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17426A - 线圈组件 - Google Patents
线圈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817426A CN109817426A CN201811166905.0A CN201811166905A CN109817426A CN 109817426 A CN109817426 A CN 109817426A CN 201811166905 A CN201811166905 A CN 201811166905A CN 109817426 A CN109817426 A CN 10981742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dy portion
- coil
- external electrode
- electrode
- main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989 dielectr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52 repet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006—Printed inductances
- H01F17/0013—Printed inductances with stacked lay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04—Printed winding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9—Terminals; Tapping arrangements for signal inductanc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9—Terminals; Tapping arrangements for signal inductances
- H01F27/292—Surface mounted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04—Printed windings
- H01F2027/2809—Printed windings on stacked lay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9—Terminals; Tapping arrangements for signal inductances
- H01F2027/297—Terminals; Tapping arrangements for signal inductances with pin-like terminal to be inserted in hole of printed pa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包括:主体部分,包括具有一端和另一端的内部线圈;第一外部电极,连接到所述内部线圈的所述一端;第二外部电极,连接到所述内部线圈的所述另一端;以及第三外部电极,连接到所述内部线圈的所述一端和所述内部线圈的所述另一端之间的第一点。
Description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11月22日提交到韩国知识产权局的第10-2017-0156355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的权益,所述韩国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被全部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线圈组件。
背景技术
电感器(一种线圈组件)是一种与电阻器和电容器一起构成电子电路的代表性无源元件。随着其上形成有电子电路的电子器件被小型化,有必要使线圈组件(例如,电感器)也小型化。
因此,最近开发了一种利用层叠法形成的片式电感器。主要归因于高频带的自谐振频率(SRF)和低电阻率,要求这种层叠式电感器能够在100MHz或更高的高频率下使用。
此外,为了减少器件的频率损耗,需要高品质因子Q特性,并且还需要调节电感的可行性。因此,有必要优化线圈组件的线圈的形状和结构,使其能够在满足高Q特性的同时精细地调节电感。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方面可以提供一种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可以满足高Q特性并且可以易于调节电感。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线圈组件可以包括:主体部分,包括具有一端和另一端的内部线圈;第一外部电极,连接到所述内部线圈的所述一端;第二外部电极,连接到所述内部线圈的所述另一端;以及第三外部电极,连接到所述内部线圈的所述一端和所述内部线圈的所述另一端之间的第一点。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线圈组件可以包括:主体部分,包括内部线圈,所述内部线圈包括多个线圈图案和一个或更多个通孔电极,所述多个线圈图案分别形成在多个主体片上,所述一个或更多个通孔电极穿过设置在所述多个主体片之间的绝缘层;第一端部电极,连接到所述内部线圈的一端;第二端部电极,连接到所述内部线圈的另一端;以及至少一个中间节点外部电极,连接到所述内部线圈的至少一个点。
在本发明内容中,没有提及本公开的所有特征。参照以下具体实施方式的具体示例性实施例,可以更加详细地理解用于实现本公开的目的的各种部件。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以上和其他方面、特征及其他优点将被更加清楚地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组件的一个示例的透视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线圈组件中包括的多个主体片的主视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线圈组件的主视图;
图4是图1中所示的线圈组件的仰视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组件的另一示例的透视图;
图6是图5中所示的线圈组件中包括的多个主体片的主视图;
图7是图5中所示的线圈组件的主视图;
图8是图5中所示的线圈组件的仰视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组件的另一示例的透视图;
图10是图9中所示的线圈组件中包括的多个主体片的主视图;
图11是图9中所示的线圈组件的主视图;以及
图12是图9中所示的线圈组件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现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
这里,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组件,具体地,将描述高频电感器。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组件可以具有三个或更多个连接端口,即,外部电极。因此,所述端口与所述线圈组件的连接可以被不同地组合,相应地,可以由一个线圈组件提供各种电感值。
这里,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组件的各种示例。
图1至图4中示出的示例涉及包括三个连接端口(即,三个外部端子)的线圈组件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1是示出这种线圈组件的一个示例的透视图。图2是图1中所示的线圈组件中包括的多个主体片的主视图。图3是图1中所示的线圈组件的主视图。图4是图1中所示的线圈组件的仰视图。
参照图1至图4,线圈组件100可以包括主体部分110和多个外部电极140。
主体部分110可以基本确定线圈组件的外部形状。主体部分110可以包括在其厚度T方向上彼此相对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在其长度L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一端表面和第二端表面以及在其宽度方向W上彼此相对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主体部分110可以具有如所示示例中的六面体形状,但不限于此。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考虑到将通过线圈组件实现的特性而适当地选择形成主体部分110的材料。例如,在将线圈组件100应用到高频电感器的情况下,可采用陶瓷粉末等,使得采用介电材料容易形成闭合磁路。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构造主体部分110的制造方法不受具体限制。可以采用各种方法作为构造主体部分110的制造方法。例如,可以采用堆叠法:堆叠多个介电片,在每个片上设置用于内部线圈的导电材料,然后通过通孔将片彼此连接。可选地,作为另一个示例,也可以采用利用介电材料等包封并填埋预先制造的螺旋形状的内部线圈的方法。
这里,将描述通过堆叠多个主体片111、112、113、114、115、116来形成主体部分110的示例,但是主体部分110也可以通过利用介电材料等包封并填埋预先制造的螺旋形状的内部线圈的方法形成。
主体部分110可以包括内部线圈120。内部线圈120的中心轴线可以相对于主体部分的安装表面(当线圈组件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时安装线圈组件的表面,即,所示示例中的主体部分110的下表面)形成在水平方向上。如所示,内部线圈120可以相对于安装表面围绕水平方向缠绕。因此,可以显著减小安装表面和电感器中产生的磁场之间的影响。因此,可以显著减小对电感的影响。
内部线圈120可以在具有两端(即,一端和另一端)的同时被缠绕。内部线圈120的一端和另一端可以分别连接到第一外部电极141和第二外部电极142。因为第一外部电极141和第二外部电极142分别连接到内部线圈120的两端,所以第一外部电极141和第二外部电极142可以被称为端部电极。
此外,内部线圈120的两端之间的一个点可以连接到另一外部电极143。与不是内部线圈120的端部的一个点相连的外部电极143可以被称为中间节点外部电极。
作为示例,如所示,内部线圈120可以包括各自形成在多个主体片111、112、113、114、115和116上的多个线圈图案121、122、123、124、125和126以及穿过设置在多个主体片111、112、113、114、115和116之间的绝缘层(未示出)的一个或更多个通孔电极131、132、133、134和135。
另外,内部线圈120可以包括形成于内部线圈和外部电极之间的内部电极图案。例如,内部线圈120可以包括连接到内部线圈的一端和第一外部电极141的第一内部电极图案121a、连接到内部线圈的另一端和第二外部电极142的第二内部电极图案126b以及连接到内部线圈的第一点和第三外部电极143的第三内部电极图案123c。
因此,内部线圈120的两端可以分别通过第一内部电极图案121a和第二内部电极图案126b连接到第一外部电极141和第二外部电极142,并且内部线圈的第一点可以通过第三内部电极图案123c连接到第三外部电极143。通过这样的内部电极图案,可以增加内部线圈120和外部电极之间的接触可靠性。
一些主体片112、113、114、115和116还可以包括虚设图案122a、122b、123a、123b、124a、124b、125a、125b和126a。虚设图案122a、122b、123a、123b、124a、124b、125a、125b和126a可以连接到第一外部电极141和第二外部电极142中的一个,并且可以与设置在同一主体片上的相应线圈图案不物理接触。然而,根据示例性实施例,虚设图案可以不形成或者可以进行各种变型。
作为示例,第一外部电极141可以形成在主体部分的下表面的与主体部分的第一端表面相邻的第一侧部(在所示的示例中,主体部分的下表面的与主体部分的左侧端表面相邻的左侧部分)上,并且第二外部电极142可以形成在主体部分的下表面的与主体部分的第二端表面相邻的第二侧部(在所示的示例中,主体部分的下表面的与主体部分的右侧端表面相邻的右侧部分)上。第三外部电极143可以形成在主体部分的下表面的中央部分上。
在所示示例中,第一外部电极141和第二外部电极142可以形成为与字母表中的L字母相似的形状。通过形成字母L形状的外部电极,可以增加外部电极与安装表面上的接触装置之间的接触面积。
同时,图5至图8中所示的示例涉及包括四个连接端口(即,四个外部端子)的线圈组件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5是示出这种线圈组件的一个示例的透视图。图6是图5中所示的线圈组件中包括的多个主体片的主视图。图7是图5中所示的线圈组件的主视图。图8是图5所示的线圈组件的仰视图。
在下文中,为了便于说明,将省略与以上参照图1至图4进行的描述相重复的描述。
参照图5至图8,线圈组件200可以包括主体部分210,该主体部分210包括具有一端和另一端的内部线圈220。
第一外部电极241可以连接到内部线圈220的一端,并且第二外部电极242可以连接到内部线圈220的另一端。
第三外部电极243可以连接到内部线圈220的一端和另一端之间的第一点,并且第四外部电极244可以连接到内部线圈的第一点和另一端之间的第二点。
例如,内部线圈220可以包括分别形成在多个主体片211、212、213、214、215和216上的多个线圈图案221、222、223、224、225和226、穿过设置在所述多个主体片之间的绝缘层的一个或更多个通孔电极231、232、233、234和235、连接到内部线圈的一端和第一外部电极241的第一内部电极图案221a、连接到内部线圈的另一端和第二外部电极242的第二内部电极图案226b、连接到内部线圈的第一点和第三外部电极243的第三内部电极图案223b以及连接到内部线圈的第二点和第四外部电极244的第四内部电极图案224a。
第一外部电极241和第四外部电极244可以形成为在主体部分的下表面的与主体部分的第一端表面相邻的第一侧部(在所示的示例中,主体部分的下表面的与主体部分的左侧端表面相邻的左侧部分)上彼此分开。第二外部电极242和第三外部电极243可以形成为在主体部分的下表面的与主体部分的第二端表面相邻的第二侧部(在所示的示例中,主体部分的下表面的与主体部分的右侧端表面相邻的右侧部分)上彼此分开。
一些主体片212、215和216还可以包括虚设图案222b、225a、225b和226a。虚设图案222b、225a、225b和226a可以连接到第一外部电极241至第四外部电极244中的一个,并且可以与设置在同一主体片上的相应线圈图案不物理接触。然而,根据示例性实施例,虚设图案可以不形成或者可以进行各种变型。
同时,图9至图12中所示的示例涉及包括五个连接端口(即,五个外部端子)的线圈组件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9是示出这种线圈组件的一个示例的透视图。图10是图9中所示的线圈组件中包括的多个主体片的主视图。图11是图9中所示的线圈组件的主视图。图12是图9中所示的线圈组件的仰视图。
在下文中,为了便于说明,将省略与以上参照图1至图8进行的描述相重复的描述。
参照图9至图12,线圈组件300可以包括主体部分310,该主体部分310包括具有一端和另一端的内部线圈320。
第一外部电极341可以连接到内部线圈320的一端,并且第二外部电极342可以连接到内部线圈320的另一端。
第三外部电极343可以连接到内部线圈320的一端和另一端之间的第一点,并且第四外部电极344可以连接到内部线圈的第一点和另一端之间的第二点。第五外部电极345可以连接到内部线圈的第二点和另一端之间的第三点。
例如,内部线圈320可以包括分别形成在多个主体片311、312、313、314、315和316上的多个线圈图案321、322、323、324、325和326、穿过设置在所述多个主体片之间的绝缘层的一个或更多个通孔电极331、332、333、334和335、连接到内部线圈的一端和第一外部电极341的第一内部电极图案321a、连接到内部线圈的另一端和第二外部电极342的第二内部电极图案326b、连接到内部线圈的第一点和第三外部电极343的第三内部电极图案322c、连接到内部线圈的第二点和第四外部电极344的第四内部电极图案323c以及连接到内部线圈的第三点和第五外部电极345的第五内部电极图案325c。
在所示的示例中,第一外部电极341可以形成在主体部分的下表面的与主体部分的第一端表面相邻的第一侧部(在所示的示例中,主体部分的下表面的与主体部分的左侧端表面相邻的左侧部分)上。第二外部电极342可以形成在主体部分的下表面的与主体部分的第二端表面相邻的第二侧部(在所示的示例中,主体部分的下表面的与主体部分的右侧端表面相邻的右侧部分)上。第三外部电极343至第五外部电极345可以形成为在主体部分的下表面的中央部分上彼此分开。
一些主体片312、313、314、315和316还可以包括虚设图案322a、322b、323a、323b、324a、324b、325a、325b和326a。虚设图案322a、322b、323a、323b、324a、324b、325a、325b和326a可以连接到第一外部电极341和第二外部电极342中的一个,并且可以与设置在同一主体片上的相应线圈图案不物理接触。然而,根据示例性实施例,虚设图案可以不形成或者可以进行各种变型。
同时,所述外部电极的这些位置是说明性的,因此外部电极的位置可以进行各种变型。例如,第一外部电极和第三外部电极可以形成为在主体部分的下表面的与主体部分的第一端表面相邻的第一侧部上彼此分开,第二外部电极和第四外部电极可以形成为在主体部分的下表面的与主体部分的第二端表面相邻的第二侧部上彼此分开,并且第五外部电极可以形成在主体部分的下表面的中央部分上。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中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线圈组件可以满足高Q特性并且可易于调节电感。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由于提供了三个或更多个连接节点,所以即使用一个电感器也可以调节各种电感。
虽然以上已经示出并描述了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明显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修改和变型。
Claims (15)
1.一种线圈组件,包括:
主体部分,包括具有一端和另一端的内部线圈;
第一外部电极,连接到所述内部线圈的所述一端;
第二外部电极,连接到所述内部线圈的所述另一端;以及
第三外部电极,连接到所述内部线圈的所述一端和所述内部线圈的所述另一端之间的第一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内部线圈包括:
多个线圈图案,分别设置在多个主体片上;
一个或更多个通孔电极,穿过所述多个主体片中包括的绝缘层;
第一内部电极图案,连接到所述内部线圈的所述一端和所述第一外部电极;
第二内部电极图案,连接到所述内部线圈的所述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外部电极;以及
第三内部电极图案,连接到所述内部线圈的所述第一点和所述第三外部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主体部分具有六面体形状,并且包括在所述主体部分的厚度方向上彼此相对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以及在所述主体部分的长度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一端表面和第二端表面,
所述第一外部电极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分的所述下表面的与所述主体部分的所述第一端表面相邻的第一侧部上,并且
所述第二外部电极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分的所述下表面的与所述主体部分的所述第二端表面相邻的第二侧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第三外部电极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分的所述下表面的中央部分上,所述中央部分位于所述主体部分的所述下表面的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还包括第四外部电极,所述第四外部电极连接到所述内部线圈的所述第一点与所述另一端之间的第二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内部线圈还包括第四内部电极图案,所述第四内部电极图案连接到所述内部线圈的所述第二点和所述第四外部电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主体部分具有六面体形状,并包括在所述主体部分的厚度方向上彼此相对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以及在所述主体部分的长度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一端表面和第二端表面,
所述第一外部电极和所述第三外部电极在所述主体部分的所述下表面的与所述主体部分的所述第一端表面相邻的第一侧部上彼此分开,并且
所述第二外部电极和所述第四外部电极在所述主体部分的所述下表面的与所述主体部分的所述第二端表面相邻的第二侧部上彼此分开。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还包括第五外部电极,所述第五外部电极连接到所述内部线圈的所述第二点与所述另一端之间的第三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内部线圈还包括第五内部电极图案,所述第五内部电极图案连接到所述内部线圈的所述第三点和所述第五外部电极。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主体部分具有六面体形状,并包括在所述主体部分的厚度方向上彼此相对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以及在所述主体部分的长度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一端表面和第二端表面,
所述第一外部电极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分的所述下表面的与所述主体部分的所述第一端表面相邻的第一侧部上,
所述第二外部电极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分的所述下表面的与所述主体部分的所述第二端表面相邻的第二侧部上,并且
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分的所述下表面的中央部分上的所述第三外部电极、所述第四外部电极和所述第五外部电极彼此分开,所述中央部分位于所述主体部分的所述下表面的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之间。
11.一种线圈组件,包括:
主体部分,包括内部线圈,所述内部线圈包括多个线圈图案和一个或更多个通孔电极,所述多个线圈图案分别设置在多个主体片上,所述一个或更多个通孔电极穿过设置在所述多个主体片之间的绝缘层;
第一端部电极,连接到所述内部线圈的一端;
第二端部电极,连接到所述内部线圈的另一端;以及
至少一个中间节点外部电极,连接到所述内部线圈的至少一个点。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主体部分具有六面体形状,并包括在所述主体部分的厚度方向上彼此相对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以及在所述主体部分的长度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一端表面和第二端表面,
所述第一端部电极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分的所述下表面的与所述主体部分的所述第一端表面相邻的第一侧部上,并且
所述第二端部电极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分的所述下表面的与所述主体部分的所述第二端表面相邻的第二侧部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节点外部电极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分的所述下表面的中央部分上,所述中央部分位于所述主体部分的所述下表面的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节点外部电极包括:
第一中间节点外部电极,在所述主体部分的所述下表面的所述第一侧部上与所述第一端部电极分开;以及
第二中间节点外部电极,在所述主体部分的所述下表面的所述第二侧部上与所述第二端部电极分开。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节点外部电极还包括第三中间节点外部电极,所述第三中间节点外部电极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分的所述下表面的中央部分上,所述中央部分位于所述主体部分的所述下表面的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之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70156355A KR102494321B1 (ko) | 2017-11-22 | 2017-11-22 | 코일 부품 |
KR10-2017-0156355 | 2017-11-22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817426A true CN109817426A (zh) | 2019-05-28 |
CN109817426B CN109817426B (zh) | 2023-10-20 |
Family
ID=66534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166905.0A Active CN109817426B (zh) | 2017-11-22 | 2018-10-08 | 线圈组件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685775B2 (zh) |
KR (1) | KR102494321B1 (zh) |
CN (1) | CN109817426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63050A (zh) * | 2020-03-06 | 2021-09-07 | Tdk株式会社 | 线圈部件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801641B2 (ja) * | 2017-12-21 | 2020-12-16 |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 インダクタ部品 |
KR200494440Y1 (ko) | 2021-07-16 | 2021-10-13 | (주)아이에스리빙 | 접이식 상자의 체결부 구조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60551A (zh) * | 2011-04-29 | 2012-10-31 |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 片式线圈元件 |
CN104254895A (zh) * | 2012-05-02 | 2014-12-31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电子元器件 |
CN104299782A (zh) * | 2013-07-15 | 2015-01-21 |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 多层陶瓷电容器和用于安装该多层陶瓷电容器的板 |
CN104600975A (zh) * | 2013-10-31 | 2015-05-06 |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 复合电子组件以及其上安装有该复合电子组件的板 |
CN104766694A (zh) * | 2014-01-07 | 2015-07-08 |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 线圈组件和其上安装有线圈组件的板 |
CN105305996A (zh) * | 2014-06-24 | 2016-02-03 |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 复合电子组件及具有该复合电子组件的板 |
CN105745839A (zh) * | 2013-11-05 | 2016-07-06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阻抗转换比设定方法、阻抗转换电路以及通信终端装置 |
CN106158314A (zh) * | 2014-08-11 | 2016-11-23 |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 芯片型线圈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
CN106531399A (zh) * | 2015-09-14 | 2017-03-22 |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 层叠电子部件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457371B2 (ja) | 1993-12-27 | 2003-10-14 |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 積層インダクタンス素子及びインダクタンス調整方法 |
JP3351738B2 (ja) | 1998-05-01 | 2002-12-03 |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 積層インダ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2000252131A (ja) * | 1999-03-01 | 2000-09-14 | Tdk Corp | 積層チップ部品 |
JP3301415B2 (ja) * | 1999-08-19 | 2002-07-15 |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 チップ状電子部品 |
JP2002100520A (ja) | 2000-09-25 | 2002-04-05 | Fdk Corp | 積層インダクタ及びそのインダクタンス値の調整方法 |
KR20140023141A (ko) * | 2012-08-17 | 2014-02-26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인덕터 및 인덕터 제조방법 |
CN209168856U (zh) * | 2016-07-15 | 2019-07-26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高频变压器以及移相器 |
-
2017
- 2017-11-22 KR KR1020170156355A patent/KR102494321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8
- 2018-06-08 US US16/004,045 patent/US10685775B2/en active Active
- 2018-10-08 CN CN201811166905.0A patent/CN10981742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60551A (zh) * | 2011-04-29 | 2012-10-31 |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 片式线圈元件 |
CN104254895A (zh) * | 2012-05-02 | 2014-12-31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电子元器件 |
CN104299782A (zh) * | 2013-07-15 | 2015-01-21 |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 多层陶瓷电容器和用于安装该多层陶瓷电容器的板 |
CN104600975A (zh) * | 2013-10-31 | 2015-05-06 |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 复合电子组件以及其上安装有该复合电子组件的板 |
CN105745839A (zh) * | 2013-11-05 | 2016-07-06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阻抗转换比设定方法、阻抗转换电路以及通信终端装置 |
CN104766694A (zh) * | 2014-01-07 | 2015-07-08 |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 线圈组件和其上安装有线圈组件的板 |
CN105305996A (zh) * | 2014-06-24 | 2016-02-03 |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 复合电子组件及具有该复合电子组件的板 |
CN106158314A (zh) * | 2014-08-11 | 2016-11-23 |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 芯片型线圈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
CN106531399A (zh) * | 2015-09-14 | 2017-03-22 |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 层叠电子部件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63050A (zh) * | 2020-03-06 | 2021-09-07 | Tdk株式会社 | 线圈部件 |
CN113363050B (zh) * | 2020-03-06 | 2023-08-11 | Tdk株式会社 | 线圈部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190058925A (ko) | 2019-05-30 |
KR102494321B1 (ko) | 2023-02-01 |
US10685775B2 (en) | 2020-06-16 |
CN109817426B (zh) | 2023-10-20 |
US20190156987A1 (en) | 2019-05-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325003B2 (en) | Common mode filt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JP6048759B2 (ja) | 積層型インダ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09817427B (zh) | 线圈组件 | |
CN109817426A (zh) | 线圈组件 | |
US20150137929A1 (en) | Multilayer inductor | |
JP6520801B2 (ja) | 電子部品 | |
JPH10172831A (ja) | 積層型インダクタ | |
TWI592955B (zh) | Embedded passive components and methods of mass production | |
WO2012049847A1 (ja) | アンテナ装置用基板およびアンテナ装置 | |
JP4432303B2 (ja) | 積層インダクタ | |
JP2005175300A (ja) | 積層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 | |
JP5471556B2 (ja) | Lcフィルタ | |
CN109659112A (zh) | 绕组用芯体及其制造方法、带绕组的电子部件 | |
JP6048229B2 (ja) | アンテナ装置 | |
CN110098053B (zh) | 电容器及制造该电容器的方法 | |
JP2002043129A (ja) | 積層インダクタンス素子 | |
JP2017199718A (ja) | 電子部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4298211B2 (ja) | 積層インダクタ | |
JP6198049B2 (ja) | アンテナ装置 | |
JP7456134B2 (ja) | コイル部品 | |
JP2019050460A (ja) | 積層型電子部品 | |
JP3942620B2 (ja) | 誘電体フィルタ | |
JP6413891B2 (ja) | アンテナ装置 | |
WO2018143129A1 (ja) | 振動板 | |
JP6098810B2 (ja) | アンテ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G01 | Patent term adjustment | ||
TG01 | Patent term adjust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