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71341A - 壳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壳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71341A
CN110271341A CN201910570138.8A CN201910570138A CN110271341A CN 110271341 A CN110271341 A CN 110271341A CN 201910570138 A CN201910570138 A CN 201910570138A CN 110271341 A CN110271341 A CN 1102713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color
hectograph
optionally
soft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7013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毕四鹏
侯体波
杨光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7013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71341A/zh
Publication of CN1102713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713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3/00Lining or sheathing, i.e. applying preformed layers or sheathings of plastic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3/02Lining or sheathing, i.e. applying preformed layers or sheathings of plastics; Apparatus therefor using sheet or web-like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5/00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5/48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using adhesives, i.e. using supplementary joining material; solvent bon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1/00Inking and printing with a printer's forme
    • B41M1/06Lithographic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1/00Inking and printing with a printer's forme
    • B41M1/14Multicolour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1/00Inking and printing with a printer's forme
    • B41M1/26Printing on other surfaces than ordinary paper
    • B41M1/30Printing on other surfaces than ordinary paper on organic plastics, horn or similar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4DECORATIVE ARTS
    • B44CPRODUCING DECORATIVE EFFECTS; MOSAICS; TARSIA WORK; PAPERHANGING
    • B44C1/00Process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producing decorative surface effects
    • B44C1/16Process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producing decorative surface effects for applying transfer pictures or the like
    • B44C1/165Process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producing decorative surface effects for applying transfer pictures or the like for decalcomanias; sheet material therefor
    • B44C1/17Dry transf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4DECORATIVE ARTS
    • B44CPRODUCING DECORATIVE EFFECTS; MOSAICS; TARSIA WORK; PAPERHANGING
    • B44C3/00Process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producing ornamental structures
    • B44C3/02Superimposing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4DECORATIVE ARTS
    • B44CPRODUCING DECORATIVE EFFECTS; MOSAICS; TARSIA WORK; PAPERHANGING
    • B44C5/00Processes for producing special ornamental bodies
    • B44C5/04Ornamental plaques, e.g. decorative panels, decorative veneers
    • B44C5/0407Ornamental plaques, e.g. decorative panels, decorative veneers containing glass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4DECORATIVE ARTS
    • B44FSPECIAL DESIGNS OR PICTURES
    • B44F1/00Designs or pictur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or unusual light effects
    • B44F1/08Designs or pictur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or unusual light effects characterised by colour effec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4/00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 C23C14/06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material
    • C23C14/08Oxides
    • C23C14/083Oxides of refractory metals or yttr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4/00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 C23C14/06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material
    • C23C14/10Glass or silica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05K5/0243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for decorative purpos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壳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具体地,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制备壳体组件的方法,包括:提供壳体基体,所述壳体基体具有一个底面,以及和所述底面相连的侧壁,所述侧壁与所述底面之间的折弯角大于70度;以及形成外观膜片,并将所述外观膜片贴合在所述壳体基体的一侧,所述形成外观膜片进一步包括:提供软质衬底;在所述软质衬底的一侧通过胶版印刷法印刷油墨,以便形成胶版颜色层。由此,该方法制备的壳体组件具有较大弧度,且外观膜片和壳体基体之间贴合紧密,胶版颜色层和软质衬底之间的结合力强,该壳体组件颜色渐变形式丰富,外观效果良好,产品表现力较佳。

Description

壳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壳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领域制备技术的不断发展,用于电子设备的壳体材料也随之丰富。玻璃材料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耐腐蚀性、耐热性以及易于加工等特点,膜片装饰具有易于加工、价格便宜、外观多样化等特点,因此采用玻璃贴合膜片的方式制作的电子设备外壳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例如许多手机的电池后盖都采用玻璃贴合膜片的方式来实现其精美的外观。目前,随着工艺技术的进步,玻璃可以实现大角度弯曲甚至倒扣,将该玻璃材料应用于电子设备的外壳时,可以提高电子设备的外观效果和产品表现力。
然而,目前的壳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仍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申请是基于发明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作出的:
发明人发现,目前利用弯曲角度较大的玻璃基板制作电子设备的壳体时,存在玻璃基板和外观膜片难以贴合等问题。目前采用玻璃基板贴合外观膜片的方式制作的电子设备外壳,玻璃基板的弯曲角度通常较小,例如常用的3D玻璃盖板,其弯曲程度比较有限,膜片贴合过程中,膜片基材和位于膜片基材上的叠层材料(即为了实现膜片的多种外观效果,在膜片基材上形成的具有颜色、纹理以及金属光泽等的叠层材料)均不会受到明显拉伸,所以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片(PET膜片)即可以较好地贴合,并能实现较好的外观。但是,将PET膜片贴合到弯曲角度较大的玻璃基材(例如四边弯曲弧度都超过30°的玻璃后盖)上时,由于PET膜片刚性较大,延展性较差,因此,PET膜片难以和大角度弯曲的玻璃基板贴合,贴合紧密性较差,容易出现气泡,并且叠层材料容易破裂等,会影响壳体的外观效果,从而限制了大角度弯曲的玻璃材料等在电子设备壳体中的应用。
发明人还发现,采用软质衬底作为膜片基材,有利于膜片和大角度弯曲的玻璃材料等的贴合,但是,采用软质衬底作为膜片基材,并在软质衬底上形成颜色层时,现有的在膜片上形成颜色层的方法普遍存在颜色效果差、颜色层和软质衬底之间的结合力差、和大角度弯曲的玻璃基板贴合后颜色层容易开裂等问题。例如,目前在PET膜片上形成颜色层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1)色带打印法:该方法通过热转印的方式将色带上的单色转移至膜片基材表面,通过多色色带组合实现多彩颜色渐变。虽然该方法打印的颜色融合较好,渐变效果自然,但是,通过热转印形成的色带层与膜片基材的结合力较差,例如色带层受热后容易融化,导致颜色分层,外观异常。(2)浸染或喷涂法:该方法制作渐变色膜片时,颜色范围较窄,只能印单色或者双色,并且双色的排布往往只能上下、左右、斜线排列,三色或者其他任意形状的颜色分布则几乎难以实现。
因此,如果能够提出一种新的壳体组件制备方法,外观膜片和大角度弯曲的壳体基体可以紧密贴合,并且该壳体组件可以具有良好的颜色效果,并将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在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制备壳体组件的方法。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该方法包括:提供壳体基体,所述壳体基体具有一个底面,以及和所述底面相连的侧壁,所述侧壁与所述底面之间的折弯角大于70度;以及形成外观膜片,并将所述外观膜片贴合在所述壳体基体的一侧,所述形成外观膜片进一步包括:提供软质衬底;在所述软质衬底的一侧通过胶版印刷法印刷油墨,以便形成胶版颜色层。由此,该方法制备的壳体组件具有较大弧度,且外观膜片和壳体基体之间贴合紧密,胶版颜色层和软质衬底之间的结合力强,该壳体组件颜色渐变形式丰富,外观效果良好,产品表现力较佳。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壳体组件。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该壳体组件是由前面所述的制备壳体组件的方法所制备的,由此,该壳体组件具有前面所述的方法所制备的壳体组件所具有的全部特征以及优点,在此不再赘述。总的来说,该壳体组件具有较大弧度,外观膜片和壳体基体之间贴合紧密,该壳体组件颜色渐变形式丰富,外观效果良好,产品表现力强。
在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壳体组件。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该壳体组件包括:壳体基体,所述壳体基体具有一个底面,以及和所述底面相连的侧壁,所述侧壁与所述底面之间的折弯角大于70度;以及外观膜片,所述外观膜片设置在所述壳体基体的一侧,所述外观膜片进一步包括:软质衬底;胶版颜色层,所述胶版颜色层是通过胶版印刷法形成的。由此,该壳体组件具有较大弧度,且外观膜片和壳体基体之间贴合紧密,该胶版颜色层和软质衬底之间的结合力强,该壳体组件颜色渐变形式丰富,外观效果良好,产品表现力较佳。
在本申请的又一个方面,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该电子设备包括:前面所述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限定出容纳空间,所述壳体组件的外观膜片朝向所述电子设备的内部设置;主板以及存储器,所述主板以及存储器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部;以及屏幕,所述屏幕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的顶部且与所述主板相连。由此,该电子设备具有前面所述的方法所制备的壳体组件所具有的全部特征以及优点,在此不再赘述。总的来说,该电子设备外观效果良好,产品表现力强。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制备壳体组件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显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制备外观膜片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显示了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制备外观膜片的方法流程图;
图4显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壳体基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了根据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的制备壳体基体的方法流程图;
图6显示了根据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的制备外观膜片的方法流程图;
图7显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制备的外观膜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显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显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壳体组件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显示了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壳体组件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显示了根据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的壳体组件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显示了根据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的壳体组件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13显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壳体基体;110:底面;120:侧壁;200:外观膜片;210:软质衬底;220:胶版颜色层;221:颜色亚层;230:底涂层;240:UV转印层;250:电镀层;260:盖底层;300:贴合胶;1000:壳体组件;1100:电子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制备壳体组件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参考图1,该方法包括:
S100:提供壳体基体
在该步骤中,提供壳体基体。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壳体基体的具体类型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为玻璃等。具体地,底面110可以是曲面也可以是平面,具体地,参考图4以及图5中的(a)(图5中的(a)为沿图4中AA’方向的截面图),壳体基体100具有一个底面110,以及和底面110相连的侧壁120(侧壁120可以为相对设置的2个,也可以为图2中所示出的彼此相连的4个侧壁120),侧壁120与底面110之间的折弯角大于70度(参考图1中所示出的折弯角a),例如,侧壁120与底面110之间的折弯角a可以为80度,可以为90度,可以为100度,可以为120度,可以为130度等,即,该壳体基体100的侧壁120可以和底面110垂直(即折弯角a为90度),还可以向壳体基体100的内部折弯(即折弯角a大于90度)。并且,该壳体基体100的四个侧壁120均可以具有较大的折弯角,由此,该壳体基体100具有较大的弧度,利用该壳体基体100制作的壳体组件可以具有丰富的外观,产品表现力强。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术语“折弯角”,特指侧壁120与底面110之间夹角(如图5中的(a)中所示出的角a),具体地,底面110可以是曲面也可以是平面,具体地,折弯角为侧壁和底面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当侧壁120的外表面(远离外观膜片200一侧的表面)为平面时,该折弯角为侧壁120外表面所在平面与底面110之间的夹角。当侧壁120的外表面为曲面时,该侧壁120和底面110的折弯角为该侧壁的曲面上任意一点的切线,与底面110所在平面之间夹角的最大值。当底面110为曲面时,侧壁与底面之间的夹角可以为侧壁和底面的切平面之间的夹角。如前所述,壳体基体100可具有4个侧壁120,4个侧壁120和底面110之间的折弯角可以全部相等,也可以不全部相等。例如,4个侧壁中,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与底面之间的折弯角可以相等,相邻的两个侧壁与底面之间的折弯角可以不相等。
S200:形成外观膜片,并将外观膜片贴合在壳体基体的一侧
在该步骤中,形成外观膜片,并将外观膜片贴合在前面所述的壳体基体的一侧。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参考图5中的(b),外观膜片200贴合在壳体基体100的一侧。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壳体基体100和外观膜片200之间,可以是通过贴合胶(图中未示出)贴合的。具体地,可以在外观膜片的一侧涂布贴合胶,然后在外观膜片的另一侧依次形成各外观叠层材料,后续将该外观膜片200制作好之后,利用该贴合胶将该外观膜片200贴合在壳体基体100的一侧。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参考图2,形成外观膜片进一步包括:
S210:提供软质衬底
在该步骤中,提供软质衬底。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参考图6中的(a),软质衬底210的具体类型不受特别限制,只要其柔韧性较好即可。具体地,形成软质衬底210的材料可以包括热塑性聚氨酯(TPU)、聚氯乙烯(PVC)、热塑性弹性体的至少之一,热塑性弹性体可以为以聚苯乙烯为末端段、以聚丁二烯加氢得到的乙烯-丁烯共聚物为中间弹性嵌段的线性三嵌共聚物(SEBS),可以为以聚苯乙烯为末端段、聚异戊二烯加氢得到的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为中间弹性嵌段的线性三嵌共聚物(SEPS)等。具体地,软质衬底210的延伸率可以为150%~300%,例如可以为180%,可以为200%,可以为230%,可以为250%,可以为280%等。软质衬底210的延伸率在上述范围时,其柔韧性较好,适于贴合在弯曲角度较大的壳体基体100上,贴合紧密,不易产生气泡,提高了所制备的壳体组件的外观效果。具体地,软质衬底210的厚度可以为0.025~0.15mm,例如可以为0.04mm,可以为0.05mm,可以为0.07mm,可以为0.085mm,可以为0.09mm,可以为0.1mm,可以为0.12mm,可以为0.14mm等。软质衬底210的厚度在上述范围时,可以较好地贴合在大角度弯曲的壳体基体100上。
S220:在软质衬底的一侧通过胶版印刷法印刷油墨,形成胶版颜色层
在该步骤中,在前面步骤中所述的软质衬底的一侧通过胶版印刷法印刷油墨,以便形成胶版颜色层。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该方法中形成的胶版颜色层可以包括至少两个颜色不完全相同的颜色亚层,每个颜色亚层可以包括由同种颜色的墨点构成的多个阵列排布的胶印网格。由此,利用该胶版印刷法形成的胶版颜色层具有较宽的颜色自由度,且该胶版颜色层与软质衬底之间的结合力较强,不易发生分层,将该外观膜片和大角度弯曲的壳体基体贴合时,该胶版颜色层不易破裂,形成的壳体组件颜色渐变形式丰富,外观效果良好,产品表现力较佳。
需要说明的是,如前所述,现有的在膜片上形成颜色层的方法普遍存在颜色效果差、颜色层和软质衬底之间的结合力差、和大角度弯曲的玻璃基板贴合后颜色层容易开裂等问题。而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中,通过胶版印刷法形成胶版颜色层,一方面胶版印刷的方式形成的胶版颜色层可以具有较宽的颜色自由度,胶版颜色层的具体渐变色或是颜色图案均可自由进行设计,颜色渐变形式丰富;另一方面,胶版颜色层所采用的是UV固化的墨水,因此形成的胶版颜色层与软质衬底结合(例如通过底涂层和软质衬底结合)后,处于高分交联粘结的稳定状态,且该状态是不可逆的,不会出现由于高温下颜色层融化等而导致的胶版颜色层和软质衬底之间发生分层,以及胶版颜色层内部发生分层的情况。因此,该胶版颜色层和软质衬底之间的结合力较强,并且将该外观膜片贴合在大角度弯曲的壳体基体上时,该胶版颜色层不易破裂,进一步提高了所制备的壳体组件的外观效果。并且,胶版印刷技术自身的工艺较为成熟,因此替代打印或喷涂的方式形成颜色层,也有利于降低该壳体组件的生产成本。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形成胶版颜色层可以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提供用于承接油墨的晒网。具体地,可以预先通过曝光显影等方式,在光刻胶等材料上形成具有一定形状、排列方式以及尺寸的网点,或称为晒网。随后,利用该网点吸附油墨,再将吸附于晒网上,具有一定形状和排列方式的油墨点,转移到软质衬底上并固化,以形成多个阵列排布的胶印网格。具体地,参考图6中的(b),软质衬底210在转移油墨点之前,可预先形成一层底涂层230A。参考图6中的(c),可通过多次转移晒网上的油墨点,形成多个颜色亚层221(参考图中示出的颜色亚层221A和颜色亚层221B)。由于颜色亚层221是经过UV固化的,因此形成的胶版颜色层220与底涂层230A结合后,处于高分交联粘结的稳定状态,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从而可以缓解甚至避免胶版颜色层220在高温等情况下,与软质衬底210发生分层等不良,并且可以缓解甚至避免将该外观膜片贴合到大角度弯曲的壳体基体上时,该胶版颜色层220内部发生分层以及开裂等,进一步提高了所制备的壳体组件的使用性能。
具体地,该胶版颜色层220包括的颜色亚层221的具体层数、每个颜色亚层221的颜色均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的外观颜色以及图案进行设计。例如,每个颜色亚层221可以包括由同种颜色的墨点构成的多个阵列排布的胶印网格。该胶印网格即为吸附在晒网上、具有一定形状的油墨点。胶印网格的形状可以为菱形、矩形、圆形或者椭圆形。每个颜色亚层221可以具有2400-4800DPI的分辨率。或者,颜色亚层221可以具有300-450LPI的分辨率。更具体地,本申请的胶版颜色层220中胶印网格的尺寸可以为4-15μm,例如,可以为10-13μm。
在本申请中,表征分辨率的DPI(Dots per Inch)可以为每英寸面积中包含的网点的数量。LPI(Lines per Inch)可以为当颜色亚层中的胶印网格按照行和列进行阵列排布时,每英寸面积内包括的网点的行数。也即是说,DPI或是LPI的数值越高,单个网点的尺寸越小,印刷的像素点越精密。发明人发现,当颜色亚层的分辨率在2400-4800DPI,或是分辨率为300-450LPI时,单个颜色亚层或是多个颜色亚层叠加之后,可以形成外观较为自然的胶版颜色层。需要说明的是,该壳体组件可用于电子设备等中,当该壳体组件的胶版颜色层中的胶印网格尺寸过大,则用户在使用时,能够用肉眼观察到网格的边界,影响该壳体组件的外观效果。而如果胶版颜色层的分辨率控制的过于精密,则会大幅增加该胶版颜色层以及壳体组件的生产成本。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DPI以及LPI为两种衡量分辨率的计算方式,本申请提出的胶版颜色层的分辨率可同时满足前述的DPI以及LPI数值,或是满足二者中的任意一个即可。
如前所述,胶版颜色层220可以由多个颜色亚层221构成。相邻的两个颜色亚层221,在胶印网点的颜色、形状、网点排列方式或是排列方向的任意一个方面存在差异即可。换句话说,相邻的两个颜色亚层221不完全相同即可。例如,胶版颜色层可以包括至少4层颜色亚层。更具体地,可以按照CMYK(蓝色、品红色、黄色、黑色)四种基础色点设计颜色亚层的具体颜色,即:胶版颜色层可以至少包括蓝色、品红色、黄色、黑色四种颜色的颜色亚层。每个颜色亚层的厚度可以为1-4μm,胶版颜色层的整体厚度可以为4-15μm,例如可以为10μm。
具体地,参考图7,为了进一步提高形成的胶版颜色层的外观效果,使其具有颜色过渡更加自然的整体效果,相邻的两个颜色亚层,如图中所示出的第一颜色亚层221A以及第二颜色亚层221B的胶印网格的排列方向上可以错开15~60度。换句话说,每个颜色亚层中的胶印网格都可以是按照行和列进行阵列排布的。相邻的两个颜色亚层的行的方向,或是相邻的两个颜色亚层的列的方向上,可以错开一定角度。当错开的角度为15-60度时,形成的胶版颜色层可以具有较为自然的颜色过渡,用户在使用时不会观察到突兀的颜色变化。
具体地,为了进一步增强胶版颜色层与软质衬底等结构的结合力,防止将该外观膜片和壳体基体贴合时发生分层、开裂等不良,可以在形成胶版颜色层之前,预先在软质衬底上形成一层透明的底涂层。例如,参考图6中的(b),可以先在软质衬底210的一侧形成底涂层230A。具体地,底涂层230A可以是通过丝印透明光油,并进行烘烤形成的,丝印透明光油时的网板目数可以为280-420目,烘烤温度可以为60-100℃,烘烤时间可以为30~60min。具体地,形成底涂层230A的材料可以为聚氨酯类树脂,底涂层230A的厚度可以为3-10μm。具体地,底涂层230A的延伸率可以为50-150%,例如可以为80%,可以为100%,可以为120%,可以为140%等。由此,底涂层230A的延伸率在上述范围时,可以较好地增强胶版颜色层220和软质衬底210之间的结合力,并且后续将该外观膜片贴合在大角度弯曲的壳体基体上时,该底涂层230A以及胶版颜色层220不易开裂,进一步提高了所制备的壳体组件的使用性能。当底涂层230A的断裂延伸率过大(例如大于150%)时,将该外观膜片贴合到大角度弯曲的壳体基体上时,在深拉伸过程中,该底涂层230容易开裂;当底涂层230A的断裂延伸率过小(例如小于50%)时,该底涂层230和软质衬底210之间的结合力较差。
类似地,参考图6中的(d),在形成胶版颜色层220之后,制备后续的外观层之前,也可以在胶版颜色层220的另一侧再形成一层底涂层230B。由此,可增强胶版颜色层220和其他外观层之间的结合力。具体地,底涂层230B的材料、性能以及制备方法等,可以和前面描述的底涂层230A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为了进一步提高所制备的外观膜片以及壳体组件的外观效果,参考图3,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
S230:形成UV转印层
在该步骤中,在前面步骤中制备的胶版颜色层靠近软质衬底的一侧,或胶版颜色层远离软质衬底的一侧转印UV胶,以便形成UV转印层。该UV转印层可以使外观膜片具有丰富的UV纹理效果,并且该UV转印层可以和前面所述的胶版颜色层叠加,进一步提高了所制备的壳体组件的外观效果。具体的,参考图6中的(e),可以在前面步骤中制备的胶版颜色层220远离软质衬底210的一侧形成UV转印层240。
具体地,UV转印层的邵氏硬度可以为D30~D80,例如可以为D35,可以为D40,可以为D45,可以为D50,可以为D54,可以为D60,可以为D65,可以为D70,可以为D74等。由此,该UV转印层的邵氏硬度在上述范围时,UV转印层的延展性较好,该UV转印层和胶版颜色层之间的结合力也较强,将该外观膜片贴合到大角度弯曲的壳体基体上时,贴合紧密,且该UV转印层以及胶版颜色层不易开裂,提高了所制备的壳体组件的外观效果。具体地,当该UV转印层的邵氏硬度过小(例如小于D30)时,其断裂延伸率较高,虽然有利于外观膜片的拉伸以及和大角度弯曲的壳体基体的贴合,但是,UV转印层的邵氏硬度过小时,UV转印层和胶版颜色层之间的结合力较差,后期将该外观膜片贴合在大角度弯曲的壳体基体上时,UV转印层以及胶版颜色层容易开裂,影响壳体组件的外观效果;当该UV转印层的邵氏硬度过大(例如大于D80),虽然UV转印层和胶版颜色层的结合力较强,但是该UV转印层的断裂延伸率较低,不利于软质衬底的拉伸以及和大角度弯曲的壳体基体的贴合。综上可知,该UV转印层的邵氏硬度在上述范围内时,既有利于软质衬底和大角度弯曲的壳体基体的贴合,且贴合后的UV转印层和胶版颜色层的性能均较好,不易开裂,进一步提高了所制备的壳体组件的外观效果。
具体地,UV转印层的断裂延伸率可以为45%~85%,例如可以为50%,可以为60%,可以为65%,可以为70%,可以为75%,可以为80%等。由此,UV转印层的断裂延伸率在上述范围时,既有利于软质衬底的拉伸以及和大角度壳体基体的贴合,又可以提高UV转印层和胶版颜色层的结合力,后期贴合后不易开裂,进一步提高了所制备的壳体组件的外观效果。
具体地,UV转印层的拉伸断裂应力可以为6~20Mpa,例如可以为8MPa,可以为10MPa,可以为12MPa,可以为15MPa,可以为17MPa,可以为19MPa等。由此,UV转印层的拉伸断裂应力在上述范围时,既有利于软质衬底的拉伸以及和大角度壳体基体的贴合,又可以提高UV转印层和胶版颜色层的结合力,后期贴合后不易开裂,进一步提高了所制备的壳体组件的外观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对UV胶的种类等进行选择,使得由该UV胶形成的UV转印层具有上述性能和效果。具体地,形成UV胶的材料可以包括聚氨酯丙烯酸酯。具体地,UV胶的粘度可以为600~800cps,例如可以为650cps,可以为700cps,可以为750cps等。由此,UV胶的粘度在上述范围时,制得的UV转印层使用性能良好。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UV转印层可以是通过将上述UV胶转印至软质衬底,或转印至胶版颜色层上,并进行UV固化而形成的,UV固化的能量可以为800~1500mj/cm2,例如可以为900mj/cm2,可以为1000mj/cm2,可以为1300mj/cm2,可以为1400mj/cm2等。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所制备的UV转印层的性能。具体地,UV转印层的厚度可以为8~15μm,例如可以为10μm,可以为12μm,可以为14μm等。UV转印层的厚度在上述范围时,和胶版颜色层的结合力较强,并且将该外观膜片和大角度弯曲的壳体基体贴合时,该UV转印层以及胶版颜色层均不易开裂,进一步提高了所制备的壳体组件的使用性能。
S240:形成电镀层
在该步骤中,在前面步骤中形成的UV转印层远离软质衬底的一侧,通过真空电镀法形成电镀层。由此,该电镀层可以使制备的外观膜片具有良好的金属光泽效果,并且该电镀层可以和前面所述的UV转印层、胶版颜色层叠加,进一步提高了制备的壳体组件的外观效果。具体的,参考图6中的(f),电镀层250可以形成在UV转印层240远离胶版颜色层220的一侧。并且,需要说明的时,由于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中,采用前面所述的软质衬底作为外观膜片的基材,直接在该软质衬底的表面通过电镀法形成电镀层时,电镀层和软质衬底之间的结合力较差,且后期将该软质衬底和大角度弯曲的外观膜片贴合后,该电镀层容易开裂,外观效果较差。而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中,将电镀层250设置在UV转印层240远离软质衬底210的一侧,电镀层250和软质衬底210之间的距离相对较远,因此,电镀层250和软质衬底210之间的结合力相对较强(通过电镀层250和软质衬底210之间的UV转印层240等,可以提高电镀层250和软质衬底210之间的结合力),因此,进一步提高了所制备的壳体组件的外观效果和使用性能。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通过物理气相沉积法(PVD)或真空电镀法形成电镀层,例如真空不导电电镀法(NVCM)形成电镀层。具体地,形成电镀层的材料可以包括In/Sn、TiO2、NbO2、Nb2O3、Nb2O2、Nb2O5、SiO2、ZrO2的至少之一。具体地,电镀层可以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电镀金属亚层,即可以在第二UV转印层远离颜色层的一侧,分别电镀前面所述的材料中的多种,形成层叠的多个电镀金属亚层,形成该电镀层。具体地,电镀层的厚度可以为5~300nm,例如可以为10nm,可以为50nm,可以为100nm,可以为120nm,可以为150nm,可以为200nm,可以为250nm等。电镀层的厚度在上述范围时,可以使制备的外观膜片具有良好的金属光泽效果,进一步提高了制备的壳体组件的外观效果。
S250:形成盖底层
在该步骤中,在电镀层远离UV转印层的一侧印刷盖底油墨,以便形成盖底层。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盖底层的光透过率不大于1%。由此,该外观膜片和壳体基体贴合后,并将其用于电子设备等的壳体时,该盖底层可以遮挡电子设备内部的元件等,进一步提高该壳体组件的使用性能。具体地,参考图6中的(g),盖底层260形成在电镀层250远离UV转印层240的一侧。具体地,盖底层可以是由热固型聚氨酯(PU)形成的,盖底层的厚度可以为10~30μm,例如可以为12μm,可以为15μm,可以为20μm,可以为25μm等,当盖底层的厚度在上述范围时,可以较好地遮挡电子设备内部的元件,进一步提高该壳体组件的使用性能。
具体地,盖底层的断裂延伸率可以为50%~150%,例如可以为60%,可以为70%,可以为80%,可以为100%,可以为120%,可以为140%等。由此,盖底层的断裂延伸率在上述范围时,软质衬底和壳体基体可以紧密贴合,且盖底层和电镀层之间的结合力较好,盖底层不易开裂,进一步提高了壳体组件的使用性能。当盖底层的断裂延伸率过小,将外观膜片和大角度弯曲的壳体基体拉伸贴合的过程中,盖底层容易开裂;当盖底层的断裂延伸率过大,则盖底层和电镀层之间的结合力较差,外观膜片的外观效果较差。
具体地,可以在电镀层远离UV转印层的一侧,多次印刷盖底油墨,例如黑色油墨、白色油墨等,并进行烘烤固化,烘烤温度可以为65-85℃,烘烤时间可以为40-80min,每次烘烤后形成的盖底层的厚度为6~10μm,多次印刷的总厚度可以为10~30μm。由此,通过往复涂多次的方法,可以进一步防止盖底层漏光。
综上可知,该方法制备的壳体组件颜色渐变形式丰富,胶版颜色层不易分层,胶版颜色层的性能较好。且该壳体组件可以具有较大弧度,外观膜片和壳体基体之间贴合紧密,不易开裂,该壳体组件外观效果良好,可以提升产品表现力,提高生产效率。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壳体组件。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该壳体组件是由前面所述制备壳体组件的方法所制备的,由此,该壳体组件具有前面所述的制备壳体组件的方法所制备的壳体组件所具有的全部特征以及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总的来说,该壳体组件具有较大弧度,外观膜片和壳体基体之间贴合紧密,该壳体组件颜色渐变形式丰富,外观效果良好,产品表现力强。
在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壳体组件。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该壳体组件可以是由前面所述制备壳体组件的方法所制备的,由此,该壳体组件具有前面所述的制备壳体组件的方法所制备的壳体组件所具有的全部特征以及优点。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参考图8,该壳体组件1000包括:壳体基体100以及外观膜片200,外观膜片200设置在壳体基体100的一侧。其中,壳体基体100具有一个底面110,以及和底面110相连的侧壁120,具体的,壳体组件100可以具有环绕底面110且彼此相连的4个侧壁120,侧壁120与底面110之间的折弯角大于70度。参考图9(图9为图8中M区域的截面示意图),外观膜片200进一步包括:软质衬底210和胶版颜色层220,胶版颜色层220设置在软质衬底210远离壳体基体100的一侧,且胶版颜色层220是通过胶版印刷法形成的。由此,该壳体组件1000具有较大弧度,且外观膜片200和壳体基体100之间贴合紧密,胶版颜色层220和软质衬底210之间的结合力强,该壳体组件1000颜色渐变形式丰富,外观效果良好,产品表现力较佳。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胶版颜色层220的结构、性质以及制备方法等可以与前面描述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例如,参考图10,胶版颜色层220包括至少两个颜色不完全相同的颜色亚层221(参考图10中所示出的颜色亚层221A以及颜色亚层221B),每个颜色亚层221包括由同种颜色的墨点构成的多个阵列排布的胶印网格。由此,该胶版颜色层220具有较宽的颜色自由度,且该胶版颜色层220与软质衬底210之间的结合力较强,不易发生分层,该外观膜片和大角度弯曲的壳体基体贴合时,该胶版颜色层220不易破裂,形成的壳体组件颜色渐变形式丰富,外观效果良好,产品表现力较佳。
具体地,胶版颜色层可以由多个颜色亚层构成,例如,胶版颜色层220可以包括至少4层颜色亚层,更具体地,可以按照CMYK(蓝色、品红色、黄色、黑色)四种基础色点设计颜色亚层的具体颜色,即:胶版颜色层可以至少包括蓝色、品红色、黄色、黑色四种颜色的颜色亚层。每个颜色亚层的厚度可以为1-4μm,胶版颜色层的整体厚度可以为4-15μm,例如可以为10μm。
具体地,本申请的胶版颜色层220中胶印网格的尺寸可以为4-15μm,例如,可以为10-13μm。具体地,胶印网格的形状可以为菱形、矩形、圆形或者椭圆形。每个颜色亚层221可以具有2400-4800DPI的分辨率。或者,颜色亚层221可以具有300-450LPI的分辨率。具体的,相邻的两个颜色亚层221的胶印网格的排列方向错开15~60度;形成的胶版颜色层可以具有较为自然的颜色过渡,用户在使用时不会观察到突兀的颜色变化。
具体的,参考图11,为了进一步增强胶版颜色层220与软质衬底210等结构的结合力,防止将该外观膜片和壳体基体贴合时发生分层、开裂等不良,可以在形成胶版颜色层220之前,预先在软质衬底210上形成一层透明的底涂层230A。类似地,在形成胶版颜色层220之后,制备后续的外观层之前,也可以在胶版颜色层220的另一侧再形成一层底涂层230B。具体的,底涂层的性质以及制备方法等可以与前面描述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为了进一步提高该外观膜片以及壳体组件的外观效果,参考图11以及图12,该外观膜片可以进一步包括:UV转印层240、电镀层250以及盖底层260。具体的,UV转印层240可以设置在胶版颜色层220远离软质衬底210的一侧(参考图11所示出的),UV转印层240也可以设置在胶版颜色层220靠近软质衬底210的一侧(参考图12所示出的,即UV转印层240设置在软质衬底210一侧的表面上)。由此,该UV转印层240可以使外观膜片具有丰富的UV纹理效果,并且该UV转印层240可以和前面所述的胶版颜色层220叠加,进一步提高了壳体组件1000的外观效果。具体的,UV转印层240的性质、制备方法等可以与前面描述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的,电镀层250可以设置在UV转印层240远离软质衬底210的一侧,例如,参考图11,电镀层250设置在UV转印层240远离胶版颜色层220的一侧;或者,参考图12,电镀层250设置在UV转印层240远离软质衬底210的一侧。由此,该电镀层250可以使外观膜片具有良好的金属光泽效果,并且该电镀层250可以和前面所述的UV转印层240、胶版颜色层220叠加,进一步提高了制备的壳体组件1000的外观效果。具体的,电镀层250的性质、制备方法等可以与前面描述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的,参考图11,盖底层260可以设置在电镀层250远离UV转印层240的一侧,或者,参考图12,盖底层260可以设置在胶版颜色层220远离电镀层250的一侧。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盖底层260的光透过率不大于1%。由此,该外观膜片和壳体基体贴合后,并将其用于电子设备等的壳体时,该盖底层260可以遮挡电子设备内部的元件等,进一步提高该壳体组件1000的使用性能。具体的,盖底层260的性质、制备方法等可以与前面描述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参考图12,壳体基体100和外观膜片200之间,可以是通过贴合胶300贴合的。具体地,可以在软质衬底210远离UV转印层220的一侧涂布贴合胶300,以便后续将该外观膜片200制作好之后,利用该贴合胶300将该外观膜片200贴合在壳体基体100的一侧。
在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参考图13,该电子设备1100可以包括:前面所述的壳体组件1000,壳体组件中设置有主板以及存储器,壳体组件的外观膜片200朝向所述电子设备1100的内部设置;以及屏幕,屏幕设置在壳体组件的顶部且与主板相连。由此,该电子设备具有前面所述的壳体组件所具有的全部特征以及优点,在此不再赘述。总的来说,该电子设备1100外观效果良好,产品表现力强。
示例性的,电子设备可以为移动或便携式并执行无线通信的各种类型的计算机系统设备中的任何一种。具体地,电子设备可以为移动电话或智能电话(例如,基于iPhoneTM,基于Android TM的电话),便携式游戏设备(例如Nintendo DS TM,PlayStationPortable TM,Gameboy Advance TM,iPhone TM)、膝上型电脑、PDA、便携式互联网设备、音乐播放器以及数据存储设备,其他手持设备以及诸如手表、入耳式耳机、吊坠、头戴式耳机等,电子设备还可以为其他的可穿戴设备(例如,诸如电子眼镜、电子衣服、电子手镯、电子项链、电子纹身、电子设备或智能手表的头戴式设备(HMD))。
电子设备还可以是多个电子设备中的任何一个,多个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其他无线通信设备、个人数字助理、音频播放器、其他媒体播放器、音乐记录器、录像机、照相机、其他媒体记录器、收音机、医疗设备、车辆运输仪器、计算器、可编程遥控器、寻呼机、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打印机、上网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1或MPEG-2)音频层3(MP3)播放器,便携式医疗设备以及数码相机及其组合。
在一些情况下,电子设备可以执行多种功能(例如,播放音乐,显示视频,存储图片以及接收和发送电话呼叫)。如果需要,电子设备可以是诸如蜂窝电话、媒体播放器、其他手持设备、腕表设备、吊坠设备、听筒设备或其他紧凑型便携式设备的便携式设备。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但是,本申请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申请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9)

1.一种制备壳体组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壳体基体,所述壳体基体具有一个底面,以及和所述底面相连的侧壁,所述侧壁与所述底面之间的折弯角大于70度;以及
形成外观膜片,并将所述外观膜片贴合在所述壳体基体的一侧,所述形成外观膜片进一步包括:
提供软质衬底;
在所述软质衬底的一侧通过胶版印刷法印刷油墨,以便形成胶版颜色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衬底的延伸率为150%~300%;
任选地,所述软质衬底的厚度为0.025~0.15mm;
任选地,形成所述软质衬底的材料包括热塑性聚氨酯、聚氯乙烯、热塑性弹性体的至少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版颜色层包括至少两个颜色不完全相同的颜色亚层,每个所述颜色亚层包括由同种颜色的墨点构成的多个阵列排布的胶印网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成胶版颜色层进一步包括:
在晒网上形成油墨点,所述晒网具有多个阵列排布的网点,所述油墨点吸附于所述网点上,将所述油墨点转移至所述软质衬底的一侧并固化处理形成所述胶印网格,以获得所述颜色亚层;
重复上述步骤,以形成多个所述颜色亚层,
相邻的两个所述颜色亚层的所述胶印网格的颜色以及排列方向不完全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控制所述网点的尺寸,令所述胶印网格的尺寸为4-15μm,以便获得所述颜色亚层。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版颜色层包括至少4层所述颜色亚层;
任选地,相邻的两个所述颜色亚层的所述胶印网格的排列方向错开15~60度;
任选地,所述胶印网格为菱形、矩形、圆形或者椭圆形;
任选地,所述颜色亚层的厚度为1~4μm;
任选地,所述胶版颜色层的厚度为4-15μ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颜色亚层具有2400-4800DPI的分辨率;
任选地,所述颜色亚层具有300-450LPI的分辨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成外观膜片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胶版颜色层靠近所述软质衬底的一侧,或所述胶版颜色层远离所述软质衬底的一侧转印UV胶,以便形成UV转印层;
任选地,所述UV转印层的邵氏硬度为D30~D80;
任选地,所述UV转印层的断裂延伸率为45%~85%;
任选地,所述第UV转印层的拉伸断裂应力为6~20MPa;
任选地,形成的所述UV转印层的厚度为8~15μ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V转印层是通过将UV胶转印至所述软质衬底上,或者所述胶版颜色层远离所述软质衬底的一侧,并进行UV固化而形成的,所述UV固化的能量为800~1500mj/cm2
任选地,所述UV胶的粘度为600~800cps;
任选地,所述UV胶包括聚氨酯丙烯酸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成UV转印层之后,所述形成外观膜片进一步包括:
通过真空电镀法在所述UV转印层远离所述软质衬底的一侧形成电镀层;
任选地,形成的所述电镀层的厚度为5~300nm;
任选地,形成所述电镀层的材料包括In/Sn、TiO2、NbO2、Nb2O3、Nb2O2、Nb2O5、SiO2、ZrO2的至少之一;
任选地,所述电镀层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电镀亚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成外观膜片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电镀层远离所述UV转印层的一侧印刷盖底油墨,以便形成盖底层,所述盖底层的光透过率不大于1%;
任选地,所述盖底层的厚度为10~30μm;
任选地,所述盖底层的断裂延伸率为50%~15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成盖底层进一步包括:多次印刷所述盖底油墨,并进行烘烤固化,每次烘烤后形成的所述盖底层的厚度为6~10μm;
任选地,形成所述盖底层时,烘烤温度为65~85℃,烘烤时间为40~80min。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胶版颜色层之前,所述形成外观膜片进一步包括:预先在所述软质衬底上形成底涂层;
形成所述胶版颜色层之后,所述形成外观膜片进一步包括:在所述胶版颜色层上形成底涂层;
任选地,所述底涂层是通过丝印透明光油,并进行烘烤形成的,所述丝印透明光油时的网板目数为280-420目,烘烤温度为60-100℃,烘烤时间为30~60min;
任选地,所述底涂层的厚度为3-10μm;
任选地,所述底涂层的延伸率为50-150%;
任选地,形成所述底涂层的材料包括聚氨酯类树脂。
14.一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是由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的。
15.一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基体,所述壳体基体具有一个底面,以及和所述底面相连的侧壁,所述侧壁与所述底面之间的折弯角大于70度;以及
外观膜片,所述外观膜片设置在所述壳体基体的一侧,所述外观膜片进一步包括:
软质衬底;
胶版颜色层,所述胶版颜色层是通过胶版印刷法形成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版颜色层包括至少两个颜色不完全相同的颜色亚层,每个所述颜色亚层包括由同种颜色的墨点构成的多个阵列排布的胶印网格。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颜色亚层的所述胶印网格的排列方向错开15~60度;
任选地,所述胶版颜色层包括至少4层颜色亚层;
任选地,所述胶印网格为菱形、矩形、圆形或者椭圆形;
任选地,所述胶版颜色层的厚度为4-15μm;
任选地,每个所述颜色亚层具有2400-4800DPI的分辨率;
任选地,所述颜色亚层具有300-450 LPI的分辨率;
任选地,所述胶印网格的尺寸为4-15微米。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观膜片进一步包括:
UV转印层,所述UV转印层设置在所述胶版颜色层远离所述软质衬底的一侧,或所述胶版颜色层靠近所述软质衬底的一侧;
电镀层,所述电镀层设置在所述UV转印层远离所述软质衬底的一侧;
盖底层,所述盖底层设置在所述电镀层远离所述UV转印层的一侧。
1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4-18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限定出容纳空间,所述壳体组件的外观膜片朝向所述电子设备的内部设置;
主板以及存储器,所述主板以及存储器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部;以及
屏幕,所述屏幕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的顶部且与所述主板相连。
CN201910570138.8A 2019-06-27 2019-06-27 壳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02713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70138.8A CN110271341A (zh) 2019-06-27 2019-06-27 壳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70138.8A CN110271341A (zh) 2019-06-27 2019-06-27 壳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71341A true CN110271341A (zh) 2019-09-24

Family

ID=67962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70138.8A Pending CN110271341A (zh) 2019-06-27 2019-06-27 壳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7134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21131A (zh) * 2019-09-27 2019-12-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塑胶壳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1757627A (zh) * 2020-06-11 2020-10-09 维沃移动通信(重庆)有限公司 后盖、后盖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561465A (zh) * 2021-07-28 2021-10-29 东莞市聚龙高科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塑胶产品表面3d纹理的形成方法及塑胶产品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97540A1 (en) * 2009-10-27 2011-04-28 Quanta Computer Inc. Plastic shell with ink-free pattern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2310706A (zh) * 2010-07-01 2012-01-11 锣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装饰膜、装饰组件以及制造装饰膜的方法
CN103459160A (zh) * 2011-03-29 2013-12-18 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印刷方法以及印刷系统
CN103963544A (zh) * 2013-01-24 2014-08-06 肖特日本株式会社 具有色彩和图案装饰的玻璃外壳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09289A (zh) * 2015-01-15 2017-09-26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光栅片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光栅显示体
CN107517552A (zh) * 2017-08-04 2017-12-26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盖板的膜片及其制作方法
CN108724858A (zh) * 2018-08-17 2018-11-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的外壳、电子装置及外壳的制造工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97540A1 (en) * 2009-10-27 2011-04-28 Quanta Computer Inc. Plastic shell with ink-free pattern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2310706A (zh) * 2010-07-01 2012-01-11 锣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装饰膜、装饰组件以及制造装饰膜的方法
CN103459160A (zh) * 2011-03-29 2013-12-18 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印刷方法以及印刷系统
CN103963544A (zh) * 2013-01-24 2014-08-06 肖特日本株式会社 具有色彩和图案装饰的玻璃外壳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09289A (zh) * 2015-01-15 2017-09-26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光栅片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光栅显示体
CN107517552A (zh) * 2017-08-04 2017-12-26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盖板的膜片及其制作方法
CN108724858A (zh) * 2018-08-17 2018-11-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的外壳、电子装置及外壳的制造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傅阳栋,叶帆,钟星翔: "《平面设计师必知的印刷常识》", 28 February 2014, 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21131A (zh) * 2019-09-27 2019-12-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塑胶壳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0621131B (zh) * 2019-09-27 2022-03-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塑胶壳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1757627A (zh) * 2020-06-11 2020-10-09 维沃移动通信(重庆)有限公司 后盖、后盖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757627B (zh) * 2020-06-11 2021-10-22 维沃移动通信(重庆)有限公司 后盖、后盖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561465A (zh) * 2021-07-28 2021-10-29 东莞市聚龙高科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塑胶产品表面3d纹理的形成方法及塑胶产品
CN113561465B (zh) * 2021-07-28 2023-04-28 东莞市聚龙高科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塑胶产品表面3d纹理的形成方法及塑胶产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90658A (zh) 壳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CN110271341A (zh) 壳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CN110730581A (zh) 壳体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
EP3955714A1 (en) Housing assembly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0475440B (zh) 壳体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CN110582176B (zh) 壳体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
CN108724858A (zh) 电子装置的外壳、电子装置及外壳的制造工艺
CN110254111A (zh) 壳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CN109291560A (zh) 一种玻璃壳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41882B (zh) 电子装置外壳、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外壳加工方法
CN110191605A (zh) 壳体组件及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CN110267478B (zh) 壳体组件及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CN109659667A (zh) 一种塑胶壳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17378B (zh) 壳体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CN112123899B (zh) 电子设备壳体及其制作方法和电子设备
US20010024703A1 (en) Press button switch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0087420A (zh) 壳体组件及其制作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9327582A (zh) 壳体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CN108950553A (zh) 制备板材的方法、板材、壳体、电子设备
CN201898676U (zh) 一种终端设备
CN109177633B (zh) 壳体组件的加工方法、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
US20150065209A1 (en) Cover memb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08445623U (zh) 一种3d复合板材高压成型壳体
CN109177636A (zh) 制备壳体的方法、壳体以及电子设备
CN110198605A (zh) 外观膜片及制备方法、壳体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