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24078A - 一种显示面板、覆晶薄膜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覆晶薄膜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24078A
CN110224078A CN201910487524.0A CN201910487524A CN110224078A CN 110224078 A CN110224078 A CN 110224078A CN 201910487524 A CN201910487524 A CN 201910487524A CN 110224078 A CN110224078 A CN 1102240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equal
display panel
area domain
flip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8752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24078B (zh
Inventor
周宏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8752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2407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240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24078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94159 priority patent/WO2020244547A1/zh
Priority to US17/271,224 priority patent/US20210191482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240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240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8Packaging or power distribution
    • G06F1/189Power distribu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G02F1/13452Conductors connecting driver circuitry and terminals of pane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1Printed elements for providing 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printed circuits
    • H05K1/111Pads for surface mounting, e.g. lay-ou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4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覆晶薄膜及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有效显示区域和绑定区域,绑定区域的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衬底,以及设置在第一衬底一侧的至少一排第一引脚,同一排中相邻的两个第一引脚在靠近有效显示区域一端的间距大于远离有效显示区域一端的间距,整体呈长边靠近有效显示区域的倒梯形结构,这样可使fanout区域最外侧引线向显示面板的边缘靠近,与现有绑定区域的引脚整体呈短边靠近有效显示区域的正梯形结构相比,本申请Fanout区域引线的竖直走线更长,通过缩短竖直走线高度可以实现更小的下边框,或在相同边框的条件下,通过缩短竖直走线高度可以为其他电路单元留出更多的设计空间,从而可以提升显示基板空间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覆晶薄膜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覆晶薄膜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柔性显示产品越来越受欢迎,柔性显示产品正向更高分辨率、超窄边框发展。为实现柔性显示装置驱动侧边框窄化,在目前的制备工艺中,一般通过两种方式进行驱动芯片绑定,分别为COF(Chip On Film,如图1所示)和COP(Chip On Plastic)。相比COP绑定的方式,COF绑定方式中的引脚具有更小的键合间距,并且无需在背板上设计内引脚绑定ILB、柔性板FPC等区域,可节省背板上显示装置的下边框,利于增加排版数量,提升背板玻璃利用率。另外,无需IC和FPC绑定工艺,节省工艺数量,减少工艺良率损失。
然而,现有的COF绑定方式中,连接COF绑定区域与有效显示区域的扇出fanout引线区域的高度较大,造成显示基板下边框空间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覆晶薄膜及显示装置,以提升显示基板空间利用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有效显示区域和绑定区域,所述绑定区域的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衬底,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底一侧的至少一排第一引脚,所述第一引脚沿第一方向排布且相互独立,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和所述绑定区域之间分界线的夹角小于预设阈值;
其中,同一排中相邻的两个第一引脚在靠近所述有效显示区域一端的间距大于远离所述有效显示区域一端的间距。
可选地,同一排的第一引脚相对于第一基准线对称分布,所述第一基准线为所述绑定区域沿所述第一方向的边界的中垂线。
可选地,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一基准线之间的夹角,随着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一基准线之间距离的增大逐渐增大。
可选地,各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一基准线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或等于12°。
可选地,各所述第一引脚的形状和尺寸相同。
可选地,各所述第一引脚的宽度大于或等于11μm,且小于或等于47μm;各所述第一引脚的长度大于或等于600μm,且小于或等于1100μm。
可选地,各所述第一引脚的间距大于或等于3μm,且小于或等于10μm。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覆晶薄膜,应用于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覆晶薄膜贴附于所述显示面板的绑定区域,所述覆晶薄膜包括:
第二衬底,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衬底一侧的至少一排第二引脚,所述第二引脚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且相互独立,各所述第二引脚用于与不同的第一引脚进行绑定;
其中,同一排中相邻的两个第二引脚在靠近所述有效显示区域一端的间距大于远离所述有效显示区域一端的间距。
可选地,同一排的第二引脚相对于第二基准线对称分布,所述第二基准线为所述覆晶薄膜沿所述第一方向的边界的中垂线。
可选地,所述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二基准线之间的夹角,随着所述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二基准线之间距离的增大逐渐增大。
可选地,各所述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二基准线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或等于12°。
可选地,各所述第二引脚的形状和尺寸相同。
可选地,各所述第二引脚的宽度大于或等于6μm,且小于或等于43μm;各所述第二引脚的长度大于或等于800μm,且小于或等于1300μm。
可选地,各所述第二引脚的间距大于或等于7μm,且小于或等于15μm。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和/或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覆晶薄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包括以下优点: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绑定区域同一排中相邻的两个第一引脚在靠近有效显示区域一端的间距大于远离有效显示区域一端的间距,整体呈长边靠近有效显示区域的倒梯形结构,这样可使连接绑定区域和有效显示区域的fanout区域最外侧引线向显示面板的边缘靠近,与现有绑定区域的引脚整体呈短边靠近有效显示区域的正梯形结构相比,本申请Fanout区域引线的竖直走线更长,通过缩短竖直走线高度可以实现更小的下边框,或在相同边框的条件下,通过缩短竖直走线高度可以为其他电路单元留出更多的设计空间,从而可以提升显示基板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一种COF绑定方式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相关技术中一种显示面板绑定区域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相关技术中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绑定区域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fanout区域可缩短高度的几何模型示意图;
图7示出了相关技术中一种绑定区域和Fanout区域的布线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绑定区域和Fanout区域的布线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不带Pad Bending的显示面板下边框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Pad Bending的显示面板下边框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Pad Bending的显示面板弯折后的下边框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覆晶薄膜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中导致fanout引线区域高度大的原因与绑定区域的引脚结构有关。如图2所示,为了补偿柔性基板受热变形,柔性OLED产品COF绑定(Bonding)方式中引脚COF pin设计为倾斜式,且整体呈短边靠近有效显示区域的正梯形结构。如图3所示,这种结构中最外侧COF Pin与fanout走线的连接位置(即最外侧走线出线点a)靠近COF中部,并且如果考虑工艺Y向补偿,会沿COF Pin倾斜角度拉长Pin长度,使得最外侧走线出线点a更加靠近COF中部,导致fanout区域最外侧走线的斜线部分较长,进而导致fanout区域的高度增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参照图4,显示面板包括有效显示区域AA和绑定区域BA,绑定区域BA的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衬底41,以及设置在第一衬底41一侧的至少一排第一引脚42,第一引脚42沿第一方向排布且相互独立,第一方向与有效显示区域AA和绑定区域BA之间分界线的夹角小于预设阈值;其中,同一排中相邻的两个第一引脚42在靠近有效显示区域AA一端的间距d1大于远离有效显示区域AA一端的间距d2。其中,预设阈值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本实施例对其具体数值不作限定。
如图5所示,fanout区域包括连接有效显示区域AA的数据信号线和绑定区域BA的第一引脚42的多条走线,Fanout区域的高度h影响了下边框的大小,而限制Fanout区域高度h的决定因素是最外侧走线。Fanout区域需保证最外侧走线能够有空间布线,从图5中可见最外侧走线包括倾斜段和竖直段,竖直段走线属于可缩短部分,也就是Fanout区域最外侧走线竖直段高度越大,说明可压缩的空间越多。
本实施例中,Fanout区域最外侧走线出线点b相对现有设计中的出线点a向绑定区域BA的边缘移动,假设Fanout区域最外侧走线的倾斜段倾斜角度θ不变(与现有设计相同),竖直段走线高度与现有设计相比可以增大ΔY,也就是本实施例中Fanout区域的高度可缩短ΔY,几何模型如图6所示,θ为最外侧走线的倾斜段倾斜角度,ΔX为出线点a与出线点b之间的距离,竖直段走线可增大高度为ΔY=ΔX*tanθ。如果考虑工艺Y向补偿,第一引脚42沿倾斜角度拉长后,最外侧走线出线点b更加靠近绑定区域BA的侧边,ΔX值可能更大,Fanout区域可缩短高度ΔY也越大。
由于Fanout区域可缩短的高度ΔY与距离ΔX和倾角θ相关,因此当第一引脚42排数越多、长度越长、角度θ越大时,可缩短的尺寸ΔY越大。在版图软件中,保持Fanout高度不变,参照图7示出了现有设计绑定区域和Fanout区域的布线图,参照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绑定区域和Fanout区域的布线图。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相比现有技术Fanout区域的竖直走线长度更长,可通过缩短竖直走线长度ΔY以达到更小的下边框,或在相同边框的条件下,通过缩短此部分距离为其他电路单元留出更多的设计空间,以提升产品可靠性、信赖性。
对于绑定区域不带Pad Bending的显示面板(如图9所示),可缩短的为Fanout区域,该区域高度直接与显示装置下边框相关,如能减小Fanout区域走线高度,则可减小最终产品下边框。而对于绑定区域带Pad Bending的显示面板(如图10所示),可缩短的区域为Fanout2区域,该区域高度不会影响最终产品的下边框(下边框与Bending区到产品AA区距离相关),但Fanout2区域高度会影响Bending后弯折到显示装置背面部分的长度(如图11所示),若过长可能会与显示装置其他功能模块干涉。若能缩短弯折到显示装置背面部分结构的长度,则可为其他功能模块留出更多的空间,实现更优的效果。其中,图9中的电路单元与Fanout的位置关系可以调换,此处只是一种示例;图10中的电路单元与Fanout2的位置关系可以调换,此处只是一种示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绑定区域同一排中相邻的两个第一引脚在靠近有效显示区域一端的间距大于远离有效显示区域一端的间距,整体呈长边靠近有效显示区域的倒梯形结构,这样可使连接绑定区域和有效显示区域的fanout区域最外侧引线向显示面板的边缘靠近,与现有绑定区域的引脚整体呈短边靠近有效显示区域的正梯形结构相比,本申请Fanout区域引线的竖直走线更长,通过缩短竖直走线高度可以实现更小的下边框,或在相同边框的条件下,通过缩短竖直走线高度可以为其他电路单元留出更多的设计空间,从而可以提升显示基板空间利用率。并且,若能减小显示面板的下边框,可以提高背板上显示面板的排版数量,提升背板玻璃的排版利用率,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本实施例绑定区域BA中第一引脚的结构设计对于柔性基板工艺过程中受热变形、绑定工艺中温度、应力变形和设备对位公差等因素产生的错位,具有很好的补偿效果。
其中,同一排的第一引脚42可以相对于第一基准线y1对称分布,第一基准线y1为绑定区域BA沿第一方向的边界的中垂线,参照图4或图5。
考虑绑定Bonding工艺中不同区域的受热变形影响,同一排的第一引脚42采用渐变Pitch(周期),即中间Pitch小,两边Pitch大,从中间的第一基准线y1向两侧Pitch逐渐增大的方式设计。同一排的第一引脚42在远离有效显示区域的一端Pitch收窄,在靠近有效显示区域的一端Pitch外扩,参照图4或图5。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引脚42的Pitch范围可以在21~50um之间,对于同一显示面板中第一引脚42的渐变Pitch范围例如可以为34um~30um~34um。
第一引脚42与第一基准线y1之间的夹角可以随着第一引脚42与第一基准线y1之间距离的增大逐渐增大。各第一引脚42与第一基准线y1之间的夹角例如可以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或等于12°。第一引脚42的最大倾斜角度(即最外侧第一引脚的倾斜角度)范围在6~12°之间,例如可以为8°。
为保证各个第一引脚42之间具有相同的Bonding面积,各第一引脚42的形状和尺寸相同,即各个第一引脚42的宽度和长度均相同,例如各第一引脚42的宽度w1可以大于或等于11μm,且小于或等于47μm;同一排中各第一引脚42的长度L1可以大于或等于600μm,且小于或等于1100μm,例如长度L1可以为800μm。
由于第一引脚42中间Pitch小,两边Pitch大,故同一排相邻的两个第一引脚42之间的间距由中间的第一基准线y1向两侧渐变增大。各第一引脚42的间距d可以大于或等于3μm,且小于或等于10μm。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引脚42的宽度、长度、间距以及Pitch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本实施例对具体数值不作限定。
目前常见的柔性手机产品中,绑定区域的ΔX一般在200um以上,fanout区域可节省几十甚至上百微米的空间ΔY。随着显示器件往更高分辨率的发展,未来第一引脚42的Pitch会做到越来越小,对应第一引脚42宽度也会缩小,为满足Bonding面积需求,Pin高度需要对应加高,同时第一引脚42排数也有增多的趋势,故距离ΔX将会更大,对应本设计中可减小的边框尺寸ΔY也会更加明显。另外,若不同设备、不同工艺对背板上沿第一引脚倾斜方向补偿需求的增加,也会使得可减小的边框尺寸增大。
本申请对绑定区域第一引脚的排布方式进行了优化设计,在保持倾斜式设计方案优异的补偿效果的同时,实现了更窄的下边框设计,从而取得更好的产品效果和经济效益。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覆晶薄膜,参照图12,可以应用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该覆晶薄膜贴附于显示面板的绑定区域,该覆晶薄膜可以包括:第二衬底121,以及设置在第二衬底121一侧的至少一排第二引脚122,第二引脚122沿第一方向排布且相互独立,各第二引脚122用于与不同的第一引脚进行绑定;其中,同一排中相邻的两个第二引脚122在靠近有效显示区域一端的间距大于远离有效显示区域一端的间距。
其中,同一排的第二引脚122相对于第二基准线y2对称分布,第二基准线y2为覆晶薄膜沿第一方向的边界的中垂线。
第二引脚122与第二基准线之间的夹角,随着第二引脚122与第二基准线y2之间距离的增大逐渐增大。
各第二引脚122与第二基准线y2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或等于12°。
各第二引脚122的形状和尺寸相同。各第二引脚122的宽度大于或等于6μm,且小于或等于43μm;各第二引脚122的长度大于或等于700μm,且小于或等于1000μm。各第二引脚122的间距大于或等于7μm,且小于或等于15μm。
为了能够与显示面板上的第一引脚匹配,各第二引脚122的倾斜角度与对应的第一引脚倾斜角度相同。为了避免对位偏差引起的不良,第二引脚122的宽度可以比对应的第一引脚宽度窄4-5μm,第二引脚122的长度可以比对应的第一引脚长度长200μm左右。
关于本实施例中的覆晶薄膜,第二引脚的结构设计与第一引脚相匹配,具体结构可以参照显示面板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和/或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覆晶薄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可以为:电子纸、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覆晶薄膜及显示装置,绑定区域同一排中相邻的两个第一引脚在靠近有效显示区域一端的间距大于远离有效显示区域一端的间距,整体呈长边靠近有效显示区域的倒梯形结构,这样可使连接绑定区域和有效显示区域的fanout区域最外侧引线向显示面板的边缘靠近,与现有绑定区域的引脚整体呈短边靠近有效显示区域的正梯形结构相比,本申请Fanout区域引线的竖直走线更长,通过缩短竖直走线高度可以实现更小的下边框,或在相同边框的条件下,通过缩短竖直走线高度可以为其他电路单元留出更多的设计空间,从而可以提升显示基板空间利用率。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覆晶薄膜及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5)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有效显示区域和绑定区域,所述绑定区域的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衬底,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底一侧的至少一排第一引脚,所述第一引脚沿第一方向排布且相互独立,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和所述绑定区域之间分界线的夹角小于预设阈值;
其中,同一排中相邻的两个第一引脚在靠近所述有效显示区域一端的间距大于远离所述有效显示区域一端的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同一排的第一引脚相对于第一基准线对称分布,所述第一基准线为所述绑定区域沿所述第一方向的边界的中垂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一基准线之间的夹角,随着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一基准线之间距离的增大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一基准线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或等于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引脚的形状和尺寸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引脚的宽度大于或等于11μm,且小于或等于47μm;各所述第一引脚的长度大于或等于600μm,且小于或等于110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引脚的间距大于或等于3μm,且小于或等于10μm。
8.一种覆晶薄膜,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覆晶薄膜贴附于所述显示面板的绑定区域,所述覆晶薄膜包括:
第二衬底,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衬底一侧的至少一排第二引脚,所述第二引脚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且相互独立,各所述第二引脚用于与不同的第一引脚进行绑定;
其中,同一排中相邻的两个第二引脚在靠近所述有效显示区域一端的间距大于远离所述有效显示区域一端的间距。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覆晶薄膜,其特征在于,同一排的第二引脚相对于第二基准线对称分布,所述第二基准线为所述覆晶薄膜沿所述第一方向的边界的中垂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覆晶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二基准线之间的夹角,随着所述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二基准线之间距离的增大逐渐增大。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覆晶薄膜,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二基准线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或等于12°。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覆晶薄膜,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引脚的形状和尺寸相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覆晶薄膜,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引脚的宽度大于或等于6μm,且小于或等于43μm;各所述第二引脚的长度大于或等于800μm,且小于或等于1300μm。
14.根据权利要求8至13任一项所述的覆晶薄膜,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引脚的间距大于或等于7μm,且小于或等于15μm。
15.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和/或如权利要求8至14任一项所述的覆晶薄膜。
CN201910487524.0A 2019-06-05 2019-06-05 一种显示面板、覆晶薄膜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02240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87524.0A CN110224078B (zh) 2019-06-05 2019-06-05 一种显示面板、覆晶薄膜及显示装置
PCT/CN2020/094159 WO2020244547A1 (zh) 2019-06-05 2020-06-03 显示面板、覆晶薄膜及显示装置
US17/271,224 US20210191482A1 (en) 2019-06-05 2020-06-03 Display panel, chip-on-film, and display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87524.0A CN110224078B (zh) 2019-06-05 2019-06-05 一种显示面板、覆晶薄膜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24078A true CN110224078A (zh) 2019-09-10
CN110224078B CN110224078B (zh) 2021-12-14

Family

ID=67819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87524.0A Active CN110224078B (zh) 2019-06-05 2019-06-05 一种显示面板、覆晶薄膜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191482A1 (zh)
CN (1) CN110224078B (zh)
WO (1) WO2020244547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88913A (zh) * 2019-06-28 2019-09-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1487823A (zh) * 2020-04-24 2020-08-04 上海创功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681538A (zh) * 2020-06-24 2020-09-18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0244547A1 (zh) * 2019-06-05 2020-12-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覆晶薄膜及显示装置
CN112133201A (zh) * 2020-09-30 2020-12-2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13257126A (zh) * 2021-05-10 2021-08-13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
CN113990886A (zh) * 2021-10-27 2022-01-2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制作方法
CN114019734B (zh) * 2021-11-26 2022-09-16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77493A (ja) * 2009-01-30 2010-08-12 Shindo Denshi Kogyo Kk 電子ディバイス装置、およびその端子接続方法
CN105513499A (zh) * 2016-02-04 2016-04-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绑定方法
CN105551378A (zh) * 2016-02-04 2016-05-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覆晶薄膜、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5720028A (zh) * 2016-02-04 2016-06-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覆晶薄膜、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470727A (zh) * 2018-03-03 2018-08-3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电子组件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18423A (zh) * 2015-10-09 2015-12-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驱动显示面板的数据驱动模组、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5654856A (zh) * 2016-02-04 2016-06-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芯片邦定方法
CN107167971A (zh) * 2017-07-28 2017-09-1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224078B (zh) * 2019-06-05 2021-12-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覆晶薄膜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77493A (ja) * 2009-01-30 2010-08-12 Shindo Denshi Kogyo Kk 電子ディバイス装置、およびその端子接続方法
CN105513499A (zh) * 2016-02-04 2016-04-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绑定方法
CN105551378A (zh) * 2016-02-04 2016-05-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覆晶薄膜、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5720028A (zh) * 2016-02-04 2016-06-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覆晶薄膜、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470727A (zh) * 2018-03-03 2018-08-3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电子组件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44547A1 (zh) * 2019-06-05 2020-12-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覆晶薄膜及显示装置
CN110288913A (zh) * 2019-06-28 2019-09-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0288913B (zh) * 2019-06-28 2022-07-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1487823A (zh) * 2020-04-24 2020-08-04 上海创功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1212918A1 (zh) * 2020-04-24 2021-10-28 上海创功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681538A (zh) * 2020-06-24 2020-09-18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133201A (zh) * 2020-09-30 2020-12-2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13257126A (zh) * 2021-05-10 2021-08-13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
CN113257126B (zh) * 2021-05-10 2022-07-12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
CN113990886A (zh) * 2021-10-27 2022-01-2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制作方法
CN114019734B (zh) * 2021-11-26 2022-09-16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US11846834B2 (en) 2021-11-26 2023-12-19 HKC Corporation Limited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pane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24078B (zh) 2021-12-14
WO2020244547A1 (zh) 2020-12-10
US20210191482A1 (en) 2021-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24078A (zh) 一种显示面板、覆晶薄膜及显示装置
US10910410B2 (en) Flexible array substrate,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CN110286535A (zh) 显示模组、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及显示装置
US9230467B2 (en) Display module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of
CN100495693C (zh) 驱动装置和显示装置
WO2017140055A1 (zh) 基板、覆晶薄膜及电子设备
CN107703688B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2037649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JP5164547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13031352B (zh)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013116B2 (en) Flexible assembly for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292614B (zh) 显示模组、显示装置
CN110288913B (zh)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US20220057838A1 (en) Flexible structur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1554202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724618A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邦定方法、显示设备
CN113169190A (zh) 显示装置
US20060001820A1 (en) Liquid crystal module
CN114596777A (zh) 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14677987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863359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539999A (zh) 集成电路芯片、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968525A (zh) 一种覆晶薄膜、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TW202014063A (zh) 一種顯示裝置
US10925156B2 (en) Circuit board structure and display pane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