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93226B -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93226B
CN106293226B CN201610648333.4A CN201610648333A CN106293226B CN 106293226 B CN106293226 B CN 106293226B CN 201610648333 A CN201610648333 A CN 201610648333A CN 106293226 B CN106293226 B CN 1062932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display panel
electrode
pressure
pressure sen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4833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93226A (zh
Inventor
陈仲怀
孙莹
许育民
沈柏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64833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93226B/zh
Priority to US15/397,290 priority patent/US10365754B2/en
Publication of CN1062932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93226A/zh
Priority to DE102017108803.2A priority patent/DE102017108803A1/de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932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932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force sensing means to determine a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2Electrode mesh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electrode for touch sensing is formed of a mesh of very fine, normally metallic, interconnected lines that are almost invisible to see. This provides a quite large but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rface, without need for ITO or simila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Force Measurement Appropriate To Specific Purpos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驱动方法。其中的显示面板包括触控驱动电极阵列、触控感应电极阵列、与触控感应电极阵列同层设置的压力感应电极阵列,且压力感应电极阵列包括多个压力感应电极,各压力感应电极与各触控感应电极相互绝缘。按照本申请的方案,压力感应电极阵列与触控感应电极阵列同层设置,可以在同一道工艺步骤中制作压力感应电极阵列与触控感应电极阵列,从而简化了本申请的显示面板的制程,提高了制作良率并且降低了显示面板的厚度,顺应显示面板的轻薄化发展趋势。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触控显示装置可以通过触控电极来检测手指在触控显示装置的显示屏平面内的坐标位置,并根据该坐标位置来进行相应的显示。
然而,显示技术的发展以及人机交互界面交互操作的多样性对触控显示装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在检测手指在显示屏平面的坐标位置之外,还需要对手指垂直按压显示屏的压力大小进行检测,从而根据压力大小的不同来进行相应的显示。
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在已有的触控显示装置上添加额外的电极层来实现外界压力值的检测。然而,增加的电极层将导致制作工艺步骤的增加,使得产品良率可能下降。此外,增加的电极层还会导致触控显示装置的厚度增大,不符合触控显示装置的轻薄化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触控驱动电极阵列,触控驱动电极阵列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沿第二方向设置的触控驱动电极;触控感应电极阵列,触控感应电极阵列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延伸、沿第一方向设置的触控感应电极,各触控感应电极向触控驱动电极阵列的正投影与各触控驱动电极至少部分地相互交叠;压力感应电极阵列,压力感应电极阵列与触控感应电极阵列同层设置,压力感应电极阵列包括多个压力感应电极,各压力感应电极与各触控感应电极相互绝缘;至少一个压力感应参考电极,压力感应参考电极向压力感应电极阵列的正投影与各压力感应电极至少部分地重叠。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的显示面板。
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驱动方法,用于驱动如上的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包括:在触摸检测期间,向触控驱动电极提供触控驱动信号并接收触控感应电极和/或压力感应电极接收的触控感应信号;在压力检测期间,向压力感应电极提供压力驱动信号、接收压力感应电极的压力感应信号并向压力感应参考电极提供压力参考信号;以及在显示期间,向触控驱动电极提供公共电压信号。
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通过压力感应参考电极以及与触控感应电极阵列同层设置的压力感应电极阵列,可以实现外界向显示面板施加的压力值的检测。此外,由于压力感应电极阵列与触控感应电极阵列同层设置,可以在同一道工艺步骤中制作压力感应电极阵列与触控感应电极阵列,从而简化了本申请的显示面板的制程,提高了制作良率并且降低了显示面板的厚度,顺应显示面板的轻薄化发展趋势。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A示出了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触控驱动电极、触控感应电极、压力感应电极和压力感应参考电极的相对位置关系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B为沿图1A中A-A’的剖视图;
图2A示出了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触控驱动电极、触控感应电极、压力感应电极和压力感应参考电极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B为沿图2A中B-B’的剖视图;
图3A示出了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触控驱动电极、触控感应电极、压力感应电极和压力感应参考电极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B为沿图3A中C-C’的剖视图;
图4A~图4C分别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的压力感应电极的形状;
图5A~图5D示出了本申请的压力感应参考电极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的显示面板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的显示面板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8示出了压力感应参考电极与第一柔性电路板的示意性连接方式;
图9示出了压力感应参考电极与第一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种示意性连接方式;
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的驱动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2示出了本申请的驱动方法中,各驱动信号的示意性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参见图1A所示,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示意性结构图,图1B为沿图1中A-A’的剖视图。
下面,将结合图1A和图1B来对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进行描述。
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包括触控驱动电极阵列、触控感应电极阵列、压力感应电极阵列和至少一个压力感应参考电极110。
其中,触控驱动电极阵列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沿第二方向设置的触控驱动电极120。触控感应电极阵列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延伸、沿第一方向设置的触控感应电极130,各触控感应电极130向触控驱动电极阵列的正投影与各触控驱动电极120至少部分地相互交叠。这样一来,每一条触控驱动电极120可以与每一条触控感应电极130交叠,并在交叠之处形成电容。当手指触摸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时,通过检测发生变化的电容所处的位置,可以相应地确定触摸位置。
此外,本实施例中压力感应电极阵列与触控感应电极阵列同层设置,压力感应电极阵列包括多个压力感应电极140,各压力感应电极140与各触控感应电极130相互绝缘。压力感应参考电极110向压力感应电极阵列的正投影与各压力感应电极140至少部分地重叠。这样一来,压力感应参考电极110与各压力感应电极130之间可以分别作为用于检测压力值的电容的两个极板,当显示面板受到外界压力作用时,压力感应参考电极110与压力感应电极130之间的间隙发生变化,导致二者之间形成的电容发生变化。通过检测电容变化量的大小,可以相应地确定压力值的大小。
另一方面,由于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中,压力感应电极阵列与触控感应电极阵列同层设置,使得压力感应电极阵列与触控感应电极阵列可以在同一道工艺步骤中制作形成,从而简化了本申请的显示面板的制程,提高了制作良率并且降低了显示面板的厚度,顺应显示面板的轻薄化发展趋势。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可以是液晶显示面板。在这些应用场景中,如图1B所示,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可以包括阵列基板11和与阵列基板11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12。
在这些应用场景中,触控驱动电极阵列可以设置在阵列基板上,触控感应电极阵列与压力感应电极阵列可以设置在彩膜基板上,且触控感应电极阵列与压力感应电极阵列位于彩膜基板12背离阵列基板11的一侧。此外,阵列基板上还形成有驱动线和数据线。数据线可以沿第一方向延伸、沿第二方向排列,而驱动线可以沿第二方向延伸、沿第一方向排列。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明白,当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时,还可以包括其它的一些公知的结构,例如,形成在阵列基板11和彩膜基板12之间的液晶层(图中未示出),形成在彩膜基板12上并向阵列基板延伸的主间隔柱111和辅间隔柱112,形成在阵列基板11上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图中未示出)等。为了不模糊本申请的重点,将不再对这些公知的结构进行详细的描述。
参见图2A所示,为本申请的显示面板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B为沿图2A中B-B’的剖视图。
与图1A和图1B所示实施例相似,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同样包括触控驱动电极阵列、触控感应电极阵列、压力感应电极阵列和至少一个压力感应参考电极210。
其中,触控驱动电极阵列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沿第二方向设置的触控驱动电极220。触控感应电极阵列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延伸、沿第一方向设置的触控感应电极230,各触控感应电极230向触控驱动电极阵列的正投影与各触控驱动电极220至少部分地相互交叠。此外,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中,压力感应电极阵列与触控感应电极阵列同样同层设置,压力感应电极阵列包括多个压力感应电极240,各压力感应电极240与各触控感应电极230相互绝缘。压力感应参考电极210向压力感应电极阵列的正投影与各压力感应电极240至少部分地重叠。
与图1A、图1B所示的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各触控感应电极230上可以形成有多个镂空区域,且各压力感应电极240嵌入各镂空区域中。这样一来,由于触控感应电极230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远大于相邻两条触控感应电极230在第二方向上的间距,采用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将各压力感应电极240嵌入到触控感应电极230上的各镂空区域,与图1A、图1B所示实施例相比,可以使得压力感应电极240具有更大的面积,从而使得形成的用于检测压力的电容相应地较大,采集到的压力信号具有较大的信噪比,提高了压力检测的精度。
见图3A所示,为本申请的显示面板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结构图。图3B为沿图3A中C-C’的剖视图。
与图1A和图1B所示实施例相似,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同样包括触控驱动电极阵列、触控感应电极阵列、压力感应电极阵列和至少一个压力感应参考电极310。
其中,触控驱动电极阵列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沿第二方向设置的触控驱动电极320。触控感应电极阵列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延伸、沿第一方向设置的触控感应电极330,各触控感应电极330向触控驱动电极阵列的正投影与各触控驱动电极320至少部分地相互交叠。此外,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中,压力感应电极阵列与触控感应电极阵列同样同层设置,压力感应电极阵列包括多个压力感应电极240,各压力感应电极340与各触控感应电极330相互绝缘。压力感应参考电极310向压力感应电极阵列的正投影与各压力感应电极340至少部分地重叠。
此外,与图2A、图2B所示的实施例类似的是,本实施例中,各触控感应电极330上可以形成有多个镂空区域,且各压力感应电极340嵌入各镂空区域中。这样一来,由于触控感应电极330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远大于相邻两条触控感应电极330在第二方向上的间距,采用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将各压力感应电极340嵌入到触控感应电极330上的各镂空区域,同样可以使得压力感应电极340具有更大的面积,从而使得形成的用于检测压力的电容相应地较大,采集到的压力信号具有较大的信噪比,提高了压力检测的精度。
此外,与图2A和图2B所示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触控驱动电极320与触控感应电极330相互交叠的部分向触控驱动电极阵列的正投影覆盖压力感应电极340向触控驱动电极阵列的正投影。也即是说,本实施例中,用于嵌入压力感应电极340的镂空区域位于触控感应电极330和触控驱动电极320的交叠区域之内。这样一来,为了避免镂空区域的存在导致触控驱动电极320和触控感应电极330之间形成的用于检测触摸位置的交叠电容变小进而影响触摸检测的精度,可以在用于检测触摸位置的触控检测阶段,将压力检测电极340复用做为触控感应电极330。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例如可以包括M条触控驱动电极、N条触控感应电极以及R1个压力感应电极。其中,M、N、R1为自然数,且满足:
1/40×M×N≤R1≤1/10×M×N (1)
这样一来,由于M、N、R1之间满足如上的公式(1),可以既使得压力感应电极的数量能够满足压力检测的精度需求,又使得压力感应电极的存在不对触摸检测产生不利的影响。
在满足上述公式(1)的前提下,显示面板中的压力感应电极的数量R1的范围例如可以为20~120。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中,每一条触控感应电极所限定的区域所包含的压力感应电极的数量R2的范围为R2≤1/3×M。这样一来,同一条触控感应电极中所形成的压力感应电极的数量既可以满足压力检测的精度需求,又可以避免在同一条触控感应电极形成多个镂空区域导致触摸检测精度下降。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中,当压力感应电极嵌入触控感应电极的各镂空区域时,各条触控感应电极所限定区域内分布的压力感应电极的数量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当各条触控感应电极所限定区域内分布的压力感应电极的数量相同时,压力感应电极在各条触控感应电极所限定区域内可以具有相同的分布方式或者不同的分布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图1A、图2A和图3A中示出了压力感应电极140、240、340的形状为矩形,然而,压力感应电极140、240、340的该形状仅仅是示意性的,旨在描述压力感应电极140、240、340和触控感应电极130、230、33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求来设置压力感应电极的形状。
例如,如图4A所示,将压力感应电极410的形状可以是多边形。
或者,如图4B所示,压力感应电极420的形状可以是圆形。
或者,如图4C所示,压力感应电极430的形状还可以是椭圆形。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当压力感应电极嵌入触控感应电极的镂空区域时,各压力感应电极在各触控感应电极上的嵌入位置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的需求进行设置。例如,可以采用图4A所示的“交错”方式进行嵌入,也即是说,相邻行触控感应电极中,压力感应电极的嵌入位置互不相同。或者,还可以采用如图4B和图4C所示的方式进行嵌入,也即是说,相邻行触控感应电极中,压力感应电极的嵌入位置相同。
此外,如图1A~图3B所示,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彩膜基板上的盖板13、23、33。
压力感应参考电极110、310可以形成于盖板13、23、33上。例如,压力感应参考电极110、210、310可以位于盖板朝向彩膜基板的一侧。
图1A~图3B所示的实施例中,压力感应参考电极110、210、310为整面结构。当压力感应参考电极110、210、310采用整面结构时,例如,可以通过在盖板13、23、33上涂覆一透明导电膜层,如ITO(Indium Tin Oxides,氧化铟锡)、ATO(Antimony Doped Tin Oxide,氧化锡锑),来制作压力感应参考电极。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可选的,盖板13、23、33可以为玻璃,也可以为其他透明材料,本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压力感应参考电极还可以具有如图5A~图5D中任意一种的结构。
具体而言,如图5A所示,压力感应参考电极510可以为网状电极,网状电极的网格511之间相互电连接。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网状电极511可以采用金属线来制作。由于金属线具有较小的电阻,可以使压力感应参考电极510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或者,如图5B所示,压力感应参考电极520可以包括多个呈条状的第一子电极521,且各第一子电极之间相互电连接。在这里,第一子电极521的延伸方向例如可以是平行于触控感应电极的延伸方向,或者,第一子电极521的延伸方向也可以是平行于触控驱动电极的延伸方向。由于各第一子电极521之间存在一定的间距,可以避免压力感应参考电极520对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中的触控感应电极造成屏蔽,进而避免触摸检测灵敏度下降。
或者,如图5C所示,压力感应参考电极530可以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第二子电极531,各第二子电极531为块状电极,且第二子电极531之间相互电连接。
或者,如图5D所示,压力感应参考电极540可以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第二子电极541,各第二子电极541为环状电极,且第二子电极541之间相互电连接。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图5B~图5D中,连接各子电极的连接线可以与压力感应参考电极位于同一导体层,或者,也可以与压力感应参考电极位于不同的导体层。当连接线与子电极位于不同的导体层时,连接线可以通过与子电极直接接触的方式实现各子电极的电连接,或者,还可以通过形成于位于连接线所在导体层和压力感应参考电极所在导体层之间的绝缘层上的通孔,来实现各子电极的电连接。
参见图6所示,为本申请的显示面板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结构图。
如图6所示,本申请的显示面板包括触控驱动电极阵列、触控感应电极阵列、压力感应电极阵列以及压力感应参考电极641。其中,触控驱动电极阵列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D1延伸、沿第二方向D2设置的触控驱动电极611。触控感应电极阵列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D2延伸、沿第一方向D1设置的触控感应电极621,压力感应电极阵列与触控感应电极阵列同层设置,且压力感应电极阵列包括多个压力感应电极631。在这里,触控驱动电极611、触控感应电极621、压力感应电极631以及压力感应参考电极641之间可以具有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电极形状。
此外,为了向触控驱动电极611、触控感应电极621、压力检测电极631和压力感应参考电极641提供相应的检测信号和/或接收其感测到的信号,本申请的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集成电路612,以及连接在第一集成电路612和触控驱动电极611之间的触控驱动信号线613,连接在第一集成电路612和各触控感应电极621之间的触控感应信号线622以及连接在压力感应电极631和第一集成电路612之间的压力感应信号线(图中未示出)。
第一集成电路612可以在触控检测阶段通过触控驱动信号线613,向触控驱动电极611施加触控驱动信号,并通过触控感应信号线622接收触控感应电极621收集的触控感应信号。当压力感应电极631嵌入触控感应电极621的镂空区域时,各压力感应电极631可以在触控检测阶段复用为触控感应电极,此时,第一集成电路612还可以在触控检测阶段通过压力感应信号线接收压力感应电极631收集的触控感应信号。
第一集成电路612还可以在压力检测阶段通过压力感应信号线向压力感应电极631施加压力驱动信号,并接收压力感应电极631采集的压力感应信号。在压力检测阶段,第一集成电路还向压力感应参考电极641提供压力参考信号。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各触控驱动电极611可以在显示阶段复用为公共电极。在这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集成电路612还可以在显示阶段通过触控驱动信号线613为触控驱动电极611提供公共电压信号。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第一集成电路612和触控驱动电极阵列设置在阵列基板61上,而触控感应电极阵列、压力感应电极阵列设置在彩膜基板62上,压力感应参考电极设置在彩膜基板62上表面的盖板上。在这些应用场景中,可以通过第一柔性电路板624来实现触控感应电极621、压力感应电极631和压力感应参考电极641与第一集成电路612的电连接。
参见图7所示,为本申请的显示面板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结构图。
与图6所示的实施例类似,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同样包括触控驱动电极阵列、触控感应电极阵列、压力感应电极阵列以及压力感应参考电极741。其中,触控驱动电极阵列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D1延伸、沿第二方向D2设置的触控驱动电极711。触控感应电极阵列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D2延伸、沿第一方向D1设置的触控感应电极721,压力感应电极阵列与触控感应电极阵列同层设置,且压力感应电极阵列包括多个压力感应电极731。在这里,触控驱动电极711、触控感应电极721、压力感应电极731以及压力感应参考电极741之间可以具有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电极形状。
与图6所示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包括两个集成电路(第一集成电路712和第二集成电路723)。
本实施例中,触控驱动电极711通过触控驱动信号线713与第一集成电路712电连接。触控感应电极721通过触控感应信号线722与第二集成电路723电连接且压力感应电极731通过压力感应信号线与第二集成电路723电连接。
这样一来,在触控检测阶段,第一集成电路712可以向触控驱动电极711提供触控驱动信号,第二集成电路723接收触控感应电极721收集的触控感应信号。
在压力检测阶段,第二集成电路723还向压力感应电极731提供压力驱动信号,并接收压力感应电极731采集的压力感应信号。
此外,在一些应用场景中,例如,当压力感应电极731嵌入触控感应电极721的镂空区域时,各压力感应电极731可以在触控检测阶段复用为触控感应电极,此时,第二集成电路712还可以在触控检测阶段通过压力感应信号线接收压力感应电极731收集的触控感应信号。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各触控驱动电极711同样可以在显示阶段复用为公共电极。这样一来,在显示阶段,第一集成电路712还可以为触控驱动电极711提供公共电压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图7中示意性地示出了第二集成电路723位于柔性电路板724上,但这仅仅是示意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明白,在一些应用场景中,还可以将第二集成电路设置在阵列基板上或者设置在彩膜基板上。在这些应用场景中,触控感应信号和压力感应信号可以通过第二集成电路、柔性电路板向第一集成电路导出。
图7所示实施例中,同样可以通过第一柔性电路板724来实现触控感应信号向第一集成电路724的传输。
在如图6所示实施例和如图7所示实施例中,压力感应参考电极641、741同样需要在压力检测阶段获得第一集成电路612、712提供的压力参考信号,例如,可以第一柔性电路板624、724来实现压力感应参考电极641、741与第一集成电路612、712之间的电连接,从而使得压力感应参考电极641、741在压力检测期间接收第一集成电路612、712提供的压力参考信号。
下面,将分别结合图8和图9来说明压力感应参考电极如何与第一柔性电路板实现电连接。
参见图8所示,压力感应参考电极810形成在盖板83上,压力感应电极820和触控感应电极830形成在彩膜基板82上。盖板83和彩膜基板82之间通过光学透明胶84相接触。
此外,光学透明胶84与压力感应参考电极810、第一柔性电路板85相接触。光学透明胶84内形成有导电金球(图中未示出),以使压力感应参考电极810通过导电金球与第一柔性电路板85电连接。
或者,压力感应参考电极还可以通过图9所示方式与第一柔性电路板连接。
图9中,压力感应参考电极910形成在盖板93上,压力感应电极920和触控感应电极930形成在彩膜基板92上。
显示面板还包括压力参考信号线96,压力感应参考电极910可通过压力参考信号线96连接至第一柔性电路板95。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如图10中所示,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其中,显示装置1000可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显示装置除了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之外,还可以包括一些其它的公知的结构。为了不模糊本申请的重点,将不再对这些公知的结构进行进一步描述。
本申请的显示装置可以是任何包含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的装置,包括但不限于如图10所示的蜂窝式移动电话1000、平板电脑、计算机的显示器、应用于智能穿戴设备上的显示器、应用于汽车等交通工具上的显示装置等等。只要显示装置包含了本申请公开的显示面板的机构,便视为落入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见图11所示,为本申请驱动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流程图。本实施例的驱动方法可用于驱动如上任意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
下面,将结合图11所示的流程图和图12所示的时序图来描述本申请的驱动方法的工作过程。
具体而言,步骤1110,在触摸检测期间,向触控驱动电极TX1~TXM提供触控驱动信号并接收触控感应电极RX和/或压力感应电极FX接收的触控感应信号。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一个帧周期的触摸检测期间可以包括多个触摸检测子期间。每一个触摸检测子期间,可以向一个触控驱动电极发送触控驱动信号。例如,显示面板包括M个触控驱动电极,那么,一个帧周期内的触摸检测期间可以包括M个触摸检测子期间,且在第i个触摸检测子期间,向第i个触控驱动电极提供触控驱动信号,在这里,i为自然数,且有1≤i≤M。
或者,在另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一个帧周期的触摸检测期间可以包括k个触摸检测子期间,在第j个触摸检测子期间,可以同时向kj个触控驱动电极发送互不相同的触控驱动信号,其中,k、j为自然数,且有:
此外,在触摸检测期间,各触控感应电极RX均同时采集触摸感应信号,并将采集到的触摸感应信号发送至与之电连接的集成电路。
此外,在一些应用场景中,若压力感应电极FX在触摸检测期间复用为触控感应电极,则各压力感应电极FX也将在触摸检测期间采集触摸感应信号并将采集到的触摸感应信号发送至与之电连接的集成电路。
步骤1120,在压力检测期间,向压力感应电极FX提供压力驱动信号、接收压力感应电极FX的压力感应信号并向压力感应参考电极FR提供压力参考信号Vref。
这样一来,可以通过压力感应电极FX与压力参考电极FR之间形成的电容容量的变化来确定压力大小,从而实现压力检测。
步骤1130,在显示期间,向触控驱动电极TX1~TXM提供公共电压信号Vcom。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驱动方法中,压力驱动信号和触控驱动信号可以具有相同或不同的波形,压力参考信号Vref与公共电压信号Vcom可以具有相同或不同的电压值。
此外,本实施例的驱动方法中,各步骤的编号仅旨在说明一个帧周期中包含了触摸检测期间、压力检测期间和显示期间,而并不用于限定各触摸检测期间、压力检测期间和显示期间的先后顺序关系。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的需求来设置触摸检测期间、压力检测期间和显示期间的先后顺序关系。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21)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触控驱动电极阵列,所述触控驱动电极阵列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沿第二方向设置的触控驱动电极;
触控感应电极阵列,所述触控感应电极阵列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延伸、沿第一方向设置的触控感应电极,各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向所述触控驱动电极阵列的正投影与各所述触控驱动电极至少部分地相互交叠;
压力感应电极阵列,所述压力感应电极阵列与所述触控感应电极阵列同层设置,所述压力感应电极阵列包括多个压力感应电极,各所述压力感应电极与各所述触控感应电极相互绝缘;
至少一个压力感应参考电极,所述压力感应参考电极向所述压力感应电极阵列的正投影与各所述压力感应电极至少部分地重叠;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和与所述阵列基板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其中,
所述阵列基板包括所述触控驱动电极阵列,所述彩膜基板包括所述触控感应电极阵列与所述压力感应电极阵列,且所述触控感应电极阵列与所述压力感应电极阵列位于所述彩膜基板背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
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驱动线和数据线,所述数据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所述驱动线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
所述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触控感应电极上形成有多个镂空区域;
各所述压力感应电极嵌入各所述镂空区域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控驱动电极与所述触控感应电极相互交叠的部分向所述触控驱动电极阵列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压力感应电极向所述触控驱动电极阵列的正投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M条所述触控驱动电极,N条所述触控感应电极,以及R1个所述压力感应电极,其中,1/40×M×N≤R1≤1/10×M×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中的压力感应电极的数量R1的范围为20~12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M条所述触控驱动电极,每一条所述触控感应电极所限定的区域所包含的压力感应电极的数量R2的范围为R2≤1/3×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感应电极的形状为多边形、圆形或者椭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彩膜基板上的盖板;
所述压力感应参考电极形成于所述盖板上,且位于所述盖板朝向所述彩膜基板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感应参考电极为网状电极,所述网状电极的网格之间相互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感应参考电极包括多个呈条状的第一子电极,所述第一子电极之间相互电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感应参考电极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第二子电极,所述第二子电极为块状电极或环状电极,所述第二子电极之间相互电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柔性电路板以及多条压力感应信号线;
各所述压力感应电极通过所述压力感应信号线连接至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压力参考信号线;
所述压力参考信号线通过所述压力参考信号线连接至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用于贴合所述盖板和所述彩膜基板的光学透明胶;
所述光学透明胶与所述压力感应参考电极、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相接触;
所述光学透明胶内形成有导电金球,以使所述压力感应参考电极通过所述导电金球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电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集成电路和多条触控驱动信号线,所述触控驱动电极通过所述触控驱动信号线与所述第一集成电路电连接;
各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在显示阶段复用为公共电极;
在显示阶段,所述第一集成电路为所述触控驱动电极提供公共电压信号;
在触控阶段,所述第一集成电路向所述触控驱动电极提供触控驱动信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触控感应信号线;
其中,
各所述触控感应电极通过所述触控感应信号线连接至所述第一集成电路,所述第一集成电路接收所述触控感应电极收集的触控感应信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压力感应电极通过压力感应信号线连接至所述第一集成电路电连接;
在压力检测阶段,所述第一集成电路向所述压力感应电极提供压力驱动信号,并接收所述压力感应电极采集的压力感应信号;
在触控检测阶段,所述压力感应电极复用为触控感应电极,所述第一集成电路接收所述压力感应电极收集的触控感应信号。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触控感应信号线和第二集成电路;
其中,
各所述触控感应电极通过所述触控感应信号线连接至所述第二集成电路,所述第二集成电路接收所述触控感应电极收集的触控感应信号。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压力感应电极通过压力感应信号线连接至所述第二集成电路电连接;
在压力检测阶段,所述第二集成电路向所述压力感应电极提供压力驱动信号,并接收所述压力感应电极采集的压力感应信号;
在触控检测阶段,所述压力感应电极复用为触控感应电极,所述第二集成电路接收所述压力感应电极收集的触控感应信号。
2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9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21.一种驱动方法,用于驱动如权利要求1-19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触摸检测期间,向触控驱动电极提供触控驱动信号并接收触控感应电极和/或所述压力感应电极接收的触控感应信号;
在压力检测期间,向压力感应电极提供压力驱动信号、接收所述压力感应电极的压力感应信号并向所述压力感应参考电极提供压力参考信号;以及在显示期间,向触控驱动电极提供公共电压信号。
CN201610648333.4A 2016-08-09 2016-08-09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驱动方法 Active CN1062932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48333.4A CN106293226B (zh) 2016-08-09 2016-08-09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驱动方法
US15/397,290 US10365754B2 (en) 2016-08-09 2017-01-03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DE102017108803.2A DE102017108803A1 (de) 2016-08-09 2017-04-25 Anzeigefeld, anzeigevorrichtung und ansteuerungsverfahr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48333.4A CN106293226B (zh) 2016-08-09 2016-08-09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驱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93226A CN106293226A (zh) 2017-01-04
CN106293226B true CN106293226B (zh) 2024-05-14

Family

ID=57666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48333.4A Active CN106293226B (zh) 2016-08-09 2016-08-09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365754B2 (zh)
CN (1) CN106293226B (zh)
DE (1) DE10201710880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1169B (zh) * 2016-04-28 2017-05-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雙模式電容觸控顯示面板
CN106293226B (zh) * 2016-08-09 2024-05-1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驱动方法
KR102629869B1 (ko) * 2016-09-27 2024-01-3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이를 구비하는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CN107066145B (zh) * 2017-03-02 2020-06-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屏、触控显示装置以及显示驱动方法
CN106855762B (zh) * 2017-03-10 2019-11-19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6896964B (zh) * 2017-04-01 2020-04-2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压力触控显示面板、压力触控显示装置
TWI676285B (zh) * 2017-05-04 2019-11-01 國立交通大學 無電極遮光之發光二極體顯示器的結構及其製程
CN107422510A (zh) * 2017-06-29 2017-12-0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的触控检测方法
CN107340929A (zh) * 2017-08-18 2017-11-10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压力触控显示面板和压力触控显示装置
CN107621908B (zh) * 2017-10-23 2020-09-1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压力触控方法
CN107844216A (zh) * 2017-10-25 2018-03-27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8196737A (zh) * 2018-01-03 2018-06-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板及触控屏
CN108304093B (zh) * 2018-01-30 2021-01-29 合肥京东方显示光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08268180B (zh) * 2018-04-11 2020-03-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压力触控装置、压力触控的反馈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08415611B (zh) 2018-04-17 2021-01-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板、显示面板及触摸电极的控制方法
KR102475958B1 (ko) * 2018-04-27 2022-12-0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KR102520639B1 (ko) * 2018-05-02 2023-04-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입력 감지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09213390B (zh) * 2018-07-26 2020-08-07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增大互容的触控屏金属网格结构
KR20200052483A (ko) * 2018-11-06 2020-05-1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표시 장치
US11709570B2 (en) * 2019-08-08 2023-07-25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Sensor substrat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3176837B (zh) * 2021-04-30 2023-03-17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三维触控传感器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0556A (zh) * 2012-08-31 2012-12-19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3049157A (zh) * 2012-12-14 2013-04-17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式内嵌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WO2015156196A1 (ja) * 2014-04-07 2015-10-1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5718118A (zh) * 2016-04-25 2016-06-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压力检测方法、显示装置
CN105786287A (zh) * 2016-05-18 2016-07-2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205880425U (zh) * 2016-08-09 2017-01-1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604726A (zh) * 2014-07-18 2016-02-01 中華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及其觸控控制單元
KR102240828B1 (ko) * 2014-08-28 2021-04-1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및 이의 구동 장치
CN106325579B (zh) * 2015-07-10 2023-04-07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感测输入装置
TWI604366B (zh) * 2015-08-11 2017-11-01 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容式壓力感測觸控面板
US20170052616A1 (en) * 2015-08-18 2017-02-23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Force Sensor Air Flow Promotion Structures
CN106502444B (zh) * 2015-09-03 2019-03-19 敦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以及压力检测方法
CN105068695A (zh) * 2015-09-11 2015-11-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压力检测功能的触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TWI591527B (zh) * 2015-09-16 2017-07-11 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容式壓力感測觸控面板
TWI562042B (en) * 2015-10-21 2016-12-11 Focaltech Systems Co Ltd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ig method thereof
US20170115812A1 (en) * 2015-10-26 2017-04-27 Raydium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Capacitive force sensing touch panel
CN205068346U (zh) 2015-11-03 2016-03-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5786243A (zh) * 2016-02-03 2016-07-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5786251B (zh) * 2016-02-26 2019-11-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TWI584185B (zh) * 2016-04-01 2017-05-21 速博思股份有限公司 整合觸控與壓力感測之裝置及其方法
TWI581169B (zh) * 2016-04-28 2017-05-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雙模式電容觸控顯示面板
CN106293226B (zh) * 2016-08-09 2024-05-1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驱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0556A (zh) * 2012-08-31 2012-12-19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3049157A (zh) * 2012-12-14 2013-04-17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式内嵌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WO2015156196A1 (ja) * 2014-04-07 2015-10-1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5718118A (zh) * 2016-04-25 2016-06-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压力检测方法、显示装置
CN105786287A (zh) * 2016-05-18 2016-07-2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205880425U (zh) * 2016-08-09 2017-01-1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93226A (zh) 2017-01-04
US20170115813A1 (en) 2017-04-27
US10365754B2 (en) 2019-07-30
DE102017108803A1 (de) 2018-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93226B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驱动方法
US10133380B2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EP3153955B1 (en) Embedded touchscreen and display device
US10473964B2 (en)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EP2645211B1 (en) Touch sensor integrated typ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EP3101516B1 (en) In cell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KR20210073501A (ko) 터치 센서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10156923B2 (en) In-cell touch display panel,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205880425U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140111707A1 (en) Touch Screen Panel
CN106708339B (zh)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EP3270271B1 (en) In-cell touch screen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60188031A1 (en) In-cell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EP3493037B1 (en) Touch-fingerprint complex sensor,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touch-fingerprint complex sensor
CN108196723B (zh) 显示面板
KR20130119045A (ko) 터치 패널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KR20190014930A (ko) 지문인식가능 터치스크린 장치 및 그 동작방법
US11360617B2 (en) Touch substrate and touch screen
JP7007258B2 (ja)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表示装置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CN112527159B (zh) 触控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07577101B (zh) 电泳显示面板及电泳显示面板制作方法
KR102281616B1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제조 방법
US20190129215A1 (en) In-cell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6648248B (zh) 触摸感应装置及触控设备
US10852869B2 (en) Narrow border touch display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