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72656B - 一次性刀具 - Google Patents

一次性刀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72656B
CN110072656B CN201780077343.XA CN201780077343A CN110072656B CN 110072656 B CN110072656 B CN 110072656B CN 201780077343 A CN201780077343 A CN 201780077343A CN 110072656 B CN110072656 B CN 1100726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ing edge
base
flank
edge member
ridge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7734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72656A (zh
Inventor
前田一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Electric Sintered Allo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Electric Sintered Allo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Electric Sintered Alloy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Electric Sintered Alloy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0726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726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726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726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27/00Tools for turning or boring machines; Tools of a similar kind in general;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3B27/14Cutting tools of which the bits or tips or cutting inserts are of special material
    • B23B27/141Specially shaped plate-like cutting inserts, i.e. length greater or equal to width, width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thickn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27/00Tools for turning or boring machines; Tools of a similar kind in general;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3B27/14Cutting tools of which the bits or tips or cutting inserts are of special material
    • B23B27/18Cutting tools of which the bits or tips or cutting inserts are of special material with cutting bits or tips or cutting inserts rigidly mounted, e.g. by brazing
    • B23B27/20Cutting tools of which the bits or tips or cutting inserts are of special material with cutting bits or tips or cutting inserts rigidly mounted, e.g. by brazing with diamond bits or cutting inse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2200/00Details of cutting inserts
    • B23B2200/04Overall shape
    • B23B2200/0447Parallelogra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2200/00Details of cutting inserts
    • B23B2200/04Overall shape
    • B23B2200/049Triangul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2200/00Details of cutting inserts
    • B23B2200/08Rake or top surfaces
    • B23B2200/085Rake or top surfaces discontinuo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2200/00Details of cutting inserts
    • B23B2200/20Top or side views of the cutting edge
    • B23B2200/201Details of the nose radius and immediately surrounding area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2200/00Details of cutting inserts
    • B23B2200/24Cross section of the cutting edge
    • B23B2200/242Cross section of the cutting edge bevelled or chamfer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2200/00Details of cutting inserts
    • B23B2200/24Cross section of the cutting edge
    • B23B2200/245Cross section of the cutting edge round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2200/00Details of cutting inserts
    • B23B2200/28Angles
    • B23B2200/283Negative cutting ang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2226/00Materials of tools or workpieces not comprising a metal
    • B23B2226/12Boron nitride
    • B23B2226/125Boron nitride cubic [CB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2226/00Materials of tools or workpieces not comprising a metal
    • B23B2226/31Diamond
    • B23B2226/315Diamond polycrystalline [PC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2240/00Details of connections of tools or workpieces
    • B23B2240/08Brazed conne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27/00Tools for turning or boring machines; Tools of a similar kind in general;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3B27/14Cutting tools of which the bits or tips or cutting inserts are of special material
    • B23B27/141Specially shaped plate-like cutting inserts, i.e. length greater or equal to width, width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thickness
    • B23B27/145Specially shaped plate-like cutting inserts, i.e. length greater or equal to width, width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thicknes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special sha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3/00Sharpening cutting edges, e.g. of tools;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or holding the tools
    • B24B3/34Sharpening cutting edges, e.g. of tools;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or holding the tools of turning or planing tools or tool bits, e.g. gear cutters
    • B24B3/343Sharpening cutting edges, e.g. of tools;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or holding the tools of turning or planing tools or tool bits, e.g. gear cutters of throw-away cutting bits

Abstract

一次性刀具设置有底座和切削刃部件。切削刃部件包括:前刀面;后刀面;第一连接面;第二连接面;以及用作切削刃的第一脊线。前刀面包括:主表面;以及第一倒角部,其设置在切削刃部件的刃末端部处,刃末端部包括切削刃部件的最末端部。在从底座的上表面看到的平面图中,后刀面、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位于底座外部。第一倒角部相对于主表面倾斜,从而随着第一倒角部靠近主表面,切削刃部件的厚度增大。

Description

一次性刀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次性刀具。本申请要求基于2016年12月15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6-243351的优先权,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公开No.11-320219(专利文献1)披露了一种一次性刀具,该一次性刀具包括:底座(基材),其具有设置有凹部的拐角部分;以及切削刃部件(硬质烧结材料),其接合到凹部上。切削刃部件包括:上表面;与底座的侧表面齐平的第一侧表面;以及面向凹部侧表面的第二侧表面。该切削刃部件包括:第一脊线,其由上表面和第一侧表面形成并且用作切削刃;以及第二脊线,其由上表面和第二侧表面形成。第一脊线以锐角与第二脊线相交。
参考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No.11-320219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包括底座和切削刃部件。所述底座具有上表面、下表面以及将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连接起来的多个侧表面,在所述上表面与所述多个侧表面中的两个侧表面相交的拐角部分处,所述底座设置有凹部。所述切削刃部件接合到凹部上。所述切削刃部件包括:前刀面;后刀面,其延伸为与所述前刀面相交;第一连接面;第二连接面;以及用作切削刃的第一脊线。所述第一连接面将所述后刀面连接至所述两个侧表面中的一个侧表面,并且延伸为与所述前刀面相交。所述第二连接面将所述后刀面连接至所述两个侧表面中的另一个侧表面,并且延伸为与所述前刀面相交。所述第一脊线由所述前刀面和所述后刀面形成。所述前刀面包括:主表面,其沿所述上表面延伸;以及第一倒角部,其设置在所述切削刃部件的刃末端部处,所述刃末端部包括所述切削刃部件的最末端部。所述切削刃包括第一切削刃部,所述第一切削刃部由第一脊线部构成,所述第一脊线部由所述第一倒角部和所述后刀面形成。在从所述底座的所述上表面看到的平面图中,所述后刀面、所述第一连接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面位于所述底座外部。所述第一倒角部相对于所述主表面倾斜,从而随着所述第一倒角部靠近所述主表面,所述切削刃部件的厚度增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3是沿图2所示的剖面线III-III截取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的示意性局部剖视图。
图4是在图2所示的区域IV处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的示意性放大平面图。
图5示出了磨削根据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每个一次性刀具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磨削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的第一倒角部的方法的示意性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7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8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9是沿图8所示的剖面线IX-IX截取的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的示意性局部剖视图。
图10是沿图8所示的剖面线X-X截取的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的示意性局部剖视图。
图11是在图8所示的区域XI处的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的示意性放大平面图。
图12是示出磨削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的第一倒角部的方法的示意性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13是示出磨削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的第二倒角部的方法的示意性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14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15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16是沿图15所示的剖面线XVI-XVI截取的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的示意性局部剖视图。
图17是在图15所示的区域XVII处的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的示意性放大平面图。
图18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19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20是沿图19所示的剖面线XX-XX截取的根据第四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的示意性局部剖视图。
图21是沿图19所示的剖面线XXI-XXI截取的根据第四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的示意性局部剖视图。
图22是在图19所示的区域XXII处的根据第四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的示意性放大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磨削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一次性刀具的切削刃部件以及在使用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一次性刀具来切削工件时,切削刃部件可能崩裂。此外,在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一次性刀具中,难以增加重复使用切削刃部件的次数(磨削切削刃部件的次数)。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这样的一次性刀具:其具有稳定的质量,并且包括可以重复使用更多次的切削刃部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可以提供这样的一次性刀具:其具有稳定的质量,并且包括可以重复使用更多次的切削刃部件。
[实施例的描述]
首先,列举并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1、2、3、4,包括底座10、10c以及切削刃部件20、20b、20c、20d。底座10、10c具有上表面11、下表面12以及将上表面11和下表面12连接起来的多个侧表面13,在上表面11与多个侧表面13中的两个侧表面(13a、13b)相交的拐角部分处,底座10、10c设置有凹部14。切削刃部件20、20b、20c、20d接合到凹部14上。切削刃部件20、20b、20c、20d包括:前刀面21、121;后刀面22、22c,其延伸为与前刀面21、121相交;第一连接面23;第二连接面26;以及第一脊线(24、124),其用作切削刃24、124。第一连接面23将后刀面22、22c连接至两个侧表面(13a、13b)中的一个侧表面13a,并且延伸为与前刀面21、121相交。第二连接面26将后刀面22、22c连接至两个侧表面(13a、13b)中的另一侧表面13b,并且延伸为与前刀面21、121相交。第一脊线(24、124)由前刀面21、121和后刀面22、22c形成。前刀面21、121包括:主表面21a、121a,其沿上表面11延伸;以及第一倒角部21b、121b,其设置在切削刃部件20、20b、20c、20d的刃末端部处,刃末端部包括切削刃部件20、20b、20c、20d的最末端部30。切削刃24、124包括第一切削刃部24d、124d,第一切削刃部24d、124d由第一脊线部(24d、124d)构成,第一脊线部(24d、124d)由第一倒角部21b、121b和后刀面22、22c形成。在从底座10、10c的上表面11看到的平面图中,后刀面22、22c、第一连接面23和第二连接面26位于底座10、10c外部。第一倒角部21b、121b相对于主表面21a、121a倾斜,从而随着第一倒角部21b、121b靠近主表面21a、121a,切削刃部件20、20b、20c、20d的厚度增大。
第一倒角部21b、121b设置在切削刃部件20、20b、20c、20d的刃末端部处,刃末端部包括切削刃部件20、20b、20c、20d的最末端部30。从而,可以抑制在切削刃24、124中产生诸如诸如裂口和缺口等损坏部分40、140。一次性刀具1、2、3、4具有稳定的质量。
在从底座10、10c的上表面11看到的平面图中,后刀面22、22c、第一连接面23和第二连接面26位于底座10、10c外部。因此,当在切削刃24、124中产生诸如裂口和缺口等损坏部分40、140时,通过磨削切削刃部件20、20b、20c、20d的后刀面22、22c可以去除损坏部分40、140。根据一次性刀具1、2、3、4,可以增加重复使用切削刃部件20、20b、20c、20d的次数,从而可以经济地使用一次性刀具1、2、3、4。
第一倒角部21b、121b相对于主表面21a、121a倾斜,从而随着第一倒角部21b、121b靠近主表面21a、121a,切削刃部件20、20b、20c、20d的厚度增大。因此,在磨削后刀面22、22c以便去除损坏部分40、140时,用作切削刃24、124的第一脊线(24、124)处的切削刃部件20、20b、20c、20d的厚度增加,从而在切削刃24、124中不太可能产生诸如裂口和缺口等损坏部分40、140。一次性刀具1、2、3、4具有稳定的质量。
(2)在根据(1)的一次性刀具2、4中,前刀面121还包括第二倒角部121c、121d,第二倒角部121c、121d与主表面121a、第一倒角部121b和后刀面22、22c连接。第二倒角部121c、121d相对于主表面121a倾斜,从而随着第二倒角部121c、121d靠近主表面121a,切削刃部件20b、20d的厚度增大。切削刃124包括第二切削刃部124e、124f,第二切削刃部124e、124f由第二脊线部(124e、124f)构成,第二脊线部(124e、124f)由第二倒角部121c、121d和后刀面22、22c形成。在从底座10的上表面11看到的平面图中,切削刃部件20b、20d的最末端部30与底座10、10c之间的第一距离d1大于第二切削刃部124e、124f与底座10、10c之间的第二距离d2
在一次性刀具2、4中,前刀面121还包括第二倒角部121c、121d。因此,在磨削切削刃部件20b、20d时以及在使用一次性刀具2、4切削工件时,可以进一步抑制在切削刃124中产生诸如裂口和缺口等损坏部分40、140。一次性刀具2、4具有更加稳定的质量。
在一次性刀具2、4中,第二倒角部121c、121d相对于主表面121a倾斜,从而随着第二倒角部121c、121d靠近主表面121a,切削刃部件20b、20d的厚度增大。因此,在磨削后刀面22、22c以便去除损坏部分40、140时,用作切削刃124的第一脊线(124)处的切削刃部件20b、20d的厚度增加,从而在切削刃124中不太可能产生损坏部分40、140。一次性刀具2、4具有稳定的质量。
切削刃部件20b的最末端部30是用于切削工件的最常用部分,并且是最可能产生损坏部分40的部分。由于在从底座10的上表面11看到的平面图中第一距离d1大于第二距离d2,因此可以增加重复使用切削刃部件20b、20d的次数。可以经济地使用一次性刀具2、4。
(3)在根据(2)的一次性刀具2、4中,第一倒角部121b与主表面121a的第一延伸平面121e之间的第一角度θ1小于第二倒角部121c、121d与主表面121a的第一延伸平面121e之间的第二角度θ2。因此,在从底座10、10c的上表面11看到的平面图中,第一距离d1大于第二距离d2。根据一次性刀具2、4,可以增加重复使用切削刃部件20b、20d的次数,从而可以经济地使用一次性刀具2、4。
(4)在根据(1)或(2)的一次性刀具1、2、3、4中,第一倒角部21b、121b与主表面21a、121a的第一延伸平面21e、121e之间的第一角度θ1为3°以上且25°以下。通过将第一角度θ1设定为3°以上,可以抑制在切削刃24、124中产生诸如裂口和缺口等损坏部分40,并且可以抑制在工件的切削期间在工件中产生毛刺。因此,一次性刀具1、2、3、4具有稳定的质量。
通过将第一角度θ1设定为25°以下,即使在切削刃部件20、20b、20c、20d被磨削之后,也可以确保切削刃强度,并且可以以与切削刃部件20、20b、20c、20d被磨削之前相同的方式以高切削精度来切削工件。可以抑制切削刃部件20、20b、20c、20d的切屑性能在切削刃部件20、20b、20c、20d被磨削之后劣化。
(5)在根据(1)至(4)中的任一项的一次性刀具1、2、3、4中,切削刃部件20、20b、20c、20d的最末端部30位于上表面11的第二延伸平面11e上。因此,即使在切削刃部件20、20b、20c、20d被磨削之后,也可以以与切削刃部件20、20b、20c、20d被磨削之前相同的方式以高切削精度来切削工件。可以抑制切削刃部件20、20b、20c、20d的切屑性能在切削刃部件20、20b、20c、20d被磨削之后劣化。
(6)在根据(1)至(5)中的任一项的一次性刀具3、4中,在从主表面21a、121a看到的平面图中,后刀面22c相对于主表面21a、121a倾斜,从而随着后刀面22c远离主表面21a、121a,后刀面22c靠近底座10c的两个侧表面(13a、13b)。因此,可以增加后刀面22c相对于工件的后刀量(flank amount)。抑制后刀面22c在切削期间的磨损,从而一次性刀具3、4具有更长的寿命。此外,改善了切削刃24、124的可切削性。即使切削刃部件20c、20d相对于底座10c的两个侧表面(13a、13b)突出,也可以抑制在切削工件期间发生颤动,从而抑制切削精度的降低。
(7)在根据(6)的一次性刀具3、4中,后刀面22c相对于与主表面21a、121a垂直并与第一脊线(24、124)接触的假想平面21v、121v倾斜的倾斜角θ5为0.1°以上且15°以下。通过将后刀面22c的倾斜角θ5设定为0.1°以上,可以进一步抑制切削刃部件20c、20d的后刀面22c的磨损以及切削期间发生颤动。通过将倾斜角θ5设定为15°以下,可以使用磨石来磨削后刀面22c,磨石不会与底座10、10c发生干涉。
(8)在根据(1)至(7)中的任一项的一次性刀具1、2、3、4中,由前刀面21、121和第一连接面23形成的第二脊线25、125以钝角与第一脊线(24、124)相交。由前刀面21、121和第二连接面26形成的第三脊线27、127以钝角与第一脊线(24、124)相交。因此,可以抑制切削刃部件20、20b、20c、20d崩裂。一次性刀具1、2、3、4具有稳定的质量。
(9)在根据(8)的一次性刀具1、2、3、4中,切削刃24、124包括:第一直线切削刃部分24a、124a,其位于第一连接面23与第一切削刃部24d、124d之间;以及第二直线切削刃部分24c、124c,其位于第二连接面26与第一切削刃部24d、124d之间。当γ(度)表示在从底座10、10c的上表面11看到的平面图中第一直线切削刃部分24a、124a与第二直线切削刃部分24c、124c之间的角度时,第一脊线(24、124)与第二脊线25、125之间的第一相交角α(度)以及第一脊线(24、124)与第三脊线27、127之间的第二相交角δ(度)中的每一个为(160-γ/2)以上且(200-γ/2)以下。因此,可以进一步减少在切削刃部件20、20b、20c、20d的磨削之前和之后切削刃部件20、20b、20c、20d进入工件的切削深度的变化。
(10)在根据(1)至(8)中的任一项的一次性刀具1、2、3、4中,切削刃24、124包括:第一直线切削刃部分24a、124a,其位于第一连接面23与第一切削刃24d、124d之间;以及第二直线切削刃部分24c、124c,其位于第二连接面26与第一切削刃部24d、124d之间。第一直线切削刃部分24a、124a平行于第一底座脊线15a,第一底座脊线15a由底座10、10c的上表面11和一个侧表面13a形成。第二直线切削刃部分24c、124c平行于第二底座脊线15b,第二底座脊线15b由底座10、10c的上表面11和另一侧表面13b形成。
因此,切削刃24、124相对于工件可以高精度地定位。可以提高一次性刀具1、2、3、4切削工件的精度。切削刃24、124相对于磨石可以高精度地定位。提高了磨削切削刃部件20、20b、20c、20d的精度,从而获得高质量的切削刃24、124。
(11)在根据(10)的一次性刀具1、2、3、4中,在从底座10、10c的上表面11看到的平面图中,第一直线切削刃部分24a、124a与第一底座脊线15a之间的第三距离d3为0.01mm以上且1mm以下。在从底座10、10c的上表面11看到的平面图中,第二直线切削刃部分24c、124c与第二底座脊线15b之间的第四距离d4为0.01mm以上且1mm以下。
通过将在从底座10、10c的上表面11看到的平面图中的第三距离d3和第四距离d4中的每一个设定为1mm以下,可以抑制切削刃部件20、20b、20c、20d的刚度大幅降低。因此,在切削工件时,可以抑制切削刃部件20、20b、20c、20d的崩裂以及切削精度的减小。通过将在从底座10、10c的上表面11看到的平面图中的第三距离d3和第四距离d4中的每一个设定为0.01mm以上,可以在可靠地防止底座10、10c被磨削的同时磨削切削刃部件20、20b、20c、20d的后刀面22、22c。可以可靠地防止在磨削切削刃部件20、20b、20c、20d期间由于底座10、10c的切屑而导致对磨石的阻塞(clogging)以及在一次性刀具1、2、3、4中的裂缝。
(12)在根据(1)至(11)中的任一项的一次性刀具1、2、3、4中,第一切削刃部24d、124d包括弯曲切削刃部分24b、124b,弯曲切削刃部分24b、124b具有突出的弯曲形状。弯曲切削刃部分24b、124b包括最末端部30。因此,可以抑制在一次性刀具1、2、3、4的最末端部30中产生诸如裂口和缺口等损坏部分40、140。一次性刀具1、2、3、4具有稳定的质量。
(13)在根据(1)至(12)中任一项的一次性刀具1、2、3、4中,切削刃部件20、20b、20c、20d包括以下材料中的一种:金刚石、立方氮化硼、硬质合金和金属陶瓷。一次性刀具1、2、3、4可以用于高精度地切削具有不同硬度的工件,诸如高硬度材料或非铁软金属。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细节]
以下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细节。应当注意,在下面提到的附图中,相同或相应的部分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不再重复描述。此外,可以适当地组合下面描述的实施例的构造的至少一部分。
(第一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1主要包括底座10和切削刃部件20。根据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1还可以包括背衬体18。
底座10具有上表面11、下表面12、以及将上表面11和下表面12连接起来的多个侧表面13。在本实施例中,在从底座10的上表面11看到的平面图中,底座10可以具有等边三角形形状。在本说明书中,从底座10的上表面11看到的平面图是指沿垂直于底座10的上表面11的方向观看。多个侧表面13可以包括侧表面13a、侧表面13b和侧表面13c。在从底座10的上表面11看到的平面图中,底座10可以具有多边形形状,诸如菱形(见图14、图15、图18和图19)、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等。
此外,底座10设置有凹部14,凹部14在上表面11与多个侧表面13中的两个侧表面(13a、13b)相交的拐角部分处。具体地说,底座10分别在上表面11与两个侧表面(13a、13b)相交的第一拐角部分、在上表面11与两个侧表面(13b、13c)相交的第二拐角部分、以及在上表面11与两个侧表面(13c、13a)相交的第三拐角部分处设置有凹部14。凹部14可以设置在上表面11与多个侧表面13中的两个侧表面相交的全部拐角部分处。凹部14可以设置在上表面11与多个侧表面13中的两个侧表面相交的全部拐角部分中的至少一个拐角部分处。
底座10还包括:第一底座脊线15a,其由上表面11和两个侧表面(13a、13b)中的一个侧表面13a形成;以及第二底座脊线15b,其由上表面11和两个侧表面(13a、13b)中的另一侧表面13b形成。底座10还设置有在上表面11的中央部分与下表面12的中央部分之间延伸的通孔16。通过将螺钉或按压部件配合到孔16中,可以将一次性刀具1附接到用于切削的保持件(未示出),或者附接到用于磨削的保持件(未示出)。硬质合金可以用作底座10的材料。底座10可以由韧性高于切削刃部件20的韧性的材料构成。
使用钎焊材料等将切削刃部件20接合到底座10的凹部14上。可以在底座10的凹部14的整个表面处将切削刃部件20接合到底座10的凹部14上。在本实施例中,凹部14设置在底座10的第一拐角部分、第二拐角部分和第三拐角部分处。切削刃部件20可以接合到这些凹部14中的至少一个上。
切削刃部件20包括:前刀面21;后刀面22,其延伸为与前刀面21相交;第一连接面23;第二连接面26;以及第一脊线(24),其用作切削刃24。第一连接面23将后刀面22连接至两个侧表面(13a、13b)中的一个侧表面13a,并且延伸为与前刀面21相交。第二连接面26将后刀面22连接至两个侧表面(13a、13b)中的另一侧表面13b,并且延伸为与前刀面21相交。第一脊线(24)由前刀面21和后刀面22形成。
如图4所示,切削刃部件20还包括:第二脊线25,其由前刀面21和第一连接面23形成;以及第三脊线27,其由前刀面21和第二连接面26形成。如图4所示,第二脊线25可以与第一脊线(24)以作为钝角的第一相交角α相交。第一脊线(24)与第二脊线25之间的第一相交角α理想地为110°以上且165°以下,并且更理想地为130°以上且150°以下。在从底座10的上表面11看到的平面图中,第二脊线25与第一底座脊线15a之间的角度β理想地为110°以上且165°以下,并且更理想地为130°以上且150°以下。第二脊线25与第一底座脊线15a之间的角度β可以等于第一脊线(24)与第二脊线25之间的第一相交角α。
如图4所示,第三脊线27可以与第一脊线(24)以作为钝角的第二相交角δ相交。第一脊线(24)与第三脊线27之间的第二相交角δ理想地为110°以上且165°以下,并且更理想地为130°以上且150°以下。在从底座10的上表面11看到的平面图中,第三脊线27与第二底座脊线15b之间的角度ε理想地为110°以上且165°以下,并且更理想地为130°以上且150°以下。第三脊线27与第二底座脊线15b之间的角度ε可以等于第一脊线(24)与第三脊线27之间的第二相交角δ。第一脊线(24)与第三脊线27之间的第二相交角δ可以等于第一脊线(24)与第二脊线25之间的第一相交角α。第三脊线27与第二底座脊线15b之间的角度ε可以等于第二脊线25与第一底座脊线15a之间的角度β。
前刀面21包括:主表面21a,其沿上表面11延伸;以及第一倒角部21b,其设置在切削刃部件20的刃末端部处,刃末端部包括切削刃部件20的最末端部30。在本说明书中,“主表面21a沿上表面11延伸”的表述意思是主表面21a的主延伸方向与上表面11的主延伸方向相同。具体地说,在图2和图4中,主表面21a的主延伸方向和上表面11的主延伸方向中的每一个方向与纸张平面中的向内方向对应。“主表面21a沿上表面11延伸”的表述包含主表面21a不与上表面11齐平的情况。如图1和图3所示,主表面21a可以相对于上表面11突出。“主表面21a沿上表面11延伸”的表述包含以下两种情况:主表面21a与上表面11平行的情况;以及主表面21a不与上表面11平行的情况。
如图3所示,切削刃部件20的最末端部30可以位于上表面11的第二延伸平面11e上。如图4所示,在从底座10的上表面11看到的平面图中,切削刃部件20的最末端部30与底座20之间的第一距离d1大于第一直线切削刃部分24a与第一底座脊线15a之间的第三距离d3。在本说明书中,第一距离d1被定义为当沿垂直于底座10的上表面11的方向观看底座10的上表面11时切削刃部件20的最末端部30与底座10之间的最小距离。第三距离d3被定义为当沿垂直于底座10的上表面11的方向观看底座10的上表面11时第一脊线(24)与第一底座脊线15a的延长线之间的最小距离。
在从底座10的上表面11看到的平面图中,切削刃部件20的最末端部30与底座10之间的第一距离d1大于第二直线切削刃部分24c与第二底座脊线15b之间的第四距离d4。第四距离d4被定义为当沿垂直于底座10的上表面11的方向观看底座10的上表面11时第一脊线(24)与第二底座脊线15b的延长线之间的最小距离。
如图3所示,第一倒角部21b相对于主表面21a倾斜,从而随着第一倒角部21b靠近主表面21a,切削刃部件20的厚度增大。第一倒角部21b与主表面21a的第一延伸平面21e之间的第一角度θ1可以为3°以上,优选地可以为5°以上,并且更优选地可以为7°以上。通过将第一角度θ1设定为3°以上,可以抑制在切削刃24中产生诸如裂口和缺口等损坏部分40(见图6),并且可以抑制在工件的切削期间在工件中产生毛刺。因此,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1具有稳定的质量。
第一倒角部21b与主表面21a的第一延伸平面21e之间的第一角度θ1可以为25°以下,优选地可以为15°以下,并且更优选地可以为10°以下。通过将第一角度θ1设定为25°以下,可以防止在切削刃部件20被磨削之前和之后切削刃部件20的厚度的较大变化。在本发明书中,切削刃部件20的厚度被定义为切削刃部件20的在垂直于主表面21a的方向上的长度。可以防止在切削刃部件20被磨削之前和之后切削刃24的中央高度(center height)的较大变化。因此,即使在切削刃部件20被磨削之后,也可以确保切削刃强度,并且可以以与切削刃部件20被磨削之前相同的方式以高切削精度来切削工件。可以抑制切削刃部件20的切屑性能在切削刃部件20被磨削之后劣化。
切削刃24包括第一切削刃部24d,第一切削刃部24d由第一脊线部(24d)构成,第一脊线部(24d)由第一倒角部21b和后刀面22形成。第一切削刃部24d包括切削刃部件20的最末端部30。在从底座10的上表面11看到的平面图中,后刀面22、第一连接面23和第二连接面26位于底座10或两个侧表面(13a、13b)的外部(外侧)。在从底座10的上表面11看到的平面图中,切削刃部件20可以覆盖整个凹部14。
如图4所示,切削刃24包括:第一直线切削刃部分24a,其位于第一连接面23与第一切削刃部24d之间;以及第二直线切削刃部分24c,其位于第二连接面26与第一切削刃部24d之间。第一直线切削刃部分24a和第二直线切削刃部分24c可以由主表面21a和后刀面22形成。当γ(度)表示在从底座10的上表面11看到的平面图中第一直线切削刃部分24a与第二直线切削刃部分24c之间的角度时,第一脊线(24)与第二脊线25之间的第一相交角α(度)以及第一脊线(24)与第三脊线27之间的第二相交角δ(度)中的每一个可以优选地为(160-γ/2)以上且(200-γ/2)以下,并且可以更优选地为(170-γ/2)以下且(190-γ/2)以下。
第一直线切削刃部分24a可以连接至第一连接面23。第一直线切削刃部分24a可以连接至第二脊线25。第二直线切削刃部分24c可以连接至第二连接面26。第二直线切削刃部分24c可以连接至第三脊线27。第一直线切削刃部分24a可以平行于第一底座脊线15a,第一底座脊线15a由底座10的上表面11和一个侧表面13a形成。第二直线切削刃部分24c可以平行于第二底座脊线15b,第二底座脊线15b由底座10的上表面11和另一侧表面13b形成。
在从底座10的上表面11看到的平面图中,第一直线切削刃部分24a与第一底座脊线15a之间的第三距离d3理想地为0.01mm以上且1mm以下,并且更理想地为0.1mm以上且0.6mm以下。在本说明书中,在从底座10的上表面11看到的平面图中的第三距离d3被定义为当沿垂直于底座10的上表面11的方向观看底座10的上表面11时第一直线切削刃部分24a与第一底座脊线15a的延长线之间的距离。在从底座10的上表面11看到的平面图中,第二直线切削刃部分24c与第二底座脊线15b之间的第四距离d4理想地为0.01mm以上且1mm以下,并且更理想地为0.1mm以上且0.6mm以下。在本说明书中,在从底座10的上表面11看到的平面图中的第四距离d4被定义为当沿垂直于底座10的上表面11的方向观看底座10的上表面11时第二直线切削刃部分24c与第二底座脊线15b的延长线之间的距离。第四距离d4可以等于第三距离d3
第一切削刃部24d可以包括弯曲切削刃部分24b,弯曲切削刃部分24b具有突出的弯曲形状。具体地说,弯曲切削刃部分24b可以具有突出的弧状形状。弯曲切削刃部分24b可以包括切削刃部件20的最末端部30。弯曲切削刃部分24b可以由第一倒角部21b和后刀面22形成。弯曲切削刃部分24b位于第一直线切削刃部分24a与第二直线切削刃部分24c之间。弯曲切削刃部分24b连接至第一直线切削刃部分24a和第二直线切削刃部分24c。
第一切削刃部24d可以包括第三直线切削刃部分24e和第四直线切削刃部分24f。第三直线切削刃部分24e和第四直线切削刃部分24f可以由第一倒角部21b和后刀面22形成。第三直线切削刃部分24e可以连接至第一直线切削刃部分24a和弯曲切削刃部分24b。第四直线切削刃部分24f可以连接至第二直线切削刃部分24c和弯曲切削刃部分24b。
在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1中,切削刃部件20可以包括以下材料中的一种:金刚石、立方氮化硼、硬质合金和金属陶瓷。包括金刚石的切削刃部件20可以是金刚石烧结材料。包括立方氮化硼(CBN)的切削刃部件20可以是包括20体积%以上立方氮化硼(CBN)的立方氮化硼(CBN)烧结材料。硬质合金可以包括作为主要成分的碳化钨(WC),碳化钨(WC)中添加有钴(Co)、碳化钛(TiC)、氮化钛(TiN)和碳氮化钛(TiCN)中的至少一种。金属陶瓷可以包括作为主要成分的碳化钛(TiC)、氮化钛(TiN)或碳氮化钛(TiCN)。切削刃部件20由硬度高于底座10的硬度的材料构成。
背衬体18可以位于底座10的凹部14与切削刃部件20之间。背衬体18由韧性高于切削刃部件20的韧性的材料构成。因此,即使在切削期间大载荷作用在切削刃24上时,该载荷的一部分也可以被背衬体18吸收。背衬体18防止该载荷在切削刃部件20上集中,并且防止切削刃24在切削期间崩裂。背衬体18可以延长一次性刀具1的寿命。包括背衬体18的一次性刀具1具有更加稳定的质量。可以使用硬质合金作为背衬体18的材料。
如图3所示,背衬体18的侧表面18s可以与切削刃部件20的后刀面22齐平。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变型例,背衬体18的侧表面18s可以与底座10的两个侧表面(13a、13b)齐平,并且切削刃部件20的后刀面22可以相对于底座10的两个侧表面(13a、13b)和背衬体18的侧表面18s突出。背衬体18可以与切削刃部件20成一体。切削刃部件20和背衬体18可以是通过一体地烧结成形切削刃部件20和背衬体18而获得的复合烧结材料。
下面描述制造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1的示例性方法。通过一体地烧结成形切削刃部件20和背衬体18获得复合烧结材料。在该复合烧结材料的背衬体18面向底座10的凹部14的情况下,使用钎焊材料等将该复合烧结材料接合到底座10的凹部14上。通过磨削包括第一脊线(24)的后刀面22而不磨削底座10,在第一脊线(24)处形成切削刃24。这样,可以制造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1。
下面描述使用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1来切削工件的示例性方法。将一次性刀具1保持在用于切削的保持件处。使作为切削刃24的第一脊线(24)与工件接触,并且使工件相对于一次性刀具1旋转。这样,使用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1对工件进行切削。
参考图5,下面描述磨削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1的切削刃24的示例性方法。将一次性刀具1保持在用于磨削的保持件处(S1)。使包括切削刃24的后刀面22与磨石接触以磨削后刀面22。具体地说,首先,可以磨削后刀面22,以磨削第一直线切削刃部分24a和第二直线切削刃部分24c(S2)。在该情况下,还可以磨削第三直线切削刃部分24e和第四直线切削刃部分24f。然后,可以磨削后刀面22,以磨削弯曲切削刃部分24b(S3)。这样,对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1的切削刃24进行磨削。
在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1中,在从底座10的上表面11看到的平面图中,后刀面22、第一连接面23和第二连接面26位于底座10外部。因此,如图6所示,当在使用一次性刀具1切削工件的期间在切削刃部件20中产生损坏部分40时,可以磨削后刀面22,从而去除损坏部分40。
具体地说,如图6所示,在使用一次性刀具1切削工件期间,在由第一倒角部21b和后刀面22形成的切削刃24(第一切削刃部24d)中产生宽度为w1且高度为h1的损坏部分40。通过将后刀面22磨削掉磨削宽度w3,即,将后刀面22磨削到磨削线41,可以去除损坏部分40。磨削宽度w3大于损坏部分40的宽度w1
然后,在使用一次性刀具1切削工件期间,在切削刃部件20中再次产生宽度为w1且高度为h1的损坏部分40。通过将后刀面22磨削掉磨削宽度w3,即,将后刀面22磨削到磨削线42,可以去除损坏部分40。同样地,每当在切削刃部件20中产生宽度为w1且高度为h1的损坏部分40时,将后刀面22磨削掉磨削宽度w3,从而去除损坏部分40。切削刃部件20可以被磨削五次以分别被磨削至磨削线41、42、43、44、45,从而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1可以被重复使用五次。
在从底座10的上表面11看到的平面图中,后刀面22、第一连接面23和第二连接面26相对于底座10的两个侧表面(13a、13b)的每个突出量优选为一次性刀具1可以被重复使用两次以上的这种突出量。在从底座10的上表面11看到的平面图中,后刀面22、第一连接面23和第二连接面26相对于底座10的两个侧表面(13a、13b)的每个突出量例如可以为0.01mm以上。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1中,第一倒角部21b相对于主表面21a倾斜,从而随着第一倒角部21b靠近主表面21a,切削刃部件20的厚度增大。因此,在磨削后刀面22以便去除损坏部分40时,用作切削刃24的第一脊线(24)处的切削刃部件20的厚度增加。
下面描述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1的作用和效果。
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1包括底座10和切削刃部件20。底座10具有上表面11、下表面12以及将上表面11和下表面12连接起来的多个侧表面13,在上表面11与多个侧表面13中的两个侧表面(13a、13b)相交的拐角部分处,底座10设置有凹部14。切削刃部件20接合到凹部14上。切削刃部件20包括:前刀面21;后刀面22,其延伸为与前刀面21相交;第一连接面23;第二连接面26;以及第一脊线(24),其用作切削刃24。第一连接面23将后刀面22连接至两个侧表面(13a、13b)中的一个侧表面13a,并且延伸为与前刀面21相交。第二连接面26将后刀面22连接至两个侧表面(13a、13b)中的另一侧表面13b,并且延伸为与前刀面21相交。第一脊线(24)由前刀面21和后刀面22形成。前刀面21包括:主表面21a,其沿上表面11延伸;以及第一倒角部21b,其设置在切削刃部件20的刃末端部处,刃末端部包括切削刃部件20的最末端部30。切削刃24包括第一切削刃部24d,第一切削刃部24d由第一脊线部(24d)构成,第一脊线部(24d)由第一倒角部21b和后刀面22形成。在从底座10的上表面11看到的平面图中,后刀面22、第一连接面23和第二连接面26位于底座10外部。第一倒角部21b相对于主表面21a倾斜,从而随着第一倒角部21b靠近主表面21a,切削刃部件20的厚度增大。
在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1中,第一倒角部21b设置在切削刃部件20的刃末端部处,刃末端部包括切削刃部件20的最末端部30。因此,在磨削切削刃部件20时以及在使用一次性刀具1切削工件时,可以抑制在切削刃24中产生诸如裂口和缺口等损坏部分40。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1具有稳定的质量。
在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1中,在从底座10的上表面11看到的平面图中,后刀面22、第一连接面23和第二连接面26位于底座10外部。因此,在使用一次性刀具1切削工件的同时在切削刃24中产生损坏部分40,通过磨削切削刃部件20的后刀面22可以去除损坏部分40。
通常,损坏部分40在平行于前刀面21的主表面21a的方向上的宽度w1小于损坏部分40在垂直于前刀面21的主表面21a的方向上的高度h1。与磨削前刀面21的第一比较例相比,磨削后刀面22的本实施例的为去除一次性刀具1中的损坏部分40所需的切削刃部件20的磨削量可以减小。在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1中,磨削切削刃部件20以去除切削刃部件20中的损坏部分40可以进行更多次。根据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1,可以增加重复使用切削刃部件20的次数,从而可以经济地使用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1。
在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1中,第一倒角部21b相对于主表面21a倾斜,从而随着第一倒角部21b靠近主表面21a,切削刃部件20的厚度增大。因此,在磨削后刀面22以便去除损坏部分40时,用作切削刃24的第一脊线(24)处的切削刃部件20的厚度增加,从而在切削刃24中不太可能产生损坏部分40。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1具有稳定的质量。
在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1中,仅通过磨削后刀面22来磨削包括第一倒角部21b的切削刃部件20,以去除损坏部分40。另一方面,在第一比较例的一次性刀具中,通过磨削前刀面21来磨削包括第一倒角部21b的切削刃部件20以去除损坏部分40,并且随后再次磨削前刀面21的一部分以形成第一倒角部21b。根据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1,包括第一倒角部21b的切削刃部件20以较少数量的磨削步骤被磨削。
在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1中,在从底座10的上表面11看到的平面图中,后刀面22、第一连接面23和第二连接面26位于底座10外部。因此,可以磨削后刀面22而不磨削底座10。根据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1,可以防止在磨削切削刃部件20期间由于底座10的切屑而导致对磨石的阻塞以及在一次性刀具1中的裂缝。
在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1中,在从底座10的上表面11看到的平面图中,后刀面22、第一连接面23和第二连接面26位于底座10外部。因此,可以在底座10的凹部14的整个表面处将切削刃部件20接合到底座10上。根据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1,切削刃部件20可以牢固地接合在底座10上。
在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1中,第一倒角部21b与主表面21a的第一延伸平面21e之间的第一角度θ1可以为3°以上且25°以下。通过将第一角度θ1设定为3°以上,可以抑制在切削刃24中产生损坏部分40,并且可以抑制在工件的切削期间在工件中产生毛刺。因此,可以提供具有稳定质量的一次性刀具1。
通过将第一角度θ1设定为25°以下,可以防止在切削刃部件20被磨削之前和之后切削刃部件20的厚度的较大变化。可以防止在切削刃部件20被磨削之前和之后切削刃24的中央高度的较大变化。从而,即使在切削刃部件20被磨削之后,也可以确保切削刃强度,并且可以以与切削刃部件20被磨削之前相同的方式以高切削精度来切削工件。可以抑制切削刃部件20的切屑性能在切削刃部件20被磨削之后劣化。
在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1中,切削刃部件20的最末端部30可以位于上表面11的第二延伸平面11e上。因此,可以精确地限定切削刃24的中央高度。即使在切削刃部件20被磨削之后,也可以以与切削刃部件20被磨削之前相同的方式以高切削精度来切削工件。可以抑制切削刃部件20的切屑性能在切削刃部件20被磨削之后劣化。
在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1中,由前刀面21和第一连接面23形成的第二脊线25可以以钝角与第一脊线(24)相交。由前刀面21和第二连接面26形成的第三脊线27可以以钝角与第一脊线(24)相交。因此,与第二脊线25和第三脊线27以锐角与第一脊线(24)相交的第二比较例的一次性刀具相比,根据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1,可以提高切削刃部件20的第一端部和切削刃部件20的第二端部处的机械强度。切削刃部件20的第一端部是后刀面22和第一连接面23彼此相交的区域,并且切削刃部件20的第二端部是后刀面22和第二连接面26彼此相交的区域。在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1中,可以抑制切削刃部件20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在磨削切削刃部件20时崩裂。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1具有稳定的质量。
此外,与第二脊线25和第三脊线27以锐角与第一脊线(24)相交的第二比较例的一次性刀具相比,根据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1,可以使切削刃部件20被磨削之前和之后的切削刃24的长度变化较小。可以减少在切削刃部件20被磨削之前和之后切削刃部件20进入工件的切削深度的变化。
在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1中,切削刃24可以包括:第一直线切削刃部分24a,其位于第一连接面23与第一切削刃部24d之间;以及第二直线切削刃部分24c,其位于第二连接面26与第一切削刃部24d之间。当γ(度)表示在从底座10的上表面11看到的平面图中第一直线切削刃部分24a与第二直线切削刃部分24c之间的角度时,第一脊线(24)与第二脊线25之间的第一相交角α(度)以及第一脊线(24)与第三脊线27之间的第二相交角δ(度)中的每一个可以为(160-γ/2)以上且(200-γ/2)以下。
因此,第一直线切削刃部分24a在磨削之后的第一长度相对于第一直线切削刃部分24a在磨削之前的第一长度基本不变,并且第二直线切削刃部分24c在磨削之后的第二长度相对于第二直线切削刃部分24c在磨削之前的第二长度基本不变。根据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1,可以进一步减少在切削刃部件20的磨削之前和之后切削刃部件20进入工件的切削深度的变化。
在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1中,切削刃24包括:第一直线切削刃部分24a,其位于第一连接面23与第一切削刃部24d之间;以及第二直线切削刃部分24c,其位于第二连接面26与第一切削刃部24d之间。第一直线切削刃部分24a可以平行于第一底座脊线15a,第一底座脊线15a由底座10的上表面11和一个侧表面13a形成。第二直线切削刃部分24c可以平行于第二底座脊线15b,第二底座脊线15b由底座10的上表面11和另一侧表面13b形成。
底座10的多个侧表面13中的每一个被精确地定位。第一直线切削刃部分24a与包括在一个侧表面13a中的第一底座脊线15a平行。第二直线切削刃部分24c与包括在另一侧表面13b中的第二底座脊线15b平行。因此,当底座10的两个侧表面(13a、13b)中的至少一个被约束至用于切削的保持件或用于磨削的保持件时,底座10的两个侧表面(13a、13b)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作用切削刃24的定位基准。切削刃24相对于工件可以高精度地定位。可以提高一次性刀具1切削工件的精度。切削刃24相对于磨石可以高精度地定位。提高了磨削切削刃部件20的精度,从而获得高质量的切削刃24。
在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1中,在从底座10的上表面11看到的平面图中,第一直线切削刃部分24a与第一底座脊线15a之间的第三距离d3可以为0.01mm以上且1mm以下。在从底座10的上表面11看到的平面图中,第二直线切削刃部分24c与第二底座脊线15b之间的第四距离d4可以为0.01mm以上且1mm以下。
通过将在从底座10的上表面11看到的平面图中的第三距离d3和第四距离d4中的每一个设定为1mm以下,可以防切削刃部件20相对于底座10的突出量过大。可以抑制切削刃部件20的刚度显著降低。在切削工件时,可以抑制切削刃部件20崩裂。一次性刀具1具有稳定的质量。此外,由于可以抑制切削刃部件20的刚度显著降低,因此可以防止在工件切削期间发生颤动。可以抑制切削精度降低。
通过将第三距离d3和第四距离d4中的每一个设定为0.01mm以上,在可靠地防止底座10被磨削的同时可以磨削切削刃部件20的后刀面22。在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1中,可以防止在磨削切削刃部件20期间由于底座10的切屑而导致对磨石的阻塞以及在一次性刀具1中的裂缝。
在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1中,第一切削刃部24d可以包括弯曲切削刃部分24b,弯曲切削刃部分24b具有突出的弯曲形状。弯曲切削刃部分24b可以包括最末端部30。因此,可以抑制在一次性刀具1的最末端部30中产生损坏部分40。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1具有稳定的质量。
在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1中,切削刃部件20可以包括以下材料中的一种:金刚石、立方氮化硼、硬质合金和金属陶瓷。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1可以用于高精度地切削具有不同硬度的工件,诸如高硬度材料或非铁软金属。
(第二实施例)
参考图7至图11,下面描述第二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2。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2包括与第一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1相同的构造,但与之不同之处在于切削刃部件20b的构造。
切削刃部件20b包括:前刀面121;后刀面22,其延伸为与前刀面121相交;第一连接面23;第二连接面26;以及第一脊线(124),其用作切削刃124。第一连接面23将后刀面22连接至两个侧表面(13a、13b)中的一个侧表面13a,并且延伸为与前刀面121相交。第二连接面26将后刀面22连接至两个侧表面(13a、13b)中的另一侧表面13b,并且延伸为与前刀面121相交。第一脊线(124)由前刀面121和后刀面22形成。
前刀面121包括:主表面121;第一倒角部121b,其设置在切削刃部件20b的刃末端部处,刃末端部包括切削刃部件20b的最末端部30;以及第二倒角部121c、121d,其均连接至主表面121a、第一倒角部121b和后刀面22。本实施例的主表面121a和第一倒角部121b分别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的主表面21a和第一倒角部21b相同的构造。第二倒角部121c、121d中的每一个相对于主表面121a倾斜,从而随着第二倒角部121c、121d中的每一个靠近主表面121a,切削刃部件20b的厚度增大。第二倒角部121c可以连接至第一连接面23。第二倒角部121d可以连接至第二连接面26。
如图11所示,切削刃部件20b还包括:第二脊线125,其由前刀面121和第一连接面23形成;以及第三脊线127,其由前刀面121和第二连接面26形成。第二脊线125可以由第二倒角部121c和第一连接面23形成。第三脊线127可以由第二倒角部121c和第二连接面26形成。
切削刃124具有第一切削刃部124d和第二切削刃部124e、124f。第一切削刃部124d由第一脊线部(124d)构成,第一脊线部(124d)由第一倒角部121b和后刀面22形成。第二切削刃部124e、124f由第二脊线部(124e、124f)构成,第二脊线部(124e、124f)由第二倒角部121c、121d和后刀面22形成。第一切削刃部124d位于第二切削刃部124e与第二切削刃部124e之间。第一切削刃部124d连接至第二切削刃部124e和第二切削刃部124f。
在从底座10的上表面11看到的平面图中,切削刃部件20b的最末端部30与底座10之间的第一距离d1大于第二切削刃部124e、124f中的每一个与底座10之间的第二距离d2。在本说明书中,第二距离d2被定义为当沿垂直于底座10的上表面11的方向观看底座10的上表面11时第二切削刃部124e、124f中的每一个与第一底座脊线15a的延长线之间的最小距离。
如图9和图10所示,第一倒角部121b与主表面121a的第一延伸平面121e之间的第一角度θ1小于第二倒角部121c、121d中的每一个与主表面121a的第一延伸平面121e之间的第二角度θ2。第一角度θ1可以为3°以上,优选地可以为5°以上,并且更优选地可以为7°以上。第一角度θ1可以为25°以下,优选地可以为15°以下,并且更优选地可以为10°以下。
第二角度θ2可以为3°以上,优选地可以为10°以上,并且更优选地可以为12°以上。通过将第二角度θ2设定为3°以上,可以进一步抑制在切削刃124中产生诸如裂口和缺口等损坏部分140(见图13)。因此,可以提供具有稳定质量的一次性刀具2。
第二角度θ2可以为25°以下,优选地可以为20°以下,并且更优选地可以为18°以下。通过将第二角度θ2设定为25°以下,可以防止在切削刃部件20b被磨削之前和之后切削刃部件20b的厚度的较大变化。可以防止在切削刃部件20b被磨削之前和之后切削刃124的中央高度的较大变化。因此,即使在切削刃部件20b被磨削之后,也可以以与切削刃部件20b被磨削之前相同的方式以高切削精度来切削工件。可以抑制切削刃部件20b的切屑性能在切削刃部件20b被磨削之后劣化。
如图11所示,切削刃124包括:第一直线切削刃部分124a,其位于第一连接面23与第一切削刃部124d之间;以及第二直线切削刃部分124c,其位于第二连接面26与第一切削刃部124d之间。第一直线切削刃部分124a和第二直线切削刃部分124c可以由第二倒角部121c、121d和后刀面22形成。
如图11所示,在从底座10的上表面11看到的平面图中,切削刃部件20b的最末端部30与底座20之间的第一距离d1大于第一直线切削刃部分124a与第一底座脊线15a之间的第三距离d3。在从底座10的上表面11看到的平面图中,切削刃部件20b的最末端部30与底座10之间的第一距离d1大于第二直线切削刃部分124c与第二底座脊线15b之间的第四距离d4
第一直线切削刃部分124a可以平行于第一底座脊线15a,第一底座脊线15a由底座10的上表面11和一个侧表面13a形成。第二直线切削刃部分124c可以平行于第二底座脊线15b,第二底座脊线15b由底座10的上表面11和另一侧表面13b形成。
在从底座10的上表面11看到的平面图中,第一直线切削刃部分124a与第一底座脊线15a之间的第三距离d3理想地为0.01mm以上且1mm以下,并且更理想地为0.1mm以上且0.6mm以下。在从底座10的上表面11看到的平面图中,第二直线切削刃部分124c与第二底座脊线15b之间的第四距离d4理想地为0.01mm以上且1mm以下,并且更理想地为0.1mm以上且0.6mm以下。在从底座10的上表面11看到的平面图中的第四距离d4可以等于在从底座10的上表面11看到的平面图中的第三距离d3
通过将在从底座10的上表面11看到的平面图中的第三距离d3和第四距离d4中的每一个设定为1mm以下,可以抑制切削刃部件20b的刚度大幅降低。因此,在切削工件时,可以抑制切削刃部件20b崩裂以及切削精度的降低。通过将在从底座10的上表面11看到的平面图中的第三距离d3和第四距离d4中的每一个设定为0.01mm以上,可以在可靠地防止底座10被磨削的同时磨削切削刃部件20b的后刀面22。可以可靠地防止在磨削切削刃部件20b期间由于底座10的切屑而导致对磨石的阻塞以及在一次性刀具2中的裂缝。
当γ(度)表示在从底座10的上表面11看到的平面图中第一直线切削刃部分124a与第二直线切削刃部分124c之间的角度时,第一脊线(124)与第二脊线125之间的第一相交角α(度)以及第一脊线(124)与第三脊线127之间的第二相交角δ(度)中的每一个可以优选地为(160-γ/2)以上且(200-γ/2)以下,并且可以更加优选为(170-γ/2)以下且(190-γ/2)以下。因此,可以减少在切削刃部件20b的磨削之前和之后切削刃部件20进入工件的切削深度的变化。
第一切削刃部124d可以包括弯曲切削刃部分124b,弯曲切削刃部分124b具有突出的弯曲形状。具体地说,弯曲切削刃部分124b可以具有突出的弧状形状。弯曲切削刃部分124b可以包括切削刃部件20b的最末端部30。弯曲切削刃部分124b由第一倒角部121b、第二倒角部121c、121d的一部分与后刀面22形成。弯曲切削刃部分124b位于第一直线切削刃部分124a与第二直线切削刃部分124c之间。弯曲切削刃部分124b连接至第一直线切削刃部分124a和第二直线切削刃部分124c。
第二切削刃部124e可以包括弯曲切削刃部分124b的一部分和第一直线切削刃部分124a。第二切削刃部124f可以包括弯曲切削刃部分124b的一部分和第二直线切削刃部分124c。切削刃部件20b的最末端部30位于第二切削刃部124e、124f之间。因此,与第二切削刃部124e、124f相比,切削刃部件20b的最末端部30被磨削地更多。
参考图5,下面描述磨削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2的切削刃124的示例性方法。将一次性刀具2保持在用于磨削的保持件处(S1)。使包括切削刃124的后刀面22与磨石接触,以磨削后刀面22。具体地说,首先,可以磨削后刀面22,以磨削第一直线切削刃部分124a和第二直线切削刃部分124c(S2)。然后,可以磨削后刀面22,以磨削弯曲切削刃部分124b(S3)。这样,对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2的切削刃124进行磨削。
在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2中,在从底座10的上表面11看到的平面图中,后刀面22、第一连接面23和第二连接面26位于底座10外部。因此,如图12和图13所示,当在使用一次性刀具2切削工件期间在切削刃部件20b中产生诸如裂口和缺口等损坏部分40、140时,可以磨削切削刃部件20b的后刀面22,从而去除损坏部分40、140。
具体地说,如图12所示,当在使用一次性刀具2切削工件期间在由第一倒角部121b和后刀面22形成的切削刃124(第一切削刃部124d)中产生宽度为w1且高度为h1的损坏部分40时,通过将后刀面22磨削掉磨削宽度w3,即,将后刀面22磨削到磨削线41,可以去除损坏部分40。磨削宽度w3大于损坏部分40的宽度w1
然后,在使用一次性刀具2切削工件期间,当在切削刃部件20b中再次产生宽度为w1且高度为h1的损坏部分40时,通过将后刀面22磨削掉磨削宽度w3,即,将后刀面22磨削到磨削线42,可以去除损坏部分40。同样地,每当在切削刃部件20b中产生宽度为w1且高度为h1的损坏部分40时,将后刀面22磨削掉磨削宽度w3,从而去除损坏部分40。切削刃部件20b可以被磨削五次以分别被磨削至磨削线41、42、43、44、45,从而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2可以被重复使用五次。
如图13所示,当在使用一次性刀具2切削工件期间在由第二倒角部121d和后刀面22形成的切削刃124(第二切削刃部124f)中产生宽度为w2且高度为h2的损坏部分140时,通过将后刀面22磨削掉磨削宽度w4,即,将后刀面22磨削到磨削线141,可以去除损坏部分140。磨削宽度w4大于损坏部分140的宽度w2
然后,在使用一次性刀具2切削工件期间,当在切削刃部件20中再次产生宽度为w2且高度为h2的损坏部分140时,通过将后刀面22磨削掉磨削宽度w4,即,将后刀面22磨削到磨削线142,可以去除损坏部分140。同样地,每当在切削刃部件20b中产生宽度为w2且高度为h2的损坏部分140时,将切削刃部件20b的后刀面22磨削掉磨削宽度w4,从而去除损坏部分140。切削刃部件20b可以被磨削五次以分别被磨削至磨削线141、142、143、144、145,从而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2可以被重复使用五次。尽管已描述了在由第二倒角部121d和后刀面22形成的切削刃124(第二切削刃部124f)中产生损坏部分140,但这同样适用于在由第二倒角部121c和后刀面22形成的切削刃124(第二切削刃部124e)中产生损坏部分140的情况。
切削刃部件20b的最末端部30位于第二切削刃部124e、124f之间。因此,最末端部30处的磨削宽度w3大于由第二倒角部121d和后刀面22形成的切削刃124(第二切削刃部124f)处的磨削宽度w4
在从底座10的上表面11看到的平面图中,后刀面22、第一连接面23和第二连接面26相对于底座10的两个侧表面(13a、13b)的每个突出量优选为一次性刀具2可以被重复使用两次以上的这种突出量。在从底座10的上表面11看到的平面图中,后刀面22、第一连接面23和第二连接面26相对于底座10的两个侧表面(13a、13b)的每个突出量例如可以为0.01mm以上。
如图12和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2中,第二倒角部121c、121d中的每一个相对于主表面121a倾斜,从而随着第二倒角部121c、121d中的每一个靠近主表面121a,切削刃部件20b的厚度增大。因此,在磨削后刀面22以便去除损坏部分40、140中的每一个时,用作切削刃124的第一脊线(124)处的切削刃部件20b的厚度增加。
下面描述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2的作用和效果。除了第一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1的效果之外,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2还获得以下效果。
在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2中,前刀面121还包括第二倒角部121c、121d中的每一个,第二倒角部121c、121d与主表面121a、第一倒角部121b和后刀面22连接。第二倒角部121c、121d中的每一个相对于主表面121a倾斜,从而随着第二倒角部121c、121d中的每一个靠近主表面121a,切削刃部件20b的厚度增大。切削刃124包括第二切削刃部124e、124f,第二切削刃部124e、124f由第二脊线部(124e、124f)构成,第二脊线部(124e、124f)由第二倒角部121c、121d和后刀面22形成。在从底座10的上表面11看到的平面图中,切削刃部件20b的最末端部30与底座10之间的第一距离d1大于第二切削刃部124e、124f中的每一个与底座10之间的第二距离d2
在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2中,前刀面121还包括第二倒角部121c、121d。因此,在磨削切削刃部件20b时以及在使用一次性刀具2切削工件时,可以抑制在切削刃124中产生损坏部分40、140。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2具有更加稳定的质量。
在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2中,在从底座10的上表面11看到的平面图中,后刀面22、第一连接面23和第二连接面26位于底座10外部。因此,在使用一次性刀具2切削工件的同时在切削刃124中产生损坏部分40、140时,通过磨削切削刃部件20b的后刀面22可以去除损坏部分40、140。
通常,损坏部分40、140在平行于前刀面121的主表面121a的方向上的宽度w1、w2小于损坏部分40、140在垂直于前刀面121的主表面121a的方向上的高度h1、h2。在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2中,磨削切削刃部件20b以去除切削刃部件20b中的损坏部分40、140可以进行更多次。根据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2,可以增加重复使用切削刃部件20b的次数,从而可以经济地使用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2。
在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2中,第二倒角部121c、121d中的每一个相对于主表面121a倾斜,从而随着第二倒角部121c、121d中的每一个靠近主表面121a,切削刃部件20b的厚度增大。因此,在磨削后刀面22以便去除损坏部分40、140时,用作切削刃124的第一脊线(124)处的切削刃部件20b的厚度增加,从而在切削刃124中不太可能产生损坏部分40、140。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2具有稳定的质量。
在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2中,可以仅通过磨削后刀面22来磨削包括第一倒角部121b和第二倒角部121c、121d的切削刃部件20b以去除损坏部分40、140。另一方面,在第三比较例的一次性刀具中,可以通过磨削前刀面121来磨削包括第一倒角部21b和第二倒角部121c、121d的切削刃部件20b以去除损坏部分40、140,并且随后磨削前刀面121的一部分以形成第二倒角部121c、121d,并且进一步磨削前刀面121的一部分以形成第一倒角部121b。根据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2,包括第一倒角部21b和第二倒角部121c、121d的切削刃部件20b可以以较少数量的磨削步骤被磨削。
切削刃部件20b的最末端部30是用于切削工件的最常用部分,并且是最可能产生损坏部分40的部分。由于在从底座10的上表面11看到的平面图中第一距离d1大于第二距离d2,因此可以增加重复使用切削刃部件20b的次数。可以经济地使用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2。
在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2中,第一倒角部121b与主表面121a的第一延伸平面121e之间的第一角度θ1小于第二倒角部121c、121d中的每一个与主表面121a的第一延伸平面121e之间的第二角度θ2。因此,在从底座10的上表面11看到的平面图中,第一距离d1大于第二距离d2。根据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2,可以增加重复使用切削刃部件20b的次数,从而可以经济地使用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2。
(第三实施例)
参考图14至图17,下面描述第三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3。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3包括与第一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1相同的构造,但与之不同之处在于切削刃部件20c、背衬体18c和底座10c的各自构造。
如图17所示,在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3中,在从主表面21a看到的平面图中,后刀面22c相对于主表面21a倾斜,从而随着后刀面22c远离主表面21a,后刀面22c靠近底座10c的两个侧表面(13a、13b)。在从主表面21a看到的平面图中,第四脊线29相对于切削刃24位于两个侧表面(13a、13b)侧处。第四脊线29由后刀面22c以及切削刃部件20c的与前刀面21相反的底表面28形成。
如图16所示,在与主表面21a垂直且与在从主表面21a看到的平面图中的第一脊线(24)垂直的截面(图16所示的截面)中,后刀面22c相对于主表面21a倾斜,从而随着后刀面22c远离主表面21a,后刀面22c靠近底座10c的两个侧表面(13a、13b)。如图16和图17所示,后刀面22c相对于主表面21a倾斜,使得切削刃部件20c在从前刀面21朝向底表面28的方向上逐渐变薄。
后刀面22c相对于与主表面21a垂直并与第一脊线(24)接触的假想平面21v倾斜的倾斜角θ5可以为0.1°以上且15°以下。假想平面21v是平行于第一实施例的后刀面22的平面。在与主表面21a垂直且与在从主表面21a看到的平面图中的第一脊线(24)垂直的截面(图16所示的截面)中,后刀面22c相对于主表面21a的法线(21v)倾斜的倾斜角θ5可以为0.1°以上且15°以下,从而随着后刀面22c远离主表面21a,后刀面22c靠近底座10c的两个侧表面(13a、13b)。
在从主表面21a看到的平面图中,背衬体18c的侧表面18s可以以与后刀面22c相同的方式倾斜。背衬体18c的侧表面18s可以与切削刃部件20c的后刀面22c齐平。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变型例,背衬体18c的侧表面18s可以与底座10c的两个侧表面(13a、13b)齐平,并且切削刃部件20c的后刀面22c可以相对于底座10c的两个侧表面(13a、13b)和背衬体18c的侧表面18s突出。
在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3中,在从底座10c的上表面11看到的平面图中,底座10c具有菱形形状。多个侧表面13可以包括侧表面13a、侧表面13b、侧表面13c和侧表面13d。
如图17所示,在从上表面11看到的平面图中,底座10c的侧表面13a、13b、13c、13d中的每一个相对于下表面12倾斜,从而随着底座10c的侧表面13a、13b、13c、13d中的每一个远离上表面11,侧表面13a、13b、13c、13d中的每一个远离切削刃24。如图16和图17所示,底座10c的侧表面13a、13b、13c、13d中的每一个相对于下表面12倾斜,使得底座10c在从上表面11朝向下表面12的方向上逐渐变薄。因此,可以抑制底座10c的侧表面13a、13b、13c、13d在切削期间磨损。
在垂直于侧表面13a、13b、13c、13d中的每一个和下表面12的截面(图16所示的截面)中,底座10c的侧表面13a、13b、13c、13d中的每一个相对于下表面12可以以倾斜角θ6(度)倾斜。关于倾斜角θ5(度)和倾斜角θ6(度),θ6-90可以等于θ5或者可以大于θ5
下面描述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3的作用和效果。除了第一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1的效果之外,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3还获得以下效果。
在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3中,在从主表面21a看到的平面图中,后刀面22c相对于主表面21a倾斜,从而随着后刀面22c远离主表面21a,后刀面22c靠近底座10c的两个侧表面(13a、13b)。由于后刀面22c这样倾斜,因此可以增加后刀面22c相对于工件的后刀量。抑制后刀面22c在切削期间的磨损,从而一次性刀具3具有更长的寿命。
此外,由于后刀面22c这样倾斜,因此可以改善切削刃24的可切削性。即使切削刃部件20c相对于底座10c的两个侧表面(13a、13b)突出,也可以抑制在切削工件期间发生颤动,从而抑制切削精度的降低。
在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3中,后刀面22c相对于与主表面21a垂直并与第一脊线(24)接触的假想平面21v倾斜的倾斜角θ5为0.1°以上且15°以下。通过将后刀面22c的倾斜角θ5设定为0.1°以上,可以进一步抑制后刀面22c的磨损以及切削期间发生颤动。通过将后刀面22c的倾斜角θ5设定为15°以下,可以使用磨石来磨削后刀面22c,磨石不会与底座10c发生干涉。
(第四实施例)
参考图18至图22,下面描述第四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4。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4包括与第二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2相同的构造,但与之不同之处在于切削刃部件20d、背衬体18c和底座10c的各自构造。
本实施例的切削刃部件20d的后刀面22c以与第三实施例的切削刃部件20c的后刀面22c相同的方式倾斜。具体地说,如图22所示,在从主表面121a看到的平面图中,后刀面22c相对于主表面121a倾斜,从而随着后刀面22c远离主表面121a,后刀面22c靠近底座10c的两个侧表面(13a、13b)。在从主表面121a看到的平面图中,第四脊线29相对于切削刃124位于两个侧表面(13a、13b)侧处。第四脊线29由后刀面22c以及切削刃部件20d的与前刀面121相反的底表面28形成。
如图20和图21所示,在垂直于主表面121a且与在从主表面121a看到的平面图中的第一脊线(124)垂直的截面(图20所示的截面和图21所示的截面中的每一个)中,后刀面22c相对于主表面121a倾斜,从而随着后刀面22c远离主表面121a,后刀面22c靠近底座10c的两个侧表面(13a、13b)。如图20至图22所示,后刀面22c相对于主表面121a倾斜,使得切削刃部件20d在从前刀面121朝向底表面28的方向上逐渐变薄。
后刀面22c可以相对于与主表面121a垂直并与第一脊线(124)接触的假想平面121v倾斜的倾斜角θ5为0.1°以上且15°以下。假想平面121v是平行于第二实施例的后刀面22的平面。在与主表面121a垂直且与在从主表面121a看到的平面图中的第一脊线(124)垂直的截面(图20所示的截面和图21所示的截面中的每一个)中,后刀面22c相对于主表面121a的法线(121v)倾斜的倾斜角θ5可以为0.1°以上且15°以下,从而随着后刀面22c远离主表面121a,后刀面22c靠近底座10c的两个侧表面(13a、13b)。
本实施例的背衬体18c的侧表面18s以与第三实施例的背衬体18c的侧表面18s相同的方式倾斜。本实施例的底座10c包括与第三实施例的底座10c相同的结构。
本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4获得第二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2的效果和第三实施例的一次性刀具3的效果。
本文中所披露的实施例在任何方面都是示例性而非限定性的。本发明的范围通过权利要求的条款限定,而不是通过上述实施例限定,并且本发明的范围旨在包括在与权利要求的条款等同的范围和意思内的任何修改。
附图标记列表
1、2、3、4:一次性刀具;10、10c:底座;11:上表面;11e:第二延伸平面;12:下表面;12v:法线;13:多个侧表面;13a、13b、13c、13d、18s:侧表面;14:凹部;15a:第一底座脊线;15b:第二底座脊线;16:孔;18、18c:背衬体;20、20b、20c、20d:切削刃部件;21、121:前刀面;21a、121a:主表面;21b、121b:第一倒角部;21e、121e:第一延伸平面;21v:假想平面;22、22c:后刀面;23:第一连接面;24、124:切削刃;24a、124a:第一直线切削刃部分;24b、124b:弯曲切削刃部分;24c、124b、124c:第二直线切削刃部分;24d、124d:第一切削刃部;24e:第三直线切削刃部分;24f:第四直线切削刃部分;25、125:第二脊线;26:第二连接面;27、127:第三脊线;28:底表面;29:第四脊线;30:最末端部;40、140:损坏部分;41、42、43、44、45、141、142、143、144、145:磨削线;121c、121d:第二倒角部;124e、124f:第二切削刃部。

Claims (12)

1.一种一次性刀具,包括:
底座,其具有上表面、下表面以及将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连接起来的多个侧表面,在所述上表面与所述多个侧表面中的两个侧表面相交的拐角部分处,所述底座设置有凹部;以及
切削刃部件,其接合到所述凹部上,其中,
所述切削刃部件包括:
前刀面,
后刀面,其延伸为与所述前刀面相交,
第一连接面,其将所述后刀面连接至所述两个侧表面中的一个侧表面,并且延伸为与所述前刀面相交,
第二连接面,其将所述后刀面连接至所述两个侧表面中的另一侧表面,并且延伸为与所述前刀面相交,以及
第一脊线,其由所述前刀面和所述后刀面形成并且用作切削刃,
所述前刀面包括:
主表面,其沿所述上表面延伸,以及
第一倒角部,其设置在所述切削刃部件的刃末端部处,所述刃末端部包括所述切削刃部件的最末端部,
所述切削刃包括第一切削刃部,所述第一切削刃部由第一脊线部构成,所述第一脊线部由所述第一倒角部和所述后刀面形成,在从所述底座的所述上表面看到的平面图中,所述后刀面、所述第一连接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面位于所述底座外部,并且
所述第一倒角部相对于所述主表面倾斜,从而随着所述第一倒角部靠近所述主表面,所述切削刃部件的厚度增大,
其中,由所述前刀面和所述第一连接面形成的第二脊线以钝角与所述第一脊线相交,并且
由所述前刀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面形成的第三脊线以钝角与所述第一脊线相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刀具,其中,
所述前刀面还包括第二倒角部,所述第二倒角部与所述主表面、所述第一倒角部和所述后刀面连接,
所述第二倒角部相对于所述主表面倾斜,从而随着所述第二倒角部靠近所述主表面,所述切削刃部件的厚度增大,
所述切削刃包括第二切削刃部,所述第二切削刃部由第二脊线部构成,所述第二脊线部由所述第二倒角部和所述后刀面形成,并且
在从所述底座的所述上表面看到的平面图中,所述切削刃部件的所述最末端部与所述底座之间的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切削刃部与所述底座之间的第二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刀具,其中,所述第一倒角部与所述主表面的第一延伸平面之间的第一角度小于所述第二倒角部与所述主表面的所述第一延伸平面之间的第二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刀具,其中,所述第一倒角部与所述主表面的第一延伸平面之间的第一角度为3°以上且25°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刀具,其中,所述切削刃部件的所述最末端部位于所述上表面的第二延伸平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刀具,其中,在从所述主表面看到的平面图中,所述后刀面相对于所述主表面倾斜,从而随着所述后刀面远离所述主表面,所述后刀面靠近所述底座的所述两个侧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次性刀具,其中,所述后刀面相对于与所述主表面垂直并与所述第一脊线接触的假想平面倾斜的倾斜角为0.1°以上且15°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刀具,其中,
所述切削刃包括:
第一直线切削刃部分,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第一切削刃部之间,以及
第二直线切削刃部分,其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面与所述第一切削刃部之间,并且
当γ(度)表示在从所述底座的所述上表面看到的平面图中所述第一直线切削刃部分与所述第二直线切削刃部分之间的角度时,所述第一脊线与第二脊线之间的第一相交角α(度)以及所述第一脊线与第三脊线之间的第二相交角δ(度)中的每一个为(160-γ/2)以上且(200-γ/2)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刀具,其中,
所述切削刃包括:
第一直线切削刃部分,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第一切削刃部之间,以及
第二直线切削刃部分,其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面与所述第一切削刃部之间,
所述第一直线切削刃部分平行于第一底座脊线,所述第一底座脊线由所述上表面和所述底座的所述一个侧表面形成,并且
所述第二直线切削刃部分平行于第二底座脊线,所述第二底座脊线由所述上表面和所述底座的所述另一侧表面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次性刀具,其中,
在从所述底座的所述上表面看到的平面图中,所述第一直线切削刃部分与所述第一底座脊线之间的第三距离为0.01mm以上且1mm以下,并且
在从所述底座的所述上表面看到的平面图中,所述第二直线切削刃部分与所述第二底座脊线之间的第四距离为0.01mm以上且1mm以下。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刀具,其中,
所述第一切削刃部包括弯曲切削刃部分,所述弯曲切削刃部分具有突出的弯曲形状,并且
所述弯曲切削刃部分包括所述最末端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刀具,其中,所述切削刃部件包括以下材料中的一种:金刚石、立方氮化硼、硬质合金和金属陶瓷。
CN201780077343.XA 2016-12-15 2017-02-02 一次性刀具 Active CN1100726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43351 2016-12-15
JP2016243351A JP6766998B2 (ja) 2016-12-15 2016-12-15 スローアウェイチップ
PCT/JP2017/003716 WO2018109954A1 (ja) 2016-12-15 2017-02-02 スローアウェイチッ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72656A CN110072656A (zh) 2019-07-30
CN110072656B true CN110072656B (zh) 2020-11-06

Family

ID=62558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77343.XA Active CN110072656B (zh) 2016-12-15 2017-02-02 一次性刀具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458546B2 (zh)
JP (1) JP6766998B2 (zh)
KR (1) KR102587183B1 (zh)
CN (1) CN110072656B (zh)
DE (1) DE112017006302T5 (zh)
MX (1) MX2019006352A (zh)
WO (1) WO201810995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37323A1 (ja) * 2020-12-22 2022-06-30 住友電工ハードメタル株式会社 切削工具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4302A (ja) * 1981-06-30 1983-01-11 Toshiba Corp スロ−アウエイチツプ
JPH01164003U (zh) * 1988-04-30 1989-11-15
JPH05302U (ja) * 1991-06-19 1993-01-08 東芝タンガロイ株式会社 複合焼結体チツプ
JPH10193203A (ja) * 1997-01-08 1998-07-28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スローアウェイチップ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07039944A1 (ja) * 2005-10-06 2007-04-12 Sumitomo Electric Hardmetal Corp. 高品位高能率加工用切削工具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切削加工方法
CN101094741A (zh) * 2004-12-03 2007-12-26 山特维克知识产权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切削端锚定部分的切削刀片
JP2009202244A (ja) * 2008-02-26 2009-09-10 Tungaloy Corp 超高圧焼結体工具
CN102672216A (zh) * 2011-03-07 2012-09-19 钴碳化钨硬质合金公司 具有分离的切削刃尖和切屑控制结构的切削镶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454420B (sv) * 1984-05-14 1988-05-02 Santrade Ltd Sker for lengs-, slipsleppnings- eller kopiersvarvning
JPS61178101A (ja) * 1985-01-31 1986-08-09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スロ−アウエイチツプ
JP3697893B2 (ja) 1998-05-14 2005-09-21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硬質焼結体スローアウェイチップ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02192407A (ja) * 2000-12-26 2002-07-10 Ngk Spark Plug Co Ltd 切削工具
JP4228557B2 (ja) * 2001-02-05 2009-02-25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スローアウェイチップ
SE529146C2 (sv) * 2005-02-22 2007-05-15 Seco Tools Ab Skär för svarvning där fasvinkeln vid hörnet uppvisar ett minimum
SE530153C2 (sv) * 2005-02-22 2008-03-11 Seco Tools Ab Skär för svarvning med ett perifert land av konstant bredd
CN100562388C (zh) * 2005-03-16 2009-11-25 住友电工硬质合金株式会社 加工用cbn切削工具及其车削加工方法
JP2014512978A (ja) * 2011-05-03 2014-05-29 ダイヤモンド イノベイションズ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前縁部で切り屑を薄肉化するワイパー切れ刃を有するインサート
WO2014155890A1 (ja) * 2013-03-29 2014-10-02 住友電工ハードメタル株式会社 cBN切削工具の製造方法およびcBN切削工具
US10245644B2 (en) * 2014-09-16 2019-04-02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Cutting inser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6639051B2 (ja) * 2015-02-24 2020-02-05 株式会社タンガロイ 切削工具
KR102214373B1 (ko) * 2017-10-31 2021-02-08 스미또모 덴꼬오 하드메탈 가부시끼가이샤 절삭 인서트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4302A (ja) * 1981-06-30 1983-01-11 Toshiba Corp スロ−アウエイチツプ
JPH01164003U (zh) * 1988-04-30 1989-11-15
JPH05302U (ja) * 1991-06-19 1993-01-08 東芝タンガロイ株式会社 複合焼結体チツプ
JPH10193203A (ja) * 1997-01-08 1998-07-28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スローアウェイチップ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094741A (zh) * 2004-12-03 2007-12-26 山特维克知识产权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切削端锚定部分的切削刀片
WO2007039944A1 (ja) * 2005-10-06 2007-04-12 Sumitomo Electric Hardmetal Corp. 高品位高能率加工用切削工具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切削加工方法
JP2009202244A (ja) * 2008-02-26 2009-09-10 Tungaloy Corp 超高圧焼結体工具
CN102672216A (zh) * 2011-03-07 2012-09-19 钴碳化钨硬质合金公司 具有分离的切削刃尖和切屑控制结构的切削镶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766998B2 (ja) 2020-10-14
KR20190096351A (ko) 2019-08-19
WO2018109954A1 (ja) 2018-06-21
US11458546B2 (en) 2022-10-04
MX2019006352A (es) 2019-08-14
DE112017006302T5 (de) 2019-08-29
CN110072656A (zh) 2019-07-30
US20200009663A1 (en) 2020-01-09
JP2018094692A (ja) 2018-06-21
KR102587183B1 (ko) 2023-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72216B (zh) 具有分离的切削刃尖和切屑控制结构的切削镶片
EP2392426B1 (en) A cemented carbide insert as well as a cemented carbide blank for the manufacture of such cutting inserts
US8079786B2 (en) Tool insert blank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US9999933B2 (en) Double-sided high feed milling insert, high feed milling tool and method
JP4957000B2 (ja) 切削工具
JP2012045635A (ja) 耐溶着性に優れた切削インサート
US11040401B2 (en) Throwaway insert and method of grinding cutting edge of throwaway insert
JP6420239B2 (ja) 切削インサート、切削工具および切削加工物の製造方法
JP5196077B2 (ja) 切削用インサートおよび刃先交換式転削工具
CN110072656B (zh) 一次性刀具
JP5988010B2 (ja) 切削インサート、工具ボデーおよび切削工具
JP6228229B2 (ja) 切削インサート、切削工具及び切削加工物の製造方法
JP2006187813A (ja) 切削用インサート及び切削工具
JP2009202243A (ja) 超高圧焼結体チップ、超高圧焼結体工具および該超高圧焼結体工具の製造方法
US11980945B2 (en) Cutting insert, cutting too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achined product
JP4655548B2 (ja) スローアウェイチップ
US20220176461A1 (en) Cutting insert, cutting too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achined product
JP2014117775A (ja) 切削インサート
WO2021192498A1 (ja) 切削インサートおよび刃先交換式切削工具
JP5429507B2 (ja) 超高圧焼結体チップ
JP2024015617A (ja) 切削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