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53289A - 一种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53289A
CN107153289A CN201710513559.8A CN201710513559A CN107153289A CN 107153289 A CN107153289 A CN 107153289A CN 201710513559 A CN201710513559 A CN 201710513559A CN 107153289 A CN107153289 A CN 1071532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touch
control
cabling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1355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席克瑞
崔婷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VI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VI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VI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VI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51355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53289A/zh
Publication of CN1071532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532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Input devices, e.g. touch pan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该显示面板包括:公共电极层,公共电极层分割为多条第一电极,第一电极中设置有多个开口,每个开口内设置有和第一电极同层设置的第二电极,该多个第二电极呈阵列排布,第一电极和设置在该第一电极开口中的任一第二电极之间形成有环状封闭形刻缝;多条第一触控走线,至少一条第一触控走线对应电连接一条第一电极,第一触控走线沿第二方向延伸且第一触控走线在垂直于显示面板的方向上与环状封闭形刻缝产生交叠;多条第二触控走线,至少一条第二触控走线对应电连接一列第二电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提高了触控检测精度、实现了窄边框和中大尺寸显示面板的触控检测。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显示面板的发展趋势是将触摸面板部件与液晶面板实现一体化,由此实现显示面板的薄型化和轻量化。一体化电容式触摸显示面板包括自电容式和互电容式。
在自电容式触摸显示面板中,通常将公共电极层分割为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公共电极块,公共电极块在触控阶段复用为触控电极。如图1A所示,每个触控电极10通过对应的触控走线11与驱动芯片IC电连接。而对于靠近IC端的触控电极10,与其产生交叠的触控走线11数量多,使得越靠近IC端的触控电极10受到其他触控走线11的信号干扰越大,导致触控检测精度差。
在互电容式触摸显示面板中,需要设置多条触控驱动电极和多条触控感测电极。如图1B所示,触控驱动电极20和触控感测电极21交叉设置,每个触控驱动电极20通过对应的驱动走线22与驱动芯片IC电连接,每个触控感测电极21通过对应的感测走线23与IC电连接,其中驱动走线22在边框区域24延伸布线以与IC电连接,导致显示面板宽边框。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以提高触控检测精度同时实现窄边框。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
公共电极层,所述公共电极层分割为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方向排布的多条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中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开口,每个所述开口内设置有和所述第一电极同层设置的第二电极,该多个第二电极呈阵列排布,所述第一电极和设置在该第一电极开口中的任一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形成有环状封闭形刻缝,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交叉;
多条第一触控走线,至少一条所述第一触控走线对应电连接一条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一触控走线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触控走线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方向上与所述环状封闭形刻缝产生交叠;
多条第二触控走线,至少一条所述第二触控走线对应电连接一列所述第二电极。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共电极层分割为多条第一电极和呈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二电极,第二电极设置在第一电极的开口中,第一电极和设置在该第一电极开口中的任一第二电极之间形成有环状封闭形刻缝,与第一电极电连接的第一触控走线在垂直于显示面板的方向上与环状封闭形刻缝产生交叠,至少一条第二触控走线对应电连接一列第二电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第一触控走线和第二触控走线均不占用显示面板的边框区域的面积,实现了窄边框;采用互容触控方式实现触控检测,与现有自容触控方式相比,提高了触控检测精度高;以及,第一触控走线在垂直于显示面板的方向上与环状封闭形刻缝产生交叠,有效降低了第一电极和与其交叠的第一触控走线之间的寄生电容,从而大大减小了IC近端的第一电极和IC远端的第一电极受到的第一触控走线信号干扰差异,进一步提高了触控检测精度。本发明实施例还适用于中大尺寸显示面板的触控检测,实现窄边框并保证触控检测精度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图1B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两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3A~图3F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开口形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5A~图5C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6A~图6C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8~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将参照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通过实施方式清楚、完整地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该显示面板包括:公共电极层,公共电极层分割为沿第一方向(X)延伸、第二方向(Y)排布的多条第一电极110,第一电极110中设置有沿第一方向X排列的多个开口111,每个开口111内设置有和第一电极110同层设置的第二电极120,该多个第二电极120呈阵列排布,第一电极110和设置在该第一电极110开口111中的任一第二电极120之间形成有环状封闭形刻缝112,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垂直交叉;多条第一触控走线130,至少一条第一触控走线130对应电连接一条第一电极110,第一触控走线130沿第二方向Y延伸且第一触控走线130在垂直于显示面板的方向上与环状封闭形刻缝112产生交叠;多条第二触控走线140,至少一条第二触控走线140对应电连接一列第二电极120。可选第一方向X与阵列行方向平行,第二方向Y与阵列列方向平行。可选第一触控走线130在垂直于显示面板的方向上与环状封闭形刻缝112至少部分交叠。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下文中提及的触控走线和电极的交叠均指触控走线在垂直于显示面板的方向上与电极的交叠,下文中不再重复说明交叠方向。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20在显示阶段复用为公共电极,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20在触控阶段复用为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测电极。显示阶段,通过多条第一触控走线130给多条第一电极110施加公共电压信号,同时,通过多条第二触控走线140给多个第二电极120施加公共电压信号。若第一电极110复用为触控驱动电极以及第二电极120复用为触控感测电极,则触控阶段,通过多条第一触控走线130给多条第一电极110施加触控驱动信号。若第一电极110复用为触控感测电极以及第二电极120复用为触控驱动电极,则触控阶段,通过多条第二触控走线140给多个第二电极120施加触控驱动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与第一电极110对应电连接的第一触控走线130沿第二方向Y延伸,与一列第二电极120对应电连接的第二触控走线140与阵列列方向平行,则第一触控走线130和第二触控走线140平行设置并延伸。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一触控走线130和第二触控走线140均无需延伸至公共电极层外围的边框区域进行布线,即触控走线不占用显示面板的边框区域的面积,实现了窄边框。
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共电极层分割为多条第一电极110和呈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二电极120,每条第一电极110作为触控驱动电极应用以及每列第二电极120作为触控感测电极应用,或者,每条第一电极110作为触控感测电极应用以及每列第二电极120作为触控驱动电极应用。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采用互容触控方式实现触控检测,互容触控检测精度高。
本发明实施例中至少一条第二触控走线140对应电连接一列第二电极120中各第二电极120,则该列第二电极120中各第二电极120接收的信号相同,即该列第二电极120中首位第二电极120和末尾第二电极120接收的信号基本没有差异;另一方面,多个第二电极120呈阵列排布,显然任意两列第二电极120所对应的第二触控走线140平行设置,一条第二触控走线140仅会和与其对应的一列第二电极120产生交叠而不会和其他列第二电极120产生交叠。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任意一列第二电极120不会受到其他第二触控走线140的信号干扰。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10和设置在该第一电极110开口111中的任一第二电极120之间形成有环状封闭形刻缝112,任一第一触控走线130在垂直于显示面板的方向上与环状封闭形刻缝112产生交叠,则在合理走线设置下第一触控走线130与第二电极120不存在交叠,因此任一第二电极120不会受到第一触控走线130的信号干扰。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20同层设置,第二电极120设置在第一电极110的开口111内,多个第二电极120呈阵列排布且第二触控走线140对应电连接一列第二电极120中各第二电极120,则任意一条第二触控走线140与每条第一电极110产生交叠。对于任意两条第一电极110,与其中一条第一电极110产生交叠的第二触控走线140的数量等于与另一条第一电极110产生交叠的第二触控走线140相等,因此任意两条第一电极110受到的第二触控走线140的信号干扰基本相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至少一条第一触控走线130对应电连接一条第一电极110,第一触控走线130沿第二方向Y延伸,则靠近IC端的第一电极110交叠的第一触控走线130数量超过远离IC端的第一电极110交叠的第一触控走线130数量,即IC近端的第一电极110和与其交叠的第一触控走线130产生的寄生电容大于IC远端的第一电极110和与其交叠的第一触控走线130产生的寄生电容,IC近端的第一电极110受到的第一触控走线130信号干扰和IC远端的第一电极110受到的第一触控走线130信号干扰存在差异。然而,与现有自电容式触控面板相比,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互容触控走线方式,已经进一步降低了IC远端第一电极110和IC近端第一电极110受到的信号干扰差异,提高了触控检测精度。
另一方面,由于第一电极110和设置在该第一电极110开口111中的任一第二电极120之间形成有环状封闭形刻缝112,任一第一触控走线130在垂直于显示面板的方向上与环状封闭形刻缝112产生交叠,进一步有效降低了第一电极110和与其交叠的第一触控走线130之间的寄生电容,进而有效降低了第一电极110受到的与其交叠的第一触控走线130的信号干扰,从而大大减小了IC近端的第一电极110和IC远端的第一电极110受到的第一触控走线130信号干扰差异,进一步提高了触控检测精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公共电极层分割为多条第一电极和呈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二电极,第二电极设置在第一电极的开口中,第一电极和设置在该第一电极开口中的任一第二电极之间形成有环状封闭形刻缝,与第一电极电连接的第一触控走线在垂直于显示面板的方向上与环状封闭形刻缝产生交叠,至少一条第二触控走线对应电连接一列第二电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第一触控走线和第二触控走线均不占用显示面板的边框区域的面积,实现了窄边框;采用互容触控方式实现触控检测,与现有自容触控方式相比,提高了触控检测精度高;以及,第一触控走线在垂直于显示面板的方向上与环状封闭形刻缝产生交叠,有效降低了第一电极和与其交叠的第一触控走线之间的寄生电容,从而大大减小了IC近端的第一电极和IC远端的第一电极受到的第一触控走线信号干扰差异,进一步提高了触控检测精度。本发明实施例还适用于中大尺寸显示面板的触控检测,实现窄边框并保证触控检测精度高。
可选的,参考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一电极110的开口111围成的形状的至少一条边与第一触控走线130的延伸方向平行。由此可增加第一触控走线130与环状封闭形刻缝112的交叠面积,进一步降低第一电极110和与其交叠的第一触控走线130之间的寄生电容,进而有效降低第一电极110受到的与其交叠的第一触控走线130的信号干扰,减小IC近端的第一电极110和IC远端的第一电极110受到的第一触控走线130信号干扰差异,进一步提高触控检测精度。
可选的,参考图3A~图3F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开口111围成的形状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十字形、凸形或凹形。如图3A所示开口111围成的形状为三角形;如图3B所示开口111围成的形状为正方形;如图3C所示开口111围成的形状为长方形;如图3D所示开口111围成的形状为十字形;如图3E所示开口111围成的形状为凸形;如图3F所示开口111围成的形状为或凹形。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电极的开口围成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形状,在本发明中不进行具体限制。
可选的,参考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在第一方向X上,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120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J1大于或等于2mm且小于或等于10mm。手指作为触摸主体触摸显示面板时,手指触摸宽度约为4~5mm。若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120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J1大于或等于10mm,则可能第二电极120的面积过大使得手指触摸宽度仅覆盖一个第二电极120,或者,也可能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120的间距过大使得手指触摸宽度仅覆盖部分第一电极110,导致触控检测精度低。本发明实施例中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120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10mm,则手指触摸宽度可能覆盖至少两个第二电极120,由此可提高触控检测精度。另一方面,若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120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J1小于或等于2mm,显然,第二电极120的面积非常小,则手指触摸时第二电极120和第一电极110之间产生的电容量非常小,而现有IC的检测能力无法检测到非常小的电容量,由此导致触控检测精度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中设置的任意相邻两个第二电极中心点之间的距离是基于现有IC能力和需求设定的,当IC能力和需求有所突破时,则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不限定为本发明中的2mm~10mm,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面板中IC能力和需求自行设置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
可选的,参考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一电极110的面积和设置在该第一电极110中的第二电极120的总面积的比值为1:3~2:1。可选第一电极110作为触控驱动电极以及第二电极120作为触控感测电极。触控阶段,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20之间形成电容器,当手指触摸显示面板时,会影响触摸点附近电容器的电容量。若显示面板中第一电极110或第二电极120的面积过小,则触摸点附近电容器的电容量变化值非常小,IC无法检测出过小的电容量变化值,由此导致触控检测精度差。
可选的,参考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与上述任一显示面板的区别在于,环状封闭形刻缝112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方向上的投影覆盖第一触控走线130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方向上的投影。则第一电极110在环状封闭形刻缝112处不会与第一触控走线130产生寄生电容,以及,第二电极120不会与第一触控走线130产生寄生电容,因此能够有效降低第一电极110和与其交叠的第一触控走线130之间的寄生电容,进而有效降低第一电极110受到的与其交叠的第一触控走线130的信号干扰,从而大大减小了IC近端的第一电极110和IC远端的第一电极110受到的第一触控走线130信号干扰差异以及避免了第一触控走线130对第二电极120产生信号干扰,进一步提高了触控检测精度。
可选的,参考图5A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与上述任一显示面板的区别在于,公共电极层在第二方向Y上具有相对的第一侧V1和第二侧V2,第一触控走线130延伸并与公共电极层的第一侧V1和第二侧V2交叠。其中可选公共电极层的第一侧V1远离IC端,公共电极层的第二侧V2靠近IC端。每条第一触控走线130沿第二方向Y延伸并与公共电极层的第一侧V1和第二侧V2交叠,则对于任意两条第一电极110,与其中一条第一电极110产生交叠的第一触控走线130的数量等于与另一条第一电极110产生交叠的第一触控走线130的数量,由此可降低不同第一电极110受到的第一触控走线130信号干扰差异,解决了不同第一电极110受到的第一触控走线130的信号干扰不均匀的问题。另一方面,第一触控走线130与第二电极120未交叠,因此第二电极120不会受到第一触控走线130的信号干扰。进一步提高了触控检测精度。
可选的,参考图5B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与上述任一显示面板的区别在于,公共电极层在第二方向Y上具有相对的第一侧V1和第二侧V2,第二触控走线140延伸并与公共电极层的第一侧V1和第二侧V2交叠。其中可选公共电极层的第一侧V1远离IC端,公共电极层的第二侧V2靠近IC端。每条第二触控走线140沿第二方向Y延伸并与公共电极层的第一侧V1和第二侧V2交叠,则对于任意两条第一电极110,与其中一条第一电极110产生交叠的第二触控走线140的数量等于与另一条第一电极110产生交叠的第二触控走线140的数量,由此可使每条第一电极110受到的第二触控走线140信号干扰基本相同,解决了IC最远端第一电极110受到的第二触控走线140的信号干扰与其他第一电极110受到的第二触控走线140的信号干扰不相等的问题,即解决了不同第一电极110受到的第二触控走线140的信号干扰不均匀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触控检测精度。
可选的,参考图5C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与上述任一显示面板的区别在于,公共电极层在第二方向Y上具有相对的第一侧V1和第二侧V2,第一触控走线130延伸并与公共电极层的第一侧V1和第二侧V2交叠,以及,第二触控走线140延伸并与公共电极层的第一侧V1和第二侧V2交叠。由此可降低不同第一电极110受到的第一触控走线130信号干扰差异,解决了不同第一电极110受到的第一触控走线130的信号干扰不均匀的问题;可使每条第一电极110受到的第二触控走线140信号干扰基本相同,解决了IC最远端第一电极110受到的第二触控走线140的信号干扰与其他第一电极110受到的第二触控走线140的信号干扰不相等的问题,即解决了不同第一电极110受到的第二触控走线140的信号干扰不均匀的问题;以及,第一触控走线130与第二电极120未交叠,第二电极120不会受到第一触控走线130的信号干扰。进一步提高触控检测精度。
可选的在图5A~图5C的基础上,参考图6A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一触控走线130包括信号端和浮空端,对应电连接一条第一电极110的多条第一触控走线130的浮空端相互电连接。其中,第一触控走线130的信号端是指第一触控走线130与IC电连接的一端,第一触控走线130的浮空端是指第一触控走线130的远离IC的一端。对应电连接一条第一电极110的多条第一触控走线130的浮空端相互电连接,则每条第一电极110所对应电连接的多条第一触控走线130实现电连接,等效为每条第一电极110电连接一条第一触控走线130,由此可有效减少第一触控走线130的数量,进一步降低了不同第一电极110受到的第一触控走线130的信号干扰差异。提高触控检测精度。
可选的在图5A~图5C的基础上,参考图6B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二触控走线140包括信号端和浮空端,对应电连接一列第二电极120的多条第二触控走线140的浮空端相互电连接。其中,第二触控走线140的信号端是指第二触控走线140与IC电连接的一端,第二触控走线140的浮空端是指第二触控走线140的远离IC的一端。对应电连接一列第二电极120的多条第二触控走线140的浮空端相互电连接,则每列第二电极120所对应电连接的多条第二触控走线140实现电连接,等效为每列第二电极120电连接一条第二触控走线140,由此可有效减少第二触控走线140的数量,降低了IC远端第一电极110受到的第二触控走线140的信号干扰与其他第一电极110受到的第二触控走线140的信号干扰差异。提高触控检测精度。
可选的在图5A~图5C的基础上,参考图6C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一触控走线130包括信号端和浮空端,对应电连接一条第一电极110的多条第一触控走线130的浮空端相互电连接,以及,第二触控走线140包括信号端和浮空端,对应电连接一列第二电极120的多条第二触控走线140的浮空端相互电连接。对应电连接一条第一电极110的多条第一触控走线130的浮空端相互电连接,则每条第一电极110所对应电连接的多条第一触控走线130实现电连接,等效为每条第一电极110电连接一条第一触控走线130,由此可有效减少第一触控走线130的数量,进一步降低了不同第一电极110受到的第一触控走线130的信号干扰差异。以及,对应电连接一列第二电极120的多条第二触控走线140的浮空端相互电连接,则每列第二电极120所对应电连接的多条第二触控走线140实现电连接,等效为每列第二电极120电连接一条第二触控走线140,由此可有效减少第二触控走线140的数量,降低了IC远端第一电极110受到的第二触控走线140的信号干扰与其他第一电极110受到的第二触控走线140的信号干扰差异。提高触控检测精度。
可选的在图5A~图5C的基础上,参考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还包括:与多条第一电极110分别对应设置的多个第一控制开关161,以及与多列第二电极120分别对应设置的多个第二控制开关162;每个第一控制开关161的输入端与公共电位总线150电连接,每个第一控制开关161的控制端用于在显示阶段控制第一控制开关161导通和在触控阶段控制第一控制开关161截止,以及,电连接一条第一电极110的每条第一触控走线130的浮空端电连接与该第一电极110对应的第一控制开关161的输出端;每个第二控制开关162的输入端与公共电位总线150电连接,每个第二控制开关162的控制端用于在显示阶段控制第二控制开关162导通和在触控阶段控制第二控制开关162截止,以及,电连接一列第二电极120的每条第二触控走线140的浮空端电连接与该列第二电极120对应的第二控制开关162的输出端。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IC与第一控制开关161的控制端电连接(未示出),用于在显示阶段控制第一控制开关161导通以及在触控阶段控制第一控制开关161截止;以及,IC与第二控制开关162的控制端电连接(未示出),用于在显示阶段控制第二控制开关162导通以及在触控阶段控制第二控制开关162截止。其中,可选第一控制开关161和第二控制开关162均为NMOS晶体管,或者,可选第一控制开关161和第二控制开关162均为PMOS晶体管。显示阶段,在IC远端可将公共电位总线150输出的公共电压信号传输至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20,在IC近端通过第一触控走线130和第二触控走线140给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20传输公共电压信号,以提高公共电压信号供给均一性;触控阶段,IC控制公共电位总线150与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20断开连接,多条第一电极110各自独立,以及多列第二电极120各自独立,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20复用为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测电极,实现触控功能。
可选的,参考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与上述任一显示面板的区别在于,还包括: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多条补偿走线171,多条第一电极110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方向上的投影覆盖多条补偿走线171。其中,可选对于任意两条第一电极110,在垂直于显示面板的方向上,与其中一条第一电极110产生交叠的走线数量等于与另一条第一电极110产生交叠的走线数量。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同第一电极110交叠的走线数量不同,会导致不同第一电极110和走线之间的寄生电容不同,进而使得不同第一电极110之间存在信号干扰差异。设置补偿走线171并使不同第一电极110交叠的走线数量相等,能够降低不同第一电极110和走线之间的寄生电容差异,降低不同第一电极110之间的信号干扰差异。进一步提高触控检测精度。另一方面,不同第一电极110交叠的走线数量不同,会导致相同刻蚀条件下走线数量多的区域和走线数量少的区域的刻蚀速度不一致,显然设置补偿走线171并使不同第一电极110交叠的走线数量,能够提升走线刻蚀制程的均一性。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还可以在第二电极的覆盖区域设置多条补偿走线,可选对于任意两个第二电极,在垂直于显示面板的方向上,与其中一个第二电极产生交叠的走线数量等于与另一条第二电极产生交叠的走线数量。
可选的在图8的基础上,参考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在垂直于显示面板的方向上,第一电极110电连接其覆盖的至少一条补偿走线171。其中,可选对于任意两条第一电极110,与其中一条第一电极110电连接的走线连接点172数量等于与另一条第一电极110电连接的走线连接点172数量。走线连接点172具体是指第一电极110和第一触控走线130电连接的过孔以及第一电极110和补偿走线171电连接的过孔。不同第一电极110的走线连接点172数量不同,会导致相同刻蚀条件下走线连接点172数量多的区域和走线连接点172数量少的区域的刻蚀速度不一致,显然使不同第一电极110电连接的走线连接点172的数量相等,能够提升走线刻蚀制程的均一性。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还可以在第二电极的覆盖区域设置多条补偿走线,第二电极电连接其覆盖的至少一条补偿走线,可选对于任意两个第二电极,与其中一个第二电极电连接的走线连接点数量等于与另一个第二电极电连接的走线连接点数量。
可选的,参考图10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与上述任一显示面板的区别在于,图10所示显示面板中,公共电极层分割为沿第一方向(X)排布、第二方向(Y)延伸的多条第一电极110,第一电极110中设置有沿第二方向Y排列的多个开口111,每个开口111内设置有和第一电极110同层设置的第二电极120,该多个第二电极120呈阵列排布,第一电极110和设置在该第一电极110开口111中的任一第二电极120之间形成有环状封闭形刻缝112,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垂直交叉;多条第一触控走线130,至少一条第一触控走线130对应电连接一条第一电极110,第一触控走线130沿第二方向Y延伸;多条第二触控走线140,至少一条第二触控走线140对应电连接一行第二电极120。可选第一方向X与阵列行方向平行,第二方向Y与阵列列方向平行。可选第二触控走线140在垂直于显示面板的方向上与环状封闭形刻缝112至少部分交叠。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触控电极排布及其布线方式,能够实现窄边框并提高触控检测精度,还适用于大尺寸显示面板的触控检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仅示出了显示面板中公共电极的相关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均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通过封框胶对位贴合,在阵列基板、彩膜基板和封框胶围绕形成的密闭空间内,设置有液晶层。
阵列基板上设置有驱动液晶层中液晶分子选择的各驱动元件,具体地,阵列基板上可以设置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相邻的两条扫描和两条数据线交叉围成一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内设置有一个薄膜晶体管和像素电极。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对应和一条扫描线电连接,薄膜晶体管的源极对应和一条数据线电连接,薄膜晶体管的漏极连接到像素电极。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即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形成驱动液晶分子旋转的电场。
上述实施例中,各第一触控走线或第二触控走线平行于数据线或扫描线线设置。并且,各第一触控走线或第二触控走线靠近数据线或扫描线设置,采用该结构可以将相邻的触控走线和数据线/扫描线用同一条黑矩阵遮盖,将对开口率的影响降至最低。并且,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环状封闭刻缝可以对应像素单元之间的数据线或扫描线设置,即该环状封闭刻缝在阵列基板上的投影与部分扫描线或数据线在阵列基板上的投影重合。采用该结构可以将环状封闭刻缝和数据线/扫描线用同一条黑矩阵遮盖,将对开口率的影响降至最低。
彩膜基板上设置有网格状的黑矩阵和色阻。该网格状的黑矩阵与扫描线和数据线对应设置,并且与阵列基板上的环状封闭刻缝和触控走线对应设置,可以对这些非发光区域进行遮盖,提高显示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如上任意所述的显示面板。该电子设备集成有显示功能和触控功能,具有窄边框和触控检测精度高的优势。该电子设备可选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任意尺寸的电子设备。参考图11所示可选电子设备为智能手机。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相互结合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6)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公共电极层,所述公共电极层分割为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方向排布的多条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中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开口,每个所述开口内设置有和所述第一电极同层设置的第二电极,该多个第二电极呈阵列排布,所述第一电极和设置在该第一电极开口中的任一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形成有环状封闭形刻缝,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交叉;
多条第一触控走线,至少一条所述第一触控走线对应电连接一条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一触控走线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触控走线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方向上与所述环状封闭形刻缝产生交叠;
多条第二触控走线,至少一条所述第二触控走线对应电连接一列所述第二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的开口围成的形状的至少一条边与所述第一触控走线的延伸方向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围成的形状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十字形、凸形或凹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电极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2mm且小于或等于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的面积和设置在该第一电极中的所述第二电极的总面积的比值为1:3~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封闭形刻缝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方向上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一触控走线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方向上的投影。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电极层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触控走线延伸并与所述公共电极层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交叠,和/或,所述第二触控走线延伸并与所述公共电极层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交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走线包括信号端和浮空端,对应电连接一条所述第一电极的多条所述第一触控走线的浮空端相互电连接;和/或,
所述第二触控走线包括信号端和浮空端,对应电连接一列所述第二电极的多条所述第二触控走线的浮空端相互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走线和所述第二触控走线均包括信号端和浮空端;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公共电位总线,所述公共电位总线位于所述公共电极层外围且与所述公共电极层分开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多条第一电极分别对应设置的多个第一控制开关,以及与多列所述第二电极分别对应设置的多个第二控制开关;
每个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输入端与所述公共电位总线电连接,每个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控制端用于在显示阶段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开关导通和在触控阶段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开关截止,以及,电连接一条所述第一电极的每条所述第一触控走线的浮空端电连接与该第一电极对应的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输出端;
每个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输入端与所述公共电位总线电连接,每个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控制端用于在显示阶段控制所述第二控制开关导通和在触控阶段控制所述第二控制开关截止,以及,电连接一列所述第二电极的每条所述第二触控走线的浮空端电连接与该列第二电极对应的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输出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多条补偿走线,所述多条第一电极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方向上的投影覆盖所述多条补偿走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对于任意两条所述第一电极,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方向上,与其中一条所述第一电极产生交叠的走线数量等于与另一条所述第一电极产生交叠的走线数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其覆盖的至少一条所述补偿走线。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对于任意两条所述第一电极,与其中一条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的走线连接点数量等于与另一条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的走线连接点数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显示阶段,通过所述多条第一触控走线给所述多条第一电极施加公共电压信号,同时,通过所述多条第二触控走线给所述多个第二电极施加所述公共电压信号;
触控阶段,通过所述多条第一触控走线给所述多条第一电极施加触控驱动信号,或者,通过所述多条第二触控走线给所述多个第二电极施加所述触控驱动信号。
1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1710513559.8A 2017-06-29 2017-06-29 一种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Pending CN1071532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13559.8A CN107153289A (zh) 2017-06-29 2017-06-29 一种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13559.8A CN107153289A (zh) 2017-06-29 2017-06-29 一种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53289A true CN107153289A (zh) 2017-09-12

Family

ID=59795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13559.8A Pending CN107153289A (zh) 2017-06-29 2017-06-29 一种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53289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16501A (zh) * 2017-10-10 2017-12-26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7633812A (zh) * 2017-10-30 2018-01-2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646945A (zh) * 2018-05-10 2018-10-12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508124A (zh) * 2018-11-13 2019-03-22 苏州大学 基于金属表面的通用性非接触式手势识别装置
CN109599404A (zh) * 2018-12-28 2019-04-0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989875A (zh) * 2019-11-28 2020-04-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互容式触控模组和触控面板
CN111367431A (zh) * 2020-02-25 2020-07-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1965878A (zh) * 2020-08-31 2020-11-2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调光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及智能窗玻璃
WO2023280111A1 (zh) * 2021-07-07 2023-0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及触控检测方法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15322A (zh) * 2015-02-03 2015-05-13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结构、基板、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4699357A (zh) * 2015-04-01 2015-06-1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触摸显示面板以及触控显示基板
CN105138184A (zh) * 2015-09-25 2015-12-0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内嵌触摸液晶面板及其阵列基板
CN105224131A (zh) * 2015-10-08 2016-01-06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触控屏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5404428A (zh) * 2015-12-24 2016-03-16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触控走线修复方法、以及显示面板
CN105652498A (zh) * 2016-03-22 2016-06-08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5759482A (zh) * 2016-05-06 2016-07-13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205451004U (zh) * 2015-12-24 2016-08-10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阵列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6527820A (zh) * 2016-12-27 2017-03-2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内嵌触摸结构的阵列基板以及显示面板
CN106855762A (zh) * 2017-03-10 2017-06-16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6873225A (zh) * 2017-04-27 2017-06-2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阵列基板驱动方法
CN106919287A (zh) * 2017-03-08 2017-07-04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7132685A (zh) * 2017-06-23 2017-09-0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15322A (zh) * 2015-02-03 2015-05-13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结构、基板、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4699357A (zh) * 2015-04-01 2015-06-1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触摸显示面板以及触控显示基板
CN105138184A (zh) * 2015-09-25 2015-12-0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内嵌触摸液晶面板及其阵列基板
CN105224131A (zh) * 2015-10-08 2016-01-06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触控屏和触控显示装置
CN205451004U (zh) * 2015-12-24 2016-08-10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阵列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5404428A (zh) * 2015-12-24 2016-03-16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触控走线修复方法、以及显示面板
CN105652498A (zh) * 2016-03-22 2016-06-08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5759482A (zh) * 2016-05-06 2016-07-13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6527820A (zh) * 2016-12-27 2017-03-2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内嵌触摸结构的阵列基板以及显示面板
CN106919287A (zh) * 2017-03-08 2017-07-04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6855762A (zh) * 2017-03-10 2017-06-16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6873225A (zh) * 2017-04-27 2017-06-2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阵列基板驱动方法
CN107132685A (zh) * 2017-06-23 2017-09-0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16501A (zh) * 2017-10-10 2017-12-26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7633812A (zh) * 2017-10-30 2018-01-2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646945A (zh) * 2018-05-10 2018-10-12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508124A (zh) * 2018-11-13 2019-03-22 苏州大学 基于金属表面的通用性非接触式手势识别装置
CN109599404A (zh) * 2018-12-28 2019-04-0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989875A (zh) * 2019-11-28 2020-04-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互容式触控模组和触控面板
CN110989875B (zh) * 2019-11-28 2024-04-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互容式触控模组和触控面板
CN111367431A (zh) * 2020-02-25 2020-07-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US11928273B2 (en) 2020-02-25 2024-03-12 Wuhan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965878A (zh) * 2020-08-31 2020-11-2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调光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及智能窗玻璃
CN111965878B (zh) * 2020-08-31 2023-06-13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调光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及智能窗玻璃
WO2023280111A1 (zh) * 2021-07-07 2023-0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及触控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53289A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06168865B (zh) 内嵌式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US9760200B2 (en) Integrated touch screen
CN104808403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582181B (zh) 集成触摸屏
CN105302378A (zh) 触控显示面板
CN104597646A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7065365A (zh)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06526997A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3280448B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4571763A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05281443U (zh) 一种集成触控显示面板和集成触控显示装置
CN109614009A (zh)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206497441U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U2015238889B2 (en) Integrated touch screen
CN205486016U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9143639A (zh) 内嵌式触控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91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