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04799A -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04799A
CN109704799A CN201910144301.4A CN201910144301A CN109704799A CN 109704799 A CN109704799 A CN 109704799A CN 201910144301 A CN201910144301 A CN 201910144301A CN 109704799 A CN109704799 A CN 1097047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paration
powder
ceramic matric
matric composite
zr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4430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瑞祥
姜凯
王艳艳
杨芳红
李涵
徐鸿照
周长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Industrial Ceramics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Industrial Ceramics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Industrial Ceramics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Industrial Ceramics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4430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04799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047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047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eramic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浸渍裂解工艺中,有机前驱体分子在向无机陶瓷热解转化时,由于裂解前后基体密度变化大,体积收缩大,同时还有大量小分子气体放出,从而导致材料的致密化周期延长等技术问题,本发明主要包括以下:料浆制备、料浆浸渍、真空固化、高温裂解等步骤,本发明提高了材料致密度,缩短了生产周期。

Description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尤其适用于C/SiC-ZrC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背景技术
C/SiC陶瓷复合材料是一种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其结合了碳纤维和SiC基体的优势,具有密度低、强度高、耐高温、耐烧蚀、抗冲刷、高硬度、高韧性和高耐磨性等特点,在大气层再入、跨大气层飞行和火箭推进系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C/SiC陶瓷复合材料长时间使用的最高温度为1650℃,短时间使用温度不超过1800℃,想要进一步提高其使用温度,则需要在C/SiC陶瓷复合材料内部引入超高温陶瓷相。
超高温陶瓷是指熔点超过3000℃的碳化物、硼化物以及氮化物,其中以ZrC为代表的难熔金属碳化物陶瓷具有高熔点、高硬度、高热导率、良好的抗热震性能和抗氧化烧蚀性能,应用最为广泛。引入超高温陶瓷ZrC相后,获得的C/SiC-ZrC陶瓷复合材料的使用温度可以超过2000℃。因此,高效快速的获得C/SiC-ZrC复合材料成为制备工艺的关键。
在浸渍裂解工艺中,有机前驱体分子在向无机陶瓷热解转化时,由于裂解前后基体密度变化大,体积收缩大,同时还有大量小分子气体放出,从而导致材料的致密化周期延长。另外,经过多个周期的高温裂解,容易对碳纤维造成热损伤,不利于发挥碳纤维的增强作用。因此,缩短致密化周期,减少材料内部孔隙,是降低制备成本、大幅度提高材料性能的关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能够有效解决高温裂解后的孔隙问题,有效缩短了生产周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料浆制备:聚碳硅烷前驱体固体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形成聚碳硅烷前驱体溶液,所述聚碳硅烷前驱体溶液中加入SiC粉、ZrC粉和分散剂球磨得到料浆。
(2)料浆浸渍:步骤(1)中制备的料浆和碳纤维预制体均加入浸渍罐中,进行浸渍。
(3)真空固化:浸渍后的碳纤维预制体置于干燥箱中固化。
(4)高温裂解:固化后的碳纤维预制体送入裂解炉中高温裂解。
(5)重复步骤(2)、(3)、(4),当增重质量小于原质量的1%时,停止裂解,即制得陶瓷基复合材料。
进一步的,碳纤维预制体经过如下步骤制得:
碳纤维编织体经超声波清洗10-20分钟,烘箱中90℃-120℃烘干得到碳纤维预制体。
进一步的,步骤(1)中有机溶剂为二甲苯溶剂。
进一步的,步骤(1)中的聚碳硅烷前驱体溶液中加入SiC粉、ZrC粉和分散剂球磨时间为30分钟以上。
进一步的,步骤(2)中的碳纤维预制体的体积密度为0.7-1.0g/cm3,开孔气孔率为45vol%-55vol%。
进一步的,步骤(1)中的聚碳硅烷前驱体固体与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3-9:4;SiC粉和ZrC粉的质量和与聚碳硅烷前驱体溶液的质量比为0.1-0.2:1;ZrC粉与SiC粉的体积比为2-6:1。
进一步的,步骤(1)中的ZrC粉粒度为0.5-1.5μm;SiC微粉粒度为1-2μm。
进一步的,步骤(1)中,分散剂为电中性聚酰胺与聚酯混合物,分散剂占料浆总质量的比例为0.2%-0.5%。
进一步的,步骤(2)中,浸渍罐为真空浸渍罐,真空浸渍罐置于超声仪器中,进行真空、超声浸渍;经过真空、超声浸渍后,再将真空浸渍罐置于压力容器中进行加压浸渍。
进一步的,真空浸渍罐中真空度为-0.08MPa至-0.10MPa,超声仪器的超声波频率为30-50KHz,真空超声浸渍时间为1-1.5小时,压力容器中加压压力为3-8MPa,保压时间为2-6小时。
进一步的,步骤(3)中的干燥箱为真空干燥箱,真空干燥箱中通惰性气体流通,流量为1-3L/min,固化温度为150℃-200℃,固化时间为7-9小时。
进一步的,步骤(4)中的裂解温度为1300-1600℃,保护气为惰性气体,不流通,保温时间为1-2小时。
进一步的,步骤(2)中,碳纤维预制体与料浆的体积比为1:2-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浸渍法在碳纤维编制体中引入聚碳硅烷前驱体和SiC粉、ZrC粉,经过高温裂解后生成SiC、ZrC,其中由聚碳硅烷裂解生成的SiC晶粒细小,体积含量高,惰性微粉在裂解时不发生改变,能够有效填充孔隙,提高了材料致密度,缩短了生产周期;
2、本发明中采用真空超声压力浸渍法在碳纤维编织体中引入聚碳硅烷前驱体和SiC粉、ZrC粉,其中真空状态可以保证预制体内部的空气全部被排出,在预制体内外产生压强差,有利于料浆的渗入;超声作用能够在预制体内部及表面产生“空洞效应”,即超声作用产生的气泡在破裂时能够产生高压和高温的效果,有利于料浆渗入;最后再通过压力浸渍,能够打开预制体内部的闭气孔,使得料浆能够快速有效地渗入到预制体的内部,通过以上方法能够使得浸渍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实施例1制备的C/SiC-ZrC复合材料表面微观形貌图;
图2为本发明中实施例1制备的C/SiC-ZrC复合材料内部显微形貌图;
图3为图2中选取点的EDS能谱分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C/SiC-ZrC陶瓷基复合材料1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碳纤维预制体:将体积密度为0.79g/cm3,开口气孔率为53.21%的碳纤维编织体用超声波清洗15分钟,100±10℃烘干。
(2)聚碳硅烷前驱体固体与二甲苯按照6:4质量比混合搅拌,制成聚碳硅烷前驱体溶液,然后称取ZrC粉和SiC粉,其中,ZrC粉和SiC粉的质量和为聚碳硅烷前驱体溶液质量的0.10倍,ZrC粉和SiC粉的体积比为4:1,将称取好的聚碳硅烷前驱体溶液、ZrC粉、SiC粉一同加入到球磨罐中,称量料浆总质量的0.25%倍的分散剂加入到球磨罐中,进行球磨40分钟处理。
其中,分散剂为:Disponer 912,该分散剂市场有售。
ZrC粉粒度为1μm;SiC微粉粒度为1.5μm。
(3)将步骤(1)得到的碳纤维预制体置于真空浸渍罐中,密封后抽真空至压力为-0.10MPa,排出碳纤维预制体内的空气,随后打开进料阀,吸入步骤(2)中配制好的料浆,关闭进料阀,碳纤维预制体与料浆的体积比为1:3,将浸渍罐置于超声波仪器(超声仪器的超声波频率为40KHz)中,超声,同时继续抽真空,超声真空浸渍1小时后将浸渍罐转移至高压容器中,加压3MPa,保压3小时。
(4)将步骤(3)中浸渍后的碳纤维预制体转移到真空干燥箱中,通氮气流通,流量为1L/min,170±10℃保温8小时。
(5)将步骤(4)中固化后的碳纤维预制体转移到高温裂解炉中,进行高温裂解,裂解温度为1450℃,氩气保护,保温1.5小时;
(6)重复8轮浸渍、固化、裂解步骤,即可得到C/SiC-ZrC复合材料1,密度为1.95g/cm3
实施例2
一种C/SiC-ZrC陶瓷基复合材料2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碳纤维预制体:将体积密度为0.79g/cm3,开口气孔率为53.21%的碳纤维编织体用超声波清洗15分钟,100±10℃烘干。
(2)聚碳硅烷前驱体固体与二甲苯按照6:4质量比混合搅拌,制成聚碳硅烷前驱体溶液,然后称取ZrC粉和SiC粉,其中,ZrC粉和SiC粉的质量和为聚碳硅烷前驱体溶液质量的0.15倍,ZrC粉和SiC粉的体积比为4:1,将称取好的聚碳硅烷前驱体溶液、ZrC粉、SiC粉一同加入到球磨罐中,称量料浆总质量的0.35%倍的分散剂加入到球磨罐中,进行球磨40分钟处理。
其中,分散剂为:Disponer 912,该分散剂市场有售
ZrC粉粒度为1μm;SiC微粉粒度为1.5μm。
(3)将步骤(1)得到的碳纤维预制体置于真空浸渍罐中,密封后抽真空至压力为-0.10MPa,排出碳纤维预制体内的空气,随后打开进料阀,吸入步骤(2)中配制好的料浆,关闭进料阀,纤维预制体与料浆的体积比为1:3,将浸渍罐置于超声波仪器(超声仪器的超声波频率为40KHz)中,超声,同时继续抽真空,超声真空浸渍1小时后将浸渍罐转移至高压容器中,加压3MPa,保压3小时。
(4)将步骤(3)中浸渍后的碳纤维预制体转移到真空干燥箱中,通氮气流通,流量为1L/min,170±10℃保温8小时。
(5)将步骤(4)中固化后的碳纤维预制体转移到高温裂解炉中,进行高温裂解,裂解温度为1450℃,氩气保护,保温1.5小时;
(6)重复8轮浸渍、固化、裂解步骤,即可得到C/SiC-ZrC复合材料2,密度为2.01g/cm3
实施例3
一种C/SiC-ZrC陶瓷基复合材料3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碳纤维预制体:将体积密度为0.79g/cm3,开口气孔率为53.21%的碳纤维编织体用超声波清洗15分钟,100±10℃烘干。
(2)聚碳硅烷前驱体固体与二甲苯按照6:4质量比混合搅拌,制成聚碳硅烷前驱体溶液,然后称取ZrC粉和SiC粉,其中,ZrC粉和SiC粉的质量和为聚碳硅烷前驱体溶液质量的0.20倍,ZrC粉和SiC粉的体积比为4:1,将称取好的聚碳硅烷前驱体溶液、ZrC粉、SiC粉一同加入到球磨罐中,称量料浆总质量的0.30%倍的分散剂加入到球磨罐中,进行球磨40分钟处理。
其中,分散剂为:Disponer 912,该分散剂市场有售
ZrC粉粒度为1μm;SiC微粉粒度为1.5μm。
(3)将步骤(1)得到的碳纤维预制体置于真空浸渍罐中,密封后抽真空至压力为-0.10MPa,排出碳纤维预制体内的空气,随后打开进料阀,吸入步骤(2)中配制好的料浆,关闭进料阀,纤维预制体与料浆的体积比为1:3,将浸渍罐置于超声波仪器(超声仪器的超声波频率为40KHz)中,超声,同时继续抽真空,超声真空浸渍1小时后将浸渍罐转移至高压容器中,加压3MPa,保压3小时。
(4)将步骤(3)中浸渍后的碳纤维预制体转移到真空干燥箱中,通氮气流通,流量为1L/min,170±10℃保温8小时。
(5)将步骤(4)中固化后的碳纤维预制体转移到高温裂解炉中,进行高温裂解,裂解温度为1450℃,氩气保护,保温1.5小时;
(6)重复8轮浸渍、固化、裂解步骤,即可得到C/SiC-ZrC复合材料3,密度为1.93g/cm3
实施例4
一种C/SiC-ZrC陶瓷基复合材料4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碳纤维预制体:将体积密度为0.7g/cm3,开口气孔率为45%的碳纤维编织体用超声波清洗20分钟,120℃烘干。
(2)聚碳硅烷前驱体固体与二甲苯按照3:4质量比混合搅拌,制成聚碳硅烷前驱体溶液,然后称取ZrC粉和SiC粉,其中,ZrC粉和SiC粉的质量和为聚碳硅烷前驱体溶液质量的0.10倍,ZrC粉和SiC粉的体积比为2:1,将称取好的聚碳硅烷前驱体溶液、ZrC粉、SiC粉一同加入到球磨罐中,称量料浆总质量的0.2%倍的分散剂加入到球磨罐中,进行球磨40分钟处理。
其中,分散剂为:Disponer 912,该分散剂市场有售。
ZrC粉粒度为0.5μm;SiC微粉粒度为1μm。
(3)将步骤(1)得到的碳纤维预制体置于真空浸渍罐中,密封后抽真空至压力为-0.08MPa,排出碳纤维预制体内的空气,随后打开进料阀,吸入步骤(2)中配制好的料浆,关闭进料阀,碳纤维预制体与料浆的体积比为1:2,将浸渍罐置于超声波仪器(超声仪器的超声波频率为30KHz)中,超声,同时继续抽真空,超声真空浸渍1小时后将浸渍罐转移至高压容器中,加压8MPa,保压2小时。
(4)将步骤(3)中浸渍后的碳纤维预制体转移到真空干燥箱中,通氮气流通,流量为2L/min,150℃保温9小时。
(5)将步骤(4)中固化后的碳纤维预制体转移到高温裂解炉中,进行高温裂解,裂解温度为1300℃,氩气保护,保温2小时;
(6)重复8轮浸渍、固化、裂解步骤,即可得到C/SiC-ZrC复合材料4。
实施例5
一种C/SiC-ZrC陶瓷基复合材料5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碳纤维预制体:将体积密度为1.0g/cm3,开口气孔率为55%的碳纤维编织体用超声波清洗10分钟,100℃烘干。
(2)聚碳硅烷前驱体固体与二甲苯按照9:4质量比混合搅拌,制成聚碳硅烷前驱体溶液,然后称取ZrC粉和SiC粉,其中,ZrC粉和SiC粉的质量和为聚碳硅烷前驱体溶液质量的0.15倍,ZrC粉和SiC粉的体积比为6:1,将称取好的聚碳硅烷前驱体溶液、ZrC粉、SiC粉一同加入到球磨罐中,称量料浆总质量的0.5%倍的分散剂加入到球磨罐中,进行球磨45分钟处理。
其中,分散剂为:Disponer 912,该分散剂市场有售。
ZrC粉粒度为1.5μm;SiC微粉粒度为2μm。
(3)将步骤(1)得到的碳纤维预制体置于真空浸渍罐中,密封后抽真空至压力为-0.09MPa,排出碳纤维预制体内的空气,随后打开进料阀,吸入步骤(2)中配制好的料浆,关闭进料阀,碳纤维预制体与料浆的体积比为1:4,将浸渍罐置于超声波仪器(超声仪器的超声波频率为50KHz)中,超声,同时继续抽真空,超声真空浸渍1.5小时后将浸渍罐转移至高压容器中,加压8MPa,保压2小时。
(4)将步骤(3)中浸渍后的碳纤维预制体转移到真空干燥箱中,通氮气流通,流量为3L/min,200℃保温7小时。
(5)将步骤(4)中固化后的碳纤维预制体转移到高温裂解炉中,进行高温裂解,裂解温度为1600℃,氩气保护,保温1小时;
(6)重复8轮浸渍、固化、裂解步骤,即可得到C/SiC-ZrC复合材料5。
实施例6
一种C/SiC-ZrC陶瓷基复合材料6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碳纤维预制体:将体积密度为0.79g/cm3,开口气孔率为53.21%的碳纤维编织体用超声波清洗15分钟,100±10℃烘干。
(2)聚碳硅烷前驱体固体与二甲苯按照6:4质量比混合搅拌,制成聚碳硅烷前驱体溶液,然后称取ZrC前驱体溶液和聚碳硅烷前驱体溶液,两者质量比为9:1,混合均匀,其中ZrC前驱体溶液的质量分数为65%wt,溶剂为二甲苯。
(3)将步骤(1)得到的碳纤维预制体置于真空浸渍罐中,密封后抽真空至压力为-0.10MPa,排出碳纤维预制体内的空气,随后打开进料阀,吸入步骤(2)中配制好的前驱体混合溶液,关闭进料阀,将浸渍罐置于超声波仪器(超声仪器的超声波频率为40KHz)中,超声,同时继续抽真空,超声真空浸渍1小时后将浸渍罐转移至高压容器中,加压3MPa,保压3小时。
(4)将步骤(3)中浸渍后的碳纤维预制体转移到真空干燥箱中,通氮气流通,流量为1L/min,170±10℃保温8小时。
(5)将步骤(4)中固化后的碳纤维预制体转移到高温裂解炉中,进行高温裂解,裂解温度为1450℃,氩气保护,保温1.5小时;
(6)重复16轮浸渍、固化、裂解步骤,即可得到C/SiC-ZrC复合材料3,密度为1.90g/cm3
表一为实施例1-3与实施例6制得的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各项性能列表。
性能 单位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6
密度 g/cm<sup>3</sup> 1.95 2.01 1.93 1.90
弯曲强度 MPa 272 301 249 208
拉伸强度 MPa 151 165 132 101
生产周期 16 16 16 32
表一
上述实施例1-3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实施例6为本发明的对比实施例。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为突出本发明的创新特点,其余技术特征在此不再赘述。

Claims (10)

1.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料浆制备:聚碳硅烷前驱体固体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形成聚碳硅烷前驱体溶液,所述聚碳硅烷前驱体溶液中加入SiC粉、ZrC粉和分散剂球磨得到料浆;
(2)料浆浸渍:步骤(1)中制备的料浆和碳纤维预制体均加入浸渍罐中,进行浸渍;
(3)真空固化:浸渍后的碳纤维预制体置于干燥箱中固化;
(4)高温裂解:固化后的碳纤维预制体送入裂解炉中高温裂解;
(5)重复步骤(2)、(3)、(4),当增重质量小于原质量的1%时,停止裂解,即制得陶瓷基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中的碳纤维预制体的体积密度为0.7-1.0g/cm3,开孔气孔率为45vol%-55vo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中的聚碳硅烷前驱体固体与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3-9:4;SiC粉和ZrC粉混合物的质量与所述聚碳硅烷前驱体溶液的质量比为0.1-0.2:1;ZrC粉与SiC粉的体积比为2-6: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中的ZrC粉粒度为0.5-1.5μm;SiC微粉粒度为1-2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中的分散剂为电中性聚酰胺与聚酯混合物,所述分散剂占料浆总质量的比例为0.2%-0.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中的浸渍罐为真空浸渍罐,所述真空浸渍罐置于超声仪器中,进行真空、超声浸渍;经过真空、超声浸渍后,再将所述真空浸渍罐置于压力容器中进行加压浸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真空浸渍罐中真空度为-0.08MPa至-0.10MPa,所述超声仪器的超声波频率为30-50KHz,压力容器中加压压力为3-8MPa。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3)中的干燥箱为真空干燥箱,所述真空干燥箱中通惰性气体流通,流量为1-3L/min,固化温度为150℃-20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4)中的裂解温度为1300-1600℃,保护气为惰性气体,不流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中,碳纤维预制体与料浆的体积比为1:2-4。
CN201910144301.4A 2019-02-27 2019-02-27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97047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44301.4A CN109704799A (zh) 2019-02-27 2019-02-27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44301.4A CN109704799A (zh) 2019-02-27 2019-02-27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04799A true CN109704799A (zh) 2019-05-03

Family

ID=662639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44301.4A Pending CN109704799A (zh) 2019-02-27 2019-02-27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04799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3478A (zh) * 2019-10-15 2019-12-13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一种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642634A (zh) * 2019-10-30 2020-01-03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一种C/SiC-ZrB2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56845A (zh) * 2019-12-06 2020-04-24 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复合材料浸渍设备和容器
CN112209717A (zh) * 2020-10-12 2021-01-12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耐烧蚀碳-陶瓷-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21309A (zh) * 2020-10-26 2021-02-05 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浸渍设备、制备装置
CN114133251A (zh) * 2021-12-22 2022-03-04 成都成维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浸渍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86371A (zh) * 2022-07-27 2022-11-04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一种SiO2f/SiO2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819099A (zh) * 2023-02-24 2023-03-21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高性能SiCf/Si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5894056A (zh) * 2022-07-11 2023-04-04 东华大学 三维氧化铝纤维增强氧化锆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成型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87405A (zh) * 2013-07-10 2013-11-13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 一种碳化硅/碳化硅复合材料构件的制备方法
CN103482980A (zh) * 2013-09-02 2014-01-01 湖北三江航天江北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C/Si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95266A (zh) * 2018-03-28 2018-08-14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一种纤维增强复相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87405A (zh) * 2013-07-10 2013-11-13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 一种碳化硅/碳化硅复合材料构件的制备方法
CN103482980A (zh) * 2013-09-02 2014-01-01 湖北三江航天江北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C/Si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95266A (zh) * 2018-03-28 2018-08-14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一种纤维增强复相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仲平: "《热透波机理与热透波材料》", 31 January 2013, 中国宇航出版社 *
李贺军: "《先进复合材料学》", 31 December 2016,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3478A (zh) * 2019-10-15 2019-12-13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一种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563478B (zh) * 2019-10-15 2022-02-01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一种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642634A (zh) * 2019-10-30 2020-01-03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一种C/SiC-ZrB2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56845A (zh) * 2019-12-06 2020-04-24 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复合材料浸渍设备和容器
CN112209717A (zh) * 2020-10-12 2021-01-12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耐烧蚀碳-陶瓷-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21309A (zh) * 2020-10-26 2021-02-05 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浸渍设备、制备装置
CN114133251A (zh) * 2021-12-22 2022-03-04 成都成维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浸渍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894056A (zh) * 2022-07-11 2023-04-04 东华大学 三维氧化铝纤维增强氧化锆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成型装置
CN115286371A (zh) * 2022-07-27 2022-11-04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一种SiO2f/SiO2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819099A (zh) * 2023-02-24 2023-03-21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高性能SiCf/Si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04799A (zh)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US20040067316A1 (en) Method for processing silicon-carbide materials using organic film formers
CN109055874B (zh) 一种界面层增强铝合金-碳化硅双基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41235B (zh) 超高温自愈合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多相耦合快速致密化方法
CN104311090B (zh) 一种热压烧结/前驱体裂解法制备Cf/ZrC-SiC超高温陶瓷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11099911B (zh) 一种碳纤维增强碳-碳化硅-碳化锆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17291B (zh) 一种准各向同性SiC短切纤维毡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256082B (zh) 反应烧结制备单晶碳化硅纳米纤维/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3288468A (zh) 一种纤维增强碳-碳化硅-碳化锆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020588B (zh) 一种耐高温结构吸波型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快速制备方法
EP1626036A2 (en) Processing of sic/sic ceramic matrix composites by use of colloidal carbon black
CN105859318B (zh) 短纤维-碳化硅纳米纤维增强碳化硅多孔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82974B (zh) 一种高HfC含量C/HfC-Si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558422A (zh) 具有高断裂功的三维碳纤维增韧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028330A (zh) 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59251B (zh) 一种多孔陶瓷表面高韧性陶瓷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05541331A (zh) 一种Ti3SiC2/SiC功能梯度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786897A (zh) 碳/碳-氮化硼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101566A (zh) Rtm工艺辅助制备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构件的方法
CN103332943A (zh) 基于液硅熔渗法制备碳陶基复合材料的微结构设计及性能控制方法
CN106116620B (zh) 快速制备C/SiC陶瓷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7602127A (zh) SiC空心球及其制备方法
KR101122696B1 (ko) 섬유강화 탄화규소 복합체의 제조방법
CN108530104A (zh) Pip结合原位生长石墨烯/氮化硼纳米管陶瓷基复合材料致密化方法
CN117567165A (zh) 一种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0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