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72735B - 车门后视镜的安装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门后视镜的安装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72735B
CN110072735B CN201780076543.3A CN201780076543A CN110072735B CN 110072735 B CN110072735 B CN 110072735B CN 201780076543 A CN201780076543 A CN 201780076543A CN 110072735 B CN110072735 B CN 1100727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mirror
extension
base
se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7654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72735A (zh
Inventor
岩井丰
佐佐木康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0727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727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727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727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0Sealing arrangements
    • B60J10/70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ndows or windscreens
    • B60J10/74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ndows or windscreens for sliding window panes, e.g. sash guides
    • B60J10/78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ndows or windscreens for sliding window panes, e.g. sash guides adjacent to corner pieces, mirror supports or quarter window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0Sealing arrangements
    • B60J10/70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ndows or windscreens
    • B60J10/72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ndows or windscreens with integral wind-deflecting means, e.g. for preventing soi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0Sealing arrangements
    • B60J10/80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ening panels, e.g. doors
    • B60J10/86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ening panels, e.g. doors arranged on the opening pan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02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 B60R1/06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vehicle exteri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Rear-View Mirror Devices That Are Mounted On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AREA)
  • Seal Device For Vehicle (AREA)

Abstract

车门后视镜具有安装于车门侧板的后视镜基座(15)和配置于后视镜基座(15)与车门侧板之间的后视镜密封件(30)。在后视镜基座(15)的前缘部的内侧,设置有至少一部分由后视镜密封件(30)的外缘部形成且向车门侧开口的凹部(31)。车门压缝条(35)具有风进入限制壁(39),该风进入限制壁(39)在车门侧板的前方横穿而突出到比车门侧板靠车外侧的位置,并插入到凹部(31)内。

Description

车门后视镜的安装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中的车门后视镜的安装部结构。
本申请基于2016年12月15日申请的日本国特愿2016-243704号来主张优先权,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作为车门后视镜的安装部结构,已知有在后视镜基座的车门侧的面安装有后视镜密封件,后视镜基座以隔着后视镜密封件的状态固定于车门上部板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门后视镜的安装部结构在安装于后视镜基座的后视镜密封件的前端部形成有向车辆前方侧延伸的延伸壁。在车门的外周区域安装有对车门与车身侧的车门开口部之间进行密闭的车门压缝条。在车门压缝条设置有朝向车身侧的车门开口部的外侧延伸而与车门开口部的周缘部密接的密封壁。后视镜密封件的延伸壁以在后视镜基座的前方侧抵接于车门压缝条的密封壁的外侧面的方式形成。
在该安装部结构中,通过后视镜密封件的延伸壁抵接于压缝条的密封壁,能够防止行驶风进入车门后视镜的安装部的内侧。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第3608509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门后视镜的安装部结构中,从后视镜密封件的前端部向前方延伸的延伸壁以向车外侧露出的状态抵接于压缝条的密封壁,因此能够从车外侧看到延伸壁与压缝条的抵接部,在美观性方面并不优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方案提供不招致从车外侧观察时的美观性的降低、能够抑制行驶风向车门后视镜的安装部的内侧进入的车门后视镜的安装部结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车门后视镜的安装部结构采用了以下的结构。
(1)本发明的一方案的车门后视镜的安装部结构具备:车门侧板;车门后视镜,其具有安装于所述车门侧板的后视镜基座和配置于所述后视镜基座与所述车门侧板之间的后视镜密封件;以及车门压缝条,其安装于所述车门的外缘部,用于对所述车门与车身的车门开口部之间进行密闭,在所述后视镜基座的前缘部的内侧,设置有至少一部分由所述后视镜密封件的外缘部形成且向所述车门侧开口的凹部,所述车门压缝条具有风进入限制壁,该风进入限制壁在所述车门侧板的前方横穿而突出到比所述车门侧板靠车外侧的位置,并插入到所述凹部内。
根据上述(1)的结构,车门压缝条的风进入限制壁在车门侧板的前方横穿而插入到后视镜基座的前缘部的内侧的凹部,因此能够利用风进入限制壁来阻断要流入车门侧板与后视镜基座之间、后视镜基座的内部的行驶风。另外,风进入限制壁的顶端部插入到后视镜基座的前缘部的内侧的凹部内,因此不能从车外侧看到。因此,从车外侧观察时的美观性变得良好。
(2)在上述(1)的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风进入限制壁的厚度形成为比所述凹部的前后方向的宽度薄。
在上述(2)的情况下,即便车门后视镜、车门压缝条存在一些组装的偏差等,也能够容易将风进入限制壁插入凹部内。因此,在采用了该结构的情况下,能够防止组装性的恶化。
在该结构中,也存在风进入限制壁不与凹部的内壁直接抵接的情况,但风进入限制壁在与凹部之间构成迷宫结构,因此能够抑制行驶风流入车门侧板与后视镜基座之间、后视镜基座的内部。
(3)在上述(1)或(2)的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后视镜密封件具有:密封件主体部,其沿着所述车门侧板延伸;外侧延伸部,其从所述密封件主体部的前端部向车外侧延伸;以及前侧延伸部,其从所述外侧延伸部的车外侧的端部向前方侧延伸,该前侧延伸部的前端部抵接于所述后视镜基座的前侧的周壁,所述凹部由所述后视镜基座的所述周壁、所述后视镜密封件的所述外侧延伸部及所述前侧延伸部包围而形成。
在上述(3)的情况下,与通过后视镜密封件单独来形成凹部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后视镜密封件的形状。因此,在采用了该结构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制造后视镜密封件。
(4)在上述(3)的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前侧延伸部在前端部具有与所述前侧延伸部的其他的部位相比容易变形的变形容易部,所述变形容易部抵接于所述后视镜基座的所述周壁。
在上述(4)的情况下,能够使后视镜密封件的前侧延伸部容易且可靠地密接于后视镜基座的前侧的周壁。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行驶风向后视镜基座内的流入。另外,变形容易部即便与后视镜基座的前侧的周壁抵接而大幅挠曲,由于位于后视镜基座的前缘部的内侧的凹部内,因此也不能从外部看到,不会带来外观的变差。
(5)在上述(4)的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变形容易部形成为向前方且车内侧延伸的唇形状。
在上述(5)的情况下,后视镜密封件的外侧延伸部、前侧延伸部插入并组装于后视镜基座的内侧时,变形允许部仿照该插入轨迹发生变形。因此,能够防止组装时的变形允许部的翘曲。因此,在采用了该结构的情况下,后视镜密封件的组装作业性提高。
(6)在上述(5)的方案中,也可以是,在所述前侧延伸部延伸设置有第二外侧延伸部,该第二外侧延伸部向车外侧延伸并在该第二外侧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上抵接于所述后视镜基座。
在上述(6)的情况下,前侧延伸部的刚性被第二外侧延伸部提高,因此能够防止变形允许部的根部的过大的挠曲、以前侧延伸部与外侧延伸部的连接部为起点的弯折变形。因此,在采用了该结构的情况下,能够提高后视镜基座的内表面与后视镜密封件之间的密封性。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方案,车门压缝条的风进入限制壁在车门侧板的前方横穿而插入到后视镜基座的前缘部的内侧的凹部,因此不会招致从车外侧观察时的美观性降低,能够抑制行驶风向车门后视镜的安装部的内侧进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门的将一部分部件去掉后的从车内侧观察时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门后视镜的将一部分部件去掉后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门后视镜的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门后视镜的图3的V部分的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门后视镜的安装部的与沿着图4的VI-VI线的截面对应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门后视镜的安装部的图6的VII部分的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门后视镜的安装部的沿着图6的VIII-VIII线的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后视镜基座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若无特殊说明,上下和前后是指车身安装状态下的上下和前后。另外,在图中的适当部位记载了指代上方的箭头UP、指代前方的箭头FR、指代左侧方的箭头LH。另外,图中的箭头O、I分别指代车辆的外侧和内侧。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的右侧面的图。
车辆1在车身2的前部侧的侧面形成有车门开口部3,车门4以前端部侧为转动支点而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安装于该车门开口部3。
车门4具备:车门主体5;以及车门窗框7,其一体地安装于车门主体5的上部,用于保持升降玻璃6的外缘部。车门窗框7的前缘部以沿着车身形状的方式向前方倾斜,在车门主体5的前部侧的上边与车门窗框7所夹着的梯形形状的区域安装有车门后视镜10。
图2是将车门衬里等车内侧的部件去掉并从车内侧观察车门4的前部区域和车门后视镜10而得到的图。图3是将一部分部件去掉并从车内侧观察车门后视镜10的一部分而得到的图,图4是从车内侧观察车门后视镜10的整体而得到的图。另外,图5是将图3的V部分放大示出的图。
车门主体5的图1所示的车门外板9的外周缘部结合于图2所示的车门板8的车外侧。
在设置于车门板8与车门外板9之间的空间内,内置有升降玻璃6的引导机构等。
车门窗框7的前部侧的下端区域结合于车门板8。
如图2所示,在车门板8的前部侧的上边与车门窗框7所夹着的区域配置有金属制的车门上部板11(车门侧板),车门上部板11的下端结合于车门板8。车门上部板11形成为上边沿着斜前方而向下方倾斜的大致梯形形状,前缘部和上缘部与车门窗框7一体化。车门上部板11可以与车门窗框7一体地形成,也可以作为分体部件而形成并结合于车门窗框7。
车门后视镜10安装于车门上部板11的车外侧面。
图6是表示沿着图4的VI-VI线的截面的图,图7是将图6的VII部分放大示出的图。另外,图8是表示沿着图6的VIII-VIII线的截面的图。
车门后视镜10具备对镜体12进行保持的镜体保持部13(参照图6)、对镜体保持部13的外侧进行覆盖的后视镜外壳14、以及对镜体保持部13和后视镜外壳14进行保持并在该状态下安装于车门上部板11的外侧面的后视镜基座15。镜体保持部13和后视镜外壳14经由未图示的电动式的转动机构而相对于后视镜基座15被保持。转动机构是用于将镜体保持部13和后视镜外壳14向使用位置和收纳位置中的任一方切换的机构。在使用位置时镜体12朝向车身后方侧,在收纳位置时镜体12朝向车室内侧。另外,在镜体保持部13保持有用于调整镜体12的姿态的未图示的电动式的姿态调整机构。在转动机构、姿态调整机构连接电缆16,该电缆16被从后视镜基座15的车内侧的端面部分引出。在车门上部板11形成有用于将电缆16向车门4内引入的插通孔17(参照图2)。
后视镜基座15具备:基座主体部20,其具有外基座18和内基座19;以及夹持件21,其安装于基座主体部20,在将基座主体部20紧固连结固定于车门上部板11时用于将基座主体部20临时保持于车门上部板11。夹持件21构成作为临时保持部而发挥功能的本实施方式中的脱落限制部。
内基座19相对于车门上部板11的安装部如图3所示,从车内侧观察的侧视时形成为上边沿着斜前方而向下方倾斜的大致梯形形状。
内基座19从车内侧通过3个螺丝40而安装于外基座18,覆盖内基座19的车外侧。外基座18在后视镜基座15安装于车门上部板11的状态下向车外侧露出。
外基座18中的与车门上部板11的外侧面相对的基部如图3所示,从车内侧观察的侧视时形成为上边沿着斜前方而向下方倾斜的大致梯形形状。在外基座18的基部的周边区域形成有朝向车内方向突出的周壁18a。外基座18的基部形成为与内基座19的安装部相比外形大一圈,在外基座18的基部的内侧配置有内基座19的安装部。
在此,如图3所示,内基座19的安装部具有大致沿着车门主体5(车门板8)的上边的下缘部191、大致沿着车门窗框7的前部侧的上方延伸区域的前缘部19f、以及大致沿着从车门窗框7的上方延伸区域的上端部向斜后上方延伸的区域的上缘部19u。
在此,将内基座19的安装部中的前缘部19f和下缘部19l所夹着的下方侧的角部称作前下角部C1,将前缘部19f与上缘部19u所夹着的上方侧的角部称作前上角部C2。另外,将上缘部19u的后方侧的角部称作后上角部C3,将下缘部191的后方侧的角部称作后下角部C4。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内基座19的安装部中的前下角部C1、后上角部C3、后下角部C4的各附近部突出设置有作为紧固连结部的螺纹轴22。各螺纹轴22向车门上部板11方向突出,插入于在车门上部板11的对应的位置形成的插通孔23(参照图2)。在经由各插通孔23突出的螺纹轴22上拧入未图示的螺母。后视镜基座15由此紧固连结固定于车门上部板11。
图9是将外基座18去掉并从车外侧观察内基座19的前端部分而得到的图。
如图9所示,在内基座19的安装部中的前上角部C2的附近部,形成有从内基座19的上端部朝向下方延伸的保持槽24。在该保持槽24保持有作为脱落限制部的夹持件21。夹持件21保持于前下角部C1的螺纹轴22的突出设置位置的大致正上方位置。
如图6、图7所示,在车门上部板11形成有供保持于内基座19的夹持件21插入并卡止的卡止孔25。在本实施方式中,卡止孔25构成车门上部板11的卡止部。
夹持件21具有能够插入卡合于车门上部板11的卡止孔25的插入卡合部26和与插入卡合部26相连设置的头部27。插入卡合部26的顶端部具有以呈山形收敛的方式相互连结的一对卡止壁26a,该一对卡止壁26a被压窄而插入车门上部板11的卡止孔25。一对卡止壁26a在通过卡止孔25之后弹性恢复成原来的形状,从而从车内侧抵接于卡止孔25的孔缘。
在头部27设置有:卡止槽27a,其卡止于内基座19的保持槽24的缘部;弹性凸缘27b,其从车外侧弹性接触于车门上部板11的卡止孔25的孔缘。头部27使卡止槽27a与内基座19的保持槽24的位置一致,从保持槽24的上端侧的开口向下方滑动而保持于保持槽24的最下端位置。
在此,作为脱落限制部的夹持件21在将后视镜基座15紧固连结固定于车门上部板11之前,使插入卡合部26卡合于车门上部板11的卡止孔25,由此能够将后视镜基座15临时保持于车门上部板11,但夹持件21在后视镜基座15的紧固连结固定完成后,也能够利用插入卡合部26侧的卡止壁26a和头部27侧的弹性凸缘27b来维持大的保持力。因此,夹持件21与基于螺纹轴22和螺母的紧固连结力协同配合而能够将后视镜基座15牢固固定于车门上部板11。
在外基座18的内表面上,通过螺丝40而固定有内基座19的状态下,如图5所示,突出设置有从上方侧与内基座19的保持槽24的开口对置配置的限制壁28。限制壁28以与在外基座18的内表面突出设置的加强用的肋41连结的状态设置。加强用的肋41在限制壁28的上部侧与限制壁28相邻地配置。在保持槽24中保持有夹持件21的状态下内基座19固定于外基座18时,限制壁28在保持槽24的开口侧(上方侧)抵接于夹持件21的头部27。因此,限制壁28能够限制夹持件21的头部27从保持槽24脱落的脱落位移。
另外,内基座19的保持槽24以沿着内基座19的前缘部19f的方式形成,但在内基座19的前缘部19f延伸设置有侧壁29,该侧壁29朝向车外侧弯折成大致直角。侧壁29在前缘部19f的至少形成有保持槽24的范围形成。侧壁29以加强保持槽24的侧缘部的方式发挥功能。
另外,在后视镜基座15的相对于车门上部板11的安装面(外基座18和内基座19的车内侧的端面),安装有夹装于后视镜基座15与车门上部板11之间的后视镜密封件30。后视镜密封件30由片状的弹性构件形成。
如图6、图7所示,后视镜密封件30具有在后视镜基座15安装于车门上部板11的状态下,以沿着车门上部板11的外侧面的方式延伸的密封件主体部30a、从密封件主体部30a的前端部沿着内基座19的侧壁29而向车外侧延伸的外侧延伸部30b、以及从外侧延伸部30b的车外侧的端部向前方侧延伸而前端部侧与外基座18的前侧的周壁18a的内表面抵接的前侧延伸部30c。在密封件主体部30a形成有用于使夹持件21的插入卡合部26向车门4侧突出的开口部46和用于引出电缆16的开口部47(参照图4)。另外,在密封件主体部30a上形成有用于使螺纹轴22向车门4侧突出的孔42。
另外,在外基座18的前侧的周壁18a的内侧,形成有由外基座18的周壁18a、后视镜密封件30的外侧延伸部30b及前侧延伸部30c包围的槽状的凹部31。在该凹部中插入有后述的车门压缝条35的风进入限制壁39。风进入限制壁39的厚度形成为比凹部31的前后方向的宽度薄。
需要说明的是,后视镜密封件30的外侧延伸部30b和前侧延伸部30c配置于内基座19的前缘部的侧壁29的前方侧,外基座18的前侧的周壁18a和内基座19的侧壁29构成被插入车门压缝条35的风进入限制壁39的收容槽45。
在后视镜密封件30的前侧延伸部30c的前端部,如图7所示,设置有朝向前方且车内侧延伸的唇形状部32。唇形状部32与前侧延伸部30c的一般部(其他的部位)相比形成为薄壁,与一般部相比容易发生挠曲变形。在本实施方式中,唇形状部32构成变形容易部。唇形状部32在向后方侧发生弹性变形的同时与外基座18的前侧的周壁18a的内表面抵接。
另外,如图7所示,在后视镜密封件30的前侧延伸部30c的前端部延伸设置有向车外侧成大致直角地弯折而延伸的第二外侧延伸部30d。第二外侧延伸部30d的延伸方向的端面抵接于外基座18的内侧底面中的壁34。与第二外侧延伸部30d抵接的壁34的端面由与第二外侧延伸部30d的延伸方向成大致直角的面构成。
在车门窗框7和车门主体5的外周区域,安装有对车门4与车身2侧的车门开口部3之间进行密闭的车门压缝条35。如图6、图7所示,车门压缝条35具备在车门关闭时与车门开口部3的相对靠车内侧的部位弹性接触的中空的主唇36和抵接于与车门开口部3的车外侧面接近的位置的副唇37。主唇36与副唇37由中继部38连接。
如图6、图7所示,在车门压缝条35中的位于后视镜基座15的前缘部的内侧的区域,延伸设置有从中继部38在车门上部板11的前方横穿而突出到比车门上部板11靠车外侧的位置的风进入限制壁39。风进入限制壁39在车门上部板11的前方跨过而插入到后视镜基座15的内侧的凹部31内。
由于风进入限制壁39插入到凹部31内,其结果是,风进入限制壁39也插入到由外基座18的前侧的周壁18a和内基座19的侧壁29形成的收容槽45内。
车门后视镜10通过以下方式安装于车门主体5侧的车门上部板11。
车门后视镜10预先组装包括后视镜密封件30在内的构成部件。此时,作为脱落限制部的夹持件21的插入卡合部26和作为紧固连结部的螺纹轴22从后视镜密封件30突出。
在该状态下,将车门后视镜10侧的夹持件21的插入卡合部26从车外侧插入到车门上部板11的卡止孔25,使插入卡合部26卡止于卡止孔25的孔缘。车门后视镜10(后视镜基座15)由此临时保持于车门上部板11的车外侧。另外,此时,向车门上部板11上的3个插通孔23插入车门后视镜10侧的对应的螺纹轴22。
接着,在车门上部板11的车内侧,从车门上部板11的车内侧向贯穿插通孔23后的各螺纹轴22拧入固定用的螺母。车门后视镜10由此紧固连结固定于车门上部板11。
另外,在车门主体5和车门窗框7的外周区域,之后安装车门压缝条35,但此时,在车门压缝条35延伸设置的风进入限制壁39在车门上部板11的前方横穿而插入到后视镜基座15的前缘部的凹部31(收容槽45)内。
如以上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车门后视镜10的安装部结构中,在后视镜基座15的前缘部的内侧设置有至少一部分由后视镜密封件30的外缘部形成且向车门4侧开口的凹部31,车门压缝条35的风进入限制壁39在车门上部板11的前方横穿而插入到后视镜基座15的前缘部的内侧的凹部31。因此,能够利用风进入限制壁39来阻断要流入车门上部板11与后视镜基座15之间或后视镜基座15的内部的行驶风。另外,风进入限制壁39的顶端部插入到后视镜基座15的前缘部的内侧的凹部31内,因此不容易从车外侧看到。因此,在采用了本实施方式的车门后视镜10的安装部结构的情况下,不会招致从车外侧观察时的美观性的降低,能够抑制行驶风向车门后视镜10的安装部的内侧进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门后视镜10的安装部结构中,插入到后视镜基座15的凹部31内的风进入限制壁39的厚度形成为比凹部31的前后方向的宽度薄,因此即便车门后视镜10、车门压缝条35存在一些组装的偏差等,也能够容易向凹部31内插入风进入限制壁39。需要说明的是,即便在风进入限制壁39不直接抵接于凹部31的壁的情况下,风进入限制壁39和凹部31也构成迷宫结构,因此能够抑制行驶风流入车门上部板11与后视镜基座15之间、后视镜基座15的内部。因此,在采用了该结构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车门压缝条35相对于车门后视镜10的组装性的恶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门后视镜10的安装部结构中,后视镜密封件30具有从密封件主体部30a的前端部向车外侧延伸的外侧延伸部30b、以及从外侧延伸部30b的车外侧的端部向前方侧延伸而前端部抵接于外基座18的前侧的周壁18a的前侧延伸部30c,凹部31由外基座18的周壁18a、后视镜密封件30的外侧延伸部30b及前侧延伸部30c包围而形成。因此,与通过后视镜密封件30单独来形成凹部31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后视镜密封件30的形状。因此,在采用了该结构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制造后视镜密封件30。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车门后视镜10的安装部结构的情况下,后视镜密封件30的前侧延伸部30c在前端部具有与其他的部位相比容易变形的变形容易部(唇形状部32),该变形容易部抵接于外基座18的周壁18a。因此,能够使前侧延伸部30c的前端部容易且可靠地密接于外基座18的周壁18a,可靠地抑制行驶风向后视镜基座15内的流入。
另外,前侧延伸部30c的前端的变形容易部(唇形状部32)与外基座18的周壁18a抵接而比较大地发生挠曲,但变形容易部(唇形状部32)位于凹部31内,因此也不会发生在从外部观察时该挠曲部分招致外观变差的情况。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前侧延伸部30c的前端的变形容易部由朝向前方且车内侧延伸的唇形状部32构成,因此在将后视镜密封件30的外侧延伸部30b、前侧延伸部30c插入并组装于外基座18的内侧时,能够不使唇形状部32翻转而仿照外侧延伸部30b、前侧延伸部30c的插入轨迹发生变形。因此,在采用了该结构的情况下,能够提高后视镜密封件30的组装作业性。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车门后视镜10的安装部结构中,在前侧延伸部延伸设置有向车外侧延伸并在其延伸方向上与外基座18的内部的壁34抵接的第二外侧延伸部30d。因此,前侧延伸部30c的刚性被第二外侧延伸部30d提高,能够防止唇形状部32的根部的过大的挠曲、以前侧延伸部30c与外侧延伸部30b的连接部为起点的弯折变形。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设计变更。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用于将后视镜基座15紧固连结固定于车门上部板11的内基座19侧的紧固连结部由螺纹轴22构成,但紧固连结部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固定设置于内基座19的螺母。在该情况下,通过从车门上部板11的车内侧将螺栓拧入螺母,来将后视镜基座15紧固连结固定于车门上部板11。
附图标记说明:
4…车门
5…车门主体
10…车门后视镜
11…车门上部板(车门侧板)
15…后视镜基座
30…后视镜密封件
30a…密封件主体部
30b…外侧延伸部
30c…前侧延伸部
30d…第二外侧延伸部
31…凹部
32…唇形状部
35…车门压缝条
39…风进入限制壁。

Claims (5)

1.一种车门后视镜的安装部结构,其中,
所述车门后视镜的安装部结构具备:
车门侧板;
车门后视镜,其具有安装于所述车门侧板的后视镜基座和配置于所述后视镜基座与所述车门侧板之间的后视镜密封件;以及
车门压缝条,其安装于车门的外缘部,用于对所述车门与车身的车门开口部之间进行密闭,
在所述后视镜基座的前缘部的内侧,设置有至少一部分由所述后视镜密封件的外缘部形成且向所述车门侧开口的凹部,
所述车门压缝条具有风进入限制壁,该风进入限制壁在所述车门侧板的前方横穿而突出到比所述车门侧板靠车外侧的位置,并插入到所述凹部内,
所述风进入限制壁的厚度形成为比所述凹部的前后方向的宽度薄。
2.一种车门后视镜的安装部结构,其中,
所述车门后视镜的安装部结构具备:
车门侧板;
车门后视镜,其具有安装于所述车门侧板的后视镜基座和配置于所述后视镜基座与所述车门侧板之间的后视镜密封件;以及
车门压缝条,其安装于车门的外缘部,用于对所述车门与车身的车门开口部之间进行密闭,
在所述后视镜基座的前缘部的内侧,设置有至少一部分由所述后视镜密封件的外缘部形成且向所述车门侧开口的凹部,
所述车门压缝条具有风进入限制壁,该风进入限制壁在所述车门侧板的前方横穿而突出到比所述车门侧板靠车外侧的位置,并插入到所述凹部内,
所述后视镜密封件具有:
密封件主体部,其沿着所述车门侧板延伸;
外侧延伸部,其从所述密封件主体部的前端部向车外侧延伸;以及
前侧延伸部,其从所述外侧延伸部的车外侧的端部向前方侧延伸,该前侧延伸部的前端部抵接于所述后视镜基座的前侧的周壁,
所述凹部由所述后视镜基座的所述周壁、所述后视镜密封件的所述外侧延伸部及所述前侧延伸部包围而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后视镜的安装部结构,其中,
所述前侧延伸部在前端部具有与所述前侧延伸部的其他的部位相比容易变形的变形容易部,
所述变形容易部抵接于所述后视镜基座的所述周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后视镜的安装部结构,其中,
所述变形容易部形成为向前方且车内侧延伸的唇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门后视镜的安装部结构,其中,
在所述前侧延伸部延伸设置有第二外侧延伸部,该第二外侧延伸部向车外侧延伸并在该第二外侧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上抵接于所述后视镜基座。
CN201780076543.3A 2016-12-15 2017-11-10 车门后视镜的安装部结构 Active CN1100727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43704 2016-12-15
JP2016243704 2016-12-15
PCT/JP2017/040606 WO2018110175A1 (ja) 2016-12-15 2017-11-10 ドアミラーの取付部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72735A CN110072735A (zh) 2019-07-30
CN110072735B true CN110072735B (zh) 2022-08-23

Family

ID=62558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76543.3A Active CN110072735B (zh) 2016-12-15 2017-11-10 车门后视镜的安装部结构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889172B2 (zh)
JP (1) JP6726765B2 (zh)
CN (1) CN110072735B (zh)
MY (1) MY183689A (zh)
WO (1) WO201811017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29680B (zh) * 2020-12-31 2022-06-17 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框车门外后视镜密封结构
JP2023058337A (ja) * 2021-10-13 2023-04-25 マツダ株式会社 ドアミラー構造
CN114619859B (zh) * 2022-02-15 2023-08-04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外水切及汽车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623307U (zh) * 2015-01-19 2015-09-09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外后视镜密封结构
CN205589105U (zh) * 2016-03-24 2016-09-21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车门上安装后视镜的车门加强件
CN205706117U (zh) * 2015-06-30 2016-11-23 西川橡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车门的密封部件
DE102015210447A1 (de) * 2015-06-08 2016-12-08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Dichtungsanordnung für ein Spiegeldreieck einer Kraftwagenseitentür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8509A (ja) 1983-06-27 1985-01-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油圧操作装置
JP3608509B2 (ja) 2000-12-28 2005-01-12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ドアミラー取付部のシール構造
JP5153467B2 (ja) 2008-06-12 2013-02-27 西川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ウェザストリップの型成形部
JP2012192882A (ja) * 2011-03-17 2012-10-11 Murakami Corp ドアミラーベース
US9227500B2 (en) * 2012-08-31 2016-01-05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door
JP6083750B2 (ja) 2013-07-10 2017-02-22 トヨタ車体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ミラー取付構造
JP6170535B2 (ja) * 2015-10-22 2017-07-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ドア構造
US10457121B2 (en) * 2017-09-11 2019-10-29 Hutchinson Sealing Systems Encapsulated fixed window module for a motor vehicle
JP7145720B2 (ja) * 2018-10-11 2022-10-03 西川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ウェザストリップ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623307U (zh) * 2015-01-19 2015-09-09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外后视镜密封结构
DE102015210447A1 (de) * 2015-06-08 2016-12-08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Dichtungsanordnung für ein Spiegeldreieck einer Kraftwagenseitentür
CN205706117U (zh) * 2015-06-30 2016-11-23 西川橡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车门的密封部件
CN205589105U (zh) * 2016-03-24 2016-09-21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车门上安装后视镜的车门加强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72735A (zh) 2019-07-30
WO2018110175A1 (ja) 2018-06-21
JP6726765B2 (ja) 2020-07-22
BR112019010001A2 (pt) 2019-08-20
US10889172B2 (en) 2021-01-12
MY183689A (en) 2021-03-08
US20190381876A1 (en) 2019-12-19
JPWO2018110175A1 (ja) 2019-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26635B2 (en) Cowl section structure for vehicle
CN110072735B (zh) 车门后视镜的安装部结构
US8342702B2 (en) Vehicle door mirror mount structure
US20130020822A1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EP2767424B1 (en) Sealing structure of parting portion of an automobile
JP6147803B2 (ja) 車両構造
JP2017144775A (ja) 車両用モール
JP2010006255A (ja) カウルサイドシール
JP4419799B2 (ja) 固定ガラス用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US7452022B2 (en) Front portion structure for vehicle
JP6615828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JP2006315561A (ja) 車体のドア構造
JP6663345B2 (ja) ドアミラー
JP4882885B2 (ja) バックドア開口部のシール部構造
US10654526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JP4055080B2 (ja) 自動車用ドアウインドウのディビジョンバー構造
JP6487345B2 (ja) 車両用ドア構造
WO2020184541A1 (ja) カバー部材及びカバー部材取付構造
JP5106277B2 (ja) 見切りシールの取付構造。
JP4700325B2 (ja) 連結構造
JP2014031063A (ja) 車両のドア構造
JP3911661B2 (ja) ドアの艤装サッシュの構造
JP4591209B2 (ja) シール部材の取付構造
JP6825019B2 (ja) 車体側部構造
JP6912949B2 (ja) パーティングシー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