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91095A - 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91095A
CN109891095A CN201780066117.1A CN201780066117A CN109891095A CN 109891095 A CN109891095 A CN 109891095A CN 201780066117 A CN201780066117 A CN 201780066117A CN 109891095 A CN109891095 A CN 1098910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valve
introducing port
leaf spring
abutt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6611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91095B (zh
Inventor
稻田幸博
增田正典
远藤千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8910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910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910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910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10Adaptations or arrangements of distribution members
    • F04B39/1073Adaptations or arrangements of distribution members the members being reed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10Adaptations or arrangements of distribution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53/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23/00 or F04B39/00 - F04B47/00
    • F04B53/10Valves; Arrangement of valves
    • F04B53/1037Flap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53/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23/00 or F04B39/00 - F04B47/00
    • F04B53/10Valves; Arrangement of valves
    • F04B53/1037Flap valves
    • F04B53/1047Flap valves the valve being formed by one or more flexible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53/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23/00 or F04B39/00 - F04B47/00
    • F04B53/10Valves; Arrangement of valves
    • F04B53/1085Valves; Arrangement of valves having means for limiting the opening heigh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3/00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each being of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type,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Multi-stage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23/02Pump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4Heating; Cooling; Heat insu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12Arrangements for admission or discharge of the working fluid, e.g.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inlet or outle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12Arrangements for admission or discharge of the working fluid, e.g.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inlet or outlet
    • F04C29/124Arrangements for admission or discharge of the working fluid, e.g.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inlet or outlet with inlet and outlet valv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otary or oscillating piston pumps
    • F04C29/126Arrangements for admission or discharge of the working fluid, e.g.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inlet or outlet with inlet and outlet valv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otary or oscillating piston pumps of the non-return type
    • F04C29/128Arrangements for admission or discharge of the working fluid, e.g.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inlet or outlet with inlet and outlet valv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otary or oscillating piston pumps of the non-return type of the elastic type, e.g. reed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5/00Check valves
    • F16K15/14Check valves with flexible valve members
    • F16K15/144Check valves with flexible valve members the closure elements being fixed along all or a part of their peripher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7/00Diaphragm valves or cut-off apparatus, e.g. with a member deformed, but not moved bodily, to close the passage ; Pinch valves
    • F16K7/12Diaphragm valves or cut-off apparatus, e.g. with a member deformed, but not moved bodily, to close the passage ; Pinch valves with flat, dished, or bowl-shaped diaphragm
    • F16K7/14Diaphragm valves or cut-off apparatus, e.g. with a member deformed, but not moved bodily, to close the passage ; Pinch valves with flat, dished, or bowl-shaped diaphragm arranged to be deformed against a flat seat
    • F16K7/17Diaphragm valves or cut-off apparatus, e.g. with a member deformed, but not moved bodily, to close the passage ; Pinch valves with flat, dished, or bowl-shaped diaphragm arranged to be deformed against a flat seat the diaphragm being actuated by fluid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10/00Fluid
    • F04C2210/22Fluid gaseous, i.e. compressi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Compressor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 Check Valves (AREA)

Abstract

具备阀按压件(90),阀按压件(90)配置在板簧阀(75)与导入口(61)的流出开口面(62)之间,并且与打开状态的板簧阀(75)的阀前端部(84)接触。阀按压件(90)形成为使打开状态的阀前端部(84)的一部分朝导入口(61)的流出开口面(62)露出的形状。

Description

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缩机。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已知有在压缩室中对流体进行压缩的压缩机。作为这种压缩机,存在进行将中压流体(制冷剂)向压缩室供给的注入动作的压缩机。
例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压缩机具有与压缩室相连的导入口和打开、关闭导入口的板簧阀。当中压制冷剂与压缩室的内压之差变大时,板簧阀的颈部在制冷剂的压力的作用下向下游侧发生弹性变形。由此,板簧阀的阀前端部成为使导入口敞开的打开状态,将中压制冷剂通过导入口向压缩室供给。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3-2099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那样的注入动作中,当压缩室的内压高于导入口的一次通路的内压时,板簧阀返回到原来的状态,将导入口闭合。由此,能够防止制冷剂从压缩室侧向导入口的逆流。然而,在直至打开状态的板簧阀返回到原来的位置为止的期间内,仍旧形成能够供制冷剂逆流的流路。因此,在该期间内,若压缩后的制冷剂向导入口逆流,则压缩效率就会下降。
本发明是着眼于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削减在板簧阀从打开状态向关闭状态过渡的期间内逆流的流体的量。
-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的发明以如下的压缩机为对象,该压缩机具备:电动机31;压缩机构40,其具有对流体进行压缩的压缩室45并且被上述电动机31驱动;以及注入机构60,其具有朝上述压缩室45开口的导入口61及打开、关闭该导入口61的止回阀机构70,上述注入机构60从该导入口61向上述压缩室45导入中压流体,该压缩机的特征在于,上述止回阀机构70具备:板簧阀75,其具有沿着上述导入口61的内周壁63延伸的框部83、配置在该框部83的内部的阀前端部84及将该阀前端部84与上述框部83相连的颈部85,上述板簧阀75发生弹性变形,由此,上述阀前端部84使导入口61敞开;以及阀按压件90,其配置在上述板簧阀75与上述导入口61的流出开口面62之间,并且与打开状态的上述板簧阀75的上述阀前端部84接触,上述阀按压件90形成为使打开状态的上述阀前端部84的一部分朝上述导入口61的流出开口面62露出的形状。
在第一方面的发明中,若导入口61处的板簧阀75的上游侧的内压大于压缩室45的内压,则通过其差压将阀前端部84向压缩室45侧推进。由此,与框部83相连续的颈部85发生弹性变形,并且,位移后的阀前端部84与阀按压件90接触。其结果是,使导入口61敞开。
另一方面,若压缩室45的内压大于导入口61处的板簧阀75的上游侧的内压,则压缩室45的流体欲朝导入口61逆流。这里,由于本发明的阀按压件90形成为使阀前端部84的一部分向导入口61的流出开口面62露出的形状,因此,压缩室45的流体的内压作用于这样的露出的部分。其结果是,受到流体的压力的阀前端部84被迅速地推回至将导入口61闭合的位置。因此,能够使打开状态的板簧阀75迅速地返回到关闭状态,因此,能够降低流体的逆流的量。
第二方面的发明在第一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阀按压件90形成为使打开状态的上述阀前端部84的至少中央部84a朝上述导入口61的流出开口面62露出的形状。
在第二方面的发明中,使阀前端部84的中央部84a朝流出开口面62露出。因此,当压缩室45的流体欲逆流时,该流体的压力容易作用于阀前端部84的重心部位。由此,能够使阀前端部84更加迅速地返回到关闭状态。
第三方面的发明在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阀按压件90具有与打开状态的阀前端部84接触的抵接部92,在上述抵接部92上,形成有用于使上述阀前端部84露出的开口96或切口97。
在第三方面的发明中,若板簧阀75成为打开状态,则阀前端部84与阀按压件90的抵接部92接触。由此,限制了阀前端部84的进一步的进入。另一方面,在该抵接部92形成有开口96或切口97。因此,能够使与抵接部92接触的阀前端部84的一部分通过该开口96或切口97朝流出开口面62露出。
第四方面的发明在第三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抵接部92由在内部形成有上述开口96的环状部件构成。
在第四方面的发明中,由于抵接部92形成为环状,因此,能够扩大阀前端部84与抵接部92的接触面积,能够降低作用于抵接部92的表面压力。另一方面,由于在环状的抵接部92的内部形成有开口96,因此,能够使阀前端部84的一部分通过该开口96朝流出开口面62露出。
第五方面的发明在第三或第四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阀按压件90具有:筒部91,其形成为沿着上述导入口61的内周壁63延伸的筒状,并且包围上述抵接部92;以及连结部93,其将上述筒部91与上述抵接部92相连。
在第五方面的发明中,通过利用连结部93将筒部91与抵接部92相连,从而能够在筒部91的内部保持抵接部92。
第六方面的发明在第五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连结部由在上述抵接部92与筒部91之间沿径向延伸的多个肋93构成,在上述筒部91、上述抵接部92以及上述多个肋93之间形成有流体的流通孔95。
在第六方面的发明中,通过利用多个肋93将筒部91与抵接部92相连,从而能够在筒部91的内部支承抵接部92。另外,能够在筒部91、抵接部92以及多个肋93之间形成多个流通孔95。
第七方面的发明在第五或第六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筒部91具有筒状的躯干部91a以及从该躯干部91a的上游侧端部朝径向外侧扩宽的环状的凸缘部91b,在上述导入口61的内周壁63上形成有大径部64和小径部65,上述大径部64供上述凸缘部91b内嵌,上述小径部65形成在该大径部64与该导入口61的流出开口面62之间且供上述躯干部91a内嵌。
在第七方面的发明中,通过将阀按压件90的筒部91及凸缘部91b内嵌于导入口61的小径部65及大径部64,从而能够可靠地防止阀按压件90向压缩室45侧脱落的情况。由于小径部65形成在大径部64与导入口61的流出开口面62之间,因此,能够使筒部91的前端延伸至流出开口面62的附近。由此,在导入口61处,能够削减形成在阀按压件90与压缩室45之间的死容积。
第八方面的发明在第三至第七方面的任一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抵接部92具有沿着打开状态的阀前端部84延伸的倾斜面89。
在第八方面的发明中,即便关闭状态的阀前端部84倾斜,该阀前端部84与抵接部92的倾斜面89也会面接触。因此,能够避免抵接部92与阀前端部84的所谓的部分接触,能够降低作用于抵接部92的表面压力。
第九方面的发明在第一至第八方面的任一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板簧阀75上,在上述框部83与上述颈部85的连接部分的侧缘以及该颈部85与上述阀前端部84的连接部分的侧缘中的至少一者形成有圆弧状的切口部87、88。
在第九方面的发明中,通过在框部83与颈部85的连接部分的侧缘、颈部85与阀前端部84的连接部分的侧缘形成圆弧状的切口部87、88,从而能够缓和在板簧阀75弹性变形时应力集中在这些部位。
第十方面的发明在第一至第九方面的任一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压缩机构40具有:形成上述压缩室45的气缸42;以及在该气缸42的内部进行偏心旋转的活塞51。
第十方面的发明的压缩机构40构成为活塞51在气缸42的内部进行偏心旋转的所谓的摆动活塞式或旋转活塞式(转动式)的压缩机构。与例如涡旋式的压缩机构相比,该方式的压缩机构40的流体被压缩的速度比较快。因此,如上所述,若因板簧阀的返回延迟而导致流体逆流,则逆流的流体的质量流率容易变得比较大。
与此相对,在本发明中,能够使板簧阀75迅速地返回到关闭状态,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因流体的逆流而引起的压缩效率的下降。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将阀按压件90形成为使板簧阀75的阀前端部84的一部分露出的形状,因此,能够利用进行逆流的流体的压力使板簧阀75迅速地向关闭状态过渡。其结果是,能够削减向导入口61逆流的流体的量,能够得到所希望的压缩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回路的概要结构图。
图2是示出压缩机的整体结构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压缩机构的横向剖视图。
图4是将止回阀机构展开后的立体图。
图5是将注入机构的主要部分扩大后的横向剖视图,示出板簧阀处于关闭状态时。
图6是从压缩室侧观察到板簧阀的主视图。
图7是从压缩室侧观察到阀按压件的主视图,利用假想线(双点划线)示意性地图示出打开状态的阀前端部。
图8是将注入机构的主要部分扩大后的横向剖视图,示出板簧阀处于打开状态时。
图9是从压缩室侧观察到变形例1的阀按压件的主视图,利用假想线(双点划线)示意性地图示出打开状态的阀前端部。
图10是从压缩室侧观察到变形例2的阀按压件的主视图,利用假想线(双点划线)示意性地图示出打开状态的阀前端部。
图11是将变形例3的注入机构的主要部分扩大后的横向剖视图,示出板簧阀处于关闭状态时。
图12是将变形例3的注入机构的主要部分扩大后的横向剖视图,示出板簧阀处于打开状态时。
图13是从压缩室侧观察到变形例4的阀按压件的主视图,利用假想线(双点划线)示意性地图示出打开状态的阀前端部。
图14是从压缩室侧观察到变形例5的阀按压件的立体图,利用假想线(双点划线)示意性地图示出打开状态的阀前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下面的实施方式是本质上优选的示例,并非意在限制本发明、其应用对象或其用途的范围。
《发明的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20是对流体(制冷剂)进行压缩的旋转式压缩机。如图1所示,压缩机20与空调装置10的制冷剂回路11连接。空调装置10切换着进行制冷和制热。
〈制冷剂回路的整体结构〉
如图1所示,在制冷剂回路11中,通过使填充后的制冷剂循环而进行制冷循环。在制冷剂回路11中连接有压缩机20、四通换向阀12、室外热交换器13、室外膨胀阀14、气液分离器15、室内膨胀阀16及室内热交换器17。四通换向阀12的第一阀口P1与压缩机20的喷出管22连通。四通换向阀12的第二阀口P2与压缩机20的吸入管23连通。四通换向阀12的第三阀口P3与室外热交换器13的气体端部连通。四通换向阀12的第四阀口P4与室内热交换器17的气体端部连通。
在制冷剂回路11中连接有将气液分离器15的内部与压缩机20的中间管道25连通的中间注入管道18。在中间注入管道18连接有作为开闭阀的中间电磁阀19。
在制冷剂回路11中连接有吸入连通管8。吸入连通管8的一端与中间注入管道18中的中间电磁阀19的下游侧连接。吸入连通管8的另一端与压缩机20的吸入线路连接。在吸入连通管8连接有作为开闭阀的吸入电磁阀9。
在制冷运转时,四通换向阀12成为第一状态(图1的虚线所示的状态),第一阀口P1与第三阀口P3连通,同时,第二阀口P2与第四阀口P4连通。由压缩机20压缩后的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13中冷凝,经室内膨胀阀16减压,在室内热交换器17中蒸发。
在制热运转时,四通换向阀12成为第二状态(图1的实线所示的状态),第一阀口P1与第四阀口P4连通,同时,第二阀口P2与第三阀口P3连通。由压缩机20压缩后的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17中冷凝,经室外膨胀阀14减压,在室外热交换器13中蒸发。
在制冷剂回路11中,进行将中压制冷剂向压缩机20的压缩室45导入的动作(注入动作)。在执行注入动作时,中间电磁阀19敞开且吸入电磁阀9闭合。在注入动作被停止的情况下,中间电磁阀19闭合且吸入电磁阀9敞开。由此,将气液分离器15内的中压制冷剂通过中间注入管道18向压缩机20的中间管道25导入。
〈压缩机的整体结构〉
参照图1~图3对压缩机20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压缩机20具备:机壳21;以及收纳在该机壳21的内部的驱动机构30及压缩机构40。机壳21形成为中空圆筒状。在机壳21的内部空间S充满由压缩机20压缩后的制冷剂。也就是说,压缩机20构成为所谓的高压拱顶式压缩机。在机壳21的上部连接有一根喷出管22。在机壳21的躯干部连接有一根吸入管23和一根中间管道25(参照图1)。
驱动机构30构成压缩机构40的驱动源。驱动机构30具有电动机31和驱动轴35。电动机31具有固定在机壳21的躯干部上的定子32和穿通该定子32的内部的转子33。在转子33的内部固定有驱动轴35。经由变频装置向电动机31供给电力。也就是说,电动机31构成为转速可变的变频式电动机。
驱动轴35具有一根主轴部36和形成于该主轴部36的下部的一个偏心部37。主轴部36在从电动机31到压缩机构40的下部的范围内上下延伸。偏心部37的轴心从主轴部36的轴心偏移了规定量。
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构40具有气缸42及活塞51,上述压缩机构40构成为活塞51在气缸42的内部进行摆动运动的所谓的摆动活塞式压缩机构。压缩机构40从上侧朝向下侧依次具有前气缸盖41、气缸42及后气缸盖43。
前气缸盖41固定在机壳21的躯干部上。前气缸盖41将气缸42的气缸室44的上侧的开口面封闭。在前气缸盖41的中央,形成有朝驱动轴35的轴向上侧延伸的凸台部41a。在凸台部41a的内周面,形成有将驱动轴35支承为能够旋转的主轴承。在前气缸盖41上形成有喷出口46(参照图3)。喷出口46的始端与气缸42的压缩室45连通,喷出口46的终端与内部空间S连通。喷出口46被簧片阀等喷出阀(省略图示)打开、关闭。
后气缸盖43固定在机壳21的躯干部上。后气缸盖43将气缸室44的下侧的开口面封闭。在后气缸盖43的中央,形成有将驱动轴35支承为能够旋转的副轴承。
气缸42形成为环状或筒状,在其内部形成有气缸室44。气缸室44的横截面(垂直于驱动轴35的截面)的形状形成为正圆形状。
在气缸42上形成有与气缸室44的吸入室50连通的吸入口47。在吸入口47连接有吸入管23。在气缸42的靠上止点侧的部分分别形成有衬套孔55。
活塞51配置在气缸室44内,其以沿着气缸室44的内周面移动的方式进行摆动旋转运动。活塞51形成为在其内部嵌合有偏心部37的圆环状。
压缩机构40具有叶片53和一对衬套54。如图3所示,叶片53与活塞51设置为一体。叶片53与活塞51的外周面中的靠衬套孔55的附近(靠上止点侧)的部分连结。叶片53形成为从活塞51的外周面向气缸室44的径向外侧突出的板状。叶片53将气缸室44划分成吸入室50和压缩室45。叶片53构成为伴随着活塞51旋转而进行摆动运动。
一对衬套54的垂直于轴的截面形成为大致半径形状,并且一对衬套54插入到衬套孔55的内部。一对衬套54被配置为各自的平坦面彼此对置。叶片53以能够进退的方式插入到这些平坦面之间。也就是说,衬套54一边以使叶片53可进退的方式保持着该叶片53,一边在衬套孔55的内部进行摆动。
-压缩机的基本动作-
参照图2及图3对参照压缩机20的基本动作进行说明。
当电动机31通上电时,转子33进行旋转。驱动轴35、各偏心部37及各活塞51随之旋转。其结果是,制冷剂被压缩机构40压缩,在制冷剂回路11中进行制冷循环。也就是说,制冷剂回路11的低压制冷剂在吸入管23中流动,然后被压缩机构40压缩。由压缩机构40压缩后的制冷剂(高压制冷剂)向内部空间S流出,然后流经喷出管22后向制冷剂回路11流出。
-压缩机构的动作-
参照图3对压缩机构40的具体动作进行说明。
在压缩机构40中,依次反复进行吸入行程、压缩行程及喷出行程。当活塞51绕图3的顺时针旋转时,吸入室50的容积逐渐扩大。由此,低压制冷剂经由吸入口47被逐渐吸入到吸入室50中(吸入行程)。该吸入行程进行到活塞51与气缸室44之间的密封点即将完全通过吸入口47为止。
若密封点通过吸入口47,则曾为吸入室50的空间成为压缩室45。若活塞51进一步旋转,则压缩室45的容积逐渐缩小,制冷剂在压缩室45中不断被压缩(压缩行程)。然后,若压缩室45的内压达到规定值以上,则喷出阀打开,压缩室45的制冷剂通过喷出口46向内部空间S喷出(喷出行程)。
〈注入机构的整体结构〉
压缩机20具备用于进行注入动作的注入机构60。参照图2~图8对注入机构60的结构进行说明。注入机构60具备:用于将中压流体向气缸室44(严格地说是压缩室45)导入的导入口61;以及用于打开、关闭导入口61的止回阀机构70。本实施方式的导入口61及止回阀机构70设置在气缸42的内部。
〈导入口〉
图2、图3及图5所示的导入口61沿径向贯穿气缸42。在导入口61的始端侧连接有中间管道25。导入口61的终端(流出端)朝气缸室44或压缩室45开口。由此,中间管道25与压缩室45经由导入口61而连通。在导入口61的流出端形成有圆形的流出开口面62。导入口61的流出开口面62优选设置在压缩室45的内周面中的与活塞51的旋转角为180°~360°的位置的密封点对应的部位。需要说明的是,活塞51处于上止点(处于距衬套孔55最近的位置)状态时,该旋转角为0°。
如图5所示,在导入口61的内周壁63形成有大径部64和小径部65。大径部64从气缸42的外周面形成到导入口61的流出开口面62的稍靠前方的位置。小径部65从大径部64形成到导入口61的流出开口面62。大径部64的轴心与小径部65的轴心处于彼此相同的轴(图5所示的轴心P)上。大径部64的内径大于小径部65的内径。由此,在导入口61的内周壁63上,在大径部64与小径部65的边界处形成有环状的台阶面66。
导入口61中的止回阀机构70的上游侧构成一次侧通路67。
〈止回阀机构的整体结构〉
止回阀机构70设置在导入口61的流出端附近。如图4及图5所示,止回阀机构70从制冷剂流动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依次具有阀座71、板簧阀75及阀按压件90。阀座71、板簧阀75及阀按压件90的轴心位于相同的轴(轴心P)上。
〈阀座〉
如图4及图5所示,阀座71形成为内嵌在导入口61的大径部64中的圆筒状。阀座71例如通过压入而固定于导入口61的内周壁63。在阀座71的内部形成有孔72。孔72形成为与导入口61成为同轴的圆柱状。
〈板簧阀〉
板簧阀75夹设在阀座71与阀按压件90之间。板簧阀75形成为内嵌在导入口61的大径部64中的大致圆板状。板簧阀75由能够弹性变形的例如金属材料构成。
如图4及图6所示,在板簧阀75上形成有大致螺旋状的切口槽76。切口槽76从板簧阀75的外周朝向中心依次包含大径槽部77、直线槽部78及小径槽部79。大径槽部77、直线槽部78及小径槽部79的宽度彼此大体相等。
大径槽部77形成为沿着板簧阀75的外周缘的圆弧状(扇状或半圆形状)。直线槽部78以将大径槽部77的一端与小径槽部79的一端相连的方式沿大致径向延伸。小径槽部79的一端与直线槽部78相连续,小径槽部79的另一端形成为延伸至直线槽部78的附近的圆弧状。小径槽部79的曲率半径小于大径槽部77的曲率半径。
在切口槽76的外侧端部形成有第一圆形孔81。在切口槽76的内侧端部形成有第二圆形孔82。第一圆形孔81与第二圆形孔82的内径大于切口槽76的宽度。
在板簧阀75上,以切口槽76为边界而划分出框部83、阀前端部84及颈部85。
框部83形成为沿着导入口61的内周壁63延伸的大致环状。框部83被夹持在阀座71与阀按压件90之间。框部83包括:形成在从大径槽部77到板簧阀75的外周缘之间的第一区域83a;以及形成在从小径槽部79到板簧阀75的外周缘之间的第二区域83b。第二区域83b的径向宽度大于第一区域83a的径向宽度。
阀前端部84配置在框部83的内部。阀前端部84形成为在小径槽部79的内侧形成的大致圆板状。阀前端部84的轴心与阀座71的孔72的轴心位于彼此相同的轴(轴心P)上。阀前端部84的外径大于阀座71的孔72的内径。当板簧阀75处于弹性变形前的状态(关闭状态)时,阀前端部84与阀座71接触。由此,阀前端部84的中央部84a成为完全覆盖孔72的状态,孔72被阀前端部84堵塞(参照图5)。
颈部85形成为将框部83与阀前端部84连结的大致圆弧状。颈部85包括:与框部83相连续的圆弧板部85a;以及与圆弧板部85a和阀前端部84相连续的纵板部85b。圆弧板部85a形成在大径槽部77与小径槽部79之间。纵板部85b以沿着直线槽部78的方式沿径向延伸。
若导入口61处的止回阀机构70的上游侧的内压(中压)比压缩室45的内压大规定值,则由于从孔72朝阀前端部84的中央部84a作用的压力而将阀前端部84朝制冷剂流动的下游侧推出。由此,颈部85发生弹性变形,阀前端部84向下游侧位移。其结果是,阀前端部84使孔72敞开,板簧阀75成为打开状态。
通过在框部83与颈部85的连接部的侧缘形成上述的第一圆形孔81,从而形成圆弧状的第一切口部87。通过像这样将框部83与颈部85的连接部的侧缘设为圆弧状(形成R状),从而能够缓和应力集中于框部83与颈部85的连接部。
通过在颈部85与阀前端部84的连接部的侧缘形成上述的第二圆形孔82,从而形成圆弧状的第二切口部88。通过像这样将颈部85与阀前端部84的连接部的侧缘设为圆弧状(形成R状),从而能够缓和应力集中于颈部85与阀前端部84的连接部。
〈阀按压件〉
阀按压件90配置在导入口61的流出端。如图4、图5及图7所示,阀按压件90具有:沿着导入口61的内周壁63延伸的筒部91;配置在该筒部91的内部的抵接部92;以及将该筒部91与抵接部92相连的两根肋93(连结部)。
筒部91形成为朝制冷剂流动的下游侧突出的圆筒凸形状。筒部91具有:筒状的主体即躯干部91a;从该躯干部91a的上游侧端部朝径向外侧扩宽的环状的凸缘部91b;以及从躯干部91a的下游侧端部向径向内侧延伸的环状的内周板部91c。
躯干部91a内嵌在导入口61的小径部65中。在躯干部91a的内部,形成有允许阀前端部84的移动及颈部85的位移的圆柱状的阀收纳空间94。凸缘部91b内嵌在导入口61的大径部64中,并且抵接于环状的台阶面66。由此,利用凸缘部91b,可靠地禁止了阀按压件90向压缩室45侧脱落的情况。
躯干部91a的下游侧端部及内周板部91c形成为与导入口61的流出开口面62大致共面。由此,在导入口61处,阀按压件90与压缩室45之间的空隙实质上成为零。由此,实现了所谓的死容积的削减。
各肋93形成为从内周板部91c的内周缘沿径向延伸到抵接部92的外周缘的纵向长度较长的板状。两根肋93以隔开等间隔(等间距)的方式沿周向排列。也就是说,两根肋93彼此约呈180°,且设置为同一直线状。在筒部91、抵接部92以及各肋93之间形成有两个流通孔95。各流通孔95是大致半圆形的孔,制冷剂能够在各流通孔95的内部流通。
抵接部92配置在筒部91的内周板部91c的内部。抵接部92由在其内部形成有开口96的环状部件构成。抵接部92位于在轴向上与阀座71的孔72及关闭状态的阀前端部84重叠的位置。更严格地说,抵接部92的轴心位于与阀座71的孔72及阀前端部84的轴心相同的轴(轴心P)上。抵接部92的外径比阀前端部84的外径稍小。另外,抵接部92的外径比阀座71的孔72的外径稍大。
当板簧阀75成为打开状态时,如上所述,阀前端部84向下游侧进入。这样,板簧阀75的至少阀前端部84与阀按压件90的抵接部92接触(参照图8)。也就是说,抵接部92限制阀前端部84向压缩室45侧的进入。需要说明的是,颈部85也可以同阀前端部84一起与抵接部92接触。
抵接部92的开口96形成为与轴心P同轴的圆形状。即,在轴向观察时,开口96与阀前端部84在轴向观察时交叠。开口96是使打开状态的阀前端部84的一部分向导入口61的流出开口面62或压缩室45露出的露出用的孔。更详细而言,阀按压件90的开口96使打开状态的阀前端部84的中央部84a朝流出开口面62或压缩室45露出。此外,抵接部92与阀前端部84同轴且抵接部92的外径小于阀前端部84。因此,阀前端部84的外周缘部84b的一部分也朝流出开口面62或压缩室45露出。这样,阀按压件90构成为使阀前端部84的一部分朝流出开口面62或压缩室45露出的形状。
-注入动作-
在制冷剂回路11的制冷循环中,例如在制冷运转时,适当地进行将中压制冷剂向压缩室45导入的注入动作。
当执行注入动作时,图1所示的制冷剂回路11的中间电磁阀19敞开且吸入电磁阀9闭合。由此,将气液分离器15内的中压制冷剂经由中间注入管道18向压缩机20的中间管道25导入。
若朝中间管道25导入中压制冷剂,则导入口61的一次侧通路67的压力也成为中间压力。由此,在止回阀机构70中,中压作用于关闭状态的板簧阀75中的一次侧通路67侧的面(表面)上。另一方面,阀收纳空间94经由阀按压件90的流通孔95及开口96而与压缩室45连通。因此,与压缩室45的内压相当的压力作用于关闭状态的板簧阀75的背面上。
在压缩动作中,在一次侧通路67的内压大于压缩室45的内压的时机,作用于关闭状态的板簧阀75的表面的压力大于作用于关闭状态的板簧阀75的背面的压力,板簧阀75向打开状态过渡。具体而言,被中压力按压的阀前端部84向压缩室45侧进入,由此,颈部85也向压缩室45侧发生弹性变形。此时,颈部85以阀前端部84朝向圆弧板部85a的径向的中央部分侧最为倾斜的方式挠曲或扭转变形。其结果是,如图8所示,阀前端部84与阀按压件90的抵接部92接触,并且以沿着抵接部92延伸的方式发生弹性变形。
当通过这种方式使板簧阀75或阀前端部84成为打开状态时,阀座71的孔72从阀前端部84敞开。其结果是,一次侧通路67的中压制冷剂通过孔72向阀收纳空间94流出。该制冷剂在通过板簧阀75的切口槽76的内部之后,通过两个流通孔95向压缩室45导入。
另一方面,若压缩室45的内压大于一次侧通路67的内压,则由于板簧阀75的复原力而阀前端部84向一次侧通路67被推回。然后,若板簧阀75返回到原来的状态(参照图5),则阀前端部84将阀座71的孔72封闭,防止制冷剂的逆流。
-逆流的防止作用-
如上所述,在直至打开状态的板簧阀75返回到关闭状态为止的期间,阀前端部84还未完全堵塞孔72,因此,制冷剂可能会通过板簧阀75的间隙朝孔72流入。在该情况下,由压缩室45压缩后的制冷剂的一部分会向导入口61泄漏,因此,压缩机构40的压缩效率会下降。
尤其是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构40是摆动活塞式的压缩机构,在驱动轴35每旋转一周时,将由压缩室45压缩后的制冷剂从喷出口46喷出。因此,例如与驱动轴35以比旋转一周大的旋转周数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方式(例如涡旋式)相比,制冷剂被压缩的速度快。因此,即便是从打开状态的板簧阀75返回到关闭状态为止的些许期间,也处于向一次侧通路67逆流的制冷剂的质量流率变大的趋势。
对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止回阀机构70中,使阀前端部84的一部分朝流出开口面62露出,以使得板簧阀75迅速地返回到关闭状态。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的止回阀机构70中,阀前端部84的中央部84a通过抵接部92的开口96而朝压缩室45露出,并且,阀前端部84的外周缘部84b也向压缩室45露出。
因此,当压缩室45的制冷剂欲向导入口61逆流时,该制冷剂的压力作用于阀前端部84背面的中央部84a及外周缘部84b。其结果是,阀前端部84被这样的制冷剂的压力向一次侧通路67侧按压,因此,该阀前端部84迅速地与阀座71接触。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使打开状态的板簧阀75迅速地返回到关闭状态,能够将向导入口61逆流的制冷剂的质量流率抑制为最小限度。
-实施方式的效果-
由于实施方式的阀按压件90形成为使阀前端部84的一部分朝导入口61的流出开口面62露出的形状,因此,能够利用压缩室45的制冷剂的压力,使阀前端部84迅速地返回到关闭状态。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因制冷剂的逆流而引起的压缩效率的下降。
尤其是在抵接部92的中央形成有开口96,因此,能够使制冷剂的压力作用于阀前端部84的中央部84a。由此,制冷剂的压力作用于阀前端部84的重心附近,因此,能够使阀前端部84更加迅速地返回到关闭状态。
此外,抵接部92的外周缘部84b也露出,因此,能够进一步扩大抵接部92中的制冷剂的受压面积。
在实施方式中,阀按压件90的筒部91及凸缘部91b内嵌在导入口61的小径部65及大径部64中,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阀按压件90向压缩室45侧脱落的情况。另外,由于使筒部91的前端延伸至流出开口面62的附近,因此,在导入口61处,能够使形成于阀按压件90与压缩室45之间的死容积实质上为零。由此,能够得到所希望的压缩效率。
通过在框部83与颈部85的连接部分的侧缘、颈部85与阀前端部84的连接部分的侧缘形成圆弧状的切口部87、88,从而能够缓和在板簧阀75弹性变形时应力集中在这些部位。
-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上述实施方式的阀按压件90也可以采用如下那样的各变形例的结构。
〈变形例1〉
图9所示的变形例1的阀按压件90在筒部91与抵接部92之间形成有三根肋93。三根肋93在周向上隔开等间隔(约120°间距)地排列。在筒部91、抵接部92以及三根肋93之间形成有大致扇状的三个流通孔95。
〈变形例2〉
图10所示的变形例2的阀按压件90在筒部91与抵接部92之间形成有四根肋93。四根肋93在周向上隔开等间隔(约90°间距)地排列。在筒部91、抵接部92以及四根肋93之间形成有大致扇状的四个流通孔95。
〈变形例3〉
图11及图12所示的变形例3的阀按压件90的上述实施方式的肋93及抵接部92相对于筒部91的垂直于轴的平面而言是倾斜的。由此,在抵接部92的板簧阀75侧的面上形成有沿着打开状态的阀前端部84延伸的倾斜面89。也就是说,根据打开状态的阀前端部84的倾斜方向来决定阀按压件90中的倾斜面89的倾斜方向。在变形例3中,如图12所示,打开状态的阀前端部84与抵接部92的倾斜面89容易面接触。因此,能够避免阀前端部84与抵接部92部分接触,能够降低作用于抵接部92的表面压力。其结果是,能够实现阀按压件90的小型化。
〈变形例4〉
在图13所示的变形例4的阀按压件90中,在筒部91的内部支承有两根直线状的肋98。这些肋98具有在轴向观察时与板簧阀75的至少打开状态的阀前端部84重复的部分。另一方面,在两根肋98与筒部91之间形成有横向长度较长的开口96。该开口96使打开状态的阀前端部84的中央部84a及其他部分朝导入口61的流出开口面62露出。由此,能够使板簧阀75迅速地返回到关闭状态。
〈变形例5〉
在图14所示的变形例5的抵接部92上,代替上述实施方式的开口96而形成有切口97。切口97使打开状态的阀前端部84的中央部84a附近朝导入口61的流出开口面62露出。由此,能够使压缩室45的制冷剂的压力经由切口97作用于阀前端部84,能够使板簧阀75迅速地返回到关闭状态。
《其他实施方式》
上述实施方式的压缩机构40是在叶片53上固定活塞51的摆动活塞式的压缩机构。但是,压缩机构40也可以是使相当于叶片的桨叶与活塞51分离的旋转活塞式(转动式)的压缩机构。也就是说,即便旋转活塞式的压缩机构是具有形成压缩室的气缸以及在气缸的内部进行偏心旋转的活塞51、且活塞51在偏心部37的周围旋转的这种旋转活塞式的压缩机构,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速度也比较快。因此,与实施方式同样地,通过加快板簧阀75返回到关闭状态的速度,能够有效地抑制因制冷剂的逆流而引起的压缩效率的下降。
另外,在具有涡旋式或其他方式的压缩机构的压缩机中,也能够采用上述实施方式的注入机构60。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压缩机构是具有一个压缩室45的单气筒式的压缩机构,但在具有两个压缩室的双气筒式的压缩机构或具有三个以上的压缩室的多气筒式的压缩机构中,也能够采用上述实施方式的注入机构60。
用于向压缩机20的压缩室45导入中压制冷剂的制冷剂回路11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具体而言,例如也可以在制冷剂回路11上连接使流经液体线路的制冷剂与流经中间注入管道18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内部热交换器。
-产业实用性-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发明对于压缩机是有用的。
-符号说明-
31 电动机
40 压缩机构
42 气缸
45 压缩室
51 活塞
60 注入机构
61 导入口
62 流出开口面
63 内周壁
64 大径部
65 小径部
70 止回阀机构
75 板簧阀
83 框部
84 阀前端部
84a 中央部
85 颈部
87 第一切口部
88 第二切口部
89 倾斜面
91 筒部
91a 躯干部
91b 凸缘部
92 抵接部(环状部件)
93 肋(连结部)
95 流通孔
96 开口

Claims (10)

1.一种压缩机,其具备:
电动机(31);
压缩机构(40),其具有对流体进行压缩的压缩室(45),并且被上述电动机(31)驱动;以及
注入机构(60),其具有朝上述压缩室(45)开口的导入口(61)及打开、关闭该导入口(61)的止回阀机构(70),该注入机构(60)从该导入口(61)向上述压缩室(45)导入中压流体,
上述压缩机的特征在于,
上述止回阀机构(70)具备:
板簧阀(75),其具有沿着上述导入口(61)的内周壁(63)延伸的框部(83)、配置在该框部(83)的内部的阀前端部(84)及将该阀前端部(84)与上述框部(83)相连的颈部(85),上述板簧阀(75)发生弹性变形,由此,上述阀前端部(84)使导入口(61)敞开;以及
阀按压件(90),其配置在上述板簧阀(75)与上述导入口(61)的流出开口面(62)之间,并且与打开状态的上述板簧阀(75)的上述阀前端部(84)接触,
上述阀按压件(90)形成为使打开状态的上述阀前端部(84)的一部分朝上述导入口(61)的流出开口面(62)露出的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阀按压件(90)形成为使打开状态的上述阀前端部(84)的至少中央部(84a)朝上述导入口(61)的流出开口面(62)露出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阀按压件(90)具有与打开状态的阀前端部(84)接触的抵接部(92),
在上述抵接部(92)上,形成有用于使上述阀前端部(84)露出的开口(96)或切口(9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抵接部(92)由在内部形成有上述开口(96)的环状部件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阀按压件(90)具有:筒部(91),其形成为沿着上述导入口(61)的内周壁(63)延伸的筒状,并且包围上述抵接部(92);以及连结部(93),其将上述筒部(91)与上述抵接部(92)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结部由在上述抵接部(92)与筒部(91)之间沿径向延伸的多个肋(93)构成,
在上述筒部(91)、上述抵接部(92)以及上述多个肋(93)之间形成有流体的流通孔(95)。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筒部(91)具有筒状的躯干部(91a)以及从该躯干部(91a)的上游侧端部朝径向外侧扩宽的环状的凸缘部(91b),
在上述导入口(61)的内周壁(63)上形成有大径部(64)和小径部(65),上述大径部(64)供上述凸缘部(91b)内嵌,上述小径部(65)形成在该大径部(64)与该导入口(61)的流出开口面(62)之间且供上述躯干部(91a)内嵌。
8.根据权利要求3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抵接部(92)具有沿着打开状态的阀前端部(84)延伸的倾斜面(89)。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板簧阀(75)上,在上述框部(83)与上述颈部(85)的连接部分的侧缘以及该颈部(85)与上述阀前端部(84)的连接部分的侧缘中的至少一者形成有圆弧状的切口部(87、88)。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压缩机构(40)具有:形成上述压缩室(45)的气缸(42);以及在该气缸(42)的内部进行偏心旋转的活塞(51)。
CN201780066117.1A 2016-11-02 2017-10-06 压缩机 Active CN1098910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15180 2016-11-02
JP2016215180A JP6874331B2 (ja) 2016-11-02 2016-11-02 圧縮機
PCT/JP2017/036514 WO2018083944A1 (ja) 2016-11-02 2017-10-06 圧縮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91095A true CN109891095A (zh) 2019-06-14
CN109891095B CN109891095B (zh) 2021-05-28

Family

ID=62076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66117.1A Active CN109891095B (zh) 2016-11-02 2017-10-06 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277292A1 (zh)
EP (1) EP3511572A4 (zh)
JP (1) JP6874331B2 (zh)
CN (1) CN109891095B (zh)
WO (1) WO201808394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86893A (zh) * 2019-08-30 2022-04-0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旋转式压缩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32181B2 (ja) * 2016-02-26 2019-06-19 三菱重工コンプレッサ株式会社 弁システム及び蒸気タービン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98243A (en) * 1975-11-19 1976-12-21 Fedders Corporation Flapper valve for a rotary compressor
JPS5672284A (en) * 1979-11-16 1981-06-16 Toshiba Corp Rotary compressor
JPS56159595A (en) * 1980-05-09 1981-12-08 Toshiba Corp Compressor for cooling cycle
JPS5776296A (en) * 1980-10-29 1982-05-13 Toshiba Corp Rotary compressor
JPH03181633A (ja) * 1989-12-12 1991-08-07 Atsugi Unisia Corp 減衰力可変型緩衝器
CN1222650A (zh) * 1998-01-06 1999-07-14 Lg电子株式会社 涡卷式压缩机的单向阀装置
CN1267793A (zh) * 1999-03-23 2000-09-27 科普兰公司 带有排出阀的涡旋机
CN2599350Y (zh) * 2003-01-24 2004-01-14 康华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挠性阀片体
US20060049208A1 (en) * 2004-09-09 2006-03-09 Daansen Warren S Slit valves and dispensing nozzles employing same
JP2009156454A (ja) * 2007-12-28 2009-07-16 Star Micronics Co Ltd 逆止弁
CN102597523A (zh) * 2010-07-08 2012-07-1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回转式压缩机及制冷循环装置
CN103423163A (zh) * 2012-05-24 2013-12-04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旋转压缩机及包括该旋转压缩机的喷射冷冻循环装置
JP5824664B2 (ja) * 2010-11-17 2015-11-2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ロータリ圧縮機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5673454A (zh) * 2016-03-29 2016-06-15 合肥安信瑞德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平面式冰箱压缩机吸气阀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68712A (en) * 1969-04-01 1971-03-09 Gen Electric Suction valve for rotary compressor
JPS5717176Y2 (zh) * 1979-11-14 1982-04-09
DE102004047159B4 (de) * 2004-09-29 2006-09-07 Danfoss Compressors Gmbh Kolbenverdichter, insbesondere hermetischer Kältemittelverdichter
JP2010540814A (ja) * 2007-09-20 2010-12-24 シオン−スプレイズ リミテッド リードバルブを備えた流体インジェクタ
KR20130132951A (ko) * 2011-01-07 2013-12-05 엑스코 에어로스페이스 아이엔씨. 극저온 유체 및 고역압에 적합한 고속 체크 밸브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98243A (en) * 1975-11-19 1976-12-21 Fedders Corporation Flapper valve for a rotary compressor
JPS5672284A (en) * 1979-11-16 1981-06-16 Toshiba Corp Rotary compressor
JPS56159595A (en) * 1980-05-09 1981-12-08 Toshiba Corp Compressor for cooling cycle
JPS5776296A (en) * 1980-10-29 1982-05-13 Toshiba Corp Rotary compressor
JPH03181633A (ja) * 1989-12-12 1991-08-07 Atsugi Unisia Corp 減衰力可変型緩衝器
CN1222650A (zh) * 1998-01-06 1999-07-14 Lg电子株式会社 涡卷式压缩机的单向阀装置
CN1267793A (zh) * 1999-03-23 2000-09-27 科普兰公司 带有排出阀的涡旋机
CN2599350Y (zh) * 2003-01-24 2004-01-14 康华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挠性阀片体
US20060049208A1 (en) * 2004-09-09 2006-03-09 Daansen Warren S Slit valves and dispensing nozzles employing same
JP2009156454A (ja) * 2007-12-28 2009-07-16 Star Micronics Co Ltd 逆止弁
CN102597523A (zh) * 2010-07-08 2012-07-1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回转式压缩机及制冷循环装置
JP5824664B2 (ja) * 2010-11-17 2015-11-2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ロータリ圧縮機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3423163A (zh) * 2012-05-24 2013-12-04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旋转压缩机及包括该旋转压缩机的喷射冷冻循环装置
CN105673454A (zh) * 2016-03-29 2016-06-15 合肥安信瑞德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平面式冰箱压缩机吸气阀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86893A (zh) * 2019-08-30 2022-04-0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旋转式压缩机
CN114286893B (zh) * 2019-08-30 2023-08-2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旋转式压缩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11572A4 (en) 2020-05-06
CN109891095B (zh) 2021-05-28
WO2018083944A1 (ja) 2018-05-11
JP2018071493A (ja) 2018-05-10
US20190277292A1 (en) 2019-09-12
EP3511572A1 (en) 2019-07-17
JP6874331B2 (ja) 2021-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40907B2 (ja) 冷凍装置
WO2005108793A1 (ja) 回転式圧縮機
CN103930677B (zh) 叶片型压缩机
CN109891095A (zh) 压缩机
CN105626524B (zh) 单缸变容式压缩机和空调系统
CN207847700U (zh) 膨胀机
JPH0318681A (ja) ロータリコンプレッサ
CN104632617A (zh) 涡旋式压缩机以及包括涡旋式压缩机的空调
CN108194358A (zh) 一种双偏心滚柱压缩机
CN205136014U (zh) 立式全封闭双级椭圆转子回转压缩机
JP5401899B2 (ja) 冷凍装置
CN100400880C (zh) 能实现多级压缩的球形压缩机
CN204984897U (zh) 双级压缩全封闭椭圆转子回转压缩机
CN207064239U (zh) 压缩机构和旋转式压缩机
CN203146330U (zh) 一种摆臂回旋式压缩机
CN105179241A (zh) 卧式全封闭椭圆转子回转压缩机
JP5234168B2 (ja) 冷凍装置
CN105179240A (zh) 开启式椭圆转子回转压缩机
CN204984890U (zh) 卧式全封闭椭圆转子回转压缩机
CN214838510U (zh) 一种能够抑制泄漏的阀门结构及采用该阀门结构的制冷机
KR100544715B1 (ko) 용량가변 회전압축기
CN219344967U (zh) 柱面密封转子压缩机
CN112502785B (zh) 一种膨胀机和空调器
JP2017203451A (ja) 回転式圧縮機
CN103711694A (zh) 涡旋式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