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78152A - 物流管理装置、物流管理方法及程序 - Google Patents

物流管理装置、物流管理方法及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78152A
CN110178152A CN201780083392.4A CN201780083392A CN110178152A CN 110178152 A CN110178152 A CN 110178152A CN 201780083392 A CN201780083392 A CN 201780083392A CN 110178152 A CN110178152 A CN 1101781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mentioned
sensor component
cargo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8339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酒井昌树
龟川秀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Toshiba Digital Solution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Digital Solution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Digital Solutions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1781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781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 G06Q10/0833Track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1/00Use of pick-up or transfer devices or of manipulators for stacking or de-stack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00Details of thermomet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thermometer
    • G01K1/02Means for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mometers
    • G01K1/024Means for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mometers for remote indic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6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electrostatic variables, e.g. electrographic flaw testing
    • G01N27/605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electrostatic variables, e.g. electrographic flaw testing for determining moisture content, e.g. humid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 G06Q10/0832Special goods or special handling procedures, e.g. handling of hazardous or fragile goo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7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e.g. order filling, procurement or balancing against order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ina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实施方式的物流管理装置具有信息取得部和信息处理部。信息取得部取得货物的识别信息、与用于取得上述货物被搬运的区间中所包含的保管场所的环境信息的第1传感器器件相对应的识别信息、与上述货物一起移动的第2传感器器件的识别信息、由上述第1传感器器件取得的环境信息、由上述第2传感器器件取得的环境信息、及对上述货物进行了规定的处理的履历信息。信息处理部将由上述信息取得部取得的信息合成,生成表示上述货物被搬运的区间中的上述货物所处的环境的区间环境信息。

Description

物流管理装置、物流管理方法及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物流管理装置、物流管理方法及程序。
背景技术
当将货物向目的地输送时,进行输送中的货物的品质管理。以往,当用卡车输送货物时,已知有将积载在卡车内的货物的温度履历及位置信息建立对应而存储并确认货物的温度履历的装置。但是,在以往的技术中,根据货物的输送的过程不同,有时不能取得与品质管理有关的信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965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在搬运过程中能够更持续地监视货物被放置的环境的物流管理装置、物流管理方法及程序。
用来解决课题的手段
技术方案的物流管理装置具有信息取得部和信息处理部。信息取得部取得货物的识别信息、与用于取得上述货物被搬运的区间中所包含的保管场所的环境信息的第1传感器器件相对应的识别信息、与上述货物一起移动的第2传感器器件的识别信息、由上述第1传感器器件取得的环境信息、由上述第2传感器器件取得的环境信息、及对上述货物进行了规定的处理的履历信息。信息处理部将由上述信息取得部取得的信息合成,生成表示上述货物被搬运的区间中的上述货物所处的环境的区间环境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包括物流管理装置60的物流系统1的功能结构图。
图2是表示物流管理装置60的功能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由第2信息管理部64取得的环境信息82的一例的图。
图4是表示管理表84A的一例的图。
图5是入出库信息80的数据结构的概念图。
图6是表示由物流系统1进行的处理的工序、协同的系统和处理类别的图。
图7是表示入出库信息80中包含的出库信息的一例的图。
图8是表示入出库信息80中包含的入库信息的一例的图。
图9是表示由信息处理部66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1)。
图10是表示检索信息的一例的图。
图11是表示一致列表L1的一例的图。
图12是表示在检索中利用的信息的一例的图。
图13是表示由步骤S118生成的一致列表L2的一例的图。
图14是表示由信息处理部66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2)。
图15是表示将一致列表合成而生成的生成列表LC的一例的图。
图16是表示第p个OUT-IN的组合的区间的曲线图描绘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17是表示在显示部上显示的图像IM的一例的图。
图18是表示得分表84C的一例的图。
图19是表示保存在管理信息84中的模式设定表84B的一例的图。
图20是由信息处理部66执行的处理的变形例的流程图。
图21是表示回溯检索信息的一例的图。
图22是表示基于回溯检索信息取得的信息的一例的图。
图23是表示运用阶段中的处理的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24是表示包含判定部70的判定结果的图像IM1的一例的图。
图25是表示应用本实施方式的物流系统1的情景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物流管理装置、物流管理方法及程序进行说明。
[物流系统的结构]
图1是包括物流管理装置60的物流系统1的功能结构图。物流系统1例如具备,在制药公司的生产据点或医药品批发公司的物流中心设置的生产据点或物流中心系统10、在医药品批发公司的配送据点设置的配送据点系统30、配送员用手持终端50、物流管理装置60、管理者终端装置100和传感器S3-1及S3-2。这些系统经由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或WAN(Wide Area Network:广域网)、便携电话网、Wi-Fi网、因特网等的网络NW相互通信。
生产据点或物流中心系统10例如具备生产管理系统或库存管理系统12、打包业务/出货管理系统14、手持终端16和传感器S1。生产管理系统或库存管理系统12对在物流中心管理的货物的种类及数量等进行管理。打包业务/出货管理系统14取得从手持终端16通过无线通信发送的信息,对所取得的信息进行管理。关于从手持终端16发送的信息的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
手持终端16是物流中心的作业者使用的终端装置。手持终端16内置有照相机,通过操作者的操作,对粘贴在货物上的标贴或包含记载在货物上的信息的图像进行摄像。手持终端16对所摄像的图像进行解码处理,取得在图像中编码的信息。手持终端16例如具备无线通信部(未图示),通过利用无线通信对网络访问,将从图像取得的信息向打包业务/出货管理系统14发送。手持终端16具备受理作业者的操作的操作按钮。手持终端16在受理了由操作者对于操作按钮的操作的情况下,执行与操作者的操作对应的各种处理。在其各种处理中,包括将通过操作者的操作确定的信息向打包业务/出货管理系统14发送。
物流系统1也可以代替手持终端16(或除此以外还)具备扫描器等的输入装置。扫描器是将印刷在货物上的条码等中编码的信息读取的装置。物流系统1在货物上设置有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er)标签等的包含IC芯片的标签的情况下,也可以具备与标签中包含的通信部通信而取得存储在IC芯片中的信息的标签读取器。
传感器S1例如设置在物流中心的保管货物的房间(保管场所的一例)中,是检测房间内的温度或湿度等的传感器。传感器S1经由网络NW将检测出的温度以规定的间隔向物流管理装置60发送。
配送据点系统30例如具备接纳检查管理系统32、库存管理系统34、打包业务/出货管理系统36、配送/交货管理系统38、品质管理系统40、手持终端42、手持终端44和传感器S2-1~S2-3。
接纳检查管理系统32取得从手持终端42通过无线通信发送的信息,对所取得的信息进行管理。关于从手持终端42发送的信息的详细情况在后面后述。
库存管理系统34对在配送据点中管理的货物的种类及数量等进行管理。打包业务/出货管理系统36取得从手持终端44通过无线通信发送的信息,对所取得的信息进行管理。关于从手持终端44取得的信息的详细情况在后面后述。
配送/交货管理系统38对货物的配送状况及交货状况进行管理。品质管理系统40将表示货物被配送至配送目的地后的货物的品质的信息与货物的识别信息建立对应而管理。表示货物的品质的信息既可以是由物流管理装置60的处理导出的信息,也可以是货物被配送到配送目的地之后在配送目的地处识别出的品质(药效检查等结果)。
手持终端42及手持终端44的功能结构与上述手持终端16的功能结构是同样的,所以省略说明。
传感器S2-1至S2-3例如分别设置在配送据点的货物被保管的房间1至3中,是检测房间内的温度或湿度等的传感器。传感器S2-1至S2-3经由LAN等的网络将检测出的温度及湿度等以规定的间隔向物流管理装置60发送。以下,将上述的传感器S1及传感器S2-1至S2-3不特别区别的情况下简称作“第1传感器器件”。第1传感器器件是取得在货物被搬运的区间中包含的保管场所的环境信息的传感器器件。在后述的物流管理装置60的说明等中,有时将货物的保管场所称作“保管库”。有时称将货物向保管库装入的作业及处理为“入库”、称将货物从保管库取出的作业及处理称作“出库”。货物的保管场所或“保管库”并不需要一定是建筑物等不动产的房间,有时也是临时地载置货物的卡车、船舶或飞机的货仓。
配送员用手持终端50例如是从配送据点向配送目的地的医疗机构配送货物的配送员使用的终端装置。配送员在将货物送达配送目的地而交货后,通过对配送员用手持终端50进行规定的操作,将表示将货物向配送目的地交货的信息等经由网络NW向物流管理装置60发送。配送员用手持终端50的功能结构由于与手持终端16的功能结构是同样的,所以省略说明。配送员用手持终端50例如也可以用设置在医药品批发公司的配送据点处的计算机终端来代用。即,也可以将表示已将货物交货到配送目的地的信息等在配送后从单据等读取而通过作业者用计算机终端进行输入,经由网络NW发送给物流管理装置60。
在物流系统1中,例如使用传感器S3-1及传感器S3-2。以下,在不将传感器S3-1及S3-2区别的情况下简称作“第2传感器器件”。第2传感器器件是与被配送的货物一起移动的传感器,例如被粘贴在货物上、或设置到被搬运时货物被容纳的箱等上。传感器器件不论是粘贴到货物上的情况,还是在设置到被搬运时货物被容纳的箱等上的情况,以后都将其称作“同包装”。第2传感器器件例如检测周边的温度、湿度、加速度等。第2传感器器件具备便携终端及与用来与网络NW连接的接入点通信的通信接口,经由网络NW将检测结果向物流管理装置60发送。以下,将第1传感器器件及第2传感器器件的检测结果称作“环境信息”。第1传感器器件或第2传感器器件也可以除了温度及湿度等以外还具备检测光或气压等的功能。第1传感器器件和第2传感器器件的数量是单纯的例示,物流系统1也可以具有任意的数量的第1传感器器件或任意的数量的第2传感器器件。
[货物向配送目的地运送时的概要]
对当货物P被交入到物流中心之后、到向作为配送目的地的医疗机构交货为止的概要进行说明。关于各信息的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
(1)例如,货物P如果被制药公司生产或被交入到物流中心,则被保管到设置有传感器S1的房间中。并且,将表示货物P被保管到设置有传感器S1的房间R1中的信息向物流管理装置60发送。将传感器S1的检测结果日常地向物流管理装置60发送。例如由手持终端16取得表示被保管到设置有传感器S1的房间中的信息。
(2)接着,在制药公司、生产据点、或医药品批发公司、物流中心中,在货物P上粘贴例如传感器S3-1,将货物P与传感器S3-1一起向配送据点输送。并且,将表示货物P从房间R1出来而被朝向配送据点输送的信息向物流管理装置60发送。例如由手持终端16取得表示货物P从房间R1出来的信息。传感器S3-1的检测结果既可以在货物P被运入到医药品批发公司配送据点的保管货物的房间中并将传感器S3-1拆卸后向物流管理装置60发送,也可以在被向医药品批发公司配送据点的房间R2-1运入之前的输送区间的途中,每次将到此为止由传感器3-1检测出的结果向物流管理装置60发送。
(3)接着,在配送据点,将货物P例如保管到设置有传感器S2-1的房间R2-1中。并且,将表示货物P被保管到设置有传感器S2-1的房间R2-1中的信息向物流管理装置60发送。传感器S2-1的检测结果被日常地发送给物流管理装置60。例如由手持终端42取得表示被保管在设置有传感器S2-1的房间中的信息。并且,在进行下述(4)的处理之前,在房间R2-1中将传感器3-1由作业者拆下。
(4)接着,货物P一边从房间R2-1向房间R2-2移动,一边与其他货物一起被新打包,在被打包的材料或货物P上粘贴传感器S3-2。货物P与其他货物及传感器S3-2一起进一步向房间R2-3移动,被朝向配送目的地医疗机构配送。将表示货物P在配送据点被重装的信息、表示在房间中已移动的信息、表示从房间出来而被配送的信息向物流管理装置60发送。例如由手持终端44取得表示被重装的信息、表示在房间中已移动的信息、表示从房间出来而被配送的信息。传感器S3-2的检测结果既可以在货物P被运入到配送目的地医疗机构而传感器S3-2被拆卸后向物流管理装置60发送,也可以在到被向配送目的地医疗机构运入为止的输送区间的途中,每次将到此为止由传感器3-2检测出的结果向物流管理装置60发送。
(5)接着,将货物P从配送据点向目的地的医疗机构配送而交货。并且,从配送据点将医疗机构的传感器S3-2的检测结果、交货时的传感器S3-2的检测结果及表示货物P被交货给医疗机构的信息向物流管理装置60发送。例如由配送员用手持终端50取得表示货物P被交货给医疗机构的信息。
[物流管理装置]
图2是表示物流管理装置60的功能结构的图。物流管理装置60例如具备第1信息管理部(第1信息取得部)62、第2信息管理部(第2信息取得部)64、信息处理部66、学习部68、判定部70、入出库信息(履历信息)80、环境信息82、管理信息84和学习输入信息86。这些功能部等也可以分散到多个装置中。第1信息管理部62和第2信息管理部64是“信息取得部”的一例。
第1信息管理部62、第2信息管理部64、信息处理部66、学习部68和判定部70也可以通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等的处理器执行在设于物流管理装置60中的存储装置中存储的程序来实现。也可以是这些功能部中的全部或一部分由LSI(Large Scale Integration:大规模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应用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的硬件实现,具有用来实现这些功能部的功能的电路结构。这些功能部也可以通过软件与硬件的协同作用来实现。入出库信息80、环境信息82、管理信息84和学习输入信息86例如也可以被保存到由ROM(Read Only Memory)、闪存存储器、HDD(Hard Disk Drive)等的非易失性的存储介质、和由RAM(Random Access Memory)、寄存器等的易失性的存储介质实现的存储装置中。
第1信息管理部62取得货物的识别信息、与第1传感器器件对应的识别信息、第2传感器器件的识别信息、对货物进行了规定的处理的履历信息。与第1传感器器件对应的识别信息既可以是第1传感器器件的识别信息,也可以是取得第1传感器器件的信息并将所取得的信息向第1信息管理部62发送的通信部(例如接入点)的识别信息。在与第1传感器器件对应的识别信息是通信部的识别信息的情况下,第1信息管理部62基于在物流管理装置60的存储部中预先存储的表示第1传感器器件的识别信息与通信部的识别信息的对应关系的信息,确定第1传感器器件的识别信息。第1信息管理部62将所取得的信息作为入出库信息80(详细情况后述)管理。入出库信息80例如是由手持终端16或42、44、配送员用手持终端50取得的与货物的出库或入库等有关的信息。第1信息管理部62及入出库信息80例如是包含关系数据库(Relational Database)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第2信息管理部64取得由第1传感器器件取得的环境信息及由第2传感器器件取得的环境信息,将所取得的信息作为环境信息82(详细情况后述)进行管理。环境信息82例如是由第1传感器器件及第2传感器器件取得的货物存在的空间的信息。第2信息管理部64及环境信息82例如是包括NoSQL型数据库的NoSQL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图3是表示由第2信息管理部64取得的环境信息82的一例的图。在环境信息82中,将由传感器器件收集到的数据及传感器器件的用途、设置的场所(例如房间)等的信息相对于传感器器件ID建立对应而存储。传感器器件例如包括第2传感器器件(后述的CTR-A001-0001及CTR-B001-0001)和第1传感器器件(后述的CTR-A001-R001、CTR-B001-R001、CTR-B001-R002及CTR-B001-R003)。
例如,通过使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够有效率地检索与货物的出库及入库等有关的信息,通过使用NoSQL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够将数据量较多的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有效率地保存,能够有效率地进行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的提取。这是因为,由于例如与货物的出库及入库等有关的信息和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不在数据库中混合存在,所以各自的信息的检索及提取与信息在数据库中混合存在的情况相比较为容易。
在物流管理装置60中,第1信息管理部62、入出库信息80、第2信息管理部64及环境信息82也可以形成为1个数据管理系统。入出库信息80、环境信息82、管理信息84及学习输入信息86也可以存储在1个存储装置中,也可以分散存储在多个存储装置中。
信息处理部66将由第1信息管理部62及第2信息管理部64取得的信息合成,生成表示货物被搬运的区间中的货物所处的环境的区间环境信息。区间环境信息是将货物被运送的时刻及区间、货物的识别信息和环境信息建立了对应的信息。信息处理部66使打包业务/出货管理系统14、36或手持终端16、42、44、配送员用手持终端50、配送/交货管理系统38、管理者终端装置100等的显示部显示所生成的信息。信息处理部66也可以将所生成的信息向配送目的地医疗机构的系统(未图示)发送。
在管理信息84中,保存管理表84A和模式设定表84B。管理表84A是将货物的识别信息(例如商品名等)与对于环境信息的基准建立了对应的信息。所谓的对于环境信息的基准,例如是将货物保管或配送时被容许的(或适合的)、货物被放置的空间的环境的基准值。图4是表示管理表84A的一例的图。例如,如图示那样,在管理表84A中,存储有货物被放置的空间的温度的上限值及下限值、湿度的上限值及下限值、货物受到的冲击的大小的上限值等。关于模式设定表84B的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参照图19)。
学习部68学习由信息处理部66生成的区间环境信息、预先设定的基准和货物到达了目的地时的货物的品质的关系。学习输入信息86包括作为由学习部68使用、而且是将由信息处理部66生成的区间环境信息、货物到达了目的地时的货物的品质与货物的识别信息一起建立了对应的信息。判定部70基于学习部68的学习结果和由第1信息管理部62及第2信息管理部64取得的信息,判断搬运中的货物到搬运结束为止是否能够将品质维持为设定的基准以上。
[入出库信息的概要]
首先,对入出库信息80的数据结构进行说明。图5是入出库信息80的数据结构的概念图。入出库信息80是将处理号(入库处理号或出库处理号)、作业者ID(企业名及作业员ID)、出库打包ID(出货号及打包号)、拣取作业信息(前打包ID、品名、批次No及数量)、传感器器件ID、保管库ID(企业名、据点名及房间号)及时刻(入库时刻或出库时刻)相对于处理类别建立了对应的信息。入出库信息80中的在入库时被处理的信息是入库信息,在出库时被处理的信息是出库信息。此外,上述的将处理号、作业者、…时刻建立了对应的信息有时被称作信息ID。此外,在图5中,将打包业务/出货管理系统或接纳检查管理系统记作业务系统。
所谓的处理类别,例如是伴随着起点出货的出库、伴随着入货的入库、单纯移动出库、拣取出库、移动入库、伴随着交货的入库。以下,对各处理的概要和各处理时的数据进行说明。
“伴随着起点出货的出库”例如是基于由设置在制品的出货的起点处的打包业务/出货管理系统给出的出货识别符生成作为基点的出库信息的处理。出库处理号被自动发号(OUT+号)。作业者ID是由打包业务/出货管理系统确定的作业者ID。在其他的处理类别中,由于作业者ID被同样地确定,所以在其他的处理类别的说明中将作业者ID的说明省略。出库打包ID是由打包业务/出货管理系统给出的出货识别信息。
拣取作业信息的前打包ID被设定为“Null”(空),品名、批次No及数量与由打包业务/出货管理系统给出的出库打包ID信息对应。传感器器件ID是打包业务/出货管理系统读入的同包装传感器器件ID。所谓的同包装传感器器件,是第2传感器器件中包含的传感器器件。保管库ID是设置有打包业务/出货管理系统读入的传感器器件ID的传感器器件的房间的识别信息。时刻是由打包业务/出货管理系统给出的时刻。或者,也可以决定为使用物流管理装置60的时刻。在其他的处理类别中,由于时刻被同样地确定,所以在其他的处理类别的说明中省略时刻的说明。
“伴随着入货的入库”例如是基于接纳检查管理系统随着入货而读入的出货打包识别符生成入库信息的处理。入库处理号被自动发号(IN+号)。出库打包ID是打包业务/出货管理系统读入的出货打包识别信息。在后述的处理类别中,出库打包ID同样是根据接纳检查管理系统或打包业务/出货管理系统读入的信息确定的,所以在后述的处理类别的说明中,出库打包ID的说明省略。
拣取作业信息的前打包ID由物流管理装置60从入出库信息80中检索,将检索结果复制(以下称作“复制处理”)。具体而言,物流管理装置60使用出库打包ID,根据检索入出库信息80而得到的最近的信息ID复制相同属性的数据。在使用出库打包ID将入出库信息80检索而得到的最近的信息ID具有多个细分编号的信息ID的情况下,为复制目标的信息ID也具有多个细分编号的信息ID的构造。出库打包ID的品名、批次Nо及数量是与从接纳检查管理系统给出的出库打包ID对应的品名、批次No、数量。在不给出这些信息的情况下进行复制处理。
传感器器件ID是打包业务/出货管理系统读入的同包装传感器器件的传感器器件ID。在没有从打包业务/出货管理系统给出传感器器件ID的情况下进行复制处理。保管库ID是打包业务/出货管理系统读入的货物的入库场所的识别信息。时刻是由打包业务/出货管理系统给出的时刻。或者,也可以决定为使用物流管理装置60的时刻。
“单纯移动出库”例如是生成关于从保管库向保管库的简单的打包的货物的移动的出库信息的处理。出库处理号被自动发号(OUT+号)。此时,根据出库打包ID的检索的结果而存在细分编号。具体而言,在用出库打包ID检索入出库信息80而得到的最近的信息ID具有多个细分编号的信息ID的情况下,复制目标的信息ID也为具有多个细分编号的信息ID的构造。出库打包ID是打包业务/出货管理系统读入的出货识别信息。
拣取作业信息的前打包ID由物流管理装置60从入出库信息80中检索,复制检索结果。具体而言,物流管理装置60使用出库打包ID,从将入出库信息80检索而得到的最近的信息ID复制相同属性的数据。在使用出库打包ID将入出库信息80检索而得到的最近的信息ID具有多个细分编号的信息ID的情况下,复制目标的信息ID也为具有多个细分编号的信息ID的构造。出库打包ID的品名、批次Nо及数量是与从打包业务/出货管理系统给出的出库打包ID对应的品名、批次No、数量。在没有被给出这些信息的情况下进行复制处理。
传感器器件ID是打包业务/出货管理系统读入的同包装传感器器件的传感器器件ID。在没有被从打包业务/出货管理系统给出传感器器件ID的情况下进行复制处理。保管库ID是打包业务/出货管理系统读入的货物的出库场所的识别信息。
“拣取出库”是生成拣取作业中的出库信息的处理。打包业务/出货管理系统对于被读入的已定义的出库打包ID,将已经被拣取的货物的信息与关于向同打包ID追加而拣取的货物的信息的关系在处理号中赋予细分编号来表示。在向已定义的出货打包ID新追加货物的情况下,将细分编号递增。
出库处理号被自动发号(OUT+号)。此时,根据基于出库打包ID的检索的结果,可以在出库处理号中存在细分编号。拣取作业信息的前打包ID由复制处理给出。此外,在对已定义的出货打包ID新追加货物的情况下,对于出库处理号将细分编号递增,追加拣取作业信息。追加的拣取作业信息的前打包ID是打包业务/出货管理系统读入的打包的识别信息,是被拣取的货物在拣取作业以前装入的打包的识别信息。追加的拣取作业信息的品名、批次Nо及数量是从打包业务/出货管理系统给出的追加的货物的品名、批次Nо及数量。
被追加的拣取作业信息的传感器器件ID是打包业务/出货管理系统读入的同包装传感器器件的传感器器件ID。在没有从打包业务/出货管理系统给出传感器器件ID的情况下,根据基于出库打包ID的检索结果进行复制处理。保管库ID是打包业务/出货管理系统读入的货物的拣取出库场所的识别信息。
“移动入库”例如是生成关于从保管库向保管库的拣取作业中的打包的移动或单纯的打包的移动的入库信息的处理。入库处理号被自动发号(IN+号)。根据基于出库打包ID的检索的结果而存在细分编号。
拣取作业信息由复制处理给出。传感器器件ID是打包业务/出货管理系统读入的同包装的传感器器件的传感器器件ID。在没有被从打包业务/出货管理系统36给出传感器器件ID的情况下进行复制处理。保管库ID是打包业务/出货管理系统读入的货物的入库场所的识别信息。
“伴随着交货的入库”例如是生成与交货对应的入库信息的处理。入库处理号…拣取作业信息、传感器器件ID与“移动入库”的处理同样被处理。保管库ID是打包业务/出货管理系统读入的货物的入库场所的识别信息。由于是配送目的地,所以有保管库ID不是被温度管理的保管库的情况。
[入出库信息的具体例]
参照图6至图8,对在进行上述的[货物被向配送目的地运送时的概要]的(1)至(5)的处理时生成的信息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由物流系统1进行的处理的工序、协同的系统和处理类别的图。将1个处理的工序、协同的系统和处理类别建立了对应的信息称为信息ID。在图6中表示了从信息ID1到信息ID8。
首先,如信息ID1所示,工序“从制药公司或医药品批发公司的制品出货过程”由制药公司或医药品批发公司的生产系统或打包业务/出货管理系统14协同进行,与处理类别“伴随着起点出货的出库”建立对应。接着,如信息ID2所示,工序“医药品批发公司的配送据点处的接纳检查过程”由医药品批发公司的配送据点中的接纳检查管理系统32协同进行,与处理类别“伴随着入货的入库”建立对应。接着,如信息ID3所示,工序“医药品批发公司配送据点处的朝向配送目的地的拣取作业”由医药品批发公司的配送据点的打包业务/出货管理系统36协同进行,与处理类别“拣取出库”建立对应。以下说明的信息ID4、ID5、ID6的处理类别“移动入库”、“拣取出库”、“移动入库”的工序与信息ID3的工序“医药品批发公司配送据点处的朝向配送目的地的拣取作业”是同样的,在信息ID4至6中,协同进行的系统也与信息ID3同样是打包业务/出货管理系统36。
接着,如信息ID7所示,工序“医药品批发公司配送据点出货过程”由医药品批发公司的配送据点中的打包业务/出货管理系统36协同进行,与处理类别“拣取出库”建立对应。接着,如信息ID8所示,工序“配送目的地医疗机构处的交货过程”由医药品批发公司的配送据点中的配送/交货管理系统38协同进行,与处理类别“伴随着交货的入库”建立对应。
图7是表示入出库信息80中包含的出库信息的一例的图。在图7中表示了信息ID1-1、3-1、5-1、5-2、7-1及7-2。图8是表示入出库信息80中包含的入库信息的一例的图。在图8中表示了信息ID2-1、4-1、6-1、6-2、8-1及8-2。在图7及图8中表示的由点线包围的信息,是通过时间序列中的之前的处理已经登记在出库信息或入库信息中的信息。信息处理部66根据处理类别,使用出库打包ID根据检索入出库信息80而得到的最近的信息ID中复制相同属性的数据。在使用出库打包ID将入出库信息80检索而得到的最近的信息ID具有多个细分编号的信息ID的情况下,复制目标的信息ID也为具有多个细分编号的信息ID的构造。在图7、图8中,将这样复制的信息用点线包围而表示。也有关于与在图7及图8中表示的由点线包围的信息不同的信息也进行复制的情况。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图号的说明省略,使用图7及图8的信息ID的识别号进行说明。关于以下说明的信息的生成的顺序,只不过是一例,也可以有某个顺序被替换的情况。
首先,关于“伴随着起点出货的出库”进行说明。首先,生成由信息ID1-1表示的信息。信息ID1-1是表示对于货物同包装了第2传感器器件“CTR-A001-0001”、在时刻“2017/3/3 5:00”从“A-Pharma社的据点A001的房间R001”出库的信息。
接着,进行“伴随着入货的入库”,生成由信息ID2-1表示的信息。信息ID2-1是表示同包装了第2传感器器件“CTR-A001-0001”的300个货物在时刻“2017/3/4 4:30”被入库到设置有第1传感器器件“CTR-B001-R001”的“B-Disti医药品批发公司的据点B001的房间R001”中的信息。信息ID2-1中的前打包ID没有被从打包业务/出货管理系统36取得,而是以入库打包ID(假设指示与出库的出库打包ID相同的信息)为关键字而从信息ID1-1复制的。
接着,进行“拣取出库”,生成信息ID3-1。信息ID3-1是表示货物被拣取10个、对于这些货物同包装第2传感器器件“CTR-B001-0001”、货物从“B-Disti医药品批发公司的据点B001的房间R001”在时刻“2017/3/5 7:00”被出库的信息。此时,第2传感器器件“CTR-A001-0001”已经被从在与信息ID2-1对应的入库处理之后入库的货物拆下,或为与拣取源的货物同包装的原状,没有与被拣取的货物同包装。此时取得的出库打包ID是与信息ID2-1不同的被新赋予的ID。
接着,进行“移动入库”而生成信息ID4-1。信息ID4-1是表示10个货物在时刻“2017/3/5 7:05”被入库到设置有第1传感器器件“CTR-B001-R002”的“B-Disti医药品批发公司的据点B001的房间R002”中的信息。信息ID4-1中的接纳信息及传感器器件ID没有被从打包业务/出货管理系统36取得,而是以入库打包ID(假设指示与出库的出库打包ID相同的信息)为关键字从信息ID3-1复制的。
接着,进行“拣取出库”,生成信息ID5-1及ID5-2。信息ID5-1及5-2表示经过规定的工序、入库到“B-Disti医药品批发公司的据点B001的房间R002”中的货物“品名;Bio-P-XYZ,数量20个”被追加到出库打包ID“BD20173050001-P001”中之后被出库的信息。该信息是表示在上述的信息ID中被处置的货物“品名;Bio-P-ABC、10个”、新被处置的货物“品名;Bio-P-XYZ、20个”和第2传感器器件“CTR-B001-0001”被同包装,货物在时刻“2017/3/5 7:10”被从“B-Disti医药品批发公司的据点B001的房间R002”出库的信息。信息ID5-1中的拣取信息及传感器器件ID没有被从打包业务/出货管理系统36取得,而是以出库打包ID为关键字将最近的入出库信息80检索而确定,将相同的属性复制。在信息ID5-2中,为了取得追加的品名“Bio-P-XYZ”的输送环境,使用与为了取得在该货物被追加之前与出库打包ID建立了关联的品名“Bio-P-ABC”的输送环境而同包装的传感器器件相同的传感器器件。因而,在信息ID5-2中,由于可以不追加新的传感器器件,所以从打包业务/出货管理系统36没有新的传感器器件ID的取得,根据用出库打包ID检索最近的入出库信息80而确定的入出库信息,复制传感器器件ID信息。
接着,进行“移动入库”,生成信息ID6-1及ID6-2。信息ID6-1及6-2是表示被拣取出库的货物在时刻“2017/3/5 7:15”被入库到设有第1传感器器件“CTR-B001-R003”的“B-Disti医药品批发公司的据点B001的房间R003”中的信息。信息ID6-1及6-2中的接纳信息及传感器器件ID没有从打包业务/出货管理系统36取得,而是以入库打包ID(假设指示与出库的出库打包ID相同的信息)为关键字将信息最近的入出库信息80检索而确定,将相同的属性复制。
接着,进行“拣取出库”,生成信息ID7-1及ID7-2。信息ID7-1及7-2是表示被入库到“B-Disti医药品批发公司的据点B001的房间R003”中的货物在被保管规定的期间后、在医药品批发公司配送据点进行出货的处理的信息。该信息是表示货物在时刻“2017/3/59:00”被从“B-Disti医药品批发公司的据点B001的房间R003”出库的信息。信息ID7-1及7-2中的拣取信息及传感器器件ID没有被从打包业务/出货管理系统36取得,但以出库打包ID为关键字检索并确定最近的入出库信息80,将相同的属性复制。
接着,进行“伴随着交货的入库”,生成信息ID8-1及ID8-2。信息ID8-1及8-2被进行伴随着交货的入库的处理,是对于伴随着交货的入库的处理的入库信息。该信息是表示从医药品批发公司的配送据点出库的货物在时刻“2017/3/5 15:00”被交货给作为配送目的地的“C-Clinic据点C001的Receptiоn”的信息。信息ID8-1及8-2中的接纳信息及传感器器件ID没有从打包业务/出货管理系统36取得,而是以入库打包ID(假设指示与出库的出库打包ID相同的信息)为关键字而检索并确定最近的入出库信息80,将相同的属性复制。
如上述那样,第1信息管理部62取得与货物的入库及出库有关的信息,将所取得的信息作为入出库信息80管理。
[信息处理部的处理]
图9是表示由信息处理部66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1)。首先,信息处理部66待机直到由利用者等输入检索信息(步骤S100)。图10是表示检索信息的一例的图。检索信息例如包括出库打包ID、品名及配送目的地(或保管库ID)的信息。在由图10表示的例子中,以出库打包ID、品名和配送目的地(指示与保管库ID相同的信息)的AND一致来检索入出库信息80。
如果被输入检索信息,则信息处理部66将入出库信息80以时间序列回溯而检索(步骤S102),检索出与检索信息一致的信息(步骤S104)。在不存在一致的信息的情况下,向步骤S100的处理返回。
在存在一致的信息的情况下,信息处理部66设定为n=1,基于最近的前打包ID进行检索(步骤S106),沿时间回溯而生成一致列表(步骤S108)。图11是表示一致列表L1的一例的图。一致列表L1是沿时间回溯而检索了具有与图10所示的检索条件即交货时的入库打包ID(假设指示与出库的出库打包ID相同的信息)、品名和配送目的地(指示与保管库ID相同的信息)的组合相同的入库打包ID、品名和保管库ID的组合的入出库数据的结果。
接着,信息处理部66在一致列表中,根据时刻最旧的入库信息及出库信息确定前打包ID(步骤S110)。接着,信息处理部66在不存在前打包ID的情况下,向图14的步骤S122的处理前进,在存在前打包ID的情况下,向步骤S114的处理前进。
在步骤S114中,信息处理部66从一致列表中,以从在步骤S108中生成的列表中的最旧的时刻起进一步沿时间回溯的方式,检索入库打包ID或出库打包ID与在步骤S110中确定的前打包ID一致的入库信息和出库信息(步骤S116)。图12是表示在检索中利用的信息的一例的图。在检索中使用的入出库打包ID为作为一致列表L1的最旧的入出库信息的信息ID3-1的前打包ID。
接着,信息处理部66在检索的结果是不存在一致的信息的情况下,向图14的步骤S122的处理前进。在存在一致的信息的情况下,信息处理部66对n加1(步骤S118),沿时间回溯而生成一致列表(步骤S120),向步骤S110的处理前进。图13是表示在步骤S120中生成的一致列表L2的一例的图。在该一致列表L2中,作为在图12的检索条件下一致的入出库信息而包含信息ID2-1及信息ID1-1。
图14是表示由信息处理部66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2)。在步骤S112中不存在前打包ID的情况下,或在步骤S116中不存在一致的信息的情况下,信息处理部66将所生成的一致列表1至n合成,从较旧的时刻起依次排列(步骤S122)。图15是表示将一致列表合成而生成的生成列表LC的一例的图。生成列表LC例如是从图11及图13的一致列表的信息ID的信息较旧的时刻起接合而成的信息。
接着,信息处理部66设定为p=1(步骤S124),描绘第p个OUT-IN的组合的区间曲线图(步骤S126)。图16是表示第p个OUT-IN的组合的区间的曲线图描绘方法的一例的图。区间曲线图将出库处理(OUT)的出库时刻设定为区间的开始,将入库处理(IN)的入库时刻设定为区间的结束,基于由与上述两者的处理建立了关联的传感器器件ID取得的信息生成。所谓的区间曲线图,是将由第1传感器器件及第2传感器器件取得的环境信息与时刻建立了对应的曲线图(参照图17、区域AR3)。
接着,信息处理部66判定是否存在入库处理(IN)的下个出库处理(OUT)的信息(步骤S128)。在不存在IN的下个OUT的信息的情况下,向步骤S138的处理前进。
在存在IN的下个OUT的信息的情况下,信息处理部66从环境信息82中检索并确定设置在跨越入库处理(IN)和出库处理(OUT)的保管库中的传感器器件ID(步骤S130),描绘第p个入库信息(IN)-第p+1个组合的区间曲线图(步骤S132)。该区间曲线图将入库处理(IN)的入库时刻设定为区间的开始,将出库处理(OUT)的出库时刻设定为区间的结束。
接着,信息处理部66对p加上1(步骤S134),判定是否存在第p个出库信息(OUT)-入库信息(IN)的组合(步骤S136)。在存在第p个出库信息(OUT)-入库信息(IN)的组合的情况下,向步骤S126的处理返回。信息处理部66反复进行上述处理,将入出库信息80及由传感器器件ID取得的信息合成,生成区间环境信息,使显示部显示基于所生成的区间环境信息的图像(例如区间曲线图)。所谓的合成,是将通过取得规定的货物被放置的环境的环境信息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器件而取得的环境信息及入出库信息80建立对应而接合。
在不存在第p个出库信息(OUT)-入库信息(IN)的组合的情况下,信息处理部66参照管理表84A,检测在生成区间曲线图的区间中设定的基准值脱离的区间,将检测出的区间作为脱离区间而使显示部显示。由此,本流程图的1个例程的处理结束。
图17是表示由显示部显示的图像IM的一例的图。在图像IM中,包括显示关于货物的信息的区域AR1、显示环境信息超过了基准或接近基准的次数或区间的信息的区域AR2、和显示表示货物被运送的过程中的传感器器件的检测结果和时刻的信息的区域AR3。在区域AR1中,例如包括品名、个数、批次No、单据信息等的信息。输配送单据信息也可以包括将从配送据点出货时的出库打包ID、及与从配送据点出货时的出库打包ID建立了关联的信息。在区域AR2中,例如包括按照每个区间设定的对于环境信息的基准、脱离了所设定的基准的次数、和尽管未脱离所设定的基准但接近上述基准的次数建立了对应的信息。这些信息由信息处理部66导出。
在区域AR3中,包括从货物被出货(从监视开始)到被交货到配送目的地(到监视结束)的过程中的环境信息与日期时间及区间的对应关系曲线图化的信息(区间曲线图)。在区域AR3中显示输送品质得分。输送品质得分是表示从货物被出货到被交货到配送目的地的输送时的品质的得分,货物的输送时的管理状态越适当,就计算出越高的值。
[得分的计算处理]
例如,信息处理部66基于从货物被出货到被交货到配送目的地的过程中的环境信息、管理表84A、保存在管理信息84中的得分表84C和下述的式(1),计算输送品质得分。图18是表示得分表84C的一例的图。得分表84C中,将环境信息中包含的要素相对于在管理表84A中设定的基准的脱离程度与系数Ts及系数Gs建立对应。系数Ts是相对于温度的脱离程度建立了对应的系数,是脱离程度越大则值越大的系数。系数Gs是相对于冲击的脱离程度建立了对应的系数,是脱离程度越大则值越大的系数。
下述的式(1)中的SC是输送品质得分,s是时间。例如,从100减去将系数Gs与对于系数Ts乘以时间后的值相加所得到的值是输送品质得分。在温度或冲击多次从设定的基准脱离的情况下,从100减去与各次脱离程度对应的将系数Ts与时间相乘后的值或加上系数Gs后的值的合计值。
SC=100-{Σ(i=1,2,..u)(Ts(i)·s(i))+Σ(j=1,2,..v)Gs(j)}…(1)
这里,u表示温度的脱离次数,v表示冲击的脱离次数。
计算上述的输送品质得分的方法是一例,也可以基于其他方法计算输送品质得分。例如,也可以基于环境信息脱离了所设定的基准的次数来计算输送品质得分。也可以使用其他的环境信息的要素来计算输送品质得分。
在上述的图17中表示的区域AR1到区域AR3中包含的信息(以下称作区间环境信息报告)既可以自动地生成,也可以通过使用者的指示来生成。图19是表示保存在管理信息84中的模式设定表84B的一例的图。在模式设定表84B中,将由企业名、据点名及房间号构成的设置有传感器器件的保管库ID信息、与自动报告生成的处理有关的信息和与监视处理有关的信息相对于传感器器件ID建立了对应。与自动报告生成的处理有关的信息是表示自动地生成区间环境信息报告的处理是开启状态还是关闭状态的信息。在自动地生成区间环境信息报告的处理被设定为开启状态的情况下,物流管理装置60如果从传感器器件取得环境信息,则信息处理部66开始自动地生成区间环境信息报告的处理。与监视处理有关的信息是表示监视处理是开启状态还是关闭状态的信息和警告阈值信息。在监视处理被设定为开启状态的情况下,信息处理部66当传感器器件检测出的环境信息脱离了所设定的警告阈值时,自动地向管理者终端100或打包业务/出货管理系统36、配送/交货管理系统38等通知表示脱离了警告阈值的信息。
[流程图的变形例]
图20是由信息处理部66执行的处理的变形例的流程图。首先,信息处理部66待机直到由使用者等输入回溯检索信息(步骤S200)。图21是表示回溯检索信息的一例的图。回溯检索信息例如包括传感器器件ID、日期及时刻的信息。
如果被输入回溯检索信息,则信息处理部66将入出库信息80沿时间序列回溯而检索与回溯检索信息一致的信息(步骤S202)。即,将在图21所示的回溯检索中利用的信息的传感器器件ID与传感器器件ID属性一致的入出库信息从图21所示的日期、时刻回溯而进行检索。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回溯检索信息,取得与信息ID8-1的信息一致的信息作为检索信息。
图22是表示基于回溯检索信息取得的信息的一例的图。这样,信息处理部66从回溯检索信息取得检索信息。在步骤204中存在一致的信息的情况下,信息处理部66向上述图9的步骤S100的处理前进。在不存在一致的信息的情况下,向步骤S200的处理返回。
这样,基于由使用者输入的传感器器件ID和日期时间(日期及时刻)取得检索信息,基于所取得的信息执行上述图9的流程图的处理,所以当物流管理装置60从传感器器件取得了环境信息时,能够根据该传感器器件的ID和环境信息取得日期时间自动地执行图20的步骤S202的检索,所以使用者的方便性提高。
[学习部及判定部的处理]
学习部取得由物流系统1的内部及外部生成的信息并储存,通过对所储存的信息进行学习,导出计划的配送后的预测输送品质得分。学习部68储存的信息是入出库信息80、管理表84A的信息、环境信息82、信息处理部66生成的区间环境信息、信息处理部66生成的输送品质得分、由品质管理系统40给出的在货物被配送给配送目的地后在配送目的地识别出的品质(药效检查等结果)的一部分或全部,还可以加上货物的输送路径的信息(也可以对入出库信息80加上包括位置信息等的配送路线信息)、与货物的输送时的气候有关的信息。
学习部68基于取得并储存的信息,执行机器学习。能够使用上述取得的储存的信息中的信息处理部66生成的输送品质得分、和由品质管理系统40给出的货物被配送到配送目的地后在配送目的地识别出的品质(药效检查等结果)作为机器学习的教师数据。如果货物被输送的路径不同,则输送所需要的时间或货物被放置的环境(例如温度、湿度、冲击等)等变化,所以货物被输送的路径的信息成为被执行机器学习时的要素。学习部68也可以基于所取得的信息来执行统计学的处理。学习部68每当被给与教师数据,就将学习部68自身生成并在内部保持的学习模型更新,学习部68在货物的出货及交货的时点,被给与了货物的计划配送路径信息、信息处理部66生成的区间环境信息等教师数据以外的、与储存数据以外的新的货物配送有关的数据时动作,将新的货物配送的预测输送品质得分更新。
图23是表示运用阶段中的处理的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本流程图的处理在进行货物的出货或交货等的处理时执行。
首先,学习部68取得要配送的货物的识别信息、表示到此为止的输送及保管的入出库的履历的信息即入出库信息80、环境信息82、管理表84A的信息、到此为止的输送及保管的区间环境信息(步骤S300)。接着,学习部68取得货物的计划配送路径信息(步骤S302)。在步骤S300及步骤S302中取得的信息例如是从打包业务/出货管理系统36、入出库信息80、环境信息82、管理表84A、信息处理部66、配送/交货管理系统38取得的信息。接着,学习部68取得关于货物的计划配送时间及路径地域的气象的信息(步骤S304)。该与气象有关的信息,是当前的气象状态及预测的将来的气象状态。
接着,学习部68根据在步骤S300到步骤S304中取得的信息,通过学习部68内部的最新的机器学习模型,导出货物到达配送目的地时的预测输送品质得分(步骤S306)。接着,判定部70判定学习部68导出的输送品质得分是否超过预先设定的基准,将判定结果向打包业务/出货管理系统36、配送/交货管理系统38及管理者终端装置100发送(步骤S308)。预先设定的基准,既可以是在业者之间决定的基准,也可以是由规定的团体或机构决定的基准。该预测输送品质得分是反映了货物、同包装的货物、货物从被出货到配送途中的路径、从配送途中到配送目的地的路径、环境信息、关于路径中的气象的信息的得分。由此,本流程图的处理结束。
图24是表示包含判定部70的判定结果的图像IM1的一例的图。图像IM1例如在打包业务/出货管理系统36、配送/交货管理系统38或管理者终端装置100的显示部上显示。例如,在到达配送目的地之前的配送据点,由手持终端44将粘贴在货物P上的条码等读取,取得货物的信息。学习部68基于货物的信息取得环境信息。并且,学习部68通过所取得的信息和保持在学习部68内部中的最新的学习模型,导出预测的输送品质得分。判定部70在预测输送品质得分不到预先设定的基准的情况下,在显示部上显示以下两个信息,即:表示如果向医疗机构配送货物则预测输送品质得分不到基准值的信息、以及表示中止配送的信息。
在此情况下,学习部68也可以从配送/交货管理系统38给出从货物的当前地到目的地的新的路径设定信息,导出沿着被给出的新的路径输送货物的情况下的预测输送品质得分,判定部70判定新的预测输送品质得分是否不到基准值,使显示部显示判定结果。例如,判定部70也可以如图示那样使显示部显示输送品质得分为基准值以上的推荐路径。
图2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物流系统1被应用的场景的一例的图。如图示那样,物流管理装置60也可以与制造公司所管理的制造公司系统、海运公司所管理的海运事业者系统、装卸业者所管理的装卸业者系统、陆路运输业者所管理的陆路运输业者系统等通信,从各系统取得出库信息及入库信息、环境信息。
例如,制造公司系统取得由设置在制造据点处的扫描器取得的出库信息和设置在制造据点处的传感器器件的检测结果,经由无线LAN的网络将所取得的信息向物流管理装置60发送。
例如,海运业者系统将船的货仓看作保管库,将由设置在船上的扫描器取得的入库信息及出库信息、和设置在货仓中的传感器器件的检测结果经由通信卫星向物流管理装置60发送。
例如,陆路运输业者系统将卡车的货仓看作保管库,将由设置在卡车上的(或运输车携带的)扫描器所取得的入库信息及出库信息、和设置在货仓中的传感器器件的检测结果,经由通信业者所管理的网络向物流管理装置60发送。
各业者系统将设置在托盘或笼车上的传感器器件看作与货物同包装的传感器器件,将该传感器器件的检测结果经由通信业者的网络或LPWA(Low Power Wide Area:低功耗广域网)网络向物流管理装置60发送。
如上述那样,在放置货物的空间中设置传感器器件,通过物流管理装置60取得传感器器件的检测结果及入库信息、出库信息,能够对经过各种各样的运送过程被运送来的货物的品质进行管理。
例如,医药品等在输送及保管中需要使得品质不下降的管理。因此,有时设置以确保输送及保管中的医药品的品质为目的的指南。所谓的指南,例如是由GDP(GoodDistribution Practice:药品良好分销规范),药品审查会及药品审查合作方案(PIC/S:Pharmaceutical Inspection Convention and the Pharmaceutical Inspection Co-operation Scheme:国际药品认证合作组织)规定的指南。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是经由多个运送业者或经由多个输送手段的情况,物流管理装置60也能够更可靠地取得从医药品被出货到到达配送目的地的输送时及保管时的医药品的品质管理所使用的信息,能够更持续地监视在搬运过程中货物所处的环境。
在上述的例子中,对配送医药品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实施方式并不限于医药品,也可以在配送要求基于规定的基准管理的食品或材料等时应用。
根据以上说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通过具有:信息取得部(62、64),取得货物的识别信息、与取得货物被搬运的区间中所包含的保管场所的环境信息的第1传感器器件对应的识别信息、与货物一起移动的第2传感器器件的识别信息、由第1传感器器件取得的环境信息、由第2传感器器件取得的环境信息及对货物进行了规定的处理的履历信息;以及信息处理部(66),将由信息取得部取得的信息合成,生成表示货物被搬运的区间中的上述货物所处的环境的区间环境信息,由此,能够更持续地监视在搬运过程中货物所处的环境。
说明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提示的,不是要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各样的形态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各样的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在发明的范围或主旨中,并且包含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和其等价的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物流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信息取得部,取得货物的识别信息、与用于取得上述货物被搬运的区间中所包含的保管场所的环境信息的第1传感器器件相对应的识别信息、与上述货物一起移动的第2传感器器件的识别信息、由上述第1传感器器件取得的环境信息、由上述第2传感器器件取得的环境信息、及对上述货物进行了规定的处理的履历信息;以及
信息处理部,将由上述信息取得部取得的信息合成,生成表示上述货物被搬运的区间中的上述货物所处的环境的区间环境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流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息取得部具备:
第1信息取得部,取得上述货物的识别信息、与上述第1传感器器件相对应的识别信息、上述第2传感器器件的识别信息、及上述履历信息;以及
第2信息取得部,取得由上述第1传感器器件取得的环境信息及由上述第2传感器器件取得的环境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流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息处理部与上述货物的识别信息相对应地生成使显示部显示表示上述货物脱离了预先设定的基准的信息的信息。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物流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息处理部生成用来使显示部显示基于上述区间环境信息的图像的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流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息处理部基于预先设定的基准和由上述信息处理部生成的区间环境信息,判定上述货物是否脱离了预先设定的基准,将上述判定结果包含在上述图像中。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物流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对由上述信息处理部生成的区间环境信息、预先设定的基准和货物到达了目的地时的货物的品质之间的关系进行学习的学习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流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判定部,该判定部基于上述学习部的学习结果和由上述信息取得部取得的信息,判定搬运中的上述货物在搬运结束之前是否能够将品质维持为设定的基准以上。
8.一种物流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取得货物的识别信息、与用于取得上述货物被搬运的区间中所包含的保管场所的环境信息的第1传感器器件相对应的识别信息、与上述货物一起移动的第2传感器器件的识别信息、由上述第1传感器器件取得的环境信息、由上述第2传感器器件取得的环境信息、及对上述货物进行了规定的处理的履历信息;以及
将所取得的上述信息合成,生成表示上述货物被搬运的区间中的上述货物所处的环境的区间环境信息。
9.一种物流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取得由用于取得货物被搬运的区间中所包含的保管场所的环境信息的第1传感器器件所取得的环境信息,将所取得的环境信息向物流管理装置输出;以及
取得由与上述货物一起移动的第2传感器器件所取得的环境信息,将所取得的环境信息向物流管理装置输出。
10.一种程序,其特征在于,
使计算机执行如下处理:
取得货物的识别信息、与用于取得上述货物被搬运的区间中所包含的保管场所的环境信息的第1传感器器件相对应的识别信息、与上述货物一起移动的第2传感器器件的识别信息、由上述第1传感器器件取得的环境信息、由上述第2传感器器件取得的环境信息、及对上述货物进行了规定的处理的履历信息;以及
将所取得的上述信息合成,生成表示上述货物被搬运的区间中的上述货物所处的环境的区间环境信息。
CN201780083392.4A 2017-01-18 2017-09-25 物流管理装置、物流管理方法及程序 Pending CN11017815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06870 2017-01-18
JP2017006870A JP2018116482A (ja) 2017-01-18 2017-01-18 物流管理装置、物流管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CT/JP2017/034588 WO2018135040A1 (ja) 2017-01-18 2017-09-25 物流管理装置、物流管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78152A true CN110178152A (zh) 2019-08-27

Family

ID=62908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83392.4A Pending CN110178152A (zh) 2017-01-18 2017-09-25 物流管理装置、物流管理方法及程序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347613A1 (zh)
JP (1) JP2018116482A (zh)
CN (1) CN110178152A (zh)
WO (1) WO20181350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53804B2 (ja) 2017-03-14 2020-09-09 株式会社東芝 物流支援装置、物流支援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20035385A (ja) * 2018-08-31 2020-03-05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スケジュール作成装置、スケジュール作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195852B2 (ja) * 2018-10-03 2022-12-26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評価装置及び評価プログラム
CN111191972A (zh) * 2018-11-14 2020-05-22 菜鸟智能物流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物流对象管理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EP3919420A4 (en) * 2019-01-31 2022-07-27 Asahi Kasei Kabushiki Kaisha DATA PROCESSING DEVICE, DATA PROCESSING METHOD, DATA PROCESSING PROGRAM, EVALUATION SYSTEM, EVALUATION METHOD AND EVALUATION PROGRAM
JP6770133B1 (ja) * 2019-05-08 2020-10-14 株式会社スズケン 医薬品在庫管理システム及び、医薬品在庫管理方法
CN111967632B (zh) * 2020-04-07 2024-04-19 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物流对象的包装等级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EP4174002A4 (en) * 2020-06-30 2023-12-27 Asahi Kasei Kabushiki Kaisha DEVICE, METHOD AND PROGRAM
US20220067645A1 (en) * 2020-08-27 2022-03-03 Walmart Apollo,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ic Determination of a Packing Configuration to Pack Items in Shipping Boxes
KR20230150030A (ko) * 2022-04-21 2023-10-30 쿠팡 주식회사 정보를 제공하는 전자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CN116805229B (zh) * 2023-08-25 2023-11-03 北京市蒙伊通运输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平台的运输物流定位监控系统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93433A (ja) * 2001-03-29 2002-10-09 Ttt Kk 輸送商品の温度管理方法及び温度管理システム
JP2004217326A (ja) * 2003-01-09 2004-08-05 Fujita Denki Seisakusho:Kk 輸送食材品質監視方法、輸送食材品質監視システム及び輸送食材品質監視装置
CN1678983A (zh) * 2002-06-13 2005-10-05 纳夫科姆技术公司 移动拖车跟踪系统和方法
JP2006076687A (ja) * 2004-09-08 2006-03-23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無線装置及び情報収集装置及び監視システム並びに監視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録媒体
JP2006176295A (ja) * 2004-12-22 2006-07-06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環境情報記録システム、環境情報記録サーバ、環境情報記録方法および環境情報記録プログラム
US20070088634A1 (en) * 2005-10-17 2007-04-19 Hitachi, Ltd. System for quality control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US20100327052A1 (en) * 2009-06-26 2010-12-30 Fujitsu Limited Product management apparatus, product management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product management program
CN102543789A (zh) * 2010-12-01 2012-07-04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基板的品质评价方法及其装置
US20160148440A1 (en) * 2014-11-22 2016-05-26 TrueLite Trace, Inc. Real-Time Cargo Condi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Based on Remote Real-Time Vehicle OBD Monitoring
CN105635941A (zh) * 2014-11-20 2016-06-01 冷王公司 控制指定域内无线设备之间关联的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54461A (ja) * 2010-01-26 2011-08-11 Hitachi Ltd 環境情報管理システム、環境情報管理方法、および環境情報管理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93433A (ja) * 2001-03-29 2002-10-09 Ttt Kk 輸送商品の温度管理方法及び温度管理システム
CN1678983A (zh) * 2002-06-13 2005-10-05 纳夫科姆技术公司 移动拖车跟踪系统和方法
JP2004217326A (ja) * 2003-01-09 2004-08-05 Fujita Denki Seisakusho:Kk 輸送食材品質監視方法、輸送食材品質監視システム及び輸送食材品質監視装置
JP2006076687A (ja) * 2004-09-08 2006-03-23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無線装置及び情報収集装置及び監視システム並びに監視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録媒体
JP2006176295A (ja) * 2004-12-22 2006-07-06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環境情報記録システム、環境情報記録サーバ、環境情報記録方法および環境情報記録プログラム
US20070088634A1 (en) * 2005-10-17 2007-04-19 Hitachi, Ltd. System for quality control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JP2007106575A (ja) * 2005-10-17 2007-04-26 Hitachi Ltd 物品の品質管理システム
US20100327052A1 (en) * 2009-06-26 2010-12-30 Fujitsu Limited Product management apparatus, product management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product management program
CN102543789A (zh) * 2010-12-01 2012-07-04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基板的品质评价方法及其装置
CN105635941A (zh) * 2014-11-20 2016-06-01 冷王公司 控制指定域内无线设备之间关联的系统和方法
US20160148440A1 (en) * 2014-11-22 2016-05-26 TrueLite Trace, Inc. Real-Time Cargo Condi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Based on Remote Real-Time Vehicle OBD Monitor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35040A1 (ja) 2018-07-26
JP2018116482A (ja) 2018-07-26
US20190347613A1 (en) 2019-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78152A (zh) 物流管理装置、物流管理方法及程序
JP5185533B2 (ja) ネスト化され近接したコンテナのアイテムレベル可視化技術
US10661311B2 (en) Automated tote routing system and methods
JP2005525930A (ja) 無線周波数の識別技術を用いてパッケージを分類及び配送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3258359A (zh) 使用环境传感器用来运输产品的系统
KR101099300B1 (ko) 공유 서비스 자원 제어 시스템과 공유 서비스 자원 제어방법
CN110210812A (zh) 一种物品冷链溯源方法及系统
US20180150798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stribution or Delivery of Retail Products
CN108335072B (zh) 一种行李的管理方法及其设备
US2016021058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quiring detailed delivery tracking
CN107464081A (zh) 一种免开箱式货物配送方法、系统及终端
KR101717595B1 (ko) Iot 기반 및 빅데이터 알고리즘분석기법을 통한 신선 상품유통 방법
CN107133774A (zh) 基于标准箱的收货验货方法、装置及系统
KR20160067807A (ko) 실시간 재고 파악이 가능한 스마트 물류관리 시스템
CN113226959A (zh) 物流系统、无人机以及货物管理方法
US20230053511A1 (en) Asset loading system
WO2016109835A1 (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JPWO2017068949A1 (ja) 入出庫管理システム、入出庫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7002468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cking the production and sale of regulated agricultural products
KR20070011975A (ko) 저궤도 위성을 이용한 컨테이너 추적 시스템 및 그제어방법
JP2023126432A (ja) 商品の誤配送防止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8230827A (ja) 製品の梱包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製品の受入検査システム
JP2007126256A (ja) 引越搬送物管理システム
CN110910078B (zh) 货车集货控制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13124155A (ja) トレーサビリティ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これに使用される携帯無線端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27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