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25276B - 金属扣全自动整形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金属扣全自动整形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25276B
CN110125276B CN201910304867.9A CN201910304867A CN110125276B CN 110125276 B CN110125276 B CN 110125276B CN 201910304867 A CN201910304867 A CN 201910304867A CN 110125276 B CN110125276 B CN 1101252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block
shaping
detecting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0486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25276A (zh
Inventor
谢鸿彬
蔡志雄
刘剑
龙年香
薛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Gongfang Precision Mo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Gongfang Precision Mo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Gongfang Precision Mo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Gongfang Precision Mo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0486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252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252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252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252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252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C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WIRE, RODS, TUBES OR PROFILES, OTHERWISE THAN BY ROLLING; AUXILIARY OPERATION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 B21C51/00Measuring, gauging, indicating, counting, or mar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the production or manipulation of material in accordance with subclasses B21B - B21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3/00Straightening or restoring form of metal rods, metal tubes, metal profiles, or specific articles made therefrom, whether or not in combination with sheet metal parts
    • B21D3/16Straightening or restoring form of metal rods, metal tubes, metal profiles, or specific articles made therefrom, whether or not in combination with sheet metal parts of specific articles made from metal rods, tubes, or profiles, e.g. crankshafts, by specially adapted methods or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53/00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1D53/46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haberdashery, e.g. buckles, combs; pronged fasteners, e.g. stap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14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distance or clearance between spaced objects or spaced apertur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扣全自动整形检测设备,包括机台、上料装置、设置于机台上且位于输送轨道端部的一次整形装置、设置于机台上且位于一次整形装置侧边的二次整形装置、设置于机台上且位于二次整形装置侧边的孔径与侧槽检测装置、设置于机台上且位于孔径与侧槽检测装置侧边的尺寸检测装置、设置于机台上且位于尺寸检测装置侧边的侧槽后检测装置、设置于机台上的吸料输送装置。本发明提供的金属扣全自动整形检测设备,各装置结构动作快速、顺畅、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相互之间配合紧密无干扰,整形与检测效率明显提高,最终提高金属扣的产品精度与良品率。

Description

金属扣全自动整形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产品整形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扣全自动整形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金属扣加工生产完成后,为了提高产品的良品率,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整形及各项参数检测。最传统的整形与检测方式,是人工进行,不但效率低,而且人为因数会对结果造成很大的影响,最终产品良率还是无法提高。因此,出现了相应的整形与检测设备,然而,由于金属扣结构的特殊性,现有整形与检测设备无法对金属扣中各结构进行精确的整形与检测操作,导致良品率依然无法得到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扣全自动整形检测设备,各装置结构动作快速、顺畅、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相互之间配合紧密无干扰,整形与检测效率明显提高,最终提高金属扣的产品精度与良品率。
本发明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金属扣全自动整形检测设备,包括:
机台;
上料装置,其包括振动盘、及连接于振动盘侧边上的输送轨道;
一次整形装置,其设置于机台上且位于输送轨道端部,用于对金属扣进行一次整形;
二次整形装置,其设置于机台上且位于一次整形装置侧边,用于对金属扣进行二次整形;
孔径与侧槽检测装置,其设置于机台上且位于二次整形装置侧边,用于对金属扣的孔径大小与侧槽大小进行检测;
尺寸检测装置,其设置于机台上且位于孔径与侧槽检测装置侧边,用于对金属扣的整体尺寸进行检测;
侧槽后检测装置,其设置于机台上且位于尺寸检测装置侧边,用于对金属扣的侧槽大小进行二次检测;
吸料输送装置,其设置于机台上,用于将金属扣依次输送至一次整形装置、二次整形装置、孔径与侧槽检测装置、尺寸检测装置与侧槽后检测装置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次整形装置包括设置于机台上的一整形底座、滑动设置于整形底座上的一整形滑动基座、连接于整形滑动基座的一整形平移驱动气缸、设置于整形滑动基座上的一整形载具、设置于整形滑动基座上且位于整形载具一侧边上的一侧槽撑开组件、设置于整形滑动基座上且位于整形载具另一侧边上的一侧挤压组件、及架设于整形底座上且位于整形载具上方的一整形升降机构,其中,在该整形载具上表面形成有一整形卡槽;该侧槽撑开组件包括设置于整形载具侧边上的一推进带动基座、设置于推进带动基座前端部上且向整形卡槽方向延伸的一侧槽撑开块、设置于整形滑动基座后端部上的一前复位基块、设置于前复位基块后方的一后复位基块、连接于推进带动基座与后复位基块之间且贯穿前复位基块的一复位连杆、及套设于复位连杆外围且位于前复位基块与后复位基块之间的一第一复位弹簧,在该推进带动基座的外侧边上形成有一推进斜面;该侧挤压组件包括设置于整形载具侧边上的一侧挤压推进基座、及设置于侧挤压推进基座前端部且延伸至整形卡槽上的一金属扣侧挤压块,在该金属扣侧挤压块端部上形成有一弧形卡槽,在该侧挤压推进基座的外侧边上形成有一第一侧挤压推进斜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整形升降机构包括架设于整形底座上的一升降安装基板、设置于升降安装基板上的一气液增压缸、连接于气液增压缸的输出端且延伸至升降安装基板下端的一升降伸缩轴、设置于升降安装基板下方且连接于升降伸缩轴端部的一升降带动板、设置于升降带动板下端面且位于推进带动基座侧上方的一推进带动块、设置于升降带动板下端面且位于侧挤压推进基座侧上方的一侧挤压推进带动块、设置于升降带动板下端面且位于整形卡槽正上方的一下压块、及设置于升降带动板下端面的若干定位轴,在该推进带动块下部侧边形成有与推进斜面相对应的一匹配斜面,在该侧挤压推进带动块下部侧边形成有与第一侧挤压推进斜面相对应的一第二侧挤压推进斜面;在该下压块下端面形成有一上凹弧形面;在该整形滑动基座上设置有与定位轴相匹配的若干定位套;该升降安装基板通过若干架杆架设于整形底座上,在该架杆外套设有贯穿升降带动板的一升降导向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整形底座上表面形成有一滑槽,在该整形底座上表面且位于滑槽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滑动上限位条,且在该滑动上限位条内侧边下部形成有位于滑槽内边缘上方的一滑动限位槽;该整形滑动基座主要由设置于滑槽内的一下滑动基板、及设置于下滑动基板上的一上滑动基板组成,在该下滑动基板两侧边分别形成有卡设于滑动限位槽中的一条形卡棱,该整形平移驱动气缸的输出端连接至下滑动基板;在该滑槽两端分别设置有一滑动定位组件,该滑动定位组件包括设置于整形底座端部上的一滑动定位基块、及设置于滑动定位基块上且朝向滑槽的若干定位轴,在该下滑动基板端部上开设有供定位轴插入的若干定位插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二次整形装置与一次整形装置的结构相同,且该二次整形装置的侧槽撑开块的厚度比一次整形装置的侧槽撑开块的厚度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孔径与侧槽检测装置包括设置于机台上的一检测底座、滑动设置于检测底座上的一检测滑动基座、连接于检测滑动基座的一检测平移驱动气缸、设置于检测滑动基座上的一孔径检测载具、设置于检测底座上且位于检测滑动基座后方的一检测安装纵板、及设置于检测安装纵板前侧面上且位于孔径检测载具上方的一孔径检测机构,其中,在该孔径检测载具上表面形成有一孔径检测卡位;该孔径检测机构包括设置于检测安装纵板前侧面上的一孔径检测升降滑轨、滑动设置于孔径检测升降滑轨上的一孔径检测升降滑块、设置于孔径检测升降滑块上的一孔径检测升降块、连接于孔径检测升降块上端的一孔径检测升降驱动气缸、设置于孔径检测升降块上且向孔径检测卡位方向延伸的一孔径检测针、设置于孔径检测升降块侧边上的一第一光电传感器、及设置于孔径检测升降块下端的若干升降定位轴;在该检测底座上且位于检测安装纵板前方设置有一平移滑轨,在该平移滑轨上设置有一平移滑块,该检测滑动基座设置于平移滑块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孔径与侧槽检测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检测安装纵板上的一侧槽前检测机构,该侧槽前检测机构包括活动贯穿于检测安装纵板中且延伸至孔径检测卡位侧边的一侧槽前检测块、设置于检测安装纵板后方的一后移驱动气缸、将后移驱动气缸固定连接于检测安装纵板后侧的一连接块、连接于侧槽前检测块后端与后移驱动气缸之间的一第二复位弹簧、及设置于连接块靠近侧槽前检测块的侧边上的一第二光电传感器,在该侧槽前检测块后端向上凸设有一凸块,该后移驱动气缸的伸缩驱动轴延伸至凸块前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尺寸检测装置包括架设于机台上的一CCD摄像机、设置于机台上且位于CCD摄像机正下方的一尺寸检测基座、设置于尺寸检测基座上且位于CCD摄像机正下方的一尺寸检测载具、设置于尺寸检测基座下方且位于CCD摄像机正下方的一光源、及设置于机台上且位于尺寸检测基座侧边上的一尺寸检测定位机构,其中,在该尺寸检测载具上形成有一尺寸检测卡位,且在该尺寸检测载具上形成有若干上透光孔,在该尺寸检测基座上形成有分别对应于光源与上透光孔的若干下透光孔;该尺寸检测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机台上的一回转夹紧气缸、及连接于回转夹紧气缸输出端上的一定位杆。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槽后检测装置包括设置于机台上的一安装基座、设置于安装基座上的一侧槽检测载具、滑动设置于安装基座上且位于侧槽检测载具后方的一侧槽后检测机构、及滑动设置于安装基座上且位于侧槽检测载具后方的一下压机构,其中,在该侧槽检测载具上具有一侧槽检测卡位;该侧槽后检测机构包括滑动设置于安装基座上的一第一前推带动组件、连接于第一前推带动组件的一第一前推驱动气缸、及连接于第一前推带动组件前端且朝向侧槽检测卡位的一侧槽后检测块,该第一前推带动组件包括连接于侧槽后检测块的一第一前推带动块、及设置于第一前推带动块内的一第一前推复位弹簧,在该第一前推带动块上形成有供第一前推驱动气缸的输出端嵌入的一第一连接孔,该第一前推复位弹簧设置于第一连接孔内;该下压机构包括滑动设置于安装基座上的一第二前推带动组件、连接于第二前推带动组件的一第二前推驱动气缸、及连接于第二前推带动组件前端且朝向侧槽检测卡位的一下压板,该第二前推带动组件包括连接于下压板的一第二前推带动块、及设置于第二前推带动块内的一第二前推复位弹簧,在该第二前推带动块上形成有供第二前推驱动气缸的输出端嵌入的一第二连接孔,该第二前推复位弹簧设置于第二连接孔内;在该安装基座上设置有两条前推滑轨,在该前推滑轨上设置有至少一前推滑块,该第一前推带动块与第二前推带动块分别设置于前推滑块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料输送装置包括设置于机台上的一安装底座、设置于安装底座上的一吸料平移机构、设置于吸料平移机构侧边上的一吸料升降机构、设置于吸料升降机构侧边上的一吸料安装横块、及设置于吸料安装横块上的若干吸料机构,其中,该吸料机构包括设置于吸料安装横块上的一吸料基座、设置于吸料基座上且向下延伸的一吸料基块、及设置于吸料基块下端且连接至外部真空源的一真空吸嘴,在该吸料基块中部形成有分别连接于真空吸嘴与外部真空源的一空腔,且在该吸料基块下端形成有供真空吸嘴嵌入的一下嵌入槽,在该吸料基块下端且位于下嵌入槽两侧分别凸设有一下限位凸块,在该吸料基块下端且位于下嵌入槽一侧凸设有一定位插轴,同时,在该吸料基块下端且位于下嵌入槽另一侧凸设有一定位臂,在该定位臂下端面形成有一上定位槽;该吸料升降机构包括设置于吸料平移机构侧面上一连接板、设置于连接板侧面上的若干吸料升降滑轨、设置于吸料升降滑轨侧面上的若干吸料升降滑块、设置于若干吸料升降滑块侧面上且连接于吸料安装横块后侧面的一吸料升降带动侧板、及连接于吸料升降带动侧板的一吸料升降驱动气缸;该吸料平移机构包括设置于安装底座上的一吸料平移基座、设置于吸料平移基座侧面上的一吸料平移滑道、设置于吸料平移基座上且位于吸料平移滑道前方的一吸料平移滑杆、滑动设置于吸料平移滑道上且套设于吸料平移滑杆外围的一吸料平移滑座、设置于吸料平移滑座上且连接于连接板后侧面上的一吸料平移带动块、及连接于吸料平移带动块的一吸料平移驱动气缸。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一次整形装置、二次整形装置、孔径与侧槽检测装置、尺寸检测装置与侧槽后检测装置等装置相结合,依次完成一次整形、二次整形、侧槽前检测、孔径检测、尺寸检测、侧槽后检测等过程,实现对金属扣上弯钩与连接头的结合、侧槽宽度、开孔大小、整体尺寸等参数的精确控制,可显著提高良品率;在对金属扣的每一整形及检测过程中,各装置结构动作快速、顺畅、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相互之间配合紧密无干扰,整形与检测效率及精度明显提高,最终提高金属扣的产品精度与良品率。
上述是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一次整形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一次整形装置的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一次整形装置的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一次整形装置的又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孔径与侧槽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孔径与侧槽检测装置的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孔径与侧槽检测装置的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尺寸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尺寸检测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侧槽后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吸料输送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中吸料输送装置的吸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中吸料机构的吸料基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中吸料输送装置的吸料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中吸料输送装置的吸料平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中金属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金属扣全自动整形检测设备,包括:
机台1;
上料装置2,其包括振动盘21、及连接于振动盘21侧边上的输送轨道22;
一次整形装置3,其设置于机台1上且位于输送轨道22端部,用于对金属扣进行一次整形;
二次整形装置4,其设置于机台1上且位于一次整形装置3侧边,用于对金属扣进行二次整形;
孔径与侧槽检测装置5,其设置于机台1上且位于二次整形装置4侧边,用于对金属扣的孔径大小与侧槽大小进行检测;
尺寸检测装置6,其设置于机台1上且位于孔径与侧槽检测装置5侧边,用于对金属扣的整体尺寸进行检测;
侧槽后检测装置7,其设置于机台上且位于尺寸检测装置6侧边,用于对金属扣的侧槽大小进行二次检测;
吸料输送装置8,其设置于机台上,用于将金属扣依次输送至一次整形装置3、二次整形装置4、孔径与侧槽检测装置5、尺寸检测装置6与侧槽后检测装置7上。
在本实施例中,在该机台1上且位于侧槽检测装置5、尺寸检测装置6与侧槽后检测装置7侧边分别设置有一不良品下料通道(50,60,70),当侧槽检测装置5、尺寸检测装置6或侧槽后检测装置7对金属扣的检测结果为不合格时,由吸料输送装置8将不良品放置到相应的不良品下料通道(50,60,70)中。同时,在侧槽后检测装置7侧边还设置有一良品下料通道9,经过上述所有检测工位检测后,合格的产品由吸料输送装置8放置到相应的良品下料通道9中。
在本实施例中,金属扣10主要由一连接头101、及连接于连接头101的一弯钩102组成,其中,在该连接头101一端形成有一侧槽1011,且在该连接头101上对应于侧槽1011的位置处形成有开孔1012,如图17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5所示,所述一次整形装置3包括设置于机台1上的一整形底座31、滑动设置于整形底座31上的一整形滑动基座32、连接于整形滑动基座32的一整形平移驱动气缸33、设置于整形滑动基座32上的一整形载具34、设置于整形滑动基座32上且位于整形载具34一侧边上的一侧槽撑开组件35、设置于整形滑动基座32上且位于整形载具34另一侧边上的一侧挤压组件36、及架设于整形底座31上且位于整形载具34上方的一整形升降机构37。
具体的,在该整形载具34上表面形成有一整形卡槽341,在对金属扣10进行一次整形时,金属扣10由吸料输送装置8吸附,并放到整形卡槽341上,如图3与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侧槽撑开组件35包括设置于整形载具34侧边上的一推进带动基座351、设置于推进带动基座351前端部上且向整形卡槽341方向延伸的一侧槽撑开块352、设置于整形滑动基座32后端部上的一前复位基块353、设置于前复位基块353后方的一后复位基块354、连接于推进带动基座351与后复位基块354之间且贯穿前复位基块353的一复位连杆355、及套设于复位连杆355外围且位于前复位基块353与后复位基块354之间的一第一复位弹簧356,第一复位弹簧356为推进带动基座351的前后移动提供弹性恢复力,在该推进带动基座351的外侧边上形成有一推进斜面3511。当推进带动基座351带动侧槽撑开块352向整形卡槽341方向移动时,侧槽撑开块352插入到金属扣10的侧槽1011中,如图3所示,由此,将侧槽1011适当的撑大。
具体的,该侧挤压组件36包括设置于整形载具34侧边上的一侧挤压推进基座361、及设置于侧挤压推进基座361前端部且延伸至整形卡槽341上的一金属扣侧挤压块362,在该金属扣侧挤压块362端部上形成有一弧形卡槽3621,在该侧挤压推进基座361的外侧边上形成有一第一侧挤压推进斜面3611。当金属扣10卡在整形卡槽341中时,金属扣侧挤压块362端部的弧形卡槽3621围设于金属扣10的弯钩102外围,当侧挤压推进基座361带动金属扣侧挤压块362向整形卡槽341内移动时,金属扣侧挤压块362对弯钩102施加作用力,使得弯钩102往连接头101方向推进,进而使弯钩102推到位,如图3所示。
同时,具体的,如图2与图5所示,所述整形升降机构37包括架设于整形底座31上的一升降安装基板371、设置于升降安装基板371上的一气液增压缸372、连接于气液增压缸372的输出端且延伸至升降安装基板371下端的一升降伸缩轴373、设置于升降安装基板371下方且连接于升降伸缩轴373端部的一升降带动板374、设置于升降带动板374下端面且位于推进带动基座351侧上方的一推进带动块375、设置于升降带动板374下端面且位于侧挤压推进基座361侧上方的一侧挤压推进带动块376、设置于升降带动板374下端面且位于整形卡槽341正上方的一下压块377、及设置于升降带动板374下端面的若干定位轴378,其中,在该推进带动块375下部侧边形成有与推进斜面3511相对应的一匹配斜面3751,在该侧挤压推进带动块376下部侧边形成有与第一侧挤压推进斜面3611相对应的一第二侧挤压推进斜面3761;在该下压块377下端面形成有一上凹弧形面3771,如图5所示;在该整形滑动基座32上设置有与定位轴378相匹配的若干定位套321;该升降安装基板371通过若干架杆379架设于整形底座31上,在该架杆379外套设有贯穿升降带动板374的一升降导向套370。
由气液增压缸372提供动力,带动升降带动板374作升降运动,则升降带动板374下端面的推进带动块375、侧挤压推进带动块376与下压块377也作升降运动。具体的,当推进带动块375下移时,其下部侧边的匹配斜面3751接触到推进斜面3511,当推进带动块375继续下移时,在匹配斜面3751与推进斜面3511相结合的导向作用下,推进带动块375将推进带动基座351与侧槽撑开块352往整形卡槽341方向推进,使侧槽撑开块352插入到金属扣10的侧槽1011中,将侧槽1011适当的撑大。同时,当侧挤压推进带动块376下移时,其下部侧边的第二侧挤压推进斜面3761接触到第一侧挤压推进斜面3611,当侧挤压推进带动块376继续下移时,在第二侧挤压推进斜面3761与第一侧挤压推进斜面3611相结合的导向作用下,侧挤压推进带动块376将侧挤压推进基座361与金属扣侧挤压块362往整形卡槽341方向推进,使金属扣侧挤压块362将弯钩102往连接头101方向推进。于此同时,下压块377下移对金属扣10施加向下的作用力,实现下压动作,完成一次整形。
为了配合金属扣10的上料与一次整形过程,本实施例所述整形底座31上表面形成有一滑槽311,在该整形底座31上表面且位于滑槽311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滑动上限位条312,且在该滑动上限位条312内侧边下部形成有位于滑槽311内边缘上方的一滑动限位槽3121;该整形滑动基座32主要由设置于滑槽内的一下滑动基板322、及设置于下滑动基板322上的一上滑动基板323组成,在该下滑动基板322两侧边分别形成有卡设于滑动限位槽3121中的一条形卡棱3221,该整形平移驱动气缸33的输出端连接至下滑动基板322。首先,由整形平移驱动气缸33提供动力,将整形滑动基座32及上方的整形载具34拉回到前方,接着,由吸料输送装置8吸附金属扣10,并将其放置到整形载具34上;接着,由整形平移驱动气缸33提供动力,将整形滑动基座32及上方的整形载具34反向推动到整形升降机构37的升降带动板374下方,以便于进行撑开侧槽1011、将弯钩102推到位、及下压三个整形过程。
同时,在该滑槽311两端分别设置有一滑动定位组件38,该滑动定位组件38包括设置于整形底座31端部上的一滑动定位基块381、及设置于滑动定位基块381上且朝向滑槽311的若干定位轴382,在该下滑动基板322端部上开设有供定位轴382插入的若干定位插孔3222。由滑动定位组件38的设置,对整形滑动基座32的前后移动提供定位及限位作用,防止前后移动超过滑槽311,由此,提高结构动作的准确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二次整形装置4与一次整形装置3的结构相同,且该二次整形装置4的侧槽撑开块的厚度比一次整形装置3的侧槽撑开块352的厚度大。由此可知,二次整形装置4的动作过程与一次整形装置3的动作过程相同,同样是可以完成撑开侧槽1011、将弯钩102推到位、及下压三个步骤。而由于二次整形装置4的侧槽撑开块的厚度比一次整形装置3的侧槽撑开块352的厚度大,二次整形装置4的侧槽撑开块的厚度与标准金属扣10的侧槽1011宽度更接近。当二次整形装置4的侧槽撑开块插入到侧槽1011内时,进行侧槽1011二次撑大动作;于此同时,由下压块下移对金属扣10的连接头101施加向下的作用力,使得连接头101的整体外形、与侧槽1011宽度与标准件相符,由此完成金属扣10的二次整形。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至图8所示,所述孔径与侧槽检测装置5包括设置于机台1上的一检测底座51、滑动设置于检测底座51上的一检测滑动基座52、连接于检测滑动基座52的一检测平移驱动气缸53、设置于检测滑动基座52上的一孔径检测载具54、设置于检测底座51上且位于检测滑动基座52后方的一检测安装纵板55、及设置于检测安装纵板55前侧面上且位于孔径检测载具54上方的一孔径检测机构56。
具体的,如图7所示,在该孔径检测载具54上表面形成有一孔径检测卡位541;该孔径检测机构56包括设置于检测安装纵板55前侧面上的一孔径检测升降滑轨561、滑动设置于孔径检测升降滑轨561上的一孔径检测升降滑块562、设置于孔径检测升降滑块562上的一孔径检测升降块563、连接于孔径检测升降块563上端的一孔径检测升降驱动气缸564、设置于孔径检测升降块563上且向孔径检测卡位541方向延伸的一孔径检测针565、设置于孔径检测升降块562侧边上的一第一光电传感器566、及设置于孔径检测升降块562下端的若干升降定位轴567;在该检测底座51上且位于检测安装纵板55前方设置有一平移滑轨511,在该平移滑轨511上设置有一平移滑块512,该检测滑动基座52设置于平移滑块512上。当由吸料输送装置8将经过二次整形的金属扣10吸附到孔径检测卡位541上之后,由检测平移驱动气缸53将检测滑动基座52与孔径检测载具54一同拉回到孔径检测机构56下方,由孔径检测升降驱动气缸564提供动力,带动孔径检测针565下移,插入金属扣10的开孔1012中,以完成对开孔1012孔径大小的检测。
同时,本实施例所述孔径与侧槽检测装置5还包括设置于检测安装纵板55上的一侧槽前检测机构57,如图8所示,该侧槽前检测机构57包括活动贯穿于检测安装纵板55中且延伸至孔径检测卡位541侧边的一侧槽前检测块571、设置于检测安装纵板55后方的一后移驱动气缸572、将后移驱动气缸572固定连接于检测安装纵板55后侧的一连接块573、连接于侧槽前检测块571后端与后移驱动气缸572之间的一第二复位弹簧574、及设置于连接块573靠近侧槽前检测块571的侧边上的一第二光电传感器575,在该侧槽前检测块571后端向上凸设有一凸块5711,该后移驱动气缸572的伸缩驱动轴5721延伸至凸块5711前方。
在本实施例中,假设标准金属扣10的侧槽1011宽度为3.9-4.0mm,而侧槽前检测块571端部的厚度为4.0mm。在检测平移驱动气缸53将检测滑动基座52与孔径检测载具54一同拉回到孔径检测机构56下方的过程中,金属扣10的侧槽1011端部会接触到侧槽前检测块571端部,若侧槽前检测块571端部能插入该金属扣10的侧槽1011中,侧槽前检测块571的移动过程由第二光电传感器575检测到,则说明该金属扣10的侧槽1011的宽度必然大于4.0mm,则说明该金属扣10的侧槽1011宽度不合格,该金属扣10为不良品,则由吸料输送装置8将不良品吸附下料。反之,若侧槽前检测块571端部无法插入该金属扣10的侧槽1011中,而是由金属扣10推动反向移动,则说明该金属扣10的侧槽1011的宽度必然小于或等于4.0mm,则说明该金属扣10的侧槽1011宽度未超过4.0mm,则接着该金属扣10可以进行孔径检测,孔径检测之前,为了防止侧槽前检测块571对孔径检测过程的影响,由后移驱动气缸572提供动力,收缩伸缩驱动轴5721,使伸缩驱动轴5721将侧槽前检测块571反向拉回。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与图10所示,所述尺寸检测装置6包括架设于机台1上的一CCD摄像机61、设置于机台1上且位于CCD摄像机61正下方的一尺寸检测基座62、设置于尺寸检测基座62上且位于CCD摄像机61正下方的一尺寸检测载具63、设置于尺寸检测基座62下方且位于CCD摄像机61正下方的一光源64、及设置于机台1上且位于尺寸检测基座62侧边上的一尺寸检测定位机构65,其中,在该尺寸检测载具63上形成有一尺寸检测卡位631,且在该尺寸检测载具63上形成有若干上透光孔632,在该尺寸检测基座62上形成有分别对应于光源64与上透光孔632的若干下透光孔621。当由吸料输送装置8将经过孔径与侧槽检测后的非不良品吸附到尺寸检测载具63的尺寸检测卡位631上之后,由CCD摄像机61与光源64相配合,完成对尺寸检测卡位631上金属扣10的拍摄,并将拍摄到的图像与系统中的标准件尺寸进行比对,由此,判断出该金属扣10的尺寸是否合格。
同时,该尺寸检测定位机构65包括设置于机台1上的一回转夹紧气缸651、及连接于回转夹紧气缸651输出端上的一定位杆652。由定位杆652对金属扣10进行定位,防止其移动,以利于提高图像拍摄的准确度。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所述侧槽后检测装置7包括设置于机台1上的一安装基座71、设置于安装基座71上的一侧槽检测载具72、滑动设置于安装基座71上且位于侧槽检测载具72后方的一侧槽后检测机构73、及滑动设置于安装基座71上且位于侧槽检测载具72后方的一下压机构74,其中,在该侧槽检测载具72上具有一侧槽检测卡位721;该侧槽后检测机构73包括滑动设置于安装基座71上的一第一前推带动组件731、连接于第一前推带动组件731的一第一前推驱动气缸732、及连接于第一前推带动组件731前端且朝向侧槽检测卡位721的一侧槽后检测块733,该第一前推带动组件731包括连接于侧槽后检测块733的一第一前推带动块7311、及设置于第一前推带动块7311内的一第一前推复位弹簧7312,在该第一前推带动块7311上形成有供第一前推驱动气缸732的输出端嵌入的一第一连接孔73111,该第一前推复位弹簧7312设置于第一连接孔73111内。当由吸料输送装置8将经过尺寸检测后的非不良品吸附到侧槽检测卡位721上之后,由第一前推驱动气缸732提供动力,使第一前推带动块7311带动侧槽后检测块733往前移动,并检测侧槽后检测块733端部是否可以插入金属扣10的侧槽1011中。在本实施例中,假设标准金属扣10的侧槽1011宽度为3.9-4.0mm,而侧槽后检测块733端部的厚度为3.9mm,若侧槽后检测块733端部可以插入金属扣10的侧槽1011中,则说明该金属扣10的侧槽1011宽度必然大于3.9mm;反之,若侧槽后检测块733端部无法插入金属扣10的侧槽1011中,则说明该金属扣10的侧槽1011宽度必然小于或等于3.9mm。因此,综合在孔径与侧槽检测装置5工位对侧槽1011宽度的检测,只有侧槽1011宽度小于或等于4.0mm的金属扣10才会进入到侧槽后检测装置7工位,由此可判断,若侧槽后检测块733端部可以插入金属扣10的侧槽1011中,则说明该金属扣10的侧槽1011宽度符合要求,该金属扣10为良品,反之为不良品。
同时,本实施例下压机构74包括滑动设置于安装基座71上的一第二前推带动组件741、连接于第二前推带动组件741的一第二前推驱动气缸742、及连接于第二前推带动组件741前端且朝向侧槽检测卡位721的一下压板743,该第二前推带动组件741包括连接于下压板743的一第二前推带动块7411、及设置于第二前推带动块7411内的一第二前推复位弹簧7412,在该第二前推带动块7411上形成有供第二前推驱动气缸742的输出端嵌入的一第二连接孔74111,该第二前推复位弹簧7412设置于第二连接孔74111内;在该安装基座71上设置有两条前推滑轨711,在该前推滑轨711上设置有至少一前推滑块712,该第一前推带动块7311与第二前推带动块7411分别设置于前推滑块712上。在侧槽后检测完成后,采用下压板743压住金属扣10,将金属扣10限位住,使得在侧槽后检测块733后移离开侧槽1011时,不会移动金属扣10,以便于后续由吸料输送装置8精确的将良品与不良品金属扣10吸附下料。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2至图16所示,所述吸料输送装置8包括设置于机台1上的一安装底座81、设置于安装底座81上的一吸料平移机构82、设置于吸料平移机构82侧边上的一吸料升降机构83、设置于吸料升降机构83侧边上的一吸料安装横块84、及设置于吸料安装横块84上的若干吸料机构85。
具体的,如图13与图14所示,该吸料机构85包括设置于吸料安装横块84上的一吸料基座851、设置于吸料基座851上且向下延伸的一吸料基块852、及设置于吸料基块852下端且连接至外部真空源的一真空吸嘴853,在该吸料基块852中部形成有分别连接于真空吸嘴853与外部真空源的一空腔,且在该吸料基块852下端形成有供真空吸嘴853嵌入的一下嵌入槽8521,在该吸料基块852下端且位于下嵌入槽8521两侧分别凸设有一下限位凸块8522,在该吸料基块852下端且位于下嵌入槽8521一侧凸设有一定位插轴8523,同时,在该吸料基块852下端且位于下嵌入槽8521另一侧凸设有一定位臂8524,在该定位臂8524下端面形成有一上定位槽85241。由真空吸嘴853结合外部真空源,采用真空吸附的方式,吸附住金属扣10的连接头101,同时,两侧的下限位凸块8522将连接头101两端限位住,定位插轴8523插入到连接头101上的开孔1012中,金属扣10的弯钩102正好卡入定位臂8524下端面的上定位槽85241中,由此,将金属扣10整体定位住,以便于将金属扣10平稳快速的输送到相应的工位上。
具体的,如图15所示,该吸料升降机构83包括设置于吸料平移机构82侧面上一连接板831、设置于连接板831侧面上的若干吸料升降滑轨832、设置于吸料升降滑轨832侧面上的若干吸料升降滑块833、设置于若干吸料升降滑块833侧面上且连接于吸料安装横块84后侧面的一吸料升降带动侧板834、及连接于吸料升降带动侧板834的一吸料升降驱动气缸835。由吸料升降驱动气缸835提供动力,带动吸料升降带动侧板834作升降运动,而吸料升降带动侧板834与吸料安装横块84相连接,因此,可带动吸料安装横块84与吸料机构85整体作升降运动,吸料机构85的升降动作,便于将上一工位上的金属扣10吸附起来,到后一工位时,下降,将该金属扣10放到相应工位上。
具体的,如图16所示,该吸料平移机构82包括设置于安装底座81上的一吸料平移基座821、设置于吸料平移基座821侧面上的一吸料平移滑道822、设置于吸料平移基座821上且位于吸料平移滑道822前方的一吸料平移滑杆823、滑动设置于吸料平移滑道822上且套设于吸料平移滑杆823外围的一吸料平移滑座824、设置于吸料平移滑座824上且连接于连接板831后侧面上的一吸料平移带动块825、及连接于吸料平移带动块825的一吸料平移驱动气缸826。由吸料平移驱动气缸826提供动力,带动吸料平移带动块825作平移动作,而吸料平移带动块825与连接板831连接,因此,可带动整个吸料升降机构83、吸料安装横块84与吸料机构85整体作平移动作,吸料机构85的平移动作,便于将上一工位上的金属扣10平移到下一工位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采用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特征,而得到的其他结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金属扣全自动整形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台;
上料装置,其包括振动盘、及连接于振动盘侧边上的输送轨道;
一次整形装置,其设置于机台上且位于输送轨道端部,用于对金属扣进行一次整形;
二次整形装置,其设置于机台上且位于一次整形装置侧边,用于对金属扣进行二次整形;
孔径与侧槽检测装置,其设置于机台上且位于二次整形装置侧边,用于对金属扣的孔径大小与侧槽大小进行检测;
尺寸检测装置,其设置于机台上且位于孔径与侧槽检测装置侧边,用于对金属扣的整体尺寸进行检测;
侧槽后检测装置,其设置于机台上且位于尺寸检测装置侧边,用于对金属扣的侧槽大小进行二次检测;
吸料输送装置,其设置于机台上,用于将金属扣依次输送至一次整形装置、二次整形装置、孔径与侧槽检测装置、尺寸检测装置与侧槽后检测装置上;所述一次整形装置包括设置于机台上的一整形底座、滑动设置于整形底座上的一整形滑动基座、连接于整形滑动基座的一整形平移驱动气缸、设置于整形滑动基座上的一整形载具、设置于整形滑动基座上且位于整形载具一侧边上的一侧槽撑开组件、设置于整形滑动基座上且位于整形载具另一侧边上的一侧挤压组件、及架设于整形底座上且位于整形载具上方的一整形升降机构,其中,在该整形载具上表面形成有一整形卡槽;该侧槽撑开组件包括设置于整形载具侧边上的一推进带动基座、设置于推进带动基座前端部上且向整形卡槽方向延伸的一侧槽撑开块、设置于整形滑动基座后端部上的一前复位基块、设置于前复位基块后方的一后复位基块、连接于推进带动基座与后复位基块之间且贯穿前复位基块的一复位连杆、及套设于复位连杆外围且位于前复位基块与后复位基块之间的一第一复位弹簧,在该推进带动基座的外侧边上形成有一推进斜面;该侧挤压组件包括设置于整形载具侧边上的一侧挤压推进基座、及设置于侧挤压推进基座前端部且延伸至整形卡槽上的一金属扣侧挤压块,在该金属扣侧挤压块端部上形成有一弧形卡槽,在该侧挤压推进基座的外侧边上形成有一第一侧挤压推进斜面;
所述整形升降机构包括架设于整形底座上的一升降安装基板、设置于升降安装基板上的一气液增压缸、连接于气液增压缸的输出端且延伸至升降安装基板下端的一升降伸缩轴、设置于升降安装基板下方且连接于升降伸缩轴端部的一升降带动板、设置于升降带动板下端面且位于推进带动基座侧上方的一推进带动块、设置于升降带动板下端面且位于侧挤压推进基座侧上方的一侧挤压推进带动块、设置于升降带动板下端面且位于整形卡槽正上方的一下压块、及设置于升降带动板下端面的若干定位轴,在该推进带动块下部侧边形成有与推进斜面相对应的一匹配斜面,在该侧挤压推进带动块下部侧边形成有与第一侧挤压推进斜面相对应的一第二侧挤压推进斜面;在该下压块下端面形成有一上凹弧形面;在该整形滑动基座上设置有与定位轴相匹配的若干定位套;该升降安装基板通过若干架杆架设于整形底座上,在该架杆外套设有贯穿升降带动板的一升降导向套;
所述金属扣主要由一连接头、及连接于连接头的一弯钩组成,其中,在该连接头一端形成有一侧槽,且在该连接头上对应于侧槽的位置处形成有开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扣全自动整形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底座上表面形成有一滑槽,在该整形底座上表面且位于滑槽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滑动上限位条,且在该滑动上限位条内侧边下部形成有位于滑槽内边缘上方的一滑动限位槽;该整形滑动基座主要由设置于滑槽内的一下滑动基板、及设置于下滑动基板上的一上滑动基板组成,在该下滑动基板两侧边分别形成有卡设于滑动限位槽中的一条形卡棱,该整形平移驱动气缸的输出端连接至下滑动基板;在该滑槽两端分别设置有一滑动定位组件,该滑动定位组件包括设置于整形底座端部上的一滑动定位基块、及设置于滑动定位基块上且朝向滑槽的若干定位轴,在该下滑动基板端部上开设有供定位轴插入的若干定位插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扣全自动整形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整形装置与一次整形装置的结构相同,且该二次整形装置的侧槽撑开块的厚度比一次整形装置的侧槽撑开块的厚度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扣全自动整形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径与侧槽检测装置包括设置于机台上的一检测底座、滑动设置于检测底座上的一检测滑动基座、连接于检测滑动基座的一检测平移驱动气缸、设置于检测滑动基座上的一孔径检测载具、设置于检测底座上且位于检测滑动基座后方的一检测安装纵板、及设置于检测安装纵板前侧面上且位于孔径检测载具上方的一孔径检测机构,其中,在该孔径检测载具上表面形成有一孔径检测卡位;该孔径检测机构包括设置于检测安装纵板前侧面上的一孔径检测升降滑轨、滑动设置于孔径检测升降滑轨上的一孔径检测升降滑块、设置于孔径检测升降滑块上的一孔径检测升降块、连接于孔径检测升降块上端的一孔径检测升降驱动气缸、设置于孔径检测升降块上且向孔径检测卡位方向延伸的一孔径检测针、设置于孔径检测升降块侧边上的一第一光电传感器、及设置于孔径检测升降块下端的若干升降定位轴;在该检测底座上且位于检测安装纵板前方设置有一平移滑轨,在该平移滑轨上设置有一平移滑块,该检测滑动基座设置于平移滑块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属扣全自动整形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径与侧槽检测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检测安装纵板上的一侧槽前检测机构,该侧槽前检测机构包括活动贯穿于检测安装纵板中且延伸至孔径检测卡位侧边的一侧槽前检测块、设置于检测安装纵板后方的一后移驱动气缸、将后移驱动气缸固定连接于检测安装纵板后侧的一连接块、连接于侧槽前检测块后端与后移驱动气缸之间的一第二复位弹簧、及设置于连接块靠近侧槽前检测块的侧边上的一第二光电传感器,在该侧槽前检测块后端向上凸设有一凸块,该后移驱动气缸的伸缩驱动轴延伸至凸块前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扣全自动整形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尺寸检测装置包括架设于机台上的一CCD摄像机、设置于机台上且位于CCD摄像机正下方的一尺寸检测基座、设置于尺寸检测基座上且位于CCD摄像机正下方的一尺寸检测载具、设置于尺寸检测基座下方且位于CCD摄像机正下方的一光源、及设置于机台上且位于尺寸检测基座侧边上的一尺寸检测定位机构,其中,在该尺寸检测载具上形成有一尺寸检测卡位,且在该尺寸检测载具上形成有若干上透光孔,在该尺寸检测基座上形成有分别对应于光源与上透光孔的若干下透光孔;该尺寸检测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机台上的一回转夹紧气缸、及连接于回转夹紧气缸输出端上的一定位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扣全自动整形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槽后检测装置包括设置于机台上的一安装基座、设置于安装基座上的一侧槽检测载具、滑动设置于安装基座上且位于侧槽检测载具后方的一侧槽后检测机构、及滑动设置于安装基座上且位于侧槽检测载具后方的一下压机构,其中,在该侧槽检测载具上具有一侧槽检测卡位;该侧槽后检测机构包括滑动设置于安装基座上的一第一前推带动组件、连接于第一前推带动组件的一第一前推驱动气缸、及连接于第一前推带动组件前端且朝向侧槽检测卡位的一侧槽后检测块,该第一前推带动组件包括连接于侧槽后检测块的一第一前推带动块、及设置于第一前推带动块内的一第一前推复位弹簧,在该第一前推带动块上形成有供第一前推驱动气缸的输出端嵌入的一第一连接孔,该第一前推复位弹簧设置于第一连接孔内;该下压机构包括滑动设置于安装基座上的一第二前推带动组件、连接于第二前推带动组件的一第二前推驱动气缸、及连接于第二前推带动组件前端且朝向侧槽检测卡位的一下压板,该第二前推带动组件包括连接于下压板的一第二前推带动块、及设置于第二前推带动块内的一第二前推复位弹簧,在该第二前推带动块上形成有供第二前推驱动气缸的输出端嵌入的一第二连接孔,该第二前推复位弹簧设置于第二连接孔内;在该安装基座上设置有两条前推滑轨,在该前推滑轨上设置有至少一前推滑块,该第一前推带动块与第二前推带动块分别设置于前推滑块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扣全自动整形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料输送装置包括设置于机台上的一安装底座、设置于安装底座上的一吸料平移机构、设置于吸料平移机构侧边上的一吸料升降机构、设置于吸料升降机构侧边上的一吸料安装横块、及设置于吸料安装横块上的若干吸料机构,其中,该吸料机构包括设置于吸料安装横块上的一吸料基座、设置于吸料基座上且向下延伸的一吸料基块、及设置于吸料基块下端且连接至外部真空源的一真空吸嘴,在该吸料基块中部形成有分别连接于真空吸嘴与外部真空源的一空腔,且在该吸料基块下端形成有供真空吸嘴嵌入的一下嵌入槽,在该吸料基块下端且位于下嵌入槽两侧分别凸设有一下限位凸块,在该吸料基块下端且位于下嵌入槽一侧凸设有一定位插轴,同时,在该吸料基块下端且位于下嵌入槽另一侧凸设有一定位臂,在该定位臂下端面形成有一上定位槽;该吸料升降机构包括设置于吸料平移机构侧面上一连接板、设置于连接板侧面上的若干吸料升降滑轨、设置于吸料升降滑轨侧面上的若干吸料升降滑块、设置于若干吸料升降滑块侧面上且连接于吸料安装横块后侧面的一吸料升降带动侧板、及连接于吸料升降带动侧板的一吸料升降驱动气缸;该吸料平移机构包括设置于安装底座上的一吸料平移基座、设置于吸料平移基座侧面上的一吸料平移滑道、设置于吸料平移基座上且位于吸料平移滑道前方的一吸料平移滑杆、滑动设置于吸料平移滑道上且套设于吸料平移滑杆外围的一吸料平移滑座、设置于吸料平移滑座上且连接于连接板后侧面上的一吸料平移带动块、及连接于吸料平移带动块的一吸料平移驱动气缸。
CN201910304867.9A 2019-04-16 2019-04-16 金属扣全自动整形检测设备 Active CN1101252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04867.9A CN110125276B (zh) 2019-04-16 2019-04-16 金属扣全自动整形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04867.9A CN110125276B (zh) 2019-04-16 2019-04-16 金属扣全自动整形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25276A CN110125276A (zh) 2019-08-16
CN110125276B true CN110125276B (zh) 2023-09-08

Family

ID=67570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04867.9A Active CN110125276B (zh) 2019-04-16 2019-04-16 金属扣全自动整形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252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36869B (zh) * 2020-04-16 2022-07-22 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快速检测零部件的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244722U (en) * 2003-10-13 2004-09-21 Ching-Yang Juang Laminated pressing and bonding mechanism for heat sink
RU49744U1 (ru) * 2005-07-27 2005-12-10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Спецтехнология" (ООО "Спецтехнология") Пресс пневматический для разделительных операций
CN102672002A (zh) * 2012-05-10 2012-09-19 河北冀凯铸业有限公司 整铸无焊接溜槽专用校型机
CN203018641U (zh) * 2012-12-19 2013-06-26 桂林福达全州高强度螺栓有限公司 U形螺栓紧固件冷弯成型装置
CN105344871A (zh) * 2015-09-25 2016-02-24 宁波灿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扣骨成型生产线
CN206313056U (zh) * 2017-01-10 2017-07-07 东莞市群立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电芯头部贴胶整形机的压胶机构
CN107253546A (zh) * 2017-06-01 2017-10-17 金山电化工业(惠州)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组块封蜡加工机构
CN108910128A (zh) * 2018-08-12 2018-11-30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sim卡座的自动包装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58941A (zh) * 2022-03-21 2022-05-31 郭广军 一种五金模具
CN116193845A (zh) * 2022-07-15 2023-05-30 深圳市中禾旭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推送装置及其对应的轻触开关插件机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244722U (en) * 2003-10-13 2004-09-21 Ching-Yang Juang Laminated pressing and bonding mechanism for heat sink
RU49744U1 (ru) * 2005-07-27 2005-12-10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Спецтехнология" (ООО "Спецтехнология") Пресс пневматический для разделительных операций
CN102672002A (zh) * 2012-05-10 2012-09-19 河北冀凯铸业有限公司 整铸无焊接溜槽专用校型机
CN203018641U (zh) * 2012-12-19 2013-06-26 桂林福达全州高强度螺栓有限公司 U形螺栓紧固件冷弯成型装置
CN105344871A (zh) * 2015-09-25 2016-02-24 宁波灿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扣骨成型生产线
CN206313056U (zh) * 2017-01-10 2017-07-07 东莞市群立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电芯头部贴胶整形机的压胶机构
CN107253546A (zh) * 2017-06-01 2017-10-17 金山电化工业(惠州)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组块封蜡加工机构
CN108910128A (zh) * 2018-08-12 2018-11-30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sim卡座的自动包装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25276A (zh) 2019-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53984A (zh) 一种u盘生产设备
CN103481060A (zh) 一种电视信号线母接头自动装配机
CN110125276B (zh) 金属扣全自动整形检测设备
CN114131305B (zh) 卡扣组装机
CN113539872A (zh) 半导体元件平移式测试打码编带一体机
CN111453274B (zh) 一种分析仪的耗材传送装置
CN210412025U (zh) 汽车弹簧片铆压折弯机构
CN212147509U (zh) 一种fpc电路板自动折弯装置
CN110822306B (zh) Led光源组装系统
CN109108890B (zh) 自动齿轮组装装置
CN215158517U (zh) 载具回流装置
CN215236022U (zh) 半导体元件长时间测试装置
CN106624708A (zh) 一种别针加工设备
CN110789936B (zh) 一种led部件的排料执行机构
CN209824159U (zh) 一种高精度插件机
CN211680883U (zh) 自动装配设备
CN211178349U (zh) 一种工件检测工装
CN112517421A (zh) 检测装置
CN109623934B (zh) 一种料管自动打销钉设备
CN216981096U (zh) 连接器组装检测设备
CN214107918U (zh) 检测装置
CN214979133U (zh) 针脚校准装置
CN214440983U (zh) 弹片检测设备
CN218840655U (zh) 一种磁块组装用侧推装置
CN112689379B (zh) 一种热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