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07524B -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及内燃机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及内燃机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07524B
CN109707524B CN201811230120.5A CN201811230120A CN109707524B CN 109707524 B CN109707524 B CN 109707524B CN 201811230120 A CN201811230120 A CN 201811230120A CN 109707524 B CN109707524 B CN 1097075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jection
fuel
fuel injection
amount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3012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07524A (zh
Inventor
今井创一
井户侧正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7075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075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075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0752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30Controlling fuel injection
    • F02D41/38Controlling fuel injection of the high pressure type
    • F02D41/40Controlling fuel injection of the high pressure type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injection timing or duration
    • F02D41/402Multiple injec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008Controlling each cylinder individually
    • F02D41/0082Controlling each cylinder individually per groups or bank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ng control signals
    • F02D41/14Introducing closed-loop corrections
    • F02D41/1438Introducing closed-loop corrections using means for determ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bustion gases; Sensors therefor
    • F02D41/1439Introducing closed-loop corrections using means for determ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bustion gases; Senso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position of the sensor
    • F02D41/1441Plural sensors
    • F02D41/1443Plural sensors with one sensor per cylinder or group of cylind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008Controlling each cylinder individually
    • F02D41/0085Balancing of cylinder outputs, e.g. speed, torque or air-fuel ratio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ical Control Of Air Or Fuel Supplied To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AREA)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及内燃机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装置具备:喷射量算出部,其算出基本喷射量;喷射量修正部,其修正基本喷射量而算出第1修正喷射量,修正基本喷射量而算出第2修正喷射量;以及喷射次数决定部,其决定从第1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的喷射次数即第1燃料喷射次数、和从第2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的喷射次数即第2燃料喷射次数,对于使用相同的基本喷射量算出的第1修正喷射量和第2修正喷射量的燃料的喷射次数,喷射次数决定部使第1燃料喷射次数与第2燃料喷射次数相同。

Description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及内燃机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及内燃机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13‐234673号公报中记载有V型8汽缸的内燃机。该内燃机具备第1汽缸列和第2汽缸列,所述第1汽缸列具有构成第1汽缸组的4个汽缸,所述第2汽缸列具有构成第2汽缸组的4个汽缸。对于第1汽缸列的各汽缸,从对应的第1燃料喷射阀供给燃料,对于第2汽缸列的各汽缸,从对应的第2燃料喷射阀供给燃料。另外,从第1汽缸列的4个汽缸排出的排气的空燃比由第1空燃比传感器检测,从第2汽缸列的4个汽缸排出的排气的空燃比由第2空燃比传感器检测。
来自第1燃料喷射阀和第2燃料喷射阀的燃料喷射由控制装置控制。该控制装置根据内燃机的运转状态算出在一次燃烧循环中要求的燃料喷射量。另外,该控制装置根据内燃机的运转状态和所算出的燃料喷射量来决定一次燃烧循环中的燃料喷射次数。
发明内容
考虑基于由第1空燃比传感器检测出的空燃比来修正上述的燃料喷射量而算出从第1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的量即第1修正喷射量,基于由第2空燃比传感器检测出的空燃比来修正上述的燃料喷射量而算出从第2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的量即第2修正喷射量。
但是,在分别算出了第1修正喷射量和第2修正喷射量的情况下,第1修正喷射量与第2修正喷射量也有时会产生差别。在该情况下,第1汽缸组的各汽缸中的一次燃烧循环中的燃料喷射次数与第2汽缸组的各汽缸中的一次燃烧循环中的燃料喷射次数也有时会不同。当产生这样的燃料喷射次数的不同时,汽缸组之间的燃烧状态变得不平衡,可能成为振动、噪音等的原因。
根据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关于内燃机的控制装置,所述内燃机具备:第1汽缸组,其由两个以上的汽缸构成;第1燃料喷射阀,其构成为向所述第1汽缸组的汽缸供给燃料;第2汽缸组,其由另外于构成所述第1汽缸组的汽缸的两个以上的汽缸构成;以及第2燃料喷射阀,其构成为向所述第2汽缸组的汽缸供给燃料,所述内燃机允许通过多次喷射来向各汽缸供给一次燃烧循环要求的量的燃料的分次喷射,所述控制装置具备:喷射量算出部,其构成为根据所述内燃机的运转状态算出在一次燃烧循环中要求的燃料的基本量即基本喷射量;喷射量修正部,其构成为基于所述第1汽缸组的进气状态和排气状态中的至少一方来修正所述基本喷射量而算出从所述第1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的量即第1修正喷射量,基于所述第2汽缸组的进气状态和排气状态中的至少一方来修正所述基本喷射量而算出从所述第2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的量即第2修正喷射量;以及喷射次数决定部,其构成为决定在一次燃烧循环中从所述第1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的喷射次数即第1燃料喷射次数、和在一次燃烧循环中从所述第2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的喷射次数即第2燃料喷射次数,所述喷射次数决定部构成为,对于使用相同的所述基本喷射量算出的第1修正喷射量和第2修正喷射量的燃料的喷射次数,使所述第1燃料喷射次数与所述第2燃料喷射次数相同。
根据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关于内燃机的控制方法,所述内燃机具备:第1汽缸组,其由两个以上的汽缸构成;第1燃料喷射阀,其构成为向所述第1汽缸组的汽缸供给燃料;第2汽缸组,其由另外于构成所述第1汽缸组的汽缸的两个以上的汽缸构成;以及第2燃料喷射阀,其构成为向所述第2汽缸组的汽缸供给燃料,所述内燃机允许通过多次喷射来向各汽缸供给一次燃烧循环要求的量的燃料的分次喷射,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根据所述内燃机的运转状态算出在一次燃烧循环中要求的燃料的基本量即基本喷射量;基于所述第1汽缸组的进气状态和排气状态中的至少一方来修正所述基本喷射量而算出从所述第1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的量即第1修正喷射量,基于所述第2汽缸组的进气状态和排气状态中的至少一方来修正所述基本喷射量而算出从所述第2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的量即第2修正喷射量;以及决定在一次燃烧循环中从所述第1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的喷射次数即第1燃料喷射次数、和在一次燃烧循环中从所述第2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的喷射次数即第2燃料喷射次数,对于使用相同的所述基本喷射量算出的第1修正喷射量和第2修正喷射量的燃料的喷射次数,使所述第1燃料喷射次数与所述第2燃料喷射次数相同。
根据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关于内燃机的控制装置,所述内燃机具备:第1汽缸组,其由两个以上的汽缸构成;第1燃料喷射阀,其构成为向所述第1汽缸组的汽缸供给燃料;第2汽缸组,其由另外于构成所述第1汽缸组的汽缸的两个以上的汽缸构成;以及第2燃料喷射阀,其构成为向所述第2汽缸组的汽缸供给燃料,所述内燃机允许通过多次喷射来向各汽缸供给一次燃烧循环要求的量的燃料的分次喷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电路(circuitry),该电路构成为执行如下处理:根据所述内燃机的运转状态算出在一次燃烧循环中要求的燃料的基本量即基本喷射量;基于所述第1汽缸组的进气状态和排气状态中的至少一方来修正所述基本喷射量而算出从所述第1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的量即第1修正喷射量,基于所述第2汽缸组的进气状态和排气状态中的至少一方来修正所述基本喷射量而算出从所述第2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的量即第2修正喷射量;以及决定在一次燃烧循环中从所述第1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的喷射次数即第1燃料喷射次数、和在一次燃烧循环中从所述第2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的喷射次数即第2燃料喷射次数,对于使用相同的所述基本喷射量算出的第1修正喷射量和第2修正喷射量的燃料的喷射次数,使所述第1燃料喷射次数与所述第2燃料喷射次数相同。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内燃机及内燃机的控制装置的概略图。
图2是图1的控制装置所执行的燃料喷射次数的算出处理的流程图。
图3是图1的控制装置所执行的燃料喷射次数的算出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图1的控制装置所执行的燃料喷射次数的算出处理的说明图。
图5是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所执行的燃料喷射次数的算出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图5的控制装置所执行的燃料喷射次数的算出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图5的控制装置所执行的燃料喷射次数的算出处理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1~图4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对应用了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80的V型8汽缸的内燃机100的大致构成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当简称为上游、下游时,表示进气、排气的流动方向上的上游、下游。
如图1所示,内燃机100具备第1汽缸列11和第2汽缸列21,所述第1汽缸列11具有4个汽缸11a,所述第2汽缸列21具有相对于第1汽缸列11隔着曲轴35位于相反的一侧的4个汽缸21a。此外,在图1中仅图示出了第1汽缸列11的4个汽缸11a中的一个,仅图示出了第2汽缸列21的4个汽缸21a中的一个。另外,第1汽缸列11的4个汽缸11a构成第1汽缸组,第2汽缸列21的4个汽缸21a构成第2汽缸组。
内燃机100具备从外部导入进气的进气通路41。在进气通路41设置有用于调整通过该进气通路41的进气的量的节气门33。
进气通路41中的比节气门33靠下游侧的部分分支成第1进气管42和第2进气管43。第1进气管42连接于第1汽缸列11的汽缸11a。此外,虽省略图示,但第1进气管42中的下游侧的部分分支成4个管,分支出的4个管分别连接于第1汽缸列11的4个汽缸11a。另外,第2进气管43连接于第2汽缸列21的汽缸21a。此外,虽省略图示,但第2进气管43中的下游侧的部分分支成4个管,分支出的4个管分别连接于第2汽缸列21的4个汽缸21a。
在第1汽缸列11的汽缸11a和第2汽缸列21的汽缸21a连接有排气通路48,所述排气通路48用于从汽缸11a和汽缸21a排出排气。排气通路48中的上游侧的部分分支成第1排气管46和第2排气管47。第1排气管46连接于第1汽缸列11的汽缸11a。此外,虽省略图示,但第1排气管46中的上游侧的部分分支成分别连接于第1汽缸列11的4个汽缸11a的4个管,这些分支出的管在中途合流成一个管。在第1排气管46设置有检测从第1汽缸列11的汽缸11a排出的排气的空燃比AF1的第1空燃比传感器51。第1空燃比传感器51位于第1排气管46中的合流部分的下游侧。在第1排气管46中的第1空燃比传感器51的下游侧设置有用于对排气中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进行净化的第1催化剂36。
第2排气管47连接于第2汽缸列21的汽缸21a。此外,虽省略图示,但第2排气管47中的上游侧的部分分支成分别连接于第2汽缸列21的4个汽缸21a的4个管,这些分支出的管在中途合流成一个管。在第2排气管47设置有检测从第2汽缸列21的汽缸21a排出的排气的空燃比AF2的第2空燃比传感器52。第2空燃比传感器52位于第2排气管47中的合流部分的下游侧。在第2排气管47中的第2空燃比传感器52的下游侧设置有用于对排气中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进行净化的第2催化剂37。
在第1汽缸列11的各汽缸11a的内部设置有在该汽缸11a内进行往复动作的第1活塞17。第1活塞17经由连杆34连结于曲轴35的曲轴销35a。曲轴销35a经由曲轴臂35b连结于作为曲轴35的旋转中心的曲轴轴颈35c。
在第2汽缸列21的各汽缸21a的内部设置有在该汽缸21a内进行往复动作的第2活塞27。第2活塞27经由连杆34连结于曲轴35的曲轴销35a。曲轴销35a经由曲轴臂35b连结于作为曲轴35的旋转中心的曲轴轴颈35c。
在内燃机100设置有用于对第1进气管42的相对于汽缸11a的开口进行开闭的进气门31。另外,在内燃机100设置有用于对第2进气管43的相对于汽缸21a的开口进行开闭的进气门31。
在内燃机100设置有用于对第1排气管46的相对于汽缸11a的开口进行开闭的排气门32。另外,在内燃机100设置有用于对第2排气管47的相对于汽缸21a的开口进行开闭的排气门32。
在内燃机100设置有作为向第1汽缸列11的汽缸11a的内部供给燃料的第1燃料喷射阀的第1缸内喷射阀16。关于第1缸内喷射阀16,其顶端朝向第1汽缸列11的汽缸11a内,向汽缸11a的内部直接喷射燃料。第1缸内喷射阀16是通过通电来打开的电磁式喷射阀。第1缸内喷射阀16能够通过该第1缸内喷射阀16的阀芯达到全开的全升程喷射、和该第1缸内喷射阀16的阀芯未达到全开的部分升程喷射这2种升程喷射来进行燃料喷射。在全升程喷射中,对第1缸内喷射阀16进行通电直到第1缸内喷射阀16的阀芯移位到全开位置为止,之后停止通电而停止燃料喷射。另一方面,在部分升程喷射中,在第1缸内喷射阀16的阀芯移位到全开位置之前停止对第1缸内喷射阀16的通电而停止燃料喷射。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合计4个的第1缸内喷射阀16分别向第1汽缸列11的4个汽缸11a供给燃料。
在第1缸内喷射阀16中存在通过全升程喷射能够进行燃料喷射的最小的燃料喷射量即最小全升程喷射量QFmin。最小全升程喷射量QFmin取决于到第1缸内喷射阀16的阀芯达到全开为止的通电时间、向第1缸内喷射阀16供给的燃料的压力等。另外,在第1缸内喷射阀16中存在通过部分升程喷射能够进行燃料喷射的最小的燃料喷射量即最小部分升程喷射量QPmin。最小部分升程喷射量QPmin取决于用于使第1缸内喷射阀16的阀芯合适地打开的通电时间、向第1缸内喷射阀16供给的燃料的压力等。
在内燃机100设置有作为向第2汽缸列21的汽缸21a的内部供给燃料的第2燃料喷射阀的第2缸内喷射阀26。关于第2缸内喷射阀26,其顶端朝向第2汽缸列21的汽缸21a内,向汽缸21a的内部直接喷射燃料。第2缸内喷射阀26是通过通电来打开的电磁式喷射阀。第2缸内喷射阀26能够通过该第2缸内喷射阀26的阀芯达到全开的全升程喷射、和该第2缸内喷射阀26的阀芯未达到全开的部分升程喷射这2种升程喷射来进行燃料喷射。在全升程喷射中,对第2缸内喷射阀26进行通电直到第2缸内喷射阀26的阀芯移位到全开位置,之后停止通电而停止燃料喷射。另一方面,在部分升程喷射中,在第2缸内喷射阀26的阀芯移位到全开位置之前停止对第2缸内喷射阀26的通电而停止燃料喷射。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合计4个的第2缸内喷射阀26分别向第2汽缸列21的4个汽缸21a供给燃料。
在第2缸内喷射阀26中存在通过全升程喷射能够进行燃料喷射的最小的燃料喷射量即最小全升程喷射量QFmin。最小全升程喷射量QFmin取决于到第2缸内喷射阀26的阀芯达到全开为止的通电时间、向第2缸内喷射阀26供给的燃料的压力等。另外,在第2缸内喷射阀26中存在通过部分升程喷射能够进行燃料喷射的最小的燃料喷射量即最小部分升程喷射量QPmin。最小部分升程喷射量QPmin取决于用于使第2缸内喷射阀26的阀芯合适地打开的通电时间、向第2缸内喷射阀26供给的燃料的压力等。
此外,第2缸内喷射阀26与第1缸内喷射阀16是同样的规格,第1缸内喷射阀16的最小全升程喷射量QFmin与第2缸内喷射阀26的最小全升程喷射量QFmin相同。另外,同样地,第1缸内喷射阀16的最小部分升程喷射量QPmin与第2缸内喷射阀26的最小部分升程喷射量QPmin相同。
在第1缸内喷射阀16和第2缸内喷射阀26电连接有控制装置80。控制装置80可以构成为如下电路(circuitry),该电路包括1)一个以上的根据计算机程序(软件)进行动作的处理器、2)一个以上的执行各种处理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处理的面向特定用途的集成电路(ASIC)等专用的硬件电路、或者3)上述的构成的组合。处理器包括CPU、和RAM及ROM等存储器,存储器存储有构成为使CPU执行处理的程序代码或指令。存储器即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通过通用或专用的计算机能够访问的一切能够利用的介质。
控制装置80向第1缸内喷射阀16输出用于控制从该第1缸内喷射阀16喷射的燃料的量的第1驱动信号S1。另外,控制装置80向第2缸内喷射阀26输出用于控制从该第2缸内喷射阀26喷射的燃料的量的第2驱动信号S2。
向控制装置80输入表示由第1空燃比传感器51检测出的从第1汽缸列11的汽缸11a排出的排气的空燃比AF1的信号。另外,向控制装置80输入表示由第2空燃比传感器52检测出的从第2汽缸列21的汽缸21a排出的排气的空燃比AF2的信号。
向控制装置80输入表示由曲轴角传感器53检测出的曲轴35的转速的信号。另外,向控制装置80输入表示由加速器操作量传感器54检测出的加速器踏板的踩踏量的信号。向控制装置80输入表示由水温传感器55检测出的内燃机100的冷却水的温度的信号。另外,向控制装置80输入表示由空气流量计56检测出的通过进气通路41的进气的量的信号。向控制装置80输入表示由节气门位置传感器57检测出的节气门33的开度即节气门开度的信号。另外,向控制装置80输入表示由外气温度传感器58检测出的车辆的外部的气温的信号。向控制装置80输入表示由燃料压力传感器59检测出的向第1缸内喷射阀16和第2缸内喷射阀26供给的燃料的压力的信号。
控制装置80具备喷射量算出部81,所述喷射量算出部81根据内燃机100的运转状态算出在一次燃烧循环中要求的燃料的基本量即基本喷射量E。具体而言,喷射量算出部81基于曲轴35的转速、加速器踏板的踩踏量、由空气流量计56检测出的进气的量、节气门开度、作为目标的空燃比即目标空燃比、作为目标的转矩即目标转矩等各种参数算出基本喷射量E。
另外,控制装置80具备喷射量修正部82,所述喷射量修正部82对喷射量算出部81所算出的基本喷射量E进行修正而算出从第1缸内喷射阀16喷射的燃料的量即第1修正喷射量Ya,对喷射量算出部81所算出的基本喷射量E进行修正而算出从第2缸内喷射阀26喷射的燃料的量即第2修正喷射量Yb。具体而言,喷射量修正部82基于从第1汽缸列11的汽缸11a排出的排气的空燃比AF1来修正基本喷射量E而算出对于第1汽缸列11的各汽缸11a的第1修正喷射量Ya。另外,喷射量修正部82基于从第2汽缸列21的汽缸21a排出的排气的空燃比AF2来修正基本喷射量E而算出对于第2汽缸列21的各汽缸21a的第2修正喷射量Yb。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喷射量修正部82基于第1汽缸列11和第2汽缸列21的排气的状态算出第1修正喷射量Ya和第2修正喷射量Yb。
控制装置80具备喷射次数决定部83,所述喷射次数决定部83决定一次燃烧循环中的燃料喷射次数。喷射次数决定部83根据内燃机100的运转状态来决定喷射形态是单独喷射或分次喷射中的哪一种,所述单独喷射是通过1次燃料喷射来向各汽缸供给一次燃烧循环要求的量的燃料,所述分次喷射是通过多次燃料喷射来向各汽缸供给一次燃烧循环要求的量的燃料。即,内燃机100的第1缸内喷射阀16和第2缸内喷射阀26能够通过喷射次数决定部83进行分次喷射,即通过多次喷射来向各汽缸供给一次燃烧循环要求的量的燃料。另外,喷射次数决定部83在决定了分次喷射的情况下,也决定其喷射次数。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分次喷射中的最大的喷射次数为3次。喷射次数决定部83基于基本喷射量E、第1修正喷射量Ya、第2修正喷射量Yb、曲轴35的转速、加速器踏板的踩踏量、内燃机100的冷却水的温度、由空气流量计56检测出的进气的量、节气门开度、车辆的外部的气温等各种参数来决定燃料喷射次数。
另外,喷射次数决定部83根据内燃机100的运转状态来针对一次燃烧循环中的各次的燃料喷射决定是通过全升程喷射和部分升程喷射中的哪一种升程喷射来执行燃料喷射。具体而言,喷射次数决定部83基于基本喷射量E、第1修正喷射量Ya、第2修正喷射量Yb、燃料喷射次数、曲轴35的转速、加速器踏板的踩踏量、内燃机100的冷却水的温度、进气的量、节气门开度、车辆的外部的气温等各种参数来决定各次的燃料喷射的升程喷射的类别。
接着,参照图2和图3对控制装置80所进行的燃料喷射次数的算出处理进行说明。此外,控制装置80在驱动内燃机100时按预定的控制周期反复执行燃料喷射次数的算出处理。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步骤S11中,喷射量算出部81(控制装置80)根据内燃机100的运转状态算出在一次燃烧循环中要求的燃料的基本量即基本喷射量E。如上所述,喷射量算出部81基于曲轴35的转速、加速器踏板的踩踏量、由空气流量计56检测出的进气的量、节气门开度、目标空燃比、目标转矩等各种参数算出基本喷射量E。此外,所算出的基本喷射量E为在一定程度上大于第1缸内喷射阀16和第2缸内喷射阀26中的最小全升程喷射量QFmin的喷射量。
另外,喷射次数决定部83(控制装置80)基于内燃机100的运转状态和基本喷射量E来决定基本的燃料喷射次数即基本喷射次数CT。具体而言,例如,在基本喷射量E为一定量以上且内燃机100的负荷较低时,喷射次数决定部83决定为喷射次数3次的分次喷射。另外,例如,在内燃机100的负荷较高时,喷射次数决定部83决定为喷射次数1次的喷射,即单独喷射。之后,控制装置80使处理前进至步骤S12。
在步骤S12中,喷射次数决定部83(控制装置80)基于内燃机100的运转状态、基本喷射量E以及基本喷射次数CT算出将基本喷射量E分配在各喷射的比率即分配比率。例如,在基本喷射次数CT为3次的情况下,喷射次数决定部83算出按喷射正时的先后顺序为“7:2:1”这一比率来作为基本喷射量E的分配比率。另外,在基本喷射次数CT为1次的情况下,喷射次数决定部83以使得在1次喷射中喷射基本喷射量E的方式算出分配比率。然后,控制装置80使处理前进至步骤S13。
在步骤S13中,喷射次数决定部83(控制装置80)基于内燃机100的运转状态、基本喷射量E、基本喷射次数CT以及分配比率算出基本喷射次数CT中的各次的燃料喷射正时。例如,在基本喷射次数CT为3次的情况下,喷射次数决定部83分别算出各喷射中的喷射开始正时和喷射结束正时。另外,在基本喷射次数CT为1次的情况下,喷射次数决定部83算出该1次喷射中的喷射开始正时和喷射结束正时。
进而,喷射次数决定部83(控制装置80)基于内燃机100的运转状态、基本喷射量E、基本喷射次数CT以及分配比率来针对基本喷射次数CT中的各次的燃料喷射决定通过全升程喷射和部分升程喷射中的哪一种升程喷射来执行燃料喷射。即,喷射次数决定部83暂时决定基本全升程喷射次数CF和基本部分升程喷射次数CP。例如,喷射次数决定部83在基本喷射次数CT为3次的情况下以将3次喷射中的所有喷射均设为全升程喷射、将前半部分的2次喷射设为全升程喷射并且将最后的1次喷射设为部分升程喷射的方式进行设定。另外,喷射次数决定部83以至少包括1次全升程喷射的方式决定升程喷射的类别。因此,在基本喷射次数CT为1次的情况下,基本全升程喷射次数CF被定为1次,基本部分升程喷射次数CP被定为0次。
喷射次数决定部83每当像上述那样决定升程喷射的类别时,基于基本喷射量E、分配比率、由燃料压力传感器59检测出的燃料的压力等将成为最小全升程喷射量QFmin以上的喷射量的燃料喷射决定为全升程喷射。另外,喷射次数决定部83基于基本喷射量E、分配比率、由燃料压力传感器59检测出的燃料的压力等将成为最小部分升程喷射量QPmin以上且小于最小全升程喷射量QFmin的喷射量的燃料喷射决定为部分升程喷射。然后,控制装置80使处理前进至步骤S14。
在步骤S14中,喷射量修正部82(控制装置80)基于从第1汽缸列11的汽缸11a排出的排气的空燃比AF1来修正基本喷射量E而算出对于第1汽缸列11的各汽缸11a的第1修正喷射量Ya。具体而言,喷射量修正部82以使得第1空燃比传感器51所检测出的空燃比AF1接近目标空燃比的方式修正基本喷射量E而算出第1修正喷射量Ya。同样地,喷射量修正部82(控制装置80)基于从第2汽缸列21的汽缸21a排出的排气的空燃比AF2来修正基本喷射量E而算出对于第2汽缸列21的各汽缸21a的第2修正喷射量Yb。具体而言,喷射量修正部82以使得第2空燃比传感器52所检测出的空燃比AF2接近目标空燃比的方式修正基本喷射量E而算出第2修正喷射量Yb。详细而言,喷射量修正部82以使得第1修正喷射量Ya和第2修正喷射量Yb成为第1缸内喷射阀16和第2缸内喷射阀26中的最小全升程喷射量QFmin以上的喷射量的方式,基于基本喷射量E算出第1修正喷射量Ya和第2修正喷射量Yb。然后,控制装置80使处理前进至步骤S15。
在步骤S15中,喷射次数决定部83(控制装置80)判定基本喷射次数CT是否为2次以上。当在步骤S15中基本喷射次数CT不是2次以上的情况下(S15:否(NO)),控制装置80使处理前进至步骤S16。
在步骤S16中,喷射次数决定部83(控制装置80)将燃料喷射次数DT决定为1次。另外,在基本喷射次数CT为1次时,该1次燃料喷射的升程喷射的类别在步骤S13中被决定为全升程喷射。因此,喷射次数决定部83原样地将全升程喷射次数DF决定为1次。另外,喷射次数决定部83将部分升程喷射次数DP决定为0次。之后,本次的燃料喷射次数的算出处理结束。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15中基本喷射次数CT为2次以上的情况下(S15:是(YES)),控制装置80使处理前进至步骤S21。
在步骤S21中,喷射次数决定部83(控制装置80)基于最小全升程喷射量QFmin及基本全升程喷射次数CF、和最小部分升程喷射量QPmin及基本部分升程喷射次数CP判定第1修正喷射量Ya是否能够以基本喷射次数CT来喷射。此外,第1缸内喷射阀16的最小全升程喷射量QFmin和最小部分升程喷射量QPmin根据由燃料压力传感器59检测出的燃料的压力等来算出。
具体而言,喷射次数决定部83判定是否满足以下的条件。
条件(1):第1修正喷射量Ya≥(最小全升程喷射量QFmin×基本全升程喷射次数CF)+(最小部分升程喷射量QPmin×基本部分升程喷射次数CP)
在满足上述的条件(1)的情况下,喷射次数决定部83将基本喷射次数CT暂定为对于第1修正喷射量Ya的燃料喷射次数。例如,在基本喷射次数CT为3次的情况下,将对于第1修正喷射量Ya的燃料喷射次数暂定为3次。
另一方面,在不满足上述的条件(1)的情况下,喷射次数决定部83将比基本喷射次数CT少1次的燃料喷射次数暂定为对于第1修正喷射量Ya的燃料喷射次数。例如,喷射次数决定部83在基本喷射次数CT为3次的情况下,将对于第1修正喷射量Ya的燃料喷射次数暂定为2次。
另外,喷射次数决定部83(控制装置80)基于最小全升程喷射量QFmin及基本全升程喷射次数CF、和最小部分升程喷射量QPmin及基本部分升程喷射次数CP判定第2修正喷射量Yb是否能够以基本喷射次数CT来喷射。此外,第2缸内喷射阀26的最小全升程喷射量QFmin和最小部分升程喷射量QPmin根据由燃料压力传感器59检测出的燃料的压力等来算出。
具体而言,喷射次数决定部83判定是否满足以下的条件。
条件(2):第2修正喷射量Yb≥(最小全升程喷射量QFmin×基本全升程喷射次数CF)+(最小部分升程喷射量QPmin×基本部分升程喷射次数CP)
在满足上述的条件(2)的情况下,喷射次数决定部83将基本喷射次数CT暂定为对于第2修正喷射量Yb的燃料喷射次数。例如,在基本喷射次数CT为3次的情况下,将对于第2修正喷射量Yb的燃料喷射次数暂定为3次。
另一方面,在不满足上述的条件(2)的情况下,喷射次数决定部83将比基本喷射次数CT少1次的燃料喷射次数暂定为对于第2修正喷射量Yb的燃料喷射次数。例如,喷射次数决定部83在基本喷射次数CT为3次的情况下,将对于第2修正喷射量Yb的燃料喷射次数暂定为2次。
当在步骤S21中同时满足上述的条件(1)和条件(2)的情况下(S21:是),控制装置80使处理前进至步骤S22。例如,在基本喷射次数CT为3次的情况下,当对于第1修正喷射量Ya暂定的燃料喷射次数和对于第2修正喷射量Yb暂定的燃料喷射次数均为3次时,使处理前进至步骤S22。
在步骤S22中,喷射次数决定部83(控制装置80)将基本喷射次数CT决定为燃料喷射次数DT。即,在对于第1修正喷射量Ya暂定的燃料喷射次数和对于第2修正喷射量Yb暂定的燃料喷射次数与基本喷射次数CT相同的情况下,将对于第1修正喷射量Ya的暂定的燃料喷射次数和对于第2修正喷射量Yb的暂定的燃料喷射次数决定为燃料喷射次数DT。即,用于喷射第1修正喷射量Ya的第1燃料喷射次数与用于喷射第2修正喷射量Yb的第2燃料喷射次数相同。然后,控制装置80使处理前进至步骤S29。
在步骤S29中,喷射次数决定部83(控制装置80)将基本全升程喷射次数CF决定为全升程喷射次数DF。另外,喷射次数决定部83(控制装置80)将基本部分升程喷射次数CP决定为部分升程喷射次数DP。并且,第1燃料喷射次数的各次的燃料喷射的升程喷射的类别与第2燃料喷射次数的各次的燃料喷射的升程喷射的类别分别相同。尤其是,在将N(但是,N为2以上的整数)次的喷射次数决定为第1燃料喷射次数和第2燃料喷射次数的情况下,使来自第1缸内喷射阀16的最后的喷射即第N次燃料喷射的升程喷射的类别与来自第2缸内喷射阀26的最后的喷射即第N次燃料喷射的升程喷射的类别相同。之后,控制装置80使处理前进至步骤S31。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21中不满足上述的条件(1)和条件(2)中的至少一方的情况下(S21:否),控制装置80使处理前进至步骤S23。例如,在对于第1修正喷射量Ya暂定的燃料喷射次数与对于第2修正喷射量Yb暂定的燃料喷射次数不同的情况下,使处理前进至步骤S23。另外,即使对于第1修正喷射量Ya暂定的燃料喷射次数与对于第2修正喷射量Yb暂定的燃料喷射次数相同,在上述喷射次数与基本喷射次数CT不同的情况下也使处理前进至步骤S23。
在步骤S23中,喷射次数决定部83(控制装置80)将使燃料喷射次数从基本喷射次数CT减少1次而得到的值决定为燃料喷射次数DT。因此,在对于第1修正喷射量Ya暂定的燃料喷射次数比对于第2修正喷射量Yb暂定的燃料喷射次数少的情况下,使对于第2修正喷射量Yb暂定的燃料喷射次数减少为与对于第1修正喷射量Ya暂定的燃料喷射次数一致。另外,在对于第2修正喷射量Yb暂定的燃料喷射次数比对于第1修正喷射量Ya暂定的燃料喷射次数少的情况下,使对于第1修正喷射量Ya暂定的燃料喷射次数减少为与对于第2修正喷射量Yb暂定的燃料喷射次数一致。像这样使得用于喷射第1修正喷射量Ya的第1燃料喷射次数与用于喷射第2修正喷射量Yb的第2燃料喷射次数相同。之后,控制装置80使处理前进至步骤S25。
在步骤S25中,喷射次数决定部83(控制装置80)基于内燃机100的运转状态、第1修正喷射量Ya以及燃料喷射次数DT算出将第1修正喷射量Ya分配在各喷射的比率即分配比率。例如,在燃料喷射次数DT为2次的情况下,喷射次数决定部83算出按喷射正时的先后顺序为“7:3”这一比率来作为第1修正喷射量Ya的分配比率。另外,在燃料喷射次数DT为1次的情况下,喷射次数决定部83以使得通过1次喷射来喷射第1修正喷射量Ya的燃料的方式算出分配比率。
另外,喷射次数决定部83(控制装置80)基于内燃机100的运转状态、第2修正喷射量Yb以及燃料喷射次数DT算出将第2修正喷射量Yb分配在各喷射的比率即分配比率。例如,在燃料喷射次数DT为2次的情况下,喷射次数决定部83算出按喷射正时的先后顺序为“7:3”这一比率来作为第2修正喷射量Yb的分配比率。另外,在燃料喷射次数DT为1次的情况下,喷射次数决定部83以使得通过1次喷射来喷射第2修正喷射量Yb的方式算出分配比率。然后,控制装置80使处理前进至步骤S26。
在步骤S26中,喷射次数决定部83(控制装置80)基于内燃机100的运转状态、第1修正喷射量Ya、燃料喷射次数DT以及分配比率算出对于第1修正喷射量Ya的各次的燃料喷射正时。例如,在燃料喷射次数DT为2次的情况下,喷射次数决定部83分别算出各喷射中的喷射开始正时和喷射结束正时。另外,在燃料喷射次数DT为1次的情况下,喷射次数决定部83算出该1次喷射中的喷射开始正时和喷射结束正时。
另外,喷射次数决定部83(控制装置80)基于内燃机100的运转状态、第2修正喷射量Yb、燃料喷射次数DT以及分配比率算出对于第2修正喷射量Yb的各次的燃料喷射正时。例如,在燃料喷射次数DT为2次的情况下,喷射次数决定部83分别算出各喷射中的喷射开始正时和喷射结束正时。另外,在燃料喷射次数DT为1次的情况下,喷射次数决定部83算出该1次喷射中的喷射开始正时和喷射结束正时。
喷射次数决定部83(控制装置80)基于内燃机100的运转状态、第1修正喷射量Ya、燃料喷射次数DT以及分配比率来针对对于第1修正喷射量Ya的各次的燃料喷射决定通过全升程喷射和部分升程喷射中的哪一种升程喷射来执行燃料喷射。即,喷射次数决定部83决定对于第1修正喷射量Ya的全升程喷射次数DF和部分升程喷射次数DP。例如,喷射次数决定部83在燃料喷射次数DT为2次的情况下以将2次喷射全部设为全升程喷射、将前半部分的1次喷射设为全升程喷射并且将后半部分的1次喷射设为部分升程喷射的方式进行设定。
另外,喷射次数决定部83(控制装置80)基于内燃机100的运转状态、第2修正喷射量Yb、燃料喷射次数DT以及分配比率来针对对于第2修正喷射量Yb的各次的燃料喷射决定通过全升程喷射和部分升程喷射中的哪一种升程喷射来执行燃料喷射。在此,喷射次数决定部83使对于第2修正喷射量Yb的各次的燃料喷射的升程喷射的类别与第1燃料喷射次数的各次的燃料喷射的升程喷射的类别相同。尤其是,喷射次数决定部83在将N(但是,N为2以上的整数)次的喷射次数决定为第1燃料喷射次数和第2燃料喷射次数的情况下,使来自第1缸内喷射阀16的最后的喷射即第N次燃料喷射的升程喷射的类别与来自第2缸内喷射阀26的最后的喷射即第N次燃料喷射的升程喷射的类别相同。并且,将对于第2修正喷射量Yb的全升程喷射次数DF和部分升程喷射次数DP决定为分别与对于第1修正喷射量Ya的全升程喷射次数DF和部分升程喷射次数DP相同。之后,控制装置80使处理前进至步骤S27。
在步骤S27中,喷射量修正部82(控制装置80)基于内燃机100的运转状态、燃料喷射次数DT以及从第1汽缸列11的汽缸11a排出的排气的空燃比AF1再次算出第1修正喷射量Ya。此时,燃料喷射次数固定为在步骤S23中算出的燃料喷射次数DT,分配比率固定为在步骤S25中算出的分配比率。另外,各次的燃料喷射的升程喷射的类别固定为在步骤S26中所决定的升程喷射的类别。在此基础上,以使得满足内燃机100要求的目标转矩的方式算出第1修正喷射量Ya。此外,之所以再次算出第1修正喷射量Ya是因为:在燃料喷射次数DT从所算出的基本喷射次数CT发生变化、升程喷射的类别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在一次燃烧循环中第1汽缸列11的汽缸11a所需要的燃料量可能会发生变化。
另外,喷射量修正部82(控制装置80)基于内燃机100的运转状态、燃料喷射次数DT以及从第2汽缸列21的汽缸21a排出的排气的空燃比AF2再次算出第2修正喷射量Yb。此时,燃料喷射次数固定为在步骤S23中算出的燃料喷射次数DT,分配比率固定为在步骤S25中算出的分配比率。另外,各次的燃料喷射的升程喷射的类别固定为在步骤S26中所决定的升程喷射的类别。在此基础上,以使得满足内燃机100要求的目标转矩的方式算出第2修正喷射量Yb。此外,之所以再次算出第2修正喷射量Yb是因为:在燃料喷射次数DT从所算出的基本喷射次数CT发生变化、升程喷射的类别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在一次燃烧循环中第2汽缸列21的汽缸21a所需要的燃料量可能会发生变化。然后,控制装置80使处理前进至步骤S31。
在步骤S31中,喷射次数决定部83(控制装置80)从第1汽缸列11中的全升程喷射中选择所要求的燃料喷射量最小的全升程喷射。并且,喷射次数决定部83(控制装置80)判定该全升程喷射所要求的燃料喷射量即要求最小全升程喷射量是否为最小全升程喷射量QFmin以上。之所以进行该判定是因为:有时修正后的第1修正喷射量Ya变得比基本喷射量E小,与此相伴地各次的燃料的喷射量变小。并且,在该情况下,即使分配比率等不发生变化,第1汽缸列11中的全升程喷射的要求最小全升程喷射量也有时变得比最小全升程喷射量QFmin小。
即,喷射次数决定部83判定是否满足以下的条件。
条件(3):第1汽缸列11中的全升程喷射的要求最小全升程喷射量≥最小全升程喷射量QFmin
另外,喷射次数决定部83(控制装置80)从第1汽缸列11中的部分升程喷射中选择所要求的燃料喷射量最小的部分升程喷射。并且,喷射次数决定部83(控制装置80)判定该部分升程喷射所要求的燃料喷射量即要求最小部分升程喷射量是否为最小部分升程喷射量QPmin以上。之所以进行该判定是因为:有时修正后的第1修正喷射量Ya变得比基本喷射量E小,与此相伴地各次的燃料的喷射量变小。并且,在该情况下,即使分配比率等不发生变化,第1汽缸列11中的部分升程的要求最小部分升程喷射量也有时变得比最小部分升程喷射量QPmin小。
即,喷射次数决定部83判定是否满足以下的条件。
条件(4):第1汽缸列11中的部分升程喷射的要求最小部分升程喷射量≥最小部分升程喷射量QPmin
当在步骤S31中同时满足上述的条件(3)和条件(4)的情况下(S31:是),控制装置80使处理前进至步骤S41。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31中不满足上述的条件(3)和条件(4)中的至少一方的情况下(S31:否),控制装置80使处理前进至步骤S33。
在步骤S33中,喷射次数决定部83(控制装置80)以使得同时满足上述的条件(3)和条件(4)的方式再次算出第1汽缸列11的分配比率。再次算出的分配比率被算出为尽可能接近上次算出的分配比率的分配比率。详细而言,减小喷射大量的燃料的这一次燃料喷射所对应的比率,增大喷射少量的燃料的这一次燃料喷射所对应的比率。例如,在上次算出的分配比率为“7:3”并且能够通过将分配比率设为“6:4”、“5:5”来同时满足上述的条件(3)和条件(4)的情况下,喷射次数决定部83将接近变更前的“7:3”的“6:4”决定为再次算出的分配比率。然后,控制装置80使处理前进至步骤S41。
在步骤S41中,喷射次数决定部83(控制装置80)从第2汽缸列21中的全升程喷射中选择所要求的燃料喷射量最小的全升程喷射。并且,喷射次数决定部83(控制装置80)判定该全升程喷射所要求的燃料喷射量即要求最小全升程喷射量是否为最小全升程喷射量QFmin以上。之所以进行该判定是因为:有时修正后的第2修正喷射量Yb变得比基本喷射量E小,与此相伴地各次的燃料的喷射量变小。并且,在该情况下,即使分配比率等不发生变化,第2汽缸列21中的全升程喷射的要求最小全升程喷射量也有时变得比最小全升程喷射量QFmin小。
即,喷射次数决定部83判定是否满足以下的条件。
条件(5):第2汽缸列21中的全升程喷射的要求最小全升程喷射量≥最小全升程喷射量QFmin
另外,喷射次数决定部83(控制装置80)从第2汽缸列21中的部分升程喷射中选择所要求的燃料喷射量最小的部分升程喷射。并且,喷射次数决定部83(控制装置80)判定该部分升程喷射所要求的燃料喷射量即要求最小部分升程喷射量是否为最小部分升程喷射量QPmin以上。之所以进行该判定是因为:有时修正后的第2修正喷射量Yb变得比基本喷射量E小,与此相伴地各次的燃料的喷射量变小。并且,在该情况下,即使分配比率等不发生变化,第2汽缸列21中的部分升程的要求最小部分升程喷射量也有时变得比最小部分升程喷射量QPmin小。
即,喷射次数决定部83判定是否满足以下的条件。
条件(6):第2汽缸列21中的部分升程喷射的要求最小部分升程喷射量≥最小部分升程喷射量QPmin
当在步骤S41中同时满足上述的条件(5)和条件(6)的情况下(S41:是),控制装置80结束本次的燃料喷射次数的算出处理。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41中不满足上述的条件(5)和条件(6)中的至少一方的情况下(S41:否),控制装置80使处理前进至步骤S43。
在步骤S43中,喷射次数决定部83(控制装置80)以使得同时满足上述的条件(5)和条件(6)的方式再次算出第2汽缸列21的分配比率。再次算出的分配比率被算出为尽可能接近上次算出的分配比率的分配比率。详细而言,减小喷射大量的燃料的这一次燃料喷射所对应的比率,增大喷射少量的燃料的这一次燃料喷射所对应的比率。例如,在上次算出的分配比率为“7:3”并且能够通过将分配比率设为“6:4”、“5:5”来同时满足上述的条件(5)和条件(6)的情况下,喷射次数决定部83将接近变更前的“7:3”的“6:4”决定为再次算出的分配比率。然后,控制装置80结束本次的燃料喷射次数的算出处理。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如图4中的(a)所示,喷射量算出部81(控制装置80)算出了一定量的基本喷射量E。另外,针对该基本喷射量E,喷射次数决定部83(控制装置80)将“3”决定为基本喷射次数CT,将“3”决定为基本全升程喷射次数CF(基本部分升程喷射次数CP为“0”)。
在此,当假设在第1缸内喷射阀16与第2缸内喷射阀26之间存在个体差别、由于随时间经过的劣化等两者的燃料喷射特性产生了差别时,有时在从第1缸内喷射阀16实际喷射的燃料量与从第2缸内喷射阀26实际喷射的燃料量之间产生差别。结果,在由与第1汽缸列11对应的第1空燃比传感器51检测出的空燃比AF1和由与第2汽缸列21对应的第2空燃比传感器52检测出的空燃比AF2之间也产生差别。如此一来,如图4中的(b)所示,基于从第1汽缸列11的汽缸11a排出的排气的空燃比AF1算出的第1修正喷射量Ya与基于从第2汽缸列21的汽缸21a排出的排气的空燃比AF2算出的第2修正喷射量Yb产生差别。此外,在图4中的(b)中夸张地描绘出了对基本喷射量E的修正量。
如图4中的(c)所示,喷射次数决定部83(控制装置80)判定第1修正喷射量Ya是否能够通过基本喷射次数CT为“3”来进行喷射。在此,基本喷射次数CT的3次喷射全部被决定为全升程喷射,所以喷射次数决定部83将3次的最小全升程喷射量QFmin的总量与第1修正喷射量Ya进行比较。然后,由于第1修正喷射量Ya为3次的最小全升程喷射量QFmin的总量以上,所以喷射次数决定部83将“3”暂定为对于第1修正喷射量Ya的燃料喷射次数。即,对于第1修正喷射量Ya暂定的燃料喷射次数与基本喷射次数CT“3”相同。
另外,喷射次数决定部83(控制装置80)判定第2修正喷射量Yb是否能够通过基本喷射次数CT为“3”来进行喷射。在此,基本喷射次数CT的3次喷射全部被决定为全升程喷射,所以喷射次数决定部83将3次的最小全升程喷射量QFmin的总量与第2修正喷射量Yb进行比较。然后,由于第2修正喷射量Yb小于3次的最小全升程喷射量QFmin的总量,所以喷射次数决定部83将比基本喷射次数CT的3次少1次的燃料喷射次数“2”暂定为对于第2修正喷射量Yb的燃料喷射次数。
在此,对于第1修正喷射量Ya暂定的燃料喷射次数“3”与对于第2修正喷射量Yb暂定的燃料喷射次数“2”不同。当假设基于对于第1修正喷射量Ya暂定的燃料喷射次数“3”和对于第2修正喷射量Yb暂定的燃料喷射次数“2”实际进行燃料喷射时,第1汽缸列11的汽缸11a与第2汽缸列21的汽缸21a的燃烧状态变得不平衡,例如有可能产生振动、噪音等。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对于第1修正喷射量Ya暂定的燃料喷射次数“3”与对于第2修正喷射量Yb暂定的燃料喷射次数“2”不同的情况下,如图4中的(d)所示,使燃料喷射次数从基本喷射次数CT的3次减少1次,将燃料喷射次数DT决定为“2”。由此,用于喷射第1修正喷射量Ya的第1燃料喷射次数与用于喷射第2修正喷射量Yb的第2燃料喷射次数相同。
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第1汽缸列11的第1修正喷射量Ya与第2汽缸列21的第2修正喷射量Yb产生了差别,也使第1汽缸列11的第1燃料喷射次数与第2汽缸列21的第2燃料喷射次数相同。因此,能够抑制由于第1燃料喷射次数与第2燃料喷射次数不同而第1汽缸列11的汽缸11a与第2汽缸列21的汽缸21a的燃烧状态变得不均衡的情况。结果,能够抑制伴随第1汽缸列11与第2汽缸列21的燃烧状态变得不均衡而产生振动、噪音等的情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得用于喷射第1修正喷射量Ya的第1燃料喷射次数与用于喷射第2修正喷射量Yb的第2燃料喷射次数相同时,对于第1修正喷射量Ya暂定的燃料喷射次数和对于第2修正喷射量Yb暂定的燃料喷射次数中的任一方的燃料喷射次数都不会增大。因此,难以发生伴随燃料喷射次数的增大,从第1缸内喷射阀16、第2缸内喷射阀26进行燃料喷射的每1次的燃料喷射量变少的情况。由此,能够抑制以来自第1缸内喷射阀16、第2缸内喷射阀26的每1次的燃料喷射量过小为起因,来自第1缸内喷射阀16的燃料喷射量和来自第2缸内喷射阀26的燃料喷射量出现偏差的情况。
如图4中的(e)所示,喷射次数决定部83(控制装置80)算出按喷射正时的先后顺序为“7:3”这一比率来作为将第1修正喷射量Ya分配在各喷射的比率即分配比率。另外,作为对于第1修正喷射量Ya的各次的燃料喷射中的升程喷射的类别,喷射次数决定部83(控制装置80)将燃料喷射次数DT的2次喷射全部决定为全升程喷射。即,将“2”决定为全升程喷射次数DF(基本部分升程喷射次数CP为“0”)。
喷射次数决定部83(控制装置80)算出按喷射正时的先后顺序为“7:3”这一比率来作为将第2修正喷射量Yb分配在各喷射的比率即分配比率。另外,喷射次数决定部83(控制装置80)使得对于第2修正喷射量Yb的各次的燃料喷射中的升程喷射的类别与第1燃料喷射次数的各次的燃料喷射的升程喷射的类别相同。尤其是,在将N(但是,N为2以上的整数)次的喷射次数决定为第1燃料喷射次数和第2燃料喷射次数的情况下,使得来自第1缸内喷射阀16的最后的喷射即第N次燃料喷射的升程喷射的类别与来自第2缸内喷射阀26的最后的喷射即第N次燃料喷射的升程喷射的类别相同。
在此,即使第1汽缸列11的第1燃料喷射次数与第2汽缸列21的第2燃料喷射次数为相同的N次(但是,N为2以上的整数),第1汽缸列11的汽缸11a与第2汽缸列21的汽缸21a的燃烧状态也有时变得不均衡。具体而言,对于第1汽缸列11和第2汽缸列21,当从燃料喷射到燃烧为止的时间较短而容易对燃烧状态造成影响的第N次燃料喷射中的燃料的喷雾状态的差别过大时,第1汽缸列11的汽缸11a与第2汽缸列21的汽缸21a的燃烧状态有时变得不均衡。尤其是,在关于第N次燃料喷射的升程喷射的类别,将第1汽缸列11和第2汽缸列21中的一方的燃料喷射决定为全升程喷射,将第1汽缸列11和第2汽缸列21中的另一方的燃料喷射决定为部分升程喷射的情况下,第1汽缸列11的第N次燃料喷射中的燃料的喷雾状态与第2汽缸列21的第N次燃料喷射中的燃料的喷雾状态的差别容易变大。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对于从燃料喷射到燃烧为止的时间较短而容易对燃烧状态造成影响的第N次燃料喷射,第1汽缸列11的升程喷射的类别和第2汽缸列21的升程喷射的类别不同的情况相比,能够期待第1汽缸列11的燃料喷射中的燃料的喷雾状态与第2汽缸列21的燃料喷射中的燃料的喷雾状态的差别变小。结果,能够更合适地抑制第1汽缸列11的汽缸11a与第2汽缸列21的汽缸21a的燃烧状态变得不均衡的情况。
如图4中的(e)所示,喷射量修正部82(控制装置80)再次算出基于空燃比AF1的第1修正喷射量Ya和基于空燃比AF2的第2修正喷射量Yb。此外,在图4中的(e)中,上次算出的第1修正喷射量Ya和再次算出的第1修正喷射量Ya用相同的大小来进行图示。另外,在图4中的(e)中,上次算出的第2修正喷射量Yb和再次算出的第2修正喷射量Yb用相同的大小来进行图示。
喷射次数决定部83(控制装置80)判定第1汽缸列11中的全升程喷射的要求最小全升程喷射量是否为最小全升程喷射量QFmin以上。具体而言,判定作为第1修正喷射量Ya的分配比率而算出的“7:3”的全升程喷射的喷射量中的最小的全升程喷射量即第1修正喷射量Ya×0.3是否为最小全升程喷射量QFmin以上。然后,由于第1修正喷射量Ya×0.3为最小全升程喷射量QFmin以上,所以如图4中的(f)所示,将第1修正喷射量Ya的分配比率决定为“7:3”。
如图4中的(e)所示,喷射次数决定部83(控制装置80)判定第2汽缸列21中的全升程喷射的要求最小全升程喷射量是否为最小全升程喷射量QFmin以上。具体而言,判定作为第2修正喷射量Yb的分配比率而算出的“7:3”的全升程喷射的喷射量中的最小的全升程喷射量即第2修正喷射量Yb×0.3是否为最小全升程喷射量QFmin以上。
然后,由于第2修正喷射量Yb×0.3小于最小全升程喷射量QFmin,所以喷射次数决定部83将第2修正喷射量Yb的分配比率算出为尽可能接近上次算出的分配比率的分配比率。具体而言,如图4中的(f)所示,以使得第2汽缸列21中的全升程喷射的要求最小全升程喷射量与最小全升程喷射量QFmin相同的方式再次算出分配比率,第2修正喷射量Yb的分配比率成为“6:4”。
本实施方式的效果的总结如下。
(1)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第1汽缸列11的第1修正喷射量Ya与第2汽缸列21的第2修正喷射量Yb产生了差别,第1汽缸列11的第1燃料喷射次数与第2汽缸列21的第2燃料喷射次数也相同。因此,能够抑制由于第1燃料喷射次数与第2燃料喷射次数不同而第1汽缸列11的汽缸11a与第2汽缸列21的汽缸21a的燃烧状态变得不均衡的情况。结果,能够抑制伴随在第1汽缸列11与第2汽缸列21之间燃烧状态变得不均衡而产生振动、噪音等的情况。
(2)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N次的喷射次数决定为第1燃料喷射次数和第2燃料喷射次数的情况下,来自第1缸内喷射阀16的最后的喷射即第N次燃料喷射的升程喷射的类别与来自第2缸内喷射阀26的最后的喷射即第N次燃料喷射的升程喷射的类别相同。因此,与对于从燃料喷射到燃烧为止的时间较短而容易对燃烧状态造成影响的第N次燃料喷射,第1汽缸列11的汽缸11a中的升程喷射的类别与第2汽缸列21的汽缸21a中的升程喷射的类别不同的情况相比,能够期待第1汽缸列11的燃料喷射中的燃料的喷雾状态与第2汽缸列21的燃料喷射中的燃料的喷雾状态的差别变小。结果,能够更合适地抑制第1汽缸列11的汽缸11a与第2汽缸列21的汽缸21a的燃烧状态变得不均衡的情况。
(3)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得用于喷射第1修正喷射量Ya的第1燃料喷射次数与用于喷射第2修正喷射量Yb的第2燃料喷射次数相同时,对于第1修正喷射量Ya暂定的燃料喷射次数和对于第2修正喷射量Yb暂定的燃料喷射次数中的任一方的燃料喷射次数都不会增大。因此,难以发生伴随燃料喷射次数的增大,从第1缸内喷射阀16喷射的燃料的每1次的燃料喷射量和从第2缸内喷射阀26喷射的燃料的每1次的燃料喷射量变少的情况。由此,能够抑制以来自第1缸内喷射阀16、第2缸内喷射阀26的每1次的燃料喷射量过小为起因,来自第1缸内喷射阀16、第2缸内喷射阀26的燃料喷射量出现偏差的情况。
(第2实施方式)
接着,根据图5~图7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80及应用了控制装置80的内燃机100的构成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控制装置80所进行的燃料喷射次数的算出处理不同。
首先,参照图5和图6对控制装置80所进行的燃料喷射次数的算出处理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第2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以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对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标注同样的标号,省略或简化具体的说明。
如图5和图6所示,当在步骤S21中不满足上述的条件(1)和条件(2)中的至少一方的情况下(S21:否),控制装置80使处理前进至步骤S123。例如,在对于第1修正喷射量Ya暂定的燃料喷射次数与对于第2修正喷射量Yb暂定的燃料喷射次数不同的情况下,使处理前进至步骤S123。另外,即使对于第1修正喷射量Ya暂定的燃料喷射次数与对于第2修正喷射量Yb暂定的燃料喷射次数相同,在它们与基本喷射次数CT不同的情况下也使处理前进至步骤S123。
在步骤S123中,喷射次数决定部83(控制装置80)将使燃料喷射次数从基本全升程喷射次数CF减少1次而得到的值决定为全升程喷射次数DF。另外,喷射次数决定部83(控制装置80)将使燃料喷射次数从基本部分升程喷射次数CP增加1次而得到的值决定为部分升程喷射次数DP。并且,喷射次数决定部83(控制装置80)将基本喷射次数CT决定为燃料喷射次数DT。因此,在对于第1修正喷射量Ya暂定的燃料喷射次数比对于第2修正喷射量Yb暂定的燃料喷射次数少的情况下,使对于第1修正喷射量Ya暂定的燃料喷射次数增加为与对于第2修正喷射量Yb暂定的燃料喷射次数一致。在对于第2修正喷射量Yb暂定的燃料喷射次数比对于第1修正喷射量Ya暂定的燃料喷射次数少的情况下,使对于第2修正喷射量Yb暂定的燃料喷射次数增加为与对于第1修正喷射量Ya暂定的燃料喷射次数一致。像这样使得用于喷射第1修正喷射量Ya的第1燃料喷射次数与用于喷射第2修正喷射量Yb的第2燃料喷射次数相同。之后,控制装置80使处理前进至步骤S125。
在步骤S125中,喷射次数决定部83(控制装置80)基于内燃机100的运转状态、第1修正喷射量Ya、燃料喷射次数DT、全升程喷射次数DF以及部分升程喷射次数DP算出将第1修正喷射量Ya分配在各喷射的比率即分配比率。例如,在燃料喷射次数DT为3次的情况下,算出按喷射正时的先后顺序为“7:2:1”这一比率来作为第1修正喷射量Ya的分配比率。并且,喷射次数决定部83在第1修正喷射量Ya的分配比率为“7:2:1”的情况下,例如以将前半部分的2次的喷射设为全升程喷射并且将最后的1次喷射设为部分升程喷射的方式决定第1燃料喷射次数的各次的燃料喷射的升程喷射的类别。
另外,喷射次数决定部83(控制装置80)基于内燃机100的运转状态、第2修正喷射量Yb、燃料喷射次数DT、全升程喷射次数DF以及部分升程喷射次数DP算出将第2修正喷射量Yb分配在各喷射的比率即分配比率。例如,在燃料喷射次数DT为3次的情况下,算出按喷射正时的先后顺序为“7:2:1”这一比率来作为第2修正喷射量Yb的分配比率。
另外,喷射次数决定部83(控制装置80)使第1燃料喷射次数的各次的燃料喷射的升程喷射的类别与第2燃料喷射次数的各次的燃料喷射的升程喷射的类别分别相同。例如,在对于第1燃料喷射次数的各次的燃料喷射的升程喷射的类别,将前半部分的2次的喷射设为全升程喷射并且将最后的1次喷射设为部分升程喷射的情况下,对于第2燃料喷射次数的各次的燃料喷射的升程喷射的类别,以将前半部分的2次的喷射设为全升程喷射并且将最后的1次喷射设为部分升程喷射的方式进行设定。尤其是,在将N(但是,N为2以上的整数)次的喷射次数决定为第1燃料喷射次数和第2燃料喷射次数的情况下,使得来自第1缸内喷射阀16的最后的喷射即第N次燃料喷射的升程喷射的类别与来自第2缸内喷射阀26的最后的喷射即第N次燃料喷射的升程喷射的类别相同。之后,控制装置80使处理前进至步骤S126。
在步骤S126中,喷射次数决定部83(控制装置80)基于内燃机100的运转状态、第1修正喷射量Ya、燃料喷射次数DT、全升程喷射次数DF、部分升程喷射次数DP以及分配比率算出对于第1修正喷射量Ya的各次的燃料喷射正时。例如,在燃料喷射次数DT为3次的情况下,分别算出各喷射中的喷射开始正时和喷射结束正时。
另外,喷射次数决定部83(控制装置80)基于内燃机100的运转状态、第2修正喷射量Yb、燃料喷射次数DT、全升程喷射次数DF、部分升程喷射次数DP以及分配比率算出对于第2修正喷射量Yb的各次的燃料喷射正时。例如,在燃料喷射次数DT为3次的情况下,分别算出各喷射中的喷射开始正时和喷射结束正时。之后,控制装置80使处理前进至步骤S127。
在步骤S127中,喷射量修正部82(控制装置80)基于内燃机100的运转状态、燃料喷射次数DT、全升程喷射次数DF、部分升程喷射次数DP以及从第1汽缸列11的汽缸11a排出的排气的空燃比AF1再次算出第1修正喷射量Ya。此时,燃料喷射次数固定为在步骤S123中算出的全升程喷射次数DF和部分升程喷射次数DP,分配比率固定为在步骤S125中算出的分配比率。另外,各次的燃料喷射的升程喷射的类别固定为在步骤S125中所决定的升程喷射的类别。在此基础上,以使得满足内燃机100要求的目标转矩的方式算出第1修正喷射量Ya。此外,之所以再次算出第1修正喷射量Ya是因为:在全升程喷射次数DF和部分升程喷射次数DP从所算出的基本全升程喷射次数CF和基本部分升程喷射次数CP发生变化、升程喷射的类别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在一次燃烧循环中第1汽缸列11的汽缸11a所需要的燃料量可能会发生变化。
另外,喷射量修正部82(控制装置80)基于内燃机100的运转状态、燃料喷射次数DT、全升程喷射次数DF、部分升程喷射次数DP以及从第2汽缸列21的汽缸21a排出的排气的空燃比AF2再次算出第2修正喷射量Yb。此时,燃料喷射次数固定为在步骤S123中算出的全升程喷射次数DF和部分升程喷射次数DP,分配比率固定为在步骤S125中算出的分配比率。另外,各次的燃料喷射的升程喷射的类别固定为在步骤S125中所决定的升程喷射的类别。在此基础上,以使得满足内燃机100要求的目标转矩的方式算出第2修正喷射量Yb。此外,之所以再次算出第2修正喷射量Yb是因为:在全升程喷射次数DF和部分升程喷射次数DP从所算出的基本全升程喷射次数CF和基本部分升程喷射次数CP发生变化、升程喷射的类别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在一次燃烧循环中第2汽缸列21的汽缸21a所需要的燃料量可能会发生变化。然后,控制装置80使处理前进至步骤S31。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如图7中的(a)所示,喷射量算出部81(控制装置80)算出了一定量的基本喷射量E。另外,针对该基本喷射量E,喷射次数决定部83(控制装置80)将“3”决定为基本喷射次数CT,将“3”决定为基本全升程喷射次数CF(基本部分升程喷射次数CP为“0”)。
在此,当假设在第1缸内喷射阀16与第2缸内喷射阀26之间存在个体差别、由于随时间经过的劣化等两者的燃料喷射特性产生了差别时,有时在从第1缸内喷射阀16实际喷射的燃料量与从第2缸内喷射阀26实际喷射的燃料量之间产生差别。结果,在由与第1汽缸列11对应的第1空燃比传感器51检测出的空燃比AF1和由与第2汽缸列21对应的第2空燃比传感器52检测出的空燃比AF2之间也产生差别。如此一来,如图7中的(b)所示,基于从第1汽缸列11的汽缸11a排出的排气的空燃比AF1算出的第1修正喷射量Ya与基于从第2汽缸列21的汽缸21a排出的排气的空燃比AF2算出的第2修正喷射量Yb产生差别。此外,在图7中的(b)中夸张地描绘出了对基本喷射量E的修正量。
如图7中的(c)所示,喷射次数决定部83(控制装置80)判定第1修正喷射量Ya是否能够通过基本喷射次数CT为“3”来进行喷射。在此,由于基本喷射次数CT的3次的喷射全部被决定为全升程喷射,所以喷射次数决定部83将3次的最小全升程喷射量QFmin的总量与第1修正喷射量Ya进行比较。然后,第1修正喷射量Ya为3次的最小全升程喷射量QFmin的总量以上,所以喷射次数决定部83将“3”暂定为对于第1修正喷射量Ya的燃料喷射次数。即,对于第1修正喷射量Ya暂定的燃料喷射次数与基本喷射次数CT“3”相同。
另外,喷射次数决定部83(控制装置80)判定第2修正喷射量Yb是否能够通过基本喷射次数CT为“3”来进行喷射。在此,由于基本喷射次数CT的3次的喷射全部被决定为全升程喷射,所以喷射次数决定部83将3次的最小全升程喷射量QFmin的总量与第2修正喷射量Yb进行比较。然后,第2修正喷射量Yb小于3次的最小全升程喷射量QFmin的总量,所以喷射次数决定部83将比基本喷射次数CT的3次少1次的燃料喷射次数“2”暂定为对于第2修正喷射量Yb的燃料喷射次数。
在此,对于第1修正喷射量Ya暂定的燃料喷射次数“3”与对于第2修正喷射量Yb暂定的燃料喷射次数“2”不同。当假设基于对于第1修正喷射量Ya暂定的燃料喷射次数“3”和对于第2修正喷射量Yb暂定的燃料喷射次数“2”实际进行燃料喷射时,第1汽缸列11的汽缸11a与第2汽缸列21的汽缸21a的燃烧状态变得不均衡,例如有可能产生振动、噪音等。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对于第1修正喷射量Ya暂定的燃料喷射次数“3”与对于第2修正喷射量Yb暂定的燃料喷射次数“2”不同的情况下,如图7中的(d)所示,使燃料喷射次数从基本全升程喷射次数CF的3次减少1次,将全升程喷射次数DF设为“2”。另外,喷射次数决定部83使燃料喷射次数从基本部分升程喷射次数CP的0次增加1次,将部分升程喷射次数DP决定为“1”。并且,喷射次数决定部83将基本喷射次数CT“3”决定为燃料喷射次数DT“3”。由此,用于喷射第1修正喷射量Ya的第1燃料喷射次数与用于喷射第2修正喷射量Yb的第2燃料喷射次数相同。
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第1汽缸列11的第1修正喷射量Ya与第2汽缸列21的第2修正喷射量Yb产生了差别,第1汽缸列11的第1燃料喷射次数与第2汽缸列21的第2燃料喷射次数也相同。因此,能够抑制由于第1燃料喷射次数与第2燃料喷射次数不同,第1汽缸列11的汽缸11a与第2汽缸列21的汽缸21a的燃烧状态变得不均衡的情况。结果,能够抑制伴随第1汽缸列11与第2汽缸列21的燃烧状态变得不均衡而产生振动、噪音等的情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得用于喷射第1修正喷射量Ya的第1燃料喷射次数与用于喷射第2修正喷射量Yb的第2燃料喷射次数相同时,对于第1修正喷射量Ya暂定的燃料喷射次数和对于第2修正喷射量Yb暂定的燃料喷射次数中的任一方的燃料喷射次数都不会减少。因此,即使燃料喷射次数减少,也能够形成燃料浓度不同的燃料层。即,在第1汽缸列11的汽缸11a和第2汽缸列21的汽缸21a中能够形成燃料浓度不同的燃料层。
如图7中的(e)所示,喷射次数决定部83(控制装置80)算出按喷射正时的先后顺序为“7:2:1”这一比率来作为将第1修正喷射量Ya分配在各喷射的比率即分配比率。另外,作为对于第1修正喷射量Ya的各次的燃料喷射中的升程喷射的类别,喷射次数决定部83(控制装置80)以将燃料喷射次数DT的3次的喷射中的前半部分的2次的喷射设为全升程喷射并且将最后的1次喷射设为部分升程喷射的方式进行设定。
喷射次数决定部83(控制装置80)算出按喷射正时的先后顺序为“7:2:1”这一比率来作为将第2修正喷射量Yb分配在各喷射的比率即分配比率。另外,喷射次数决定部83(控制装置80)使对于第2修正喷射量Yb的各次的燃料喷射中的升程喷射的类别与第1燃料喷射次数的各次的燃料喷射的升程喷射的类别相同。尤其是,在将N(但是,N为2以上的整数)次的喷射次数决定为第1燃料喷射次数和第2燃料喷射次数的情况下,使来自第1缸内喷射阀16的最后的喷射即第N次燃料喷射的升程喷射的类别与来自第2缸内喷射阀26的最后的喷射即第N次燃料喷射的升程喷射的类别相同。
在此,即使第1汽缸列11的第1燃料喷射次数与第2汽缸列21的第2燃料喷射次数为相同的N次(但是,N为2以上的整数),第1汽缸列11的汽缸11a与第2汽缸列21的汽缸21a的燃烧状态也有时变得不均衡。具体而言,对于第1汽缸列11和第2汽缸列21,当从燃料喷射到燃烧为止的时间较短而容易对燃烧状态造成影响的第N次燃料喷射中的燃料的喷雾状态的差别过大时,第1汽缸列11的汽缸11a与第2汽缸列21的汽缸21a的燃烧状态有时变得不均衡。尤其是,在关于第N次燃料喷射的升程喷射的类别,将第1汽缸列11和第2汽缸列21中的一方的燃料喷射决定为全升程喷射,并且将第1汽缸列11和第2汽缸列21中的另一方的燃料喷射决定为部分升程喷射的情况下,第1汽缸列11的第N次燃料喷射中的燃料的喷雾状态与第2汽缸列21的第N次燃料喷射中的燃料的喷雾状态的差别容易变大。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对于从燃料喷射到燃烧为止的时间较短而容易对燃烧状态造成影响的第N次燃料喷射,第1汽缸列11的升程喷射的类别和第2汽缸列21的升程喷射的类别不同的情况相比,能够期待第1汽缸列11的燃料喷射中的燃料的喷雾状态与第2汽缸列21的燃料喷射中的燃料的喷雾状态的差别变小。结果,能够更合适地抑制第1汽缸列11的汽缸11a与第2汽缸列21的汽缸21a的燃烧状态变得不均衡的情况。
如图7中的(e)所示,喷射量修正部82(控制装置80)再次算出基于空燃比AF1的第1修正喷射量Ya和基于空燃比AF2的第2修正喷射量Yb。此外,在图7中的(e)中,上次算出的第1修正喷射量Ya和再次算出的第1修正喷射量Ya用相同的大小来进行图示。另外,在图7中的(e)中,上次算出的第2修正喷射量Yb和再次算出的第2修正喷射量Yb用相同的大小来进行图示。
喷射次数决定部83(控制装置80)判定第1汽缸列11中的全升程喷射的要求最小全升程喷射量是否为最小全升程喷射量QFmin以上。具体而言,判定作为第1修正喷射量Ya的分配比率算出的“7:2:1”的全升程喷射的喷射量中的最小的全升程喷射量即第1修正喷射量Ya×0.2是否为最小全升程喷射量QFmin以上。另外,判定作为第1修正喷射量Ya的分配比率算出的“7:2:1”的部分升程喷射的喷射量中的最小的部分升程喷射量即第1修正喷射量Ya×0.1是否为最小部分升程喷射量QPmin以上。然后,由于第1修正喷射量Ya×0.2为最小全升程喷射量QFmin以上,并且第1修正喷射量Ya×0.1为最小部分升程喷射量QPmin以上,所以如图7中的(f)所示,第1修正喷射量Ya的分配比率被决定为“7:2:1”。
如图7中的(e)所示,喷射次数决定部83(控制装置80)判定第2汽缸列21中的全升程喷射的要求最小全升程喷射量是否为最小全升程喷射量QFmin以上。具体而言,判定作为第2修正喷射量Yb的分配比率算出的“7:2:1”的全升程喷射的喷射量中的最小的全升程喷射量即第2修正喷射量Yb×0.2是否为最小全升程喷射量QFmin以上。
然后,由于第2修正喷射量Yb×0.2小于最小全升程喷射量QFmin,所以喷射次数决定部83将第2修正喷射量Yb的分配比率算出为尽可能接近上次算出的分配比率的分配比率。具体而言,如图7中的(f)所示,以使得第2汽缸列21中的全升程喷射的要求最小全升程喷射量与最小全升程喷射量QFmin相同的方式算出分配比率,第2修正喷射量Yb的分配比率成为“5:4:1”。此外,作为第2修正喷射量Yb的分配比率算出的“7:2:1”的部分升程喷射的喷射量中的最小的部分升程喷射量即第2修正喷射量Yb×0.1为最小部分升程喷射量QPmin以上,所以维持该部分升程喷射的分配比率。
当总结本实施方式的效果时,除了上述的(1)和(2)的效果以外,还有以下的(4)的效果。
(4)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得用于喷射第1修正喷射量Ya的第1燃料喷射次数与用于喷射第2修正喷射量Yb的第2燃料喷射次数相同时,任一方的燃料喷射次数都不会减少。因此,在第1汽缸列11的汽缸11a和第2汽缸列21的汽缸21a中能够形成燃料浓度不同的多个燃料层。
此外,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以像以下那样进行变更。
·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中的燃料喷射次数的决定有关的技术也可以应用于V型8汽缸的内燃机100以外的构成。例如,控制装置80也可以应用于直列4汽缸的内燃机。在此,在基于从直列4汽缸中的2个汽缸排出的排气的状态算出第1修正喷射量Ya的情况下,该2个汽缸构成第1汽缸组。另外,在基于从直列4汽缸中的剩余的2个汽缸排出的排气的状态算出第2修正喷射量Yb的情况下,该2个汽缸构成第2汽缸组。
·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中,内燃机100除了具备第1缸内喷射阀16以外,也可以具备作为向第1进气管42喷射燃料的第1燃料喷射阀的第1端口喷射阀。即,利用合计4个第1缸内喷射阀16和合计4个第1端口喷射阀来向第1汽缸列11的4个汽缸11a供给燃料。另外,内燃机100除了具备第2缸内喷射阀26以外,也可以具备作为向第2进气管43喷射燃料的第2燃料喷射阀的第2端口喷射阀。即,利用合计4个第2缸内喷射阀26和合计4个第2端口喷射阀来向第2汽缸列21的4个汽缸21a供给燃料。在该情况下,能够由第1缸内喷射阀16和第1端口喷射阀进行通过多次喷射将一次燃烧循环要求的量的燃料向各汽缸供给的分次喷射即可。另外,能够由第2缸内喷射阀26和第2端口喷射阀进行通过多次喷射将一次燃烧循环要求的量的燃料向各汽缸供给的分次喷射即可。例如,在一次燃烧循环中由第1缸内喷射阀16进行2次燃料喷射,由第1端口喷射阀进行1次燃料喷射来向第1汽缸列11的汽缸11a供给燃料的情况下,第1燃料喷射次数合计为3次。
·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中,在内燃机100具备第1端口喷射阀作为第1燃料喷射阀时,可以省略第1缸内喷射阀16。另外,在内燃机100具备第2端口喷射阀作为第2燃料喷射阀时,可以省略第2缸内喷射阀26。在该情况下,能够由第1端口喷射阀进行通过多次喷射将一次燃烧循环要求的量的燃料向各汽缸供给的分次喷射即可。另外,能够由第2端口喷射阀进行通过多次喷射将一次燃烧循环要求的量的燃料向各汽缸供给的分次喷射即可。
·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中,喷射量修正部82也可以基于第1汽缸列11和第2汽缸列21的进气的状态算出第1修正喷射量Ya和第2修正喷射量Yb。例如,在使储存燃料的燃料箱内的燃料蒸气流入第1进气管42和第2进气管43的情况下,流入第1汽缸列11的燃料蒸气的量与流入第2汽缸列21的燃料蒸气的量也可能不同。在该情况下,在第1汽缸列11的汽缸11a与第2汽缸列21的汽缸21a中,一次燃烧循环要求的燃料的量也有时不同。因此,在使燃料蒸气流入第1进气管42和第2进气管43的情况下,也可以基于燃料蒸气量等进气的状态算出第1修正喷射量Ya和第2修正喷射量Yb。另外,在使曲轴箱内的漏气流入第1进气管42和第2进气管43的情况下,流入第1汽缸列11的漏气的量与流入第2汽缸列21的漏气的量也可能不同。在该情况下,在第1汽缸列11的汽缸11a与第2汽缸列21的汽缸21a中,一次燃烧循环要求的燃料的量也有时不同。因此,在使漏气流入第1进气管42、第2进气管43的情况下,也可以基于漏气量等进气的状态算出第1修正喷射量Ya和第2修正喷射量Yb。此外,在像这样基于第1汽缸列11和第2汽缸列21的进气的状态算出第1修正喷射量Ya和第2修正喷射量Yb的情况下,既可以基于第1汽缸列11和第2汽缸列21的排气的状态,也可以不基于所述排气的状态。
·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第1缸内喷射阀16和第2缸内喷射阀26能够仅通过全升程喷射来进行燃料喷射。
·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中,第1燃料喷射次数的各次的燃料喷射的升程喷射的类别也可以不与第2燃料喷射次数的各次的燃料喷射的升程喷射的类别分别相同。在该情况下也是,当将N(但是,N为2以上的整数)次的喷射次数决定为第1燃料喷射次数和第2燃料喷射次数时,若使来自第1缸内喷射阀16的最后的喷射即第N次燃料喷射的升程喷射的类别与来自第2缸内喷射阀26的最后的喷射即第N次燃料喷射的升程喷射的类别相同,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第1汽缸列11的汽缸11a与第2汽缸列21的汽缸21a的燃烧状态变得不均衡的情况。
·另外,在将N(但是,N为2以上的整数)次的喷射次数决定为第1燃料喷射次数和第2燃料喷射次数的情况下,来自第1缸内喷射阀16的最后的喷射即第N次燃料喷射的升程喷射的类别与来自第2缸内喷射阀26的最后的喷射即第N次燃料喷射的升程喷射的类别也可以不相同。例如,若能够通过使第1汽缸列11的第1燃料喷射次数与第2汽缸列21的第2燃料喷射次数相同来充分地抑制第1汽缸列11的汽缸11a与第2汽缸列21的汽缸21a的燃烧状态变得不均衡的情况,则第N次燃料喷射的升程喷射的类别也可以不一定相同。
·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中,分次喷射中的最大的喷射次数可以合适地变更。

Claims (6)

1.一种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所述内燃机具备:第1汽缸组,其由两个以上的汽缸构成;第1燃料喷射阀,其构成为向所述第1汽缸组的汽缸供给燃料;第2汽缸组,其由另外于构成所述第1汽缸组的汽缸的两个以上的汽缸构成;以及第2燃料喷射阀,其构成为向所述第2汽缸组的汽缸供给燃料,所述内燃机允许通过多次喷射来向各汽缸供给一次燃烧循环要求的量的燃料的分次喷射,
所述控制装置具备:
喷射量算出部,其构成为根据所述内燃机的运转状态算出在一次燃烧循环中要求的燃料的基本量即基本喷射量;
喷射量修正部,其构成为基于所述第1汽缸组的进气状态和排气状态中的至少一方来修正所述基本喷射量而算出从所述第1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的量即第1修正喷射量,基于所述第2汽缸组的进气状态和排气状态中的至少一方来修正所述基本喷射量而算出从所述第2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的量即第2修正喷射量;以及
喷射次数决定部,其构成为决定在一次燃烧循环中从所述第1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的喷射次数即第1燃料喷射次数、和在一次燃烧循环中从所述第2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的喷射次数即第2燃料喷射次数,
所述喷射次数决定部构成为,对于使用相同的所述基本喷射量算出的第1修正喷射量和第2修正喷射量的燃料的喷射次数,使所述第1燃料喷射次数与所述第2燃料喷射次数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所述第1燃料喷射阀和所述第2燃料喷射阀均具有阀芯,并且分别构成为以从所述阀芯达到全开的全升程喷射与所述阀芯未达到全开的部分升程喷射中选择的喷射形态来执行燃料喷射,
所述喷射次数决定部进而构成为,对所述分次喷射中的各次的燃料喷射决定所述喷射形态,
所述喷射次数决定部构成为,
在将所述第1燃料喷射次数和所述第2燃料喷射次数决定为N次的情况下,至少使所述第1燃料喷射阀的第N次燃料喷射的喷射形态与所述第2燃料喷射阀的第N次燃料喷射的喷射形态相同,N为2以上的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所述喷射次数决定部构成为,
对于使用相同的所述基本喷射量算出的所述第1修正喷射量和所述第2修正喷射量,分别决定第1暂定燃料喷射次数和第2暂定燃料喷射次数,
在所述第1暂定燃料喷射次数与所述第2暂定燃料喷射次数不同的情况下,使所述第1暂定燃料喷射次数和所述第2暂定燃料喷射次数中较多的一方减少为与所述第1暂定燃料喷射次数和所述第2暂定燃料喷射次数中较少的一方一致,由此,使所述第1燃料喷射次数与所述第2燃料喷射次数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所述喷射次数决定部构成为,
对于使用相同的所述基本喷射量算出的所述第1修正喷射量和所述第2修正喷射量,分别决定第1暂定燃料喷射次数和第2暂定燃料喷射次数,
在所述第1暂定燃料喷射次数与所述第2暂定燃料喷射次数不同的情况下,使所述第1暂定燃料喷射次数和所述第2暂定燃料喷射次数中较少的一方增加为与所述第1暂定燃料喷射次数和所述第2暂定燃料喷射次数中较多的一方一致,由此,使所述第1燃料喷射次数与所述第2燃料喷射次数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所述第1燃料喷射阀和所述第2燃料喷射阀均具有阀芯,并且分别构成为以从所述阀芯达到全开的全升程喷射与所述阀芯未达到全开的部分升程喷射中选择的喷射形态来执行燃料喷射,
所述喷射次数决定部进而构成为,对所述分次喷射中的各次的燃料喷射决定所述喷射形态,
所述喷射次数决定部构成为,
对于使用相同的所述基本喷射量算出的所述第1修正喷射量和所述第2修正喷射量,分别决定第1暂定燃料喷射次数和第2暂定燃料喷射次数,
在所述第1暂定燃料喷射次数与所述第2暂定燃料喷射次数不同的情况下,使所述第1暂定燃料喷射次数和所述第2暂定燃料喷射次数中较少的一方所对应的部分升程喷射的次数增加,以使得所述第1暂定燃料喷射次数和所述第2暂定燃料喷射次数中较少的一方与所述第1暂定燃料喷射次数和所述第2暂定燃料喷射次数中较多的一方一致,由此,使所述第1燃料喷射次数与所述第2燃料喷射次数相同。
6.一种内燃机的控制方法,
所述内燃机具备:第1汽缸组,其由两个以上的汽缸构成;第1燃料喷射阀,其构成为向所述第1汽缸组的汽缸供给燃料;第2汽缸组,其由另外于构成所述第1汽缸组的汽缸的两个以上的汽缸构成;以及第2燃料喷射阀,其构成为向所述第2汽缸组的汽缸供给燃料,所述内燃机允许通过多次喷射来向各汽缸供给一次燃烧循环要求的量的燃料的分次喷射,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内燃机的运转状态算出在一次燃烧循环中要求的燃料的基本量即基本喷射量;
基于所述第1汽缸组的进气状态和排气状态中的至少一方来修正所述基本喷射量而算出从所述第1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的量即第1修正喷射量,基于所述第2汽缸组的进气状态和排气状态中的至少一方来修正所述基本喷射量而算出从所述第2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的量即第2修正喷射量;以及
决定在一次燃烧循环中从所述第1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的喷射次数即第1燃料喷射次数、和在一次燃烧循环中从所述第2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的喷射次数即第2燃料喷射次数,
对于使用相同的所述基本喷射量算出的第1修正喷射量和第2修正喷射量的燃料的喷射次数,使所述第1燃料喷射次数与所述第2燃料喷射次数相同。
CN201811230120.5A 2017-10-25 2018-10-22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及内燃机的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7075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06306 2017-10-25
JP2017206306A JP6848812B2 (ja) 2017-10-25 2017-10-25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07524A CN109707524A (zh) 2019-05-03
CN109707524B true CN109707524B (zh) 2021-06-08

Family

ID=65996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30120.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707524B (zh) 2017-10-25 2018-10-22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及内燃机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578047B2 (zh)
JP (1) JP6848812B2 (zh)
CN (1) CN109707524B (zh)
DE (1) DE102018126215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0548A (zh) * 2002-01-31 2005-05-25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火花点火发动机的控制装置
CN101223350A (zh) * 2005-07-15 2008-07-16 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燃料喷射控制装置
JP2013213509A (ja) * 2013-07-25 2013-10-17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JP2013234673A (ja) * 2013-07-25 2013-11-21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US8903623B2 (en) * 2009-12-07 2014-12-0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 and kit for engine emission control
CN106481470A (zh) * 2015-08-31 2017-03-08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V型双缸内燃机喷油量的修正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93497A (ja) * 1992-12-25 1994-07-12 Mazda Motor Corp エンジンの燃料制御装置
JP2003343331A (ja) 2002-05-24 2003-12-03 Denso Corp 内燃機関用噴射率制御装置
JP4096924B2 (ja) * 2003-10-29 2008-06-0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内燃機関用噴射量制御装置
JP4334367B2 (ja) * 2004-02-09 2009-09-3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燃料噴射制御装置
JP4506526B2 (ja) * 2005-03-18 2010-07-2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US7321820B2 (en) * 2006-01-30 2008-01-22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Model-based inlet air dynamics state characterization
JP2008215231A (ja) 2007-03-05 2008-09-18 Yanmar Co Ltd ディーゼルエンジン
JP5505139B2 (ja) 2010-07-05 2014-05-2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JP2013209937A (ja) 2012-03-30 2013-10-10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燃料噴射制御装置
JP6060006B2 (ja) * 2013-02-22 2017-01-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燃料噴射制御装置
JP2014227964A (ja) 2013-05-24 2014-12-0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燃料噴射装置
JP6491048B2 (ja) * 2015-06-03 2019-03-27 株式会社Subaru エンジン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0548A (zh) * 2002-01-31 2005-05-25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火花点火发动机的控制装置
CN101223350A (zh) * 2005-07-15 2008-07-16 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燃料喷射控制装置
US8903623B2 (en) * 2009-12-07 2014-12-0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 and kit for engine emission control
JP2013213509A (ja) * 2013-07-25 2013-10-17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JP2013234673A (ja) * 2013-07-25 2013-11-21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CN106481470A (zh) * 2015-08-31 2017-03-08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V型双缸内燃机喷油量的修正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848812B2 (ja) 2021-03-24
US10578047B2 (en) 2020-03-03
CN109707524A (zh) 2019-05-03
DE102018126215A1 (de) 2019-04-25
JP2019078229A (ja) 2019-05-23
US20190120168A1 (en) 2019-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056686A1 (en) Air-fuel ratio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2012136959A (ja)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US10450991B2 (en) Fuel injection control apparatu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10132253B2 (en) Controlling combustion processes in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8601863B2 (en) Abnormality determination apparatus and abnormality determination method for multi-cylinde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5637222B2 (ja)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JP6365831B2 (ja) 内燃機関の燃料噴射制御装置
CN113431693B (zh) 一种发动机瞬态工况的控制方法、发动机及工程机械
CN109707524B (zh)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及内燃机的控制方法
JP6036531B2 (ja) 燃料圧力制御装置
US11078864B2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fuel injection amount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2011256726A (ja)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JP6274401B2 (ja) エンジンの燃料噴射制御装置
JP6256400B2 (ja) 異常判定装置
JP7371570B2 (ja) エンジン装置
JP4529943B2 (ja) 内燃機関の燃料噴射制御装置
JP6489298B2 (ja) 内燃機関の燃料噴射制御装置
JP4075567B2 (ja) 内燃機関の燃料供給装置
JP2019178662A (ja) 燃料噴射制御装置
EP2975247B1 (en) Fuel injection control apparatu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4342379B2 (ja) 内燃機関の燃料噴射制御装置
JP6331016B2 (ja) 内燃機関の燃料噴射制御装置
WO2012176270A1 (ja)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JP2021179199A (ja) エンジン装置
JP2017203417A (ja) エンジンの燃料噴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