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30243B - 一种高效数据传输分析器及分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数据传输分析器及分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30243B
CN110130243B CN201910478211.9A CN201910478211A CN110130243B CN 110130243 B CN110130243 B CN 110130243B CN 201910478211 A CN201910478211 A CN 201910478211A CN 110130243 B CN110130243 B CN 1101302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detection
chain wheel
groove
lif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7821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30243A (zh
Inventor
夏傲福
陈相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Mole Talent Zhiguo Data Technology Co ltd
Shandong Wen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Mole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s Ltd
Shandong Wenheng Venture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Mole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s Ltd, Shandong Wenheng Venture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Mole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s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7821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302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302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302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302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302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FADDITIONAL WORK, SUCH AS EQUIPPING ROADS OR TH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S, HELICOPTER LANDING STAGES, SIGNS, SNOW FENCES, OR THE LIKE
    • E01F13/00Arrangements for obstructing or restricting traffic, e.g. gates, barricades ; Preventing passage of vehicles of selected category or dimensions
    • E01F13/04Arrangements for obstructing or restricting traffic, e.g. gates, barricades ; Preventing passage of vehicles of selected category or dimensions movable to allow or prevent passag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19/00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 G01G19/02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for weighing wheeled or rolling bodies, e.g. vehic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19/00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 G01G19/52Weighing apparatus combined with other objects, e.g. furnitu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oad Repair (AREA)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数据传输分析器,包括左右对称固设在地基上的伸缩路障装置,所述伸缩路障装置之间形成通行空间,所述通行空间下侧相通设有开口朝上的检测腔,所述检测腔内设有检测板,所述检测腔内设有左右对称的且上侧与伸缩路障装置固连的连接装置,所述检测板的升降通过连接装置使得所述伸缩路障装置工作将所述通行空间开合,本发明通过检测板的升降高度控制伸缩路障装置与防卫路障装置动作,无需人力参与,且检测精准快速,在通行的过程中即可检测,节省通行时间,高效且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数据传输分析器及分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数据传输分析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通行车辆重量检测过程,是通过通行的车辆位于检测装置上,通过检测装置上的数据显示得到车辆是否超重,此检测方式与装置,需要车辆位于检测装置上且处于停止状态时检测,则需要较长的检测时间,在待检测车辆较多的情况下,会使得等待车辆的增加导致的交通拥堵,且浪费检测时间。
其次,此检测装置在通行方向的前侧往往设置有需要人工控制的路障装置,主要是针对拒绝重量检测或者检测超载的车辆,避免其直接通行,则一般使用时,初始路障处于阻隔通行状态,在重量检测结束并合格后,由交警后操作人员控制打开路障,允许车辆通行,此方式,需要人力的参与,增加检测的人员与时间成本,且其检测效率低。
再者,目前的路障装置仅具有阻止通行的功能,未有将车辆重量检测装置结合的路障,为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车辆重量检测装置与路障装置进一步的改进,从而提高检测的效率与自动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数据传输分析器及分析方法,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高效数据传输分析器,包括左右对称固设在地基上的伸缩路障装置,所述伸缩路障装置之间形成通行空间,所述通行空间下侧相通设有开口朝上的检测腔,所述检测腔内设有检测板,所述检测腔内设有左右对称的且上侧与伸缩路障装置固连的连接装置,所述检测板的升降通过连接装置使得所述伸缩路障装置工作将所述通行空间开合,所述检测腔下端壁内设有左右对称的超载反应装置,所述检测腔后侧位置设有防卫路障装置,所述防卫路障装置与所述超载反应装置之间通过左右对称的协同装置动力连接,则通行车辆在重量限定范围内时,所述伸缩路障装置向外侧移动使得通行空间打开,反之,通行车辆超载情况,所述伸缩路障装置将所述通行空间打开后由于所述检测板的持续下降则使得所述超载反应装置工作,通过所述协同装置使得所述防卫路障装置转动升起高于所述地基水平线,禁止其超载车辆通行,待车辆减重后所述超载反应装置恢复初始位置,则所述防卫路障装置随之恢复初始位置,则车辆可安全通行,其后由于所述检测板未受到压力作用其恢复初始位置,则所述伸缩路障装置向内侧移动将所述通行空间关闭。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伸缩路障装置包括于所述地基上端面固设有的左右对称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内设有第一链轮腔,所述第一链轮腔内通过前端与所述第一链轮腔前端壁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转动设有第一链轮,所述第一转轴后端与第一传动装置固连,所述第一链轮腔下侧与所述连接装置连通设有连通槽,所述连通槽内侧设有开口朝上于所述第一链轮腔相通的升降腔,所述升降腔内滑动设有升降重块,所述升降重块上端面固设有上端伸入所述第一链轮腔且绕设过所述第一链轮上端面且贯穿所述连通槽与所述连接装置固连的第一链条,所述第一链轮腔上下对称设有第二链轮腔,所述第二链轮腔内通过第二转轴设有第二链轮,上侧的所述第二转轴下端与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固连,所述第二链轮远离所述通行空间的一侧转动设有两个大小不一的链轮组成的链轮组,上下侧的所述链轮组内的链轮芯轴固连且上侧的所述芯轴通过第一皮带与所述第二转轴动力连接,所述第二链轮与所述链轮组之间啮合连接有仅单向弯曲的第二链条,所述通行空间左右侧于所述固定柱端面上固设有固定滑杆,所述固定滑杆内设有开口朝向内侧的第一伸缩滑槽,所述第一伸缩滑槽内滑动固设有上下对称的第一伸缩滑块,所述第一伸缩滑槽上下对称固设有连通所述通行空间与所述第二链轮腔的贯穿槽,所述第二链条靠近所述通行空间的一端贯穿所述贯穿槽且伸入所述通行空间内且固设有伸缩滑杆,所述伸缩滑杆内设有开口朝外的第二伸缩滑槽,所述第二伸缩滑槽内滑动设有上下对称的第二伸缩滑块,所述第二伸缩滑块与所述第一伸缩滑块之间通过若干伸缩转杆转动连接,所述伸缩转杆之间铰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包括前侧通过第一连接槽连通设有的第一传动腔,所述第一转轴后端贯穿所述第一连接槽与所述第一传动腔后端壁转动连接且其上固设有第一齿轮,在所述第一连接槽内的所述第一转轴上固设有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槽内壁固连的扭力弹簧,所述第一齿轮上端面啮合连接有通过第三转轴转动设置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传动腔前侧相通设有第一啮合腔,所述第三转轴前端伸入所述第一啮合腔内且固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上端面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啮合腔上侧通过第一皮带槽与上侧的第二链轮腔连通,所述第二转轴下端贯穿所述第一皮带槽 且伸入所述第一啮合腔内且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固连,在所述第一皮带槽内的所述第二转轴上固设有第一皮带轮且其通过第一皮带与所述链轮组内的链轮芯轴动力连接,通过第一链条的的升降使得第一链轮带动第二链轮转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检测腔前后对称设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左右对称的开口朝向所述检测腔的支撑槽,所述检测板前后对称固设有左右对称的支撑滑块,所述支撑滑块远离所述检测板的一端伸入所述支撑槽内且固设有下端与所述支撑槽下端壁固连的支撑弹簧,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左右对称且上端与所述检测板下端面抵接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下端面固设有下端与所述检测腔下端壁固连的连接弹簧,所述检测腔左右对称相通设有开口相对的连接滑槽,所述连接块远离所述检测腔的一端固设有另一端伸入所述连接滑槽内的连接导滑块,所述检测腔外侧相通设有左右对称且上侧与所述连通槽连通的第三链轮腔,所述第三链轮腔内转动设有第三链轮,所述第一链条下端啮合绕设所述第三链轮下端后伸入所述检测腔内且与所述连接块外侧端面固连。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超载反应装置包括于所述检测腔下侧相通设有左右对称且开口朝上的升降槽,所述升降槽内滑动设有上端伸入所述检测腔内的超载检测块,所述升降槽前后对称相通设有开口相对的升降滑槽,所述超载检测块前后对称固设有另一端伸入所述升降滑槽内且下端面固设有下端与所述升降滑槽下端壁固连的升降弹簧的升降滑块,所述检测腔外侧相通设有左右对称且开口相对的啮合槽,所述啮合槽内通过第四转轴转动设有与所述超载检测块靠近所述啮合槽的一端面啮合连接的传动齿轮,所述第四转轴后侧与所述协同装置固连,所述超载检测块上端位于所述检测腔内的三分之一高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防卫路障装置包括所述检测腔后侧位置于所述通行空间下侧相通设有的开口朝上的开合槽,所述开合槽左右端壁之间通过开合转轴转动设有开合板,所述开合槽下侧相通设有开口朝上的转动槽,所述开合板下端面固设有另一端与所述转动槽固连的转动弹簧,所述转动槽内转动设有其外周固设有刚刺的防卫块,所述防卫块左右对称固设有另一端与所述协同装置固连的转动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协同装置包括于所述检测腔外侧左右对称设置的皮带腔,所述皮带腔内左右对称设有传动带轮,所述传动带轮之间通过第二皮带动力连接,所述皮带腔与所述啮合槽之间通过连接孔连通,所述第四转轴后端贯穿所述连接孔伸入所述皮带腔内且与靠近所述检测腔一侧的传动带轮固连,右侧的所述传动带轮轴心处固设有前端与所述皮带腔前端壁转动连接的传动轴,所述皮带腔后侧相通设有第二啮合腔,所述传动轴后端伸入所述第二啮合腔内且固设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相对一端啮合连接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二啮合腔与所述转动槽相通,所述转动轴远离所述转动槽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啮合腔内且与所述第四锥齿轮固连。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齿轮直径等于四倍所述第二齿轮的直径大小,且所述检测腔的长度不小于两倍车辆车身长度,其中所述伸缩路障装置位于检测腔中间靠前侧位置,同时,转动槽与所述检测腔后端壁之间的距离小于车辆车身长度的一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弹簧自然弹性等于正常空载时车辆重力,所述升降弹簧弹性大于连接弹簧弹性,则未超载车辆位于检测板上时,检测板下降最低与超载检测块抵接但在升降弹簧作用下不挤压超载检测块下降,反之检测车辆达到超载重量后,下压超载检测块下降则使得防卫路障装置动作。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待检测车辆进入检测腔内位于检测板上,则检测板下降但未挤压超载检测块使得连接块下降拉动第一链条使得升降重块上升则第一链轮转动,则通过第一转轴使得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则第二转轴转动带动第二链轮俯视顺时针转动,则第二链条带动伸缩滑杆向外侧移动收缩至与固定滑杆抵接,从而打开通行空间,车辆正常通行直至离开检测板后,检测板恢复初始位置,则在升降重块与扭力弹簧作用下,第一链轮反向转动,则通过第一传动装置使得第二链轮反向转动,则第二链条带动伸缩滑杆相向移动使其抵接,从而关闭通行空间;
其次,当超载车辆通过时,检测板先下降使得连接块下降拉动第一链条使得升降重块上升则第一链轮转动,通过第一传动装置带动第二链轮俯视顺时针转动,则第二链条带动伸缩滑杆向外侧移动收缩至与固定滑杆抵接,从而打开通行空间,同时检测板下降至下压超载检测块下降则传动齿轮向检测腔方向转动,则通过第二皮带使得第三锥齿轮带动第四锥齿轮右视顺时针转动,则防卫块转动至地基上表面且顶开开合板,阻止车辆的通行,待超载车辆的重量恢复至规定重量范围内,则超载检测块在升降弹簧作用下恢复初始位置,则通过协同装置使得防卫块反向转动收缩至转动槽内,开合板在转动弹簧作用下恢复初始位置,则检测车辆通过开合板上端面通过完成检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检测板的升降高度控制伸缩路障装置与防卫路障装置动作,则检测车辆在规定重量下伸缩路障装置打开则车辆可正常通行,反之,超载车辆通过超载反应装置传动使得防卫路障装置升起,阻止车辆通行,直至车辆减重或后退不选择通行,则防卫路障装置下降恢复初始位置,此装置全自动检测车辆重量,无需人力参与,且检测精准快速,在通行的过程中即可检测,节省通行时间,高效且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高效数据传输分析器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图1中“A” 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图1中“B-B” 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图3中“C-C” 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图1中“D-D” 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图5中“E-E” 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图6中“F-F” 方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7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参照图1-7,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高效数据传输分析器,包括左右对称固设在地基上的伸缩路障装置,所述伸缩路障装置之间形成通行空间11,所述通行空间11下侧相通设有开口朝上的检测腔12,所述检测腔12内设有检测板13,所述检测腔12内设有左右对称的且上侧与伸缩路障装置固连的连接装置,所述检测板13的升降通过连接装置使得所述伸缩路障装置工作将所述通行空间11开合,所述检测腔12下端壁内设有左右对称的超载反应装置,所述检测腔12后侧位置设有防卫路障装置,所述防卫路障装置与所述超载反应装置之间通过左右对称的协同装置动力连接,则通行车辆在重量限定范围内时,所述伸缩路障装置向外侧移动使得通行空间11打开,反之,通行车辆超载情况,所述伸缩路障装置将所述通行空间11打开后由于所述检测板13的持续下降则使得所述超载反应装置工作,通过所述协同装置使得所述防卫路障装置转动升起高于所述地基10水平线,禁止其超载车辆通行,待车辆减重后所述超载反应装置恢复初始位置,则所述防卫路障装置随之恢复初始位置,则车辆可安全通行,其后由于所述检测板13未受到压力作用其恢复初始位置,则所述伸缩路障装置向内侧移动将所述通行空间11关闭。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伸缩路障装置包括于所述地基10上端面固设有的左右对称的固定柱14,所述固定柱14内设有第一链轮腔15,所述第一链轮腔15内通过前端与所述第一链轮腔15前端壁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16转动设有第一链轮17,所述第一转轴16后端与第一传动装置固连,所述第一链轮腔15下侧与所述连接装置连通设有连通槽19,所述连通槽19内侧设有开口朝上于所述第一链轮腔15相通的升降腔20,所述升降腔20内滑动设有升降重块21,所述升降重块21上端面固设有上端伸入所述第一链轮腔15且绕设过所述第一链轮17上端面且贯穿所述连通槽19与所述连接装置固连的第一链条18,所述第一链轮腔15上下对称设有第二链轮腔27,所述第二链轮腔27内通过第二转轴41设有第二链轮40,上侧的所述第二转轴41下端与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固连,所述第二链轮40远离所述通行空间11的一侧转动设有两个大小不一的链轮组成的链轮组,上下侧的所述链轮组内的链轮芯轴固连且上侧的所述芯轴通过第一皮带39与所述第二转轴41动力连接,所述第二链轮40与所述链轮组之间啮合连接有仅单向弯曲的第二链条28,所述通行空间11左右侧于所述固定柱14端面上固设有固定滑杆22,所述固定滑杆22内设有开口朝向内侧的第一伸缩滑槽24,所述第一伸缩滑槽24内滑动固设有上下对称的第一伸缩滑块25,所述第一伸缩滑槽24上下对称固设有连通所述通行空间11与所述第二链轮腔27的贯穿槽23,所述第二链条28靠近所述通行空间11的一端贯穿所述贯穿槽23且伸入所述通行空间11内且固设有伸缩滑杆42,所述伸缩滑杆42内设有开口朝外的第二伸缩滑槽43,所述第二伸缩滑槽43内滑动设有上下对称的第二伸缩滑块44,所述第二伸缩滑块44与所述第一伸缩滑块25之间通过若干伸缩转杆26转动连接,所述伸缩转杆26之间铰接,可通过链轮的转动使第二链条伸缩则实现伸缩装置对所述通行空间的开合。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包括前侧通过第一连接槽29连通设有的第一传动腔45,所述第一转轴16后端贯穿所述第一连接槽29与所述第一传动腔45后端壁转动连接且其上固设有第一齿轮31,在所述第一连接槽29内的所述第一转轴16上固设有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槽29内壁固连的扭力弹簧30,所述第一齿轮31上端面啮合连接有通过第三转轴33转动设置的第二齿轮32,所述第一传动腔45前侧相通设有第一啮合腔34,所述第三转轴33前端伸入所述第一啮合腔34内且固设有第一锥齿轮35,所述第一锥齿轮35上端面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36,所述第一啮合腔34上侧通过第一皮带槽37与上侧的第二链轮腔27连通,所述第二转轴41下端贯穿所述第一皮带槽37 且伸入所述第一啮合腔34内且与所述第二锥齿轮36固连,在所述第一皮带槽37内的所述第二转轴41上固设有第一皮带轮38且其通过第一皮带39与所述链轮组内的链轮芯轴动力连接,通过第一链条的的升降使得第一链轮带动第二链轮转动。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检测腔12前后对称设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左右对称的开口朝向所述检测腔12的支撑槽50,所述检测板13前后对称固设有左右对称的支撑滑块51,所述支撑滑块51远离所述检测板13的一端伸入所述支撑槽50内且固设有下端与所述支撑槽50下端壁固连的支撑弹簧52,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左右对称且上端与所述检测板13下端面抵接的连接块46,所述连接块46下端面固设有下端与所述检测腔12下端壁固连的连接弹簧47,所述检测腔12左右对称相通设有开口相对的连接滑槽48,所述连接块46远离所述检测腔12的一端固设有另一端伸入所述连接滑槽48内的连接导滑块49,所述检测腔12外侧相通设有左右对称且上侧与所述连通槽19连通的第三链轮腔53,所述第三链轮腔53内转动设有第三链轮54,所述第一链条18下端啮合绕设所述第三链轮54下端后伸入所述检测腔12内且与所述连接块46外侧端面固连,通过连接装置使得伸缩路障装置工作。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超载反应装置包括于所述检测腔12下侧相通设有左右对称且开口朝上的升降槽56,所述升降槽56内滑动设有上端伸入所述检测腔12内的超载检测块57,所述升降槽56前后对称相通设有开口相对的升降滑槽60,所述超载检测块57前后对称固设有另一端伸入所述升降滑槽60内且下端面固设有下端与所述升降滑槽60下端壁固连的升降弹簧58的升降滑块59,所述检测腔12外侧相通设有左右对称且开口相对的啮合槽61,所述啮合槽61内通过第四转轴62转动设有与所述超载检测块57靠近所述啮合槽61的一端面啮合连接的传动齿轮63,所述第四转轴62后侧与所述协同装置固连,所述超载检测块57上端位于所述检测腔12内的三分之一高度,使得检测板13在下降至检测腔12三分之一高度下会触发超载反应装置使得其后的防卫路障装置工作。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防卫路障装置包括所述检测腔12后侧位置于所述通行空间11下侧相通设有的开口朝上的开合槽76,所述开合槽76左右端壁之间通过开合转轴77转动设有开合板78,所述开合槽76下侧相通设有开口朝上的转动槽74,所述开合板78下端面固设有另一端与所述转动槽74固连的转动弹簧81,所述转动槽74内转动设有其外周固设有刚刺的防卫块75,所述防卫块75左右对称固设有另一端与所述协同装置固连的转动轴73,则在车辆超载的情况下通过所述超载反应装置与所述协同装置共同作用使得防卫路障装置工作阻止车辆的通行。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协同装置包括于所述检测腔12外侧左右对称设置的皮带腔65,所述皮带腔65内左右对称设有传动带轮67,所述传动带轮67之间通过第二皮带80动力连接,所述皮带腔65与所述啮合槽61之间通过连接孔64连通,所述第四转轴62后端贯穿所述连接孔64伸入所述皮带腔65内且与靠近所述检测腔12一侧的传动带轮67固连,右侧的所述传动带轮67轴心处固设有前端与所述皮带腔65前端壁转动连接的传动轴68,所述皮带腔65后侧相通设有第二啮合腔70,所述传动轴68后端伸入所述第二啮合腔70内且固设有第三锥齿轮71,所述第三锥齿轮71相对一端啮合连接有第四锥齿轮72,所述第二啮合腔70与所述转动槽74相通,所述转动轴73远离所述转动槽74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啮合腔70内且与所述第四锥齿轮72固连,通过协同装置提高装置的连动性。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第一齿轮31直径等于四倍所述第二齿轮32的直径大小,且所述检测腔12的长度不小于两倍车辆车身长度,其中所述伸缩路障装置位于检测腔12中间靠前侧位置,同时,转动槽74与所述检测腔12后端壁之间的距离小于车辆车身长度的一半,其作用是,在超载车辆进入检测板13上时,重力的作用使得伸缩路障装置工作打开通行空间11,且车辆完全通过伸缩路障装置时,其仍旧位于检测板13上,则避免车辆一半位于地基10上时由于重力的减小使得伸缩路障装置关闭会触碰车辆车尾,其次,超载车辆通过检测板13的下降使得防卫路障装置升起,若检测腔12后端壁与防卫路障装置超过一车距离,则车辆离开检测板13使得检测板13恢复初始带动防卫路障装置下降,无法发挥路障作用。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支撑弹簧52自然弹性等于正常空载时车辆重力,所述升降弹簧58弹性大于连接弹簧47弹性,则未超载车辆位于检测板13上时,检测板13下降最低与超载检测块57抵接但在升降弹簧58作用下不挤压超载检测块57下降,反之检测车辆达到超载重量后,下压超载检测块57下降则使得防卫路障装置动作,提高了装置的协调性。
初始状态时,左右对称的伸缩滑杆42抵接,第二链条2处于伸出状态,升降重块21位于升降腔20下侧极限位置,开合板78位于水平位置。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待检测车辆进入检测腔12内位于检测板13上,则检测板13下降但未挤压超载检测块57使得连接块46下降拉动第一链条18使得升降重块21上升则第一链轮17转动,则通过第一转轴16使得第一齿轮31带动第二齿轮32转动,则第二转轴41转动带动第二链轮40俯视顺时针转动,则第二链条28带动伸缩滑杆42向外侧移动收缩至与固定滑杆22抵接,从而打开通行空间11,车辆正常通行直至离开检测板13后,检测板13恢复初始位置,则在升降重块21与扭力弹簧30作用下,第一链轮17反向转动,则通过第一传动装置使得第二链轮40反向转动,则第二链条28带动伸缩滑杆42相向移动使其抵接,从而关闭通行空间11;
其次,当超载车辆通过时,检测板13先下降使得连接块46下降拉动第一链条18使得升降重块21上升则第一链轮17转动,通过第一传动装置带动第二链轮40俯视顺时针转动,则第二链条28带动伸缩滑杆42向外侧移动收缩至与固定滑杆22抵接,从而打开通行空间11,同时检测板13下降至下压超载检测块57下降则传动齿轮63向检测腔12方向转动,则通过第二皮带80使得第三锥齿轮71带动第四锥齿轮72右视顺时针转动,则防卫块75转动至地基10上表面且顶开开合板78,阻止车辆的通行,待超载车辆的重量恢复至规定重量范围内,则超载检测块57在升降弹簧58作用下恢复初始位置,则通过协同装置使得防卫块75反向转动收缩至转动槽74内,开合板78在转动弹簧81作用下恢复初始位置,则检测车辆通过开合板78上端面通过完成检测。
当需要装置工作时,待检测车辆进入检测腔12内位于检测板13上,则检测板13下降但未挤压超载检测块57使得连接块46下降拉动第一链条18使得升降重块21上升则第一链轮17转动,则通过第一转轴16使得第一齿轮31带动第二齿轮32转动,则第二转轴41转动带动第二链轮40俯视顺时针转动,则第二链条28带动伸缩滑杆42向外侧移动收缩至与固定滑杆22抵接,从而打开通行空间11,车辆正常通行直至离开检测板13后,检测板13恢复初始位置,则在升降重块21与扭力弹簧30作用下,第一链轮17反向转动,则通过第一传动装置使得第二链轮40反向转动,则第二链条28带动伸缩滑杆42相向移动使其抵接,从而关闭通行空间11,其次,当超载车辆通过时,检测板13先下降使得连接块46下降拉动第一链条18使得升降重块21上升则第一链轮17转动,通过第一传动装置带动第二链轮40俯视顺时针转动,则第二链条28带动伸缩滑杆42向外侧移动收缩至与固定滑杆22抵接,从而打开通行空间11,同时检测板13下降至下压超载检测块57下降则传动齿轮63向检测腔12方向转动,则通过第二皮带80使得第三锥齿轮71带动第四锥齿轮72右视顺时针转动,则防卫块75转动至地基10上表面且顶开开合板78,阻止车辆的通行,待超载车辆的重量恢复至规定重量范围内,则超载检测块57在升降弹簧58作用下恢复初始位置,则通过协同装置使得防卫块75反向转动收缩至转动槽74内,开合板78在转动弹簧81作用下恢复初始位置,则检测车辆通过开合板78上端面通过完成检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检测板的升降高度控制伸缩路障装置与防卫路障装置动作,则检测车辆在规定重量下伸缩路障装置打开则车辆可正常通行,反之,超载车辆通过超载反应装置传动使得防卫路障装置升起,阻止车辆通行,直至车辆减重或后退不选择通行,则防卫路障装置下降恢复初始位置,此装置全自动检测车辆重量,无需人力参与,且检测精准快速,在通行的过程中即可检测,节省通行时间,高效且便捷。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明确,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总体精神以及构思的情形下,可以做出对于以上实施例的各种变型。其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方案以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1)

1.一种高效数据传输分析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对称固设在地基上的伸缩路障装置,所述伸缩路障装置之间形成通行空间,所述通行空间下侧相通设有开口朝上的检测腔,所述检测腔内设有检测板,所述检测腔内设有左右对称的且上侧与伸缩路障装置固连的连接装置,所述检测板的升降通过连接装置使得所述伸缩路障装置工作将所述通行空间开合,所述检测腔下端壁内设有左右对称的超载反应装置,所述检测腔后侧位置设有防卫路障装置,所述防卫路障装置与所述超载反应装置之间通过左右对称的协同装置动力连接,则通行车辆在重量限定范围内时,所述伸缩路障装置向外侧移动使得通行空间打开,反之,通行车辆超载情况,所述伸缩路障装置将所述通行空间打开后由于所述检测板的持续下降则使得所述超载反应装置工作,通过所述协同装置使得所述防卫路障装置转动升起高于地基水平线,禁止其超载车辆通行,待车辆减重后所述超载反应装置恢复初始位置,则所述防卫路障装置随之恢复初始位置,则车辆可安全通行,其后由于所述检测板未受到压力作用其恢复初始位置,则所述伸缩路障装置向内侧移动将所述通行空间关闭;
所述伸缩路障装置包括于所述地基上端面固设有的左右对称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内设有第一链轮腔,所述第一链轮腔内通过前端与所述第一链轮腔前端壁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转动设有第一链轮,所述第一转轴后端与第一传动装置固连,所述第一链轮腔下侧与所述连接装置连通设有连通槽,所述连通槽内侧设有开口朝上于所述第一链轮腔相通的升降腔,所述升降腔内滑动设有升降重块,所述升降重块上端面固设有上端伸入所述第一链轮腔且绕设过所述第一链轮上端面且贯穿所述连通槽与所述连接装置固连的第一链条,所述第一链轮腔上下对称设有第二链轮腔,所述第二链轮腔内通过第二转轴设有第二链轮,上侧的所述第二转轴下端与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固连,所述第二链轮远离所述通行空间的一侧转动设有两个大小不一的链轮组成的链轮组,上下侧的所述链轮组内的链轮芯轴固连且上侧的所述芯轴通过第一皮带与所述第二转轴动力连接,所述第二链轮与所述链轮组之间啮合连接有仅单向弯曲的第二链条,所述通行空间左右侧于所述固定柱端面上固设有固定滑杆,所述固定滑杆内设有开口朝向内侧的第一伸缩滑槽,所述第一伸缩滑槽内滑动固设有上下对称的第一伸缩滑块,所述第一伸缩滑槽上下对称固设有连通所述通行空间与所述第二链轮腔的贯穿槽,所述第二链条靠近所述通行空间的一端贯穿所述贯穿槽且伸入所述通行空间内且固设有伸缩滑杆,所述伸缩滑杆内设有开口朝外的第二伸缩滑槽,所述第二伸缩滑槽内滑动设有上下对称的第二伸缩滑块,所述第二伸缩滑块与所述第一伸缩滑块之间通过若干伸缩转杆转动连接,所述伸缩转杆之间铰接;
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包括前侧通过第一连接槽连通设有的第一传动腔,所述第一转轴后端贯穿所述第一连接槽与所述第一传动腔后端壁转动连接且其上固设有第一齿轮,在所述第一连接槽内的所述第一转轴上固设有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槽内壁固连的扭力弹簧,所述第一齿轮上端面啮合连接有通过第三转轴转动设置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传动腔前侧相通设有第一啮合腔,所述第三转轴前端伸入所述第一啮合腔内且固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上端面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啮合腔上侧通过第一皮带槽与上侧的第二链轮腔连通,所述第二转轴下端贯穿所述第一皮带槽 且伸入所述第一啮合腔内且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固连,在所述第一皮带槽内的所述第二转轴上固设有第一皮带轮且其通过第一皮带与所述链轮组内的链轮芯轴动力连接,通过第一链条的的升降使得第一链轮带动第二链轮转动;
所述检测腔前后对称设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左右对称的开口朝向所述检测腔的支撑槽,所述检测板前后对称固设有左右对称的支撑滑块,所述支撑滑块远离所述检测板的一端伸入所述支撑槽内且固设有下端与所述支撑槽下端壁固连的支撑弹簧,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左右对称且上端与所述检测板下端面抵接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下端面固设有下端与所述检测腔下端壁固连的连接弹簧,所述检测腔左右对称相通设有开口相对的连接滑槽,所述连接块远离所述检测腔的一端固设有另一端伸入所述连接滑槽内的连接导滑块,所述检测腔外侧相通设有左右对称且上侧与所述连通槽连通的第三链轮腔,所述第三链轮腔内转动设有第三链轮,所述第一链条下端啮合绕设所述第三链轮下端后伸入所述检测腔内且与所述连接块外侧端面固连;
所述超载反应装置包括于所述检测腔下侧相通设有左右对称且开口朝上的升降槽,所述升降槽内滑动设有上端伸入所述检测腔内的超载检测块,所述升降槽前后对称相通设有开口相对的升降滑槽,所述超载检测块前后对称固设有另一端伸入所述升降滑槽内且下端面固设有下端与所述升降滑槽下端壁固连的升降弹簧的升降滑块,所述检测腔外侧相通设有左右对称且开口相对的啮合槽,所述啮合槽内通过第四转轴转动设有与所述超载检测块靠近所述啮合槽的一端面啮合连接的传动齿轮,所述第四转轴后侧与所述协同装置固连,所述超载检测块上端位于所述检测腔内的三分之一高度;
所述防卫路障装置包括所述检测腔后侧位置于所述通行空间下侧相通设有的开口朝上的开合槽,所述开合槽左右端壁之间通过开合转轴转动设有开合板,所述开合槽下侧相通设有开口朝上的转动槽,所述开合板下端面固设有另一端与所述转动槽固连的转动弹簧,所述转动槽内转动设有其外周固设有刚刺的防卫块,所述防卫块左右对称固设有另一端与所述协同装置固连的转动轴;
所述协同装置包括于所述检测腔外侧左右对称设置的皮带腔,所述皮带腔内左右对称设有传动带轮,所述传动带轮之间通过第二皮带动力连接,所述皮带腔与所述啮合槽之间通过连接孔连通,所述第四转轴后端贯穿所述连接孔伸入所述皮带腔内且与靠近所述检测腔一侧的传动带轮固连,右侧的所述传动带轮轴心处固设有前端与所述皮带腔前端壁转动连接的传动轴,所述皮带腔后侧相通设有第二啮合腔,所述传动轴后端伸入所述第二啮合腔内且固设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相对一端啮合连接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二啮合腔与所述转动槽相通,所述转动轴远离所述转动槽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啮合腔内且与所述第四锥齿轮固连;
所述第一齿轮直径等于四倍所述第二齿轮的直径大小,且所述检测腔的长度不小于两倍车辆车身长度,其中所述伸缩路障装置位于检测腔中间靠前侧位置,同时,转动槽与所述检测腔后端壁之间的距离小于车辆车身长度的一半;
所述支撑弹簧自然弹性等于正常空载时车辆重力,所述升降弹簧弹性大于连接弹簧弹性,则未超载车辆位于检测板上时,检测板下降最低与超载检测块抵接但在升降弹簧作用下不挤压超载检测块下降,反之检测车辆达到超载重量后,下压超载检测块下降则使得防卫路障装置动作;
首先,待检测车辆进入检测腔内位于检测板上,则检测板下降但未挤压超载检测块使得连接块下降拉动第一链条使得升降重块上升则第一链轮转动,则通过第一转轴使得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则第二转轴转动带动第二链轮俯视顺时针转动,则第二链条带动伸缩滑杆向外侧移动收缩至与固定滑杆抵接,从而打开通行空间,车辆正常通行直至离开检测板后,检测板恢复初始位置,则在升降重块与扭力弹簧作用下,第一链轮反向转动,则通过第一传动装置使得第二链轮反向转动,则第二链条带动伸缩滑杆相向移动使其抵接,从而关闭通行空间;
其次,当超载车辆通过时,检测板先下降使得连接块下降拉动第一链条使得升降重块上升则第一链轮转动,通过第一传动装置带动第二链轮俯视顺时针转动,则第二链条带动伸缩滑杆向外侧移动收缩至与固定滑杆抵接,从而打开通行空间,同时检测板下降至下压超载检测块下降则传动齿轮向检测腔方向转动,则通过第二皮带使得第三锥齿轮带动第四锥齿轮右视顺时针转动,则防卫块转动至地基上表面且顶开开合板,阻止车辆的通行,待超载车辆的重量恢复至规定重量范围内,则超载检测块在升降弹簧作用下恢复初始位置,则通过协同装置使得防卫块反向转动收缩至转动槽内,开合板在转动弹簧作用下恢复初始位置,则检测车辆通过开合板上端面通过完成检测。
CN201910478211.9A 2019-06-03 2019-06-03 一种高效数据传输分析器及分析方法 Active CN1101302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78211.9A CN110130243B (zh) 2019-06-03 2019-06-03 一种高效数据传输分析器及分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78211.9A CN110130243B (zh) 2019-06-03 2019-06-03 一种高效数据传输分析器及分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30243A CN110130243A (zh) 2019-08-16
CN110130243B true CN110130243B (zh) 2021-06-25

Family

ID=67579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78211.9A Active CN110130243B (zh) 2019-06-03 2019-06-03 一种高效数据传输分析器及分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30243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01554A (ja) * 1994-05-09 1995-11-14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走行車両計測装置
EP1444679A1 (fr) * 2001-09-12 2004-08-11 Serge Georges Joseph Lebreton Dispositif d'affichage et de signalisation routiere, a panneaux interchangeables
CN102061672A (zh) * 2010-11-19 2011-05-18 绍兴文理学院 一种基于车辆自重的限重智能路障装置
CN102587306A (zh) * 2012-02-22 2012-07-18 绍兴文理学院 一种用于车辆限重的智能路障装置
CN203007867U (zh) * 2012-11-27 2013-06-19 大连海事大学 自动阻止超重车辆路障装置
JP2016048015A (ja) * 2014-08-28 2016-04-07 株式会社ハイレックス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遮蔽体駆動装置
CN107460837A (zh) * 2016-12-14 2017-12-12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一种自行车专用车道智能闸机系统
CN107761595A (zh) * 2017-10-25 2018-03-06 南京卓茨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装于隧道口具有扫描及拦截功能的监测设备
CN207109661U (zh) * 2017-05-10 2018-03-16 林敢志 一种防超重桥梁
CN207469135U (zh) * 2017-10-17 2018-06-08 张小亚 一种可照明且可调节高度的道路限位梁
CN207862807U (zh) * 2017-11-22 2018-09-14 管志锋 一种便于调节的市政道路限高装置
CN208250978U (zh) * 2018-05-14 2018-12-18 五邑大学 一种用于公园的可称重的自动阻隔装置
CN109680627A (zh) * 2019-01-09 2019-04-26 荆门思安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选择性拦截超高车辆撞击桥梁的报警阻拦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01554A (ja) * 1994-05-09 1995-11-14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走行車両計測装置
EP1444679A1 (fr) * 2001-09-12 2004-08-11 Serge Georges Joseph Lebreton Dispositif d'affichage et de signalisation routiere, a panneaux interchangeables
CN102061672A (zh) * 2010-11-19 2011-05-18 绍兴文理学院 一种基于车辆自重的限重智能路障装置
CN102587306A (zh) * 2012-02-22 2012-07-18 绍兴文理学院 一种用于车辆限重的智能路障装置
CN203007867U (zh) * 2012-11-27 2013-06-19 大连海事大学 自动阻止超重车辆路障装置
JP2016048015A (ja) * 2014-08-28 2016-04-07 株式会社ハイレックス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遮蔽体駆動装置
CN107460837A (zh) * 2016-12-14 2017-12-12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一种自行车专用车道智能闸机系统
CN207109661U (zh) * 2017-05-10 2018-03-16 林敢志 一种防超重桥梁
CN207469135U (zh) * 2017-10-17 2018-06-08 张小亚 一种可照明且可调节高度的道路限位梁
CN107761595A (zh) * 2017-10-25 2018-03-06 南京卓茨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装于隧道口具有扫描及拦截功能的监测设备
CN207862807U (zh) * 2017-11-22 2018-09-14 管志锋 一种便于调节的市政道路限高装置
CN208250978U (zh) * 2018-05-14 2018-12-18 五邑大学 一种用于公园的可称重的自动阻隔装置
CN109680627A (zh) * 2019-01-09 2019-04-26 荆门思安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选择性拦截超高车辆撞击桥梁的报警阻拦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30243A (zh) 2019-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18352B (zh) 一种道路交通检查阻障装置
CN112944161B (zh) 一种法学专业用案例教学展示装置
CN110130243B (zh) 一种高效数据传输分析器及分析方法
CN112520532A (zh) 一种电梯防坠落装置
CN206848285U (zh) 一种性能自动检测装置
CN110778255B (zh) 一种基于火灾等情况下的低层建筑紧急逃生窗
CN112267421A (zh) 一种设置于地下车库入口的智能防洪设备
WO2007124802A1 (de) Abstellvorrichtung für kraftfahrzeuge
CN211392949U (zh) 柔性连接件式升降装置
CN112456054B (zh) 一种地辊传输式车间转移系统
CN114809879A (zh) 一种自动降落的闸式人防门窗
CN115095121A (zh) 一种建筑施工具有保护功能的工作平台
CN111622156B (zh) 一种可防止车辆冲卡的停车取卡装置
CN204475935U (zh) 一种横梁导轨横跨停车通道的停车设备
CN113200484A (zh) 一种具有较高承载强度的升降台及其使用方法
CN203050190U (zh) 双层多联升降横移立体车库
CN211715004U (zh) 手拉式罐笼门升降装置
CN108892074A (zh) 一种高效绿色节能汽车检测设备
CN221096007U (zh) 一种链条提升机构
CN110605242A (zh) 一种脐橙分拣装置
CN117388010B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水体采样装置
CN215986190U (zh) 一种高压电缆故障快速智能诊断装置
CN111285219B (zh) 一种电梯事故防护装置
CN113323473B (zh) 一种立体车库用防坠落装置
CN213067648U (zh) 基于人工智能的高空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Xia Aofu

Inventor after: Chen Xiangzhong

Inventor before: Chen Xiangzho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7

Address after: 250101 Room 802, 8th floor, block D, Yinhe building, 2008 Xinluo street, Jinan area, China (Shandong) pilot Free Trade Zone,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andong Wenheng Venture Service Co.,Ltd.

Applicant after: Shandong mole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s Ltd.

Address before: 310000 No.78, Baiyang street, Xiasha, Jianggan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HANGZHOU RUNSHENG PACKAGING PRODUCTS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50000 a3-1-1505, Hanyu Golden Valley, No. 7000, Jingshi Road, Jinan area, China (Shandong) pilot Free Trade Zone,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Wenheng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mole talent Zhiguo Data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50101 Room 802, 8th floor, block D, Yinhe building, 2008 Xinluo street, Jinan area, China (Shandong) pilot Free Trade Zone,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andong Wenheng Venture Service Co.,Ltd.

Patentee before: Shandong mole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s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