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12492B - 铰链及使用此铰链的各种机器 - Google Patents

铰链及使用此铰链的各种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12492B
CN109812492B CN201811372859.XA CN201811372859A CN109812492B CN 109812492 B CN109812492 B CN 109812492B CN 201811372859 A CN201811372859 A CN 201811372859A CN 109812492 B CN109812492 B CN 1098124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nge
main body
damper
cam portion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7285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12492A (zh
Inventor
近藤哲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to Electric Hong K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to Electric Hong K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to Electric Hong K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to Electric Hong Ko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8124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124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124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124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olders For Sensitive Materials And Original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Exposure Or Original Feeding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的题目是铰链及使用此铰链的各种机器。为了提供一种小型简单构造即可发挥阻尼器及推动构件缓冲效果的铰链以及使用此铰链的各种机器,铰链包含:安装构件,被安装到机器主体一侧;支撑构件,被安装到原稿压合板一侧;和铰链轴,以可转动方式将支撑构件枢轴支撑在安装构件。支撑构件具有按压凸轮部,安装构件具有容置室。容置室容置有以下构件:滑动构件,具有与按压凸轮部接触的第一受压凸轮部;推动构件,将滑动构件推向支撑构件一侧;阻尼器,具有从阻尼器主体内部一体地向支撑构件一侧延伸的活塞杆。在第一受压凸轮部形成向滑动构件滑动方向延伸的贯通孔,在支撑构件靠近安装构件的预定转动范围内,活塞杆前端部通过贯通孔抵靠按压凸轮部,使各种机器使用此铰链。

Description

铰链及使用此铰链的各种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铰链,此铰链优选用于以可开合方式将原稿压合板等的盖体连结到包含复印机、复合机、扫描仪、传真机、印刷机等的办公机器,或者包含家具等的各种机器等的机器主体上。
背景技术
复印机等办公机器将读取原稿用的接触玻璃设置在此机器主体的上表面部,通过铰链且设置原稿压合板(盖体),以便于上下方向上可对此接触玻璃进行开合。
作为传统上的此类的铰链,为以下的日本专利特开2015-183840号公开专利公报所记载的公知的铰链。此日本专利特开2015-183840号公开专利公报所记载的铰链是以可开合方式将原稿压合板连结到机器主体上,其中具备:安装构件,被安装在机器主体的一侧且具有上部为开口的容置室;支撑构件,被安装在原稿压合板的一侧;和铰链轴,以可转动方式将支撑构件连结到安装构件;支撑构件,在面向安装构件的一侧具有按压凸轮部;在安装构件的容置室,具有以下构件:滑行机构,具有与按压凸轮部接触的第一受压凸轮部;推动构件,将滑动构件推向支撑构件的一侧;阻尼器,被容置于推动构件内;和滑动构件,通过通孔而露出在按压凸轮部的凸轮面上,其中通孔被设置在支撑构件的按压凸轮部,且滑动构件设置成与此阻尼器的活塞杆的上端部接触。
然而,日本专利特开2015-183840号公开专利公报所记载的上述铰链,由于安装构件及支撑构件都为合成树脂成型品,所以在使用弹力较强的压缩螺旋弹簧的情况下,为了提高强度,除了特别需要增加安装构件的壁部厚度而导致铰链相应地变大的问题外,另一个问题是由于滑动构件与活塞杆为不同的构件,使阻尼器的部分的构件数量增加并且提高成本。另外,由于滑动构件的上端表面,具有与滑动构件的第一受压凸轮部的形状不同的形状,所以当与支撑构件的一侧的按压凸轮部抵靠时,也存在着在阻碍顺畅滑动动作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而发明,其目的为提供一种铰链以及使用此铰链的各种机器,以比公知技术更小型又简单的构造,使安装构件保持必要的强度且可发挥阻尼器的平滑的缓冲效果与推动构件的缓冲效果。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铰链可以开合方式将原稿压合板连结到机器主体上,其包含:安装构件,被安装到机器主体的一侧;支撑构件,被安装到原稿压合板的一侧;和铰链轴,以可转动方式将支撑构件枢轴支撑于安装构件,支撑构件,具有本体部、从主体部左右对称地突出的臂部、和在主体部的前后方向中间部面向安装构件的一侧的按压凸轮部;在主体部,形成用于安装第一导电板的安装沟以及多个安装孔,安装沟从主体部的前表面的右侧部分,经过下表面而延伸到右侧臂部的下表面的左端附近部分形成,安装孔沿上下方向贯通主体部,在左侧臂部的左端附近及右侧臂部的右端附近,形成用于将支撑构件固定在原稿压合板的螺钉插入的螺钉插入孔,螺钉插入孔被设置在左侧臂部及右侧臂部的前后二处,主体部的上端后缘部设置一比按压凸轮部更向后方突出的突出部,突出部当原稿压合板相对于机器主体旋转到最大开度时,将抵靠到安装构件的后板部的上端缘部且限制原稿压合板的转动;安装构件,具有:前板部、后板部、底板部、左侧板部与右侧板部;被此等前板部、后板部、底板部、左侧板部与右侧板部围绕,在支撑构件的一侧开口的容置室;以及用于安装第二导电板的凸缘部,在左侧板部与右侧板部形成有使铰链轴贯通的第一轴孔,在安装构件的内侧,在底板部形成有贯通孔,且在从底板部的左右两端弯曲并向上方竖立的左右侧板部上嵌固设有形成有第二轴孔的金属制内部壳体;在容置室,容置有:滑动构件,具有与按压凸轮部接触的第一受压凸轮部;推动构件,将滑动构件推向支撑构件的一侧;阻尼器,由阻尼器主体及活塞杆构成,其中阻尼器主体,其被固设于容置室内;活塞杆,在从阻尼器主体的内部一体地向支撑构件的一侧延伸的前端部,具有形成与第一受压凸轮部的凸轮面相对应的凸轮面的第二受压凸轮部;在第一受压凸轮部的一部分,形成向滑动构件的滑动方向延伸的贯通孔;在支撑构件靠近安装构件的预定转动范围内,活塞杆的第二受压凸轮部通过贯通孔而抵靠于按压凸轮部,安装构件的第一轴孔和内部壳体的第二轴孔彼此同轴连通,阻尼器具有固设在安装构件的容置室内的阻尼器主体和从阻尼器主体内向支撑构件侧,亦即向上方一体延伸的活塞杆,在阻尼器主体的下端附近形成凸缘部,阻尼器将阻尼器主体的下端部嵌入到内部壳体的贯通孔中,同时在使凸缘部卡固到内部壳体的底板部的上表面的状态下,固定于内部壳体,通过第一导电板、铰链轴及第二导电板使机器主体和原稿压合板导通,可以确保机器主体和原稿压合板之间的电气接地连接。
此时,本发明在容置室内并列设置多个推动构件,阻尼器设置成被其中一个推动构件围绕,不被其他推动构件围绕,或不围绕其他推动构件。
再者,本发明的推动构件由向轴向重叠的大直径体及小直径体所构成。
再者,本发明,在活塞杆的前端部,在原稿压合板相对于机器主体为即将完全盖合状态之前,与支撑构件的按压凸轮部接触,与按压凸轮部平滑地滑动接触直到为完全盖合且在完全盖合的时候,将形成与按压凸轮部之间的摩擦力为最大化的倾斜状的第二受压凸轮部。
再者,本发明的推动构件是配置成围绕阻尼器的螺旋弹簧。
再者,本发明的事务机器使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铰链。
且,本发明的事务机器使用阻尼器的铰链以及不使用阻尼器的铰链。
本发明的铰链是借助嵌入到安装构件的容置室的金属制的内部壳体,即使壁厚并非太厚的情况下也可维持合成树脂制的安装构件的强度,进而简化阻尼器的构造以降低成本,再者,可提供一种铰链,当支撑构件的按压凸轮部与被形成在阻尼器的活塞杆的前端处的第二受压凸轮部接触时,可以平滑地进行滑动动作,且能够在盖合原稿压合板时缓冲突然的下降。
附图说明
图1为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具备铰链装置的办公机器的例子的复印机的透视图。
图2的(A)为铰链装置的透视图;(B)为从另一角度观看(A)所示的铰链装置的透视图。
图3的(A)为当铰链装置的角度为60度时的前视图;(B)为(A)的A-A线剖面图;(C)为(A)的B-B线剖面图。
图4的(A)为当铰链装置的角度为18度时的前视图;(B)为(A)的A-A线剖面图。
图5的(A)为当铰链装置的角度为0度时的前视图;(B)为(A)的A-A线剖面图;(C)为(A)的B-B线剖面图。
图6的(A)为铰链装置的支撑构件的透视图;(B)为从另一角度观看(A)所示的支撑构件的透视图。
图7的(A)为铰链装置的安装构件的透视图;(B)为从另一角度观看(A)所示的安装构件的透视图。
图8的(A)为铰链装置的内部壳体的透视图;(B)为从另一角度观看(A)所示的内部壳体的透视图。
图9的(A)为铰链装置的铰链轴的透视图;(B)为从另一角度观看(A)所示的铰链轴的透视图。
图10的(A)为铰链装置的滑动构件的透视图;(B)为从另一角度观看(A)所示的滑动构件的透视图。
图11的(A)为滑动构件的前视图;(B)为滑动构件的平面图;(C)为滑动构件的左侧面图;(D)为滑动构件的仰视图;(E)为(A)的A-A线剖面图;(F)为(A)的B-B线剖面图。
图12为铰链装置的推动构件的透视图。
图13为铰链装置的阻尼器的透视图。
图14的(A)为铰链装置的第一导电板的透视图;(B)为从另一角度观看(A)所示的第一导电板的透视图。
图15为铰链装置的第二导电板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且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此实施例,说明将本发明的铰链适用于以可开合方式将原稿压合板连结到复印机的机器主体的铰链时的例子。
如图1所示,复印机1包含:机器主体2、原稿压合板3等,原稿压合板3借助一对左右铰链10L、10R且以可开合方式连结到机器主体2。在机器主体2的上表面部,设置接触玻璃4。在原稿压合板3,配置原稿自动走纸装置5。由于原稿自动走纸装置5被设置在原稿压合板3的左侧部分,所以比起右侧铰链10R,更大的载荷将施加到左侧铰链10L上。因此,左侧铰链10L要使用比右侧铰链10R更大型的铰链。由于实施例中的右侧铰链10R仅使用没有阻尼器的单一推动构件,故以下将仅说明左侧铰链10L的构造。当然,也可在右侧铰链10R中使用本实施例的阻尼器。
如图2的(A)、(B)至图5的(A)、(B)、(C)所示,铰链10L具备:安装构件20,被设置在图1所示的复印机1的机器主体2;支撑构件30,被安装在原稿压合板3;和铰链轴40,以可转动方式将支撑构件30枢轴支撑于安装构件20。在安装构件20内,容置:内部壳体50、滑动构件60、推动构件70,70和阻尼器80。
如图3的(A)、(B)、(C)至图6的(A)、(B)所示,支撑构件30具有:主体部31;和从主体部31左右对称地突出的臂部32L、32R。支撑构件30是由硬树脂所形成的树脂成型构件。在主体部31的前后方向中间部形成面对安装构件20的一侧的按压凸轮部33(如图5的(B)所示)。
如图6的(A)、(B)所示,在支撑构件30的主体部31的后端附近形成轴孔34。轴孔34沿左右方向贯穿主体部31。另外,在主体部31,形成用于安装图14所示的第一导电板90的安装沟35以及多个(在本例子中为4个)的安装孔36。其中,从主体部31的前表面31a的右侧部分,经过下表面31c而延伸到右侧臂部32R的下表面32Ra的左端附近部分,形成安装沟35。安装孔36沿上下方向贯通主体部31。
如图6的(A)、(B)所示,在左侧臂部32L的左端附近及右侧臂部32R的右端附近,形成插入孔37,其插入用于将支撑构件30固定在原稿压合板3的螺钉(未图示)。插入孔37被设置在2个臂部32L、32R的前后2处。在被设置在右侧臂部32R的前后螺钉插入孔37中,前侧的螺钉插入孔37是在安装沟35开口。另外,在2个臂部32L、32R的下表面32La、32Ra,在螺钉插入孔37之间设置圆柱状的突起部38。另外,此支撑构件30可以冲压加工方式制作出如SUS的金属板而不以树脂成型品制成。在此种情况下也可以实施本发明。
如图5的(B)和图6的(A)所示,在支撑构件30的主体部31的上端后缘部设置一比按压凸轮部33更向后方突出的突出部39。当原稿压合板3相对于机器主体2旋转到最大开度(90度)时,突出部39将抵靠到安装构件20的后板部23的上端缘部23a且限制原稿压合板3的转动。
如图3的(B)、图4的(B)、图5的(B)和图7的(A)、(B)所示,安装构件20具有在支撑构件30侧开口的容置室21。安装构件20是由硬质树脂所形成的树脂成型品。如图7的(A)、(B)所示,安装构件20具有前板部22、后板部23、底板部24、左侧板部25L与右侧板部25R,且被此等围绕而形成容置室21。在安装构件20的上部外周,设置凸缘部26。安装构件20将比凸缘部26较为下侧部分嵌入到机器主体2上的安装孔(未图示)且安装到机器主体2。在凸缘部26形成于右侧板部25R的部分的前端附近,形成一上下贯通的安装孔26a,其用于安装图15所示的第二导电板100。另外,此安装构件20可以冲压加工方式制作出如SUS的金属板,或者制作出锻造产品而不以树脂成型品制成。在任何一种情况下,本发明都可实施。
如图7的(A)、(B)所示,在安装构件20的左侧板部25L和右侧板部25R的后部,形成向上方突出的左右一对的连结部27。在2个连结部27的上端附近,分别形成一轴孔28。2个轴孔28同轴地贯通2个连结部27。在安装构件20的内侧,嵌固图8的(A)、(B)所示的内部壳体50。内部壳体50,譬如为对不锈钢板进行弯曲加工所形成的金属构件。
如图8的(A)、(B)所示,内部壳体50形成有:底板部51;从底板部51的左右两端弯曲并向上竖立的左右侧板部52L、52R;从2个侧板部52L、52R的前后边缘部分别向左右内侧延伸的边缘板部53;和从2个侧板部52L、52R的后部向上突出的左右一对的连结部54。在底板部51上,形成一用于安装阻尼器80的贯通孔56。在2个连结部54的上端附近,分别形成轴孔57。2个轴孔57同轴地贯通2个连结部54。
如图3的(B)、图4的(B)和图5的(B)所示,使内部壳体50嵌入到安装构件20的内表面且设置在容置室21内。安装构件20的轴孔28和内部壳体50的轴孔57,彼此同轴连通。另外,没有此内部壳体50,也可以实施本发明。然而,若设置内部壳体50,且安装构件20由树脂成型品制成时,则可以增加其强度。
铰链轴40,如图9所示,包含圆柱状的轴部41;以及形成在轴部41的一端部(右端部)41a的头部42。铰链轴40是由譬如不锈钢等所形成的金属构件。轴部41的另一端部(左端部)41b为中空状,将轴部41穿过安装构件20及支撑构件30的轴孔28、34之后,铆接另一端部41b。
滑动构件60,如图3的(B)、图4的(B)和图5的(B)所示,在被内部壳体50围绕的状态下,被容置在安装构件20的容置室21内。滑动构件60被引导到内部壳体50且可在容置室21内上下滑动。在滑动构件60的上端部的后侧部分,具有抵靠支撑构件30的按压凸轮部33的第一受压凸轮部61。
如图10的(A)、图11的(B)、(D)及(E)所示,在第一受压凸轮部61的一部分中,形成向滑动构件60的滑动方向(上下方向)延伸的贯通孔62。如图10的(B)、图11的(D)、(E)及(F)所示,在滑动构件60的内部,形成向下开口的左右一对的圆柱状弹簧容置室63L、63R。贯通孔62从左侧的弹簧容置室63L贯通第一受压凸轮部61而在第一受压凸轮部61的表面开口。在左侧的弹簧容置室63L的顶板的中央部,形成与贯通孔62连通的圆柱状套筒64。
在图10和图11所示的2个弹簧容置室63L、63R中,分别容置图12所示的推动构件70、70。推动构件70、70是钢制的螺旋弹簧。图13中所示的阻尼器80与推动构件70一起被容置在左右的弹簧容置室63L、63R中的一方(在此例子中为左侧)的弹簧容置室63L内,如图3的(C)及图5的(C)所示,另一方的推动构件70不容置阻尼器80。当然,也可以分别在2个推动构件70、70中容置阻尼器80、80。
在实施例中,一方的推动构件70被配置在弹簧容置室63L中,以围绕阻尼器80,如图3的(B)、图4的(B)和图5的(B)所示。阻尼器80包含:固设在安装构件20的容置室21内的阻尼器主体81;和从阻尼器主体81的内部向支撑构件30侧一体延伸,亦即向上方延伸的活塞杆82。在阻尼器主体81的下端附近形成凸缘部83。阻尼器80将阻尼器主体81的下端部嵌入到内部壳体50的贯通孔56中,同时在使凸缘部83卡固到内部壳体50的底板部51的上表面51a的状态下,固定于内部壳体50。另外,在实施例中,此阻尼器80虽被配置在由2个螺旋弹簧构成的推动构件70、70的其中一方,但也可设置于另一方。
推动构件70、70的上端70a、70a,分别压接到滑动构件60的弹簧容置室63L、63R的顶面63a。被设置在左侧的弹簧容置室63L内的推动构件70的下端70b,压接阻尼器主体81的凸缘部83。被设置在右侧的弹簧容置室63R内的推动构件70的下端70b,压接到内部壳体50的底板部51的上表面51a。借助2个推动构件70弹性地支撑使滑动构件60可上下移动。当支撑构件30相对于安装构件20旋转时,滑动构件60会改变安装构件20的第一受压凸轮部61与支撑构件30的按压凸轮部33之间的抵靠状态,借助2个推动构件70向上推动同时使其上下移动。在此实施例,当支撑构件30相对于安装构件20在原稿压合板3相对于机器主体2的角度范围从0度到60度旋转时,构成使按压凸轮部33及第一受压凸轮部61彼此的抵靠状态改变。在此的“角度”,意味着机器主体2的接触玻璃4的上表面与原稿压合板3的下表面之间所形成的角度。
活塞杆82的上部侧,插入到滑动构件60的贯通孔62中,在支撑构件30靠近安装构件20的预定旋转范围内,使设置在从活塞杆82一体延伸的前端部82a的第二受压凸轮部82s通过贯通孔62,而抵靠到按压凸轮部33。在此实施例,当原稿压合板3相对于机器主体2的角度在0到18度的范围时,构成使活塞杆82的前端部82a抵靠在按压凸轮部33上。
被设置在活塞杆82的前端部82a的第二受压凸轮部82s,与第一受压凸轮部61的上表面的形状相匹配呈弯曲倾斜形状,从原稿压合板3相对于机器主体2的开度从18度到0度,亦即直到完全盖合状态,将与按压凸轮部33平滑地滑动接触,同时在完全盖合状态时,其形成使与按压凸轮部33之间的摩擦力最大化。另外,此弯曲倾斜形状,也可为从前方向后方上升的简单的倾斜形状。
如图2的(A)、图2的(B)及图14所示,第一导电板90包含:上板部91,被设置为覆盖支撑构件30的主体部31的上表面31b;前板部92,从上板部91的前缘右端部向下方弯曲而延伸;下板部93,从前板部92的下端向后弯曲并向右侧延伸;和右板部94,从上板部91的右缘后端部向下方弯曲而延伸。上板部91及下板部93是用于与支撑构件30的导体零件电气性连接的部分。在上板部91中,设置有多个(在此例子为4个)与主体部31的安装孔36连通的贯通孔95,各贯通孔95的边缘部固定到各安装孔36。前板部92及下板部93嵌入到主体部31的安装沟35中。在下板部93的右端附近,设置有贯通孔96,其与右侧臂部32R的前侧螺钉插入孔37连通,借助螺钉(未图示)插入到螺钉插入孔37及贯通孔96并螺合到原稿压合板3上,以使下板部93固定到右侧臂部32R。在右板部94上,设置与轴孔28连通的贯通孔97,借助使贯通孔97的内围边缘与铰链轴40的轴部41的外围面接触,能够使第一导电板90和铰链轴40彼此电气性连接。
如图2的(A)及图15所示,第二导电板100被安装到安装构件20的右侧板部25R。第二导电板100包含:上半部101,设置在比安装构件20的凸缘部26更上侧;下半部102,设置在凸缘部26的下侧;以及连接上半部101与下半部102的段差部103。下半部102是与机器主体2的导体零件电气性连接的部分。上半部101包含:水平部101a,沿着凸缘部26向前后延伸;以及垂直部101b,从水平部101a的后端部向上延伸。在垂直部101b的上端部设置有贯通孔104,其用于嵌入铰链轴40的头部42,借助使垂直部101b的上端部与铰链轴40的头部42接触,使第二导电板100和铰链轴40彼此电气性连接。
如上述构成的铰链10L,通过铰链轴40及第二导电板100使机器主体2和原稿压合板3导通,可以确保机器主体2和原稿压合板3之间的电气接地连接。
接下来,将说明在原稿压合板3的开合动作期间的铰链10L的作用。
铰链10L以可开合方式将原稿压合板3连结到机器主体2。原稿压合板3相对于机器主体2的角度范围,从完全盖合状态(完全关闭状态)的角度亦即0度到最大角度亦即90度。
如图3的(B)所示,当角度为60度时,使得支撑构件30的按压凸轮部33和滑动构件60的第一受压凸轮部61彼此接触。此时,原稿压合板3由2个推动构件70的推力支撑并保持直立姿势。若从此状态盖合原稿压合板3时,随着按压凸轮部33相对于第一受压凸轮部61的移动,使滑动构件60抵消2个推动构件70的推力而向下推动。由此,缓冲向原稿压合板3的盖合侧的动作。
若进一步盖合原稿压合板3,如图4的(B)所示,当角度达到18度时,使设置在阻尼器80的活塞杆82的前端部82a的第二受压凸轮部82s通过第一受压凸轮部61的贯通孔62,抵靠在按压凸轮部33上。若从此状态进一步盖合原稿压合板3时,随着按压凸轮部33相对于形成在活塞杆82的前端部82a的锥形的第二受压凸轮部82s的移动,借助阻尼器主体81抵削制动力而向下推动活塞杆82。此时,借助使2个推动构件70的推力和阻尼器80的制动力作用在原稿压合板3上,缓冲即将为完全盖合状态前的原稿压合板3的突然转动。
并且,如图5的(B)所示,当角度为0度,亦即完全盖合时,滑动构件60和活塞杆82都为最被向下压的状态。此时,活塞杆82和按压凸轮部33之间的摩擦力与2个推动构件70的推力也都被最大化,可确实缓冲为完全盖合状态时原稿压合板3的突然转动。为完全盖合状态的原稿压合板3,将借助其本身重量和活塞杆82与按压凸轮部33之间的摩擦力,抵消2个推动构件70的推力而保持此状态。
另一方面,当从完全盖合状态打开原稿压合板3时,角度从0到18度之间,借助2个推动构件70和阻尼器80辅助原稿压合板3的动作。另外,角度从18到60度之间,借助2个推动构件70辅助原稿压合板3的动作。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铰链10L,借助使由2个推动构件70推动的滑动构件60的第一受压凸轮部61抵靠到支撑构件30的按压凸轮部33,从而缓冲向原稿压合板3的盖合侧的动作并且辅助向原稿压合板3的开启侧的动作,在支撑构件30接近安装构件20的预定转动范围(从18度到0度的角度范围)中,由于阻尼器80的活塞杆82的前端部82a通过第一受压凸轮部61的贯通孔62而抵靠在按压凸轮部33上,以使阻尼器80缓冲当盖合原稿压合板3时的突然转动,以比公知更小型且简单的构造,可有效地发挥阻尼器80的缓冲效果和2个推动构件70的缓冲效果。
此外,在本实施例,按压凸轮部33从原稿压合板3为即将完全盖合之前(当角度为18度时)与第二受压凸轮部82s接触,而第二受压凸轮部82s具有形成在活塞杆82的前端部82a的弯曲倾斜面;当其与按压凸轮部33平滑地滑动接触直到完全盖合状态,且形成当完全盖合的时候与按压凸轮部33之间的摩擦力为最大化,从即将完全盖合状态之前到完全盖合状态使由阻尼器80施加一定的制动力到按压凸轮部33,缓冲原稿压合板3的突然转动,同时借助按压凸轮部33和第二受压凸轮部82s之间的摩擦力,可防止原稿压合板3从完全盖合状态浮动。
另外,在本实施例,由于使用设置成围绕阻尼器80的螺旋弹簧作为推动构件70,进而可缩小推动构件70和阻尼器80的容置空间,所以可以使容置这些的安装构件20和铰链10L小型化。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且包含发明申请专利范围中所述的范围内的各种更改实施例。譬如,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将本发明的铰链应用于连结复印机的机器主体和原稿压合板的铰链的例子,当然,其不仅适用于复印机,也可适用复合机、扫描仪、传真机等的其它各种机器的铰链。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说明将本发明的铰链应用于原稿压合板的中立角度为60度的机器的铰链的例子,当然,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中立角度为60度以外的角度的机器。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举出以2个不同尺寸的铰链连结机器主体和原稿压合板的例子,当然,也可借助2个相同尺寸的铰链或者大于等于3个铰链连结机器主体和原稿压合板。

Claims (7)

1.一种铰链,其可以开合方式将原稿压合板连结到机器主体上,所述铰链包含:
安装构件,被安装到所述机器主体的一侧;
支撑构件,被安装到所述原稿压合板的一侧;和
铰链轴,以可转动方式将所述支撑构件枢轴支撑在所述安装构件,
所述支撑构件具有主体部、从所述主体部左右对称地突出的臂部、和在所述主体部的前后方向中间部面向所述安装构件的一侧的按压凸轮部;
在所述主体部,形成用于安装第一导电板的安装沟以及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沟从所述主体部的前表面的右侧部分,经过下表面而延伸到右侧臂部的下表面的左端附近部分形成,所述安装孔沿上下方向贯通所述主体部,在左侧臂部的左端附近及右侧臂部的右端附近,形成用于将所述支撑构件固定在所述原稿压合板的螺钉插入的螺钉插入孔,所述螺钉插入孔被设置在所述左侧臂部及所述右侧臂部的前后二处,
所述主体部的上端后缘部设置一比所述按压凸轮部更向后方突出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当所述原稿压合板相对于所述机器主体旋转到最大开度时,将抵靠到所述安装构件的后板部的上端缘部且限制所述原稿压合板的转动,
所述安装构件具有:前板部、所述后板部、底板部、左侧板部与右侧板部;被此等所述前板部、所述后板部、所述底板部、所述左侧板部与所述右侧板部围绕,在所述支撑构件的一侧开口的容置室;以及用于安装第二导电板的凸缘部,在所述左侧板部与所述右侧板部形成有使所述铰链轴贯通的第一轴孔,
在所述安装构件的内侧,在底板部形成有贯通孔,且在从所述底板部的左右两端弯曲并向上方竖立的左右侧板部上嵌固设有形成有第二轴孔的金属制的内部壳体;
在所述容置室,容置有:
滑动构件,具有与所述按压凸轮部接触的第一受压凸轮部;
推动构件,将所述滑动构件推向所述支撑构件的一侧;
阻尼器,由阻尼器主体和活塞杆构成,其中所述阻尼器主体被固设于所述容置室内;所述活塞杆在从所述阻尼器主体内部一体地向所述支撑构件的一侧延伸的前端部具有形成与所述第一受压凸轮部的凸轮面相对应的凸轮面的第二受压凸轮部;
在所述第一受压凸轮部的一部分,形成向所述滑动构件的滑动方向延伸的贯通孔;
在所述支撑构件靠近所述安装构件的预定转动范围内,所述活塞杆的所述第二受压凸轮部通过所述贯通孔而抵靠于所述按压凸轮部,
所述安装构件的所述第一轴孔和所述内部壳体的所述第二轴孔彼此同轴连通,
所述阻尼器具有固设在所述安装构件的所述容置室内的所述阻尼器主体和从所述阻尼器主体内向所述支撑构件侧,亦即向上方一体延伸的所述活塞杆,在所述阻尼器主体的下端附近形成凸缘部,所述阻尼器将所述阻尼器主体的下端部嵌入到所述内部壳体的所述贯通孔中,同时在使所述凸缘部卡固到所述内部壳体的所述底板部的上表面的状态下,固定于所述内部壳体,
通过所述第一导电板、所述铰链轴及所述第二导电板使所述机器主体和所述原稿压合板导通,可以确保所述机器主体和所述原稿压合板之间的电气接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中在所述容置室内并列设置多个推动构件,所述阻尼器设置成被其中一个所述推动构件围绕,不被其他所述推动构件围绕,或不围绕其他所述推动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中所述推动构件由向轴向重叠的大直径体和小直径体所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中在所述活塞杆的前端部,在所述原稿压合板相对于所述机器主体为即将完全盖合状态之前,与所述支撑构件的所述按压凸轮部接触,与所述按压凸轮部平滑地滑动接触直到为完全盖合且在完全盖合的时候,将形成与所述按压凸轮部之间的摩擦力为最大化的倾斜状的所述第二受压凸轮部。
5.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铰链,其中所述推动构件是配置成围绕所述阻尼器的螺旋弹簧。
6.一种事务机器,其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铰链。
7.一种事务机器,其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铰链以及不使用阻尼器的铰链。
CN201811372859.XA 2017-11-20 2018-11-19 铰链及使用此铰链的各种机器 Active CN1098124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23122 2017-11-20
JP2017223122A JP7045685B2 (ja) 2017-11-20 2017-11-20 ヒンジ並びにこのヒンジを用いた各種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12492A CN109812492A (zh) 2019-05-28
CN109812492B true CN109812492B (zh) 2021-01-29

Family

ID=66602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72859.XA Active CN109812492B (zh) 2017-11-20 2018-11-19 铰链及使用此铰链的各种机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045685B2 (zh)
CN (1) CN109812492B (zh)
TW (1) TWI6820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34470B2 (ja) * 2018-06-26 2022-09-12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ヒンジ並びにこのヒンジを用いた各種機器
JP7485341B2 (ja) * 2020-05-15 2024-05-16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ヒンジ装置並びにこのヒンジ装置を備えた各種機器
JP2022085726A (ja) * 2020-11-27 2022-06-08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ヒンジ並びにこのヒンジを用いた事務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27502B2 (ja) * 1999-12-01 2005-12-14 加藤電機株式会社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
JP5429767B2 (ja) * 2007-08-31 2014-02-26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及び原稿圧着板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JP5336334B2 (ja) * 2009-11-27 2013-11-06 下西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ヒンジ
JP5522518B2 (ja) 2009-12-28 2014-06-18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並びにこの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JP5821054B2 (ja) * 2011-07-13 2015-11-24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並びにoa機器
JP6031001B2 (ja) 2013-06-19 2016-11-24 下西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ヒンジ
JP6398105B2 (ja) 2014-03-26 2018-10-03 下西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ヒンジ
JP6664953B2 (ja) 2015-12-18 2020-03-13 下西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ヒンジ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095524A (ja) 2019-06-20
TWI682094B (zh) 2020-01-11
JP7045685B2 (ja) 2022-04-01
TW201923208A (zh) 2019-06-16
CN109812492A (zh) 2019-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12492B (zh) 铰链及使用此铰链的各种机器
EP3112705B1 (en) Hinge device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cover of office equipment
CN108979383B (zh) 铰链装置及使用铰链装置的办公机器
CN110645260B (zh) 铰链及使用该铰链的各种机器
JP2015001619A (ja) ヒンジ
JP2011247954A (ja) ヒンジ
JP2017111375A (ja) ヒンジ
JP6572471B2 (ja) ヒンジ
JP7264420B2 (ja) ヒンジ
JP6031001B2 (ja) ヒンジ
JP7347786B2 (ja) ヒンジ
JP6023500B2 (ja) ヒンジ
JP6606731B2 (ja) ヒンジ
JP7114051B2 (ja) ヒンジ
KR101303134B1 (ko) 커버개폐용 힌지장치
JP7133186B2 (ja) ヒンジ
JP2016148815A (ja) ヒンジ
JP6582289B2 (ja) ヒンジ
KR200447946Y1 (ko) 커버 개폐용 힌지 장치
JP3232257U (ja) ヒンジ及びヒンジ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CN107678266B (zh) 开合装置及产业机器
JP2023077954A (ja) 差し込みヒンジ並びにこの差し込みヒンジを用いた事務機器
JP2022096422A (ja) ヒンジ及びヒンジを備えた事務機器の原稿圧着板及びヒンジ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JP2022054197A (ja) ヒンジ及びヒンジ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JP7283725B2 (ja) ヒン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