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44873B - 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44873B
CN110244873B CN201910488197.0A CN201910488197A CN110244873B CN 110244873 B CN110244873 B CN 110244873B CN 201910488197 A CN201910488197 A CN 201910488197A CN 110244873 B CN110244873 B CN 1102448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elding
touch
electrode lead
display area
shield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8819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44873A (zh
Inventor
张国峰
丁洪
姚绮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8819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448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448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44873A/zh
Priority to US16/716,447 priority patent/US10782841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448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448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7Shielding in digitiser, i.e. guard or shielding arrangements, mostly for capacitive touchscreens, e.g. driven shields, driven groun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该触控显示面板第一非显示区中具有至少部分电连接第一触控电极与驱动芯片的第一电极引线,以及至少部分电连接第二触控电极的第一子触控电极和第二子触控电极的第一连接线;通过在触控显示面板中设置屏蔽信号线,且位于第一非显示区的至少部分屏蔽信号线在触控显示面板的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电极引线与第一连接线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之间;从而在第一非显示区内,通过屏蔽信号线将第一电极引线与第一连接线隔离,降低第一电极引线与第一连接线之间的耦合作用,以降低第一电极引线与第一连接线上传输信号的相互干扰作用,进而能够提高触控检测精度和触控灵敏度。

Description

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具有触控功能的显示面板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视机、可穿戴设备、公共查询设备等智能电子设备,以使智能电子设备能够通过简单便利的方式实现人机交互功能。
触控显示面板中设置有多个触控驱动电极和多个触控感应电极,驱动芯片为触控驱动电极提供低电压高频信号,该低电压高频信号通过触控驱动电极传输至触控感应电极,从而在触控驱动电极与触控感应电极两者之间形成稳定的电容。当用户的直接或间接接触触控显示面板时,会导致触控驱动电极与触控感应电极之间出现不同的电容变化,从而实现相应的触控操作。当与触控驱动电极连接的信号线和与触控感应电极连接的信号线之间间距较小,信号线之间将产生耦合作用,导致信号线上传输的信号相互干扰,从而降低触控精度和触控灵敏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能够降低信号线之间的信号干扰,以提高触控检测精度和触控感应灵敏度。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以及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
缺口结构,位于所述显示区一侧边缘且向所述显示区内部凹陷;
基板;
触控结构,位于所述基板一侧;
所述触控结构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多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排列;多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交叉;
至少一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位于所述缺口结构两侧的第一子触控电极和第二子触控电极;
所述非显示区包括与所述缺口结构相邻的第一非显示区;
所述第一子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二子触控电极通过第一连接线连接,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连接线位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通过第一电极引线与驱动芯片电连接,且至少部分所述第一电极引线位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
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屏蔽信号线,位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的至少部分所述屏蔽信号线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线和所述第一电极引线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之间。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触控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该触控显示面板具有缺口结构和与缺口结构相邻的第一非显示区;第一非显示区中具有至少部分电连接第一触控电极与驱动芯片的第一电极引线,以及至少部分电连接第二触控电极的第一子触控电极和第二子触控电极的第一连接线;通过在触控显示面板中设置屏蔽信号线,且位于第一非显示区的至少部分屏蔽信号线在触控显示面板的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电极引线与第一连接线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之间;从而在第一非显示区内,通过屏蔽信号线将第一电极引线与第一连接线隔离,降低第一电极引线与第一连接线之间的耦合作用,以降低第一电极引线与第一连接线上传输信号的相互干扰作用,进而能够提高触控检测精度和触控灵敏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M区放大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中部分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非显示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A'截面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非显示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B-B'截面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非显示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非显示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C-C'截面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非显示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非显示区的投影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D-D'截面的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3中D-D'截面的又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非显示区的投影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6中E-E'截面的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6中E-E'截面的又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非显示区的投影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非显示区的投影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20中F-F'截面的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图20中F-F'截面的又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非显示区的投影结构示意图;
图24是图20中F-F'截面的又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25是图16中E-E'截面的又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26是图16中S-S'截面的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27是图19中Q-Q'截面的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28是图20中W-W'截面的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29是图23中Z-Z'截面的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3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中部分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3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在窄边框、高屏占比的触控显示面板中设置具有透光要求的功能模组(例如摄像头、红外感测器等)时,该功能模组通常设置于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区,从而使得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存在一缺口结构,为使缺口结构两侧能够正常显示和触控,则需将缺口结构两侧的触控电极等通过相应的连接线电连接在一起。
触控显示面板包括触控结构,该触控结构包括多个交叉设置的触控感应电极和触控驱动电极。其中,触控感应电极可沿第一方向排列,且沿第二方向延伸,触控驱动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排列。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原理一般为,触控驱动电极接收触控驱动电压信号,以使触控驱动电极与触控感应电极之间形成稳定的电容;在有手指或触控笔等接触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面时,相应位置的触控驱动电极与触控感应电极之间电容发生变化。通过检测相应位置的触控驱动电极与触控感应电极之间电容,即触控感应电压信号,以确定触控位置,实现触控功能。
由于在触控时,触控驱动电极与触控感应电极之间的电容会发生变化,因此触控驱动电极与触控感应电极传输的信号并非恒定电位,使得传输触控驱动电压信号的走线与传输触控感应电压信号的走线之间产生非稳定的耦合作用,且走线之间的间距越小,该不稳定的耦合作用越明显,从而影响触控精度和灵敏度。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体用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以及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
缺口结构,位于显示区一侧边缘且向显示区内部凹陷;
基板;触控结构,位于基板一侧;该触控结构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多个第一触控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排列;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沿第二方向延伸,且沿第一方向排列;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交叉;至少一第二触控电极包括在第二方向上位于所述缺口结构两侧的第一子触控电极和第二子触控电极;非显示区包括与缺口结构相邻的第一非显示区;第一子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二子触控电极通过第一连接线连接,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连接线位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第一触控电极通过第一电极引线与驱动芯片电连接,且至少部分第一电极引线位于第一非显示区;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屏蔽信号线,位于第一非显示区的至少部分屏蔽信号线在基板的正投影位于第一连接线和第一电极引线在基板的正投影之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通过在触控显示面板中设置屏蔽信号线,且位于第一非显示区的至少部分屏蔽信号线在触控显示面板的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电极引线与第一连接线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之间;从而在第一非显示区内,通过屏蔽信号线将第一电极引线与第一连接线隔离,降低第一电极引线与第一连接线之间的耦合作用,以降低第一电极引线与第一连接线上传输信号的相互干扰作用,进而能够提高触控检测精度和触控灵敏度;另一方面,缺口结构处触控信号线(第一电极引线或第一连接线或其他触控线)绕线程度较为密集,触控信号线的传输信号相比其他区域干扰作用更大,在缺口结构处设置屏蔽信号线降低第一电极引线与第一连接线上传输信号的相互干扰作用,改善了缺口结构处触控信号线绕线程度较为密集所带来的信号干扰影响;同时,在缺口结构处设计屏蔽信号线对屏蔽信号线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缺口结构是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区一侧边缘且向显示区内部凹陷,屏蔽信号线位于缺口结构相邻的非显示区,相应的也就是屏蔽信号线位于前述的凹陷区域,相比于其他区域屏蔽信号线的断线风险更小。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基板可以为柔性基板或刚性基板,在基板与触控结构之间还可设置相应的功能膜层,例如薄膜晶体管阵列膜层、光学膜层以及封装膜层等;该基板也可代表触控显示面板除触控结构外的其它膜层,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以上是本发明的核心思想,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中触控结构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可以为块状电极或条状电极等,其中,第一触控电极可以为触控驱动电极或触控感应电极,第二触控电极可以为触控感应电极或触控驱动电极,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此外,触控显示面板的缺口结构可以为圆形、方形、水滴形等,本发明实施例同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下面仅示例性的以水滴形的缺口结构为例进行说明,其它形状的缺口结构与水滴形的缺口结构的技术原理类型,在此不再赘述。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M区放大的一种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2,触控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110和围绕显示区110的非显示区120,以及位于触控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110一侧边缘111向显示区内部凹陷形成缺口结构130。需要说明的是,缺口结构130可以设置诸如摄像头和光电传感器等装置,丰富显示面板的使用功能,所谓缺口结构130是相对显示区而言,缺口结构所在区域没有发光材料层从而不具备显示功能,缺口结构不会影响显示面板的边框形状,同时,缺口结构也可以为槽体结构,即缺口结构为镂空结构不具备其他任何膜层,包括基板,换句话说就是,显示区一侧边缘向显示区内部凹陷,同时与该显示区一侧边缘相邻的显示面板边框也向显示区内部凹陷形成缺口结构。本案实施例中的缺口结构均以缺口结构所在区域没有发光材料层从而不具备显示功能,缺口结构不会影响显示面板的边框形状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其中,非显示区120包括与缺口结构130相邻的第一非显示区121,所述与缺口结构相邻的非显示区为位于显示区与缺口结构之间的非显示区,即第一非显示区靠近显示区同时靠近缺口结构,位于显示区与缺口结构之间。该触控显示面板100包括基板10和位于基板10一侧的触控结构。该触控结构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21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该多个第一触控电极21沿第一方向Y延伸,且沿第二方向X排列;该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沿第二方向X排列,且沿第一方向Y延伸;同时,该第一方向Y和第二方向X交叉,以使第一触控电极21与第二触控电极22交叉设置形成互电容的触控结构。
其中,第一触控电极21通过第一电极引线31与驱动芯片50电连接,以使第一触控电极21与驱动芯片50之间能够进行信号传递。由于第一触控电极21沿第一方向Y延伸,且驱动芯片50设置于触控显示面板100的第一边缘102的非显示区120中。当驱动芯片50与第一触控电极21之间的信号传输仅通过触控显示面板100的第一边缘102的第二电极引线34传输时,所传输的信号将在第一触控电极21上产生信号损耗,致使传输至靠近触控显示面板100第二边缘101的部分第一触控电极21与靠近触控显示面板100第一边缘102的部分第一触控电极21之间存在信号差异。因此,通常在触控显示面板100中设置第一电极引线31和第二电极引线34,该第一电极引线31将驱动芯片50与靠近触控显示面板100第二边缘101的部分第一触控电极21直接电连接,第二电极引线34将驱动芯片50与触控显示面板100第一边缘102的部分第一触控电极21直接电连接,以防所传输的信号在第一触控电极21上产生损耗,影响触控精度和灵敏度。沿第一方向Y,上述触控显示面板的第一边缘102与第二边缘101设置于显示区110相对两侧,其中第一边缘102为于触控显示面板靠近驱动芯片50的一侧,第一边缘102为于触控显示面板远离驱动芯片50的一侧,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连接第一边缘102、第二边缘101的第三边缘103和连接第一边缘102、第二边缘101的第四边缘104,沿第二方向X,第三边缘103与第四边缘104设置于显示区相对两侧。
另一方面,在非缺口结构的位置例如靠近触控显示面板的第三边缘103或第四边缘104的非显示区,由于在这些区域中设置有其他信号走线,例如电源信号线、复位信号线等,这些信号线接收固定电位对电极引线直线的耦合作用存在调节或者隔离进行保护,即此区域电极引线的耦合作用较小,在这些区域再次设置屏蔽信号不仅使得电极引线的耦合没有进一步的降低,而且会增加非显示区域的宽度,增加显示面板的负载。而在本发明中靠近缺口结构设置屏蔽信号走线,一方面,向内凹陷的设计对屏蔽信号线的位置有一个保护作用;另一方向,与缺口结构相邻的非显示区无接收固定电位的信号走线来缓解该区域触控电极引线的耦合作用,在缺口结构相邻的非显示区屏蔽信号线的设置不仅能够减小电极引线之间的耦合作用,而且可以平衡显示面板与缺口结构相邻区域与显示面板其他区域的耦合作用的差异性,所述与缺口相邻的非显示区位于显示区与缺口结构之间。
相应的,第二触控电极22通过第三电极引线32与驱动芯片50电连接,以使第二触控电极22与驱动芯片50之间的能够进行信号传递。由于第二触控电极22沿第二方向X延伸,且缺口结构130位于触控显示面板100的第二边缘101,因此在多个第二触控电极22中,至少一个第二触控电极22包括位于缺口结构130两侧的第一子触控电极221和第二子触控电极222,该第一子触控电极221与第二子触控电极222通过第一连接线33电连接,且至少部分第一连接线33位于第一非显示区121。
由于缺口结构130相邻的第一非显示区121具有较小的尺寸,第一非显示区靠近显示区同时靠近缺口结构,位于显示区与缺口结构之间,设置于该第一非显示区121的走线排布密集,相互之间具有较小的间距,例如,位于第一非显示区121的第一连接线33和第一电极引线31之间具有较小的间距,将造成第一电极引线31与第一连接线33之间具有较大的耦合作用,会使第一电极引线31与第一连接线33上传输的信号产生相互干扰。
通过在触控显示面板100中设置屏蔽信号线40,且位于第一非显示区121的至少部分屏蔽信号线40在触控显示面板100的基板10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电极引线31与第一连接线33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之间;从而在第一非显示区121内,通过屏蔽信号线40将第一电极引线31与第一连接线33隔离,降低第一电极引线31与第一连接线33之间的耦合作用,以降低第一电极引线31与第一连接线33上传输信号的相互干扰作用,进而能够提高触控检测精度和触控灵敏度。
需要说明的是,图1仅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示例性附图,图1中的第一触控电极21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块,第二触控电极22包括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块,即第一触控电极21与第二触控电极22均可以为块状电极的组合。该第一触控电极块和第二触控电极块可同层设置,且同一第一触控电极21的第一触控电极块通过相应的第一触控线电连接,同一第二触控电极22的第二触控电极块通过相应的第二触控线电连接,在第一触控线与第二触控线交叉的位置,可做跨桥结构,实现第一触控线与第二触控线相互之间的电绝缘。
此外,示例性的,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中与图1相同的部分在此不再赘述,仅对图3与图1不同之处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第一触控电极21和第二触控电极22均可以为条状的触控电极。该条状的第一触控电极21与第二触控电极22可异层设置,且第一触控电极21与至少部分第二触控电极22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具有交叠。该第一触控电极21与第二触控电极22的交叠位置处形成稳定的触控电容,当有手指或触控笔等接触触控显示面板100的触控面时,对应位置的触控电容发生变化,从而检测出触控位置,实现相应的触控功能。
相应的,触控显示面板100的缺口结构130将至少一条状的第二触控电极22分为第一子触控电极221和第二子触控电极222,致使第一子触控电极221与第二子触控电极222需通过第一连接线33实现电连接,且至少部分第一连接线33位于触控显示面板100的第一非显示区。同样的,条状的第一触控电极21分别通过第一电极引线31和第二电极引线34与驱动芯片50电连接。其中,至少部分第一电极引线31位于第一非显示区121,从而使得第一非显示区121内的第一电极引线31与第一连接线33之间具有较小间距,易产生耦合作用。
通过在触控显示面板100中设置屏蔽信号线40,且在第一非显示区121中的至少部分屏蔽信号线40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电极引线31与第一连接线33在基板10的正投影之间,以使第一非显示区121中的第一电极引线31与第一连接线33隔离,能够降低第一电极引线31与第一连接线33的耦合作用,从而降低第一电极引线31与第一连接线33上传输信号的相互干扰作用,以提高触控检测精度和触控灵敏度。
需要说明的是,图1和图3均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示例性附图,除块状和条状的触控结构外,还可以为其它心中的触控结构,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其中,为了更好的区分屏蔽信号线40、第一电极引线31和第一连接线33,将屏蔽信号线40画为不连续的点状结构,其并不代表实际设计的屏蔽信号40为非连续状态。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在第一非显示区121内的至少部分屏蔽信号线40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电极引线31和第一连接线33在基板10上正投影之间时,即可达到提高触控检测精度和触控灵敏度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对第一触控电极与第二触控电极的形状不做具体限定。同时,以下实施例中,涉及触控显示面板俯视结构的均以图1所示的触控结构为例进行说明,其它触控结构与图1所示的触控结构的技术原理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继续结合参考图1和图2,屏蔽信号线40可接收固定电位。该固定电位例如由驱动芯片50提供。如此,当在第一非显示区121中的至少部分屏蔽信号线40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电极引线31与第一连接线33之间时,能够将第一电极引线31与第一连接线33隔离;同时,屏蔽信号线40接收的固定电位能够分别与第一电极引线31和第一连接线33具有稳定的耦合作用,即相当于在第一电极引线31与第一连接线33组成的耦合电容的两极板之间增加了一固定电位,该固定电位对第一电极引线31和第一连接线33的耦合作用是固定不变的,从而能够使第一电极引线31和第一连接线33稳定传输信号。
示例性的,屏蔽信号线40上接收的固定电位可以为一高电位,该高电位可以远远大于第一电极引线31和第一连接线33所传输信号的电位。此时,屏蔽信号线40将第一电极引线31和第一连接线33隔离,且屏蔽信号线与第一电极引线31和第一连接线33之间均具有较大的耦合作用,即在第一电极引线31和第一连接线33组成的耦合电容的两个极板之间增加了电位远远大于前述耦合电容两个电容极板的电位,以在第一电极引线31上传输的信号发生变化时,第一电极引线31与屏蔽信号线40之间的耦合作用的变化可忽略不计;和/或,在第一连接线33上传输的信号发生变化时,第一连接线33与屏蔽信号线40之间的耦合作用的变化可忽略不计,从而可使第一电极引线31和第一连接线33上信号的稳定传输。
示例性的,屏蔽信号线40上接收的固定电位也可以为0V。此时,屏蔽信号线40与第一电极引线31和第一连接线33之间耦合作用小,屏蔽信号线40可相当于第一电极引线31和第一连接线33之间的隔离线,即第一电极引线31和第一连接线33的耦合电容之间增加了电位小于前述耦合电容两个电容极板电位,使得屏蔽信号线40分别与第一电极引线31和第一连接线33形成耦合电容,而该耦合电容相比于原第一电极引线31与第一连接线33的电容小,以至于可以忽略不计,进一步地可使第一电极引线31和第一连接线33上信号的稳定传输。
此外,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中部分区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该屏蔽信号线40可与触控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120内设置的接地线60电连接,以使屏蔽信号线40上的固定电位等于接地电位。通常接地电位为0V,因此屏蔽信号线40上接收的固定电位也为0V。
可选的,如图1,触控结构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21,该多个触控电极21沿第一方向Y延伸,且沿第二方向X排列。当缺口结构130位于触控显示面板100的第二边缘101时,且在第一方向X上小于触控显示面板100的尺寸时,仅需将一部分的第一触控电极21的第一电极引线31设置于第一非显示区121,而其它的第一触控电极21的第一电极引线31可沿触控显示面板100第二边缘101的非显示区设置,即可实现靠近触控显示面板100第二边缘101的部分第一触控电极21通过第一电极引线31直接与驱动芯片50的电连接。其中,位于第一非显示区121的第一电极引线31电连接的第一触控电极21所在直线P穿过缺口结构130。
可选的,继续结合参考图1和图2,在第一非显示区121中的第一连接线33与第一电极引线31在基板10的正投影不交叠。其中,在第一非显示区121中的第一连接线33和第一电极引线31可同层设置和/或异层设置。如此,在第一非显示区121中,同层设置的第一连接线33和第一电极引线31,和/或异层设置的第一连接线33和第一电极引线31之间相互电绝缘,能够防止信号串扰。
以下结合附图对第一非显示区中第一连接线与第一电极引线同层设置的情况进行示例性的说明。
可选的,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非显示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A-A'截面的膜层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结合图5和图6,位于第一非显示区121的第一连接线33与所述第一电极引线31不交叠且同层设置;位于第一非显示区121的至少部分屏蔽信号线40位于第一连接线33与第一电极引线31之间。
在第一非显示区121中,至少部分屏蔽信号线40、第一电极引线31和第一连接线33同层设置时,位于第一非显示区121中的至少部分屏蔽信号线40、第一电极引线31和第一连接线33可在同种工艺中采用同种材料制备,从而能够简化部分工艺步骤,降低成本,以及减少触控显示面板中触控结构的膜层,实现触控显示面板的轻薄化。同时,在第一非显示区121中,至少部分屏蔽信号线40位于第一连接线33与第一电极引线31之间,能够将第一非显示区121中的第一连接线33与第一电极引线31通过屏蔽信号线40隔离,防止第一连接线33上传输的信号干扰第一电极引线31上传输的信号,或者防止第一电极引线上传输的信号干扰第一连接线33上传输的信号,从而能够提高触控检测精度和触控灵敏度。
可选的,位于第一非显示区的屏蔽信号线包括第一屏蔽结构、第二屏蔽结构和屏蔽跨线;第一屏蔽结构位于第一连接线与第一电极引线之间,第二屏蔽结构位于第一连接线或第一电极引线远离第一屏蔽结构的一侧,且第一屏蔽结构和第二屏蔽结构与第一连接线和第一电极引线同层设置;第一屏蔽结构通过屏蔽跨线与第二屏蔽结构连接形成U型或环形结构;屏蔽跨线与第一连接线和第一电极引线异层设置。
以下结合附图对第一非显示区中第一连接线和第一电极引线同层设置,且屏蔽跨线与第一连接线和第一电极引线异层设置的情况进行示例性的说明。
示例性的,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非显示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B-B'截面的膜层结构示意图。结合图7和图8,屏蔽信号线包括第一屏蔽结构401、第二屏蔽结构402和屏蔽跨线403。该第一屏蔽结构401位于第一连接线33与第一电极引线31之间,第二屏蔽结构402位于第一连接线33远离第一屏蔽结构401的一侧。其中,第一屏蔽结构401和第二屏蔽结构402与第一连接线33和第一电极引线31同层设置,屏蔽跨线403与第一连接线33和第一电极引线31异层设置,且第一屏蔽结构401通过屏蔽跨线403与第二屏蔽结构402连接形成U型结构。其中,在屏蔽跨线401与第一连接线33和第一电极引线31之间可设置绝缘层71,屏蔽跨线401通过贯穿绝缘层71的过孔与第一屏蔽结构401和第二屏蔽结构402连接。
如此,U型结构的屏蔽信号线半包围第一连接线33,以使第一非显示区121内的第一连接线33与第一电极引线31相互隔离,且U型结构的屏蔽信号线的第一屏蔽结构401和第二屏蔽结构402分别位于第一连接线33的两侧,从而能够通过第一屏蔽结构401与第一连接线33之间的耦合作用抵消第二屏蔽结构402与第一连接线33之间的耦合作用,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连接线33上信号传输的稳定性,提高触控检测精度和触控灵敏度。
示例性的,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非显示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9与图7不同之处在于,屏蔽信号线的第一屏蔽结构401与第二屏蔽结构402通过屏蔽跨线403连接构成环形结构。图9与图7的相同之处,可参照图7和图8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如此,在第一非显示区121中,环形结构的屏蔽信号线将第一连接线33包围,该环形结构的屏蔽信号线形成一静电屏蔽结构,以使屏蔽信号线的环形结构内的第一连接线33与第一电极引线31以及其它走线隔绝,进一步减小了屏蔽信号线与第一连接线与第一电极引线的耦合作用,使得屏蔽信号线与第一连接线与第一电极引线的耦合作用可以忽略不计,提高第一连接线33上信号传输的稳定性,提高触控检测精度和触控灵敏度。
示例性的,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非显示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中C-C'截面的膜层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0和图11,屏蔽信号线包括第一屏蔽结构401、第二屏蔽结构402和屏蔽跨线403。该第一屏蔽结构401位于第一连接线33与第一电极引线31之间,第二屏蔽结构402位于第一电极引线31远离第一屏蔽结构401的一侧。其中,第一屏蔽结构401和第二屏蔽结构402与第一连接线33和第一电极引线31同层设置,屏蔽跨线403与第一连接线33和第一电极引线31异层设置,且第一屏蔽结构401通过屏蔽跨线403与第二屏蔽结构402连接形成U型结构。其中,在屏蔽跨线401与第一连接线33和第一电极引线31之间可设置绝缘层71,屏蔽跨线401通过贯穿绝缘层71的过孔与第一屏蔽结构401和第二屏蔽结构402连接。
如此,U型结构的屏蔽信号线半包围第一电极引线31,以使第一非显示区121内的第一连接线33与第一电极引线31相互隔离,且U型结构的屏蔽信号线的第一屏蔽结构401和第二屏蔽结构402分别位于第一电极引线31的两侧,从而通过第一屏蔽结构401与第一电极引线31之间的耦合作用抵消第二屏蔽结构402与第一电极引线31之间的耦合作用,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电极引线31上信号传输的温定性,提高触控检测精度和触控灵敏度。
示例性的,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非显示区放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2和图10的不同之处在于,屏蔽信号线的第一屏蔽结构401与第二屏蔽结构402通过屏蔽跨线403连接构成环形结构。图12与图10的相同之处,可参照图10和图11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如此,在第一非显示区121中,环形结构的屏蔽信号线将第一电极引线31包围,该环形结构的屏蔽信号线形成一静电屏蔽结构,以使屏蔽信号线的环形结构内的第一电极引线31与第一连接线33以及其它走线隔绝,以进一步提高第一电极引线31上信号传输的温定性,提高触控检测精度和触控灵敏度。
可选的,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非显示区的投影结构示意图。如图13,位于第一非显示区121的第一连接线(附图标记331为第一连接线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与第一电极引线(附图标记311为第一电极引线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异层设置;位于第一非显示区121的至少部分屏蔽信号线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41位于第一连接线与第一电极引线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331和311之间。
示例性的,图14是图13中D-D'截面的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3和图14,在第一非显示区121中,至少部分屏蔽信号线40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41位于第一连接线33和第一电极引线31在基板10的正投影331和311之间,该部分屏蔽信号线40可与第一连接线33同层设置。如此,在第一非显示区121中,至少部分屏蔽信号线40可与第一连接线33采用材料在同一工艺中形成,以简化工艺步骤,降低成本,同时将第一连接线与第一电极引线异层设置减小了第一显示区的宽度,减小了边框大小,易于实现窄边框。
示例性的,图15是图13中D-D'截面的又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5和图13,在第一非显示区121中,至少部分屏蔽信号线40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41位于第一连接线33和第一电极引线31在基板10的正投影331和311之间,该部分屏蔽信号线40可与第一电极引线31同层设置。如此,在第一非显示区121中,至少部分屏蔽信号线40可与第一电极引线31采用材料在同一工艺中形成,以简化工艺步骤,降低成本,同时将第一连接线与第一电极引线异层设置减小了第一显示区的宽度,减小了边框大小,易于实现窄边框。
需要说明的是,图14和图15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示例性的附图,图14和图15中异层设置的第一连接线33和第一电极引线31之间具有相应的绝缘层,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线33与第一电极引线31之间的膜层,以及第一连接线33与第一电极引线31的膜层关系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此外,屏蔽信号线40可与第一连接线33或第一电极引线31同层设置,也可位于第一连接线33与第一电极引线31之间的膜层中,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也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的,位于第一非显示区的屏蔽信号线包括第一屏蔽结构、第二屏蔽结构和屏蔽跨线;第一屏蔽结构在基板的正投影位于第一连接线与第一电极引线在基板的正投影之间,第二屏蔽结构位于第一连接线远离第一屏蔽结构的一侧,且第一屏蔽结构和第二屏蔽结构与第一连接线同层设置;第一屏蔽结构通过屏蔽跨线与第二屏蔽结构连接形成U型或环形结构;屏蔽跨线与所述第一连接线异层设置。
以下结合附图对第一非显示区中第一连接线与第一电极引线异层设置,且屏蔽信号线包围或半包围第一连接线的情况进行示例性的说明。
示例性的,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非显示区的投影结构示意图,图17是图16中E-E'截面的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6和图17,位于第一非显示区121的屏蔽信号线包括第一屏蔽结构401(图16中附图标记411为第一屏蔽结构401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第二屏蔽结构402(图16中附图标记412为第二屏蔽结构402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和屏蔽跨线403(图16中附图标记413为屏蔽跨线403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该第一屏蔽结构401在基板10的正投影411位于第一连接线33与第一电极引线31在基板10的正投影331和311之间,第二屏蔽结构402位于第一连接线33远离第一屏蔽结构401的一侧。第一屏蔽结构401通过屏蔽跨线403与第二屏蔽结构402连接形成U型结构,且第一屏蔽结构401和第二屏蔽结构402与第一连接线33同层设置,屏蔽跨线403与第一连接线33异层设置。
如此,U型结构的屏蔽信号线半包围第一连接线33,以在垂直于基板10的方向上,第一非显示区121内的第一连接线33与第一电极引线31通过该U型结构的屏蔽信号线相互隔离,且U型结构的屏蔽信号线的第一屏蔽结构401和第二屏蔽结构402分别位于第一连接线33的两侧,从而通过第一屏蔽结构401与第一连接线33之间的耦合作用抵消第二屏蔽结构402与第一连接线33之间的耦合作用,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连接线33上信号传输的温定性,提高触控检测精度和触控灵敏度。
其中,如图17,屏蔽跨线403与第一连接线33异层设置,此时屏蔽跨线403所在的膜层与第一连接线33所在的膜层之间可设置绝缘层72,且第一电极引线31与第一连接线33之间可设置绝缘层73,此时屏蔽跨线403与第一电极引线31和第一连接线33均异层设置。屏蔽跨线403可通过贯穿绝缘层71的过孔与第一屏蔽结构401和第二屏蔽结构402连接。
此外,可选的,图18是图16中E-E'截面的又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图18与图17的不同之处在于,屏蔽跨线403与第一连接线33异层设置,但屏蔽跨线403与第一电极引线31同层设置。此时,蔽跨线403和第一电极引线31所在的膜层与第一连接线33所在的膜层之间可设置绝缘层73。如此,能够将屏蔽跨线403通过贯穿绝缘层73的过孔与第一屏蔽结构401和第二屏蔽结构402连接,且该屏蔽跨线401可与第一电极引线31采用同种材料在同一工艺中形成,从而能够简化工艺步骤,降低成本。
示例性的,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非显示区的投影结构示意图。图19与图16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9,第一屏蔽结构401通过屏蔽跨线403与第二屏蔽结构402连接形成环形结构。图19与图16的相同之处,可参照图16、图17和图18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如此,在第一非显示区121中,环形结构的屏蔽信号线将第一连接线33包围,该环形结构的屏蔽信号线形成一静电屏蔽结构,以在垂直于基板10的方向上,屏蔽信号线的环形结构内的第一连接线33与第一电极引线31以及其它走线隔绝,以进一步提高第一电极引线31上信号传输的温定性,提高触控检测精度和触控灵敏度。
可选的,位于第一非显示区的屏蔽信号线包括第一屏蔽结构、第二屏蔽结构和屏蔽跨线;第一屏蔽结构在基板的正投影位于第一连接线与第一电极引线在基板的正投影之间,第二屏蔽结构位于第一电极引线远离第一屏蔽结构的一侧,且第一屏蔽结构和第二屏蔽结构与第一电极引线同层设置;第一屏蔽结构通过屏蔽跨线与第二屏蔽结构连接形成U型或环形结构;屏蔽跨线与所述第一电极引线异层设置。
以下结合附图对第一非显示区中第一连接线与第一电极引线异层设置,且屏蔽信号线包围或半包围第一电极引线的情况进行示例性的说明。
示例性的,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非显示区的投影结构示意图,图21是图20中F-F'截面的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0和图21,位于第一非显示区121的屏蔽信号线包括第一屏蔽结构401(图20中附图标记411为第一屏蔽结构401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第二屏蔽结构402(图20中附图标记412为第二屏蔽结构402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和屏蔽跨线403(图20中附图标记413为屏蔽跨线403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该第一屏蔽结构401在基板10的正投影411位于第一连接线33与第一电极引线31在基板10的正投影331和311之间,第二屏蔽结构402位于第一电极引线31远离第一屏蔽结构401的一侧。第一屏蔽结构401通过屏蔽跨线403与第二屏蔽结构402连接形成U型结构,且第一屏蔽结构401和第二屏蔽结构402与第一电极引线31同层设置,屏蔽跨线403与第一电极引线31异层设置。
如此,U型结构的屏蔽信号线半包围第一电极引线31,以在垂直于基板10的方向上,第一非显示区121内的第一连接线33与第一电极引线31通过该U型结构的屏蔽信号线相互隔离,且U型结构的屏蔽信号线的第一屏蔽结构401和第二屏蔽结构402分别位于第一电极引线31的两侧,从而通过第一屏蔽结构401与第一电极引线31之间的耦合作用抵消第二屏蔽结构402与第一电极引线31之间的耦合作用,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电极引线31上信号传输的温定性,提高触控检测精度和触控灵敏度。
其中,如图21,屏蔽跨线403与第一电极引线31异层设置,此时屏蔽跨线403所在的膜层与第一电极引线31所在的膜层之间可设置绝缘层74,且第一电极引线31与第一连接线33之间可设置绝缘层75,此时屏蔽跨线403与第一电极引线31和第一连接线33均异层设置。屏蔽跨线403可通过贯穿绝缘层74的过孔与第一屏蔽结构401和第二屏蔽结构402连接。
此外,可选的,图22是图20中F-F'截面的又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图22与图21的不同之处在于,屏蔽跨线403与第一电极引线31异层设置,但屏蔽跨线403与第一连接线33同层设置。此时,蔽跨线403和第一连接线33所在的膜层与第一电极引线31所在的膜层之间可设置绝缘层75。如此,能够将屏蔽跨线403通过贯穿绝缘层75的过孔与第一屏蔽结构401和第二屏蔽结构402连接,且该屏蔽跨线401可与第一连接线33采用同种材料在同一工艺中形成,从而能够简化工艺步骤,降低成本。
示例性的,图2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非显示区的投影结构示意图。图23与图20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23,第一屏蔽结构401通过屏蔽跨线403与第二屏蔽结构402连接形成环形结构。图23与图20的相同之处,可参照图20、图21和图22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如此,在第一非显示区121中,环形结构的屏蔽信号线将第一电极引线31包围,该环形结构的屏蔽信号线形成一静电屏蔽结构,以在垂直于基板10的方向上,屏蔽信号线的环形结构内的第一电极引线31与第一连接线33以及其它走线隔绝,以进一步提高第一电极引线31上信号传输的稳定性,提高触控检测精度和触控灵敏度。
可选的,位于第一非显示区的所述屏蔽信号线包括第一屏蔽结构、第二屏蔽结构和屏蔽连接线;第一屏蔽结构通过屏蔽连接线与所述第二屏蔽结构连接形成U型或环形结构。屏蔽信号线与第一连接线同层设置,第一屏蔽结构在基板的正投影位于第一连接线与第一电极引线在基板的正投影之间,第二屏蔽结构位于第一电极引线远离第一屏蔽结构的一侧。或,屏蔽信号线与第一电极引线同层设置,第一屏蔽结构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位于第一连接线与第一电极引线在基板的正投影之间,第二屏蔽结构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线远离所述第一屏蔽结构的一侧。
以下结合附图对屏蔽信号线与第一连接线同层设置,且屏蔽信号线与第一电极引线异层设置的情况进行说明。
示例性的,图24是图20中F-F'截面的又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0和图24,位于第一非显示区121的屏蔽信号线包括第一屏蔽结构401(图20中附图标记411为第一屏蔽结构401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第二屏蔽结构402(图20中附图标记412为第二屏蔽结构402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和屏蔽连接线403(图20中附图标记413为屏蔽跨线403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该第一屏蔽结构401通过屏蔽连接线403与第二屏蔽结构402连接形成U型结构。其中,屏蔽信号线401、402和403与第一连接线33同层设置,第一屏蔽结构401在基板的正投影411位于第一连接线33与第一电极引线31在基板的正投影331和311之间,第二屏蔽结构402位于第一电极引线31远离第一屏蔽结构401的一侧。
如此,第一电极引线31与第一连接线33和屏蔽信号线异层设置,且U型结构的屏蔽信号线401、402和403半包围第一电极引线31,以在垂直于基板10的方向上,第一非显示区121内的第一连接线33与第一电极引线31通过该U型结构的屏蔽信号线相互隔离,且在垂直于基板10的方向上,U型结构的屏蔽信号线的第一屏蔽结构401和第二屏蔽结构402分别位于第一电极引线31的两侧,从而通过第一屏蔽结构401与第一电极引线31之间的耦合作用抵消第二屏蔽结构402与第一电极引线31之间的耦合作用,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电极引线31上信号传输的温定性,提高触控检测精度和触控灵敏度。
此外,结合图23和图24,第一屏蔽结构401通过屏蔽连接线403与第二屏蔽结构402连接形成环形结构。此时,第一电极引线31与第一连接线33和屏蔽信号线异层设置,且环形结构的屏蔽信号线将第一电极引线31包围,以在垂直于基板10的方向上,环形结构的屏蔽信号线形成一静电屏蔽结构,以在垂直于基板10的方向上,屏蔽信号线的环形结构内的第一电极引线31与第一连接线33以及其它走线隔绝,以进一步提高第一电极引线31上信号传输的温定性,提高触控检测精度和触控灵敏度。
以下结合附图对屏蔽信号线与第一电极引线同层设置,且屏蔽信号线与第一连接线异层设置的情况进行说明。
示例性的,图25是图16中E-E'截面的又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6和图25,位于第一非显示区121的屏蔽信号线包括第一屏蔽结构401(图20中附图标记411为第一屏蔽结构401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第二屏蔽结构402(图20中附图标记412为第二屏蔽结构402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和屏蔽连接线403(图20中附图标记413为屏蔽跨线403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该第一屏蔽结构401通过屏蔽连接线403与第二屏蔽结构402连接形成U型结构。触控显示面板的屏蔽信号线与第一电极引线31同层设置,第一屏蔽结构401在基板的正投影411位于第一连接线33与第一电极引线31在基板的正投影331和311之间,第二屏蔽结构402位于第一连接线33远离第一屏蔽结构401的一侧。
如此,第一连接线33与第一电极引线31和屏蔽信号线异层设置,且U型结构的屏蔽信号线半包围第一连接线33,以在垂直于基板10的方向上,第一非显示区121内的第一连接线33与第一电极引线31通过该U型结构的屏蔽信号线相互隔离,且在垂直于基板10的方向上,U型结构的屏蔽信号线的第一屏蔽结构401和第二屏蔽结构402分别位于第一连接线33的两侧,从而通过第一屏蔽结构401与第一连接线33之间的耦合作用抵消第二屏蔽结构402与第一连接线33之间的耦合作用,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连接线33上信号传输的稳定性,提高触控检测精度和触控灵敏度。
此外,结合图19和图25,第一屏蔽结构401通过屏蔽连接线403与第二屏蔽结构402连接形成环形结构。此时,第一连接线33与第一电极引线31和屏蔽信号线异层设置,且环形结构的屏蔽信号线将第一连接线33包围,以在垂直于基板10的方向上,环形结构的屏蔽信号线形成一静电屏蔽结构,以在垂直于基板10的方向上,屏蔽信号线的环形结构内的第一连接线33与第一电极引线31以及其它走线隔绝,以进一步提高第一电极引线31上信号传输的温定性,提高触控检测精度和触控灵敏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非显示区中,除上述第一电极引线与第一连接线同层或异层设置的情况,第一电极引线与第一连接线还可部分同层设置,部分不同层设置。
可选的,位于第一非显示区的第一连接线、第一电极引线以及屏蔽信号线相互绝缘,且第一连接线与第一电极引线的至少部分异层设置;屏蔽信号线包括第一屏蔽结构、第二屏蔽结构以及屏蔽连接线,第一屏蔽结构通过屏蔽连接线与第二屏蔽结构连接构成U型或环形结构,且第一屏蔽结构、第二屏蔽结构以及屏蔽连接线同层设置;第一屏蔽结构位于第一连接线与第一电极引线之间,第二屏蔽结构位于第一连接线或第一电极引线远离第一屏蔽结构的一侧,且屏蔽连接线在基板的正投影与第一电极引线或第一连接线在基板的正投影具有交叠。
以下结合附图,对第一电极引线与第一连接线部分同层设置,部分不同层设置的情况进行示例性的说明。
示例性的,图26是图16中S-S'截面的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6和图26,位于第一非显示区121的屏蔽信号线包括第一屏蔽结构(图20中附图标记411为第一屏蔽结构401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第二屏蔽结构(图20中附图标记412为第二屏蔽结构402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和屏蔽连接线403(图20中附图标记413为屏蔽跨线403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该第一屏蔽结构通过屏蔽连接线403与第二屏蔽结构连接形成U型结构。其中,第一屏蔽结构位于第一连接线33与第一电极引线31之间,第二屏蔽结构位于第一连接线33远离第一屏蔽结构的一侧,且屏蔽连接线403在基板10的正投影413与第一连接线33的正投影311具有交叠。
由于位于第一非显示区121的第一连接线33、第一电极引线31以及屏蔽信号线相互绝缘,且第一连接线33与第一电极引线31的至少部分异层设置,第一屏蔽结构、第二屏蔽结构以及屏蔽连接线403同层设置,因此位于屏蔽连接线403在基板10的正投影413与第一连接线33的正投影331的交叠处,第一连接线33可跳线至其它膜层,即交叠处的第一连接线33与屏蔽信号线异层设置,以实现第一连接线33与屏蔽信号线之间的电绝缘。
示例性的,图27是图19中Q-Q'截面的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9和图27,图27与图26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屏蔽结构通过屏蔽连接线403与第二屏蔽结构连接形成环形结构,且在环形结构的屏蔽信号线与第一连接线33的交叠处,第一连接线33做跳线,即交叠处的第一连接线33与屏蔽信号线异层设置,以实现第一连接线33与屏蔽信号线之间的电绝缘。
示例性的,图28是图20中W-W'截面的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0和图28,位于第一非显示区121的屏蔽信号线包括第一屏蔽结构(图20中附图标记411为第一屏蔽结构401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第二屏蔽结构(图20中附图标记412为第二屏蔽结构402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和屏蔽连接线403(图20中附图标记413为屏蔽跨线403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该第一屏蔽结构通过屏蔽连接线403与第二屏蔽结构连接形成U型结构。其中,第一屏蔽结构位于第一连接线33与第一电极引线31之间,第二屏蔽结构位于第一电极引线31远离第一屏蔽结构的一侧,且屏蔽连接线403在基板10的正投影413与第一电极引线31的正投影311具有交叠。
由于位于第一非显示区121的第一连接线33、第一电极引线31以及屏蔽信号线相互绝缘,且第一连接线33与第一电极引线31的至少部分异层设置,第一屏蔽结构、第二屏蔽结构以及屏蔽连接线403同层设置,因此位于屏蔽连接线403在基板10的正投影413与第一电极引线31的正投影311的交叠处,第一电极引线31跳线至其它膜层,即交叠处的第一电极引线31与屏蔽信号线异层设置,以实现第一电极引线31与屏蔽信号线之间的电绝缘。
示例性的,图29是图23中Z-Z'截面的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3和图29,图29与图28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屏蔽结构通过屏蔽连接线403与第二屏蔽结构连接形成环形结构,且在环形结构的屏蔽信号线与第一电极引线31的交叠处,第一电极引线31做跳线,即交叠处的第一电极引线31与屏蔽信号线异层设置,以实现第一电极引线31与屏蔽信号线之间的电绝缘。
可选的,图3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中部分区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0,第一连接线33包括的至少两条子第一连接线。相应的,缺口结构130两侧的第一子触控电极221与第二子触控电极222通过至少两条子第一连接线连接。
如此,包括至少两条子第一连接线的第一连接线33相对于只包括一条子第一连接线的第一连接线具有较大的横截面积。由电阻R=ρl/S,其中的ρ为第一连接线33的电阻率,l为第一连接线33的长度,S为第一连接线33横截面积。可知,当ρ和l均不改变时,增大第一连接线33横截面积,即可降低第一连接线33的电阻,从而能够降低第一连接线33上传输信号的损耗。
可选的,继续参考图30,该触控显示面板中还包括虚拟走线80。当位于第一非显示区121的至少部分第一电极引线31与屏蔽信号线40同层设置时,虚拟走线80位于屏蔽信号线40与第一电极引线31之间;和/或,虚拟走线80位于任意相邻的两条第一电极引线31之间;和/或,位于第一非显示区121的至少部分第一连接线33与屏蔽信号线40同层设置时,虚拟走线80位于屏蔽信号线40与第一连接线33之间;和/或,虚拟走线80位于任意相邻的两条第一连接线之间。需要说明的是,图中的虚拟走线80是以虚线表示,但并不代表该虚拟走线一定存在断点,图中只是为了方便区别去其他走线而采用虚线表示,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具体可根据情况而设置。
由于第一非显示区121的尺寸较小,走线排布密集,在走线图案化的过程中,很容易过刻蚀或刻蚀不足,如此将造成各第一电极引线31和/或第一连接线33的线宽不一致,使得各第一电极引线31和/或第一连接线33上传输的信号存在差异,影响触控检测精度和触控灵敏度。
通过在位于第一非显示区121的走线之间,例如第一电极引线31与屏蔽信号线40之间,和/或第一电极引线31与第一电极引线31之间;和/或第一连接线33与屏蔽信号线40之间,和/或第一连接线33与第一连接线33之间,设置虚拟走线80,以防过刻蚀或刻蚀不足的现象产生,从而保证各第一电极引线31和/或第一连接线33线宽的一致均匀性。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更好的区分屏蔽信号线40、第一电极引线31、第一连接线33以及虚拟走线80,将屏蔽信号线40画为一种不连续的点状结构,以及将虚拟走线80画为另一种不连续的点状结构,其并不代表实际设计的屏蔽信号40和为虚拟走线80非连续状态。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图3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31,显示装置200可以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100。显示装置200可以为图31所示的手机,也可以为电脑、电视机、智能穿戴显示装置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6)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以及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
缺口结构,位于所述显示区一侧边缘且向所述显示区内部凹陷;
基板;
触控结构,位于所述基板一侧;
所述触控结构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多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排列;多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交叉;
至少一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位于所述缺口结构两侧的第一子触控电极和第二子触控电极;
所述非显示区包括与所述缺口结构相邻的第一非显示区;
所述第一子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二子触控电极通过第一连接线连接,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连接线位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通过第一电极引线与驱动芯片电连接,且至少部分所述第一电极引线位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
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屏蔽信号线,位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的至少部分所述屏蔽信号线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线和所述第一电极引线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与位于第一非显示区的所述第一电极引线电连接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所在直线穿过所述缺口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中所述第一连接线与所述第一电极引线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不交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的所述第一连接线与所述第一电极引线不交叠且同层设置;
位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的至少部分所述屏蔽信号线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线与所述第一电极引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的所述屏蔽信号线包括第一屏蔽结构、第二屏蔽结构和屏蔽跨线;
所述第一屏蔽结构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线与所述第一电极引线之间,所述第二屏蔽结构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线或所述第一电极引线远离所述第一屏蔽结构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屏蔽结构和所述第二屏蔽结构与所述第一连接线和所述第一电极引线同层设置;
所述第一屏蔽结构通过所述屏蔽跨线与所述第二屏蔽结构连接形成U型或环形结构;所述屏蔽跨线与所述第一连接线和所述第一电极引线异层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的所述第一连接线与所述第一电极引线异层设置;
位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的至少部分所述屏蔽信号线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线与所述第一电极引线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的所述屏蔽信号线包括第一屏蔽结构、第二屏蔽结构和屏蔽跨线;
所述第一屏蔽结构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线与所述第一电极引线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之间,所述第二屏蔽结构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线远离所述第一屏蔽结构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屏蔽结构和所述第二屏蔽结构与所述第一连接线同层设置;
所述第一屏蔽结构通过所述屏蔽跨线与所述第二屏蔽结构连接形成U型或环形结构;所述屏蔽跨线与所述第一连接线异层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跨线与所述第一电极引线同层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的所述屏蔽信号线包括第一屏蔽结构、第二屏蔽结构和屏蔽跨线;
所述第一屏蔽结构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线与所述第一电极引线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之间,所述第二屏蔽结构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引线远离所述第一屏蔽结构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屏蔽结构和所述第二屏蔽结构与所述第一电极引线同层设置;
所述第一屏蔽结构通过所述屏蔽跨线与所述第二屏蔽结构连接形成U型或环形结构;所述屏蔽跨线与所述第一电极引线异层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跨线与所述第一连接线同层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的所述屏蔽信号线包括第一屏蔽结构、第二屏蔽结构和屏蔽连接线;所述第一屏蔽结构通过所述屏蔽连接线与所述第二屏蔽结构连接形成U型或环形结构;
所述屏蔽信号线与所述第一连接线同层设置,所述第一屏蔽结构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线与所述第一电极引线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之间,所述第二屏蔽结构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引线远离所述第一屏蔽结构的一侧;
或,所述屏蔽信号线与所述第一电极引线同层设置,所述第一屏蔽结构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线与所述第一电极引线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之间,所述第二屏蔽结构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线远离所述第一屏蔽结构的一侧。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的所述第一连接线、所述第一电极引线以及所述屏蔽信号线相互绝缘,且所述第一连接线与所述第一电极引线的至少部分异层设置;
所述屏蔽信号线包括第一屏蔽结构、第二屏蔽结构以及屏蔽连接线,所述第一屏蔽结构通过所述屏蔽连接线与所述第二屏蔽结构连接构成U型或环形结构,且所述第一屏蔽结构、第二屏蔽结构以及屏蔽连接线同层设置;
所述第一屏蔽结构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线与所述第一电极引线之间,所述第二屏蔽结构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线或所述第一电极引线远离所述第一屏蔽结构的一侧,且所述屏蔽连接线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电极引线或所述第一连接线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交叠。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信号线接收固定电位。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线包括的至少两条子第一连接线;
所述第一子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二子触控电极通过所述至少两条子第一连接线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虚拟走线;
位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的至少部分所述第一电极引线与所述屏蔽信号线同层设置时,所述虚拟走线位于所述屏蔽信号线与所述第一电极引线之间;和/或,
所述虚拟走线位于任意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一电极引线之间;和/或,
位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的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连接线与所述屏蔽信号线同层设置时,所述虚拟走线位于所述屏蔽信号线与所述第一连接线之间;和/或,
所述虚拟走线位于任意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一连接线之间。
1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CN201910488197.0A 2019-06-05 2019-06-05 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102448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88197.0A CN110244873B (zh) 2019-06-05 2019-06-05 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6/716,447 US10782841B2 (en) 2019-06-05 2019-12-16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88197.0A CN110244873B (zh) 2019-06-05 2019-06-05 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44873A CN110244873A (zh) 2019-09-17
CN110244873B true CN110244873B (zh) 2022-10-04

Family

ID=67886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88197.0A Active CN110244873B (zh) 2019-06-05 2019-06-05 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782841B2 (zh)
CN (1) CN1102448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10014810A (ko) * 2019-07-30 2021-02-1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10703946B (zh) * 2019-09-30 2024-05-0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1703978B2 (en) * 2019-10-29 2023-07-18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Touch substrate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EP4053681A4 (en) * 2019-10-29 2022-11-16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TOUCH SUBSTRATE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11029390B (zh) * 2019-12-23 2022-05-2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1081141B (zh) * 2020-01-08 2022-04-26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282199B (zh) * 2020-02-20 2023-05-02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651089B (zh) * 2020-06-16 2024-06-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1966240B (zh) * 2020-08-14 2024-03-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984153B (zh) * 2020-08-31 2022-04-08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2114701A (zh) * 2020-09-07 2020-12-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12086470B (zh) * 2020-09-25 2024-06-11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22082564A1 (zh) * 2020-10-22 2022-04-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4690921A (zh) * 2020-12-25 2022-07-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制作显示面板的方法
CN112684932B (zh) * 2020-12-29 2023-11-2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550414B2 (en) 2020-12-30 2023-01-10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Touch display screen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12711349B (zh) * 2020-12-30 2023-06-2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屏、触控显示装置
WO2022170458A1 (zh) * 2021-02-09 2022-08-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EP4239620A4 (en) * 2021-02-22 2024-01-24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BAS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3161401B (zh) * 2021-04-22 2022-08-0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835559B (zh) * 2021-09-26 2023-07-2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14020166B (zh) * 2021-10-27 2023-07-14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
CN114089873B (zh) * 2021-11-16 2023-08-0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电子装置
CN114185454B (zh) * 2021-12-13 2023-06-2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1250B (zh) * 2012-05-11 2014-12-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装置
CN102841716B (zh) * 2012-08-21 2015-08-05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式内嵌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4698702B (zh) * 2015-04-01 2017-09-15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装置以及驱动方法
KR102394724B1 (ko) 2015-10-29 2022-05-0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CN105652498A (zh) * 2016-03-22 2016-06-08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7025027A (zh) * 2016-08-12 2017-08-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7065365B (zh) * 2017-06-16 2020-07-0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07092400B (zh) * 2017-06-27 2019-10-0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包含其的触控显示装置
CN107894862B (zh) 2017-11-29 2021-01-08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CN108628497B (zh) 2018-05-04 2021-06-1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控面板及其补偿方法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44873A (zh) 2019-09-17
US20200117313A1 (en) 2020-04-16
US10782841B2 (en) 2020-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44873B (zh) 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6293226B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驱动方法
KR102394724B1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US9411473B2 (en) Touch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10394404B2 (en) Touch display panel
WO2016064237A2 (ko) 터치 입력 장치
KR101706834B1 (ko) 터치 패널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2010198586A (ja) 入力装置
KR20130004560A (ko) 투광형 입력 장치와 그의 제조 방법
WO2015198977A1 (ja) タッチパネル付き表示装置
CN106557191B (zh) 具有指纹辨识功能的触控显示装置以及其指纹辨识模块
EP2461240B1 (en) Detecting sensor, indicator position detec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etecting sensor
KR20150092668A (ko) 터치 윈도우
US9118329B2 (en) Touch screen panel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US9244571B2 (en) Touch sensing device
CN112269494B (zh) 显示面板
CN107957810A (zh) 触摸屏板
CN206003066U (zh) 智能手机
CN112527159B (zh) 触控基板和显示装置
KR20140109254A (ko) 정전 용량식 입력 장치
US20230341979A1 (en) Display device,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201706788A (zh) 觸控面板
CN104834422B (zh) 触控模组及具有该触控模组的触控显示装置
JP2014048674A (ja) タッチパネル
CN111857432B (zh) 一种触控基板、触控显示装置和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