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67892B - 停止装置 - Google Patents

停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67892B
CN110267892B CN201880010981.4A CN201880010981A CN110267892B CN 110267892 B CN110267892 B CN 110267892B CN 201880010981 A CN201880010981 A CN 201880010981A CN 110267892 B CN110267892 B CN 1102678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portions
stopping
article
conveying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1098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67892A (zh
Inventor
中谷公一
明石直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wa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yowa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wa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yowa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8/013687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8193815A1/ja
Publication of CN1102678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78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678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78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88Separating or stopping elements, e.g. fing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1/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handling devices, e.g. convey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roduct or load being conveyed or handled
    • B65G2201/02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5/00Stopping elements used in conveyors to stop articles or arrays of articles
    • B65G2205/06Cushioned or damping stop devices, e.g. using springs or other mechanical a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pecial Conveying (AREA)
  •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And Combined Machining (AREA)
  • Seal Device For Vehicle (AREA)
  • Sink And Installation For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停止装置设置在输送体上以用于使由输送体输送的物品停止在输送体上,该停止装置包括:可旋转的旋转部;以及弹性部,其固定在旋转部的外周部并且在发生弹性变形的状态下在与输送体之间夹持物品。

Description

停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使由输送体输送的物品停止的停止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上,作为用于输送物品的配置,已知一种将多个输送带从上游到下游并列配置的构造(例如,专利文献1)。并且,通过使多个输送带中预定的输送带停止,能够使由输送带输送的物品停止。
根据这样的配置,当多个物品以紧密接触的状态被输送时,通过使相邻的两个输送带中的位于上游侧的输送带停止,从而能够使物品彼此之间隔开间隔。然而,当使上游侧的输送带停止时,例如,如果位于上游侧的输送带的前端(下游端)的物品的一部分落在下游侧的输送带上,则无法使该物品在输送带上可靠地停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5-19652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停止装置,该停止装置能够使由输送体输送的物品在输送体上可靠地停止。
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停止装置设置在输送体上方以用于使由所述输送体输送的物品停止在所述输送体上,该停止装置包括:可旋转的旋转部;以及弹性部,其固定在所述旋转部的外周部并且在发生弹性变形的状态下在弹性部与所述输送体之间夹持所述物品。
此外,在停止装置中,可以为包括多个具有所述旋转部和所述弹性部的停止部且所述多个停止部在与所述旋转部的轴向正交的轴正交方向上并列设置的配置。
此外,在停止装置中,可以为在所述轴正交方向上相邻的所述停止部的所述弹性部设置为在所述轴向观察时彼此部分重叠的配置。
此外,在停止装置中,可以为从所述轴向观察时在所述轴正交方向上相邻的所述停止部的所述弹性部的下部之间所形成的间隙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小于该间隙在所述轴正交方向上的尺寸的配置。
此外,在停止装置中,可以为所述间隙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是该间隙在所述轴正交方向上的尺寸的50%以下的配置。
此外,在停止装置中,可以为以下配置:多个所述停止部至少包括在所述轴正交方向上并列设置的第一停止部、第二停止部和第三停止部,所述第二停止部在所述轴正交方向上设置于所述第一停止部和所述第三停止部之间,所述第一停止部和第三停止部包括两个所述弹性部,所述第二停止部包括一个所述弹性部,所述第二停止部的所述弹性部沿所述轴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停止部的两个所述弹性部之间,并且设置为从所述轴向观察时所述第二停止部的所述弹性部的一部分与该弹性部重叠,所述第二停止部的所述弹性部沿所述轴向设置在所述第三停止部的两个所述弹性部之间,并且设置为从所述轴向观察时所述第二停止部的所述弹性部的一部分与该弹性部重叠。
此外,在停止装置中,可以为所述弹性部向外侧突出以卡住所述物品的配置。
此外,在停止装置中,可以为所述弹性部以使弹性的片部件的中间部向外侧鼓起的方式将所述片部件的两端部固定于所述旋转部的外周部而形成的配置。
此外,在停止装置中,可以为所述弹性部通过将弹性的片部件的一端部固定于所述旋转部的外周部而将另一端部设置为自由的而形成的配置。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停止装置起到了能够使由输送体输送的物品可靠地停止在输送体上的优异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输送装置的整体立体图,该输送装置包括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停止装置。
图2是根据同一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的整体前视图。
图3是根据同一实施方式的停止装置的整体立体图。
图4是沿图3中的IV-IV线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对根据同一实施方式的停止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局部剖面的主要部分前视图。
图6是示出对根据同一实施方式的停止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局部剖面的主要部分前视图。
图7是示出对根据同一实施方式的停止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局部剖面的主要部分前视图。
图8是示出对根据同一实施方式的停止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局部剖面的主要部分前视图。
图9是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停止装置的整体立体图。
图10是沿图9中的X-X线的剖视图。
图11是根据又一实施方式的停止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12是根据又一实施方式的停止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13是根据又一实施方式的停止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14是根据又一实施方式的停止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15是根据又一实施方式的停止装置的整体立体图。
图16是根据同一实施方式的停止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17是沿图16中的XVII-XVII线的剖视图。
图18是示出对根据同一实施方式的停止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局部剖面的主要部分的前视图。
图19是示出对根据同一实施方式的停止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局部剖面的主要部分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至图8对停止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值得注意的是,在各图(图9至图19也同样)中,附图的尺寸比和实际尺寸比不一定一致,并且各图之间的尺寸比也不一定一致。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停止装置1设置于输送物品10的输送装置11。并且,输送装置11包括输送体12,所述输送体12沿预定方向(下文中,也称为“输送方向”)D1输送物品10。因此,在对停止装置1的各配置进行说明之前,先来说明输送体12的配置。
输送体12包括:上部沿输送方向D1设置的环形输送部件13、用于支撑输送部件13的支撑机构14、和用于使输送部件13循环旋转的输送驱动源15。另外,虽然物品10没有特别限制,但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为内部容纳有鸡蛋的容器。并且,物品10的上表面设有凹部。
输送部件13形成为带状,并且在其上部载置有物品10的状态下通过自身的循环旋转而沿输送方向D1输送物品10。此外,支撑机构14包括:沿输送方向D1对输送部件13的上部进行引导的引导部件14a以及挂于输送部件13的多个辊14b~14f。并且,输送驱动源15是马达,其通过传动机构(例如,传动带)16将旋转驱动力传递到预定的辊14b。
停止装置1设置在输送体12的上方以用于使得由输送体12输送的物品10在输送体12上停止。并且,停止装置1设置在输送体12的在输送方向D1上的中间部。值得注意的是,所谓使物品10停止不仅包括使物品10完全停止的情况,还包括使物品10的输送速度低于其他物品10的输送速度的情况。
另外,停止装置1包括可沿预定方向(下文中,也称为“旋转方向”)D2旋转的停止部7。此外,位于停止部7的下端部中的旋转方向D2的切线方向D2a与输送方向D1相同。
如图3和图4所示,停止装置1的停止部7包括:可旋转的旋转部2;以及弹性部3,其固定于旋转部2的外周部并具有弹性。另外,停止装置1包括:旋转支撑部4和4,旋转支撑部4以可旋转地支撑旋转部2的方式对旋转部2的端部进行支撑;和驱动源(例如,马达)5,其使旋转部2旋转。
旋转部2包括:轴部件2a,其由旋转支撑部4支撑并由驱动源5驱动;一对端部部件2b和2b,其固定于轴部件2a;和多个细长的外周部件2c,其跨置于一对端部部件2b和2b的外周部并且固定于端部部件2b和2b。由此,多个外周部件2c构成旋转部2的外周部,并与轴部件2a一体地旋转。另外,旋转部2不限于这种配置,可以单纯地形成为圆柱形。
弹性部3由具有弹性的片部件3a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片部件3a由橡胶形成,但没有特别限制。并且,片部件3a通过固定机构6固定在旋转部2的外周部,具体而言固定于外周部件2c。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机构6包括支撑板6a和紧固装置(螺栓和螺母)6b,但是没有特别限制。
此外,片部件3a的两端部固定在旋转部2的外周部。并且,片部件3a的两端部固定于旋转部2的外周部的相同位置(具体地,相同的外周部件2c)。由此,由于片部件3a的中间部向外侧(具体地,旋转部2的径向)凸出,因此弹性部3包括突出部3b,该突出部3b通过片部件3a的中间部向外侧(具体地,旋转部2的径向)突出。
再者,片部件3a的中间部相对于片部件3a的两端部设置在旋转方向D2的后侧。即,弹性部3的突出部3b相对于弹性部3固定于旋转部2的外周部上的位置设置在旋转方向D2的后侧。由此,在停止部7的下端部的位置处,弹性部3的突出部3b相对于弹性部3固定于旋转部2的外周部的位置设置在输送方向D1的上游侧(图4中的左侧)。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停止装置1的配置如上所述,接下来,将参照图5至图8对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停止装置1的作用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通过停止部7旋转和输送部件13循环旋转,物品10沿输送方向D1被输送。并且,当停止部7的旋转停止时,例如,如图6所示,当弹性部3的突出部3b与物品10的上表面接触时,弹性部3的突出部3b以在旋转部2的径向(具体为上下方向)上被挤压的方式发生弹性变形。
因此,弹性部3通过弹性恢复力将朝向输送体12的力(具体为下方的力)施加到物品10上,因此,物品10被夹持在弹性部3与输送体12之间。因此,例如,尽管输送部件13循环旋转,但物品10仍停在输送体12上。因此,例如,能够使紧密接触的物品10和10彼此之间隔开间隔。
此外,如图7所示,通过停止部7旋转和输送部件13循环旋转,从而物品10沿输送方向D1被输送。并且,在停止部7停止旋转后,通过输送部件13循环旋转,从而从远离停止装置1的位置朝向停止装置1输送的物品10(如图8所示)被弹性部3的突出部3b卡住。例如,物品10的下游侧(图8中的右侧)的端部被弹性部3的突出部3b卡住。
此时,由于输送部件13循环旋转,因此物品10通过与片部件3a的中间部的一侧(上游侧,即图8中的左侧)接触,而被朝向下游侧推压。相反,由于片部件3a的中间部的另一侧(下游侧,即图8中的右侧)对一侧进行支撑,因此能够抑制片部件3a的中间部弹性变形过大。由此,尽管输送部件13循环旋转,但物品10仍停在输送体12上。
因此,如图6所示,停止装置1可以通过将物品10夹在弹性部3和输送体12之间而使物品10停在输送体12上,并且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通过用弹性部3卡住物品10,从而能够使物品10在输送体12上停止。因此,无论停止部7在哪个位置(时机)停止,都能够使物品10停在输送体12上。值得注意的是,不仅物品10的端部被弹性部3的突出部3b卡住,而且可以通过使物品10的上表面的凹部被弹性部3的突出部3b卡住,从而使物品10在输送体12上停止。
另外,在输送部件13循环旋转的状态(输送体12能够输送物品10的状态,即运行状态)下,停止装置1能够使物品10停在输送体12上。由此,例如,可以使紧密接触的物品10和10彼此之间间隔开间隔,同时能够抑制供应到下游侧的物品10的数量的减少。
因此,这种输送装置11可以用于高速生产线(每单位时间能够向下游侧输送的物品10的数量较多的生产线)。另外,当停止装置1停止并且多个物品10停留在停止装置1的上游侧时,也可以停止输送部件13的循环旋转。
此外,由此,可不仅通过使物品10完全停止的情况,而且还可通过降低停止部7的旋转速度,来使得位于比停止装置1更靠下游侧的物品10的输送速度低于比停止装置1更靠上游侧的物品10的输送速度。因此,能够在不使物品10完全停止的情况下使紧密接触的物品10和10彼此之间隔开间隔。
另外,停止部7旋转时弹性部3也与物品10接触,因此在正常运行时,停止部7的旋转速度与输送体12的旋转速度同步。由此,可以防止物品10的输送速度降低。
本实施方式中,在弹性部3未弹性变形的状态下,停止部7(弹性部3的突出部3b)的径向外侧端在切线方向的速度比输送体12的上部在输送方向D1的速度快。由此,如图6所示,以被挤压的方式发生了弹性变形的弹性部3的径向外侧端的速度变得与输送体12的上部在输送方向D1的速度基本相同。
具体地,当被挤压发生了弹性变形的弹性部3从物品10分离时,该弹性部3与物品10接触的部分在切线方向(图6中,右斜上方)的速度中的在与输送方向D1平行的方向上的速度分量与输送体12的上部在输送方向D1的速度基本相同。由此,当物品10与弹性部3分离时,能够防止物品10变得不稳定,并且能够保持物品10的姿势。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停止装置1设置在输送体12的上方以用于使得由所述输送体12输送的物品10停止在所述输送体12上,该停止装置1包括:可旋转的旋转部2;以及弹性部3,弹性部3固定在所述旋转部2的外周部并且在发生了弹性变形的状态下夹持与所述输送体12之间的所述物品10。
根据这样的配置,停止装置1配置在输送体12的上方,弹性部3固定在旋转部2的外周部。而且,在弹性部3发生弹性变形的状态下,物品10夹持在弹性部3和输送体12之间,因此能够使由输送体12输送的物品10可靠地停在输送体12上。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停止装置1的配置中,所述弹性部3向外侧突出以卡住所述物品10。
根据这样的配置,由于弹性部3向外侧突出,因此物品10被弹性部3卡住。由此,不仅能够通过将物品10夹持在弹性部3和输送体12之间而且能够通过以弹性部3卡住物品10来使物品10在输送体12上停止。
此外,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停止装置1的配置中,弹性部3通过使弹性的片部件3a的中间部向外侧鼓起的方式将所述片部件3a的两端部固定于所述旋转部2的外周部而形成。
根据这样的配置,以使得弹性片部件3a的中间部向外侧鼓起的方式将片部件3a的两端部固定于旋转部2的外周部。由此,片部件3a的中间部向外侧突出并且能够发生弹性变形。因此,在片部件3a的中间部发生了弹性变形的状态下,物品10被夹在弹性部3和输送体12之间,从而能够将物品10可靠地停在输送体12上。
另外,物品10被片部件3a的中间部卡住,从而能够使物品10停在输送体12上。此时,物品10与片部件3a的中间部的一侧接触,而片部件3a的中间部的另一侧对该一侧进行支撑,因此能够防止片部件3a的中间部的弹性变形过大。由此,能够使物品10可靠地停在输送体12上。
另外,停止装置1不限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停止装置1的配置和作用效果。例如,也可以对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停止装置1进行以下变更。
(1)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停止装置1的配置中:弹性部3通过将片部件3a的两端部固定于旋转部2的外周部而形成。然而,停止装置1不限于这种配置。例如,如图9和图10所示,也可为弹性部3仅通过将片部件3a的一端部固定于旋转部2的外周部而形成的配置。
如图9和图10所示的弹性部3为通过弹性片部件3a的一端部固定于旋转部2的外周部而另一端部设置为自由的而形成的配置。根据这样的配置,作为片部件3a的自由端的另一侧通过与输送体12配合动作而夹持物品10,从而能够使物品10停在输送体12上。此外,由于片部件3a的另一侧向外侧突出,因此通过以片部件3a的另一侧卡住物品10(图9和图10中未示出),而能够使物品10停在输送体12上。
而且,根据图9和图10,片部件3a的平面方向相对于旋转部2的径向倾斜。具体地,片部件3a的平面方向倾斜,以使得片部件3a的外侧随着朝向旋转部2的径向外侧而朝向旋转方向D2的后方侧。由此,在停止部7的下端部的位置处,片部件3a随着朝向外侧而朝向输送方向D1的上游侧延伸。再者,片部件3a的平面方向相对于旋转部2的径向可以朝向与这样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或者可以平行。
(2)此外,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停止装置1可为片部件3a的两端部固定于旋转部2的外周部的相同位置上的配置。然而,停止装置1不限于这种配置。例如,如图11所示,也可以为片部件3a的两端部分别固定于旋转部2的外周部的不同位置上的配置。
在图11所示的片部件3a中,片部件3a的两端部分别固定于不同的外周部件2c。而且,片部件3a的端部以与相邻的片部件3a的端部重叠的方式固定于旋转部2的外周部。因此,根据图11的弹性部3通过使弹性的片部件3a的中间部向外侧鼓起的方式将片部件3a的两端部固定于旋转部2的外周部而形成。
(3)此外,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停止装置1为弹性部3由弹性的片部件3a形成的配置。然而,停止装置1不限于这种配置。例如,如图12所示,弹性部3可以配置为通过具有弹簧部件(例如,螺旋弹簧)3c而形成,并且例如,如图13和图14所示,弹性部3可以配置为由弹性材料(例如,橡胶材料或多孔材料)形成。
(3-1)根据图12的弹性部3包括:固定于旋转部2的基部3d;和相对于基部3d可沿旋转部2的径向移动的可动体3e。而且,弹簧体3c设置在基部3d和可动体3e之间,并向可动体3e施加向外的力。
根据这样的配置,在弹簧部件3c发生了弹性变形的状态下,弹性部3与输送体12(图12中未示出)配合动作而夹持物品10(图12中未示出),从而能够使物品10停止在输送体12上。此外,由于弹性部3向外突出,因此通过用弹性部3卡住物品10从而能够使物品10在输送体12上停止。
(3-2)根据图13和图14的弹性部3形成为整体上可弹性变形。而且,根据图13的弹性部3具有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3b,以卡住物品10(图13中未示出)。这样,弹性部3可为整体上弹性变形的配置,还可以是部分(例如,图12中的弹簧体3c)弹性变形的配置。
(4)此外,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停止装置1为弹性部3具有朝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3b的配置。然而,停止装置1不限于这种配置。例如,如图14所示,可以为弹性部3不具有突出部3b而弹性部3的外周边缘形成为圆形的配置。
(第二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5至图19对停止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值得注意的是,在图15至图19中,带有与图1至图14的标记相同的标记的部分表示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的配置或大致相同的功能(作用)的元件,在此不再重复其说明。
如图15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停止装置1具有可旋转的多个停止部7。另外,停止装置1具有:传动部8,其将驱动源5的驱动传递到停止部7;以及加强部件4a,其将旋转支撑部4和4彼此连接以对旋转支撑部4和4进行加强。
停止部7包括:可旋转的旋转部2;以及弹性部3,其固定于旋转部2的外周部并在发生弹性变形的状态下将物品10(图15中未示出)夹持在弹性部3与输送体12之间。再者,旋转部2的轴向D3与输送方向D1正交。即,与旋转部2的轴向D3正交的轴正交方向D4与输送方向D1平行。
停止部7在输送方向D1(即,轴正交方向D4)上并列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停止部7在输送方向D1上并列配置有三个。在下文中,为了区分多个停止部7,从输送方向D1的上游侧开始分别称为第一停止部7a、第二停止部7b和第三停止部7c。
各停止部7a至7c分别包括一个旋转部2。而且,第一停止部7a和第三停止部7c分别具有两个弹性部3,第二停止部7b具有一个弹性部3。
传动部8包括:由驱动源5驱动的驱动轴8a;固定于驱动轴8a的驱动齿轮8b;以及分别固定于旋转部2的端部的从动齿轮8c、8c和8c。此外,还具有卷绕于驱动齿轮8b和从动齿轮8c的同步皮带8d,该同步皮带8d用于将驱动齿轮8b的驱动传递到从动齿轮8c。
因此,各停止部7a至7c的旋转(开始和停止)是同步的,并且各停止部7a至7c的旋转速度相同。此外,各停止部7a至7c的旋转方向D2也相同。再者,传动部8包括与同步皮带8d的外周表面接触以用于向同步皮带8d施加张力的张紧轮8e和8e。
如图15和图16所示,停止部7包括将弹性部3固定于旋转部2的固定机构9。固定机构9包括:筒状体9a,其设置在旋转部2和弹性部3之间并固定于弹性部3;以及固定部件9b(例如,螺钉部件),其用于固定筒状体9a的端部(从弹性部3露出的部分)和旋转部2。
弹性部3的剖面形状形成为外周是圆形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部3由橡胶形成,例如,由橡胶硬度为10度至30度的橡胶形成。值得注意的是,橡胶硬度是根据JISK6253通过硬度计硬度试验设备(A型)在23℃下测量的橡胶硬度。
第一停止部7a的一对弹性部3和3沿轴向D3分开设置,第三停止部7c的一对弹性部3和3沿轴向D3分开设置。而且,第二停止部7b的弹性部3沿轴向D3设置在第一停止部7a的一对弹性部3和3之间,并且沿轴向D3设置在第三停止部7c的一对弹性部3和3之间。再者,第二停止部7b的弹性部3分别在轴向D3上与第一停止部7a和第三停止部7c的弹性部3分离。
第一停止部7a的弹性部3和3以及第二停止部7b的弹性部3配置为从轴向D3观察时部分重叠。此外,第二停止部7b的弹性部3以及第三停止部7c的弹性部3和3配置为从轴向D3观察时部分重叠。即,在轴正交方向D4上相邻的停止部7a、7b(7b、7c)中,弹性部3和3彼此配置为从轴向D3观察时部分重叠。
由此,多个弹性部3的下部构成与物品10接触的接触部1a,而沿轴向D3观察时形成于该接触部1a的、上下方向的凹凸变小。即,沿轴向D3观察时,在轴正交方向D4上相邻的停止部7a、7b(7b、7c)的弹性部3和3的下部之间所形成的间隙1b变小。
例如,沿轴向D3观察时,该间隙1b的上下方向的尺寸W1小于该间隙1b的轴正交方向D4上的尺寸W2。此外,例如,该间隙1b在上下方向的尺寸W1优选为该间隙1b在轴正交方向D4的尺寸W2的50%以下,更优选为该间隙1b在轴正交方向D4的尺寸W2的25%以下。
再者,该间隙1b在上下方向的尺寸W1为上下方向的最大尺寸,该间隙1b在轴正交方向D4的尺寸W2为轴正交方向D4的最大尺寸。此外,在图17中,该间隙1b的边界由虚线示出。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停止部7a至7c的弹性部3具有相同的形状。而且,由于是第一停止部7a和第三停止部7c分别具有两个弹性部3且第二停止部7b具有一个弹性部3的配置,因此,相比于例如第二停止部7b具有两个弹性部3并且第一停止部7a和第三停止部7c分别具有一个弹性部3的配置,能够增加弹性部3的数量。由此,能够扩大弹性部3的与物品10接触的面积。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停止装置1的配置如上所述,接下来,将对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停止装置1的作用进行说明。
首先,弹性部3和输送体12之间的空间在上下方向的尺寸小于物品10在上下方向的尺寸。因此,即使当输送部件13旋转并且停止部7旋转且物品10沿输送方向D1被输送时,如图18所示,弹性部3也以沿上下方向被挤压的方式发生弹性变形。
在这种状态下,当旋转部2和弹性部3的旋转停止时,弹性部3通过弹性恢复力将朝向输送体12的力(具体为下方的力)施加到物品10上,因此,物品10被夹持在弹性部3和输送体12之间。因此,例如,尽管输送部件13循环旋转,物品10仍停在输送体12上。此外,由于物品10夹在多个停止部7a、7b的弹性部3与输送体12之间,因此物品10稳定地停止在输送体12上。
然而,当从轴向D3(图18中与纸面正交的方向)观察时,当相邻的弹性部3、3之间形成的间隙1b较大时,物品10可能进入该间隙1b,可能被夹或卡在弹性部3、3之间,而无法顺利地进行输送。然而,从轴向D3观察时相邻的弹性部3、3彼此重叠,从而该间隙1b变小,因此物品10不会被夹或卡在弹性部3、3之间,能够顺利地进行输送。
此外,在停止部7停止旋转后,输送部件13循环旋转,从而在物品10从远离停止装置1的位置朝向停止装置1输送的情况下,如图19所示,物品10被第一停止部7a的弹性部3卡住。因此,例如,尽管输送部件13循环旋转,物品10仍停在输送体12上。
因此,如图18所示,停止装置1可以通过将物品10夹在弹性部3和输送体12之间而使物品10停在输送体12上,并且进一步地,如图19所示,通过用弹性部3卡住物品10,从而能够使物品10停在输送体12上。因此,无论停止部7在哪个时机停止旋转,都能够使物品10停在输送体12上。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停止装置1设置在输送体12的上方以用于使由所述输送体12输送的物品10停止在所述输送体12上,该停止装置1包括:可旋转的旋转部2;以及弹性部3,弹性部3固定在所述旋转部2的外周部并且在发生弹性变形的状态下夹持与所述输送体12之间的所述物品10。
根据这种配置,停止装置1配置在输送体12的上方,弹性部3固定在旋转部2的外周部。然后,在弹性部3发生弹性变形的状态下,物品10夹持在弹性部3和输送体12之间,因此能够使由输送体12输送的物品10可靠地停在输送体12上。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停止装置1为包括多个停止部7且所述多个停止部7在与所述旋转部2的轴向D3正交的轴正交方向D4上并列设置的配置,其中,停止部7具有所述旋转部2和所述弹性部3。
根据这种配置,停止部7分别包括旋转部2和弹性部3。而且,由于停止部7在与旋转部2的轴向D3正交的轴正交方向D4上并列配置有多个,所以停止部7在物品10被输送的方向D1上并列配置有多个。由此,物品10被夹在多个停止部7的弹性部3与输送体12之间,因此由输送体12输送的物品10能够更可靠地停在输送体12上。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停止装置1配置为:在所述轴正交方向D4上相邻的所述停止部7a、7b(7b、7c)的所述弹性部3、3配置为从所述轴向D3观察时彼此部分重叠。
根据这种配置,在轴正交方向D4上相邻的停止部7a、7b(7b、7c)中,弹性部3、3配置为从轴向D3观察时彼此部分重叠。由此,多个弹性部3的下部构成与物品10接触的部分1a,而该部分1a的从轴向D3观察的凹凸变小。因此,不仅可以将由输送体12输送的物品10可靠地停止在输送体12上,而且能够顺利地输送物品10。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停止装置1配置为:从所述轴向D3观察时,在所述轴正交方向D4上相邻的所述停止部7a、7b(7b、7c)的所述弹性部3、3的下部之间所形成的间隙1b在上下方向的尺寸W1小于该间隙1b在所述轴正交方向D4上的尺寸W2。此外,所述间隙1b在上下方向的尺寸W1优选为该间隙1b在所述轴正交方向D4的尺寸W2的50%以下。
根据这种配置,从轴向D3观察时,在轴正交方向D4上相邻的停止部7a、7b(7b、7c)的弹性部3、3的下部之间所形成的间隙1b在上下方向的尺寸W1小于该间隙1b在轴正交方向D4的尺寸W2。由此,与物品10接触的部分1a的从轴向D3观察的凹凸进一步变小。因此,不仅可以将由输送体12输送的物品10可靠地停止在输送体12上,而且能够进一步顺利地输送物品10。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停止装置1配置为:多个所述停止部7至少包括沿所述轴正交方向并列设置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停止部7a至7c,所述第二停止部7b在所述轴正交方向D4上设置于所述第一停止部7a和所述第三停止部7c之间,所述第一停止部7a和第三停止部7c包括两个所述弹性部3,所述第二停止部7b包括一个所述弹性部3,所述第二停止部7b的所述弹性部4沿所述轴向D3设置在所述第一停止部7a的两个所述弹性部3之间,并且设置为从所述轴向D3观察时一部分与该弹性部3重叠,所述第二停止部7b的所述弹性部3沿所述轴向D3配置在所述第三停止部7c的两个所述弹性部3之间,并且配置为从所述轴向D3观察时一部分与该弹性部3重叠。
值得注意的是,停止装置1不限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停止装置1的配置和作用。例如,也可以对根据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停止装置1进行以下变更。
(1)根据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停止装置1为在轴正交方向D4上相邻的停止部7a、7b(7b、7c)中的弹性部3、3配置为从轴向D3观察时彼此部分重叠的配置。然而,停止装置1不限于这种配置。例如,也可以为在轴正交方向D4上相邻的停止部7a、7b(7b、7c)的弹性部3、3配置为从轴向D3观察时彼此分离的配置。
(2)此外,根据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停止装置1为从轴向D3观察时在轴正交方向D4相邻的停止部7a、7b(7b、7c)的弹性部3、3之间所形成的间隙1b在上下方向的尺寸W1小于该间隙1b在轴正交方向D4的尺寸W2的配置。然而,停止装置1不限于这种配置。例如,也可以为该间隙1b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W1在该间隙1b在轴正交方向D4上的尺寸W2以上的配置。
(3)此外,根据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停止装置1为弹性部3的剖面形状形成为外周为圆形的配置。然而,停止装置1不限于这种配置。例如,也可以为弹性部3的剖面形状形成为外周具有凹凸(例如,如图13的弹性部3那样,具有突出部3b)的配置。
(4)此外,根据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停止装置1为各停止部7a至7c的弹性部3的直径相同的配置。然而,停止装置1不限于这种配置。例如,也可以为各停止部7a至7c的弹性部3的直径不同的配置。
另外,停止装置1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配置和上述的作用效果。此外,当然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对停止装置1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可以任意地采用和组合上述多个实施方式的各配置和各方法等(也可以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各配置和各方法等应用于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配置和方法等),进而,当然可以从下述各种变形例所涉及的配置和方法等中任意选择一个或多个用于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配置和方法等中。
(1)可以为根据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停止部7的下端部的、旋转方向D2的切线方向D2a与输送方向D1相同的配置。然而,停止装置1不限于这种配置。例如,也可为停止部7的下端部的、旋转方向D2的切线方向D2a与输送方向D1相反的配置。
(2)此外,根据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停止装置1可以为设置在输送体12的、输送方向D1的中间部的配置。然而,停止装置1不限于这种配置。例如,也可为停止装置1设置在输送体12的、输送方向D1的端部的配置。
(3)此外,根据上述各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11可以是输送体12为所谓的带式输送机的配置,其中,带式输送机通过带状的输送部件13的循环旋转来沿输送方向D1输送物品10。然而,输送装置11不限于这种配置。例如,还可以是输送体12为所谓的辊式输送机的配置,辊式输送机通过使多个辊在输送方向D1上并列设置并且使各辊旋转来沿输送方向D1输送物品10。
符号说明
1:停止装置;
1a:接触部;
1b:间隙;
2:旋转部;
2a:轴部件;
2b:端部部件;
2c:外周部件;
3:弹性部;
3a:片部件;
3b:突出部;
3c:弹簧部件;
3d:基部;
3e:可动体;
4:旋转支撑部;
4a:加强部件;
5:驱动源;
6:固定机构;
6a:支撑板;
6b:紧固装置;
7:停止部;
7a:第一停止部;
7b:第二停止部;
7c:第三停止部;
8:传动部;
8a:驱动轴;
8b:驱动齿轮;
8c:从动齿轮;
8d:同步皮带;
8e:张紧轮;
9:固定机构;
9a:筒状体;
9b:固定部件;
10:物品;
11:输送装置;
12:输送体;
13:输送部件;
14:支撑机构;
14a:引导部件;
14b-14f:辊;
15:输送驱动源;
16:传动机构;
D1:输送方向;
D2:旋转方向;
D2a:切线方向;
D3:轴向;
D4:轴正交方向;
W1:间隙在上下方向的尺寸;
W2:间隙在轴正交方向的尺寸。

Claims (9)

1.一种停止装置,设置在输送体上方以用于使由所述输送体沿输送方向输送的物品停止在所述输送体上,其中,
所述停止装置包括多个停止部,所述停止部具有:
可旋转的旋转部;以及
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固定在所述旋转部的外周部并且在发生弹性变形的状态下在所述弹性部与所述输送体之间夹持所述物品,
所述多个停止部在与所述输送方向平行且与所述旋转部的轴向正交的轴正交方向上并列设置,
所述弹性部的外周边缘形成为圆形,
在所述轴正交方向上相邻的所述停止部的各个所述弹性部配置成将所述物品夹持在各个所述弹性部与所述输送体之间。
2.一种停止装置,设置在输送体上方以用于使由所述输送体沿输送方向输送的物品停止在所述输送体上,其中,
所述停止装置包括多个停止部,所述停止部具有:
可旋转的旋转部;以及
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固定在所述旋转部的外周部并且在发生弹性变形的状态下在所述弹性部与所述输送体之间夹持所述物品,
所述多个停止部在与所述输送方向平行且与所述旋转部的轴向正交的轴正交方向上并列设置,
所述弹性部的外周边缘形成为圆形,
在所述轴正交方向上相邻的所述停止部中的所述弹性部设置为从所述轴向观察时彼此部分重叠。
3.一种停止装置,设置在输送体上方以用于使由所述输送体输送的物品停止在所述输送体上,其中,
所述停止装置包括多个停止部,所述停止部具有:
可旋转的旋转部;以及
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固定在所述旋转部的外周部并且在发生弹性变形的状态下在所述弹性部与所述输送体之间夹持所述物品,
所述多个停止部在与所述旋转部的轴向正交的轴正交方向上并列设置,
在所述轴正交方向上相邻的所述停止部中的所述弹性部设置为从所述轴向观察时彼此部分重叠,
所述弹性部的外周边缘形成为圆形,
从所述轴向观察时,在所述轴正交方向上相邻的所述停止部的所述弹性部的下部之间所形成的间隙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间隙在所述轴正交方向上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停止装置,其中,
所述间隙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是所述间隙在所述轴正交方向上的尺寸的50%以下。
5.一种停止装置,设置在输送体上方以用于使由所述输送体输送的物品停止在所述输送体上,其中,
所述停止装置包括多个停止部,所述停止部具有:
可旋转的旋转部;以及
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固定在所述旋转部的外周部并且在发生弹性变形的状态下在所述弹性部与所述输送体之间夹持所述物品,
所述多个停止部在与所述旋转部的轴向正交的轴正交方向上并列设置,
在所述轴正交方向上相邻的所述停止部中的所述弹性部设置为从所述轴向观察时彼此部分重叠,
多个所述停止部至少包括在所述轴正交方向上并列设置的第一停止部、第二停止部和第三停止部,
所述第二停止部在所述轴正交方向上设置于所述第一停止部和所述第三停止部之间,
所述第一停止部和所述第三停止部包括两个所述弹性部,所述第二停止部包括一个所述弹性部,
所述第二停止部的所述弹性部在所述轴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一停止部的两个所述弹性部之间,并且设置为从所述轴向观察时所述第二停止部的所述弹性部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停止部的两个所述弹性部重叠,
所述第二停止部的所述弹性部在所述轴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三停止部的两个所述弹性部之间,并且设置为从所述轴向观察时所述第二停止部的所述弹性部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三停止部的两个所述弹性部重叠。
6.一种停止装置,设置在输送体上方以用于使由所述输送体输送的物品停止在所述输送体上,其中,
所述停止装置包括多个停止部,所述停止部具有:
可旋转的旋转部;以及
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固定在所述旋转部的外周部并且在发生弹性变形的状态下在所述弹性部与所述输送体之间夹持所述物品,
所述多个停止部在与所述旋转部的轴向正交的轴正交方向上并列设置,
在所述轴正交方向上相邻的所述停止部的各个所述弹性部配置成将所述物品夹持在各个所述弹性部与所述输送体之间,
所述弹性部向外侧突出以卡住所述物品,
所述弹性部通过以使弹性的片部件的中间部向外侧鼓起的方式将所述片部件的两端部固定于所述旋转部的外周部而形成。
7.一种停止装置,设置在输送体上方以用于使由所述输送体输送的物品停止在所述输送体上,其中,
所述停止装置包括多个停止部,所述停止部具有:
可旋转的旋转部;以及
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固定在所述旋转部的外周部并且在发生弹性变形的状态下在所述弹性部与所述输送体之间夹持所述物品,
所述多个停止部在与所述旋转部的轴向正交的轴正交方向上并列设置,
在所述轴正交方向上相邻的所述停止部中的所述弹性部设置为从所述轴向观察时彼此部分重叠,
所述弹性部向外侧突出以卡住所述物品,
所述弹性部通过以使弹性的片部件的中间部向外侧鼓起的方式将所述片部件的两端部固定于所述旋转部的外周部而形成。
8.一种停止装置,设置在输送体上方以用于使由所述输送体输送的物品停止在所述输送体上,其中,
所述停止装置包括多个停止部,所述停止部具有:
可旋转的旋转部;以及
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固定在所述旋转部的外周部并且在发生弹性变形的状态下在所述弹性部与所述输送体之间夹持所述物品,
所述多个停止部在与所述旋转部的轴向正交的轴正交方向上并列设置,
在所述轴正交方向上相邻的所述停止部的各个所述弹性部配置成将所述物品夹持在各个所述弹性部与所述输送体之间,
所述弹性部向外侧突出以卡住所述物品,
所述弹性部通过将弹性的片部件的一端部固定于所述旋转部的外周部且将所述片部件的另一端部设置为自由的而形成。
9.一种停止装置,设置在输送体上方以用于使由所述输送体输送的物品停止在所述输送体上,其中,
所述停止装置包括多个停止部,所述停止部具有:
可旋转的旋转部;以及
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固定在所述旋转部的外周部并且在发生弹性变形的状态下在所述弹性部与所述输送体之间夹持所述物品,
所述多个停止部在与所述旋转部的轴向正交的轴正交方向上并列设置,
在所述轴正交方向上相邻的所述停止部中的所述弹性部设置为从所述轴向观察时彼此部分重叠,
所述弹性部向外侧突出以卡住所述物品,
所述弹性部通过将弹性的片部件的一端部固定于所述旋转部的外周部且将所述片部件的另一端部设置为自由的而形成。
CN201880010981.4A 2017-04-17 2018-03-30 停止装置 Active CN1102678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81279 2017-04-17
JP2017-081279 2017-04-17
JP2017-163914 2017-08-29
JP2017163914A JP6426807B2 (ja) 2017-04-17 2017-08-29 停止装置
PCT/JP2018/013687 WO2018193815A1 (ja) 2017-04-17 2018-03-30 停止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67892A CN110267892A (zh) 2019-09-20
CN110267892B true CN110267892B (zh) 2020-08-11

Family

ID=642809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10981.4A Active CN110267892B (zh) 2017-04-17 2018-03-30 停止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426807B2 (zh)
KR (1) KR102441892B1 (zh)
CN (1) CN110267892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78008A (ja) * 1982-10-28 1984-05-04 Toyo Seikan Kaisha Ltd 缶整列装置
JPH02110020A (ja) * 1988-10-19 1990-04-23 Juki Corp 半導体チップ部品搬送装置
JPH0439209A (ja) * 1990-05-31 1992-02-10 Juki Corp 部品供給方法及び装置
US5890579A (en) * 1997-08-14 1999-04-06 Young; Robert H. Apparatus for separating and dealing individual boards from an uninterrupted mat of boards to a conveyor
CN203767608U (zh) * 2014-03-26 2014-08-13 龙岩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烟草机械的通道阻挡装置及烟包输送装置
CN205932165U (zh) * 2016-08-04 2017-02-08 朱美娥 一种简易医用棉签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164891U (zh) * 1976-06-08 1977-12-14
JPH04133936A (ja) * 1990-09-26 1992-05-07 Noge Denki Kogyo:Kk 板材の押出装置および乾燥設備
DE10358976B4 (de) * 2003-12-16 2011-07-07 Borgwaldt Technik GmbH, 22525 Vorrichtung zum Vereinzeln von Zigaretten
JP2010132397A (ja) * 2008-12-04 2010-06-17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位置決め装置
JP5802932B1 (ja) 2014-03-31 2015-11-04 株式会社ナベル 容器充填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78008A (ja) * 1982-10-28 1984-05-04 Toyo Seikan Kaisha Ltd 缶整列装置
JPH02110020A (ja) * 1988-10-19 1990-04-23 Juki Corp 半導体チップ部品搬送装置
JPH0439209A (ja) * 1990-05-31 1992-02-10 Juki Corp 部品供給方法及び装置
US5890579A (en) * 1997-08-14 1999-04-06 Young; Robert H. Apparatus for separating and dealing individual boards from an uninterrupted mat of boards to a conveyor
CN203767608U (zh) * 2014-03-26 2014-08-13 龙岩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烟草机械的通道阻挡装置及烟包输送装置
CN205932165U (zh) * 2016-08-04 2017-02-08 朱美娥 一种简易医用棉签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426807B2 (ja) 2018-11-21
JP2018177524A (ja) 2018-11-15
KR20190139857A (ko) 2019-12-18
KR102441892B1 (ko) 2022-09-08
CN110267892A (zh) 2019-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152522A (en) Sheetlike article conveying roller assembly
JPH11100112A (ja) ベルト装置
JP6187469B2 (ja) ガラス板搬送装置及びガラス板搬送方法
CN110267892B (zh) 停止装置
JP5197269B2 (ja) 仕分けトランサ
JP6315554B2 (ja) ベルトコンベヤ装置用の駆動装置
US20080006989A1 (en) Transporting device
JP2017141082A (ja) 給紙装置
JP2017141112A (ja) ローラ
WO2018193815A1 (ja) 停止装置
US11654474B2 (en) Wire feeding unit and wire bend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JP2012236688A (ja) 用紙折り装置
JP2938544B2 (ja) ベルトコンベヤのベルト案内装置
JP2017007803A (ja) 分岐装置
US9964909B2 (en) Sheet conveying device and sheet accumulating device provided with the same
JP6579062B2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041615A (ja) ベルトカーブコンベヤ装置
JP2006290624A (ja) ベルトコンベヤによって被印刷体枚葉紙を搬送する方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に適したベルトコンベヤ
JP3119387U (ja) カーブベルトコンベヤ
JP2007070021A (ja) パイプコンベヤのベルト捩れ防止装置
JP4344705B2 (ja) 搬送装置および平ベルト
KR20140123704A (ko) 피혁자동도장장치의 연결컨베이어의 구조
JP6258711B2 (ja) 搬送装置
JP2021006488A (ja) 蛇行防止装置および搬送装置
JPH06271030A (ja) カーブコンベ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