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30444A - 具有适于利于装配的部件的导管接头 - Google Patents

具有适于利于装配的部件的导管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30444A
CN110030444A CN201910186560.3A CN201910186560A CN110030444A CN 110030444 A CN110030444 A CN 110030444A CN 201910186560 A CN201910186560 A CN 201910186560A CN 110030444 A CN110030444 A CN 1100304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sso
component
axial
connector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8656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丹尼尔·G·特里维特
皮特·C·威廉姆斯
卡尔·R·布朗
罗纳德·P·坎贝尔
威廉·J·克纳格斯
道格拉斯·J·姆斯吕雷
道格拉斯·S·韦尔奇
斯蒂芬·J·扎博尔斯科
詹姆斯·E·戈奇
康纳·M·多罗尼
安德鲁·P·马歇尔
杰弗里·M·鲁宾斯基
皮瑞萨纳·S·巴哈密蒂帕迪
格雷戈里·S·卡拉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wagelok Co
Original Assignee
Swagelok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wagelok Co filed Critical Swagelok Co
Publication of CN1100304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304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19/00Joints in which sealing surfaces are pressed together by means of a member, e.g. a swivel nut, screwed on or into one of the joint parts
    • F16L19/06Joints in which sealing surfaces are pressed together by means of a member, e.g. a swivel nut, screwed on or into one of the joint parts in which radial clamping is obtained by wedging action on non-deformed pipe ends
    • F16L19/065Joints in which sealing surfaces are pressed together by means of a member, e.g. a swivel nut, screwed on or into one of the joint parts in which radial clamping is obtained by wedging action on non-deformed pipe ends the wedging action being effected by means of a 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21/00Joints with sleeve or socket
    • F16L21/007Joints with sleeve or socket clamped by a wedging a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15/00Screw-threaded joints; Forms of screw-threads for such joints
    • F16L15/08Screw-threaded joints; Forms of screw-threads for such joints with supplementary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19/00Joints in which sealing surfaces are pressed together by means of a member, e.g. a swivel nut, screwed on or into one of the joint parts
    • F16L19/04Joints in which sealing surfaces are pressed together by means of a member, e.g. a swivel nut, screwed on or into one of the joint parts using additional rigid rings, sealing directly on at least one pipe end, which is flared either before or during the making of the connection
    • F16L19/041Joints in which sealing surfaces are pressed together by means of a member, e.g. a swivel nut, screwed on or into one of the joint parts using additional rigid rings, sealing directly on at least one pipe end, which is flared either before or during the making of the connection the ring being an inser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19/00Joints in which sealing surfaces are pressed together by means of a member, e.g. a swivel nut, screwed on or into one of the joint parts
    • F16L19/08Joints in which sealing surfaces are pressed together by means of a member, e.g. a swivel nut, screwed on or into one of the joint parts with metal rings which bite into the wall of the pipe
    • F16L19/10Joints in which sealing surfaces are pressed together by means of a member, e.g. a swivel nut, screwed on or into one of the joint parts with metal rings which bite into the wall of the pipe the profile of the ring being altered
    • F16L19/103Joints in which sealing surfaces are pressed together by means of a member, e.g. a swivel nut, screwed on or into one of the joint parts with metal rings which bite into the wall of the pipe the profile of the ring being altered with more than one ring per pipe end being us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2201/00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pipe couplings
    • F16L2201/10Indicators for correct coup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 Joints With Pressure Members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一种接头包括第一和第二螺纹接头部件、导管夹紧装置和具有第一轴向长度的冲程抵抗构件,所述冲程抵抗构件设置在第一接头部件的螺纹部与第二接头部件的径向延伸部之间。当第一和第二接头部件一起结合至第一相对轴向位置时,冲程抵抗构件由第二接头部件的径向延伸部轴向接合,使得所述轴向接合增大拧紧转矩超过第一相对轴向位置。当第一和第二接头部件一起结合至前进超过第一相对轴向位置的第二相对轴向位置时,冲程抵抗构件塑性压缩至小于第一轴向长度的第二轴向长度。

Description

具有适于利于装配的部件的导管接头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5年5月8日,申请号为201580037026.6,发明名称为“具有适于利于装配的部件的导管接头”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在2014年5月9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为61/990,822、名称为“用于导管接头的套圈插装组件”(FERRULE CARTRIDGE ASSEMBLY FOR CONDUITFITTING),在2014年5月9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为61/990,823、名称为“具有与螺母成一体的扭环和可选插装套圈的导管接头”(CONDUIT FITTING WITH TORQUE COLLARINTEGRAL WITH NUT AND OPTIONAL CARTRIDGE FERRULES),以及在2014年6月4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为62/007,441、名称为“具有通过利用套管转矩组装的导管接头”(CONDUIT FITTING WITH ASSEMBLY BY TORQUE USING FERRULES)的全部利益和优先权,它们中每一个的全部内容完整地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金属导管(例如金属管路和管道)的接头。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通过将配合的螺纹接头部件拧紧在一起而提供导管夹紧和密封的接头。导管接头的一个实例是利用一个或多个导管夹紧装置以建立导管夹紧和密封的非扩口式接头。
背景技术
导管接头用于气体或液体流体系统以在导管与另一流体流动装置诸如另一导管、流动控制装置诸如阀门或调节器、端口等等之间提供流体致密机械连接。常用导管接头的一个具体类型是公知的非扩口式接头,该接头使用诸如套圈的一个或多个导管夹紧装置,以便例如提供夹紧和密封功能。这种接头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们除了去棱角和去毛刺而无需太多对导管端部进行的制备。例如,我们在本文使用术语“接头”作为导管接头诸如管路或管道接头的简写。
然而,其它接头将受关注而与本发明一起使用,包括通过将两个配合的螺纹接头部件拧紧在一起组装的任何接头设计。
传统的套圈型接头通过圈数上拉,意味着螺纹配合的接头部件拧紧在一起,相对于彼此的特定数量的相对圈数和部分相对圈数超过基准位置。基准位置通常是手指拧紧位置。通过控制超过手指拧紧位置的圈数和部分圈数的数量,在一起的接头部件的相对冲程或轴向前进可以受到控制以确保套圈有效地夹紧和密封导管。通常,这些接头松开用于流体系统中的各种维修和保养活动,然后松开的接头重新拧紧,通常称之为“重制”或“正被重制的”接头。这些重制可以用相同的接头部件和套圈来完成,或者有时替换一个或多个零部件。
发明内容
示例性发明构思提供了一种与用于导管的螺纹接头部件相关联的冲程抵抗构件。在一个实施例中,冲程抵抗构件可以与螺纹接头部件一体形成以便提供一件式或者整体式部件。冲程抵抗构件包括当冲程抵抗构件被轴向施加负荷或压缩时而变形的结构。本文公开了另外的实施例。
示例性发明构思提供了一种与螺纹接头部件相关联的冲程抵抗构件。在一个实施例中,冲程抵抗构件可以与螺纹接头部件非一体形成来提供两件式组件。冲程抵抗构件包括当冲程抵抗构件被轴向施加负荷或压缩时而变形的结构。本文公开了另外的实施例。
另一示例性发明构思提供了一种与螺纹接头部件相关联的冲程抵抗构件。在一个实施例中,冲程抵抗构件可以与螺纹接头部件非一体形成以提供两件式组件,冲程抵抗构件可附接或插装到螺纹接头部件。本文公开了另外的实施例。
另一个示例性发明构思提供了一种用作计量特征部的冲程抵抗构件,使得冲程抵抗构件计量导管接头的上拉状态。在一个实施例中,冲程抵抗构件包括当冲程抵抗构件被轴向施加负荷或压缩时而变形的结构。冲程抵抗构件可以用于计量初始上拉以及用于接头的一次或多次重制的上拉。计量特征部可以用于借助转矩、圈数或它们两者进行上拉。计量特征部可以与螺纹接头以及非螺纹接头一起使用,且可以与全金属接头以及不是全金属的接头一起使用。本文公开了另外的实施例。
另一个示例性发明构思提供了一种螺纹接头部件,其是可以与第二螺纹接头部件和冲程抵抗构件螺纹地配合的第一螺纹接头部件,所述冲程抵抗构件包括当冲程抵抗构件沿被轴向施加负荷或压缩时塑性变形的结构,该冲程抵抗构件在所述第一螺纹接头部件与所述第二螺纹接头部件之间的第一相对轴向位置处具有第一轴向长度,在所述第一螺纹接头部件与所述第二螺纹接头部件之间的第二相对轴向位置处具有第二轴向长度,其中所述第一轴向长度与第二轴向长度不同。本文公开了另外的实施例。
本文所呈现的另一个示例性发明构思提供了一种用于导管接头的子组件,其包括可相对于轴线对准的第一和第二套圈。第一套圈包括位于其后部处的凸轮表面,且第二套圈包括当第一套圈和第二套圈沿着轴线一起轴向移动时接触凸轮表面的表面。子组件还包括将第一套圈和第二套圈保持在一起作为子组件的保持结构,该保持结构包括位于第一套圈后部处的构件;该构件包括限定凹部的壁,第二套圈包括设置于该凹部中的部分。壁包括在向前方向上相对于轴线成锐角的部分。本文公开了另外的实施例。
本文所呈现的另一个示例性发明构思提供了一种包括整体式主体和从主体后部延伸的构件的套圈,该整体式主体具有沿轴线贯通的孔。该构件包括腹板和吊钩,以及形成腹板和吊钩一部分的壁,壁、腹板和吊钩限定凹部,且吊钩和腹板通过壁形成铰接部的部分而结合。吊钩包括从轴向延伸且径向向内的端部而向后且径向向外延伸的凸轮表面,该凸轮表面与径向向内的端部成角度。本文公开了另外的实施例。
本文所呈现的另一个示例性发明构思提供了一种用于导管接头的子组件,其包括可相对于轴线对准的第一和第二套圈,以及将第一套圈和第二套圈保持在一起作为子组件的保持结构。保持结构包括位于第一套圈后部处的构件。该构件包括腹板、吊钩以及形成腹板和吊钩的一部分并限定凹部的壁。第二套圈包括设置在凹部中的部分。壁包括将吊钩结合到腹板的铰接部或折痕,壁还包括在向前或内侧方向上相对于轴线成锐角的部分。本文公开了另外的实施例。
本文所呈现的另一个示例性发明构思提供了一种用于导管接头的子组件,其包括可相对于轴线对准的第一和第二套圈,以及将第一套圈和第二套圈保持在一起作为子组件的保持结构。保持构件包括位于第一套圈后部处的构件,该构件包括腹板、吊钩以及形成腹板和吊钩的一部分并限定凹部的壁。第二套圈包括当第一套圈和第二套圈保持在一起时容纳在凹部中的部分。壁包括将吊钩结合到腹板的铰接部或折痕,吊钩在向前或内侧方向上相对于径向线从轴线变形或弯曲。本文公开了另外的实施例。
本文所呈现的另一个示例性发明构思提供了一种插装第一和第二套圈作为不连续预组件的方法。在示例性方法中,第一套圈被设置为具有限定内径向凹部、向后延伸的保持构件,该保持构件包括径向向内延伸部,径向向内延伸部限定朝后的凸轮表面。第二套圈沿着共用中心轴线与第一套圈对准。第二套圈轴向地压靠第一套圈,使得第二套圈的径向向外突部接合保持构件的凸轮表面以使径向向内延伸部轴向变形并径向扩张,由此将第二套圈突部容纳在内径向凹部中。径向向内延伸部的轴向变形和径向扩张中的至少一个至少部分地具有弹性,使得径向向内延伸部在第二套圈突部被容纳在内部径向凹部中之后卡扣成第二套圈保持状态。本文公开了另外的实施例。
本文所呈现的另一个示例性发明构思提供了一种包括整体式主体和从主体后部延伸的构件的套圈,该整体式主体具有沿轴线贯通的孔。构件包括一起限定内径向凹部的腹板和径向向内延伸部,以及借助腹板与所述主体的后部分离的径向向外凸缘。本文公开了另外的实施例。
本文所呈现的另一个示例性发明构思提供了一种包括第一和第二螺纹接头部件以及第一和第二导管夹紧装置的接头。当接头上拉到导管上时,第一接头部件和第二接头部件可一起结合至第一接头部件与第二接头部件的第一相对轴向位置,以便在第一相对轴向位置处实现导管夹紧和密封,其中第一导管夹紧装置的后表面接合第二导管夹紧装置的前表面。第一导管夹紧装置和第二导管夹紧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冲程抵抗构件,当第一接头部件和第二接头部件一起结合至第一相对轴向位置时,冲程抵抗构件在与第一导管夹紧装置的后表面和第二导管夹紧装置的前表面分开的位置处轴向接合第一导管夹紧装置和第二导管夹紧装置中另外一个的支承表面,使得轴向接合增大拧紧转矩超出第一相对轴向位置。当第一和第二接头部件一起结合至前进超出第一相对轴向位置的第二相对轴向位置时,冲程抵抗构件被塑性轴向地压缩。本文公开了另外的实施例。
本文所呈现的另一个示例性发明构思提供了一种包括第一套圈和第二套圈的套圈组,第一套圈具有从第一套圈的后部轴向向后延伸的冲程抵抗构件,第二套圈具有径向延伸的外凸缘部。当第一和第二套圈围绕共用中心轴线对准时,外凸缘部的大部分与冲程抵抗构件的最后端表面的大部分径向对准。本文公开了另外的实施例。
本文所呈现的另一个示例性发明构思提供了一种接头,其包括第一接头部件和能结合到所述第一接头部件以形成接头组件的第二接头部件,以及可以容纳在第一接头部件与第二接头部件之间的套圈。套圈包括接合第一接头部件的锥形凸轮表面的前部,以及以相对于前部连续向后下降的角度从前部向后延伸的构型表面。本文公开了另外的实施例。
本文所呈现的另一个示例性发明构思提供了一种套圈,其包括前截头圆锥形部分、以相对于前部连续向后下的角度从前部向后延伸的构型表面以及从构型表面径向向外延伸的后凸缘部。本文公开了另外的实施例。
通过参考以下附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可以容易地理解本文所公开的各发明构思的这些和其他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以纵向截面和位于手指拧紧位置示出的图示了本文一个或多个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导管接头的一个实施例;
图2是图1圆A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图1圆A部分的放大图,不过接头位于完全上拉位置;
图3A是图示转矩对圈数的一个实例的图表;
图4至图6A分别以透视图、分解透视图和纵向截面图图示了具有扭环的导管接头的一个实施例,该扭环包括冲程抵抗构件;
图7图示了位于手指拧紧位置的图4至图6A的导管接头;
图8图示了位于上拉位置的图4至图6A的导管接头;
图9图示了超过图8的位置位于上拉位置的图18至图20的导管接头;
图10图示了紧随图9的上拉位置位于FTP的图4至图6A的导管接头;
图11图示了第一次重制之后图4至图6A的导管接头;
图12图示了紧随图11的上拉位置位于FTP的图4至图6A的导管接头;
图13图示了第二次重制之后图4至图6A的导管接头;
图14以纵向截面图示了导管接头的另一个实施例,该导管接头使用非一体的冲程抵抗构件,接头示出为位于FTP;
图15图示了位于上拉位置的图14的导管接头;
图16图示了超过图15的位置位于上拉位置的图14的导管接头;
图17图示了紧随图16的上拉位置位于FTP的图14的导管接头;
图18图示了重制之后的图14的导管接头;
图19图示了紧随图18的上拉位置位于FTP的图14的导管接头;
图20至图22图示了用于将扭环插装到接头部件的插装结构和过程;
图23和图24图示了图4至图13实施例的替代实施例;
图25和图26图示了图14至图22的实施例的替代实施例;
图27至图35B图示了冲程抵抗构件的替代实施例;
图36是通过位于手指拧紧位置的转矩接头上拉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37图示了重制之后的图36的接头;
图38是图示转矩对相对冲程的一个实例的图表;
图39是前套圈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40和图41图示了具有套圈插装件的导管接头,该套圈插装件使用了图39所示类型的前套圈;
图42图示了套圈插装件的一个实施例,该套圈插装件利用了用于插装组件的工具,所述实施例示出为插装之前;
图42A是图42实施例中所呈现的前套圈的放大图,示出为半纵向截面且在插装之前;
图42B是前套圈的另一个实施例,示出为半纵向截面且在插装之前;
图42C图示了构件的几何关系,该构件可以是用于套圈插装件的保持结构的一部分;
图43图示了图42的套圈插装件和插装期间的插装过程;
图44图示了插装之后图42的套圈插装件;
图45是插装之后图42的前套圈的放大图;
图46至图49图示了导管接头,其中套圈插装件位于手指拧紧位置、超过手指拧紧位置上拉至1-1/4圈以及超过手指拧紧上拉位置1-7/8圈之后;
图49A是前套圈的另一个实施例,示出为半纵向截面且在插装之前;
图50是前套圈的替代实施例;
图51至图53示出了用于套圈插装件的与图43至图45相当的插装过程,该套圈插装件包括图50的前套圈;
图54至图56图示了如图51至图53中具有套圈插装件的导管接头,其位于手指拧紧位置和超过手指拧紧位置上拉至1-1/4圈之后;
图56A图示了超过手指拧紧位置1.875圈之后图51至图53的导管接头;
图57图示了前套圈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58图示了前套圈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59图示了前套圈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60图示了前套圈的另一个实施例;以及
图61图示了前套圈的另一个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虽然本文的示例性实施例是在不锈钢管接头的背景下所呈现,但本文的发明不限于此类应用,并将可以与许多不同的金属导管(诸如管路和管道)以及316不锈钢以外的不同材料一起使用,也可用于液体或气体流体。虽然本文的发明是关于导管夹紧装置和接头部件的示例性设计而图示的,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与此类设计一起使用,并且可以应用于使用一个或多个导管夹紧装置的许多不同的接头设计。在一些接头中,除了导管夹紧装置外,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附加零部件,例如密封件。本发明可以与管路或管道一起使用,因此我们使用术语“导管”来包括管路或管道或两者。我们通常将术语“接头组件”、“导管接头”和“接头”可互换地用作典型的第一和第二接头部件的组件以及一个或多个导管夹紧装置的简略参考。因此,“接头组件”的概念可以包括将零部件组装到导管上,或者在手指拧紧、部分的或完全的上拉位置;但是术语“接头组件”还旨在包括将除导管外的零部件组装在一起,例如用于运输或处理,以及组成零部件本身,即使不组装在一起也如此。接头通常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两个接头部件,和一个或多个夹紧装置,然而,本文的发明可以与包括附加工件和零部件的接头一起使用。例如,联接接头可以包括主体和两个螺母。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完全上拉”是指将接头组件接合在一起,以使一个或多个导管夹紧装置变形,通常但不一定塑性地变形,以产生导管上的接头组件的流体致密密封和夹紧。在许多情况下,导管也可以在上拉期间塑性地变形。如本文所使用的部分上拉是指将阳和阴接头部件部分地但充分地拧紧在一起,以便使一个或多个导管夹紧装置变形,从而径向地压靠并因此附接到导管,但是不必产生在完全上拉之后实现的流体致密连接或所需的导管夹紧。因此,术语“部分上拉”也可以理解为包括本领域中通常所指的预锻造,其中使用型锻工具来使套圈充分变形至导管上,使得套圈和螺母在与第二接头部件配合以形成接头组件之前保持在导管上。手指拧紧位置或状态是指松动地组装到导管上以到达邻接位置的接头部件和导管夹紧装置,在该邻接位置,导管夹紧装置与阳接头和阴接头部件轴向接触并且在阳接头和阴接头部件之间,但没有将阳和阴接头部件任意明显地拧紧在一起,通常如导管夹紧装置或不经历塑性变形的装置所示一样。我们还指出初始的或第一上拉或组成方式以指出第一次将接头拧紧到完全上拉位置,这意味着套圈和导管先前没有变形。后续的上拉或重制是指先前上拉后的任何完全上拉,无论先前的上拉是初始的上拉还是接头后来的上拉或重制。
我们还在本文中使用术语“接头重制”和派生术语来指代已经被至少一次拧紧或完全地上拉、松开,然后重新拧紧至另一完全上拉位置的接头组件。可以使用相同的接头组件零部件来进行有效重制(例如螺母、主体、套圈),或者例如可以包括更换接头组件的一个或多个零部件。如本文所使用的有效上拉或重制,或有效地上拉或重制接头是通过使用相同的或在一些情况下的一个或多个可更换接头零部件而有效地拧紧(或再拧紧)以与导管建立机械地附接的连接这样一种情况,正如对流体密封和夹紧一样不对接头性能产生不利影响。换句话说,如本文所使用的有效重制意味着这样的重制,即其中接头性能不受其原始性能标准、规格或等级的影响或改变(例如,如制造商可以规定的将在允许重制的数量内基于重制来实现相同的压力等级)。当我们在本文的各种实施例和发明的背景中使用术语重制时,我们指的是有效重制。我们在本文中可互换地使用术语“有效重制”和“可靠重制”。本文中提到的“外侧”和“内侧”是为了方便,并且简单地指方向是否轴向地朝向接头的中心(内侧)还是远离中心(外侧)。
我们还在本文中使用术语“柔性”来表示构件的结构特性,使得构件可以在负荷下变形、应变、弯曲、偏转、伸长或以其它方式移动或移位而不会破碎或断裂。这种柔性变形可伴随应变引起的硬化。这种柔性变形还可伴随永久变形或塑性变形,或者可以是伴随弹性变形的塑性变形,但是至少一定程度的塑性变形是优选的,以便于重制。此外,相对弹性和塑性变形可以受到以下一种或多种的影响或控制:随后用于制造构件的材料的应变硬化、材料的热处理冶金或析出硬化,以及制造之后的构件的低温间隙表面硬化。
当两个螺纹零部件被拧紧在一起以上拉接头时,圈数和转矩是相关因素并且适用于拧紧过程。对于管路或管道接头,这依据的事实在于当诸如螺母和主体的螺纹接头部件拧紧在一起时,所述一个套圈或多个套圈经历塑性变形,并且也在大多数情况下使导管塑性地变形,并且在许多设计中还可涉及切割成导管的外表面或模锻导管的外表面。这些变形以及在接头内将螺纹和其他金属接合至金属接触,随着螺母和主体被拧紧必然导致转矩增加。但是,在许多现有已知的接头设计中,上拉转矩和其超过手指拧紧位置而到达完全上拉位置所得到的圈数之间不必有可重复和可靠的关联。即使对于诸如可从Swagelok公司商购的高质量高性能接头,通过转矩或触摸而上拉需要经验丰富的装配商,并且仅推荐将接头通过圈数上拉。这部分是由于这样的事实,即对于这种高质量的接头,其中一个设计目标是减小上拉转矩和防止磨损及其他与转矩相关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减少在完全上拉位置的转矩的显著影响,甚至是对一个经验丰富的装配工来说也如此。
然而,为了本发明的目的,在通过将两个螺纹接头部件(例如,螺母和主体)拧紧在一起来上拉或组装接头的情形下,“通过转矩”进行上拉意味着通过使用规定的或预定的或最小转矩将零部件拧紧在一起而不需要计算相对圈数和部分圈数的数量。转矩可以是不同的或精确的转矩值,或者规定的或预定的或最小转矩可以是转矩值的范围。预定转矩可以是任何范围的转矩值,这取决于应用。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预定转矩是处于或高于预定转矩的任何转矩,这或者确保接头被正确地上拉以夹紧并密封导管,或者影响对应于期望的超过基准位置的圈数和部分圈数的数量的接头部件的相对轴向位移,或两者兼有。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预定转矩可以是预定转矩+/-可接受的公差。例如,规定或预定的转矩可以是将转矩值+/-0至15%得到的转矩值,诸如将转矩值+/-10%或+/-15%得到的转矩值或将转矩值+/-15%(其内的任何范围)得到的转矩值。通过“圈数”上拉意味着通过使用规定的或期望数量的超过基准位置的相对圈数和/或部分圈数而将零部件拧紧在一起而无需预定的转矩。如下面进一步解释的,通过转矩上拉和通过圈数上拉与初始上拉和重制相关联地使用。
因此,我们在本申请的示例性方面中提供一种柔性构件,例如冲程抵抗构件或负荷支承构件,该柔性构件具有的表面在上拉期间的螺纹接头的相对轴向位移期间用于接合接头组件的另一个表面。这些接合表面优选地不在基准位置处接合,而是在超过基准位置的附加的相对轴向位移之后初始接合。这优选地是接头经历的第一上拉的情况。这些接合表面初始优选地彼此接合,以或者与螺纹接头部件的相对轴向位移一致或紧密对应,如果接头替代地通过圈数被上拉,那么所述螺纹接头部件可以与超过手指拧紧位置的圈数和部分圈数的数量相关联以便完全上拉。以这种方式,接头可以可选地通过圈数、转矩或这两者而被上拉。根据上拉过程的应用和关键性,我们不要求在所有情况下,表面在规定的超过基准位置的相对轴向位移点精确地接合。然而,对于可重复和可靠的上拉,优选的是,表面与用于通过圈数上拉的相应的相对轴向位移紧密对准。换句话说,在所有情况下优选但并非必要的是,在将接头部件拧紧至相对轴向位移时,表面彼此接合或接触,该相对轴向位移与超过所述基准位置的所规定的圈数和部分圈数紧密对准。以这种方式,在任何上拉期间使用的冲程量也可以被控制,以便将接头的有用地重制的数量最大化或优化。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当柔性构件的表面接合接头组件的另一表面时,手动组装者将优选地感测到用于继续将接头部件拧紧在一起所需的转矩的明显增加。但替代地,当使用诸如转矩扳手的转矩施加工具时,该工具可用于实现相同的上拉,而组装者将不一定感测到转矩增加。
在本文中将词语“限制”和“抵抗”结合冲程使用并不旨在包括正止挡的想法。相反,我们可互换地使用术语冲程限制和冲程抵抗指柔性构件或扭环在与接合表面接触时抵抗相对轴向位移,但不防止进一步的轴向前进。这是重要的,因为正挡止不便于有效和可靠的重制。例如,当重制接头时,通常移除止动环,以便允许可靠的附加轴向前进以用于重制。
因为我们可以视情况使用柔性构件进行多次重制,所以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接头的第一次上拉,意味着没有使导管夹紧装置变形的其它先前上拉,基准位置是初始手指拧紧位置,超过该位置需要多个完全和/或部分圈数(即,相对轴向前进)来进一步让接头部件前进到一起以实现上拉。但是当将第一上拉和随后重制作比较时,不存在确保夹紧和密封所需的相同程度的附加的相对轴向位移或冲程。换句话说,每次重制通常仅涉及超过基准位置的更小的附加部分圈数。用于重制的基准位置是组件在最后一次上拉后所处的位置。该先前的上拉位置(重制基准位置)往往是尤其像导管夹紧装置这样的已经永久变形但也可能经历了一点弹性回弹或松弛的位置。在用于通过转矩上拉的柔性构件的情形下,对于每次重制,接合表面可实际上在重制基准位置处非常接近或甚至相接触,但是柔性构件仍将允许进一步轴向前进以实现接头的重制。因此,直到螺纹接头部件有附加的相对轴向位移为止接合表面才接触的想法仅可在实践中应用于接头所承受的第一上拉,也没有必要是尽管所述接合表面是用于每次重制。特别地,在多次重制之后,导管夹紧装置愈发更加永久地并固定地处于在导管上的位置,使得后来的重制涉及装配部件的可能的不可察觉的进一步的相对轴向前进,从而实现导管夹紧和密封。
此外,虽然本文的示例性实施例图示了在第一次上拉时接合的柔性构件表面和接合表面,但这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需要。例如,柔性构件可以被设计成使得期望的转矩可以用于实现初始上拉,但是直到第一次或后续的上拉为止表面才接合。
如下文将进一步描述的,柔性构件还可以提供与接头组件相关联的固有计量功能的能力。从本质上说,意味着接头组件自身包括或固有地或整体地包括计量功能,而不必需要外部工具,尽管对于不同的实施例来说,也可以便于使用外部工具。因为柔性构件在通过转矩和相对轴向位移上拉(超过基准位置的相对圈数)之间呈现了可重复且可靠的关系,所以计量特征部不仅可用于计量通过转矩的初始上拉,还可用于计量通过圈数的初始上拉。此外,柔性构件便于计量功能和结构,从本质上或以其它方式来看,柔性构件可用于通过转矩或圈数来计量重制。
虽然本文描述和说明了本发明的不同发明方面、构思和特征,如以组合方式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实施的那样,但这些不同的方面、构思和特征可单独地或采用其不同组合或子组合的方式用于许多可替代实施例。除非这里明确地排除了这些组合或子组合,否则所有这样的组合或子组合均旨在处于本发明的范围内。本文描述了关于本发明各方面、构思和特征的各种可选的实施例,例如可替代性材料、结构、构造、方法、电路、设备和部件、替代形式、安装和功能等-这类描述并非旨在全面或详尽地列出可行的替代实施例(无论是当前已知的或者是以后开发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借用一个或多个本发明方面、构思或特征构成另外的实施例,但是无论这些实施例是否已在这里被明确地披露了,它们均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使用。另外,即使本文可以描述本发明的一些特征、构思或方面作为优选的装置或方法,但这样的描述并旨在建议这样的特征是所需的或必须的,除非明确地如此说明。更进一步地,还可以包括示例性或代表性的值和范围,以帮助理解本发明,然而,这些值和范围不应在限制性的意义上理解,只在特别明确说明的情况下才旨在作为临界值和范围。尽管本文可将各种方面、特征和概念明确地看作是创造性的或者是发明的组成部分,但此外,这样做的目的不在于排他,而只是在未将本文中所描述的创造性方面、概念和特征明确地看作是创造性的或特定发明或该特定发明的部分的情况下,可存在这些创造性方面、概念和特征,且所附权利要求阐述了可替代的发明内容。除非明确说明,示例性方法或过程的描述不限于包括所有情况下所需要的所有步骤,也不应将所陈述步骤的顺序解释为所需或必须。
一开始我们注意到,如上文中详细描述的,通过转矩或圈数成功地重制导管接头的能力,特别是对于重制的数量,需要提供螺母及主体的增量式相对轴向冲程或前进的能力。该增量式相对轴向冲程随着每次附加重制以及足够的重制而减小或减量可能变得几乎察觉不到。这可以归因于特别是在位置和对准方面越来越多地固定的套圈,使得随着重制的数量增加,需要较少的冲程来将套圈返回到用于导管夹紧和密封的适当位置。可以通过单独的或呈各种组合的接头的不同构件和结构特征的塑性变形来提供每次重制的附加的相对轴向冲程,然而,使用冲程限制或冲程抵抗装置的优点之一,诸如扭环-无论是整体的还是作为单独的部件-均是通过使用扭环可以更好地控制的附加的相对轴向冲程,以在对应于预定轴向位移所需的预定转矩处提供受控的冲程抵抗特征部来实现适当的导管夹紧和密封。换句话说,冲程抵抗装置提供了一种表面,这种表面在螺纹接头部件的相对轴向位移点处初始接合接头组件的另一个表面,所述螺纹接头部件超过基准位置(特别地但不一定仅刚好用于接头的第一上拉)并且优选地与对应于通过圈数上拉的期望的相对轴向位移对准或紧密关联。例如,接合表面可以首先在超过螺纹接头部件的手指拧紧位置的相对轴向位移处彼此接触,所述螺纹接头部件与超过手指拧紧位置的大约四分之一的圈数对准(用于通过对超过手指拧紧位置的一又四分之一圈进行计数来替代地通过圈数被上拉的接头)。该冲程抵抗装置还为每次重制呈现了可控的塑性变形和在螺母和主体之间的附加的相对轴向冲程或位移,而不必依赖于许多其它可能的塑性变形。
因此,我们认为本文的发明可以以许多形式实现,包括但不限于使用单独的或整体的扭环来通过转矩提供上拉,但是如果需要的话,可以替代地通过圈数上拉,或二者兼有,具有包括在其中的扭环的接头部件的几何形状,整体的或非整体的,以及使用接头部件几何形状,其为可以通过转矩上拉的接头也可以通过圈数上拉的接头提供用于重制及第一上拉的计量的计量特征部。
本文公开的本发明的若干但不是全部实施例涉及提供用于可以通过转矩或替代地通过圈数来上拉的导管的接头。这个概念有许多不同的方面。本文的示例性实施例公开了用于可以通过圈数上拉、通过转矩上拉或两者兼有的接头的装置和方法。有利地,尽管不是必需的,但是接头可以初始通过转矩或圈数上拉,以及通过转矩或圈数经历多次重制。此外,这些重制可以各自利用与初始组装或先前的重制相同的转矩值或预定转矩值的范围来完成。作为另一个重要方面,提供了装置和方法,通过该装置和方法被设计成通过圈数被上拉的接头可以如本文所教导的那样适于替代地通过转矩被上拉。
如本文所述,接头设计者可以选择将在制造商期望的任何置信度水平内实现防泄漏初始上拉的预定转矩。举几个例子,一些制造商可能希望每次给出无泄漏初始上拉的预定转矩,其他制造商可能想要百分之九十七的可靠性,另一些可能甚至更少。即使预定转矩不产生100%无泄漏初始上拉,如果需要,组装者仍可进一步稍微紧密贴合接头,同时仍然允许通过转矩进行大量的重制。可以选择预定的转矩以对于任何期望的公差累积产生可靠的初始上拉。提供了冲程抵抗特征部,使得特征部在初始上拉处或在一次或多次重制后被第一次接合,以便限制在重制期间使用的冲程。如果需要,这种布置可以便于多次重制,甚至对于相同的预定转矩值,甚至多达五十次或更多次的可靠重制。可以选择通过转矩的初始上拉,以便使用用于实现适当的夹紧和密封所需的冲程,并且可选地达到最佳冲程,超过该冲程可以利用小的增量式轴向前进来实现成功可靠的重制,然后受冲程抵抗特征部控制。
例如,对于适配设计总体的给定的一又四分之一的圈数,假定15N-m(牛顿米)是用于初始上拉具有高公差累积的接头的预定转矩。相同的15N-m转矩也将在公差累积的低端处的接头上拉,但将获得多于一又四分之一的圈数,也许甚至是两个满圈或更多。转矩限制特征部可以被轴向定位,以便在这种过量冲程消耗之前接合,并且因此可以但不需要在初始上拉期间接合。然而,对于接近标称值或在公差累积的较高侧上的接头,转矩限制特征部可能不在第一次、第二次或可能甚至稍后的重制之前接合。因此,转矩限制特征部已允许通过转矩上拉至用于接头设计总体的预定转矩,同时防止低端公差累积组件的过度拧紧,从而便于许多次可靠的重制。冲程抵抗特征部还通过转矩为每次重制提供冲程控制的上拉,这也便于允许通过转矩进行许多次可靠的重制。
并非来自制造商的所有接头都具有类似的转矩-冲程特性。一些制造商可能在尺寸和材料性质上具有较宽松的公差,而其他制造商可能具有非常严格的控制。一些配件可以设计为具有转矩减小特征部,诸如使用润滑剂,或者一些配件可以设计有用于较低压力应用的较软材料。但是无论为接头设计做出的多种选择是什么,可以选择预定的转矩以确保适当的冲程从而实现导管夹紧和密封。该预定转矩可以视情况被设置为足够高,使得冲程抵抗特征部将在包括初始上拉和重制的每个上拉上接合。一旦接合,无论首先是在初始上拉还是后续的重制,冲程抵抗特征部将允许控制用于每次重制的附加轴向运动或冲程,从而最大化用于特定接头设计的可用重制数量。
未决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0/0213705号('705申请),名称为“具有扭环的导管接头”(Conduit Fitting with Torque Collar),其全部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描述了一种利用动态楔子构思的冲程抵抗装置,其在下文和图1至图3中进行总体概括和公开。
参考图1至图3,冲程抵抗装置40可以与接头10一起被包括以利于通过转矩上拉。虽然可以使用许多不同形式的冲程抵抗特征,但是在所示实施例中,冲程抵抗装置包括当螺母14在主体12上被上拉时彼此轴向地压靠的具有向外的楔形表面48的单独的环形圈扭环和具有向内的锥形表面50的螺纹接头螺母。同样,尽管所示的实例示出了通过拧紧螺母14而轴向前进抵靠向外的楔形表面48的向内的锥形表面50,但是在其他实施例(未示出)中,向外的楔形表面可以通过拧紧接头螺母而轴向前进抵靠向内的锥形表面。此外,如在上述并入的'705申请的几个实施例中所述,螺纹接头部件中的一个或两个(即,“一体式扭环”)的一体特征部可类似地提供用作冲程抵抗布置的相互接合的楔形和锥形表面。
如在横截面中所看到的,楔形表面48可以相对于接头10的中心轴线X(图1)成角度α而形成,并且锥形表面50可以相对于接头的中心纵向轴线以角度β形成。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接头10处于手指拧紧位置时,锥形表面50与楔形表面48轴向地间隔开,并且在完成上拉之后,锥形表面50轴向地压靠楔形表面48。向外的表面48被称为楔形表面,因为该表面用于在锥形表面50首先与楔形表面48接触之后显著地抵抗螺母的轴向前进,但是将在随后的重制期间允许附加的轴向冲程。这种接触产生转矩的明显的且可选地急剧增加,其可以由组装者感测到或者将允许使用转矩扳手来构成接头10。角度α和β可以但不必须相同。可以使用许多不同的角度值,包括例如约十度至约七十五度或约45度。
尽管可选地使用与用于初始上拉相同的预定转矩进行重制,但是可以预期这对于最终用户将具极大的便利性,因为仅需要使用单个转矩扳手或转矩规格。冲程抵抗布置40通过在规定施加的转矩下为受控的附加的轴向位移提供每次重制来促进该益处。每次重制的附加的轴向位移将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但不限于接合表面48、50的角度、摩擦值、硬度、屈服强度、蠕变等,以及已经作了多少次重制。
当接头10被上拉时,锥形表面50的前缘54将初始地接触楔形表面48。螺母14相对于主体12的进一步前进将导致楔形表面48的前部56进入由楔形表面48限定的截头圆锥形凹部,楔形表面48和锥形表面50之间的接合越来越紧密。如果不存在冲程抵抗布置40,则与针对相同螺母冲程阐述的转矩增加相比,这将导致转矩的明显且显著的增加。楔形表面48和锥形表面50在上拉期间协作以产生明显且可察觉的转矩增加,该转矩增加高于与用于适当地组装接头10的预定相对轴向冲程相对应的预定转矩值,并且伴随对螺母和主体的附加的相对轴向冲程的显著抵抗。换句话说,楔形表面48和锥形表面50被设计成当与导管夹紧装置和导管的相互作用结合时,由于楔形表面48和锥形表面50之间的增加的负荷而产生明显的转矩增加。如图3所示,楔形表面48和锥形表面50之间的这种配合可导致楔形表面48和锥形表面50之间的显著的表面到表面接触和负荷,但是该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初始上拉的实际接触量以及一次或多次重制将由接头10的总体设计标准决定。
图3A是螺母相对于主体的转矩对圈数(冲程)的示例性图表。重要的不是冲程和转矩的实际值,而是转矩和冲程之间的关系的构思。注意的是,对于达到期望的或预定的冲程,转矩如斜率A所示逐渐增加。然后,在螺母已经接合扭环之后,转矩的增加率明显变化,例如由斜率B表示。在过渡区域AB中,扭环40可设计成对附加冲程产生显著的抵抗(感测为转矩或对应于指定转矩,诸如可用于使转矩扳手能够用于上拉)而与转矩紧密对应。重要的是认识到图3A的图表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旨在示出本文中的一些构思。例如,其中过渡区域AB相对于圈数的发生处可以向左和向右移位。此外,转矩变化量和进一步冲程抵抗也可以通过冲程抵抗布置的设计来设定。
冲程抵抗特征部的另一方面是允许接头10的重制。这可以通过设计冲程抵抗布置40来实现,以允许螺母14相对于主体12进一步轴向前进以重制接头,越过仅用于先前上拉的螺母14相对于主体12的轴向位置。因此,在该实施例中,楔形表面48通过允许螺母14相对于主体12进一步轴向前进而允许进行重制。然而,其它表面轮廓可以用于提供相对于螺母的冲程的期望的转矩增加,同时还允许一次或多次重制。我们已经发现大约四十五度的角度α可以导致二十五次或更多次重制。转矩增加也是锥形表面50的形状的函数。设计者可以选择最佳地实现通过转矩上拉和重制的期望性能的那些形状和角度。
许多因素可用于控制每次重制的附加轴向冲程的量。除了楔形表面48和锥形表面50的角度和轮廓之外,附加的轴向位移实际上由于螺母14的径向向外扩口或扩张、扭环40的径向向内压缩、在接合表面48、50处的诸如蠕变的塑性变形,或其任何组合而发生。这些变形可以例如通过构件的硬度、表面光洁度等来控制。设计者因此具有许多可行的不同的因素,包括这里未列出的其它因素,以在每次重制时实现受控的轴向位移,而不会不利地影响接头的性能。
许多因素将影响最终设计,包括但不限于扭环40的硬度,实现扭环40和螺母14之间的期望摩擦的楔形表面48和螺母锥形表面50的表面特性、螺距(用于螺母和主体)、初始接触楔形表面48的前缘54与接触后套圈20的驱动表面22之间的轴向距离,以及角度α和β。
因为扭环40允许一次或多次重制,所以楔形表面48可以被认为是动态楔形件,因为扭环允许每次重制的螺母和主体的受控的附加的相对轴向前进或冲程,意味着抵靠楔形表面48的螺母锥形表面50的接触位置将随着每次重制而改变,即使是如此细微的改变也这样。因此,扭环40将优选地具有高屈服强度的特征,但是当这样是接头10的期望性能特性时,可以稍微屈服,以便于许多次重制。
根据本发明中提出的其中一个发明构思,扭环或其它抗冲程特征部以构件的形式被提供,例如一个或两个接头部件的负荷支承柔性构件或冲程抵抗特征部,其中柔性构件的特征在于允许柔性构件以受控方式在负荷下偏转的屈服强度,以便允许在重制期间的螺母和主体的附加的相对轴向位移。柔性构件可以诸如通过机械加工与一个或两个接头部件一体地形成或者与其一体形成,诸如通过焊接,以形成一体式结构。柔性构件可以设置在螺母、主体、螺母和主体两者上,并且可以与如下设定的母和阳导管接头一起使用。柔性构件在负荷下的偏转提供期望的塑性变形,以促进在导管接头的一次或多次重制期间的附加的相对轴向冲程,无论初始上拉还是一次或多次重制是否通过转矩或圈数进行。应当注意的是,尽管负荷支承柔性构件被设计成在每次上拉表现出期望的塑性变形,但这并不意味着也不必须是不存在弹性变形。例如,负荷支承柔性构件可以设计成具有弯曲部或伸展性以允许负荷支承柔性构件在负荷下偏转。负荷支承柔性构件可以确实表现出一些弹性变形,然而,为了通过转矩来适应附加的重制,希望负荷支承柔性构件也经受一定程度的塑性变形或者在负荷下响应于每次重制或上拉而变形。
参照图4至图6A,我们提供了具有扭环402的导管接头400(在本文中也简称为接头)的另一实施例,扭环402可用于通过转矩利于上拉。如在本文的其他实施例中那样,扭环402并不排除接头400以传统方式通过圈数被上拉。接头400可以包括所有金属零部件,例如不锈钢,然而根据需要可以使用其他材料以及未使用所有金属零部件的接头。
接头400可以包括第一接头部件404,该第一接头部件404可以是呈螺纹主体404的形式,并且在本文中也将简称为主体404;以及第二接头部件406,其可以是呈螺纹螺母406的形式,并且在本文中也将被简称为螺母408。尽管图4至图6A的实施例示出了主体404的特定构造,在该实例中是联合体,但用于主体404的许多不同类型和构造可以如众所周知的可替代地使用。在导管接头中使用的主体404(如以下标识)的共同特征,无论是几何形状还是构造,包括与螺母的螺纹配合的螺纹部、容纳导管夹紧装置的前部的截头圆锥形凸轮口部,以及容纳导管的端部。导管夹紧装置可以以众所周知的许多形式来实现,包括但不限于单个套圈或一对套圈,后者通常称为前套圈和后套圈或后部套圈。在两个套圈接头中,前套圈的前部接合主体的凸轮口部,后套圈的前部与在前套圈的后部处的截头圆锥形凸轮表面相接合。凸轮表面和凸轮口部不需要是众所周知的截头圆锥形。另外,尽管图4至图6A等等的实施例示出了阳型接头-意味着主体404是阳螺纹的,并且螺母406是阴螺纹的,但是本发明可替代地可以与阴接头一起使用。
接头400包括第一或前导管夹紧装置408和第二或后部导管夹紧装置410。我们在本文中还将这些导管夹紧装置称为套圈,但是除了通常被称为套圈的结构之外的结构可以可替代地用于导管夹紧装置。导管夹紧装置409、410轴向地组装在限定在主体404和螺母406之间的空间中。本文中对轴向和径向和类似术语的引用参考附图中的纵向轴线X。在这种情况下,轴线X是接头400的中心纵向轴线,并且还与插入到接头400中的导管(在图4至图6A中未示出,但可参见图7等)中的中心纵向轴线同轴。然而,轴线X可以是任何纵向参考轴线。
上拉过程开始于将接头400组装到手指拧紧位置,即图6的位置。螺母406和主体404具有如上所述的螺纹机械连接412。螺母406包括与后套圈410的后端416接触的套圈驱动表面414。后套圈410具有在前套圈408的后部处接触截头圆锥形凸轮表面420的前部418。并且,前套圈408的前部422容纳在主体404的截头圆锥形凸轮口部422中并且与其接触。因此,手指拧紧位置是螺母、两个套圈和主体彼此紧密接触但是没有实际上拧紧组件的位置。这个手指拧紧位置一直是用于通过圈数上拉导管接头的基准位置。例如,接头可以设计成超过手指拧紧位置(在本文中也简称为FTP)上拉1.25圈。但是其他接头设计可以被上拉至不同的规格,例如,超过FTP 1.5圈。尽管未在图6中示出,导管T插入到接头400中,导管T的前端接触主体404的内肩部426,在本领域中称为到达底部。但是替代主体设计可以不使用肩部426。而且,尽管通常首先组装接头400,然后插入导管,但是还已知的是,在主体404的手指拧紧组装之前将套圈408、410预先模锻到导管端部上(在预先模锻之后,螺母406与套圈保持在导管上),使得用于将接头通过圈数上拉至规定的相对轴向位置的基准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这种部分地拧紧或“预先模锻”的状态。在任一种情况下,手指拧紧位置如图6所示(没有示出导管)。例如图6图示了用于运输或存储的零部件的常用布置。
超过FTP(在本文中也称为主体404和螺母406之间的相对旋转)的圈数(全部和部分)直接对应于接头400被上拉(这里也称为将接头拧紧)时主体404和螺母406之间的相对轴向冲程或平移。如上所述,接头通常由制造商指定以被上拉出超过基准位置(例如FTP)的特定圈数和部分圈数。这种情况是针对接头被上拉的第一次或初次。对于重制,通常将接头再次组装到FTP上,然后拧紧或贴合部分圈数,例如大约1.25圈,但这个量将部分地取决于重制了多少次,因为在重制期间消耗的附加的冲程随着重制次数的增加而变小。
与超过FTP的圈数和部分圈数相对应的相对轴向冲程的量取决于接头的设计、螺纹机械连接412的螺距和接头尺寸。接头尺寸通常以导管的标称外径的术语来表述,接头将按该标称外径进行使用。例如,四分之一英寸接头用于1/4英寸的管件。公制等效值也是已知的。本文的示例性实施例图示了1/4英寸的(或6mm公制)接头,但是本文的发明可以用于任何尺寸的接头。
制造商规定了超过基准位置(通常为FTP)的圈数和部分圈数,因为螺母406和主体404之间的相应的相对轴向冲程用于将套圈驱动在一起并使套圈变形,使得套圈夹紧并密封导管,以形成流体致密机械连接。作为一个实例,对于指定为第一次被上拉到超过FTP的1.25圈的接头,这意味着需要1.25圈以确保套圈、螺母和主体的所需轴向冲程,使得套圈408、410夹紧并密封导管T。再次,重制不涉及与初始上拉相同的圈数,因为套圈已经塑性地变形以夹紧和密封导管。对于重制,仅需要返回到FTP,然后使用例如部分0.125圈或按制造商另行规定的圈数来贴合接头。应当注意,如众所周知的,由于套圈的塑性变形,用于重制的FTP基准位置是先前上拉的函数。但是对于重制和初始上拉两者,FTP基准位置是螺母406接触后套圈410的位置,其中套圈彼此接触,并且前套圈408与主体404的凸轮口部424接触。
接头400可以合宜地通过转矩或圈数来上拉。通过圈数上拉接头是将导管接头上拉至导管上的传统方式,使得导管夹紧装置夹紧并密封导管。但是如在上文的实施例中所指出的,本发明允许接头通过转矩被上拉,而不必计算圈数。扭环402提供这种能力。还可以通过转矩或圈数进行重制。
扭环402可以与螺母406一体地形成单件式部件。或者,扭环402可以是单独的部件,或者可以是如下所述的附接到或插装到螺母406的单独的部件。不管扭环402与螺母406成为一体或是单独的部件,转矩以类似的方式变形,并且可以用于通过转矩而不是通过圈数来实现接头400的上拉。作为另一个替代实施例,扭环可以与主体404一体地形成单件式部件。
扭环402通常是以环形冲程抵抗的形式-在本文中也可替代地称为冲程限制构件428(本文中也称为构件428)。冲程抵抗构件428提供了可用于在上拉期间抵抗主体404和螺母406之间的附加的相对冲程的结构。在图4至图6A的一体式版本中,一旦冲程抵抗构件428的远端表面430接触主体404的接触表面432,主体404和螺母406之间的进一步相对旋转施加轴向负荷或压缩到构件428上。优选地,构件428的轴向位置和内径足以提供与螺纹连接412的轴向和径向间隙。构件428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成吸收该负荷,以抵抗主体404和螺母406之间的附加的相对轴向冲程。该抵抗可以用于引起用于继续将主体404和螺母406拧紧在一起所需的转矩的显著或急剧增加,在作用上类似于使用接合表面的本文所述的其它扭环的实施例。因此,扭环402可以用于允许通过转矩而不是通过圈数上拉。扭环402可以被设计成在主体404和螺母406的期望的相对轴向位移(即,主体和螺母的规定的相对轴向位置)处表现出期望的转矩增加,该相对轴向位移对应于足以使套圈408、410夹紧并密封导管T的相对轴向冲程。作为一个实例,转矩的增加可以被设计为在超过FTP的1.25圈的第一相对轴向位置处发生。如上所述,与在不使用扭环时可实现的控制相比,扭环402允许相对冲程和上拉转矩之间显著更紧的控制。
除了抵抗附加的轴向冲程之外,构件428被设计成以受控的方式来塑性地变形,以便进行塑性地变形。如上面所详细描述的,通过转矩上拉使用在上拉期间采取至少部分的塑性变形的结构,使得通过转矩上拉也可以用于重制。如上所述以及在上述并入的'705申请中,扭环可以被设计成使得相同的转矩可以用于重制,正如用于初始上拉一样。可替代地,如果需要,可以将不同的转矩用于重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构件428可设计成当被置于轴向负荷或轴向压缩下时以受控方式变形,使得构件相对于构件的初始轴向长度被轴向压缩到减小的轴向长度。变形可以是但不必须是弯折的形式,或者可以包括作为可选变形形式的弯折。现在,构件428上的负荷可替代地无需主要地是轴向的,并且在任何情况下,所产生的变形可能涉及径向力和轴向力,并且在一些设计和应用中,这些径向力和轴向力可能产生径向扩张和其他变形,这从下面的描述中显而易见。弯折或其它塑性变形视需要将允许组装者通过将部件重新组装到FTP上并且将主体404和螺母406重新拧紧在一起直到由于塑性轴向变形而具有减小的轴向长度的构件428再次接触主体的表面430,并且发生所得转矩增加来重制接头400。
构件428包括第一圆柱部或第一轴向延伸壁部434和第二圆柱部或第二轴向延伸壁部436。腹板438连接第一圆柱部434和第二圆柱部436。腹板438可以设计成具有利于例如弯折动作的变形的几何形状。可以使用除了弯折之外的其他变形。第一壁部434可以具有第一内径D1,并且第二壁部436可以具有第二内径D2。优选地,尽管不是必须的,直径D1小于直径D2。可替代地,与D1相比,直径D1和D2可以相同或D2可以是更小的直径。第一和第二壁部的外径同样可以相对于彼此变化。构件428具有连接到第二接头部件406的轴向向内端406a的第一或近端或近端环部428a(表面406a可以是径向的,或者可替代地包括斜度或锥度)。第一壁部434可以从近端环部的内径向部延伸,并且可以通过可选的锥形部分442融接至螺母406的主体440。扩大的凸缘或远端环部444可以设置在构件428的第二端或远端428b处,该第二端或远端428b与近端428a轴向相对,第二壁部436从远端环部444的内径向部轴向延伸。腹板438相对于第一和第二壁部中的每一个成角度以限定铰接部,并且可以通过半径438a与第一圆柱部434结合,并且通过半径438b与第二圆柱部436结合。这些半径可以被认为是折痕或铰链,当构件428处于轴向负荷或轴向压缩下时,该折痕或铰链利于腹板438的可控变形,例如弯折。第一和第二壁部和腹板可以设置有径向厚度,该径向厚度小于近端环部和远端环部的相应径向厚度,例如以便于弯折或其他这种可控变形。在一个实施例(未示出)中,远端环部可以具有与第二壁部基本相同的径向厚度。在又一些其他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轴向延伸壁部可以相对于中心轴线成一定角度延伸,使得第一和第二壁部的内径和外径变化,例如以利于弯折或响应于轴向负荷的其他这种可控变形。
构件428的几何形状可以可替代地不同于图6的实施例。但是,使用锥形部分442、腹板438、两个圆柱形部分434和436以及扩大的凸缘444以及材料特性和壁厚度,允许设计者在控制变形方面有许多选项,例如通过腹板438的弯折,以控制上拉转矩对主体404和螺母406之间的相对轴向冲程。特别地,构件428的几何形状和特性在不同尺寸的接头之间可以不同。让可变形的扭环与螺母406而不是主体404形成一体,允许扭环构思的更简单且成本有效的实施。这是因为如上所述的主体404可以具有许多不同的构造,但是与主体配合的螺母406基本上除了尺寸之外均相同。
注意的是,与如上所述的'705申请的动态楔件实施例相反,通过扭环402而不是诸如一个或多个接合锥形表面的接合表面的轴向压缩来控制转矩。构件428的远端表面430可以单纯地是如图所示的径向表面,但这不是必需的,并且主体404的接触表面432也可以是如图所示的径向表面,但这不是必需的。例如,主体404的接触表面432可以包括小的斜度或向外的锥度,例如约2°。远端表面430还可以包括可选的锥度或斜度。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斜度角度。
图7至图13示出了例如通过弯折动作的冲程抵抗构件428的变形的实施例。这些附图是在上拉和重制的各个阶段期间的接头400的FEA分析的表示图。图7示出了在接头400的初始或第一次上拉之前的如上所述的手指拧紧位置。注意到螺母406、后套圈410、前套圈408和主体404的轴向端对端接触,但是如公知的那样没有变形或施加到FTP中的零部件的应力。图7至图13中示出的实例用于1/4英寸导管接头,但是该描述将适用于包括公制尺寸的任何尺寸的接头。对于初始上拉以及重制,在构件428的远端430和主体接触表面432之间将存在间隙G。在各个附图的FTP中,我们使用G1、G2等来区分在接头的不同上拉和重制期间存在的间隙G;但是我们也通常因参考目的而在附图中指定间隙G。因此,G1、G2等的不同标号是FTP处的间隙G的实例。因此,对于初始上拉,在构件428的远端表面430和主体404的面对面的接触表面432之间存在轴向间隙G1。在一个实施例中,轴向间隙G1可以对应于主体404和螺母406之间所需的相对轴向冲程,以实现接头400的初始上拉,使得套圈408、410夹紧并密封导管T。这可以例如在当可以使用特定转矩时使用,根据经验已知为实现用于初始上拉的期望的相对轴向冲程,而无论在初始上拉期间在构件428和主体404之间是否有接触。替代地,构件428在接头400的初始上拉时不需要与主体404接触,而是如果需要的话可以仅在接头400的一次或多次重制之后进行接触。针对使得构件428首次与主体404接触的相对轴向冲程的设计是部分地基于期望多大程度的冲程控制以优化接头400的重制数量的设计选择。但是,这种接触在一次或多次重制之后是有用的,因为扭环402提供了冲程与转矩关系的控制,以便减少可能浪费或者可能用于附加的重制的冲程的过度转矩。
图8图示了刚好在初始上拉位置之前的接头400,例如在主体404和螺母406之间的相对轴向位移,该相对轴向位移对应于主体404和螺母406之间的恰好未达到的1.25相对旋转圈数。注意到在该实例中,构件428的远端表面430与主体接触表面432接触,因此将先前的FTP间隙G1减小到零。换句话说,由G1表示的全冲程已经在初始上拉时被消耗,就像接头已经通过圈数而不是通过转矩被上拉。但是因为构件428和主体404之间的接触将引起上拉转矩的显著且可控制的增加,所以可以通过转矩而不是通过对圈数和部分圈数计数来上拉接头400(但可替代地,接头也可以如上所述通过圈数被上拉)。还要注意,套圈408、410变形,以便夹紧并密封导管T。这通过咬合到提供导管夹紧的导管的外表面中的后套圈前部418,并且前套圈前部422楔入主体的凸轮口部424和导管T的外表面之间以便形成抵靠凸轮口部表面424和导管T的外表面的流体致密密封来证明。其他接头设计可以具有套圈的不同变形和不同方式以提供导管夹紧和密封。但是对于任何接头,在主体404和螺母406之间将存在相对轴向冲程,其通过一个或多个导管夹紧装置来实现导管夹紧和密封。
图8也可以表示在对应于1.25圈的相对轴向位移的初始上拉位置的接头400。例如,可能的情形是,构件428与主体404在初始上拉位置不接触或轻轻接触。在这类实例中,构件428无任何明显变形。
图9示出在初始上拉位置的接头400。一旦构件428与主体404接触(如图8中所示),主体404和螺母406进一步的相对位移(即拧紧)将构件428置于轴向负荷或轴向压缩之下。轴向负荷或轴向压缩压迫腹板438。腹板438在折痕438a和438b处变形,例如,诸如通过弯折作用。注意的是,第二圆柱部436可以向外扩张而第一圆柱部434可以向内压缩。可替代地,第一圆柱部434可以向外扩张而第二圆柱部436可以向内扩张;或者,两个圆柱部434、436可以朝同一方向扩张,向外或者向内。优选地,任何向内扩张将受到控制,从而不干扰主体404的螺纹部。而且,构件428变形的性质将取决于构件428的具体设计。在图9的位置中,套圈408、410实现了对导管T的夹紧和密封。进一步注意的是,构件428的变形证实了对于在表面430和432接触之后,在主体404和螺母406之间的附加相对轴向冲程的抵抗。
图10示出在从之前的上拉(诸如图9的初始上拉)中松开或拆卸接头400之后,在FTP处准备重制的接头400。注意的是,在该FTP处,当螺母406在拆卸时从主体404上松开时,后套圈410以及可能的前套圈408呈现回弹。这种回弹很常见,尤其是在接头的初始几次重制中。这种回弹通过后套圈410的前部和导管T上的凹痕之间的间隙S1而被显示,导管T的凹痕是上拉状态下后套圈对导管夹紧而造成。进一步注意的是,由于塑性变形,构件428保持其之前上拉所造成的变形状态。可能也存在一定的弹性变形,但是塑性变形便于转矩的重制。由于构件428的塑性变形,构件428的远端面430与主体404的接触表面432之间存在间隙G2。此外注意的是,间隙G2将会小于间隙Gl,因为在接头400初始上拉之后,套圈408、410也会塑性变形(如导管T那样)并塑性定形,这使得接头400的总轴向长度被压缩并缩短。Gl和G2之间的差也显示出以下事实:接头400每次的连续上拉或重制都需要更小的在主体和螺母之间的相对轴向冲程,来实现导管夹紧和密封。
图11示出从图10中FTP位置重制之后的接头400。注意的是,与图9对比,构件428由于弯折作用而轴向压缩和变形得更多,并且套圈408、410回位至导管夹紧和密封的位置。在重制时,间隙G2又一次减少到零。用于重制的转矩可能等于用于初始上拉的转矩,或者按需可使用不同的转矩。
图12示出螺母406又一次从主体404上松开之后、又一次重制之前、在又一个FTP位置上的接头400。注意的是,尽管不明显但是套圈408、410可以回弹,并且由于套圈接近最大程度地发生塑性变形,所以每次重制程度越来越小。此外注意的是,由于之前的上拉将构件428置于轴向压缩或轴向负荷之下,所以构件428进一步塑性定形。因此,在FTP上准备又一次重制时,在构件428的端面430与主体404上的接触表面432之间存在间隙G3。由于构件428的进一步轴向压缩和塑性定形,间隙G3小于之前上拉的间隙G2。
将注意的是,每次上拉时,构件428的塑性变形实际上使得构件428的轴向长度更短。例如,在初始上拉之前的FTP上,构件428可以具有长度X。在初始上拉之后,假定初始上拉包括构件428的轴向压缩,构件将具有轴向长度X-Y,其中Y表示由于构件428在初始上拉期间的塑性定形和轴向压缩所导致的轴向长度减少。在重制之后,构件428可以具有轴向长度X-Y-Z,其中Z表示在接头重制期间又一次上拉之后构件428额外减少的轴向长度。
图13示出从图11中FTP位置重制之后的接头400。此外,由于主体404和螺母406进一步相对彼此而轴向前进,所以间隙G3已经减少到零。进一步注意的是,构件428发生了额外的变形。构件428连续的重制与变形显示出折痕438a和438b的明显变形和作用。此外,重制可以是与之前的上拉相同或不同的转矩。
还应当注意的是,如初始上拉那样,任何重制可以可选择地通过圈数而非转矩来完成。在接头400使用过程中,两种技术都可使用。
构件428和主体的接触表面432之间的间隙改变的比较示出了构件428的又一个有用方面。比较图7和图8或者图10和图11,例如,当间隙Gl和G2减少到零时,存在一种可视效果,其表明或计量出上拉已完成。对于其中构件428设计为接触主体404的初始上拉而言,尤其如此。因此,上拉之前在FTP位置上的间隙Gl、G2和G3提供了可视确认的能力,或者换言之,构件428用作为计量器,其用于确认当间隙减少到零时是否已经完成上拉。随着多次重制的发生,FTP间隙越来越小,以至于:取决于构件428和接头400的具体设计,可视指示和计量的能力仅可以用于或被所选数目的重制所需,例如五次重制。然而尽管如此,构件428提供一种可视验证的手段及技术,其用于可视验证对于初始上拉,上拉是否已完成,以及可视验证重制。
尽管在图4至图13的实施例中,我们通过接头400的转矩而使用用于上拉的扭环402,并且扭环402也可用作计量器,来确认上拉是否完成,但是我们另外地注意到,构件428可以仅用作计量器,无论构件428是否也通过转矩用作用于上拉的扭环。不论是如图4至图13那样成整体还是如下面所述那样作为单独部件,构件428可以用作计量器,用于可视确认很多不同接头设计的初始上拉及重制,包括非金属接头以及没有螺纹连接的已经上拉或拧紧至最终状态的接头。用于导管接头的非螺纹机械连接的一个实例是由夹紧装置上拉的接头。作为指示上拉的计量器,构件428的可用性来源于每次上拉和重制时发生的不断增加的塑性变形。
对示例性重制过程的上述描述是一种可用的重制技术,其中主体404和螺母406再次结合到FTP然后贴合起来,以使得构件428进一步变形。扭环402提供重制接头400的另一种可替代方式。在一个可替代重制过程中,主体404和螺母406再次结合到FTP然后进一步拧紧,直到远端430接触到主体404的接触表面432。该位置由减少到零的间隙G证明。该位置将对应于接头400恰好在上拉之前的位置。主体404和螺母406之后贴合起来,附加地旋转不到一圈,例如旋转0.125圈,但该量将部分取决于进行了多少次重制,这是因为随着重制数量的增加,重制期间所发生的附加冲程减少。通过使用间隙G确定接头是否回到恰好在上拉前的位置,附加的贴合起来的不到一圈可以被控制,且需要用以将主体和螺母贴合起来完成重制的冲程更短。该可替代的重制过程也可以使用下文所述的非集成扭环的实施例。可替代重制过程可以按照需要用于接头的每次重制。
图14至图22示出带有扭环452的接头450的另一个实施例。在一个实施例中,扭环452是接头450单独且独立的一部分,这不同于图4至图13中的实施例(其中扭环402是螺母406的一体部分)。将显而易见,扭环452可以设计为以与图4至图13中实施例相似的方式操作。如图4至图13中实施例,扭环可以轴向固定到螺纹接头部件(例如,螺纹螺母),但是扭环并没有和接头部件成一体,相反,接头部件和扭环保持在一起作为不连续子组件或预组件。在其他实施例中(未示出),扭环可以松动地容纳在第一和第二螺纹接头部件之间,而扭环端部接合到第一和第二接合部件的相应支承部。
图4至图13的实施例中,同样的部分用同样的元件符号标记,并且将不重复。扭环452可以通过可以与螺母456分离的或可替代地与螺母456附接或结合的环454而实现。扭环452包括冲程抵抗构件458,其可以但不必须(在除了构件458从环454延伸出而非从螺母的一部分中延伸出之外)与冲程抵抗构件428一样。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构件458可以设计为塑性变形,可以是弯折作用或其他塑性变形。
在图14至图22、图25和图26的实施例中,我们示出了扭环452,其机械连接到具有下文描述的插装特征部的螺母456。可替代地,扭环452可以是自立式部件并且将依然以相似的方式操作。
独立扭环452的使用可提供一种计量特征,其中在扭环452与螺母456接触之前,环454可以自由地围着X轴线旋转或转动。在与螺母456接触之后,示例性环454不可再自由转动或不可再自由旋转,因此提供上拉全部完成的计量或可视指示。构件458呈现在FTP上的与螺母的间隙G,该间隙G也可以提供如上的计量指示。呈现在FTP上且用于初始上拉和重制的间隙G使得环454可以自由旋转,其中在上拉或重制之后,由于环454和主体404之间的接触,间隙消失,因此环不再自由旋转。因此旋转/不旋转结构可以可选择地用于计量接头450每次上拉(包括初始上拉以及提供FTP上间隙G的一次或多次重制)。只要在FTP上的间隙G在每次重制前都大于零,单独的环概念可以用于计量上拉。环454的外表面或部分454a可以是滚花的、粗糙化的或进行过其他处理的,便于环454的旋转。
在一个可替代的实施例中,冲程抵抗构件458可以作为螺母456的一体部分而提供(如本文中图4至图13的实施例所示),但是环454(没有附接冲程抵抗构件)可以是独立非一体部件。图30仅示出这样布置的一个实例。该可替代的实施例按需通过转矩功能提供相同的组件,并且其还使得环454基于环454是否自由旋转提供了对完成上拉的计量功能或指示。
再次参照图14,构件458具有第一或近端或近环部458a以及第二或远端或远环部458b。构件458可以包括具有内径D3的第一圆柱部或第一轴向延伸壁部460以及具有内径D4的第二圆柱部或第二轴向延伸壁部462。在一个实施例中D4可以大于D3,然而也可以相反或者内径可相等。第一和第二壁部的外径也可以相对于彼此而变化。腹板464将第一圆柱部460和第二圆柱部462结合,且通过使用相同的半径过渡部464a、464b以形成折痕,从而利于弯折或构件458在轴向负荷或轴向压缩下所需的其他变形,腹板可以相对于第一和第二壁部的中每一个呈一定角度,从而限定出铰接部。例如,第一和第二壁部以及腹板可以具有小于近环部和远环部相应径向厚度的径向厚度,从而便于弯折或其他可控变形。在一个实施例中(未示出),远环部可以具有基本与第二壁部相等的径向厚度。在又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轴向延伸壁部可以以相对于中心轴线的角度而延伸,使得第一和第二壁部的内径和外径变化以例如便于响应于轴向负荷而弯折或其他此等可控变形。
图14与图7相当,且其示出初始或第一次上拉之前在FTP上的接头450。注意的是,间隙Gl如之前实施例所提供的那样(图14中导管T未示出)。图15与图8相当,且其示出构件458的远端458b的端面或支承表面466和主体404的径向延伸接触表面432之间的初始接触,其中间隙Gl减少到零。该附图可以表示在完全上拉位置或在如上所述的恰好在完全上拉位置之前的接触。两种情况下,主体404和螺母456之间的进一步相对轴向冲程产生构件458上的轴向负荷或轴向压缩。图16与图9相当,且其示出完全初始上拉位置的实例,在该位置构件458发生变形。图17与图10相当,且其示出接头450重制之前的FTP。由于构件458的塑性变形,间隙G2小于间隙Gl。套圈408、410也呈现回弹。图18与图11相当,且其示出在从图17中FTP接头重制的上拉后的接头450。构件458由于腹板464弯折作用而进一步变形。图19与图12相当,且其示出图18的重制之后再一次重制之前的FTP。构件458进一步变形,并且由于套圈408、410回弹更小,间隙G3小于间隙G2。
尽管扭环452是与接头部件456和404分开的单独和独立部分,我们提供了一个将扭环452连接或插装到螺母456的实施例。本文中,我们替换地使用术语“插装”和“插装过程”,表示将第一接头部件(例如扭环或前套圈)结合到第二接头部件(例如,接头螺母或后套圈)上以形成插装子组件或预组件的行为或步骤。相似技术可以用于将扭环452替代地连接到主体404。也可以按照需要使用其他结构和技术。
参照图20至图22,我们示出在插装过程中的步骤以及插装结构。这些附图是在扭环452和图14至图19中螺母456之间的机械连接或插装结构467的放大图。螺母456可以包括呈具有径向向外的肋470的环形延伸部468形式的插装特征部。该肋470容纳在形成于环454的后部的凹部472中。该后部可以包括呈径向向内延伸吊钩、倒刺或其他此类突出部474以及凹部472形式的插装特征部469。在图20的位置,肋470通过开口476轴向插入到凹部472中,开口476被吊钩474的小内径所界定。肋470的大外径大于开口476的小直径,因此存在将肋470推出吊钩474的干扰。如图21所示,这种干扰使得肋470推压吊钩474。吊钩474和凹部472部分地被壁478限定,壁478可以包括锐角拐角(即小半径)或利于吊钩474向前(向图中右方)弯曲或折叠的折痕480。吊钩474的这种变形使得开口476的直径增大,足以使肋470穿过开口476且容纳在凹部472中。如图22所示,变形的吊钩474优选地发生塑性和弹性变形。在两者插装在一起后,塑性变形便于扭环452按需与螺母456分离。弹性变形使得吊钩474回弹,回弹程度上足够大,这使得对肋470依然存在干扰,因此存在相当稳固的连接,将扭环452保持在螺母456上。从图14和图22中可以注意到,延伸部468可以包括端面482,其与壁78的部分484接触且推压该部分484,壁78界定凹部472,这使得上拉期间扭环452与螺母456轴向移位。
应当注意的是,折叠吊钩474和凹部472的插装特征部469可用于除将扭环插装到接头部件之外的其他应用中,其中其提供可以用于将两个部分(特别是金属部分,例如,包括不锈钢的部分)连接在一起的插装结构和过程。因此,本文呈现的发明概念用于与配接部分相配合以将两个装置插装在一起的插装特征部469,且图20是其实施例。配接部分可以是具有由插装特征部469保持的第二插装特征部的任何部分——其实例是具有延伸部468以及肋470的螺母但是这仅仅是一个实例。
参照图23至图26,我们示出接头的附加可替代实施例,其如上所述(同样的部分用同样的元件符号标记)使用扭环。图23和图24提供接头490,其可以是但不必须是与图4至图13中一体式扭环402的实施例相同的实施例,该一体式扭环402可以是螺母406的一体部分(或者虽未示出,其可替代地可以是主体404的一体部分)。图25和图26示出接头502,其可以是但不必须是与图14至图22的非一体式扭环452是实施例相同的实施例,该非一体式扭环452可以是与螺母406分开的独立和独立部分,并且其或者保持为螺母456和主体404的组件中独立第三元件,或者可以插装或以其他方式附接到主体404或可替代地附接到螺母456。图23至图26的可替代实施例并入了套圈插装件或套圈子组件492,如下文中所详细描述的,其中前套圈494和后套圈496通过机械连接或保持结构R连接或“插装”在一起。题为“用于导管接头的套圈组件”(Ferrule Assembly for Conduit Fitting)的共同未决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0/0148501号(“'501申请”)描述了可能使用的其他示例性套圈插装件布置,并且其整体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图24和图26的可替代实施例进一步并入了前套圈494,例如,如下文中详细描述的,其具有在前套圈的前部422与前套圈的后部500之间的外壁或表面上的凸部498,以便于径向负荷力从前套圈集中到接头主体凸轮入口的轴向内部分。
接下来参照图27至图32B,我们呈现了冲程抵抗构件的附加可替代实施例,例如构件428、458以及其他实施例。尽管图27至图32B的实施例示为插装到具有插装结构467的螺母的扭环的非一体设计,这些实施例可以可替代地用于一体式冲程抵抗构件以及非插装的或以其他方式机械连接或附接到诸如主体或螺母的接头部件上的非一体构件。不同实施例(除了图30和图30A)主要涉及冲程抵抗构件的部分的外形和几何形状,由于在上拉和重制期间构件受到轴向压缩或负荷,该冲程抵抗构件发生变形。换言之,构件的各个部分在构件的近端和远端之间。在多个实施例中,接头可以包括主体404、螺母406以及诸如上述实施例中的前套圈408和后套圈410的一个或多个套圈,其可以以相似方式操作,但也可使用其他设计(方便起见,同样的部分用同样的元件符号标记)。因此,图27至图32B的描述设计冲程抵抗构件的几何形状且不重复接头其他部分的描述。全部图27至图32B示出在FTP上的接头,且未示出还未插入的导管。
图27、图28和图28A中示出一个实施例。冲程抵抗构件510可以包括通常为W形的截面轮廓,其带有具有倒置V形轮廓的中间腹板部分512。V形部分512的内支脚514可以(例如,与半径部分516)在轴向延伸的第一壁部520上融接到在构件510的近端的近环部518。V形部分512的外支脚522可以在轴向延伸的第二壁部524上融接(例如,与半径部分)到在构件510的远端528的远环部或凸缘526。V形部分的支脚相对于第一和第二壁部呈一定角度,从而限定铰接部。V形的顶点可以通过外半径530而形成,外半径530将外支脚522结合到内支脚514,并且如所示,V形的顶点可以从由腹板结合的轴向延伸壁部520、524整体径向向外。支脚514、522可以但不必须具有相同的厚度Tl,并且可以相对于近环部和远环部而减少厚度。V形部分的径向内表面532可以具有与外半径530尺寸不同的内半径534。构件510的半径及其他部分可以用作铰接点或位置,从而便于变形的设计和控制。
图29和图29A示出另一个实施例。冲程抵抗构件540可以包括腹板542,其将构件540的的远端或远环部544结合到构件540的近端或近环部546。腹板542可以具有不同的厚度T2,其在内部方向上增加——例如——外部分可以具有厚度T2'而内部分可以具有厚度T2”。
在图30和图31中所示实施例中,我们示出一个实施例,其中指示器环550是与冲程抵抗构件552分离的部分。冲程抵抗构件552可以与螺母406成一体,或者可以是插装在螺母406上的又一独立部件。使用诸如上述结构467的插装结构或其他所需结构,指示器环550可以插装到构件552的远端554。在图4至图13的实施例中,冲程抵抗构件552可以但不必须与构件428相同。因此,指示器环550可以用作计量器,其中当环不与主体404的接触表面432接触时,环自由旋转。注意的是,构件552的远端554可以抵靠指示器环550的内表面556而被驱动,而不直接抵靠主体404的表面。
在图32和图33的实施例中,冲程抵抗构件560可以包括大致为Ω或弓形的截面轮廓,其带有具有圆形Ω轮廓的中间部分562。内支脚564可以与半径部分566融接到在构件560的近端570上的环568。外支脚572可以与半径部分574融接到在构件560的远端578上的凸缘576。圆形中间部分562可以通过外半径580形成,外半径580将外支脚582结合到内支脚564。支脚564、582可以但不必须具有相同的厚度T3。中间部分的径向内表面584可以具有与外半径580尺寸不同的内半径586。构件560的半径566、574和580及其他部分可以用作铰接的点或位置,从而便于变形的设计和控制。
在图34、图35A和图35B的实施例中,冲程抵抗构件590可以包括大致为W形的截面轮廓,其带有具有倒置V轮廓的中间部分592,其大致形状某种程度上与图28的实施例相似但其W形径向上相对不明显。内支脚594可以与半径部分596融接到在构件590的近端600上的环598。外支脚602可以与半径部分604融接到在构件590的远端608上的凸缘606。支脚594、602与图28中实施例的不同在于:由于更复杂的几何形状,支脚具有某种程度的荷叶边外观。每个支脚594、6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径向部分610和锥形部分612,从而提供了附加设计选项,用于控制在轴向负荷或压缩下的构件590的变形。支脚可以彼此相同但不必须相同。荷叶边作用使得设计者在需要控制构件590的变形时选择性地定位或多或少的材料。
在图4至图35B的实施例中,冲程抵抗构件或扭环提供了轴向可变形冲程限制特征,其具有通过弯曲、坍缩、折叠或以其他方式压缩扭环的可塑性变形腹板部而改变的轴向长度,其中扭环的可塑性变形腹板部设置在由扭环的主体驱动部分和扭环的螺母驱动部分之间。该塑性轴向变形导致径向延伸表面的轴向运动,该径向延伸表面在上拉期间接合接头主体和接头螺母中一个的轴向前进表面。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冲程限制布置可以提供以用于其他类型的塑性轴向变形,其相对于上面并入的'705申请的“动力楔”扭环实施例中的主要径向塑性变形。例如,题为“具有柔性扭环的导管接头”(Conduit Fitting withFlexible Torque Collar)的共同未决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2/0005878号整体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其描述了具有径向延伸凸缘的接头,该径向延伸凸缘可以在轴向方向上塑性弯折,从而使得径向延伸表面轴向运动,该径向延伸表面在上拉期间接合接头主体和接头螺母中一个的轴向前进表面。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冲程限制布置可以包括可相互操作的内接头部件,用于提供上拉期间相似的转矩增加,配置为对应于螺母的预定轴向前进。内部冲程限制布置可以包括下列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内部或封闭的特征:接头主体、螺母、导管夹紧装置或一些装配在接头组件中以提供对应于螺母的预定轴向前进的转矩增加的附加部件。
因此,我们在本文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冲程抵抗或限制构件或负荷支承构件,其关联于两个或多个套圈或导管夹紧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冲程抵抗构件具有表面,该表面在上拉期间当螺纹接头部件发生相对轴向位移时接合另一个导管夹紧装置的表面。冲程抵抗构件可以与两个或多个导管夹紧装置中至少一个形成一体。可替代地,冲程抵抗构件与两个或多个导管夹紧装置中至少一个装配在一起,例如,通过接头组件中呈轴向顺序的导管夹紧装置的松动装配,或通过与导管夹紧装置的插装来实现。接合表面初始优选地彼此接合,以与螺纹接头部件的相对轴向位移一致或紧密对应,该螺纹接头部件的相对轴向位移可以关联于使接头可替代地通过转圈被完全上拉而超过手指拧紧位置的整圈和/或部分圈的数目。以这种方式,接头可以通过转圈、通过转矩或通过这两者而选择性被上拉。取决于应用和上拉过程的关键性,我们不要求在所有情况下表面都精确接合在基准位置之后的预定的相对轴向位移的点上。然而,对于重复且可靠的上拉,优选的是,表面与用于通过转圈实现上拉的相应的相对轴向位移精确对准。换言之,在所有情况下优选地但不必须地,当接头部件拧紧到与规定的超过基准位置的整圈或部分圈的数目精确对准的相对轴向位移时,表面彼此接合或接触。以这种方式,任何上拉期间所用冲程的量都可以被控制,从而最大化或优化了接头的有用重制的数目。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当一个导管夹紧装置的冲程抵抗构件与另一个导管夹紧装置的表面接合时,手动装配者优选地将感知到需要用以持续上拉接头部件的转矩的明显增大。但是可替代地,当使用转矩施加工具时,诸如转矩扳手,工具可以用于实现相同的上拉,但装配者不一定感知到转矩增大。
图36和图37示出初始上拉完成之前和之后的接头组件300',在该初始上拉中,导管的夹紧和密封得以实现。与本文所述其他接头组件相似,接头组件300'包括主体302'、螺母304'、第一或前套圈306'以及第二或后套圈308',其可以但不必须以如下文所详细描述的那样操作。前套圈306'包括冲程抵抗构件或延伸部310',其大小设定成并定向成与后套圈308'的带凸缘的后部或支承表面309'接触,从而以可以但不必须与本文图1至图35B的实施例相似的方式,通过转矩实现上拉。保持构件或冲程抵抗端面和后套圈支承表面可以大致径向对准,使得冲程抵抗端面的至少大部分与后套圈支承表面的至少大部分径向对准。冲程抵抗构件310'和后套圈凸缘309'可以配置为使得部件之间的接触与由于上拉时螺母304'和主体302'的位移或冲程而导致的预定相对轴向位置相一致。该一致的上拉冲程可以被规定,例如,从而保证在初始上拉和/或接头的随后的一次或多次重制中导管的夹紧和密封。在冲程抵抗构件310'上的轴向压缩或负荷导致需要用以持续上拉接头300'(即继续施加转矩,用于主体和螺母之间的相对旋转)的转矩的增大,或者由这种转矩的增大而实现;并且这种转矩的增大明显大于当接触和轴向负荷或压缩不发生时的所呈现的转矩增大(即大于关联于轴向压缩和传统接头的套圈变形的转矩增大)。注意的是,也可以存在施加在冲程抵抗构件310'上的径向负荷。
相应地,规定的上拉冲程可以如已知的那样通过对超过手指拧紧位置的整圈或部分圈计数,或者可替代地通过由使用规定或预定转矩的转矩而实现的上拉而实现,该规定或预定转矩因冲程抵抗构件310'和后套圈凸缘309'之间的接触(以及因此产生的两者之间的轴向负荷)而产生,该接触发生在主体和螺母一起朝着规定上拉冲程所进行的已知轴向前进处。
与图1至图35B的实施例的扭环相似,冲程抵抗构件310'可以配置为塑变形形以使得接头300'可以使用规定转矩或圈数而重制。选择地,可以使用相同规定转矩或不同转矩值实现初始上拉和重制。
冲程抵抗构件310'的柔性和设计可以设计为提供转矩响应曲线,诸如图38的示例性曲线。该图示出转矩增大率的变化(例如,比较区域A和区域B)的一个实例,可以从其极剧变化的斜率上看出。在初始上拉时和/或一次或多次随后重制之后,在对应于导管夹紧和密封的螺母和主体的相对轴向位移X处的斜率发生变化。例如,该转矩率的增大可以发生在对应于超过手指拧紧位置大概1-1/4圈的冲程处。然而,可以基于导管接头的设计而选择发生过渡的冲程。例如,一些接头超过手指拧紧位置上拉1-1/2圈。此外,可以在冲程达到规定的由圈数实现的上拉位置之后,真正开始转矩的增大(即冲程抵抗构件310'和后套圈凸缘309'发生接触),从而使得规定转矩的识别已经确认导致了接头拧紧到完全上拉位置。
在本申请构思的其他实施例中,接头可以提供多个冲程限制布置,例如,并对其选择以提供接头上拉和/或重制时转矩增大的所需幅值或时间。例如,接头设计者可能希望使用提供更大柔性的材料或设计的冲程抵抗构件(例如,上述的图1至图35B的一个或多个扭环),例如,以便于扭环用于可视或其他固有计量。该增大的柔性可以使得接头上拉期间转矩增大更加不明显。为了确保上拉转矩的增大清晰可识别且明显,第二转矩限制设置(例如如上所述,图36和37的转矩限制套圈)可以用于进一步加大在响应于接头上拉的主体/螺母轴向推进位置的产生的转矩。在这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冲程抵抗设置(例如,如上所述)可以配置为用于接头部件的大致相同的相对轴向位置上的轴向压缩。举另一个实例,接头设计者可能希望提供一种接头,该接头经过关联于初始接头上拉的第一次上拉转矩的增加或峰值,以及关联于一次或多次随后重制的第二次(例如,更大的)上拉转矩的增加或峰值。第一次冲程限制布置(例如,上述的图36和图37的冲程限制套圈)可以提供以用于在螺纹接头部件的第一相对轴向位置的第一次转矩增加,并且第二冲程限制布置(例如,上述的图1至图35B的一个或多个扭环)可以提供以用于在螺纹接头部件的第二相对轴向位置(轴向上远于第一相对轴向位置)的第二次转矩增加。在一个这样的实施例中,第二转矩限制布置可以提供螺纹接头部件的第二相对轴向位置上的第二次转矩增大,其表明已经实施了最大数量的重制。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外部冲程限制布置(例如,扭环)可以提供第一次转矩增大,并且内部冲程限制布置(例如,冲程限制套圈)可以提供第二次转矩增大。
本文中一些发明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提供了保持结构,通过该结构,在将单元与接头部件装配在一起以形成完整接头之前,两个或多个导管夹紧装置(例如,套圈组)可以作为独立单元、子组件或插装件而保持或维持在一起。我们所说的“插装件”指的是作为不连续单元、子组件或预组件而保持在一起的一组零件。因此,在本文不连续结构的背景下,我们同义地使用术语插装件、单元、子组件和预组件。我们也互换地使用术语“套圈插装件”或“导管夹紧装置插装件”,以指代由结合起来作为单独或独立单元的至少两个套圈或导管夹紧装置组成的单元或子组件。具体地,“套圈插装件”包括结合起来作为独立单元或子组件的两个或多个套圈,并且可以包括附加部分,例如,密封件。因此,套圈插装件可以提供用于接头的完整套圈组。
我们用术语“不连续的”描述插装件或预组件的结合特征,就这个意义来说,两个或多个导管夹紧装置制成单独或独立部件并且保持为单独或独立部件,但根据本文中发明,这些部分保持在一起作为独立插装件、子组件或预组件,并且其中进一步地,其中在装配或甚至是完全上拉之后,各部分保持独立并可以按需拆卸为独立的组成部分。因此,本文中术语“不连续的”和“结合的”用于与接头设计区别开,其中两个导管夹紧装置彼此附接或成一体,并且在一些设计中在完全或部分上拉过程中彼此拆开或分离。在不连续型结构中,如本发明所用,在部分或完全上拉期间,两个或多个导管夹紧装置释放、脱离或以其他方式彼此分离,而不需要折裂、剪切或对材料进行其他方式的分离。然而,在本文的插装件或子组件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粘合剂作为保持结构的一部分。尽管初始装配为插装件,但是导管夹紧装置按照设计独立操作,并且保持结构在上拉期间不干扰导管夹紧装置的操作及性能。术语“不连续的”或“结合的”进一步旨在广泛地包括:两个或多个导管夹紧装置可以松动地或可替代地紧贴地保持在一起,作为独立子组件。本文中术语“连接”和其变体相对于不连续插装件而使用,表示导管夹紧装置初始形成或制成单独、独立和不同部分,并且其后以不连续方式保持在一起,作为插装件或子组件,从而可以轻易地与接头部件(例如,螺母和主体)结合,从而形成接头组件,但是进一步地,导管夹紧装置也将保持其期望形式、配合和功能,而不受保持结构的干扰。
作为本文中公开的发明概念的概览,不连续的套圈插装件保持结构存在多个优选地但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需要的特征。从以下描述中显而易见,这些特征在一些应用中可能存在缺点,而其在总体接头性能和使用中可更具意义。该列表不旨在成为全部特征的穷尽列表,并且本文中讨论的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可能不明显或是在特定应用中不需要。
我们所指的一个特征是足够稳固的连接或RRC。我们所指的RRC是指保持结构设计为使得连接导管夹紧装置在子装配、盘存和随后的与接头部件装配以形成接头组件的过程中,在正常处理(单独地或一起地)时不会轻易分离。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正常的”和“轻易地”意在表明套圈插装件使用时不分离的程度在于设计选择。但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术语,我们把“正常的”处理看做套圈插装件的任意处理,其可能发生在套圈插装件的制作、装配和使用中。这可以包括制作人员、盘存人员、运输人员和终端用户的处理。可以预期,在这样的正常处理期间,套圈插装件可能受到倾向于将导管夹紧装置敲得松动或甚至是分离的力。例如,在多个安装或制作/装配阶段中,套圈插装件可能意外地从几英尺或好几英尺掉落到硬地板或朝着硬物或表面掉落。设计者按需可以确定套圈插装件可以承受而其部分不受损坏或不分离或者松动开的力的程度。因此,正常的处理不包括使用试图故意分离导管夹紧装置的过大或破坏性的力。然而,设计者可以选择便于能够使用适当工具和程序而按需分离各部分的选项。换言之,设计者可以选择确定套圈插装件可被拆卸成其组成部分的轻易程度。在一些应用中,套圈插装件可能设计为在不损坏一个或多个组成部分的情况下,其不能分离,并且在其他设计中,套圈插装件可以使用简单手动力而拆卸,其中“轻易”的范围很广。
当在描述套圈插装件的背景下使用时,不连续插装件部件分离的轻易程度的方面也涉及术语脱离、释放或分离以及其衍生形式。在两个背景下,我们互换地使用这些术语。第一个背景是:在将套圈或导管夹紧装置连接到接头的安装之前,套圈插装件分离或拆卸为其组成部分。在另一个背景中指的是套圈从保持结构上脱离、分离或释放,其发生在接头组件上拉时。在后一个背景中,接头被上拉,使得套圈不会字面意义上地彼此分离,并且套圈被轴向上拉以变形或夹紧导管。但我们所指的套圈在上拉时从保持结构上释放或脱离,描述的是保持结构不再将套圈结合在一起。例如,在FTP上,套圈可以不从保持结构上释放,并且安装者可以轻易地加工螺母从主体上取下,并且移除套圈组插装件或子组件。然而,在上拉操作中套圈相对于彼此的可选轴向位置上,保持结构不再起到将套圈结合在一起的作用。将套圈从保持结构上脱离或释放可以用于,例如,避免上拉时导管的旋转,其可能由于转矩从螺母经由保持的套圈而传递到导管上而发生。对套圈从保持结构上释放或脱离的指代意在传递以下想法:套圈作为子组件不再被保持结构结合在一起了。在本文所示实施例中,套圈中仅有一个直接从保持结构上脱离,例如,后套圈从延伸部上释放。但是由于两个套圈不再被保持结构结合在一起,人们可能认为“套圈”已经脱离,因为保持结构不再起到将套圈结合在一起的作用。因此,不管我们指的是一个套圈还是两个套圈脱离或不再被保持结构结合在一起,概念上是:保持结构不再将两个套圈结合在一起。
不连续套圈插装件概念的另一个特征涉及保持足够孔径(SBD)。我们所指的SBD是指保持结构不造成对任何导管夹紧装置的内孔径的收缩和压缩,这样的收缩和压缩对孔的容隙不利,该容隙使得导管可以通过孔而插入。我们所指的轴向孔对准(ABA)的相关特征,是指保持结构不会使得导管夹紧装置轴向错位,这种错位对用于使导管插入两个装置的有效通孔容隙不利。ABA可以指导管夹紧装置孔相对于彼此的轴向对准,或者对于每个导管夹紧装置的轴向通孔的保持(换言之,不会不利地弯折或偏转导管夹紧装置而使得其孔的部分变形至偏离轴线)。
不连续的套圈插装件概念的另一个特征在于:当插装件装配到接头中达手指拧紧位置时,优选地保持适当的手指拧紧接触(FTC)。接头通常首先装配到手指拧紧位置(FTP),即,多个部分以适当松动的方式装配到导管,并且其后用不足以使导管夹紧装置变形但足以保证FTC的力将其手动贴紧。例如,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FTC指存在前套圈的前部或导管夹紧装置与主体的锥形凸轮表面之间的轴向接触;后套圈的前部或导管夹紧装置与前套圈的凸轮表面之间的轴向接触;以及螺阴接头部件的驱动表面与后套圈的被驱动表面或导管夹紧装置之间的轴向接触。尽管不是在所有情况下必须,但是通常需要,在FTP上呈现这些轴向接触。通过注意到对将接头部件进一步上拉在一起的明显对抗,装配者通常可以感受到或感知到该完全的轴向接触。
用于不连续套圈插装件的保持结构的另一个特征是:优选地使得保持结构在上拉时不会不利地干扰导管夹紧装置的功能性分离或导管夹紧装置的形式、配合及功能,从而使得每个导管夹紧装置与主体和螺母以及彼此相互作用,从而实现导管的夹紧和密封。我们将这一结构称为保持两个套圈功能(TFF),应理解的是,这些特征都不受限于术语“套圈”且不受限于仅使用两个导管夹紧装置。
接下来,我们将讨论涉及上述特征的不连续套圈插装件连接实施例的三种类型。显而易见,这些实施例中一些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一个或多个特征,因此提供给设计者多种选择。但是也可以存在不必须实现上述任何特征或在较小程度上实现的实施例,其仍落在所申请保护的发明范围内。这些类型不必须以优选顺序呈现。之后我们将描述每种类型的示例性实施例。尽管描述参照了套圈,发明可以使用其他导管夹紧装置,而非已知的或所涉指的套圈。
第一种类型(类型1)指的是径向压缩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保持结构,其可能在一个实例中以从后套圈的后端轴向伸出的前套圈的柔性部分的形式而实现。该柔性部分可以与前套圈一体式形成或附接到前套圈。后套圈的前部可以压缩配合到前套圈的柔性部分,从而将两个套圈结合在一起作为套圈插装件或子组件。突出部优选地足够柔软,使得后套圈可以插入足够的距离,从而提供足够稳固的连接,但不会将后套圈径向压缩出可接受的SBD外。在现有技术的压缩配合配置中,压缩配合操作可以径向压缩后部装置,这使得其对通孔有不利影响,或至少对径向压缩的量没有控制,而没有使用特殊夹具在组装时进行控制。柔性部分的使用使得设计者取得以下平衡:在不会不利地影响SBD的情况下又具有足够稳固的连接,这使得各部分的组装更加容易。这是因为,柔性部分可以使得在压缩配合操作中套圈变形被柔性构件(而非前或后套圈的主体)吸收。以此方式,柔性部分不干扰任一套圈的基本几何形状或操作。
通过使得柔性部分从前套圈的主体轴向延伸,在上拉时保持结构不会干扰或不利地影响任一套圈对彼此、导管或接头部件的操作。此外,不像现有技术那样,在类型1布置中,用于压缩配合的保持结构不需要参与前套圈的形式、配合或功能,而套圈涉及整体的接头。换言之,不论延伸部是否存在,前套圈可以以相同方式运行。在现有技术的设计中,前部装置和具体地保持结构与后部装置保持接触,并且上拉期间不会因装置的操作而分离。
因此,在类型1的设计中,上拉期间第一和第二导管夹紧装置或套圈在可选择的位置上从保持结构上脱离。为了使保持结构不干扰或不利地影响套圈的形式、配合和功能,尽管不必须但优选地,恰好在后套圈相对于前套圈轴向前进了一点之后,保持结构使得套圈从保持结构上脱离或释放,例如,后套圈相对于前套圈运动约0.01英寸到约0.15英寸之后。这些仅旨为示例性值,可以理解,优选的是,经过套圈相对于彼此发生一些预想确定的位移之后,保持结构不再将套圈结合在一起。然而,后套圈相对于前套圈的轴向位置(在该位置上套圈脱离)可以由设计者针对具体应用按需选择。
第二种类型(类型2)指的是受控的轴向位置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保持结构提供在前套圈上的钩状构件,其在套圈插装件装配期间移动经过后套圈的一部分。该移动以以下方式定位钩状构件:使得后套圈上径向负荷明显减少,并抵靠前套圈凸轮表面轴向压缩后套圈接触表面。通过确保该轴向接触,形成了稳固的连接且很少或不会影响SBD,并且同时,提供套圈插装件安装到接头之前套圈之间的FTC。这也消除了在套圈接触区域上的轴向无效空间,否则无效空间将占据一定上拉冲程(例如,当上拉基于圈数而进行时)。这确保了在套圈之间不存在无效空间,这在一些接头设计中是可能需要的。在类型2的方法中,没有使用钩状构件,而套圈可以用以下方式可替代地与作为保持结构的部分的粘合剂接合:在FTP上和上拉过程中,确保套圈之间没有无效空间,并进一步确保当后套圈的接触表面与前套圈的凸轮表面相接触时金属与金属接触。粘合剂的可替代使用也通过位于套圈之间的接触区域之外而在上拉期间使套圈释放,并且在上拉期间不会不利地影响套圈的操作。如类型1那样,类型2的概念使得套圈按设计为按需实现TFF特点那样,单独地操作。
第三种类型(类型3)指的是松动套圈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保持结构将套圈结合在一起但在套圈之间不存在任何明显径向或轴向负荷。该更为松动的组件使得套圈相对于彼此的移动具有一定的自由度。例如,套圈可以一定程度上相对于彼此和保持结构而枢转,并且也可以相对于彼此自由旋转。套圈也可以相对于彼此绕着共用中心轴线而旋转,因此消除了在套圈从保持结构释放之前的上拉期间可能产生对导管的扭曲或转矩的任何连接倾向。类型3的方法可以用于最优地实现上述全部五个特征(PRC、SBD、ABA、FTC和TFF),尽管由于有意的松动连接导致没有受控的轴向位置。如类型1和类型2的概念那样,类型3的概念使得设计为实现TFF特征的套圈按需单独地操作。
保持结构通常包括与导管夹紧构件之一相关联的第一部分,以及与其他导管夹紧构件相关联的第二部分。在多个实施例中,保持结构可以包括:添加到两个导管夹紧装置(或可替代地使用附加的部分)的配合结构特征。与其相对比的是这些导管夹紧装置在非插装件设计中的设计。在此类情形下,我们指的是具有两个部分的保持结构。但在其他实施例中,保持结构可以是与导管夹紧装置之一相关联的结构特征;尽管另一个导管夹紧装置没有改进为允许插装件设计,但是该导管夹紧装置使用该另一个装置的结构特征。因此,如本文所用,保持结构的概念不必须要求保持结构被识别为两个独立部分。上面并入的申请501描述了根据上述类型1、类型2和类型3的概念的几个示例性套圈组件实施例。
在可替代的实施例中,保持结构可以是将导管夹紧装置附接在一起的单独部分或元件,但是本文的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保持结构,其是导管夹紧装置中一个或可替代地两个的一部分,或者与导管夹紧装置中一个或可替代地两个成一体。如上面所述,本文中相对于子组件的术语“连接”及其变体指的是将导管夹紧装置初始形成或制为单独或独立的部件,并且其后以互锁或拧紧方式结合起来,以使得其可以作为单件单元轻易地安装到接头。这与一些现有技术布置的不同在于:例如,两个导管夹紧装置一体形成在一起,从而从一体材料上加工两个装置或通过焊接将一个导管夹紧装置附接到另一个。
在'501申请的几个套圈插装件实施例中,前套圈的柔性延伸部径向向外弯曲或扩张,以容纳后套圈的径向突出部或顶冠,而延伸部向内咬合以将前套圈和后套圈结合在一起作为插装子组件。在本申请设想的一些实施例中,前套圈可以提供具有增大的径向延伸凸缘的柔性延伸部,该凸缘提供对插装连接的环形刚度和稳固度,例如,以减少或最小化延伸部的塑性径向向外扩张。
图39至图41示出用于具有套圈插装件292的导管接头290的前套圈的另一个实施例。导管接头290可以但不必须包括与上述接头相同的导管夹紧和密封布置。如前所述,导管接头290可以是阳或阴接头,并且包括外螺纹主体294、阴螺纹螺母296以及前套圈298和后套圈299。除了前套圈298,接头可以如上述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那样操作,套圈插装件292可以如上述那样操作,并且插装过程可以以相同的方式实现。
前套圈298包括由内部孔壁302限定的中心通孔。外壁304从前端306延伸到第一凸缘308。第二凸缘310从前套圈的后部312延伸出来。外径(OD)凹部318在第二凸缘的前径向侧314和第一凸缘的后径向侧316之间。第二凸缘310可以用作前套圈298的插装特征部,并且可以包括第二凹部320。如上面详细描述的,第二凹部320可以适当地调整大小,以提供在前套圈298和后套圈299之间的类型1、2或3的插装连接。凹部壁322界定第二凹部320。可以注意到,尽管视情况可以提供折痕,在该实施例中没有使用到折痕。第二凸缘310从邻近凸轮表面324的前套圈298的主体向外延伸。宽度减少的腹板326将第二凸缘310结合到套圈的后部312。该腹板具有宽度W,其可以部分地由OD凹部318的径向和轴向尺寸,以及第二凹部320的径向和轴向尺寸来确定。第二凸缘310也可以包括通常径向向内延伸的保持突出部328,其作为保持延伸部将后套圈和前套圈插装和保持在一起。但是当后套圈插入第二凹部320时,保持突出部328不需要折叠或弯曲,这是因为腹板326可以设计为柔性,当后套圈插入第二凹部320时,具有足够弹性来吸收插装过程的压力。
如上所述,保持突出部328提供径内表面330,其限定并界定开口332的直径D4,后套圈的插装特征部通过该开口332插入。例如,后套圈可以具有插装后推入并保持在第二凹部320的顶冠。可以提供倒角334以辅助后套圈的插入。
腹板326可以被看做用于第二凸缘310的铰链,用于提供枢转区域或位置336,第二凸缘可以在插装过程中绕着枢转区域或位置336而枢转或旋转,如箭头338所示。可以通过腹板326的弹性变形实现这一运动,这样尽管可能发生一些塑性变形,但是在后套圈插装特征部通过开口332之后,第二凸缘310回到其原始未受压位置。腹板326应当具有足够的弹性,允许插装,并且其后回到力离原始位置足够近的位置,以与后套圈实现足够稳固的连接。
应当注意的是,如果本文的具体设计呈现对于插装导致的塑性变形的过度变形,可以使用插装后卷绕或卷曲步骤来将前套圈的插装特征部压缩回其原始状态,或足够接近原始状态,从而提供套圈插装件所需的稳固性。
图40和图41示出套圈插装件292,以及在手指拧紧状态下的导管接头290。第一凸缘308可以具有内向壁340(图39),其可以用于插装过程中接合砧座。这也可以在插装时保护前套圈的前部。如本文前面实施例中所述,当导管接头290上拉时,后套圈从保持结构R上释放,并且保持结构R不干扰套圈的正常上拉和功能。
在邻近第二凸缘310的前套圈298上的OD凹部318部分地限定出用于第二凸缘的环形铰接腹板326,并且提供柔性元件,以便于可选择地将插装件操作与后套圈卡扣。铰接腹板326和所需的柔性可以由OD凹部318的径向深度和轴向位置,以及腹板326的宽度W和长度M所控制。通常由OD凹部318外部的套圈材料所限定,第二凸缘310的材料体积提供对于插装连接的环形硬度和稳固度。保持突出部328的轴向厚度由提供在第二凹部320的向内部分322a和倒角334之间的材料所限定,其提供对后套圈卡扣插入的容易程度以及套圈插装件292的稳固度的控制。
开口332的直径D4和与后套圈上的插装结构206(例如顶冠)的OD的径向差及干扰也进一步提供对套圈插装件的卡扣插入的容易程度以及稳固度的控制。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插装前套圈可以包括后保持延伸部,其在插装过程中代替地轴向向前弯折或弯曲,从而将后套圈的部分(例如,径向突出部或顶冠)容纳入由后保持延伸部部分限定的前套圈的插装件凹部内。本申请的图42至图56A示出套圈插装件的几个实施例,该套圈插装件具有主要可轴向弯折的前套圈保持延伸部。
因此,在将第一和第二套圈插装成不连续预组件的示例性方法中,第一套圈具有限定内径向凹部的、向后延伸的保持构件,保持构件包括径向向内延伸部,径向向内延伸部限定向后的凸轮表面。第二套圈沿着共用中心轴线与第一套圈对准。第二套圈抵靠第一套圈轴向受压,这使得第二套圈的径向向外突出部与保持构件的凸轮表面接合以使径向向内延伸部轴向变形并径向扩张,由此将第二套圈突出部容纳在内径向凹部中。径向向内延伸部的轴向变形和径向扩张中的至少一个至少部分地具有弹性,使得径向向内延伸部在第二套圈突出部被容纳在内部径向凹部中之后卡扣成第二套圈保持状态。
参照图42至图44,套圈插装件或子组件200可以包括前套圈或第一导管夹紧装置202以及后套圈或第二导管夹紧装置204。用于套圈的示例性材料包括金属,例如,不锈钢。通常用于导管接头的金属是316不锈钢,但是也可以按需使用其他金属。尽管我们使用元件符号200标记套圈插装件,通用元件符号200可以与上面并入的'501申请的示例性套圈插装件或子组件相似,即插装件或子组件至少包括第一导管夹紧装置和第二导管夹紧装置。后套圈204可以但不必须与上面并入的'501申请的后套圈设计相似。在一个实施例中,后套圈204可以包括插装特征部或几何结构206,其便于与前套圈202的插装组装。我们所指的后套圈204的插装特征部206是指后套圈的表面或结构,其干扰前套圈202的表面或结构,从而将套圈保持在一起,作为套圈插装件200。例如,后套圈204可以具有在后套圈的向前或内部分208的径向突出部或顶冠206。后套圈的其他形状或几何结构可以针对具体应用视需要而使用,例如,如上文所述。顶冠几何结构的一个优势是后套圈204可以从俄亥俄州,梭伦的Swagelok公司买到。但是可以可替代地使用其他后套圈设计,例如,已经具有与前套圈202配合以允许插装的特征的套圈设计,或已经具有添加到现有设计的特征的套圈设计。
我们继续使用采用上面的内部和外部的惯例,以示出套圈的相对方向或端部,其中内部指的是面向接头中心的套圈端部,换言之套圈的向前或前部,而外部指的是面向接头中心相反方向的套圈端部,或换言之,套圈向后或后部。这一惯例在图42中标出,但适用所用附图。而且,如同上面那样部件、元件或结构被赋予相同的元件符号,因此不需要重复描述。
前套圈202优选地为沿圆周方向连续主体,其包括贯穿前套圈202从一端到一端延伸的中心连续直圆柱孔210。在传统的接头中,孔壁210a紧密地容纳在导管端部(图46中T)的周围。前套圈的前端212优选地但不必须地为圆形。这有助于防止或减少在一些接头中前套圈咬合导管(T)的倾向;因此提高前套圈抛光导管的外表面的能力,其用来提供接头上拉时更好的流体密封性。前套圈202还包括截头圆锥形外壁214,其从前端部212朝着前套圈的后部216延伸。前套圈202进一步包括凸轮表面218,其通常形式上为截头圆锥形表面,但凸轮表面218的不同几何结构可以按需被使用。前套圈的圆锥形外壁214形成在接头上拉时对抗主体(252)的锥形凸轮表面(258,图48)的流体密封件。
在前套圈202的后部216上,构件220从端面222上向外延伸。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所示,端面222可以是径向表面,但这不是必须的。构件220提供保持结构R,其可以用于连接或结合前套圈202和后套圈204,使其成为插装件或子组件200。构件220本身可以被看做是前套圈202的插装特征部220。在一个实施例中,前套圈的插装特征部220可以与后套圈的插装特征部206共同作用,提供保持结构R。构件220可以与前套圈202的其他部分形成一体,例如,在前套圈被加工时,或者可以附接到前套圈以形成单件式一体结构。此外注意的是,在后套圈204的可替代实施例中,套圈特征部206可以与后套圈形成一体,或者可以附接到或以其他方式与后套圈集成以提供单件式一体结构。
构件220可以包括从端面222向外延伸的腹板224。腹板224可以是沿圆周方向连续的或者分段的(例如,形成指状物或其他延伸部)。在一个实施例中,腹板224可以轴向延伸,但可替代地腹板224可以具有从端面222朝向延伸方向的轴向和径向部件。在一个实施例中,腹板224可以包括呈锥形外壁形式的第一部分224a,该锥形外壁的近端邻近端面222,远端邻近呈圆柱外壁形式的第二部分224b。第一部分224a可以融接或过渡到具有圆角表面226或其他几何形状的第二部分224b。因此,第一部分224a宽度可以逐渐变窄,变为更窄的第二部分224b的宽度。该几何结构是选择性的,但其可以按需使用以便于构件220的弯折或弹性变形,并且可以,例如,提供对于插装期间构件变形的径向向外弯折的部件。
在其他实施例中,保持构件的腹板部分可以成形为使得插装期间保持构件的径向扩张最小化或消除。例如,参照图42B,在一个可替代的实施例中,前套圈270可以与图42A的实施例相似,并具有不同的锥形外壁272的轮廓。在该实施例中,锥形外壁272可以为截头圆锥形并且从前端部274延伸到后部276。锥形外壁272延伸至圆柱表面278上,并且凹部280邻近凸轮表面282而形成。可替代地,表面278可以是截头圆锥形、锥形或具有其他几何结构或轮廓。凹部由壁284所界定,并且可以与图42A的实施例中的凹部与壁结构相同。因此,保持延伸部286可以提供为当后套圈(未示出)与前套圈270插装时在特征部上呈现折叠。保持延伸部286可以包括倒角286a。壁284也可以具有在限定折痕288的拐角、带有角度α的折痕288。在一个实施例中,与本文公开的其他实施例(例如,诸如图42A)比较,前套圈保持延伸部286从前套圈270的径向较厚且较硬的后部276延伸。因此,图42B的实施例可用以提供增大的RRC,这是因为延伸部不大容易发生径向位移并且因此对保持后套圈而言更加稳固。
再次参照图42A,是保持延伸部228可以在腹板224的远端,其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以径向延伸吊钩、倒刺、凸片或其他与后套圈204几何结构配合以提供套圈插装件200的保持突出部结构的形式实现。在一个实施例中,保持延伸部228可以大致横向地从腹板224的第二部分224延伸。例如,保持延伸部228可以与径向线对准,尽管这不是必须的。保持延伸部228的长度或径向最内端面界定开口230,向后套圈204的前部208通过开口230推进,从而将前套圈202和后套圈204插装在一起。在可替代的配置中,保持延伸部228可以沿着腹板224从不同位置延伸,而不从所示的腹板远端延伸。
又参考图42A,构件220,且特别是包括第一部分224a、第二部分224b和保持延伸部228的腹板224形成界定构件220内的凹部或凹袋234的壁232。该凹部234容纳后套圈204的前部208的插装件特征部206。在一个实施例中,插装件特征部可以是顶冠206,其插入穿过由构件220限定的开口230使得在插装之后,顶冠206位于凹部234中并且由构件220(最显著的是保持延伸部228)保持在其中。保持延伸部228可以包括倒角表面228a,其利于插装过程期间后套圈204的前部208与开口230的对准并且在插装期间还通过优选地在后套圈接触开口230处的保持延伸部228之处不呈现锐边而减少对后套圈的可能损坏。
在一个实施例中,壁232可以具有界定凹部234的大直径的第一部分236和界定凹部234的外侧轴向程度的第二部分238。在前套圈202和后套圈204插装在一起之前和之后,壁的第一部分236的直径大于开口230的直径D1。壁的第一部分236的轴向长度和凹部234的直径限定容纳后套圈204的插装件特征部206的凹部234的预插装大小。壁的第二部分238的长度还界定开口230的初始或未加压直径。为了通过将后套圈插装件特征部206插入穿过开口230以便于插装,我们提供了保持延伸部228可通过其以控制方式变形的结构或装置。我们指的控制方式是在正常的插装期间以可预测方式发生变形。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将后套圈插装件特征部206推动穿过开口230时,可以保持延伸部228在前向或内侧方向上的折叠或弯曲的形式实现保持延伸部228的此控制变形。该变形可以部分具有弹性并且部分具有塑性,其中在插装件特征部206脱离开口230并且容纳在凹部234中之后,保持延伸部228的一定弹回可以用于使后套圈204与前套圈202保持在一起作为套圈插装件200。塑性变形的效果是在完成插装之后,保持延伸部228保持向前折叠或弯曲。
在一个实施例中,我们在插装过程期间用于提供保持延伸部228的控制变形的结构是保持延伸部228与腹板224之间的接缝处的折痕240。该折痕240提供铰接功能或操作,其利于在可控和可预测变形时保持延伸部228向前折叠或弯曲以允许后套圈204与前套圈202插装而不损坏后套圈204,并同时仍然维持理想水平的RRC。
折痕240可以由壁的第一部分236与壁的第二部分238之间的拐角限定,其中该拐角是由角度α界定。在一个实施例中,壁的第一部分236可以基本上沿着轴线X为圆柱形,且壁的第二部分238可以在径向线上使得α可以为直角。更优选地,插装之前的角度α优选地为约93°±3°,并且更优选地为约90°至92°,或换言之大概为钝角。通过使用在插装之前(换言之,在未变形条件下)大概为钝角的角度α,拐角或折痕240更易于加工。但是,优选的是,未变形条件下的角度α未远大于95°,否则保持延伸部228无法正确变形并且可能导致构件220非理想地弯折或可能过度向外张开。替代地,作为插装过程的部分,在加工折痕240之后,可以使用工具来将保持延伸部228向前预加压或预弯曲以便在将后套圈204推抵保持延伸部228之前形成为直角或甚至锐角的角度α。无关于初始角度α,在完成插装过程之后,角度α将由于保持延伸部228的折叠结果而为<90°的锐角。
替代地,壁232可以取决于将使用的插装过程的本质和前套圈与后套圈之间的机械连接的理想稳定性而具有许多形状和角度。壁的第一部分236和壁的第二部分238可以具有并非圆柱形或截头圆锥形的形状、几何形状或构型,但是仍然可以存在提供折痕240的可限定拐角。例如,壁的第一部分236在未加压条件下或在插装之后可以为截头圆锥形,且壁的第二部分238可以为径向或具有另一种几何形状或形状以便在插装之后提供锐角。我们发现,插装之后锐角α的使用是优选的并且可以是小于90°的任何值,例如在约89°至约30°、更优选地约85°至约45°的范围中,且更优选地在约80°至约60°的范围中。然而,可以使用直角α,但是优选地插装之后的α并非钝角,意味着α大于90°。对于壁的第一部分236和壁的第二部分238,可以用许多不同尺寸和几何形状实现插装之后的角度α。
虽然为了方便和清楚起见,我们描述了关于折痕240发生的折叠或弯曲作用,但是此并未暗示全部变形仅仅在折痕240处。保持延伸部结构228的其它部分可以塑性、弹性或塑性和弹性变形,但是折痕240提供可通过其实现变形和折叠或弯曲的枢轴或铰链。
接着参考图42C,我们以半纵向横截面图示前套圈202'的构件350的另一个实施例,该构件可以是结合图42至图45的其它实施例中的前套圈202使用的构件220的替代实施例。然而,图42C的实施例替代地可以结合其它前套圈实施例使用,而不仅仅是结合图42至图45的其它实施例使用。另外,可以使用图42C的实施例的某些特征,但是不使用全部特征。提供图42C以图示用于提供保持延伸部352的设计选项,例如在利用后套圈的插装期间以控制方式折叠在折痕处的吊钩或倒钩或其它突部。
还应当注意的是,在除插装件套圈之外的其它应用中可以使用构件350,其中该构件350提供可以用于将两个部分(特别是金属部分,例如,包括不锈钢的部分)连接在一起的插装结构和过程。因此,本文呈现的发明概念用于插装构件,其与配接部分相配合以将两个装置插装在一起,且图42C是其实施例。配接部分可以是具有由插装件构件350保持的插装件特征部的任何部分-其实例是具有顶冠的后套圈但是这仅仅是一个实例。
图42C中以半截面图示了构件350,应理解的是,构件350可以沿着圆周方向连续或替代地不连续以及可以围绕X轴线对称。图42C中以虚线示出了完整横截面的部分。
保持延伸部352在其小直径D5处可以具有邻近于保持延伸部352的朝前壁356的径向向内端部354。横截面中观察到的径向向内端部354可以具有轴向长度(AFL),其如图42C中所示可以基本上扁平、如图42A中所示为圆形或者塑形成从保持延伸部354的朝后凸轮表面378轴向扩大。朝前壁356具有从腹板360的第一壁部358向内延伸的径向长度(RHL)。第一壁部358可以是圆柱形,但是需要时可以使用替代几何形状。朝前壁356在本文又称为第二壁部356,其是部分界定如下文描述的凹部的内壁(368)的部分。
保持延伸部354可以通常从腹板360的远端362径向延伸。如在图42至图45的其它实施例中,保持延伸部354在朝前壁部356与第一壁部358之间的折痕364处形成角度α。朝前壁部356可以与半径部分366融接至圆柱形部分354。在插装之前的未变形状态中,如图42C中所示,如在上述实施例中,角度α可以是直角或近似直角。在插装之后,角度α将为锐角,其中保持延伸部352将通过通常围绕折痕364弯曲或折叠而塑性变形。折痕364可以是如上文所述的尖锐拐角,例如其具有小的半径以促进折叠作用。
腹板360包括具有第一壁部358和第二壁部356的内壁368。内壁368融接至例如具有半径372的前套圈202'的端壁370中。内壁368界定凹部374,其容纳后套圈(未示出)的插装件特征部,例如诸如上述实施例中所示的顶冠或在插装之后保持在凹部374中的插装件特征部的另一种形式。圆柱形部分354的直径D5界定开口376,后套圈插装特征部(图42C中未示出)在插装过程期间穿过该开口376。
在邻近于圆柱形部分354之处,可以存在与朝前壁356轴向相对的可选锥形凸轮口部或表面378以辅助在插装过程期间将后套圈与前套圈中心线对准。凸轮口部378融接至保持延伸部352的朝后壁380。凸轮口部378可以是例如截头圆锥形表面。凸轮口部378相对于横截面中观察到的轴线X的锥角HCMA(如图中所观察,为半角)可以为约60°至约15°、优选地为约50°至约30°,且更优选地约45°至约35°。凸轮口部378具有轴向长度CML,其与AFL相加等于保持延伸部352的轴向宽度AHW(AHW=CML+AFL)。
AFL/AHW的比可以在从约0.8至约0.2、优选地从约0.6至约0.3且更优选地从约0.5至约0.4的范围中。因此,AFL/CML的比可以在从约4.0至约0.25、优选地从约1.5至约0.43且更优选地从约1.0至约0.66的范围中。AFL/RHL的比可以在从约1.0至约0.3、优选地从约0.8至约0.4且更优选地从约0.6至约0.5的范围中。
凸轮口部378可以在前端处与半径过渡区382融接至内部圆柱形部分354,且凸轮口部378可以在后端处与半径过渡区384融接至朝后壁380。
虽然圆柱形部分354与半径过渡区366融接至朝前壁356并且还与半径过渡区382融接至至凸轮口部378,然而保持延伸部352的基于比的AFL(如上文所提及)的尺寸可以轴向地介于端部位置366与382之间,就如同半径过渡区366和382为零值一样。
附加参考图43至图45,可以使用以下项来实行插装过程:具有抵着后套圈204的后端施加轴向力的驱动表面B的压板A;以及具有接触前套圈202的合适表面的支撑表面C的砧座或其它合适结构,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合适表面可以是由凸缘244提供在前套圈的后部216处的朝前表面242。替代地,支撑表面可以是表面B,且驱动表面可以是表面C,或表面B和C二者均可以是驱动表面。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驱动装置(诸如液压、气动、手动、电机械等等装置)将压板A或其它驱动表面轴向移位。插装过程包括将后套圈204和前套圈202沿着轴向X轴向地驱动在一起以便将后套圈插装件特征部206(例如顶冠206)按压超过保持延伸部228并且进入凹部234。在插装之前的未加压状态下,开口230的直径小于顶冠206的最大或大直径以当开始插装过程时在顶冠206的朝前或面朝内侧表面(246,图44)与保持延伸部228之间产生干扰。替代地,可以使用后套圈204的其它表面,例如,后套圈204的任何朝前表面。可以使用的其它表面的实例是后套圈的前部208,诸如后套圈的外侧凸缘204a的鼻状部206a或朝前表面206b。
优选地,将插装过程尽可能靠近对准后套圈204和前套圈202的轴向相对平移。这有助于保证接触保持延伸部228的后套圈的前部208的表面圆周地并且均匀地接触使得后套圈204与前套圈202按压在一起时后套圈204不会相对于前套圈202倾斜或偏轴。砧座与压板之间的对准销或榫钉(未示出)是可用于在插装过程期间维持套圈202、204的轴向对准的许多选项中的一种。
如图43(是插装期间已经将后套圈近似一半插入穿过开口230的表示)中所示,后套圈插装件特征部206与保持延伸部228之间的初始干扰导致后套圈顶冠206抵着保持延伸部228施加插装力,该插装力导致保持延伸部228因为部分由于折痕240的作用的控制变形而向前或在内侧弯曲或折叠。保持延伸部228的该折叠或弯曲变形增大开口230的直径以允许顶冠206,例如利用可选卡扣作用而穿过。这也是上述高能量对低能量连接技术的实例,其中在插装过程期间,将较高能量施加至后套圈204和保持结构228以将顶冠206推入凹部234,且只要顶冠206脱离保持延伸部228,将后套圈204插装并且与前套圈202保持在较低能量状态中(例如,后套圈插装件特征部206与界定凹部234的表面之间没有径向或轴向负荷)。
图44图示后套圈插装件特征部206脱离保持延伸部228且定位在凹部234中之后的套圈插装件200。注意的是,保持延伸部228塑性变形并且保持以角度α(锐角)折叠,然而,保持延伸部228还可以展现出以一定弹回的弹性变形使得开口230的最终直径(大于插装之前的原始直径)足够小以干扰顶冠206并且由此将套圈保持在一起作为套圈插装件200。
图44和图45图示了用折叠的保持延伸部228插装之后的前套圈202连同开口230的预插装直径和后插装直径(分别为D1和D2)的说明性实例。应进一步注意的是,顶冠206的面朝内侧的表面246(图43)在插装期间接触保持延伸部228,但是面朝外侧的表面248(图44)可以是在完成插装之后干扰保持延伸部228的表面。在具有顶冠206作为插装件特征部的后套圈的实施例中,后插装直径D2优选地小于顶冠206的后插装大直径D3。例如,优选地但并非一定,D3大于D2使得当插装套圈200相对于彼此枢转或径向移位时,观察者无法(通过后插装件开口230)从视觉上看见穿过后插装件开口230的顶冠206的大直径的表面。可以使用此结果来控制特定应用所需要的RRC的水平。
后套圈表面248优选地但并非一定接触变形的保持延伸部228,这仅仅因为干扰阻止轴向分离且并非一定连续接触。换言之,优选地但并非要求保持在凹部234中的后套圈的插装件特征部206是无轴向或径向负荷的松动保持。特别当导管T插入至导管接头200中准备上拉该接头时,松动插装件连接允许套圈易于对准并且轴向和径向自定心。但是替代地,后套圈的插装件特征部206可以取决于所需要的机械连接的类型(包括所需稳固性)而处于径向或轴向负荷或其二者之下。保持延伸部228的弹回或弹性变形的量且就此而言构件220通常可以设计成提供套圈插装件200的所需稳固性。例如,可以通过选择构件220的几何形状和材料连同后套圈插装件特征部206的几何形状和材料来控制该弹性变形。
可以使用许多替代设计标准来控制构件220(如果需要的话,包括保持延伸部228)的变形。该标准可以包括(例如)前套圈202的材料以及表面处理、腹板224的各个部分的腹板厚度、锥角等。折痕240还可以设计成利于保持延伸部228的控制变形。优选地,由相对尖锐拐角提供折痕240。现在,对于已加工的金属套圈(诸如本文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不锈钢套圈),没有真正的90°拐角。相反地,90°或尖锐拐角将更准确地被视为急转半径拐角,例如约0.001英寸至约0.015英寸、更优选地约0.002英寸至约0.01英寸的范围中且更优选地约0.003英寸至约0.005英寸的范围中的半径。此急转或尖锐拐角将提供折痕240的类铰链作用,该作用将有助于保证向前弯曲变形,该变形将不会对后套圈插装件特征部206加压并且将会针对角度α产生后插装锐角。折痕240可以设计成与腹板220的柔性一致以实现理想变形、易于插装和套圈插装件200的稳定性。
即使保持延伸部228存在塑性变形,插装过程仍然可以展现出卡扣在一起的感觉或效果(如果需要的话)但是这并非必需的。
如本文所述的在插装之前的近似直角α允许发生插装过程使得保持延伸部228不会遇到腹板220或保持延伸部228的抗屈性。这减少了插装过程特别沿着插装件特征部206的表面产生毛刺或环形碎片或来自后套圈204的表面的其它金属碎屑的机会。
注意如在上述实施例中,凹部234的尺寸可以允许类型1、2或3插装件连接,尤其允许将套圈插装在一起且子组件条件下套圈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径向或轴向负荷的类型3。
图46至图49从在上拉超过手指拧紧达典型的1-7/8(1.875)圈中的手指拧紧组件用具有导管端部T的导管接头的实施例来图示图42至图45的套圈插装件200的实施例(图42A的前套圈)。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接头部件可以是包括阳螺纹主体252的阳型导管接头250,且第二接头部件可以是可与该主体通过螺纹连接256结合的阴螺纹螺母254(按照惯例,该主体是容纳导管的端部的接头部件)。众所周知,在手指拧紧位置中(图46和图47),螺母的套圈驱动表面254a触及后套圈204的后端,后套圈的前部208触及前套圈202的凸轮表面218,且前套圈的前端212附近的前部触及主体锥形凸轮表面258,从而在前套圈202的后部处呈现截头圆锥形凸轮口部。在一个实施例中,主体252可以是如所示的联轴节的部分,或替代地主体252可以许多配置中的另一种配置提供,该配置诸如(但不限于)T字形、肘形、十字形以及母型接头配置。手指拧紧位置是上拉基准位置,其中螺母254和主体252通过相对于彼此相对旋转而轴向移位(又称为相对轴向冲程超过手指拧紧位置)达规定圈数(如需要,包括部分圈数)。完整的初始(第一次)上拉的常见但并非必需冲程是超过手指上拉位置1-1/4(1.25)圈。上拉(图48A)涉及后套圈204由螺母254抵着前套圈202的凸轮表面218轴向驱动,从而抵着主体的凸轮表面258驱动前套圈202。前套圈202的锥形外壁214形成对主体凸轮表面258的流体致密密封;前套圈还具有由压缩抵靠并且密封导管T的外表面的壁界定的内孔。后套圈204的前部通过前套圈的凸轮表面218的作用而径向地压缩抵靠导管外表面,这使得后套圈夹紧导管并且还可以视情况提供对导管表面的密封。后套圈的后部趋向于径向向外旋转远离导管表面,但是其它套圈设计可不同程度地变形。另外,后套圈204的前部208的向内径向压缩(箭头RC)连同前套圈202的可选径向向外旋转或扩张(箭头RO)造成后套圈204从保持结构R(图42)中脱离或释放。
注意,尤其在上拉过程期间,保持结构R不干扰或改变套圈的外观、配合和功能。在诸如图48和图49中所示的某些实施例中,构件220的部分可以接触后套圈204的表面,但是该接触并不妨碍上拉期间的正常套圈功能。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该接触不一定在超过手指拧紧位置1.25圈处产生,且不一定发生直至1.5圈或更多圈为止,这可以对应于5次至10次重制,其中对于厚壁导管更有可能发生更早接触(例如,超过手指拧紧1.25圈)。
在其它实施例中,根据本申请的发明方面,套圈可以配置成使得前套圈腹板220与后套圈204之间的接合在如上所述的上拉过程期间与螺纹接头部件的相对轴向移位一致,该螺纹接头部件的相对轴向移位可以与用于完整接头上拉、在初始接头安装期间和/或用于一次或多次重制的超过手指拧紧位置的完整和/或部分圈数相关联(类似于上文更详细描述的图36和图37的实施例)。在此实施例中,前套圈腹板220可以用作冲程限制延伸部或冲程抵抗构件,其类似于图36和图37的接头的冲程限制延伸部310'。因此,可以使用保持构件220来允许对主体和螺母的相对旋转使用规定或预定转矩进行转矩上拉(作为通过圈数上拉的替代),该主体和螺母将一起轴向前进至规定上拉冲程。保持构件220可以具有例如在后套圈凸缘262上以超过如图48中所示的手指拧紧位置的规定上拉冲程接触后套圈204的支承表面260的端面229(例如,由保持延伸部228限定)。保持构件或冲程抵抗端面和后套圈支承表面可以基本上径向对准,使得冲程抵抗端面的至少大部分与后套圈支承表面的至少大部分径向对准。保持构件220与后套圈204之间的该接触在主体和螺母的相对旋转期间在保持构件220上产生轴向负荷或压缩。(注意,还可以将径向负荷施加至保持构件220)。保持构件220上的轴向压缩或负荷产生或伴有继续上拉接头(即,继续施加转矩以使主体和螺母相对旋转)所需要的转矩的增加,且该转矩增加大于不发生接触和轴向负荷或压缩时将呈现的转矩增加。保持构件220塑性地轴向变形使得接头可以使用规定转矩或圈数进行重制。可选地可以使用相同规定转矩或不同转矩值实行初始上拉和重制。图49图示一次或多次重制之后的接头100,其中保持构件220的进一步塑性变形允许针对一次或多次重制而重制接头以实现导管夹紧和密封。
取决于上拉期间前套圈保持构件220和后套圈凸缘262的期望相对轴向移动,前套圈保持构件可以设置有轴向长度,该轴向长度选择成在上拉期间(例如,超过手指拧紧位置至少1 1/4圈)在接头主体和螺母进行预定轴向前进时提供保持构件端面与后套圈凸缘支承表面之间的接合。图49A图示除保持构件220”具有轴向延伸端部229"之外类似于图42A的套圈202的示例性套圈202”,该轴向延伸端部延伸超出保持延伸部228"并且大小设定成在上拉期间在接头主体和螺母进行预定轴向前进时保持构件端部240”与后套圈凸缘支承表面之间的接合。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发明方面,另外或替代地可以提供轴向延伸端部229”用于保持构件220”的附加强度和刚性。
前套圈202的保持构件220与后套圈204的后部之间的接触(无论此接触是否用于利于如上所述的通过转矩上拉)在某些情况中(例如,对于厚壁管路或导管T)可以具有增大前套圈的后部216的扩张的效果。该扩张可以增大主体252的凸轮表面258(图46)上、特别是主体凸轮表面258的外侧部分中的负荷。图49和图56A中稍微放大地示出了此实例。根据本申请的单独发明概念,我们已经发现可以通过提供具有外壁表面的前套圈减小主体凸轮表面的后部或外侧部分处的负荷,该外壁表面的角度从在上拉期间首先接合主体凸轮表面的前部朝与主体凸轮表面的外侧部分轴向对准的后部连续下降。主体凸轮表面的外侧部分处的该负荷减小可以减小主体的向外扩张,向外扩张可发生在某些接头实施例中,该实施例包括(例如)如上所述利用具有在上拉或重制期间接触后套圈的表面的插装件特征部的前套圈的接头(例如,图42至图49的接头)。
因此,本申请还预期(在本文所述的接头中以及在利用一个或多个导管夹紧装置的各种其它接头中)使用具有外壁的前套圈,该外壁具有定向成在上拉期间与接头主体凸轮表面进行初始接合的前部以及相对于该前部成连续向后下降角度的向后延伸构型部分。如本文所使用,具有“连续向后下降角度”的表面旨在包括沿着表面的长度的点的纵向切线的角度从构型表面的前端至构型表面的后端连续下降(但是不一定为恒定速度)的表面。前套圈外壁的构型部分的连续向后下降角度可以通过有效地去除套圈的后部中的径向外部材料并同时维持足够多材料朝向套圈的前部以与凸轮表面密封接合并且限制套圈的向外径向扩张来减小或消除主体凸轮表面的后部或外侧部分上的径向负荷力。
另外,具有连续向后下降角度的构型套圈表面与常规套圈的直立截头圆锥形外壁表面相比可以设置有更陡峭(即,具有更大角度)的前端以(例如)维持前套圈的中部处的材料增加以针对此中部在上拉期间挠曲而加强前套圈和/或限制前套圈在上拉期间进入主体凸轮口部中的轴向前进。该初始更陡峭构型表面可以在后套圈的鼻状部上提供更大径向弹簧负荷,增强后套圈的管夹紧功能。在一个实例中,构型表面的前端可以具有大于常规截头圆锥形套圈壁角度(例如,大于约15°)但小于或等于锥形主体凸轮表面的角度(例如,小于或等于约20°,例如约17°)的正切角,由此提供套圈的扩大中部。构型表面可以定向成使得中部的某个点后面的部分比常规截头圆锥形套圈壁角度浅,由此有效地去除套圈的后部中的材料。
通过将套圈外壁的主体凸轮表面接合部分限于不大于主体凸轮表面的正切角并且通过提供具有连续向后下降角度的构型表面,可以在整个接头上拉期间维持套圈外壁构型表面的前端与主体凸轮表面之间的接合。换言之,一旦接头上拉在套圈外壁构型表面的前端与主体凸轮表面之间产生接合,进一步上拉将不会使得套圈外壁表面抵着主体凸轮表面“摇晃”,且套圈外壁构型表面的前端将不会从主体凸轮表面中分离或脱离。
可以利用许多不同类型的构型表面来提供连续向后下降角度。在一个实施例中,构型表面可以包括凸曲率,形成截头椭圆锥形外壁表面。另外或替代地可以利用其它复杂的构型表面。
参考图50至图56,在替代实施例中,图42至图49的套圈插装件200的前套圈260可以但不必须与前套圈202相同,其中修改了凸外壁表面262(如以纵向横截面观察为凸形),其从前套圈的前部264(可选地,前套圈的前端266)延伸朝向前套圈的后部268(可选地,前表面242处的凸缘244)。
关于图42至图49的实施例,我们对相同特征使用相同的元件符号。套圈插装件200和具有替代前套圈260的导管接头250的操作可与上文针对图42至图49所述的操作相同。凸外壁表面262可以具有以纵向横截面(例如图50)观察到的半径Rl或可以具有不同的凸形外形或几何形状,例如可以包括半径和直立部分的组合。凸表面262形成在存在于未加压条件下的前套圈260中。凸表面262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用来定位径向负荷力(由图56中的箭头G表示),其在前套圈260与主体凸轮表面258之间形成流体致密主体密封以便在主体凸轮表面258的内部中更具轴向局限性。
前套圈的凸外壁表面262与前套圈的背部上的插装件特征部或构件220的组合呈现单独发明概念的实施例。如图50的实例中所示,将凸外壁表面262增加至前套圈260可以减小主体凸轮表面258的后部或外侧部分处的负荷G并且因此减小主体252的向外扩张,如果前套圈260的插装件特征部220接触后套圈的表面,那么可能存在该向外扩张。例如,通过比较图49和图56,将观察到,凸外壁表面262(图56)约束前套圈260抵着凸轮表面258进入主体252的凸轮口部中的轴向外侧前进。这有助于将负荷G轴向地分布或局限至凸轮表面258的更内部(图56),这与图49和图56A形成对照,在图49和图56A中,负荷G'在更大程度上影响凸轮表面258的外侧部分。
替代地,凸(或者构型成具有连续向后下降角度)外壁表面不一定完全延伸在前套圈的前表面与前端之间。例如,凸外壁表面可以仅仅限定延伸在凸缘与前套圈的前端之间的表面的部分。凸外壁表面在此情况中例如可以融接至沿着前套圈的前部或前端的截头圆锥形椎体或过渡区。图57图示具有从套圈的鼻状部1266向后延伸的前截头圆锥形椎体部分1265和从截头圆锥形椎体部分1265的后端向后延伸的凸形或截头椭圆构型部分1267(与套圈鼻状部的半径构型不同)的示例性前套圈1260。前截头圆锥形部分1265可以使径向负荷的前区域在接头主体凸轮表面上延伸,从而例如可以形成增强气体密封。截头圆锥形部分1265优选地设置成大于或等于截头椭圆构型部分1267的前端的正切角的角度使得当截头椭圆构型部分1267的前端在上拉期间接合凸轮表面时,在进一步上拉期间至少在截头椭圆构型部分1267的前端处维持接合。结果,套圈外壁并未抵着凸轮表面和围绕截头椭圆构型部分1267的前端进行摇晃运动。
作为另一个实例,前套圈的凸形或截头椭圆外壁表面另外或替代地可以融接至沿着前套圈的后部或后端的截头圆锥形椎体或过渡区。图58图示具有从套圈外壁的凸形或截头椭圆构型部分2267向后延伸的后截头圆锥形椎体部分2269的另一个示例性前套圈2260。截头椭圆构型部分2267可以(如图50的套圈一样)直接从套圈2260的鼻状部2266向后延伸或(如同图57的套圈一样)从该前截头圆锥形椎体部分2265延伸,该前截头圆锥形椎体部分2265从该鼻状部延伸。后截头圆锥形部分2269可以例如轴向地设置在套圈的部分上,该部分在接头上拉之后将保持在主体的凸轮口部外侧。
虽然图50至图56图示了具有用于插装的轴向向前弯曲保持构件的前套圈上的凸外壁表面,但是该凸形(或者构型成连续向后下降角度)外壁表面另外或替代地可以设置在其它插装前套圈以及非插装套圈(包括单个套圈和其它多个套圈接头实施例)上。图59至图61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发明方面的具有凸形或截头椭圆外壁表面的示例性插装和非插装套圈。
根据本申请的又一发明方面,可以通过对前套圈提供后凸缘部来进一步最小化或消除(作为使用上述构型外壁套圈表面的附加或替代)前套圈与主体凸轮口部的外侧部分之间的接触和/或径向负荷,该后凸缘部大小设定成在前套圈径向扩张时且在前套圈接触主体凸轮口部的外侧部分或施加径向负荷之前接合接头螺母的内表面。例如,至少图36、图39、图42A、图45、图50、图57、图58、图60和图61的前套圈包括后凸缘部,该后凸缘部的大小可以设定成在前套圈径向扩张时且在前套圈接触主体凸轮口部的外侧部分或施加径向负荷之前接合接头螺母的内表面。
已经参考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发明方面。在阅读和理解本说明书的基础上,将作出其它的修改和改变。其旨在包括落在所附权利要求或其等效物的范围之内的所有这些修正和改变。

Claims (73)

1.一种用于导管接头的子组件,其包括:
可相对于轴线对准的第一套圈和第二套圈,所述第一套圈包括其后部处的凸轮表面,所述第二套圈包括当所述第一套圈和所述第二套圈沿着所述轴线一起轴向移动时接触所述凸轮表面的表面,
将所述第一套圈和所述第二套圈保持在一起作为子组件的保持结构,所述保持结构包括所述第一套圈的后部处的构件;所述构件包括界定凹部的壁;所述第二套圈包括设置在所述凹部中的部分,
所述壁包括在向前方向上相对于所述轴线成锐角的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组件,其中所述构件包括从所述第一套圈的所述后部向后延伸的腹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子组件,其中所述腹板在轴向方向上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子组件,其中所述腹板的部分平行于所述轴线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子组件,其中所述腹板包括当所述第二套圈部分插入至所述凹部中时弹性变形的柔性几何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子组件,其中所述腹板包括在径向向内方向上从所述腹板延伸的延伸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子组件,其中所述延伸部的部分沿着径向线横向于所述轴线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子组件,其中所述延伸部限定在所述向前方向上相对于所述轴线成锐角的所述构件壁的所述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子组件,其中所述延伸部包括吊钩,所述壁形成所述吊钩的向内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组件,其中所述构件包括接合所述第二套圈的径向突出部以将所述第一套圈和所述第二套圈保持在一起的腹板和吊钩。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子组件,其中所述壁包括所述腹板与所述吊钩之间的折痕。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子组件,其中所述折痕在所述腹板与所述吊钩之间形成铰链。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子组件,其中所述壁在铰链处结合所述腹板和所述吊钩。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子组件,其中所述铰链包括折痕。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子组件,其中当所述第二套圈部分位于所述凹部中时,所述吊钩围绕所述折痕在向前方向上弯曲。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子组件,其中所述吊钩包括面朝后倒角,所述倒角是当所述第一套圈和所述第二套圈推到一起以形成所述子组件时所述第一套圈与所述第二套圈之间的所述第一接触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套圈和所述第二套圈周向连续并且包括金属。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组件,其中所述保持结构限定冲程抵抗构件,当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头部件一起结合至第一相对轴向位置时所述冲程抵抗构件轴向地接合所述第二套圈的支承表面,使得所述轴向接合增大拧紧转矩超出所述第一相对轴向位置,且其中当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头部件一起结合至前进超出所述第一相对轴向位置的第二相对轴向位置时塑性地轴向压缩所述冲程抵抗构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套圈包括前部和以相对于所述前部的连续向后下降角度从所述前部向后延伸的构型表面。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组件,其中所述第二套圈的所述部分松动地保持在所述凹部中以允许所述第二套圈相对于所述第一套圈自由旋转。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组件,其中所述第二套圈的所述部分接合所述第一套圈的所述壁以将轴向负荷和径向负荷中的至少一个施加至所述第二套圈的所述部分以将所述第二套圈与所述第一套圈固定在一起。
22.一种套圈,其包括:
孔沿着轴线从其中穿过的单件式主体、从所述主体的后部延伸的构件;所述构件包括腹板和吊钩,所述构件包括形成所述腹板和所述吊钩的部分的壁,且其中所述壁、所述腹板和所述吊钩界定凹部,
所述吊钩和所述腹板由形成铰链的所述壁的部分结合;
其中所述吊钩包括从轴向延伸径向向内端部向后且径向向外延伸的凸轮表面,所述凸轮表面相对于所述径向向内端部成角度。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套圈,其中所述径向向内端部的轴向长度与所述凸轮表面的轴向长度的比介于约0.25与约4.0之间。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套圈,其中所述径向向内端部的轴向长度与所述凸轮表面的轴向长度的所述比介于约0.66与约1.0之间。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套圈,其中所述径向向内端部的轴向长度与所述凹部的径向长度的比是约0.3至约1.0。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套圈,其中所述径向向内端部的轴向长度与所述凹部的径向长度的所述比是约0.5至约0.6。
27.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套圈,其中所述铰链包括所述壁中的尖锐拐角,在所述拐角中,所述吊钩与所述腹板结合。
28.一种用于导管接头的子组件,其包括:
可相对于轴线对准的第一套圈和第二套圈,
将所述第一套圈和所述第二套圈保持在一起作为子组件的保持结构,所述保持结构包括所述第一套圈的后部处的构件;
所述构件包括腹板、吊钩和形成所述腹板和所述吊钩的部分并且界定凹部的壁;所述第二套圈包括设置在所述凹部中的部分,
所述壁包括将所述吊钩结合至所述腹板的折痕,所述壁包括在向前方向上相对于所述轴线成锐角的部分。
29.一种用于导管接头的子组件,其包括:
可相对于轴线对准的第一套圈和第二套圈,
将所述第一套圈和所述第二套圈保持一起轴向对准作为子组件的保持结构,所述保持结构包括所述第一套圈的后部处的构件;
所述构件包括腹板、吊钩和形成所述腹板和所述吊钩的部分并且界定凹部的壁;所述第二套圈包括当所述第一套圈和所述第二套圈保持在一起时容纳在所述凹部中的部分,
所述壁包括将所述吊钩结合至所述腹板的折痕,所述吊钩在向前方向上相对于径向线从所述轴线变形。
30.一种插装第一和第二套圈作为不连续预组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具有限定内径向凹部的向后延伸保持构件的第一套圈,所述保持构件包括限定面朝后凸轮表面的径向向内延伸部;
将第二套圈沿着共用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套圈对准;
将所述第二套圈轴向地压靠所述第一套圈使得所述第二套圈的径向向外突部接合所述保持构件的所述凸轮表面以将所述径向向内延伸部轴向变形并且径向扩张,由此将所述第二套圈突部容纳在所述内部径向凹部中;
其中所述径向向内延伸部的所述轴向变形和所述径向扩张中的至少一个至少部分具有弹性,使得所述径向向内延伸部在所述第二套圈突部容纳在所述内部径向凹部中之后卡扣成第二套圈保持状态。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径向向内延伸部的所述轴向变形至少部分具有塑性,由此在所述径向向内延伸部与所述内径向凹部的轴向延伸表面之间形成锐角。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径向向内延伸部处于所述第二套圈保持状态时,所述第二套圈突部松动地保持在所述凹部中以允许所述第二套圈相对于所述第一套圈自由旋转。
33.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径向向内延伸部处于所述第二套圈保持状态时,所述第二套圈突部接合所述第一套圈的所述壁以将轴向负荷和径向负荷中的至少一个施加至所述第二套圈的所述部分以将所述第二套圈与所述第一套圈固定在一起。
34.一种套圈,其包括:
孔沿着轴线从其中穿过的单件式主体、从所述主体的后部延伸的构件;所述构件包括一起限定内径向凹部的腹板和径向向内延伸部,以及由所述腹板与所述主体的后部分离的径向向外凸缘。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套圈,其中所述径向向外凸缘是第一径向向外凸缘,且其中所述主体的所述后部包括由所述腹板与所述第一径向向外凸缘分离的第二径向向外凸缘。
36.一种用于具有参考轴线的导管的接头,其包括:
第一螺纹接头部件;
第二螺纹接头部件,其可与所述第一螺纹接头部件螺纹结合以在所述第一螺纹接头部件与所述第二螺纹接头部件之间产生相对轴向冲程;
第一导管夹紧装置;以及
第二导管夹紧装置,其中当所述接头上拉在导管上时,所述第一接头部件和所述第二接头部件可一起结合至所述第一接头部件和所述第二接头部件的第一相对轴向位置以在所述第一相对轴向位置处实现导管夹紧和密封,其中所述第一导管夹紧装置的后表面接合所述第二导管夹紧装置的前表面;
其中所述第一导管夹紧装置和所述导管夹紧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冲程抵抗构件,当所述第一接头部件和所述第二接头部件一起结合至所述第一相对轴向位置时,所述冲程抵抗构件在与所述第一导管夹紧装置的所述后表面和所述第二导管夹紧装置的所述前表面分开的位置处轴向地接合所述第一导管夹紧装置和所述第二导管夹紧装置中的另外一个的支承表面,使得所述轴向接合增大拧紧转矩超出所述第一相对轴向位置;以及
其中当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头部件一起结合至前进超出所述第一相对轴向位置的第二相对轴向位置时,将所述冲程抵抗构件塑性轴向压缩。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接头,其中所述冲程抵抗构件限定凹部,在所述凹部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导管夹紧装置中的另外一个的径向突部设置成将所述第一和第二导管夹紧装置保持在一起作为不连续预组件。
38.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接头,其中所述第一导管夹紧装置包括前套圈且所述第二导管夹紧装置包括后套圈。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接头,其中所述冲程抵抗构件从所述前套圈的背部轴向地向后延伸,其中所述支承表面设置在所述后套圈的径向延伸外凸缘部上。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接头,其中所述外凸缘部的大部分与所述冲程抵抗构件的最后端面的大部分径向地对准。
41.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接头,其中所述第一相对轴向位置对应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头部件超过手指拧紧位置的预定圈数,所述预定圈数足以在所述接头的初始上拉时由所述导管夹紧装置实现导管夹紧和密封。
42.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接头,其中所述第二相对轴向位置对应于在所述接头的初始上拉之后的重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头部件超过所述接头的手指拧紧位置的相对圈数,所述相对圈数足以由所述导管夹紧装置实现导管夹紧和密封。
43.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接头,其中所述第一相对轴向位置对应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头部件超过用于将所述导管夹紧装置固定至导管的规定部分拧紧条件的预定相对圈数,所述预定相对圈数足以由所述导管夹紧装置实现导管夹紧和密封。
44.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接头,其中所述第一相对轴向位置可以由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头部件的初始上拉期间的第一预定测得拧紧转矩识别。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接头,其中所述第二相对轴向位置可以由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头部件的所述初始上拉之后的所述接头的重制期间的第二预定测得拧紧转矩识别。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接头,其中所述第二测得拧紧转矩基本上与所述第一测得拧紧转矩相同。
47.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接头,其中所述冲程抵抗构件至所述第二轴向长度的所述塑性压缩造成所述第二测得拧紧转矩基本上与所述第一测得拧紧转矩相同。
48.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接头,其中所述第一导管夹紧装置包括套圈,所述套圈包括接合所述第一接头部件的锥形凸轮表面的前部以及以相对于所述前部的连续向后下降角度从所述前部向后延伸的构型表面。
49.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接头,其中所述冲程抵抗构件限定凹部,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导管夹紧装置中的另一个包括设置在所述凹部中以将所述第一和第二导管夹紧装置保持在一起作为不连续预组件的部分。
50.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接头,其中所述冲程抵抗构件包括第一冲程抵抗构件,所述接头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第一冲程抵抗构件分离的第二冲程抵抗构件,当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头部件在第三相对轴向位置中时所述第二冲程抵抗构件接合所述接头的部分,且抵抗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头部件的附加轴向冲程,使得所述第二冲程抵抗构件与所述接头的所述部分之间的所述接合增大拧紧转矩超出所述第三相对轴向位置。
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接头,其中所述第二冲程抵抗构件轴向地固定至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头部件中的一个。
52.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接头,其中所述第二冲程抵抗构件组装在所述第一接头部件与所述第二接头部件之间。
53.一种用于导管接头的子组件,其包括:
可相对于轴线对准的第一套圈和第二套圈,所述第一套圈包括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一凸缘和其后部处的内凸轮表面,所述第二套圈包括当所述第一套圈和所述第二套圈沿着所述轴线一起轴向移动时接触所述凸轮表面的表面;以及
将所述第一套圈和所述第二套圈保持在一起作为子组件的保持结构,所述保持结构包括从所述第一套圈的所述后部径向向外和轴向向后延伸以限定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第二凸缘之间的外径凹部的第二凸缘;
其中所述第二凸缘包括径向向内延伸以限定保持所述第二套圈前部的内径凹部的端部;以及
其中所述外径凹部和所述内径凹部一起限定所述第二凸缘的铰链部分。
54.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子组件,其中所述铰链部分包括环形腹板。
55.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子组件,其中所述环形腹板从所述第一套圈的所述后部径向向外和轴向向后延伸。
56.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子组件,其中所述铰链部分具有小于所述第二凸缘端部厚度的厚度。
57.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子组件,其中所述铰链部分包括当所述第二套圈部分的所述前部插入至所述内径凹部中时弹性变形的柔性几何形状。
58.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子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套圈和所述第二套圈周向连续并且包括金属。
59.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子组件,其中所述第二套圈的所述前部松动地保持在所述内径凹部中以允许所述第二套圈相对于所述第一套圈自由旋转。
60.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子组件,其中所述第二套圈的所述前部接合所述第二凸缘端部以将轴向负荷和径向负荷中的至少一个施加至所述第二套圈的所述前部以将所述第二套圈与所述第一套圈固定在一起。
61.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子组件,其中所述第二套圈的所述前部包括径向延伸的顶。
62.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子组件,其中当所述子组件装配有导管接头并且被拉至导管上时,所述第二套圈从所述第二凸缘上松开。
63.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子组件,其中所述外径凹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凸缘的前径向侧和所述第一凸缘的后径向侧之间。
64.一种套圈,其包括:
孔沿着轴线从其中穿过的单件式主体和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一凸缘和其后部处的内凸轮表面;以及
从所述主体的所述后部径向向外和轴向向后延伸以限定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第二凸缘之间的外径凹部的第二凸缘,其中所述第二凸缘包括径向向内延伸以限定内径凹部的端部,并且其中所述外径凹部和所述内径凹部一起限定所述第二凸缘的铰链部分。
65.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套圈,其中所述铰链部分包括环形腹板。
66.根据权利要求65所述的套圈,其中所述环形腹板从所述套圈主体的所述后部径向向外和轴向向后延伸。
67.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套圈,其中所述铰链部分具有小于所述第二凸缘端部厚度的厚度。
68.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套圈,其中所述铰链部分包括当第二套圈部分的前部插入至所述内径凹部中时弹性变形的柔性几何形状。
69.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套圈,其中所述套圈周向连续并且包括金属。
70.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套圈,其中所述外径凹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凸缘的前径向侧和所述第一凸缘的后径向侧之间。
71.一种导管接头,其包括:
能够结合以限定内腔的第一和第二接头部件;
设置在内腔中并且相对于轴线对准的第一套圈和第二套圈,所述第一套圈包括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一凸缘和其后部处的内凸轮表面,所述第二套圈包括当所述第一套圈和所述第二套圈沿着所述轴线一起轴向移动时接触所述凸轮表面的表面;以及
将所述第一套圈和所述第二套圈保持在一起作为子组件的保持结构,所述保持结构包括从所述第一套圈的所述后部径向向外和轴向向后延伸以限定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第二凸缘之间的外径凹部的第二凸缘;
其中所述第二凸缘包括径向向内延伸以限定保持所述第二套圈前部的内径凹部的端部;以及
其中所述外径凹部和内径凹部一起限定所述第二凸缘的铰链部分。
72.根据权利要求71所述的导管接头,其中当所述导管接头被拉至导管上时,所述第二套圈从所述第二凸缘上松开。
73.一种用于具有参考轴线的导管的接头,其包括:
第一螺纹接头部件;
可容纳在所述第一螺纹接头部件内的导管夹紧装置;
第二螺纹接头部件,其可与所述第一螺纹接头部件螺纹结合以在所述第一螺纹接头部件与所述第二螺纹接头部件之间产生相对轴向冲程,其中当将所述接头上拉在导管上时,所述第一接头部件和所述第二接头部件可一起结合至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头部件的第一相对轴向位置以通过所述导管夹紧装置在所述第一相对轴向位置处实现导管夹紧和密封;以及
具有第一轴向长度的冲程抵抗构件,所述冲程抵抗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接头部件的螺纹部与所述第二接头部件的径向延伸部之间;
其中当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头部件一起结合至所述第一相对轴向位置时所述冲程抵抗构件由所述第二接头部件的所述径向延伸部轴向接合,所述冲程抵抗构件抵抗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头部件的附加轴向冲程,使得所述轴向接合增大拧紧转矩超出所述第一相对轴向位置;以及
其中当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头部件一起结合至前进超出所述第一相对轴向位置的第二相对轴向位置时,所述冲程抵抗构件塑性压缩至小于所述第一轴向长度的第二轴向长度。
CN201910186560.3A 2014-05-09 2015-05-08 具有适于利于装配的部件的导管接头 Pending CN11003044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1990823P 2014-05-09 2014-05-09
US201461990822P 2014-05-09 2014-05-09
US61/990,823 2014-05-09
US61/990,822 2014-05-09
US201462007441P 2014-06-04 2014-06-04
US62/007,441 2014-06-04
CN201580037026.6A CN106489048B (zh) 2014-05-09 2015-05-08 具有适于利于装配的部件的导管接头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37026.6A Division CN106489048B (zh) 2014-05-09 2015-05-08 具有适于利于装配的部件的导管接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30444A true CN110030444A (zh) 2019-07-19

Family

ID=5436747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37026.6A Active CN106489048B (zh) 2014-05-09 2015-05-08 具有适于利于装配的部件的导管接头
CN201910186560.3A Pending CN110030444A (zh) 2014-05-09 2015-05-08 具有适于利于装配的部件的导管接头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37026.6A Active CN106489048B (zh) 2014-05-09 2015-05-08 具有适于利于装配的部件的导管接头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3) US10024468B2 (zh)
EP (1) EP3140580B1 (zh)
KR (1) KR102398921B1 (zh)
CN (2) CN106489048B (zh)
AU (1) AU2015255789A1 (zh)
CA (1) CA2967293A1 (zh)
IL (1) IL249055A0 (zh)
RU (1) RU2678474C2 (zh)
SG (1) SG11201609738PA (zh)
WO (1) WO2015171998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2008002088T5 (de) * 2007-08-03 2010-09-09 Swagelok Company, Solon Ringzwingenanschluss mit drehmomentbasiertem Aufziehen
WO2010129756A1 (en) * 2009-05-08 2010-11-11 Swagelok Company Conduit fitting with attached torque collar
WO2015047995A1 (en) * 2013-09-25 2015-04-02 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Simplified cold spray nozzle and gun
CN106489048B (zh) 2014-05-09 2019-04-05 世伟洛克公司 具有适于利于装配的部件的导管接头
SE539003C2 (en) * 2015-05-04 2017-03-14 Roxtec Ab Distinct stops of a compression wedge
GB2538089B (en) * 2015-05-06 2019-06-19 Fibrefab Ltd Fibre optic cable assembly
WO2017035439A1 (en) 2015-08-26 2017-03-02 Swagelok Company Conduit retaining structure for conduit fitting
WO2017041175A1 (en) * 2015-09-08 2017-03-16 Mécanique Analytique Inc. Fitting assembly for analtical applications
US20170227151A1 (en) 2016-02-04 2017-08-10 Swagelok Company Component retaining structure for conduit fitting
CN109312882A (zh) * 2016-03-08 2019-02-05 斯瓦戈洛克公司 用于导管配件的部件保持结构
CN109073120B (zh) * 2016-03-23 2021-02-19 斯瓦戈洛克公司 具有行程阻抗特征的导管配件
US10422450B2 (en) * 2017-02-03 2019-09-24 Weatherford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Autonomous connection evaluation and automated shoulder detection for tubular makeup
US10508762B2 (en) * 2017-03-20 2019-12-17 Brian B. Kim Assembly of a flexible tube and a fitting body and a method thereof
WO2019210016A1 (en) * 2018-04-27 2019-10-31 Swagelok Company Ferrule assembly for conduit fitting
US20200041047A1 (en) * 2018-08-06 2020-02-06 Circor International, Inc. Tube fitting assembly
CN113039384B (zh) 2018-11-05 2023-03-17 斯瓦戈洛克公司 机械锁定端部螺钉布置
JP2020139541A (ja) * 2019-02-27 2020-09-03 イハラサイエンス株式会社 継手構造体
KR20200110936A (ko) 2019-03-18 2020-09-28 송창윤 단자대 안전커버장치
US11320069B2 (en) * 2019-07-22 2022-05-03 Parker-Hannifin Corporation Threaded coupling with under-torque prevention
DE202019104494U1 (de) * 2019-08-15 2020-11-25 Rehau Ag + Co Verbindungselement sowie dieses umfassende Rohrverbindung
CN113167415A (zh) * 2019-11-19 2021-07-23 株式会社田渊 管接头
US20230417354A1 (en) * 2020-11-10 2023-12-28 Composite Fluid Transfer LLC Universal high-pressure fittings for composite pipes
US20230235766A1 (en) * 2022-01-25 2023-07-27 Divergent Technologies, Inc. Attachment structure having a connection member with multiple attachment feature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61372A (en) * 1972-03-13 1974-07-24 Weatherhead Co Tube couplings
US5388866A (en) * 1990-03-09 1995-02-14 Lourdes Industries High pressure coupling with provision for preventing separation of parts and with anti-galling provision
EP1536175A2 (en) * 1999-09-13 2005-06-01 Swagelok Company Tube fitting with indicating means
CN1969142A (zh) * 2004-04-22 2007-05-23 斯瓦戈洛克公司 用于管子和管道的配件
CN102985740A (zh) * 2010-07-09 2013-03-20 世伟洛克公司 具有挠性扭矩箍的管道接头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556445A (zh)
US791905A (en) 1904-07-07 1905-06-06 Alfred Higginbotham Pipe-coupling.
US1058542A (en) 1912-10-01 1913-04-08 Sydney L Brown Pipe-coupling.
US1672879A (en) 1926-12-30 1928-06-12 Harris Calorific Co Adapter for tubular members
US1809064A (en) 1929-05-10 1931-06-09 Crouse Hinds Co Threadless connecter
US1894700A (en) 1931-03-17 1933-01-17 Parker Arthur La Rue Coupling and washer assembly
DE645775C (de) 1932-02-20 1937-06-03 Eisenwerke Akt Ges Deutsche Sicherung gegen unzulaessige Laengsbewegungen bei Muffenrohren mit Stopfbuechsendichtung
US2354538A (en) 1940-09-27 1944-07-25 Parker Appliance Co Tube coupling
US2284216A (en) 1941-06-27 1942-05-26 Otto E Ellick High pressure union
US2389233A (en) 1942-07-28 1945-11-20 Cowles Irving Coupling nut for flanged tubing conduits
US2399275A (en) 1944-05-02 1946-04-30 Keystone Mfg Co Fitting for flared tubing
US2420778A (en) 1945-02-15 1947-05-20 Weatherhead Co Tube coupling
US2511134A (en) 1946-05-27 1950-06-13 Anchor Coupling Company Inc Sleeve type tube coupling
US2497273A (en) 1946-08-21 1950-02-14 Brockway Company Pipe connection
US2547889A (en) 1946-12-14 1951-04-03 Brockway Company Pipe connector
DE841091C (de) 1950-12-02 1952-06-13 Hans Kreidel Jun Rohrverbindung
US2904355A (en) 1955-11-09 1959-09-15 Creamer And Dunlap Pressure responsive, orientated, double seal ring threaded joint
US3083989A (en) 1957-04-30 1963-04-02 Resistoflex Corp Reusable fitting with metallic sealing ring
US3074747A (en) 1958-09-08 1963-01-22 Joslyn Mfg & Supply Co Coupling nut assembly
US3039796A (en) 1958-09-26 1962-06-19 British Engines Ltd Electric cable glands having a soft liner
US3004776A (en) 1958-12-12 1961-10-17 Sebardt Wilhelm Pipe coupling having a sealing nut with a frangible section
US3120969A (en) 1959-05-12 1964-02-11 Parker Hannifin Corp Flareless tube coupling
US3139293A (en) 1959-10-16 1964-06-30 Imp Eastman Corp Tube fitting having means to indicate complete assembly positions
US3218096A (en) 1960-05-19 1965-11-16 Resistoflex Corp Fluid coupling assembly
FR1263685A (fr) 1960-07-29 1961-06-09 Dispositif d'accouplement pour tubes
US3195933A (en) 1960-10-27 1965-07-20 Arthur W Jacobs Gland type coupling for tubes
US3103373A (en) 1961-06-29 1963-09-10 Crawford Fitting Co Controlled phase sequential gripping device
US3287813A (en) 1961-12-04 1966-11-29 Crawford Fitting Co Gauge for coupling components
US3215457A (en) 1962-04-17 1965-11-02 Hoke Mfg Company Inc Pipe coupling
DK112060B (da) 1963-09-24 1968-11-04 Leksvikarmatur As Muffesamling.
US3250550A (en) 1964-02-13 1966-05-10 Gilbert T Lyon Self-flaring tube coupling
US3275350A (en) 1964-06-25 1966-09-27 Imp Eastman Corp Fitting
US3248136A (en) 1964-07-21 1966-04-26 Chicago Fitting Corp Fitting assembly for metal tubes
US3306637A (en) 1964-09-04 1967-02-28 Resistoflex Corp Reuseable hose end fitting
US3219367A (en) 1964-10-23 1965-11-23 Imp Eastman Corp Tube connector with permanently assembled sleeve and nut elements
US3325192A (en) 1964-11-19 1967-06-13 Parker Hannifin Corp Flareless tube coupling nut and ferrule assembly
US3321947A (en) 1965-09-13 1967-05-30 Hoke Mfg Company Inc Pipe coupling and method of making
US3393931A (en) * 1966-02-07 1968-07-23 Paul D. Wurzburger Tube coupling with bias cutting edge
GB1167779A (en) 1966-10-18 1969-10-22 Amp Inc A pipe coupling and method of application.
US3448128A (en) 1966-11-28 1969-06-03 Lion Fat Oil Co Ltd Preparation of metal salts of amphoteric surface active agent
US3433508A (en) 1967-04-17 1969-03-18 Hoke Inc Pipe coupling
GB1233371A (zh) * 1967-08-26 1971-05-26
GB1233372A (zh) * 1967-08-26 1971-05-26
US3441297A (en) 1967-11-06 1969-04-29 Parker Hannifin Corp Tube coupling
US3498647A (en) 1967-12-01 1970-03-03 Karl H Schroder Connector for coaxial tubes or cables
DE1775542A1 (de) 1968-08-24 1971-07-08 Delacamp & Rosenstiel Rohrverschraubung
BE758444A (fr) 1969-11-05 1971-04-16 Mueller Co Raccords pour tuyaux en plastique
US3695647A (en) 1970-07-16 1972-10-03 Hoke Inc Pipe coupling
US3707302A (en) 1970-08-27 1972-12-26 Ite Imperial Corp High performance fitting
US3684322A (en) 1970-09-11 1972-08-15 Imp Eastman Corp Vibration resistant coupling
CA961888A (en) 1971-04-15 1975-01-28 Leonard P. Spontelli Tube fitting
US3691604A (en) 1971-04-15 1972-09-19 Crawford Fitting Co Ferrule setting apparatus
DE2145760A1 (de) 1971-09-14 1973-03-22 Metallgesellschaft Ag Verfahren zum verbinden von innen oder innen und aussen mit kunststoff beschichteten stahlrohren
US3848905A (en) 1972-04-03 1974-11-19 Chicago Fittings Corp High pressure fitting
US3893716A (en) 1974-04-01 1975-07-08 Weatherhead Co Flareless fitting
US3895832A (en) 1974-05-13 1975-07-22 Mueller Co Collet compression connection
US3972547A (en) 1974-11-21 1976-08-03 Zenzo Ono Locking and nonseal joint device
US4037864A (en) 1975-04-14 1977-07-26 Emco Ltd. Pipe coupling
US4022497A (en) 1976-01-09 1977-05-10 Imperial-Eastman Corporation One-piece nut and sleeve for improved tube fitting
US4136897A (en) 1976-04-08 1979-01-30 Parker-Hannifin Corporation Coupling device for tubular members
JPS597045B2 (ja) 1976-08-24 1984-02-16 株式会社山科精工所 ドリルスクリユ−およびその製作用型
DE2847596A1 (de) * 1977-05-04 1980-05-14 Olov Magnus Normark Kupplung zwischen mechanischem elementen
ES238468Y (es) 1978-10-02 1979-05-16 Acoplamiento rapido perfeccionado para tuberias de plastico.
CH636414A5 (de) 1978-10-20 1983-05-31 Bbc Brown Boveri & Cie Verschraubungssicherung.
GB2032555B (en) 1978-10-27 1983-02-16 Normark O Means for effecting a friction coupling between inner and outer relatively axially movable members
US4235461A (en) * 1978-10-31 1980-11-25 Normark Olov M Coupling between mechanical elements
FR2461186A1 (fr) 1979-07-06 1981-01-30 Legris Perfectionnement aux raccords pour tuyauteries notamment pour tuyauteries de fluides a haute pression
US4304422A (en) 1980-02-19 1981-12-08 Gould Inc. Tube coupling with frangible sleeve
SE444712B (sv) 1980-06-06 1986-04-28 Ekman K R Kopplingsanordning med han- och hondelar och dessa tilldelade lasorgan
US4438953A (en) 1981-02-27 1984-03-27 Hughes Tool Company Tool joint bench mark
US4437691A (en) 1981-06-01 1984-03-20 Laney Ralph M Connector for corrugated tubing
JPS58104515A (ja) 1981-12-17 1983-06-22 Clarion Co Ltd ダイオ−ド可変減衰回路
SE8204648D0 (sv) 1982-08-11 1982-08-11 Andrzej Tomasz Iwanicki Rorkoppling
US4500117A (en) 1982-11-24 1985-02-19 Shell Oil Company Pipeline connector
US4575274A (en) 1983-03-02 1986-03-11 Gilbert Engineering Company Inc. Controlled torque connector assembly
DE8306170U1 (de) 1983-03-04 1983-06-09 Viegener II, Franz, 5952 Attendorn Kupplungsvorrichtung fuer das druckdichte und loesbare verbinden von rohren aus nachgiebigem werkstoff
JPS59187184A (ja) 1983-03-05 1984-10-24 五十鈴工業株式会社 管継手
DE3341726C2 (de) 1983-03-11 1985-11-28 Jean Walterscheid Gmbh, 5204 Lohmar Schraubverbindung
CA1246117A (en) 1983-07-29 1988-12-06 Aeroquip Corporation Flat-face tube connector
US4538842A (en) 1983-09-08 1985-09-03 Imperial Clevite Inc. High pressure, leakproof, blowout-proof tube fitting
DE3333866C2 (de) 1983-09-20 1986-10-16 Ermeto Armaturen Gmbh, 4800 Bielefeld Dichtungsring für Rohrverbindungen und Verfahren zur Montage einer Rohrverbindung unter Verwendung eines solchen Dichtungsringes
US4592574A (en) 1983-11-28 1986-06-03 Allied Tube & Conduit Corporation Conduit coupling assembly and method of use
GB2165899B (en) 1984-10-12 1988-06-08 Masao Fukumoto Coupling torque limiter
US4881316A (en) 1985-02-15 1989-11-21 Wing George S Process for setting a threaded torque-limited collar and pin joint
US4629097A (en) * 1985-02-22 1986-12-16 Realex Corporation Snap-action orifice sealing plug for viscous product dispenser
DE3511056A1 (de) 1985-03-27 1986-10-16 Deere & Co European Office, 6800 Mannheim Kupplungsendstueck eines druckmitteltraegers
DE3521178A1 (de) 1985-06-13 1986-12-18 Hewlett-Packard GmbH, 7030 Böblingen Druckdichtes kupplungsstueck fuer ein rohr
EP0224188B1 (en) 1985-11-28 1989-11-02 Mitsui & Co., Ltd. A seal joint structure
US4690437A (en) 1986-02-27 1987-09-01 Alltech Associates, Inc. Low pressure fitting
DE3607268A1 (de) 1986-03-05 1987-09-10 Dueker Eisenwerk Schubgesicherte steckmuffenverbindung
AT387081B (de) 1986-05-15 1988-11-25 Pickhard Ewald Verbindungsvorrichtung zwischen rohrfoermigen leitungen und mit diesem verbundenen uebergangsstuecken
GB8629178D0 (en) 1986-12-05 1987-01-14 Fischer Castings Ltd George Fire resistant pipe couplings
EP0285677B1 (de) 1987-03-25 1992-12-02 MANIBS Spezialarmaturen GmbH &amp; Co. KG Klemmverbindung für Druckrohrleitungen
US4877271A (en) 1987-04-01 1989-10-31 Rexnord Inc. Hydraulic connector
GB8718904D0 (en) 1987-08-10 1987-09-16 Fischer Castings Ltd George Fire resistant pipe couplings
US5090738A (en) 1987-08-24 1992-02-25 Dresser Industries, Inc. Plastic coating for pipe couplings
JP2593317B2 (ja) 1987-08-31 1997-03-26 前澤工業株式会社 下水用空気弁
US4799717A (en) 1987-09-02 1989-01-24 Mace Corporation Torque lock fitting arrangement
US4867489A (en) 1987-09-21 1989-09-19 Parker Hannifin Corporation Tube fitting
JPH0326379Y2 (zh) 1987-10-09 1991-06-07
SE461998B (sv) 1988-04-12 1990-04-23 Nords Verkstads Ab Roerkoppling
DE3875118T2 (de) 1988-05-09 1993-05-06 O N Ind Co Ltd Verbindungsmechanismus fuer duennwandige rostfreie stahlroehren und verbindungsstueck.
WO1989012190A1 (en) 1988-05-31 1989-12-14 Erhard Weber Radial pressure seal
SU1681120A1 (ru) * 1988-06-17 1991-09-30 Москов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По Изысканиям И Проектированию Инженерных Сооружений Соединение трубопроводов
US4964657A (en) 1989-05-03 1990-10-23 Price Pfister, Inc. Water facet inlet line connector
FR2657697B1 (fr) 1990-01-29 1993-05-07 Radiall Sa Connecteur pour fibres optiques.
US5074599A (en) 1990-10-30 1991-12-24 Crawford Fitting Co. Tube fitting
DE4038539C1 (zh) 1990-12-03 1992-04-30 Parker-Ermeto Gmbh, 4800 Bielefeld, De
DE4041679C2 (de) 1990-12-22 2003-05-22 Voss Automotive Gmbh Rohrverschraubung
US5186501A (en) 1991-03-25 1993-02-16 Mano Michael E Self locking connector
DE4216707A1 (de) 1991-05-23 1992-12-10 Siegfried Geiger Vorrichtung zur halterung, sicherung und abdichtung von schlauchverbindungen geflanschter und nichtgeflanschter schlaeuche
SE469089B (sv) 1991-06-24 1993-05-10 Stacke Metallarmatur Ab Foerminskningsanordning foer roerkopplingar
DE69101551T2 (de) 1991-07-30 1994-07-14 Aeroquip Ag Verbindungsstück für glatte Rohrenden und Verbindungsverfahren.
US5149148A (en) 1991-08-13 1992-09-22 Fmc Corporation Pipe swivel joint with improved bore seal
GB2259123B (en) 1991-08-31 1995-07-19 Victaulic Plc Pipe couplings
US5280967A (en) * 1992-03-27 1994-01-25 Donald Travis Device for indicating the proper installation of fittings
AU4401493A (en) 1992-06-04 1993-12-30 Deutsch Company, The Multiple-piece externally swagable fitting
WO1993025837A1 (de) 1992-06-17 1993-12-23 Lehmann Klaus Dieter Verbindungssystem für rohrleitungen
DE4219722C2 (de) 1992-06-17 1996-02-29 Klaus Lehmann Verbindungssystem für Rohrleitungen
US5344195A (en) 1992-07-29 1994-09-0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Biased fluid coupling
JPH0664040A (ja) 1992-08-14 1994-03-08 Jun Taga 樹脂パイプの開口端反転方法とその装置。
DE4227080A1 (de) 1992-08-17 1994-02-24 Hummel Anton Verwaltung Klemmverschraubung für längliche Körper, insbesondere für Rohre, Kabel, Schläuche oder dergleichen
US5423581A (en) 1993-03-31 1995-06-13 Salyers; Marshall L. Low carryover fitting and method for coupling tubing to a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5375887A (en) * 1993-06-21 1994-12-27 Johnson; Dwight N. Plumbing hookup kit
EP0638752A1 (en) 1993-08-11 1995-02-15 Sil-Sang Park Pipe connector
JPH07243564A (ja) 1994-03-03 1995-09-19 Zexel Corp 管継手
JPH0814449A (ja) 1994-06-27 1996-01-16 Fujikin:Kk 管継手
US5536049A (en) 1994-08-15 1996-07-16 Abbott Laboratories Tube connector
DE29505323U1 (de) 1995-03-29 1995-06-08 Wilfer Manfred Klemmverschraubung
GB9512974D0 (en) 1995-06-26 1995-08-30 Guest John 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tube coupling bodies
US5622393A (en) 1995-06-30 1997-04-22 Pure Fit Incorporated Re-usable fitting for flexible hoses
US5658025A (en) 1995-07-05 1997-08-19 Universal Enterprises, Inc. Flare-tube assembly
US5586910A (en) 1995-08-11 1996-12-24 Amphenol Corporation Clamp nut retaining feature
EP0845092A1 (de) 1995-08-16 1998-06-03 Manfred Fröhlich Hochdruckverbindungssystem
DE19531155A1 (de) 1995-08-24 1997-02-27 Opel Adam Ag Synchronisiereinrichtung für Schaltkupplungen, insbesondere von Schaltgetrieben für Kraftfahrzeuge
WO1997014905A1 (en) 1995-10-17 1997-04-24 Avesta Nords Aktiebolag Tube coupling
US5796898A (en) 1996-02-28 1998-08-18 Fiberon, Inc. Modular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DE29608499U1 (de) 1996-05-10 1996-08-08 Ilesic Peter Rohrkupplung
EP0816741A3 (de) 1996-06-27 1999-10-27 Friatec Aktiengesellschaft Einsteckkupplung
ES2145650B1 (es) 1996-07-19 2001-03-01 Fico Transpar Sa Dispositivo de conexion y desconexion rapida para electrobombas y conducciones de instalaciones lavaparabrisas de vehiculos automoviles.
US6079749C1 (en) 1996-08-08 2001-11-06 Omega Flex Inc Preassembled fitting for use with corrugated tubing
KR100527267B1 (ko) 1997-01-23 2005-11-09 스와겔로크 컴패니 위상 제어 순차 파지식 관 연결구
DE19709464C2 (de) 1997-03-07 2000-03-09 Voss Armaturen Rohrverschraubung mit Schneidring für metallische Rohrleitungen
KR19980072685A (ko) 1997-03-07 1998-11-05 최정윤 금속관체의 밀봉접속장치
US5882050A (en) 1997-04-15 1999-03-16 Williams; Peter C. Ferrule with relief to reduce galling
US6629708B2 (en) 1997-04-15 2003-10-07 Swagelok Company Ferrule with relief to reduce galling
DE19721179C1 (de) 1997-05-21 1998-10-08 Em Technik Gmbh Armaturenbau Schlauchverschraubung
JPH1130369A (ja) 1997-07-14 1999-02-02 Usui Internatl Ind Co Ltd 外面樹脂被覆細径金属管の接続構造
JPH1130368A (ja) 1997-07-14 1999-02-02 Chiyoda Kucho Kiki Kk 配管継手
DE19732757C1 (de) 1997-07-30 1999-03-11 Parker Hannifin Gmbh Verfahren zur Markierung eines Werkstückes mit Vor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IL125370A0 (en) 1997-08-23 1999-03-12 Friatec Ag Plug-in coupler
GB9723561D0 (en) 1997-11-08 1998-01-07 Glynwed Pipe Systems Ltd Jointing ring or gasket and joint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WO1999034142A1 (fr) 1997-12-24 1999-07-08 Mikuni Plastics Co., Ltd. Tuyau de resine thermoplastique dure, structure de raccordement de tuyau et procedes de fabrication
JP3430222B2 (ja) 1998-01-09 2003-07-28 日本鋼管継手株式会社 管継手
NL1008491C2 (nl) 1998-03-05 1999-09-07 Insigne Berg Groep Bv Snelkoppelsysteem.
EP1020675A1 (de) 1999-01-11 2000-07-19 F. X. Bachmann AG Verfahren zur Befestigung eines Rohres an einem Bauteil, Anordnung dazu sowie Rohrverbindung mit derselben
GB2346185A (en) 1999-01-29 2000-08-02 Glynwed Pipe Systems Ltd Pipe Coupling
US7690696B2 (en) 1999-04-19 2010-04-06 Hydril Company Wedge thread with torque shoulder
JP3899780B2 (ja) 1999-05-27 2007-03-28 東海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チューブの締結構造体
JP3083517B1 (ja) 1999-06-28 2000-09-04 東尾メック株式会社 管継手
US7194817B2 (en) * 1999-09-13 2007-03-27 Swagelok Company Intrinsic gauging for tube fittings
US6279242B1 (en) * 1999-09-13 2001-08-28 Swagelok Company Intrinsic gauging for tube fittings
AU778387B2 (en) 1999-09-13 2004-12-02 Swagelok Company Tube fitting with indicating means
US6640457B2 (en) 1999-09-13 2003-11-04 Swagelok Company Intrinsic gauging for tube fittings
JP2001099337A (ja) 1999-10-04 2001-04-10 Komei Seisakusho:Kk 継手一体型ボール式止水栓
JP2001099360A (ja) 1999-10-04 2001-04-10 Komei Seisakusho:Kk 継手一体型ステンレススチール製波状管
DE10011146A1 (de) 2000-03-07 2001-09-27 Parker Hannifin Gmbh Schraubverbindung
JP2002122276A (ja) 2000-10-10 2002-04-26 On Industries Ltd 薄肉ステンレス鋼管と継手の接続機構
US7108288B2 (en) 2001-02-06 2006-09-19 Swagelok Company Tube fitting with separable tube gripping ring
US7066496B2 (en) 2001-02-06 2006-06-27 Swagelok Company Fitting with separable gripping device for pipe and tube
US7416225B2 (en) 2001-02-06 2008-08-26 Swagelok Company Fitting for metal pipe and tubing
CN101245880A (zh) 2001-02-06 2008-08-20 斯瓦戈洛克公司 带有可分开的管道夹紧装置的管道配装件
DE10128851A1 (de) 2001-06-15 2003-01-09 Gressel Ag Aadorf Rohrverschraubung
US6851729B2 (en) 2001-12-07 2005-02-08 Parker-Hannifin Corporation Tube fitting for medium pressure applications
US6860514B2 (en) 2002-01-14 2005-03-01 Earthjtool Company, L.L.C. Drill string joint
JP2003232474A (ja) 2002-02-08 2003-08-22 Nasco Fitting Kk 管継手
DE10206684B4 (de) 2002-02-18 2007-06-28 Peter Pisinger Klemmverschraubung
GB0221076D0 (en) 2002-09-11 2002-10-23 Guest John Int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tube couplings
US6905142B2 (en) * 2002-09-25 2005-06-14 Huck Patents, Inc. Hydraulic coupling
JP3947971B2 (ja) 2002-11-25 2007-07-25 Smc株式会社 管継手
JP4229775B2 (ja) 2003-07-18 2009-02-25 イハラサイエンス株式会社 管継手
US7002077B2 (en) 2004-03-01 2006-02-21 Thomas & Betts International, Inc. Threadless conduit fitting including continuous compression ring
US7497483B2 (en) 2004-04-22 2009-03-03 Swagelok Company Fitting for tube and pipe with cartridge
TW200602577A (en) 2004-04-22 2006-01-16 Swagelok Co Fitting for tube and pipe
JP3939311B2 (ja) 2004-05-25 2007-07-04 ナスコフィッティング株式会社 管継手
CA2469353A1 (en) 2004-05-31 2005-11-30 Masco Canada Limited Pipe coupling
FR2872561B1 (fr) 2004-06-30 2008-02-08 Chuchu Decayeux Soc Par Action Dispositif de raccord d'un tuyau, procede de montage associe et dispositif de tirette
US7055868B2 (en) 2004-07-09 2006-06-06 Highlands Corporation Corrugated tube fitting
US20060138772A1 (en) 2004-12-27 2006-06-29 Carrier Corporation Braze-free connector
US7316777B2 (en) 2005-01-28 2008-01-08 Valco Instruments Co., Inc. Compression fitting nut with interlocked ferrule
ITGE20050015A1 (it) 2005-02-16 2006-08-17 Unidelta S P A Giunto di raccordo per tubi di trasporto di fluidi
GB2462016B (en) * 2005-02-25 2010-06-30 Parker Hannifin Plc A coupling
US20060237962A1 (en) 2005-04-22 2006-10-26 Anderson Bret M Tool for preparing fitting and conduit connection
WO2007019141A1 (en) 2005-08-04 2007-02-15 Parker-Hannifin Corporation Pre-assemblable, push-in fitting connection for corrugated tubing
JP2007146893A (ja) 2005-11-24 2007-06-14 Toyota Motor Corp 配管の継手構造
JP3901207B1 (ja) 2005-11-29 2007-04-04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管継手
JP5342880B2 (ja) 2006-01-13 2013-11-13 スウエイジロク・カンパニー 適合された係合面を有する継手
JP5023721B2 (ja) 2006-01-31 2012-09-1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食い込み式管接続構造
DE102006023650A1 (de) * 2006-05-18 2007-11-22 Eifeler Maschinenbau Gmbh Rohrverbindung mit einem umgeformten Rohr
CA2668476A1 (en) 2006-11-02 2008-05-15 Swagelok Company Pull-up by torque fitting
JP5012118B2 (ja) 2007-03-19 2012-08-29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食い込み式管継手、冷凍装置及び温水装置
CN201053546Y (zh) 2007-06-22 2008-04-30 江苏海纳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卡套式管道接头
DE112008001699T5 (de) 2007-06-26 2010-06-10 Swagelok Co., Solon Leitungsverbindung mit Sensorfunktion
US20100320755A1 (en) 2007-06-26 2010-12-23 Swagelok Compan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zero clearance connection with optional sensing function
EP2183516A1 (en) 2007-07-27 2010-05-12 Swagelok Company Tapered nut for tube or pipe fitting
DE112008002088T5 (de) * 2007-08-03 2010-09-09 Swagelok Company, Solon Ringzwingenanschluss mit drehmomentbasiertem Aufziehen
US7900976B2 (en) * 2007-09-06 2011-03-08 Insight Engineering Services, Inc. Coupling device for tubular members
US8608210B2 (en) 2007-09-06 2013-12-17 Insight Engineering Services, Inc. Coupling device for tubular members
JP5266956B2 (ja) 2007-09-11 2013-08-2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両用管継手、この両用管継手用の専用工具、冷凍装置、分離型空気調和機
JP2009085430A (ja) 2007-09-11 2009-04-23 Daikin Ind Ltd 管継手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冷凍装置
JP5326457B2 (ja) 2007-09-28 2013-10-30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食い込み式管接続構造、弁、食い込み式管継手及び冷凍装置
CA2726045C (en) 2008-06-02 2018-07-10 Swagelok Company Fitting assembly evalua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JP2010048409A (ja) * 2008-07-23 2010-03-04 Daikin Ind Ltd 食い込み式管接続構造、弁、食い込み式管継手及び冷凍装置
CN105333246B (zh) * 2008-12-10 2018-04-17 斯瓦戈洛克公司 具有轴向负荷的卡套夹头
WO2010096675A1 (en) 2009-02-20 2010-08-26 Swagelok Company Conduit fitting with split torque collar
KR101672069B1 (ko) * 2009-02-20 2016-11-02 스와겔로크 컴패니 토크 칼라를 지닌 도관용 피팅
WO2010129261A1 (en) 2009-04-27 2010-11-11 Swagelok Company Tapered drive nut for conduit fitting
CN105605348B (zh) 2010-01-21 2019-09-06 世伟洛克公司 具有用于导管配件的保持结构的导管夹持装置
KR100987334B1 (ko) 2010-02-11 2010-10-12 주식회사 비엠티 조임량 확인이 가능한 튜브 피팅 구조
JP5899766B2 (ja) * 2011-09-30 2016-04-0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食い込み式管接続構造
JP2013076457A (ja) * 2011-09-30 2013-04-25 Daikin Industries Ltd 管接続構造
US20130106103A1 (en) 2011-11-02 2013-05-02 Tylok International, Inc. Face seal conduit fitting
US8641099B2 (en) * 2012-07-05 2014-02-04 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Coupling with one-piece plural nipples
CN106489048B (zh) 2014-05-09 2019-04-05 世伟洛克公司 具有适于利于装配的部件的导管接头
WO2017035439A1 (en) * 2015-08-26 2017-03-02 Swagelok Company Conduit retaining structure for conduit fitting
CN109312882A (zh) * 2016-03-08 2019-02-05 斯瓦戈洛克公司 用于导管配件的部件保持结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61372A (en) * 1972-03-13 1974-07-24 Weatherhead Co Tube couplings
US5388866A (en) * 1990-03-09 1995-02-14 Lourdes Industries High pressure coupling with provision for preventing separation of parts and with anti-galling provision
EP1536175A2 (en) * 1999-09-13 2005-06-01 Swagelok Company Tube fitting with indicating means
CN1969142A (zh) * 2004-04-22 2007-05-23 斯瓦戈洛克公司 用于管子和管道的配件
CN102985740A (zh) * 2010-07-09 2013-03-20 世伟洛克公司 具有挠性扭矩箍的管道接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079046B2 (en) 2021-08-03
RU2016147931A (ru) 2018-06-13
US20210317933A1 (en) 2021-10-14
RU2678474C2 (ru) 2019-01-29
WO2015171998A3 (en) 2016-03-10
CA2967293A1 (en) 2015-11-12
US20200003345A1 (en) 2020-01-02
WO2015171998A2 (en) 2015-11-12
CN106489048A (zh) 2017-03-08
AU2015255789A1 (en) 2016-12-22
RU2016147931A3 (zh) 2018-11-27
EP3140580A4 (en) 2018-02-07
EP3140580A2 (en) 2017-03-15
US20150323110A1 (en) 2015-11-12
US10024468B2 (en) 2018-07-17
KR20170003660A (ko) 2017-01-09
SG11201609738PA (en) 2016-12-29
EP3140580B1 (en) 2020-03-25
CN106489048B (zh) 2019-04-05
US20180320804A1 (en) 2018-11-08
IL249055A0 (en) 2017-01-31
KR102398921B1 (ko) 2022-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89048B (zh) 具有适于利于装配的部件的导管接头
US10760722B2 (en) Fitting subassembly with retained ferrule
CN105333246B (zh) 具有轴向负荷的卡套夹头
CN105351653B (zh) 具有挠性扭矩箍的管道接头
CN109073119A (zh) 用于管道配件的组件保持结构
US11703165B2 (en) Ferrule assembly for conduit fitting
US20240183470A9 (en) Conduit fitting with components adapted for facilitating assembl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