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64549A - 电气盒 - Google Patents

电气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64549A
CN109964549A CN201780053441.XA CN201780053441A CN109964549A CN 109964549 A CN109964549 A CN 109964549A CN 201780053441 A CN201780053441 A CN 201780053441A CN 109964549 A CN109964549 A CN 1099645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portion
electrical box
power cable
wiring
protru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5344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64549B (zh
Inventor
西田光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9645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645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645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645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sertion, Bundling And Securing Of Wires For Electric Apparatuses (AREA)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 Mounting Components In General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气盒(20),具备:基板设置部(21),其配置有电装基板;及电线安装部(布线安装部)(22),其安装有与电装基板连接的电源电线(布线)(90)。电线安装部(22)具有板状构件、第一引导部(41)、第二引导部(42)、及突起部(43)。第一引导部(41)形成为从板状构件突出,并供电源电线(90)的上游侧配置。第二引导部(42)形成为从板状构件突出,并供电源电线(90)的下游侧配置。突起部(43)配置在第一引导部(41)与第二引导部(42)之间,并对电源电线(90)的行进方向进行变更。在第一引导部(41)以及第二引导部(42)中,在其顶部分别设置有檐部。

Description

电气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调和机的室内机等所具备的电气盒。
背景技术
空气调和机通常由配置于室内的室内机(室内侧单元)和配置于屋外的室外机(室外侧单元)构成。上述各单元通过冷却介质配管以及电气布线相互连接。此外,在室内机中设置有在顶端部具有用于与电源连接的插头的电源电线。电气布线以及电源电线与实施空气调和机的控制的电装基板连接。
为了保持以及固定该电装基板,室内机具备电气盒(也称作电气部件箱)。并且,在电气盒内的电装基板中连接有多个电气布线以及电源电线。因此,对于电气盒,谋求将电气布线以及电源电线(电源布线)设置在适当的位置(即,以不会对电源电线的品质带来不良影响的程度,以不使电源电线移动的状态安装于设备)。特别是,对于向室内机供给电源的电源电线,考虑到安全性并为了确保充分的拉伸强度,而使用螺钉、电线夹子等固定部件,以没有位置偏移的状态安装于电气盒。
此外,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不用使用电线夹子而能够对电源电线、电气布线进行固定的方案。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空气调和机中,作为配置电源电线的构成,设置有:间隙部10,其配置在单元主体的后板的周面部与前表面面板之间,并供从电气部件箱延伸的电源电线K插通;及导承凸台部12,其从后板周面部向间隙部突出设置,并对插通于间隙部的电源电线的中途部的位置进行限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件
日本特开平10-11097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像螺钉、电线夹子等那样,在使用与电气部件箱(电气盒)不同的结构部件对电源电线进行固定的构成中,因部件的组合时的偏差,固定力也产生偏差。因此,在直至制品的组装完成为止的期间,电源电线未被完全定位且为不稳定的状态。因此,例如在输送组装中途的电气盒的期间,会产生电源电线从规定的位置偏移这样的问题。
此外,电源电线根据对应的电压以及电流,而其粗细(直径)、硬度也不同。当将这样的不同的种类的电源电线例如安装于专利文献1所记载那样的构成的电气部件箱(电气盒)时,间隙部的大小恒定,因此能够容易地安装直径小且比较柔软的电源电线,但有时安装直径大且硬的电源电线较为困难。此外,在具有更大的间隙部的不同的电气部件箱(电气盒)的情况下,直径小且比较柔软的电源电线的固定力弱,在输送中会产生易于偏离这样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许多种类的电源电线等布线分别设置于适当的位置的电气盒。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所涉及的电气盒对电装基板进行收容。该电气盒具备:基板设置部,其配置有电装基板;及布线安装部,其安装有与所述电装基板连接的布线。所述布线安装部具有:板状构件;第一引导部,其从所述板状构件突出,并供所述布线的上游侧配置;第二引导部,其从所述板状构件突出,并供所述布线的下游侧配置;及突起部,其配置于所述第一引导部与所述第二引导部之间,并对所述布线的行进方向进行变更。并且,在所述第一引导部以及所述第二引导部中,在其顶部分别设置有檐部。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所涉及的电气盒能够将许多种类的布线分别设置于适当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和机的室内机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为表示将图1所示的室内机的前表面面板敞开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为表示图1所示的室内机的内部构成的立体图。在该图中,示出配置于室内机的侧方部分的电气盒的外观构成。
图4为表示图1所示的室内机所具备的电气盒的立体图。
图5为表示图1所示的室内机所具备的电气盒的立体图。
图6为表示图4所示的电气盒的A-A线的构成的剖视图。在该图中,示出设置于电气盒的电线安装部的结构。
图7为表示图5所示的电气盒的B-B线的构成的剖视图。在该图中,示出设置于电气盒的电线安装部的结构。
图8为表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气盒中安装有小径的电源电线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9为表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气盒中安装有大径的电源电线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0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气盒的结构的侧视图。在该图中,示出在电气盒中安装有带铁氧体磁芯的电源电线的状态。
图11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气盒的结构的侧视图。该图为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图10所示的电气盒时的图。
图12为表示图10所示的电气盒的电线安装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3为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气盒的结构的剖视图。该图中示出相当于图4所示的电气盒的A-A线的构成的部分的结构。
图14为表示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气盒的结构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对相同部件标注相同附图标记。它们的名称以及功能也是相同的。因而,不重复它们的详细的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列举具备本发明的一个示例的电气盒的空气调和机为例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安装于电气盒的布线的一个示例,列举电源电线为例进行说明。但是,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还能够应用于安装电源电线以外的布线的情况。
图1中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和机的室内机1的外观构成。图2中示出将室内机1的前表面面板11敞开的状态。图3中示出室内机1的内部的结构。
<空气调和机的整体结构>
首先,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和机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和机为分离式的空气调和机,主要由室内机1和室外机(未图示)构成。
在室外机中安装有压缩机、室外侧热交换器、四通阀、及室外风扇等。由它们与室内机1侧所具备的室内侧热交换器17(参照图3)形成冷冻循环。
接着,使用图1、图2以及图3对室内机1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室内机1具有大致长方体的形状,通常安装于房屋的壁的上部来使用。如上所述,在室内机1内具备室内侧热交换器17。该室内侧热交换器17经由冷却介质配管(未图示)与室外机侧的压缩机等连接。由此,该室内机1与室外机构成冷冻循环,其结果为,作为空气调和机发挥功能。另外,控制冷冻循环的控制部设置于室内机1内的电气盒20(参照图2)。
如图2所示,室内机1主要具备筐体10、电气盒20、室内侧热交换器17、以及过滤器(未图示)等。以下,分别对上述各构成构件进行说明。
筐体10为大致长方体的树脂成形品。如图1所示,筐体10主要由前表面面板11、主体面板12、以及背面面板13构成。如图2所示,在筐体10的内部收容有室内侧热交换器17以及电气盒20等。另外,虽未图示,但在前表面面板11与室内侧热交换器17之间设置有过滤器。
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将配置有前表面面板11的一侧作为室内机1的前表面侧,将配置有背面面板13的一侧作为室内机1的背面侧。并且,将从室内机1的前表面侧朝向背面侧的方向、或从背面侧朝向前表面侧的方向,称作前后方向(图3中Z方向)。此外,在室内机1的通常的设置状态下,将从上方朝向下方或从下方朝向上方的方向,称作上下方向或垂直方向(图3中Y方向)。此外,将与该上下方向交叉或正交的方向称作水平方向或左右方向(图3中X方向)。此外,在从正面观察前表面面板11的状态下,将位于右侧的室内机1的侧面作为右侧面,将位于左侧的室内机1的侧面作为左侧面。
在筐体10的上表面设置有吸入口14。从该吸入口14将设置有室内机1的室内的空气取入至室内机1内。在该吸入口14的正下方配置有过滤器。
前表面面板11位于筐体10的前表面(正面)。前表面面板11以能够相对于主体面板12进行开闭的方式安装。图2中示出前表面面板11敞开的状态。通常在将前表面面板11敞开的状态下,过滤器呈现于前表面部,但在图2中省略过滤器的图示。因此,图2中示出位于过滤器的背面侧的室内侧热交换器17。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气盒20配置于室内机1的筐体10内的右侧方部。
此外,在主体面板12的下部设置有将从吸入口吸入的空气送出的吹出口,挡板15以可开闭的方式设置于吹出口。在挡板15连结有驱动电机(未图示)。驱动电机经由电气布线与电气盒20内的电装基板29通信连接,在空气调和机的运转中,根据来自设置于电气盒20所配置的电装基板29的控制部的控制信号对挡板15的转动角度进行调节。
此外,在背面面板13的右侧面部的背面侧的下方形成有电源电线(布线)90的最终出口13a。顶端具有插头的电源电线90的下游侧从最终出口13a向室内机1的外侧伸出。另外,在此说明的电源电线90的最终出口13a的位置为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结构。
室内侧热交换器17通过将多个热交换器像覆盖横流风扇(未图示)的屋顶(倒V字)那样组合而形成的。另外,各热交换器在左右两端多次折回的传热管(未图示)安装有许多散热片(未图示),并在制冷运转时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在制热运转时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
横流风扇配置于室内侧热交换器17的背面下方侧。横流风扇与驱动电机(未图示)连结。并且,横流风扇在空气调和机的运转中,被该驱动电机旋转驱动,将室内的空气向筐体10吸入并向室内侧热交换器17供给,并且将由室内侧热交换器17实施了热交换的空气向室内送出。另外,驱动电机经由电气布线与电气盒20内的电装基板29通信连接,并根据从设置于电气盒20内的电装基板29的控制部发送的控制信号进行动作。
电气盒20例如配置于筐体10内的右侧端部。电气盒20具备电装基板29。在电装基板29搭载有中央处理运算部(控制部)、信号收发部等。电气盒20内的电装基板29经由电气布线与冷冻循环的各构成构件连接。并且,电装基板29内的控制部基于使用者的指示、以及对室温、室外气温进行检测的温度传感器等各种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对冷冻循环进行控制,并实施制冷运转、制热运转等。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1中的电气盒20的配置位置为一个示例,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结构。
此外,电气盒20内的电装基板29还经由电气布线与横流风扇的驱动电机、挡板15的驱动电机、过滤器清扫装置(未图示)的驱动电机等连接。此外,在电气盒20连接有电源电线90(参照图8)。在电源电线90的顶端(最下游侧)设置有与电源连接的插头。由此,能够经由电源电线90向电气盒20内的电装基板29供给电力。另外,在本说明书中,电源电线的上游侧或者电源电线的行进方向的上游侧是指与电装基板29的连接部侧,电源电线的下游侧或者电源电线的行进方向的下游侧是指设置有插头的一侧。
过滤器(未图示)设置于吸入口14与室内侧热交换器17之间。过滤器捕捉从吸入口14取入至室内机1的内部的空气所包含的灰尘、尘埃。由此,能够减少取入至室内机1的内部的空气中的灰尘、尘埃的量。
<电气盒的结构>
接下来,参照图4至图7对室内机1所具备的电气盒20的更具体的构成进行说明。
图4以及图5为表示电气盒20的立体图。图4中示出从下方观察电气盒20的左侧时的状态。此外,图5中示出电气盒20的左侧面部分的结构。另外,在图4以及图5中,用XYZ的箭头表示将电气盒20设置于室内机1的情况下的位置关系。另外,箭头X与室内机1的水平方向或左右方向对应。箭头Y与室内机1的上下方向或垂直方向对应。箭头Z与室内机1的前后方向对应。
电气盒20例如为塑料制的树脂成形体。如图4以及图5所示,电气盒20主要由基板设置部21、电线安装部(布线安装部)22、前表面部23、底部24、以及铁氧体磁芯配置部26等构成。
基板设置部21具有大致平板状的基板配置板25。在图4以及图5中,示出基板配置板25的左侧面。此外,电装基板29沿着基板配置板25的右侧面安装(参照图3)。
电线安装部22为,用于以某种程度不移动的状态固定与电装基板29连接的电源电线90(参照图8等)的构件。在此,以某种程度不移动的状态固定电源电线是指,以不会对电源电线的品质带来不良影响的程度,使电源电线维持不移动的状态。电源电线90以被定位的状态安装于电线安装部22。在本实施方式中,电线安装部22位于基板设置部21的下方。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另外,如上所述,电源电线90的最上游部与电装基板29连接。此外,电源电线90在其顶端侧(最下游部)具有与电源连接的插头,并构成为从设置于筐体10的右侧面部的背面侧的下方的最终出口13a向设备外部伸出。因此,优选为,电线安装部22设置于沿着从电装基板29到最终出口13a的电源电线90的路径的位置(即,路径的中途)。
前表面部23构成电气盒20的前侧部分。如图2所示,当将筐体10的前表面面板11敞开时,前表面部23局部地露出。
底部24构成电气盒20的底部分。底部24的上表面24a从前方侧朝向后方侧向下方倾斜。并且,在上表面24a上局部地载置有电源电线90。
铁氧体磁芯配置部26位于电线安装部22的背面侧。在铁氧体磁芯配置部26载置有任意地安装于电源电线90的铁氧体磁芯。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铁氧体磁芯配置部26设置有限制铁氧体磁芯向左右方向(与板状构件51(参照图6)交叉的方向)移动的壁部46。
此外,在电气盒20中,沿着来自电装基板29的电源电线90的路径,依次设置有第一感应部31、第二感应部32、以及感应壁33。第一感应部31形成于前表面部23的背面。第二感应部以及感应壁33形成于后述的板状构件51上。感应壁33与底部24的上表面24a分离规定的距离,并配置为与底部24的上表面24a大致平行。此外,感应壁33的最下游侧的端部沿着电源电线90的安装方向弯曲,其折曲部带有圆度。即,折曲部具有弯曲的形状。通过第一感应部31、第二感应部32、以及感应壁33、电源电线90从电装基板29向电线安装部22导出。该规定的距离至少具有能够使电源电线90穿过的距离。
此外,在电气盒20中,在相当于电源电线90的行进方向的最下游侧的位置设置有电源电线90的出口E。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用于将电源电线90向出口E引导的结构,设置有第三引导部45。如后述那样,穿过第二引导部42的电源电线90被第三引导部45限制其行进方向,并从出口E向电气盒20的外侧伸出。另外,第三引导部45成为沿着电源电线90的安装方向而带有圆度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引导部45成为沿X方向(参照图4等)具有轴的圆柱形状。
<电线安装部的结构>
接下来,参照图4至图7对电线安装部22的具体的构成进行说明。图6以及图7中示出设置有电线安装部22的部位的电气盒20的截面构成。另外,在图6以及图7中,用XYZ的箭头表示将电气盒20设置于室内机1的情况下的位置关系。另外,箭头X与室内机1的水平方向或左右方向对应。箭头Y与室内机1的上下方向或垂直方向对应。箭头Z与室内机1的前后方向对应。
电线安装部22主要具有板状构件51、第一引导部41、第二引导部42、突起部43、及侧壁部44。
板状构件51为,用于配置第一引导部41、第二引导部42、突起部43、以及侧壁部44这样的电线安装部22的结构构件的基座。换言之,第一引导部41、第二引导部42、突起部43、以及侧壁部44设置为,从板状构件51上突出(参照图6)。如图6所示,板状构件51以与基板配置板25具有高低差的状态,配置为与基板配置板25大致平行。
第一引导部41配置于感应壁33的最下游侧的端部。在第一引导部41配置有电线安装部22的电源电线90的上游侧。此外,在第二引导部42配置有与第一引导部41相比较电源电线90的下游侧。即,在电源电线90的行进方向的上游侧(靠近电装基板29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引导部41,在电源电线90的行进方向的下游侧(靠近插头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引导部42。
在第一引导部41的顶端(顶部)设置有凸缘状的檐部41a。此外,在第二引导部42的顶端(顶部)设置有凸缘状的檐部42a。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引导部41的檐部41a与第二引导部42的檐部42a配置为,以其顶端侧相互对置的方式从各引导部41、42的主体部分突出(参照图8等)。在电线安装部22安装有电源电线90时,电源电线90分别穿过第一引导部41的檐部41a以及第二引导部42的檐部42a的下方(参照图8等)。另外,第二引导部42的主体部分成为沿着电源电线90的安装方向带有圆度的形状。
突起部43沿电源电线90的行进方向,配置于第一引导部41与第二引导部42之间。突起部43配置在从连结第一引导部41和第二引导部42的假想直线上偏离的位置(参照图8等)。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突起部43配置于从连结第一引导部41和第二引导部42的假想直线上向上方偏离的位置,但也可以配置于从假想直线上向下方偏离的位置。并且,电源电线90穿过突起部43的上方而向第二引导部42等引导。如此,突起部43起到变更电源电线90的行进方向的作用。另外,突起部43的主体部分成为沿着电源电线90的安装方向而带有圆度的形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突起部43的顶端(顶部)也设置有凸缘状的檐部43a。在一个示例中,檐部43a配置为,从突起部43的主体部分向上方突出。另外,檐部41a、檐部42a、檐部43a成为顶端部带有圆度的形状。
侧壁部44配置于突起部43的上方。即,侧壁部44将突起部43夹持于其间,并配置于第一引导部41以及第二引导部42的配置位置的相反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侧壁部44由相互大致平行的第一侧壁44a和第二侧壁44b构成。在直径更大的电源电线90b安装于电线安装部22的情况下,电源电线90b穿过突起部43与侧壁部44(具体而言,第一侧壁44a)之间(参照图9)。
接下来,参照图6以及图7对距构成电线安装部22的第一引导部41、第二引导部42、突起部43、以及侧壁部44的板状构件51的高度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引导部41的高度H1与第二引导部的高度H2大致相同。此外,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引导部41的高度H1与侧壁部44的高度H4大致相同。即,第一引导部41的高度H1、第二引导部的高度H2、侧壁部44的高度H4大致相同。
另外,优选为,电源电线90在安装于电线安装部22的情况下,以位于比第一引导部41的高度H1、第二引导部的高度H2、以及侧壁部44的高度H4的高度低的位置的方式进行安装。即,考虑到电源电线90的直径、电源电线90从板状构件51的突起状况,优选限定各高度H1、H2以及H4。由此,能够抑制与电气盒20相邻配置的各种驱动电机等与电源电线90接触。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优选为,突起部43的高度H3比第一引导部41的高度H1以及第二引导部的高度H2中的至少任意一方低。根据该结构,在将直径比较小的电源电线90a安装于电线安装部22时,能够在檐部43a与板状构件51之间的空间内配置电源电线90a(参照图8)。另一方面,在将直径比较大的电源电线90b安装于电线安装部22时,电源电线90b不用穿过所述的空间,例如能够穿过檐部43a的上方(参照图9)。因此,也可以与大径的电源电线90b的宽度匹配地设定突起部43的高度H3。
另外,还能够以如下方式设定突起部43的高度H3。即,在将直径小的电源电线90a安装于电线安装部22时,能够在檐部43a与板状构件51之间的空间内配置电源电线90a,且在将直径大的电源电线90b安装于电线安装部22时,电源电线90b不用穿过所述的空间,而能够以穿过檐部43a的上方的程度的高度设定高度H3。通过如此设定高度H3,能够有助于判断要安装的电线的种类。
如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能够根据各电源电线的直径、硬度的不同,改变电线安装部22的配置位置。例如,直径小的电源电线90a配置于檐部43a与板状构件51之间的空间,由此能够不易于从电线安装部22偏离。此外,例如,直径大的电源电线90b穿过檐部43a的上方,由此在制品的组装时,操作者能够容易地将电源电线90b安装于电气盒20。
另外,作为电源电线90的种类,例如可列举出以下的种类。
即,作为小径的电源电线90a,可列举出100V15A以及100V20A等的电源电线。此外,作为大径的电源电线90b,可列举出200V15A的电源电线。在本说明书中,在统称各种电源电线的情况下,记载为电源电线90,在言及小径的电源电线的情况下,记载为电源电线90a,在言及大径的电源电线的情况下,记载为电源电线90b。
<关于直径不同的电源电线的安装>
接下来,对向电气盒20安装直径不同的两种电源电线90a以及90b的方法进行说明。图8中示出在电气盒20安装有小径的电源电线90a的状态。图9中示出在电气盒20安装有大径的电源电线90b的状态。
与电装基板29连接的电源电线90(90a以及90b)的上游侧沿着第一感应部31以及第二感应部32,向感应壁33与底部24的上表面24a之间的通路导出。电源电线90(90a以及90b)穿过感应壁33与上表面24a之间的通路而向电线安装部22导出。到此为止的路径被小径的电源电线90a与大径的电源电线90b共用。
并且,在小径的电源电线90a的情况下,如图8所示,在穿过电线安装部22的第一引导部41的檐部41a的下部的空间后,穿过突起部43的檐部43a的下部的空间,接下来穿过第二引导部42的檐部42a的下部的空间。并且,最终电源电线90a穿过形成于第三引导部45与上表面24a之间的出口E而向电气盒20的外侧伸出。
另一方面,在大径的电源电线90b的情况下,如图9所示,在穿过电线安装部22的第一引导部41的檐部41a的下部的空间后,穿过形成于突起部43的上方的空间(即,突起部43与第一侧壁44a之间的空间),接下来穿过第二引导部42的檐部42a的下部的空间。并且,最终,电源电线90a穿过形成于第三引导部45与上表面24a之间的出口E而向电气盒20的外侧伸出。
如以上所述,无论在小径的电源电线90a的情况下还是在大径的电源电线90b的情况下,电源电线90均穿过第一引导部41的檐部41a与板状构件51之间的空间以及第二引导部42的檐部42a与板状构件51之间的空间。由此,在电气盒20搭载于室内机1时,能够抑制电源电线90向室内机1的水平方向侧突出。因此,能够抑制电源电线90与电气盒20相邻地安装的驱动电机等接触。
此外,在从电线安装部22更易于偏离的小径的电源电线90a的情况下,通过穿过突起部43的檐部43a与板状构件51之间的空间,能够利用电线安装部22可靠地固定电源电线90a。
此外,由于比较硬,因此在向电线安装部22的安装更加困难的大径的电源电线90b的情况下,通过穿过形成于突起部43的上方的空间,操作者能够更容易了安装电源电线90b。
在上述的电源电线90的安装方法的说明中,对从其上游侧将电源电线90安装于电气盒20进行了说明。不过,相对于电气盒20安装电源电线90的方法并不限定于上述的顺序。只要以制品组装时的操作者更高效地进行安装的方法安装电源电线90即可。
此外,电源电线90与各檐部(檐部41a、檐部42a、檐部43a)的顶端部、第三引导部45、第二引导部42的主体部分、突起部43、感应壁33的折曲部等局部地接触,同时其行进方向被引导。因此,如上所述,上述各构件沿着电源电线的安装方向带有圆度,由此能够顺畅地感应电源电线,并且能够降低损伤电源电线的可能性。
如以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气盒20设置有电线安装部22,由此可抑制在输送中等电源电线90从电气盒20脱落。因此,在组装时,能够降低操作者重新放入电源电线90的需要,能够提高组装时的操作性。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气盒20,不用另行使用固定用的部件,而能够定位并配置电气盒20的电源电线90。因此,在部件的组装中途的阶段输送电气盒等时,能够抑制电源电线90从规定的位置偏移。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气盒20中,以在中途变更穿过电线安装部22内的电源电线90的行进方向的方式,限定第一引导部41、第二引导部42、以及突起部43的位置。由此,电源电线90以在电线安装部22内弯曲的状态安装。因此,在拉拽电源电线90的插头侧时,能够利用电线安装部22而使电源电线不易移动,因此能够抑制电源电线90脱落或从电装基板29偏离。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能够抑制电源电线90向与电气盒20的侧面侧相邻地配置的风扇等驱动电机侧移动。此外,通过在电线安装部22安装有电源电线90,能够与驱动电机保持恒定的距离地配置电源电线90。由此,能够避免运转时发热的驱动电机与电源电线90接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相对于图3所示的室内机1的XYZ方向电气盒20安装于图4所示的XYZ方向的构成进行了说明。然而,电气盒20相对于室内机1的配置位置并不限定于该结构。例如,还能够沿着室内机1的水平面(XZ面)配置电气盒20的XY面。
〔第二实施方式〕
参照图10至图12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安装于电气盒的电源电线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对于电气盒20自身的结构,能够应用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因此,对于能够应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的构成构件,标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对在电气盒20安装有带铁氧体磁芯的电源电线90c的示例进行说明。铁氧体磁芯用于应对电源的噪声。
图10中示出将带铁氧体磁芯的电源电线90c安装于电气盒20的状态。图10为表示将电气盒20安装于室内机1的情况的左侧部分的图。图11中示出从相反侧观察图10所示的电气盒20以及电源电线90c时的状态。图11为表示将电气盒20安装于室内机1的情况下的右侧部分的图。图12为放大地示出电气盒20的铁氧体磁芯配置部26周边的图。
与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电源电线90a以及90b同样地,电源电线90c穿过感应壁33与上表面24a之间的通路并向电线安装部22导出。
并且,如图10所示,电源电线90c穿过电线安装部22的第一引导部41的檐部41a的下部的空间后,穿过突起部43与第一侧壁44a之间的空间,并向设置于电线安装部22的背面侧的铁氧体磁芯配置部26引导。
如图12所示,铁氧体磁芯91为筒状的构件。电源电线90c在其中途部分,从铁氧体磁芯91的中央的空间部分绕铁氧体磁芯91的外周面一周而到达顶端侧的插头。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源电线90c的铁氧体磁芯91配置部分配置于电气盒20的铁氧体磁芯配置部26。另外,如图11所示,在铁氧体磁芯配置部26的空间内形成有定位突起26a。由此,能够以稳定的状态将铁氧体磁芯91配置于铁氧体磁芯配置部26。
另外,在铁氧体磁芯配置部26设置有与板状构件51具有高低差并形成为位于与板状构件51大致平行的位置的壁部46。由此,在将带电源电线90c的电气盒20设置于室内机1时,能够限制铁氧体磁芯91向水平方向(与板状构件51交叉的方向)移动。
穿过铁氧体磁芯配置部26的电源电线90c之后通过第三引导部45变更方向。即,穿过铁氧体磁芯配置部26的电源电线90c通过第三引导部45限制其行进方向。并且,最终电源电线90c穿过形成于第三引导部45与上表面24a之间的出口E并向电气盒20的外侧伸出。如此,在带铁氧体磁芯的电源电线90c的情况下,不用穿过第二引导部42,而穿过铁氧体磁芯配置部26向出口E引导。
如以上所述,通过使用电气盒20,能够在电气盒20内变更带铁氧体磁芯的电源电线90c的方向,同时能够定位并配置带铁氧体磁芯的电源电线90c。因此,在拉拽电源电线90c的插头侧时,也能够抑制电源电线90c脱落或从电装基板29偏离。
根据电气盒20的结构,穿过铁氧体磁芯配置部26的电源电线90c与穿过第二引导部42的电源电线90a或90b,均穿过出口E向电气盒20的外侧引导。即,在任意的情况下,均向第三引导部45引导并向电气盒20的外侧伸出。在将电气盒20设置于室内机1的状态下,出口E位于室内机1的最终出口13a侧。因此,易于将从电气盒20伸出的各种电源电线90a、90b、90c向室内机1的最终出口13a引导。
〔第三实施方式〕
参照图13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电线安装部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对于除此以外的结构,能够应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以下,以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气盒120的电线安装部122的结构为中心进行说明。对于能够应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的构成构件,标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图13中示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气盒120的一部分(电线安装部122周边部分)。电气盒120具有电线安装部122。在电气盒120中,对于电线安装部122以外的结构,能够应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气盒20同样的结构。
电线安装部122主要具有板状构件51、第一引导部41、第二引导部42、突起部143、及侧壁部44。对于板状构件51、第一引导部41、第二引导部42、以及侧壁部44,能够应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气盒20同样的结构。
突起部143沿电源电线90的行进方向,配置于第一引导部41与第二引导部42之间。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突起部143配置于从连结第一引导部41和第二引导部42的假想直线上偏离的位置(参照图8等)。并且,电源电线90穿过突起部143的上方并向第二引导部42等引导。如此,突起部143起到变更电源电线90的行进方向的作用。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突起部43的顶端(顶部)设置有凸缘状的檐部43a。与此相对,在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气盒120中,未在突起部143的端部(顶部)形成有檐部。即,突起部143具有单纯的圆柱形状。根据该结构,能够更容易地实施电源电线90向电线安装部122的安装。
〔第四实施方式〕
参照图14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四实施方式中,电线安装部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对于除此以外的结构,能够应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以下,以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气盒220的电线安装部222的结构为中心进行说明。对于能够应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的构成构件,标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图14中示出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气盒220。在该图中,示出在电气盒220安装有小径的电源电线90a的状态。电气盒220具有电线安装部222。在电气盒220中,对于电线安装部222以外的结构,能够应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气盒20同样的结构。
电线安装部222主要具有板状构件51、第一引导部41、第二引导部42、突起部243、及侧壁部44。对于板状构件51、第一引导部41、第二引导部42、以及侧壁部44,能够应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气盒20同样的结构。
突起部243沿电源电线90a的行进方向,配置于第一引导部41与第二引导部42之间。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突起部43从板状构件51突出。与此相对,在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气盒220中,突起部243从底部24的上表面24a突出。如图14所示,从上表面24a到突起部243的顶端的距离比从上表面24a到第一引导部41或第二引导部42的距离大。
穿过第一引导部41的电源电线90a,穿过突起部243的上方并向第二引导部42等引导。如图14所示,突起部243起到变更电源电线90的行进方向的作用。因此,在拉拽电源电线90a的插头侧时,也能够抑制电源电线90a脱落或从电装基板29偏离。
另外,在图14中示出将小径的电源电线90a安装于电气盒220的示例,但与电气盒20同样地,还能够安装大径的电源电线90b或者带铁氧体磁芯的电源电线90c。
〔第五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对电气盒内置于空气调和机的室内机的示例进行了说明。不过,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所涉及的电气盒未必需要内置于空气调和机,还能够用作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等其他电气制品的电气盒。
例如,冰箱因面向各国的制品而电源电线的设计不同。因此,对于具有相同结构的冰箱,根据各国的设计,有时会安装不同的直径的电源电线。作为这样的冰箱的电气盒,通过采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电气盒,能够将直径不同的各电源电线分别设置于适当的位置。
(总结)
在所述的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所涉及的电气盒中,也可以是,所述突起部从所述板状构件突出,在其顶部设置有檐部。根据该结构,即使是直径比较小的布线,也能够更可靠地抑制从电线安装部偏离。
在所述的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所涉及的电气盒中,也可以是,所述突起部的高度比所述第一引导部以及所述第二引导部中的至少任意一方的高度低。根据该结构,能够更适当了配置直径不同的各种布线。
在所述的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所涉及的电气盒中,也可以是,还设置有侧壁部,所述侧壁部将所述突起部夹持于其间,并在所述第一引导部以及所述第二引导部的配置位置的相反侧从所述板状构件突出。
在所述的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所涉及的电气盒中,也可以是,相对于所述突起部而在所述布线的行进方向的下游侧,设置有配置有铁氧体磁芯的铁氧体磁芯配置部,并且在所述铁氧体磁芯配置部的更靠下游侧,设置有对穿过所述铁氧体磁芯配置部的所述布线的行进方向进行限制的第三引导部。根据该结构,能够将带铁氧体磁芯的电源电线等也安装于适当的位置。
在所述的电气盒中,也可以是,所述铁氧体磁芯配置部具有限制铁氧体磁芯向与所述板状构件交叉的方向移动的壁部。根据该结构,能够更可靠地固定铁氧体磁芯。
也可以是,所述的电气盒还具有所述布线的出口,被所述第二引导部限制行进方向的所述布线和被所述第三引导部限制行进方向的所述布线,穿过所述出口而向所述电气盒的外侧导出。根据该结构,能够将穿过不同的路径的布线从相同出口向电气盒的外侧导出。
此次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所有方面为例示,应认为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通过权利要求示出而不是所述的说明,意图在于包含与保护范围均等的意思以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此外,对于使本说明书中说明的不同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相互组合而获得的构成,也包含于本发明的范畴。
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等中,还能够将板状构件51配置于上下方向以及前后方向(即,YZ平面(参照图4等)),第一引导部41、第二引导部42、突起部43、以及侧壁部44构成为,从板状构件51向左右方向(即,X方向(参照图4等))突出。然而,在本发明的不同的方式中,还将板状构件51、及第一引导部41、第二引导部42、突起部43、以及侧壁部44的配置方向设为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配置方向不同。
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还能够将板状构件51配置于左右方向以及前后方向(即,XZ平面(参照图4等)),将第一引导部41、第二引导部42、突起部43、以及侧壁部44构成为,从板状构件51向上下方向(即,Y方向(参照图4等))突出。而且在不同的方式中,还能够将构成电气盒20的底部分的底部24的上表面24a用作板状构件。在该情况下,在向前后方向(即,Z方向(参照图4等))倾斜的板状构件上配置有第一引导部、第二引导部、突起部、以及侧壁部等。如此,构成电线安装部的各构件(即,板状构件、第一引导部、第二引导部、突起部、以及侧壁部等)的配置方向无需严格按照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前后方向中的任意方向,也可以倾斜。
附图标记说明
1:(空气调和机的)室内机
20:电气盒
21:基板设置部
22:电线安装部(布线安装部)
26:铁氧体磁芯配置部
41:第一引导部
41a:檐部
42:第二引导部
42a:檐部
43:突起部
43a:檐部
44:侧壁部
45:第三引导部
46:壁部
51:板状构件
90:电源电线(布线)
91:铁氧体磁芯
120:电气盒
122:电线安装部(布线安装部)
143:突起部
220:电气盒
222:电线安装部(布线安装部)
243:突起部
E:出口

Claims (7)

1.一种电气盒,用于收容电装基板,其特征在于,具备:
基板设置部,其配置有电装基板;及
布线安装部,其安装有与所述电装基板连接的布线,
所述布线安装部具有:
板状构件;
第一引导部,其从所述板状构件突出,并供所述布线的上游侧配置;
第二引导部,其从所述板状构件突出,并供所述布线的下游侧配置;及
突起部,其配置在所述第一引导部与所述第二引导部之间,并对所述布线的行进方向进行变更,
在所述第一引导部以及所述第二引导部中,在其顶部分别设置有檐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部从所述板状构件突出,并在其顶部设置有檐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气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部的高度比所述第一引导部以及所述第二引导部中的至少任意一方的高度低。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气盒,其特征在于,
还设置有侧壁部,所述侧壁部将所述突起部夹持于其间,并在所述第一引导部以及所述第二引导部的配置位置的相反侧从所述板状构件突出。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气盒,其特征在于,
相对于所述突起部而在所述布线的行进方向的下游侧,设置有配置有铁氧体磁芯的铁氧体磁芯配置部,并且
在所述铁氧体磁芯配置部的更靠下游侧,设置有对穿过所述铁氧体磁芯配置部的所述布线的行进方向进行限制的第三引导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气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铁氧体磁芯配置部具有限制铁氧体磁芯向与所述板状构件交叉方向移动的壁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气盒,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所述布线的出口,
被所述第二引导部限制行进方向的所述布线和被所述第三引导部限制行进方向的所述布线,穿过所述出口而向所述电气盒的外侧导出。
CN201780053441.XA 2016-11-22 2017-02-23 电气盒 Active CN1099645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27047 2016-11-22
JP2016227047 2016-11-22
PCT/JP2017/006791 WO2018096697A1 (ja) 2016-11-22 2017-02-23 電装ボック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64549A true CN109964549A (zh) 2019-07-02
CN109964549B CN109964549B (zh) 2021-09-21

Family

ID=62194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53441.XA Active CN109964549B (zh) 2016-11-22 2017-02-23 电气盒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856663B2 (zh)
CN (1) CN109964549B (zh)
WO (1) WO2018096697A1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60021U (ja) * 1984-03-30 1985-10-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装ハ−ネスの固定装置
JPH07293928A (ja) * 1994-04-20 1995-11-10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01345572A (ja) * 2000-05-31 2001-12-14 Aiwa Co Ltd 電源コードの固定構造
US20060268527A1 (en) * 2005-05-13 2006-11-30 Omron Corporation Component mounting board structure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JP2008041798A (ja) * 2006-08-03 2008-02-21 Seiko Epson Corp ケーブル保持構造及び配線構造並びに電子機器
JP2009277728A (ja) * 2008-05-12 2009-11-26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ケーブル固定構造及び電子機器
CN102897003A (zh) * 2011-07-30 2013-01-30 铃木株式会社 后部冷却单元的临时保持结构
CN103108517A (zh) * 2013-02-21 2013-05-15 上海磊跃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便捷走线式基座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837037Y1 (zh) * 1968-03-29 1973-11-05
JPS5117511Y2 (zh) * 1971-08-06 1976-05-11
JPS5515349Y2 (zh) * 1975-02-03 1980-04-09
JPS51144796U (zh) * 1975-05-16 1976-11-20
JPS57601Y2 (zh) * 1978-06-19 1982-01-06
JPS5575185U (zh) * 1978-11-20 1980-05-23
JPS611757Y2 (zh) * 1980-02-29 1986-01-21
JPS5931284U (ja) * 1982-08-20 1984-02-27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コ−ド固定装置
JPS611886U (ja) * 1984-06-08 1986-01-08 ソニー株式会社 筐体におけるコ−ドの固定機構
JPS6176996U (zh) * 1984-10-24 1986-05-23
JPH0244385U (zh) * 1988-09-21 1990-03-27
JPH063649U (ja) * 1992-06-24 1994-01-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フェライトコアの取付構造
JPH07212057A (ja) * 1994-01-27 1995-08-11 Fujitsu Ltd ケーブル保持構造
JPH10178282A (ja) * 1996-12-16 1998-06-30 Pfu Ltd ケーブル固定構造
JP3831697B2 (ja) * 2001-12-27 2006-10-11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60021U (ja) * 1984-03-30 1985-10-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装ハ−ネスの固定装置
JPH07293928A (ja) * 1994-04-20 1995-11-10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01345572A (ja) * 2000-05-31 2001-12-14 Aiwa Co Ltd 電源コードの固定構造
US20060268527A1 (en) * 2005-05-13 2006-11-30 Omron Corporation Component mounting board structure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JP2008041798A (ja) * 2006-08-03 2008-02-21 Seiko Epson Corp ケーブル保持構造及び配線構造並びに電子機器
JP2009277728A (ja) * 2008-05-12 2009-11-26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ケーブル固定構造及び電子機器
CN102897003A (zh) * 2011-07-30 2013-01-30 铃木株式会社 后部冷却单元的临时保持结构
CN103108517A (zh) * 2013-02-21 2013-05-15 上海磊跃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便捷走线式基座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96697A1 (ja) 2018-05-31
JPWO2018096697A1 (ja) 2019-10-17
JP6856663B2 (ja) 2021-04-07
CN109964549B (zh) 2021-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26142B (zh) 顶棚埋入式换气扇
CN101726049B (zh) 空调的室外机
CN102759150B (zh) 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
WO2013108652A1 (ja) 空気調和機
US9335060B2 (en)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KR20150059319A (ko) 의류처리장치
KR20220029632A (ko) 의류처리장치
CN101430113B (zh) 空调机
CN109964549A (zh) 电气盒
CN208108290U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5423515B (zh) 风口装置以及包括该风口装置的风管机
EP3835679A1 (en) Air conditioner
JP4339496B2 (ja) 空気調和機
CN209181113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
CN205897341U (zh) 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底壳组件
CN112747363A (zh) 一种风管式空调
CN205002231U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219318599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9751263A (zh) 送风装置
CN100476306C (zh) 空调装置的室外机
CN216481290U (zh) 空调器室内机
JP2012102889A (ja) 床置き室内機
KR20210143542A (ko) 전자기기
KR102254898B1 (ko) 의류처리장치
KR20100046387A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외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