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55762B - 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855762B CN106855762B CN201710141374.9A CN201710141374A CN106855762B CN 106855762 B CN106855762 B CN 106855762B CN 201710141374 A CN201710141374 A CN 201710141374A CN 106855762 B CN106855762 B CN 10685576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uch
- public electrode
- display area
- array substrate
- control l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Input devices, e.g. touch panel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G02F1/134318—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having a patterned common electrod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通过设置多个条状的第一公共电极块和多个块状的第二公共电极块,其中,第二公共电极块设置在第一公共电极的镂空区域,多个第二公共电极块可分为多个触控电极组,第一公共电极块和触控电极组分别与第一触控线和第二触控线连接;从而有效减少了阵列基板上触控线的数量。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提升触控精度,降低不同触控信号之间的相互串扰,同时能够降低触摸芯片附近的公共电极块所受到的干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触控技术领域的发展,具有触控功能的显示面板已经越来越成为主流显示产品。相较于使用原有方法将触控屏和液晶面板分开设置,将触控屏功能与液晶面板一体化的研究日渐盛行。触控屏和液晶面板的一体化包括“In-cell”方法和“On-cell”方法。其中,“In-cell”方法是指将触控显示模组面板功能嵌入到液晶像素中的方法;“On-cell”方法是指将触控显示模组面板功能嵌入到彩色滤光片基板和偏光板之间的方法。In-cell触摸屏相较于On-cell触摸屏来说更为轻薄。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随着触摸屏尺寸的日益增大,阵列基板上需要设置越来越多的触控电极,触控电极通常由公共电极进行复用,故每个公共电极至少需通过一条触控线连接控制芯片,所以在靠近控制芯片的附近将会分布大量的触控线,则会出现不同触控信号之间相互干扰的情况,尤其以靠近控制芯片的公共电极所受到的干扰最为严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同触控信号之间相互干扰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包括显示区域以及围绕所述显示区域的非显示区域,还包括:
多个沿第一方向排布,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公共电极块;
每个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块具有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的多个镂空区域,每个所述镂空区域中设置有一个第二公共电极块;所述多个第二公共电极块分为多个触控电极组,每个触控电极组由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的所有第二公共电极块组成;
多条第一触控线,所述多条第一触控线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一公共电极块电连接;
多条第二触控线,所述多条第二触控线分别与所述多个触控电极组电连接,同一触控电极组中的各所述第二公共电极块之间通过导线相互电连接;
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块和所述第二公共电极块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
具体地,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
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数据线;
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并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扫描线。
具体地,所述第一触控线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块位于所述显示区域的位置引出,且在所述显示区域与所述数据线平行,并在所述非显示区域与触摸芯片电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一触控线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块的两侧引出,且所述第一触控线包括与所述扫描线平行的部分,所述第一触控线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触控线的第一端位于所述显示区域,所述第一触控线的第二端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域。
具体地,所述第一触控线的第二端通过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域的连接导线电连接于触摸芯片。
具体地,所述第一触控线的第二端通过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域的驱动总线电连接于所述触摸芯片,所述驱动总线上级联有多个驱动单元。
具体地,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块一一对应设置。
具体地,所述驱动总线包括两条,且分布在所述显示区域的相对两侧,所述奇数条所述第一触控线均与位于所述显示区域一侧的所述驱动总线连接,所述偶数条所述第一触控线均与位于所述显示区域另一侧的所述驱动总线连接。
具体地,每个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块对应有两条所述第一触控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两条所述第一触控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块的两侧。
具体地,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
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扫描线;
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并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数据线。
具体地,所述第二触控线从所述显示区域引出,且在所述显示区域与所述数据线平行,并在所述非显示区域与触摸芯片电连接。
具体地,位于所述显示区域的所述第二触控线设置在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块之间的间隙中。
具体地,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触控线从所述触控电极组的两侧引出,且所述第二触控线包括与所述扫描线平行的部分,所述第二触控线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触控线的第一端位于所述显示区域,所述第二触控线的第二端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域。
具体地,所述第二触控线的第二端通过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域的连接导线电连接于所述触摸芯片。
具体地,所述第二触控线的第二端通过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域的驱动总线电连接于所述触摸芯片所述驱动总线上级联有多个驱动单元。
具体地,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触控电极组一一对应设置。
具体地,所述驱动总线包括两条,且分布在所述显示区域的相对两侧,所述奇数条所述第二触控线均与位于所述显示区域一侧的所述驱动总线连接,所述偶数条所述第二触控线均与位于所述显示区域另一侧的所述驱动总线连接。
具体地,每个所述触控电极组对应有两条所述第二触控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两条所述第二触控线分别位于所述触控电极组的两侧。
具体地,所述第二公共电极块为矩形、圆形、菱形、十字形或T字形。
具体地,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块复用为触摸驱动电极,所述第二公共电极块复用为触摸感应电极;或者,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块复用为触摸感应电极,所述第二公共电极块复用为触摸驱动电极。
具体地,相邻所述第二公共电极块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2mm~10mm。
具体地,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上的触摸驱动电极图形和触摸感应电极图形之间的图形面积比值为1/3~2。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上述的阵列基板。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上述触控显示面板。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通过设置多个条状的第一公共电极块和多个块状的第二公共电极块,其中,第二公共电极块设置在第一公共电极的镂空区域,多个第二公共电极块可分为多个触控电极组,第一公共电极块和触控电极组分别与第一触控线和第二触控线连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效减少了触控线的数量,从而降低了不同触控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扰,同时降低了触摸芯片附近的公共电极所受到的干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再一种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再一种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再一种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再一种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再一种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再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再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公共电极块,但这些公共电极块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公共电极块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公共电极块也可以被称为第二公共电极块,类似地,第二公共电极块也可以被称为第一公共电极块。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图1-图8中X轴所在方向为第一方向,Y轴所在方向为第二方向。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包括显示区域AA以及围绕显示区域AA的非显示区域BB,还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即X轴所在方向,下同)排布,沿第二方向(即Y轴所在方向,下同)延伸的第一公共电极块1;每个第一公共电极块1具有沿第二方向排布的多个镂空区域,每个镂空区域中设置有一个第二公共电极块2;多个第二公共电极块2分为多个触控电极组21,例如,图1中沿Y轴所在方向可以分为四个触控电极组,虚线区域即可视为一个触控电极组,每个触控电极组21由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的多个第二公共电极块2组成;多条第一触控线3,多条第一触控线3分别与多个第一公共电极块1电连接;多条第二触控线4,多条第二触控线4分别与多个触控电极组21电连接,同一触控电极组21中的各第二公共电极块2之间通过导线5相互电连接;第一公共电极块1和第二公共电极块2设置在显示区域AA。其中,第一公共电极块1为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连体条状,即除去镂空区域之外,第一公共电极块为一连续的整体,触控信号可以从第一公共电极块的一端传递至另一端,第二公共电极块2为独立的块状,第二共电极块2设于第一公共电极块1上的镂空区域,沿第一方向的第二公共电极块2通过导线5相互连接形成触控电极组21,然后,分别通过第一触控线3和第二触控线4将第一公共电极块1和触控电极组21连接至触摸芯片6上。本实施方案中第二公共电极块是设置在第一公共电极块的镂空区域的,所以第二公共电极块和对应第一公共电极块在阵列基板所在平面上的相对间距变得很小,在同一阵列基板上可以设置更多的电极块,从而有效提升了触控精度;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一个触控电极组仅对应一条第二触控线,然而一个触控电极组对应多个电极块,故有效减少了触控线的数量;再者,因为在各触控电极组中,连接各第二公共电极块的导线均设置在显示区域,所以靠近触摸芯片区域的触控线密度也大为降低。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在包围显示区的外围区域,往往设置有各种走线,例如,栅极驱动电路走线、连接驱动芯片和数据线的信号走线,连接触控走线和驱动芯片的走线,各种走线的设置均会不同程度的占用非显示区域的空间,会影响屏幕的边框宽窄与轻薄性。再者,因为绝大多数的走线最终都是要引到触摸芯片的,所以在靠近触摸芯片的非显示区域会存在大量的走线,不同的走线传递不同的信号,走线的数量越多,走线相互之间的干扰和串扰就越严重,且位于底部的公共电极块由于和触摸芯片的距离较近,公共电极块的公共电压信号和触控信号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这些最终会影响到屏幕的显示和触控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阵列基板还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数据线;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并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扫描线。在此情形下,第一触控线3和第二触控线4具有以下走线方式。
如图1所示,第一触控线的走线位置尽量位于显示区域,具体地,第一触控线3从第一公共电极块1位于显示区域AA的位置引出,且在显示区域AA与数据线平行,并在非显示区域BB与触摸芯片6电连接。其中,第二公共电极块2位于第一公共电极块1的镂空区域,第二公共电极块2的外轮廓与镂空区域的内边缘并不是完全吻合的,镂空区域的面积稍大于第二公共电极块的面积,这样二者之间会存在一定的空隙,第一触控线3在显示区域AA的走线尽量沿着空隙向下延伸,以降低走线对显示和触控效果的影响,同时触控线基本不会占用显示区域两侧的非显示区域空间,使得屏幕的边框可以做得更窄,提升屏占比,即提升屏幕面积与整机面积的比值。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触摸芯片和显示驱动芯片可以设置为两块各自独立的芯片,当然也可以集成到同一块芯片上。以上可以根据设计需求自行调整,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再一种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图2、图3和图4所示的阵列基板结构与图1所示的阵列基板结构相比,不用之处在于第一触控线和第二触控线的布置方式,因此,其他相同或者相似之处不再赘述。图2、图3和图4所示阵列基板结构中,第一触控线的走线位置尽量位于非显示区域,具体地,在第二方向上,第一触控线3从第一公共电极块1的两侧引出,且第一触控线3包括与扫描线平行的部分,第一触控线3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触控线3的第一端位于显示区域AA,第一触控线3的第二端位于非显示区域BB。第一触控线3与扫描线平行的部分是为了将第一触控线3从第一公共电极块1的两侧引出至非显示区域BB。
如图2所示,为触摸驱动电极驱动未设置驱动单元的情形,具体地,第一触控线3的第二端通过位于非显示区域BB的连接导线7电连接于触摸芯片6,当屏幕尺寸较小的情况下,通过位于显示区域AA两侧的连接导线7将触摸芯片6和第一触控线3连接起来,可以减少走线对显示区域的占用。
如图3和图4所示,为触摸驱动电极驱动设置有驱动单元的情形,具体地,第一触控线3的第二端通过位于非显示区域BB的驱动总线8电连接于触摸芯片6,驱动总线8上级联有多个驱动单元81,这种实施方式适用于屏幕尺寸较大时,因为此时的信号线会很长,同时数量也会很多,由于电阻以及不同信号之间的干扰,单纯使用连接导线进行信号传递,会造成同一第一公共电极块在不同位置处信号差别较大的情况,通过增设驱动总线与驱动单元,可以降低第一公共电极块上的信号差异。
如图3所示,其提供了一种单侧驱动的实施方案,具体地,每个第一公共电极块1对应一条第一触控走线3,驱动总线8包括两条,且分布在显示区域AA的相对两侧,奇数条第一触控线均与位于显示区域AA一侧的驱动总线连接,偶数条第一触控线均与位于显示区域AA另一侧的驱动总线连接,即,图3中的驱动单元81与第一公共电极块1一一对应设置,和上述未设有驱动单元的实施方案相比,本实施方案采用驱动单元对触摸驱动电极进行驱动,所以可以适用在较大尺寸的面板上。
如图4所示,其提供了一种双侧驱动的实施方案,具体地,每个第一公共电极块1对应有两条所述第一触控线3,在第二方向上,两条第一触控线3分别位于第一公共电极块1的两侧,驱动总线8包括两条,且分布在显示区域AA的相对两侧,两条第一触控线分别与两侧的驱动总线各自连接,两条第一触控线分别对应两个级联于不同驱动总线的驱动单元,即,图4中每个第一公共电极块1对应设置有两个驱动单元81,相较于图3的实施方案,本实施方案采用的双侧驱动具有更强的驱动能力,所以图4的实施方式可以适用在更大尺寸的面板上。
本发明提供了另一种实施方案,和上述方案相比,本方案中的第一公共电极块在延伸及排布方向均发生了改变,具体地,该阵列基板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并沿第二方向排列的扫描线;沿第二方向延伸并沿第一方向排列的数据线。具体地,沿第一方向的所有第二公共电极块2通过导线5相互连接形成触控电极组21,在此情形下,第一触控线3和第二触控线4具有以下走线方式。
如图5所示,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再一种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显示区域AA以及围绕显示区域AA的非显示区域BB,还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即X轴所在方向,下同)排布,沿第二方向(即Y轴所在方向,下同)延伸的第一公共电极块1;每个第一公共电极块1具有沿第二方向排布的多个镂空区域,每个镂空区域中设置有一个第二公共电极块2;多个第二公共电极块2分为多个触控电极组21,例如,图5中沿Y轴所在方向可以分为四个触控电极组,虚线区域即可视为一个触控电极组,每个触控电极组21由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的第二公共电极块2组成;多条第一触控线3,多条第一触控线3分别与多个第一公共电极块1电连接;多条第二触控线4,多条第二触控线4分别与多个触控电极组21电连接,同一触控电极组21中的各第二公共电极块2之间通过导线5相互电连接;第一公共电极块1和第二公共电极块2设置在显示区域AA。其中,第一公共电极块1为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连体条状,第二公共电极块2为独立的块状,第二共电极块2设于第一公共电极块1上的镂空区域,沿第一方向的第二公共电极块2通过导线5相互连接形成触控电极组21,然后,分别通过第一触控线3和第二触控线4将第一公共电极块1和触控电极组21连接至触摸芯片6上。其中,第二触控线的走线位置尽量位于显示区域,具体地,第二触控线4从显示区域AA引出,且在显示区域AA与数据线平行,并在非显示区域BB与触摸芯片6电连接。其中,位于显示区域AA的第二触控线4设置在第一公共电极块1之间的间隙中,以降低触控走线对显示和触控效果的影响,同时触控线基本不会占用显示区域两侧的非显示区域空间,使得屏幕的边框可以做得更窄,提升屏占比,即提升屏幕面积与整机面积的比值。
如图6、图7和图8所示,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再一种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再一种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再一种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第二触控线的走线位置尽量位于非显示区域,具体地,在第一方向上,第二触控线4从触控电极组21的两侧引出,且第二触控线4包括与扫描线平行的部分,第二触控线4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触控线4的第一端位于显示区域AA,第二触控线4的第二端位于非显示区域BB。第二触控线4与扫描线平行的部分是为了将第二触控线4从触控电极组21的两侧引出至非显示区域BB。
如图6所示,为触摸驱动电极驱动未设置驱动单元的情形,具体地,第二触控线4的第二端通过位于非显示区域BB的连接导线7电连接于触摸芯片6,当屏幕尺寸较小的情况下,通过位于显示区域AA两侧的连接导线7将触摸芯片6和第二触控线4连接起来,可以减少触控走线对显示区域的占用。
如图7和图8所示,为触摸驱动电极驱动设置有驱动单元的情形,具体地,第二触控线4的第二端通过位于非显示区域BB的驱动总线8电连接于触摸芯片6,驱动总线8上级联有多个驱动单元81,这种实施方式适用于屏幕尺寸较大时,因为此时的触控线会很长,同时数量也会很多,由于电阻以及不同信号之间的干扰,单纯使用连接导线进行信号传递,会造成同一触控电极组中不同第二公共块之间处信号差别较大的情况,通过增设驱动总线与驱动单元,可以降低同一触控电极组中不同第二公共块之间的信号差异。
如图7所示,其提供了一种单侧驱动的实施方案,具体地,每个触控电极组21对应一条第二触控走线4,驱动总线8包括两条,且分布在显示区域AA的相对两侧,奇数条第二触控线均与位于显示区域一侧的驱动总线连接,偶数条第二触控线均与位于显示区域另一侧的驱动总线连接,即,图7中的驱动单元81与触控电极组21一一对应设置,和上述未设有驱动单元的实施方案相比,本实施方案采用驱动单元对触摸驱动电极进行驱动,所以可以适用在较大尺寸的面板上。
如图8所示,其提供了一种双侧驱动的实施方案,具体地,每个触控电极组21对应有两条所述第二触控线4,在第二方向上,两条第二触控线4分别位于触控电极组21的两侧,驱动总线包括两条,且分布在显示区域AA的相对两侧,两条第二触控线分别与两侧的驱动总线各自连接,两条第二触控线分别对应两个级联于不同驱动总线的驱动单元,即,图8中每个触控电极组21对应设置有两个驱动单元81,相较于图7的实施方案,本实施方案采用的双侧驱动具有更强的驱动能力,所以图8的实施方式可以适用在更大尺寸的上。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公共电极块复用为触摸驱动电极,第二公共电极块复用为触摸感应电极;或者,第一公共电极块复用为触摸感应电极,第二公共电极块复用为触摸驱动电极。也就是说,第一公共电极块和第二公共电极块是触摸感应电极和触摸驱动电极完全取决于触摸芯片所给的信号,若其中一个公共电极块为触摸感应电极,则另外一个公共电极块即为触摸驱动电极,以上无论何种方式均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阵列基板上数据线和扫描线的延伸方向是垂直的,若将第二公共电极块设置为矩形,可以将第二公共电极块于第一公共电极块之间的缝隙设置在数据线和扫描线对应的位置,从而确保每个像素的透过率一致,显示画面的均一性更好。当然,第二公共电极块还可设置为圆形、菱形、十字形或T字形,第二公共电极块还可以设计成其他的形状,只要其与第一公共电极块镂空区域的形状相匹配即可,第二公共电极块无论为何种形状均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可选地,相邻第二公共电极块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2mm~10mm,相邻第二公共电极块的中心之间的距离是根据设计需要以及触摸芯片供给信号能力来设计的,故以上距离的范围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可选地,阵列基板上的触摸驱动电极图形和触摸感应电极图形之间的图形面积比值为1/3~2。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阵列基板上的触摸驱动电极图形和触摸感应电极图形之间的交叠面积是可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调整的,故以上比值的范围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的阵列基板,通过设置多个条状的第一公共电极块和多个块状的第二公共电极块,其中,第二公共电极块设置在第一公共电极的镂空区域,多个第二公共电极块可分为多个触控电极组,第一公共电极块和触控电极组分别与第一触控线和第二触控线连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第二公共电极块是设置在第一公共电极块的镂空区域的,所以第二公共电极块和对应第一公共电极块在阵列基板所在平面上的相对间距变得很小,在同一阵列基板上可以设置更多的电极块,从而有效提升了触控精度;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一个触控电极组仅对应一条第二触控线,然而一个触控电极组对应多个电极块,故有效减少了触控线的数量,从而降低了不同触控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扰;再者,因为在各触控电极组中,连接各第二公共电极块的导线均设置在显示区域,所以靠近触摸芯片区域的触控线密度也大为降低,故降低了触摸芯片附近的公共电极所受到的干扰。
如图9所示,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再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上述的阵列基板110、彩膜基板120和液晶层130。
其中,阵列基板110的具体结构和原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触控显示面板,通过在阵列基板上设置多个条状的第一公共电极块和多个块状的第二公共电极块,其中,第二公共电极块设置在第一公共电极的镂空区域,多个第二公共电极块可分为多个触控电极组,第一公共电极块和触控电极组分别与第一触控线和第二触控线连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第二公共电极块是设置在第一公共电极块的镂空区域的,所以第二公共电极块和对应第一公共电极块在阵列基板所在平面上的相对间距变得很小,在同一阵列基板上可以设置更多的电极块,从而有效提升了触控精度;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一个触控电极组仅对应一条第二触控线,然而一个触控电极组对应多个电极块,故有效减少了触控线的数量,从而降低了不同触控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扰;再者,因为在各触控电极组中,连接各第二公共电极块的导线均设置在显示区域,所以靠近触摸芯片区域的触控线密度也大为降低,故降低了触摸芯片附近的公共电极所受到的干扰。
如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触控显示面板200。
其中,液晶显示面板200的具体结构和原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显示装置可以是例如触摸显示屏、手机、平板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电纸书或电视机等任何具有液晶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触控显示装置,通过在阵列基板上设置多个条状的第一公共电极块和多个块状的第二公共电极块,其中,第二公共电极块设置在第一公共电极的镂空区域,多个第二公共电极块可分为多个触控电极组,第一公共电极块和触控电极组分别与第一触控线和第二触控线连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第二公共电极块是设置在第一公共电极块的镂空区域的,所以第二公共电极块和对应第一公共电极块在阵列基板所在平面上的相对间距变得很小,在同一阵列基板上可以设置更多的电极块,从而有效提升了触控精度;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一个触控电极组仅对应一条第二触控线,然而一个触控电极组对应多个电极块,故有效减少了触控线的数量,从而降低了不同触控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扰;再者,因为在各触控电极组中,连接各第二公共电极块的导线均设置在显示区域,所以靠近触摸芯片区域的触控线密度也大为降低,故降低了触摸芯片附近的公共电极所受到的干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24)
1.一种阵列基板,包括显示区域以及围绕所述显示区域的非显示区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沿第一方向排布,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公共电极块;
每个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块具有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的多个镂空区域,每个所述镂空区域中设置有一个第二公共电极块;所述多个第二公共电极块分为多个触控电极组,每个触控电极组由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的所有第二公共电极块组成;
多条第一触控线,所述多条第一触控线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一公共电极块电连接;
多条第二触控线,所述多条第二触控线分别与所述多个触控电极组电连接,同一触控电极组中的各所述第二公共电极块之间通过导线相互电连接;
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块和所述第二公共电极块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
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数据线;
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并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扫描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线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块位于所述显示区域的位置引出,且在所述显示区域与所述数据线平行,并在所述非显示区域与触摸芯片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触控线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块的两侧引出,且所述第一触控线包括与所述扫描线平行的部分,所述第一触控线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触控线的第一端位于所述显示区域,所述第一触控线的第二端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域。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线的第二端通过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域的连接导线电连接于触摸芯片。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线的第二端通过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域的驱动总线电连接于所述触摸芯片,所述驱动总线上级联有多个驱动单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块一一对应设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总线包括两条,且分布在所述显示区域的相对两侧,奇数条所述第一触控线均与位于所述显示区域一侧的所述驱动总线连接,偶数条所述第一触控线均与位于所述显示区域另一侧的所述驱动总线连接。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块对应有两条所述第一触控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两条所述第一触控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块的两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
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扫描线;
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并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数据线。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触控线从所述显示区域引出,且在所述显示区域与所述数据线平行,并在所述非显示区域与触摸芯片电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显示区域的所述第二触控线设置在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块之间的间隙中。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触控线从所述触控电极组的两侧引出,且所述第二触控线包括与所述扫描线平行的部分,所述第二触控线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触控线的第一端位于所述显示区域,所述第二触控线的第二端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域。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触控线的第二端通过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域的连接导线电连接于所述触摸芯片。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触控线的第二端通过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域的驱动总线电连接于所述触摸芯片所述驱动总线上级联有多个驱动单元。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触控电极组一一对应设置。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总线包括两条,且分布在所述显示区域的相对两侧,奇数条所述第二触控线均与位于所述显示区域一侧的所述驱动总线连接,偶数条所述第二触控线均与位于所述显示区域另一侧的所述驱动总线连接。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触控电极组对应有两条所述第二触控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两条所述第二触控线分别位于所述触控电极组的两侧。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块为矩形、圆形、菱形、十字形或T字形。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块复用为触摸驱动电极,所述第二公共电极块复用为触摸感应电极;或者,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块复用为触摸感应电极,所述第二公共电极块复用为触摸驱动电极。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第二公共电极块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2mm~10mm。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上的触摸驱动电极图形和触摸感应电极图形之间的图形面积比值为1/3~2。
23.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22任一所述的阵列基板。
24.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23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141374.9A CN106855762B (zh) | 2017-03-10 | 2017-03-10 | 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141374.9A CN106855762B (zh) | 2017-03-10 | 2017-03-10 | 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855762A CN106855762A (zh) | 2017-06-16 |
CN106855762B true CN106855762B (zh) | 2019-11-19 |
Family
ID=59125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141374.9A Active CN106855762B (zh) | 2017-03-10 | 2017-03-10 | 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85576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153289A (zh) * | 2017-06-29 | 2017-09-12 |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
CN107422547A (zh) | 2017-08-22 | 2017-12-0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07506081A (zh) * | 2017-08-31 | 2017-12-22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
CN107479238A (zh) * | 2017-08-31 | 2017-12-15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
CN107479237B (zh) * | 2017-08-31 | 2020-05-1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
CN107621908B (zh) * | 2017-10-23 | 2020-09-15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压力触控方法 |
CN108089759B (zh) * | 2018-01-02 | 2021-04-20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JP7160311B2 (ja) * | 2018-06-28 | 2022-10-25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を組み込んだ電子機器 |
CN109188801A (zh) * | 2018-09-26 | 2019-01-11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CN109491543B (zh) * | 2018-11-06 | 2020-12-2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及驱动方法 |
CN110515495B (zh) | 2019-08-30 | 2023-06-27 |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及触控检测方法 |
CN111208918B (zh) * | 2020-01-06 | 2024-01-26 | 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装置及触控定位方法 |
CN113391714B (zh) * | 2020-03-12 | 2024-01-1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
CN115605834A (zh) * | 2020-03-27 | 2023-01-1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Cn) |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
CN111930259B (zh) * | 2020-08-20 | 2024-10-11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触控显示面板、阵列基板及驱动方法 |
CN111984153B (zh) * | 2020-08-31 | 2022-04-08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
CN112327530A (zh) * | 2020-12-01 | 2021-02-05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KR20240065845A (ko) * | 2022-11-07 | 2024-05-14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디스플레이 패널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50038051A (ko) * | 2003-10-21 | 2005-04-27 |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 액정표시장치용 어레이 기판 및 그 제조방법 |
CN102999219A (zh) * | 2012-11-30 | 2013-03-27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半透半反式内嵌触摸屏、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
CN103995632A (zh) * | 2014-04-29 | 2014-08-2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触摸屏和触摸显示装置 |
JP2015099200A (ja) * | 2013-11-18 | 2015-05-28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表示装置 |
CN106293226A (zh) * | 2016-08-09 | 2017-01-04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驱动方法 |
CN205899517U (zh) * | 2016-07-11 | 2017-01-18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面板及装置 |
-
2017
- 2017-03-10 CN CN201710141374.9A patent/CN10685576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50038051A (ko) * | 2003-10-21 | 2005-04-27 |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 액정표시장치용 어레이 기판 및 그 제조방법 |
CN102999219A (zh) * | 2012-11-30 | 2013-03-27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半透半反式内嵌触摸屏、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
JP2015099200A (ja) * | 2013-11-18 | 2015-05-28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表示装置 |
CN103995632A (zh) * | 2014-04-29 | 2014-08-2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触摸屏和触摸显示装置 |
CN205899517U (zh) * | 2016-07-11 | 2017-01-18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面板及装置 |
CN106293226A (zh) * | 2016-08-09 | 2017-01-04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驱动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855762A (zh) | 2017-06-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855762B (zh) | 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
CN103809316B (zh) | 集成有触摸屏的显示设备 | |
CN104808858B (zh) | 一种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 |
CN104022128B (zh) |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 |
CN104820519B (zh) |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摸显示装置 | |
CN104123038B (zh) | 一种触摸式三维光栅及显示装置 | |
US9500895B2 (en) | LCD touch screen and applications integrating single layer capacitive sensor | |
CN104698666B (zh) | 阵列基板、触控面板、触控装置、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 |
CN110768731B (zh) | 功能面板及其制造方法、终端 | |
CN102955303B (zh) | 一种触控显示屏及触控显示装置 | |
CN104765501B (zh) | 触控显示面板、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
CN107390941B (zh) | 触控基板、触控面板、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EP2027527A2 (en) | Touch scre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
CN104503648A (zh) |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 |
CN104991683A (zh) | 一种oled触控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 |
CN106095171A (zh) | 具有集成触摸屏的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 |
CN104615324B (zh) |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 |
CN103914203A (zh) | 电感式触控显示基板、电感式触控屏及触控显示装置 | |
CN104461209A (zh) |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 |
CN104298409B (zh) | 触摸屏和显示装置 | |
CN108255361A (zh) |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 |
CN105955533A (zh) | 具有压力感应触控功能的外挂式触摸显示装置 | |
CN104281306A (zh) | 触控式显示装置与其制造方法 | |
CN105975128A (zh) | 外挂式触摸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
CN205427804U (zh)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