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39876A - 一种消除空气层的递送式层压装置及层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消除空气层的递送式层压装置及层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39876A
CN110039876A CN201910377048.7A CN201910377048A CN110039876A CN 110039876 A CN110039876 A CN 110039876A CN 201910377048 A CN201910377048 A CN 201910377048A CN 110039876 A CN110039876 A CN 1100398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tch
laminating machine
supporting body
delivery
air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7704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39876B (zh
Inventor
汪峰坤
邓春红
黄重春
任海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Technical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Technical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Technical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filed Critical Anhui Technical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Priority to CN20191037704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398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398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398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398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398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sing technique, e.g. using action of vacuum or fluid pressu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空气层的递送式层压装置及层压系统,包括:压板和面板,还包括:接纳压板和面板以进行层压并形成层压成品的层压机;传送所述压板、面板以及层压成品的传送单元;将传送单元上的压板、面板向所述层压机内输入的递送单元;所述递送单元还将所述层压机内的层压成品输出至传送单元上;递送单元可直接通过绕转动轴线的转动,以使递送槽口、递出槽口依次与层压机连通,以形成流水线式的生产线,缩短工作环节时间;采用内部递送的传递方式进行作业,以使层压机始终与外界的空气保持相对的隔绝,以使层压机内保持相对静态的状态,所以其内的空气流动速率低,利于层压的进行。

Description

一种消除空气层的递送式层压装置及层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层压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除空气层的递送式层压装置及层压系统。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示例包括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液晶显示(LCD)装置等,这些类型的显示设备通常包括薄膜晶体管(TFT),因此,显示面板不可避免地要经历几种薄膜工艺,一旦薄膜制程完成,显示面板便由封装层封装,最后显示面板、以及封装层一起构成显示设备的显示装置。
通常,封装层位于显示面板的上方,以保护显示面板,二者通过层压设备贴合在一起,而层压又称层压成型法。是指在加热、加压下把多层相同或不同材料结合整体的成型加工方法,但是现有的层压装置在制造显示装置时存在以下弊端:
1.层压装置的使用时,需要将材料放置到工位并进行层压,然后将工位上的层压成品,取出层压装置,过程繁琐,作业环节时间长,生产效率低;
2.在放置和取出的过程中均需要打开层压装置,这种方式完全破坏了层压装置内的相对密封状态(或相对隔绝状态),由于层压装置的特性,这种状态下层压装置内的空气流动相对较大,影响层压质量,层压成品之间极易出现具有夹杂各种细微污染物质的空气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消除空气层的递送式层压装置及层压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除空气层的递送式层压装置及层压系统,以形成流水线式的生产线,缩短工作环节时间,采用内部递送的传递方式进行作业,以使层压机始终与外界的空气保持相对的隔绝,所以其内的空气流动速率低,利于层压的进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种消除空气层的递送式层压装置,包括:压板和面板,还包括:
接纳压板和面板以进行层压并形成层压成品的层压机;
传送所述压板、面板以及层压成品的传送单元;
将传送单元上的压板、面板向所述层压机内输入的递送单元;
所述递送单元还将所述层压机内的层压成品输出至传送单元上;
所述递送单元包括:圆盘状的承载体Ⅰ、对称设置于承载体Ⅰ内的递送槽口和递出槽口、设置于递送槽口内的输入板、以及设置于递出槽口内的输出板,所述承载体Ⅰ的一侧可转动地转入层压机一侧的弧形口Ⅰ内。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层压机的上方设有以使层压机负压的负压机构。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承载体Ⅰ具有与其周向一致的转动轴线,所述承接体Ⅰ沿转动轴线的转动以使递送槽口或递出槽口对准所述弧形口Ⅰ;
所述递送槽口对准弧形口Ⅰ时,所述递出槽口对准传送单元;
所述递出槽口对准弧形口Ⅰ时,所述递送槽口对准传送单元。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输入板、输出板均具有与承载体Ⅰ轴向一致的移动轴线,且输入板、输出板能沿所述移动轴线进行相向或相背移动;
所述相背移动以使输入板或输出板通过弧形口Ⅰ伸至层压机内;
所述相向移动以使输入板、输出板分别移动至递送槽口、递出槽口内。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承载体Ⅰ内具有连通于递送槽口、递出槽口之间的中心腔室,所述中心腔室内设有同步驱动输入板、输出板沿移动轴线移动的驱动件。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驱动件包括:固定安装于中心腔室内的电机、与电机输出端固连的锥齿轮Ⅰ、以及分别与锥齿轮Ⅰ啮合的锥齿轮Ⅱ和锥齿轮Ⅲ;
所述锥齿轮Ⅱ、锥齿轮Ⅲ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丝杠Ⅰ、丝杠Ⅱ固定连接,所述丝杠Ⅰ、丝杠Ⅱ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穿过滑块Ⅰ、滑块Ⅱ中部的圆孔并继续延伸;
所述滑块Ⅰ、滑块Ⅱ分别固设与输入板、输出板的上端,且输入板、输出板的上方沿长度方向分别设有与滑块Ⅰ、滑块Ⅱ相对应的滑槽;
所述丝杠Ⅰ与滑块Ⅰ的圆孔、丝杠Ⅱ与滑块Ⅱ的圆孔均通过往复螺纹配合连接,并且丝杠Ⅰ与滑块Ⅰ的圆孔、丝杠Ⅱ与滑块Ⅱ的圆孔之间往复螺纹的旋向恰好相反。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递送单元还包括:与承载体Ⅰ结构一致的承载体Ⅱ;
所述承载体Ⅱ的另一侧可转动地转入层压机另一侧的弧形口Ⅱ内。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输入板、输出板的下端中部均设有开口。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消除空气层的递送式层压装置;
设置于层压机内的第一夹具、第二夹具,所述第一夹具接收递送单元输入的面板,所述第二夹具接收递送单元输入的压板。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设置于第二夹具内的顶升块,所述顶升块向递送单元输送层压成品,且顶升块的截面小于开口的截面。
本发明的一种消除空气层的递送式层压装置及层压系统,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一种消除空气层的递送式层压装置及层压系统,所需的装置简单,对层压装置的外设配置要求低,本实施方式的递送单元可直接通过绕转动轴线的转动,以使递送槽口、递出槽口依次与层压机连通,以形成流水线式的生产线,缩短工作环节时间,其是提高制造层压产品的重要装备,填补了行业的空白;
2.本发明的一种消除空气层的递送式层压装置及层压系统,采用内部递送的传递方式进行作业,以使层压机始终与外界的空气保持相对的隔绝,以使层压机内保持相对静态的状态,所以其内的空气流动速率低,利于层压的进行。
参照后文的说明与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发明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层压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俯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承载体Ⅰ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承载体Ⅰ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承载体Ⅰ结构俯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锥齿轮Ⅲ与丝杠Ⅱ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丝杠Ⅱ与输出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输出板、层压成品、以及顶升块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输出板与开口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第二夹具与顶升块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层压机、承载体Ⅰ与承载体Ⅱ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承载体Ⅰ使用时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第二夹具使用时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使用时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层压机使用时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承载体Ⅱ使用时结构示意图。
图中:层压机1、压板2、面板3、承载体Ⅰ4、输入板5、输出板6、弧形口Ⅰ7、中心腔室8、电机9、锥齿轮Ⅱ10、锥齿轮Ⅲ11、丝杠Ⅰ12、丝杠Ⅱ13、滑槽14、承载体Ⅱ15、开口16、第一夹具17、第二夹具18、顶升块19、传送单元20、层压成品2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设有”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1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消除空气层的递送式层压装置,包括:层压机1,层压机1具有内腔室,以及设置于层压机1外侧的传送单元20、递送单元,且层压机1的上方设有以使层压机1的内腔室负压的负压机构;
负压机构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产生负压,本实施方式不作特别的限定,示意性的举例说明:层压机1的上方固定安装有负压吸风泵,负压吸风泵的下端与层压机1的内腔室连通;
传送单元20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产生传送,本实施方式不作特别的限定,示意性的举例说明:传送单元20优选为由两条独立的传送带组成,其中一条传送带的输出端面向递送单元的承载体Ⅰ4,另一条传送带的输入端面向递送单元的承载体Ⅱ15;
本实施方式的一种消除空气层的递送式层压装置,通过递送单元,将传送单元20上的压板2、面板3向层压机1内输入,其还能将层压机1内的层压成品21输出至传送单元20上,完成一个制造流程,实现消除空气层的层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所需的装置简单,对层压装置的外设配置要求低,本实施方式的递送单元可直接通过绕转动轴线的转动,以使递送槽口、递出槽口依次与层压机1连通,以形成流水线式的生产线,其是提高制造层压产品的重要装备;
(2)采用内部递送的传递方式进行作业,以使层压机1始终与外界的空气保持相对的隔绝,不会破坏层压机1内的状态,以使层压机1内保持相对静态的状态,所以其内的空气流动速率低,利于层压的进行;
承接上述,进一步而言,因为空气流动速率低,所以少量的夹杂各种细微污染物质的空气不会在层压机1内出现散播的现象,以使层压成品21不会出现夹杂各种细微污染物质的空气层;
(3)利用驱动件的驱动,以使输入板5、输出板6能沿移动轴线进行相向或相背移动,减少了递送的环节和时间,示意性的举例说明:输入板5向层压机1输入压板2的同时,输出板6能够接收传送单元20上的面板3;
(4)输入板5、输出板6仅产生轴向的移动,不会出现摇摆情况,因此,即使输入板5、输出板6的移动速度过快,其内的物件也不会出现歪斜的情况;
下面将对本申请中的各部件的具体结构以及相互的配合关系进行具体的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根据下面的说明更好地理解本申请;
在本实施方式中,压板2优选为玻璃或塑料材质制成,也可以是透光的材料形成,当然的,压板2还可以是可弯曲或可折叠的柔性材料制成,以使压板2可弯曲或可折叠;
而面板3优选为显示面板3或触摸面板3,从广泛的意义上而言,面板3可以为显示单元或触摸单元,且面板3的上端涂抹有粘合层,该粘合层优选为具有透光性和粘合性的树脂涂抹形成;
请参阅图3、4、5,递送单元包括:圆盘状的承载体Ⅰ4、对称设置于承载体Ⅰ4内的递送槽口和递出槽口、设置于递送槽口内的输入板5、以及设置于递出槽口内的输出板6,承载体Ⅰ4的一侧可转动地转入层压机1一侧的弧形口Ⅰ7内;
具体的,承载体Ⅰ4具有与其周向一致的转动轴线,承接体Ⅰ沿转动轴线的转动以使递送槽口或递出槽口对准弧形口Ⅰ7,递送槽口对准弧形口Ⅰ7时,递出槽口对准传送单元20,递出槽口对准弧形口Ⅰ7时,递送槽口对准传送单元20;
输入板5、输出板6均具有与承载体Ⅰ4轴向一致的移动轴线,且输入板5、输出板6能沿移动轴线进行相向或相背移动,相向移动以使输入板5或输出板6通过弧形口Ⅰ7伸至层压机1内,所相背移动以使输入板5、输出板6分别移动至递送槽口、递出槽口内;
承载体Ⅰ4内具有连通于递送槽口、递出槽口之间的中心腔室8,中心腔室8内设有同步驱动输入板5、输出板6沿移动轴线移动的驱动件;
驱动件包括:固定安装于中心腔室8内的电机9、与电机9输出端固连的锥齿轮Ⅰ、以及分别与锥齿轮Ⅰ啮合的锥齿轮Ⅱ10和锥齿轮Ⅲ11,锥齿轮Ⅱ10、锥齿轮Ⅲ11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丝杠Ⅰ12、丝杠Ⅱ13固定连接,丝杠Ⅰ12、丝杠Ⅱ13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穿过滑块Ⅰ、滑块Ⅱ中部的圆孔并继续延伸,滑块Ⅰ、滑块Ⅱ分别固设与输入板5、输出板6的上端,且输入板5、输出板6的上方沿长度方向分别设有与滑块Ⅰ、滑块Ⅱ相对应的滑槽14,丝杠Ⅰ12、丝杠Ⅱ13与滑块Ⅰ、滑块Ⅱ中部的圆孔均通过往复螺纹配合连接;
输入板5、输出板6的下端中部均设有开口16,递送单元还包括:与承载体Ⅰ4结构一致的承载体Ⅱ15,承载体Ⅱ15的另一侧可转动地转入层压机1另一侧的弧形口Ⅱ内;
本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层压系统,包括:以上任一实施方式的消除空气层的递送式层压装置、以及设置于层压机1内的第一夹具17、第二夹具18,第一夹具17接收递送单元输入的面板3,第二夹具18接收递送单元输入的压板2,设置于第二夹具18内的顶升块19,顶升块19向递送单元输送层压成品21,且顶升块19的截面小于开口16的截面,以使顶升块19能够在开口16内自由穿过,如图8和图9所示;
在一个具体的使用场景中,使用如图1和图2所示的消除空气层的递送式层压装置进行层压作业,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参照图2将层压机1、传送单元20、以及递送单元的位置排置,以形成生产线;
2.启动靠近递送单元中承载体Ⅰ4的传送单元20,传送单元20带动排列放置的压板2以及面板3向承载体Ⅰ4的递送槽口移动,直到压板2进入到递送槽口的输入板5内停止;
3.将承载体Ⅰ4绕转动轴线转动,直到承载体Ⅰ4转动180度停止;
4.启动驱动件的电机9,电机9的转动通过锥齿轮Ⅰ传导给相啮合的锥齿轮Ⅱ10、锥齿轮Ⅲ11,驱动件此时的驱动以使输入板5、输出板6之间形成相背的移动,以使载有压板2的输入板5穿过弧形口Ⅰ7并向层压机1内的第二夹具18延伸,而输出板6向载有面板3的传送单元20延伸,直到面板3进入输出板6内,电机9与传送单元20同步停止,如图12所示;
5.启动第二夹具18,第二夹具18向载有压板2的输入板5水平移动,直到移动至其正下方时停止,启动顶升块19,顶升块19向上顶升,直到顶升块19穿过输入板5下端中部的开口16并将其内的压板2水平地托起,再次启动第二夹具18以使其水平地回到之前的位置,再次启动顶升块19,其向下垂直移动,以回到之前的位置,此时压板2位于第二夹具18的正上方,如图13和图14所示;
6.启动第一夹具17,第一夹具17向下垂直移动,以与第二夹具18正上方的压板2贴合并吸附,再将第一夹具17向上垂直移动,以使压板2随第一夹具17一同移动;
7.启动驱动件的电机9,电机9的转动,以使输入板5、输出板6之间形成相向的移动,并分别移动至递送槽口、递出槽口内,而后,将承载体Ⅰ4绕转动轴线转动,直到承载体Ⅰ4转动180度停止;
8.重复步骤4,以使载有面板3的输出板6穿过弧形口Ⅰ7并向层压机1内的第二夹具18延伸,而输入板5向载有下一个压板2的传送单元20延伸,直到压板2进入输入板5内,电机9与传送单元20同步停止;
9.重复步骤5,以使面板3位于第二夹具18的正上方,重复步骤6,以使压板2与面板3贴合并保压,以形成层压成品21,如图15所示,图15指出了第一夹具17的移动方向;
10.启动承载体Ⅱ15内的驱动件,原理如步骤4一致,以使其内的输入板5、输出板6之间形成相背的移动,该输入板5穿过弧形口Ⅱ并向层压机1内的第二夹具18延伸,而输出板6向传送单元20延伸;
11.启动顶升块19,以使顶升块19带动层压成品21上升至与承载体Ⅱ15的输入板5水平的位置,启动第二夹具18,朝向承载体Ⅱ15的输入板5移动,以使顶升块19带动层压成品21进入到该输入板5内,再将顶升块19垂直下降,层压成品21与顶升块19分离,如图16所示,图16指出了第二夹具18的移动方向;
12.启动承载体Ⅱ15内的驱动件,原理如步骤4一致,以使其内的输入板5、输出板6之间形成相向的移动,直到分别移动至递送槽口、递出槽口内停止,而后,将承载体Ⅱ15绕转动轴线转动,直到承载体Ⅰ4转动180度停止;
13.继续启动承载体Ⅱ15内的驱动件,以使其内的输入板5、输出板6之间形成相背的移动,以使载有层压成品21的输入板5向传动单元移动,以将层压成品21输送至传动单元上,完成作业;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步骤4中,丝杠Ⅰ12、丝杠Ⅱ13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这是本领域的公知技术,具体的步骤4中,锥齿轮Ⅱ10、锥齿轮Ⅲ11分别带动丝杠Ⅰ12、丝杠Ⅱ13相反旋转,由于丝杠Ⅰ12与滑块Ⅰ的圆孔、丝杠Ⅱ13与滑块Ⅱ的圆孔之间往复螺纹的旋向恰好相反,以使滑块Ⅰ、滑块Ⅱ之间恰好同步滑动,即分别与滑块Ⅰ、滑块Ⅱ固连的输入板5、输出板6做相向或相背的移动;
请参阅图6、7,考虑到丝杠Ⅰ12、丝杠Ⅱ13的稳定性,丝杠Ⅰ12、丝杠Ⅱ13的外侧均套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下端固连中心腔室的底面;
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4中,由于输入板5、输出板6分别处于递送槽口、递出槽口内,即处于行程的末端,驱动件此时的驱动以使输入板5、输出板6之间形成相背的移动;
在步骤6中,吸附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产生吸附,本实施方式不作特别的限定,示意性的举例说明:第一夹具17的下端可以设置于电吸附机构,该电吸附机构为本领域的公知技术,不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保护范围,也未图示,另外步骤13中,输送可以是加快电机9的转速,以使载有层压成品21的输入板5向传动单元的轴向移动加快,从而利用惯性力将层压成品21推送至传动单元上;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步骤1-5中所指的传动单元为面向承载体Ⅰ4的一条传送带,步骤10-13中所指的传动单元为面向承载体Ⅱ15的另一条传送带;
考虑到,承载体Ⅰ4、承载体Ⅱ15转动时产生的细微间隙,承载体Ⅰ4、承载体Ⅱ15分别与弧形口Ⅰ7、弧形口Ⅱ的相接处均设有密封垫片,承载体Ⅰ4、承载体Ⅱ15与密封垫片紧密贴合,并且二者与密封垫片的贴合面均为光滑面,以使承载体Ⅰ4、承载体Ⅱ15能够相对于密封垫片转动,转动时可能还会有空气渗入弧形口Ⅰ7、弧形口Ⅱ内,但是其程度及其细微可以忽略,并不会影响到层压机1内保持的相对静态的状态;
需要补充的是,承载体Ⅰ4和承载体Ⅱ15分别通过从层压机1侧壁延伸出的动力臂固定,所以动力臂的侧视截面为L形,其内优选设有动力单元,动力单元能够带动承载体Ⅰ4和承载体Ⅱ15绕转动轴线旋转,当然的,动力单元的带动可以为很多种方式,其不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保护范围不赘述;
承接上述,第二夹具18的上端内设有横向槽,顶升块19嵌接于横向槽内,且顶升块19能够相对于横向槽上下移动,当然的顶升块19移动的驱动可以为很多种方式,示意性的举例说明:顶升块19的下端通过电推杆与横向槽的底面固连,固连指的是固定连接;
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夹具17以及第二夹具18均是本领域公知结构,其移动方式均是本领域的常规工作方式,在此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Ⅰ”、“Ⅱ”等仅用于描述目的和区别类似的对象,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先后顺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能够由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来提供。另选地,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可以被分成分离的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用来描述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公开“一”或“一个”并不说为了排除其他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
应该理解,以上描述是为了进行图示说明而不是为了进行限制。通过阅读上述描述,在所提供的示例之外的许多实施方式和许多应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教导的范围不应该参照上述描述来确定,而是应该参照所附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所拥有的等价物的全部范围来确定。出于全面之目的,所有文章和参考包括专利申请和公告的公开都通过参考结合在本文中。在前述权利要求中省略这里公开的主题的任何方面并不是为了放弃该主体内容,也不应该认为发明人没有将该主题考虑为所公开的发明主题的一部分。

Claims (10)

1.一种消除空气层的递送式层压装置,包括:压板和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纳压板和面板以进行层压并形成层压成品的层压机;
传送所述压板、面板以及层压成品的传送单元;
将传送单元上的压板、面板向所述层压机内输入的递送单元;
所述递送单元还将所述层压机内的层压成品输出至传送单元上;
所述递送单元包括:圆盘状的承载体Ⅰ、对称设置于承载体Ⅰ内的递送槽口和递出槽口、设置于递送槽口内的输入板、以及设置于递出槽口内的输出板,所述承载体Ⅰ的一侧可转动地转入层压机一侧的弧形口Ⅰ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空气层的递送式层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层压机的上方设有以使层压机负压的负压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空气层的递送式层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体Ⅰ具有与其周向一致的转动轴线,所述承接体Ⅰ沿转动轴线的转动以使递送槽口或递出槽口对准所述弧形口Ⅰ;
所述递送槽口对准弧形口Ⅰ时,所述递出槽口对准传送单元;
所述递出槽口对准弧形口Ⅰ时,所述递送槽口对准传送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空气层的递送式层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板、输出板均具有与承载体Ⅰ轴向一致的移动轴线,且输入板、输出板能沿所述移动轴线进行相向或相背移动;
所述相背移动以使输入板或输出板通过弧形口Ⅰ伸至层压机内;
所述相向移动以使输入板、输出板分别移动至递送槽口、递出槽口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空气层的递送式层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体Ⅰ内具有连通于递送槽口、递出槽口之间的中心腔室,所述中心腔室内设有同步驱动输入板、输出板沿移动轴线移动的驱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消除空气层的递送式层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固定安装于中心腔室内的电机、与电机输出端固连的锥齿轮Ⅰ、以及分别与锥齿轮Ⅰ啮合的锥齿轮Ⅱ和锥齿轮Ⅲ;
所述锥齿轮Ⅱ、锥齿轮Ⅲ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丝杠Ⅰ、丝杠Ⅱ固定连接,所述丝杠Ⅰ、丝杠Ⅱ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穿过滑块Ⅰ、滑块Ⅱ中部的圆孔并继续延伸;
所述滑块Ⅰ、滑块Ⅱ分别固设与输入板、输出板的上端,且输入板、输出板的上方沿长度方向分别设有与滑块Ⅰ、滑块Ⅱ相对应的滑槽;
所述丝杠Ⅰ与滑块Ⅰ的圆孔、丝杠Ⅱ与滑块Ⅱ的圆孔均通过往复螺纹配合连接,并且丝杠Ⅰ与滑块Ⅰ的圆孔、丝杠Ⅱ与滑块Ⅱ的圆孔之间往复螺纹的旋向恰好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空气层的递送式层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递送单元还包括:与承载体Ⅰ结构一致的承载体Ⅱ;
所述承载体Ⅱ的另一侧可转动地转入层压机另一侧的弧形口Ⅱ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空气层的递送式层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入板、输出板的下端中部均设有开口。
9.一种层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消除空气层的递送式层压装置;
设置于层压机内的第一夹具、第二夹具,所述第一夹具接收递送单元输入的面板,所述第二夹具接收递送单元输入的压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层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第二夹具内的顶升块,所述顶升块向递送单元输送层压成品,且顶升块的截面小于开口的截面。
CN201910377048.7A 2019-05-07 2019-05-07 一种消除空气层的递送式层压装置及层压系统 Active CN1100398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77048.7A CN110039876B (zh) 2019-05-07 2019-05-07 一种消除空气层的递送式层压装置及层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77048.7A CN110039876B (zh) 2019-05-07 2019-05-07 一种消除空气层的递送式层压装置及层压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39876A true CN110039876A (zh) 2019-07-23
CN110039876B CN110039876B (zh) 2021-07-20

Family

ID=67281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77048.7A Active CN110039876B (zh) 2019-05-07 2019-05-07 一种消除空气层的递送式层压装置及层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3987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88903A (zh) * 2019-11-07 2021-05-11 国创新能源汽车能源与信息创新中心(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pdu机器人模块、移动式开关装置及功率分配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54819B2 (zh) * 1989-08-23 1993-08-13 Somar Corp
CN108909145A (zh) * 2018-07-06 2018-11-30 扬州朗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光伏组件层压机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54819B2 (zh) * 1989-08-23 1993-08-13 Somar Corp
CN108909145A (zh) * 2018-07-06 2018-11-30 扬州朗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光伏组件层压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88903A (zh) * 2019-11-07 2021-05-11 国创新能源汽车能源与信息创新中心(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pdu机器人模块、移动式开关装置及功率分配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39876B (zh) 2021-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39876A (zh) 一种消除空气层的递送式层压装置及层压系统
CN103420139A (zh) 使板状构件旋转的点接触式传送装置
CN206766443U (zh) 一种吸塑包装搬运机械手
CN207825641U (zh) 镜片贴合设备
CN106742467B (zh) 一种方便双面铺设贴面材料的自动铺纸机
CN107193140A (zh) 一种薄膜压合装置及压合方法
CN114967193B (zh) 一种lcd液晶显示屏封口转运设备
CN218048692U (zh) 一种玻璃边口自动打胶装置
CN114355646B (zh) 一种多点施压及多点厚度监测的手机液晶屏粘接装置
CN208534746U (zh) 一种应用螺杆泵的清桶装置
CN208615291U (zh) 一种用于杯子的模内贴标装置
CN211109916U (zh) 一种玻璃翻转装置
TWM609722U (zh) 一貫作業化雙層製袋機之整合裝置
CN210501870U (zh) 一种瓶盖的印刷机构
CN209290910U (zh) 一种自动贴胶钻设备
CN208651139U (zh) 具有定位功能的螺杆泵清桶装置
CN205961683U (zh) 一种泛用自动吸附插件机构
CN207451099U (zh) 升降开合装置和平台流水线
CN212738650U (zh) 柔性膜取料平台
CN220809952U (zh) 一种彩膜液晶显示模组生产用贴膜装置
CN217226777U (zh) 一种基于3d视觉的智能硅胶贴合机
CN117352442B (zh) 一种摆臂稳定的固晶机
CN211542743U (zh) 一种玻璃盖板叠片装置
CN108312615A (zh) 折边式包装盒成型设备
CN206027997U (zh) 涂膜层压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