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70793B - 一种合成碳十五三苯基膦盐的工艺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合成碳十五三苯基膦盐的工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70793B
CN109970793B CN201910216533.6A CN201910216533A CN109970793B CN 109970793 B CN109970793 B CN 109970793B CN 201910216533 A CN201910216533 A CN 201910216533A CN 109970793 B CN109970793 B CN 1099707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acid
mixture
reaction
synthesiz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1653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70793A (zh
Inventor
吴世林
江华峰
邸维龙
梁庭枝
黄海青
张贵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Wisdom Bi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Wisdom Bi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Wisdom Bi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Wisdom Bi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1653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707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707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707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707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707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9/00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5 or 15 of the Periodic Table
    • C07F9/02Phosphorus compounds
    • C07F9/28Phosphorus compounds with one or more P—C bonds
    • C07F9/54Quaternary phosphonium compounds
    • C07F9/5442Aromatic phosphonium compounds (P-C aromatic linkag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碳十五三苯基膦盐的工艺方法,该方法采用化合物(2)在酸催化下环化得到化合物(3);化合物(3)与次卤酸(HXO)发生加成反应得到化合物(4)和化合物(5)的混合物;化合物(4)和化合物(5)的混合物在碱催化下发生卤化氢的消除反应得到化合物(6)和化合物(7)的混合物;化合物(6)和化合物(7)的混合物与三苯基膦反应得到终产品碳十五三苯基膦盐(1)。本发明的工艺方法收率和纯度不比现有的制备工艺差,并且整个工艺过程原料渠道简单,操作简单易控,可实现工业化。

Description

一种合成碳十五三苯基膦盐的工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合成碳十五三苯基膦盐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在角黄素,β-胡萝卜素及维生素A及衍生物的制备中有一种关键中间体,其结构如式(1)所示:
Figure BDA0002001051930000011
X-为生Cl-、Br-、HSO- 4
目前工业化该中间体都采取如下的方法,具体合成路线如下:
Figure BDA0002001051930000012
以柠檬醛与丙酮为原料在碱性环境下缩合生成假紫罗兰酮,然后酸催化环化成β-紫罗兰酮,再与氯乙烯基镁生成乙烯基-β-紫罗兰醇(vinyl-β-ionol),最后在酸存在下与三苯基膦(triphenylphosphine)反应生成该中间体。该工艺路线中柠檬醛的合成技术难度与风险很大,因为柠檬醛的现行合成工艺中以丙酮、乙炔为起始原料的方法中要连续用到乙炔,并有加氢过程;而以异丁烯、甲醛为起始原料的工艺中要用到100Kg以上压力,并且在异戊烯醇氧化成异戊烯醛的过程中要用到300℃以上高温。因此,该合成碳十五三苯基膦盐路线的原料来源渠道及成本是个大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碳十五三苯基膦盐合成路线存在的原料来源复杂、工艺路线成本高等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合成碳十五三苯基膦盐的工艺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合成碳十五三苯基膦盐的工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化合物(2)在酸催化下环化得到化合物(3);
步骤二,化合物(3)与次卤酸(HXO)发生加成反应得到化合物(4)和化合物(5)的混合物;
步骤三,化合物(4)和化合物(5)的混合物在碱催化下发生卤化氢的消除反应得到化合物(6)和化合物(7)的混合物;
步骤四,化合物(6)和化合物(7)的混合物与三苯基膦反应得到终产品碳十五三苯基膦盐(1);
其合成路线如下:
Figure BDA0002001051930000031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一中环化反应的具体条件为:化合物(2)和酸的质量比为1:(1~8),所述酸为磷酸、浓硫酸、三氟乙酸中的一种,反应温度为-5~10℃,反应溶剂为甲醇、石油醚、正己烷、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一中环化反应的具体条件优选为:化合物(2)和酸的质量比为1:(3~4),所述酸为磷酸、浓硫酸、三氟乙酸中的一种,反应温度为-5~0℃,反应溶剂为甲醇与石油醚、正己烷、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并且甲醇在混合溶剂中的比例为20~50%。
进一步地,所述甲醇在混合溶剂中的比例优选为20~25%。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二中加成反应的具体条件为:化合物(3)与次卤酸的摩尔比为1:(1~2),所述次卤酸(HXO)为次氯酸或者次溴酸,反应温度为0~20℃。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二中加成反应的具体条件优选为:化合物(3)与次卤酸的摩尔比为1:1.1,所述次卤酸(HXO)为次氯酸或者次溴酸,反应温度为0~5℃。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三中消除反应的具体条件为:碱为碳酸钠、氢氧化钠、甲醇钠、乙醇钠中的一种,反应温度为20~80℃。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三中消除反应的具体条件优选为:碱为氢氧化钠,反应温度为25~30℃。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四中化合物(6)和化合物(7)的混合物与三苯基膦反应的具体条件为:以浓硫酸、盐酸、氢溴酸中的一种为酸催化剂,化合物(6)和化合物(7)的混合物、三苯基膦、酸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1~1.5):(0.8~2),反应温度为15~80℃。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四中化合物(6)和化合物(7)的混合物与三苯基膦反应的具体条件优选为:以浓硫酸、盐酸、氢溴酸中的一种为酸催化剂,化合物(6)和化合物(7)的混合物、三苯基膦、酸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1.1:1.05,反应温度为30~40℃。
本发明的优势和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提供了另外一种合成碳十五三苯基膦盐的路线,并且收率和纯度不比现有的制备工艺差;
2.本发明的起始原料——化合物(2),即法尼烯已经被大规模的通过发酵途径生产,成本低,并且在维生素E的合成中大规模应用,因此,本发明的工艺路线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3.整个工艺过程操作简单易控,易实现工业化。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实施例1
化合物(3)的制备
将100g化合物(2)与100g正己烷混合均匀后冷却到-20℃,得到混合液一;取300g98%的浓硫酸,滴加30g甲醇,滴加过程中控制温度不超过5℃,得到混合液二;将混合液二滴加到混合液一中,滴加过程中维持反应器温度在-5~
0℃,滴加结束检测原料消失即停止反应;然后将反应液缓慢加入到1000mL的冰水混合物中,保持体系温度低于10℃。分层后保留有机相,加入100mL水,并用8%的碳酸钠溶液调pH值到中性后,分层后保留有机相,有机相回收溶剂后精馏,得到化合物(3)70g,GC含量97%,收率70%。
实施例2
化合物(3)的制备
将100g化合物(2)与100g石油醚混合均匀后冷却到-20℃,得到混合液一;取100g三氟乙酸,滴加30g石油醚,滴加过程中控制温度不超过5℃,得到混合液二;将混合液二滴加到混合液一中,滴加过程中维持反应器温度在0~5℃,滴加结束检测原料消失即停止反应;然后将反应液缓慢加入到1000mL的冰水混合物中,保持体系温度低于10℃。分层后保留有机相,加入100mL水,并用8%的碳酸钠溶液调pH值到中性后,分层后保留有机相,有机相回收溶剂后精馏,得到化合物(3)56g,GC含量97.5%,收率56%。
实施例3
化合物(3)的制备(中试实验)
将500g化合物(2)与500g正己烷混合均匀后冷却到-20℃,得到混合液一;取1500g85%的浓磷酸,滴加150g甲醇,滴加过程中控制温度不超过5℃,得到混合液二;将混合液二滴加到混合液一中,滴加过程中维持反应器温度在-5~0℃,滴加结束检测原料消失即停止反应;然后将反应液缓慢加入到5L的冰水混合物中,保持体系温度低于10℃。分层后保留有机相,加入500mL水,并用8%的碳酸钠溶液调pH值到中性后,分层后保留有机相,有机相回收溶剂后精馏,得到化合物(3)361g,GC含量97.7%,收率72%。化合物(3)的核磁数据如下:
1H-NMR(δ,ppm)0.98(s,6H,C(CH3)2),1.42-1.51(m,2H,-CH2-),1.49(s,3H,-CH3),1.53-1.61-1.71(m,2H,-CH2-),1.71(s,3H,-CH3),1.81(t,2H,-CH2-),2.43(d,2H,-CH2-),5.12-5.23(m,2H,=CH2),5.37(t,1H,H-4),6.34-6.61(m,1H,H-2)。
实施例4
化合物(4)和化合物(5)的混合物的制备
取20.4g(0.1mol)的化合物(3),加入市售10%含量的次氯酸钠水溶液82g(0.11mol),降温到0~5℃后在搅拌下滴加10%的稀硫酸54g,滴加时间为1h,滴加结束后维持此温度继续反应2h,静置分层,上层有机相用8%的碳酸钠调pH值到6.5,减压精馏得到21.8g产品,其中化合物(4)占42%,化合物(5)占57%;混合物的总收率为85%。
实施例5
化合物(4)和化合物(5)的混合物的制备
取20.4g(0.1mol)的化合物(3),加入市售10%含量的次溴酸钠水溶液238g(0.2mol),降温到10~15℃后在搅拌下滴加10%的稀硫酸108g,滴加时间为1.5h,滴加结束后维持此温度继续反应2h,静置分层,上层有机相用8%的碳酸钠调pH值到6.5,减压精馏得到12.8g产品,其中化合物(4)占43%,化合物(5)占56%;混合物的总收率为50%。
实施例6
化合物(4)和化合物(5)的混合物的制备(中试试验)
取1.02kg(5mol)的化合物(3),加入市售10%含量的次氯酸钠水溶液4.1kg(5.5mol),降温到0~5℃后在搅拌下滴加10%的稀硫酸2.7kg,滴加时间为3h,滴加结束后维持此温度继续反应2h,静置分层,上层有机相用8%的碳酸钠调pH值到6.5,减压精馏得到1.1kg产品,其中化合物(4)占42%,化合物(5)占57%;混合物的总收率为85.9%。
化合物(4)的核磁数据如下:
1H-NMR(δ,ppm)0.98(s,6H,C(CH3)2),1.34-1.73(m,4H,-CH2-CH2-),1.41(s,3H,-CH3),1.62-1.71(m,2H,-CH2(CH3)C=),1.72(s,3H,-CH3),2.33-2.42(m,2H,-CH2-),3.63(t,1H,-CH-),5.22-5.89(m,3H,-CH=CH2)。
化合物(5)的核磁数据如下:
1H-NMR(δ,ppm)0.98(s,6H,C(CH3)2),1.33-1.74(m,4H,-CH2-CH2-),1.42(s,3H,-CH3),1.65-1.72(m,2H,-CH2(CH3)C=),1.74(s,3H,-CH3),2.40-2.52(m,2H,-CH2-),4.41(t,2H,-CH2-),4.23(t,1H,-CHCl-);5.72-5.76(m,1H,-CH-)。
实施例7
化合物(6)和化合物(7)的混合物的制备
取30g化合物(4)和化合物(5)(氯代物)的混合物,加5%氢氧化钠水溶液100mL;维持反应温度在25~30℃,搅拌2个小时,气相跟踪,原料含量小于0.3%后结束反应,静置分层后保留有机相,有机相经减压精馏得到产品24g,其中式(6)占58%,式(7)占41%,收率为93.3%。
实施例8
化合物(6)和化合物(7)的混合物的制备
取30.1g化合物(4)和化合物(5)(溴代物)的混合物,加5%碳酸钠水溶液100mL;维持反应温度在75~80℃,搅拌2个小时,气相跟踪,原料含量小于0.3%后结束反应,静置分层后保留有机相,有机相经减压精馏得到产品19.8g,其中式(6)占57.5%,式(7)占41.5%,收率为90%。
实施例9
化合物(6)和化合物(7)的混合物的制备
取30g化合物(4)和化合物(5)(氯代物)的混合物,加19%乙醇钠水溶液100mL;维持反应温度在30~35℃,搅拌2个小时,气相跟踪,原料含量小于0.3%后结束反应,静置分层后保留有机相,有机相经减压精馏得到产品20.6g,其中式(6)占58.1%,式(7)占41.3%,收率为80%。
实施例10
化合物(6)和化合物(7)的混合物的制备(中试试验)
取1.5kg化合物(4)和化合物(5)(氯代物)的混合物,加5%氢氧化钠水溶液5L;维持反应温度在25~30℃,搅拌2个小时,气相跟踪,原料含量小于0.3%后结束反应,静置分层后保留有机相,有机相经减压精馏得到产品1.21kg,其中式(6)占58.4%,式(7)占41.1%,收率为94.1%。
化合物(6)的核磁数据如下:
1H-NMR(δ,ppm)0.98(s,6H,C(CH3)2),1.34-1.76(m,4H,-CH2-CH2-),1.43(s,3H,-CH3),1.64-1.71(m,2H,-CH2(CH3)C=),1.73(s,3H,-CH3),4.12(d,2H,-CH2-),5.64(t,1H,H-2),6.61(s,1H,H-4);6.62(s,1H,H-5)。
化合物(7)的核磁数据如下:
1H-NMR(δ,ppm)0.98(s,6H,C(CH3)2),1.33-1.72(m,4H,-CH2-CH2-),1.39(s,3H,-CH3),1.80-2.09(m,2H,-CH2(CH3)C=),1.66(s,3H,-CH3),4.99-6.19(m,5H,vin yl)。
实施例11
碳十五三苯基膦盐——化合物(1)的制备
取化合物(6)和化合物(7)的混合物22g(0.1mol)加入到100ml的二氯甲烷中,再加入28.9g(0.11mol)的三苯基膦和10.29g(0.105mol)的98%的浓硫酸,反应温度在30~35℃搅拌8小时,气相跟踪反应,原料消失后停止反应;蒸馏除去二氯甲烷后加乙酸乙酯120ml在常温进行结晶,过滤,在50~70℃真空干燥得到化合物(1)50.6g,收率为90%,纯度为98.5%。
实施例12
碳十五三苯基膦盐——化合物(1)的制备
取化合物(6)和化合物(7)的混合物22g(0.1mol)加入到100ml的二氯甲烷中,再加入39.4g(0.15mol)的三苯基膦和20.3g(0.2mol)的浓盐酸(37%),反应温度在20~25℃搅拌8小时,气相跟踪反应,原料消失后停止反应;蒸馏除去二氯甲烷后加乙酸乙酯120ml在常温进行结晶,过滤,50~70℃真空干燥后得到化合物(1)37.6g,收率为75%,纯度为97%。
实施例13
碳十五三苯基膦盐——化合物(1)的制备
取化合物(6)和化合物(7)的混合物22g(0.1mol)加入到100ml的二氯甲烷中,再加入34.1g(0.13mol)的三苯基膦和16.2g(0.08mol)的40%氢溴酸,反应温度在75~80℃搅拌10小时,气相跟踪反应,原料消失后停止反应(还有水量都影响,含水越高,收率越差,所以尽量用各种酸的最高浓度);蒸馏除去二氯甲烷后加乙酸乙酯120ml在常温进行结晶,过滤,50~70℃真空干燥后得到化合物(1)40.1g,收率为80%,纯度为98%。
实施例14
碳十五三苯基膦盐——化合物(1)的制备(中试试验)
取化合物(6)和化合物(7)的混合物1.1kg(5mol)加入到100ml的二氯甲烷中,再加入1.45kg(0.11mol)的三苯基膦和514.5g(0.105mol)的98%的浓硫酸,反应温度在30~35℃搅拌8小时,气相跟踪反应,原料消失后停止反应;蒸馏除去二氯甲烷后加乙酸乙酯6L在常温进行结晶,过滤,50~70℃真空干燥后得到化合物(1)2.6kg,收率为92.8%,纯度为99%。
综上,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合成碳十五三苯基膦盐的路线,中试试验的总收率达到54%,纯度达到99%,可实现工业化,并且整个工艺过程的原料和试剂的获得渠道简单,成本较低,工艺操作简单易控,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合成碳十五三苯基膦盐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化合物(2)在酸催化下环化得到化合物(3);
步骤二,化合物(3)与次卤酸(HXO)发生加成反应得到化合物(4)和化合物(5)的混合物;
步骤三,化合物(4)和化合物(5)的混合物在碱催化下发生卤化氢的消除反应得到化合物(6)和化合物(7)的混合物;
步骤四,化合物(6)和化合物(7)的混合物与三苯基膦反应得到终产品碳十五三苯基膦盐(1);
其合成路线如下:
Figure FDA00020010519200000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成碳十五三苯基膦盐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环化反应的具体条件为:化合物(2)和酸的质量比为1:(1~8),所述酸为磷酸、浓硫酸、三氟乙酸中的一种,反应温度为-5~10℃,反应溶剂为甲醇、石油醚、正己烷、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合成碳十五三苯基膦盐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环化反应的具体条件优选为:化合物(2)和酸的质量比为1:(3~4),所述酸为磷酸、浓硫酸、三氟乙酸中的一种,反应温度为-5~0℃,反应溶剂为甲醇与石油醚、正己烷、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并且甲醇在混合溶剂中的比例为20~5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合成碳十五三苯基膦盐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醇在混合溶剂中的比例优选为20~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成碳十五三苯基膦盐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加成反应的具体条件为:化合物(3)与次卤酸的摩尔比为1:(1~2),所述次卤酸(HXO)为次氯酸或者次溴酸,反应温度为0~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合成碳十五三苯基膦盐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加成反应的具体条件优选为:化合物(3)与次卤酸的摩尔比为1:1.1,所述次卤酸(HXO)为次氯酸或者次溴酸,反应温度为0~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成碳十五三苯基膦盐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消除反应的具体条件为:碱为碳酸钠、氢氧化钠、甲醇钠、乙醇钠中的一种,反应温度为20~8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合成碳十五三苯基膦盐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消除反应的具体条件优选为:碱为氢氧化钠,反应温度为25~3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成碳十五三苯基膦盐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化合物(6)和化合物(7)的混合物与三苯基膦反应的具体条件为:以浓硫酸、盐酸、氢溴酸中的一种为酸催化剂,化合物(6)和化合物(7)的混合物、三苯基膦、酸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1~1.5):(0.8~2),反应温度为15~8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合成碳十五三苯基膦盐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化合物(6)和化合物(7)的混合物与三苯基膦反应的具体条件优选为:以浓硫酸、盐酸、氢溴酸中的一种为酸催化剂,化合物(6)和化合物(7)的混合物、三苯基膦、酸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1.1:1.05,反应温度为30~40℃。
CN201910216533.6A 2019-03-20 2019-03-20 一种合成碳十五三苯基膦盐的工艺方法 Active CN1099707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16533.6A CN109970793B (zh) 2019-03-20 2019-03-20 一种合成碳十五三苯基膦盐的工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16533.6A CN109970793B (zh) 2019-03-20 2019-03-20 一种合成碳十五三苯基膦盐的工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70793A CN109970793A (zh) 2019-07-05
CN109970793B true CN109970793B (zh) 2021-03-12

Family

ID=67079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16533.6A Active CN109970793B (zh) 2019-03-20 2019-03-20 一种合成碳十五三苯基膦盐的工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707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99662B (zh) * 2020-04-26 2022-12-20 上海新华联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异维a酸c15-氯化三苯基膦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E112021007697T5 (de) 2021-05-19 2024-03-07 Wanhua Chemical Group Co., Ltd. Herstellungsverfahren für c15-phosphinsalz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517422A1 (de) * 1995-05-12 1996-11-14 Basf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beta-Carotin-Präparaten mit hohem 9(Z)-Gehalt
CN101037449B (zh) * 2007-04-09 2010-04-07 广州巨元生化有限公司 一种季磷盐及应用于类胡萝卜素的合成
CN101774957B (zh) * 2010-01-29 2012-12-26 广州智特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β-胡萝卜素的合成工艺
CN103172673B (zh) * 2011-12-26 2016-04-20 南京工业大学 3,7,11-三甲基十二碳-2,4,6,10-四烯-1-基膦盐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70793A (zh) 2019-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70793B (zh) 一种合成碳十五三苯基膦盐的工艺方法
CN115073275A (zh) 一种光引发剂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的制备方法
CN106279097A (zh) 一种丙烯基‑1,3‑磺酸内酯的制备方法
CN111836799A (zh) 连续合成烷烃磺酸的工业方法
CN103058984B (zh) 西瓜酮的合成方法
CN106588657A (zh) 一种合成碳酸二甲酯的方法
CN103896945B (zh) 一种简便的叶酸环保生产方法
EP2403820B1 (en) Chemical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aloalkenone ethers
CN108997188A (zh) 艾瑞昔布的合成方法
CN110759840B (zh) 1,1-二溴-2,2-双(氯甲基)环丙烷的合成方法
CN103755706B (zh) 一种合成叶酸的环保制备方法
CN102127061B (zh) 一种制备6-氟-3,4-二氢-2h-1-苯并吡喃-2-环氧乙烷的改进方法
CN101696153A (zh) 3,3-二甲基-1-丁醇的制备方法
CN103012094B (zh) 一种紫罗兰酮系香料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CN110003167A (zh) 一种2-噻吩乙酸的合成方法
EP2778153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vinyl acetate
CN111484510B (zh) 一种(2,6,6-三甲基-1-环己烯基)乙醛的制备方法
CN110818591A (zh) 一种3,4,5,6-四氯-2-氰基苯甲酸甲酯的制备方法
CN108863867B (zh) 管道化连续生产二苯硫醚的方法
CN105732429A (zh) 一种五氟苯甲腈的生产方法
CN115677463B (zh) 一种β-环柠檬醛的简便制备方法
CN103183592A (zh) 2-氯-1,1,1-三烷氧基乙烷的制备方法
CN117843480B (zh) 4,4,4-三氟乙酰乙酸乙酯的合成方法及所采用的合成装置
CN115636740A (zh) 环丙基甲醛的合成新工艺
CN108383719B (zh) 一种环己甲酸的生产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Process for Synthesis of C_15 Triphenylphosphine Sal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2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312

Pledgee: Bank of China Limited by Share Ltd. Guangzhou Panyu branch

Pledgor: GUANGZHOU WISDOM BIO-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45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