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68215A - 一种固态锂电池正极低阻抗界面处理方法及正极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固态锂电池正极低阻抗界面处理方法及正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68215A
CN109768215A CN201811610913.XA CN201811610913A CN109768215A CN 109768215 A CN109768215 A CN 109768215A CN 201811610913 A CN201811610913 A CN 201811610913A CN 109768215 A CN109768215 A CN 1097682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ode
solid
layer
particle
electroly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1091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68215B (zh
Inventor
沈飞
曾鼎元
高捷
孙周婷
王凯铭
韩晓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Yangming new energy equipment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161091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6821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682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682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682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682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态锂电池正极低阻抗界面处理方法及正极结构,通过该方法能同时有效降低正极片内活性材料颗粒与固态电解质颗粒间和正极片与电解质片间的两个界面的阻抗,从而使固态锂电池中活性正极颗粒的容量得到有效发挥。采用本发明方法所制备的包含固态电解质层与正极层的双层结构陶瓷片性能优异,在固态锂电池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固态锂电池正极低阻抗界面处理方法及正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态锂电池正极低阻抗界面处理方法及正极结构。
背景技术
全固态电池用固态电解质取代易引发安全隐患的有机液态电解质,具有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以及宽工作温度范围等优点。
固态电解质颗粒与活性正极颗粒由于是固固接触,其接触界面电阻过大,这一直是近年来在固态电池性能优化上的一大挑战。同时,固态电解质颗粒与活性正极颗粒1高温烧结制备复合正极片时,通常会发生两者构成元素的互扩散,导致性能变差。例如,在Garnet型氧化物固态电解质Li7La3Zr2O12(LLZO)的立方相结构转变为四方相时,离子电导率明显降低,当正极材料LiCoO2直接在LLZO上形成时,会加剧立方相向四方相的转变。研究表明,即使在400℃,LLZO和LiCoO2也会形成含有各种氧化态的Co元素反应产物。但一般为了在LLZO衬底上形成正极LiCoO2薄膜,工艺上对界面的加热温度至少要达到700℃,这一过程伴随着锂元素的损失和LLZO电解质与LiCoO2电极材料之间的反应,不仅导致了高界面电阻的存在,还影响了电化学性能,特别是对电池的初始库仑效率和循环寿命影响较大。由界面化学反应或扩散引起的结构紊乱还会导致正极/硫化物基固态电解质界面电阻升高。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量色散光谱的实验分析表明,Co元素从LiCoO2正极材料到硫化物基固态电解质中扩散严重,生成的CoS界面反应层造成了相当高的界面电阻。综上所述,正极/固态电解质的界面问题主要表现在界面处元素扩散、界面阻抗过大等方面。
目前主流的采用压片后烧结制得的固态电解质片较厚,并且在将固态电解质层与正极材料进行结合时,往往仅通过简单的共压或涂覆后低温处理,接触面积有限也成为导致界面电阻较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即使全固态电池采用离子电导率与液态电解液相当的固态电解质,使用与液态锂离子电池相同的活性正极材料,也无法达到与液态锂离子电池体系相当的功率密度。因此决定离子迁移速率的关键不在于固态电解质本身,而是在正极活性材料/固态电解质的界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固态锂电池正极低阻抗界面处理方法及正极结构,有效降低共烧结时固态电解质材料的成相温度,并通过物理阻隔,防止正极活性材料和固态电解质发生元素互扩散,稳定烧结过程中各材料的晶相形态。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固态锂电池正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低阻抗界面的双层结构陶瓷片,双层结构陶瓷片的下层为固态电解质层,固态电解质层上为复合正极层,复合正极层包括活性正极颗粒、电解质颗粒和无机电子导电颗粒,活性正极颗粒和电解质颗粒表面均匀包覆有烧结助剂。
具体的,复合正极层的厚度为10~500μm,固态电解质层的厚度为10~500μm。
具体的,电解质颗粒为石榴石型、NASICON型、LISICON型、钙钛矿型、反钙钛矿型和硫化物电解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结合。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固态锂电池正极低阻抗界面处理方法,首先制备固态电解质陶瓷生坯膜;然后对活性正极颗粒和电解质颗粒进行表面包覆改性,并添加无机电子导电颗粒配制成正极片涂覆浆料;然后在固态电解质陶瓷生坯膜上通过流延法涂覆正极层陶瓷生坯膜,干燥后得到固态电解质层与正极层复合陶瓷生坯膜;最后烧结得到包含固态电解质层与复合正极层的双层结构陶瓷片。
具体的,包括如下步骤:
S1、配置烧结助剂前驱体溶液,之后将活性正极颗粒和固态电解质颗粒加入各自前驱体溶液中,经蒸发和煅烧,得到表面均匀包覆有烧结助剂的活性正极颗粒和电解质颗粒,完成表面改性处理;
S2、将电解质颗粒与分散剂、溶剂、增塑剂和粘结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浆料1;将步骤S1得到的表面改性活性正极材料颗粒和表面改性固态电解质颗粒与无机电子导电颗粒、分散剂、溶剂、增塑剂和粘结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浆料2;
S3、将将步骤S2获得的混合浆料1涂覆于衬底上,干燥后与衬底分离,得到固态电解质层陶瓷生坯膜;
S4、将将步骤S2获得的混合浆料2涂覆于衬底上,干燥后与衬底分离,得到正极材料层陶瓷生坯膜;
S5、将步骤S3和S4获得的固态电解质层陶瓷生坯膜与复合正极层陶瓷生坯膜进行贴合热压得到双层结构陶瓷生坯膜;
S6、将步骤S5获得的双层结构陶瓷生坯膜进行烧结,得到所需的低界面阻抗双层结构陶瓷片。
进一步的,步骤S1中,表面改性正极材料颗粒为锂钴氧化物、锂镍氧化物、锂锰氧化物和锂三元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结合;烧结助剂材料为可溶性硅酸盐、硼酸盐、锂盐、镁盐和铝盐中的一种或几种结合。
进一步的,步骤S2中,固态电解质颗粒、表面改性活性正极材料、无机电子导电颗粒的质量之和:分散剂、增塑剂、粘结剂的质量之和为(60~95):(40~5);
溶剂、分散剂、增塑剂与粘结剂的质量比为(5~20):(0.1~0.3):(0.2~0.7):(0.2~0.7);
无机电子导电颗粒含量为复合正极层质量的0.1~10%。
更进一步的,步骤S2中,无机电子导电颗粒为氧化铟锡,经掺杂的氧化锡、氧化锌和氧化钛中的一种或几种结合;溶剂为正己烷/异丙醇共沸溶剂、乙醇/乙酸乙酯共沸溶剂和乙醇/甲苯共沸溶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结合;分散剂为三乙醇胺、鱼油和脂肪铵盐中的一种或几种结合;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聚乙二醇和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结合;粘结剂为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丙烯酸酯和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结合。
进一步的,步骤S3中,衬底为塑料膜、铜箔或铝箔。
进一步的,步骤S5中,直接将混合浆料2涂覆于固态电解质层陶瓷生坯膜,而后干燥,得到双层结构陶瓷生坯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态锂电池正极低阻抗界面的处理方法。通过在活性正极颗粒1和固态电解质颗粒表面均匀包覆烧结助剂,经原位共烧结形成具有低阻抗界面的双层结构陶瓷片,包括复合正极层和致密固态电解质层。复合正极层包括表面改性的正极活性材料、固态电解质材料和耐高温电子导电体。表面改性材料能有效抑制高温烧结下元素的互扩散问题,同时表面改性材料可作为烧结助剂,在高温共烧条件下使复合正极层致密,且使复合正极层与固态电解质层接触良好,从而从两个方面解决了固态电解质与正极材料的界面问题。
进一步的,复合正极层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正极颗粒,其离子和电子电导率均偏低,故将厚度控制在10~500μm,以保证固态锂电池整体性能的发挥;固态电解质层主要起导离子和隔离正负极的作用,将厚度控制在10~500μm。
进一步的氧化物电解质对空气和热稳定性高,原料成本低,更易实现规模化制备,包括石榴石型结构体系、钙钛矿结构体系和NASICON(钠快离子导体)结构体系。这些材料体系通过结构和制备工艺的进一步优化,均可实现室温下高于10-3S/cm的本征电导率,多晶陶瓷的电导率也可达到10-3S/cm。对于硫化物电解质,由于S相对于O对Li的束缚作用较弱,有利于Li+的迁移,因此硫化物的电导率往往显著高于同种类型的氧化物。
本发明一种固态锂电池正极低阻抗界面处理方法,致密的固态电解质层能提供较高的电导率,并一定程度上防止锂枝晶的穿刺,提高整体电池的安全性;复合正极片中正极活性颗粒和固态电解质颗粒表面经包覆改性预处理,能有效抑制高温烧结下两者元素的互扩散问题,同时改性材料可作为烧结助剂,在高温共烧条件下使复合正极层致密,且使复合正极层与固态电解质层接触良好。
进一步的,在固态电解质颗粒以及活性正极材料颗粒表面获得均匀包覆的烧结助剂;获取各成分混合均匀的浆料;使固态电解质陶瓷生坯膜与复合正极层陶瓷生坯膜充分接触。
进一步的,锂钴氧化物具有工作电压高、充放电电压平稳、比能量高,循环性能好等优点;锂镍氧化物具有自放电率低,与各种电解质相容性好等优点;锂锰氧化物价格便宜,安全性高等优点;锂三元材料具有安全性高的优点。选取不同的正极材料颗粒能够应对不同的电化学环境,从而有利于电池性能的发挥。烧结助剂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能,在高温共烧条件下使复合正极层致密。
进一步的,各组分比例关系的设置,能保证浆料具有合适的粘度,以及浆料烘干后获得的生坯具有合适强度与塑性。
进一步的,无机导电颗粒可增强正极层的电子导电性;溶剂用于分散粉料,溶解聚合物以及决定浆料的粘度;分散剂用于分散粉体颗粒便于粘结剂作用以及调节粘度;粘结剂用于连接粉体颗粒,控制流变行为以及提高生坯强度;增塑剂用于溶解有机组分以及提供生坯塑性。
进一步的,离型膜等改性塑料膜能使生坯容易脱模,而以金属膜为衬底可以使其在组装电池过程中充当集流体,且活性物质能与材料充分接触。
进一步的,直接将混合浆料2涂覆于固态电解质层陶瓷生坯膜,而后干燥,得到双层结构陶瓷生坯膜,可以避免以热压方式将二者复合时,层间残留气泡对烧结后样品形貌的影响。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制备的包含固态电解质层与正极层的双层结构陶瓷片性能优异,在固态锂电池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所得固态电解质片截面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
图2为实施例2中所得双层结构陶瓷片截面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
图3为实施例2中所得双层结构陶瓷片中复合正极层截面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
图4为实施例2中所得双层结构复合陶瓷片中复合正极层截面的能谱分析图像;
图5为实施例3中所得双层结构复合陶瓷片截面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
图6为实施例3中所得双层结构复合陶瓷片中复合正极层截面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
图7为实施例3中所得双层结构复合陶瓷片中复合正极层截面的能谱分析图像;
图8为本发明双层结构复合陶瓷片结构示意图。
其中,1.活性正极颗粒;2.电解质颗粒;3.无机电子导电颗粒;4.固态电介质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态锂电池正极结构,预先在活性正极颗粒1和固态电解质颗粒2的表面均匀包覆烧结助剂,经原位共烧结形成具有低阻抗界面的双层结构陶瓷片,包括复合正极层和致密固态电解质层4,复合正极层由表面改性的活性正极颗粒1、固态电解质颗粒2和耐高温的无机电子导电颗粒3组成,均匀包覆的助烧结剂能有效降低共烧结时固态电解质材料的成相温度,并通过物理阻隔,防止正极活性材料和固态电解质发生元素互扩散,稳定烧结过程中各材料的晶相形态。
优选的,双层结构陶瓷片中,复合正极层厚度为10~500μm,致密固态电解质层厚度为10~500μm。
本发明一种固态锂电池正极低阻抗界面处理方法,首先制备固态电解质陶瓷生坯膜;接着对活性正极颗粒1和固态电解质颗粒进行表面包覆改性,并添加无机电子导电颗粒3配制成正极片涂覆浆料;然后在固态电解质陶瓷生坯膜上通过流延等方法涂覆正极层陶瓷生坯膜,干燥后得到固态电解质层与正极层复合陶瓷生坯膜;最后烧结得到包含固态电解质层与正极层的双层结构陶瓷片,具体步骤如下:
S1、先配置烧结助剂前驱体溶液,之后将活性正极颗粒和固态电解质颗粒加入各自前驱体溶液中,经蒸发和煅烧,得到表面均匀包覆有烧结助剂的活性正极颗粒和固态电解质颗粒,称之为表面改性正极材料颗粒和表面改性固态电解质颗粒;
优选的,固态电解质颗粒选自石榴石型、NASICON型、LISICON型、钙钛矿型、反钙钛矿型或硫化物电解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结合。
优选的,表面改性正极材料颗粒为锂钴氧化物、锂镍氧化物、锂锰氧化物或锂三元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结合。
优选的,烧结助剂材料为可溶性硅酸盐、硼酸盐、锂盐、镁盐与铝盐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结合。
S2、将固态电解质颗粒、分散剂、溶剂、增塑剂与粘结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浆料1;将表面改性活性正极材料颗粒和表面改性固态电解质颗粒、无机电子导电颗粒、分散剂、溶剂、增塑剂与粘结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浆料2;混合的方式不限,球磨或者震荡研磨混合等方法均可,固态电解质颗粒、表面改性活性正极材料、无机电子导电颗粒的质量之和:分散剂、增塑剂、粘结剂的质量之和为(60~95):(40~5),溶剂、分散剂、增塑剂与粘结剂的质量比为(5~20):(0.1~0.3):(0.2~0.7):(0.2~0.7);
可以将颗粒与液相形式的烧结助剂前驱体溶液混合,也可与气相形式的烧结助剂前驱体溶液吸附,以此保证包覆的均匀性。
优选的,无机电子导电颗粒含量为复合正极层质量的0.1~10%,所用材料为氧化铟锡,经掺杂的氧化锡、氧化锌和氧化钛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结合。
优选的,溶剂可选二元共沸溶剂,如正己烷/异丙醇共沸溶剂、乙醇/乙酸乙酯共沸溶剂以及乙醇/甲苯共沸溶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结合。
优选的,分散剂可选三乙醇胺、鱼油以及脂肪铵盐中的一种或几种结合。
优选的,增塑剂可选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聚乙二醇以及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结合。
优选的,粘结剂可选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丙烯酸酯以及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结合。
S3、将混合浆料1涂覆于衬底上,干燥后与衬底分离,得到固态电解质层陶瓷生坯膜;
优选的,衬底为PET离型膜等塑料膜、铜箔或铝箔等。
S4、将混合浆料2涂覆于衬底上,干燥后与衬底分离,得到正极材料层陶瓷生坯膜;
S5、将上述固态电解质层陶瓷生坯膜与上述复合正极层陶瓷生坯膜进行贴合热压得到双层结构陶瓷生坯膜;亦可直接将混合浆料2涂覆于固态电解质层陶瓷生坯膜,而后干燥,得到双层结构陶瓷生坯膜;
S6、将双层结构陶瓷生坯膜进行高温烧结,得到所需的低界面阻抗双层结构陶瓷片。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的描述和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先采用溶胶凝胶法进行Garnet型固态电解质铌掺杂锂镧锆氧前驱体的制备,按化学计量比称量所需质量的硝酸锂,六水合硝酸镧与硝酸氧锆缓慢添加至去离子水中;随后缓慢加入含有2%五氯化铌的溶液,再加入柠檬酸进行蒸干,获得干凝胶;最后,高温烧结获得铌掺杂锂镧锆氧前驱体。
将3克铌掺杂锂镧锆氧前驱体、若干滴三乙醇胺与9克正己烷/异丙醇共沸溶剂,0.8克聚乙烯醇缩丁醛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混合物混合球磨2小时,转速为500转/分钟。得到球磨混合浆料。
使用涂布机将所得浆料在PET离型膜上流延成型,刮刀刀口高度500微米。将所得膜放入40℃烘箱中干燥12小时后得到陶瓷生坯膜,将坯体与离型膜分离,得到固态电解质层陶瓷生坯膜。
将陶瓷生坯膜在1050℃下高温烧结5小时,得到铌掺杂锂镧锆氧陶瓷片。
对铌掺杂锂镧锆氧陶瓷片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如图1所示,实施例1所制备的锂镧锆氧固态电解质陶瓷片的厚度为280微米。
实施例2
先采用溶胶凝胶法进行Garnet型固态电解质铌掺杂锂镧锆氧前驱体的制备,按化学计量比称量所需质量的硝酸锂,六水合硝酸镧与硝酸氧锆缓慢添加至去离子水中;随后缓慢加入含有2%五氯化铌的溶液,再加入柠檬酸进行蒸干,获得干凝胶;最后,高温烧结获得铌掺杂锂镧锆氧前驱体。
将2克表面通过烧结助剂A改性的上述铌掺杂锂镧锆氧前驱体、1克表面通过烧结助剂B改性的钴酸锂颗粒、9克正己烷/异丙醇共沸溶剂、若干滴三乙醇胺与0.8克聚乙烯醇缩丁醛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混合物混合球磨2小时,转速为500转/分钟,得到球磨混合浆料。
使用涂布机将所得浆料在PET离型膜上流延成型,刮刀刀口高度500微米。将所得膜放入40℃烘箱中干燥12小时后得到陶瓷生坯膜,将坯体与离型膜分离,得到复合正极层陶瓷生坯膜。
将复合正极陶瓷生坯膜与实施例1的固态电解质陶瓷生坯膜进行贴合热压得到固态电解质层与复合正极层的双层结构复合膜,热压的温度为80℃。
将双层结构复合膜在1050℃下高温烧结5小时,得到固态电解质层与复合正极层的双层结构陶瓷片。
对双层结构陶瓷片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如图2与图3所示,实施例2所制备的锂镧锆氧/钴酸锂复合正极层厚度为60微米;对双层结构陶瓷片进行能谱分析,如图4所示,没有发生活性正极颗粒1和固态电解质颗粒之间的元素互扩散。
实施例3
先采用溶胶凝胶法进行钙钛矿型固态电解质钛酸镧锂前驱体的制备,按化学计量比称量所需质量的钛酸四丁酯,硝酸锂,硝酸镧缓慢添加至去离子水中,随后加入柠檬酸进行蒸干,获得干凝胶;最后,高温烧结后获得钛酸镧锂前驱体。
将2克表面通过烧结助剂C钛酸镧锂前驱体、1克表面通过烧结助剂D改性的钴酸锂颗粒、9克正己烷/异丙醇共沸溶剂、若干滴三乙醇胺与0.8克聚乙烯醇缩丁醛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混合物混合球磨,转速为500转/分钟,得到球磨混合浆料。
使用涂布机将所得浆料在离型膜上流延成型,刮刀刀口高度500微米。将所得膜放入40℃烘箱中干燥12小时后得到陶瓷生坯膜。待溶剂彻底挥发,将坯体与PET离型膜分离,得到复合正极陶瓷生坯膜。
将复合正极陶瓷生坯膜与实施例1的固态电解质陶瓷生坯膜进行贴合热压得到固态电解质层与复合正极层的复合膜,热压的温度为优选为80℃。
将热压所得复合膜在1050℃下高温烧结5小时,得到固态电解质层与复合正极层的双层结构陶瓷片。
对固态电解质层与复合正极层的复合层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如图5与图6所示,实施例3所制备的钛酸镧锂/钴酸锂复合正极层厚度为40微米;对双层结构陶瓷片进行能谱分析,如图7所示,没有发生活性正极颗粒1和固态电解质颗粒之间的元素互扩散。
根据以上四个实施例,本发明所应用的界面处理方法能通过物理阻隔,防止正极活性材料和固态电解质材料发生元素互扩散,稳定烧结过程中各材料的晶相形态,并能一体化烧结制备了同时包含固态电解质层与正极层的低阻抗双层结构陶瓷片,在固态锂电池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以上内容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固态锂电池正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低阻抗界面的双层结构陶瓷片,双层结构陶瓷片的下层为固态电解质层(4),固态电解质层(4)上为复合正极层,复合正极层包括活性正极颗粒(1)、电解质颗粒(2)和无机电子导电颗粒(3),活性正极颗粒(1)和电解质颗粒(2)表面均匀包覆有烧结助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锂电池正极低阻抗界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复合正极层的厚度为10~500μm,固态电解质层(4)的厚度为10~5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锂电池正极低阻抗界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电解质颗粒(2)为石榴石型、NASICON型、LISICON型、钙钛矿型、反钙钛矿型和硫化物电解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结合。
4.一种对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固态锂电池正极低阻抗界面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制备固态电解质陶瓷生坯膜;然后对活性正极颗粒和电解质颗粒进行表面包覆改性,并添加无机电子导电颗粒配制成正极片涂覆浆料;然后在固态电解质陶瓷生坯膜上通过流延法涂覆正极层陶瓷生坯膜,干燥后得到固态电解质层与正极层复合陶瓷生坯膜;最后烧结得到包含固态电解质层与复合正极层的双层结构陶瓷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态锂电池正极低阻抗界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S1、配置烧结助剂前驱体溶液,之后将活性正极颗粒和固态电解质颗粒加入各自前驱体溶液中,经蒸发和煅烧,得到表面均匀包覆有烧结助剂的活性正极颗粒和电解质颗粒,完成表面改性处理;
S2、将电解质颗粒与分散剂、溶剂、增塑剂和粘结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浆料1;将步骤S1得到的表面改性活性正极材料颗粒和表面改性固态电解质颗粒与无机电子导电颗粒、分散剂、溶剂、增塑剂和粘结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浆料2;
S3、将将步骤S2获得的混合浆料1涂覆于衬底上,干燥后与衬底分离,得到固态电解质层陶瓷生坯膜;
S4、将将步骤S2获得的混合浆料2涂覆于衬底上,干燥后与衬底分离,得到正极材料层陶瓷生坯膜;
S5、将步骤S3和S4获得的固态电解质层陶瓷生坯膜与复合正极层陶瓷生坯膜进行贴合热压得到双层结构陶瓷生坯膜;
S6、将步骤S5获得的双层结构陶瓷生坯膜进行烧结,得到所需的低界面阻抗双层结构陶瓷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态锂电池正极低阻抗界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表面改性正极材料颗粒为锂钴氧化物、锂镍氧化物、锂锰氧化物和锂三元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结合;烧结助剂材料为可溶性硅酸盐、硼酸盐、锂盐、镁盐和铝盐中的一种或几种结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态锂电池正极低阻抗界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固态电解质颗粒、表面改性活性正极材料、无机电子导电颗粒的质量之和:分散剂、增塑剂、粘结剂的质量之和为(60~95):(40~5);
溶剂、分散剂、增塑剂与粘结剂的质量比为(5~20):(0.1~0.3):(0.2~0.7):(0.2~0.7);
无机电子导电颗粒含量为复合正极层质量的0.1~10%。
8.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固态锂电池正极低阻抗界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无机电子导电颗粒为氧化铟锡,经掺杂的氧化锡、氧化锌和氧化钛中的一种或几种结合;溶剂为正己烷/异丙醇共沸溶剂、乙醇/乙酸乙酯共沸溶剂和乙醇/甲苯共沸溶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结合;分散剂为三乙醇胺、鱼油和脂肪铵盐中的一种或几种结合;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聚乙二醇和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结合;粘结剂为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丙烯酸酯和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结合。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态锂电池正极低阻抗界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衬底为塑料膜、铜箔或铝箔。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态锂电池正极低阻抗界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直接将混合浆料2涂覆于固态电解质层陶瓷生坯膜,而后干燥,得到双层结构陶瓷生坯膜。
CN201811610913.XA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固态锂电池正极低阻抗界面处理方法及正极结构 Active CN1097682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10913.XA CN109768215B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固态锂电池正极低阻抗界面处理方法及正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10913.XA CN109768215B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固态锂电池正极低阻抗界面处理方法及正极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68215A true CN109768215A (zh) 2019-05-17
CN109768215B CN109768215B (zh) 2022-02-18

Family

ID=66452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10913.XA Active CN109768215B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固态锂电池正极低阻抗界面处理方法及正极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68215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24120A (zh) * 2019-05-23 2019-09-10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复合电极及锂离子电池
CN110534796A (zh) * 2019-07-23 2019-12-03 珠海冠宇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全固态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33887A (zh) * 2020-10-09 2020-12-25 昆山宝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准固态电池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786860A (zh) * 2021-01-25 2021-05-11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正极浆料、正极极片与全固态电池
CN113745455A (zh) * 2020-05-27 2021-12-03 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兼具高安全、高容量和长循环的锂电池用三元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3745456A (zh) * 2020-05-27 2021-12-03 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兼具高安全、高容量的锂电池用三元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3745454A (zh) * 2020-05-27 2021-12-03 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正极片、其制备方法和在半固态电池中的应用
CN113921755A (zh) * 2021-10-09 2022-01-11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用于固态锂电池的复合固态正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28775A (zh) * 2021-07-08 2022-06-14 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 一种低界面内阻的latp复合正极片、制备方法及全固态锂离子电池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6914A (zh) * 2004-12-13 2007-11-2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包含活性材料层和固体电解质层的叠层体及使用这种叠层体的全固态锂二次电池
CN104106164A (zh) * 2012-02-17 2014-10-15 索尼公司 二次电池、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用于二次电池的电极以及电子装置
CN104704653A (zh) * 2012-10-09 2015-06-10 微软公司 固态电池电极
CN107039640A (zh) * 2017-03-02 2017-08-11 清华大学 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应用
CN107591536A (zh) * 2017-09-02 2018-01-16 清陶(昆山)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凝胶复合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备全固态锂电池的方法
CN108172891A (zh) * 2016-12-08 2018-06-1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固态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32318A (zh) * 2018-01-30 2018-06-29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全固态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方法
CN207719320U (zh) * 2017-12-19 2018-08-10 成都亦道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一种改性锂电池电极结构、锂电池结构
CN108511786A (zh) * 2017-02-28 2018-09-0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固态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04265A (zh) * 2018-07-27 2018-12-14 江苏卓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固态电解质正极及包含其的固态电池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6914A (zh) * 2004-12-13 2007-11-2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包含活性材料层和固体电解质层的叠层体及使用这种叠层体的全固态锂二次电池
CN104106164A (zh) * 2012-02-17 2014-10-15 索尼公司 二次电池、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用于二次电池的电极以及电子装置
CN104704653A (zh) * 2012-10-09 2015-06-10 微软公司 固态电池电极
CN108172891A (zh) * 2016-12-08 2018-06-1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固态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11786A (zh) * 2017-02-28 2018-09-0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固态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39640A (zh) * 2017-03-02 2017-08-11 清华大学 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应用
CN107591536A (zh) * 2017-09-02 2018-01-16 清陶(昆山)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凝胶复合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备全固态锂电池的方法
CN207719320U (zh) * 2017-12-19 2018-08-10 成都亦道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一种改性锂电池电极结构、锂电池结构
CN108232318A (zh) * 2018-01-30 2018-06-29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全固态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方法
CN109004265A (zh) * 2018-07-27 2018-12-14 江苏卓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固态电解质正极及包含其的固态电池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24120A (zh) * 2019-05-23 2019-09-10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复合电极及锂离子电池
CN110534796A (zh) * 2019-07-23 2019-12-03 珠海冠宇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全固态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45455A (zh) * 2020-05-27 2021-12-03 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兼具高安全、高容量和长循环的锂电池用三元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3745456A (zh) * 2020-05-27 2021-12-03 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兼具高安全、高容量的锂电池用三元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3745454A (zh) * 2020-05-27 2021-12-03 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正极片、其制备方法和在半固态电池中的应用
CN113745456B (zh) * 2020-05-27 2023-08-22 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兼具高安全、高容量的锂电池用三元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2133887A (zh) * 2020-10-09 2020-12-25 昆山宝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准固态电池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786860A (zh) * 2021-01-25 2021-05-11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正极浆料、正极极片与全固态电池
CN112786860B (zh) * 2021-01-25 2021-11-16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正极浆料、正极极片与全固态电池
CN114628775A (zh) * 2021-07-08 2022-06-14 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 一种低界面内阻的latp复合正极片、制备方法及全固态锂离子电池
CN113921755A (zh) * 2021-10-09 2022-01-11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用于固态锂电池的复合固态正极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68215B (zh) 2022-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68215A (zh) 一种固态锂电池正极低阻抗界面处理方法及正极结构
CN109786816A (zh) 一种复合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JP2023088911A (ja) 固体ハイブリッド電解質、その作製方法、およびその使用
US11955595B2 (en) High-ionic conductivity ceramic-polymer nanocomposite solid state electrolyte
CN112397776B (zh) 一种Ga、Al共掺杂LLZO固态电解质、多元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JP3502012B2 (ja) 固体電解質型燃料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0165236A (zh) 一种双层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9830740A (zh) 一种固态电解质及全固态电池
CN108987800A (zh) 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含有该固态电解质的固态电池
CN106159318A (zh) 石榴石型固体电解质支撑的新型片式固态二次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36655A (zh)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
JP2008112661A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伝導性固体電解質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7017387A (zh) 一种用于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23493A (zh) 一种正极极片和聚合物电解质膜的组合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51528A (zh) 一种掺铝氧化锌包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282868B (zh) 修饰性多孔膜支撑的电解质陶瓷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KR101876059B1 (ko) 듀플렉스 고체전해질막의 제조방법,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듀플렉스 고체전해질막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고체전지의 제조방법
CN112573574A (zh) 一种通过调控锂空位含量制备石榴石型固态电解质的方法
CN115714201A (zh) 一种电极-电解质集成一体化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276736A (zh) 正极、电解质与无机锂盐共烧结方法
CN113948717B (zh) 一种复合固态电解质-正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氧气电池
CN109585914A (zh) 氧化物固态电解质薄片的制备方法及采用该方法制备的固态电池
CN101222050A (zh) 抗碳沉积阳极膜材及其制备方法
JP5602541B2 (ja) 全固体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
CN110120508A (zh) 一种全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16

Address after: Room 240, 2 / F, No.7, Yinhu innovation center, No.9 Fuxian Road, Yinhu street, Fuy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angzhou Yangming new energy equipm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710049 No. 28 West Xianning Road, Shaanxi, Xi'an

Applicant before: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