轴。支承轴在螺旋齿轮的上方沿左右方向延伸,呈筒状。支承轴支承有与螺旋齿轮的上端相啮合的斜齿轮。支承轴和斜齿轮借助喷嘴马达113的动力旋转。支承轴在内部具有粘接剂Z的流路。
喷嘴杆18沿上下方向延伸,在其下端部装配有喷嘴11。喷嘴杆18具有杆构件9和罩181。杆构件9(参照图6)设在斜齿轮的左方,其从支承轴的左端向下侧延伸。罩181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将杆构件9和保持部气缸974包覆在内。保持部气缸974的详细内容将在后面叙述。
如图7所示,杆构件9在内部具有流路21。流路21与支承轴内部的流路相连通。杆构件9的下端部为喷嘴装配部10。喷嘴11从喷嘴装配部10向下方突出,然后向右方弯折并延伸。喷嘴11的右部在左视时呈大致三角形。喷嘴11能够相对于喷嘴装配部10拆装,喷嘴11借助螺钉14装配于喷嘴装配部10。喷嘴11在内部具有喷嘴流路。喷嘴流路即是粘接剂Z的流路,且与流路21相连通。杆构件9在流路21附近的内部具有加热器132(参照图24)。来自加热器132的热量能够传递给在流路21中流动的粘接剂Z。
喷嘴11中的向右方延伸的部分能够从下侧支承上布6。排出口11B形成在喷嘴11的下表面,为沿左右方向大致等间隔排列的多个圆孔。能够从排出口11B朝向下布8排出粘接剂Z。能够在喷嘴装配部10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装配排出口11B的左右方向宽度或左右方向位置互不相同的多种喷嘴11。
喷嘴移动机构22的支承轴以杆构件9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该杆构件9,喷嘴杆18能够绕左视时的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摆动。喷嘴杆18能够使喷嘴11在接近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移动。图4中,用实线表示处于接近位置时的喷嘴11,用双点划线表示处于退避位置时的喷嘴11。在喷嘴11处于接近位置时,排出口11B面朝下方,从上侧与下布8相对。在喷嘴11处于退避位置时,排出口11B面朝前下方。
如图3所示,机头部5具有装配部41和供给机构45。装配部41设在机头部5的大致中央部。装配部41具有罩41A(参照图1)、收容部41B、盖41C和加热器131(参照图24)。罩41A呈大致长方体箱状,其从机头部5的上表面向上方延伸。罩41A沿上下方向打通。收容部41B设在罩41A的内部。收容部41B呈大致长方体箱状,其从机头部5的内部延伸至罩41A的上端处。收容部41B在上方开口。收容部41B在内部以能够拆装的方式收容有内胆。盖41C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设在收容部41B的上侧,能够对收容部41B的上部进行开闭。内胆用于收容热熔性的粘接剂Z。粘接剂Z在达到规定温度以上时呈液态,在低于规定温度时呈固态。加热器131设于收容部41B。加热器131能够对被收容于收容部41B的内胆进行加热,从而使粘接剂Z熔化呈液态。
供给机构45能够向喷嘴11供给内胆中的粘接剂Z。供给机构45具有泵马达114和齿轮泵。泵马达114设在机臂部4(参照图1)的内部,具有输出轴114A。齿轮泵设在装配部41的前侧,与作为喷嘴杆18的摆动中心的支承轴的右端部相连接。输出轴114A借助齿轮46A与齿轮泵相连结。齿轮泵能够抽吸内胆中的粘接剂Z,并将被抽吸过来的粘接剂Z经喷嘴移动机构22的支承轴中的流路和杆构件9中的流路21供给至喷嘴11。
参照图2、图3和图5,说明上夹持机构600。上夹持机构600具有上臂607、拉伸弹簧、上夹持辊601、上马达605和上气缸625(参照图24)。
上臂607设在机臂部4的下部,且从机臂部4的下部向下侧且是向左侧延伸。上臂607在上气缸625的驱动下,以沿前后方向的上轴线W为中心摆动。拉伸弹簧的施力也被利用于上臂607的摆动。上气缸625设在机臂部4的下部。上臂607的顶端部607A处于筒状部708的上侧且是处于喷嘴11的前侧。在顶端部607A具有上夹持辊601(参照图5)。上夹持辊601能够以前后方向为轴线方向转动。
上夹持辊601处于上支承部314的上侧。上夹持辊601伴随着上臂607的摆动,以上轴线W为中心,在上接触位置与上离开位置之间转动。上接触位置是上夹持辊601的下端处于与上支承部314的上支承面315A相同的高度位置时上夹持辊601所处的位置。图5中,用实线表示处于上接触位置时的上夹持辊601。在上支承部314处于第一位置(参照图8),且上夹持辊601处于上接触位置时,上夹持辊601与上支承部314的上支承面315A接触。上离开位置是上夹持辊601的下端处于比上支承面315A靠上方的位置时上夹持辊601所处的位置。图5中,用双点划线表示处于上离开位置时的上夹持辊601。
上马达605(参照图24)固定在上臂607的上部的后方,能够向正向和反向旋转。上马达605借助驱动机构使上夹持辊601旋转。
上检测部635(参照图24)设于机头部5,其为公知的光学式传感器。在上支承部314处于第一位置时,上检测部635处于上支承部314的上反射部315H(参照图20)的上方。上检测部635具有上发光部635A和上光接收部635B(参照图24)。上发光部635A和上光接收部635B处于彼此相同的高度位置。上发光部635A朝向上反射部315H的内侧区域发光。上光接收部635B能够接收由上发光部635A发出且由上反射部315H反射来的光。在上支承部314处于第一位置时,上发光部635A和上光接收部635B处于上反射部315H的上方。
在上支承部314处于第一位置,且上布特定端部6A(参照图8)处于上反射部315H的上方时,上布特定端部6A遮挡来自上发光部635A的光。此时,上光接收部635B接收不到来自上发光部635A的光。在上支承部314处于第一位置,且上布特定端部6A不处于上反射部315H的上方时,上反射部315H向上方反射来自上发光部635A的光,上光接收部635B接收到了反射来的光。因此,上检测部635能够检测上布特定端部6A是否处于上反射部315H的上方。下面,将在上支承部314处于第一位置时,处于上反射部315H的内侧区域中且是上发光部635A的正下方的位置称为上检测位置。在上支承部314处于第一位置时,上检测位置在上反射部315H与上发光部635A之间。上检测位置是在前后方向上位于上夹持辊601与处于接近位置的喷嘴11的排出口11B之间的规定位置,且是在左右方向上比上夹持辊601靠左侧的位置。上检测位置和下检测位置的前后方向位置大致相同。
参照图8~图18,说明收纳部702和筒状部708的内部结构。收纳部702和筒状部708具有驱动部800、延伸机构801、间隙调整机构部818、下检测部535、终端检测部545等。
如图8~图11所示,驱动部800被收纳于收纳部702,驱动部800处于输送方向上的筒状部708的、与一端部相反的另一端部即前端部侧。驱动部800具有上下调整马达802(参照图11)、下输送马达842、下马达902和下气缸931。上下调整马达802是间隙调整机构部818的驱动源。下输送马达842是下输送辊270和喷嘴下辊275的驱动源。下马达902是下夹持辊909的驱动源。
如图9~图11所示,延伸机构801具有延伸板部804、延伸板部808、摆动轴809、支点部810、支点部811、下输送辊支承部820、下输送辊270、喷嘴下辊支承部826、喷嘴下辊275、第一支承板831(参照图8)等。
延伸板部804呈板状,沿前后方向延伸。延伸板部804的前下部位于上下调整马达802的左方。延伸板部804从上下调整马达802的左方向上方延伸,延伸板部804的上部向后方延伸。延伸板部804中的靠后侧的部位807位于筒状部708的内侧(参照图9)。延伸板部808沿输送方向延伸,且从左方与延伸板部804的部位807相对。延伸板部808的前端部位于比臂部951靠后方的位置。
支点部810和支点部811设在延伸机构801的前后方向中央部。支点部810设在延伸板部804的前后方向中央部,为圆形的孔部。支点部811设在延伸板部808的前端部,为圆形的孔部。支点部810和支点部811在左右方向上相对。
摆动轴809插入于支点部810和支点部811,沿左右方向延伸。摆动轴809的左端部插入于在筒状部708的左壁部711设置的孔部716(参照图9)。摆动轴809的右端部插入于在筒状部708的右壁部712设置的孔部717(参照图10)。孔部716和孔部717支承摆动轴809。延伸机构801能够以摆动轴809为中心摆动。
如图9~图11所示,由下输送辊支承部820支承下输送辊270。下输送辊支承部820设在延伸机构801中的、比支点部810和支点部811靠后侧的位置。本实施方式中,下输送辊支承部820设在延伸机构801的后端部。
下输送辊支承部820具有孔部821、孔部822和轴部823。孔部821设在延伸板部808的后端部,为圆形的孔部(参照图11)。孔部822设在延伸板部804的后端部,为圆形的孔部(参照图10)。孔部821和孔部822在左右方向上相对。轴部823沿左右方向延伸。轴部823的左端部插入于孔部821。轴部823的右端部插入于孔部822。孔部821和孔部822以轴部823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该轴部823。
下输送辊270套于轴部823,且位于延伸板部804与延伸板部808之间。在轴部823的、比下输送辊270靠右侧的位置设有带轮824。带845架设于带轮824。
喷嘴下辊支承部826设在延伸机构801的比支点部810和支点部811靠后侧且是比下输送辊支承部820靠前侧的位置。喷嘴下辊支承部826具有孔部827、孔部828和轴部829。孔部827设在延伸板部808的、比孔部821靠前方的位置,为圆形的孔部(参照图11)。孔部828设在延伸板部804的、比孔部822靠前方的位置,为圆形的孔部(参照图10)。孔部827和孔部828在左右方向上相对。轴部829沿正交方向延伸。轴部829的左端部插入于孔部827。轴部829的右端部插入于孔部828。孔部827和孔部828以轴部829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该轴部829。
喷嘴下辊275套于轴部829,且位于延伸板部804与延伸板部808之间。喷嘴下辊275位于比下输送辊270靠前侧的位置。在轴部829的、比喷嘴下辊275靠右侧的位置设有带轮830。带845架设于带轮830。
如图12和图13所示,第一支承板831设在延伸机构801的、比支点部810和支点部811(参照图11)靠后侧的位置。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承板831设在延伸机构801的后端部。第一支承板831借助螺钉安装在延伸板部804的上端和延伸板部808的上端。第一支承板831沿前后方向延伸,呈板状,且从下侧与处于接近位置时的喷嘴11相对。第一支承板831和第二支承板714能够从下侧支承下布8。
第一支承板831具有孔部832、孔部833、缺口部834和孔部835。孔部832是这样的孔部:其设在第一支承板831的后端部,沿上下方向贯通,俯视时呈矩形形状。下输送辊270的上端部配置在孔部832处。孔部833是这样的孔:其沿上下方向贯通,俯视时呈矩形形状,该孔部833位于处于接近位置时的喷嘴11的排出口11B的下侧。孔部833设在比孔部832靠前方的位置。喷嘴下辊275的上端部配置在孔部833处。喷嘴下辊275与喷嘴11的排出口11B在上下方向上相对。
缺口部834是通过使第一支承板831的前端中的一部分向后方缺失而成的部分。下夹持辊909的上端部配置在缺口部834处。下输送辊270、喷嘴下辊275和下夹持辊909均突出到比第一支承板831靠上方的位置,能够与下布8接触。孔部835是通过使孔部833的右前端部向右方缺失而成的,其沿上下方向贯通。孔部835在俯视时与下检测部535相对。
如图11所示,下输送马达842安装在延伸板部804的前上部的右侧。延伸板部804的前上部具有孔部843。下输送马达842的驱动轴贯穿孔部843的内侧。驱动轴与第一传递机构840相连结。第一传递机构840将下输送马达842的动力传递给下输送辊270和喷嘴下辊275。第一传递机构840的中央部和后部设在筒状部708的内侧。
第一传递机构840具有带845、带轮824、带轮830和带轮844。带轮844固定于下输送马达842的驱动轴。带845位于比延伸板部804靠左侧的位置,且架设于带轮844。带845在筒状部708的内侧沿前后方向延伸,且架设于带轮824和带轮830。
当下输送马达842驱动时,下输送辊270借助带轮844、带845和带轮824被驱动进行旋转,喷嘴下辊275借助带轮844、带845和带轮830被驱动进行旋转。带轮824的直径和带轮830的直径的大小相同,下输送辊270的直径和喷嘴下辊275的直径的大小相同。因此,当下输送马达842驱动时,下输送辊270和喷嘴下辊275被驱动,以相同速度向相同方向进行旋转。
如图11所示,间隙调整机构部818具有偏心板803、孔部805和抵接部806。上下调整马达802的驱动轴812向左方延伸。偏心板803固定于驱动轴812。间隙调整机构部818位于延伸机构801的、比支点部810和支点部811靠前侧的位置。间隙调整机构部818在上下调整马达802的驱动下进行驱动,从而使延伸机构801摆动。
在延伸板部804的前下部具有间隙调整机构部818的孔部805。偏心板803配置在孔部805的内侧。孔部805呈大致矩形形状。孔部805具有抵接部806。抵接部806为在孔部805的下端的前后方向中央处向上方突出,并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平面。
偏心板803以其外周与驱动轴812的距离发生变化的方式偏心。上下调整马达802通过驱动轴812的驱动,使间隙调整机构部818的偏心板803驱动,从而使延伸机构801摆动。
间隙调整机构部818通过使延伸机构801以摆动轴809为中心摆动,来使下输送辊270、喷嘴下辊275和第一支承板831上下运动,从而来调整喷嘴11的排出口11B与第一支承板831之间的间隙K(参照图14和图15)。说明调整间隙K的实施方式。弹簧对延伸板部804的前部向上方施力,从而对延伸机构801的前部向上方施力。因此,延伸板部804的孔部805的抵接部806在弹簧的施力的作用下与偏心板803抵接(参照图11)。
当上下调整马达802驱动时,偏心板803借助驱动轴812旋转。当偏心板803旋转时,延伸机构801以摆动轴809为中心摆动(参照图14和图15中的箭头849和箭头850)。当延伸机构801的前部上升时,延伸机构801的后部下降,下输送辊270、喷嘴下辊275和第一支承板831下降(参照图15)。此时,喷嘴11的排出口11B与第一支承板831之间的间隙K扩大。如图15所示,在驱动轴812距抵接部806的外周的距离为最短时,喷嘴11的排出口11B与第一支承板831之间的间隙K为最大。此时,下输送辊270处于辊退避位置。此时,下输送辊270在下方离开上输送辊12。
当延伸机构801的前部下降时,延伸机构801的后部上升,下输送辊270、喷嘴下辊275和第一支承板831上升(参照图14)。此时,喷嘴11的排出口11B与第一支承板831之间的间隙K较小。如图14所示,在驱动轴812距抵接部806的外周的距离为最长时,喷嘴11的排出口11B与第一支承板831之间的间隙K为最小。此时,下输送辊270处于辊接触位置。此时,下输送辊270从下方与上输送辊12接触。
下检测部535设在筒状部708的框710的后部,为光学式传感器,且处于第一支承板831的孔部835的下方。下检测部535设在筒状部708中的、比下夹持辊909靠后侧的位置,且是比下输送辊270靠前侧的位置(参照图13)。下检测部535设在喷嘴下辊275的右侧(参照图13)。下检测部535检测下布8的右端部即下布特定端部8A的位置。CPU101(参照图24)基于下检测部535检测到的下布8的下布特定端部8A的位置,来控制下马达902,利用下夹持辊909来调整下布8的左右方向位置。
终端检测部545设在筒状部708的框710的后部,为光学式传感器,其处于第一支承板831和第二支承板714在前后方向上隔开的间隙的下方。终端检测部545设在下夹持辊909的左前侧(参照图13)。终端检测部545能够检测下布8的终端位置201。终端位置201即为下布8的前端部。
参照图11、图16~图18,说明第二传递机构900和辊调整机构部901。第二传递机构900将下马达902的动力传递给下夹持辊909。第二传递机构900的后部设在筒状部708的内侧。
如图11所示,下马达902设在延伸板部804的前部的左方。支承构件903设在下马达902的后方,呈箱状,且固定在收纳部702内。支承构件903具有沿前后方向贯通的孔部939。
第二传递机构900与下马达902的后端部相连接。第二传递机构900具有臂部951、辊轴部908、带907、带轮942和带轮945。臂部951在内侧收容有带907,臂部951固定于下马达902。臂部951具有连结板部952、圆柱部953、圆板部954和连结构件937。连结板部952在后视时呈矩形形状,其固定在下马达902的后表面。圆柱部953(参照图16)与连结板部952的后表面相连接,且在支承构件903的孔部939的内侧沿前后方向延伸。圆柱部953的后部位于比支承构件903靠后侧的位置。支承构件903以圆柱部953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该圆柱部953。圆板部954在后视时呈圆形,且与圆柱部953的后端部相连接。圆板部954的直径大于圆柱部953的直径。
连结构件937固定在圆板部954的后端部。连结构件937具有基部905、板部904和板部906。基部905在前后方向上具有厚度,其借助四个螺钉941固定在圆板部954的后端部。基部905具有从右上方向左下方缺失而成的缺口部936。
板部904从基部905的前端向右上方延伸,板部906从基部905的后端向右上方延伸。板部904的右上部和板部906的右上部以辊轴部908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该辊轴部908。辊轴部908在筒状部708的内侧沿前后方向延伸。在辊轴部908的后端部固定有下夹持辊909。下夹持辊909处于筒状部708中的、比下输送辊270和喷嘴11靠前侧的位置。下夹持辊909是这样的辊:其具有与输送方向平行的旋转轴,且能够调整下布8的右端部即下布特定端部8A的左右方向位置。
驱动轴910贯穿在连结板部952的内侧、圆柱部953的内侧和圆板部954的内侧设置的孔部,并延伸到连结构件937的缺口部936的内侧。驱动轴910的前端部与下马达902的输出轴相连结,驱动轴910在下马达902的驱动下旋转。带轮942设在驱动轴910的后端部。带轮945设于辊轴部908,且位于板部904与板部906之间。带907架设于带轮942和带轮945。带907将驱动轴910和辊轴部908连结起来,将下马达902的驱动力传递给辊轴部908。当下马达902驱动时,下夹持辊909借助驱动轴910、带轮942、带907、带轮945和辊轴部908旋转。
说明辊调整机构部901。辊调整机构部901能够使下夹持辊909上下运动。辊调整机构部901具有板部930、下气缸931、抵接构件933、杆部940等。板部930设在支承构件903的上表面,沿左右方向延伸。下气缸931设在板部930的左前部。下气缸931的杆932向右方延伸。在杆932的右端部设有抵接构件933。抵接构件933具有板部934和板部935,且在主视时呈大致字母L状。板部934是固定于杆932的部位,沿上下方向延伸。板部935从板部934的下端向右方延伸。板部935的右端部与杆部940相抵接。
杆部940从臂部951的连结板部952的上表面向上方延伸。如图17所示,在连结板部952的左表面具有杆部911。杆部911向左方延伸。弹簧946的上端固定于杆部911。弹簧946的下端卡定在固定于收纳部702的螺栓947的上端。
支承构件903以臂部951的圆柱部953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该臂部951的圆柱部953,因此,臂部951能够以下马达902的驱动轴910为中心摆动。弹簧946对杆部911向下方施力,从而借助臂部951对下夹持辊909向上方施力。
说明下夹持辊909的上下运动。如图17所示,在杆932向左方退回时,下夹持辊909处于上方位置。上方位置是下夹持辊909在弹簧946的施力的作用下向上方移动至与上支承部314抵接时所处的位置。如图16所示,在杆932向右方前进时,抵接构件933使杆部940向右方移动。伴随着杆部940的移动,臂部951克服弹簧946的施力,以驱动轴910为中心绕后视时的逆时针方向摆动。因此,辊轴部908向下方移动,下夹持辊909移动到下方位置(参照图18)。(参照图17和图18中的箭头943和箭头944)。下方位置是下夹持辊909向下方离开上支承部314之后所处的位置。而且,图18中,用双点划线图示了下夹持辊909处于上方位置时的状态。
当在下夹持辊909处于下方位置(参照图18)时,杆932向左方退回时,下夹持辊909在弹簧946的施力的作用下移动到上方位置(参照图17)(参照图17和图18中的箭头943和箭头944)。图5中,用实线或虚线表示处于上方位置时的下夹持辊909,用双点划线表示处于下方位置时的下夹持辊909。
参照图8、图12、图13、图19~图21,说明上支承部314。上支承部314能够从下方支承上布6。上支承部314设在比喷嘴11靠前侧的位置且是筒状部708的上方。由第二支承板714的右后部支承上支承部314。上支承部314能够在第一位置(参照图8和图19)与第二位置(参照图12和图13)之间转动。第一位置是相对于喷嘴11而言的前侧的位置。第二位置是在利用喷嘴移动机构22使喷嘴11在接近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移动的移动路径之外的位置。
下面的说明中,以上支承部314处于第一位置时的方向进行说明。如图20和图21所示,上支承部314具有基部316、突出部317、凹部318、圆筒部319、孔部323、板状部315、缺口部326和磁体341。上支承部314能够以上下方向为轴线方向转动,且借助安装构件324安装于第二支承板714。
基部316为上支承部314的右端部且为板状部。突出部317从基部316的前端向前方突出。突出部317的左前部呈圆弧状。凹部318是通过使基部316的上表面向下方凹陷而成的,凹部318在俯视时呈圆形。圆筒部319设在基部316的底面且是凹部318的下方,向下方延伸。孔部323沿上下方向贯通凹部318和圆筒部319的俯视时的中央部。
安装构件324具有头部324A和轴部324B。头部324A在俯视时呈圆形。头部324A的直径大于孔部323的直径。轴部324B从头部324A的下部向下方延伸。头部324A配置在凹部318的内侧,轴部324B贯穿孔部323的内侧。轴部324B的下部固定于第二支承板714。上支承部314能够以轴部324B为中心,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板状部315设在基部316的左侧。板状部315沿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延伸,且与第二支承板714平行。板状部315具有上支承面315A、上游侧下表面315B、下游侧下表面315C、收容孔315D、第二下反射部315E、收容孔315F、第一下反射部315G和上反射部315H。上支承面315A是能够从下侧支承上布6的平面。上游侧下表面315B形成板状部315的下表面的前部,下游侧下表面315C形成上支承部314的下表面的后部。下游侧下表面315C处于比上游侧下表面315B靠上方的位置。
上反射部315H是板状部315的左后部的区域。上反射部315H能够对上检测部635(参照图24)的上发光部635A发出的光进行反射。收容孔315D设在上游侧下表面315B的左部,其为向上方凹陷的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凹部。第二下反射部315E被收纳在收容孔315D的内侧。第二下反射部315E是这样的构件:其处于比上游侧下表面315B靠上侧的位置,且能够对光进行反射。第二下反射部315E能够朝向光接收部545B反射终端检测部545(参照图24)的发光部545A发出的光。
收容孔315F设在下游侧下表面315C的左右方向中央部,其为向上方凹陷的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凹部。收容孔315F的左右方向长度大于收容孔315D的左右方向长度。第一下反射部315G被收纳在收容孔315F的内侧。第一下反射部315G是这样的构件:其处于比下游侧下表面315C靠上侧的位置,且能够对光进行反射。第一下反射部315G能够朝向下光接收部535B反射下检测部535(参照图24)的下发光部535A发出的光。
缺口部326是通过使突出部317的下部的左前部向右后方缺失而成的部位。缺口部326的右后部具有向后方凹陷的凹部328。在缺口部326的右部设有向上方凹陷的凹部329。
如图8所示,定位部340能够将上支承部314定位于第一位置。定位部340具有磁体341和定位杆部342。磁体341为能嵌入凹部328和凹部329的板状。定位杆部342设在第二支承板714的右后部且是比安装构件324靠前侧的位置。定位杆部342为金属制,其从第二支承板714向上方延伸。在上支承部314位于第一位置时,磁体341从右侧抵接于定位杆部342。定位部340利用磁体341的磁力使磁体341抵接于定位杆部342,从而将上支承部314定位于第一位置。
在利用定位部340将上支承部314定位于第一位置之后,第二下反射部315E能够向光接收部545B反射终端检测部545(参照图24)的发光部545A发出的光。终端检测部545根据光接收部545B是否接收到光,来检测下布8的终端位置201(参照图8)。
在利用定位部340将上支承部314定位于第一位置之后,第一下反射部315G能够向下光接收部535B反射下检测部535的下发光部535A发出的光。下检测部535根据下光接收部535B是否接收到光,来检测下布特定端部8A是否处于第一下反射部315G的下方。
在上支承部314处于第一位置(参照图8和图19)时,上支承部314处于比处于接近位置的喷嘴11靠前方的位置,且进入到喷嘴11的可动范围。此时,喷嘴11和上支承部314沿输送方向排列。在上支承部314处于第二位置时,上支承部314处于比喷嘴11的可动范围靠右方的位置。
如图5所示,在上支承部314处于第一位置,且下夹持辊909处于上方位置时,下夹持辊909与上游侧下表面315B接触。下夹持辊909能够将下布8夹持在其与上支承部314的上游侧下表面315B之间。在下夹持辊909处于下方位置时,下夹持辊909在下方离开上游侧下表面315B。
在上支承部314处于第一位置时,下检测部535处于上支承部314的第一下反射部315G(参照图21)的下方。下检测部535具有下发光部535A(参照图24)和下光接收部535B(参照图24)。下发光部535A和下光接收部535B处于彼此相同的高度位置。下发光部535A朝向第一下反射部315G的内侧区域发光。下光接收部535B能够接收由下发光部535A发出且由第一下反射部315G反射来的光。
在上支承部314处于第一位置,且下布特定端部8A处于第一下反射部315G的下方时,下布特定端部8A遮挡来自下发光部535A的光。此时,下光接收部535B接收不到来自下发光部535A的光。在上支承部314处于第一位置,且下布特定端部8A不处于第一下反射部315G的下方时,第一下反射部315G向下方反射光,下光接收部535B接收到了光。因此,下检测部535能够检测下布特定端部8A是否处于第一下反射部315G的下方。下面,将处于第一下反射部315G的内侧区域中且是下发光部535A的正上方的位置称为下检测位置。在上支承部314处于第一位置时,下检测位置在第一下反射部315G与下发光部535A之间。下检测位置是在前后方向上位于下夹持辊909与处于接近位置的喷嘴11的排出口11B之间的规定位置,且是在左右方向上比下夹持辊909靠右侧的位置。
在上支承部314处于第一位置时,终端检测部545处于上支承部314的第二下反射部315E(参照图21)的下方。终端检测部545具有发光部545A(参照图24)和光接收部545B(参照图24)。发光部545A和光接收部545B处于彼此相同的高度位置。发光部545A朝向第二下反射部315E的内侧区域发光。光接收部545B能够接收由发光部545A发出且由第二下反射部315E反射来的光。
在上支承部314处于第一位置,且下布8处于第二下反射部315E的下方时,下布8遮挡来自发光部545A的光。此时,光接收部545B接收不到来自发光部545A的光。在下布8的终端位置201在第二下反射部315E的下方经过之后,变为下布8不处于第二下反射部315E的下方的状态。在上支承部314处于第一位置,且下布8不处于第二下反射部315E的下方时,第二下反射部315E向下方反射光,光接收部545B接收到了光。因此,终端检测部545能够检测下布8的终端位置201。
如图9所示,空气吹出口848配置在筒状部708中的、比开口部719靠前侧的位置。能够从空气吹出口848吹出空气,从而将附着在上支承部314的第一下反射部315G或第二下反射部315E的灰尘清除。
如图22和图23所示,布料粘接装置1具有保持部971和保持部981。保持部971和保持部981设在筒状部708的上方。保持部971和保持部981能够上下运动,且能够在保持位置(参照图23)与解除位置(参照图22)之间移动。保持位置是保持部971和保持部981将下布8保持在它们与筒状部708之间时所处的位置。解除位置是保持部971和保持部981解除对下布8的保持时所处的比保持位置靠上方的位置。下面,详细地描述用于使保持部971和保持部981沿上下方向移动的机构。
在喷嘴杆18的前部具有保持部气缸974。保持部气缸974是用于使保持部971在保持位置与解除位置之间移动的驱动部。保持部气缸974具有向下方延伸的杆972,杆972能够沿上下方向进退。
保持部971沿上下方向延伸,呈圆柱状,其设在杆972的下端部。保持部971位于比喷嘴11靠前侧的位置。在杆972向下方前进时,保持部971位于保持位置。在杆972向上方退回时,保持部971位于解除位置。
在机头部5的后部具有板状部989。板状部989位于比喷嘴移动机构22靠后方的位置。板状部989沿上下方向延伸,其上端向前侧延伸。在板状部989的下端支承有保持部气缸984。保持部气缸984是用于使保持部981在保持位置与解除位置之间移动的驱动部。保持部气缸984具有向下方延伸的杆985,杆985能够沿上下方向进退。在杆985的下端固定有板状部986。板状部986从杆985的下端向前侧延伸。在板状部986的底面固定有板状部987。板状部987沿着板状部986延伸。板状部987的前端比板状部986的前端靠前侧。
在板状部987的前端部固定有杆部982。杆部982从板状部987的前端部向下方延伸,呈圆柱状。保持部981沿上下方向延伸,呈圆柱状,保持部981设在杆部982的下端部。保持部981位于比喷嘴11靠后侧的位置。保持部气缸984能够使杆985沿上下方向动。伴随着杆985的上下运动,板状部986、板状部987、杆部982和保持部981沿上下方向移动。在杆985向下方前进时,保持部981位于保持位置。在杆985向上方退回时,保持部981位于解除位置。
在保持部971处于保持位置时,保持部971将下布8保持在其与筒状部708的第二支承板714之间。保持部971处于比处于第一位置的上支承部314靠前侧且是比上支承部314靠左侧的位置。在保持部981处于保持位置时,保持部981将下布8保持在其与筒状部708的第一支承板831之间。保持部981处于比处于第一位置的上支承部314靠后侧且是比上支承部314靠左侧的位置。
参照图24,说明布料粘接装置1的电气结构。布料粘接装置1具有控制装置100。控制装置100具有CPU101、ROM102、RAM103、存储装置104、驱动电路105和驱动电路106。CPU101综合控制布料粘接装置1的动作。CPU101既可以设在送布机构701的内部,也可以设在送布机构701的外侧,并与送布机构701电连接。CPU101与ROM102、RAM103、存储装置104、操作部19、踏板7、下检测部535、上检测部635、终端检测部545、驱动电路105、驱动电路106、加热器131和加热器132相连接。ROM102存储有用于执行各种处理的程序。RAM103用于临时存储各种信息。存储装置104为非易失性存储装置,其用于存储各种设定值等。
操作部19具有开关、膝控开关、信息输入部等。开关设在机头部5的前表面的下部。膝控开关设在工作台的下部,能够由操作者利用膝盖来对其进行操作。信息输入部具有液晶画面,能够利用该信息输入部来输入各种信息。信息输入部设在工作台上。由操作者对操作部19进行操作来向布料粘接装置1输入各种指示。操作部19能够向CPU101输出表示各种指示的信息。踏板7设在工作台的下部,能够由操作者利用脚来对其进行操作。操作者能够利用踏板7输入粘接的开始指示或结束指示。踏板7能够向CPU101输出表示粘接的开始指示或结束指示的信息。下检测部535、上检测部635和终端检测部545能够向CPU101输出检测结果。
CPU101能够向驱动电路105发送控制信号,来分别控制下输送马达842、上输送马达112、喷嘴马达113、泵马达114、上下调整马达802、下马达902和上马达605的驱动。CPU101能够向驱动电路106发送控制信号,来分别控制臂气缸122、下气缸931和上气缸625的驱动。CPU101能够使加热器131和加热器132驱动。加热器131能够对内胆中的粘接剂Z进行加热。加热器132能够对在杆构件9的内部的流路21中朝向排出口11B流动的粘接剂Z进行加热。粘接剂Z在被加热器131和加热器132加热之后呈液态。
参照图25和图26,说明主处理。例如,由操作者向操作部19输入主处理的开始指示。CPU101从ROM102读出程序,使主处理开始。在主处理开始之前,布料粘接装置1处于初始状态。在布料粘接装置1处于初始状态时,喷嘴11处于接近位置,上输送辊12处于夹持位置,上夹持辊601处于上接触位置,下夹持辊909处于上方位置。CPU101进行初始化处理(S10)。在初始化处理中,CPU101使加热器131和加热器132驱动。
如图25所示,CPU101基于操作部19的检测结果,对是否检测到辊移动指示进行判断(S11)。辊移动指示是分别使上输送辊12、上夹持辊601和下夹持辊909移动的指示。
CPU101在判断为未检测到辊移动指示时(S11:否),对是否检测到设定指示进行判断(S12)。设定指示是设定规定量或规定时间的指示。规定量是指在CPU101检测到终端位置201之后,使上输送辊12和下输送辊270停止之前的、对上布6和下布8进行输送的距离。规定时间是指在CPU101检测到终端位置201之后,使上输送辊12和下输送辊270停止之前的时间。CPU101在判断为未检测到设定指示时(S12:否),使处理返回到S11。
当操作者向操作部19输入设定指示时(S12:是),CPU101基于对操作部19的输入,来设定规定量或规定时间(S13)。由操作者对操作部19的信息输入部进行操作来输入规定量或规定时间。CPU101将规定量或规定时间存储至存储装置104,使处理返回到S11。
当操作者向操作部19输入辊移动指示时(S11:是),CPU101控制臂气缸122的驱动,使上输送辊12上升(S14)。上输送辊12从夹持位置上升到上退避位置。
CPU101控制下气缸931的驱动,使下夹持辊909下降(S15)。下气缸931使杆932向右方移动,臂部951绕后视时的逆时针方向旋转,辊轴部908和下夹持辊909下降。因此,下夹持辊909从上方位置移动到下方位置(参照图5和图18)。此时,下夹持辊909在下方离开上支承部314的上游侧下表面315B。
CPU101控制上气缸625的驱动,使上夹持辊601上升(S16)。上夹持辊601从上接触位置移动到上离开位置(参照图5)。上夹持辊601在上方离开上支承部314的上支承面315A。
CPU101基于操作部19的检测结果,对是否检测到喷嘴移动指示进行判断(S17)。喷嘴移动指示是使喷嘴11在接近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移动的指示。CPU101在判断为检测到喷嘴移动指示之前(S17:否),呈待机状态。此时,由操作者使上支承部314绕俯视时的逆时针方向旋转,使上支承部314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当操作者向操作部19输入喷嘴移动指示时(S17:是),CPU101控制喷嘴马达113的驱动,使喷嘴杆18摆动,使喷嘴11从接近位置移动到退避位置(S18,参照图4)。CPU101向驱动电路105输入规定的脉冲信号作为控制信号,喷嘴11移动至退避位置。由于上支承部314处于第二位置,因此,喷嘴11不会与上支承部314接触。保持部971与喷嘴杆18的移动一起移动。在喷嘴11到达退避位置时,喷嘴马达113的驱动停止。
CPU101基于操作部19的检测结果,对是否检测到喷嘴移动指示进行判断(S19)。CPU101在判断为检测到喷嘴移动指示之前(S19:否),呈待机状态。此时,由操作者将下布8载置于第一支承板831和第二支承板714。下输送辊270和喷嘴下辊275从下侧与下布8接触。
当操作者载置完下布8之后向操作部19输入喷嘴移动指示时(S19:是),CPU101控制喷嘴马达113的驱动,使喷嘴11从退避位置移动至接近位置(S20)。CPU101向驱动电路105输入规定的脉冲信号作为控制信号,喷嘴11移动至接近位置。排出口11B从上方与下布8相对。
CPU101执行间隙调整处理(S21)。间隙调整处理是使延伸机构801摆动,从而来对喷嘴11的排出口11B与第一支承板831之间的间隙K进行调整的处理。例如,由操作者向操作部19输入使第一支承板831上升或下降的指示。CPU101与操作部19的检测结果相应地,控制上下调整马达802(参照图24)的驱动,使延伸机构801摆动,使第一支承板831上下运动(图14和图15中的箭头849)。操作者对操作部19进行操作,使下布8与排出口11B(参照图7)之间的间隙适当。此时,上支承部314处于第二位置,上布6未被载置于第一支承板831和第二支承板714。因此,对操作者而言,较容易通过目视确认下布8与排出口11B之间的间隙。当操作者向操作部19输入间隙调整处理的结束指示时,CPU101使处理转移到S22。
CPU101基于操作部19的检测结果,对是否检测到辊移动指示进行判断(S22)。CPU101在判断为未检测到辊移动指示时(S22:否),基于操作部19的检测结果,对是否检测到保持部移动指示进行判断(S23)。保持部移动指示是使CPU101控制保持部971和保持部981使它们移动的指示。CPU101在判断为未检测到保持部移动指示时(S23:否),使处理返回到S22。
当操作者向操作部19输入保持部移动指示时(S23:是),CPU101控制保持部气缸974和保持部气缸984的驱动,来控制保持部971和保持部981,使它们从解除位置移动到保持位置(S24)。保持部971和保持部981下降,将下布8夹在它们与筒状部708之间来保持该下布。处理返回到S22。此时,由操作者使上支承部314绕俯视时的顺时针方向旋转,使上支承部314从第二位置(参照图13)移动到第一位置。上支承部314移动到下夹持辊909的上方且是上夹持辊601的下方。由操作者将上布6载置于第二支承板714、上支承面315A、喷嘴11和第一支承板831。例如,使布料200形成为筒状,配置在筒状部708周围(参照图8)。上布6处于下输送辊270与上输送辊12之间,且从上侧重叠于下布8。此时,上布特定端部6A从上侧重叠于下布特定端部8A。
当操作者载置完上布6之后,向操作部19输入辊移动指示时(S22:是),CPU101控制臂气缸122的驱动,使上输送辊12下降到夹持位置(S25)。上输送辊12将下布8和上布6夹在其与下输送辊270之间(参照图5)。
CPU101控制下气缸931的驱动,使下夹持辊909上升(S26)。当下气缸931使杆932向左方移动时,臂部951在弹簧946的施力的作用下,绕后视时的顺时针方向旋转,辊轴部908和下夹持辊909上升。因此,下夹持辊909从下方位置移动到上方位置(参照图5和图17)。此时,下夹持辊909将下布8夹在其与上支承部314的上游侧下表面315B之间(参照图5)。
CPU101控制上气缸625的驱动,使上夹持辊601下降(S27)。上夹持辊601从上离开位置移动到上接触位置(参照图5)。上夹持辊601将上布6夹在其与上支承面315A之间(参照图5)。CPU101执行粘接处理(S28)。
参照图26,说明粘接处理。粘接处理是利用粘接剂Z将下布8的下布特定端部8A和上布6的上布特定端部6A粘接在一起的处理。CPU101根据操作者是否操作了踏板7,来对是否检测到开始指示进行判断(S51)。CPU101在判断为检测到开始指示之前(S51:否),呈待机状态。开始指示是使粘接动作开始的指示。开始指示也包括使处于保持位置的保持部971和保持部981移动到解除位置的指示。
当操作者通过操作踏板7来输入开始指示时(S51:是),CPU101对保持部971和保持部981是否都处于保持位置进行判断(S52)。在CPU101判断为保持部971和保持部981处于解除位置时(S52:否),CPU101使处理前进到S54。
在CPU101判断为保持部971和保持部981处于保持位置时(S52:是),CPU101控制保持部气缸974和保持部气缸984的驱动,来控制保持部971和保持部981,使它们从保持位置移动到解除位置(S53)。保持部971和保持部981上升,解除对下布8的保持。
CPU101控制上输送马达112和下输送马达842的驱动,使对上输送辊12和下输送辊270的驱动开始(S54)。上输送辊12和下输送辊270协同动作,向后侧输送下布8和上布6(参照图5中的箭头Y)。喷嘴下辊275与下输送辊270一起旋转,对向后方输送下布8进行辅助。
CPU101控制泵马达114的驱动,使粘接剂Z的排出开始(S55)。粘接剂Z被加热器131和加热器132加热之后呈液态。供给机构45在泵马达114的作用下向喷嘴11供给粘接剂Z。从排出口11B朝向处于其下方的下布特定端部8A排出粘接剂Z。边从排出口11B向下布特定端部8A涂布粘接剂Z,边由上输送辊12、下输送辊270和喷嘴下辊275向后侧输送下布8和上布6。
CPU101基于下检测部535的检测结果,对下布特定端部8A是否处于下检测位置进行判断(S56)。在下检测部535检测到下布特定端部8A处于下检测位置时(S56:是),CPU101控制下马达902的驱动,驱动下夹持辊909使其绕第一输出方向旋转(S57)。第一输出方向是下夹持辊909的上端去向左侧的旋转方向。绕第一输出方向旋转的下夹持辊909使下布特定端部8A向左侧移动。此时,下布特定端部8A向从下检测位置偏移的方向移动。CPU101使处理转移到S59。
在下检测部535检测到下布特定端部8A不处于下检测位置时(S56:否),CPU101控制下马达902的驱动,驱动下夹持辊909使其绕第二输出方向旋转(S58)。第二输出方向是第一输出方向的反方向。绕第二输出方向旋转的下夹持辊909使下布特定端部8A向右侧移动。此时,下布特定端部8A向接近下检测位置的方向移动。CPU101使处理转移到S59。
CPU101基于上检测部635的检测结果,对上布特定端部6A是否处于上检测位置进行判断(S59)。在上检测部635检测到上布特定端部6A处于上检测位置时(S59:是),CPU101控制上马达605的驱动,驱动上夹持辊601使其绕第三输出方向旋转(S60)。第三输出方向是上夹持辊601的下端去向右侧旋转的旋转方向。绕第三输出方向旋转的上夹持辊601使上布特定端部6A向右侧移动。此时,上布特定端部6A向从上检测位置偏移的方向移动。CPU101使处理转移到S62。
在上检测部635检测到上布特定端部6A不处于上检测位置时(S59:否),CPU101控制上马达605的驱动,驱动上夹持辊601使其绕第四输出方向旋转(S61)。第四输出方向是第三输出方向的反方向。绕第四输出方向旋转的上夹持辊601使上布特定端部6A向左侧移动。此时,上布特定端部6A向接近上检测位置的方向移动。CPU101使处理转移到S62。
CPU101基于踏板7的检测结果,对是否检测到粘接处理的结束指示进行判断(S62)。CPU101在判断为未检测到粘接处理的结束指示时(S62:否),基于终端检测部545的检测结果,对是否检测到下布8的终端位置201进行判断(S63)。CPU101在判断为未检测到下布8的终端位置201时(S63:否),使处理返回到S56,并重复执行S56~S63的处理。泵马达114、上输送马达112、下输送马达842、下马达902和上马达605继续驱动,且加热器131和加热器132继续进行加热。
在CPU101重复执行S56~S63时,附着有粘接剂Z的下布8进入到下输送辊270与上输送辊12之间。上输送辊12和下输送辊270借助粘接剂Z将下布特定端部8A和上布特定端部6A相互压接在一起,并向后侧输送该下布特定端部8A和上布特定端部6A。因此,布料粘接装置1能够利用粘接剂Z将下布特定端部8A和上布特定端部6A粘接在一起。
在CPU101重复执行S56~S63时,驱动下夹持辊909使其绕第一输出方向或第二输出方向旋转,驱动上夹持辊601使其绕第三输出方向或第四输出方向旋转。布料粘接装置1能够抑制经过排出口11B下方的下布特定端部8A与排出口11B在左右方向上位置不对齐,且能够抑制经过喷嘴11上方的上布特定端部6A与排出口11B在左右方向上位置不对齐。布料粘接装置1能够对经过喷嘴11的下布特定端部8A和上布特定端部6A的左右方向位置进行调整,因此,能够将沿上下方向重叠于下布特定端部8A的上布特定端部6A的左右方向长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CPU101在基于终端检测部545的检测结果检测到下布8的终端位置201时(S63:是),使下马达902和上马达605的驱动停止,使上夹持辊601和下夹持辊909对上布6和下布8的位置调整停止(S64)。
CPU101对是否对上输送辊12和下输送辊270驱动了通过S13设定的规定量或规定时间进行判断(S65)。CPU101在判断为对上输送辊12和下输送辊270驱动通过S13设定的规定量或规定时间之前(S65:否),使处理返回到S65。因此,CPU101使针对上布6和下布8的输送和粘接继续进行。在CPU101判断为对上输送辊12和下输送辊270驱动了通过S13设定的规定量或规定时间时(S65:是),CPU101使上输送马达112和下输送马达842的驱动停止,使对上布6和下布8的输送停止(S66)。CPU101使泵马达114的驱动停止,使粘接剂Z从喷嘴11的排出停止(S67)。CPU101使粘接处理结束,并使主处理结束。
当在CPU101重复执行S56~S63时,操作者通过操作踏板7,输入粘接处理的结束指示时(S62:是),CPU101使上输送马达112、下输送马达842、泵马达114、下马达902和上马达605的驱动停止(S68)。CPU101使粘接处理结束,并使主处理结束。
如上所述,筒状部708在后端部具有下输送辊270。驱动部800位于筒状部708的前侧。驱动部800具有下输送马达842和下马达902。因此,布料粘接装置1的驱动部800能够配置在远离下输送辊270和下夹持辊909的位置,从而能够减小筒状部708的直径。因此,布料粘接装置1的筒状部708较容易配置在呈筒形状的布料200的内侧,上布6和下布8不容易错位。因此,布料粘接装置1较容易将布料200形成为筒形状,粘接质量较稳定,作业效率得到提高。
布料粘接装置1具有能够在保持位置与解除位置之间移动的保持部971和保持部981。布料粘接装置1能够利用保持部971和保持部981保持下布8,且能够解除保持部971和保持部981对下布的保持。由于能够保持下布8,因此,能够防止在将下布8配置于筒状部708之后因布料的重量等导致下布8错位。因此,布料粘接装置1能够防止下布8和上布6错位,从而能够防止粘接质量降低。
保持部971设在比喷嘴11靠前侧的位置。因此,保持部971能够防止下布8的、处于比喷嘴11靠前侧的部分因布料的重量等导致错位。因此,布料粘接装置1能够防止下布8和上布6错位,从而能够防止粘接质量降低。由于保持部971处于比喷嘴11靠前侧的位置,因此,对操作者而言,较容易通过目视确认保持部971对下布8的保持状态。
保持部981设于比喷嘴11靠后侧的位置。因此,保持部981能够防止下布8的、处于比喷嘴11靠后侧的部分因布料的重量等导致错位。因此,布料粘接装置1能够防止下布8和上布6错位,从而能够防止粘接质量降低。
喷嘴杆18沿上下方向延伸,喷嘴杆18以喷嘴11能够在接近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支承该喷嘴11(参照图4)。因此,即使喷嘴11在接近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移动,保持部971也不会与喷嘴11相互干扰。与保持部气缸974和喷嘴杆18分别设于不同的地方的情况相比,布料粘接装置1能够简化保持部气缸974的安装构造。
保持部气缸974具有向下方延伸且能够沿上下方向进退的杆972。保持部971设在杆972的下端部,在杆972向下方前进时,保持部971位于保持位置,在杆972向上方退回时,保持部971位于解除位置。在该情况下,对布料粘接装置1而言,能够缩小保持部971和保持部气缸974的结构。
CPU101能够控制保持部971和保持部981,使它们移动到保持位置或解除位置(S24、S53)。能够利用操作部19和踏板7来输入使CPU101控制保持部971和保持部981使它们移动的指示。因此,对操作者而言,能够在任意时机进行指示,使保持部971和保持部981保持下布8,或解除保持部971和保持部981对下布的保持。
CPU101控制上输送马达112和下输送马达842,驱动上输送辊12和下输送辊270,沿输送方向输送上布6和下布8(S55)。在保持部971和保持部981处于保持位置时向作为指示部的踏板7输入指示时(S51:是),CPU101控制保持部971和保持部981,使它们移动到解除位置(S53)。CPU101在通过S53使保持部971和保持部981移动到解除位置之后,沿输送方向输送上布6和下布8(S55)。在存在进行对上布6和下布8的输送的指示时,布料粘接装置1能够在解除保持部971和保持部981对下布8的保持之后,输送上布6和下布8。因此,操作者无需为了在解除保持部971和保持部981对下布8的保持之后输送上布6和下布8进行其他操作。因此,作业效率得到提高。
上面的说明中,保持气缸974、保持气缸984是本发明的保持部驱动部的一例。执行S24、S53时的CPU101是本发明的保持部控制部的一例。操作部19和踏板7是本发明的指示部的一例。进行S54的处理时的CPU101是本发明的输送控制部的一例。延伸机构801是本发明的延伸部的一例。上输送辊12是本发明的第一输送辊的一例。下输送辊270是本发明的第二输送辊的一例。上输送马达112和下输送马达842是本发明的驱动部的一例。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也可以是,CPU101不能设定在通过S65和S66使上输送辊12和下输送辊270停止之前的规定量或规定时间。也可以是,CPU101在终端检测部545检测到下布8的终端位置201之后(S63:是),立即使上输送辊12和下输送辊270停止(S66)。筒状部708也可以不具有终端检测部545。在该情况下,CPU101也可以省略S63~S67的处理。上支承部314也可以不具有第二下反射部315E。
也可以是,第一传递机构840以不同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将下输送马达842的驱动力传递给下输送辊270。例如,第一传递机构840中,设置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旋转轴来代替带845,并在旋转轴设置伞齿轮。在该情况下,以下述方式构成即可:在下输送马达842的驱动轴设置伞齿轮来代替带轮844,在轴部823设置伞齿轮来代替带轮824,在轴部829设置伞齿轮来代替带轮830,并使这些伞齿轮与旋转轴的伞齿轮相啮合。也可以是,第二传递机构900以不同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将下马达902的驱动力传递给下夹持辊909。
也可以是,定位部340的结构不同于具有定位杆部342和磁体341的结构。例如,定位部340中,设置能够上下运动的销来代替磁体341,并设置能够供销插入的孔部来代替定位杆部342。也可以是,在上支承部314处于第一位置时,使销向下方移动,插入孔部,来进行定位。也可以不设置定位部340。也可以是,上支承部314的第二位置比第一位置靠左侧。也可以是,上支承部314不能以轴部324B为中心转动,而是能够向右方或左方直线移动。也可以是,上支承部314不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也可以是,上支承部314的位置不同于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位置。也可以是,上支承部314设于框710。也可以是,上支承部314与喷嘴11设为一体。在该情况下,在喷嘴11在接近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移动时,上支承部314也一起移动,因此,能够防止上支承部314与喷嘴11相互干扰。也可以不设置上支承部314。
第二支承板714和支承板705既可以是呈一体的,也可以是能够相互分开的。也可以是,布料粘接装置1利用不同于第二支承板714的结构来支承下布8。
也可以是,不设置喷嘴移动机构22,喷嘴11不能在接近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移动。也可以不设置喷嘴下辊275。也可以是,不设置间隙调整机构部818,下输送辊270、第一支承板831和喷嘴下辊275不能上下运动。驱动部800至少具有下输送马达842和下马达902即可。也可以是,驱动部800位于筒状部708的后端部侧。在该情况下,对筒状部708而言,只要其延伸到比下输送辊270靠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位置,且在其前端部侧具有下输送辊270、喷嘴下辊275和下夹持辊909即可。
喷嘴11的排出口11B形成在喷嘴11的下表面,能够从该排出口朝向下布8排出粘接剂Z。也可以是,从喷嘴的排出口朝向上布6排出粘接剂Z。在该情况下,排出口只要形成在喷嘴中的、能够对上布6进行支承的面即可。
也可以是,CPU101不对保持部971和保持部981进行控制,使保持部971和保持部981移动到保持位置或解除位置。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通过操作者的手动操作来使保持部971和保持部981移动到保持位置或解除位置。用于使保持部971和保持部981移动的结构也可以不同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也可以是,针对保持部971和保持部981,设置电磁元件、马达等来代替保持部气缸974和保持部气缸984。也可以是,保持部971和保持部981位于喷嘴11的左侧。也可以是,不设保持部971和保持部981中的一者。
参照图27,说明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主处理。CPU101不执行S23和S24的处理(参照图25),而是执行S81~S84的处理。S81~S84以外的处理与图25所示的主处理相同,因此省略说明。通过S14,上输送辊12从夹持位置上升到上退避位置,通过S15,下夹持辊909从上方位置移动到下方位置,通过S16,上夹持辊601从上接触位置移动到上离开位置,根据喷嘴移动指示,喷嘴11从接近位置移动到退避位置(S18)。由操作者在载置完下布8之后输入喷嘴移动指示,喷嘴11从退避位置移动至接近位置(S20)。由操作者操作操作部19,输入使下输送辊270从辊接触位置移动到辊退避位置的指示。当操作者操作了操作部19时(S81:是),CPU101控制上下调整马达802的驱动,来控制间隙调整机构部818的驱动,使下输送辊270的位置从辊接触位置变更到辊退避位置(S82)。对操作者而言,较容易重新配置下布8。操作者在重新配置完下布8之后,对操作部19进行操作。在操作者对操作部19进行操作之前(S83:否),CPU101使处理返回到S83,并呈待机状态。当操作者操作了操作部19时(S83:是),CPU101控制上下调整马达802的驱动,来控制间隙调整机构部818的驱动,使下输送辊270的位置从辊退避位置变更到辊接触位置(S84)。此时,CPU101控制保持部气缸974和保持部气缸984的驱动,来控制保持部971和保持部981,使它们从解除位置移动到保持位置。CPU101使处理转移到S22。在CPU101通过S81判断为操作者未操作操作部19时(S81:否),CPU101使处理转移到S21。CPU101执行间隙调整处理(S21),当操作者向操作部19输入间隙调整处理的结束指示时,CPU101使处理转移到S22。CPU101在判断为检测到辊移动指示之前(S22:否),呈待机状态。当CPU101判断为检测到辊移动指示时(S22:是),CPU101执行S25及其之后的处理。
在间隙调整机构部818使下输送辊270移动到辊接触位置后,保持部971和保持部981移动到保持位置。因此,能够在下输送辊270将布料夹在其与上输送辊12之间时,利用保持部971和保持部981来保持下布8,因此,操作者无需为了使保持部971和保持部981对下布8进行保持实施单独的操作。因此,作业效率得到提高。
在上述变形例中,间隙调整机构部818是本发明的辊上下运动部的一例。

Claims (9)

1.一种布料粘接装置,该布料粘接装置(1)具有:
喷嘴(11),其位于沿输送方向移动的下布(8)与从上侧重叠于所述下布的上布(6)之间,该喷嘴具有排出口(11B),能够从该排出口排出粘接剂(Z);
第一输送辊(12),其设在比所述喷嘴靠所述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位置;
第二输送辊(270),其设在所述第一输送辊的下方,该第二输送辊与所述第一输送辊协同动作,沿所述输送方向输送所述上布和所述下布;及
筒状部(708),其沿着所述输送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输送辊设在该筒状部中的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一端部,
该布料粘接装置的特征在于,
该布料粘接装置具有保持部(971、981),该保持部位于所述筒状部的上方,且能够上下运动,该保持部能够在保持位置与解除位置之间移动,该保持位置是该保持部将所述下布保持在其与所述筒状部之间时所处的位置,该解除位置是该保持部解除对所述下布的保持时所处的比所述保持位置靠上方的位置,所述保持部在所述粘接剂开始排出时处于所述解除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部设在比所述喷嘴靠所述输送方向上游侧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部设在比所述喷嘴靠所述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料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布料粘接装置具有:
喷嘴杆(18),其沿上下方向延伸,在其下端部装配有所述喷嘴,该喷嘴杆以所述喷嘴能够在接近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支承所述喷嘴,该接近位置是所述喷嘴较接近于所述第一输送辊时所处的位置,该退避位置比所述接近位置靠所述输送方向上游侧;及
保持部驱动部(974),其能够使所述保持部在所述保持位置与所述解除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保持部驱动部设于所述喷嘴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布料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部驱动部为具有向下方延伸且能够沿上下方向进退的杆(972)的气缸,
所述保持部设在所述杆的下端部,在所述杆向下方前进时,所述保持部位于所述保持位置,在所述杆向上方退回时,所述保持部位于所述解除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布料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布料粘接装置具有:
保持部驱动部(974、984),其能够使所述保持部在所述保持位置与所述解除位置之间移动;
保持部控制部(101),其能够利用所述保持部驱动部,控制所述保持部使其移动到所述保持位置或所述解除位置;及
指示部(7、19),能够利用该指示部来输入利用所述保持部控制部控制所述保持部使其移动的指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布料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布料粘接装置具有:
驱动部(112、842),其是所述第一输送辊和所述第二输送辊的动力源;及
输送控制部,其能够控制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第一输送辊和所述第二输送辊,沿所述输送方向输送所述上布和所述下布,
在所述保持部处于所述保持位置且向所述指示部输入了指示时,所述保持部控制部控制所述保持部使其移动到所述解除位置,
在所述保持部控制部使所述保持部移动到所述解除位置之后,所述输送控制部沿所述输送方向输送所述上布和所述下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布料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布料粘接装置具有:
延伸部(801),其在所述筒状部的内侧沿所述输送方向延伸;
支点部(810、811),其设于所述筒状部,该支点部以所述延伸部能够以沿与所述输送方向和上下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延伸的摆动轴为中心摆动的方式支承所述延伸部;
辊支承部(820),其设在所述延伸部的比所述支点部靠所述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位置,该辊支承部支承所述第二输送辊;及
辊上下运动部(818),其设在所述延伸部的比所述支点部靠所述输送方向上游侧的位置,该辊上下运动部通过使所述延伸部以所述支点部为中心摆动,来使所述第二输送辊在辊接触位置与辊退避位置之间上下运动,该辊接触位置是所述第二输送辊能够与所述第一输送辊接触时所处的位置,该辊退避位置是所述第二输送辊从所述辊接触位置向下方退避后所处的位置,
在所述辊上下运动部使所述第二输送辊从所述辊退避位置移动到所述辊接触位置时,所述保持部控制部控制所述保持部使其移动到所述保持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布料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布料粘接装置具有:
延伸部(801),其在所述筒状部的内侧沿所述输送方向延伸;
支点部(810、811),其设于所述筒状部,该支点部以所述延伸部能够以沿与所述输送方向和上下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延伸的摆动轴为中心摆动的方式支承所述延伸部;
辊支承部(820),其设在所述延伸部的比所述支点部靠所述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位置,该辊支承部支承所述第二输送辊;及
辊上下运动部(818),其设在所述延伸部的比所述支点部靠所述输送方向上游侧的位置,该辊上下运动部通过使所述延伸部以所述支点部为中心摆动,来使所述第二输送辊在辊接触位置与辊退避位置之间上下运动,该辊接触位置是所述第二输送辊能够与所述第一输送辊接触时所处的位置,该辊退避位置是所述第二输送辊从所述辊接触位置向下方退避后所处的位置,
在所述辊上下运动部使所述第二输送辊从所述辊退避位置移动到所述辊接触位置时,所述保持部控制部控制所述保持部使其移动到所述保持位置。
CN201910243603.7A 2018-03-30 2019-03-28 布料粘接装置 Active CN1103136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70324A JP7099011B2 (ja) 2018-03-30 2018-03-30 布接着装置
JP2018-070324 2018-03-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13671A CN110313671A (zh) 2019-10-11
CN110313671B true CN110313671B (zh) 2021-09-14

Family

ID=68112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43603.7A Active CN110313671B (zh) 2018-03-30 2019-03-28 布料粘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099011B2 (zh)
CN (1) CN11031367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572863A2 (en) * 2011-09-22 2013-03-27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loth bonding apparatus
CN204580012U (zh) * 2014-03-28 2015-08-2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布料粘接装置
CN204588272U (zh) * 2014-03-28 2015-08-2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布料粘接装置和布料粘接装置的布料输送机构
CN107227566A (zh) * 2016-03-23 2017-10-0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布料把持装置
CN206721546U (zh) * 2017-03-30 2017-12-08 温州马德尔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压杠自动接布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06779B2 (ja) * 2012-03-01 2016-10-12 東京応化工業株式会社 貼付装置
JP6252300B2 (ja) 2014-03-28 2017-12-2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布接着装置
JP6859601B2 (ja) 2016-03-31 2021-04-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布接着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572863A2 (en) * 2011-09-22 2013-03-27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loth bonding apparatus
CN204580012U (zh) * 2014-03-28 2015-08-2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布料粘接装置
CN204588272U (zh) * 2014-03-28 2015-08-2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布料粘接装置和布料粘接装置的布料输送机构
CN107227566A (zh) * 2016-03-23 2017-10-0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布料把持装置
CN206721546U (zh) * 2017-03-30 2017-12-08 温州马德尔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压杠自动接布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13671A (zh) 2019-10-11
JP7099011B2 (ja) 2022-07-12
JP2019178473A (ja) 2019-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18247B (zh) 粘接装置
CN110313670B (zh) 布料粘接装置和送布机构
JP6686289B2 (ja) 布接着装置と布接着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08685240B (zh) 粘接装置
JP6540332B2 (ja) 接着装置
EP3330061A1 (en) Bonding device and conveyance control unit
CN110313669B (zh) 粘接装置
EP3381663A1 (en) Bonding device
CN110313671B (zh) 布料粘接装置
JP6582789B2 (ja) 接着装置
CN108926060B (zh) 粘接装置
CN110319085B (zh) 粘接装置
CN108795301B (zh) 粘接装置
CN212065822U (zh) 粘接装置
CN109319570A (zh) 粘接装置和上输送单元
CN108116929B (zh) 粘接装置和粘接装置的控制方法
CN212475534U (zh) 粘接装置
CN111744727A (zh) 粘接装置
CN113170937B (zh) 粘接装置
CN212475535U (zh) 粘接装置
CN110961315B (zh) 粘接装置
CN113171932A (zh) 粘接装置
CN212073264U (zh) 粘接装置
JP2024048582A (ja) 接着装置
CN117775824A (zh) 粘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