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42188A - 一种亚光绿天目釉陶瓷及其制作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亚光绿天目釉陶瓷及其制作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42188A
CN109942188A CN201910302079.6A CN201910302079A CN109942188A CN 109942188 A CN109942188 A CN 109942188A CN 201910302079 A CN201910302079 A CN 201910302079A CN 109942188 A CN109942188 A CN 1099421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matt
green
glaze
temmoku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0207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顺
陈丹丽
孙敏强
王鸿超
王缨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Dehua Ask Porcelain Tile Ceram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Dehua Ask Porcelain Tile Ceram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Dehua Ask Porcelain Tile Ceram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Dehua Ask Porcelain Tile Ceram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0207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42188A/zh
Publication of CN1099421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421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Oxide Ceram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陶瓷制造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亚光绿天目釉陶瓷及其制作工艺。该种亚光绿天目釉陶瓷,包括陶瓷坯体、设置于陶瓷坯体上的亚光天目釉,所述亚光天目釉的原料包括钾长石、石英、重钙、氧化钛、高岭土、碳酸钡、碳酸锂、碳酸铜、氧化镁、氧化铬。本发明的亚光绿天目釉施于陶瓷,使用独特的原料配置亚光绿天目釉,在釉料烧成过程中,高温下产生液相分离时,氧化钛在富铁相中聚集,其呈色与铁的呈色合成,导致油滴的颜色变化,氧化钛、氧化镁、氧化铬所呈现的颜色互补,形孔雀铝绿色分相;本发明烧制出的孔雀绿色的油滴天目釉,釉面区别于传统天目釉的高玻化的玻璃光泽,在平滑的釉面上显示出丝绢光泽或蜡质光泽的亚光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亚光绿天目釉陶瓷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制造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亚光绿天目釉陶瓷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天目釉瓷是铁系结晶釉瓷器,以黑色和酱黄色为主。黑釉和酱黄釉在高温烧制过程中发生窑变,主要天目瓷种类有油滴、兔毫、星盏、黑定盏、鹧鸪斑。我国宋代烧制黑色系器皿时,釉在高温煅烧后,冷却时出现了三氧化二铁结晶的折出而呈现不同形状斑点,十分美丽,最著名的当属油滴天目、星盏天目,达到了当时陶瓷工艺的高峰。天目釉大多数是黑、褐、绀色等暗色,如最为珍贵的“油滴”是在黑釉面上不规则的散布着闪烁金属光泽的小园点。
传统的建盏天目釉釉面有光晕斑纹,没有绚丽的色彩,但具有内敛舒服的质感。为解决上述问题,如申请号为CN201710397617.5公开的黑底红斑油滴天目釉陶瓷及其制备工艺,在铁较富集的地方反应出暗红色的斑纹,并在其他金属元素富集的地方形成结晶。该种天目釉陶瓷,提供了一种红斑效果的天目釉陶瓷,目前市面上和记载中均未公开具有绿斑效果的天目釉陶瓷,如果能借鉴天目釉的花纹烧出绿色效果的斑纹,不仅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还对推动天目釉料陶瓷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亚光绿天目釉陶瓷及其制作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亚光绿天目釉陶瓷,包括陶瓷坯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陶瓷坯体上的亚光天目釉,所述亚光天目釉的原料组分如下:钾长石45-50份、石英15-18份、重钙10-15份、氧化钛8-15份、高岭土3-5份、碳酸钡2-4份、碳酸锂2-4份、碳酸铜1-3份、氧化镁1-3份、氧化铬0.5-1份。
进一步的,陶瓷坯体的原料组分如下:水吉黏土40-55份、滑石10-20份、膨润土10-20份、铁矿石5-10份、碱石5-10份、碳酸钡1-5份。
进一步的,陶瓷坯体的原料组分如下:水吉黏土52份、滑石16份、膨润土12份、铁矿石8份、碱石8份、碳酸钡4份。
进一步的,亚光天目釉的原料组分如下:钾长石49份、石英17份、重钙11份、氧化钛9份、高岭土4份、碳酸钡2份、碳酸锂3份、碳酸铜2份、氧化镁2份、氧化铬1份。
进一步的,陶瓷坯体的原料组分如下:水吉黏土53份、滑石12份、膨润土18份、铁矿石6份、碱石9份、碳酸钡2。
进一步的,亚光天目釉的原料组分如下:钾长石46份、石英15份、重钙13份、氧化钛10份、高岭土5份、碳酸钡2份、碳酸锂4份、碳酸铜2份、氧化镁2.5份、氧化铬0.5份。
一种亚光绿天目釉陶瓷的制作工艺,制作上述的亚光绿天目釉陶瓷,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制备陶瓷坯体,将制好的陶瓷坯体修坯成型;
步骤2,按照亚光绿天目釉陶瓷的原料组分制成亚光绿天目釉;
步骤3,将亚光绿天目釉施于陶瓷坯体上;
步骤4,将施釉后的陶瓷坯体放入窑炉中在氧化气氛下烧制,烧成温度为1210±10℃,烧成后获得亚光绿天目釉陶瓷。
进一步的,步骤1中,坯体采用注浆成型,坯体浆料控制细度为250目筛筛余量0.3-0.5%,泥浆出磨后陈腐1-2天,过120目筛后注浆成型,注浆成型时泥浆含水率35-40%,稠化度为1.0-1.5。
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制备的亚光绿天目釉:SiO2:Al2O3=2.5-2.9、酸度系数:CA=0.6-0.7、釉面光泽度:43-45%、釉料膨胀系数:150-160×10-6/℃。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烧成温度控制如下:
预热升温,窑炉经0.2-0.5小时,从常温升温至250摄氏度;
升温阶段,窑炉经1-1.5小时,从250℃升温至900℃;
降速升温,窑炉经0.5-1小时,从900℃升温至烧成温度,并在烧成温度保温1-2小时;
急冷降温,窑炉经0.5-1小时,从烧成温度降温至800℃;
缓速降温,窑炉经2-3小时,从850℃降温至100℃;
窑尾,窑炉经小时,从100摄氏度,降温至常温阶段后出窑。
本发明的亚光绿天目釉施于陶瓷,使用独特的原料配置亚光绿天目釉,原料中使用氧化钛、氧化镁和氧化铬作为氧化剂,在釉料烧成过程中,高温下产生液相分离时,氧化钛在富铁相中聚集,其呈色与铁的呈色合成,导致油滴的颜色变化,氧化钛、氧化镁、氧化铬所呈现的颜色互补,形孔雀铝绿色分相;本发明以合理的原料配比和控制烧成过程中的气氛和温度,烧制出的孔雀绿色的油滴天目釉,釉面区别于传统天目釉的高玻化的玻璃光泽,在平滑的釉面上显示出丝绢光泽或蜡质光泽的亚光的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亚光绿天目釉陶瓷提供了一种新装饰效果,对推动陶瓷产品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而且具有积极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一种亚光绿天目釉陶瓷,包括陶瓷坯体,包括设置于陶瓷坯体上的亚光天目釉;
陶瓷坯体的原料组分如下:水吉黏土40-55份、滑石10-20份、膨润土10-20份、铁矿石5-10份、碱石5-10份、碳酸钡1-5份;
亚光天目釉的原料组分如下:钾长石45-50份、石英15-18份、重钙10-15份、氧化钛8-15份、高岭土3-5份、碳酸钡2-4份、碳酸锂2-4份、碳酸铜1-3份、氧化镁1-3份、氧化铬0.5-1份。
一种亚光绿天目釉陶瓷的制作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制备陶瓷坯体,将制好的陶瓷坯体修坯成型,坯体采用注浆成型,坯体浆料控制细度为250目筛筛余量0.3-0.5%,泥浆出磨后陈腐1-2天,过120目筛后注浆成型,注浆成型时泥浆含水率35-40%,稠化度为1.0-1.5;
步骤2,按照亚光绿天目釉陶瓷的原料组分制成亚光绿天目釉,亚光绿天目釉:SiO2:Al2O3=2.5-2.9、酸度系数:CA=0.6-0.7、釉面光泽度:43-45%、釉料膨胀系数:150-160×10-6/℃;
步骤3,将亚光绿天目釉施于陶瓷坯体上;
步骤4,将施釉后的陶瓷坯体放入窑炉中在氧化气氛下烧制,烧成温度为1210±10℃,烧成后获得亚光绿天目釉陶瓷,烧成温度控制如下:
预热升温,窑炉经0.2-0.5小时,从常温升温至250摄氏度;
升温阶段,窑炉经1-1.5小时,从250℃升温至900℃;
降速升温,窑炉经0.5-1小时,从900℃升温至烧成温度,并在烧成温度保温1-2小时;
急冷降温,窑炉经0.5-1小时,从烧成温度降温至800℃;
缓速降温,窑炉经2-3小时,从850℃降温至100℃;
窑尾,窑炉经小时,从100摄氏度,降温至常温阶段后出窑。
烧成温度控制是亚光绿天目釉陶瓷产品生产工艺流程中的关键工艺,对产品的质量、档次、成品率和生产成本等方面影响重大,所配置的亚光绿天目釉属于低温釉料,高温流动性较差,因此在釉料成熟的温度段,升温速度要放缓,使得釉料充分融熔,并保证坯、釉料中的气体充分排出,减少釉面缺陷,形成亚光效果。
具体实施例一:
一种亚光绿天目釉陶瓷,包括陶瓷坯体,包括设置于陶瓷坯体上的亚光天目釉;
陶瓷坯体的原料组分如下:水吉黏土52份、滑石16份、膨润土12份、铁矿石8份、碱石8份、碳酸钡4份;
亚光天目釉的原料组分如下:钾长石49份、石英17份、重钙11份、氧化钛9份、高岭土4份、碳酸钡2份、碳酸锂3份、碳酸铜2份、氧化镁2份、氧化铬1份。
一种亚光绿天目釉陶瓷的制作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制备陶瓷坯体,将制好的陶瓷坯体修坯成型,坯体采用注浆成型,坯体浆料控制细度为250目筛筛余量0.3-0.5%,泥浆出磨后陈腐1-2天,过120目筛后注浆成型,注浆成型时泥浆含水率35-40%,稠化度为1.0-1.5;
步骤2,按照亚光绿天目釉陶瓷的原料组分制成亚光绿天目釉,亚光绿天目釉:SiO2:Al2O3=2.5-2.9、酸度系数:CA=0.6-0.7、釉面光泽度:43-45%、釉料膨胀系数:150-160×10-6/℃;
步骤3,将亚光绿天目釉施于陶瓷坯体上;
步骤4,将施釉后的陶瓷坯体放入窑炉中在氧化气氛下烧制,烧成温度为1210±10℃,烧成后获得亚光绿天目釉陶瓷,烧成温度控制如下:
预热升温,窑炉经0.3小时,从常温升温至250摄氏度;
升温阶段,窑炉经1小时,从250℃升温至900℃;
降速升温,窑炉经0.6小时,从900℃升温至烧成温度,并在烧成温度保温1-2小时;
急冷降温,窑炉经1小时,从烧成温度降温至800℃;
缓速降温,窑炉经2小时,从850℃降温至100℃;
窑尾,窑炉经小时,从100摄氏度,降温至常温阶段后出窑。
按照上述方法,制得天目釉装饰的陶瓷产品,釉面具有亚光的效果,具有黑色的底色,在黑色的底色上均匀的分布有直径0.5-1mm的孔雀绿色羽毛斑纹的分相,采用光泽度仪和分光测色仪测量的其理化性质为:釉面光泽度:44%,釉料膨胀系数:14×10-6/℃,色度值L*=28.36。
具体实施例二:
一种亚光绿天目釉陶瓷,包括陶瓷坯体,包括设置于陶瓷坯体上的亚光天目釉;
陶瓷坯体的原料组分如下:水吉黏土53份、滑石12份、膨润土18份、铁矿石6份、碱石9份、碳酸钡2;
亚光天目釉的原料组分如下:钾长石46份、石英15份、重钙13份、氧化钛10份、高岭土5份、碳酸钡2份、碳酸锂4份、碳酸铜2份、氧化镁2.5份、氧化铬0.5份。
一种亚光绿天目釉陶瓷的制作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制备陶瓷坯体,将制好的陶瓷坯体修坯成型,坯体采用注浆成型,坯体浆料控制细度为250目筛筛余量0.3-0.5%,泥浆出磨后陈腐1-2天,过120目筛后注浆成型,注浆成型时泥浆含水率35-40%,稠化度为1.0-1.5;
步骤2,按照亚光绿天目釉陶瓷的原料组分制成亚光绿天目釉,亚光绿天目釉:SiO2:Al2O3=2.5-2.9、酸度系数:CA=0.6-0.7、釉面光泽度:43-45%、釉料膨胀系数:150-160×10-6/℃;
步骤3,将亚光绿天目釉施于陶瓷坯体上;
步骤4,将施釉后的陶瓷坯体放入窑炉中在氧化气氛下烧制,烧成温度为1210±10℃,烧成后获得亚光绿天目釉陶瓷,烧成温度控制如下:
预热升温,窑炉经0.4小时,从常温升温至250摄氏度;
升温阶段,窑炉经1.5小时,从250℃升温至900℃;
降速升温,窑炉经1小时,从900℃升温至烧成温度,并在烧成温度保温1-2小时;
急冷降温,窑炉经1小时,从烧成温度降温至800℃;
缓速降温,窑炉经2.5小时,从850℃降温至100℃;
窑尾,窑炉经小时,从100摄氏度,降温至常温阶段后出窑。
按照上述方法,制得天目釉装饰的陶瓷产品,釉面具有亚光的效果,具有黑色的底色,在黑色的底色上均匀的分布有0.2-0.3mm孔雀绿色油滴分相,采用光泽度仪和分光测色仪测量的其理化性质为:釉面光泽度:44%,釉料膨胀系数:160×10-6/℃,色度值L*=23.86。
本发明的亚光绿天目釉施于陶瓷,使用独特的原料配置亚光绿天目釉,原料中使用氧化钛、氧化镁和氧化铬作为氧化剂,在釉料烧成过程中,高温下产生液相分离时,氧化钛在富铁相中聚集,其呈色与铁的呈色合成,导致油滴的颜色变化,氧化钛、氧化镁、氧化铬所呈现的颜色互补,形孔雀铝绿色分相;本发明以合理的原料配比和控制烧成过程中的气氛和温度,烧制出的孔雀绿色的油滴天目釉,釉面区别于传统天目釉的高玻化的玻璃光泽,在平滑的釉面上显示出丝绢光泽或蜡质光泽的亚光的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亚光绿天目釉陶瓷提供了一种新装饰效果,对推动陶瓷产品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而且具有积极的经济效益。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Claims (10)

1.一种亚光绿天目釉陶瓷,包括陶瓷坯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陶瓷坯体上的亚光天目釉,所述亚光天目釉的原料组分如下:钾长石45-50份、石英15-18份、重钙10-15份、氧化钛8-15份、高岭土3-5份、碳酸钡2-4份、碳酸锂2-4份、碳酸铜1-3份、氧化镁1-3份、氧化铬0.5-1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亚光绿天目釉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坯体的原料组分如下:水吉黏土40-55份、滑石10-20份、膨润土10-20份、铁矿石5-10份、碱石5-10份、碳酸钡1-5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亚光绿天目釉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坯体的原料组分如下:水吉黏土52份、滑石16份、膨润土12份、铁矿石8份、碱石8份、碳酸钡4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亚光绿天目釉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亚光天目釉的原料组分如下:钾长石49份、石英17份、重钙11份、氧化钛9份、高岭土4份、碳酸钡2份、碳酸锂3份、碳酸铜2份、氧化镁2份、氧化铬1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亚光绿天目釉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坯体的原料组分如下:水吉黏土53份、滑石12份、膨润土18份、铁矿石6份、碱石9份、碳酸钡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亚光绿天目釉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亚光天目釉的原料组分如下:钾长石46份、石英15份、重钙13份、氧化钛10份、高岭土5份、碳酸钡2份、碳酸锂4份、碳酸铜2份、氧化镁2.5份、氧化铬0.5份。
7.一种亚光绿天目釉陶瓷的制作工艺,制作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亚光绿天目釉陶瓷,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制备陶瓷坯体,将制好的陶瓷坯体修坯成型;
步骤2,按照亚光绿天目釉陶瓷的原料组分制成亚光绿天目釉;
步骤3,将亚光绿天目釉施于陶瓷坯体上;
步骤4,将施釉后的陶瓷坯体放入窑炉中在氧化气氛下烧制,烧成温度为1210±10℃,烧成后获得亚光绿天目釉陶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亚光绿天目釉陶瓷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坯体采用注浆成型,坯体浆料控制细度为250目筛筛余量0.3-0.5%,泥浆出磨后陈腐1-2天,过120目筛后注浆成型,注浆成型时泥浆含水率35-40%,稠化度为1.0-1.5。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亚光绿天目釉陶瓷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制备的亚光绿天目釉:SiO2:Al2O3=2.5-2.9、酸度系数:CA=0.6-0.7、釉面光泽度:43-45%、釉料膨胀系数:150-160×10-6/℃。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亚光绿天目釉陶瓷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烧成温度控制如下:
预热升温,窑炉经0.2-0.5小时,从常温升温至250摄氏度;
升温阶段,窑炉经1-1.5小时,从250℃升温至900℃;
降速升温,窑炉经0.5-1小时,从900℃升温至烧成温度,并在烧成温度保温1-2小时;
急冷降温,窑炉经0.5-1小时,从烧成温度降温至800℃;
缓速降温,窑炉经2-3小时,从850℃降温至100℃;
窑尾,窑炉经小时,从100摄氏度,降温至常温阶段后出窑。
CN201910302079.6A 2019-04-16 2019-04-16 一种亚光绿天目釉陶瓷及其制作工艺 Pending CN1099421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02079.6A CN109942188A (zh) 2019-04-16 2019-04-16 一种亚光绿天目釉陶瓷及其制作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02079.6A CN109942188A (zh) 2019-04-16 2019-04-16 一种亚光绿天目釉陶瓷及其制作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42188A true CN109942188A (zh) 2019-06-28

Family

ID=67015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02079.6A Pending CN109942188A (zh) 2019-04-16 2019-04-16 一种亚光绿天目釉陶瓷及其制作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42188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26580A (zh) * 2019-09-29 2019-12-03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一种青铜釉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99197A (zh) * 2020-04-29 2020-08-07 吴志勇 一种万物生多色建盏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43639A (zh) * 2020-06-28 2020-11-17 南平市建阳众兴堂建盏陶瓷有限公司 彩金建盏制备工艺
CN112279680A (zh) * 2020-09-28 2021-01-29 蔡翔 绿底银毫建盏的制备方法
CN113185325A (zh) * 2021-04-12 2021-07-30 景德镇陶瓷大学 一种铬绿砂金釉料及其应用
CN114507082A (zh) * 2022-01-25 2022-05-17 德化县万宝古建陶瓷有限公司 一种低吸水率亚光古建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804627A (zh) * 2022-04-24 2022-07-29 江苏省陶瓷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还原烧成相分离诱导宫廷黄鱼子晶花釉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64759A (ja) * 1999-03-15 2000-09-26 Saga Prefecture 低温焼成用無鉛緑釉
CN103304274A (zh) * 2013-06-08 2013-09-18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工业研究院 一种青铜绿色结晶釉料及烧制方法
CN107572789A (zh) * 2017-09-30 2018-01-12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一种亚光浅绿色结晶釉料及烧制亚光浅绿色结晶釉的方法
CN107628751A (zh) * 2017-09-30 2018-01-26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一种苹果绿色结晶釉料及烧制苹果绿色结晶釉的方法
CN107673614A (zh) * 2017-09-30 2018-02-09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一种亚光蓝色结晶釉料及烧制亚光蓝色结晶釉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64759A (ja) * 1999-03-15 2000-09-26 Saga Prefecture 低温焼成用無鉛緑釉
CN103304274A (zh) * 2013-06-08 2013-09-18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工业研究院 一种青铜绿色结晶釉料及烧制方法
CN107572789A (zh) * 2017-09-30 2018-01-12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一种亚光浅绿色结晶釉料及烧制亚光浅绿色结晶釉的方法
CN107628751A (zh) * 2017-09-30 2018-01-26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一种苹果绿色结晶釉料及烧制苹果绿色结晶釉的方法
CN107673614A (zh) * 2017-09-30 2018-02-09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一种亚光蓝色结晶釉料及烧制亚光蓝色结晶釉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周光真: "《电窑烧制陶瓷教程》",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26580A (zh) * 2019-09-29 2019-12-03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一种青铜釉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99197A (zh) * 2020-04-29 2020-08-07 吴志勇 一种万物生多色建盏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99197B (zh) * 2020-04-29 2023-12-19 吴志勇 一种万物生多色建盏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43639A (zh) * 2020-06-28 2020-11-17 南平市建阳众兴堂建盏陶瓷有限公司 彩金建盏制备工艺
CN111943639B (zh) * 2020-06-28 2022-06-17 张有兴 彩金建盏制备工艺
CN112279680A (zh) * 2020-09-28 2021-01-29 蔡翔 绿底银毫建盏的制备方法
CN113185325A (zh) * 2021-04-12 2021-07-30 景德镇陶瓷大学 一种铬绿砂金釉料及其应用
CN114507082A (zh) * 2022-01-25 2022-05-17 德化县万宝古建陶瓷有限公司 一种低吸水率亚光古建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507082B (zh) * 2022-01-25 2023-06-06 德化县万宝古建陶瓷有限公司 一种低吸水率亚光古建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804627A (zh) * 2022-04-24 2022-07-29 江苏省陶瓷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还原烧成相分离诱导宫廷黄鱼子晶花釉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04627B (zh) * 2022-04-24 2023-11-14 江苏省陶瓷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还原烧成相分离诱导宫廷黄鱼子晶花釉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42188A (zh) 一种亚光绿天目釉陶瓷及其制作工艺
CN106045563B (zh) 一种淡蓝色钧瓷及其烧制方法
CN104761239B (zh) 青花瓷的烧制工艺
CN107216127B (zh) 德化珍珠白瓷器及其制备工艺
CN105175016A (zh) 一种白底蓝斑复合唐钧釉及使用其制备钧瓷的工艺
CN105036812A (zh) 一种钧红釉的釉料及利用其制备钧瓷的工艺
CN107010836A (zh) 一种钧瓷用天青釉
CN105110642A (zh) 一种黑底白斑复合唐钧釉及使用其制备钧瓷的工艺
CN105036810A (zh) 一种黑底花斑复合唐钧釉及使用其制备钧瓷的工艺
CN105036809A (zh) 一种蓝底花斑复合唐钧釉及使用其制备钧瓷的工艺
CN106045579A (zh) 一种具有水波纹釉的天青色瓷器及其烧制方法
CN105175020A (zh) 一种黑底蓝斑复合唐钧釉及使用其制备钧瓷的工艺
CN110092579A (zh) 一种星空釉釉料、星空釉钧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36811A (zh) 一种白底红斑复合唐钧釉及使用其制备钧瓷的工艺
CN105175017A (zh) 一种蓝底白斑复合唐钧釉及使用其制备钧瓷的工艺
CN105272153A (zh) 一种青花坭兴陶的制备方法
CN105669161A (zh) 一种中温(1190℃-1260℃)还原烧制陶瓷的方法
CN110615674A (zh) 一种釉面不龟裂的釉上彩工艺瓷的制备工艺
CN111574189A (zh) 一种铁红窑变釉瓷的制作工艺
CN107417102A (zh) 低温窑变梅花釉瓷器及其制备工艺
CN106145679A (zh) 一种黑底蓝斑复合钧瓷釉料
CN110228993A (zh) 一种具有内面非裂纹釉的裂纹青瓷化妆品瓶加工工艺
CN112279515A (zh) 一种钧瓷天蓝釉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30934A (zh) 一种使用天目酱金色釉烧制钧瓷的工艺
CN113402265A (zh) 一种白底黑花釉瓷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