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51658A - 二氢杨梅素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肥胖症的产品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二氢杨梅素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肥胖症的产品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51658A
CN110051658A CN201910241161.2A CN201910241161A CN110051658A CN 110051658 A CN110051658 A CN 110051658A CN 201910241161 A CN201910241161 A CN 201910241161A CN 110051658 A CN110051658 A CN 1100516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hydromyricetin
gene
obesity
application
pro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4116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翀
徐谷莉
侯连杰
蒋方毅
黄波
李华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24116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51658A/zh
Publication of CN1100516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516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1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3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oxy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e.g. fungichromin
    • A61K31/3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oxy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e.g. fungichromin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ne oxy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A61K31/352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oxy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e.g. fungichromin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ne oxy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e.g. methantheli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 A61P3/04Anorexiants; Antiobesity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Diabete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Obesit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ycology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二氢杨梅素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肥胖症的产品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二氢杨梅素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肥胖症的药物、食品、食品添加剂或保健品中的应用,本发明的二氢杨梅素既可用于无法正常运动的机体肥胖症的治疗,又可以用于正常机体肥胖症的预防。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预防和/或治疗肥胖症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具有治疗效果显著,对机体无副作用且不会产生耐药性等优点。

Description

二氢杨梅素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肥胖症的产品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营养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二氢杨梅素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肥胖症的产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肥胖是因为机体内过多的脂肪沉积超过正常的医学状态,对身体健康具有消极意义,在2013年就已经被美国医学协会定义为是一种疾病。人们通常通过他们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来确定是否肥胖,一旦体质指数在25~30kg/m2就被定义为超重。肥胖将会引起各种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脂肪肝、骨关节炎和某些类型的癌症。引起肥胖最常见的原因主要是以下三种:摄入过多的食物、体育运动的缺乏和遗传易感性;另外也有少数是由基因、内分泌失调、药物治疗或者精神障碍引起。全球范围内成人和儿童的肥胖率不断上升。预防肥胖的关键在于抑制脂肪细胞分化成脂,促进减肥则是让成熟肥大脂肪细胞中的甘油三酯降解。
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又称为白蔹素或者蛇葡萄素(Ampeloptin),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消炎、降血脂等作用,具有巨大的药用价值。2015年Williams等人发现与高脂诱导的小鼠模型比较,一定剂量的二氢杨梅素能明显降低小鼠身体质量,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高脂对肝脏和心血管的损伤,起到保护作用。2018年,又有研究发现二氢杨梅素能够抑制PPARγ的表达(Lei Liu,Min Zhou,et al.2018)。AMPK通路(AMP依赖的蛋白激酶)是细胞代谢的关键通路,大量研究发现AMPK通路的激活(Guo,Choung et al.2017),将会抑制脂肪细胞分化关键基因PPARγ的表达,进而抑制前体脂肪细胞的分化,抑制脂质累积,AMPK磷酸化也能促进脂解关键基因HSL的表达,进而促进脂肪细胞中的甘油三酯脂解。
现有关于二氢杨梅素的研究多是集中于其抗病机制上,但是对正常机体的肥胖作用研究甚少,甚至没有,而且对其机理研究也不深入。另外,现有的肥胖症治疗药物都有产生药物依赖性等副作用的危险,且患者极易在短期内产生耐药性。因此,探索开发一种无毒副作用、不会产生耐药性且效果好的治疗肥胖症的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二氢杨梅素应用的不足以及治疗肥胖症药物的缺陷,提供一种既可以防止肥胖又可以促进减肥,且对机体无任何伤害的产品,从而预防正常机体肥胖,且治疗无法正常运动且有肥胖症的机体的肥胖症,进而预防或治疗肥胖所引起的各种疾病,也为肥胖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种全新的手段。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二氢杨梅素在作为或制备预防肥胖症的产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二氢杨梅素在作为或制备治疗肥胖症的产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二氢杨梅素在作为或制备预防和治疗肥胖症的产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预防和/或治疗肥胖症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二氢杨梅素在作为或制备预防肥胖症的产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二氢杨梅素在作为或制备治疗肥胖症的产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二氢杨梅素在作为或制备预防和治疗肥胖症的产品中的应用。
优选地,所述产品为药物、食品、食品添加剂或保健品。
优选地,将二氢杨梅素应用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肥胖症的药物中时,所述药物的给药对象为哺乳动物,所述哺乳动物包括人。
按照《药理实验方法学》中人和动物间按体表面积折算的等效剂量比值表,将实验动物小鼠的给药剂量换算成人的临床给药剂量。
所述药物的给药剂量以二氢杨梅素重量计算,每次0.39~0.65mg/kg人的体重。
更优选地,所述药物的给药剂量以二氢杨梅素重量计算,每次0.52mg/kg人的体重。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的给药次数为每日1~2次。
优选地,所述产品以二氢杨梅素为有效活性成分。
优选地,所述应用为二氢杨梅素在制备促进AMPK磷酸化、抑制成脂相关基因表达、减少脂肪合成的产品中的应用。
更优选地,所述成脂相关基因为PPARγ基因、GLUT4基因或FAS基因。
优选地,所述应用为二氢杨梅素在制备促进AMPK磷酸化、促进脂解相关基因表达、促进甘油三酯降解的产品中的应用。
更优选地,所述脂解关键基因为PKA基因、ATGL基因、MGL基因或HSL基因。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预防和/或治疗肥胖症的药物组合物,包含有效量的二氢杨梅素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
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剂型不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将二氢杨梅素用于作为或制备预防和治疗肥胖症的药物、食品、食品添加剂或保健品中,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肥胖症治疗手段,具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与现有的肥胖症治疗药物相比,具有疗效显著、长期使用后无毒副作用,且不会产生耐药性等优点,是治疗肥胖症的有效治疗手段。另外,本发明的二氢杨梅素的提取及合成工艺已成熟,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且二氢杨梅素具有天然、无毒的特点,而又对机体无副作用等优点,既可用于无法正常运动的机体的肥胖症的治疗,又可以用于正常机体肥胖症的预防,进而对肥胖相关疾病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从4周龄到12周龄分别用二氢杨梅素和PBS灌喂后,小鼠体重变化的对比图。
图2是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采食量的对比图。
图3是核磁小鼠肌肉含量和脂肪含量对比图。
图4是小鼠内脏脂肪、皮下脂肪和肝脏组织重量的对比图。
图5是小鼠内脏脂肪、皮下脂肪和肝脏组织的实物大小对比图。
图6是小鼠内脏脂肪、皮下脂肪和肝脏组织HE染色结果图。
图7是小鼠的呼吸交换律结果图。
图8是小鼠的血糖、血清甘油三酯、血清游离脂肪酸、血清胆固醇和血清胰岛素的血常规对比图。
图9是小鼠摄食后血糖含量随时间变化的对比图。
图10是小鼠AMPK基因、PPARγ基因、GLUT4基因和FAS基因mRNA含量的定量结果图。
图11是小鼠的蛋白质免疫印迹结果图。
图12是从9周龄到17周龄分别用二氢杨梅素和PBS灌喂后,肥胖小鼠体重变化的对比图。
图13是实验组和对照组肥胖小鼠采食量的对比图。
图14是核磁肥胖小鼠肌肉含量和脂肪含量对比图。
图15是肥胖小鼠内脏脂肪、皮下脂肪和肝脏组织重量的对比图。
图16是肥胖小鼠内脏脂肪、皮下脂肪和肝脏组织的实物大小对比图。
图17是肥胖小鼠内脏脂肪、皮下脂肪和肝脏组织HE染色结果图。
图18是肥胖小鼠的呼吸交换律结果图。
图19是肥胖小鼠的血糖、血清甘油三酯、血清游离脂肪酸、血清胆固醇和血清胰岛素的血常规对比图。
图20是肥胖小鼠摄食后血糖含量随时间变化的对比图。
图21是肥胖小鼠AMPK基因、PKA基因、ATGL基因、MGL基因和HSL基因mRNA含量的定量结果图。
图22是肥胖小鼠的蛋白质免疫印迹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定。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采用的试剂、方法和设备为本技术领域常规试剂、方法和设备。
除非特别说明,以下实施例所用试剂和材料均为市购。
以下实施例1~7为研究二氢杨梅素对高脂饲粮喂食下的小鼠脂质沉积的影响,实施例8~14为研究二氢杨梅素对高脂饲料诱导肥胖后小鼠的减肥作用,一下实施例中的供试小鼠为C57BL6J小鼠。
实施例1二氢杨梅素预防小鼠增重的实验
1、实验方法
为了探究二氢杨梅素预防小鼠增重的作用,从4周龄到12周龄小鼠每天饲喂高脂饲粮;同时每天上午实验组小鼠按200mg/kg二氢杨梅素灌喂,对照组小鼠用等体积PBS灌喂,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每次灌喂均不超过200μL,连续饲养8周后,观察小鼠体重变化。
2、结果
从4周龄到12周龄分别用二氢杨梅素和PBS灌喂后,小鼠体重变化的对比图如图1所示,小鼠采食量的对比图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在不增加小鼠采食量的基础上,实验组小鼠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小鼠体重,说明二氢杨梅素可以防止小鼠体重的增长。
实施例2小鼠核磁共振成像
1、实验方法
将实验组小鼠(从4周龄到12周龄用二氢杨梅素灌喂)和对照组小鼠(从4周龄到12周龄用PBS灌喂)分别放到核磁共振成像仪中,统计测定各自的肌肉含量和脂肪含量比例,进行结果分析。
2、结果
图3是核磁小鼠肌肉含量和脂肪含量对比图,图4是小鼠内脏脂肪、皮下脂肪和肝脏组织重量的对比图,图5是小鼠内脏脂肪、皮下脂肪和肝脏组织的实物大小对比图,图3~5结果显示:二氢杨梅素能够显著降低机体肌肉含量,降低各个脂肪相关组织的大小和脂肪含量,抑制高脂饲粮诱导的脂肪蓄积,防止肝脏增大即防止脂肪肝生成。
实施例3小鼠内脏脂肪、皮下脂肪和肝脏组织切片HE染色
(1)石蜡切片常规二甲苯,乙醇脱蜡至水;
(2)苏木素染色10min;
(3)流水冲洗,去余色,0.7%盐酸乙醇分化数秒,流水冲洗,切片变蓝约15min,95%乙醇30秒;
(4)酒精性伊红染色30秒;
(5)蒸馏水稍洗30秒;
(6)I 95%乙醇30秒,II 95%乙醇30秒,I 100%乙醇30秒,II100%乙醇30秒;
(7)石碳酸二甲苯30秒,(1:4石碳酸1-二甲苯4),I二甲苯30秒,II二甲苯30秒;
(8)中性树胶封片,拍照。
2、结果
图6是小鼠内脏脂肪、皮下脂肪和肝脏组织HE染色结果图,可以看出,二氢杨梅素能够抑制高脂饲粮诱导的小鼠肝脏脂肪变性以及脂肪组织的扩大。
实施例4小鼠代谢笼
1、实验方法
将实施例2中各时期的小鼠放到代谢笼中培养72小时后,统计呼吸交换率。
2、结果
图7是小鼠的呼吸交换律结果图,可以看出,二氢杨梅素能够减少高脂饲粮诱导肥胖的小鼠的呼吸交换律,说明二氢杨梅素将能量底物从碳水化合物转为脂质,进而降低机体脂质累积,达到预防肥胖的效果。
实施例5小鼠血液中各种指标测定
1、实验方法
将实施例2中的各时期的小鼠采集血液样本,用以下试剂盒并按其说明书进行血糖(Blood glucoes)、血清甘油三酯(serum TG)、血清游离脂肪酸(serum FFA)、血清胆固醇(serum TC)和血清胰岛素(serum Insulin)含量的测定。
2、结果
图8是小鼠的血糖、血清甘油三酯、血清游离脂肪酸、血清胆固醇和血清胰岛素的血常规对比图,可以看出,二氢杨梅素具有增强代谢的能力,如预防血糖含量和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升高,同时还能够预防胰岛素抵抗。图9是小鼠摄食后血糖含量随时间变化的对比图,可以看出,二氢杨梅素可预防小鼠血糖升高。
实施例6小鼠AMPK基因、PPARγ基因、GLUT4基因和FAS基因mRNA实时荧光定量PCR
1、实验方法
(1)准备工作:计算好每种试剂需要加的量;
(2)将所需要的引物、小鼠cDNA放在冰上解冻,定量试剂放在4℃下解冻;
(3)把解冻好的试剂加在同一管中进行混匀(先在大管中混匀,再分装在加有引物或者小鼠cDNA的PCR小管中进行混匀),得到混合液;
(4)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液等量地加到定量板的孔中;
(5)封膜,上机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
2、结果
图10是小鼠AMPK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糖尿病大鼠骨骼肌(GLUT4)基因和脂肪酸合成酶(FAS)基因mRNA含量的定量结果图,可以看出,二氢杨梅素促进AMPK磷酸化;抑制高脂饲粮诱导的成脂相关基因mRNA含量,如降低PPARγ基因mRNA含量,进而抑制脂肪组织的分化,减小脂肪组织的大小;降低GLUT4基因和FAS基因的mRNA含量,进而减少脂肪的合成,降低脂质的累积,达到预防肥胖的效果。
实施例7小鼠的蛋白质免疫印迹
1、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
1)蛋白抽提(所有操作均在冰上进行)
(1)取20μg小鼠组织块置于5mL离心管中,用干净的剪刀将组织块尽量剪碎;
(2)加入裂解液200μL,用匀浆器进行匀浆;
(3)充分裂解后,用移液器将裂解液移至1.5mL离心管中;
(4)在4℃下12000rpm离心5min,用BCA法进行浓度测定,然后分装保存,长期保存于-80℃;
(5)将所有蛋白样品调至等浓度,充分混合沉淀后,加入loading buffer,沸水中煮5min用于上样。
2)SDS-PAGE电泳
(1)将玻璃板、样品梳等用洗涤剂洗净,用蒸馏水冲洗数次,烘干;
(2)将两块洗净的玻璃装好,固定在制胶支架上,检查是否漏水,之后将水滤干;
(3)根据所需的凝胶浓度和体积,按照《Takara产品目录配方表》配制分离胶,混匀;向玻璃板间灌制分离胶,液面距离顶端约1.5cm,立即覆一层异丙醇;
(4)根据需要的体积配制浓缩胶,混匀;弃去上层有机溶剂,并以蒸馏水冲洗凝胶的上层表面(冲洗3~5次),用滤纸伸进板间轻轻吸干水滴,再灌入配好的浓缩胶,插入梳子,必要时补加浓缩胶使液体充盈剩余空间,室温聚合约30min;
(5)拆下凝胶板,固定到电泳槽中,同时加入1×电泳缓冲液至刚好淹没凝胶的加样孔;
(6)用20μL移液器上样,小心上样使样品在孔的底部沉积;
(7)组装好电泳系统,加入1×电泳缓冲液;
(8)稳压80V,待样品进入分离胶后,120V,溴酚蓝刚跑出分离胶时,停止电泳。
3)转膜
(1)起胶:将凝胶从玻璃板中取出,切除积层胶及溴酚蓝下部的分离胶,剩下的含有目的蛋白的分离胶浸泡于转膜缓冲液中,防止胶凝固、变形;
(2)润湿:准备2张滤纸、1张膜PVDF,尺寸与凝胶大小相仿(滤纸与胶一样大,膜比胶大一些),PVDF膜应先在100%甲醇中浸泡至变得通透(约1-2min),再放入转膜缓冲液平衡;
(3)制作“三明治”:按顺序在转移夹内放置预先经转移缓冲液浸泡的海绵、1层滤纸、凝胶、硝酸纤维素膜、1层滤纸、海绵,保证每层之间没有气泡;
(4)转膜:将转移夹放入转移槽,加入4℃预冷的转膜缓冲液,将凝胶面与负极相连,膜与正极相连,100V恒压转膜80min。
4)免疫反应
(1)转膜结束后将膜移至含有封闭液的平皿中,或将封闭液放于10mL离心管中,膜再放于离心管中,室温下在摇床上慢速摇动封闭2~3h,或者是于4℃下封闭过夜;
(2)将一抗用TBST稀释至适当浓度(在10mL离心管中),将膜从封闭液中取出,放于离心管中4℃下在垂直混匀仪中,孵育一抗过夜,或者是室温下孵育1~2h后,用TBST在室温下水平摇床上洗6次×5min;
(3)同上方法准备二抗稀释液,将膜置于二抗中4℃下垂直混匀仪中孵育1~2h后,用TBST在室温下脱色摇床上6×5min。
5)发光鉴定
(1)辣根过氧化物酶HRP-ECL发光法:将A、B发光液按比例稀释混合;
(2)膜用去离子水稍加漂洗,滤纸贴角吸干,反贴法覆于A、B混合液滴上;
(3)将膜放入反应板上,膜蛋白面朝上,选择化学发光选项,根据所需时间进行曝光,将得到图像存盘作下步分析。
2、结果
图11是小鼠的蛋白质免疫印迹结果图,可以看出,二氢杨梅素促进pAMPK和AMPK磷酸化;抑制高脂饲粮诱导的小鼠成脂相关基因的表达,如降低PPARγ基因的表达,进而抑制脂肪组织的分化,减小脂肪组织的大小;降低GLUT4基因的表达,进而减少脂肪的合成,降低脂质的累积,达到预防肥胖的效果。
实施例8二氢杨梅素促进肥胖小鼠减肥的实验
为了探究二氢杨梅素的减肥的作用,所有小鼠用高脂饲粮饲喂8周,使得小鼠肥胖;然后实验组肥胖小鼠按200mg/kg每天上午用二氢杨梅素灌喂,对照组肥胖小鼠用等体积PBS灌喂;实验组和对照组肥胖小鼠每次灌喂均不超过200μL,继续连续饲养9周后(总第17周),观察肥胖小鼠体重变化。
2、结果
从9周龄到17周龄分别用二氢杨梅素和PBS灌喂后,肥胖小鼠体重变化的对比图如图12所示,实验组和对照组肥胖小鼠采食量的对比图如图13所示,可以看出,在不增加肥胖小鼠采食量的基础上,实验组小鼠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小鼠体重,说明二氢杨梅素可以促进肥胖小鼠减肥。
实施例9肥胖小鼠核磁共振成像
1、实验方法
除实验组(从9周龄到17周龄用二氢杨梅素灌喂)和对照组(从9周龄到17周龄用PBS灌喂)小鼠不同外,肥胖小鼠的核磁共振成像实验方法与实施例2相同。
2、结果
核磁肥胖小鼠肌肉含量和脂肪含量对比图如图14所示,肥胖小鼠内脏脂肪、皮下脂肪和肝脏组织重量的对比图如图15所示,肥胖小鼠内脏脂肪、皮下脂肪和肝脏组织的实物大小对比图如图16所示,图14~16结果显示:二氢杨梅素能够显著降低机体以及各个脂肪相关组织中脂肪含量,减小肥胖小鼠脂肪组织的体积和重量,也使肝脏减小即治疗脂肪肝。
实施例10肥胖小鼠内脏脂肪、皮下脂肪和肝脏组织切片HE染色
1、实验方法
除了采用实施例9中各时期的小鼠外,肥胖小鼠内脏脂肪、皮下脂肪和肝脏组织切片HE染色方法与实施例3相同。
2、结果
肥胖小鼠内脏脂肪、皮下脂肪和肝脏组织HE染色结果图如图17所示,可以看出,二氢杨梅素能够使肥胖小鼠肥壮的脂肪组中的脂肪含量降低,脂肪细胞减小,同时也减少了脂肪变性肝脏中的脂肪含量。
实施例11肥胖小鼠代谢笼
1、实验方法
除了采用实施例9中各时期的小鼠外,肥胖小鼠代谢笼实验方法与实施例4相同。
2、结果
图18是肥胖小鼠的呼吸交换律结果图,可以看出,二氢杨梅素能够减少高脂饲粮诱导肥胖的小鼠的呼吸交换律,说明二氢杨梅素将能量底物从碳水化合物转为脂质,进而减少机体脂肪,达到治疗肥胖促进减肥的效果。
实施例12肥胖小鼠血液中各种指标测定
1、实验方法
除了采用实施例9中各时期的小鼠外,肥胖小鼠血液中各种指标测定方法与实施例5相同。
2、结果
图19是肥胖小鼠的血糖、血清甘油三酯、血清游离脂肪酸、血清胆固醇和血清胰岛素的血常规对比图,可以看出,二氢杨梅素增强了代谢相关参数,如显著降低了血糖含量和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同时保护肥胖小鼠免受胰岛素抵抗引起的相关疾病的影响。图20是肥胖小鼠摄食后血糖含量随时间变化的对比图,可以看出,二氢杨梅素可快速降低饮食后肥胖小鼠血糖,说明二氢杨梅素增强了肥胖小鼠的胰岛素敏感性,可用于治疗糖尿病等疾病。
实施例13肥胖小鼠AMPK基因、PKA基因、ATGL基因、MGL基因和HSL基因mRNA实时荧光定量PCR
1、实验方法
除了采用实施例9中各时期的小鼠外,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与实施例6相同。
2、结果
图21是肥胖小鼠AMPK基因、蛋白激酶A(PKA)基因、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ATGL)基因、单酰甘油脂肪水解酶(MGL)基因和激素敏感脂肪酶(HSL)基因mRNA含量的定量结果图,可以看出,二氢杨梅素促进AMPK磷酸化;增加脂解关键基因mRNA含量,如增加PKA基因、ATGL基因、MGL基因和HSL基因mRNA含量,进而促进甘油三酯的降解,减少各脂肪组织和肝脏中脂肪的含量,达到治疗肥胖促进减肥的效果。
实施例14肥胖小鼠的蛋白质免疫印迹
1、实验方法
除了采用实施例9中各时期的小鼠外,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方法与实施例7相同。
2、结果
图22是肥胖小鼠的蛋白质免疫印迹结果图,可以看出,二氢杨梅素促进AMPK磷酸化;促进高脂饲粮诱导的肥胖小鼠脂解相关基因的表达,如促进PKA基因、ATGL基因、MGL基因和HSL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甘油三酯的降解,减少各脂肪组织和肝脏中脂肪的含量,达到治疗肥胖促进减肥的效果。
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理解本发明而说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实施例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所选用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二氢杨梅素在作为或制备预防肥胖症的产品中的应用。
2.二氢杨梅素在作为或制备治疗肥胖症的产品中的应用。
3.二氢杨梅素在作为或制备预防和治疗肥胖症的产品中的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为药物、食品、食品添加剂或保健品;所述药物的给药剂量以二氢杨梅素重量计算,每次0.39~0.65mg/kg人的体重;所述的药物的给药次数为每日1~2次。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以二氢杨梅素为有效活性成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为二氢杨梅素在制备促进AMPK磷酸化、抑制成脂相关基因表达、减少脂肪合成的产品中的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脂相关基因为PPARγ基因、GLUT4基因或FAS基因。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为二氢杨梅素在制备促进AMPK磷酸化、促进脂解相关基因表达、促进甘油三酯降解的产品中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解关键基因为PKA基因、ATGL基因、MGL基因或HSL基因。
10.一种预防和/或治疗肥胖症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有效量的二氢杨梅素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
CN201910241161.2A 2019-03-28 2019-03-28 二氢杨梅素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肥胖症的产品中的应用 Pending CN1100516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41161.2A CN110051658A (zh) 2019-03-28 2019-03-28 二氢杨梅素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肥胖症的产品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41161.2A CN110051658A (zh) 2019-03-28 2019-03-28 二氢杨梅素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肥胖症的产品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51658A true CN110051658A (zh) 2019-07-26

Family

ID=67317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41161.2A Pending CN110051658A (zh) 2019-03-28 2019-03-28 二氢杨梅素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肥胖症的产品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51658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6888A (zh) * 1999-09-16 2005-03-23 宋新荣 二氢杨梅素的新用途
CN101475553A (zh) * 2009-02-12 2009-07-08 赵全成 二氢杨梅素新制备方法、药物制剂及用途
CN102078315A (zh) * 2011-02-25 2011-06-01 昆明医学院 蛇葡萄素在制备治疗肥胖症药物中的应用
CN107375430A (zh) * 2017-08-14 2017-11-24 胡铭 一种具有防治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姜黄素组合物
CN107714690A (zh) * 2017-10-31 2018-02-23 上海华堇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二氢杨梅素的药物用途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6888A (zh) * 1999-09-16 2005-03-23 宋新荣 二氢杨梅素的新用途
CN101475553A (zh) * 2009-02-12 2009-07-08 赵全成 二氢杨梅素新制备方法、药物制剂及用途
CN102078315A (zh) * 2011-02-25 2011-06-01 昆明医学院 蛇葡萄素在制备治疗肥胖症药物中的应用
CN107375430A (zh) * 2017-08-14 2017-11-24 胡铭 一种具有防治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姜黄素组合物
CN107714690A (zh) * 2017-10-31 2018-02-23 上海华堇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二氢杨梅素的药物用途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E L等: "Metabolomics reveals the protective of Dihydromyricetin on glucose homeostasis by enhancing insulin sensitivity", 《SCI REP》 *
LEI LIU等: "Dihydromyricetin enhances glucose uptake by inhibition of MEK/ERK pathway and consequent down-regulation of phosphorylation of PPARγ in 3T3-L1 cells", 《J CELL MOL MED》 *
ZHOU,QICHENG等: "Dihydromyricetin prevents obesity-induced slow-twitch-fiber reduction partially via FLCN/FNIP1/AMPK pathway", 《BIOCHIM BIOPHYS ACTA MOL BASIS DIS》 *
ZHOU,QICHENG等: "Dihydromyricetin stimulates irisin secretion partially via the PGC-1α pathway", 《MOLECULAR AND CELLULAR ENDOCRINOLOGY》 *
伍迪: "二氢杨梅素促进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抵抗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 《医药卫生科技辑》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arzilai et al. Surgical removal of visceral fat reverses hepatic insulin resistance.
CN105566353A (zh) 一种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41078B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0368360A (zh) 具有增加的注射速度的阿立哌唑制剂
CN105998014A (zh) 去氢骆驼蓬碱衍生物作为制备治疗囊型包虫病药物的应用
CN100417382C (zh) 一种米诺地尔溶液及其搽片的制备方法
CN110051658A (zh) 二氢杨梅素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肥胖症的产品中的应用
Nam et al. The effect of mosapride (5HT-4 receptor agonist) on insulin sensitivity and GLUT4 translocation
CN105560308B (zh) 金花葵花在制备用于预防和治疗前列腺疾病的产品中的应用
CN110075278A (zh) 利拉鲁肽在银屑病治疗药物中以及在2型糖尿病合并银屑病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CN109771411A (zh) 二氢槲皮素用于制备治疗脂肪肝的药物中的用途
CN109498633A (zh) 糖类化合物的医药用途
CN108938615A (zh) 苯磺酰胺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用途
CN105616381A (zh) 复合牡丹籽油自乳化软胶囊及其制备增强人体免疫力保健品或药物的应用
CN109820856A (zh) 化合物Compound C的新应用
CN103751257A (zh) 氨基酸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39760B (zh) 一种治疗脑水肿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剂
CN103330679B (zh) 一种用于治疗鸽子体表寄生虫的涂膜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00967A (zh) TGF-β1抑制剂在制备治疗糖尿病骨愈合障碍的药物中的应用
US20060024327A1 (en) Composition for controlling blood sugar
JP2021517887A (ja) カリマイシン又はその活性成分の用途
CN102657652A (zh) 通式ⅰ所述的双苄基异喹啉生物碱衍生物或类似物的新用途
CN109223735A (zh) 从杂色曲霉次级代谢物中分离出的活性化合物的用途
CN103768586B (zh) 一种益神健脑的药物及其制剂
CN117122669B (zh) 重组人生长激素在治疗中枢尿崩症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26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