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95415A - 片材辨别装置及方法、图像形成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片材辨别装置及方法、图像形成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95415A
CN110095415A CN201910077646.2A CN201910077646A CN110095415A CN 110095415 A CN110095415 A CN 110095415A CN 201910077646 A CN201910077646 A CN 201910077646A CN 110095415 A CN110095415 A CN 1100954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heet material
wavelength
gradient
pa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7764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村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0954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954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88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py material, e.g. postcards, large copies, multi-layered materials, coloured sheet material
    • G03G15/6591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py material, e.g. postcards, large copies, multi-layered materials, coloured sheet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recording material, e.g. plastic material, OHP, ceramics, tiles, texti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01N21/25Colour; Spectral properties, i.e. comparison of effect of material on the light at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lengths or wavelength bands
    • G01N21/255Details, e.g. use of specially adapted sources, lighting or optical syste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01N21/25Colour; Spectral properties, i.e. comparison of effect of material on the light at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lengths or wavelength bands
    • G01N21/31Investigating relative effect of material at wavelengths characteristic of specific elements or molecules, e.g.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29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by measuring the copy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e.g. weight, thicknes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70Detecting malfunctions relating to paper handling, e.g. ja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17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handling
    • G03G2215/00341Jam handling in document feed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535Stable handling of copy medium
    • G03G2215/00717Detection of physical properties
    • G03G2215/00738Detection of physical properties of sheet thickness or rigidit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535Stable handling of copy medium
    • G03G2215/00717Detection of physical properties
    • G03G2215/00751Detection of physical properties of sheet type, e.g. OHP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辨别片材所属的种类的片材辨别装置及方法、图像形成装置及存储介质。片材辨别装置具备:发光元件,对片材照射离散的多个波长的光;受光元件,接收来自片材的光;运算部(53),根据接收到的光分别求出多个波长的光的强度,使用所求出的多个所述强度来计算光的强度的波长分布的特性量;以及判断部(52),使用计算出的特性量来辨别所述片材是属于第一种类还是属于第二种类。

Description

片材辨别装置及方法、图像形成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辨别片材所属的种类的技术,特别是涉及辨别涂布纸和非涂布纸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使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为了避免片材卡塞、画质劣化、定影不良等而需要根据片材的特性来调整图像形成条件,用户设定片材厚度和片材所属的种类。
然而,用户很少准确地掌握片材的特性,调查片材的特性并设定该特性对用户而言很繁琐。
为了不使用户进行上述设定而自动辨别片材所属的种类,以往,例如,对片材照射光,检测来自片材的正反射光,根据正反射光的受光量相对于全发光量的比率(正反射率)来区分片材表面的粗糙度,辨别片材所属的种类。
此外,根据专利文献1,对纸制或合成树脂制的片材照射近红外线,使用其透射光测定片材的品质。片材的品质测定装置对片材照射0.8μm~2.6μm波长区域的近红外线,接收透射过片材的近红外线,在1.8μm、1.9μm、2.1μm、2.3μm、2.4μm这5个波段进行频谱解析。波长1.9μm是水分产生吸收的波长,波长2.1μm是纤维素产生吸收的波长。波长2.3μm是灰分产生吸收的波长,波长2.4μm是涂覆材料产生吸收的波长。这样,使用吸收近红外线的峰值波长,计算片材的水分、纤维素、灰分、涂覆材料的量。由此,测定片材的品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9430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使用利用正反射率对片材所属的种类进行辨别的方法的情况下,存在如下问题:在对表面进行了消光涂覆的无光泽纸(matte paper)和未对表面进行涂覆的非涂布纸中,由于正反射光的光量不存在差,因此无光泽纸和非涂布纸的辨别精度较低。
此外,存在如下问题:在辨别对表面进行了涂覆的涂布纸与非涂布纸时,当想要使用吸收近红外线的峰值波长来辨别片材所属的种类时,由于产生吸收的光的峰值波长根据涂覆材料的种类而不同,因此需要备置对所有种类的涂覆材料检测产生吸收的峰值波长的传感器,而导致成本增高。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辨别片材所属的种类是涂布纸还是非涂布纸的片材辨别装置以及具备片材辨别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辨别片材所属的种类的片材辨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发光单元,对片材照射离散的多个波长的光;受光单元,接收来自所述片材的光;计算单元,根据接收到的光分别求出所述多个波长的光的强度,使用所求出的多个所述强度来计算光的强度的波长分布的特性量;以及辨别单元,使用获取到的所述特性量来辨别所述片材是属于第一种类还是属于第二种类。
在此,也可以是所述发光单元在从760nm至1400nm的波段中照射所述多个波长的光。
在此,也可以设为所述发光单元具有分别照射所述多个波长的光的多个发光元件。
在此,也可以设为所述受光单元具有分别接收所述多个波长的光的多个受光元件。
在此,也可以是所述辨别单元判断计算出的所述特性量是否存在于规定范围内,在存在于所述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辨别为是所述第一种类的涂布纸,在不存在于所述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辨别为是所述第二种类的非涂布纸。
在此,也可以是所述计算单元计算具有比一个波长长的波长的其它光的强度相对于该一个波长的光的强度的比率,作为所述特性量,其中所述一个波长的光和所述其它光是所述多个波长的光之中的光,所述特性量存在于所述规定范围内对应于计算出的所述比率为规定阈值以上,所述特性量不存在于所述规定范围内对应于计算出的所述比率小于所述规定阈值,所述辨别单元将计算出的所述比率和所述规定阈值进行比较,在所述比率在所述规定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是涂布纸,在所述比率小于所述规定阈值的情况下,判断为是非涂布纸。
在此,也可以是对于所述多个波长的光之中的至少第一波长的第一光和比所述第一波长长的第二波长的第二光,所述计算单元计算所述第二光的强度与所述第一光的强度的差值相对于所述第二波长与所述第一波长的差值的比率即倾斜度作为所述特性量,所述特性量存在于所述规定范围内对应于计算出的所述倾斜度为规定阈值以上,所述特性量不存在于所述规定范围内对应于计算出的所述倾斜度小于所述规定阈值,所述辨别单元将计算出的所述倾斜度和所述规定阈值进行比较,在所述倾斜度为所述规定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是涂布纸,在所述倾斜度小于所述规定阈值的情况下,判断为是非涂布纸。
在此,也可以是还具备检测所述片材的光泽度的光泽度检测单元,所述辨别单元还将所述光泽度和第二阈值进行比较,在辨别为是涂布纸的情况下,在所述光泽度为所述第二阈值以上时,辨别为是进行了有光泽涂覆的光泽纸(glossy paper),在所述光泽度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时,辨别为是对表面进行了消光涂覆的无光泽纸。
在此,也可以是所述辨别单元在辨别为是非涂布纸的情况下,在所述光泽度为所述第二阈值以上时,辨别为是非涂布纸之中的优质纸,在所述光泽度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时,辨别为是非涂布纸之中的普通纸。
在此,也可以是还具备检测所述片材的厚度的厚度检测单元,对于所述多个波长的光之中的至少第一波长的第一光和比所述第一波长长的第二波长的第二光,所述计算单元计算所述第二光的强度与所述第一光的强度的差值相对于所述第二波长与所述第一波长的差值的比率即倾斜度,使用检测出的所述厚度来校正计算出的倾斜度,计算校正过的倾斜度作为所述特性量,所述特性量存在于所述规定范围内对应于校正过的所述倾斜度存在于接近规定阈值的范围内,所述特性量不存在于所述规定范围内对应于校正过的所述倾斜度存在于接近所述规定阈值的范围外,所述辨别单元判断校正过的所述倾斜度是否存在于接近所述规定阈值的范围,在校正过的所述倾斜度存在于接近所述规定阈值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判断为是涂布纸,在校正过的所述倾斜度存在于接近所述规定阈值的范围外的情况下,判断为是非涂布纸。
在此,也可以是还具备检测所述片材的厚度的厚度检测单元,对于所述多个波长的光之中的至少第一波长的第一光和比所述第一波长长的第二波长的第二光,所述计算单元计算所述第二光的强度与所述第一光的强度的差值相对于所述第二波长与所述第一波长的差值的比率即倾斜度作为所述特性量,使用检测出的所述厚度来校正规定阈值,计算校正过的规定阈值,所述特性量存在于所述规定范围内对应于计算出的所述倾斜度存在于接近校正过的规定阈值的范围内,所述特性量不存在于所述规定范围内对应于计算出的所述倾斜度存在于接近校正过的所述规定阈值的范围外,所述辨别单元判断计算出的所述倾斜度是否存在于接近校正过的所述规定阈值的范围,在计算出的所述倾斜度存在于接近校正过的所述规定阈值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判断为是涂布纸,在计算出的所述倾斜度存在于接近校正过的所述规定阈值的范围外的情况下,判断为是非涂布纸。
此外,本发明是根据片材所属的种类来调整图像形成条件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上述片材辨别装置。
此外,本发明是在片材辨别装置中使用的、对片材所属的种类进行辨别的片材辨别方法,所述片材辨别装置具备对片材照射离散的多个波长的光的发光单元和接收来自所述片材的光的受光单元,所述片材辨别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步骤,根据接收到的光分别求出所述多个波长的光的强度,使用所求出的多个所述强度来计算光的强度的波长分布的特性量;以及辨别步骤,使用计算出的所述特性量来辨别所述片材是属于第一种类还是属于第二种类。
此外,本发明是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是在片材辨别装置中使用的、用于对片材所属的种类进行辨别的控制用的计算机程序,所述片材辨别装置具备对片材照射离散的多个波长的光的发光单元和接收来自所述片材的光的受光单元,所述存储介质的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使作为计算机的所述片材辨别装置执行如下步骤:计算步骤,根据接收到的光分别求出所述多个波长的光的强度,使用所求出的多个所述强度来计算光的强度的波长分布的特性量;以及辨别步骤,使用计算出的所述特性量来辨别所述片材是属于第一种类还是属于第二种类。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结构,达到能够以低成本辨别片材所属的种类是涂布纸还是非涂布纸的优异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示出对4种非涂布纸照射从约400nm至约2000nm之间的波段的光而得到的光的透射率的波长分布。(b)示出对4种涂布纸照射从约400nm至约2000nm之间的波段的光而得到的光的透射率的波长分布。
图2针对4种非涂布纸以及4种涂布纸,示出波长780nm的光的透射率与波长1100nm的光的透射率的比率。
图3是示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结构的概略剖视图。
图4是示出打印机2的主控制部24的结构的框图。
图5示出片材辨别装置3的传感器单元30的结构。
图6是示出片材辨别装置3的主控制部50的结构的框图。
图7是示出片材辨别装置3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8示出片材辨别装置3的另一传感器单元30a的结构作为变形例(1)。
图9示出片材辨别装置3的又一传感器单元30b的结构作为变形例(2)。
图10是示出具备传感器单元30b的片材辨别装置3的主控制部50的动作的流程图。下接图11。
图11是示出具备传感器单元30b的片材辨别装置3的主控制部50的动作的流程图。上接图10。
图12针对基重已知的4种非涂布纸以及4种涂布纸示出波长780nm的光的透射率与波长1100nm的光的透射率的比率。
图13是针对图12所示的4种非涂布纸示出基重与比率的关系的散点图。
图14是针对图12所示的4种涂布纸示出基重与比率的关系的散点图。
图15示出表示对基重已知的4种非涂布纸以及4种涂布纸照射从约400nm至约2000nm之间的波段的光而得到的光的透射率的波长分布的透射率曲线的、在波长780nm与波长1100nm之间的倾斜度。
图16是针对图15所示的4种非涂布纸示出基重与透射率曲线的倾斜度的关系的散点图。
图17是针对图15所示的4种涂布纸示出基重与透射率曲线的倾斜度的关系的散点图。
图18示出变形例(4)的用于校正倾斜度的校正表201的数据结构的一例。
图19是示出变形例(4)的校正过的倾斜度与基重的关系的图表。
图20是示出变形例(4)的片材辨别装置3的主控制部50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21(a)是变形例(5)的用于计算到近似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图。(b)是示出到近似直线的距离与基重的关系的图表。
图22示出变形例(6)的用于校正阈值的校正表211的数据结构的一例。
图23是示出变形例(6)的倾斜度与基重的关系的图表。在该图表内示出校正过的阈值。
图24是示出变形例(6)的片材辨别装置3的主控制部50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25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结构的概略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图像形成装置;2:打印机;3:片材辨别装置;4:供纸装置;30、30a、30b:传感器单元;31、32、36:发光元件;33~35、38:受光元件;37:光学元件;50:主控制部;51:控制部;52:判断部;53:运算部;54:存储部;55:连接部;56:输入输出部;100:图像形成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1、作为本发明的基础的见解
本发明的发明人对市售的各种片材照射从约400nm至约2000nm之间的波段的光,并对透射过各片材的光的透射率[%]进行了测定。
在此,根据以下来定义光的透射率。
光的透射率=(透射过片材的光的强度)/(照射到片材的光的强度)×100(式1)
测定所使用的片材是对表面涂覆有涂覆材料的4种涂布纸以及未涂覆有涂覆材料的4种非涂布纸。涂布纸包括对表面进行了消光涂覆的无光泽纸以及有光泽的光泽纸。此外,非涂布纸包括普通纸以及彩色纸。
(透射率的波长分布)
在图1(a)中,示出表示对4种非涂布纸(称为样品1~4)照射从约400nm至约2000nm之间的波段的光并透射过各非涂布纸的光的透射率的波长分布的透射率曲线301、302、303、304。透射率曲线301、302、303、304分别与非涂布纸的样品1~4对应。在此,样品1、2是普通纸,样品3、4是彩色纸。另外,在该图中,横轴示出光的波长[nm],纵轴示出光的透射率[%]。
如图1(a)所示,在小于约760nm的波长中,对于任一非涂布纸,光的透射率都根据波长而不规则地增减。此外,在从约760nm至约1400nm之间的近红外线的波段,对于任一非涂布纸,都能够看出光的透射率随着波长的增加而大致单调增加的倾向。特别是,对于从波长780nm至波长1100nm之间的波段,可以说是稳定地单调增加。此外,在超过约1400nm的波长中,对于任一非涂布纸,光的透射率都根据波长而不规则地增减。
此外,在从波长760nm至波长1400nm之间的波段,能够看出透射率曲线301、302、303、304的倾斜度大致相同这一倾向。特别是,对于从波长780nm至波长1100nm之间的波段,该倾向明显。
接下来,在图1(b)中,示出表示对4种涂布纸(称为样品5~8)照射从约400nm至约2000nm之间的波段的光并透射过涂布纸的光的透射率的波长分布的透射率曲线305、306、307、308。透射率曲线305、306、307、308分别与涂布纸的样品5~8对应。在此,样品5、6是无光泽纸,样品7、8是光泽纸。另外,在该图中,横轴示出光的波长[nm],纵轴示出光的透射率[%]。
如图1(b)所示,在小于约760nm的波长中,对于任一涂布纸,都能够看出光的透射率随着波长而大致单调增加的倾向。此外,在从约760nm至约1400nm之间的波段,对于任一涂布纸,都能够看出光的透射率随着波长的增加而大致单调增加的倾向。特别是,对于从波长780nm至波长1100nm之间的波段,可以说是稳定地单调增加。此外,在超过约1400nm的波长中,对于任一涂布纸,光的透射率都根据波长而不规则地增减。
此外,在从波长760nm至波长1400nm之间的波段,能够看出透射率曲线305、306、307、308的倾斜度分别不同这一倾向。特别是,对于从波长780nm至波长1100nm之间的波段,这些透射率曲线的倾斜度按透射率曲线306、305、308、307的顺序变大。
此外,对于从波长780nm至波长1100nm之间的波段,能够看出图1(b)所示的透射率曲线305、306、307、308的倾斜度比图1(a)所示的透射率曲线301、302、303、304的倾斜度大这一倾向。
(透射率的比率)
接下来,在图2中,针对非涂布纸(上述样品1~4)以及涂布纸(上述样品5~8),示出波长780nm的光的第一透射率与波长1100nm的光的第二透射率的比率。在该图中,横轴示出片材的样品名,纵轴示出比率。在此,比率表示透射率曲线(分布曲线)与横轴(水平轴)的偏离程度。
在此,根据以下来定义比率。
比率=(波长1100nm的光的第二透射率)/(波长780nm的光的第一透射率)(式2)
另外,比率是多个光的强度的波长分布的特性量,示出表示光的强度的波长分布的分布曲线与水平轴的偏离程度。
根据图2,非涂布纸的比率小于1.15,涂布纸的比率在1.15以上。
因此,使用波长780nm的光的第一透射率与波长1100nm的光的第二透射率的比率,若该比率小于阈值例如1.15,则能够确定该片材为非涂布纸,若该比率在阈值以上,则能够确定该片材为涂布纸。
这样,通过将波长780nm的光的第一透射率和波长1100nm的光的第二透射率的比率与阈值进行比较,从而能够辨别片材所属的种类(是涂布纸还是非涂布纸)。
(总结)
使用波长780nm的光的第一透射率与波长1100nm的光的第二透射率的比率(=第二透射率/第一透射率),若该比率小于阈值,则能够确定该片材为非涂布纸,若该比率在阈值以上,则能够确定该片材为涂布纸。这样,能够期待能够辨别片材所属的种类。
此外,使用从波长780nm至波长1100nm之间的波段的透射率曲线的倾斜度,若该倾斜度小于阈值,则能够确定该片材为非涂布纸,若该倾斜度在阈值以上,则能够确定该片材为涂布纸。这样,能够期待能够辨别片材所属的种类。
2、实施方式1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
2.1图像形成装置1的结构
图3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1的概略结构的图。
如该图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构成为供纸装置4、片材辨别装置3以及打印机2在片材的传送方向上、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按该顺序连接。
配合打印机2的成像动作,从供纸装置4具备的供纸盒60对片材辨别装置3馈送片材。在从供纸盒60馈送出的片材通过片材辨别装置3的内部的馈送路径39时,辨别该片材所属的种类。从片材辨别装置3对打印机2通知辨别出的片材所属的种类。通过了片材辨别装置3的馈送路径39的片材被馈送给打印机2。
打印机2是串联型彩色打印机。在打印机2的内部,在铅垂方向上排列有成像部20Y~20K,与成像部20Y~20K邻接地在铅垂方向上配置有中间转印带21。打印机2根据从片材辨别装置3所通知的片材所属的种类,依据所设定的图像形成条件进行图像形成。
通过打印机2具备的主控制部24的控制,从而在成像部20Y~20K的每一个中,各感光鼓通过充电辊而被均匀地充电,并通过LED阵列而受到曝光,在感光鼓的表面形成静电潜像。各静电潜像分别通过各颜色的显影器而被显影,在各感光鼓的表面形成Y~K色的调色剂像,调色剂像通过配设于中间转印带21的内面侧的各一次转印辊的静电作用而被依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1的表面上。
另一方面,配合成像部20Y~20K的成像动作,从供纸装置4以及片材辨别装置3馈送片材。馈送出的片材在传送路上被传送到二次转印辊22与支承辊夹着中间转印带21而对置的位置(二次转印装置),在二次转印位置,由于二次转印辊22的静电作用,中间转印带21上的Y~K色的调色剂像被二次转印到片材上。被二次转印有Y~K色的调色剂像的片材被进一步传送至定影部23。
在通过形成于定影部23的加热辊和与其压接的加压辊之间的定影夹持部时,片材的表面的调色剂像通过加热、加压而融合地定影于片材的表面,片材在通过了定影部23之后被向排纸托盘送出。
2.2主控制部24
对主控制部24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4是示出主控制部24的结构的框图。
如该图所示,主控制部24包括RAM 41、ROM 42、CPU 43、网络连接部44、打印机控制部45、图像存储器46以及输入输出部48等。
在经由网络连接部44从PC(个人计算机)等外部终端装置受理了打印任务的情况下,主控制部24对打印机控制部45进行指示以进行打印处理。
打印机控制部45统一地控制来自供纸装置4的片材的馈送动作、成像部20Y~20K的成像动作等,使得执行图像形成动作。打印机控制部45在内部具备CPU和ROM,基于保存于ROM的控制程序执行各个控制。此外,打印机控制部45经由输入输出部48从片材辨别装置3接受通过了片材辨别装置3的片材所属的种类的通知。当接受片材所属的种类的通知时,打印机控制部45根据接受到的片材所属的种类来设定图像形成条件,根据所设定的图像形成条件来控制成像部20Y~20K的成像动作等,使得执行图像形成动作。
RAM 41临时存储各种控制变量等,并且提供CPU 43执行程序时的工作区。
在ROM 42保存有用于执行打印任务等各种任务的控制程序等。
网络连接部44从外部终端装置受理打印任务。
CPU 43依据存储于ROM 42的控制程序进行动作,从而控制网络连接部44、打印机控制部45等。例如,CPU 43依据控制程序进行动作,从而当通过网络连接部44受理打印任务时,对打印机控制部45进行指示,基于该打印任务的数据,使得执行图像形成动作。
图像存储器46临时性存储打印任务等的图像数据。
2.3片材辨别装置3
通过以下所示的那样,片材辨别装置3辨别片材所属的种类。
如图3所示,在片材辨别装置3的内部设置有主控制部50,此外,以夹着从供纸盒60馈送并通过馈送路径39的片材S的方式,设置有传感器单元30。
(1)传感器单元30
如图5所示,在传感器单元30设置有朝向通过馈送路径39的片材S的表面(由打印机2形成有调色剂像的面)、相对片材S的表面大致垂直地照射波长780nm的光的发光元件31(发光单元)以及照射波长1100nm的光的发光元件32(发光单元)、和接收从发光元件31以及发光元件32照射并透射过片材S的透射光的受光元件33(受光单元)。在此,发光元件31和发光元件32以相同强度照射光。
作为一例,发光元件是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等,作为一例,受光元件是光电晶体管(Phototransistor)、光电二极管(Photodiode)等。
此外,在传感器单元30设置有未图示的驱动电路。配合片材S通过的定时,驱动电路从主控制部50接收对于每个发光元件的发光定时和发光时间的指定,对发光元件31以及发光元件32进行控制,以使发光元件31以及发光元件32在所指定的定时、以所指定的发光时间发光。
在驱动电路的控制之下,发光元件31以及发光元件32在从主控制部50所指定的定时以所指定的发光时间发光。
此外,当受光元件33接收由发光元件31或发光元件32的发光而透射过片材S的透射光时,驱动电路从受光元件33接收表示接收到的透射光的强度的信号。驱动电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和数字转换,并对主控制部50输出转换后的信号。
(2)主控制部50
如图6所示,主控制部50包括控制部51、判断部(辨别单元)52、运算部(计算单元)53、存储部54、连接部55以及输入输出部56。具体而言,主控制部50是包括RAM、ROM、CPU等的计算机系统。
通过CPU依据存储于ROM的控制程序而进行动作,从而控制部51、判断部52以及运算部53实现它们的功能。
(存储部54)
存储部54包括例如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
存储部54存储有第一阈值。第一阈值被用于对比波长780nm的光的第一透射率与波长1100nm的光的第二透射率的比率。
若该比率小于第一阈值(在规定范围外),则确定该片材为非涂布纸,若该比率在第一阈值以上(在规定范围内),则确定该片材为涂布纸。
作为一例,第一阈值为1.15。
(控制部51)
控制部51经由输入输出部56以及传感器单元30的驱动电路,根据所指定的定时以及所指定的发光时间使发光元件31以及32发光。控制部51以首先使发光元件31发光、在经过了发光元件31的发光时间之后使发光元件32发光的方式指定定时。作为一例,对发光元件31以及32指定的发光时间为10m秒。
控制部51经由传感器单元30的驱动电路以及输入输出部56从受光元件33接受表示透射光的强度的第一信号,接着,接受表示透射光的强度的第二信号。首先接受到的第一信号是表示发光元件31的发光所致的透射光的强度的信号,随后接受到的第二信号是表示发光元件32的发光所致的透射光的强度的信号。控制部51对运算部53输出接受到的第一信号以及第二信号。
在由判断部52判断为比率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控制部51将片材所属的种类设定为“A”(非涂布纸)。在由判断部52判断为比率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或比率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控制部51将片材所属的种类设定为“B”(涂布纸)。
控制部51经由连接部55以及输入输出部48对打印机控制部45通知所设定的片材所属的种类。
(运算部53)
运算部53从控制部51接收表示接收到的光的强度的第一信号,根据接收到的第一信号计算第一透射率。
此外,运算部53从控制部51接收表示接收到的光的强度的第二信号,根据接收到的第二信号计算第二透射率。
运算部53根据下式计算比率。
比率=第二透射率/第一透射率(式3)
运算部53对判断部52输出计算出的比率。
(判断部52)
判断部52从运算部53接受计算出的比率,将接受到的比率和第一阈值进行比较。由此,判断部52辨别片材是属于第一种类(涂布纸)还是属于第二种类(非涂布纸)。判断部52对控制部51输出比较结果。
(连接部55)
连接部55在控制部51与打印机2的输入输出部48之间中继片材所属的种类等控制信息的收发。
(输入输出部56)
输入输出部56在控制部51与传感器单元30的驱动电路之间中继发光定时、发光时间等控制信息以及信号的收发。
2.4片材辨别装置3的动作
使用图7所示的流程图对片材辨别装置3的动作进行说明。
通过控制部51的控制,发光元件31在由控制部51所指定的定时,以所指定的发光时间照射波长780nm的光(步骤S101)。接下来,受光元件33接收由发光元件31照射并透射过片材S的光,经由输入输出部56对控制部51输出表示接收到的光的强度的第一信号(步骤S102)。
运算部53从控制部51接收表示接收到的光的强度的第一信号,根据接收到的第一信号计算第一透射率(步骤S103)。
接下来,通过控制部51的控制,发光元件32在由控制部51所指定的定时,以所指定的发光时间照射波长1100nm的光(步骤S104)。接下来,受光元件33接收由发光元件32照射并透射过片材S的光,经由输入输出部56对控制部51输出表示接收到的光的强度的第二信号(步骤S105)。
运算部53从控制部51接收表示接收到的光的强度的第二信号,根据接收到的第二信号计算第二透射率(步骤S106)。
接下来,运算部53计算比率(=第二透射率/第一透射率),对判断部52输出计算出的比率(步骤S107)。
接下来,判断部52从运算部53接受计算出的比率,将接受到的比率和第一阈值进行比较(步骤S108)。在比率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在步骤S108中为“<”),控制部51将片材所属的种类设定为“A”(非涂布纸)(步骤S109)。在比率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或比率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在步骤S108中为“≥”),控制部51将片材所属的种类设定为“B”(涂布纸)(步骤S110)。
接下来,控制部51经由连接部55以及输入输出部48对打印机控制部45通知所设定的片材所属的种类(步骤S111)。
2.5总结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发光元件31照射波长780nm的光,受光元件33输出表示透射过片材S的光的强度的第一信号。运算部53根据接收到的第一信号计算第一透射率。此外,发光元件32照射波长1100nm的光,受光元件33输出表示透射过片材S的光的强度的第二信号。运算部53根据接收到的第二信号计算第二透射率。
运算部53计算比率(=第二透射率/第一透射率),判断部52将计算出的比率和第一阈值进行比较。在比率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控制部51将片材所属的种类设定为“A”(非涂布纸)。在比率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或比率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控制部51将片材所属的种类设定为“B”(涂布纸)。
接下来,控制部51经由连接部55以及输入输出部48对打印机控制部45通知所设定的片材所属的种类。打印机控制部45根据所通知的片材所属的种类来设定图像形成条件并进行图像形成。
这样,能够辨别片材所属的种类,依据片材所属的种类设定图像形成条件并进行图像形成。
3、变形例(1)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的图像形成装置,除了一部分之外,具有与实施方式1的图像形成装置1相同的结构。在此,以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为中心对作为变形例(1)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说明。
作为变形例(1)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图8所示的传感器单元30a代替片材辨别装置3的传感器单元30。
与传感器单元30同样地,传感器单元30a具备发光元件31(发光单元)以及发光元件32(发光单元)。
此外,传感器单元30a具备受光元件34(受光单元)以及受光元件35(受光单元)代替传感器单元30具备的受光元件33。受光元件34接收由发光元件31照射并透射过片材的透射光,经由驱动电路对控制部51输出表示接收到的光的强度的第一信号。此外,受光元件35接收由发光元件32照射并透射过片材的透射光,经由驱动电路对控制部51输出表示接收到的光的强度的第二信号。
在此,控制部51可以使发光元件31和发光元件32在不同定时发光,也可以使它们在相同定时发光。
因为根据该结构,可以使发光元件31和发光元件32在不同定时发光,也可以使它们在相同定时发光,所以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相比,具有由控制部51进行的控制变得容易的优点。
4、变形例(2)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的图像形成装置,除了一部分之外,具有与实施方式1的图像形成装置1相同的结构。在此,以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为中心对作为变形例(2)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说明。
作为变形例(2)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图9所示的传感器单元30b代替片材辨别装置3的传感器单元30。此外,作为变形例(2)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片材辨别装置3具备的主控制部50(图6)相同的结构的主控制部50。
4.1传感器单元30b
与传感器单元30同样地,传感器单元30b具备发光元件31(发光单元)以及发光元件32(发光单元)。
此外,传感器单元30b具备受光元件34(受光单元)以及受光元件35(受光单元)代替传感器单元30具备的受光元件33。受光元件34接收由发光元件31照射并透射过片材的透射光,经由驱动电路对控制部51输出表示接收到的光的强度的第一信号。此外,受光元件35接收由发光元件32照射并透射过片材的透射光,经由驱动电路对控制部51输出表示接收到的光的强度的第二信号。
进一步,传感器单元30b具备发光元件36、光学元件37以及受光元件38作为光泽度检测单元。
发光元件36朝向通过馈送路径39的片材S的表面而相对片材S的表面成角度A地照射波长1100nm的光。作为一例,角度A为75°。
光学元件37配置于从发光元件36照射并在片材S的表面相对片材S的表面沿垂直方向反射的光所通过的光路上。光学元件37对在片材S的表面反射的光进行聚光,并对受光元件38照射聚光后的光。
受光元件38接收在片材S的表面反射并由光学元件37聚光后的光,经由驱动电路对控制部51输出表示接收到的光的强度的第三信号。
4.2主控制部50
以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为中心对主控制部50的控制部51、判断部52、运算部53、存储部54进行说明(参照图6)。
(存储部54)
存储部54进一步存储有第二阈值。
第二阈值被用于与后述的正反射率进行对比。
(控制部51)
控制部51经由输入输出部56以及传感器单元30b的驱动电路,根据所指定的定时以及所指定的发光时间使发光元件36发光。作为一例,对发光元件36指定的发光时间为10m秒。
控制部51可以首先使发光元件36发光,在经过了发光元件36的发光时间之后,使发光元件31和发光元件32在不同定时发光,也可以使发光元件31和发光元件32在相同定时发光。此外,控制部51也可以使发光元件36、发光元件31以及发光元件32在相同定时发光。
控制部51经由驱动电路以及输入输出部56从受光元件38接受表示正反射光的强度的第三信号。控制部51对运算部53输出接受到的第三信号。
在比率小于第一阈值、正反射率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控制部51将片材所属的种类设定为“1”(无光泽的普通纸)。
在比率小于第一阈值、正反射率等于第二阈值或正反射率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控制部51将片材所属的种类设定为“2”(有光泽的优质纸)。
在比率等于第一阈值或比率大于第一阈值、正反射率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控制部51将片材所属的种类设定为“3”(无光泽纸)。
在比率等于第一阈值或比率大于第一阈值、正反射率等于第二阈值或正反射率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控制部51将片材所属的种类设定为“4”(光泽纸)。
控制部51经由连接部55以及输入输出部48对打印机控制部45通知所设定的片材所属的种类。
(运算部53)
运算部53从控制部51接收表示接收到的光的强度的第三信号,根据以下的式子,根据接收到的第三信号计算正反射率。
正反射率=(由片材反射出的光的强度、即第三信号)/(照射到片材的光的强度)×100(式4)
(判断部52)
判断部52从运算部53接受计算出的正反射率,将接受到的正反射率和第二阈值进行比较。判断部52对控制部51输出比较结果。
4.3变形例(2)的片材辨别装置3的动作
使用图10以及图11所示的流程图对变形例(2)的片材辨别装置3的动作进行说明。
通过控制部51的控制,发光元件31在由控制部51所指定的定时,以所指定的发光时间照射波长780nm的光(步骤S131)。接下来,受光元件34接收由发光元件31照射并透射过片材S的光,驱动电路经由输入输出部56对控制部51输出表示接收到的光的强度的第一信号(步骤S132)。
运算部53从控制部51接收表示接收到的光的强度的第一信号,根据接收到的第一信号计算第一透射率(步骤S133)。
接下来,通过控制部51的控制,发光元件32在由控制部51所指定的定时,以所指定的发光时间照射波长1100nm的光(步骤S134)。接下来,受光元件35接收由发光元件32照射并透射过片材S的光,驱动电路经由输入输出部56对控制部51输出表示接收到的光的强度的第二信号(步骤S135)。
运算部53从控制部51接收表示接收到的光的强度的第二信号,根据接收到的第二信号计算第二透射率(步骤S136)。
接下来,通过控制部51的控制,发光元件36在由控制部51所指定的定时,以所指定的发光时间照射波长1100nm的光(步骤S137)。接下来,受光元件38接收由发光元件36照射并在片材S的表面反射出的光,驱动电路经由输入输出部56对控制部51输出表示接收到的光的强度的第三信号(步骤S138)。
运算部53从控制部51接收表示接收到的光的强度的第三信号,根据接收到的第三信号计算正反射率(步骤S139)。
接下来,运算部53计算比率(=第二透射率/第一透射率),对判断部52输出计算出的比率(步骤S140)。
接下来,判断部52从运算部53接受计算出的比率,将接受到的比率和第一阈值进行比较(步骤S141)。在比率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在步骤S141中为“<”),判断部52从运算部53接受计算出的正反射率,将接受到的正反射率和第二阈值进行比较(步骤S142)。在正反射率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在步骤S142中为“<”),控制部51将片材所属的种类设定为“1”(无光泽的普通纸)(步骤S144)。在正反射率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或正反射率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在步骤S142中为“≥”),控制部51将片材所属的种类设定为“2”(有光泽的优质纸)(步骤S145)。
在比率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或比率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在步骤S141中为“≥”),判断部52从运算部53接受计算出的正反射率,将接受到的正反射率和第二阈值进行比较(步骤S143)。在正反射率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在步骤S143中为“<”),控制部51将片材所属的种类设定为“3”(无光泽纸)(步骤S146)。在正反射率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或正反射率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在步骤S143中为“≥”),控制部51将片材所属的种类设定为“4”(光泽纸)(步骤S147)。
接下来,控制部51经由连接部55以及输入输出部48对打印机控制部45通知所设定的片材所属的种类(步骤S148)。
4.4总结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除了比率(=第二透射率/第一透射率)与第一阈值的比较,还进行正反射率与第二阈值的比较,从而能够辨别有光泽的片材和无光泽的片材。
其结果是,能够辨别无光泽的普通纸、有光泽的优质纸、无光泽纸(无光泽的涂布纸)以及光泽纸(有光泽的涂布纸)。
另外,发光元件36照射波长1100nm的光。然而,该波长1100nm是一个例子,也可以使用其它波长。
5、变形例(3)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3)的图像形成装置,除了一部分之外,具有与实施方式1的图像形成装置1相同的结构。在此,以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在上述实施方式1以及变形例(1)~(2)中,计算第一透射率与第二透射率的比率(第二透射率/第一透射率),并通过比较计算出的比率和第一阈值,从而辨别是涂布纸还是非涂布纸。
然而,并不限定于该方法。也可以通过如下手段来代替通过比较计算出的比率和第一阈值来辨别是涂布纸还是非涂布纸。
如在“1、作为本发明的基础的见解”的栏中说明的,且如图1(a)以及(b)所示,从波长780nm至波长1100nm之间的波段的透射率曲线的倾斜度对任一非涂布纸而言均大致恒定。另一方面,对涂布纸而言,从波长780nm至波长1100nm之间的波段的透射率曲线的倾斜度对任一涂布纸而言均大于非涂布纸的透射率曲线的倾斜度。在变形例(3)中,利用该特性。
作为变形例(3)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片材辨别装置3具备的主控制部50(图6)相同结构的主控制部50。
运算部53根据以下式子计算从波长780nm至波长1100nm之间的波段的透射率曲线的倾斜度。
倾斜度=(第二透射率-第一透射率)/(第二波长(1100)-第一波长(780))(式5)
在此,倾斜度表示透射率曲线(分布曲线)与横轴(水平轴)的偏离程度。第一波长为波长780nm,第二波长为波长1100nm。此外,第一透射率是第一波长的光的透射率,第二透射率是第二波长的光的透射率。
另外,从波长780nm至波长1100nm之间的波段的透射率曲线的倾斜度是多个光的强度的波长分布的特性量,示出表示光的强度的波长分布的分布曲线与水平轴的偏离程度。
接下来,判断部52比较计算出的倾斜度和第三阈值。在计算出的倾斜度大于第三阈值或计算出的倾斜度等于第三阈值的情况下,判断部52判断为涂布纸。另一方面,在计算出的倾斜度小于第三阈值的情况下,判断部52判断为非涂布纸。
在此,将第三阈值设为比非涂布纸的从波长780nm至波长1100nm之间的波段的透射率曲线的倾斜度稍大的、例如大1%的值。
在倾斜度小于第三阈值的情况下,控制部51将片材所属的种类设定为“A”(非涂布纸)。在倾斜度等于第三阈值的情况下或倾斜度大于第三阈值的情况下,控制部51将片材所属的种类设定为“B”(涂布纸)。控制部51经由连接部55以及输入输出部48对打印机控制部45通知所设定的片材所属的种类。
这样,与实施方式1以及变形例(1)~(2)同样地,在变形例(3)中也能够辨别涂布纸和非涂布纸。
6、变形例(4)
作为上述的变形例(3)的进一步的变形例(4)的图像形成装置,除了一部分之外,具有与变形例(3)的图像形成装置1相同的结构。在此,以与上述的变形例(3)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在上述的变形例(3)中,计算从波长780nm至波长1100nm之间的波段的透射率曲线的倾斜度,并通过比较计算出的倾斜度和第三阈值,从而辨别是涂布纸还是非涂布纸。
在变形例(4)中,通过以下所示的那样来辨别是涂布纸还是非涂布纸。
除了上述的“1、作为本发明的基础的见解”的记载,本发明的发明人还对基重已知的各种片材照射从约400nm至约2000nm之间的波段的光,并对透射过各片材的光的透射率[%]进行了测定。
(片材所属的种类与基重的关系)
在图12中,针对基重已知的非涂布纸(上述样品1、2以及样品9、10)以及涂布纸(样品11~14),示出波长780nm的光的第一透射率与波长1100nm的光的第二透射率的比率(=第二透射率/第一透射率)。在该图中,横轴示出片材的样品名,纵轴示出比率。
作为一例,样品9、2、1、10、11~14的基重为64、88、90、210、209、174、128、79[g/m2]。
图13是针对图12所示的4种非涂布纸(样品9、2、1、10)各自的基重以及比率,将对应于基重的横轴方向的位置与对应于比率的纵轴方向的位置交叉的点绘制而示出的散点图。此外,图14是针对图12所示的4种涂布纸(样品11~14)各自的基重以及比率,将对应于基重的横轴方向的位置与对应于比率的纵轴方向的位置交叉的点绘制而示出的散点图。在图13以及图14中,横轴示出基重[g/m2],纵轴示出比率。
根据图13,关于非涂布纸,基重与比率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是不清楚的。
另一方面,根据图14,关于涂布纸,基重越小的片材,则比率越大。绘制出的4点接近于一条近似直线381地排列,而关于涂布纸,推断为基重与比率之间存在强的负相关关系(线性关系)。
此外,在图15中,针对基重已知的非涂布纸(样品9、2、1、10)以及(样品11~14),示出从波长780nm至波长1100nm之间的波段的透射率曲线的倾斜度。在该图中,横轴示出片材的样品名,纵轴示出倾斜度。
在此,如上述那样,根据下式来定义从波长780nm至波长1100nm之间的波段的透射率曲线的倾斜度。
倾斜度=(第二透射率-第一透射率)/(第二波长-第一波长)(式6)
图16是针对图15所示的4种非涂布纸(样品9、2、1、10)各自的基重以及从波长780nm至波长1100nm之间的波段的透射率曲线的倾斜度,将对应于基重的横轴方向的位置与对应于倾斜度的纵轴方向的位置交叉的点绘制而示出的散点图。此外,图17是针对图15所示的4种涂布纸(样品11~14)各自的基重以及从波长780nm至波长1100nm之间的波段的透射率曲线的倾斜度,将对应于基重的横轴方向的位置与对应于倾斜度的纵轴方向的位置交叉的点绘制而示出的散点图。在图16以及图17中,横轴示出基重[g/m2],纵轴示出倾斜度。
根据图16,关于非涂布纸,基重与透射率曲线的倾斜度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是不清楚的。
另一方面,根据图17,关于涂布纸,基重越小的片材,则透射率曲线的倾斜度越大。绘制出的4点接近于一条近似直线391地排列,而关于涂布纸,推断为基重与透射率曲线的倾斜度之间存在强的负相关关系(线性关系)。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关于涂布纸,随着片材基重的增加,从波长780nm至波长1100nm之间的波段的透射率曲线的倾斜度倾向于降低,推断为透射率曲线的倾斜度取决于基重。因此,通过检测片材基重,根据检测出的基重,校正透射率曲线的倾斜度(变形例(4)),或根据检测出的基重,校正上述阈值(后述变形例(6)),从而能够期待能够辨别片材所属的种类。
在变形例(4)中,使用图18所示的校正表201,校正计算出的透射率曲线的倾斜度,使用校正过的倾斜度,辨别是涂布纸还是非涂布纸。
作为变形例(4)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片材辨别装置3具备的主控制部50(图6)相同结构的主控制部50。
在存储部54预先存储有图18所示的校正表201。
如该图所示,校正表201包括多个片材基重[g/m2]的范围和系数α的组。在校正表201中,设定为片材基重越大,则系数α越大。
例如,在基重范围为0g/m2以上、小于50g/m2的情况下,系数α为0.2,在基重范围为50g/m2以上、小于100g/m2的情况下,系数α为0.5,在基重范围为100g/m2以上、小于150g/m2的情况下,系数α为1.0,在基重范围为150g/m2以上、小于200g/m2的情况下,系数α为2.0,在基重范围为200g/m2以上、小于250g/m2的情况下,系数α为2.5。另外,校正表201所示的片材基重范围与系数α的关系仅为一个例子,并不限定于此。
使用校正表201对基重分别已知的图15所示的样品9、2、1、10(非涂布纸)以及样品11~14(涂布纸)的倾斜度进行校正。图19是针对各个样品的基重以及校正过的倾斜度,将对应于基重的横轴方向的位置与对应于校正过的倾斜度的纵轴方向的位置交叉的点绘制而示出的散点图。此外,在该图中,横轴示出基重,纵轴示出校正过的倾斜度。
如该图所示,对作为涂布纸的样品11~14绘制出的各点集中于与横轴平行的直线501的近旁。与之相对,对作为非涂布纸的样品9、2、1、10绘制出的各点远离直线501地散布。
这样,通过使用校正表201对计算出的倾斜度进行校正,从而使对涂布纸绘制出的各点集中于与横轴平行的直线的近旁,与之相对,使对非涂布纸绘制出的各点远离该直线501地散布。若使用该特性,则能够辨别涂布纸和非涂布纸。
在此,图16所示的点392、393、394以及图17所示的点396分别与校正过的图19所示的点561、562、563以及564对应。
例如,因为图16所示的点392、393、394以及图17所示的点396的倾斜度接近,所以在使用了未校正的倾斜度的情况下,对于这些点392、393、394以及点396,难以辨别是涂布纸还是非涂布纸。另一方面,当使用校正过的倾斜度时,图19所示的点561、562、563(与点392、393、394对应)的倾斜度远离直线501,另一方面,点564(与点396对应)的倾斜度接近直线501。因此,对于这些点,能够辨别是涂布纸还是非涂布纸。
使用图20所示的流程图对变形例(4)的辨别片材所属种类的步骤进行说明。
运算部53计算从波长780nm至波长1100nm之间的波段的透射率曲线的倾斜度(步骤S201)。倾斜度的计算方法正如在变形例(3)中说明的那样。
运算部53求出片材基重[g/m2]。可认为片材基重与透射率之间存在基重越大则透射率越小这一强的负相关关系。因此,预先将多个片材基重与各个片材的、例如波长780nm的透射率关联起来存储,使用该关联,通过计算出的波长780nm的透射率来预测并计算片材基重(步骤S202)。
控制部51从校正表201检索包括计算出的基重的基重范围,从校正表201求出与检索得到的基重范围对应的系数α(步骤S203)。
运算部53根据下式将在步骤S201计算出的倾斜度乘以在步骤S203中所求出的系数α来计算校正过的倾斜度。
校正过的倾斜度=倾斜度×系数α(式7)(步骤S204)
判断部52判断校正过的倾斜度是否在第四阈值附近、也就是说是否在距第四阈值的规定范围内(例如,第四阈值的+3%至-3%的范围内)(步骤S205)。
若校正过的倾斜度在距第四阈值的规定范围内(在步骤S205中为“范围内”),则判断部52判断为是涂布纸。另一方面,若校正过的倾斜度不在距第四阈值的规定范围内(在步骤S205中为“范围外”),则判断部52判断为是非涂布纸。
若在距第四阈值的规定范围内(在步骤S205中为“范围内”),则控制部51将片材所属的种类设定为“B”(涂布纸)(步骤S207)。若在距第四阈值的规定范围外(在步骤S205中为“范围外”),则控制部51将片材所属的种类设定为“A”(非涂布纸)(步骤S206)。控制部51经由连接部55以及输入输出部48对打印机控制部45通知所设定的片材所属的种类(步骤S208)。
这样,在变形例(4)中,计算从波长780nm至波长1100nm之间的波段的透射率曲线的倾斜度,使用校正表201来校正计算出的倾斜度,判断校正过的倾斜度是否存在于距第四阈值的规定范围内。由此,能够辨别是涂布纸还是非涂布纸。
另外,如上述那样,由发光元件31照射波长780nm的光,由受光元件33接收透射光,由运算部53使用波长780nm的透射率来计算片材基重。因为片材基重表示片材厚度,所以可以说发光元件31、受光元件33以及运算部53构成检测片材厚度的厚度检测单元。
此外,如上述那样,使用透射率来检测片材基重、即片材厚度,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利用致动器(actuator),通过接触片材来检测片材厚度。
7、变形例(5)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5)的图像形成装置,除了一部分之外,具有与实施方式1的图像形成装置1相同的结构。在此,以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为中心对作为变形例(5)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说明。
作为变形例(5)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片材辨别装置3具备的主控制部50(图6)相同结构的主控制部50。
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计算波长780nm以及波长1100nm的第一透射率以及第二透射率,计算比率(第二透射率/第一透射率),并通过比较计算出的比率和第一阈值,从而辨别是涂布纸还是非涂布纸。
在变形例(5)中,如以下所示的那样来辨别是涂布纸还是非涂布纸。
图21(a)是针对基重分别已知的、图12所示的样品9、2、1、10(非涂布纸)以及样品11~14(涂布纸)各自的基重以及比率,将对应于基重的横轴方向的位置与对应于比率的纵轴方向的位置交叉的点绘制而示出的散点图。也就是说,该图是将在图13以及图14的图表中绘制出的点绘为一个图表而成的图。在此,在图21(a)中,横轴示出基重,纵轴示出校正过的比率。
根据该图,关于涂布纸,绘制出的4点接近于一条近似直线381地排列,而关于涂布纸,推断为基重与比率之间存在强的负相关关系(线性关系)。另外,作为例外,关于对非涂布纸之中的样品4绘制出的点511,也存在于靠近近似直线381的位置。
接下来,对于在图21(a)中绘制出的各点,计算与近似直线381的距离,在图21(b)中示出将对应于基重的横轴方向的位置与对应于计算出的距离的纵轴方向的位置交叉的点绘制出的图表。在此,在图21(b)中,横轴示出基重,纵轴示出计算出的距离。
根据图21(b)可知,关于涂布纸,绘制出的4点接近于一条直线521(与横轴平行)地排列。另外,作为例外,关于对非涂布纸之中的样品4绘制出的点522,也存在于靠近直线521的位置。
这样,针对各片材,将所求出的基重和比率绘制在图表上,根据绘制而得到的点计算至已知直线的距离,判断计算出的距离是否存在于规定范围内(阈值附近、例如阈值的-3%至+3%的范围内)。由此,正如上述那样,存在例外,但大致能够辨别是不是涂布纸。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为了易于理解本发明的方法,而将基重和比率绘制在图表上,但作为实际的运算方法,不必将基重和比率绘制在图表上。只要计算基重和比率的坐标点至已知近似直线381的距离即可。
在此,关于上述已知近似直线381,预先根据作为涂布纸的多个样品求出基重和比率,根据所求出的基重和比率来确定即可。将决定该近似直线的参数、例如已知近似直线的倾斜度和y截距存储于存储部54,在计算上述距离时,使用存储于存储部54的决定已知近似直线的参数即可。
8、变形例(6)
作为上述的变形例(3)的进一步的变形例(6)的图像形成装置,除了一部分之外,具有与变形例(3)的图像形成装置相同的结构。在此,以与上述的变形例(3)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在上述的变形例(3)中,计算从波长780nm至波长1100nm之间的波段的透射率曲线的倾斜度,并通过比较计算出的倾斜度和第三阈值,从而辨别是涂布纸还是非涂布纸。
在变形例(6)中,如以下所示的那样来辨别是涂布纸还是非涂布纸。
如图17所示,在是涂布纸的情况下,当片材基重增加时,从波长780nm至波长1100nm之间的波段的透射率曲线的倾斜度倾向于降低。片材基重与倾斜度之间存在强的负相关关系,该关系能够被视为线性。因此,使用该关系,使用图22所示的校正表211校正阈值,比较计算出的倾斜度和校正过的阈值,辨别是涂布纸还是非涂布纸。
作为变形例(6)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片材辨别装置3具备的主控制部50(图6)相同结构的主控制部50。
在存储部54预先存储有图22所示的校正表211。
如该图所示,校正表211包括多个片材基重[g/m2]的范围与系数β的组。在校正表211中,设定为片材基重越大,则系数β越小。
例如,在基重范围为0g/m2以上、小于50g/m2的情况下,系数β为1.8,在基重范围为50g/m2以上、小于100g/m2的情况下,系数β为1.5,在基重范围为100g/m2以上、小于150g/m2的情况下,系数β为1.0,在基重范围为150g/m2以上、小于200g/m2的情况下,系数β为0.5,在基重范围为200g/m2以上、小于250g/m2的情况下,系数β为0.2。另外,校正表211所示的片材基重范围与系数β的关系仅为一个例子,并不限定于此。
在图23中,针对基重分别已知的图15所示的样品9、2、1、10(非涂布纸)以及样品11~14(涂布纸)各自的倾斜度以及比率,将对应于基重的横轴方向的位置与对应于倾斜度的纵轴方向的位置交叉的点绘制而示出。换言之,该图是将在图16以及图17的图表中绘制出的点绘为一个图表而成的图。另外,在图23中,横轴示出基重,纵轴示出倾斜度。
此外,在图23中示出对于校正表211所示的每个基重范围,对阈值乘以系数β而校正过的阈值541、542、543、544、545。
如该图所示,针对作为涂布纸的样品11~14而绘制出的各点在每个基重范围集中于校正过的阈值542、543、544、545的近旁。与之相对,针对作为非涂布纸的样品9、2、1绘制出的点552、553、554在每个基重范围远离校正过的阈值541、542、543、544、545地散布。另外,作为例外,针对作为非涂布纸的样品10绘制出的点551接近校正过的阈值545。
这样,使用校正表211,对每个基重范围校正阈值,从而针对涂布纸绘制出的各点集中于阈值的近旁,与之相对,针对非涂布纸绘制出的各点远离阈值地散布。若使用该特性,则能够辨别涂布纸和非涂布纸。
例如,因为图23所示的点552、553、554以及555的倾斜度接近,所以在使用了未校正的阈值的情况下,对于这些点552、553、554以及555,难以辨别是涂布纸还是非涂布纸。另一方面,当使用校正过的阈值时,因为点552、553、554的倾斜度远离阈值542,点555的倾斜度接近阈值544,所以对于这些点,能够辨别是涂布纸还是非涂布纸。
使用图24所示的流程图对变形例(6)的辨别片材所属种类的步骤进行说明。
运算部53计算从波长780nm至波长1100nm之间的波段的透射率曲线的倾斜度(步骤S221)。倾斜度的计算方法正如在变形例(3)中说明的那样。
如在变形例(4)中所说明的那样,运算部53使用波长780nm的透射率来预测并计算片材基重[g/m2](步骤S222)。
控制部51从校正表211检索包括计算出的基重的基重范围,从校正表211求出与检索得到的基重范围对应的系数β(步骤S223)。
运算部53根据下式对第三阈值乘以在步骤S223所求出的系数β来计算校正过的阈值。
校正过的阈值=第三阈值×系数β(式8)(步骤S224)
判断部52判断计算出的倾斜度是否在校正过的阈值附近、也就是说是否距校正过的阈值在规定范围内(例如,校正过的阈值的+3%至-3%的范围内)(步骤S225)。
若计算出的倾斜度距校正过的阈值在规定范围内(在步骤S225中为“范围内”),则判断部52判断为是涂布纸。另一方面,若校正过的系数距校正过的阈值不在规定范围内(在步骤S225中为“范围外”),则判断部52判断为是非涂布纸。
若距校正过的阈值在规定范围内(在步骤S225中为“范围内”),则控制部51将片材所属的种类设定为“B”(涂布纸)(步骤S227)。若距校正过的阈值在规定范围外(在步骤S225中为“范围外”),则控制部51将片材所属的种类设定为“A”(非涂布纸)(步骤S226)。控制部51经由连接部55以及输入输出部48对打印机控制部45通知所设定的片材所属的种类(步骤S228)。
这样,在变形例(6)中,使用校正表,对每个基重范围校正阈值,计算校正过的阈值,判断计算出的倾斜度是否存在于距校正过的阈值的规定范围内。由此,能够辨别是涂布纸还是非涂布纸。
9、实施方式2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
图25是示出作为实施方式2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像形成装置100是具有扫描仪、打印机以及复印机的功能的串联型彩色复合机(MFP:MultiFunction Peripheral,多功能外围设备)。
图像形成装置100以如下方式构成:在壳体框内的最下部配置装载有片材的供纸部103,在该供纸部103上方配置打印机部102,该打印机部102具备主控制部111、成像部113Y~113K、中间转印带112、定影部114等,进一步地,在该打印机部102的上部配置图像读取器部101,该图像读取器部101读取原稿的图像并转换为由多值数字信号构成的图像数据。
在成像部113Y~113K的各自中,各感光鼓通过充电辊而被均匀地充电,并通过LED阵列而受到曝光,在感光鼓的表面形成静电潜像。各静电潜像分别通过各颜色的显影器而被显影,在各感光鼓的表面形成Y~K色的调色剂像,调色剂像通过配设于中间转印带112的内面侧的各一次转印辊的静电作用而依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12的表面上。
另一方面,配合成像部113Y~113K的成像动作,从供纸部103的任意供纸盒馈送片材。通过沿片材的馈送路径而设置有的传感器单元130来辨别从供纸盒馈送出的片材的种类。将该辨别结果被作为打印机部102的图像形成的条件来使用。通过了传感器单元130的片材在传送路上被传送到二次转印辊115与支承辊夹着中间转印带112而对置的位置(二次转印装置),在二次转印位置,由于二次转印辊115的静电作用,中间转印带112上的Y~K色的调色剂像被二次转印到片材上。被二次转印有Y~K色的调色剂像的片材被进一步传送至定影部114。
片材的表面的调色剂像由定影部114而融合地定影于片材的表面,片材在通过了定影部114之后被向排纸托盘送出。
传感器单元130具有与实施方式1的传感器单元30(图5)、变形例(1)的传感器单元30a(图8)或变形例(2)的传感器单元30b(图9)相同的结构。传感器单元130辨别片材所属的种类。
主控制部111兼备实施方式1的主控制部24(图4)以及主控制部50(图6)这两者。
传感器单元130的发光元件31照射波长780nm的光,传感器单元130的受光元件33输出表示透射过片材S的光的强度的第一信号。主控制部111的运算部53根据接收到的第一信号来计算第一透射率。此外,传感器单元130的发光元件32照射波长1100nm的光,传感器单元130的受光元件33输出表示透射过片材S的光的强度的第二信号。主控制部111的运算部53根据接收到的第二信号来计算第二透射率。
运算部53计算比率(=第二透射率/第一透射率),主控制部111的判断部52将计算出的比率和第一阈值进行比较。在比率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控制部51将片材所属的种类设定为“A”(非涂布纸)。在比率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或比率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控制部51将片材所属的种类设定为“B”(涂布纸)。
接下来,主控制部111根据所设定的片材所属的种类来设定图像形成条件并进行图像形成。
这样,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能够辨别片材所属的种类。
10、其它变形例
基于上述各实施方式以及多个变形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各实施方式以及多个变形例。也可以通过以下所示的那样进行。
(1)如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以及多个变形例中所说明的那样,各传感器单元具备照射波长780nm的光的发光元件31以及照射波长1100nm的光的发光元件32。在此,波长780nm与波长1100nm是离散的。然而,并不限定于该结构。
也可以设为各传感器单元具备照射在从波长780nm至波长1100nm之间的波段的、波长780nm以及波长1100nm以外的其它一种以上离散的波长(例如,波长850nm、波长900nm、波长1000nm)的光的发光元件。在此,这些发光元件以相同强度照射光。
各传感器单元的受光元件接收从这些多个发光元件照射并透射过片材的透射光。
例如,各传感器单元具备分别照射波长780nm、波长850nm、波长900nm、波长1000nm以及波长1100nm的光的五个发光元件。
各传感器单元具备的受光元件接收波长780nm、波长850nm、波长900nm、波长1000nm以及波长1100nm的透射光,运算部53根据各个波长的透射光来计算透射率T1、T2、T3、T4、T5。
此外,也可以设为运算部53使用波长和透射率的五组坐标点(780、T1)、(850、T2)、(900、T3)、(1000、T4)以及(1100、T5)来计算接近这五组坐标点的近似直线,将计算出的近似直线的倾斜度作为透射率曲线的倾斜度。
这样,因为根据多个波长的透射率来计算倾斜度,所以与根据两个波长的透射率来计算倾斜度的情况相比,计算出的倾斜度的精度提高。
(2)如上述那样,各装置是具备微处理器和存储器的计算机系统。也可以设为存储器存储控制用的计算机程序,微处理器依据计算机系统进行动作。
在此,计算机程序是表示为了实现规定的功能而对于计算机的指令的多个命令代码组合而构成的程序。
此外,也可以设为计算机程序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例如软盘、硬盘、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
此外,也可以设为经由以电通信线路、无线通信线路或有线通信线路、因特网为代表的网络、数据广播等来传输计算机程序。
此外,也可以设为通过将计算机程序记录到记录介质并转送、或通过将计算机程序经由网络等来转送,从而由独立的其它计算机系统来执行。
(3)也可以设为将上述实施方式和上述变形例进行组合。
工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的片材辨别装置起到能够辨别片材所属的种类的优异效果,作为辨别片材所属的种类的技术是有用的。

Claims (14)

1.一种片材辨别装置,辨别片材所属的种类,所述片材辨别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发光单元,对片材照射离散的多个波长的光;
受光单元,接收来自所述片材的光;
计算单元,根据接收到的光分别求出所述多个波长的光的强度,使用所求出的多个所述强度来计算光的强度的波长分布的特性量;以及
辨别单元,使用获取到的所述特性量来辨别所述片材是属于第一种类还是属于第二种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辨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单元在从760nm至1400nm的波段中照射所述多个波长的光。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片材辨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单元具有多个发光元件,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分别照射所述多个波长的光。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片材辨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受光单元具有多个受光元件,所述多个受光元件分别接收所述多个波长的光。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片材辨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辨别单元判断计算出的所述特性量是否存在于规定范围内,在存在于所述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辨别为是所述第一种类的涂布纸,在不存在于所述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辨别为是所述第二种类的非涂布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片材辨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单元计算具有比一个波长长的波长的其它光的强度相对于该一个波长的光的强度的比率,作为所述特性量,其中所述一个波长的光和所述其它光是所述多个波长的光之中的光,
所述特性量存在于所述规定范围内对应于计算出的所述比率为规定阈值以上,所述特性量不存在于所述规定范围内对应于计算出的所述比率小于所述规定阈值,
所述辨别单元将计算出的所述比率和所述规定阈值进行比较,在所述比率为所述规定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是涂布纸,在所述比率小于所述规定阈值的情况下,判断为是非涂布纸。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片材辨别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多个波长的光之中的至少第一波长的第一光和比所述第一波长长的第二波长的第二光,所述计算单元计算所述第二光的强度与所述第一光的强度的差值相对于所述第二波长与所述第一波长的差值的比率即倾斜度作为所述特性量,
所述特性量存在于所述规定范围内对应于计算出的所述倾斜度为规定阈值以上,所述特性量不存在于所述规定范围内对应于计算出的所述倾斜度小于所述规定阈值,
所述辨别单元将计算出的所述倾斜度和所述规定阈值进行比较,在所述倾斜度为所述规定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是涂布纸,在所述倾斜度小于所述规定阈值的情况下,判断为是非涂布纸。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片材辨别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光泽度检测单元,所述光泽度检测单元检测所述片材的光泽度,
所述辨别单元还将所述光泽度和第二阈值进行比较,
在辨别为是涂布纸的情况下,在所述光泽度为所述第二阈值以上时,辨别为是进行了有光泽涂覆的光泽纸,在所述光泽度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时,辨别为是对表面进行了消光涂覆的无光泽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片材辨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辨别单元在辨别为是非涂布纸的情况下,在所述光泽度为所述第二阈值以上时,辨别为是非涂布纸之中的优质纸,在所述光泽度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时,辨别为是非涂布纸之中的普通纸。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片材辨别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厚度检测单元,所述厚度检测单元检测所述片材的厚度,
对于所述多个波长的光之中的至少第一波长的第一光和比所述第一波长长的第二波长的第二光,所述计算单元计算所述第二光的强度与所述第一光的强度的差值相对于所述第二波长与所述第一波长的差值的比率即倾斜度,
所述计算单元使用检测出的所述厚度来校正计算出的倾斜度,计算校正过的倾斜度作为所述特性量,
所述特性量存在于所述规定范围内对应于校正过的所述倾斜度存在于接近规定阈值的范围内,所述特性量不存在于所述规定范围内对应于校正过的所述倾斜度存在于接近所述规定阈值的范围外,
所述辨别单元判断校正过的所述倾斜度是否存在于接近所述规定阈值的范围,在校正过的所述倾斜度存在于接近所述规定阈值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判断为是涂布纸,在校正过的所述倾斜度存在于接近所述规定阈值的范围外的情况下,判断为是非涂布纸。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片材辨别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厚度检测单元,所述厚度检测单元检测所述片材的厚度,
对于所述多个波长的光之中的至少第一波长的第一光和比所述第一波长长的第二波长的第二光,所述计算单元计算所述第二光的强度与所述第一光的强度的差值相对于所述第二波长与所述第一波长的差值的比率即倾斜度作为所述特性量,
所述计算单元使用检测出的所述厚度来校正规定阈值,计算校正过的规定阈值,
所述特性量存在于所述规定范围内对应于计算出的所述倾斜度存在于接近校正过的规定阈值的范围内,所述特性量不存在于所述规定范围内对应于计算出的所述倾斜度存在于接近校正过的所述规定阈值的范围外,
所述辨别单元判断计算出的所述倾斜度是否存在于接近校正过的所述规定阈值的范围,在计算出的所述倾斜度存在于接近校正过的所述规定阈值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判断为是涂布纸,在计算出的所述倾斜度存在于接近校正过的所述规定阈值的范围外的情况下,判断为是非涂布纸。
12.一种图像形成装置,根据片材所属的种类来调整图像形成条件,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
具有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片材辨别装置。
13.一种片材辨别方法,在片材辨别装置中使用,辨别片材所属的种类,所述片材辨别装置具备对片材照射离散的多个波长的光的发光单元和接收来自所述片材的光的受光单元,所述片材辨别方法的特特征在于,包括:
计算步骤,根据接收到的光分别求出所述多个波长的光的强度,使用所求出的多个所述强度来计算光的强度的波长分布的特性量;以及
辨别步骤,使用计算出的所述特性量来辨别所述片材是属于第一种类还是属于第二种类。
14.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是在片材辨别装置中使用的、用于辨别片材所属的种类的控制用计算机程序,所述片材辨别装置具备对片材照射离散的多个波长的光的发光单元和接收来自所述片材的光的受光单元,所述存储介质的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机程序使作为计算机的所述片材辨别装置执行如下步骤:
计算步骤,根据接收到的光分别求出所述多个波长的光的强度,使用所求出的多个所述强度来计算光的强度的波长分布的特性量;以及
辨别步骤,使用计算出的所述特性量来辨别所述片材是属于第一种类还是属于第二种类。
CN201910077646.2A 2018-01-31 2019-01-28 片材辨别装置及方法、图像形成装置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009541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14956A JP2019132697A (ja) 2018-01-31 2018-01-31 シート判別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014956 2018-01-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95415A true CN110095415A (zh) 2019-08-06

Family

ID=67392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77646.2A Pending CN110095415A (zh) 2018-01-31 2019-01-28 片材辨别装置及方法、图像形成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235435A1 (zh)
JP (1) JP2019132697A (zh)
CN (1) CN110095415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030233A (ja) * 2018-08-20 2020-02-2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記録材特性検知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172428B2 (ja) * 2018-10-18 2022-11-1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坪量導出方法および坪量導出プログラム
JP2020201102A (ja) * 2019-06-10 2020-12-1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検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72389A (ja) * 1994-09-01 1996-03-19 Canon Inc 記録媒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るための記録装置
JPH08180236A (ja) * 1994-12-26 1996-07-12 Sanden Corp 紙葉類識別装置の光学検出部
JPH10124729A (ja) * 1996-10-17 1998-05-15 Asahi Seiko Co Ltd 紙葉類の識別装置
JPH10312480A (ja) * 1997-05-13 1998-11-24 Fuji Electric Co Ltd 紙幣鑑別装置
US6064058A (en) * 1998-05-15 2000-05-16 Hung-Yi Wu Printed paper identification system
JP2000211771A (ja) * 1999-01-19 2000-08-02 Funai Electric Co Ltd 用紙残量検出装置
US20020158201A1 (en) * 2001-02-15 2002-10-31 Toshiro Uemur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per material discrimination with two near-infrared lights
US6529269B1 (en) * 1999-09-28 2003-03-04 Nippon Conlux Co., Ltd. Paper sheet identif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US20030193034A1 (en) * 2002-04-11 2003-10-16 Tullis Barclay J. Identification of recording media
JP2003332614A (ja) * 2002-05-14 2003-11-21 Sharp Corp 光結合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情報機器
JP2004199212A (ja) * 2002-12-17 2004-07-15 Hitachi Ltd 紙葉類判別装置
JP2005114866A (ja) * 2003-10-03 2005-04-28 Canon Inc 記録材判別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280274A (ja) * 2004-03-30 2005-10-13 Seiko Epson Corp 媒体判別装置、媒体判別方法、印刷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印刷システム
CN1896721A (zh) * 2005-07-14 2007-01-17 明基电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自动纸张识别方法及装置
US20080252909A1 (en) * 2007-04-16 2008-10-16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forming image on record medium
CN101795338A (zh) * 2009-01-30 2010-08-04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设备、程序、记录介质和图像形成系统
JP2013045119A (ja) * 2011-08-22 2013-03-04 Jfe Steel Corp プレス成形シミュレーション解析方法及び装置
CN103913123A (zh) * 2013-01-07 2014-07-0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介质辨别装置以及记录介质辨别方法
JP2017102046A (ja) * 2015-12-03 2017-06-08 サムスン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記録媒体厚さ判別方法
US20170214812A1 (en) * 2016-01-22 2017-07-27 S-Printing Solution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04008A (ja) * 2002-03-29 2004-01-08 Sumitomo Chem Co Ltd ポリマーの赤外分析法
JP2007144759A (ja) * 2005-11-28 2007-06-14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画像形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72389A (ja) * 1994-09-01 1996-03-19 Canon Inc 記録媒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るための記録装置
JPH08180236A (ja) * 1994-12-26 1996-07-12 Sanden Corp 紙葉類識別装置の光学検出部
JPH10124729A (ja) * 1996-10-17 1998-05-15 Asahi Seiko Co Ltd 紙葉類の識別装置
JPH10312480A (ja) * 1997-05-13 1998-11-24 Fuji Electric Co Ltd 紙幣鑑別装置
US6064058A (en) * 1998-05-15 2000-05-16 Hung-Yi Wu Printed paper identification system
JP2000211771A (ja) * 1999-01-19 2000-08-02 Funai Electric Co Ltd 用紙残量検出装置
US6529269B1 (en) * 1999-09-28 2003-03-04 Nippon Conlux Co., Ltd. Paper sheet identif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US20020158201A1 (en) * 2001-02-15 2002-10-31 Toshiro Uemur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per material discrimination with two near-infrared lights
CN1381714A (zh) * 2001-02-15 2002-11-2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纸质识别方法
US20030193034A1 (en) * 2002-04-11 2003-10-16 Tullis Barclay J. Identification of recording media
JP2003332614A (ja) * 2002-05-14 2003-11-21 Sharp Corp 光結合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情報機器
JP2004199212A (ja) * 2002-12-17 2004-07-15 Hitachi Ltd 紙葉類判別装置
JP2005114866A (ja) * 2003-10-03 2005-04-28 Canon Inc 記録材判別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280274A (ja) * 2004-03-30 2005-10-13 Seiko Epson Corp 媒体判別装置、媒体判別方法、印刷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印刷システム
CN1896721A (zh) * 2005-07-14 2007-01-17 明基电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自动纸张识别方法及装置
US20080252909A1 (en) * 2007-04-16 2008-10-16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forming image on record medium
CN101795338A (zh) * 2009-01-30 2010-08-04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设备、程序、记录介质和图像形成系统
JP2013045119A (ja) * 2011-08-22 2013-03-04 Jfe Steel Corp プレス成形シミュレーション解析方法及び装置
CN103913123A (zh) * 2013-01-07 2014-07-0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介质辨别装置以及记录介质辨别方法
JP2017102046A (ja) * 2015-12-03 2017-06-08 サムスン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記録媒体厚さ判別方法
US20170214812A1 (en) * 2016-01-22 2017-07-27 S-Printing Solution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235435A1 (en) 2019-08-01
JP2019132697A (ja) 2019-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95415A (zh) 片材辨别装置及方法、图像形成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4777728B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原因部位判别方法
US7310108B2 (en) Printing system
US5678133A (en) Auto-gloss selection feature for color image output terminals (IOTs)
US5138178A (en) Photoelectric paper basis weight sensor
JP4663407B2 (ja) 記録材判別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01727037B (zh) 复印设备
CN108535990B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US6215552B1 (en) Electrostatic process control based upon both the roughness and the thickness of a substrate
JP622939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6713775B2 (en) Method to correct for sensitivity variation of media sensors
JP6157377B2 (ja) 記録材判別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04636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tching gloss levels of printed and unprinted regions of a media substrate
JP5980003B2 (ja) 記録材判別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81025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649717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tinguishing transparent media
JP519787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に着脱可能なユニット
US731333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sing and controlling residual mass on customer images
US7048272B2 (en) Media qualification accessory and method
JP496213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濃度補正方法
JP2007206167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516993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251727B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912221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noise prediction method
JP729007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用紙判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