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03946B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03946B
CN110703946B CN201910939315.5A CN201910939315A CN110703946B CN 110703946 B CN110703946 B CN 110703946B CN 201910939315 A CN201910939315 A CN 201910939315A CN 110703946 B CN110703946 B CN 1107039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signal
signal line
display panel
frame sealing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3931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03946A (zh
Inventor
杨佳瑶
吕晶
刘昕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3931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0394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039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039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039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039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用于提高激光熔融效率。显示面板包括基底、封框胶和触控信号线组。基底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封框胶位于非显示区,封框胶位于基底的一侧。触控信号线组包括多条触控信号线。触控信号线延伸至非显示区,且触控信号线位于封框胶远离基底的一侧。触控信号线包括第一部分。第一部分与封框胶交叠。第一部分包括与封框胶交叠的镂空区。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触控技术越来越多地使用在各种显示器上。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Incell TP)将触控电极集成在显示面板中,具有结构简单、轻、薄等优点,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种便携智能终端中。
现有设计中,由于连接触控电极和控制芯片的触控信号线需要跨过位于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的封框胶与芯片相连。因此,在对封框胶进行激光熔融时,触控信号线会影响到激光对封框胶的照射,对封框胶的熔融固化具有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用以减弱触控信号线对封框胶的熔融固化的影响。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基底,所述基底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
封框胶,位于所述非显示区,所述封框胶位于所述基底的一侧;
触控信号线组,所述触控信号线组包括多条触控信号线,所述触控信号线延伸至所述非显示区,且所述触控信号线位于所述封框胶远离所述基底的一侧;所述触控信号线包括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封框胶交叠,所述第一部分包括与所述封框胶交叠的镂空区。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通过在触控信号线与封框胶交叠的第一部分中设置与封框胶交叠的镂空区,在激光照射封框胶使其熔融时,激光可以通过镂空区射向封框胶,从而能够减弱触控信号线的遮挡对封框胶的熔融效果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区域Q的一种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2沿BB’的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区域Q的另一种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1中区域Q的又一种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1中封框胶与交叠的触控信号线组的一种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1中区域Q的又一种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区域Q的又一种放大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反射金属的俯视示意图;
图12为图1中区域Q的又一种放大示意图;
图13为图12沿CC’的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14为图1沿DD’的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镂空区,但这些镂空区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各个镂空区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镂空区也可以被称为第二镂空区,类似地,第二镂空区也可以被称为第一镂空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图1中区域Q的一种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2沿BB’的一种截面示意图,其中,显示面板包括基底1、封框胶2和触控信号线组3。基底1包括显示区AA和非显示区NA。封框胶2位于非显示区NA中基底1的一侧。触控信号线组3包括多条触控信号线30。触控信号线30位于封框胶2远离基底1的一侧。触控信号线30延伸至非显示区NA。如图2和图3所示,触控信号线30包括与封框胶2交叠的第一部分301。第一部分301包括与封框胶2交叠的镂空区L。
示例性的,上述封框胶2可以选用玻璃料(frit)。在利用封框胶2对显示面板进行封装的过程中,首先将固体形态的初始封框胶设置在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NA,然后利用激光照射初始封框胶使其熔融,以粘合显示面板的上侧盖板和下侧基板,实现对显示面板的封装。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在触控信号线30与封框胶2交叠的第一部分301中设置与封框胶2交叠的镂空区L,在激光照射封框胶2使其熔融时,激光可以通过镂空区L射向封框胶2,从而能够减弱触控信号线30的遮挡对封框胶2的熔融效果的影响。
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排布的触控电极4。触控电极4通过触控信号线30与触控芯片(未图示)连接。在进行触控操作时,触控芯片通过触控信号线30向触控电极4提供信号,触控电极4产生的感应信号也通过触控电极4反馈至触控芯片,以判断触控操作的位置等信息。
如图1所示,在同一触控信号线组3中,沿第一方向x,相邻两条触控信号线30的间距d1与触控电极4沿第一方向x的尺寸d2满足:0<d1≤d2/2。本发明实施例如此设置,能够令一个触控信号线组3中多条触控信号线30尽量集中排布,从而将受触控信号线30遮挡的封框胶2的位置也尽量集中在一起。相应的,封框胶2中不被触控信号线30遮挡的部分也能够集中设置。这样在对封框胶2进行激光熔融时,可以让激光能够连续照射封框胶2中不被触控信号线30遮挡的部分以及封框胶2中被触控信号线30遮挡的部分。在照射封框胶2中被触控信号线30遮挡的部分时,本发明实施例可以调整工艺条件,例如通过调整激光的能量以及激光的照射时间来改善这部分封框胶的激光熔融效果。在照射封框胶2中不被触控信号线遮挡的部分时,可以采用正常的激光能量以及照射时间。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令一个触控信号线组3中多条触控信号线30尽量集中排布,能够在保证封框胶2的各位置处均能接受到充足的激光能量的基础上,避免频繁切换和调整工艺条件,保证生产节拍。示例性的,可以将触控电极4的长和宽设置在5mm左右,相应的,令相邻两条触控信号线30的间距d1小于等于2.5mm。
另外,由于需要令显示面板中尽量多的位置能够进行触控操作,因此目前通常会将触控电极4尽量平均地分散设置在显示面板中,以尽量覆盖显示面板的各个区域。基于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根据触控信号线的数量,将上述触控信号线组3的数量设置为多组。如图4所示,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其中,该显示面板包括多组触控信号线组3,相邻两组触控信号线组3之间的距离d3大于同一触控信号线组3中相邻两条触控信号线30的间距d1。如此设置在避免频繁切换和调整工艺条件的基础上,还能避免将触控信号线30和相应的触控电极4之间的距离设置的过远,从而避免将触控信号线30和相应的触控电极4之间的连接线的长度设置的过长,有利于简化显示面板中的走线的复杂程度。
示例性的,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通过将触控信号线30的第一部分301的镂空区L的面积SL与触控信号线30的第一部分301的面积S301之比设置为大于等于25%,这样在激光照射时,能够使尽量多的激光从镂空区L中射向封框胶2,尽量大程度地减弱触控信号线的遮挡对封框胶的熔融效果的影响。
可选的,镂空区L的形状可以设计为图2所示的矩形。或者,如图5和图6所示,图5和图6分别为图1中区域Q的另外两种放大示意图,镂空区L的形状也可以设计为如图5所示的圆形或者图6所示的长条形。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均是以一条触控信号线中多个镂空区L的形状相同进行的示意,实际上在一条触控信号线中,还可以将多个镂空区L的形状设计为不同,例如,在一条触控信号线中,可以将镂空区L的形状设计为圆形和多边形的混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将镂空区L的形状设计为如图6所示的长条形时,如图6所示,其中,触控信号线30的第一部分301包括多条子触控信号线3010。镂空区L包括多个子镂空区L0,子触控信号线3010和子镂空区L0交替设置。其中,子镂空区L0的宽度WL大于等于子触控信号线3010的宽度W3010,以使尽量多的激光能够从子镂空区L0中射向封框胶2,进一步减弱触控信号线的遮挡对封框胶的熔融效果的影响。其中,子镂空区3010和子触控信号线30的宽度方向x与触控信号线30的延伸方向y垂直。
示例性的,上述子触控信号线30的线宽W3010小于等于10μm。
如图7所示,图7为图1中封框胶与交叠的触控信号线组3的一种放大示意图,其中,在该触控信号线组3中,上述镂空区包括第一镂空区L1和第二镂空区L2。沿触控信号线30的宽度方向x,第一镂空区L1与触控信号线组3的边缘之间的最短距离dL1大于第二镂空区L2与触控信号线组3的边缘之间的最短距离dL2,第一镂空区L1的面积大于第二镂空区L2的面积。与被触控信号线组3的中间部分遮挡的封框胶2相比,封框胶2中靠近触控信号线组3的边缘的部分受到的激光照射的能量相对较多。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靠近触控信号线组3的边缘的第二镂空区L2的面积设计的较小,将远离触控信号线组3的边缘的第二镂空区L1的面积设计的较大,能够均衡封框胶2中被触控信号线组3遮挡的各个位置处接受到的激光的能量,从而保证封框胶2中被触控信号线组3遮挡的各个位置都能有较好的激光熔融效果。
示例性的,如图7所示,沿触控信号线30的宽度方向x,该触控信号线组3中各个镂空区的面积先增大后减小,其中,面积最大的镂空区Lmax与触控信号线组3的边缘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其余任意一个镂空区与触控信号线组3的边缘之间的最短距离。
除了上述在触控信号线30上设置镂空区L的方式来改善被触控信号线30遮挡的封框胶2的激光熔融的方式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多种其他的方式:
示例性的,如图8所示,图8为图1中区域Q的又一种放大示意图,其中,封框胶2包括与触控信号线30交叠的交叠部分21,以及与触控信号线30不交叠的非交叠部分22。其中,封框胶2的交叠部分21由于与触控信号线30交叠,因此,在激光照射这部分封框胶时,激光会被触控信号线30遮挡。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令封框胶2的交叠部分21的宽度W1小于封框胶2的非交叠部分22的宽度W2,在激光照射熔融封框胶2时,能够减小封框胶2中被触控信号线30所影响的面积,保证封框胶2中的大部分均能正常的接受激光的照射。如图8所示,其中,封框胶2的宽度方向y与封框胶2的延伸方向x垂直。
示例性的,上述封框胶2的形成方法包括:
步骤S1:在基底1的一侧形成初始封框胶。需要说明的是,该初始封框胶的命名仅是为了区分于经过熔融后的封框胶,初始封框胶一般为固体形态,其与经过熔融且对显示面板起到封装作用的封框胶的材料相同。为保证封装可靠性,初始封框胶通常会环绕显示面板的显示区进行设置。
步骤S2:通过激光对初始封框胶加热,使初始封框胶熔融。在此过程中,一般会使激光沿初始封框胶的轨迹进行移动,使各位置处的初始封框胶均能接受到激光的能量。
步骤S3:使熔融后的初始封框胶固化形成封框胶2实现对显示面板的封装。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令激光在封框胶2的非交叠部分22的移动速率大于等于激光在交叠部分21的移动速率,如此以使激光在封框胶2的交叠部分21的照射时间大于等于激光在封框胶2的非交叠部分的照射时间,从而能够减小由于触控信号线30对封框胶2的交叠部分21的遮挡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以使交叠部分21和非交叠部分22的熔融效果趋近于一致。
或者,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令施加在非交叠部分22的激光的能量小于等于施加在交叠部分21的激光的能量,以使交叠部分21和非交叠部分22的熔融效果趋近于一致。
可选的,上述调整激光的移动速率和能量这两种方式可以同时使用,也可以择一使用,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示例性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除了将显示面板设计为如图1所示的矩形形状外,还可以对显示面板的形状进行多种设计,例如将显示面板的边缘的形状设计为非直线的异形形状。示例性的,如图9所示,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其中,可以在显示面板中设置R角,或者在显示面板中设置挖孔区(Notch)。在R角以及挖孔区附近,显示面板的边缘的形状为非直线的异形形状。相应的,为了保证显示面板的封装可靠性,本发明实施例将封框胶2设置为随着显示面板的形状的变化而变化。如图9所示,上述封框胶2包括位于R角和位于Notch处的异形区域20。在位于包括R角处和Notch处的异形区域20内,封框胶2的形状为曲线形状。在对封框胶进行激光熔融时,为使不同位置处的封框胶均能接受到充足的激光能量,一般会在异形区域20处增大激光的能量,或者延长激光的照射时间,以使封框胶2在异形区域和正常区域的熔融程度接近。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令触控信号线30的第一部分301与位于异形区域20的封框胶2交叠,也就是说,将触控信号线30经异形区域20跨线,这样在激光照射封框胶2时,利用激光在异形区域20的高能量或者长时间的工艺条件,能够使被触控信号线30遮挡的封框胶部分得到充分的激光能量,从而以减弱触控信号线30的遮挡对封框胶2的熔融效果的影响。与将触控信号线30设置为经异形区域20以外的其他区域跨线的方案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将提高激光能量或者延长激光照射时间的位置集中设置在异形区域处,避免增加过多的位置进行工艺调整,有利于提高工艺效率。
示例性的,如图10所示,图10为图1中区域Q的又一种放大示意图,上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反射金属5,反射金属5位于封框胶2和基底之间,在激光照射的过程中,反射金属5能够将激光反射至封框胶2,提高激光的利用率,加快封框胶2的熔融速率。
示例性的,如图10所示,上述反射金属5包括开口50,在激光的照射过程中,反射金属会受热。开口50的设置能够缓解反射金属5在受热过程中产生的热应力,降低反射金属5出现受热产生裂纹的可能性。
可选的,如图10所示,上述反射金属5包括与触控信号线30交叠的交叠部分51,以及与触控信号线30不交叠的非交叠部分52。交叠部分51和非交叠部分52均包括开口50。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令交叠部分51的开口率小于非交叠部分52的开口率,能够使反射金属5的交叠部分51参与反射激光的面积大于非交叠部分52参与反射激光的面积,从而使封框胶2中与触控信号线30交叠的部分能够接受到更多的由反射金属5反射的激光的能量,以减弱触控信号线30的遮挡对封框胶2的熔融效果的影响,使封框胶2各位置处的熔融效果趋近于一致。其中,反射金属5的开口率为单位面积的反射金属5中开口50所占的面积。
示例性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可以通过令反射金属5中交叠部分51所包括的开口50的密度小于非交叠部分52所包括的开口50的密度。或者,如图11所示,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反射金属的俯视示意图,也可以令反射金属5中,交叠部分51所包括的每个开口50的面积小于非交叠部分52中每个开口50的面积,以使交叠部分51的开口率小于非交叠部分52的开口率。
需要说明的是,图10和图11中示出的反射金属5中开口50的形状仅为示意,在实际的显示面板的设计过程中,也可以将开口50设置为圆形或其他形状,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将触控信号线30的第一部分301设置为包括透明金属氧化物材料,透明金属氧化物对激光的穿透性较好,能够减弱触控信号线的遮挡对封框胶的熔融效果的影响。示例性的,上述透明金属氧化物可以选用铟锡氧化物或铟锌氧化物,如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氧化铟锌(Indium Zinc Oxide,IZO)等。
如图12所示,图12为图1中区域Q的又一种放大示意图,上述触控信号线30还包括与封框胶2不交叠的第二部分302。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选用金属材料来形成第二部分302,以保证触控信号线30的导电性。示例性的,该金属材料可以选用钼、铝、铜、铬等的金属或合金。
示例性的,如图13所示,图13为图12沿CC’的一种截面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将触控信号线30中选用不同材料形成的第一部分301和第二部分302设置于不同膜层,这样在触控信号线的形成过程中,第一部分301和第二部分302可以分别制作。具体的,如图13所示,其中,第一部分301和第二部分302之间还包括绝缘层303,绝缘层303包括过孔3030,第一部分301和第二部分302通过过孔3030相连。
示例性的,如图12所示,其中,触控信号线30中,第一部分301的宽度W301大于第二部分302的宽度W302,触控信号线30的宽度方向x与触控信号线30的延伸方向y垂直。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增大触控信号线30中选用透明金属氧化物形成的第一部分301的宽度,能够减小第一部分301的阻抗,在增加激光在第一部分301的透过率的基础上,保证触控信号线30的良好的导电性。
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上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显示信号线6和焊盘7,显示信号线从显示区AA延伸至非显示区NA与位于非显示区NA。可选的,如图1所示,显示信号线6和触控信号线30连接至同一个焊盘7。焊盘7与触控驱动集成(Touch and Display DriverIntegration,以下简称TDDI)芯片(未图示)相连,以利用该触控驱动集成芯片向显示信号线6和触控信号线30提供驱动信号,减少显示面板中设置的芯片的数量。
可选的,如图14所示,图14为图1沿DD’的一种截面示意图,其中,触控信号线30位于盖板8靠近基底1的一侧,显示信号线6位于触控信号线30和基底1之间。焊盘7和封框胶2均位于触控信号线30和显示信号线6之间。且,如图1和图14所示,焊盘7位于封框胶2远离显示区AA的一侧,以避免焊盘7的形成影响封框胶2所围绕的显示区AA内的真空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如图15所示,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其中,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100。
其中,显示面板100的具体结构已经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当然,图15所示的显示装置仅仅为示意说明,该显示装置可以是例如手机、平板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电纸书或电视机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通过在触控信号线与封框胶交叠的第一部分中设置与封框胶交叠的镂空区,在激光照射封框胶使其熔融时,激光可以通过镂空区射向封框胶,从而能够减弱触控信号线的遮挡对封框胶的熔融效果的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底,所述基底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
封框胶,位于所述非显示区,所述封框胶位于所述基底的一侧;
触控信号线组,所述触控信号线组包括多条触控信号线,所述触控信号线延伸至所述非显示区,且所述触控信号线位于所述封框胶远离所述基底的一侧;所述触控信号线包括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封框胶交叠,所述第一部分包括与所述封框胶交叠的镂空区;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反射金属,所述反射金属位于所述封框胶和所述基底之间,且,所述反射金属包括与所述触控信号线交叠的交叠部分,以及与所述触控信号线不交叠的非交叠部分;
所述交叠部分和所述非交叠部分均包括开口,所述交叠部分的开口率小于所述非交叠部分的开口率,所述开口率为单位面积内所述开口的面积;
所述触控信号线组中,多条所述触控信号线沿第一方向排布;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的触控电极;
沿所述第一方向,同一所述触控信号线组中,相邻两条所述触控信号线的间距d1与所述触控电极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d2满足:0<d1≤d2/2;
所述触控信号线组的数量为多组;相邻两组所述触控信号线组之间的距离d3大于同一所述触控信号线组中相邻两条所述触控信号线的间距d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镂空区的形状包括圆形、多边形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控信号线的第一部分中,所述镂空区的面积与所述触控信号线的第一部分的面积之比大于等于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框胶包括异形区域;
所述触控信号线的第一部分与位于所述异形区域的所述封框胶交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框胶包括与所述触控信号线交叠的交叠部分,以及与所述触控信号线不交叠的非交叠部分,所述封框胶的交叠部分的宽度小于所述封框胶的非交叠部分的宽度,所述封框胶的宽度方向与所述封框胶的延伸方向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框胶的形成方法包括:
在所述基底的一侧形成初始封框胶;
通过激光对所述初始封框胶加热,使所述初始封框胶熔融;
使熔融后的所述初始封框胶固化形成所述封框胶;
所述激光在所述非交叠部分的移动速率大于等于所述激光在所述交叠部分的移动速率;
和/或,
施加在所述非交叠部分的所述激光的能量小于等于施加在所述交叠部分的所述激光的能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金属中,所述交叠部分所包括的所述开口的密度小于所述非交叠部分所包括的所述开口的密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金属中,所述交叠部分所包括的所述开口的面积小于所述非交叠部分所包括的所述开口的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控信号线的第一部分包括透明金属氧化物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控信号线还包括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封框胶不交叠;
所述第二部分包括金属;
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位于不同膜层,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还包括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包括过孔,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通过所述过孔相连。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控信号线中,所述第一部分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宽度,所述触控信号线的宽度方向与所述触控信号线的延伸方向垂直。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控信号线的第一部分包括多条子触控信号线;所述镂空区包括多个子镂空区,所述子触控信号线和所述子镂空区交替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镂空区的宽度大于等于所述子触控信号线的宽度,所述子镂空区和所述子触控信号线的宽度方向与所述触控信号线的延伸方向垂直。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触控信号线的线宽小于等于10μm。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镂空区包括第一镂空区和第二镂空区;沿所述触控信号线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镂空区与所述触控信号线组的边缘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镂空区与所述触控信号线组的边缘之间的最短距离;
所述第一镂空区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镂空区的面积。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显示信号线,所述显示信号线从所述显示区延伸至所述非显示区,且,所述显示信号线位于所述触控信号线和所述基底之间;
焊盘,所述焊盘位于所述封框胶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所述焊盘位于所述显示信号线和所述触控信号线之间;
所述显示信号线和所述触控信号线连接至同一个所述焊盘。
17.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1910939315.5A 2019-09-30 2019-09-30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107039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39315.5A CN110703946B (zh) 2019-09-30 2019-09-30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39315.5A CN110703946B (zh) 2019-09-30 2019-09-30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03946A CN110703946A (zh) 2020-01-17
CN110703946B true CN110703946B (zh) 2024-05-07

Family

ID=69197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39315.5A Active CN110703946B (zh) 2019-09-30 2019-09-30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039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85265A (zh) * 2020-02-27 2021-12-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860122B (zh) * 2021-03-17 2024-04-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和显示系统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1005780D0 (en) * 2009-04-10 2010-05-26 Apple Inc Improved touch panel design
CN102111953A (zh) * 2009-12-24 2011-06-29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印刷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3525316A (zh) * 2013-09-29 2014-01-22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封框胶及显示装置
CN104297957A (zh) * 2014-10-16 2015-01-21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Tft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5353532U (zh) * 2015-12-31 2016-06-29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CN106293252A (zh) * 2016-09-09 2017-01-04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6684257A (zh) * 2016-12-30 2017-05-1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器、oled显示面板及封装方法
CN106767107A (zh) * 2016-12-21 2017-05-31 无锡宏盛换热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u型封条的换热器
DE102016113186A1 (de) * 2015-12-31 2017-07-06 Shanghai Avic Opto Electronics Co., Ltd. Arraysubstrat, Berührungsanzeigefeld und Berührungsanzeigevorrichtung
CN206322129U (zh) * 2016-09-12 2017-07-1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CN107037639A (zh) * 2017-05-27 2017-08-11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104133A (zh) * 2017-06-30 2017-08-2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KR20180069623A (ko) * 2016-12-15 2018-06-2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정전기 방지 회로를 포함하는 터치형 표시패널 및 표시장치
CN109597248A (zh) * 2019-01-14 2019-04-0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框胶固化设备及框胶固化方法
CN109671865A (zh) * 2018-12-21 2019-04-2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244873A (zh) * 2019-06-05 2019-09-1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289289A (zh) * 2019-06-24 2019-09-27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289370A (zh) * 2019-06-28 2019-09-2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封装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00340B2 (ja) * 2014-02-04 2017-09-20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6055170B (zh) * 2016-07-29 2019-10-2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集成触控显示面板及包含其的集成触控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1005780D0 (en) * 2009-04-10 2010-05-26 Apple Inc Improved touch panel design
CN102111953A (zh) * 2009-12-24 2011-06-29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印刷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3525316A (zh) * 2013-09-29 2014-01-22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封框胶及显示装置
CN104297957A (zh) * 2014-10-16 2015-01-21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Tft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E102016113186A1 (de) * 2015-12-31 2017-07-06 Shanghai Avic Opto Electronics Co., Ltd. Arraysubstrat, Berührungsanzeigefeld und Berührungsanzeigevorrichtung
CN205353532U (zh) * 2015-12-31 2016-06-29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CN106293252A (zh) * 2016-09-09 2017-01-04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206322129U (zh) * 2016-09-12 2017-07-1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KR20180069623A (ko) * 2016-12-15 2018-06-2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정전기 방지 회로를 포함하는 터치형 표시패널 및 표시장치
CN106767107A (zh) * 2016-12-21 2017-05-31 无锡宏盛换热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u型封条的换热器
CN106684257A (zh) * 2016-12-30 2017-05-1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器、oled显示面板及封装方法
CN107037639A (zh) * 2017-05-27 2017-08-11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104133A (zh) * 2017-06-30 2017-08-2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09671865A (zh) * 2018-12-21 2019-04-2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597248A (zh) * 2019-01-14 2019-04-0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框胶固化设备及框胶固化方法
CN110244873A (zh) * 2019-06-05 2019-09-1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289289A (zh) * 2019-06-24 2019-09-27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289370A (zh) * 2019-06-28 2019-09-2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封装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03946A (zh) 2020-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65880B (zh) 电子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EP2339395B1 (en) Display device
CN110703946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0784463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3658985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5814529A (zh) 触摸屏、显示装置及触摸屏的制造方法
CN110825265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US11127811B2 (en) Display panel with layered transmission pads in non-display area,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JP5271173B2 (ja) 画像表示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1302888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JP2018025757A (ja) 電子機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819376B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ith a light-shielding portion
CN109686752A (zh) 像素模块及显示设备
US20210357060A1 (en) Display device
CN104075194A (zh) 一种背光光源组件、背光模组、液晶模组及制作方法
CN112652727B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封装方法
KR20210113501A (ko)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06125991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JP2021110929A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6598318B (zh) 触控面板以及触控面板的制备方法
CN110993676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器件
CN101482661B (zh) 焊垫结构及包含该焊垫结构的液晶显示面板
CN113745308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214313210U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17740106U (zh) 一种单点触控led显示屏和一种多点触控led显示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02

Address after: No.8, liufangyuan Henglu, Donghu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Ltd.

Applicant after: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Ltd. Shanghai Branch

Address before: Room 509, building 1, No. 6111, Longdong Avenu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201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TIANMA AM-OLED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