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48847A - 车辆用设备操作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设备操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48847A
CN110248847A CN201780085568.XA CN201780085568A CN110248847A CN 110248847 A CN110248847 A CN 110248847A CN 201780085568 A CN201780085568 A CN 201780085568A CN 110248847 A CN110248847 A CN 1102488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occupant
vehicle
control device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8556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木曾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Sei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Sei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Seik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2488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488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90Details or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914Hydro-pneumatic adjustments of the sha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07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vehicle sea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22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 B60N2/024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with logic circuits
    • B60N2/026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with logic circuits varying hardness or support of upholstery, e.g. for tuning seat comfort when driving curved ro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22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 B60N2/024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with logic circuits
    • B60N2/0268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with logic circuits using sensors or detectors for adapting the seat or seat part, e.g. to the position of an occupa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90Details or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1Electrical circuits for triggering passive safety arrangements, e.g. airbags, safety belt tighteners, in case of vehicle accidents or impending vehicle accid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6Sound input; Sound output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5/00Speech recognition
    • G10L15/22Procedures used during a speech recognition process, e.g. man-machine dialogue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5/00Speech recognition
    • G10L15/22Procedures used during a speech recognition process, e.g. man-machine dialogue
    • G10L2015/223Execution procedure of a spoken command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25/00Speech or voice analysis techniques not restricted to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10L15/00 - G10L21/00
    • G10L25/78Detection of presence or absence of voice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车辆用设备操作装置具备:变形体,该变形体构成为安装于车辆的座椅,并且在该变形体封入有流体;以及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构成为进行如下步骤:对所述变形体的内压进行检测;基于通过落座在所述座椅上的乘员利用身体运动按压所述变形体而产生的所述变形体的内压的变化,对调节操作进行检测,该调节操作是用于对车辆用设备的动作状态进行调节的乘员的操作;以及响应所述调节操作的检测,执行对该车辆用设备的动作状态进行调节的调节控制。

Description

车辆用设备操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设备操作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车辆用设备操作装置中存在能够即使在乘员驾驶车辆的状态下仍旧能够操作音响设备等各种车辆用设备的装置。例如,车辆用设备操作装置将乘员的声音作为车辆用设备的操作进行检测,或使用开关、传感器等将乘员的手指的动作作为车辆用设备的操作进行检测。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乘员能够握住操舵手柄的状态下操作车辆用设备的车辆用设备操作装置。该车辆用设备操作装置具备操作输入部,该操作输入部由用于对作为乘员的手指的动作的按压动作进行检测的传感器等构成,该操作输入部安装于操舵手柄或转向柱。并且,操作输入部具有凸形形状的操作面,以使得乘员即使不目视也能够用手指识别需要按压的部位。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097762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车辆用设备操作装置中,在乘员无法用手指发现需要按压的部位,或乘员错误地按压了与需要按压的部位不同的部位的情况下,乘员必须目视确认本来需要按压的部位或使手指动作来发现需要按压的部位。这一点尤其是在乘员正在驾驶行驶中的车辆时从方便性的观点来说不是优选的。该问题例如在对音响设备的音量进行调节等的需要多次操作、并且在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完成的操作的情况下尤其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乘员在驾驶过程中进行车辆用设备的操作时提高方便性的车辆用设备操作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解决上述课题的车辆用设备操作装置具备:变形体,该变形体构成为安装于车辆的座椅,并且在该变形体封入有流体;以及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构成为进行如下步骤:对所述变形体的内压进行检测;基于通过落座在所述座椅上的乘员利用身体运动按压所述变形体而产生的所述变形体的内压的变化,对调节操作进行检测,该调节操作是用于对车辆用设备的动作状态进行调节的乘员的操作;以及响应所述调节操作的检测,执行对该车辆用设备的动作状态进行调节的调节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车辆用设备操作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2(a)、图2(b)是与乘员相关联地示意性地表示安装有图1的车辆用设备操作装置的空气袋的位置的图。
图3是表示与图1的车辆用设备操作装置的控制装置执行的调节控制有关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用于调节操作的乘员的身体运动的样子的图。
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空气袋的内压通过乘员的调节操作而变化的样子的线图。
图6是具有另外作用的座椅的概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车辆用设备操作装置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中,将车辆的前后方向简称为“前后方向”,将车辆的宽度方向简称为“宽度方向”,将车辆的上下方向简称为“上下方向”。
如图1所示,汽车等车辆的座椅1具备座垫2以及倾动自如地设置于该座垫2的后端部的椅背3。
另外,在车辆的地板部4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的下轨5。在一对下轨5分别安装有沿着一对下轨5的延伸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的上轨6。各上轨6构成为能够在对应的下轨5上相对移动。并且,座椅1支承于下轨5和上轨6构成的座椅滑动装置7的上方。
另外,在地板部4,在座椅1的前方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内装单元8。在内装单元8设置有:具有各种计量仪器类的未图示的仪表板;乘员CM用于操舵并驾驶行驶中的车辆而握住的方向盘9;以及用于对车室内输出音乐等的音响设备10。
更详细来说,座椅1的椅背3的宽度方向的两侧部3a、3b分别朝向前方突出。两侧部3a、3b从宽度方向、即侧面紧贴该乘员CM,以能够确保以及维持落座在座椅1上的乘员CM的良好的坐姿。
另外,在椅背3的内部安装有封入空气的多个空气袋11(11a、11b)。在本实施方式中,空气袋11的数量是两个。各空气袋11a、11b的内压通过空气的供给排出而进行增减,从而各空气袋11a、11b膨胀或收缩。空气袋11a、11b分别安装于两侧部3a、3b。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空气袋11a、11b是变形体的一例。
如图2(a)所示,在乘员CM的右侧的侧部3a(图2(a)中为左侧)安装有右空气袋11a,其中,图2(a)是从前方(图1中为右侧)观察到的图1的座椅1等的图。另外,在乘员CM的左侧的侧部3b(图2(a)中为右侧)安装有左空气袋11b。空气袋11a、11b以躯干(躯体)CMb位于座椅1的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心的中立位置的姿势分别配置于落座在座椅1上的乘员CM的骨盆CMa的上方(胸部的侧面的前锯肌附近),并且,以从宽度方向、即侧面夹着该乘员CM的躯干CMb的形式左右对称地分别配置于两侧部3a、3b。在此,图示了标准的成人作为乘员CM。
在图2(a)中,空气袋11a、11b收缩,在图2(b)中空气袋11a、11b膨胀。此外,空气袋11a、11b实际上配置于侧部3a、3b的内部,但在图2(a)以及图2(b)中,为了容易理解空气袋11a、11b的收缩以及膨胀状态,而被描绘成空气袋11a、11b存在于侧部3a、3b的外侧。如图2(b)所示,膨胀的空气袋11a、11b经由两侧部3a、3b而从宽度方向分别紧贴以中立位置的姿势落座在座椅1上的乘员CM的躯干CMb。乘员CM通过不使躯干CMb运动得较大地使该躯干CMb向左右倾斜,能够按压分别设置于两侧部3a、3b的空气袋11a、11b。
即,在乘员CM的躯干CMb向右侧倾斜的情况下,乘员CM的右侧的侧部3a被该躯干CMb按压。由此,与侧部3a对应的膨胀的右空气袋11a由于乘员CM的身体运动而被按压。另外,在乘员CM的躯干CMb向其左侧倾斜的情况下,乘员CM的左侧的侧部3b被该躯干CMb按压。由此,与侧部3b对应的膨胀的左空气袋11b由于乘员CM的身体运动而被按压。
像这样,在乘员CM通过身体运动来按压处于膨胀的状态下的右空气袋11a的情况下,右空气袋11a的内压从处于膨胀的状态下的内压进一步增加变化,另一方面,左空气袋11b的内压从处于膨胀的状态下的内压减少变化。另外,在乘员CM通过身体运动来按压左空气袋11b的情况下,左空气袋11b的内压从处于膨胀的状态下的内压进一步增加变化,另一方面,右空气袋11a的内压从处于膨胀的状态下的内压减少变化。即,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在乘员CM的躯干CMb的身体运动与处于膨胀的状态下的各空气袋11a、11b的内压的变化之间发现定量关系。由此,通过对各空气袋11a、11b的内压的变化进行检测,能够对乘员的身体运动进行检测,具体而言,能够对乘员CM是否通过身体运动按压了空气袋11a、11b,进一步,乘员CM通过身体运动按压了空气袋11a、11b中的哪一个进行检测。
返回图1,在座椅1搭载有供气排气装置20,该供气排气装置20用于对各空气袋11a、11b供给(填充)空气,并且将填充到各空气袋11a、11b的空气排出。供气排气装置20具备向各空气袋11a、11b压送空气的空气泵21。在连接空气袋11a、11b和空气泵21的流路L设置有止回阀22、供气阀23(23a、23b)、排气阀24和压力传感器25(25a、25b)。
流路L从空气泵21延伸,并且从中途分支成与右空气袋11a连通的右支线La和与左空气袋11b连通的左支线Lb。在右支线La上设置有右供气阀23a。另外,在左支线Lb上设置有左供气阀23b。
在右支线La上,且在右空气袋11a与右供气阀23a之间设置有右压力传感器25a。另外,在左支线Lb上,且在左空气袋11b与左供气阀23b之间设置有左压力传感器25b。右压力传感器25a在右支线La上的右空气袋11a与右供气阀23a之间的位置将压力作为右空气袋11a的内压进行检测,并且输出与该压力相应的输出信号。左压力传感器25b在左支线Lb上的左空气袋11b与左供气阀23b之间的位置将压力作为左空气袋11b的内压进行检测,并且输出与该压力相应的输出信号。各压力传感器25a、25b的输出信号被输入至搭载于车辆的车室内的控制装置26。
并且,在供气排气装置20中,空气泵21、各供气阀23a、23b以及排气阀24基于各压力传感器25a、25b的输出信号分别通过控制装置26来控制其工作。
像这样,车辆用设备操作装置30具备空气袋11a、11b、供气排气装置20以及控制装置26,该控制装置26基于作为表示空气袋11a、11b各自的内压的值的内压值Pa、Pb的检测结果,对座椅1上的乘员CM的躯干CMb的身体运动进行检测。
并且,控制装置26将在座椅1上乘员CM通过身体运动来按压各空气袋11a、11b的动作作为乘员的调节操作进行检测,并且输出用于调节音响设备10的动作状态的指示信号S_vol。在该情况下,指示信号S_vol是用于调节音响设备10的音量的信号。作为乘员的调节操作,控制装置26在检测到按压右空气袋11a的动作的情况下,输出用于将音量等级提高一个等级(vol:+(加)1)的指示信号S_vol。与此相对,作为乘员的调节操作,控制装置26在检测到按压左空气袋11b的动作的情况下,输出用于将音量的等级降低一个等级(vol:-(减)1)的指示信号S_vol。控制装置26的指示信号S_vol被输入至音响设备10。
另外,车辆用设备操作装置30具备对乘员CM发出的声音进行检测的麦克风12。麦克风12设置于车室内,且内装单元8的方向盘9的圆柱部9a。在麦克风12中使用具有指向性的麦克风,以使得容易对驾驶车辆的乘员CM的声音进行检测。麦克风12对乘员CM的声音进行检测,并且输出与该声音相应的输出信号。控制装置26根据麦克风12的输出信号对乘员CM的声音的指示进行检测。乘员CM的声音的指示例如包括表示“音频”、“音量调节”等执行音响设备10的音量调节的调节指示、与该调节指示不同的指示、例如表示“调节停止”、“结束”等停止音响设备10的音量调节的结束指示。麦克风12的输出信号与各压力传感器25a、25b的输出信号相同被输入至控制装置26。在本实施方式中,麦克风12是声音检测部的一例。
另外,车辆用设备操作装置30具备对车辆的行驶状态进行检测的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传感器等车辆状态检测传感器13。车辆状态检测传感器13车载于规定位置,例如对车辆的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横向加速度、滚动角速度、俯仰角速度等物理量j进行检测,并且输出与该物理量j相应的输出信号。控制装置26根据车辆状态检测传感器13的输出信号对车辆的行驶状态进行检测。车辆的行驶状态例如包括车辆的转弯、紧急制动。车辆状态检测传感器13的输出信号与各压力传感器25a、25b等的输出信号相同被输入至控制装置26。
并且,控制装置26将乘员CM的声音V作为用于对音响设备10的音量进行调节的触发器进行检测,并且基于该检测的结果,开始执行与座椅1上的乘员CM的身体运动的检测、即乘员的调节操作的检测有关的处理。另外,控制装置26在对乘员的调节操作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对物理量j进行检测,并且基于该检测的结果,确定将乘员的调节操作的检测设为有效还是无效。
控制装置26具备未图示的中央处理装置(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和存储器,通过CPU执行存储在存储器的程序,来对乘员的调节操作进行检测,并且输出音响设备10的音量的调节的指示信号。控制装置26也可以是具备执行各种处理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处理的专用的硬件(面向特定用途的集成电路:ASIC)的装置。即,控制装置26也可以是包括1)ASIC等一个以上的专用的硬件电路、2)根据计算机程序(软件)进行动作的一个以上的处理器(微型计算机)、或者3)它们的组合的电路。控制装置26执行对音响设备10的音量进行调节的以下处理,作为通过CPU以规定周期反复执行存储在存储器的程序来实现的处理的一部分。
图3表示控制装置26的处理顺序。图3所示的处理在输入点火接通信号后的车辆起动后,能够通过麦克风12对声音V进行检测的状态下执行。
控制装置26根据麦克风12的输出信号对声音V进行检测,并且基于该声音V判定是否检测到调节指示(步骤S10)。控制装置26在判定为未检测到乘员的调节指示的情况下(步骤S10:否),返回步骤S10的处理,并且在直到判定为检测到乘员的调节指示的期间反复执行步骤S10的处理。
另一方面,控制装置26在判定为检测到乘员的调节指示的情况下(步骤S10:是),为了设定或启动执行音响设备10的音量的调节控制(后述的步骤S14~S20的处理)的模式,换言之,为了设定能够对乘员的调节操作进行检测的状态,开始对各空气袋11a、11b供给空气(步骤S11)。
在步骤S11中,控制装置26使空气泵21、各供气阀23a、23b以及排气阀24、即供气排气装置20开始工作。在该情况下,控制装置26读取作为各压力传感器25a、25b的输出信号而检测的各内压值Pa、Pb,为了使该各内压值Pa、Pb与作为规定的目标值设定的阈值Px一致,对空气泵21、各供气阀23a、23b以及排气阀24进行控制。阈值Px被设定为使各空气袋11a、11b经由两侧部3a、3b紧贴乘员而实验性地求得的范围内的值。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空气袋11a、11b经由两侧部3a、3b而紧贴乘员是指从侧面利用一些力按压乘员的状态。
此外,在向右空气袋11a填充空气时,控制装置26在开放右供气阀23a并且封闭排气阀24的状态下,使空气泵21工作。与此同时,控制装置26对右空气袋11a的内压值Pa进行检测。另外,在向左空气袋11b填充空气时,控制装置26在开放左供气阀23b并且封闭排气阀24的状态下,使空气泵21工作。与此同时,控制装置26对左空气袋11b的内压值Pb进行检测。另外,在从各空气袋11a、11b排出空气时,控制装置26分别开放各供气阀23a、23b以及排气阀24。
然后,在使供气排气装置20开始工作后,控制装置26对各内压值Pa、Pb是否都与阈值Px一致(Pa=Px且Pb=Px)进行判定(步骤S12)。该处理用于基于各内压值Pa、Pb对空气向各空气袋11a、11b的填充是否完成进行判定。在各内压值Pa、Pb都不与阈值Px一致的情况下(步骤S12:否),控制装置26判定为空气向各空气袋11a、11b的填充未完成,返回步骤S11的处理,并且在直到判定为空气向各空气袋11a、11b的填充完成的期间反复执行步骤S11、S12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各内压值Pa、Pb都与阈值Px一致的情况下(步骤S12:是),控制装置26判定为空气向各空气袋11a、11b的填充完成,即,判定为设定执行音响设备10的音量的调节控制的模式(能够对乘员的调节操作进行检测的状态),停止对各空气袋11a、11b供给空气(步骤S13)。
在步骤S13中,控制装置26对供气排气装置20进行控制,以使得在分别封闭各供气阀23a、23b以及排气阀24的状态下使空气泵21停止工作。在该情况下,控制装置26使音响设备10的未图示的显示面闪烁等来生成表示空气向各空气袋11a、11b的填充完成的通知。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26也可以通过扬声器等设备的响声、声音的输出来将空气向各空气袋11a、11b的填充完成通知给乘员CM。
接着,控制装置26对接收时间Ta是否未经过作为预定的时间的阈时间Ty(Ta<Ty)进行判定(步骤S14)。接收时间Ta是指完成步骤S13的处理起经过的时间。详细来说,在步骤S14中,控制装置26在完成步骤S13的处理之后根据规定周期对接收时间Ta进行计数。
然后,在判定为接收时间Ta经过了阈时间Ty的情况下(步骤S14:否),控制装置26为了停止或结束执行音响设备10的音量的调节控制的模式,开始从各空气袋11a、11b排出空气(步骤S22),并且暂时停止图3所示的一连串的处理。之后,控制装置26向在直到判定为检测到乘员的调节指示的期间反复执行步骤S10的处理的状态过渡。
另一方面,在判定为接收时间Ta未经过阈时间Ty的情况下(步骤S14:是),控制装置26对内压值Pa或内压值Pb是否超过阈值Py(Pa>Py或Pb>Py)进行判定(步骤S15)。该处理用于对空气袋11a、11b的内压值Pa、Pb是否从作为处于膨胀的状态下的内压的阈值Px增加变化、即乘员的身体运动的有无进行检测。
在步骤S15中,在内压值Pa超过阈值Py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6将按压右空气袋11a的动作作为乘员的调节操作进行检测。与此相对,在内压值Pb超过阈值Py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6将按压左空气袋11b的动作作为乘员的调节操作进行检测。阈值Py被设定为使乘员通过身体运动来按压各空气袋11a、11b而实验性地求得的范围内的值。
然后,控制装置26在判定为内压值Pa或内压值Pb中的任一个均未超过阈值Py的情况下(步骤S15:否),判定为未检测到乘员的调节操作,返回步骤S14的处理,在接收时间Ta经过,或直到判定为检测到乘员的调节操作的期间,反复执行步骤S14、S15的处理。
另一方面,控制装置26在判定为内压值Pa或内压值Pb超过阈值Py的情况下(步骤S15:是),判定为检测到乘员的调节操作,并且对该调节操作是否是基于乘员的意思的操作进行判定(步骤S16)。该处理用于对在步骤S15中检测到的调节操作是由乘员CM利用乘员CM的意思使身体运动引起的,还是由与乘员的意思无关,而是身体由于车辆的转弯或紧急制动这样的行驶状态而运动引起的进行判定。
在步骤S16中,控制装置26根据物理量j通过从车辆状态检测传感器13输出的输出信号对车辆的行驶状态进行检测。即,控制装置26基于物理量j对车辆的行驶状态进行检测。在该情况下,作为车辆的行驶状态,控制装置26未检测到车辆转弯、紧急制动时,判定为在步骤S15中检测到的调节操作是由乘员利用自身的意思使身体运动引起的。与此相对,作为车辆的行驶状态,控制装置26检测到车辆转弯、紧急制动的情况下,判定为在步骤S15中检测到的调节操作是由与乘员的意思无关的身体运动引起的。
然后,控制装置26在检测到车辆转弯、紧急制动,而判定为调节操作不是由乘员的意思引起的情况下(步骤S16:否),使该调节操作不反映在以后的处理、即调节控制中而使其无效。之后,控制装置26返回步骤S14的处理,然后在接收时间Ta经过,或直到检测到乘员的调节操作期间,反复执行步骤S14、S15的处理。
另一方面,控制装置26在未检测到车辆转弯、紧急制动,而判定为调节操作是由乘员的意思引起的情况下(步骤S16:是),使该调节操作有效以使其反映在以后的处理、即调节控制中。之后,控制装置26对乘员的调节操作的持续时间Tc是否经过了作为预先确定的时间的阈时间Tx(Tc>Tx)进行判定(步骤S17)。该处理用于通过对在步骤S15中判定为增加变化的内压值超过阈值Py的状态是否持续进行超过阈时间Tx进行判定,从而对乘员的调节操作是否是持续的连续操作进行判定。
详细来说,在步骤S17中,控制装置26通过步骤S16判定为调节操作由乘员的意思引起之后,根据规定周期对持续时间Tc进行计数。进一步,在步骤S17中,控制装置26在持续在步骤S15中判定为增加变化的内压值超过阈值Py的状态期间,对该持续时间Tc是否经过了阈时间Tx进行判定。
然后,控制装置26在判定为持续时间Tc经过了阈时间Tx的情况下(步骤S17:是),判定为乘员的调节操作是连续操作,并且输出与连续操作对应的指示信号S_vol(步骤S18)。即,控制装置26输出使音响设备10的音量的调节持续地连续进行的指示信号S_vol(步骤S18)。
在步骤S18中,作为乘员的调节操作,控制装置26在检测到按压右空气袋11a的动作的情况下,输出指示信号S_vol以提高音量的等级。与此相对,作为乘员的调节操作,控制装置26在检测到按压左空气袋11b的动作的情况下,输出指示信号S_vol以降低音量的等级。
接着,控制装置26对在步骤S18中判定的连续操作是否中断进行判定(步骤S19)。在步骤S19中,控制装置26对在步骤S15中判定为增加变化的内压值是否减少至阈值Py以下进行判定。
然后,控制装置26在步骤S15中判定为增加变化的内压值仍超过阈值Py,而判断为连续操作未中断的情况下(步骤S19:否),返回步骤S18的处理,在直到判定为连续操作中断的期间,反复执行步骤S18、S19的处理。像这样,在连续操作未中断而继续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6通过反复执行的步骤S18、S19的处理而连续地指示音量的调节,以将音量的等级连续地提高多个等级或降低多个等级。
另一方面,在步骤S15中判定为增加变化的内压值减少至阈值Py以下,而判定为连续操作已中断的情况下(步骤S19:是),控制装置26停止指示信号S_vol的输出,并且停止音响设备10的音量的调节(步骤S20)。之后,控制装置26返回步骤S14的处理,然后在接收时间Ta经过,或直到检测到乘员的调节操作的期间,反复执行步骤S14、S15的处理。
另外,控制装置26在判定为持续时间Tc没有经过阈时间Tx的情况下(步骤S17:否),判定为乘员的调节操作是单次操作而不是连续操作,并且输出指示信号S_vol,以单次进行音响设备10的音量的调节(步骤S21)。在步骤S21中,控制装置26与步骤S18相同地输出指示信号S_vol。在该情况下,控制装置26单次地进行并停止指示信号S_vol的输出,并且停止音响设备10的音量的调节(步骤S20)。之后,控制装置26返回步骤S14的处理,然后在接收时间Ta经过,或直到检测到乘员的调节操作的期间,反复执行步骤S14、S15的处理。像这样,在乘员的调节操作是单次操作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6通过步骤S21的处理而单次地指示音量的调节,以将音量的等级提高一个等级或降低一个等级。在多次进行乘员的调节操作的单次操作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6通过反复执行步骤S21的处理,从而将音量的等级一个等级一个等级地提高多个等级或降低多个等级。
此外,在图3所示的一连串的处理期间,控制装置26在基于声音V而检测到结束指示的情况下,无论是任何的处理的执行过程中,都基于步骤S22的处理,开始从各空气袋11a、11b排出空气,以结束执行音响设备10的音量的调节控制的模式。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说明。
(1)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将各空气袋11a、11b安装于座椅1,因此乘员即使不特意用眼睛确认也能够在落座在座椅1上的状态下容易地识别各空气袋11a、11b的位置。也就是说,乘员在对音响设备10的音量的等级进行调节的情况下,只要以在落座在座椅1上的状态下按压安装于座椅1的各空气袋11a、11b等来使内压变化的方式使身体运动即可。
例如,如图4所示,在空气向各空气袋11a、11b的填充完成的状态下,在乘员CM的躯干CMb向其左侧(图2中右侧)倾斜的情况下,膨胀的左空气袋11b由该躯干CMb按压。与此相对,右空气袋11a从乘员CM的躯干CMb的紧贴状态中解放,并且从膨胀的状态稍微鼓出。
在图5中,如单点划线所示,在期间A内,在左空气袋11b未填充空气,左空气袋11b的内压值Pb大致维持零值。接着,空气向左空气袋11b的填充完成,之后,在期间B内,左空气袋11b的内压值Pb维持阈值Px。接着,通过按压膨胀的左空气袋11b,从而左空气袋11b的内压值Pb超过阈值Py并增加变化。与此相对,在图5中,如实线所示,在期间A内,在右空气袋11a未填充空气,右空气袋11a的内压值Pa大致维持零值。接着,空气向右空气袋11a的填充完成,之后,在期间B内,右空气袋11a的内压值Pa维持阈值Px。接着,膨胀的右空气袋11a稍微鼓出,从而右空气袋11a的内压值Pa减少变化至低于阈值Px。
该内压值Pb超过阈值Py并增加变化在控制装置26的步骤S15的处理中作为乘员的调节操作被检测。在该乘员的调节操作有效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6在判定该调节操作是连续操作还是单次操作之后,在步骤S18或步骤S21的处理中,对音响设备10的音量的等级的调节进行控制。
即,在图5中,如单点划线所示,在左空气袋11b的内压值Pb超过阈值Py并增加变化之后,在以超过该阈值Py的状态经过阈时间Tx的情况下,乘员的调节操作被判定为连续操作,在直到该连续操作中断的期间C期间,音量的等级连续地降低多个等级。在该情况下,在图5中,如实线所示,右空气袋11a的内压值Pa在经过阈时间Tx期间,在期间C期间都是低于阈值Px的状态。
此外,在左空气袋11b的内压值Pb的变化形式为在超过阈值Py并增加变化之后,阈时间Tx经过之前低于该阈值Py的状态的情况下,乘员的调节操作被判定为单次操作,音量的等级被单次地降低一个等级。
由此,乘员即使是正在驾驶行驶中的车辆时也能够不转移此时的视线且不使手指动作地对音响设备10的音量进行调节。在该情况下,即使对于为了将音响设备10的音量的等级提高多个等级或降低多个等级而需要一些时间的操作,乘员也能够容易地完成。因此,对于乘员在驾驶过程中进行音响设备10的操作,能够提高方便性。
(2)在车辆的座椅有时设置空气袋,该空气袋具有确保以及维持座椅上的乘员的良好的坐姿的作用等,并且基于空气的供给排出而膨胀或收缩。在车辆的座椅也可以设置供气排气装置,该供气排气装置用于对空气袋供给空气,并且将填充到该空气袋的空气排出。
例如,如图6所示,具有另外作用的座椅41具备座垫42以及在该座垫42的后端部倾动自如地设置的椅背43。在座垫42、椅背43的内部的规定的位置安装有多个空气袋50(51a、51b、52a、52b、53a、53b、54)。尤其是,在两侧部43a、43b分别安装有一个侧部支撑用的各空气袋51a、51b。此外,在座椅41还搭载有用于相对于各个空气袋50供给排出空气的未图示的供气排气装置。
由此,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设备操作装置30通过将侧部支撑用的空气袋51a、51b挪用或兼用作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袋11a、11b来实现。另外,即使不将空气袋51a、51b挪用或兼用作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袋11a、11b,也能够将搭载于座椅41的供气排气装置兼用于使空气袋51a、51b和空气袋11a、11b膨胀或收缩。因此,这一点在减少实现车辆用设备操作装置30的成本、时间上是有效的。
(3)在本实施方式中,乘员发出与调节指示对应的声音来触发音响设备10的音量的调节。
例如,在将上述空气袋51a、51b兼用作空气袋11a、11b的情况下,能够使乘员的声音作为触发器而发挥作用,该触发器用于将该各空气袋51a、51b的作用从侧部支撑的作用切换为对音响设备10的音量进行调节的作用。由此,作为乘员,仅通过发出声音就能够设定对音响设备10的音量进行调节的模式,如上所述,即使是正在驾驶行驶中的车辆时也能够不转移此时的视线且不使手指动作地对音响设备10的音量进行调节,并且在实现方便性的提高上是有效的。
(4)执行音响设备10的音量的调节控制的模式是在控制装置26的步骤S10的处理中检测到调节指示的情况下设定的。当设定执行音响设备10的音量的调节控制的模式时,在控制装置26的步骤S11的处理中,向供气排气装置20指示对各空气袋11a、11b供给空气。另外,当停止或结束执行音响设备10的音量的调节控制的模式时,在控制装置26的步骤S22的处理中,向供气排气装置20指示从各空气袋11a、11b排出空气。
即,根据本实施方式,例如即使在乘员例如无法明确地识别各空气袋11a、11b的位置的情况下,通过供给空气而各空气袋11a、11b膨胀并紧贴身体,从而能够容易地识别该各空气袋11a、11b的位置。与此同时,乘员通过各空气袋11a、11b紧贴身体,从而也能够容易地认识到能够对音响设备10的音量进行调节。另一方面,乘员通过各空气袋11a、11b收缩并不与身体紧贴,能够容易地认识到无法对音响设备10的音量进行调节。由此,能够抑制乘员的调节操作的错误操作、判断错误的产生,进而能够抑制对于车辆用设备操作装置30的操作乘员变得消极。
(5)例如,在车辆转弯、紧急制动的情况下,有时身体会与乘员的意思无关地运动。在该情况下,例如,当按压空气袋11a、11b等而内压变化时,会检测到与乘员的意思无关地对音响设备10的动作状态进行调节的调节操作。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控制装置26的步骤S16的处理中,基于检测到车辆转弯、刹车进而判定为调节操作不是乘员的意思期间,将该调节操作的检测设为无效,以使其不反映在调节控制中。由此,能够抑制音响设备10的音量与乘员的意思无关地被调节,进而能够提高车辆用设备操作装置30的可靠性。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也能够通过进行适当变更后的以下方式来实施。
在图3的处理中,也可以删除步骤S16的处理。即,在检测到乘员的调节操作的情况下,也可以暂且将该调节操作反映在音响设备10的音量的调节中。
在转弯、紧急制动的行驶状态下,乘员的姿势变得不稳定,其影响会表现为各内压值Pa、Pb的增减。利用这一点,在图3的步骤S16中,控制装置26也可以代替对车辆的行驶状态进行检测,而对各内压值Pa、Pb的变动形式进行检测,并且基于该检测的结果,判定在步骤S15中检测到的调节操作是否是乘员的意思。在该情况下,例如,控制装置26只要在各内压值Pa、Pb的增减的变动幅度超过阈值时,判定为在步骤S15中检测到的调节操作不是乘员的意思即可。
车辆转弯、紧急制动的检测例如也可以通过从监视或控制车辆的制动器的状态的制动器控制装置中获得信息等、从其他控制装置获得信息来实现。
也可以响应检测到车辆的点火接通信号的输入而开始对各空气袋11a、11b供给空气。即,在空气向各空气袋11a、11b的填充完成的状态下,控制装置26也可以如图3的步骤S10所示那样对调节指示进行检测。在该情况下,响应检测到车辆的点火断开信号的输入而开始从各空气袋11a、11b排出空气即可。由此,从图3所示的处理中删除步骤S11~S13的处理,对于这些删除的处理能够在其他的时机执行或利用其他的控制装置负责处理,进而在减轻音响设备10的音量的调节控制的执行过程中的控制装置26的处理负担上是有效的。
在采用将各空气袋11a、11b的供给排出与点火信号相关联的上述变形例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能够将安装于椅背43的侧部支撑用的各空气袋11a、11b、乘员的肩部的支撑用的各空气袋52a、52b兼用作上述实施方式的各空气袋11a、11b。这一点对于安装于座垫42的乘员的下半身部的支撑用的各空气袋53a、53b、安装于椅背43的腰部支撑用的空气袋54也是相同的。在该情况下,能够兼用为了相对于多个空气袋50的每一个供给排出空气而搭载的供气排气装置,车辆用设备操作装置30存在也可以不具备专用的供气排气装置的情况,从而在提高通用性上是有效的。
在图3的步骤S10中,控制装置26也可以代替对乘员的声音进行检测,而基于例如乘员使身体向左右倾斜等的规定的乘员的身体运动来判定是否检测到调节指示。由此,通过乘员使身体动作来触发音响设备10的音量的调节。在该情况下,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与对乘员的声音进行检测相同,作为乘员,由于若使身体动作的话,则触发音响设备10的音量的调节,因此在实现方便性的提高上是有效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26将对音响设备10的音量进行调节作为车辆用设备的动作状态。然而,对车辆用设备的动作状态进行调节也可以是例如对设置于车辆的门的侧窗的开度进行调节、对设置于车辆的车顶的天窗的开度进行调节、对座椅1的滑动位置进行调节、对设置于车辆的挡风玻璃的刮水器的速度进行调节、对后视镜的角度进行调节。控制装置26可以仅对这些中的一个进行调节,也可以对多个车辆用设备的动作状态进行调节。在控制装置26能够对多个车辆用设备的动作状态进行调节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6也可以根据与多个调节对象分别对应的调节指示,判定对哪一个车辆用设备的动作状态进行调节。在该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乘员发出与调节指示对应的声音来触发作为调节对象的车辆用设备的选择。由此,在选择作为调节对象的车辆用设备的情况下,作为乘员,只要发出声音即可,如上所述,即使是正在驾驶行驶中的车辆时也不转移此时的视线且不需要使手指动作,从而在实现提高方便性上是有效的。
只要是能够对乘员的声音进行检测的位置,也可以变更设置麦克风12的位置。例如,麦克风12也可以设置于方向盘9,或设置于车辆的车顶的车室内侧。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用封入除空气之外的气体的袋等变形体来代替各空气袋11a、11b。另外,也可以使用封入水等流体的袋等变形体来代替各空气袋11a、11b。在该情况下,使用供给排出水等液体的装置来代替供气排气装置20。
在图3的处理中,代替步骤S11~S13的处理,控制装置26也可以对各内压值Pa、Pb的变动形式进行检测,并且基于该检测的结果,对各空气袋11a、11b是否紧贴乘员的身体进行判定。在该情况下,当各内压值Pa、Pb的增减的变动幅度没有超过阈值而稳定时,控制装置26只要判定为空气向各空气袋11a、11b的填充完成即可。与此相同,在图3的步骤S15、步骤S19的处理中,也可以对各内压值Pa、Pb的变动幅度(变化量)进行检测,并且基于该变动幅度,对乘员的调节操作进行检测。
只要是乘员能够通过身体运动进行按压,也可以变更安装各空气袋11a、11b的位置。例如,各空气袋11a、11b相对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安装于在上下方向上错开的位置。另外,各空气袋11a、11b也可以安装于座垫2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与图6的各空气袋53a、53b对应的位置)。在该情况下,乘员能够通过使身体中的下半身部(大腿附近)向左右倾斜的动作来按压各空气袋11a、11b。另外,各空气袋11a、11b也可以安装于椅背3的上方的两侧(与图6的各空气袋52a、52b对应的位置)。在该情况下,乘员能够通过使身体中的肩部向左右倾斜的动作来按压各空气袋11a、11b。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空气袋11a、11b的数量是两个。然而,空气袋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在该情况下,空气袋可以设置于座椅1的左侧或右侧。即使在该情况下,控制装置26也能够对通过乘员的身体运动而上述一空气袋的内压值增减进行检测。例如,控制装置26也可以在乘员按压上述一空气袋从而空气袋的内压值增加的情况下提高音响设备10的音量,在乘员解除上述一空气袋的按压从而空气袋的内压值减少的情况下,降低音响设备10的音量。另外,例如,上述一空气袋也可以安装于椅背3的大致中央(与图6的空气袋54对应的位置)。在该情况下,控制装置26能够对通过乘员使身体向前后倾斜的动作而上述一空气袋的内压值增减进行检测。控制装置26例如也可以在乘员使身体向后方倾斜而按压上述一空气袋从而空气袋的内压值增加的情况下提高音响设备10的音量,在乘员使身体朝向前方倾斜而释放上述一空气袋的按压从而空气袋的内压值减少的情况下降低音响设备10的音量。
各空气袋11a、11b也可以安装于供乘员落座的座椅1的表面上,而不是椅背3(座椅1)的内部。即,空气袋11a、11b也可以设置于椅背3(座椅1)的外侧。
各空气袋11a、11b只要是能够在膨胀的状态下通过乘员使身体向左右倾斜来按压,也可以不紧贴或接触以中立位置的姿势落座在座椅1上的乘员。
代替各压力传感器25a、25b,也可以在流路L上,在空气泵21与各供气阀23a、23b之间设置一压力传感器。在该情况下,只要在开放各供气阀23a、23b中的任一个并且封闭排气阀24的状态下,对各空气袋11a、11b的内压进行检测即可。由此,能够减少压力传感器的数量,进而在使零部件件数减少上是有效的。
各变形例也可以彼此组合应用,例如,构成为将各空气袋11a、11b分体地安装于椅背3的外部的结构和其他变形例的结构也可以彼此组合应用。

Claims (5)

1.一种车辆用设备操作装置,具备:
变形体,该变形体构成为安装于车辆的座椅,并且在该变形体封入有流体;以及
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构成为进行如下步骤:
对所述变形体的内压进行检测;
基于通过落座在所述座椅上的乘员利用身体运动按压所述变形体而产生的所述变形体的内压的变化,对调节操作进行检测,该调节操作是用于对车辆用设备的动作状态进行调节的乘员的操作;以及
响应所述调节操作的检测,执行对该车辆用设备的动作状态进行调节的调节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设备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变形体是空气袋,该空气袋的内压基于空气的供给排出进行增减,从而该空气袋膨胀或收缩,
所述车辆用设备操作装置具备供气排气装置,该供气排气装置构成为具有:空气泵,该空气泵构成为向所述空气袋压送空气;阀,该阀设置于连接所述空气袋和所述空气泵的流路上;以及压力传感器,该压力传感器构成为在该流路上对所述空气袋的内压进行检测,
所述控制装置构成为基于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对所述调节操作进行检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设备操作装置,其中,
具备声音检测部,该声音检测部构成为对乘员发出的声音进行检测,
所述控制装置构成为基于所述声音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设定执行所述调节控制的模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设备操作装置,其中,
具备声音检测部,该声音检测部构成为对乘员发出的声音进行检测,
所述控制装置构成为进行如下步骤:
为了基于所述声音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设定执行所述调节控制的模式,向所述供气排气装置指示对所述空气袋供给空气;以及
为了停止执行所述调节控制的模式,向所述供气排气装置指示从所述空气袋排出空气。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设备操作装置,其中,
具备车辆状态检测传感器,该车辆状态检测传感器构成为对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进行检测,
所述控制装置构成为基于所述车辆状态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将在检测到所述车辆的转弯或紧急制动的行驶状态的期间所检测到的所述调节操作设为无效。
CN201780085568.XA 2017-02-06 2017-09-06 车辆用设备操作装置 Pending CN11024884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19559 2017-02-06
JP2017019559A JP6819329B2 (ja) 2017-02-06 2017-02-06 車両用機器操作装置
PCT/JP2017/032077 WO2018142655A1 (ja) 2017-02-06 2017-09-06 車両用機器操作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48847A true CN110248847A (zh) 2019-09-17

Family

ID=63039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85568.XA Pending CN110248847A (zh) 2017-02-06 2017-09-06 车辆用设备操作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420581B2 (zh)
JP (1) JP6819329B2 (zh)
CN (1) CN110248847A (zh)
WO (1) WO201814265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70374B2 (en) * 2019-05-24 2020-12-22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Vehicle seat assembly including a seat cover enclosing a seat cushion and a valve extending through the seat cover and regulating airflow out of the seat cushion
CN111591178B (zh) * 2020-05-13 2022-01-18 阿波罗智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97332A (ja) * 1988-05-23 1989-11-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車載音声認識制御装置のスイッチ機構
JP2006027394A (ja) * 2004-07-14 2006-02-02 Tokai Rika Co Ltd 入力制御装置
US20080042408A1 (en) * 1995-06-07 2008-02-21 Automotive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Inc. Vehicular Seats with Fluid-Containing Weight Sensing Sysem
JP2010115474A (ja) * 2008-11-13 2010-05-27 Hyundai Motor Co Ltd 知能型車両シートサポートシステム
CN104260647A (zh) * 2014-04-17 2015-01-07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调节式汽车电动座椅
CN104854553A (zh) * 2012-11-27 2015-08-19 内奥诺德公司 在方向盘和仪表板上的光基触摸控制件
CN105501121A (zh) * 2016-01-08 2016-04-20 北京乐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唤醒方法及系统
CN106143335A (zh) * 2014-10-22 2016-11-23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及其控制方法和包括在车辆中的多媒体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67702B2 (ja) * 1988-03-23 1994-08-31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製作所 自動サイドサポート付きシート
JPH0626441Y2 (ja) * 1989-07-05 1994-07-20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座 席
US7217894B2 (en) 2003-06-20 2007-05-15 Kabushiki Kaisha Tokai Rika Denki Seisakusho Switch apparatus for use in vehicles
JP4699033B2 (ja) 2005-01-19 2011-06-08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車両用マッサージシステム
JP2008105607A (ja) * 2006-10-26 2008-05-08 Toyota Motor Corp シートポジション制御装置
JP2009020656A (ja) * 2007-07-11 2009-01-29 Kyosuke Yasumoto 状態検出システム、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システム、健康器具、ゲームシステム、状態検出方法および状態検出プログラム
JP2010236881A (ja) * 2009-03-30 2010-10-21 Okamura Corp 椅子システム
JP2010235021A (ja) 2009-03-31 2010-10-21 Toyo Denso Co Ltd 空気圧制御装置
JP4740399B2 (ja) * 2009-09-09 2011-08-0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車両制御装置及び車両制御方法
WO2012035739A1 (ja) * 2010-09-13 2012-03-2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搭乗型移動体及び搭乗型移動体の制御方法
JP5843283B2 (ja) 2011-11-07 2016-01-13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車両用入力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97332A (ja) * 1988-05-23 1989-11-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車載音声認識制御装置のスイッチ機構
US20080042408A1 (en) * 1995-06-07 2008-02-21 Automotive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Inc. Vehicular Seats with Fluid-Containing Weight Sensing Sysem
JP2006027394A (ja) * 2004-07-14 2006-02-02 Tokai Rika Co Ltd 入力制御装置
JP2010115474A (ja) * 2008-11-13 2010-05-27 Hyundai Motor Co Ltd 知能型車両シートサポートシステム
CN104854553A (zh) * 2012-11-27 2015-08-19 内奥诺德公司 在方向盘和仪表板上的光基触摸控制件
CN104260647A (zh) * 2014-04-17 2015-01-07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调节式汽车电动座椅
CN106143335A (zh) * 2014-10-22 2016-11-23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及其控制方法和包括在车辆中的多媒体设备
CN105501121A (zh) * 2016-01-08 2016-04-20 北京乐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唤醒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420581B2 (en) 2022-08-23
US20190359161A1 (en) 2019-11-28
WO2018142655A1 (ja) 2018-08-09
JP6819329B2 (ja) 2021-01-27
JP2018127026A (ja) 2018-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69101B2 (en) Airbag with bag mounted sensor
JP4945434B2 (ja) 傾斜傾向検出装置
US6158768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iscerning certain occupant characteristics using a plurality of capacitive sensors
WO2001096152A1 (en) Vehicle occupant restraint device
CN107082056A (zh) 乘员保护装置的起动控制装置
KR101878053B1 (ko) 자율주행 차량의 파워시트용 전자식 시트스위치 및 전자식 시트스위치를 이용한 파워시트 구동방법
JPH08119060A (ja) 乗員拘束装置
JP2004509803A (ja) 車両乗員近接センサ
JPH1111254A (ja) 搭乗者安全装置を必要に即してコントロールするための方法
CN110248847A (zh) 车辆用设备操作装置
JPH10100857A (ja) 乗員拘束装置
JP2001206176A (ja) 車輌の乗員保護装置
US20060164227A1 (en) Control device and priming method for an element protecting a vehicle passenger and/or a road user
JP2012111277A (ja) 車両用シート制御装置
US6270115B1 (en) Air bag suppression system
US11603014B2 (en) Occupant protection device
KR20060034721A (ko) 탑승자 보호 장치용 활성화 제어 장치
CN106662615A (zh) 动态卡滞开关监测
TW202031534A (zh) 行車安全輔助系統
CN102464017B (zh) 用于车辆的不足转向评估
US20110032717A1 (en) Light control device for vehicles
GB2356076A (en) Pedestrian impact protection
CN106864336B (zh) 汽车座椅刚度的自适应调节系统及方法
JP4545960B2 (ja) 車両用エアバッグの展開制御装置
JP6912336B2 (ja) 乗物用シート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Kariya City, Aichi Prefecture, Japan's Asahi 2 chome 1 GA

Applicant after: AISIN Co.,Ltd.

Address before: Kariya City, Aichi Prefecture, Japan's Asahi 2 chome 1 GA

Applicant before: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