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09263B - 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及电梯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及电梯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09263B
CN109809263B CN201810669419.4A CN201810669419A CN109809263B CN 109809263 B CN109809263 B CN 109809263B CN 201810669419 A CN201810669419 A CN 201810669419A CN 109809263 B CN109809263 B CN 1098092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passenger
elevator
group management
management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6941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09263A (zh
Inventor
矢岛享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Elevator and Building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8092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092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092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092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vator Control (AREA)
  • Indica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及电梯控制方法,能够高效地调配电梯的轿厢,在实施方式的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中,在满员判定部判定为第1轿厢满员、并且乘客检测部在乘梯处检测出乘客的情况下,第1运行控制部做出有滞留的判定,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具备调配运算部,当由第1运行控制部判定为有滞留时,在第2轿厢正在停靠层待机的情况下,所述调配运算部不等待第1轿厢的行进开始,便决定向乘客调配第2轿厢。

Description

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及电梯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及电梯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电梯的控制装置,例如已知如下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该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检测在乘梯处有无滞留,从电梯群的多个轿厢中分配预定的轿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9552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30234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以往技术中,例如在轿厢的分配这一点上有进一步改善的余地。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实施方式的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具备:第1运行控制部,其控制能够供乘客搭乘并在建筑物内的层间移动的第1轿厢的运行;第2运行控制部,其控制能够供乘客搭乘并在所述建筑物内的层间移动的第2轿厢的运行;满员判定部,其判定所述第1轿厢是否满员;乘客检测部,其检测在所述第1轿厢的停靠层的乘梯处是否有乘客;以及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其对所述第1轿厢和所述第2轿厢的运行进行群管理控制,其中,在所述满员判定部判定为所述第1轿厢满员、并且所述乘客检测部在所述乘梯处检测出乘客的情况下,所述第1运行控制部做出有滞留的判定,所述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具备调配运算部,当由所述第1运行控制部判定为有滞留时,在所述第2轿厢正在所述停靠层待机的情况下,所述调配运算部不等待所述第1轿厢的行进开始,便决定向所述乘客调配所述第2轿厢。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的整体构成的图。
图2是表示设置实施方式1涉及的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的一个楼层的图。
图3是对实施方式1涉及的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的乘客检测部的乘客检测功能进行说明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的电梯控制处理的步骤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2涉及的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的整体构成的图。
图6是对实施方式2涉及的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的乘客检测部的乘客检测功能进行说明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2涉及的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的电梯控制处理的步骤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涉及的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的电梯控制处理的步骤的一例的流程图。
标号说明
1、2…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
10…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
11…通信接口
12…运行管理部
13…调配运算部
20…运行控制装置
30…轿厢
31…轿厢门
40、45…乘客检测部
41…人物检测部
42…乘梯意愿判定部
50…满员判定部
60…乘客引导部
70…乘梯处呼叫登记部
80…摄像头
81…拍摄范围
90…乘梯处
91…乘梯处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使用图1~图4对本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的构成例)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1的整体构成的图。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1设置于具有多个楼层(floor)的建筑物,包括多个电梯。
如图1所示,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1具备多个轿厢30A、30B、30C…。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不需要指示出特定的轿厢时,有时也记载为轿厢30。对于以下的其他构成而言也是同样的。
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1还具备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10、和设置于各轿厢30的运行控制装置20、乘客检测部40、满员判定部50、乘客引导部60、乘梯处呼叫登记部70以及摄像头80。
各轿厢30A、30B、30C…构成为能够供乘客搭乘并在建筑物内的层间移动。即,各轿厢30A、30B、30C…具备能够供乘客搭乘那样的轿厢门31A、31B、31C…,并且通过未图示的曳引机驱动而在升降通路内上下移动。各电梯包括一个轿厢30、曳引机、未图示的对重(counter weight)、以及绳索等。此外,轿厢门31A、31B、31C…分别与轿厢30A、30B、30C…对应。也就是说,分别为,轿厢门31A设置于轿厢30A、轿厢门31B设置于轿厢30B。该对应关系对于以下的构成而言也是同样的。
在各轿厢30A、30B、30C…内设置有与之对应的摄像头80A、80B、80C…。各摄像头80A、80B、80C…例如为轿厢30A、30B、30C…内的在轿厢门31A、31B、31C…上方设置的防止犯罪的摄像头等。各摄像头80A、80B、80C…经由通信线路连接于对应的乘客检测部40A、40B、40C…。乘客检测部40A、40B、40C…具备对应的人物检测部41A、41B、41C…。在后面对乘客检测部40和人物检测部41的功能进行叙述。
在各轿厢30A、30B、30C…设置有对应的满员判定部50A、50B、50C…。满员判定部50A、50B、50C…例如设置于各轿厢30A、30B、30C…的下表面,检测轿厢30A、30B、30C…内的载重。满员判定部50A、50B、50C…根据该载重来判定轿厢30A、30B、30C…内是否满员。具体而言,满员判定部50A、50B、50C…具有满员判定负载的设定,当轿厢30A、30B、30C…内的载重达到满员判定负载时,判定为轿厢30A、30B、30C…内为满员。满员判定负载被设定为比最大载重稍低的值。当轿厢30A、30B、30C…内的载重达到最大载重时,满员判定部50A、50B、50C…通过蜂鸣器等向乘客通知这一意思。
在多个楼层的各轿厢30A、30B、30C…的附近设置有对应的乘客引导部60A、60B、60C…和乘梯处呼叫登记部70A、70B、70C…。乘客引导部60A、60B、60C…例如为广播装置、信号灯装置、铃(chime)装置等,将乘客向可搭乘的轿厢30引导。乘梯处呼叫登记部70A、70B、70C…构成为能够将乘客想要向上下哪一方向的楼层移动作为乘梯处呼叫进行登记。也就是说,乘梯处呼叫登记部70A、70B、70C…例如各具备一个未图示的上行的乘梯处呼叫登记按钮和一个下行的乘梯处呼叫登记按钮。通过乘客按下任一乘梯处呼叫登记按钮,乘梯处呼叫登记部70A、70B、70C…识别乘客所希望的目的地方向。不过,乘梯处呼叫登记部70可以不设置于各轿厢30A、30B、30C…,在各楼层的乘梯处(hall)具有一个以上即可。另外,在乘客引导部60为广播装置的情况下,与上述同样地,在各楼层的乘梯处具有一个以上即可。在这些情况下,乘梯处呼叫登记部70和乘客引导部60也可以与后述的其他构成的情况不同,经由通信线路直接连接于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10。
乘客检测部40、满员判定部50、乘客引导部60以及乘梯处呼叫登记部70经由通信线路连接于对应的运行控制装置20。由此,乘客检测部40、满员判定部50、乘客引导部60以及乘梯处呼叫登记部70能够向运行控制装置20通知与轿厢30的各种运行状况相关的信息。
运行控制装置20具备微计算机和驱动电路,该微计算机具有通过通常形式的双向公共总线相互连结的CPU(中央运算处理装置)、预先存储有预定的控制程序等的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暂时存储CPU的运算结果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存储预先准备的映射数据、电梯的规格等信息的备用RAM、以及输入/输出端口装置。
运行控制装置20与各种传感器、检测器、曳引机等电梯的各部分电连接,统括地控制电梯单体的各部分的动作。各电梯通过运行控制装置20统括地控制各部分的驱动,轿厢30在升降通路内升降,从而能够移动至任意的目的层的乘梯处。
运行控制装置20A、20B、20C…经由通信线路连接于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10所具备的通信接口11。由此,各运行控制装置20经由通信线路连接于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10。另外,由此,乘客检测部40、满员判定部50、乘客引导部60以及乘梯处呼叫登记部70经由通信线路并且通过运行控制装置20连接于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10。
运行控制装置20A、20B、20C…根据从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10接收的各轿厢30A、30B、30C…的运行计划分别控制各轿厢30A、30B、30C…的各部分。
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10具备微计算机和驱动电路,该微计算机具有通过通常形式的双向公共总线相互连结的CPU(中央运算处理装置)、预先存储有预定的控制程序等的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暂时存储CPU的运算结果的RAM(Random 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存储预先准备的映射数据、电梯的规格等信息的备用RAM、以及输入/输出端口装置。
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10与各运行控制装置20相互进行检测信号、驱动信号、控制指令等的授受,由此以构成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1的多个电梯为一群进行群管理控制。
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10除了具备通信接口11以外,还具备运行管理部12和调配运算部13。通信接口11经由各运行控制装置20接收来自乘客检测部40、满员判定部50、乘客引导部60以及乘梯处呼叫登记部70的各种信息。另外,通信接口11经由通信线路连接于运行管理部12和调配运算部13,向各运行控制装置20发送来自运行管理部12和调配运算部13的指示。运行管理部12基于通信接口11所接收到的各种信息来掌握各轿厢30的运行状况,并进行管理。调配运算部13基于运行管理部12所掌握的各轿厢30的运行状况来进行运算处理,根据乘梯处呼叫等来决定调配哪一个轿厢30。
接着,使用图2和图3对乘客检测部40和人物检测部41的功能进行说明。
图2是表示设置实施方式1涉及的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1的一个楼层的图。图3是对实施方式1涉及的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1的乘客检测部40的乘客检测功能进行说明的图。在图2和图3中,以轿厢30A的构成为例进行说明,其他轿厢30B、30C…的构成也具有同样的功能。
如图2和图3所示,摄像头80A设置于轿厢30A内的例如轿厢门31A上方。由此,摄像头80A能够在轿厢门31A和乘梯处90的与轿厢30A的乘降位置对应的乘梯处门91A打开了的状态下,对各楼层的乘梯处90的一定范围(拍摄范围81A)内的状况进行拍摄。所拍摄的影像既可以是动态图像也可以是按一定间隔拍摄的静止图像,该影像被依次传送至乘客检测部40A。
乘客检测部40A的人物检测部41A对在从轿厢门31A和乘梯处门91A开始开门起到完成关门为止之间的一定期间内从摄像头80A传送来的影像进行图像解析,检测在拍摄范围81A内是否有人物。该一定期间例如为从轿厢门31A和乘梯处门91A开始开门起到完成关门为止的期间。另外,也可以将从轿厢门31A和乘梯处门91A开始关门起到完成关门为止的期间设为一定期间。在影像为静止图像时,设定为摄像头80A在该一定期间内至少进行一次拍摄。作为基于影像的人物的检测方法,可以使用对头部、躯体部等各部分的联系进行图案识别的方法等一般的方法。当人物检测部41A在乘梯处90的拍摄范围81A内检测出人物时,乘客检测部40A将所检测出的人物检测为乘客,也就是说,希望搭乘轿厢30A的人物。
在此,如图2和图3所示,假设在乘梯处90有人物M1、M2。人物M1处于摄像头80A的拍摄范围81A内,人物M2处于摄像头80A的拍摄范围81A外。此时,在摄像头80A的影像中仅映出人物M1。人物检测部41A基于该影像来进行人物的检测。因此,通过人物检测部41A仅检测出人物M1,没有检测出人物M2。乘客检测部40A仅将所检测出的人物M1检测为在乘梯处90的乘客。
在根据乘梯处呼叫而调配的轿厢30满员后,乘客检测部40在乘梯处90检测出乘客的情况下,运行控制装置20判定为有滞留。有滞留是指在乘梯处90残留有希望搭乘所调配的轿厢30的人物的状态。运行控制装置20向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10通知有滞留的判定。
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10的运行管理部12在被通知有滞留的判定时,参照各运行控制装置20取得各轿厢30的位置。并且,在与发生了滞留的层相同的层存在正在待机的轿厢30的情况下,调配运算部13进行运算处理来决定调配哪一个轿厢30。具体而言,在仅存在一个正在待机的轿厢30的情况下,决定调配该轿厢30。在存在多个正在待机的轿厢30的情况下,决定调配这些轿厢30中的、离最初调配的轿厢30也就是满员的轿厢30更近的轿厢30。通信接口11向决定调配的轿厢30的运行控制装置20通知该决定。
决定调配的轿厢30的运行控制装置20根据来自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10的通知,不等待满员的轿厢30的行进开始便调配正在待机的轿厢30。在此,在正在待机的轿厢30中,轿厢门31和与之对应的乘梯处门91为关闭的状态。调配正在待机的轿厢30是指使该轿厢30的轿厢门31和乘梯处门91开门,使得成为能够供乘客搭乘的状态。运行控制装置20还通过与所调配的轿厢30对应的乘客引导部60将滞留的乘客向所调配的轿厢30引导。具体而言,通过广播装置的广播、信号灯装置的点亮、闪烁、铃装置的铃声等来引导乘客。
(电梯控制处理的例子)
接着,使用图4对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1的电梯控制处理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1的电梯控制处理的步骤的一例的流程图。
如图4所示,在步骤S10中,由乘梯处呼叫登记部70在某一层登记乘梯处呼叫。在步骤S20中,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10的调配运算部13进行以所有轿厢30为对象的调配运算处理,决定向乘梯处呼叫的登记层调配的轿厢30。在此,例如设为决定调配轿厢30B。在该情况下,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10向运行控制装置20B通知调配轿厢30B的决定。
在步骤S30中,运行控制装置20B使轿厢30B行进至乘梯处呼叫登记层,并且在乘梯处呼叫登记层使轿厢30B的轿厢门31B开门。此时,与之对应的乘梯处门91B也开门。由此,乘梯处90的乘客搭乘轿厢30B。在步骤S40中,运行控制装置20B使轿厢门31B关门。轿厢门31B的关门例如在经过一定时间后或轿厢30B内达到满员判定负载后进行,或者根据乘客在轿厢30B内的关门操作来进行。此时,乘梯处门91B也关门。满员判定部50B例如在步骤S10~步骤S40的期间中持续进行轿厢30B的满员判定。当做出轿厢30B的满员判定时,乘客检测部40B例如基于步骤S30~步骤S40中的摄像头80B的影像来检测在乘梯处90是否有乘客。
在步骤S51中,运行控制装置20B参照满员判定部50B取得是否做出了满员判定这一信息。在做出了满员判定(是)时,在步骤S52中,运行控制装置20B参照乘客检测部40B取得在乘梯处90是否检测出人物这一信息。在乘梯处90检测出人物(是)时,运行控制装置20B判定为在乘梯处90发生了滞留,并且向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10通知该判定。也就是说,步骤S51和步骤S52相当于滞留判定步骤。在步骤S51和步骤S52均为“是”时,运行控制装置20B判定为有滞留。
在步骤S60中,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10的运行管理部12参照除了轿厢30B以外的所有轿厢30的运行控制装置20取得各轿厢30的位置,判定在与轿厢30B的停靠层相同的层是否有正在待机的轿厢30。
在有正在待机的轿厢30(是)时,在步骤S70中,调配运算部13进行以正在待机的轿厢30为对象的调配运算处理,决定调配的轿厢30。在此,在正在待机的轿厢30例如仅为轿厢30C时,调配运算部13决定调配轿厢30C。在正在待机的轿厢30例如为轿厢30A、30C并且轿厢30A比轿厢30C靠近轿厢30B时,调配运算部13决定调配轿厢30A。在此,例如假设决定调配轿厢30A。在该情况下,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10向运行控制装置20A通知调配轿厢30A的决定。
在步骤S80中,运行控制装置20A调配轿厢30A。也就是说,使在与轿厢30B相同的层正在待机的轿厢30A的轿厢门31A开门。此时,与之对应的乘梯处门91A也开门。由此,成为乘梯处90的乘客能够搭乘轿厢30A的状态。
在步骤S90中,运行控制装置20A通过轿厢30A的附近的乘客引导部60A将滞留的乘客向轿厢30A引导。
通过以上的处理,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1的电梯控制处理结束。另外,在步骤S51、S52、S60中的任一项为“否”时,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1不进行任何处理而直接使该电梯控制处理结束。
在该电梯控制处理结束后,最初调配的轿厢30B的运行控制装置20B使轿厢30B开始朝向目的层行进。
在以往的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中,在乘梯处发生了滞留的情况下,即使在同一层存在正在待机的轿厢,在最初调配的轿厢开始行进之前,滞留的乘客也无法利用正在待机的轿厢。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1中,根据上述的构成,不等待最初调配的轿厢30的行进开始便调配正在待机的轿厢30,所以乘客能够利用该轿厢30。也就是说,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1能够在通过乘梯处呼叫而调配的轿厢30满员后,更高效地向该乘梯处90调配其他的轿厢30。
(变形例)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本变形例的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即使在满员的轿厢30B的停靠层没有正在待机的轿厢30的情况下,也调配其他的轿厢30,在这一点上与上述的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1不同。
即,在本变形例的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中,在图4的步骤S60中没有正在待机的轿厢30(否)时,调配运算部13从除了最初调配的轿厢30B以外的所有轿厢30中决定向轿厢30B的停靠层调配的轿厢30。所调配的轿厢30例如根据各轿厢30的运行状况、到达轿厢30B的停靠层的到达预测时间等来决定。
在以往的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中,滞留的乘客为了接受新的轿厢的调配,必须等待满员的轿厢的行进开始,重新进行乘梯处呼叫登记。
在本变形例的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中,即使乘客没有重新进行乘梯处呼叫登记,也调配其他的轿厢30。也不需要等待满员的轿厢30的行进开始。因此,根据本变形例的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能够提供便利性更优异的服务。
[实施方式2]
使用图5~图8对本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的构成例)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2涉及的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2的整体构成的图。如图5所示,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2具备乘客检测部45来替代乘客检测部40。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2的除此以外的构成与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1是同样的。另外,虽然在图5中仅示出与轿厢30A相关的构成,但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2的轿厢30B、30C…也具备同样的构成。以下,以与轿厢30A相关的构成为例,仅对与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1不同的构成进行说明。
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2的乘客检测部45A除了具备人物检测部41A以外,还具备乘梯意愿判定部42A。当人物检测部41A检测出人物时,乘梯意愿判定部42A基于该人物的位置的变化来判定该人物是否有搭乘轿厢30A的意愿。
图6是对实施方式2涉及的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2的乘客检测部45的乘客检测功能进行说明的图。如图6所示,假设在摄像头80A的拍摄范围81A内有人物M1、M2。人物M1、M2均处于摄像头80A的拍摄范围81A内。人物检测部41A基于在一定期间内从摄像头80A传送来的影像而同时检测出人物M1、M2。该一定期间例如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地,为从轿厢门31A和乘梯处门91A开始开门起到完成关门为止的期间。或者该一定期间例如为从轿厢门31A和乘梯处门91A开始关门起到完成关门为止的期间。在影像为静止图像时,设定为摄像头80A在该一定期间内至少进行两次拍摄。
当人物检测部41A在乘梯处90检测出人物M1、M2时,乘梯意愿判定部42A使用光流(optical flow)等技术对人物M1、M2进行追踪。根据光流,用矢量表示人物的位置的变化。在图6的例子中,关于人物M1示出用矢量V1表示的位置的变化,关于人物M2示出用矢量V2表示的位置的变化。乘梯意愿判定部42A从人物M1的矢量V1取出朝向轿厢30A的入口的分量,运算向轿厢30A的入口方向的移动速度Vt1。在移动速度Vt1为一定速度以上的情况下,乘梯意愿判定部42A判定为人物M1有搭乘轿厢30A的意愿。另一方面,人物M2的向轿厢30A的入口方向的移动速度Vt2为零以下,乘梯意愿判定部42A判定为人物M2没有搭乘轿厢30A的意愿。
当人物检测部41A检测出人物并且乘梯意愿判定部42A判定为该人物有乘梯意愿时,乘客检测部45A将该人物检测为乘客。
(电梯控制处理的例子)
图7是表示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2的电梯控制处理的步骤的一例的流程图。以下,使用图7对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2的电梯控制处理进行说明。在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2中,仅在判定在乘梯处90检测出的人物有无乘梯意愿这一点上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1不同。以下,以与轿厢30B相关的构成为例,仅对与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1不同的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在运行控制装置20B取得了在步骤S51中做出了满员判定这一信息(是)、并且取得了在步骤S52中在乘梯处90检测出人物这一信息(是)时,在步骤S53中,运行控制装置20B参照乘梯意愿判定部42B取得该人物有无乘梯意愿的信息。在判定为有乘梯意愿(是)时,运行控制装置20B判定为在乘梯处90发生了滞留,并向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10通知该判定。也就是说,步骤S51~步骤S53相当于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2的滞留判定步骤。在步骤S51~步骤S53均为“是”时,运行控制装置20B判定为有滞留。
以下,通过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的流程,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2的电梯控制处理结束。另外,在步骤S51、S52、S53、S60中的任一项为“否”时,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2不进行任何处理而直接使该电梯控制处理结束。不过,在步骤S60为“否”时,也可以像上述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那样调配其他的轿厢30。
在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2中,根据上述的构成,能够更可靠地判定有无滞留。也就是说,能够从位于乘梯处90的人物中筛选出希望搭乘轿厢30的乘客。因此,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2能够在通过乘梯处呼叫而调配的轿厢30满员后,极力减少不需要的轿厢30的调配,进行更高效的轿厢30的调配。
(变形例)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涉及的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的电梯控制处理的步骤的一例的流程图。以下,使用图8对本变形例的电梯控制处理进行说明。在变形例的电梯控制处理中,在不论有无满员判定都进行轿厢30的调配这一点上与上述的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2不同。以下,以与轿厢30B相关的构成为例,仅对与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2不同的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当在步骤S51a中运行控制装置20B取得做出了满员判定这一信息(是)时,移至图7的步骤S52。当在步骤S51a中没有取得做出了满员判定这一信息时,也就是说,在轿厢30B没有满员(否)时,在步骤S52a中,运行控制装置20B参照人物检测部41B取得在乘梯处90有无人物的信息。当在乘梯处90检测出人物(是)时,在步骤S53a中,运行控制装置20B参照乘梯意愿判定部42B取得该人物有无乘梯意愿的信息。在判定为有乘梯意愿(是)时,运行控制装置20B判定为在乘梯处90发生了滞留,并向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10通知该判定。也就是说,步骤S52a和步骤S53a相当于本变形例中的滞留判定步骤。在步骤S52a和步骤S53a均为“是”时,运行控制装置20B判定为有滞留。
如上所述,满员判定部50B所具有的满员判定负载被设定为比最大载重稍低的值。因此,在没有做出满员判定时,在轿厢30B中,在达到最大载重之前还有供几名乘客搭乘的余地。因此,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10通知运行控制装置20B重新调配轿厢30B。
在步骤S80a中,运行控制装置20B重新调配轿厢30B。也就是说,使轿厢30B的轿厢门31B开门。此时,与之对应的乘梯处门91B也开门。由此,成为乘梯处90的乘客能够搭乘轿厢30B的状态。
在步骤S90a中,运行控制装置20B通过轿厢30B附近的乘客引导部60B将滞留的乘客向轿厢30B引导。
通过以上的处理,本变形例的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的电梯控制处理结束。另外,在步骤S52a、S53a中的任一项为“否”时,本变形例的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不进行任何处理而直接使该电梯控制处理结束。
在本变形例的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中,根据上述的构成,通过重新调配没有满员的轿厢30B,能够节省调配另外的轿厢30的工夫。由此,能够更高效地调配轿厢30。
虽然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提出的,并非旨在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于发明的范围和/或要旨内,并且包含于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和与其等同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具备:
第1运行控制部,其控制能够供乘客搭乘并在建筑物内的层间移动的第1轿厢的运行;
第2运行控制部,其控制能够供乘客搭乘并在所述建筑物内的层间移动的第2轿厢的运行;
满员判定部,其判定所述第1轿厢是否满员;
乘客检测部,其检测在所述第1轿厢的停靠层的乘梯处是否有乘客;以及
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其对所述第1轿厢和所述第2轿厢的运行进行群管理控制,
其中,
在所述满员判定部判定为所述第1轿厢满员、并且所述乘客检测部在所述乘梯处检测出乘客的情况下,所述第1运行控制部做出有滞留的判定,
所述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具备调配运算部,该调配运算部当由所述第1运行控制部判定为有滞留时,在所述第2轿厢正在所述停靠层待机的情况下,决定向所述乘客调配所述第2轿厢,所述第2运行控制部不等待所述第1轿厢的行进开始,便调配所述第2轿厢,使得成为能够供所述乘客搭乘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乘客检测部具备人物检测部,
所述人物检测部根据由设置于所述第1轿厢内的摄像头拍摄到的所述第1轿厢的所述乘梯处的状况的影像来检测在所述乘梯处是否有人物,
在所述人物检测部检测出人物的情况下,所述第1运行控制部判定为有滞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乘客检测部具备:
人物检测部,其根据由设置于所述第1轿厢内的摄像头拍摄到的所述第1轿厢的所述乘梯处的状况的影像来检测在所述乘梯处是否有人物;和
乘梯意愿判定部,其根据由所述人物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人物的位置的变化来判定所述人物是否有搭乘所述第1轿厢的意愿,
在所述人物检测部检测出人物、并且所述乘梯意愿判定部判定为所述人物有乘梯意愿的情况下,所述第1运行控制部判定为有滞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乘客检测部根据在从所述第1轿厢开始开门起到完成关门为止之间的一定期间内所述摄像头所拍摄到的影像来检测在所述乘梯处是否有乘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其中,
在所述满员判定部判定为所述第1轿厢没有满员、并且所述乘客检测部在所述乘梯处检测出乘客的情况下,所述调配运算部决定向所述乘客重新调配所述第1轿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其中,
在所述满员判定部判定为所述第1轿厢没有满员、并且所述乘客检测部在所述乘梯处检测出乘客的情况下,所述调配运算部决定向所述乘客重新调配所述第1轿厢。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其中,
还具备乘客引导部,所述乘客引导部在由所述调配运算部决定了调配处于待机状态的所述第2轿厢的情况下,将所述乘客向所述第2轿厢引导。
8.一种电梯控制方法,由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执行,其中,
所述电梯控制方法包括:
满员判定步骤,判定能够供乘客搭乘并在建筑物内的层间移动的第1轿厢是否满员;
乘客检测步骤,在判定为所述第1轿厢满员的情况下,检测在乘梯处是否有乘客;
滞留判定步骤,当在所述乘梯处检测出所述乘客时,做出有滞留的判定;
调配决定步骤,当做出了所述有滞留的判定时,在能够供乘客搭乘并在所述建筑物内的层间移动的第2轿厢正在所述第1轿厢的停靠层待机的情况下,决定向所述乘客调配所述第2轿厢;以及
调配步骤,不等待所述第1轿厢的行进开始,便调配所述第2轿厢,使得成为能够供所述乘客搭乘的状态。
CN201810669419.4A 2017-11-21 2018-06-26 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及电梯控制方法 Active CN1098092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23974A JP6538142B2 (ja) 2017-11-21 2017-11-21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エレベータ制御方法
JP2017-223974 2017-11-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09263A CN109809263A (zh) 2019-05-28
CN109809263B true CN109809263B (zh) 2021-10-01

Family

ID=66601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69419.4A Active CN109809263B (zh) 2017-11-21 2018-06-26 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及电梯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538142B2 (zh)
CN (1) CN1098092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36217B2 (ja) * 2019-08-09 2021-02-24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車検知システムおよび乗車検知方法
JP6922951B2 (ja) * 2019-08-09 2021-08-18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6841310B2 (ja) * 2019-08-09 2021-03-10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車検知システムおよび乗車検知方法
JP7561206B2 (ja) * 2020-11-04 2024-10-0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ー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方法
CN114180427B (zh) * 2021-11-29 2023-12-19 北京云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机器人及控制机器人乘坐电梯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95529A (ja) * 2009-02-25 2010-09-09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CN102616614A (zh) * 2011-01-31 2012-08-0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综合群管理系统
CN103287931A (zh) * 2012-02-24 2013-09-11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系统
JP5969147B1 (ja) * 2016-01-13 2016-08-17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乗車検知システム
CN106809708A (zh) * 2015-12-01 2017-06-09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的群管理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9584B1 (zh) * 1968-09-30 1974-01-08
JPH01172190A (ja) * 1987-12-26 1989-07-07 Hitachi Ltd 群管理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装置
JP2005162434A (ja) * 2003-12-04 2005-06-2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CN1956908B (zh) * 2004-05-26 2012-09-05 奥蒂斯电梯公司 用于乘客运输系统的乘客引导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95529A (ja) * 2009-02-25 2010-09-09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CN102616614A (zh) * 2011-01-31 2012-08-0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综合群管理系统
CN103287931A (zh) * 2012-02-24 2013-09-11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系统
CN106809708A (zh) * 2015-12-01 2017-06-09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的群管理系统
JP5969147B1 (ja) * 2016-01-13 2016-08-17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乗車検知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09263A (zh) 2019-05-28
JP6538142B2 (ja) 2019-07-03
JP2019094157A (ja) 2019-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09263B (zh) 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及电梯控制方法
CN110723605B (zh) 自主移动体运送系统
EP3392178B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elevator system
CN111824885B (zh) 基于等待的乘客的所检测到的数量的电梯轿厢分配
KR20000076382A (ko) 엘리베이터의 관리제어장치
JP6510596B2 (ja)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システム
JP2011057322A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EP3686143B1 (en) Elevator call registration when a car is full
CN108975110B (zh) 电梯系统以及电梯控制方法
EP3889090B1 (en) Inferred elevator car assignments based on proximity of potential passengers
JP2017001812A (ja)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CN110606433B (zh) 电梯楼层忽视
CN113661140B (zh) 乘客引导装置以及乘客引导方法
JP6591590B2 (ja) エレベータ、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エレベータ制御方法、およびエレベータ群管理方法
US20210101776A1 (en) Elevator system
CN111891888B (zh) 自调谐门定时参数
JP2014231423A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2017001802A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制御方法
JP6517306B1 (ja)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CN108298390B (zh) 组群电梯系统
CN112520517A (zh) 电梯控制系统、电梯系统及用于其的控制方法
JP7327560B1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システム
JP2003040539A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CN117886197A (zh) 移动体控制装置、移动体、移动体控制服务器、楼宇系统、移动体控制方法和程序
CN117623021A (zh) 电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0854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