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65540B - 具有单独隔室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具有单独隔室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65540B
CN110065540B CN201910035382.4A CN201910035382A CN110065540B CN 110065540 B CN110065540 B CN 110065540B CN 201910035382 A CN201910035382 A CN 201910035382A CN 110065540 B CN110065540 B CN 1100655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artment
vehicle
wall
partition wall
lateral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3538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65540A (zh
Inventor
高村佑树
立石和孝
杉山旅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0655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55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655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55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8Insulating elements, e.g. for sound insulation
    • B60R13/0815Acoustic or thermal insulation of passenger compartments
    • B60R13/0823Insulating partitions, e.g. between front and rear sea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1/00Superstructures for passenger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0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e.g. dismountable auxiliary seats
    • B60N2/01Arrangement of seats relative to one anoth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1/00Superstructures for passenger vehicles
    • B62D31/02Superstructures for passenger vehicles for carrying large numbers of passengers, e.g. omnib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1/00Superstructures for passenger vehicles
    • B62D31/02Superstructures for passenger vehicles for carrying large numbers of passengers, e.g. omnibus
    • B62D31/025Superstructures for passenger vehicles for carrying large numbers of passengers, e.g. omnibus having modular se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47/00Motor vehicles or trailers predominantly for carrying passengers
    • B62D47/02Motor vehicles or trailers predominantly for carrying passengers for large numbers of passengers, e.g. omnib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63/00Motor vehicles or traile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63/02Motor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01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tables or tr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6Fixed roof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单独隔室的车辆。车辆(1)设置有一对前隔室和一对后隔室,所述前隔室和所述后隔室朝其后部向第一横向侧倾斜。所述第一横向侧上的所述后隔室(23)的前部(23B)位于所述前隔室(21,22)的后部(21B,22B)之间,而在与所述第一横向侧相对的第二横向侧上的所述前隔室(22)的后部(22B)位于所述后隔室(23,24)的前部(23B,24B)之间。

Description

具有单独隔室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载客车辆,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舱室的车辆,舱室由分隔壁分成多个单独隔室。
背景技术
在诸如火车和公共汽车之类的公共交通车辆中,乘客必须与陌生人共享空间。结果,某些乘客可能会感到有些不适,并且不能保护隐私。为了缓解这个问题,已经提出在公共汽车中设置分隔壁以将各个座椅彼此分开。例如,参见WO2007-013164A。根据该专利文献中公开的提议,舱室由分隔壁分成单独的座椅单元(隔室),每个分隔壁均包含座椅。这种座椅单元在过道的两侧布置成两列,该过道在公共汽车的中央沿前后方向延伸。
这种布置仅在诸如公共汽车之类的相对较大的车辆的情况下是可行的,并不能应用于仅设计为仅乘坐四到五名乘客的载客车辆。汽车共乘越来越受欢迎,因为它被视为交通拥堵的解决方案并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汽车共乘通常通过使用小型载客车辆来实行,并且乘客可以与陌生人共乘车辆。因此,需要减少乘客与陌生人共乘车辆的不适,并确保汽车共乘中的一些隐私。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这种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这样的舱室的车辆,该舱室借助分隔壁分成多个单独的隔室。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设置有独立隔室的车辆,即使在车辆尺寸有限的情况下,隔室对于乘员而言也足够宽敞。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汽车共乘的车辆。
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1),该车辆包括借助分隔壁(17)相互分开的一对前隔室(21、22)和一对后隔室(23、24);其中,所述前隔室和所述后隔室朝其后部向第一横向侧倾斜,并且所述第一横向侧上的所述后隔室(23)的前部(23B)定位在所述前隔室(21、22)的后部(21B、22B)之间,而与所述第一横向侧相对的第二横向侧上的所述前隔室(22)的后部(22B)定位在所述后隔室(23、24)的前部(23B、24B)之间。
通常,每个隔室沿规定方向伸长,该规定方向可以称为主轴线,并且通过使不同隔室的主轴线相对于车辆的前后方向偏斜,每个隔室沿主轴线的长度可以最大化。由此,每个乘员均能够伸展自己的腿,能够提高乘员的舒适度。特别地,因为第一横向侧上的后隔室的前部定位在前隔室的后部之间,而与第一横向侧相反的第二横向侧上的前隔室的后部定位在后隔室的前部之间,所以每个隔室的长度均能够特别最大化。
优选地,所述第二横向侧上的所述后隔室的前部位于所述第二横向侧上的所述前隔室的后部的所述第二横向侧。
因此,对于车辆的给定前后尺寸,能够使第二横向侧上的每个隔室的长度最大化。
优选地,所述第一横向侧上的所述前隔室的后部位于所述第一横向侧上的所述后隔室的前部的所述第一横向侧。
因此,对于车辆的给定前后尺寸,能够使第一横向侧上的每个隔室的长度最大化。
优选地,每个前隔室的前部均在横向上比其后部宽,并且每个后隔室的后部在横向上均比其前部宽。
因此,前隔室的后部和后隔室的前部能够以相互交错的关系横向布置。
优选地,所述前隔室均设置有面向斜后方的座椅(63),并且所述后隔室均设置有面向斜前方的座椅。
因此,每个隔室中的座椅能够布置成面向主轴线的方向,从而能够针对提供的可用空间使乘员的舒适度最大化。
优选地,在平面图中,所述前隔室和所述后隔室的组合外轮廓是大致矩形。
因此,能够最佳地利用典型车辆中可用的矩形空间。
优选地,所述后隔室的所述前部和所述前隔室的所述后部中的至少一者设置有桌板(66)。
因此,乘员能将其腿放在桌子上以提高舒适度。桌板还可以用作桌子或办公桌以在其上放置物品,并且用作存放行李的空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横向侧上的所述前隔室和所述第二横向侧上的所述后隔室彼此旋转对称,并且所述第二横向侧上的所述前隔室和所述第一横向侧上的所述后隔室彼此旋转对称。
因此,能以有利的方式布置隔室,并且不同的隔室能共享公共部件。
优选地,不同的隔室设置有单独的门(56至59)。
因此,乘客能够在不与同行乘客相遇的情况下上下车辆,从而能够确保每个乘员的隐私。
优选地,所述车辆包括自动驾驶车辆。
在这种情况下,车辆可以不设置驾驶员座椅,并且车辆的整个空间能够专用于乘员的隔室。
优选地,所述车辆具有容纳四个乘员的容量。
因此,车辆能够为四个乘员或乘客提供隔室。
根据以上构造,提供了适于汽车共乘的车辆,并且所述车辆能够为每个乘员提供宽敞的隔室。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车辆的立体图;
图2是车辆的左侧视图;
图3是车辆的右侧视图;
图4是车辆的水平剖视图;
图5是从外侧看到的车辆的左前隔室的立体图;
图6是从外侧看到的车辆的左前隔室的侧视图;
图7是从外侧看到的车辆的左后隔室的立体图;以及
图8是从外侧看到的车辆的左后隔室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在以下描述中提及的方向基于大体面向车辆行进方向的车辆乘员的视点。
如图1至图3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1是四轮车辆,并且具有四个乘客的容量。车辆1具有沿前后方向伸长的大致矩形的车身2。车身2设置有一对前轮3和一对后轮4。车辆1由不需要驾驶员的自动车辆构成,并且没有设置任何驾驶员座椅。另选地,可以在车辆的前端部中设置另外的隔室以容纳用于车辆驾驶员的座椅。
如图1至图4中所示,车身2的中央部(在平面图中)中限定了沿前后方向伸长的大致矩形的舱室5。舱室5设置有:底板6;在舱室5的前端部中横向延伸的前壁11;从前壁11的任一侧边缘向后延伸的一对侧壁12和13;在侧壁12的后边缘之间延伸的后壁14;以及在前壁11、侧壁12和13以及后壁14的上边缘之间延伸的车顶15。
如图4中所示,舱室5设置有四个隔室,包括借助分隔壁17彼此分隔的一对前隔室21和22以及一对后隔室23和24。前隔室21和22包括:设置在左侧(第一横向侧)的左前隔室21;以及设置在左前隔室21的右侧(第二横向侧)的右前隔室22。后隔室23和24包括:设置到左前隔室21的后方的左后隔室23;以及设置在左后隔室23的右侧的右后隔室24。
每个隔室均大体沿前后方向(与前后方向成一定角度)伸长,因此设置有沿隔室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主轴线X。如图4中最佳所示,左前隔室21、右前隔室22、左后隔室23和右后隔室24均向一个横向侧(左侧;第一横向侧)倾斜地朝后方向延伸。特别地,每个隔室的主轴线X相对于车辆的前后方向以5°至40°的角度延伸。
左前隔室21的前部21A设置有比其后部21B更大的宽度。类似地,右后隔室24的后部24A设置有比其前部24B更大的宽度。此外,右前隔室22的前部22A设置有比其后部22B更大的宽度。类似地,左后隔室23的后部23A设置有比其前部23B更大的宽度。
左后隔室23的前部23B位于左前隔室21的后部21B和右前隔室22的后部22B之间。右前隔室22的后部22B位于左后隔室23的前部23B和右后隔室24的前部24B之间。右后隔室24的前部24B位于右前隔室22的后部22B的右侧。左前隔室21的后部21B位于左后隔室23的前部23B的左侧。因此,在舱室5的相对于前后方向的中央部中,左前隔室21的后部21B、左后隔室23的前部23B、右前隔室22的后部22B和右后隔室24的前部24B以相互交错方式从左到右依次布置。在舱室5的前部中,左前隔室21的前部21A和右前隔室22的前部22A从左侧依次横向布置。在舱室5的后部中,左后隔室23的后部23A和右后隔室24的后部24A从左侧依次横向布置。
分隔壁17包括:第一纵向分隔壁31,其将左前隔室21的前部21A和右前隔室22的前部22A彼此分开;第二纵向分隔壁32,其将左后隔室23的前部23B和右前隔室22的后部22B彼此分开;以及第三纵向分隔壁33,其将左后隔室23的后部23A和右后隔室24的后部24A彼此分开。
第一纵向分隔壁31的前端连接到前壁11,第一纵向分隔壁31的后端连接到第二纵向分隔壁32的前端,并且第二纵向分隔壁32的后端连接到第三纵向分隔壁33的前端,并且第三纵向分隔壁33的后端连接到后壁14。第一纵向分隔壁31、第二纵向分隔壁32和第三纵向分隔壁33中的每一者均沿着主轴线X的方向线性延伸,该主轴线X在平面图中朝后方向左倾斜。第一纵向分隔壁31相对于第二纵向分隔壁32向左偏移,并且第三纵向分隔壁33相对于第二纵向分隔壁32向右偏移。换句话说,第一纵向分隔壁31、第二纵向分隔壁32和第三纵向分隔壁33以Z字形图案与主轴线X平行地延伸,以相对于横向方向将舱室5分成两个大致相等的部分(在平面图中,彼此成镜像)。
在平面图中舱室5相对于横向方向和纵向方向的中心被定义为中心O。第一纵向分隔壁31的前端位于舱室5的中心O的右侧,并且第一纵向分隔壁31的后端位于舱室5的中心O的左侧。第二纵向分隔壁32的前端相对于舱室5的中心O向前并向右定位,并且第二纵向分隔壁32的后端向后定位并位于舱室5的中心O左侧。第三纵向分隔壁33的前端位于舱室5的中心O的右侧,并且第三纵向分隔壁33的后端位于舱室5的中心O的左侧。第二纵向分隔壁32的中心与舱室5的中心O重合。
分隔壁17还包括左横向分隔壁35,其连接在左侧壁12和第一纵向分隔壁31的后端之间,以将舱室5的左侧部分成左前隔室21和左后隔室23。左横向分隔壁35包括:第一左横向分隔壁36,其沿横向方向从左侧壁12延伸到右侧,以在前后方向上将左前隔室21的后部21B和左后隔室23的后部23A彼此分开;第二左横向分隔壁37,其平行于主轴线X从第一左横向分隔壁36的右端向前并向右延伸,以将左前隔室21的后部21B和左后隔室23的前部23B彼此分开;以及第三左横向分隔壁38,其从第二左横向分隔壁37的右端向右延伸到第一纵向分隔壁31的后端,以关于前后方向将左前隔室21的前部21A和左后隔室23的前部23B彼此分开。第三左横向分隔壁38的侧面可以朝后方向左倾斜。
分隔壁17还包括右横向分隔壁41,该右横向分隔壁连接在右侧壁13和第三纵向分隔壁33的前端之间,以将舱室5的右侧部分开成右前隔室22和右后隔室24。右横向分隔壁41包括:第一右横向分隔壁42,其从第三纵向分隔壁33的前端向右延伸,以将右前隔室22的后部22B和右后隔室24的后部24A彼此分开;第二右横向分隔壁43,其平行于主轴线X从第一右横向分隔壁42的右端向前并向右延伸;以及第三右横向分隔壁44,其在第二右横向分隔壁43的右端和右侧壁13之间横向延伸,以相对于纵向方向将右前隔室22的前部22A和右后隔室24的前部24B彼此分开。
第一左横向分隔壁36和第一右横向分隔壁42从舱室5的中心O向后定位,并且第三左横向分隔壁38和第三右横向分隔壁44从舱室5的中心O向前定位。
左侧壁12在其与左隔室21的前部21A对应的部分中设置有左前门开口51,并且在其与左后隔室23的后部23A对应的部分中设置有左后门开口52。右侧壁13在其与右前隔室22的前部22A对应的部分中设置有右前门开口53,并且在其与右后隔室24的后部24A对应的部分中设置有右后门开口54。左前门开口51、左后门开口52、右前门开口53和右后门开口54分别装配有左前门56、左后门57、右前门58和右后门59。每个门均可以由本身已知的铰接车门构成,但也可以由滑动门构成。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门由铰接的旋转门构成,并且前门均在其前边缘处铰接成沿向前方向旋转打开,而后门均在其后边缘处铰接成沿向后方向旋转打开。
左前门开口51的后端可以定位成对应左前隔室21的后部21B。类似地,右后门开口54的前端可以定位成对应右后隔室24的前部24B。门56至59可以设置有窗,这些窗装配有诸如透明的玻璃板或塑料板之类的窗玻璃。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左前门56和右后门59均装配有窗,而右前门58和左后门57没有装配任何这样的窗。
左前隔室21和右后隔室24相对于舱室5的中心O形成180°旋转对称关系。同样,左后隔室23和右前隔室22相对于舱室5的中心O形成180°旋转对称关系。
左前隔室21的前部21A和右前隔室22的前部22A均设置有沿主轴线X面向斜后(左后)方的座椅63。左后隔室23的后部23A和右后隔室24的后部24A均设置有沿主轴线X面向斜前(右前)方的座椅63。每个座椅63均具有座椅垫64和座椅靠背65,座椅靠背65可枢转地附接到座椅垫64。设置在左前隔室21和右前隔室22中的座椅63的座椅靠背65各自位于座椅垫64的前端。设置在左后隔室23和右后隔室24中的座椅63的座椅靠背65均位于座椅垫64的后端。
由第一纵向分隔壁31、第三左横向分隔壁38和第二左横向分隔壁37形成的左前隔室21的右侧(内侧)壁朝后方向左倾斜,使得左前隔室21在平面图中形成楔形形状。右后隔室24与左前隔室21成180°旋转对称。由第三纵向分隔壁33、第三右横向分隔壁44和第二右横向分隔壁43形成的右后隔室24的左侧(内侧)壁朝前方向右倾斜,使得右后隔室24在平面图中形成楔形形状。
由第一纵向分隔壁31形成的右前隔室22的前部22A的左侧(内侧)壁朝后方向左倾斜,并且右前隔室22的前部22A在平面图中朝后方变宽,使得右前隔室22的前部22A在平面图中呈大致的梯形形状。右前隔室22的后部22B的两侧(内侧和外侧)壁分别由第二纵向分隔壁32和第二右横向分隔壁43形成,第二纵向分隔壁32和第二右横向分隔壁43彼此大致平行,使得右前隔室22的后部22B在平面图中呈平行六面体形状。
由第三纵向分隔壁33形成的左后隔室23的后部23A的右侧(内侧)壁朝前方向右倾斜,并且在平面图中朝前方变宽,使得左后隔室23的后部23A在平面图中呈大致梯形形状。左后隔室23的后部23A的两侧(内侧和外侧)壁分别由第二纵向分隔壁32和第二左横向分隔壁37形成,第二纵向分隔壁32和第二左横向分隔壁37彼此大致平行,使得左后隔室23的后部23A在平面图中呈平行六面体形状。
左前隔室21和右后隔室24布置成使得乘员的腿部相对于前后方向沿外侧方向倾斜。左后隔室23和右前隔室22布置成使得乘员的腿部相对于前后方向沿内侧方向倾斜。
如图4至图6中所示,左前隔室21的后部21B中设置有桌板66(或办公桌)。桌板66由板或板材构件形成,并且借助闩锁和/或铰链附接到周壁的限定左前隔室21的后部21B的部分(左侧壁12、第一左横向分隔壁36和/或第二左横向分隔壁37)。优选地,在桌子66下方或在桌板66和底板6之间形成空间,使得乘员可以根据期望将他或她的脚放在桌板66上或桌板66下面。乘员可以将饮料容器、PC等放置在桌板上,并将行李存放在桌板66上或桌板66下面。如果期望,可以通过解锁闩锁并绕铰链枢转桌板66而将桌板66折叠在墙壁表面上。如图4至图8中所示,类似于左前隔室21的桌板66,左前隔室21的后部21B、左后隔室23的前部23B和右后隔室24的前部24B中的每一者中设置有桌板66。
图5和图6示出了左前隔室21的内部。由玻璃、透明塑料材料等制成的透明面板67设置在车顶15的与左前隔室21对应的部分中(参见图1)。由前壁11、第一纵向分隔壁31、第三左横向分隔壁38、第二左横向分隔壁37和第一左横向分隔壁36限定的左前隔室21的内侧的壁表面上形成有竖直条纹图案68。竖直条纹图案68由形成在壁表面中的多个竖直延伸的凹口形成。这些凹口可以形成在相关壁的材料和分隔壁区段的相邻部分之间的接头中。分隔壁可以由木板制成。竖直条纹图案68产生高天花板的印象,并且使乘员的眼睛愉悦。右后隔室24的内部可以类似于左前隔室21的内部。
图7和图8示出了右前隔室22的内部。由前壁11、第一纵向分隔壁31、第二纵向分隔壁32、第二右横向分隔壁43和第三右横向分隔壁44形成的右前隔室22的内侧壁表面由装填垫料的壁表面构成,装填垫料的壁表面由衬垫层71和覆盖衬垫层71的蒙皮材料72形成。槽73沿着底板6和分隔壁之间、车顶15和分隔壁之间、第二纵向分隔壁32和第二右横向分隔壁43之间以及第二右横向分隔壁43和第一右横向分隔壁42之间的边界延伸。多个诸如灯泡和LED之类的光发射器被接纳在该槽中以形成间接照明75。第一右横向分隔壁42的与乘员相对的表面设置有诸如LCD面板和有机EL之类的显示器76。右前隔室22没有窗,并且与外部光隔离。用于右前隔室22的照明由间接照明75提供。左后隔室23的内部可以类似于右前隔室22的内部。
所示实施方式的车辆1具有由分隔壁17分隔的两个前隔室21和22以及两个后隔室23和24。因为前隔室21和22以及后隔室23和24的主轴线X彼此平行,并相对于车辆的前后方向倾斜,所以每个隔室沿其主轴线X的长度能够最大化,使得乘员能够利用最大化的腿部空间,并且能够以舒适的方式乘坐。
此外,因为左后隔室23的前部23B延伸到左前隔室21的后部21B和右前隔室22的后部22B之间限定的空间中,所以左后隔室23的沿主轴线X的长度能够特别最大化。类似地,因为右前隔室22的后部22B延伸到左后隔室23的前部23B和右后隔室24的前部24B之间限定的空间中,所以右前隔室22的沿主轴线X的长度能够特别最大化。因为右后隔室24的前部24B位于右前隔室22的后部22B的右侧,所以右后隔室24的沿主轴线X的长度能够特别地最大化。类似地,因为左前隔室21的后部21B位于左后隔室23的前部23B的左侧,所以左前隔室21的沿主轴线X的长度能够特别地最大化。通过如此以相互交错的方式布置左前隔室21的后部21B、右前隔室22的后部22B、左后隔室23的前部23B和右后隔室24的前部24B,对于给定的车辆大小和尺寸,每个隔室的长度可以最大化。
因为座椅63设置成分别在左前隔室21的前部21A和右前隔室22的前部22A中面向斜后方,所以座椅63能够方便地定位在相应的均具有相对大的宽度的前部21A和22A中,而乘员的腿部放置在相应的均具有相对小的宽度的后部21B和22B中。这是有利的,因为乘员的上部通常比腿部需要更大的宽度。后隔室23和24也以类似的方式布置。
因为左前隔室21、右前隔室22、左后隔室23和右后隔室24布置成使得这些隔室在平面图中的组合外轮廓是大致矩形,从而能够最佳地利用通常呈矩形形状的车辆的可用空间。特别地,本发明能够有利地应用于紧凑型或其他小型载客车辆。
通过使用桌板66作为乘员的脚踏板,能够增强乘员的舒适度。桌板66还可以用作办公桌或行李存放区。
左前隔室21和右后隔室24关于舱室5的中心O以相互旋转对称的方式形成,并且右前隔室22和左后隔室23同样关于舱室5的中心O以相互旋转对称的方式形成。因此,隔室可以以有效方式布置,并且共同的装饰构件可以由不同的隔室共用。
因为不同的隔室21至24设置有单独的门56至59,所以乘员能够在不看到通行乘客的情况下登上车辆,从而能够确保乘员的隐私。
因为所示实施方式的车辆1是自动驾驶车辆,所以不需要驾驶员座椅。因此,车辆1的基本上整个部分能够专用于乘员的使用。如果期望,可以在车辆的前部设置额外的空间以容纳驾驶员座椅。如果期望,前隔室21或右前隔室22可以转换成驾驶员隔室。在这种情况下,前壁11的相关部分可以设置有透明的挡风玻璃以便于驾驶。
所示实施方式的车辆1特别适合于汽车共乘。
尽管已经根据特定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的情况下,可以修改和更替本发明。例如,每个隔室的主轴线X可以朝后方向右斜,而不是朝后方向左斜。

Claims (10)

1.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
舱室,所述舱室设置有底板、在所述舱室的前端部中横向延伸的前壁、从所述前壁的任一侧边缘向后延伸的一对侧壁、在所述一对侧壁的后边缘之间延伸的后壁、以及在所述前壁、所述一对侧壁和所述后壁的上边缘之间延伸的车顶;
其中,所述舱室具有借助分隔壁相互分隔的左前隔室和右前隔室以及左后隔室和右后隔室;
所述分隔壁包括:第一纵向分隔壁,所述第一纵向分隔壁将所述左前隔室的前部和所述右前隔室的前部彼此分开;第二纵向分隔壁,所述第二纵向分隔壁将所述左后隔室的前部和所述右前隔室的后部彼此分开;以及第三纵向分隔壁,所述第三纵向分隔壁将所述左后隔室的后部和所述右后隔室的后部彼此分开;
所述第一纵向分隔壁的前端连接到所述前壁,所述第一纵向分隔壁的后端连接到所述第二纵向分隔壁的前端,并且所述第二纵向分隔壁的后端连接到所述第三纵向分隔壁的前端,并且所述第三纵向分隔壁的后端连接到所述后壁;
所述分隔壁还包括:左横向分隔壁,所述左横向分隔壁连接在左侧壁和所述第一纵向分隔壁的后端之间,以将所述舱室的左侧部分成所述左前隔室和所述左后隔室;以及右横向分隔壁,所述右横向分隔壁连接在右侧壁和所述第三纵向分隔壁的前端之间,以将所述舱室的右侧部分成所述右前隔室和所述右后隔室;
所述前隔室和所述后隔室朝其后部向第一横向侧倾斜;
所述第一横向侧上的所述后隔室的前部定位在所述前隔室的后部之间,而与所述第一横向侧相对的第二横向侧上的所述前隔室的后部定位在所述后隔室的前部之间;
所述左侧壁在其与所述左前隔室对应的部分中设置有左前门开口,并且在其与所述左后隔室对应的部分中设置有左后门开口;并且
所述右侧壁在其与所述右前隔室对应的部分中设置有右前门开口,并且在其与所述右后隔室对应的部分中设置有右后门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二横向侧上的所述后隔室的前部位于所述第二横向侧上的所述前隔室的后部的所述第二横向侧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一横向侧上的所述前隔室的后部位于所述第一横向侧上的所述后隔室的前部的所述第一横向侧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每个前隔室的前部均在横向上比该前隔室的后部宽,并且每个后隔室的后部均在横向上均比该后隔室的前部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前隔室均设置有面向斜后方的座椅,并且所述后隔室均设置有面向斜前方的座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在俯视观察时,所述前隔室和所述后隔室的组合外轮廓是大致矩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后隔室的前部和所述前隔室的后部中的至少一者设置有桌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一横向侧上的所述前隔室和所述第二横向侧上的所述后隔室彼此旋转对称,并且所述第二横向侧上的所述前隔室和所述第一横向侧上的所述后隔室彼此旋转对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车辆包括自动驾驶车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车辆具有容纳四个乘员的容量。
CN201910035382.4A 2018-01-22 2019-01-15 具有单独隔室的车辆 Active CN1100655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08070 2018-01-22
JP2018008070A JP6568244B2 (ja) 2018-01-22 2018-01-22 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65540A CN110065540A (zh) 2019-07-30
CN110065540B true CN110065540B (zh) 2021-08-06

Family

ID=67145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35382.4A Active CN110065540B (zh) 2018-01-22 2019-01-15 具有单独隔室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654425B2 (zh)
JP (1) JP6568244B2 (zh)
CN (1) CN110065540B (zh)
DE (1) DE10201920067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085070A (ja) * 2017-11-10 2019-06-06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構造
JP6952128B2 (ja) * 2017-11-20 2021-10-20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シート式車両
JP6963028B2 (ja) 2017-11-20 2021-11-05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対面シート式自動運転車両
EP3712046A4 (en) 2017-11-20 2021-01-13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SEAT TYPE VEHICLE
JP6568244B2 (ja) * 2018-01-22 2019-08-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
JP2020023205A (ja) * 2018-08-06 2020-02-1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
JP7151562B2 (ja) * 2019-03-11 2022-10-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律走行車両
JP7159977B2 (ja) * 2019-05-28 2022-10-2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室内仕切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46355A (ja) * 1992-03-06 1993-09-24 Tenryu Kogyo Kk 客室構造
CN104071338A (zh) * 2013-03-25 2014-10-01 Eads索加玛公司 可转换成铺位的座椅的布置
US9266613B2 (en) * 2011-05-27 2016-02-23 Robert J. Henshaw Seating arrangement
CN106103277A (zh) * 2013-10-24 2016-11-09 祖迪雅克座椅壳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交通工具客舱的座椅单元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352066A (en) * 1918-11-05 1920-09-07 Jones John James Automobile-body construction
US2947349A (en) * 1958-04-10 1960-08-02 Karl D Kryter Seat and seating arrangement
IT1138285B (it) * 1981-04-30 1986-09-17 Renato Monzini Autoveicolo,per il trasporto di persone
US4415051A (en) * 1981-05-08 1983-11-15 Mine Equipment Company Multiple personnel transporter vehicle for low vein mines
WO2007013164A1 (ja) 2005-07-29 2007-02-01 Denen Corporation バスとそれに使用される座席セル
US7419214B2 (en) * 2005-08-22 2008-09-02 Be Aerospace, Inc. Lounge seating arrangement
CA2879655C (en) * 2012-08-01 2017-02-21 B/E Aerospace, Inc. Passenger suite seating arrangement with moveable video monitor
US9409648B2 (en) * 2014-05-15 2016-08-09 The Boeing Company Seating arrangement and method
JP2017039400A (ja) * 2015-08-20 2017-02-2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運転車両
US10596923B2 (en) * 2017-03-06 2020-03-2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Door mounted vehicle seat
US10933998B2 (en) * 2017-03-20 2021-03-02 Optimares S.P.A. Seat array, particularly for aircraft
FR3065680B1 (fr) * 2017-04-27 2021-01-08 Faurecia Interieur Ind Habitacle et vehicule autonome ou semi-autonome associe
FR3065681B1 (fr) * 2017-04-27 2021-01-08 Faurecia Interieur Ind Habitacle de vehicule
US10106206B1 (en) * 2017-08-31 2018-10-2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tructural storage compartment in a vehicle cabin
JP2019085070A (ja) * 2017-11-10 2019-06-06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構造
JP2019104315A (ja) * 2017-12-11 2019-06-27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のモニター装置
JP6984410B2 (ja) * 2017-12-28 2021-12-2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室構造
JP6568244B2 (ja) * 2018-01-22 2019-08-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
US20190359084A1 (en) * 2018-05-22 2019-11-28 Uber Technologies, Inc. Interior Arrangements for Autonomous Vehicles
US10981531B2 (en) * 2018-07-11 2021-04-2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illar airbag assembly
EP3597484B1 (de) * 2018-07-16 2020-10-28 MAGNA STEYR Fahrzeugtechnik AG & Co KG Personenbeförderungsfahrzeug
JP7043365B2 (ja) * 2018-08-06 2022-03-2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
JP2020023205A (ja) * 2018-08-06 2020-02-1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
JP2020023202A (ja) * 2018-08-06 2020-02-1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
JP2020023206A (ja) * 2018-08-06 2020-02-1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
JP2020023203A (ja) * 2018-08-06 2020-02-1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46355A (ja) * 1992-03-06 1993-09-24 Tenryu Kogyo Kk 客室構造
US9266613B2 (en) * 2011-05-27 2016-02-23 Robert J. Henshaw Seating arrangement
CN104071338A (zh) * 2013-03-25 2014-10-01 Eads索加玛公司 可转换成铺位的座椅的布置
CN106103277A (zh) * 2013-10-24 2016-11-09 祖迪雅克座椅壳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交通工具客舱的座椅单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654425B2 (en) 2020-05-19
JP6568244B2 (ja) 2019-08-28
CN110065540A (zh) 2019-07-30
JP2019127064A (ja) 2019-08-01
US20190225167A1 (en) 2019-07-25
DE102019200678A1 (de) 2019-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65540B (zh) 具有单独隔室的车辆
CN108791502B (zh) 客舱和相关的自动或半自动车辆
US8267456B2 (en) Compact seating arrangement
US8182014B2 (en) Vehicle seat arranging structure
US5116097A (en) Motor car with three front seats side by side
US20210300212A1 (en) Vehicle
JP6984410B2 (ja) 車室構造
WO2003095263A2 (en) Seating arrangement for a vehicle
US11142096B2 (en) Vehicle
CN101712286B (zh) 一种新型的汽车内部布置结构
CN110803071A (zh) 车辆
US5538309A (en) Vehicle body
EP1077865B1 (en) City-car
CN113459906A (zh) 车辆
JP2007153216A (ja) 車両のシート配設構造
US2190218A (en) Motor vehicle
CN110803081B (zh) 车辆
US6120093A (en) Child seat arrangement for an automotive vehicle
JP3210950U (ja) 電気自動車
JP2007153220A (ja) 車両のシート配設構造
KR101389403B1 (ko) 특히 산업용 자동차의 승차실을 위한, 운전자의 승차실을위한 보조좌석 및 상기 보조좌석이 장착된 운전자용 승차실
GB2254588A (en) Vehicle seating arrangement.
JP2007168606A (ja) 車室内構造
JP2009046051A (ja) 乗用車の車両構造
JP2007153221A (ja) 車両のアームレスト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